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村镇

2024-09-25

历史文化村镇(共12篇)

历史文化村镇 篇1

1 研究的背景

在经济发展中城市化总伴以资源的过度耗费、环境的过分刺激,使人类生存空间急剧缩小、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特别是经济进程不断加快加深,城市化使原本紧张的人地关系随之升级,尤其是使历史文化村镇面临新的人为的不可逆的拆、迁、废、弃。而众所周知的另一方面却是历史文化村落、城镇必须受到保护,因为它是区域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建筑艺术的物化档案,记录了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是传承文明的宝贵遗产、构筑城市的重要资源、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科学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村镇,既能保证经济发展造福人民,又能切实而不是纸上谈兵地处理好历史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是当务之急。因此,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已是世界性热点难点问题,学界关注数十年且研究成效卓著,但综合运用经济学系统进行研究却为少见。

而我们面临的现实是:经济高速发展→催生快速城市化→使历史文化村镇面临拆、迁、废、弃,尝试直面经济,顺应经济形势,挖掘探索性前瞻性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经济途径,不失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领域一项较前沿课题。

2 研究的内容

2.1 对保护做时间维度上的脉络梳理

首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与继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相关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脉络,以及同时代的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工作进行梳理,可以考虑简述上溯至近代历史的一些相关概况的扫描性略述,其中以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发展和保护工作为重点,然后转入近几年最新的进展。

2.2 保护的深邃价值及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富藏了海量的文化珍宝。尤其是对于蕴涵灿烂文明历史和光辉文化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区、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具有深邃的意义和时代的价值。在电影界以及文艺界有句名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些追求西化、模仿洋味的作品最终不能在地球村拥有一席之地。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历史的长河淹没多少民族,就是因为它们没有了自己的标志和传统,被同化在茫茫人海。我认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是文化血脉的延续。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随着开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化雨后春笋般迅速推进,全国各地推土机轰鸣震天,经济开发如火如荼,经济杀伤力的副产品随之而来,“山雨欲来风满楼”,开展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3 分析保护的经济契机

在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以后,中国下一阶段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工作优势、契机和重点接踵而来。仓廪实而知礼节,经济发展不应当成为历史文化村镇破坏的助推器,而应当成为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助推器。随着经济进步的深入和文化层次的攀升,人们愈来愈重视文化传统的价值,特别是历史文化村镇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无价之宝。在这个星球上,现在没有,经济发展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东西可以挽回毁灭的文物古迹、失去的传统价值。在经济起飞年代里,保护好历史文化村镇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课题。经济发展了,人们的认识提高了,时代改变了,人们更加追寻那些恒久不变的精髓,那些让人怀旧的情结。物质充裕了,人们更有能力、更会舍得保护传统价值。

2.4 提出保护的主要经济途径

2.4.1 宏观经济谋略

跨入新世纪,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全国、各地方经济规划的编制更加投入和注重,力图使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综合型提升。全国经济功能的布局策划,天津滨海新区、长三角、珠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规划的出台。那么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同样要进行经济发展的区域功能划分——经济开发区、商业区、金融区、住宅区、生态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村镇,其中以历史文化村镇最为典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历史文化区和生态自然区不再进行该区域政府官员的经济指标的政绩考核。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各级官员及相关责任者的保护绩效的考核、综合素质的考核以及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职能考核。

2.4.2 微观经济手段

在一个区域或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有全局观和系统性,城市规划中要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同时涉及文化古迹、 遗产、传统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保护点的保护。 在历史文化保护的经济手段中,包括具体的财政扶持,税收政策,资金支持,其中包括慈善个人、团体、组织机构的支持。在经济管理中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调配与运用等等。

2.4.3 经济规律和经济杠杆的运用

在理论和学术上,现代与传统相交织与博弈,在经济实践和经济管理中,发展和保护相交织与博弈,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现代化不等于去古化全新化,城市化不等于钢筋化水泥化。我们要充分运用经济规律和经济杠杆协调和处理发展与保护、城市扩张与历史文化村镇永续的关系。文化也是生产力,文化也可以创造价值,英语为美、英、加、澳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埃及的金字塔、德国的啤酒节创造了多少商业价值……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不仅能够启动和促进旅游业,助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而且从长远来看它的品牌形象和人文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充分运用经济规律和经济杠杆对历史文化村镇进行更好的保护、利用乃至开发。当然并不是一刀切地要开发文化遗产的商业价值,需要把握经济规律、经济学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自然原则,协调经济发展与传统保护。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经济杠杆不仅要撬动经济,还要撬动宣传舆论、教育培训、组织人事、行政管理、司法执行、法制体系,以至于撬动整个社会行动起来,使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者受益,得到奖励;破坏者受损,得到惩罚。

3结语

研究拟借助多元分析法,设定多维视角为自变量,设定经济因子为因变量,建立递归分析模型,尽量将历史文化村镇置入更大更广的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背景,分析和揭示复杂发展与简单保护、整体发展与部分保护、有序保护与无序破坏之间的新形态,拟通过经济途径实现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相得益彰。

摘要:针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这一世界性热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经济学系统,探讨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主要经济途径,以期通过经济途径帮助实现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相协调。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研究,经济途径

参考文献

[1]金萍.千年古镇的保护和发展[J].山西建筑,2008,34(17):61-62.

历史文化村镇 篇2

2011文化“六进”活动总结

按照上级会议要求,我们林家村镇积极开展了文化“六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镇的文明素质,加强了全镇文化素质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的组织领导,镇专门成立了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领导小组名单,负责全镇传统文化“六进”活动的谋划、领导、组织与管理,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二、营造浓厚氛围。各单位结合各自文化建设,开辟了学习园地、专栏、专刊、网站、网页等阵地。学校在学校墙壁、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精心合理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励师生奋发向上。镇驻地非公企业在单位进出口墙面、走廊等醒目位置张贴悬挂传统典故成语、格言警句等。林家

三、林家

二、瓦店等社区结合文明生态村和文明和谐社区创建,制做了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栏。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三、活动效果显著。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开展,我们制定下发了《林家村镇文化“六进”活动工作规划》,召开了各级各类会议,抓点带面,层层落实,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我们还招募了180余名优秀传统文化“六进”活动志愿者并组织了培训,建立起一支由各类志愿者组成,热爱优 秀文化、熟悉传统文化历史、熟悉教学方法的骨干教师队伍,为活动更好地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文化“六进”活动的潜移默化下,文明办事的多了,粗暴执法的少了;爱岗敬业的多了,挑三拣四的少了;争先创优的多了,停滞不前的少了;勤俭节约的多了,奢侈浪费的少了;团结互助的多了,争名夺利的少了;求学上进的多了,游戏赌博的少了;崇尚科学的多了,封建迷信的少了。全镇上下形成了“讲文明、树新风”的浓厚社会氛围。

中共林家村镇委

村镇银行布局农村 篇3

邛崃国民村镇银行成立于2007年12月28日,由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等14家企业法人及7位自然人发起组成,注册资本5000万元。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

“信用很好的当地村民,贷款额度可达5万元。”这家村镇银行的副行长田训说。

作为破解农村金融的创新之举,中国银监会自2006年年底以来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定,放宽中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准入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

在明确的政策引导下,中外资银行纷纷将视线投向竞争还很不充分的农村金融市场。截至2008年1月10日,村镇银行已有约20家,注册资本金从800万元到上亿元不等,设立主体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社、汇丰银行等中外资银行类金融机构。经济发展迅速但金融服务相对薄弱的中国农村和城镇,正在成为中外银行新的淘金场所。

村镇诱惑

中外资银行纷纷进驻农村金融市场,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缺少竞争,市场潜力大。清华大学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现有1.2亿户农民有贷款需求,但现有银行只能满足60%。另一方面,随着二元经济结构逐步一元化,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农村成为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

“要解决农村金融问题肯定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农行与农信社上,中国农村不缺大血管,缺的是毛细血管,就是能够有效地在村一级、在最基层提供金融服务的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制造一个很好的毛细血管系统。”谈到村镇银行的意义,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如此表示。

2006年年底,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所有资本和金融机构开放农村市场,并决定在四川、内蒙古、吉林等六省(区)进行试点。

这项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力度最大的‘农村金融新政’”从资本准入范围、境内投资人持股比例、注册资本金、金融机构业务准入条件和范围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进入资格等各个方面,全面调低了准入门槛。

在2007年1月出台的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给农村金融莫大的支持。

一时间,农村金融市场风生水起。外资银行中拔得头筹的汇丰银行方面表示,随着中国农村经济加快发展速度,再加上中央政府建设新农村的政策,使汇丰看到中国农村地区存在巨大的机遇。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农村地区的发展,而整个金融行业应在其中承担责任,发挥作用。

2007年12月,汇丰全额出资在湖北设立村镇银行,从而成为首家进入中国农村的国际性银行。

汇丰控股主席葛霖在其首家村镇银行获准筹备时曾对外表示,汇丰之所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是出于对海外经验的信心:“汇丰在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墨西哥等市场发展了不同的农村金融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中国成立村镇银行,将使我们能够把海外经验引入中国,支持中国的农村发展。”

某商业银行人士表示,这些村镇银行相当于外资进入农村市场的试验田,汇丰银行在湖北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金不过1000万元,即便亏损对其影响也不大,而如果成功,则将影响其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如果汇丰设立很多村镇银行,然后选择合适时机整合在一起,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网络。”该人士如是说。

而中资银行也不甘人后。民生银行董事会秘书毛晓峰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村镇银行的发起筹建,将是民生银行金融控股集团战略的延伸。民生银行总行希望能通过试水村镇银行,将创新的金融产品和品牌形象向相对不发达的县域经济延伸,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和盈利模式,将是民生银行下一个发展方向。

据了解,民生银行拟于近期在成都彭州发起筹建全国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这也是全国首家由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筹建的村镇银行。

生存之道

对于村镇银行而言,要在农村金融市场有立足之地,网点是要解决的第一大问题。不论是中资商业银行,还是外资银行,要在农村建立广泛的网点,成本都相当高。因此,他们大都选择与农信社合作,利用其众多机构网点及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节约成本。

今年1月底,中信银行成都分行与四川省农村信用联社达成全面合作意向,欲借农信社遍布全省的网点进军农村市场。中信银行成都分行负责人表示,中信银行在资金管理、产品和品牌方面是长项,而农信社则拥有遍布全省农村市场的众多机构网点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双方合作将有利于拓展公司业务和个人业务,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育。

外资银行同样看到了农信社网点普遍的优势并与之合作。今年2月,友利银行(中国)与吉林延边农村信用社(下简称延边农信社)签署了合作协议。友利银行(中国)金大植行长表示,尽管延边农信社只是一家很小的银行,但是双方的合作效果会很好,能实现共赢和优势互补。据消息人士透露,友利银行在成立中国法人的短短两个月内已经迅速与东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行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但网点的建设仅仅是挑战的第一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主席郑海泉提到了在中国农村地区开展金融服务的另外一些挑战,如中西部地区不同的金融需求,农业企业和农户在贷款需要方面的差别以及风险控制、规模经营等方面。

郑海泉表示,如果一家银行旗下有多家村镇银行,寻找足够的董事就将成为一个难题。此外,村镇银行经营区域被限制在一县之内,这可能也与银行更好地开展经营存在矛盾。

郑海泉建议,对有良好信誉的机构创办的特定机构可以将标准适度放宽。他还说,应放宽对村镇银行的地域限制。由于村镇银行经营范围小,导致成本较高,如果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则可能难以降低成本,及提高竞争力。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翁富泽透露了汇丰对发展村镇银行的下一步想法。首先,汇丰要通过试点建立起村镇银行的商业模式,以适应中国不同农村地区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翁富泽说,事实上中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经济形态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汇丰将通过在不同省份的一系列试点,组建完全能够适应不同地区的商业性村镇银行的模式。

在此过程中,汇丰将特别注重建立本地化的团队,汇丰所倡导的“环球金融地方智慧”就是要将本地人才所具备的信息优势与汇丰的管理文化、经营理念相结合,从而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村镇银行的商业运营模式,而这一点对于汇丰从事农村金融服务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讲,专业的本地化团队的建设将是汇丰设立每一家村镇银行的首要任务。

此外,汇丰将考虑引入国际化因素来丰富村镇银行的服务。汇丰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领先的外资银行,将充分利用在国内外的网络优势,将国际化先进的农村金融理念和产品引入到汇丰村镇银行,并将中国农村地区有竞争力的产品推荐到国际市场。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初探 篇4

从地理上看,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因此, 对其历史村镇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 位于我国的地理中心, 介于北纬32度31分-42度57分、东经92度13分-108度46分之间。地形呈狭长状, 东西长1655公里, 南北宽530公里, 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省域内地貌复杂多样, 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 类型齐全, 交错分布,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根据研究发现, 甘肃省村镇居民点在总体上呈现出轻度集聚分布的态势, 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村镇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密度大小、规模、形状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坡向、农用地以及河流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

从历史文化上看, 甘肃是重要的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汇点, 对其历史村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甘肃位处东亚与中亚的结合部, 是我国中东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区的走廊过渡地带。甘肃省诸多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其地域特征上看, 具有多民族和多种宗教交汇融合的特色。交汇融合必然表现出为多元, 而多元性主要表现在, 多民族的聚居和杂居, 多种文化体系的交错融合, 多种宗教的并存和互相渗透, 多种风俗习尚的交互熏染等方面。由于开放性, 甘肃历史文化必然表现为多元融合的格局而不会只有单一成分。

1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现状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 农村问题一直是我国最大的社会问题。对于历史村镇的保护, 国内外已经有了很多经验, 但是如何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保护历史村镇, 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受现代经济活动和城镇化的影响, 现在一些古老的历史文化村镇传统风貌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很多传统民居建筑年久失修, 而当地保护资金不足, 无法承担对传统民居修缮的补贴, 一些极有科学艺术价值的传统民居、街巷、祠堂、园林等被毁坏, 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另外, 给水、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有的地方一味追求所谓的美观整齐, 对古建筑进行大面积粉刷甚至拆除, 一些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但目前又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 也遭遇到了灭顶之灾。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出台具体的保护、开发措施。因此, 对于历史村镇的保护迫在眉睫。

因此, 甘肃省为了加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力度, 甘肃省建设厅、文物局2006年9月公布公布甘肃历史文化名镇 (村) (第一批) , 包括11个镇, 8个村:

历史文化名镇包括:甘南州临潭县新城镇, 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 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 天水市武山县滩歌镇, 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 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 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 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镇, 平凉市灵台县朝那镇, 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 陇南市文县碧口镇。

历史文化名村包括: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 陇南市两当县杨店乡杨店村, 白银市靖远县双龙乡仁和村, 天水市秦安县兴国镇风山村, 庆阳市宁县中村乡政平村, 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城关村, 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 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

2 现有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法律体系中,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2年版)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 》等法律法规为主来制定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标准。在甘肃省内有《甘肃省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作为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的补充。但是缺乏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这样一个专门性的法规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 建立省级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迫在眉睫。

在国家层面上确实设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基础,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补充, 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为规范的一体化设计。但是在法律法规的体系之中, 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定义也较为宽泛, 而甘肃省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文化多元、经济反差较大, 地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所面对的问题、依托的条件和发展的目标各不相同, 保护规划技术的标准、权重、系统、策略和模式也应区别。因此, 对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策略也应该体现当地的特点。

3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建立

在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中应该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

3.1 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通过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规定, 文化遗产包括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物、遗址;自然遗产包括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 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自然面貌、动植物生境区或自然区域[1]。

在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方面分为七个层次的内容:区域位置, 地理特征, 空间形态, 街巷空间, 建筑遗存, 建筑结构与技术[2]。

在区域规划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区域位置, 以明确其在更大地域范围内的特殊性;在地理学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地理特征, 以明确其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在城乡规划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形态, 以明确其空间分布的特殊性;在村镇总体规划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街巷空间, 以明确其宜人尺度的典型性;在建筑设计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院落空间;在建筑遗产保护的角度, 以明确其建筑遗存的原真性;在建筑技术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特有的建筑结构与技术, 以明确其传统建造技术的唯一性。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历史影响, 宗教特征, 民族特色, 生活延续。

在历史学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历史影响, 以明确其在更大地域范围内的历史地位;在宗教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宗教特征, 以明确其宗教交流的特殊性;在民族学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公共空间和生活空间, 以明确其空间形成的唯一性;在生活延续的角度, 需要讨论历史文化村镇人居环境, 以明确其宜人生活环境的必然性。

3.3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方面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预防性保护, 保护规划, 保护修复, 保障机制。

预防性保护强调通过科学记录、定期检测和日常维护等手段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 通过风险评估和科学监测等方法分析损毁变化规律, 并以此来确定科学的保护方法技术。它为当前建筑和城市遗产、历史村镇面貌的保护提供的新思路:首先是保护态度的根本改变, 即以预防为主, 包括预防自然环境、人为活动以及建筑结构自身老化等方面带来的损坏;其次是工作重点的改变, 从单纯依赖损毁后修缮保护工程转为强调日常维护和科学监测相融合的日常管理;最后是保护系统性的提倡, 避免只注重建筑结构损坏的预防, 提倡基于建筑遗产综合价值评估的系统性预防, 关注建筑与环境相生关系被破坏的预防, 以及其他影响建筑遗产综合价值方面被破坏的预防。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修复方法、形成保障机制[3]。

3.4 激励和退出机制

根据国家和省级的法律法规的体系和“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综合评价体系”制定相关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激励和退出机制, 允许历史文化村镇的淘汰与更新。以此促进相关部门参与的积极性, 增加保护资金的投入, 提高历史文化村镇的覆盖面, 降低历史文化村镇的准入门槛, 扩大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面, 完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机制[4]。

4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技术支撑

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的建立必须有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因此, 其技术支撑—评价体系数据库的建立也是评价体系中极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建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数据库的目的在于利用现代技术、弥补传统保护规划技术的不足, 使其更具有科学性, 更有效发挥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

4.1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现状、规划数据库建设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是我国历史文化保护领域的薄弱点, 也是难点。实践证明, 传统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的方法已经严重落伍, 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科技平台, 建立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数据库是变革并大力推进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保护规划走向科学化、多元化、公开化、民主化、保障化、动态化的前提。

其方法是将以上所得到的内容以特定的信息结构与数据模型的形式, 针对从保护对象至地理空间所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表达、存储和管理的数据库集合。

4.2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备选村镇数据库建设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备选村镇数据库建设是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综合评价数据库重要的一环。它不但是“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现状、规划数据库”的重要补充, 更是观察历史文化保护的动态信息平台。它的作用是保护现有的特色村镇, 不再受到人为建设性的破坏, 为申请成为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作必要的准备。

4.3 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综合评价体系在保护规划中的应用

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领域, 传统的二元封闭规划模式, 传统的单纯形态学研究, 传统的静态终极蓝图式规划成果, 传统的感性描述式规划方法, 都无法适应当前时代对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基本要求, 全新的多元开放、数据量化、动态发展、网络平台、全民参与式历史文化村镇技术必然应运而生。

5 结语

通过对甘肃省天水市和榆中县青城镇、陇城镇的调研发现这样的情况:原有古村镇的空间和肌理已经被破坏;古街巷也改变了原有的形态;有的古建筑更是破败不堪, 无人居住;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消失殆尽, 让人唏嘘不已。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以物质环境更新为基础, 以古村镇为研究对象, 力图通过分析、整理、比较、归纳和总结, 利用历史文化村镇规划数据库的综合评价方法, 提出针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战略构思, 以恢复古镇活力, 保护原有历史风貌, 并以此作为其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与参考。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方向, 城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 往往会忽略对历史村镇历史及文脉的保护, 造成历史村镇历史面貌的破坏。正确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以历史村镇为研究对象, 利用历史文化村镇综合评价方法, 提出针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战略构思, 以恢复古镇活力, 并以此作为其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甘肃省,历史文化村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11.

[2]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p42

[3]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p36

历史文化村镇 篇5

豆村镇位于五台县东北,距县城25公里,距五台山风景名胜区42公里,北与繁、代两县为界,东与五台山风景区接壤,全镇总面积329.8平方公里。境内交通方便,五繁公路,忻台公路穿境而过,是西上五台山的必经之地,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唐建佛光寺座落于境内。豆村镇是五台历史古镇,也是地域大镇,人口大镇,经济重镇。全镇辖68个行政村,28631人,总耕地面积7.6万亩,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6亿元,粮食总产16238吨,人均纯收入3520元。2009年以来,豆村镇文化工作在五台县文化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文化强镇、经济重镇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使全镇文化事业始终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

一、领导重视,文化中心举办多次大型活动

1、建成了高标准的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为丰富豆村镇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豆村镇党委政府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投资90万元,于2009年10月新建面积840平方米的宣传文化活动中心一座,中心集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文体活动室等为一体,极大地改善了豆村镇的文化娱乐设施,为举办大型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对全镇的文化事业起到了很好的幅射带动作用。

2、举办践行科学发展观书画作品展。宣传文化活动中心落成剪彩后,首先举办了践行科学发展观书画作品展。书画作品展从2009年10月25日开始征稿,参加投稿的书面爱好者达到了65人,共收到书画作品110余幅,尤其是市委书记董宏运也寄来了书法作品,使书画作品展的社会影响更为广泛。书画作品展庆典仪式于2009年12月22日举行,10多位县级领导出席了庆典仪式,书画作品展无论从参于人数,还是从社会反响,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3、举办全镇大学生村干部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为促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扎实开展,豆村镇于2010年1月11日举办了全镇大学生村干

部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30名大学生村干部参加了比赛。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领导到会祝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整个竞赛活动中,所有参赛选手充分发扬团结协作、热情奔放、朝气蓬勃、努力竞争的进取精神,体现了团结友善、奋发向上和博学多才的时代风采,体现了健康和谐的竞赛气氛,真正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

4、组织“中华魂”读书活动演讲大赛。豆村镇受五台县关工委的委托,连续几年举办“中华魂”读书活动演讲大赛。大赛由豆村镇关工委组织,吸收中心学校优秀教师、部分镇领导为评委,并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来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几年来,“中华魂”读书活动演讲大赛锻炼了一批积极向上,敢于表现自已的学生,并在全县的比赛中取得了优秀的的成绩。通过这项活动,全镇中小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比之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文化强镇,农民业余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1、大力建设农家书屋。豆村镇在上级有关部门的资助下,在县新华书店配合下,在闫家寨、东会村、豆村、新庄村等10个行政村建起首批农家书屋。按照有关要求,每家书屋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配备各类图书1500余册,图书种类200余种;报刊30种,电子音像制品100张;4组书橱以及桌椅等阅览设施,农家书屋不仅为农村增添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倡导着文明和谐的乡风民俗,正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较好。全镇2009年以来共开展了群众文体活动20多场次,并先后多次联系协调县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和电影公司等单位,多次到我镇农村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共计赠送图书3万余册,电影演出40余场。2009年夏,闫家寨村承办了五台县“红歌会”启动仪式,举办了红歌会比赛预选赛,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3、特色文化发展渐呈态势。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初显生机。不少乡村的群众自发组织健身娱乐活动,乡村文化活跃。一些基础较好的村办还成立了比较稳定的文体艺术团体,闫家寨村组建各30人以上的威风锣鼓队、腰鼓队和秧

歌文艺队,拉起队伍自编自演节目,参与农村文化宣传活动,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集镇村豆村在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建设起了文艺表演队和锣鼓队,自排演出节目,长年活跃在乡村舞台,文化活动搞得红红火火。

4、对有线电视网进行数字化升级。2010年秋,豆村镇将对现有的有线电视网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新增用户机顶盒,用于传输高质量的数字信号。原有网络属于模拟电视信号,仅可传输35套左右节目,升级到数字电视网络,可以收看79套左右节目。为弘扬主旋律,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引导农民拥有健康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注重开发,组织对文化遗产的摸底调查。

2009年,豆村镇组织广大大学生村官对全镇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摸底调查,共计采编登记佛光寺、清凉寺、五台寺、法华寺、福圣寺、铁佛寺、鉄庆寺、万年寺、天宁庵、玉皇庙、观音庙、古竹林寺、大乘菩提寺等人文自然景观资源14处,非物质文化遗产50余件,不仅使大学生村官对农村有了了解,而且对我镇的文化遗产的起到了宣传作用,豆村镇的文化氛围也由此更为浓厚。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对14处人文景观进行了合理开发,吸引了中外的大批游客,促进了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尊师重教,镇村一致做好关爱教师工作

豆村镇党委、政府明确要求各村,每年的教师节、冬至日,都要由党支部牵头,做好对教职工的慰问工作。在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全镇各村形成了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不仅在教师节、冬至日,每逢学校开学、放假、教师调任,村里都要进行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有米、面、油等伙食补助,有床单、被罩等生活用品,更有对教师辛勤工作的现金补贴。同时,村里每有大事,村干部都要邀请教师献计献策,参加村里的各项活动,使教职工从心理上认同自己是所在村的一员,激发了他们教书育人的热情。

五、全民健身,体育运动逐渐深入广大农村

至2009年底,全镇拥有4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45个村级文化图书室,还有51个村相继兴建或添臵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和文化活动器材等设施。

闫家寨、东会村以建设新农村为主旨,先后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并配臵了一系列体育活动器材,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尤其是闫家寨村,老中青三代人都有自己的活动项目,老年人是门球,中年人是蓝球,青少年是乒乓球,各得其乐,体育运动逐渐深入到了广大农村。

六、警钟长鸣,廉政文化教育全镇党员干部

镇党委放眼未来,前位配臵,今年对廉政建设方面的“四心一厅一栏一墙”进行了大规模、高标准的网络电子信息化改建。“四心”即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廉政文化中心,配备有电脑、电子显示屏、电脑触摸屏、幻灯屏幕投影仪、立体玻璃图板等,设有值班领导、中心主任、接待员、登记员、电算化记账会计、总会计、总出纳、咨询服务人员、解说员等工作人员。分别设有服务登记薄,登记薄当日整理,当月汇总,存档备查,有力地保证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良性运转,并为跟踪督查提供了准确依据。“四个中心”的良性运转,为各村、各单位、各企业、群众和来访者提供了最为便捷、高效、舒心的服务。“一厅”为办公楼大厅,悬挂有镇党委、政府的规划蓝图和实施方案等,充分展示了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实施兴镇富民的发展战略。“一栏”为设在政府大院的党务政务公开栏,各10米长,一座是创先争优等党务公开内容,一座是基层站所服务承诺等廉政建设内容。庄严醒目、内容全面、设计周详,体现了镇党委、政府执政为民的工作理念。“一墙”为政府大院廉政文化墙,配有多幅喷绘写真廉政宣传画,题材新颍、内容别致、装桢精美,使人见之警觉。通过硬件设施的超前发展战略,豆村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跃上了信息化的新台阶。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研究 篇6

摘 要:本文以中国村镇银行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使得中国村镇银行在缓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资金短缺的矛盾、为农村金融创新提供合法渠道和推动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构建进程中发挥更重要作用提供参考。本文通过概览中国村镇银行方面的研究文献,找出当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运用农村金融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思想从各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针对当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其他同类型金融机构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中国村镇银行的内涵及市场定位。针对中国村镇银行性质决定特征的基本原理,分析目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制约性因素。研究得出:中国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力薄弱,业务结构较单一,信誉度积累较薄弱,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村镇银行;农村金融;发展动力;制约因素

1 概述

2006年中国银监会根据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中国农村开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贷款金融组织等金融机构,以探索解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金融体系薄弱导致的“三农”发展所面临的金融资源匮乏等问题的新路径。本文针对当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主要运用农村金融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思想进行探讨和研究,力图理清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历史脉络,然后采取问卷调查调研法、文献综合法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针对当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与其他同类型金融机构进行比较,考察和探究中国村镇银行的内涵及市场定位。进一步分析目前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2 文献综述

中国银监会颁布的《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规定,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因此,中国村镇银行是以面向农村经济发展而设立的金融机构,其直接目的就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金融机构网点少、竞争不充分而造成的融资难问题,从而实现“以增量改革倒逼存量改革,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

在村镇银行研究方法方面,国外学术界大多采用定量分析法对村镇银行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如早在2002年,De Young就采用业务模式就村镇银行发展的市场价值及股份制条件下村镇银行股票收益进行量化研究。当前国外学术界对村镇银行的研究已经超越了村镇银行的表面问题,并逐步走向深化。随着国内村镇银行的逐渐兴起,中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以日益成为国内学术界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总体来看,上述学者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研究方法多集中在定性分析上,这就造成了国内学者关于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经济效益提升以及核心竞争力培育等相关研究缺乏较为充实的数据支撑。

2.1 中国村镇银行综述

2.1.1 中国村镇银行的性质

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立足于县(市)以下的乡镇和广大农村地区,其业务主要是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经济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合理的金融服务,亟需村镇银行填补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不足。“发起人制度”是指根据2007年中国银监会颁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国村镇银行的设立必须由至少一家国内经营效益较好、符合监管条件、经营效益好的商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银行,且该发起银行持股所占比例必须大于等于所成立的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单个股东或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持股比例不能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百分之十,这种由其他银行发起而创建金融机构的制度被称为“发起人制度”。

2.1.2 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背景

从中国村镇银行发展源头上看,党和政府关于中国村镇银行的探索最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孕育于20世纪90年代,产生于21世纪初期。总的来看,中国村鎮银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字显示,从2007年3月份第一家村镇银行成立到2007年年底中国村镇银行的开设数量已达到19家,截止到2014年3月末,我国村镇银行数量已达到982家。中国村镇银行设立地区,大体上呈现出“东多西少、县(市)多城(镇)少”的格局。绝大多数村镇银行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省份的特定区域。山东、浙江、辽宁、四川、河南、内蒙古五省市村镇银行设立数量占到了全国村镇银行总数的49%。与之相对比,截止到2013年年底,西部偏远地区省份如西藏自治区尚未建立村镇银行网点,青海省也仅有1家村镇银行,其所占全国村镇银行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2 中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制约性因素

2.2.1信誉度积累薄弱导致资金来源不足

中国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经济创新性发展成果具有机构单一、决策效率高等优势,但是无疑是一个仍处于试点阶段的弱小金融机构,不可避免的带有经营规模小、营业网点少、结算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

2.2.2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村镇银行风险控制力薄弱

农民收入的不稳定特点直接提高了村镇银行的借贷风险。长期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仍严重受限于自然因素的影响,农民生产一旦遭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很可能导致颗粒无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丧失偿还村镇银行贷款的能力,大大增加了村镇银行的借贷危险。

2.2.3业务结构单一阻碍了经营特色的发挥

现阶段,中国村镇银行主要业务仍停留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传统业务上,服务内容与农村信用社、中国储蓄银行等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并没有多大差异性。可见,目前村镇银行开展的业务结构比较单一,存贷模式与农村信用社等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没有多大差异性,缺乏自身特色。。

3 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问卷调查法。笔者以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为研究主线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发放500份问卷调查,作为此次研究的數据支持。采用结构化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基本以选择题的形式展现给调查对象。此次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一些针对村镇银行的消费市场潜在顾客、村镇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村镇银行的经营状况分析、影响村镇银行市场定位的一些内外在因素及归纳总结出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第二,文献研究法。查阅了大量的关于中国村镇银行发展背景、中共中央关于推进中国农村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研究意见、村镇银行发展模式等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中国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发展问题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针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区域规模、发展趋势等做出一些统计分析报告,另外一些上市商业银行会有一些年度审计报告。

3.2 研究工具

在对村镇银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制约因素和困境的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村镇银行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分析村镇银行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其市场定位,构建村镇银行良好发展的方向和秩序。

3.3 分析结果

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实际回收到有效调查问卷420份,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及对其进行“SWOT”分析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村镇银行缺乏核心价值;企业信用文化建设落后;金融服务能力较差;营业网点较少;金融产品较为单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及范围相对比较狭窄;另外,村镇银行门槛发展比较高;村镇银行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以及中国民众消费习惯的制约等因素,以至都在缓慢的向前发展。

4 数据成果分析

基于中国民生银行具有的中国商业银行的普遍特点和作为村镇银行的发起行与村镇银行所具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展开对中国村镇银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4.1 村镇银行与民生银行资产规模分析

4.1.1 中国民生银行股本结构和资产规模分析

从民生银行所持股的股东来看,居于前8位的是: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股4078629247股,占发行股票总数的15.27%;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333586825股,占发行股票总数的4.99%;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151307314股,占发行股票总数的4.31%;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持股905764505股,占发行股票总数的3.39%;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88970224股,占发行股票总数的3.33%;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持股805600038股,占发行股票总数的3.02%;中国中小企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37955031股,占发行股票总数的2.76%;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98939116股,占发行股票总数的2.62%。同时,民生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有效整合银行内部相关业务,大幅度提高银行管理费用的使用效率,从而在保证民生银行总体规模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使管理费用所占营业利润的比例由3.46%下降到2.91%,这进一步反映了民生银行总资产、净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财务指标数据结构不断优化,总体经营效益的显著提高。

4.1.2 以中国民生银行为发起银行所成立的村镇银行资产规模分析

与民生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相比较,村镇银行明显存在注册资本少的特点;从民生银行在全国各省会、直辖市等大城市设立的一级分行营业网点的资产规模来看,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所发起的村镇银行经营规模普遍较小;更为显著的是,民生银行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和股本主体在所发起的27家村镇银行中有24家控股比例达到或超过半数,明显高于民生银行各大股东所持有的股本比例,从而确立民生银行在所发起的村镇银行董事会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使村镇银行的经营活动始终处于发起行的控制之中。

4.2 村镇银行与民生银行市场定位分析

4.2.1 从营业网点来看,民生银行所设立的27家村镇银行存在经营网点少量稀少,经营员工不多等显著特点,其业务主要是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经济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合理的金融服务,以弥补传统大中型商业银行在偏远农村地区金融网点稀少、服务业务单一等问题的不足。

4.2.2 从经营业务来看,民生银行除具有村镇银行所开展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等基本业务外,服务职能已基本覆盖了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兑付和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等各种金融服务业务。

4.3 数据分析

民生银行经过数年持续不断地对所发起村镇银行的资金投入,村镇银行的经营业务不断丰富,经营网点逐渐健全,经营效益显著提高。截止到2013年6月底,民生银行所发起的27家村镇银行总资产达到164.68亿元人民币,除去贷款资金和其他债务支出,净资产已突破20亿元人民币,仅2013年上半年就实现净利润1.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71%。然而,相对于民生银行其他子公司,村镇银行仍然存在着发展速度慢,盈利数额小,增幅相对落后等问题。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目标

5.1.1 缓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资金短缺的矛盾

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拓展了农村金融的新渠道,尤其是村镇银行可以为农民群众发放一定数额的无抵押小额信用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服务的空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资金紧缺的局面。

5.1.2 推动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进程

村镇银行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村竞争性金融市场格局的形成,迫使农村信用社和在村镇银行竞争过程中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扶农、惠农的水平,从而激发整个农村金融经济的活力。

5.1.3 为农村金融创新提供合法渠道

首先,国家和政府对村镇银行的设置门槛相对较低,经营方式较为灵活,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金融资本数额情况自主的决定投资或者贷款;

其次,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模式,为农民金融借贷和投资提供合法的渠道,大大降低了农村群众融资的高成本风险;

最后,通过农民与村镇银行的经营互动,激发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活力,从而挖掘出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潜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最终达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

5.2 研究结果对现实的启发意义

相对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中国村镇银行则是一个新生事物,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社会认知度低、服务结构单一、专业人才短缺、风险控制能力弱等诸多问题。然而,中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与机遇并存。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树立村镇银行良好信誉形象,打造村镇银行特色服务品牌,提高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建立村镇银行完善监管体系。

5.2.1 树立村镇银行良好信誉形象

①打造企业信用文化,增强企业信誉积淀

村镇银行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较为成熟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使企业职工树立“立足村镇、服务农村”的意识,从而在村镇银行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团体精神,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和服务精神。

②增设营业网点、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必须扩大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增设营业网点,“拓展网络功能,提高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营造干净、整洁、敞亮的服务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村镇银行服务对象的需求,提高服务客户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度,增强服务对象对村镇银行的信任感。

其次,加强村镇银行员工服务群众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塑造银行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提高银行职工服务质量,以服务赢得银行客户的信赖。

最后,加快村镇银行现代化升级,保障村镇银行之间、村镇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之间存兑渠道畅通,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来降低人工造成的损失,提高自身业务拓展、开发和运作的能力。

5.2.2 打造村镇银行特色服务品牌

①坚持惠农原则,明确市场定位

打造中国村镇银行的特色服务品牌,必须明确村镇银行“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业”的市场定位,充分利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扶持村镇银行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始终不疑的坚持惠农的原则,以服务“三农”为目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探寻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特色发展道路。

②发挥本土优势,坚持产品创新

打造村镇银行服务品牌,必须发挥村镇银行本土优势,坚持走本土化道路。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村镇银行規模小、机制灵活等特点,针对农民群众和中小企业主资金需求规模小、频率高的典型特点,坚持产品创新,开发适合农民群众和中小企业主需求的特色理财产品,从而降低村镇银行资本运行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5.2.3 建立村镇银行完善监管体系

①建立完善的村镇银行法律监督体系

在社会主义法治经济条件下,有法可依是国家监管部门实现对村镇银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的前提。

在立法方面,一方面,立法机关在制定村镇银行监管法律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意识,监管法律的适当的超前性“不仅体现了法律规范的导向作用,也使金融业务的拓展、金融创新从开始就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立法机关可以有效地借鉴国外关于农业金融发展方面的相关法律,如日本颁布的《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法》和美国《1916年联邦农业信贷法》都为各自国家的农业金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②加大银行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

首先,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管理金融机构的各自监管职能分工,做到不重叠、不模糊,机构精炼、权责明确,从而实现监管系统联动,监管有力。

其次,加强监管人员技能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同时鼓励监管人员探索监管创新模式,实行监管人员业务素质和监管效果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激发监管人员工作热情和创新积极性。

再次,在监管手段上,充分利用当今社会高科技手段,在原有的现场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基础上对村镇银行的经营状况、运营风险进行实施监控,并做出客观评估,进而重点加大对资产状况恶化、经营效益低下等不良村镇银行的监管力度,必要时予以停业整顿或宣布破产。

③建立完善的村镇银行内部风险管理制度

一是加强对银行员工进行金融知识和风险预防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降低实际操作所带来的金融风险。

二是加强村镇银行与发起行之间的风险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保障村镇银行与发起行之间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与应急机制的畅通。

三是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对村镇银行贷借款的比例规定,即“村镇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

四是在村镇银行日常运行过程中,银行管理人员要定期对村镇银行金融业务的风险关节点进行检查和梳理,重点排查金融风险程度高、容易造成银行资产流失的环节,从而将村镇银行风险扼杀在银行内部,防患于未然。

五是是村镇银行管理人员定期对银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预警,对已经无法避免的金融风险应提前制定出应急方案,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张元红.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姜波克.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金融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张鸣.浅析村镇银行的“汤水效用”[J].农村经济,2007(7).

[4]阿西夫·道拉,迪帕尔·巴鲁阿.第二代格莱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5]王威,徐倩.当前村镇银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北京辖区为例[J].中国农村金融,2011(7).

[6]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研[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

[7]李敏.资金瓶颈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为例[J].农业经济,2011(1).

[8]张小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6.

[9]李建英.转轨期农村金融新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1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2010年第27号.

[1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2012年第27号.

[12]王芳.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制度:一个理论框架[J].金融研究,2005(4).

历史文化村镇 篇7

截至2008年底, 我国共命名了4批25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村) , 省市级的历史文化村镇数量则更加众多。这些历史文化村镇普遍经历了“从历史上的繁荣到近代的衰落”这样一个过程, 目前它们面临着经济水平落后、社会结构失衡等问题。以河北省21个历史文化村镇为例, 2005年人均收入2708元, 低于全省村镇3481元的平均水平;65岁以上在村人口比例达13%, 其中11个村镇的外出人口比例超过10%。历史文化村镇的振兴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历史、文化消费热潮的兴起, 历史文化村镇游作为体验乡土生活和历史文化情怀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逐渐受到人们青睐。1998—2004年, 安徽宏村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近80%;2007年, 江苏周庄旅游门票收入逾8600万元 (1) 。旅游开发为历史文化村镇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村镇加入到这个行列。据统计, 第1批20个国家级名镇村已全部进行了旅游开发;第3批77个国家级名镇村有56%已经或准备进行旅游开发 (2) 。与此同时, 旅游业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日趋显现, 部分村镇存在着开发过度、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现象。因此, 全面评价旅游开发对我国历史文化村镇各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影响评价作为旅游社会学的重要方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早期侧重经济影响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涉及 (自然) 环境, 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界普遍认为, 旅游影响的研究应该充分涵盖经济、 (自然) 环境、社会文化3个方面, 并包括正与负两方面的影响研究。

二、研究方法

根据学界普遍的分类标准, 本文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 评价旅游对旅游地的影响。研究首先以现有评价方法为基础, 结合笔者对我国8省市20余个古村镇的旅游发展概况进行的调研, 根据历史文化村镇这类特殊旅游地的实际情况, 对指标进行修正。研究最终选取了16个较为重要、影响表现突出的指标建立评价体系 (见表1) , 并将它们应用到对案例系统、详细的考察中。相关统计数据采自当地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等, 对于涉及主观感受的指标 (3) 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 并用李克特量表法进行量化分析。由于各个维度的评估尺度难以统一, 本文只是在同一维度下进行横向比较, 得出定性的研究结论。

三、案例研究

根据旅游经营主体的不同, 目前我国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开发的模式, 可分为集体经营模式、企业经营模式和政府经营模式3种。集体经营模式指旅游开发由村委会领导下的村集体企业进行。这种模式一般本地化程度较高, 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企业经营模式是当地政府将古村镇的旅游经营权在较长时期内租赁给具有开发能力的企业, 实行完全市场化的管理和运作。政府经营模式是指地方政府成立旅游管理机构或开发公司, 政府领导并兼管旅游, 运用行政力量进行旅游的规划、运营和管理。

本文针对上述3种模式分别选取了1个区域知名度较高、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村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分别是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安徽省黄山市宏村和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见表2、图1) 。

(一) 经济影响

1. 就业

在3个案例中, 旅游业发展后, 与旅游相关的第三产业都成为就业的主要部门。案例的旅游从业者均占核心景区内常住人口的2/3以上, 其中民宿接待、餐饮和旅游零售是3种主要旅游业态, 其从业人数占旅游从业人口90%以上。旅游服务业的特点是老人和妇女就业人口有所增加。旅游从业者中外地人占一定比例, 而且这一比例随着旅游发展的成熟而有所提高。本地的旅游从业者往往同时从事其他行业, 他们投入旅游业的时间和精力取决于他们从旅游中获得的效益以及本地区旅游业的发育程度。

2. 收入

本研究对收入的衡量涉及了地区整体旅游收入和居民个人收入两方面。从整体上看, 由于游客数量激增, 3个案例近年来的旅游门票收入增长非常迅速。但爨底下由于景区规模小, 产业链条简单, 门票收入对旅游业总产值的带动系数仅为2.5左右;其他两个案例由于旅游业规模大, 下游产业种类和层次较多, 门票收入带动系数约为5~6 (见表3) 。数据表明, 3个案例的居民收入水平都较高, 而且居民收入在旅游开发后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周边地区。但另一方面, 旅游业的不稳定性造成严重依赖旅游业的本地收入会呈现一定波动性。爨底下村和宏村宅基地为个人所有, 村民会从门票收入中获得一定的分红;周庄居民则没有这项收入。这两种模式在全国其他地区的古村、古镇是颇具代表性的, 并由此引发了“旅游地居民是否应该获得一定的经济补贴、补贴的比例应为多少”的基本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古村镇作为文化遗产和旅游景区的产权界定不清晰, 它已经成为旅游开发中, 政府、开发企业和居民等利益主体间的一个重要矛盾。

3. 产业结构

旅游开发后, 第三产业迅速成为古村镇所在地区的主导产业 (见图2、图3) 。3个案例中, 三产占地方经济的比重都由以前的不足20%, 上升到目前的70%以上, 爨底下更是高达95%。旅游商业都在历史核心地段高度集中。周庄尝试在古镇区外开发的一些休闲型旅游产品, 如度假村、游园、特色商品街等, 但经营状况并不理想 (见图4、图5) 。这种商业高度集中的局面带来“旅游过度商业化”的现象。据统计, 沿宏村西部主要游览线路近10hm2的范围内聚集了200余家商户。周庄古镇区, 在1997—2007年10年间, 商业用地增加了2.3倍, 目前沿井字型河道分布有600余家的商铺。

4. 资本投资

在古村镇旅游业中, 小资本与大资本共生共存。在旅游发展初期, 由于进入门槛较低, 众多私人小资本成为旅游商业服务业的投资主体。随着旅游业发展, 外部大型资本将尝试介入。比如, 北京某集团在宏村成立的京黟公司自1998年取得旅游经营权后, 迅速推动了该村旅游业的发展, 使之成为3个案例中旅游业增长最快的一个。但与此同时, 也引发了激烈的社会矛盾。另外, 随着古村镇知名度的提高, 在3个案例的周边地区吸引了一些大型房地产及旅游休闲业投资项目, 调研中3个案例均有正在洽谈或已经实施的类似项目。

(二) 社会影响

1. 人口结构

旅游业会抑制村镇的空心化趋势, 但当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却可能出现本地人口比例下降, 外来人口比例增加的情况。目前, 爨底下村常住人口由旅游开发前的13户30余人增加到2007年的51户102人, 外出打工但在本村内仍有房产的村民纷纷返村经营家庭旅馆。在周庄, 旅游业的良好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经营者在此开店, 外地人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大幅提高, 而本地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居民则开始外迁 (在县城买房而把本地房出租) , 这使得古镇区常住人口中外来者的比例达到2/3 (见图6、图7) 。

2. 社会分层

旅游开发后原本匀质的社区出现分化, 产生了不同的利益集团。这种社会分层的出现首先源自居民间不断增大的经济差距。位于主要游线、形制较高、保存完好的居民房屋每年可从旅游经营获利数十万元;而房屋较差、位置不佳的则获利微薄 (见表4) 。另一方面, 旅游开发后从事管理工作的居民和普通居民也产生了分化。其次, 本地人和越来越多的外地人也因利益、习惯等分化为两个不同群体。

3. 社会治理与公众参与

历史文化村镇旅游业的特殊性在于社区和旅游地的高度重合, 社区居民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旅游中, 自身的日常生活和居住场所更是游客游览的重要内容, 因此社区公众对旅游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的参与度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调研情况看, 3个案例中的公众参与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公众对利益分配机制不满意, 对旅游和社区的发展的决策缺乏话语权, 在强势的政府和企业面前没有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 由此对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情绪。

4. 社会秩序与治安

一般研究认为, 随着旅游业发展和外地游客大量进入, 旅游地会出现社会治安恶化, 犯罪率上升等问题。根据3个案例的调查问卷统计, 这一问题并不突出。主要原因是古村镇游客多为高学历或高收入群体, 以了解历史文化为主要游览目的, 而且停留时间较短。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为本地一些边缘人群提供了就业机会和维持生计的手段, 因此本地犯罪率会有所下降。

5. 人际关系和凝聚力

由于不同利益集团分化的加剧以及旅游商业业态同质性引起的高度竞争, 旅游地本地居民间的人际交往开始减少。多数居民普遍认同人际关系有恶化的趋势。为争抢客源, 邻里间发生冲突的事件常常出现。随着外地经营者的进入, 古村镇的社区氛围弱化。在主客关系方面, 3个案例差异较大。爨底下村由于全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游客的餐饮住宿,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游客越多越好;而宏村村民因为从旅游中获得的收益相对较低, 因此对游客的干扰总体上比较反感 (见表5) 。

(三) 文化影响

1. 传统建筑

地方传统建筑作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 其整体风貌的保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重视, 核心区内不协调的建筑通过拆除、改造逐渐减少。旅游收入为重要历史建筑的维护提供了资金, 使其得到较好的保护。旅游开发后由于人口的回流和公共设施等用地的需求等也改善了村镇建设用土地大量闲置的现象, 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见表6) 。3个案例的实际人均建设用地远低于河北省21个名镇村人均住宅用地203m2的水平, 同时使村镇核心保护区的形态趋于稳定, 避免了大拆大建或老旧建筑大量废弃的现象。

对于新的建设活动的控制, 3个案例差异较大。宏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村内建设活动基本冻结, 自2000年审遗成功以来仅新建房屋1处。而爨底下由于管理不严, 村内出现大量新建住房, 约占全村建筑总量的30%~40%。

除了作为参观景点的重要建筑外, 大量私有的普通传统民居保护状况不容乐观。旅游收入中直接用于维修这些私人老房的资金微乎其微, 主要依靠房屋所有者的自行投入, 很多房屋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宏村137栋明清古民居中有危房28栋, 严重损坏70栋, 但只有4栋得到了比较彻底的维修。

2. 传统习俗和工艺

旅游业的不断成熟会对传统建筑等物质遗产以外的新旅游产品提出要求, 此时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得到挖掘和推广, 为游客提供新的旅游体验, 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周庄近年来对昆曲等地方戏曲、阿婆茶、万三蹄等地方名吃的成功开发, 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更促进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 思想观念

3个案例的调查问卷统计表明, 本地人大都认为旅游开发后, 居民的思想观念有了明显进步。随着与游客接触的日益增加, 当地居民的经济、法律和卫生意识普遍增强, 生活方式也更加现代化。

(四) 环境影响

1. 居住条件

旅游开发客观上促进了当地居住条件的改善。一方面, 一部分居民为改善接待条件, 增加自身竞争力, 投资装修房屋, 添置家电, 改造卫生设备;另一方面, 收入增加的居民为提高生活水平也会主动修缮房屋。特别是生活污水的有组织排放大大改善了家庭的卫生条件。旅游开发后, 一些不适宜居住的老房通过功能的转变重新得到利用。但整体上看, 人均居住面积占有很不平均, 那些经济条件较差、几户人家共住一个大杂院的家庭居住条件仍然恶劣。

2. 基础设施

旅游开发后, 古村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获益最大。旅游收入中有相当比例的资金直接投入道路、环卫、市政设施建设, 地方财政也对这些古村镇旅游地给予了很大支持。在3个案例中, 近年来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少则千万, 多者逾亿元。目前, 这些地区对外交通联系方便, 道路硬化、三线入地、垃圾回收、夜间照明、停车场建设均已完成。

3. 环境卫生

调研案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过渡开发现象, 游客容量严重超过旅游承载力, 这对古村镇的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冲击。宏村流经家家门前的水圳历史上曾是村民的饮用水源, 由于大量在此写生的游客随意倾倒颜料, 村内宾馆饭店也将厨余污水直接排入其中, 使得南湖、月沼一度出现富营养化, COD值从1996年的0.6提高到1998年的1.7。周庄河道水质也曾恶化为4类。古村镇内游客密度过高, 不仅对旅游体验带来严重干扰, 影响了村民日常生活, 更对年代久远的民居建筑造成破坏。

4. 生活成本

旅游开发后3个案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物价上涨现象, 高于周边同类地区, 以周庄情况最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食品价格上升明显。由于产业转型致使本地粮食产量锐减, 加上大量外地游客的餐饮消费, 粮食、蔬菜等供不应求, 常常需要到周边地区购买。二是房屋租赁价格有所提高。这由旅游商业的繁荣和外地人口进入产生的住房需求共同造成。周庄沈厅附近的商铺租金曾高达每平方米1万元/年。生活成本的提高加重了本地居民, 特别是没有从事旅游业居民的生活负担。

四、总结与结论

研究表明, 旅游开发对我国历史文化村镇同时产生了积极与消极影响。其积极方面表现在:1.旅游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转型, 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使居民收入提高;2.村镇社会结构趋于稳定;3.为遗产保护提供了一定资金来源, 传统风貌和重要建筑得到维护;4.提高了土地和建筑利用率, 核心区村镇形态保持稳定;5.地方文化和非物质遗产得到了一定传承;6.居民的居住条件和村镇基础设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改善;7.总体而言本地人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是积极的。

消极影响包括:1.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过度商业化现象;2.社区的社会分层加剧, 人际关系恶化, 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加剧;3.私有的传统建筑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旅游容量严重超载, 对古村镇环境造成破坏;4.本地居民在旅游开发中缺乏话语权、参与度低, 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不同开发模式下, 旅游业对古村镇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 集体经营模式下本地人具备一定的话语权, 从旅游开发获取的收益最大, 但由于管理经营水平低下, 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企业经营模式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可以使旅游业在短时期内迅速发展, 但大量旅游收益外流, 产生的社会矛盾较为激烈。政府经营模式使得古村镇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的权、责、利关系相对简单, 行政调配可以节约各条块部门利益协调中的谈判成本, 但经营制度不健全、过于依赖领导个人的威望和能力是这种模式无法回避的问题。

事实表明, 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村镇都适合发展旅游业, 它取决于古村镇的区位、交通条件、文化资源的优劣和机遇。旅游业也不应成为我国所有历史文化村镇谋求发展的惟一出路, 但勿庸置疑, 旅游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背景。通过研究,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对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意义在于促进了历史地段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稳定, 为历史遗产的保护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 采取措施消除消极影响, 可持续的旅游业将为历史文化村镇的复兴提供一种可能。

摘要: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众多历史文化村镇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 对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概括了我国历史文化村镇旅游开发的三种模式, 并通过对爨底下、宏村、周庄三个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 从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四个维度下的指标系统分析总结了旅游开发对我国历史文化村镇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李阿琳, 李力, 吴淞楠.关于历史文化名镇村选择的思考[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 (3) :225-241.

[2]王咏, 陆林.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6 (7) :294-299.

[3]刘修祥.观光导论[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6.

[4]HwanSuk Chris Choi, Ercan Sirakaya 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 for ManagingCommunity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 :1274-1289.

[5]JohnAP, JohnL.CromptonDevelopingandTestingaTourismImpact Scale[J].JournalofTravelResearch, 1998 (2) :120-130.

[6]尹德涛.旅游社会学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

[7]邹统钎, 李飞.社区主导的古村落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5) :78-87.

[8]葛军莲.周庄古镇旅游商业感知与调控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9]车镇宇.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10]汪树森.历史与现代的共生[J].小城镇建设, 2003 (4) :49-531.

历史文化村镇 篇8

关键词:民族村镇,旅游,满族文化

旅游集镇, 是以旅游业发展为特征的集镇, 它具有以区域为单位的小型化、集中化优势, 往往比大区域的旅游业建设与事业化发展更具具体性与操作性。[1]岫岩龙潭镇属于贫困村镇, 其经济发展状况不良, 因此该地区完全可以依赖自身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特色资源的优势, 进行旅游开发。

一、龙潭镇的旅游现状

(一) 龙潭镇的资源开发现状

龙潭镇境内辖国家AA级景区龙潭湾自然保护区, 该区总面积4626公顷。中心区龙潭湾山林面积1 591.8公顷, 是辽宁南部森林种类、森林植被、森林环境保持最完好的地区之一, 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景区内有许多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目前龙潭湾是龙潭镇主要建设和发展的旅游景点, 具有很强的旅游价值和观赏价值。另外, 还有关门沟风景区, 该处位于岫岩、庄河、盖州交界处, 距岫岩县城50公里。关门沟内溪水潺潺, 水流缓缓, 两侧峭壁林立, 植被繁茂, 风光旖旎, 是一个极具观赏、游览、科考的旅游地。

(二) 自然条件

龙潭镇位于岫岩县城的西南部, 南与大连市相互连接, 西与盖州市相邻, 西南相邻庄河市, 属于辽南丘陵地带, 地形西高东低, 境内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 与岫岩县城相距24公里, 全镇面积192平方公里。

(三) 历史沿革

龙潭镇下辖八个村, 其中包含鹿圈村、梨洒村、相信村、龙潭村、相荣村、蜜蜂村、大房子村、张家堡村, 有99个村民组。全镇成东西狭长型, 有村民18 000人。半数以上是满族, 全镇“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

(四) 社会经济基础

岫岩龙潭镇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镇, 主要种植大宗农作物, 最近几年在政府执政兴镇的指导方针下, 政府落实民生政策, 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业, 其中大房子村的养殖规模逐年攀升, 养殖种类涵盖, 肉鸡、蛋鸡、庄河大骨鸡等。目前全镇已有超过百户人家养殖, 年收入超过千万元, 此外, 镇上还有滑子菇、香菇种植小区, 政府通过政策鼓励, 村民积极参与种植, 年产量达到2万吨, 获利过亿元。龙潭镇还有一批中小企业, 其中有龙达茧丝制品有限公司, 龙乡酒业有限公司, 缫丝厂等, 镇上初步形成了以柞蚕茧深加工、木器加工、酿酒为主的产业。

(五) 交通区位

龙潭镇辖区内共有县、乡、村道路共23条, 境内主要有岫庄铁路、岫庄公路通过。另外乡道大童线东西横穿整个龙潭镇, 成为龙潭镇各下辖村寨的主要连接路线, 县道岫梨线和大童线交会于龙潭镇, 其余村道多成南北走向, 交通便利。

二、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 旅游开发缺乏合理规划和资源整合

虽然有一定的旅游资源优势, 但最终不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导致旅游的综合经济效益低, 不能很好地为地区经济贡献力量。

(二) 旅游发展的规模小, 分布不均, 知名度低

目前龙潭镇的旅游发展属于浅层次的开发, 没能够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产品尚属空白区域, 与岫岩其他许多知名景区相比, 除了龙潭湾具有知名度以外, 外界对其具有很少的认知。

(三) 旅游配套设施匮乏

主要体现在旅游景区的道路、停车场、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不足, 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另外, 缺少能够容纳游客的食宿和娱乐设施, 到龙潭镇的相关景区旅游只能够在镇上进行补给, 设施条件难以让游客接受。

(四) 资金缺乏

龙潭镇经济基础薄弱, 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 旅游开发需要资金来支撑。而龙潭镇的旅游优势又不是十分的突出, 不具备吸引核心外资的能力和条件。

三、旅游开发对策

(一) 政府主导, 村民参与模式

实行政府主导, 村民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旅游重构。对于龙潭镇的旅游开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龙潭镇的经济基础差, 景区的公共设施不健全。实行政府主导, 村民参与的方式, 不失为一个良策, 首先, 政府是区别于企业和其他事业单位的机构。政府对资金的筹集, 政策的制定, 资源的分配, 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优势, 这是其它任何组织和机构都无法比拟的。另外, 让村民参与到旅游开发的过程中, 可以激发大家致富的热情, 带动当地的就业, 提高村民的收入。

(二) 资金的筹集

第一, 要借助旅游发展的政策, 争取各级主管部门和旅游局的支持, 申请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和贫困扶持资金。第二, 实行开放性的资金运行机制, 龙潭镇可以进行招商引资, 利用良好的政策优势, 吸引省内外民间的资金投入。虽然龙潭镇的经济基础和设施条件差, 对于任何以盈利为目的投资企业, 都会尽力避免不利条件, 但是依靠外来资金发展, 这是旅游开发当中不能避免的趋势。第三, 向海内外的民族同胞发出号召, 争取海内外有志之士的帮助, 以此来发展当地的民族旅游。第四, 由政府主导, 村民自行筹集资金开发, 成立专门的旅游合作社, 进行自主经营。

(三) 开发创新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必须与旅游市场相适应, 以旅游者需求为中心, 以此来满足旅游产品竞争的需要和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以资源为依托, 积极挖掘满族文化的深刻内涵, 对此, 龙潭镇可以开发系列旅游产品, 丰富旅游活动, 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四) 丰富的民俗活动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源泉, 若无民族文化, 民族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当地旅游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 熟话说:“三里不同俗, 十里不同天。”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要兼顾地方特色, 让人容易识别。同时在市场环境中, 民俗旅游能够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的心理需求, 激发不少人的旅游动机。因此, 在龙潭镇的旅游开发中, 既要适度又要深度, 可以充分利用满族的文化优势, 如可以举办虫王节、颁金节等。对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婚丧嫁娶、习俗、艺术等进行开发。

以自然村为单位, 实行农家乐。岫岩龙潭镇极具乡野气息, 物产丰富, 民风淳朴, 这里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树木、农田、河流, 草地等自然元素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与城市的混凝土形成对比, 这种乡镇气息成为游客观赏和旅游的关键因素。针对龙潭镇经济基础差, 设施不完善等主要制约因素, 龙潭镇可以采取以点带面的开发方式, 实行农家乐, 在本镇先开发基础条件好的村镇作为自己的门户村镇, 为游客提供惬意的场地, 作为试点地区, 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并做好资金积累和科学规划。同时做好已有游客的维护, 在开发时树立全局的旅游观念, 将欣赏自然风光和参与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活动等结合, 并在景区当中辅以垂钓、采摘、品尝、栽培、畜牧等互动娱乐性产品。增加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灵活性。让游客能够深刻的体验到农家的乐趣。

四、文化要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

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纵然能使人们摆脱贫困, 但是一些文化十分的脆弱, 一旦遭到破坏, 就不可能进行恢复。开发满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目的是促进地区的繁荣和对满族文化的保护。因此, 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 面对民族文化中的糟粕部分我们需要摈弃。一个国家的事物需要政策来引导, 民族旅游的发展很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对此, 政府部门应该作为文化保护主体, 从政策方面加以领导和扶持。从上至下学习保护文化的重要性, 达到思想与行动的相互统一。另外, 旅游企业作为一些民族旅游的开发者, 也是保护的重要主体, 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诚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组织, 但企业主体不能只图经济利益, 而丢弃社会责任。旅游企业想要谋得长期的发展, 兼顾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才是其发展之路。最后, 个人也应该尊重和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每个人都应该敬畏自己祖先留下来的辉煌遗产, 并努力用新时代的意义去诠释民族文化的内涵, 只有这样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蔡红燕.保山市少数民族旅游村镇建设研究——以施甸县布朗族民俗旅游景观开发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 2013 (3) :53-58.

历史文化村镇 篇9

一、杭锦后旗村镇名称的修辞格

(一)比喻

比喻就是通常所说的打比方,也就是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把想要表达的事物或说明的概念,与另外一种在特征、功能或道理上类似的形象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表达所要说明的意思。比喻能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地名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使地名更加形象,便于记忆,同时,也能形成地方独具魅力的特色。如“满天红”,因当地盛产枸杞,枸杞成熟之际,田地里一片火红,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景线,因此也作为当地的命名依据。再如“三角城”“尖子地”均因其村落地界形状而是三角状和尖子而命名。

(二)借代

借代就是借此代彼,及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用与之关系密切的其他事物来代替,这互相替代的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借代是地名命名中使用的重要的手段,在杭锦后旗的村名中,运用借代修辞的地名可分为如下几类:

(1)渠道、桥梁代地名。

以山、水为参照物命名是汉语地名由来的一大特色,河套地区雨水稀少,临近黄河,多是利用黄河水灌溉,开渠引水就成了引黄的手段。据资料记载,旧时河套地区的公有大渠十三道,私有渠三十道,大大小小的渠不计取数,光渠的名称就有七十多种。水渠的出现,构成了杭锦后旗地区地名来源的一个渠道,如西渠口、新渠、公益渠等。还有表方位的如:东渠、西渠、中南渠等。有渠便有桥,桥架于渠之上,连通渠两岸,因此,以桥命名也成为杭锦后旗村落名称的一大特色。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均是杨家河上架的桥,以其建成的先后顺序分别命名。类似还有巨和桥、民治桥等。

(2)寺庙代地名。

藏传佛教——喇嘛教是内蒙古地区部分蒙古人信仰的宗教,在传播过程中各地兴建起不少庙宇。双庙镇,原为召庙公社和太阳庙公社,2005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合并。召庙,相传,蒙古族在此建有一座召庙,后以该庙代指该公社。太阳庙也是因为当地曾建立过一座庙,称为“太阳庙”,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蛮会镇,“蛮会”系藏语,清末此地有喇嘛庙,俗称嘛呢会,成村后逐渐演变成蛮会。

(三)象征

象征,即借用某种具体可感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人或事理,以此来寄托真情和深刻的寓意。杭锦后旗地名中很多涉及象征这一修辞手法,如“东方红”“太阳升”是以二道桥镇为分界的两个村,以太阳来象征毛主席的丰功伟绩,抒发了民众对于主席和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团结”“富民”“繁荣”“联合”“富强”等,这一类地名通常是在建国初期出现的,寄托了人民渴望丰收,团结一心,鼓足干劲建设繁荣、富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决心以及对于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歌颂。

二、杭锦后旗村镇名称的文化特征分析

(一)方位观念

地名中含有方位词,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加准确方便地识记村落所在的位置,如东、南、西、北、上、下、前、中等方位词就常常出现在村名中,如西渠、东渠、城西、西渠口、华西等。自古,在人们心目中,以中为正,东西相对,南北相对,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中对于方位的重视,也反映出传统文化中强调平衡、追求对称的心理。

(二)宗教制度

邢福义等人所著的《文化语言学》指出:“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属于文化的心理层面,它的强大凝聚力能使一种文化长久得以保持自己的特点,它的渗透力则易使一种文化染上它的印痕。”(2)杭锦后旗人口中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占2.2%,自16世纪后半期以来,藏传佛教传入内蒙古后,蒙古族聚居地就建立起了大量的寺庙,成为蒙古族人民活动的中心,召、庙的建立以及以召、庙为名的地名的形成反映出不同民族的融合以及人们心中对于自然以及神灵的尊重和敬畏。

(三)社会文化心理

杭锦后旗地名中有大量的反映一定历史背景的地名,诸如太阳升、东方红、繁荣、团结、光荣等,语言是社会文化的反映,这类地名真实地记录了杭锦后旗的历史沿革和变迁,也折射出人们心中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追求和谐、团结的人际关系,向往富强、繁荣的生活的民族心理。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志编纂委员会.杭锦后旗志[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

[2]李俊义,李树新.内蒙古盟旗名称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4.

历史文化村镇 篇10

1 拉林满族镇的“京旗文化”

1.1“京旗文化”的产生

清乾隆九年 (1744年) , 1000户闲散旗人离开自己居住的百年老宅——北京顺天府宛平县草帽胡同里的一座座四合院, 穿燕山、过山海关、沿松辽平原北上, 经过两个多月的跋涉, 来到了冰天雪地的五常拉林, 建屯立旗, 开始了自食其力, “出则为兵, 入则为民, 有事征调, 无事耕猎”的屯垦戍边生活。此后, 从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 至二十四年 (1759年) 又有2000户北京闲散旗人移居到拉林阿城地区。这些移民在祖宗的发祥地耕种劳作、繁衍生息, 在与当地居民进行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后, 便在黑龙江逐步形成了具有京都文化色彩的拉林京旗移民文化。拉林满族镇是“京旗文化”的发源地。“京旗文化”作为京都文化的一个分支, 在东北边陲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成为了哈尔滨市的母体文化之一, 也奠定了拉林的文化基础。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 为拉林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 有形的历史建筑和遗址遗迹、鲜活的口碑资料、独特的民风民俗。拉林地区满族人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风俗, 如祖宗板设在西墙上方, 供妈妈口袋, 逢年过节悬挂祖宗画像, 在民间喝豆汁儿的习惯仍然保留, 人们说话仍是北京口音, 而且还保存一些残留满语, 等等。

1.2 拉林满族镇的历史格局和文化资源分布状况

拉林镇至今仍保留有当年旗屯布局的完整形制, 以一纵 (宛平路) 一横 (顺天府大街) 的道路为主要骨架。具有传统特色的建筑集中分布在以顺天府大街为轴的两侧以及宛平路的两侧, 而以顺天府大街最为完整。拉林满族镇中传统民居分布相对比较集中地区域, 但是现存民居的状况实在令人担忧, 大多已年久失修, 残败不堪, 有的已经废弃不用闲置了很久, 有的屋顶坍塌、墙体开裂、柱子歪斜, 成了危房;在顺天府大街中段以北是拉林作为副都统建制时的副都统衙门、副都统的居住地——巴尔品故居;同治年间在拉林设协领, 顺天府大街中断以北, 宛平路的东西两侧是协领衙门遗址和出任拉林协领的永海故居遗址。永海不辞劳苦, 破费心力捐建的拉林设施完善的城池, 现在城墙、城门均已经不复存在了, 仅存断断续续的遗迹;在巴尔品故居的东侧是在清朝时期拉林县城核心地带的福昌门广场, 以及为了满足满族旗人的娱乐场所, 当时得到慈禧的批准, 仿颐和园大戏台而建福昌门广场戏台, 现仅存遗址;副都统衙门的西侧是保存较完好的清真寺, 该清真寺是满旗人文化、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在城的西南曾有拉林粮仓, 该粮仓是旗人初到拉林地区重要的食物补给处, 也是战时重要的粮食储备地;骑射作为清朝满族贵族传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老城南门的内外分别设有演兵场和箭亭, 目前也仅存遗址 (见图1) 。

2 构建具有“京旗文化”特色的镇区整体保护框架

笔者的设计团队首先将拉林镇南至恒定门大街, 北达巴尔品大街, 东、西以永安路、至远路为界形成的1.20平方公里区域确定为集中保护与发展“京旗文化”的重点区域。其原因镇区内多处历史遗存全部位于此区域, 古镇风貌的维系也全赖于此。

为了全方位保护与再现拉林镇镇区历史风貌, 形成一个风貌格局基本一致, 能展示拉林镇镇区历史文化积淀, 整体反映“京旗文化”的特色古镇, 在充分考虑拉林历史和现有遗存的情况下, 笔者的设计团队将拉林镇镇区历史风貌保护与再现总体框架设计为“一环、二线、二区、多点” (见图2) 。特别要说明是, 对于拉林古镇的保护, 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各类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 特别是对于传统民居而言, 尤其要保护好极具“京旗文化”特色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建筑是文化的载体, 笔者所在团队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传统建筑的修缮和复原将传统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审美标准、价值取向固化, 同时传承传统京旗文化。

由于拉林镇镇区的城墙和城门已不存在, 只有从古镇边界道路的走向, 人们才能依稀辨识出古镇墙原来的影子。为使古镇边界形态能得以最大可能的感知, 本设计根据拉林镇镇区的边界特征, 结合目前城镇规划的构想, 恢复、整理四个城门, 即恒定门、志远门、永安门、福昌门, 并沿着原有城墙形成环状的旅游路线。为了使古镇的边界更加清晰, 除了在每个城门两侧恢复一小段城墙外, 根据历史记载和镇区建设现状, 象征性地、间断地恢复拉林镇古城墙, 以示拉林镇古城墙和古镇边界的特征。同时将顺天府大街和宛平路这“二线”, 作为保护与发展建设的结构主轴;“二区”分别是以镇政府广场、福昌门广场以及巴尔品故居为核心, 结合现存的成片民居, 在顺天府大街以北以及顺天府大街以南, 恒定门遗址以东, 结合现存的另一成片民居, 形成两处旗人民俗文化特色展示区, 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民俗活动。这里将是集中体现拉林镇民族特色古镇最具特征的部分。此外, 在本设计所提出的重点区域内, 将四座城门、副都统衙门、巴尔品故居、永海故居、清真寺、水镜台、拉林粮仓、演兵场、箭亭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或修缮或复原, 形成展示“京旗文化”的“多点”。

3 保护拉林古镇传统建筑的具体措施

从上文可知, 尽管目前拉林镇传统格局仍较完好, 传统的生活方式仍在继续, 但是其建筑风貌中“京旗文化”特色不明显, 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已经不多见。因而, 对现状保存完好的、标志性、对构成历史街区的风貌和主要空间界面有不可替代作用的、代表古镇“京旗文化”特色的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对于有复原依据, 能够代表“京旗文化”重要历史建筑 (群) , 进行重点复原。

3.1 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修复

拉林民居根据外观形式和建筑材料可以归纳为四类。第一类为拉林典型的普通民居, 最能展现260多年前, 清代旗人从北京移民到拉林之后的生存状态。平面三开间, 南向门窗, 青砖砌筑墙体, 屋脊采用四瓣式花纹——拉林民居建筑中最具有特点的构件之一。第二类为平面三开间或五开间, 二户或四户人家共同居住, 反映了当时等级稍低旗人的居住状况, 南向门窗, 石头砌筑的墙体, 装饰简单。第三类为平面“一字型”, 在正房一侧布置储货间, 满足了寒冷天气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拉林镇的此类住宅对于从京城移民到拉林地区的旗人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纨绔子弟们习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自给自足生活时, 食物的储备就具有了生活的核心意义。南向门窗, 青砖砌筑墙体, 装饰的重点为正脊、垂脊、檐下以及螭头等部位。第四类为平面三开间, 墙体和烟囱均为夯土砌筑, 南向大面积木质门窗, 其他朝向均封闭, 建筑装饰较少, 屋脊的鹤颈样式是拉林镇特有的样式。这是拉林地区等级最低的一种民居样式。拉林民居根据山面的不同做法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山面为硬山式, 采用石材砌筑, 简洁不加修饰, 檐部层层叠出。厚重的墙体是东北边疆地区的最重要特点, 而这种厚重的形体在心理上为旗人提供最大程度的安全感。第二类山面为悬山式, 宽大厚重的搏风板及其上的装饰是该地区民居建筑独特做法。从京城移民来的旗人对建筑的装饰性也有一定的要求, 比如搏风板上的图案为双眼鱼回旋的形式, 简约而不简单。第三类山面为悬山式, 山面为砖石与土木构架的结合, 山面装饰较多。此类做法一般用于建筑等级较高的民居建筑中, 如位于副都统衙门附近的民居遗存中, 就有大量此类做法 (见图3、见图4) 。

拉林镇现存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结构体系、装修构件等仍然保留北京旗人刚来到拉林时的样式, 是“京旗文化”的直接反映。对于当地这些多以破败民居的修复, 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采用地方传统材料,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风貌。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对现存民居进行全面测绘, 分门别类地梳理出拉林民居在院落布局、平面功能、空间形态、结构体系、构造做法、材料选择以及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色;结合现有遗存的情况, 进行科学修缮。当然, 必须保证当今居民的良好使用, 这样才能将传统的居住建筑和居住文化一同保留下来, 这样古民居才会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

3.2 以清真寺为代表重要公共建筑的修复

清真寺位于副都统衙门附近, 现存一正一厢两个单体建筑。该建筑群具有“京旗文化”与伊斯兰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典型特点。该建筑群目前虽已经被废弃, 但目前存留下来的两座建筑单体保存相对完好。修复的具体措施:首先, 整合院落, 加建厢房, 使其围合成完整的院落。其次, 在保存原有风貌的前提下, 更换屋面破损的瓦, 补全已经剥落的油漆和彩画, 室内根据新的使用要求进行重新整修 (见图5) 。

3.3 有重要历史价值建筑的复原

由于历史档案中记载的诸多能够代表“京旗文化”特点的建筑, 最近几年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乡镇建设, 许多都被拆除了。为了让后人对于厚重的“京旗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本设计对于镇区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复原设计。已经完成的复原设计分为两类, 一类是虽然原址已被占用, 但有足够的复原依据, 包括历史照片以及历史档案的详实记载, 这类建筑如副都统巴尔品故居和水镜台 (见图6、图7) 。第二类原址也已被占用, 且只有部分的复原依据, 这类建筑的复原结合部分依据和推测, 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 象征性地复原, 这类建筑包括四座城门、拉林粮仓、箭亭与演兵场。比如对城门具体处理方法是:通过对历史文献的分析与研究, 得知这四座城门形制与样式相近。复原时参照清朝城门的典型特点, 并在周围做一部分城墙的延续。为了体现拉林镇当时为副都统的建制, 即相当于现在副省级的行政地位, 适当提高了门楼的等级。这样一方面与当时城市地位相符, 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人对特色古镇视觉形象的心理期待。复原时遵循简约的原则, 采用现代的材料和施工方法, 不添加过多的装饰, 尽量在结构本身突出拉林镇城门的特征 (见图8) 。同时, 为了让后人能够了解更加准确和详实的历史信息, 在这四座城门遗址处立碑以志或设置历史文化标志牌、说明牌, 详细记述城门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建筑特点等。再比如, 拉林粮仓是旗人初到拉林地区重要的食物补给处, 纨绔子弟过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 虽然被遣送到了拉林地区,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要接受清政府的补贴和福利政策, 粮仓的地位不可小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拉林同时也是边疆的战略重地, 存粮成为必须。虽然历史遗存早已破坏, 但是可以在现存的粮仓周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造, 与京旗文化美食街的建设进行呼应, 作为可视化的符号给游人介绍, 让京旗文化的内容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充。箭亭和演兵场作为清朝贵族满族从小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与日常生活的进行息息相关。从京城移民的旗人更不会忘记这项传统, 因此, 鉴于其在清朝满族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南老城的箭亭与演兵场都应该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复原, 由于其原位置都已另作他用, 可以考虑配合非物质遗产共同建设。

当然, 对影响传统风貌较大的现代建筑和无法修缮的历史建筑, 采取更新、改造和拆除。对于新建建筑风貌必须遵照传承“京旗文化”特色的基本原则, 对建筑的体量、高度、色彩等进行严格的控制。“重点保护、集中改造、新建控制”是拉林镇镇区风貌的现实使然, 也是挽救和保护拉林镇镇区原汁原味“京旗文化”特色最为可行的措施。

4 结语

拉林京旗文化, 独具特色, 历史背景深厚, 文化内涵丰富, 是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国京都文化和东北边疆文化碰撞的产物, 是汉民族文化同地方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它不仅为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文明增添了底蕴, 也为我国提供了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 我们有责任保护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其成为护佑后人的福祉。

参考文献

[1]舒展.关于拉林地区满族移民的历史思考[J].黑龙江省民族丛刊, 2008 (6) .

[2]王禹浪, 伊葆力.《拉林阿勒楚喀京旗原案》的发现及其价值[J].黑龙江省民族丛刊, 2000 (4) .

[3]清高宗实录:卷504[G].北京:中华书局, 1986.

[4]尹宏锋.京旗文化的历史价值及其再开发的构想[J].黑龙江史志, 2007 (2) .

[5]陈伯超.满族建筑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1.

村镇银行求解成长难题 篇11

“民间借贷行为在涉农行业也已经占到了相当的比例,村镇银行是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可促进民间资本阳光化发展。”河南银监局副局长陈益民日前在河南省村镇银行发展高峰论坛上说。一块大蛋糕

据银监会统计,截至2011年10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1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2%。

“这是一块大蛋糕,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鸿昌说。

“但是,并不是让村镇银行与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较量、抢占市场,而是分层次、有选择地去赢得生存机会。比如现在棘手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村镇银行的建立对中小企业融资绝对有很强的促进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不可能把我们那点资金都贷给一个大企业,我们只能面对小企业,那跟大银行不一样,大银行可以面对大企业,村镇银行不可能,你资金有限,你得把整个资金分散贷出去,而不是集中起来,集中起来一下子就完了,这是肯定的。所以村镇银行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李鸿昌说。

村镇银行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民、农村。中牟村镇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了解,中牟村镇银行在建行到开业一年零9个月的时间里,目前各项存款已近13.5亿,存贷比69%,不良贷款率是0,资本存储率15.7%,9月底,累计从建行以来实现的利润3899万,净利润2924万,其中支农贷款占将近600多亿元。

”村镇银行就是要植根农村,立足城镇,最大限度地发挥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中的各项支农、惠农规划与措施,在这样的平台上去发展,肯定也能大展宏图。”中牟郑银村镇银行行长李贵福对发展村镇银行信心满怀。

夹缝求存

有业内人士坦言,村镇银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还需更多政策的支持。

“依照政策设计,村镇银行应该面向‘三农’,因此就要重心下沉,扎根县乡。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资金来源问题,村镇银行要想生存,吸储是一项必要条件。但介于正式和非正式金融组织之间的村镇银行,既不具备正式金融机构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又不具备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利率、机制等灵活性优势。作为金融组织体系的‘异类’,村镇银行若不靠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撑,无法实现其政策目标。”

河南省郏县广天村镇银行行长梁祖忠对此建言,在保证金融环境健康的大背景下,可以做一个区别于国有大银行的存贷比,比如现在村镇银行的存贷比控制到每个月,如果按季度或者是按半年控制或者是按年度控制就会宽松许多。

“你能够按月控制调整为按季末控制或者按年度控制,因为月月控制情况下,贷款最短得半年,放出去了,存贷比到月末又压过来了。”梁祖忠说。

2010年末,中国村镇银行存贷比例达到115.88%,贷存差达2.78亿元,而2011年上半年几乎达到120名,存贷比继续上升。尽管按照监管部门规定,存贷比指标有五年的宽限期没有违反监管规定,但如果储蓄存款占比少,单位存款占比大,存款稳定性较差。如果没有拆借资金支撑,又要保留备付金和缴足存款准备金,村镇银行在流动性方面就存在很明显的不足,这是村镇银行发展的又一个现实性困境。

有业内人士透露,在某村镇银行,2010年存款资金来源中,储蓄存款仅占20%,而同业拆借的比例则为24%,更多资金来自企业存款和发起行的资金补给。村镇银行储蓄存款所占比例较小,间接反映出了村镇银行的吸储难题,而同业拆借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企业存款所占的比例也过高。这种存款资源来源的结构反映了村镇银行的流动性隐患。

有调查显示,当地人并不放心把钱存入村镇银行。大部分人心中仍主要认同有国家信用和银行信用双重保障的大型国有大银行,以及有地方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双重保障的农村信用社。新成立的村镇银行在存贷利率上没有竞争优势,在风险、流动性管理、网络结算等多方面具有明显劣势,带来了村镇银行吸储难题。

事实上,村镇银行也面临着在正式和非正式金融体系的夹缝中艰难求存的尴尬局面。村镇银行进入现代金融体系,是在原有组织存量无法有效服务农村的情况下进行的增量改革。原有金融组织体系中的金融机构自身、相互之间都形成了成熟的结构,每种金融机构自身有标准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同业拆借、通存通兑,用户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畅行无阻。新兴的村镇银行则是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只不过不像人们认为的是“鲇鱼效应”、“汤水效应”那样的强势或均势要素入侵,而是弱势要素入侵。村镇银行自身的弱小,加之其对目标客户的金融服务本身具有成本高、收益低的特征,难以得到现有金融生态系统的认可。就政策层面而言,连加入支付结算系统,进行同业拆借的资格都没有,实质上没有加入现代金融组织俱乐部。破解之策

今年7月,银监会印发《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调整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完善村镇银行挂钩政策及明确村镇银行申报材料和审批流程,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优质主发起行批量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实施集约化管理,提供专业化服务,以解决村镇银行协调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

据了解,在河南设立的近50家村镇银行中,普遍存在运营成本过高等问题。

河南多家村镇银行均表示,村镇银行首先要加强宣传,用效益赢得信誉。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利用媒体、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向公众介绍自身的特点与业务,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村镇银行。此外,最重要的是要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公众真正认可村镇银行。另外可以尝试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银行是高风险行业,应该为银行业出台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这对于村镇银行有重要的信用保障作用。

“还应逐渐降低门槛,引导城市资金支持农村发展。发起人是村镇银行形成的一个关键环节,现在的商业银行作为主发起人,其市场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它们更多选择在发达地区成立村镇银行。”李鸿昌说。

实际上,银监会于2011年7月26日发布《关于调整村镇银行组建核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收回了河南省银监局对村镇银行设立的核准权,村镇银行的主发起行、设立地点、数量均收归银监会,而中西部地区将优先设立。这样的监管政策调整是从整体布局村镇银行分布,减少发起行“嫌贫爱富”的机会,但是这样又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市场原则,如何权衡仍是问题。现在我国出现了很多资本雄厚并且梦想成为“职业银行家”的民营企业家,如果有良好的政策和监管措施配套实施,将他们列入主发起人,将极大缓解主发起人不足的问题。

“同样,监管部门可以考虑赋予其他有条件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信托公司等做主发起人的资格。”李贵福表示。

历史文化村镇 篇12

我国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刚刚起步,正在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历史村镇的价值评估与阐释机制以及相应的保护利用策略。对于历史文化村镇的考察、评估、申报以及不同层面的遗产资源挖掘与利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见表1)。 但是由于相关的遗产保护利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不足,历史村镇遗产的保护认识与开发利用存在极大的局限,体现为“重点轻面、重物质轻场所、重当下轻长远”的问题,造成了保护内容破碎化,保护手段单一化,建设利用同质化与旅游开发的不可持续性。本文立足活态遗产,以尧坝古镇为例,阐释历史文化村镇活态性遗产的内容与信息来源,针对性的提出了活态保护利用的方法和策略。

1历史文化村镇的活态遗产

1.1活态遗产的概念

遗产的活态性是国际遗产界在遗产认知与保护领域研究的前沿。相对于先前“静态” 的保护观念,活态遗产强调以下三方面。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和评价办法(讨论稿)》整理

(1)活态整体认识: 对于历史文化村镇遗产的理解应当建立在对“文化遗产的性质、文化语境、时间演进”的考察之上,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并将它们纳入到结构性的宏观框架之下。

(2)活态演变认识:历史文化村镇的价值是随时间发展逐步演化积淀而来,具有形态、意义、功能随时间沿革变化和积累的特征,不是简单的断面或个体,也不是能够通过复制建筑、空间或人工元素在短时间人为创造的。

(3)活态发展认识:重视历史文化村镇在当代的发展,认识到传统村镇在全球化及现代化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承认保护历史文化村镇的最佳方式在于将其融入当代人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使之活态传承。

1.2活态遗产的内容

活态遗产的内容体现整体性与关联性, 包含“形式与设计、材料与物质、用途与功能、传统与技术、地点与背景、精神与情感以及其他内在或外在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洲最佳保护范例的总结中,对活态遗产的真实性内容进行了整理,将遗产内容分为体现“位置与环境”“形式与设计”“用途与功能”“本质特性”的四部分。这一框架将原先细分为“建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重新梳理,试图呈现活态遗产的整体结构性和广泛关联性,但却缺乏与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内容与方法的衔接 (见表2)。

1.3历史文化村镇的活态遗产构成

为与现行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框架相衔接,并结合现行乡镇管理区划的特点,历史文化村镇的活态遗产可以从两方面拓展。

(1)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宏观层面(乡域或镇域)的自然环境要素,独特的地质地貌、生态多样性与山水格局,以及重大人工建设等;中观层面(古镇或村落)的聚落环境要素,比如村镇格局、历史街巷、公共空间等;微观层面(古迹遗址)的建构筑物及历史环境要素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知识型, 即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比如风水观念以及对村镇发展沿革的传统表述等; 艺能型:包括各种表演艺术、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以及生活型,如社会风俗、民俗、 礼仪、节庆以及传统生活在当下的延续等。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分的内容不是截然划分的,两者的关联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特征,历史村镇的堪舆选址、聚落格局、街巷分布等是知识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体现,传统的时空观念是村镇物质空间的精神内核和特征肇因。其次,历史村镇空间是艺能型非物质文化的空间载体,保障和维系了艺能型遗产的有序传承,同时艺能型遗产也赋予传统村落以极丰富的功能和独特的地域风格。再次,历史村镇既是生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历史中的创造和积累,又是其完整性和连续性的见证。这三方面的联系在历史文化村镇的活态保护与利用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见图1)。

2尧坝古镇的活态遗产

2.1尧坝古镇的发展沿革

尧坝古镇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下辖于泸州市合江县,已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尧坝历史悠久,宋史中即有“遥(尧)坝”的记载。由于地处重庆、泸州南入贵州的川黔古道,同时所在的合江县又处于赤水和习水交汇处,兼具水陆路运输的便利,因此, 尧坝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明代以前,由于赤水河滩险水急,无法全程通航,赤水县至泸州的交通,只能依靠人背马驮的陆路运输。 马帮、背夫在长途负重下,每隔三、四十公里需要在“栈口”住宿。尧坝场当泸县与赤水之中,距两县城各一天行脚,成为商客、 背夫、骡马帮打尖补给休整之处,也成为官民往来的重要驿站。清光绪四年(1878年), 航道的疏浚使大宗货品可由水路自赤水运至先市码头,上岸后转运至尧坝再运至泸州, 尧坝逐渐成为货运的枢纽,成为合江西部最大的场镇。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安草案——亚洲最佳保护范例》整理

2.2尧坝古镇的价值特色

基于活态遗产的观点,尧坝古镇的价值特色集中的体现为以下四点。

(1)尧坝古镇集中体现了川南地区商业服务类场镇的特征,古镇山水格局完整、建筑群落保存良好、街巷格局清晰、历史建筑遗存丰富,在同类遗产中具有杰出的代表性。

(2)尧坝古镇的民居、庙宇等建筑以及其他文物遗存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穿斗木结构与联排山墙等技术既体现了因地制宜的选材与加工,又体现了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创意构思和表现手法。

(3)尧坝古镇是川黔地区交流以及三次移民入川的重要见证,其建筑风格、建造技艺、社会组织形式的融合性体现了川南地区实现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民间治理的社会意义。

(4)尧坝古镇的传统观念、表演艺术、 手工艺与民俗生动的延续至今,体现了自唐宋以来,川南黔北区域居民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等内容,是传统生活的活态见证。

2.3活态遗产的信息来源

原有的遗产界定与价值评估环节重视对物质环境的调研,但对非物质遗产的素材考虑不足,活态遗产重视整合非物质的素材以重现“场所精神”,信息来源包括历史的、 社会的、科学的、艺术的不同方面,并借助类推和语境的分析(见表3)。

2.4活态遗产的构成内容

根据现场调查与其他信息来源的汇总, 尧坝古镇的活态遗产包括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的物质遗产以及知识型、艺能型、 生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图2、表4)。

3活态遗产的保护利用

3.1科学维护古镇空间,呈现传统风貌的真实性及完整性

为保证尧坝古镇传统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围绕古镇核心地带进行了多次调研、 测绘,并进行了重要历史建筑的建档。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科学的修缮,避免了“拆旧建新”“古镇再造”中对传统风貌的“建设性破坏”。保护规划中界定的尧坝古镇核心保护区占地面积4.27公顷,沿尧坝古街呈带状分布,包括历史建筑2000余间,这些建筑主要以穿斗木结构为主,联排商铺共用山墙, 相互支撑保证了结构整体的稳定性。目前, 古镇已对沿街武进士牌坊、李公馆、周公馆、 东岳庙、大鸿米店等重要历史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科学的维护措施,使古镇及古建筑体现原汁原味的特色,历史价值得以长久保留,为活态遗产的发展利用奠定了基础。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安草案——亚洲最佳保护范例》整理

3.2尽量保留当地居民,维系人居环境传统生活与场所精神

与其他进行过度开发的古镇庸俗化、 商业化的功能转向不同的是,尧坝古镇基本保持了传统商业场镇的业态和人员构成。 当地人在店铺的经营中仍占主导,服务于当地居民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活态遗产价值的餐饮业、小商品贸易以及各类手工业作坊在尧坝古镇广泛分布。古街现有的287户居民,大部分还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间经营小商业,这令尧坝古镇的传统商业氛围自然而生动,避免了其他古镇业态由于过度模仿和追逐潮流造成的千篇一律。 农历月逢三、六、九是当地例行的“赶场”, 彼时邻近村民汇集在尧坝古镇,热闹异常。 当地居民的保留,真实的维系了尧坝的传统生活与场所精神,是活态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见图3)。

3.3充分活化遗产价值,激发传统功能多维阐释与多元利用

片段化的古镇保护将遗产载体与遗产内容剥离,比如修复历史建筑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填充新功能,造成了古镇空间的特色消失和内容空洞。尧坝古镇在全面识别活态遗产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活化了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价值,防止对“空间—功能”关系的切断。比如尧坝古镇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居建筑“大鸿米店”,前后共四进, 临街一侧保留了传统药店的格局,仍以传统医药的经营为主,体现了中医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东岳庙, 不仅延续了当地居民的奉祀,而且临街一侧的戏台常常有酬神的演出,保留了传统的功能。传统功能的多维阐释与多元利用下对遗产价值的活化,促进了活态遗产的持续传承, 成为活态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动力。

3.4积极拓展辅助空间,完善旅游产业设施配套与周边服务

具有丰富地域特色和活态特征的遗产古镇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当地为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在保护区之外积极拓展了一系列配套设施,比如建设旅游汽车客运站,包装当地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优化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在这些努力之下, 尧坝镇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更是异军突起。尧坝镇2010年实现旅游收入约2500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占全镇GDP的40.6%。在核心保护区之外,积极拓展辅助空间完善旅游业的相关配套,一方面保障了古镇的价值特色不被刻意置入的现代功能所破坏,另一方面促进了镇区对其他片区的建设,同时还在新区与老区间建立了良性的联系渠道,保证了旅游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活态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保障。

4结语

上一篇:安装找正下一篇:高三语文有效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