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语文知识与故事

2024-06-25

趣味语文知识与故事(共4篇)

趣味语文知识与故事 篇1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单一的为了应付考试, 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不断地进行改革, 汉语趣味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 可以提升高中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主动性, 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是未来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

一、汉字趣味故事和字音字形教学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当中的要求, 将汉字的读写和认识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长久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影响下, 通过多次灌输式教学后, 经过不断地反复抄写和多次默写已经造成教学工作陷入了困境, 实际产生的效果非常不理想。这样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 反而起到不好的效果。将趣味故事教学方法合理地融入到高中语文汉字教学过程中, 通过趣味故事来提升学生主体的注意力, 带动学生记忆, 能够提升教学效果。

二、汉字趣味故事和文学常识积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教学工作更加重视学生的文学素质培养过程, 让学生通过日常教学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学常识的教学过程不可避免地落入到恶性的教学循环中, 很多同学对于所学知识掌握不牢靠, 部分文学作品、写作的方法、文学历史的发展记忆非常混乱, 学生整体处在被动的状态中, 将汉字故事教学和文学积累融合到一起, 能起到更好的融合作用。

1.通过汉字趣味故事记忆知识。比如我国的著名作家老舍, 其原名叫做舒庆春, 字舍予, 通过研究就可以看出其字就是姓的拆分, 其笔名就是通过汉字演化而来的。采用这种方式来给自己起名字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叫做张长弓、杨木易等等。通过这种巧妙地设计拆分汉字故事讲解, 学生能够迅速记忆相关联的知识点, 保证记忆的准确性, 同时提升记忆效率。

2.记忆作品和文集。在学习作家鲁迅的文章《祝福》的时候, 可以适当地向学生引入我国的辛亥革命发生的故事。运用我国的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感受作品中的感受和情感,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作品背后所表达出的意义和内容, 了解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更好地认识文学作品的深刻价值和意义。老师应该通过历史背景的讲解和借用, 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相关背景, 提高学生印象,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趣味故事和文学魅力结合

1.帮助学生感受文字艺术。汉字形态艺术本身就是对于自然环境万物的一种体现, 也充分表达出了我国人民的思维创造能力。将汉字趣味故事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主体更加直观地感受并且领悟到文字的魅力艺术。比如在学习汉字的发展时候, 通过对单个汉字的结构造型进行研究分析, 给学生讲解具体的象形意义, 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必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2.带领学生领悟传统文化。汉字具有自身的独到之处, 文字中蕴含故事形象。通过汉字故事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我国的文字艺术。在我国明代的解缙曾被奸人所害, 其在后花园遇见了当时的大臣, 大臣当时指着花园中玩乐的猴子说“两猿截木深山中, 小猴子也敢对锯”, 但是解缙回答说“匹马陷身污泥内, 老畜生怎能出踢”, 充分地利用了汉字的谐音效果, 对奸人的讽刺给予了最有利的回击。

四、趣味故事和课堂教学的融合

老师在讲述汉语故事的时候要掌握故事和语文课堂教学的联系, 提高故事的趣味性。在正式上课前老师讲小故事提升学生的注意力, 提升师生之间的关系, 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 方便老师维护课堂秩序。应用汉语趣味故事讲解不能过于平淡, 要充分融合自己的感情,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和学生积极地互动,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汉语故事讲解的时候充分地融合自己的想象力, 将故事内容和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 这是老师教学水平的一种考验。比如在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的时候, 学生可以自行研究故事的内容, 在自我分析完成后和老师共同进行角色演绎,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深层意义, 这种演绎故事自我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 学习到课文隐含的实际内容, 但是在演绎故事过程中老师要起到正确的引导性作用, 调度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学习性, 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在研究故事和分析故事的基础上, 老师还可以让同学写故事, 学生可以通过故事进行课后的扩展训练, 以此提高自身水平, 培养自身文学素养。

总而言之, 高中语文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和老师必须提高重视程度, 在语文教学课程中大力开展趣味故事教学法, 通过汉语故事教学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兴趣,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 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为学生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趣味知识 篇2

lu公( ) ( )水 迷( ) ( )地 ke( )苦 ( )桌 ( )人 ( )服

二、千锤百炼(趣味成语填空。)24分

1、在括号填入动物名,就能构成成语啦!

金( )报晓 ( )不停蹄 ( )目寸光 生( )活虎 对( )弹琴 守株待( )

2、在括号里填人人体名称,也能构成成语呀!

( )疾( )快 垂( )丧气 ( )瞪( )呆 震( )欲聋 侧( )倾听 赞不绝( )

三、约定俗成。29分

1、把节日名称和相应的活动用线连起来。6分

端午节 登高、喝菊花酒

元宵节 赛龙舟、包粽子

重阳节 闹龙灯、猜灯谜

春节 赏月,吃团圆饼

清明节 春游踏青、放风筝

中秋节 守岁、倒贴“福”字

2、歇后语填空。8分

孔夫子搬家( ) 千里送鹅毛( )

骑驴看唱本( ) 肉包子打狗( )

门缝里看人( ) 赶鸭子上架( )

十五个吊桶打水( )

黄鼠狼给鸡拜年( )

四、读数字猜成语

1256789( )

124356789( )

参考答案

公(路)、(露)水、迷(路)、(陆)地(刻)苦、(课)桌、(客)人、(客)服

1.金(鸡)报晓、(马)不停蹄、(鼠)目寸光、生(龙)活虎、对(牛)弹琴、守株待(兔)

2.(眼)疾(手)快、垂(头)丧气、(目)瞪(口)呆、震(耳)欲聋、侧(耳)倾听、赞不绝(口)

1.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

元宵节——闹龙灯、猜灯谜

重阳节——登高、喝菊花酒

春节——守岁,倒贴“福”字

清明节——春游踏青、放风筝

中秋节——赏月、吃团圆饼

2.净是输(书)

礼轻情意重 走着瞧

有去无回 把人看扁了

强人所难 七上八下

不安好心

四、丢三落四 颠三倒四

趣味语文故事 篇3

1. 我所思考的正是你。

一天,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正坐在沙发上沉思,坐在他旁边的美国金融家对他说:“萧伯纳先生,如果您让我知道您正在思考什么的话,我愿意给您1美元。”

“啊,我思考的1美元也不值,” 萧伯纳说,“我所思考的正是你。”

2.我却让的。我给傻子让路。

有一天,德国诗人歌德在魏玛公园散步。不料,在一条小道上遇到了一个对他怀有敌意、贬低他的作品的文艺批评家。真是冤家路窄。这条狭窄的过道,只能通过一个人。他们面对面站着。那个文艺批评家十分傲慢无礼,他把头一昂,大声说:“对一个傻子我绝不让路!”“我却让的。 我给傻子让路。”歌德说完,微笑着马上站到了一边。

二、中外名人体验生活撷趣

文学家、艺术家的成名,并非一蹴而就,他们往往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生活磨难。就拿他们在体验生活时那么痴迷地进入角色的镜头来看,便可窥豹一斑了。

1.柳青泼水找骂。

名著《创业史》的作者柳青,在陕西长安县皇甫村体验生活时,曾想写一个村妇骂街的场面,苦于没有真情实感,他听说村里有个妇女骂人很有“特色”,就想让她“表演”一下。一天刚下工,这位妇女正好从柳青门前经过,柳青装着不注意把早已准备好的一盆水向她身上泼去,也不道歉,转身要回屋去。只见她浑身湿淋淋,一手叉腰,一手指着站在门口的柳青破口大骂,双脚跺得地面咚咚响。有了这次切身体验,柳青笔下的村妇骂街的形象也就写得栩栩如生了。

2.狄更斯乞讨。

趣味语文知识与故事 篇4

一.汉字趣味故事与字音字形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的“识字与写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仍然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然而传统的讲解字词含义、反复抄写、多次听写的较为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显然已经陷入瓶颈, 所收到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更会激起学生厌烦和逆反情绪。因此, 汉字教学中就可以通过汉字的趣味故事来激发学生积累汉字字音字形的兴趣, 强化学生在字音字形方面的记忆。

(一) 通过汉字故事刺激学生对形声字的学习

例如这个故事, “有个财主, 自以为读了几句书, 就爱耍点小聪明戏弄人。一次, 他出去游逛, 看见一位貌美的少妇在木桥上淘米, 便哼哼, 有木便为‘桥’, 无木也念‘乔’;去木添个女, 添女便为‘娇’;阿娇休避我, 我最爱阿娇……少妇听了心里十分厌恶, 瞪了那个财主少爷一眼, 便毫不客气地回敬他, 有米便为‘粮’, 无米也念‘良’;去米添个女, 添女便为‘娘’, 老娘虽爱儿, 儿不敬老娘……少爷讨了个没趣, 灰溜溜地走了。”在这个故事中, 通过少爷与一位貌美少妇间打油诗的对话, 将形声字的基本特点生动形象的解释出来。巧对对联有趣, 让形声字的教学也很有趣, 并增强学生的辨别能力。

(二) 通过象形字、会意字的故事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记忆

例如“逐”字, “是个会意字”, 本义是追赶。字的上半部是一头猪 (豕) , 下半部是一只人的脚, 字形表现的是:一头野猪在奔跑, 一个猎人在后边紧紧地追赶, 生动极了。”通过对这些会意字、象形字的字形进行趣味解释, 学生就会直观地记忆下字形, 如“炎”“炙”“盥”“轰”等等都可以用字形故事来进行教学。

二.汉字趣味故事与文学常识积累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和《高中语文新课标》都强调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文学常识的积累尤为重要。文学常识的教学也常会陷入枯燥无味的“死讲死背”的模式之中, 导致学生对文学常张冠李戴, 对于作家作品、写作手法、文学史无法形成清晰认识。汉字中的趣味故事对于文学常识的积累也是有启示作用的。

(一) 利用汉字的趣味故事记忆作家名人的字号

例如“著名的作家老舍, 他的原名叫舒庆春, 字舍予。不难发现, 他的字 (舍予) 就是他的姓 (舒) 拆成两半而来的……而且, 他的笔名也是在“舍”前冠一“老”字———老舍。”这就是巧用分离汉字的方法来取字号, 由此法来构名的还有很多, 如李木子、张长弓、杨木易等等。利用这些巧妙的拆字故事, 学生就可以很轻松地了解和记忆关于作家的姓名和字号。

(二) 利用汉字的趣味故事记忆作品和作品集

例如“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杂文集》中, ‘且介’二字就是从‘租借’中拆出来的, 因此来暗示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半租界’的性质。”通过汉字拆分来解释作品集的名字, 不仅记下了作品集的名字, 同时了解了作品起名的时代背景和原因, 这是一举两得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三) 通过汉字的趣味故事积累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

古代丰富的文化常识也需要“用巧劲”, 能够在娱乐和趣味中积累, 在形象和生动下理解。例如古代的“阴阳”之分, 《说文》中有:“阳, 高明也。”高明就是高而光明的意思。所以“山之阳即山之南, 山之南也正是高山向阳的一面。……水之阳即水之北, 因水北河坎是朝阳的一面。”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边讲解《说文》中的故事边在黑板上画图说明, 学生就可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这个文学常识。利用汉字的趣味故事可以将很多文学常识化成生动可感的故事传授给学生。

三.汉字趣味故事与汉字魅力熏陶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 针对不同阶段, 对“识字与写字”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主要包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同样,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一) 汉字趣味故事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

“汉字起源于图画, 那方块形的字体本身就是天地山川等自然万物抽象的再现, 也是中国人思维创造能力的体现。”通过趣味的故事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和领略到汉字的艺术。如谈到汉字的起源, 可以和学生饶有趣味的介绍“汉字起源于图画, 方块形体中的象形因素展示着自然万物的美, 这是一种视觉的造型美。”例如“山”字形体简单, 只有3画, 但在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笔下, 就像是一幅描绘高山的墨笔画, 三座三峰高高挺立, 粗重的笔画非常有力量, 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这是一种意境的美。

(二) 汉字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将练习书法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提出, 对于继承和发扬汉字的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故教学中需要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练习书法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熟练书写、端正规范写字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和领悟到汉字的美, 各种字体的美, 才能真正刺激学生去学习和练习书法。通过讲解各种字体的发展历史和过程, 并展示各种字帖, 给学生不同的艺术感受。启发学生从楷书和行书入手练习, 进而介绍重要的书法字体和书法家的趣事, 真正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入手。

(三) 汉字趣味故事带领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智慧

“汉字的独特之处就表现在, 很多方块汉字都好像是一幅历史文化图, 里面有形象, 有故事, 更有古代先民造字时的思考和认识。”例如通过汉字的趣味故事了解中国古代的对联艺术。如大明奇才解缙曾遭奸臣小人的嫉恨, 一次权臣在后花园遇解缙, 指着嬉戏林中的猴子说“两猿截木深山中, 小猴子也敢对锯”, 解缙便回敬道:“匹马陷身污泥内, 老畜生怎能出踢”。“锯”谐音“句”, “踢”谐音“题”, 一语双关, 上联是故意打击刁难, 下联则是针锋相对、有力回击, 真的绝妙。不仅感受到了汉字谐音和一语双关的魅力, 还见证了汉字下隐藏着的智慧。

四.汉字趣味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汉字趣味故事在中学语文的字音字形教学、文学常识积累和汉字艺术魅力熏陶上都具有启发性的意义。汉字教学也不再是单纯的识字和写字教学, 而是内涵更广、程度更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从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看, 汉字的趣味故事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首先, 汉字的趣味故事可以进一步促进和落实识字教学, 更准确并且印象深刻的辨析和区分易混淆字的字形、字音, 真正帮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流, 成为良好沟通的工具。其次, 汉字的趣味故事是汉字魅力、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缩影和反映。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文化的魅力和伟大, 如何让炎黄子孙们一代一代地继承中华的文明, 如何从血肉里浸染这种智慧, 更多依靠的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的关注, 而汉字趣味故事正是其中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許慎:《说文解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年版。

[2]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3]韩鉴堂:《中国汉字》, 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9年版。

[4]陶霞波、刘志基:《汉字艺术》, 大象出版社, 2007年版。

[5]纪德裕:《汉字拾趣》,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6]高文元:《汉字教学漫话》,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7]岳冬梅:《字和词的趣味故事》, 蓝天出版社, 1995年版。

[8]陈艳萍:《趣味汉字教学:汉字本身修辞的运用》, 《青年文学家》, 2009年第5期。

[9]张熙昌:《论形声字声旁在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2期。

[10]殷秀娟:《趣味汉字教学方法》, 《教学天地》, 2009年第26期。

[11]高洪涛、刘振前:《试析汉字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教育心理》, 2007年第13期。

上一篇:汽车专业英语下一篇:VSD负压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