历史趣味知识

2024-10-17

历史趣味知识(共8篇)

历史趣味知识 篇1

一、时间类: 中国古代史:

前2070年——早上吃2个蛋,晚上吃7个蛋——吓人——夏朝建立 前1600年——要留洞洞——身上被捅了几刀——受伤了——商朝建立 前1046年——要冻死牛——身上起鸡皮疙瘩——姬昌、姬发——西周建立 前770年——气气您——春秋诸侯争霸令周天子生气——春秋开始、东周开始 前475年——死七虎——战国战争破坏性更大,打死了7只老虎——战国开始 前356年—三母牛—商鞅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有的人土地增多了,要3头母牛一起耕地才耕得完—商鞅变法开始前221年——按按腰——秦始皇统一六国太辛苦,做做按摩——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前207年——20个妻——刘邦攻入咸阳后娶了20个妻(假想)——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前202年——20个儿——刘邦的20个妻子为他生了20个儿子(假想)——稀罕——西汉建立 前138年——要上马——张骞骑上马出使西域

581年——五蚂蚁——蚂蚁在身上很痒——杨坚建立隋朝 618年——努一把力(李)——李渊建立唐朝

960年——96个蛋——赵匡胤当上皇帝,有人白送96个蛋给他表示祝贺——北宋建立(“白送”也符合北宋政权的政策,多次送给少数民族岁币)

1069年—要动牛厩(关牛的圈)——要在牛厩下面安石头,所以要动牛厩——王安石变法

1127年—依依不舍而去——靖康之变中,北宋皇帝被俘,望着自己的国都依依不舍而去——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南宋开始

1271——方案一:幺儿吃药丸(四川话中“丸”读作“元”)——元朝建立

方案二:忽必烈为建立元朝太忙了,没照顾好自己的幺儿,幺儿生病了,叫“幺儿吃药”——元朝建立

1276——幺儿骑牛——忽必烈灭掉南宋后陪“幺儿骑牛”表示庆祝——南宋灭亡

1368——要上路吧——把“明”想象成天亮了,一个人在问自己“要上路吧?”——明朝建立 1644—— 一路死尸——清军入关,一路厮杀留下很多死尸——清军入关

世界史:1775年—— 一起骑虎——北美独立战争爆发(敌人强大,骑虎难下)

1776年—— 一起骑牛——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有组织,有斗志,战争难度减小,由“骑虎”变为“骑牛”)

1777年—— 一起骑鸡——萨拉托加大捷(战争发生转折,战争难度大大减小,由骑牛变为骑鸡)

1783年—— 一起爬山——独立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爬山”以示庆祝)

1789年—— 要吃罚酒——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敬酒不吃吃罚酒——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4年—— 一气就死——热月政变,法国革命高潮结束(罗伯斯庇尔上了断头台,其家人一气就死)1799年—— 一气就走——雾月政变(拿破伦夺取了政权,旧的统治者一气之下就出走了)

1861年—— 要发奴衣——俄国农奴制改革(假想改革中解放了农奴,每人发一件衣服)1865年—— 要把路铺——美国内战结束(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二、名词类:

夏商西周的开国和末代君主;鱼(禹)汤(商汤)无(周武王),节(桀)奏(商纣王)有(周幽王)—鱼汤无,节奏有

春秋主要霸主:一起(齐)进(晋)出(楚)吴越—— 一起进出吴越

隋朝大运河的四段:懒(江南河)汉(邗沟)通(通济渠)用(永济渠)——懒汉通用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名称及其职能:上(尚书)中(中书)下(门下),心(执行)里(草拟)黑(审核)——上中下,心里黑 四大名著及其作者:梦(红楼梦)游(西游记)山(三国演义)水(水浒传),炒(曹雪芹)硬(吴承恩)螺(罗贯中)丝(施耐庵)——梦游山水,炒硬螺丝

近代史的侵华战争及相应的条约:二丫(两次鸦片战争)嫁吾(甲午中日战争)八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蓝(南京条约)天(天津条约)白(北京条约)马(马关条约)心丑(辛丑条约)——二丫嫁吾八哥,蓝天白马心丑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三个条约及相应国家:英男(英国,南京条约)望美(望厦条约,美国)黄发(黄埔条约,法国)——英俊的男人如果希望更美的话,就把头发染黄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一心(奕忻)到洞(张之洞)里(李鸿章)翻(曾国藩)糖(左宗棠)—— 一心到洞里翻糖 洋务运动军事工业及其创办人:后(崇厚)天(天津机器制造局)国(曾国藩)庆(安庆内军械所),江(江南制造总局)里(李鸿章)坐(左宗棠)船(福州船政局)——后天国庆,江里坐船

洋务运动民用企业及其创办人:李鸿章在天(天津)上(上海)开(开平煤矿)船(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在湖北做铁(汉阳铁厂)布(湖北机器织布局)——李鸿章在天上开船,张之洞在湖北做铁布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代表企业及其所在地区:冬(广东)季(继昌隆缫丝厂)到天津来(贻来牟机器磨坊)看法(发昌机器厂)海(上海)——冬季到天津来看法海

八国联军中的八国:鹰(英国)日(日本)夜(意大利)咬(奥匈帝国)我(俄国),没(美国)得(德国)法(法国)——鹰日夜咬我,没得法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葫(胡适)芦(鲁迅)里(李大钊)盛(陈独秀)菜(蔡元培)——葫芦里盛菜

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部分武装起义名称及其领导人:想留你(萍乡、浏阳、醴陵起义)到(刘道一)晚(浙皖起义)秋(秋瑾)——想留你到晚秋

(一)口诀法:即把历史概念浓缩成易记易诵的口诀来记忆。如记战国七雄及其地理位置,可用两句“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来表述;又如十六国政权,名称复杂,民族繁多,不易记忆,可编为以下几句话:前赵北

凉夏匈奴,前秦后凉为氐族;羯后赵,羌后秦,北燕前西凉汉族;前后燕,南凉燕,西秦都是鲜卑建,这样记忆就比较容易了。

(二)谐音法:利用谐音记忆历史概念新鲜有趣,易诵易记。如英国自由党领袖格莱斯顿和保守党领袖狄士累利可用“自私(斯)”和“保垒(累)”两词代替;日本三都(大阪、江户、京都)各取其第一个字谐音为“大将军”,易懂好记;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也可取其首字谐作“邓政委”来记;延安整风的三个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可用谐音字“左宗棠”代替,不一类举。

(三)特征法:即根据历史概念的某种特征进行识别、记忆。如 19 世纪末瓜分非洲的帝国主义国家中,侵占人口最多的是英国,侵占土地面积最大的是法国,可利用“英”、“法”两个字识别:“英”中有个“人”字,即所占人口最多,“法”中有个“土”字,则所占土地面积最大;共产国际二大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了加入共产国际的二十一条条件,这可取它们均有的“二”字来记忆。

(四)头尾法:即把历史概念的第一个字词或最后一个字词作为综合归纳的对象来进行识记。如一战后法国为寻求其安全保障,先后与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结盟,可取其字头“比波捷罗南”来记忆;又如要记住《天津条约》开放的十个通商口岸,可记住其字头,即“镇登南汉九,淡潮琼台牛”。

(五)联想法:有些历史概念经综合概括后以联想的方法识记可以妙趣横生,营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记忆会更加长久。如拉丁美洲独立后建立了 11 个新独立国家,可用一句“拉犁种地哥哥不跟爸爸比”来代替,在联想中就会发现这 11 个字分别代表“乌拉圭、智利、中美联合省、海地、墨西哥、大哥伦比亚、玻利维亚、阿根廷、巴拉圭、巴西、秘鲁”这 11 个国家;苏联成立时有四个加盟共和国,可用“屋(乌)外有白鹅(俄)”进行联想记忆。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思想 春秋老子和孔子

春秋老子创道家,思想朴素辩证法。事物不断在变化,主张无为治天下。还有孔子创儒家,伟大思想教育家。主张仁爱重周礼,有教无类育精华。诗书礼易和春秋,编定经典儒文化。战国“百家争鸣”

战国墨翟表民愿,兼爱非攻和尚贤。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而君轻。儒家唯物是荀子,倡“制天命而用之”。庄子唯心与聃同,鄙视富贵恨不公。法家韩非重发展,事易时移应改变。以法为本无贵贱,打击奴隶主特权。

(二)文学 《诗经》、屈原和诸子散文

诗歌总集第一部,西周春秋风雅颂。屈原诗歌创楚辞,《离骚》蕴涵情真挚。先秦诸子出名篇,孟子庄子是典范。

(三)艺术 绘画独立成艺术,帛画凤鸟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壶,青铜编钟鄂出土。

(四)天文和物理 前613哈星记,历法十九年润七。《甘石》天文数第一。《墨经》墨子记物理,光学力学全涉及,“光学八条”世称奇。

(五)医学——名医扁鹊 脉象扁鹊成就大,望闻问切四诊法,至今诊病还用它。

二、秦汉

(一)科技

太阳黑子太初历,张衡释月地动仪,《九章》数学成体系。

《黄帝内经》西汉定,东汉药学本草经,神医华佗麻沸散,仲景《杂病》称医圣。西汉发明造纸术,最早放马滩出土。蔡伦改进105,造价低廉麻网布。

(二)思想宗教 西汉唯心董仲舒,“天人”“君权”独尊儒。东汉王充属唯物,《论衡》讨论有鬼无。西汉末年佛传入,明帝西域求佛路。东汉道教亦形成,道家思想与方术。

(三)史学 汉代史学功显著,《史记》黄帝到汉武。东汉史家有班固,断代体裁著《汉书》。

(四)文学艺术

西汉文学华丽赋,朴实自然歌乐府。艺术成就数雕塑,兵马杂技说唱舞。秦砖汉瓦是文物,物化历史韵丰富。

三、魏晋南北朝

(一)科技

数学刘徽祖冲之,圆周率外有《缀术》。农学贾思(勰)《齐民术》,现存最早之农书。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二)思想宗教

东晋葛洪改道术,为封(建)统治来服务。神仙体系陶弘景,道教教义来丰富。战乱剥削百姓苦,寻找佛教解脱路。范缜《神灭》意反佛,北魏太武北周武。

(三)文学艺术

承上启下诗过渡,建安文学写诗赋。田园渊明诗质朴。清新民歌新乐府,敕勒木兰采桑度。蔡邑书法成艺术,钟繇隶书变楷书。书圣羲之《兰亭序》,父子书坛载美誉。(曹)不兴佛像画始祖,(顾)恺之《女史》《洛神赋》。云岗石窟龙门窟,传世艺术之宝库。

四、隋唐

(一)科技

隋唐印刷用雕版,唐末武器有火箭。一行历法制《大衍》,科学实测子午线。高宗《本草》思邈《千》,元丹贡布著《医典》。隋朝李春赵州桥,巧思巨制建长安。

(二)文学

初唐子昂情质朴,唐诗改革探新路。浩然王维醉田园,高适岑参戍边土。诗仙诗圣赞李杜,琼思妙语传千古。中唐居易新乐府,晚唐创新小李杜。

(三)艺术

艺术宝库莫高窟,绘画多彩展阎吴。书法欧阳和颜柳,草圣张旭与怀素。欢腾壮阔歌盛世,秦王破阵霓裳舞。中华美名传四海,隋唐文化耀千古。

五、辽宋夏金元

(一)科技

北宋毕升活字排,东传朝日西欧埃。宋指南针用航海,推动世界新时代。北宋专门造火药,南宋管形火器开。三大发明划时代,世界历史美名载。北宋沈括著作《梦》,中国科学之里程。简仪、高表元(郭)守敬,《授时历》为其编定。

(二)北宋史学 北宋司马光《通鉴》,战国五代史编年,取材政治之兴乱,经验教训君王鉴。

(三)文学艺术

南唐李煜词哀婉,北宋苏轼词壮观。柳永清照属婉约,辛弃疾作菩萨蛮。诗词俱佳陆游兼,世俗话本口述传。杂剧散曲合元曲,关汉卿著《窦娥冤》。

六、明清

(一)科技

明清萌新又承古,科技总结出巨著。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谱。徐光启《农政全书》,泰西水法书引入。地理巨著《霞客记》,石灰地貌有记述。宋应星《天工开物》,17世纪百科书。

(二)思想 反封先驱明李贽,批儒揭道斥孔子。明末清初黄顾王,反封进步新思想。狠批君主黄宗羲,提倡法制重工商。经世致用顾炎武,反对君主倡民主。夫之唯物思想家,思想朴素辩证法。发展观点看历史,“趋时更新”闪火花。

(三)小说

四大名著声斐然,如若未看真遗憾。《三国演义》罗贯中,历史小说一长篇。农民起义出好汉,施耐庵著《水浒传》。《西游记》是吴承恩,神话小说很浪漫。古代小说最优秀,当数雪芹《红楼梦》。《儒林外史》吴敬梓,《聊斋志异》蒲松龄。

(三)西学东渐

利马窦和徐光启,开始西学和东渐。据专家测试,清晨与晚上6点到8点是记忆的最佳时间,此时头脑清醒,记忆不受其它干扰。另外,还要掌握分散记忆法,又叫间隔记忆。即:背几遍书后,可以做几道数学题,过三、四天再背一遍,这样就可由短期记忆变为永久记忆了。学习方法:

一.数字记忆法:

学习中寻找一定的记忆规律,可以在看似无序的知识中找到一定的秩序,从而提高记忆效率。例如:记忆魏晋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时,可用“六朝、五农(垦地、技术、水利、品种、产量)、四粮(三吴、洞庭、鄱阳、成都)、三扩展(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二平衡、一南移(重心南移的基础)”来记忆;记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可用“六部、五都督、三司、三特务、八股加一军机处。”

二.口诀记忆法:

是指利用口诀的节律性、趣味性特点,化繁为简,强化记忆。比如:记忆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发展速度时,可用“快三(美、德、日)慢二(英法)一发展(俄国)”(6)记忆维新变法运动思想宣传活动内容时,可用“二人(康梁)、二报(《时务报》《国闻报》)、二会(强学会和保国会)、二闻(《国闻报》《中外纪闻》)、二学堂(时务学堂、万木草堂)、一论战。” 三.关键词记忆法:

通过记住内容关键词,学生可以理顺记忆思路,展开联想,想办法恢复原有内容。例如: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可用“一胜二心奠基础,重要组成主战场;战略配合大贡献,国际地位得提高。”即“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四.五.趣味对联记忆法:

利用对联的工整、压韵、对仗的特点巧记,例如:记忆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时,可用“曾安李江,左福崇天;李轮开,张湖汉”,即“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六.谐音记忆法:

例如记忆戉戌六君子时,可用“弹(谭嗣同)杨(杨锐)林(林旭),留(刘光第)杨(杨深秀)康(康广仁)。”记忆新中国建国初期“五反”内容时,可用“费(反行贿)税(反偸税漏税)材(反盗骗国家资财)料(反偸工减料)报(反盗窃国家情报)

一、联想记忆法(1)时间上的联想

就是利用事物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

我们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展开联想,如: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1935年10月,陕北会师;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结束。

我们还可以抓住某一时间,联想到同时发生的几件大事。如:1861年,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开始了洋务运动。(2)空间上的联想

我们可以对发生在同一地点的历史事件产生联想。例如,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由南京这座城市我们可以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有关的知识点:①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②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称天京。③1937年,南京大屠杀。④1940年,汪精卫成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⑤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1、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2.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 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前两次发生在西汉,后一次发生在东汉。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3.用联想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可用联想法记作:“前鸭子下蛋后鸭子看,刘邦定都于长安”。这是因为2像鸭子0像蛋。4.用联想法记忆魏、蜀、吴三国建国年代

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定都于洛阳,需记的内容有:“220”、“曹丕”、“建魏”、“洛阳”等项,可用联想加串联法记作:“曹丕喂(魏)洛羊(阳),一天二两(22)饼(0)”。同理可记:“刘备守(蜀)成都,一天二两(22)药(1)”;“孙权建吴业(建业),养了三只鸭(222)”。因为刘备建蜀时已风烛残年,故一天二两药;而孙权的吴国在长江边上,故与养鸭联系。

5.用联想法记忆晋灭吴的时间 公元280年,晋灭吴,从而结束了三国鼎立局面。吴灭了,就等于吴被拆散了,消失了,而吴字可以拆成“

二、八、口”三个字,正好与280相合。

二、谐音记忆法 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1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2)清军入关是1644年,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尸横遍野。(3)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可用谐音记作:“一拔就死”。2谐音记忆事件 如,《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可为“光(广州)下(厦门)不(福州)能(宁波)上(上海)”。被蒙古先后臣服的政权(西夏、吐蕃、畏兀儿、金),各取其第一个字谐音“西湖味精”。记延安整风的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取“主”、“宗”、“党”三字的谐音“左宗棠”。“八一”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有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用“刘叶煮粥喝”这五个帮助记忆,记起来就方便多了。

三、归纳记忆法 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

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

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即:

五次重大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个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两个阶级产生——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一次失败的变法——戊戌变法。

就是对知识的横向或纵向的分析和归纳,也是记住线索和要点的过程。比如,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可以归纳为三个“一”:一弱(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一强(无产阶级革命性强)、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对俄国十月革命的经过,可以归纳为四句话:“二月革命推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在掌握了革命的基本史实后,可以得出结论:二月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在于组织。”这里所说的组织,就包含有对所有要识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意思。实践证明: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理出一条条线索,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例如,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为止的历史,可归纳为:一次变法,两个阶级的产生,三次革命高潮,四大不平等条约,五次重大的侵华战争。这样,学生就能由纲及目,有条不紊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的内容。

四、对比、比较记忆法。

比较法对培养分析和记忆能力有更重要的意义。比较,就是对历史上的相同的事件、人物、现象进行辨别,找出优劣高下等差异的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要弄

清这些现象的异同,必须借助于比较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通过比较,才能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加深记忆。历史教学中的比较,大体说来,可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两大类。纵向比较是对先后出现的同类事件、人物进行比较。如,讲中日《马关条约》,可与《南京条约》比较其异同。讲隋末农民战争可与秦末农民战争比较其背景、结果和影响。通过比较,使学生找出历史事件的差异,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横向比较,通常是同时代,同类性质的人物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典章制度等有关内容的比较。如,古代希腊城市国家雅典和斯巴达的经济政治情况比较,封建时代东汉大地主田庄和西欧封建庄园的比较,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英法美三国土地政策的比较,等等。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在找出异同点的基础上,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从而加深对各种历史事物性质、特点的认识,形成准确而完整的概念,在头脑中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迹,更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有些内容可用图表)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用对比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

(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

(2)张骞出使西域,两次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后者与火警电话号相同,19的2倍又正好是38。

(3)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金;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马克思诞生于1818年,鲁迅诞生于1881年。比较记忆法

就是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共同点中寻求规律性,从不同点中探索出矛盾的特殊性。

本册书中可以比较的知识点有很多,比如,可以比较古代的中国和西方政体的不同;古代的希腊和罗马的民主政体的不同;古代的民主政体与近代民主政体的不同;近代英、美、法、德政体的不同;现代中外政体的不同等。再比如,我们还可以把1848年中外两个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有了先进的思想武器;而1848年,洪秀全以“拜上帝教”组织发动群众,说明农民阶级革命纲领的落后性,不能领导近代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五、口诀、诗歌、顺口溜、俏皮话记忆法

有些历史事件可编成诗歌,如“五胡十六国”可用诗歌形式去记:“先六后十淝水战,匈奴、鲜卑、羯、氐、羌,一夏一成和两赵,三秦四燕又五凉。”即淝水战前是六个国,战后是十个国,共十六国。“五胡”是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是夏,成,前、后两个赵,前、后、西三个秦,前、后、西、南四个燕,前、后、南、北、西五个凉。诗歌后两句中数字依次是“

一、一、两、三、四、五”,也是容易记忆的。

“历代农民起义”可以通过以下歌诀进行记忆:

陈胜吴广揭竿起,刘邦项羽诛暴秦。绿林赤眉灭新莽,黄巾起义反东汉。隋炀帝,施暴政,群雄聚义在瓦岗。黄王起兵为百姓,冲天将军入长安。元末义军裹红巾,改朝换代朱元璋。李自成,进北京,崇祯吊死万岁山。洪杨率领太平军,攻占南京作天京。坚持反清十四年,中外敌人梦魂惊。

自编俏皮话来记忆。如记忆商代已经出现的农作物黍、稷、麦、稻、桑、麻时,可以用“书(黍)记(稷)倒(稻)卖(麦)桑麻”,一下就记住了。

(3)荒诞记忆法 南京不在南京,在天津;(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天津条约》)天津不在天津,在北京;(天津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在《北京条约》)北京不在北京,在天津。(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天津条约》)口诀法就是将有关内容编成易记易诵的口诀来记忆。比如记忆战国七雄及其地理位置可以用:“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记中英《南京条约》开辟的通商口岸:“广夏福宁上,五口先通商”;记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杯酒释兵权,解决节度使;文臣做知州,理财转运使;中央设禁军,强干而弱枝”。记中共历史上的十次重要会议:“一大建党,二大定纲,三大统战,七大武装,古田整军,遵义救党,瓦窑抗日,洛川十纲,七大胜利,二中解放。” 如1927-1930年中共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名称与建立者不好记忆,若通过以下两句话来记忆,就容易多了: “方志敏,闽浙赣;鄂豫皖,徐向前。” “贺龙洪湖、湘鄂边;邓(邓小平)、张(张云逸)左右(左右江)来回转„„”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六、串联记忆法

1串联将所记忆的几项内容根据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联系串起来记忆。例如: 用串联法记忆“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时间长了,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两个,如果用串联法记,就容易记牢。即:“近闻(晋文)齐桓采松香(宋襄),锯断秦木(秦穆)留楚桩(楚庄)”;2字头法是通过记住知识点的第一个字然后联想全部的;

七、框架、浓缩、;框架记忆法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浓缩法,利用文字的会意功能,,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 2 木(秦穆)留楚桩(楚庄)”。用串联法记忆“战国七雄”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可用串联加谐音法记作:“七叔含烟找围巾”。

2字头法是通过记住知识点的第一个字然后联想全部的方法。比如用“永通邗江”记住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用“南汉九头镇,烟台淡营琼”,记1858年《天津条约》开辟的十个通商口岸:南京、汉口、九江、汕头、台南、淡水、营口、琼州。

七、框架、浓缩、框架记忆法 要形成知识框架,首先要背好课本的章节目录,这是最粗的线条,也是最基础的内容。比如本册书共包括七个单元,可归纳为三个大框架:古代的中国(第一单元)和世界(第二单元);近代的世界(第三单元)与中国(第四单元——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当代的中国(第六单元)和世界(第七单元)。有了基本的框架,再向其中填充相应的内容,逐渐细化,最后,书本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在框架之中。走向考场的一刹那,虽然脑海中只有一个知识框架,但实际上它包含了若干子目录。

浓缩法,利用文字的会意功能,,抓住历史知识的主要内容,扣住关键字,将繁杂的历史知识进行高浓缩性概括,以利于学生能把握记忆的主要线索并巧妙地记忆它的知识框架: 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

四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 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 七款条约:《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 八个人物:林则条件简、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

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一二•九”运动;

十场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八、关键词、简化、特征

简化法就是将记忆的内容简化、压缩。比如将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简化为:“劳动力、科技知识、资金、市场”;将1848年欧洲革命中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采取的措施简化为:“建国、颁令、行权、设厂、增税、组队”;将清朝的十个皇帝简化为:“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等。比如,《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记忆为:“一开厂、赔二亿、割三岛、开四口。“查士丁尼法典”内容易混淆,可记:“历代敕令法典看,人财诉讼总论翻;学说解释在汇纂,查帝又把新敕传”。

缩字记忆法:如:记忆《北京条约》的内容时可用“天、龙、华、银”进行记忆,即“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允许华工出国、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八百万两”;记忆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路线时,可用“赤(赤水)金(金沙江)大(大渡河)泸(泸定桥)夹(夹金山)草(草地)到甘(甘肃)陕(陕西)”。

特征法即抓住知识点的特征来记忆,如公元前119年,西汉大败匈奴,(“119”为火警电话);222年,孙权在建康称吴王(年代的三个数字相同);1234年蒙古灭金(年代为连续自然数)。

历史趣味知识 篇2

本文仅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证明, 以收抛砖引玉之效。

电影《英雄》在2003年可谓风靡一时, 学生中收看这部影片的也举不胜举。影片主要介绍战国时期几位赵国人为报秦王灭赵之仇, 刺杀秦王的过程。在报仇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感悟到“天下”二字的深刻含义, 最终放弃刺杀秦王。在讲授中国古代史《秦朝的统治》时, 可以引用这部影片, 用“天下”二字贯穿整个秦朝历史的教学。

首先可以放映一段几位赵人痛诉秦灭六国的言论以及用残剑在地上挥写“天下”二字的经典镜头, 然后提问学生, 1.秦王是如何“得天下”的, 即秦朝建立的历史背景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过程) 。2.秦始皇如何“治天下”的, 即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秦朝如何“失天下”, 即关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历史史实。整节课就围绕“天下”二字, 讲述秦“得天下”、“治天下”、“失天下”的过程, 让学生生动形象的学习秦朝历史。授课中, 学生可以根据影片内容进行讨论, (1) 秦王到底该不该杀, 为什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 让学生客观评价秦始皇这一复杂的历史人物。 (2) 影片中哪些内容符合历史史实, 哪些是编导演绎出来的,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影视剧目, 从而掌握相关的历史史实。

在演艺事业繁荣的今天, 有很多好的影片可以利用。讲述“三国鼎立”时, 可以播放《三国演义》片段, 提出与课本知识相关的问题, 如 (1)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2) 从“草船借箭”中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哪些天文地理知识等, 借以掌握当时的科技发展情况, 同时也加强了对文科综合知识的渗透, 为高考打下良好基础。

运用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历史教学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董文华演唱的《春天的故事》就可以和中国近代史改革开放这一节结合起来。歌词中说“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座座新城崛起。”讲课之前, 先让学生听这首歌, 然后提问式教学, (1) 这位老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画了一个圈?这里说的就是改革开放的背景, 即十一届三中全会。 (2) 最初这个圈有哪些地方?后来这个圈又是如何扩大的?今天这个圈成了什么格局?成果如何?这一系列的问题就是围绕改革开放的过程及成就而提问的。学生看书、读图, 得出结论。用这首歌贯穿全文, 可以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枯燥的知识。最后还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何为春天?”中国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寒冷冬天, 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借以点题。

运用热播影片或歌曲进行历史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 教师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手段, 将史实与艺术有机结合。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注意选材。选材至关重要, 必须准, 还要精。

所谓“准”就是要扣准题目, 与文章紧密结合, 且不可张冠李戴, 文不对题, 也不可牵强附会, 生搬硬套, 白白浪费时间, 应该努力做到文与曲的巧妙融合, 让学生自然的进入角色。

所谓“精”, 就是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影片或歌曲为了提高收视率, 总会有一些艺术性, 教师必须有取有舍, 选择其中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东西引入历史课堂, 万万不可将稗官野史带入历史课堂, 误导学生。

二要引导。学生对热播影片或歌曲难以具有宏观把握能力, 教师应注意选择其中有用的片段, 经典的语言, 加以引导, 带着学生顺着影片的思路学习史实, 且不可“放羊”, 放上半小时影片就讲课。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史实批驳否定他的夸张不实之处, 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 使学生养成求真求实的习惯, 使之真正认识到尊重历史的重要性。

趣味教学 趣味历史 篇3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兴趣 创新与探究 历史课堂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这样描述历史:“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言下之意,历史是活的,它也是有血有肉的,历史教师是可以把历史教成“活”的,关键在于你如何把“死”的历史变成“活”的。这对新时期的历史教师而言,挑战巨大,以下就此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兴趣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最好的老师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能力,并以此达到历史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此课题是一直困扰我多年并一直寻求突破的教学上的难题。在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也遇到过不同的初高中的学生群体,我深深体会到要赋予历史教学生命力,就必须跳出传统历史教学中较为死板的简单的说教以及无趣无味的对过去的重复,应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去钻研教学,设计教法,使枯燥的历史生动化,使遥远的历史形象化,增强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目的。

二、如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是历史教师必过的一道坎

历史学科也有一项重要的教育功能,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的重要前提是兴趣,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你的一堂历史课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如何实施有特色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简言之,这就要从最基础的人文关怀做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自然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就会得心应手。任何一门学科的教与学的主体,兴趣是最重要的前提,因为没有兴趣,必然是徒劳无功或者事倍功半,在你失去教学乐趣的同时,你也失去了你的聆听者,如果你是这样的历史教学者,注定了你也是一位失败的历史教师。所以,历史课应该是丰富的,它犹如一个人,有肢体语言,有亢奋的情绪,也有失落,它有血有肉,充满灵性。

三、谈谈我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在一节新课的导入环节,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犹如小说的“引子”、戏剧的“序幕”,它起着集中注意力、酝酿情绪、引起兴趣、激发动机、带入情境、切入主题等重要作用。因此,导入新课,是创造良好教学情境的基础。要做到巧妙导入新课,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进行精心的准备,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巧妙设计;或者创设情境激起想象;或者运用对比引导思维,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艺术性的导入可以在文化史部分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初中历史教材中,在讲到宋元明清文化时,可以尝试着以故事性的方式导入:“我们都知道明朝航海家郑和,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率领船队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一次郑和率领船队出海后,突遇暴风雨而迷失方向,在惊慌失措时,郑和不紧不慢地拿出一样东西看了看,然后吩咐舵手向左前进。请问,郑和看到的是什么东西?”由此,用这种探究方式,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可能学生答案是多元化的,教师就可趁势引入:“同学们想知道答案,就把课本打开,我们看看郑和究竟拿出了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方式创设悬念,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师生心理上的同步,有利于教师授课时的即兴发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用有趣味的问题为教学过程开路,创设覆盖每一章、每一节、特别是每一具体问题的情境,诱导学生兴致盎然地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过渡到所要学习的内容上。历史课的“导入”方式是可以丰富多彩的,历史老师必须深入挖掘这种方式。

2.在授课过程当中,也可以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出发,从学科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适当引用一些能引起学生共鸣的谜语、对联或者典故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

这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就可以得到体现,想教好它,必须要渗透大量的中国古代相关文学知识。例如,在讲到有关三国和曹操、诸葛亮等等的相关历史时,可以依托以下一些兴趣点:《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杜甫的诗歌“三顾茅庐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解释与分析;有关当今曹操墓的考古发现与相关的疑云,当代史诗般电影巨作《三国》中的恢弘的历史场景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刻画以及其介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电影情节的创意等,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另外还要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同时培养学生的鉴赏力和文学欣赏水平,使学生借助历史课,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人文修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历史课也具有一定的文学功能。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探求与更新,教师自身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这是双赢的结果。

3.课程开始或结束时的小结也可以尽量找到学生的兴趣點

就像开篇所说的,历史是有生命的,教师的语言表达也是一种智慧,历史语言有时也是需要活生生的、充满着感情色彩的,因此要掌握好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系列技巧。如新学期新章节的绪论课,历史教师可以考虑用悬念性结语:除了向学生介绍即将学习的课程的特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外,在结尾时,不妨展示其中一两个有趣的“片断”或者精彩的“镜头”,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究。

综上,随着新时期人们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的拓展,大众传媒的发达,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创新意识的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加,这就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在教学层面上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如何恰当地开发教材中的学生的兴趣点等等,是需要长期不懈地探索的,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这给历史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只要是趣味教学,就能体会到趣味历史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杨能兴:《让历史课充满情趣》,中学学科网2009(3).

[2]叶翔:《关于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几点思考》【J】,科学咨询2009(10).

趣味知识和趣味活动比赛策划书 篇4

通过此次活动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激发同学们的业余爱好,提高同学们的精神风貌,增强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素质,让大学生活过的更充实。

二.活动主题

“送快乐幸福,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名称

我要我的趣味

四.活动时间

待定

五.活动地点

待定

六.举办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社团联合会翼杨协会

七.活动内容

1. 主持人至活动开幕词,活动开始

2. 开始游戏环节

① 心心相印(背夹球):

a活动介绍:每队12人,男女各半,站在20米远处,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用背夹住球,一场决胜负,按每队用时先后按计时取

名次。

b活动规则:两端各站6人,每端分成3组,每组2人,背夹一篮球,步调一致向前走。向前走时,双手必须在前方,不能碰到球,否则一次罚2秒。进行接力时,接力方必须在线内完成接力活动;

② 托乒乓球球30米赛跑:

a 活动介绍:准备乒乓球拍5副,乒乓球5个。每队4人,2男2女。第一名队员为女处级干部、第二名为男处级干部、第三名为女队员、第四名为男队员。听到预备信号时,一手握球拍将乒乓球放到球拍上,听到开始信号后,向折返线处跑,绕过标志杆再跑回起点,过线后将球和拍交给下一个运动员,继续比赛,先完成的三队获胜。

b活动规则: 托球跑时中途球落地,必须从落地处捡起才能继续进行。落地视为犯规,犯规三次出局。手握球跑者取消比赛资格。 ③ 螃蟹接力赛跑(双人夹球赛跑)

a活动介绍: 参赛队员1男1女为一小组参赛,赛道长20米 ,接力折返。听到预备信号时,同组两人背对背用躯干夹抵住球,开始信号后,两人像螃蟹状横着向折返线跑去,人完全过线后将球交予下组队员,折返回起点,如此往复,先完成的三队获胜。 B活动规则:听到开始信号夹好球后方可离开起跑线。中途球落地,必须从落地处夹起才能继续进行。抱球跑者取消比赛资格。 ④ 赶篮球接力跑

a活动介绍: 每队4人,2男2女。第一名队员为女处级干部、第二名为男处级干部、第三名为女队员、第四名为男队员。参赛队员每人一根木棍,用木棍赶篮球前行,至20米折返处返回起点,由第二名队员继续比赛,如此往复,先完成的三队获胜。

B活动规则:篮球一定要控制在本参赛队的跑道内,出跑道两次,取消成绩。

⑤ 齐心协力

a活动介绍:参赛队员站成一纵队于起跑线上,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插空站。每人用右手握住后一名队员的右脚腕,听到开始信号后,一齐用左腿向终点处蹦,赛道长30米。

b活动规则:中途有队员双脚落地,可在原地重新出发。先完成的三队获胜。

⑥ 摸石头过河接力赛

a活动介绍:按一女一男顺序。每个参赛队员三块“石头”,双脚分别踩在两块“石头”上,用手来移动另一块“石头”,通过“石头”交替前移过河(沿跑道前行20米)。第二名队员接过三块“石头”,重复前过程,如此往复,先完成的三队获胜。

B活动规则:人过河对岸,必须把“石头”也同时拿过对岸,如河中还剩下“石头”,则判犯规。发现运动员用脚触及地面,则判犯规。

3. 活动所需道具:

气球20个、乒乓球拍5个、乒乓球5个、篮球5个、木棍5个、

“石头”15块。

八.活动奖励

1、每组游戏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最后评出“最佳参与组奖、最佳表现组奖、最佳团结组奖“

九、活动安全

中国趣味历史典故 篇5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怎么来的?

“宰相肚里能撑船”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这个成语的出现还和宋代著名政治家王安石有很大关联呢!

相传,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婚姻一直不美满,丧偶、再娶、又离异。为此,他感慨良多,作七绝以抒发心底的惆怅: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发,花开又被风吹落。

他中年丧偶后,曾一度不想再娶,后经人撮合,娶一妾名姣娘,但是并没有把她扶为正室。姣娘出身名门,十分聪慧,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是一个色艺双全的才女。婚后,王安石身为宰相,又忙于革新变法,故淡于夫妻生活,令姣娘十分寂寞。姣娘正当妙龄,空对日月,日子一长便耐不住寂寞与家中的一名年岁相仿的仆人勾搭成奸。这事传到了王安石的耳里,王安石很生气,有心训斥姣娘,法办仆人,但又苦于无凭证。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姣娘与仆人在屋内*,当时王安石在门外,里面不时传来姣娘的浪笑之声。当时情况下,王安石忍住了自己的愤怒,他也怕自己的家丑外扬,于是他假装在离屋子很远的地方发生声音(其实是故意用一个竹竿把树上的乌鸦惊走了),以便让屋内偷情之人得悉。果不其然,屋里面的男的从后窗逃跑了。事后,王安石假装没事,仍与姣娘谈笑自如。过了几天,正是中秋之夜,王安石便想借着过节规劝一下姣娘,让她老实安分点。于是王安石便写给她一首诗:日出东来还转东,乌鸦不叫竹竿捅。鲜花搂着棉蚕睡,撇下干姜门外听。

姣娘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很快就品出了诗中的含义。她其实早不想这么生活下去了,于是她便回信给王安石道:日出东来转正南,你说这话过半年。大人莫见小人怪,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安石本意是想规劝姣娘,得到信,看了信中姣娘所吐露的心声,便想:自己年已花甲,而姣娘正值青春年少,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不能求全责备。于是他就把姣娘叫到自己跟前问明了姣娘的愿望。最后,王安石便一纸休书把姣娘休了,同时赠她白银若干两,让她和仆人远走他乡过日子去了。

当这件事情在朝中和市井中慢慢传开之后,王安石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被人非议,反而得到了人们的尊敬。人们赞扬他道:“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

什么是“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这个成语比喻密谋败露。它的缘起是基于一个传说。宋代大奸臣秦桧,为降金国,尝与其妻王氏,于东窗下密谋定计,以害民族英雄岳飞。据传,桧先于帝前诬飞谋反。时有几位大臣,如大理寺卿薛仁辅、枢密使韩世忠,皆为岳飞鸣冤,使之有所顾忌。一日,桧独坐于东窗之下,为害飞之事,踌躇不定,委决不下。王氏适至,问曰:“夫君为何事愁眉苦脸,犹豫不决?”桧遂告以此事,并与之商议。王氏自袖中取出一柑,以手掰之,将一半递与桧,曰:“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难哉?君不闻古语云:‘纵虎易兮擒虎难’乎?”桧一闻此言,其意遂决。不久,岳飞父子便遇害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卷四曾经这样记载:“桧归,无何而死。未几,子熺亦死。王氏设醮,方士伏章,见熺荷铁枷,问:‘太师何在?’熺曰:‘在酆都。’方士如其言而往,见桧与万俟卨俱荷铁枷,备受诸苦。桧曰:‘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大概意思是这样的:秦桧夫妇把岳飞害死在**亭之后不久,秦桧就死了。其妻王氏便给他做道场,叫道士到阴曹探访。秦桧便对道士捎话说:“东窗事发矣。”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指读兵书多吗?

这句俗语最早见于《魏书 崔浩传》:“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中也介绍了另外一个“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的人物,他就是曾经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北宋时期,西北地区的西夏政权多次进攻北宋。仁宗皇帝听从一些大臣的推荐,便派干练的范仲淹到西北去守卫边防。范仲淹到了边关之后十分关心士兵,并实行“屯田久住”的方针,在他镇守边防的时间里面,一直保持土地不被西夏人夺去。西夏人提起范仲淹均倍感钦佩地说:“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大概意思是说,现在小范老子(就是指范仲淹)胸中藏有好几万甲兵,不像大范老子(指范雍)那样可以欺负啊!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这句话,用以形容一个政治家和统帅的深谋远虑,精通战略,可使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帮人帮到地头、送佛送到西天”是什么意思?

这两句谚语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说做好事、帮助人不要半途而废,而要“完全彻底”。人们总是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来念,可是你知道吗?它们产生的`背景却不一样。

“帮人帮到地头”,来自于农业劳动。过去由于没有机械,农民的劳动全靠简单工具和繁重体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尤其收割季节,更是累得头昏眼花。在共同收割中,往往一人一垄或一人两茬往前割。由于各人的体力、能力不同,年轻力壮手脚麻利者往往先到地头,而年老体弱者就后到地头。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先到地头者就回头帮那收割慢的人。但有些人帮一会儿就不帮了,结果还落个帮人的名义。人们对这种现象看不惯,就劝这些人:帮人要帮到地头。意思是好事要做到底。时间一长,这句话的含义便被扩大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已经给人帮助,或被帮助人仍需进一步帮助的,人们常劝说他们:帮人要帮到地头。

“送佛送到西天”,则来源于过去的佛事活动。佛教由印度传入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宋时期尤为盛行,故有迎佛请佛之大礼仪。但佛与人一样,时间长了也有想家的时候,故又有送佛回西天的礼仪。据说送佛的礼仪相当隆重繁缛。因佛不饮酒,不食荤,所以供佛送佛时,只摆清茶和蔬果。送佛上路时,一拜再拜。因为怕它走错路,往往嘱咐:“烈火炎炎,南天不要去;冰雪飒飒,北天不要去;极乐乃故乡,只可回西天!”西天十万八千里,怕佛半途而返,所以给佛带足斋饭干粮,送以纸糊的车马、猎犬,鼓励其别怕险阻,别怕驰驱。故称:送佛送到西天。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指的是什么?

从前,有兄弟两人,住着前后两大院,家里挺宽绰。后院里有棵梧桐树,树叶又旺又稠,里边住着个金翅鸟。一天,老大手拿尺子,围着梧桐树量来量去,嘴里还嚷嚷计算着。金翅鸟看见了忙问:“你量树干吗?”“光景过不去,我打算把这棵树给砍掉,现在量一下尺寸,看看这树能值多少钱。”“你千万别卖,树一倒我就没处住了,有困难我帮你想办法。”“你有什么办法呢?”“今天吃晚饭以后,我驮你到东海岸弄点宝贝回来。”老大挺听话,吃了口饭,就早早到树底下等着来了。天黑以后,金翅鸟让老大坐在它翅膀上又嘱咐道:“你可抓结实,合上眼。”说完起飞了。好一会儿,只听鸟说:“到了,睁眼吧。”老大睁眼一看,遍地金光闪闪,尽是金银财宝,他随便拾掇了几块,装满身上的布袋。赶天明金翅鸟又把他驮回了家。老大拿上财宝到城里换了好多好多钱,吃香的、喝辣的,过上了好日子。

老二眼馋得不行,就问哥哥:“你成天不干活,又有吃、又有喝,东西都是从哪儿弄的?”老大很是老实,不会撒谎,于是就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老二听后,有点儿不相信:“真的吗?”“真的,难道我还哄你?”老二暗自高兴,也找把尺子,到树底下装模作样量来量去。金翅鸟又问了同样的话,也答应驮他去东海岸。老二跑回家找了个大布袋,吃过晚饭骑上金翅鸟就去了东海岸。不过老二是个贪财鬼,看见那么多财宝,恨不得一下子都装回去。装了一会儿,鸟催促说:“该走了。”“来一趟不容易,让我多拾点吧。”不管金翅鸟怎么劝,老二就是不听,只顾拼命地装,太阳快出来了,金翅鸟顾不得老二,丢下他,自己飞回去了。

老大不见老二回来,就问金翅鸟是怎么回事。金翅鸟说:“早被太阳晒死了。”老大听了心里一阵难过,到底还是亲兄弟,他对金翅鸟说:“二弟死是死了,你得把他的尸体驮回来呀。”金翅鸟点点头,等到晚上又飞到了东海岸。东海岸是日出的地方,太阳一照比火都烫,老二的尸体早晒干了。身上直流油,老远能闻到香味。金翅鸟见了,不顾一切大口大口吃起来,眼看太阳快出来了,心里还说:吃了这嘴就不吃了。吃了这嘴又想吃那嘴,结果太阳一出,把它给晒死了。

浅谈趣味历史课 篇6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十一二岁的初中生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感兴趣的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心不在焉了。

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方面来激发学生兴趣。

一、教案中体现趣味

在编写教案中,一是大量阅读有关资料,拥有讲课的常流水,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讲“明朝文化”时提到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课文中介绍的较简单,为加深学生印象,同时让学生学习我国古代史上这些杰出科学家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精神,在教案中我穿插了课文中未详细提到的关于李时珍“向大自然学习”、“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课堂上同学们来很感兴趣,课文内容记得很牢,二是用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手法即编顺口溜、游戏活动等表现所讲内容。例如:在讲“繁盛一时的隋朝”时,课文内容多,不好记忆,我就和学生一起编了顺口溜:“518年隋朝立,文帝灭陈南北一。开皇之治科举创,经济繁荣民欢畅。610年运河通,世界最长远名闻,炀帝暴政义军出,618年隋朝覆。”这样课文重点内容通过编顺口溜很轻松的记住了。三是精心设计板书。课文内容重点、关键一目了然,过目成诵。彩色粉笔标明重点引人注目,强化记忆。

二、教法中贯穿趣味

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要让学生保持“乐知者”的角色,教法必须改革创新,灵活有乐趣。1.用讲故事、师生议论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唐朝的衰落与灭亡”这一课时,让学生讲出各自所知道的有关历史故事。因同学们看过电视《唐明皇》,所以讲得有声有色,滔滔不绝,而后,教师用谈话法讲述本课。讲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唐玄宗对唐朝由盛而转衰的历史责任”,通过这样的学习、讨论,学生对本课了解的非常深刻,记忆得非常牢固。2.用编儿歌、顺口溜、做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0课“杯酒释兵权”这一同时,老师先解释“杯酒释兵权”中“释”就是解除的意思,然后让学生看课文,这是哪位大臣给宋太祖赵匡胤提出的建议,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几位同学走出座位,指定其中一位扮演宋太祖,其他几位扮演石守信等朝中大将,把课文中小字部分的内容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游戏,此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本课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这个重点内容抓住了,且对后面用同样的手段解除了地方节度使的兵权都轻而易举的记住了。

三、学法中充满趣味

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外国,学生是内因。因此,我认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学法是非常重要的,教书的目的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例如:讲《中国历史》第二册第8课“封建文化的高峰(二)”时,同学们说课文中的诗人多,不好记,我在课堂上除了讲到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看图,加深印象外,还指导学生列表总结,教给学生可列为“时代、诗人、主要特点、代表作或名句”等进行归纳,同学们经过列表填内容后,他们高兴的说,这样我们对初唐到晚唐的诗人有了一个完整的、有条有理的了解。另外,我还注重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把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官都参加到学习中来,让学生掌握学法,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分析能力。这些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

浅谈历史趣味性教学 篇7

一、精心设计, 抓住导入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在几十分钟的授课讲演中, 开头的几分钟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的导入环节犹如一场话剧的序幕, 起着辐射整堂课的作用, 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的热情。比如, 在讲授美国“南北战争”内容时, 笔者是这样导入的:20世纪80年代民意测验结果, 美国四十多任总统中最受尊重的是林肯总统。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林肯曾对美国作家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你知道这部书的名字吗?它导致了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原因、性质、结果又如何呢?这些问题的抛出一下子引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 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二、鼓励发现, 提出质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课堂质疑能开启学生的心智, “疑”设得恰到好处, 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课堂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无疑而生疑, 有疑而思疑, 思疑而解疑, 解疑而心悦。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 为引导学生质疑, 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地处欧洲西部的英国为什么会在19世纪的上半期对地处亚洲东部的清王朝发动战争?学生很自然地把当时两国的状况作了一个对比。在学生对比过程中,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教训?学生质疑, 解疑, 层层挖掘, 会越学越开心。

三、深挖教材, 激发兴趣

历史教材的内容丰富多彩, 教材中的每个历史事件都有各具特色的趣味性:有喜悦, 有悲哀;有流传青史的英雄, 也有千夫所指的败类。我们教师要钻研教材, 深挖教材, 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 再现历史, 重塑历史人物, 使学生受到感染, 产生共鸣,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都知道在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学习, 感知会比较敏感, 记忆比较牢固, 想象也较丰富。教师如果对教材熟练驾驭、应用自如, 教学中的趣味性很容易溢于言表。如在讲解三大战役的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时, 前者是东北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 控制出入山海关的大门, 截断敌人的退路, 我们可以形容为“关门打狗”;后者是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神速地将敌人分割包围在张家口、北平、天津等几个孤立的据点, 然后打两头再取中间, 我们称之为“瓮中捉鳖”。

四、选择故事, 活跃气氛

学生喜欢听历史故事, 还会绘声绘色地讲历史故事。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与教学有关的短小故事, 但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 把历史课变成故事会, 应注意突出历史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经常搜集一些有趣的故事, 穿插到课堂内容里,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历史知识。如讲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时期的内容时, 就可以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将教材串联起来, 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应用多媒体, 增强直观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手段, 不仅能将历史课堂生活化, 而且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讲“红军长征”的内容时, 中央红军的长征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对于红军长征行军路线, 学生往往难以搞清楚。笔者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 演示了工农红军途经的重要地点, 让课件醒目地显示途经地点名称、重大历史事件并配以历史图片和文字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之后, 很容易就能清楚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 直观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六、开展活动, 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 常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 激发其兴趣, 培养其能力。如成语故事演讲比赛、“历史上的今天”演讲比赛、古诗词朗诵会、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编制历史年表等等。

趣味性历史教学初探 篇8

所谓“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开始的二三分钟是人的思想最易集中的时候,课堂的起始语对稳定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成功的导语能够承上启下、开宗明义,如同深深拉開的大幕,让学生一眼就看到精美的置景,有如乐章的序曲,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又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竞相登堂入室。

如《巩固人民政权的斗争》一课,我一开始就以神秘的语气讲述一则新闻报导:“在朝鲜半岛上,沿北纬38度线有一横贯整个半岛的森林带,那里奇禽异兽多不胜数,但却无人敢跨入一步。”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接着我又答中有悬念:“是抗美援朝战争造成的。”学生的好奇心被引到抗美援朝战争上,从而顺利转入新课。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感到新奇,有悬念,有学头,愿意学,喜欢听。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质疑、求知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作为教师当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二、 渗透时事,新颖增趣

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历史与时事密不可分,脱离现实的历史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历史老师必须关注时事,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时事。笔者上中国现代史,注意将历史与时事结合起来。如:针对今年日本关系非常敏感,学生知之不多又非常希望了解中日关系的现状,我专门花一节课给学生开了一个专题讲座:坚决反对日本右翼势力,讲座由学生感兴趣的朱总理和外交部发言人孔泉答记者问引入,对日本入常、抵制日货、教科书事件、钓鱼岛争端、参拜靖国神社、东海石油争端等问题结合图片、影视一一进行了阐述,这课上完后,学生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并强烈要求再开这样的专题课。

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意时事,在课堂教学中处处渗透时事,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实际与现实不远,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

三、营造情景,以情求趣

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强,抽象思维弱,对于久远的历史难以感知,我们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和影视,创设丰富的情境,把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学生可以感知的历史形象,把逝去的历史事实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从而缩短时空距离,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启迪。

讲”活字印刷术”时,我插放了自制的一套活动连环幻灯片,把活字印刷术的“烧制活字、活字排版、上印刷、拆版”五大过程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不用我多费唇舌,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已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也可适当采用颇受学生欢迎的flash动画。我在上中国近现代史时主要使用了《春天的故事》、《爱我中华(56民族图片展)》、《七子之歌•澳门》、《乡愁》、《台湾,我的兄弟》等flash动画 , flash动画配合歌曲(或者朗诵)、绘画或图片,往往有很强的感染力。随着flash动画开发得越多,它在初中历史教学所占的地位应会越来越重要。

四、注重探究,展现得趣

教学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和时间考量适当变换教学方法,调节师生身心。笔者设计课程时,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取舍、补充、延伸、拓宽、重组,与教材外的其它资源有机整合,使之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适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认知水平,使课程内容鲜活起来,更加生活化、情趣化。多开展活动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探究能力,多给学生感受成功的机会。

比如,在复习《抗日战争》这一单元时 ,设计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给我们哪些启示?”学生大都能说出“团结就是力量”这一层面。又有部分学生根据课文后的相关材料,说出“爱国主义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层面。进而引导“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密切配合,他们为什么要配合支持我们?”学生很快说出关于“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层面。又进一步引导,“抗日战争的爆发,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日本能侵略中国又说明了什么?”此言一出,学生马上就说出“旧中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继续引导,“怎样才能不被侵略?”学生又能说出“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层面。

上一篇:一件最难忘的事下一篇:电子白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