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文件

2024-08-12

历史文化学院文件(精选7篇)

历史文化学院文件 篇1

中国民航学院文件

航院发[2005]117号

关于下发《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

等9个相关文件的通知

各二级单位、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建设与管理,规范课外文化活动秩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促进课外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推动学校的校园文明建设,特制定了《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文体活动管理办法》、《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中国民航学院艺术特长生管理办法》,修订了《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管理办法》、《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机构设置细则》、《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实施细则》、《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

2.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文体活动管理办法 3.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 4.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5.中国民航学院艺术特长生管理办法

6.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管理办法 7.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机构设置细则 8.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实施细则 9.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中国民航学院 二○○五年六月三十日 附件一:

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建设与管理,规范课外文化活动秩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育人环境,促进课外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推动学校的校园文明建设,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学生课外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第三条 学生课外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广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全校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身体力行,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第四条 学生课外文化建设应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中心,从政治思想、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建设入手,寓思想性、学术性于娱乐性、服务性之中,努力营造政治方向对,学术氛围浓,文化品位高,道德风尚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第五条 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由校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牵头,学工部、宣传部、校团委、保 卫处协同指导、协调、督促、管理学生课外文化活动,活动中涉及安全保卫和公共秩序事宜归口保卫处统一管理。

第六条 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的内容必须健康向上,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党的方针、政策及四项基本原则;不得违反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不得与社会公德相悖。

第七条 在校内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应当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秩序,并履行相关的申(报)批手续。

第二章 讲座、报告和有关活动管理

第八条 邀请校外人员来校作哲学社会科学报告或开设课外专题讲座等,组织者应按以下规定提前三天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在申请中说明其报告、讲座的内容、报告人和负责人的姓名、单位等。

(一)二级学院举办面向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报告、讲座、研讨会等,须经本单位党总支(支部)批准,并报校团委备案。

(二)二级学院举办办面学生的跨学院或全校性的哲学社会科学报告、讲座、研讨会等,须报校党委宣传部审批,并报校团委备案。

(三)学生社团组织邀请校外人员来校进行各种社会政治和学术活动,须经校团委批准并备案。

(四)举办有境外人员参加的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等,应提前一周向校党委宣传部提出申请,经校主要领导同意后,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

第九条 邀请校外人员来校作有关自然科学内容的学术报告、讲 座、研讨会等活动,应提前一周向科研处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举行。

第十条 邀请校外团体、个人(包括校外团体、个人主动联系)来校举办大型文艺演出或其他文化活动,须报校团委审批后方可进行。

第三章 文体活动的管理

第十一条 全校性学生文体活动必须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牵头主办。二级学院及其他团学组织可承办全校性学生文化活动。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应按《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文体活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二条 全校性文体活动应有经费保障,要本着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原则,不得进行盈利性的商业活动。

第十三条 学生的文体活动,应在课余时间进行,不能影响上课、自修、午休和晚间休息,不能影响宿舍环境的安宁。如遇有重大演出任务,进行彩排及训练需占用课上时间时,应严格学生请假制度,学生如因此耽误课程,可考虑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第十四条 文体活动场所应在周未晚上、节假日向师生开放,其他时间原则上不开放。

第十五条 文体活动场所的管理本着服务师生、资源共享的理念,坚持“谁使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指定本单位专人管理。

第四章 社团管理

第十六条 成立社团组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宪法、法律和有关法 规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后方可开展活动。未经批准,不得成立和开展活动。

(一)学生成立校内社团组织,应按《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办理。

(二)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在校内进行封建迷信和宗教活动。第十七条 学生社团应在各级团组织的领导下进行活动。各社团的重大活动,应得到主管部门的指导,未经批准不得随意举办报告会、讲座、研讨会、自由论坛和沙龙等。

第五章 科技活动及竞赛的管理

第十八条 全校性学生科技活动由学校团委、科技处等相关部门牵头主办,二级学院及其他团学组织可承办全校性学生科技活动。各类科技活动的开展应按《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

第十九条 校团委指导校大学生科技协会、专业学术社团长期开展科技活动。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具体组织学生科技协会分会及体现专业特色的学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第二十条 每年在校内举办英语竞赛、高等数学竞赛、计算机知识竞赛、“创新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各类学术、学科竞赛。各二级学院结合本学院的学科专业情况在教务处、学工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竞赛。

第二十一条 在校内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及其作品经学校有关部门确认后可代表我校参加省市级以上同类竞赛。

第六章 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

第二十二条 社会实践活动由校团委牵头,各二级学院(分)团委按照《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指导学生开展以“三下乡”、“四进社区”、到民航生产一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第二十三条 每年6月份,校团委制定下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意见,提出具体要求,每年评出一批优秀社会实践调查论文及优秀集体及个人进行总结表彰。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校团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附件二:

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文体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业余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学生文体活动包括,在非教学计划内,由学生组织、学生个人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

第三条 学生举办文体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第四条 学生文体活动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校级学生组织举办的文体活动主管部门为学工部、团委;院级学生组织、个人举办的文体活动主管部门为二级学院(分)团委。

第五条 经过审批学生组织可以在校内面向全校学生举办跨院(部)级以上的文体活动以及面向二级学院、班级、社团等级的文体活动,学生个人不得组织上述活动。

第六条 组织文体活动,组织者须自组织活动之日起提前一周向主管部门和保卫处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举行活动的目的、内容、方式、主办单位;

(二)举行活动的时间、地点、规模;

(三)活动的安全保障措施;

(四)有关学生组织的指导单位或指导教师的意见(社团协会由其挂靠单位,校学生会由秘书长,院(部)学生组织由院(部)主管部门出具);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七条 主管部门和保卫处应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一周内做出有关审批决定。

第八条 因举办文体活动需借用教室及其他校内场所、物资者,须持有主管部门批准的申请书到有关单位办理。否则有关单位不予接待。

第九条 学生文体活动的经济行为应符合《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办法》的有关条款。

第十条 学生校园活动的组织者对文体活动内容、秩序、安全及结果负责。

第十一条 凡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举办活动的,主管部门有权视违纪具体情况,给予如下相应处理:

(一)责令停止举办活动。

(二)对活动组织者和主要责任者进行批评教育。

(三)对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将移送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四)组织各种学生校园活动的有关指导单位和指导教师需对活动的内容、秩序、安全及结果负责,并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校团委负责解释,从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三:

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学生科技活动的管理,根据《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生科技活动管理包括学生科技活动的组织实施、奖励和活动基金管理。

第三条 学生科技活动内容包括具有我校正式学籍的本科生、高职生及研究生从事科研立项,参加各类学术、学科竞赛,组织和参加与科技有关的讲座、参观及其他活动。

第四条 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由校团委牵头,在科技处、教务处等部门的配合下实施,各二级学院(分)团委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部门的学生科技活动的管理。各级科技类学生社团在所属团组织的指导下开展科技活动。各学院建立的课外科技活动基地负责所属学科的竞赛组织及学生科研活动的管理。

第五条 任何学生组织及个人开展集体类科技活动须向上级所属团组织提交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六条 学生参加科研立项、各类学术、学科竞赛获校级以上奖项,可按学校有关规定在综合测评、课外学分中获得相应分数,同时可获评选科技类单项奖学金的资格,另外校团委还将在学生科技活动基金中拨出专款进行奖励。

第七条 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科技活动基金的来源为学校行政拨 款,主要用于支持中国民航学院学生及学生组织从事科学研究和开展科技活动。按照每年所拨发基金数量的百分比进行分配,具体分配额度如下:

(一)40%作为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二)25%作为培训费,用于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

(三)15%作为建设费,用于添置硬件和科技协会建设。

(四)20%作为竞赛费,用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对获奖学生进行奖励。

第八条 本办法由学校团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四:

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更好的促进学生成才,培养广大学生实践能力,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要求,我校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规范此项活动,根据《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特制定管理办法。

第二条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日常社会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两种形式。日常社会实践包括从事专业实践、专业实习等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包括按照学校统一布置开展的以社会调查、专业实践、志愿者活动为内容的实践活动。

第三条 校团委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布置,二级学院分团委负责具体指导本单位学生实施。在校本专科学生在每年暑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第四条 学生参加日常社会实践需得到年级主任和专业教师的同意,实践结束后需由实践单位开具实践证明并盖章,同时应上交实践报告。

第五条 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可选择参加集体实践(示范队)和个人实践。实践活动可围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四进社区、“三个代表”宣讲以及到民航生产一线实习等内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具体主题和内容视当年情况由校团委按上级相关要求确定。

第六条 学生在完成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后,须填写《大学生社会 实践登记表》,由实践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返校时交回《大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同时上交社会实践报告。对学生未能完成实践活动获未按要求呈报相关材料的,在其综合测评对应成绩一项进行扣分。

第七条 在每个新学年开始后,各分团委组织对本单位学生上一学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情况进行汇总,同时进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记入课外素质拓展学分,并以此作为综合测评及奖学金评定的依据,校团委根据二级学院分团委的总结情况对其组织情况进行考核,并确定校级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同时评出最优集体和个人推荐参加市级评比。

第八条 本办法由校团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五:

中国民航学院艺术特长生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艺术团的整体艺术水平,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激励艺术特长生健康成长成才,本着对学校、对特长生负责原则,根据《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成立由主管校领导牵头,教务处、学工部、校团委等部门参与的艺术特长生教育管理协调小组,负责艺术特长生教育管理政策制定和重大事项决定。

第三条 艺术特长生自入学伊始即为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艺术团团员,编入普通班学习。

第四条 团委作为大学生艺术团的主管部门,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做好艺术特长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及思想教育工作。艺术特长生未经校团委批准不得擅自离团或退团。

第五条 艺术特长生必须遵守法律,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大学生艺术团章程,完成艺术团所规定的训练、演出任务。加强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完成学校规定课程、修满学分。

第六条 进入高年级学习的艺术特长生,原则上可以不参加大学生艺术团的日常排练,但要完成重大演出任务。确因学业繁重而无法参加演出者需出具证明,经校团委同意方可请假。艺术特长生因事、因病无法参加排练或演出时,应以书面形式提前请假。第七条 艺术特长生必须选修学校开设的艺术选修课(《音乐欣赏》、《中西方音乐鉴赏》等),必须参加艺术团举办的各种艺术讲座。有义务积极认真、热情地为建设校园文化服务,代表学校参加上级组织的文艺汇演、比赛等。个人应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文艺演出、比赛,每学期面向全校师生举办至少一场汇报演出。

第八条 艺术特长生根据在校实际表现享受学校规定的优待。有权优先参加艺术团组织的各种培训、讲座、座谈及经验交流活动;在综合测评和其它评比中享有与团委、学生会学生干部同等待遇。对表现优秀的艺术特长生,毕业时学校将积极向用人单位优先推荐工作。

第九条 艺术特长生因参加重大演出及排练耽误课程学习,可考虑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第十条 艺术特长生违反国家法律、校纪校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于违反本办法及大学生艺术团章程的艺术特长生,予以教育和帮助改正;屡教不改视情节给予批评或警告处分,情节严重者劝其退团或移交学校处理,处理结果归入学生档案。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校团委负责解释,从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六:

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管理,根据《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管理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过程中,对所涉及的关于素质拓展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的管理。

第三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江泽民同志“四个统一”的要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造就“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养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一)“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 要活动及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

(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的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

(三)“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主要记载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

(四)“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要记载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

(五)“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

(六)“技能培训及其他”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未能被上述所包括的其他重要经历或成果也可以在这一栏填写。

第五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要注重三个结合,即课内外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施工作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展开。通过教学、课堂、讲座、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展开。尤其要突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传统工作项目,如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科技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全面带动和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一)心理健康和职业设计指导 根据学生个人的特点、爱好和能力,对他们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进行设计指导,并就学生完善素质的 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目标,引导他们有意识、有选择地参加各种素质拓展活动。

(二)素质拓展训练 根据不同阶段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成才需求,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它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训练和帮助。

(三)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客观记录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的青年学生人力资源能力评价体系,重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量化评价指标,引导和激励学生更好地进行素质拓展。

(四)强化社会认同 争取劳动、人事等部门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政策支持,完善大学生就业准入机制,畅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推动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拓展及其评价体系的认同。以适当方式吸纳社会力量参与计划的实施。

第六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由校领导牵头,团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各学院(部)等有关部门组成“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实施,校团委为工作领导小组的常务办公室;由团委组织成立“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各二级学院成立相应的素质拓展中心,负责计划的实施工作。

第七条 颁发《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 由校团委组织为每一位中国民航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前颁发一本《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详细记录持证人在大学期间参加的各种素质拓展活动(第一课堂除外),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及其他等六个 方面的内容,指导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重,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使之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和就业服务支持系统,《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将作为全面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证件。同时建立《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电子认证系统,逐步实现认证网络化,为全社会提供资讯参考,提高证书的认可度。

第八条 进行素质拓展项目管理,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基层团学组织特色活动立项和团支部创新活动为载体,通过申报审批、招标竞标,对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规范化运作,优化院内外的各种资源,使各项活动真实、高效完成,达到丰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的目的。

第九条 本办法由校团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七:

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机构设置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机构设置,根据《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和《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组织机构按照三级组织体系设置:校级部门、院级部门和班级部门。这三级部门之间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规划与被规划、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第三条 学校成立“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中心主要职能为对各院级“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工作审查和监督。中心的具体工作由校团委负责,下设系统规划部、信息统筹部、技术支持部和用户服务部。

(一)系统规划部 根据学校每学年学生情况及学校工作实际情况,设计本校《大学生素质拓展系统结构》及《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计划》,制定相应工作体制。

(二)信息统筹部负责认证体系的各种数据的维护、发放、督导、回收、汇总、审核基层学院的认证文件。

(三)技术支持部建立认证系统网络数据库,并负责维护工作,指导各认证单位准确及时的登陆、上传认证记录,并保证网络数据库的安全。

(四)认证服务部在校园内宣传推广认证系统使之逐步、快速深入人心,对外接受学生咨询及申请、复议和审核相关认证。

第四条 各二级学院设立“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院级认证中心的职责主要是把本单位工作中涉及学生个体素质拓展的各项条目、数据统计规范化以后,下发各团支部。并对各团支部“素质拓展认证小组”的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核。此外,对于学生提交的隶属于本学院的活动进行认证。

第五条 各团支部设立“团支部素质拓展认证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团支部委员、班级委员会委员以及非干部学生代表,人数为5-7人。主要职能为将素质拓展证书收录的内容向广大同学宣传,督促管理本团支部学生的及时提交素质拓展认证申请,为“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的工作提供辅助作用。

第六条 本细则由校团委负责解释,本细则从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八:

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实施,根据《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和《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采用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印制的统一版本,该证书全国通用。认证内容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创新与创业训练、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它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条 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规范学生的道德准则,强化“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增强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四条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多接触社会,在社会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服务意识;鼓励学生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参与社 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五条 科技创新与创业训练。主要记载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中取得的成绩。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要利用自身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各种比赛,如“挑战杯”、“创新杯”等为载体,激发学生们参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第六条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主要记载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它经历。目的在于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及体育锻炼,在活动的同时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有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七条 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主要记载学生在学生组织或社团组织中所担任的学生干部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要树立服务意识及良好的责任心,通过干部培训工作,以团支部创新活动、社团活动及其他团学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服务素质。

第八条 技能培训及其他。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 得的成绩。未能被上述包括的其他重要经历或成果也可在这一栏里真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要加强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学习一些适用的社会工作技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九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在新生入校时由学校团组织统一保管,暂不发放给每位学生,由团支部向学生们讲清楚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目的意义和证书的使用办法。

第十条 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内容采用三级认证办法,即团支部、学院素质拓展中心、学校素质拓展中心层层审批、认证。

第十一条 一级认证由团支部组织实施。团支部定期组织召开支部会,每位学生自主申报参与素质拓展训练情况,团支部全体成员对每位学生在该学期的素质拓展成果进行讨论、认定,团支部将本支部成员素质拓展情况汇总后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进行证书的一级认证即证书的填写,同时实施电子认证。

第十二条 二级认证由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组织实施。各团支部完成一级认证后,将认证证书和电子证书报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进行审核、认证。

第十三条 三级认证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组织实施。各学院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将本单位素质拓展证书报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进行审核,合格后进行电子认证。基层认证机构向上级认证机构申请审核认证的同时,自己的修改权也即丧失。

第十四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于学生毕业学年的第一学期 经校素质拓展中心审核盖章后生效,学生可申请领取。

第十五条 经校级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认证后的证书,证书内容和电子认证内容不得再做任何修改。若确有不实之处必须修改时,需由学生本人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所在支部提出修改申请,逐级上报,最后经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同意后,自上而下逐级修改。

第十六条 若证书在颁发后不慎丢失,持证人要及时向校级认证中心提出补办申请,由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根据拓展证书电子版内容对证书进行重新填写和认证。对于补办的证书要缴纳20元的打印及工本费。

第十七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主要记载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绩,只对学生的经历和客观表现加以记录,不做主观评价。此证书可作为学生评优和综合测评的依据,并可用于毕业生求职。

第十八条 《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主要记载所参加的活动,需要用规范性语言进行陈述,需注明参加活动的时间、活动组织单位、活动名称、所获奖励,并需注明是“组织”、“参与”或“观众”;所发表文章需注明报刊名称及日期;素质拓展训练采取谁组织谁认证的原则,需组织单位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第十九条 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全国统一编号,每本证书有惟一编号,须由本人妥善保管。证书只供持证人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不得弄虚作假,以保证《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律性。编码格式为:**—*****——*******。其中,第一组数字为省区代码,第二组数字为大学代码,第三组数字为学生学号。

第二十条 本办法的解释权在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附件九:

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我校社团管理,根据《中国民航学院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国民航学院学生社团是共青团民航学院委员会领导下的学生群众性、自发性的团体。

第三条 学生社团必须在宪法、法律以及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范围内开展活动。

第四条 校团委授权校学生会组建校学生社团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社工委),作为全校各类学生社团的主管机关。社工委对各类社团及其各项活动进行管理、扶持和监督,并定期进行社团评估。对于社工委的各项职能工作,学生社团有批评、建议和监督的权利。

第五条 学生社团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活动经费,原则上不得进行经营性活动。社团的财务活动必须遵守学校的财务制度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并做详细记录。

第六条 各类学生社团在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上一律平等。第七条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为中心任务。广开成才渠道,开阔学生思想,锻炼学生能力。

第八条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发展第二课堂。推进素质教育。

第九条 活跃学术氛围,繁荣校园文化,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第十条 凡我校在校学生均有权申请组织社团。第十一条 申请登记,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名称和章程;

(二)有明确的社团负责人;

(三)有明确的经费来源;

(四)会员必须是本校学生;

(五)有一名本校指导老师。

第十二条 社团的成立必须由发起人先向所在院(系)团委提交社团章程与书面申请,院(系)团委审批后报校团委批准,在社工委登记备案;院(系)、班级社团的成立由院(系)团委审批,并报院社工委登记备案。

第十三条 社团章程应遵循宪法与法律,并载明以下事项:

(一)名称与宗旨

(二)注册经费与来源

(三)活动范围与方式

(四)组织机构及权限

(五)会员资格的取得与丧失

(六)负责人产生的程序与职权

(七)会议召开的条件及决议通过的条件

(八)财务及审核制度

(九)章程的修改程序

(十)订立日期及其它注意事项

第十四条 社工委接受申请登记后,必须对登记社团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登记社团的宗旨、活动范围是否符合宪法、法律和学校的有关管理制度,发起人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等。

第十五条 审查合格后,须通过一至两个月的考察期后。由社工 委作出决定,批准其是否正式成立。

第十六条 考察期满时会员数仍达不到二十人的社团将不予批准成立。

第十七条 社团一经正式批准成立,须在三日内在社工委进行注册,并填写有关档案。

第十八条 社团未经批准成立,其发起人应在三日内通告已有成员,并退还已收会费及其它有关物品。在三日后若仍继续活动,则对社团发起人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 社团每学期初到社工委进行注册,未注册者按注销社团处理。注册事项包括:名称、负责人、指导教师、会员数、活动范围和方式、社团类型、上学期总结、下学期计划等。

第二十条 社团更名需重新登记。如既更改名称又更改活动内容,视为原社团注销。成立新社团,按第三章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社团由于各种原因而难以维持,在征得大多数社团成员同意后,可向社工委提出解散申请,由社工委取消注册,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条 对于违反国家宪法、法律、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社团,社工委有权对其进行整顿,有权令其解散并报请学校行政部门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责任。

第二十三条 连续一学期未进行活动的社团或活动质量不合格的社团,由社工委发出公告予以解散。

第二十四条 新成立社团其负责人由发起人民主推举产生。第二十五条 社团负责人通过民主方式产生,由原社团负责人提供候选人,社工委派专人主持全体社团成员大会民主通过。第二十六条 社工委有权罢免不称职的社团负责人,并通过公开选举的方式产生新负责人。

第二十七条 各社团负责人应该准时出席社工委例会,汇报前期工作及有关情况。

第二十八条 中国民航学院学生有权按照任何一个社团的章程自由加入或退出该社团。

第二十九条 任何会员享有与其他会员平等的权利,不应拒绝本办法和该会员所在社团的章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条 各社团负责人是该社团的代表人,应带领会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并对该社团所有事物、活动负责。

第三十一条 任何学生社团每学期只得对全体会员注册一次,且每学年初招新后必须召开全会对全体会员进行注册,人数不足二十的社团自行解散。注册情况、所收取的会员费必须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上报。

第三十二条 退社和被开除的社员对该社团的财产丧失请求权。第三十三条 社团在开展一切校内外活动时必须报请社工委批准。院(系)班级社团报院(系)团委批准。

第三十四条 社团必须在宪法、法律与校纪、校规允许范围内活动,不得从事与本社团宗旨无关的活动。

第三十五条 任何社团未经校团委批准,不得以学校任何部门从事一切活动。违者追究有关责任。

第三十六条 社团在校外开展活动之前要签定责任协议书。第三十七条 社团开展的活动禁止损坏其他社团的利益和名誉。第三十八条 社团日常活动经费原则上由社团自行解决,有重大 意义活动可向院(系)、校有关单位申请。

第三十九条 各社团所收会费及自筹经费原则上由社团自行使用。

第四十条 各社团必须健全财务制度,备有明细的财务档案,对各笔经费的来源、管理、用途进行详细记录。会员费中的60%须交由社工委统一保管,社工委为各社团设立专门账户,实报实销。会员费中的40%和自筹经费由各社团自行支配;各社团通过合理合法途径获取的校内外赞助可不上交管理,但须报社工委登记备案,被注销社团所留下的经费由社工委统一支配。各社团向社工委申请活动经费时必须附上详细的活动计划和预算,社工委有权对预算进行修改。各社团经费使用情况要定期向会员公布,每学期末与社工委核对财务档案。

第四十一条 社工委有权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社团财务情况进行检查,对其中财务情况混乱的社团,社工委有权冻结其资金,停止其活动直至问题解决为止。

第四十二条 各社团原则上不得进行经营性活动,赞助商冠名等商业性活动,事先必须上报社工委批准。

第四十三条 各社团的海报等宣传物必须贴在指定的张贴栏。第四十四条 各个社团的刊物须由校团委、院(系)团委统一规划,并对其刊物在思想上、内容上、数量上、质量上严格把关,经费原则上自行解决。

第四十五条 作为院(系)内交流刊物,须由院(系)团委审定批准;作为校内交流刊物,须由校团委审定并批准;作为校外交流刊物,须由校团委审定,并由校党委宣传部批准。

第四十六条 所有刊物须一式两份送社工委备案。

第四十七条 社团进行对外活动时,名称前必须冠以“中国民航学院”字样,名称享有专用权,不得与在校内注册的其他社团的名称混同。考察期内的社团,其社团名称后须加“筹”字样。

第四十八条 社工委定期对各社团工作进行分类评价,制定考核标准。院(系)团委相应的对院(系)班级社团进行考核。

第四十九条 对在自身建设,活动开展等方面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社工委应定期予以表彰,并在经费上、活动上给以支持。

第五十条 对活动指导思想、内容上有严重问题并拒绝接受归属部门教育的,其归属部门有权令其解散。

第五十一条 对于组织机构涣散或因组织内部问题,不能开展正常工作的社团,其归属部门有权暂停其工作,并帮助进行改组。

第五十二条 凡发生违反本办法和有关规章制度的,将根据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处罚包括:通报批评、严重警告、暂停活动、勒令解散。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解释权在校团委,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历史文化学院文件 篇2

一、电子文件归档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 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 因此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经过我们的实际工作检验, 利用磁盘等, 脱机采集数据的介质移交方式容易造成数据丢失而防止数据丢失就需要制作多份备份盘存档, 这不仅加大了工作量, 也增加了存贮磁盘的数量而简便而安全的方式是采用网络移交归档, 并利用光盘存贮。笔者在实践中摸索, 总结出了网络移交的两条有效途径:

1. 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网, 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

档案部门与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 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 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归档专用子系统, 将上网与未上网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通过此系统传输给档案部门。首先, 已被传输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文件。经过各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挑选, 反映了学院各项工作的概貌, 上网前又按着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了文件格式的转换,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 这是归档的重点。其次, 对那些未传输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 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 也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 档案部门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提出格式要求, 但不能是唯一性的, 应认可几种通用性较强的软件。

2. 选择电子文件信息的汇集点, 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归档。

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统筹本单位信息管理工作, 是开发集中统一型信息系统的牵头部门, 具备电子文件信息高度汇集、技术设备及人才条件优势。由他们负责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归档, 无疑是最佳归档途径之一。伊春职业学院计划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校行政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共分为教学 (含成绩管理系统) 、科研、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几个子系统, 这几个子系统与学院办公网等构成数据交换网。其中, 教学系统负责学生注册、选课、成绩等数据的传输;财务管理负责学生交费信息的传输;教务处负责学籍、教学计划、课程、毕业审查等数据的传输。学院综合档案室接收到这些数据后, 进行集中处理, 然后将经汇总的数据通过信息中心再输送给各业务管理部门共享。随着每年数据的更新, 过期数据则按档案部门的统一要求, 进行鉴定、编目、整理, 通过、移交、学院综合档案室保存, 或直接存入光盘, 定期归档。

二、建立合理的电子文件归档制度

我院从2000年底开始抓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取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制定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暂行规定》, 分别对归档范围、归档单位与分工、归档的方法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 并设计了《电子文件归档目录》样式。二是还将探索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列为2000年学院档案工作会议主要议题之一, 会上, 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综合档案室的负责同志明确提出要将电子文件归档列入立卷归档程序, 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三是在对电子文件的来源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本着“注重职能因素”的原则, 选择了电子文件的信息综合性强的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作为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的试点单位。先后数次与他们专门研究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成立了两办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小组, 由院办副主任任组长, 并参照纸质文件归档范围, 制定出党办、校办电子文件归档细目。经过努力, 这两个部门的电子文件归档已经步入正轨。四是鉴于纸质文件归档经过多年实践、工作基础较好, 各立卷部门都设立了立卷牵头人, 负责立卷工作的实际, 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 采取了以原纸质档案立卷工作骨干为主的做法, 这比以各单位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人员为主体, 重新建立归档工作队伍更为现实。

三、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归档工作简化合一

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鉴于电子文件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以及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 也有必要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硬拷贝存档, 以确保数据的安全。目前, 电子文件、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 归档内容形成“两套制”, 即纸介质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 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 在归档时使用不同的编目方法和存贮装具。档案部门应在每一卷纸质档案的备考表或卷内目录“备注”项中注明相应的电子文件的编码及存址;同时, 在电子文件归档目录“备注”项中注明相应的纸质文件的档号及存址, 以便利用时参照互补。

历史文化学院文件 篇3

1调查涉及部门的基本情况

调查涉及管理部门10个,占全部科室的21.74%;教学部门2个,占全部科室的4.35%;医技部门2个,占全部科室的4.35%:服务部门4个,占全部科室的8.7%。

2电子文件基本情况

该院参与调查科室形成的电子文件总量为54684件,135;46GB。

参与调查部门中现行文件中电子文件所占比例在80%以上的10个,占55.56%:在80%-50%与49%-20%的各2个,各占11.11;在19%以下的4个,占22.22%。

参与调查部门用于处理电子文件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 98/ME 1个,占5.56%;Windows2000/NT 2个,占11.11%;Windows XP 18个,占100%。

参与调查部门电子文件来源于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的1个,占5.56%,系统外购;源于办公自动化(OA)系统的3个,占16.67%,系统全部外购;源于通用字处理软件的13个,占72.22%;源于扫描、数字照相、摄像等数字化方式所形成的7个,占38.89%;采用CAD技术形成的1个,占5.56%:源于各种业务系统中产生的业务数据4个,占22.22%,系统全部外购;源于其他方式的1个,占5.56%。参与调查部门中电子文件使用TXT格式5个,占27.78%;DOC格式14个,占78.78%;WPS格式4个,占22.22%;XML格式2个,占11.11%;HTML格式1个,占5.56%;PDF格式2个,占11.11%;JPEG格式7个,占38.89%;MP3格式1个,占5.56%;AVI格式2个,占11.11%;MPGE格式3个,占16.67%;DBF格式4个,占22.22%;XLS格式7个,占38.89%;其他格式1个,占5.56%。参与调查的部门中电子文件使用套印红头电子模板的1个,占5.56%;不使用的17个,占94.44%。所有部门均未使用电子印章。

参与调查的部门中电子文件管理责任人属信息技术人员的3人,占16.67%文件管理人员的4人,占22.22%;档案管理人员的2人,占11.11%;业务人员的8人,占44.44%;其他人员的4人,占22.22%。

3电子文件存储管理

参与调查部门使用的信息系统中有归档功能的2个(使用业务系统),占11.11%;无归档功能的16个,占88.89%。

参与调查部门已经归档电子文件的总量54684件,135.46GB。其中有7个部门没有填写,占所有调查表的38.89%。

参与调查部门电子文件归档时间采用办结后随时归档的4个,占22.22%;采用定期集中归档的10个,占55.56%;采用随办随归档的4个,占22.22%。

参与调查部门电子文件归档方式采用在线归档1个,占5.56%;采用离线归档17个,占94.46%。

参与调查部门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的3个,占16.67%;不向档案部门移交归档的15个,占83.33%。

参与调查部门电子文件元数据和背景信息归档的4个,占22.22%;不归档的14个,占77.78%。

参与调查部门归档电子文件中有文本文件的14个,占77.78%;电子表格的12个,占66.67%;电子邮件的3个,占16.67%;数据库文件的5个,占27.78%;视频文件的1个,占5.56%;图像文件的2个,占11.11%;程序文件的1个,占5.56%。

参与调查部门电子文件办理过程有实时记录的2个,占11.11%;没有的16个,占88.89%。

参与调查部门对电子文件加密保存的4个,占22.22%;不加密保存的14个,占77.78%。

参与调查部门制定有电子文件的归档制度或规范的6个,占33.33%;没有的12个,占66.67%。

参与调查部门制定有电子文件的保管期限表5个,占27.78%;没有的13个,占72.22%。

参与调查部门中电子文件归档责任部门属信息技术部门1个,占5.56%;文件管理部门1个,占5.56%;档案管理部门2个,占11.11%;业务部门4个,占22.22%;其他部门11个,占61.11%。

参与调查部门归档电子文件的统一存储格式为TXT的3个,占16.67%;DOC的12个,占66267%;WPS的5个,占27.78%;XML的1个,占5.56%;JPEG的4个,占22.22%;DBF的2个,占11.11%;XLS的3个,占16.67%;其他的2个,占11.11%。

参与调查部门中归档电子文件的存储方式采用在线存储的5个,占27.78%;离线存储的17个,占94.44%。

参与调查部门归档电子文件离线存储载体采用硬盘的14个,占77.78%;光盘的7个,占38.89%;其他的1个,占5.56%。

参与调查部门归档电子文件在线存储载体采用存储在独立的档案信息专用服务器中的3个,占16.67%;其他的14个,占77.78%。

参与调查部门中对电子文件管理与归档提出建议和要求的有4个,占22.22%。主要集中在安全性、格式统一、统一管理、操作简单、方便查阅五个方面。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文件 篇4

青建院人字[2003]6号

关于加强平时出勤考核工作的通知

院直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的组织纪律性,严明劳动纪律,严格考勤制度,保证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加强平时出勤考核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全校教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坐班人员实行八小时工作制,须按规定的时间准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无事串岗。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虽不实行坐班制,但对学校和部门规定的学习和集体活动应按时参加,并予以考勤,一次无故不到按旷工一日计。凡未经部门领导批准,上班时间不在岗者一律按旷工处理。

三、部门应加强管理,严格考勤,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度。教职工平时考勤情况应作为教职工学期和考核、评职晋级的主要依据。

四、考勤工作由部门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指定专门考勤员,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考勤签到表及汇总表、病事假条(病假条须经校医院签批)报送人事处。各部门应如实考勤,不得隐瞒。对瞒报、漏报者,一经发现扣发部门负责人和考勤员当月岗位津贴。全年累计三次的,考勤人员和部门负责人年终考核不能评称职及以上。

五、对于屡次迟报考勤的部门,全年累计达五次,在第五次迟报月份扣发考勤人员和部门负责人一个月岗位津贴。

六、各级领导不得越权批假。事假科级领导批准权一天,处级院系领导批准权一周,人事处批准权两周。两周以上由校领导批准。请假须办理正式手续。

七、病事假处理有关规定。

(一)病、事假、旷工人员岗贴、出勤奖处理规定;

1、病假每满十天扣发一个月岗贴和出勤奖(全年累计);

2、事假每满五天扣发一个月岗贴和出勤奖(全年累计);

3、旷工一天扣发当月岗贴和出勤奖、每满两天再扣发一个月岗贴和出勤奖(全年累计)。

(二)病、事假、旷工人员工资中津贴处理规定;

1、每月病休超过五天以上者,按实际天数扣发津贴;

2、长期病休,津贴扣除;

3、事假在十五天(全年累计)以内者,按实际天数扣发津贴;超过十五天(全年累计)者,超过一天扣发两天津贴;

4、旷工人员,旷工一天扣当月津贴的50%,旷工两天扣发当月津贴。

(三)旷工连续十五天、全年累计旷工30天给予除名处理。

(四)自2003年4月1日后实行生育保险办法,由青岛社会保险办负担生育津贴,女职工休产假学校按实际天数扣发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和五个月岗贴及出勤奖。

八、本规定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九、本规定自2003年9月1日起执行。

国语学院团代会请示文件 篇5

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的请示

校团委:

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学院党委的安排,我校院团委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中的有关规定,决定召开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现将有关事项请示如下:

一、大会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回顾和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我院团的工作,研究和部署新时期我院共青团的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和工作任务;选举产生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团结和带领全院团员青年,进一步明确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实践成才,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奋发有为的状态迎接新时期的挑战,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等各项事业再立新功。

二、成立会议筹备工作及会议召开时间和地点: 成立团代会筹备委员会,负责学院第二次团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筹委会下设选举组、秘书组、宣传组、会务组和保障组。

拟定于2011年11月5日在太原理工大学团校会议厅召开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

三、大会主要任务和议程:

大会的主要任务:全面总结上一次团代会以来我校共青团的工作;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团的重点工作方向;选举产生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二届委员会;选举产生我院出席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

大会主要议程有:听取和审议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一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二届委员会;举产生学院出席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委员会第三次团员代表大会的代表。

四、代表名额及构成意向:

我院现有19个团支部(其中本科团支部16个),团员478名。根据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这次代表大会拟定团员正式代表103人,占团员总数的21 %,女团员代表约占66.05 %。我院现有学生498人(其中本科学生345人)。

根据我院工作实际情况,拟选举产生团委会委员7名,其中女团员不低于33 %。

五、团委委员会组成及选举方法:

经院党委建议,团委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团委委员由上届团委在民主推荐、充分酝酿基础上,提出9名候选人(名单附后),报院党委和校团委同意后,提交团员代表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选举。并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产生团委书记、副书记,并进行委员分工。

召开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是我院团员青年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院团委将在院党委、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规范的程序,认真做好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充分发扬团内民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团员的民主权利,圆满完成大会的各项工作任务。

妥否,请批复。

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委员会

2011年10月25日

附:共青团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按姓氏笔画为序,共9人):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文件 篇6

日职院办字[2009]19号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立健全 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通知

各院部、处室:

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人感染猪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发电[2009]13号)、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人感染猪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日政发电[2009]1号)、日照大学科技园管委《关于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通知》(日大学管发[2009]6号)要求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实际,经学院研究决定,建立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上下配合,分工负责,共同做好防控工作。现将《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院部、处室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工作方案》

主题词:甲型H1N1流感 联防联控 通知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 2009年5月8日

共印6份

附件: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方案

为确保在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的通知》及《日照市大学科技园管委关于建立健全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各院部、处室间的信息沟通与措施互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遵循“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快速反应、运转高效”的原则,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甲型H1N1流感长效管理与应急机制,将防治工作纳入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

二、工作内容

1.加大宣传。利用各种形式、各种场合和各种手段防控知识,切实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认识。

2.注意以下防护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之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烹制猪肉时将猪肉烹制中心温度达到71℃以上,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7)学院餐厅要严把采购关,保障原料采购渠道,使就餐者放心安全就餐。

3.疫情监测:

(1)各院部、处室应建立健全考勤监测制度和学生晨检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和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并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进行登记汇总并追踪观察,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2)积极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相关部门联系,收集相关的疫情情报,密切关注疫情的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4.疫情应急反应。我院一旦发生疫情采取以下措施:(1)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联络畅通,并 4 加强疫情的通报;

(2)开展针对性的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3)学院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保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4)疫情发生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工作,并且加强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学校。

5、疫情报告。

(1)建立疫情事件逐级报告制度。疫情期间,各院部、处室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2)严格执行疫情报告程序。疫情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部门应严格按照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3)任何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疫情。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学院总务处(医务室)。各院部、处室要切实贯彻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的要求,高度负责,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共同做好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工作。各院部、处室要设立联络员,联络员要保持24小时联络畅通。

(二)制定工作方案。各院部、处室在以往的防控预案基础上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各院部、处室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方案,于5月15日前报学院总务处(医务室 地滋楼A152)备案。

(三)召开联席会议。由学院总务处牵头负责定期召开各院部、处室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会议,各院部、处室应如实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共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学院医务室负责及时整理会议纪要并报送日照大学科技园联防联控办公室。

(四)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报送。各院部、处室要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及时互通疫情信息,做到分工协作、信息共享、密切配合。各院部、处室于每天下午4:00前书面报送当天的工作信息(发邮箱rz8172120@163.com),报送信息要注重连续性、保证无间隔,由医务室汇总报大学科技园联防联控办公室。

(五)加强宣传,正确引导,维护校园稳定。各院部、处室应大力开展正面宣传,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治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做好公众心理疏导,正确引导学院舆论,避免出现公共恐慌心理。按照科学、客观、适度的原则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范应对宣传工作,宣传防护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信息和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为师生及员工解疑释惑,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共同维护学院稳定。

附:各院部、处室联络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附件:

各院部、处室联络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医务室:

丁国玉

8172120

*** 学院办公室:

组织人事处:

宣传宣战部:

秦小丽

纪委办公室:

范开田

工会:

教务处:

张秋灵

学生处(团委)高永会

保卫处:

吴国杰

总务处:

莫正根

计财处:

李宗英

产业处:

高教研究中心:李

招生办:

就业办:

郑国华

合作办:

于丽丽

学院服务中心:秦艺娟

财政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范伟军

8172345

8172222

8172061

8172065

8172055

8172016

8172011

8172103

8172166

8172067

8172096

8172063

8172333

8172555

8172070

8172175

8172005

8172126

*** *** *** *** *** *** *** *** *** *** *** *** *** *** *** *** *** ***

机电工程学院:单小眉

8172900

*** 建筑工程学院:毛凤华

8172002

*** 旅游学院:

8172827

*** 食品工程学院:张

8172988

*** 水产学院:

朱华东

8172105

外国语学院:

费日晓

8172185

信息工程学院:时彦艳

8172211

现代汽车学院:代

8172206

艺术学院:

梁成军

8172018

基础部:

张继光

8172039

继续教育学院(中德学院):邵春芳

***

***

***

***

***

历史文化学院文件 篇7

[关键词] 现行文件服务 政府信息服务 机构发展 历史回顾 走向分析

档案部门提供的现行文件服务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前奏”,从2000年至2008年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经历8年实践已形成一定规模,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其为档案馆赢得政府信息公开法定场所的位置,意义重大。本文将简要回顾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历史,指出其在8年实践中发挥的作用,分析其业务优势、内部困难和外部挑战,从而分析其走向。

1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发展背景和状况

1.1发展背景

探寻政府信息公开的前身,我们会找到“政务公开”、“阳光政府”、“电子政府”等字眼。这一热潮在我国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可分为四个阶段:①村务公开推动下的乡、镇一级政务公开,由此带动各个国家机关参与实践,如警务公开、检务公开等。②地方的试点立法,广州、深圳、上海等市相继推出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地方立法使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合法化,并规定了政府的义务。③档案部门的积极介入,如2000年深圳试办全国首家文件档案资料服务中心,之后相继出现北京市昌平区、江苏省常熟市等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全国各地档案部门开始为公众查阅利用政府文件提供有效途径。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2008年正式实施,档案馆作为法定的公开场所,设于档案馆内的现行文件中心变身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

1.2发展状况

1.2.1 从时间和数量上看,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继2000年4月深圳市档案馆建立全国第一家文档资料中心之后,2001年至2004年为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稳步推进的阶段,2001年11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山东省济南市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总结并向全国推广各个试点单位的实践经验。至2004年6月,全国有三分之一的档案馆开展了现行文件服务工作[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2003年和2004年全国国家级综合档案馆数目分别为3 121和3 127,可以估算,2004年全国约有1 040家档案馆开展了现行文件服务。

2005年至2008年为全面展开阶段,2005年6月全国已有2 367个国家档案馆开展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占总数的76%,其中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黑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和云南省都达到了100%,浙江省、湖北省达到了90%以上,吉林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贵州省、陕西省和青海省也都达到了80%以上[1]。至2007年,全国有3 161家国家级综合档案馆,而全国省市级90%左右的综合档案馆都开展了现行文件服务工作[2]。

1.2.2 从名称上看,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牌子”各异现行文件服务机构挂牌的名称有现行文件阅览中心(如北京市昌平区)、现行文件阅览室(如广东省和山东济南市)、文档资料服务中心(如江苏常熟市和南通市)、红头文件利用中心(如湖南株洲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政党文件阅览中心等。不同的名称可显示各地提供的现行文件服务侧重点的不同,区别在于所提供的文件范围和服务方式。

1.2.3 从类型上看,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可分为两大类①以中间档案馆的形式出现,深圳市文档资料服务中心是典型,其主要任务是收集、整理和保管全部文件和档案,现行文件利用服务是其中重要职能,除此该中心还负责向档案馆移交保管期满的文档资料。②以政府信息服务机构的形式出现,主要业务为收集文档以供查阅利用。大部分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属于这种类型:多数机构规模小,以政务文本查阅利用为主;少数机构有整体性、规划性的设想,如南通市文件资料服务中心,其目标为集中收集现行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文件资料,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系统,并提供数字化查询[3]。

1.2.4 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变身政府信息查阅场所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档案馆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定场所,此职能主要由原来的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实现。随着条例实施,全国有许多现行文件服务机构换牌子,更名为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如广东中山市的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现已经改为政府公开信息查询中心,在现行文件中心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收集文件并提供利用,目前该中心已收集100多个单位自1999年以来形成的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2万余件,内容涉及法律法规、经济建设、医疗教育、征地补偿、工资福利、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任免、行业标准和发展规划等[4]。

28年实践所凸显的作用

2.1利用政府已公开信息的场所

2.1.1 从实务层面看,作为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的一种方式,为公众利用政府信息提供实体平台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出现以前,社会了解政府信息大多通过媒体、新闻发布会或政府宣传活动,除了个别机关档案室少量向公众提供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服务(如北京市工商局档案室)以外,政府主动向公众提供现行文件以满足个别利用需求的方式极少。2000年起,现行文件服务机构作为档案部门拓展服务功能的新事物出现,提供经审查可公开的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服务性现行文件,以公布、公开有关政务信息和满足公众对政府文件查阅需求为基本功能定位。此定位因切合公众需要,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兴趣和关注,公众把此举看作政府信息公开的前奏。全国各级新闻媒体对此大量报道,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5年6月,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就报道了74次[5]。

从利用效果上看,在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发展的第一阶段,公众利用情况较好。上海市各级档案部门在2002年开设现行文件服务,当年便接待查阅利用12万余人次,提供档案30万卷次,2003年增加到近16万人次,40多万卷次[6]。根据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在全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至2005年6月,全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开展以来,已累计接待利用者100余万人次,提供文件110余万件次,成为档案馆利用工作的新亮点”[1]。

现行文件服务机构作为公众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新窗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新方式,对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具有积极意义,在《条例》颁布实施前,成为公众利用政府信息的唯一实体平台。

2.1.2 从法律体制看,档案馆成为政府信息公开场所,公开服务主体的位置得以填充现行文件服务是在档案部门主动承接、组织下开展的全新信息服务,顺应了档案馆职能拓展和社会利用的需求。与此同时,许多学者对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提出疑问,更从整体政府信息公开体制的视角提出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服务主体地位。在尚未有全国性法规的时候,不少地方立法走在前头,如广州、深圳、上海等,要求政府通过政府公报、报刊杂志、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广播电视媒体等方式发布信息,现行文件服务机构作为实体服务平台,其法律地位得到确认。2004年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就指定该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为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中心。而对于尚缺乏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地方政府,现行文件服务机构成为公众利用政府信息的主要途径。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6年起草,2007年颁布,2008年正式实施,随着此进程的迈进,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档案馆正式成为法定利用政府已公开信息的场所,设于档案馆内的现行文件服务机构,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途径之一。

2.2拓展档案馆服务的创新举措

20世纪末期,在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档案专家们指出,“数字化时代档案馆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展……从单纯为国家机构服务扩展到为全社会服务;从单纯为政府官员服务扩展到为广大民众服务”。因而,拓展服务范围与方式是档案馆发挥社会功能的主要途径,其要旨便是满足社会广大普通民众的利用需要[7]。

现行文件服务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档案馆最富创新精神,最具时代气息的服务举措[8]”,同时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需求,实现“双赢”。档案部门看准社会信息化发展、民主政治、政府职能转变等所要求的政府信息公开,考虑拓展服务范围与方式的自身发展要求,同时分析档案体系稳定性及其在收集、整理、提供利用档案信息上的业务优势,在新世纪大胆创新,开拓了现行文件服务的新功能。在此过程中,档案馆用现行文件服务修炼内功、推陈出新,服务方式和手法日益丰富,这些无疑都在提升档案机构的服务理念和素质。如河南省各级档案馆设有信函查阅的委托服务、电话预约的承诺服务、信息性咨询服务、网上查阅服务等[9]。笔者认为最难得的是在行政服务、审批中心或其他便民地点设立服务点,突破了档案馆的地域限制。如济南市、县现行文件服务把现行文件目录送到社区、乡镇,使社区档案室和乡镇档案馆成为现行文件服务向下延伸的第三级平台[10]。档案部门的功能突破和服务创新为其提升了社会影响力,进馆人数大幅攀升,媒体宣传报道增多。档案馆在推行现行文件服务的同时拓展自身的服务领域和方式,提升服务理念和素质,提高了档案部门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优劣分析

3.1业务优势——服务开展的源头

在实践上,档案部门下设的现行文件服务机构能够在8年实践中形成规模并取得法定地位,源于其在业务上的优势:借用原有的档案信息收集、整理、保管、服务等工作,高效率、低成本地开展新的信息服务。不少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筹备时间很短:北京市昌平区现行文件阅览室筹备不足4个月;南通市文件资料服务中心连同南通档案信息网,从发文到开通历时半年;常熟市文件资料服务中心从领导批示到对外开放不足2个月;上海市档案馆从开设现行文件阅览窗口进行试运行至正式对外开放历时4个月。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基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搭建起业务框架,速度之快让人惊讶,档案系统本身的业务优势是关键。

3.2内部困难——8年实践的经验

3.2.1 常规性收集机制缺失,文件源难以保证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在成立之初,就在文件源问题上大下苦功并争取领导支持,不少地方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各职能部门向档案馆报送文件。但在运行过程中,养成随时移交习惯的部门少,移交文件范围狭窄,每年报送的文件数量十分有限。其原因主要有:

缺乏报送机制。如南通市在文件中心筹建时只有《关于向南通市文件资料服务中心报送现行文件资料的通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缺失后续的报送规定,因而难以形成常规的收集机制。

报送规定限制性弱或操作性弱。①致使现行文件服务机构收集的文件数量少。比如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是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中心,上海市2004年颁布《关于加强政府公开信息送交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各级政府机关在向社会公开信息的同时,应向同级档案馆送交信息全文以及《指南》、《目录》、《年报》的电子文本一份”。但这一规范性文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如表1所示,2007年上海市市级机关主动公开信息17 817条,而中心在当年收集到的全文744件,目录1 385条,分别占该年市级机关主动公开信息的4.17%和7.77%。中心收集的文件和目录都远远低于主动公开的信息量(皆不考虑纸质版与电子版有否重复)。2008年,全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乘此东风,中心的收集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所收集的全文和目录分别占市级机关主动公开信息的48.06%和48.96%,而2009年文件和目录的收集率就又下滑到20.18%和33.44%,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上海2004年开始实施《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经历了多年的实践,中心的文件收集工作有规范性文件支持,但从数字可以看出,文件报送的规范性文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由于报送规定的限制性弱,有效的常规性收集机制迟迟没有建立。②向现行文件服务机构报送文件的机关单位少。比如常熟市,刚开始时有《文件和文件资料报送工作具体操作事项》(常办发字[2003]59号),与上海基本相似,都是要求相关文件“随时形成,随时报送”,但由于操作性和限制性都很弱,无法形成有效常规性机制。据调查,“报送文件的单位已从最初的140个减少到4个[11]”。2006年,常熟市档案局制订了《报送已公开现行文件具体操作办法》并组织报送人员进行培训,当年中心才接收101个单位的3 698件文件[12]。不少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因收集机制缺失的问题也遇到与南通、上海和常熟相类似的情况。

而比较成功的是深圳市的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其采用中间档案馆的形式在2002颁布《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与文件收集利用条例》,保证所有文件的收集,因而其现行文件收集工作也做得较好。深圳市的做法可以借鉴,其对文件收集工作的立法规格最高,且在条例中规定了需移交的文件类型和次年6月移交的时间限制。从立法上重视收集工作,规定移交文件的类型和设定时间限制,这些要素有效细化了收集的要求,对深圳市文件收集长效机制的形成有很大作用。

各个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在设立时仓促上马,收集工作依照行政命令进行,而收集机制尚未建立,致使后续的文件收集远没有第一次有效,因而新增数量越来越少。在8年实践中,收集问题成为挥之不去的难题,仍将影响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未来。

3.2.2 需求调查和利用反馈缺失,上门利用量低2000年至2008年,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设立和对外开放切合社会普遍需求,在初始阶段上门利用量让人欣喜,但好景不长,机构对外服务一两年后,利用量跌至很低的水平,甚至出乎意料。

比如广东省中山市。2010年3月,中山市开始了建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与构建法治型服务型政府专题研究项目,通过访谈笔者从中山市档案局得到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的一些相关数据:中山市2005年开展现行文件服务,2008年中心的利用件次为24件;而2009年中山市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变身政府已公开信息查阅中心,当年利用件次为21件,截至2009年该中心收藏文件30 816篇,其中绝大多数的文件没有被利用过,上门利用量低得惊人。与上门利用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上点击情况,据中山市档案局统计,2008年有9 186人次通过中山档案信息网查阅政府公开信息,2009年点击量更上升到56 991人次,升幅超过600%。虽然点击量不能指明公众利用是否已达到目的,但这个增幅起码说明公众对这方面信息的需求强烈。由此可知,公众对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基本持肯定态度,但关键是机构能否以适当的方式满足公众的需求。需求旺盛和上门利用量低的反差,恰恰需要在现行文件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上作进一步调查,及时接受公众对现行文件服务的反馈意见并据之对工作作出改良。

但从现行文件服务机构成立之初到现在,多见利用量低的报道而少见公众的利用反馈。南通市文件资料服务中心是少数曾对服务开展调查的现行文件服务机构。从表2的数据可以计算,2002年至2004年的日均利用人次分别为2.65、2.22和1.58,而2006和2007年的日均利用人次则更低。根据南通市档案局的调查,2002年至2004年南通市文件资料服务中心分别有19%、15%和22%的利用没有达到目的;而有效的利用中,工作查考是其中一个目的,而占据绝大多数利用目的显示为“其他”。这说明南通的调查有重视公众的利用反馈,但仍然没有触及公众利用现行文件的实际目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上点击急剧升温,2006年,南通市现行文件服务网上利用达85 600人次,而上门利用只有148人次。由此显示,现行文件服务和公众需求之间尚未建立良好的连接。

在查找资料的时候,笔者发现专门针对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调查很少,浙江省和南通市曾做过调查,难以查找其他地方的统计数据,或者只能查找到残缺的数据,更谈不上有效的需求调查和公众利用反馈。大多的现行文件服务的报道和总结缺乏数据支持,说明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缺乏深入的需求调查,在资源结构、服务内容和方式上无法做到有针对性。

4新鲜事物带来的外部挑战

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现行文件服务的名头逐渐失去社会热度,取而代之的是“政府信息公开”。现行文件服务机构面临更名、业务重组甚至合并等变动,有的换上政府公开信息服务中心的牌子,有的成立文件档案“一站式”的政府信息服务机构。而此时,新鲜事物也在冲击着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地位。

4.1 政府信息发布平台

在法律法规的要求或政务公开的推动下,各级政府部门都在建立并不断完善自身网站,使其成为发布信息、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门户。根据中国政府网站年度绩效评估的消息,2004年有76个国务院部委及相关单位、31个省级政府、333个地市级政府以及414个县级政府门户网站参与评估。至2009年全国性政府网站的年度绩效评估已经进行到第八届,以政府网站为主的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在全国普遍开通,覆盖率很高。在评估的各类指标体系中,信息公开作为其中的一级指标并被赋予20% 以上的权重,因而随着政府网站绩效年度评估的开展,政府信息发布平台将做得越来越好,也将越来越受到公众欢迎[13-14]。2005年上海市各政府机关信息公开专栏的访问量为1 358.9万人次,2006年2 441万人次,2007年至2009年分别为1.88亿、1.67亿和1.69亿人次[15]。由此可看出公众乐于接受网站查阅的方式。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如只提供上门利用服务,因时空限制等因素面临巨大威胁,有可能将变成主要服务社会弱势群体的信息机构,而失去其应有的信息服务功能。

4.2 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现时在国内仍然是一个生疏的概念,“没有专门的政府出版物管理机构,政府出版物与普通出版物混在一起……[16]”政府出版物包括政府报告、官方白皮书、一些公布在特别出版物上的国家政策性文件或法规性文件,如出版成册的政策汇编或党报党刊,或独立出版相应的法律条文文本等。我国信息公开的范围将在行政、立法、施法、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等方面全面铺开,信息利用所涉及的问题将不断显现,权威的官方信息来源和官方解释将成为须要,此时将有必要出版权威的政府出版物。现时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注重自身出版物的发行,如专报和专刊。政府出版物所承载的信息全面而深入,发行方式普及性强,因出版成册而参考利用价值高、信息开发价值也更高。政府出版物的发行将近一步削弱现时现行文件服务提供查阅利用的功能。

5走向——有为才有位

通过分析现行文件服务机构的业务优势和内部困难可知其优劣,通过分析新鲜事物带来的外部挑战可知其生命力。笔者认为有为才有位!现行文件服务机构在成立和形成规模时,看准形势,勇于创新,为公众提供了一项新服务。但其在政府信息公开视角下,经历业务重组等变动,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之一,服务的标准和水平都需要提升。变身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的现行文件服务机构若要在巨大的信息公开浪潮中占领重要位置,则必须在服务上深耕细作,改变过去8年粗放式、低水平的发展模式,解决文件收集、上门利用量低等内部问题;同时还必须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紧跟公众信息需求上内容和方式的发展,尽可能整合查阅利用、信息挖掘、公开申请受理、信息咨询等多种服务方式,开辟网络服务平台,在档案部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信息服务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毛福民在全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2009-03-08].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64270/64271/4400504.html.

[2] 赵淑梅.档案部门开展现行文件服务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关系.档案学通讯,2007(2):47-49.

[3] 肖正德.现阶段现行文件开放利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南通市文件资料服务中心为例.档案学通讯,2005(4):65-69.

[4] 中山市政府公开信息查询中心简介.[2010-12-16].http://www.zsda.gov.cn/html/zfxx/zxjj/.

[5] 邹伟农.上海全面推进现行文件开放阅览服务.上海机关动态,2004(4):28-29.

[6] 张林华.公民信息权与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上海市市、区部分公共档案馆信息利用情况及分析.档案学通讯,2007(1):81-84.

[7] 黄菊艳.新世纪综合档案馆的走向//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7-133.

[8] 陈淑媛,李永瑞.兰台学术.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02.

[9] 翟霣远.河南省市县区档案馆开展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档案管理,2006(2):62-63.

[10] 济南市档案局(馆).健全网络完善服务——济南不断深化已公开现行文件服务工作.中国档案,2005(9):22-23.

[11] 周毅.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6.

[12] 常熟市档案局.2006年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要点.[2009-04-02].http://www.changshu.gov.cn/cs_system_php/bmxx/article.php?articleid=920.

[13] 2004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分析.[2010-12-15].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166006/.

[14] 第八届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2010-12-15].http://tech.sina.com.cn/i/2005-03-08/1344544641.shtml.

[15] 上海市档案局.2005年至2009年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2010-10-27].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14868/userobject21ai400416.html.

[16] 程真.简述中国政府出版物.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3(3):1-6.

上一篇:低碳生活的初二语文作文600字下一篇:企业公文写作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