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通用12篇)
历史文化街区 篇1
随着城市建设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的转化,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城市文化发源和发展地的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文化资本和战略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生态特征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空间“文化生态平衡”逐渐遭到破坏,某些文化生态“物种”正趋于消亡。现有的历史街区保护基于历史保护学理论,注重本体的静态维护而忽视文化的动态延续,造成保护与发展的永恒矛盾。本文以重庆金刚碑历史街区为例,尝试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将历史街区作为一个不断演变生长的“生命体”,研究其生长演变的规律和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探讨更加全面地推进和引导历史街区功能和空间保护和发展的方法,以有效延续其文化肌理和历史文脉。
金刚碑历史街区位于重庆北碚区近郊缙云山麓的嘉陵江畔,因江边有巨石入江心而得名金刚碚(谐音“碑”)。街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因煤业码头而兴起的,“抗战”时期因地势利于防空,国民政府的部分党政机关、科研单位、文化机构、大专院校迁至此办公。同时,许多专家学者和社会名流如梁漱溟、熊十力、周谷城、谢无量、吴宓、陈子展、孙伏园、孙越崎、翁文灏等曾寓居于此,或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或兴办实业、开展科研,盛极一时。街区内一条小溪蜿蜒穿过,形成两水交汇、两面环山的自然山水格局。街巷与建筑沿小溪与嘉陵江呈“T”形台梯状分布,依山就势而建,具有典型的山地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形态。目前,街巷格局和部分建筑保存较完整,但由于年久失修,大部分建筑和环境破损严重,部分新建筑对历史环境也造成了破坏。如何抢救性保护其传统风貌,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老街的历史文化资源,助推城市文化建设是当前金刚碑面临的紧迫问题。
一、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生态系统
文化生态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着重研究不同“文化物种”与其周边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不同的社会“文化物种”或种群在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功能作用、存在状态以及生态演进等方面的规律和特征(1)。文化生态学创始人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Julian Haynes Steward,1902~1972)认为,文化演进的因素是文化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不同的文化形式是对不同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因此,城市中汇集、积淀的各类文化,包括文化观念、行为方式、物质空间环境等,都是在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2)。
历史街区的传统空间文化生态系统是对周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是融合了地方传统文化和外来精英文化的时空统一有机体,系统中的各个文化生态群落发挥着各自的“自然选择”作用,不断地促进文化的演变更新,并逐步发展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文化。
1. 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层级
在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空间文化层级是一个多样、统一的文化有机体。各个空间文化层级内,由于彼此共同的文化基础,其空间具有相似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区域空间特色。
(1)文化丛
文化丛是文化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更加整合的一组文化特质,他们存在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之中并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发挥作用(3)”(图1)。文化丛往往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组合。从文化生态学理论来看,文化丛也可以被理解为城市内部具有类似空间结构或者风格特征的那类城市空间区域。例如,可以根据历史遗存的类型将城市历史文化划分为历史街区文化丛、工业遗产文化丛、红色历史文化丛等,而金刚碑就属于重庆历史街区文化丛。
(2)文化簇
文化簇是文化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比文化丛小的文化单位。在文化丛中独具特色的整体空间形态、文化场所、空间单元、建筑类型等可以定义为文化簇。如金刚碑历史街区中与环境契合的整体空间形态、传统民居院落、码头、会馆建筑、古黄桷树等均可以被认为是文化簇。
(3)文化链
对于文化链的解释较多。有的学者认为文化链是不同的文化因子之间、同种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现象(4)。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中,可以将文化群落(文化丛或文化簇)之间能量与信息传递的管道称为文化链。文化链常常与作为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的廊道相结合,这就使河流、街道等成为文化链的载体,是城市空间文化群落相互之间的联系轴和发展轴。
2. 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要素
借用景观生态学概念,在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可以将空间文化要素分为基质、斑块、廊道以及不同空间交接的边缘区域(边界)四个部分。
(1)基质
基质是指景观镶嵌内的背景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类型,具有面积大、连接度高和对景观动态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等特征,是城市景观中最广泛连通的部分(5)。在历史街区中,基质可以被认为是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肌理及内在结构的面积较大的空间。对于面积较大的平原地区历史街区来说,街区整体空间肌理是特征最突出的基质;而对山地历史环境来说,其所依存的自然空间和环境结构是特征突出的基质。金刚碑历史街区两面环山、两水交汇的自然山水地理格局就是街区的基质,是街区发展演化的环境基础。
(2)斑块
斑块是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质)在性质和外观上不同的空间实体,是在表面上与周边基质不同的非线性的空间区域(5)。从城市整体空间来看,历史街区就是一个类型的斑块;从历史街区来看,街区内具有特殊功能和形态的空间元素就是斑块,它是不同类型的文化簇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在金刚碑历史街区,可以划分出传统民居斑块、特色场所斑块等。
(3)廊道
廊道是城市景观中的唯一线型要素,是不同于两侧相邻基质或斑块的一种特殊的带形要素类型(5)。在景观生态学中,廊道根据其空间类型、人类的作用以及自身特点可分为蓝道(河流廊道)、绿道、灰道(街道或公路)。廊道既是不同景观基质的分界线,又将不同景观基质相互衔接和协调。在金刚碑历史街区中,景观廊道包括街区中部的溪流以及弯曲的街巷廊道。廊道是文化链的主要载体,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聚集和交汇的线形空间场所。
(4)边界
边界是相邻生态系统交界的区域,它是“景观的皮肤”,具有过渡性和阻滞作用。边界最引人注目的生态过程是边缘效应(Edge Effect),即边界区域周边生物群落比较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出现不同生态环境的生物物种共生的现象,种群密度也有显著的变化。在城市历史街区的边界区域中,由于空间中基质和斑块之间的能量、文化、信息相互交流频繁,使其成为街区空间发展的活跃区域,其空间类型丰富,空间物种众多,影响街区环境的持续发展及其文化物种的多样性维持。
二、历史街区的空间文化生态特征
从文化生态学视角可以将历史街区的各种文化类型和文化要素进行整体研究,通过其主要的文化簇(空间形态、特色行为场所、建筑形态等)、文化链(信息符号系统)所构成的历史文化斑块、廊道与基质(街区整体自然空间或街区空间)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历史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特征,为保护历史街区的各个文化要素、延续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网络奠定基础。
1. 空间形态特征
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是最重要的文化簇。街区的功能结构、空间格局、街巷布局等物质因素在空间位置上的关系因不同的结构模式而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气质(6),而且其相互之间以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通过彼此的协同达到内在和外在的和谐,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影响并保持连续性,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簇。金刚碑历史街区是在开放的时空文化环境氛围中,依托煤业资源逐步兴起发展的,其街区整体发展顺应地势,依山而建,平行于等高线,利用较宽敞的山间台地进行空间营建(依山式),逐步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Y”形形态,街巷之间的高差以梯道、斜坡相连,充分体现了以自然基质为基础的原生空间模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图2)。
此外,街区空间形态中的街巷空间形态和街巷空间层次是极重要的文化簇,它能反映出街区内历史建筑生长的健康状况。街区内街巷空间层次越丰富,说明街区内文化生态因子越多,即在一定层面上反映该街区空间内各文化生态因子生长健康度较高;反之亦然。在金刚碑历史街区中,街巷空间形态是与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地势地貌相适宜的,顺应了周边自然环境基质,其街巷空间宽窄相适、高低交错,具有山地街巷空间的典型性和独特性,同时街巷的走向也适应地形和建筑物布局的变化,形成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图3)。
2. 特色行为场所
历史街区的特色行为场所是展示街区内在气质和外在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文化簇。它们作为城市传统文化丛根植的土壤和人们对城市归属感的寄托,具有巨大的文化和社会价值。码头、传统商业街、空间节点、传统艺术场所等都是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典型的特色行为场所,代表着复杂的城市历史和集体记忆,是多种文化在交流过程中逐步融合形成的文化因子。保护特色行为场所既能维持各种文化活动,还可以扩大居民同环境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加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实现延续城市文化基因的目的。
金刚碑历史街区与嘉陵江交汇处的码头滩地、民国时期的文人名人居所和著名机构都是特色突出的行为场所。如张之江任校长的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旧址、于右任为董事长的草堂国学专科学校旧址、梁漱溟为校长的勉仁中学和勉仁书院旧址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抗战”文化氛围,是历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完美结合,也是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突出体现,极大地丰富了金刚碑的历史文化内涵。
3. 建筑特征
建筑特征包括细部特征,突出反映了地域文化和时代文化,包括地方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技术、工艺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是历史街区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显性的文化簇。建筑特征具体表现为建筑形制、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及单元构件、建筑装饰等。金刚碑历史街区内传统建筑蕴含着重庆地域特有的文化生态特征,是地方建筑文化与各种建筑文化思想在发展演进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产物。顺应地形的台院式建筑、灵活的空间组合、朴素的地方材料以及宽出檐、小青瓦、灰白墙等都体现了重庆的地方文化特色。
建筑的细部往往能鲜明地反映一个城市的整体风貌和地域文化,是历史街区重要的文化要素。建筑细部中的檐口、门、窗等的样式、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色彩和装饰元素等,都能体现整个建筑的文化特征及当时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中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全息的特征,不同文化的一小部分也能反映出整个文化的一些特点,建筑文化就具有这种特性(图4)。
4. 信息符号系统
信息符号系统是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系统中各文化生态群落(簇)之间的文化生态链,将各个文化生态群落有机地衔接起来,使系统发挥最大的效应。
每一个历史街区都有内在发达的符号系统,对居民和外来者都具备符号意义,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符号识别相关的文化信息。历史文化街区中一些不断重复的传统历史文化元素和信息符号(如建筑类型、建筑构件、特殊装饰、色彩、构筑物等)经过识别就可以了解其空间文化的类型特点。金刚碑历史街区中连续的传统建筑的木雕门窗、小青瓦屋顶以及石板梯道、黄桷树等符号信息使其街区特征一目了然。此外,越是稳定的传统建筑体系,其信息符号越是稳定而明确。而历史街区中的新建筑,如果延续了传统建筑的形象符号就可以延续其风貌特色,反之亦然。
三、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延续
通过对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特征、特色行为场所、建筑特征以及信息符号系统等文化生态资源的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文化生态资源类型、文化要素构成及其空间表现特征,把握各种文化生态资源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及其发展演进规律,进而可以提出以保护文化基因为目标的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
1. 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构建
在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保护更新中,首先应以系统论的观点将街区空间环境和历史文化要素视作一个完整的网络,并结合“文化生态位(7)”的保护和延续,提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保护更新策略。这就需要将历史街区中具有稳定和恒定性的“文化生态位”(即“结构性生态位(8)”)凝练、提取出来,作为构建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结构性生态位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占据街区空间结构位置的文化要素,包括整体空间形态、空间肌理、空间边界、中心性特色行为场所、轴线性廊道等,其自身具有系统的稳定性,不会频繁地出现深层次的变化或变异,是历史街区内具有“传统性”和“习惯性”的部分(9)。
金刚碑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中,将结构性的历史建筑和传统空间结构提炼出来,并从总体层面加以整合。即在街区整体空间结构上重点保护一些具有突出巴渝文化和陪都文化的结构性历史建筑—缙云书院、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旧址、梁漱溟旧居、会馆等,并保留街区中间的溪流、主要街道和巷道等生态文化廊道,以维护街区的结构性文化生态位,建立起以文化廊道为坐标轴、重要历史建筑和特色行为场所为坐标点的街区历史空间标识系统,成为历史街区文化生态演绎过程中恒定的基因,使其得以在新的结构系统中延续和合理地生存,以达到对系统内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图5)。同时,利用重构主义手法,将“结构性生态位”建立在新的空间联系上,使街区各个历史时期都能留下各自的文化生态痕迹,在新与旧的交织中创造街区活力。主要方法是对街区内一般历史建筑(包括街巷两侧的临街建筑)进行适当的保护性改造,以达到有机更新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目的。
2. 文化生态廊道的重构
“城市物质文化生态群落是细胞,服务体系则是网络,只有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文化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新陈代谢平衡(10)”。历史街区拥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足迹,文化生态因子具有混杂、多元的特点。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廊道(包括街巷、河渠等)的保护更新,关键是要保护、恢复和强化以廊道为载体的文化要素,并串联地标式的历史文化建筑和特色行为场所,以形成网络式“生态链”,实现街区文化生态系统的代谢和平衡。
在金刚碑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中,保护好重要的结构性历史建筑的同时,还要通过保留现有的街道、巷道、溪流以及开辟小广场、游览步道,强化具有特殊文化心理意义的非物质文化场所或视觉心理联系的“文化足迹”,将各种文化斑块(陪都遗址、名人故居、传统民居、码头、黄桷树、活动场所等)串联起来,形成网络化的文化生态廊道系统,增强街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和完整性,在街区历史文化生态基质的基础上植入一些新的文化斑块,加强街区内的各项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图6)。
3. 文化丛特征的凝练强化
空间肌理是历史街区文化丛特征的最突出构成要素,具体表现为历史街区的空间肌理,包括空间图底关系、空间结构等。历史街区在城市历史发展的冲刷下,很多历史街巷空间肌理尚能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关键在于活跃在空间肌理下隐含着的人文情结。根据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1997)的观点,文化在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绝大部分特色均编译在类型中,空间肌理的形式只是其表层结构,类型则是其深层结构。
延续历史街区文化丛,应注重对历史街区空间肌理特征的凝练,对街区空间肌理所涉及的街区布局、巷道、建筑组合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整合强化,以达到内在本质的延续。同时,街区空间肌理的连续性变化是由其自然环境基质的不同而形成的,因此,在进行街区空间整合时,对新建的部分应当充分尊重原有空间的文化生态群落特征,延续空间肌理与环境基质的相互关系。在金刚碑历史街区空间肌理的保护更新中,继承了传统的“起、承、转、合”的街巷空间结构,避免由简单的机械划分而造成街巷空间序列的平铺直叙(图7)。同时,为了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特征,建筑群体的空间组织顺应山势变化,因地制宜,采用复合、分离、串并联、穿插、层叠等方法,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形成高低起伏、层次丰富的建筑空间形态(图8)。
4. 文化生态氛围的动态创造和保护
文化生态氛围就像生态学中的环境基质一样,它给予历史街区各文化生态细胞人文营养,维护和促进历史街区的发展演进。历史街区中的特色行为场所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空间文化意义,是营造城市独特文化生态氛围的重要因子。不同地域的历史文化氛围会造就出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场所,它是与传统的街区空间形态及民俗文化紧密相连的。
动态创造和保护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氛围,可以结合标志性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新建筑的营建,以及街区街巷、节点空间的保护和更新,延续和营造具有文化特色的行为场所,让传统文化空间产生张弛交替的节奏变化,增添街区的趣味和生机,为居民提供休憩、交流、聚会的场所。同时应注重突出历史建筑的主体地位,保留人们的认同感、归属感,维护好街区传统的整体环境意向。在金刚碑历史街区文化生态氛围的营造中,于主要街道两侧,引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商业老字号并形成一定规模,恢复原有的商业氛围;结合街区内特有的陪都时期的文人、名人旧居等历史建筑挖掘文化内涵,建设一批反映街区文化的博览设施和文化设施,将形成金刚碑街区的一大特色;通过保护原有的街巷系统,新增街巷节点空间,设置活动广场以及戏楼、茶馆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组织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保留人们对金刚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维护和延续古味、渝味、文化味的文化生态氛围(图9)。
四、结语
如何有效保护历史街区,并使其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当前历史街区面临的主要矛盾。引入文化生态学理论,解析历史街区这一文化“生命体”的文化生态系统,研究其生长演变的规律,通过文化基因(文化类型和文化要素)的保护和延续,探寻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途径,对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摘要: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解析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系统,分析其文化生态特征,并以重庆金刚碑历史街区为例,从文化生态网络系统的构建、文化生态廊道的重构、文化丛特征的凝练强化以及文化生态氛围的动态创造和保护等方面探寻其文化生态发展的适应性方法。
关键词:历史街区,文化生态,空间,保护,更新
参考文献
(1)参见:冯天瑜.文化生态学论纲.知识工程,1990(4)
[2]参见:J.Grinnell.The Niche-relationships of the California Thrasher.Auk,1917
[3]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4]参见:Richard T,T Forman,Michel Godron.景观生态学.张启德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
[5]参见:翟辉.“斑块·边界·基质·廊道”与城市的断想.华中建筑,2001(3)
[6]参见:顾朝林,甄峰,张京祥.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7]“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8]“结构性生态位”是指在城市空间文化生态系统中,占据系统结构位置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对系统内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且能够影响系统总体平衡的基础生态位。
[9]参见:何依,李锦生.后现代视角下的旧城空间更新.城市规划学刊,2008(2)
[10]参见: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以天津青岛大连研究为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1]参见:Aldo Rossi.城市建筑.施植明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
历史文化街区 篇2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赋存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在保护名城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化等方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对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中的我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已成为一个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难题,杭州是首批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域,其具有的文化底蕴已无法估量,面对时代飞速发展的这一现象,对于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也有了一定的难度,怎样使得这座古老的城市符合现代发展的脚步,也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又该做出怎样的具有实质性的工作。
关键词:保护、改造、基础设施、文化街区
一、引言
杭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区已公布保护历史文化街区10处,保护面积超过400公顷。自1999年开始,杭州陆续组织实施了多处历史文化街区综合保护工程1,这些街区分布在城市不同区域、文化内涵各具特色、现状情况各不相同,经过十余年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力推进实施,这些街区的保护与整治工作均已完成。杭州市将历史文化作为城市的最大“卖点”,对城市文化保护的深度和广度已较为深人,在取得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教训杭州的实践体现了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种种矛盾与无奈抉择,笔者曾经参与了多个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设计工作,下面就此谈些体会。
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及总体情况
1996年编制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首次确定了小营巷、中山路、湖边村、清河坊4个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对名城保护的加深和保护范围的扩大,2001年又增补了北山街等3个历史街区,2003年修编的《保护规划》确定了10处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还推荐了13处拟保护的历史地段。2004年11月,市政府颁布《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对历史文化街区作了明确定义: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古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外部景观较完整地体现杭州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村镇或建筑群。截比到2006年10月,全市共有25处历史街区(地段)被列入保护名单,保护而积共400余hm2,其中上城区的保护而积占全市保护总而积的40%。
来江南集镇传统风貌的西兴老街、长河老街等;有南宋皇城内传统街市的代表,清河坊、中山中路等;有江南传统民居的聚集地,如五柳巷、元福巷等;有近代各种住宅形式的典范,湖边村、思鑫坊等。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市规划局先后邀请多家知名院校及
设计单位参与了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这20余处街区的保护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其中,清河坊一期保护工作已实施完毕;小营巷保护工作已部分实施;元福巷、小河直街等5处街区的保护工作已于2006年全而启动;清河坊二期保护规划已通过会审,正报批市政府。
三、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内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1.道路交通系统无法满足新时期的交通需要
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道路格局、街巷格局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空间特色和文化特色(见图1)。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原有的街道尺寸、道路铺设材料等都无法满足现在的交通需要。此外,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内河道污染严重,桥梁普遍存在破损情况。以北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在整治改造之前,街区交通流量过大,节假日交通拥堵严重。北山街两端的断桥与岳庙附近人车争道严重,交通秩序混乱;全线快速流动的车流严重干扰了旅游者的观光游览秩序,游人缺乏停留空间和安全感,难以驻足观景。这些问题不能通过简单的拓宽马路的方式解决,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要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还要保护好原有的街巷格局、周边的景观环境,才能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完整保护,更好地传承历史记忆。
图(1)北山路历史街区
2.给排水系统超负荷
1)给排水管道老化。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给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管道老化问题。早期的管道基本采用铸铁和镀锌的管材,由于使用时间较长,管道锈蚀严重,水垢沉积较厚,极大地影响了管道的通水能力。
2)供水量不足。
随着历史文化街区内人口增多,用水量日益增大,而原有供水管道管径过小、原有水压和供水量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一些蓄水设施陈旧、不卫生,如北山街栖霞岭一带还在使用山上的老式蓄水池和自建水箱,造成生活用水的二次污染。此外,一些街区内还未安装一户一表,计量设备的落后增加了供水管理的难度。
3).雨水、排污系统落后。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排水系统落后,目前还在采用雨、污合流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量;另一方面,管道容易堵塞,既不卫生,又不环保。
3.能源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不完善
1)在能源系统方面,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的总用户量还达不到一定标准,煤气管道铺设工程尚未开展,许多居民仍在使用煤炉或瓶装煤气。煤炉燃烧产生的烟雾会污染环境,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并且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瓶装煤气需要经常更换,使用不便,而且街区内老年居民占多数,容易因瓶装煤气使用不当引发火灾。
2)在通信系统方面,历史文化街区内存在电线架空布置、纵横交错、杂乱牵拉等现象,一些居民还将衣物晾晒于电线之上现图力,既破坏了街区的环境面貌,又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原有的供电线路老化,缺少漏电保护装置,且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容易导致触电和火灾。
3)在环境系统方面,历史文化街区内公共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大部分街区垃圾清运不及时,卫生条件恶劣,生活垃圾遍布,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还破坏了街区的历史风貌和景观环境。此外,街区缺乏公共绿地,导致街区绿化不达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4.防灾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在消防通道方面,历史文化街区的道路格局无法满足现行的消防通道尺寸要求。例如,在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过程中,由于街巷尺寸难以达到消防通道最小值的要求,街区改造迟迟不能获得消防部门的许可。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房屋大多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容易引发火灾。街区内许多建筑缺乏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加上电线等设施严重老化,存在火灾隐患。
许多历史文化街区位置均临湖、临河,或处在城市低洼地段,遇到洪水、暴雨和泥石流等突发性灾害,这些街区往往受灾最严重。在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改造中,应不断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的河道、水渠、闸门和泵房等泄洪排涝系统设施。
图(2)街区内的电线乱拉现象 图(3)狭窄的街区道路
四、杭州历史文化街区内基础设施改造的思考
1.基础设施改造应符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总体要求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改造要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风貌的完整性为前提。针对每一处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特色,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改造时应避免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建筑及周边环境的破坏。2.历史文化街区内道路系统应合理定位和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内道路的改造应以“限制为主、疏堵结合、依靠周边、内部改善”为原则,对街区内道路系统进行合理定位,重新规划道路布局,减轻街区内道路负荷,逐步恢复原有道路的历史文化特色。
以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为例,由于街区空间小现图乡,老街、小巷不能承载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所以规划不考虑让机动车进入街区内部,而是通过湖墅北路、小河路与长征桥路的外围绕行,满足居民日常出行和旅游者通行的需要。
3.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水务管网系统和能源系统
在水务管网系统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内原有的供水、排水管道系统进行更换和改造,结合用量预测及街区内的道路规划,合理布置区块内的供水管网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方式,增加必要的污水管和雨水管,并对雨水、污水管道进行合理布置。此外,还应对水箱、水表等设施进行改造,取消原有水箱,实行一户一表制。
4.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通信管线、电网管线
整理现有通信管线、电网管线,将电力架改为地埋电缆,推行管线“上改下”的清理方式;对管线建设经营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有效开展通信管线集约化建设;对室内线路应包绝缘套管,以减少火灾隐患。根据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电力负荷,合理进行电网建设,增加电信设施、电力管线设施,增设变电站、变电器等,满足街区内的居民生活需要。5.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内的环境系统建设
在历史文化街区内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一布局垃圾站,逐步推行垃圾袋装化,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作为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街区还应在游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增设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市政环卫设施,垃圾箱、公共厕所的造型应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相协调。6.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水环境系统
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水环境系统直接影响到街区基础设施改造的效果,应从截污系统、泄洪系统、排涝系统3个方面加强水环境系统的建设。除了在污水排放源头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外,还可以建设截污绕行污水管道,以保证街区内水体质量。定期对河道、水渠进行清淤排污,保证水网水流畅通。在不破坏街区景观的前提下,在河道上、下游分别设置蓄洪泄洪闸门,科学控制水位,合理蓄洪泄洪。在低洼地区,在合理范围内建设排水泵站,保证汛期及时排涝,防止街区因水淹造成不可弥卒卜的损失。
五、结语
我们往往就是以这种思维定式来看待历史街区的形象,我们或许觉得历史街区就应该是墙壁斑驳、杂乱残破的面目,甚至是在实施了保护整治工程以后还要特别的穿着“破烂衣服”做秀。假古董的危害可能就是借了不该借的“躯壳”,而消极的定格方式反映的却是漠视居民生活尊严的冷漠。在我们热烈的讨论修新了还是修旧了,多少建筑拆掉重来之前,应该先明确生活在现代城市之中的历史街区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健康状态存在。历史街区应该有历史文化遗产的尊严,那种杂乱不堪,破屋残墙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历史街区,因此必然需要对其进行干预,才能还其尊严。
历史街区的保护在于其建筑的群体性,在于其组合的规模的意义,在于它肌理关系、空间结构和反映的文化特征、特色面貌。除了那些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部分,历史街区内的建筑单个拿出来总是非常的“单薄”。在笔者主持的杭州历史街区建筑维修中,有的建筑外观看起来尚好,但等拆除后期搭建、装修后,仔细检查几乎无一个像样的可用的柱、梁。这样就必然全部更换新构件,而且一旦更换就必须满足基本的安全要求。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的内容和手段远不如保护文物那样严格,历史街区的价值历史街区本身就应是“古”而“活”的,就是动态的、变化的。
它们是属于城市的,它们既“生活”在过去也要继续在现代城市中“生活”,因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本质上是对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继承。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建筑、街区肌理、传统风貌,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理解、对文化的热爱和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尊重。那种臆造的割裂传统与现代的随意设计与动态的、延续的、积极的还历史遗产以尊严的干预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不必为历史街区中用了多少现代材料而恐慌,毕竟它们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也可能继续属于其它的时代,“我们”也会成为历史,那些必须传承的我们做到了,有何妨留下一点这个时代的印记呢。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z].2005.[2]杭州市北山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z].2004.[3]单案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阴.城市规划,2007(5)9-23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科学技术,2001 [5]王国平.城市论[M].人民出版社,2009(6)[6]史蒂文蒂耶德尔等.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7]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叫.中国划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调查报告 篇3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灯谈判,说着明儿早晨是谁生火做饭,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5月8日晚上,离钟鼓楼不远的一处小剧场内,摇滚歌手何勇演唱了他著名的《钟鼓楼》。他还特意说,钟鼓楼地区可能会被改造,不知结果如何。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关鼓楼地区拆迁的话题,隔几年就会“嚷嚷”一次,但没有一次比这次让人觉得“更靠谱儿”。因为这次传言源自半年前时匪东城区区长杨艺文的政府工作报告,她提出:“钟鼓楼·北京时间文化城”建设规划方案初步形成,今刊将启动整体规划建设。
实际上,钟鼓楼地区并非是唯一面临拆迁和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市场经济下,很多历史文化街区都面临大规模改造与更新的冲击,有些甚至遭到了“建设性破坏”。
然而,历史文化街区的存续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堪称巨大。这不仅在于其建筑躯壳是历史的见证,更重要的是它能形象体现昔日社会亲切、互动的交流方式和生活价值观等^文特性。
为此,1982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要求“特别对集中反映历史文化的老城区,更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加保护,要在这些历史遗迹周围划出一定的保护地带,对这个范围内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旧城改建新的高潮,正式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
但是,老问题还没解决,新矛盾又摆上议程。“如果对老城区不做任何更新改造的话,居民们就会认为自己和这个社会的发展脱节了,觉得城市现代化带来的最先进的东西远离他们、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显洋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的确,老城区建筑年代久远,生活配套设施落后,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如此“旧事”与“新愁”的双重压力下,兼顾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横亘在人们面前的难题。
古街遭遇商业化
作为典型的历史文化街区,曾经的“旱龙”南锣鼓巷在寻求生存之道的过程中,为自己披上了一件商业化的外衣。毫无疑问,这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也推动了当地历史文化的传播。因为它吸引了各国人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保护当地街区和改善居民生活双赢的效果。
然而,发展商业也带来了过于重利的现象。商家关心的是怎么多赚钱,而不是整个社区的可持续性发展,浓重的商业气息也侵蚀着古街的本来面貌。以江南古镇周庄为例,古街两边布满了小店,旅游者进人古街区,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其次才是江南水乡风貌。
于显洋认为,过度商业化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商业化开发必然要迎合消费者的口味,从而不可避免地破坏老街区原有的状态和整个景观的规划;其次,大量商贩的进驻,会干扰当地居民的生活,从前那种宁静的生活会被蜂拥而至的游客打乱,部分不良商贩还会影响当地的信誉;最后,这会给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不作为的借口,“他们就会认为,既然市场化了,这些地区就去自食其力吧”。
古街发展寻良方
古街区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社区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
有观点认同商业化发展模式存在的众多弊端,但认为通过利益均沾的方式便可解决。这种观点主张商家和居民举行民主协商讨论会,让双方自由讨论实现共赢的发展方式,希望最终实现这样的目标:居民将自己的手工艺品提供给商家销售,商家则诚心作为当地的成员关心整个社区的长远发展。
于显洋则认为,城市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延续过程,不能到了现代因为商业化的原因被截断。对于城市中一些标志性的地区和物质,他赞成保持其原貌,“这些地方不能依靠商业化去开辟生存之路,否则就会损坏其历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于显洋认为,某些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文化街区见证和记录着悠久文明,它们已不仅仅是当地居民的私有物品,而是属于人类的文明遗产。“既然是全社会的财富,那么就应该由政府提供相关的资金、人力、技术条件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并免费开放给别人去参观”。
历史文化街区 篇4
然而, 南京老城南历史文化街区在近十年间遭到大面积拆除。当地政府声称推行“镶牙式保护”, 即只保留个别古建筑, 而大量拆除所谓“没有保留价值”的房屋, 用于商业开发, 兴建仿古建筑。今年年初,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走访南京安品街后发现, 所谓保留个别古建筑也只是空言, 他对这一“镶牙式保护”作出严厉批评。单霁翔表示,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同于文物建筑的保护, 不能只留下一些孤零零的文物保护单位, 认为它们才是“牙”, 其他的都可以拆掉,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还要保护老民居、原住民及当地的非物质文化, 不能只保护个体的文物建筑。不仅如此, “我在现场看到, 镶上去的多是‘假牙’, ‘真牙’在哪儿呢?”
书生们的“保卫战”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里, 老城南历史街区一直遭受着被改造的命运。经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等一批文物专家证实, 自2001年以来, 至少有36处区、市、省级文物因旧城改造等被毁。
实际上, 老城南在南京曾是重点保护对象。早在1995年, 《国务院关于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1—2010) 的批复》 (后简称《批复》) 中就强调了对老城南的保护。《批复》中提到, 要采取有效措施, 完善和落实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的各项保护规定, 这12片重要历史文物保护地段中, 有5片为城南传统民居。
但对老城南的拆除一直就没有停下, 2006年出现拆除高潮。
对此看不下去的侯仁之、吴良镛、傅熹年、宿白、郑孝燮、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等16位国内著名学者上书高层, 吁请停止对南京老城南的拆除, 获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拆除工作一度告停。
按照上级指示, 2008年3月,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会议在南京举行, 会上, 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周干峙要求南京“一定要有整体保护的观念”,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认为“城南地区要重点保护”,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强调“要保持历史遗存的原真性”。
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 曾参与制定《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先后到城南调查五十多次。“门东已经拆得差不多了, 门西等还剩下1平方公里相对完整的历史街区。现在除去水面和道路, 也就五十多公顷了。这是最后的还能够整体保护的地方了”。
可到了2009年, 对老城南的大规模拆除又由当地政府拉开大幕, 老城南的南捕厅、安品街、门西、门东等历史街区被列入“危旧房改造计划”, 当年春节后大规模拆迁进入高潮。
当时, 88岁高龄、正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谢辰生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不守信用, 简直是胡闹!”
29位专家学者又挺身而出——由他们联合署名的题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告急》的信函, 被分别寄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江苏省委以及南京市委。他们呼吁, “如果不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金陵古城将在几个月内被彻底拆光。”
“镶牙”还是“拔牙?”
2006年底, 在大拆大建遭各方反对之际, 南京市有关部门召集本地专家学者, 让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赵辰向大家介绍了“镶牙”式肌理再造的老城南保护模式。
南京市规划局编纂的《南京门东南门老街复兴规划研究》对该模式解释如下:突出街巷格局、空间尺度和城市肌理的保护, 在保护、修缮部分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的同时, 对其余搭建棚屋及不协调的建筑进行“镶牙”式更新。
在城南, 经过“镶牙”式改造的例子已有三个——“南门老街”、南捕厅和内秦淮河后五里改造。“镶牙”式还被写进了《南捕厅街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该规划提出对南捕厅分三层次保护: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环境协调区。其中, 历史街区在甘熙宅第周围, 确保原汁原味;历史风貌区, 保护一、二类历史建筑, 其他建筑采用以传统风貌的新建筑用插建方式更新。
然而, 这个美好想法, 后来并未实现。
在南捕厅二期和三期改造中, 老建筑几乎被拆除殆尽, 全部原住民被迁走, 前者用于建设大型仿古商业街, 引入绿柳居等几家“老字号”和“爱尔兰酒吧”, 形成游玩、购物、餐饮一条龙的产业链, 后者则用于开发独栋公寓、酒店公寓、花园酒店和总部会所。而在内秦淮历史文化保护区, 有关部门承诺原址保护的生姜巷43号“北货果业公所”, 最后在规划的“保留”名单中删除, 最终被拆成一堆瓦砾。
“老宅全无、住民全无, 剩几个全新的商铺, 还有吃喝玩乐一条龙。”谢辰生叹道, “牙都被拔光了, 谈何镶牙?”其他一些专家也表示, 镶的“牙”跟以前风貌根本不相符, 都是些假牙。
对这种“镶牙式填入、织补肌理”的做法, 有专家指出, “这都是理想中的状态, 但最终这个地块拆平之后怎么开发?政府很难拿出这笔钱, 而开发商又不希望拿到手的地块有零星的文保建筑留在上面, 或对容积率、对开发项目限制太多, 所以到最后, 根本无法落实。”实际上, 据知情人士透露, 南捕厅这块地后来就被政府卖给了一个开发商, 对方提出:净地出让。
面对种种质疑, 赵辰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镶牙”式的尝试“就如同写一篇文章, 从立论本身就是商榷的, 即使立论成立, 整个如何写下去的每一步都是值得商榷的”。
有人反驳:哪有随便拿历史街区做试验的道理, 文物拆掉了, 拿什么弥补?
而作为该规划的主持人, 赵辰否认自己是镶牙说的提出者。他说:“我就是打死了, 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 也就是一个建议者, 不是决策者。规划只是规划。城市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 我们的工作是做协调, 既要保护, 又要发展, 这个事情非常难做。”
“整体保护”走弯路
“镶牙”模式要不得, 那么该怎么保护老城南历史街区?专家们有一个共识:名城的整体保护就是要落实到各个历史街区的保护, 对南京而言, “整体”就是“街区”, “街区”就是“整体”。
这个共识也体现在2008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该条例规定:“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整体保护意味着包括传统民居、民国建筑、历史街区、地下文物、城市肌理在内的一切历史遗存都应当保留下来。
去年3月18日,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草案) 》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梁白泉、南京市作协副主席薛冰、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杨永泉和吴小铁、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姚远5位专家联名向南京市法制办递交了建议书, 表示《条例》 (草案) 出炉令人鼓舞, 但其中老城的“保护区”划得太小令人担忧, 他们希望对老城实施整体保护。“不久前应邀参加该市法制办的保护条例专家咨询会时拿到的文本上明明写有‘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整体保护’的字样, 刚过了一个星期, 怎么反倒又不提整体保护了?”薛冰质疑道:根据制订中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京的历史文化街区1.186平方公里, 历史风貌区2.489平方公里, 共3.675平方公里, 占老城面积7%, 如果单算历史文化街区, 只占老城面积的2%, 如果除去其中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面积, 恐怕老城面积的1%都没有。如果一座城市99%的面积都不配作历史文化街区, 这个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吗?
去年8月, 南京市规划局、市法制办、市文物局等部门参与起草的新《条例》获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新《条例》在总则第三条确定了“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合理利用”的保护原则。
而《条例》转变为具体的规划还需要一段时间。去年底, 根据新《条例》“整体保护”的规定, 老城南规划提出“小规模”、“逐院式”、“全谱式”地以院落为单位, 渐进地进行恢复保护。
今年初, 对前几年被拆掉的街区进行的恢复工程终于开始。门东、门西等片区本是中国七大古都中唯一存留下来的同时保留有古街区和古城墙的地段, 却在2006年被拆除殆尽。如今, 南京市正在依据1937年地籍图、1951年地界图等鼎盛时期院落边界记录资料, 对这些被毁街区按照原来肌理进行重建, 有些地方甚至要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再现出来。已经消失的膺福街、大井巷、小井巷等七八条老街巷的名字, 也将随着道路的重现, 得以恢复。
历史文化街区智慧化管理模式分析 篇5
摘要: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展转向存量优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治理“大城市病”的有效手段。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文化价值,但其基础条件相对落后,胡同狭窄基础设施改造更新较难进行、规划限制严格风貌保护尤为重要、平房院落分散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本文以北京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梳理历史文化街区管理运维的共性问题,分析了的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智慧化管理模式的优势,以期为城市管理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智慧管理;研究
一、前言
智慧街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智慧落地的触点和载体,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与落地,智慧街区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智慧街区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大趋势。本文基于老城街区的服务特点,研究符合老城街区的新时代管理体系,通过增加前端设备和后端软件平台,解决街区资产盘活利用、已腾退房屋权属管理、街区内设备和应用系统信息孤岛等问题,通过智慧化管理手段,达到智慧高效和建管结合的目的。
二、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介绍
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25处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核心区保护范围约16.16公顷,拥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法源寺及湖南会馆、绍兴会馆等众多会馆遗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目前法源寺文保区城市更新工作已初见成效。片区包含烂缦胡同等五条胡同,均已完成街区整理工作,实现架空线入地、雨污分流,随路建设干式消防管道,烂缦胡同已引入低压燃气,完善了胡同基础设施建设,为片区业态提升奠定基础。为盘活片区内零散房屋资源,实施主体公司积极探索共生院落利用模式,引入红色会客厅、共生院落人才公寓、文化精品主题酒店、小微博物馆、胡同咖啡厅、花店等民生及文化产业,补齐民生服务功能短板,提升街区整体业态。在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保护工作中,出现管理职能缺失,街区治理低效、腾退房屋资源零散等共性难题。为助力街区物业管理、整合街区资源、打通居民服务通道,实施单位探索街区智慧化管理模式,研发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体系,利用“智能应用系统+智慧运营管理”的模式,打造贴近胡同生活,连接用户、商家、管理者的智慧街区,为街区的高效发展注入新活力。将法源寺文保区打造成文化彰显、百姓宜居、生态绿色、智慧高效、代际传承的历史文化精华区。
三、历史文化街区管理运维的共性问题
本文梳理了法源寺街区改造更新工作中遇到诸多难点痛点问题,发现这也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共性问题。(一)街区物业管理职能缺失,街区治理低效新版《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关于老城街区的物业管理仍存在政策空白,目前大多数老城街区仅引入街巷保安巡逻,无真正意义上的物业管理,与现代楼宇小区的专业化物业管理差距较大。准物业保安值守巡逻大多流于形式,胡同内车辆违停、堆物堆料问题无法根治,有损街区整体风貌和环境秩序。(二)街区资源零散沉淀,无法高效运营法源寺文保区2008年的居民自愿腾退,形成了一定量的零散房屋,房屋资产难以盘活,形成资源沉淀;管理和维护成本高、难度大,运营效率较低。街区内资源呈现“碎片化”,难以统筹,未实现设备科学配置和资产高效运转。(三)街区与居民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社区通知采取人工张贴告示的方式,重要通知逐院口头强调;居民与街区的互动性较差,缺乏沟通反馈便捷通道;街区也缺少宣传独特历史文化和街区更新、社区营造的展示窗口,不能让居民及广大公众深入了解。
四、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智慧运管模式的探索
为助力街区物业管理、整合街区资源、打通居民服务通道,探索街区智慧化管理模式,研发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体系,利用“智能应用系统+智慧运营管理”的模式,打造贴近胡同生活,连接用户、商家、管理者的智慧街区,为街区的高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智慧运管平台内容架构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包括一套智慧街区3后台管理系统、一套大屏展示系统和一套微信小程序(如图1、图2所示)。实现对资产数据、停车位、酒店、智慧灯杆、门禁、巡更、物业及便民服务等数据录入、分析、展示,为居民、游客提供车位引导、酒店推荐、便民服务、街区文化展示等,为管理者提供巡更管理、招商运营、智慧设备管理等功能,为街区智慧化管理提供数据、技术支撑。微信小程序实现对居民、游客提供车位引导、酒店推荐、便民服务、街区文化展示等功能;对管理者提供巡更管理、招商运营、智慧设备管理、通知等功能。(二)智慧运管平台建设特点从法源寺街区的街区管理、街区服务、智能应用和新技术落地等方面入手,融合管理理论、服务理念,通过各智慧化子系统的联动对接,建设基于数字地图展示的智慧街区运管平台。1.升级街区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能智慧巡更。采用智慧巡更系统管理街区腾退散房屋和街巷风貌秩序,巡更人员按规划时间和路线使用巡更设备到路线节点打卡,将影像资料实时上传至平台服务器并存档,巡更过程中发现新增违建、堆物堆料等,实时将现场情况上传至运管平台,方便管理人员处理。智慧停车。研发智慧停车小程序并接入运管平台,展示实时停车数据,掌握车位使用情况,为后期开展社区停车自治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智能找车位+自动缴停车费”的方式,实现停车场无人值守自动存取车,方便居民游客停车。智慧灯杆。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多杆合一,研发数据采集、数字沙盘展示、远程控制、防盗、故障报警等功能,通过灯杆摄像头实现街区监理画面的实时调取,增强街区安全性;通过灯杆大屏系统协助属地街道和社区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暴雨预警、垃圾分类宣传等,助力基层治理。智慧物业。平台预留个性化便民服务子模块,居民可线上预约、下单“综合维修、室内保洁、共享洗衣、娱乐健身”等定制化便民服务,增强街区居民生活便利性。在建设过程中,对接联动街区内原有的智能系统,新增智能巡更、智慧停车等子系统,打破了街区之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构建信息共享库,各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现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同时,围绕“七有”“五性”需求,为居民提供“智慧停车、智慧物业、便民预约”等智慧化服务,切实解决法源寺街区停车难、公共安全、社区营造、预约服务等问题。2.精准掌握街区资产运营状况,实现资源高效运转通过街区更新、智慧设备等子模块,建立街区更新信息化展示平台,实现管网铺设切面展示、胡同街面和修缮房屋的前后对比展示,并存储修缮信息;远程管控门禁、智慧灯杆、景观喷泉等,提高管理效率。通过房屋管理、街区运营等子模块,建立街区房屋的数字化管理台账,实现房屋数据便捷查询、房屋租期到期提醒等功能,智慧化管理统筹协调各类存量资源。下一步将探索利用共享健身房、共享阅读空间等形式将街区零散有限的空间组织起来,实现旅游群体、新社区群体、原社区群体的共享共生。3.打通沟通壁垒,实现参与式营造模式通过社区营造等子模块,实现共享空间智能化,聚合各方力量参与法源寺城市更新工作,充分调动居民为街区更新献计献策,掀起老城保护更新热潮,充分听取民意、民声,促使街区居民成为街区更新献计献策的参与者;2018-2020年连续三年的信访接件数统计,信访件数量逐年减少,助力法源寺街区更新,切实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智慧化管理的“三化”尝试法源寺街区智慧化建设是运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助力街区历史建筑的更新保护,提升街区管理服务效率,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有益尝试。1.街区更新数字化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信息模型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虚拟的街区模型,记载街区内各个建筑的数据,形成完整真实、高度集成化的街区信息库,并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更新数据。在建筑进行更新改造和文物再利用过程中,为开发管理者认知把控街区状态提供数据支撑,提高更新保护精准性。2.街区管理信息化建立综合智慧街区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动街区部分公共设施形成物联网状态,便于部分构件的维修保护,更新置换,实现对片区腾退资源的统筹和建控,提高街区的运营管理效率。3.街区服务智能化从居民体验看,通过智慧管理体系把街区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作为街区更新目标,推动实现居民生活便利化,同时激发居民参与街区共建的热情。从运营管理看,实时收集片区停车、人员数据,实现预警功能。通过平台大数据,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策划,挖掘和宣传街区文化,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优化公共服务能力,丰富街区活力。(四)实施智慧化管理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运行稳定,形成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1)通过“智慧停车”子模块实现停车场无人值守自动停车,设备高效运转,节省停车管理人工费用;(2)“智能巡更”子系统使每日巡更工作智慧高效,巡更管理人员从以前的四人轮班制减少为两人,节约了人力成本;(3)通过“智慧房屋”子模块统筹街区房屋资源、实现街区房屋资产的智慧化管理与展示,盘活房屋存量资产;(4)通过“智慧设备”子模块进行智慧灯杆、景观灯及门禁等设备的智慧化管控,实现资产的高效运营;(5)法源寺街区智慧运管平台正式运营后,形成良性的无形资产(“建管结合”的一手数据库、招商运营模式的创新与资源储备)。2.社会效益(1)“非接触式”的平台远程管控模式,实现从“人防”到“技防”“智防”的转变,有利于疫情防控;(2)通过“便民服务”等子模块展示街区文化、完善公共配套、保障街区安全、方便居民生活,为居民创造美好生活空间,助力区域社会发展;(3)平台建设以惠民利民为出发点,让百姓通过智慧街区的建设感到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更舒适。
五、对历史文化街区实施智慧化运营管理的建议
现阶段,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智慧运营平台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路径不清晰和模式不成熟等问题,需要协同共建推动实现“小切口、大覆盖”智慧街区良好生态,打造智慧示范街区标杆样本。(一)政府侧:强化统筹,指导路径定位目前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接口资源较少,仅能解决片区基本便民服务功能和运营管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推动各类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注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资源要素对接,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智慧街区建设,从服务民生、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发展角度出发,找准方向和定位,打造特色智慧街区。(二)企业侧:模式创新,注重建设运营运营企业应紧跟科技时代步伐,利用我区打造数字经济城市契机,不断完善平台技术、优化升级系统和运营理念,优化内部管理效能,从各类主体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加强技术和产品能力创新的同时,进一步探索智慧街区长效化建设运营模式。(三)市民侧:协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居民是智慧街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智慧街区建设的受益者和监督者。因此,一方面,需要鼓励市民充分参与到智慧街区建设中,提升新型消费产品、服务模式的接受能力,参与消费需求侧管理,以需求倒逼供给创新;另一方面,通过智慧化窗口,为居民发挥监督、投诉、评价、协商、互助提供通道,方便市民参与街区治理、消费服务、公共安全等,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街区治理新格局。
六、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街区更需借助科技力量,智慧化赋能建设和运营管理,以助力政府基层治理创新、为基层工作者减负,促进运营企业降本增效,实现街区健康、持续发展,惠及民生福祉,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街区 篇6
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丰厚的传统文化正在痛苦地裂变,丰厚多样的传统文化也在迅速地消逝,在城市的拆建中,在城市不断延展、长高的过程中,历史建筑消逝了,取而代之的钢筋水泥的建筑群;孩提时代的游戏不在了,被来自异域的节庆狂欢代替;日常文化生活方式被新兴媒体生活胀满。过去正离我们远去,现在尚不确定,未来难以把握,唯有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文化结点,以空间的方式将过去的生活、现在留存和未来的创新扭结在一起,给城市的记忆以留痕,给怀旧的人们以牵挂,给文化的传承以希望。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记忆,是城市品质的标志,全球化时代城市的文化资本,是城市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的驱动力。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扶苏,经历了战火硝烟的城市在重建中,迎来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拆掉老城区,盖起新楼房。城市的居住环境得以改善,却破坏了历史环境。城市的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在消失。在破旧立新的城市改造和建设进程中,人们开始意识到:一个城市不能割断历史,保有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保有一个城市的记忆,维系城市、城镇历史的连续。
今天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和改造了城市聚落。中国大中小城市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如此巨大,速度如此逼人,空间如此巨大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快速被现代建筑淹埋,被日新月异的现代建筑所挤占。“稀缺性”和“过时性”的矛盾伴生着一个个城市的改造和建设。当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新建筑取代历史文化街区,取代一个个历史文化名镇时,人们却很快怀恋、追忆逝去的历史文化街区,儿时温馨的市井生活。被封存和遗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古村,也悄然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和文化创意的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也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先后出台若干保护措施,投入巨额资金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云南,地处西南边陲。特殊的地理环境与相对滞后的经济、交通,为我们封存和遗留下来较多的历史文化街区。昆明、大理、丽江、巍山、建水、会泽这些以历史文化街区较多,相对集中,保存较好的城市已先后成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过去、当下、未来,时光飞逝。在文化经济的时代,追寻悄然逝去的历史文化街区,关注历史文化街区的创新,就是再造魅力故乡,铸造文化创意。
历史文化街区 篇7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 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 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是简单的规划问题, 而是一个综合的社会实践。这就要求规划师们深刻认知历史街区特有的文化传统, 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 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既要保护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 又要延续街区内居民的生活。
本文从抚州文昌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的实践中出发, 以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及利用为例, 对协调基础设施提升、街区风貌保护、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1. 研究背景
1.1 规划区域概况
抚州, 旧称临川,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南部、赣闽两省交界地区。抚州北邻南昌市, 是抚河下游、进入鄱阳湖前的地区性中心城市与交通枢纽, 是古代临川文化的代表性城市。文昌里街区位于抚州城东北部、抚河与干港所夹洋洲半岛西部, 毗邻抚河, 自古为进出抚州城、联系城乡的重要地区, 目前是抚州城仅存的风貌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面积约65 公顷。
1.2 街区排水系统现状
文昌里历史街区内的现存排水系统主要由石砌或砖砌边沟、暗渠、明渠构成, 它们保存相对完整, 部分街巷的排水系统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笔者在街区调研中, 对仍在发挥排水作用的暗渠进行了统计:6 条街巷下合计4.76 千米的雨水暗渠保存相对完好, 仍在承担排水功能, 具体详见表1。
现状排水系统的问题方面。街区内排水暗渠覆盖面积较小、部分区域尚无排水系统。现状排水暗渠建设标准低、年代久远, 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盖板塌陷导致的暗渠淤塞、损坏问题较普遍, 导致部分区域排水无出路、内涝频发。此外, 街区内生活污水同样须通过地下边沟、暗渠排放, 污水排入后对街区内外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
2.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2.1 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意义
传统排水系统在文昌里地区内的意义不仅是收集、排除民居和院落内雨水的设施, 在文昌里街区内, 传统排水系统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相互搭配, 构成了丰富、立体、完整的街区风貌。以街区内常见的天井为例, 在年降水充沛的江南地区, 以多种方式充分收集、利用雨水, 显然不是出于缺水的原因, 古时徽州人讲“聚水如聚财”, 选设天井不仅是通风采光的需要, 还图“肥水不外流”之吉利[1], 中国江南地区的天井多有此寓意, 文昌里亦不例外。而四水归堂的建筑格局、青石盖板的雨水沟渠所收集的雨水, 在更多的时间里也被赋予了日常生活取用、种养殖取用以及防火等多种功能[2]。这些传统的设施不仅便利了过去江南百姓的生活, 也是勤俭、朴素的人民性格的具象化体现。所以, 从文化延续性的角度, 传统排水系统是街区内生活习惯和文化信息的一种载体, 是历史街区文化价值的一部分, 应该受到保护、展示和借鉴。规划提出的这一观点, 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中提出的保护历史遗存真实性和风貌完整性、保护历史信息真实载体的原则一致, 同时在国内其他历史街区中, 如扬州东关街、深圳大鹏所城、福建三坊七巷等地, 传统排水系统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护[3]。
2.2 街区雨水收集排放模式
文昌里街区内部分建筑、院落内的雨水收集和排水设施保存相对完好, 与街巷中的排水沟渠可以构成完整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经过合理恢复、修缮, 可以承担起街区内雨水收集排放的任务。
本次规划中提出的雨水收集、排放模式为:降雨落入庭院后由天井收集, 部分下渗入地, 其余雨水由院内暗管或集水渠排入街巷暗渠;街巷暗渠内雨水在流动过程中持续渗入地下, 剩余雨水分别汇入区内湖塘, 补充景观水体;汛期雨水量较大时, 可开启排涝泵站将湖塘内雨水排入保护区外水体。
考虑到历史街区街巷和庭院内的青石板地面、砖石等砌筑材料之间的缝隙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为减少街区排水系统压力、增加雨水下渗, 规划建议在街区路面整治时, 地面铺装尽量选用传统的砖、石等透水性材料, 保持街区的原真风貌。
2.3 街区雨水系统布置
在文昌里街区内, 共有街巷40 余条、总长约6.8 千米, 受建筑和其他历史遗存影响, 街巷普遍较窄且断面宽度变化较大 (如街区西侧河东湾直街宽度在2.7~5m间) , 街巷部分位置进入基础设施的管线存在明显困难。在供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管线中, 依靠重力流排放的雨污水系统布局与协调一直是困扰历史街区基础设施改造的难题, 在当前国内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 通常采用合流管线收集雨污水[3]。合流管线虽然以一根合流管代替雨、污水两根管道, 但由于须考虑降雨时同时收集并排放街区雨污水, 其管径普遍较大、工程施工时影响也较大。此外, 为满足雨水收集需要, 街区各条街巷下都须布置合流管并配套大量雨水篦子、检查井, 不可避免对历史街巷风貌以及历史建筑产生较大影响。
本次规划为避免设施改造对街巷两侧历史建筑的影响, 提出了街区排水设施布置的原则:
1) 充分借鉴和利用传统排水系统, 对传统院落边沟、街巷暗渠进行清淤、拓宽并加以适当的完善改造, 以现状保留/ 修缮沟渠和部分新建石砌或砖砌排水沟渠承担雨水收集和排放任务;
2) 单独收集排放街区内污水, 以HDPE双壁波纹管作为街区内污水系统的管材;
3) 为解决狭窄街巷内布置雨水沟渠后对其他基础设施管线 (特别是污水管线) 的影响, 规划中原则上避免在一条街巷内同时布置雨、污水管线, 根据街巷具体情况, 可以采用“梳齿”或“对襟”两种形式, 道路两侧地块面积较大、用户较多、雨污水排放压力较大的街巷, 可采用“对襟”式的雨污水系统布局, 其他街巷则采用梳齿状的雨污水系统布置形式;
4) 新建暗渠布置应充分结合现状街巷暗渠的路由, 为增加新建暗渠的雨水收集和排放能力, 同时考虑到道路横坡, 在有条件的街巷, 建议优先采用双侧布置暗渠的形式。
根据上述原则,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总长约6.8 千米街巷 (宽度不小于2米) 中共布置雨水暗渠12.62 千米。其中, 敷设400mm宽盖板暗渠12.50 千米、600mm盖板暗渠0.12 千米。宽度小于2 米的狭窄街巷内以边沟代替暗渠, 规格建议采用Bx H=200mmx150mm的矩形断面, 并沿街巷双侧布置, 以利雨水收集和输送。
在本次规划中, 街区内合计铺设传统形式排水暗渠12.62 千米, 并在不同断面街巷中做到了雨污水设施的完整覆盖, 整体提高了街区排水基础设施的水平。其中, 现状保留、修缮的暗渠在雨水系统中占比约为32%, 传统设施的保留利用比例较高。
2.4 雨水暗渠排水能力校核
为保证传统形式排水沟渠的雨水排放能力, 规划提出对现存石砌或砖砌边沟、街巷盖板暗渠和明渠进行清淤并加固其结构;在设计和计算中要考虑新建暗渠的排水最小安全超高。参考《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 50014-2006) 》 (2014 版) 所规定的明渠 (上沿至渠内水面) 最小超高, 建议街区内暗渠设计的最小安全超高控制在200mm为宜。图4 所示为降雨重现期P=2 年的情景下, 街区内传统形式暗渠的计算流量与其过流能力的比值, 其中, 89% 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0.4~1.0之间、6%的比值在1.0~1.2之间、仅5%暗渠的计算流量与过流能力比值在1.2~1.4之间。考虑到暗渠设计时的200mm安全超高, 可以认为规划后街区雨水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普遍不低于重现期2年的标准, 已经达到《室外排水设计规划 (GB50014-2006) 》 (2014版) 中规定的市区人口100万以下城市 (抚州即属该级别城市) 的排水设计重现期要求。
2.5 传统排水系统的优势和有机保护
采用传统的雨水沟渠排放形式可以取消埋地雨水管, 节约地下空间,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传统形式的雨水沟渠沿地面铺设, 与常规雨水管道相比, 没有覆土限制、没有与其他工程管线及与建筑物的净距等要求, 而且施工及检修相对简便, 特别适合于地面及地下空间紧张的历史街巷。
本文以文昌里街区内的管线布置和北京市地方标准《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DB11/T 692—2009) 》 (下简称《北京地标》) 为例来说明传统雨水沟渠在历史街区内的优势。图5-1 为摘自《北京地标》内的3 米宽胡同市政管线横断面布置图, 敷设DN100 给水管、Φ300~400 雨污合流管各1 根;图5-2 为文昌里街区内断面宽度2.5~3 米街道的管线布置示意图, 街巷下同时布置了给水、污水以及雨水管渠, 与图5-1相比, 在狭窄街巷下同时进入了给水、污水、雨水管渠, 实现了雨污水分流, 更有利于街区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环境改善。
传统街区的外部空间影响了人们的城市记忆, 对传统空间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保存街道特色以及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 能恢复人们的街区记忆、激发人们对所居住街区的认同感、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4]。
以深圳大鹏所城为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其排水组织利用地形高差, 在街道一边设明沟排水入护城河, 十分适宜南方多雨气候, 沿街居民在明沟上搭两块青石板出入宅门, 形成了一种传统特色景观[3], 在《大鹏所城保护规划》中, 将这一传统排水体系作为了街区有机保护的重要内容予以了保留。
在文昌里街区, 为实现对传统排水系统的有机保护, 在完成排水系统提升改造工程后, 亦应当组织人员对街区的水塘、排水沟渠的位置、尺寸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登记, 以文字、照片等形式记录其现状特点, 作为后续维护管理的基础资料。同时, 应在街区内一些大型沟渠、湖塘处, 设立鲜明的标志, 并在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中尽量按照传统的技术、材料、形式, 进行修复、加固和保养, 对于一些周边有条件的排水沟渠, 可以打开部分渠段盖板以供游人参观。最后, 传统排水系统在使用中, 应当有明确的维护、修缮机制, 并由专业部门进行定期的清理和维护, 以保证其正常发挥排水功能。
3.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基础设施提升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 涉及文史研究、规划理论、社会管理、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文昌里是典型的江南历史文化街区, 密布的历史遗存、狭窄的街巷、有限的公共空间都是对基础设施提升工作提出的限制要求, 传统的大动作、高强度的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其破坏性显然大于街区价值提升。本次保护规划在综合考虑风貌完整性、文化传承性、功能完备性后提出了传统雨水系统的保护性利用方案, 是将基础设施提升与街区保护、文化传承相融合的一次实践。
摘要:在历史街区保护中, 基础设施提升是其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江西抚州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 以“遗存”的视角看待街区内的传统排水系统, 强调从更加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认知街区基础设施提升行为, 在功能提升与文化延续的基础上, 探索了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保护和利用。在提升街区基础设施水平的同时, 避免了对街区环境的影响、保护了街区风貌的原真性, 有利于实现街区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街区,排水系统,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第六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86-97.
[2]胡敏.历史街区的防火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69-74.
[3]李新建.历史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和市政工程技术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106-111.
历史文化街区 篇8
一、规划的背景、现状和发展模式的界定
1.1、规划背景
据史书记载,关羽、张飞曾发生争执,刘备劝解争执, 关张二人佩服刘备的德行,隧拜刘备为大哥,这便是“桃园三结义”典故的开始。后来,荆州百姓为了纪念这段历史, 将关羽镇守荆州时打胜仗凯旋连通柳门 ( 大北门 ) 的得胜街命名为“三义街”。历史上它一直是荆州城北的主要通道, 直通荆襄古道。
1.2、 三义街现状概况
三义街位于荆州古城内的西北角,北抵古城墙,南临荆北路,西靠北湖,东接洗马池。周围分布铁女寺、开元观、 文庙、玄妙观等众多古建筑。占地面积3.85公顷。三义街内现存的老房子整体空间格局保存完整,是荆州古城保存完好、具有历史风貌的珍贵历史街区。除了少量晚清建筑外, 大多数是民国建筑。一些房屋多采用前店后宅式的砖木结构,充满着浓郁的荆楚传统风格千年古刹铁女寺就位于这条街道上。
1.2.1、 土地使用情况
目前三义街土地使用主要以居民住宅为主,临街的门面主要为经营日杂用品的个体商铺,同时在规划范围内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学校、及工厂等,其用地功能较为混杂,商铺经营项目档次较低,缺乏荆楚地方特色。
1.2.2、 道路交通情况
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内部道路目前仅以一条主干道三义街为主,以王家巷、观音庵巷为辅助巷道。由于多为历史街巷, 其道路狭窄,道路质量不高,路面主要以青石铺就,无排水暗渠,供电上采取架空明线,无固定垃圾处理设施,消防设施不达标,整条街道上无车辆停放场地,道路通行困难。
1.2.3、空间格局现状
三义街的街巷目仍然大致保持着原有的形态,护城河、 古城墙、城楼与街巷构成了荆州传统的城市空间格局。
1.2.4、保存状况
目前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内保存有一定数量具有荆州传统民居特色的院落民居,老式布局的旧房子,被雨雪风霜和岁月夺走了光彩的门窗,还有那种老街通常会有的青石板,这些元素组合到一起,你丝毫不用怀疑这是一条充满着历史故事的老街。整条街道上除了少量晚清建筑外,绝大多数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房屋多采用前店后宅式的砖木结构,充满着浓郁的荆楚传统风格。
位于规划范围内的大北门(拱极门)是荆州古城墙原由的6座城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拱极门,明代称拱辰门, 又称柳门,俗称大北门,清代改用现名。据《江陵县志》记载,此门连接通往京师的大道,古时仕宦迁官调职,官员送行时常经此门,并习惯折柳相赠,故名柳门。拱极门由城台与箭台组成,门洞系五券五伏尖券顶做法,城台前设瓮城, 呈椭圆形。位于大北门上的正楼—朝宗楼是如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城楼。楼高2层,全高约11m,屹立于9m的城台之上, 显得宏伟壮观。梁架结构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的方式, 屋顶为重檐歇山式。用材、结构、工艺都具有浓厚的湖北古建筑特征。
1.3、保护规划要求
规划依据《历史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和《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图吃此次保护整治规划将以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街道的原真性,在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前提下, 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和保护,调整和完善房屋建筑的内部格局和生活、消防设施。保护护城河防范水体污染,综合处理生活垃圾,改善街道生态环境。
二、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2.1、文化的内涵导向原则
复兴与更新,从文化上深入挖掘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和荆州的传统民俗文化,修旧如旧,将老街的街区活力复苏, 全面提升三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吸引力和商业价值。
2.2、地域特色原保护原则
生态和永继,对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要注重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真实而独特魅力。
2.3、保护与发展互动原则
推进与发展,在对历史街区的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 应充分利用对本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传统建筑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性利用,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辟新的产业增长点。
2.4 、规划目标
以“文化富市”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总体规划、名城保护规划等上位层次规划为依据,在全面保护历史街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荆州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文化资源(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改善片区功能结构、道路交通、 旅游线路、基础设施、景观体系。通过规划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实现现代建筑及地段的增值,文化氛围的复兴。
2.5规划重点
(1)将原本不成系统的历史建筑通过步行系统的建设联成整体。主要发展旅游商业、传统工艺、习俗展示、街区历史文化体验等服务项目和产业。
(2)梳理原有的交通脉络与肌理,完善历史街区交通体系,合理组织车行与步行系统、消防系统,在街区外围设置相应停车站场。
(3)恢复历史街区中的若干历史建筑,并予以相应的功能,增强历史街区的活力。
(4)逐步调整、拆除街区内部及其周边影响风貌的建筑, 建设完善的市政配套及相关服务设施,结合洗马池遗址、古城墙、城楼、护城河等外部环境,打造舒适、宜人的集居住、 商业、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历史街区。
三、实施的政策建议
根据目前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实践,三义街改造初期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的政策引导不仅是历史街区规划的实施和管理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还有助于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保护的重点上,并吸引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上来。
3.1、建立完善的历史街区改造管理机制,切实保护历史风貌,出台科学的招商策略,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
3.1.1、建立强有力的协调管理机构
建立复合的管理机构,成立三义街历史街区保护建设管理委员会,工作机构由政府设立事业单位编制企业化管理、 指导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工作,在管理委员下设或聘请商业管理公司及物业管理公司,委员会行使行政职能,商业管理公司及物业管理公司行使市场运营功能。
3.1.2、建立专业的技术监管机构
由历史、文化、规划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改造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为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保护区的规划设计方案、保护改造的重大技术措施必须先通过专家委员会的审查,才能提交历史街区保护建设管理委员会审批。
3.1.3、健全历史建筑管理档案,严格规划控制管理
三义街历史建筑的基础档案存在着技术资料不全、信息不完整、档案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不仅给研究工作造成困难, 也阻碍了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日常维护修缮的管理也难以全面覆盖,造成了很多历史建筑的原真性被埋没或篡改。因此健全三义街历史建筑的技术档案资料迫在眉睫。 制定严格规划控制条件,对开发商为寻求利益最大化而要求的突破规划要坚决抵制。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篇9
一、历史文化街区中的问题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重点文物保护不同, 历史文化街区量大面广, 生活在其中的居民众多, 因此无法像重点文物那样“完全”保护起来, 历史文化街区的居民还要在那里生活, 所以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1976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内罗毕建议》提出, 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1987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华盛顿宪章》更进一步认为历史城区的保护、保存和修复及其发展应和谐地适应现代生活的各种需要, 同时也强调新的功能和活动应该与历史城区的特征相适应。可见在历史文化街区维护生活的延续性是被普遍接受的。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根本目标是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及保护历史遗迹的真实性。这一根本目标与历史文化街区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是一对难于调和的矛盾。现实中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和真实性常常妥协于居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 这对矛盾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基本矛盾,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如此, 而在我国似乎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在我国通常是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规划整治, 整治后整个街区“焕然一新”, 但随着时间推移, 许多问题逐渐显现。
(一) 原住民越来越少
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大都是清末民国时期的, 这类建筑的居住空间和居住设备与现代生活要求相差较大, 大多数中青年人不愿住在老街区, 他们更向往现代化的居住区, 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商强大的广告攻势下, 似乎不住在“高尚”社区就不是成功人士。在这种潮流下, 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不断搬离老街区, 老街就成了老年人和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地。政府的规划整治并不能改变这一趋势, 如果历史文化街区在整治后, 街区经济没有起色, 则老街居民继续搬离。如果整治后成功吸引大批旅游者, 老街居民在旅游经济上收益颇丰, 则更加快了老街居民搬离的速度 (如丽江古城) 。
(二) 街区经济日益萧条
大部分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后并不能如地方政府所愿形成新的旅游经济, 而原来的商业却日益萧条。历史文化街区通常是原来城市的繁华商业中心, 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大批更符合现代商业要求的新建筑新街区出现了, 它们逐渐替代了老街的商业地位, 使老街经济日益萧条。
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通常需要封闭进行, 多种现代市政管线一般采取地下敷设方式, 因路面开挖, 街区的商业被迫停业, 因而更促使了城市商业重心向新建成区转移, 这也是影响街区商业繁荣的重要原因。
(三) 保护老街区与改善生活矛盾突出
在我国,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划定是政府和专家的事, 街区的居民并没有多少机会参与, 最多只是象征性的参与, 老街居民相对缺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意识, 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损害到他们利益时, 他们就很难赞成保护, 他们宁愿自己的房子不被划入保护范围。对于低收入阶层, 改善生活是他们最热切的愿望。老街日益萧条的经济, 必然会使他们为改善生活而对老屋进行改造。改造的方便性与低成本是低收入业主首要考虑的因素, 其后果是历史风貌的大量破坏。
(四) 历史建筑破损日益加剧
在我国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整治主要是对街区建筑外貌的整治, 而对历史建筑的内部加固改造甚少。近百年甚至百年以上的砖木结构建筑敏感而且脆弱, 建筑破损随时发生。历史建筑维修涉及面广, 需要的材料种类繁多, 施工工序复杂。并且传统材料日渐稀少, 传统工匠更是难觅, 其结果就是:如果要求历史建筑修旧如旧, 其维修造价必然昂贵, 而且如此老旧的砖木结构建筑五年一小修, 十年一大修是难免的。显然如此昂贵的维修造价, 中低收入阶层的业主都是难以负担的。整日忙于生计的中低收入阶层业主, 通常放任房屋破损, 没有及时的维修自然会导致老屋破损加剧。破损到实在不行了, 业主们才会用廉价的现代材料修补一下。这种修补实际上是对历史建筑的一次又一次的破坏。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 几十年后, 我们的历史建筑恐怕是面目全非了。
历史文化街区是我们祖辈千百年营造出来的城市物质形态, 正是这些具体的物质形态, 才使得我们独特的区域气质和历史文脉可触、可感。街区的建筑已经从家庭遮风避雨的基础生活必需品, 变成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保护这些敏感而脆弱的历史建筑需要知识、精力和财力, 目前历史建筑的业主绝大部分是中低收入阶层, 他们欠缺的正是知识、精力和财力。从全国范围来看, 历史文化街区, 包括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在历史建筑的维修、维护方面欠账巨大, 所以我们有必要反思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方式。
二、用“产权置换”改良传统的历史街区保护方式
实际上老街居民多数希望拆迁, 因为他们没有精力和财力来伺候敏感而脆弱的老屋, 他们宁愿拆迁, 拆迁了就能得到新房, 新房在居住方面更舒适和方便, 更重要的, 新房似乎比老屋更值钱, 所以他们希望拆迁。另一方面仍居住在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居民, 由于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经济底子薄等原因, 实际阻碍了历史文化街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
(一) 产权置换
产权置换的基本思路是:政府授权房地产开发商, 开发商用新建的现代住房产权置换历史建筑产权, 然后对历史建筑进行整修, 最后将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在产权置换模式中政府具体要做的事有:组织各类专家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选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具体的实施方式;通过招投标确定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开发商;派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专家协助并监督开发商;在财政上支持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 如减免税收, 提供低息贷款, 承担一些必要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等。选择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开发商时, 应注重选择那些有社会责任心的, 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开发商。在产权置换模式中开发商要做的事有:首先开发商要投资建设一个新的现代化居住区;然后与历史文化街区业主谈判有关产权置换事宜, 用新房产权置换老屋产权;根据政府编制的保护规划, 并在政府的监督下具体实施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 包括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整修历史建筑等;将整治后的历史建筑出售、出租或自主经营。
(二) 产权置换的优点
1. 有利于更好保护历史建筑
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 古董的价值在于它的原真性及由此蕴含的大量历史文化信息。古董收藏品是一种投资品, 它的价值也在于它的原真性, 因此其所有者必然尽力保护其原真性。高收入阶层有精力、有财力保护好历史建筑, 他们有能力聘请保护专家为他们出谋划策。
2. 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在产权置换模式中, 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的投资主要由开发商承担, 地方政府只需投资个别公共基础设施。这改变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工程历来由政府买单的惯例。我国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都很紧张, 地方政府需要投入的公共事业很多, 地方政府更关心与基本生活关系密切的住房、医疗、就业等, 因为这些关系到社会稳定, 和社会稳定相比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可能排名比较靠后, 等地方政府投入可能要很久, 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往往是迫在眉睫, 因为街区的破损正在加剧。
3. 调动地方政府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积极性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涉及面广, 需要政府牵头组织, 政府积极的态度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至关重要。当开发商将整治一新的历史建筑出售给高收入阶层时, 地方政府可以得到丰厚的房地产交易税费的收入。既能改变老街区破旧衰败的面貌, 又能得到丰厚的财政收入, 地方政府何乐不为。实际上地方政府也看重投入产出, 以往地方政府投入巨资整治历史文化街区, 大都希望整治后的历史文化街区能带来丰厚的旅游经济收入, 如果希望落空, 地方政府的投入没有回报, 那么下一阶段的历史文化街区整治通常遥遥无期。
4. 改善历史文化街区居民的生活水平
费时费力的历史建筑维修使老业主们不胜烦恼, 老街居民更向往设施完备的舒适方便的现代居住区。所以只要补偿合理, 他们愿意用老屋换新房。
5. 高收入阶层得到一个新的投资渠道
在我国投资渠道匮乏一直困扰着高收入阶层, 可靠的投资渠道似乎只有房地产, 但由于国务院的房地产限购政策, 这一投资渠道也被限制了。历史建筑将为高收入阶层提供一个安全的投资渠道。
6. 房地产开发商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
开发商将整治好的历史建筑作为古董收藏品出售给高收入阶层, 由于历史建筑的不可再生性, 历史文化街区内历史建筑的有限性, 以及历史建筑所处的绝佳区位等, 保证了历史建筑可以卖个好价钱。
产权置换使那些钟情于传统文化, 且有精力有实力的人成为历史建筑的产权人, 这无疑会对历史街区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起重要作用。产权置换使历史建筑得到更好保护, 使政府支出减少, 使开发商盈利, 使老街居民得到他们想要的新房, 使投资者多了一种选择, 这是一个各方皆赢的解决方案。
三、关于活态遗产传承问题
有研究者反对全部搬迁历史文化街区原来的居民, 认为这将完全改变了街区的人文环境, 丢掉了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全部搬迁原居民确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但现实是老街区里大部分高收入阶层和大部分中、青年已经搬离, 剩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小孩和流动性很大的低收入外来人口, 老街的人文环境早已面目全非。几十年内, 老人们将相续离世, 到那时更谈不上什么文化传承了。我们在努力保持老街区的人文环境和文化传承, 但结果却是活态遗产的逐渐消亡。虽然一些研究者为挽救活态遗产提出了不少建议, 一些地方政府也做了诸多努力, 但活态遗产逐渐消亡的基本趋势并无根本性改变。
反观现实中集中改造的老城区和城中村, 动迁居民们集中搬迁到新建成区, 由于相对完整保留了原来的邻里关系, 我们看到原来的习俗礼仪、节庆活动大多保留下来。在现代居住区完成文化传承的意义更为深远,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 这对把握传统文化未来走向极为重要。
产权置换将使老街居民居住在一起, 保持相对完整的邻里关系, 并能吸引部分中、青年回流, 因此产权置换将实际有利于活态遗产的传承。这种发生在现代居住区的传承更具有可持续性, 对正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更有意义。
四、产权置换的可行性
(一) 前期实践
类似产权置换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早就出现。美国佐治亚州的萨凡纳市 (Savannah) 至今保留许多19世纪的建筑。1954年非政府组织“萨凡纳历史基金会” (Historic Savannah Foundation, HSF) 成立, 该组织利用捐赠资金和银行贷款购买历史建筑并出售给愿意对其进行修缮的购买者, 到1968年已保护了130栋历史建筑, 事实证明这种运作在经济上也是成功的。
在我国也有类似的实践, 2003年1月1日施行的《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在苏州政府的主导下已成功出售几处古建筑, 但由于缺乏有效操作模式, 苏州的古建筑出售进展缓慢。
我国各地历史建筑保护资金匮乏问题, 近几年尤为突出。为了筹集古建筑的维修资金, 黄山市政府于2009年12月21日出台了《黄山市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暂行办法》, 根据该办法认保人只享有对其认保的历史建筑的监督维修权和对认保经费使用情况的咨询权, 认保人几乎是花钱做公益事业。历史建筑的产权还是归属原来的产权人, 认保人因为得不到历史建筑的产权, 所以在认保方面并不积极。黄山市的实践表明, 如果得不到历史建筑的产权, 历史建筑钟情者的热情就十分有限。
(二) 利益各方
产权置换模式中主要利益相关者有三方, 即历史建筑原产权人、房地产开发商、历史建筑购买人。首先是历史建筑原产权人, 多年的旧城改造证明, 绝大部分老街居民愿意用老屋换新房。老街居民与开发商的谈判是自愿和对等的, 这里没有强制征收的问题, 也没有钉子户利用工期讹诈开发商的问题。如果开发商和个别居民谈不成, 也不妨碍保护整治工程的进行。其次是房地产开发商, 其热情取决于历史建筑购买人, 如果购买人踊跃, 出价较高, 则开发商必然热情高涨。最后是历史建筑购买人, 高收入阶层是否愿意出资购买历史建筑是产权置换模式成功的关键, 目前历史建筑投资市场还没有形成, 是否有人愿意投资历史建筑确是未知数, 以下分三个方面讨论。
1. 历史建筑的投资价值
历史建筑具备古董投资品的特征, 即数量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并同样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我国有限的历史文化名城里, 历史文化街区范围有限, 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自然十分有限。我们应该意识到, 随着岁月流逝, 历史建筑已经从原来的普通生活必需品变成古董投资品, 就像数百年前一个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青花瓷碗, 到今日它已不再是日常生活必需品那样。历史建筑与一般古董的主要不同点是其不可移动性, 因此历史建筑投资市场将是区域性市场, 但这不会妨碍历史建筑成为投资品, 就像房地产市场是区域性市场, 我国目前各阶层主要投资品正是房地产。温州炒房团可以到全国各地投资房地产, 收藏家应该也会到全国各地投资历史建筑。
2. 投资偏好
近几年在安徽徽州一带及江西婺源、景德镇、九江, 浙江衢州、东阳等地贩卖老屋的生意十分火爆, 由此可见历史建筑的需求巨大。历史文化街区位居城市绝佳区位, 历史建筑大都“有天有地”, 这些都是高收入阶层的投资偏好。
3. 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投资者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开发商在原居民动迁和历史建筑整修方面的所起的作用, 将极大降低收藏家的投资风险。如果政府再给予政策扶持, 如规定历史建筑不在房地产限购范围之内, 将进一步降低收藏历史建筑的风险, 最终可以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产权置换是可行的, 历史建筑将在收藏家手上得到较好的保护, 历史文化街区将迎来经济繁荣和文化复兴。
房地产开发商和古董投资者代表市场,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事业引入市场因素应该是意义重大, 远不是几次探讨就能解决的课题, 本文希望能引起更多的研究者对引入市场因素这一课题的重视, 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1.10
[2].李和平王敏.美国历史街区保护的推动模式.新建筑.2009.2
历史文化街区 篇10
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 随着世界局势的稳定, 科学技术的进步, 经济的高速发展, 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步伐在不断地推进, 城市中逐渐被办公楼等混凝土建筑物所侵蚀, 很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频繁被破坏, 居民生活的原有状态被打乱。因此, 如何解决城市更新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并能使之和谐发展, 已经成为我们当下合理建设与开发城市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1928年国际上成立古物保存委员会开始, 我国就开始不断颁发有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条例及规定。1985年, 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与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接轨, 涉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规划设计单位也渐渐多起来, 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和开发依托的研究。但是在对政府怎样去改造, 开发到什么程度的保护性建设措施方面, 却很少涉及, 以致于有些地方政府, 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有些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即将消失的危机。尤其是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方面, 政府在古城保护和利用上的责任和分工划分不明晰, 历史街区遗产资源遭受破坏严重, 街区居民居住环境不佳, 缺少特色产业支柱, 缺乏活力, 使街区居民的原有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没有得到很好地延续。
2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
2.1 渐进式的推进策略
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1982年, 国务院公布苏州市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专家、领导的重视, 并开展了部分保护工作, 如针对北寺塔等文物古建筑的抢修。此外, 苏州市政府还对文物、古迹、古建筑、古桥、古井进行了调查摸底, 确立了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单位, 并进行挂牌记录, 做到了重点保护要素基本清晰。
1986年,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 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指导思想, 这是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法定化, 也是遗产保护的真正起点。同年, 苏州市成立旧城建设办公室, 组织专业人士, 研究如何更好地在旧城改造、城市发展中, 保护古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1985-1989年, 实施了寒山寺弄和枫桥大街的改造, 以及瑞光塔、盘门城门和古城墙的修复, 还有“古宅新居”等工程。为加强对历史街区内的建筑、河道、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元素的管理, 苏州市政府还相继出台了“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苏州市市区河道保护条例”“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条例法规, 为加强条线管理提供了依据。
2.2 相关举措
2.2.1 出台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法律规划, 并具体落实到管理工作中
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之处, 在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近年来, 苏州先后出台了“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与现行保护大法相配套的、符合实际的、较为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
2.2.2 专门设立相关部门, 负责街区的保护开发工作
苏州在全国率先试点成立国家历史名城管委会①, 专门实行古城规划。管委会下设4个部门, 即办公室、开发处、保护处和管理处。在姑苏区,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将实行“区政合一”的管理模式, 着力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 使其成为文化高地、旅游高地、科教高地和商贸商务高地, 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之“核”的作用, 打造姑苏城的品牌价值。
2.2.3 成立了“历史街区社区”, 并举办一系列活动
目前, 平江街区已经成立了“历史街区社区”, 并有义务讲解员的培训, 组织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努力营造历史街区景区文明氛围。①保护遗产, 传承街区景区历史文化;②学习雷锋, 助推街区景区旅游产业;③便民助民, 提升街区景区文明水平。
3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评析
3.1 经验总结
在市场经济的转型背景下, 苏州不断健全法规保护体系, 积极利用市场体制优势, 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中来, 取得了明显成效。
3.1.1 政府方面———街区保护, 规划是先导, 管理是关键
总的看来, 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先后经历了4轮规划修编, 为平江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了规划性指导。在规划实施及后续管理上, 苏州主要采取条块结合、以条线为主的管理方式。在条线管理上, 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条例法规;在块状管理上, 形成了整合力量、多方参与的格局。通过整合管理力量, 并在有关街区设立非常设机构———街区管理办公室, 来具体实施综合管理。平江街区“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 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风貌, 得到了有效延续, 街区内文化遗产要素得到了很好地保护。
3.1.2 非政府方面———市场化、社会化运作, 并推动公众积极参与
为寻求一条更好的保护之路, 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决定让非国有控保古建筑进入到流通领域, 通过产权买卖的方式, 让有经济实力的新主人对它们进行保护。为此, 苏州市先后出台“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以及“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 鼓励私人和公司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这些规定的实施, 都在积极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使之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
苏州市政府在担负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重任的同时, 还一直致力于推进公众参与。政府在平江街区的各大街小巷都安置了木质的标志牌, 述说其历史渊源, 既方便了外地游客了解平江特色, 也向苏州市民宣传了古城历史, 激发了民众爱护古城的热情。并且, 政府还在保护规划的制订、保护对象的选择等方面,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另外, 目前平江街区已经成立了“历史街区社区”, 并有义务讲解员的培训, 组织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努力营造历史街区景区文明氛围。
3.2 面临困境
尽管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按照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新要求,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仍然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街区功能“单一化”、街区管理“分散化”、居民参与“边缘化”、基础设施“薄弱化”等问题。主要原因有:
3.2.1 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
苏州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体系, 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地方法规内容不完善, 如“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中, 缺乏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 历史地段法律地位模糊, 对保护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如法律责任、惩处措施等问题没有具体条文阐述。
3.2.2 行政管理机构职能分工不明、职能不清
景区管委会职能单一、分散, 部分权力还属于旅游局, 政府还在下放、整合权力中, 导致权责不统一、不协调。目前, 还没有对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现在的历史文化街区总体数量在不断上升, 但景区的质量、特色却有所下降。说明政府对古城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还没有出台, 没有形成规范化管理。
3.2.3 民间保护组织少, 作用有限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和社会性都非常强的公共事业, 长期以来都由政府提供, 而民间保护组织往往不具备专业人才、设备、资金等, 客观上造成了民间保护组织难以进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局面。
4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建设的期许与展望
保护街区、延续古城, 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要从整体保护的观念出发, 严格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原则,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形与神的相互融合, 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姑苏特色的古城保护的新路。
4.1 在策划上下功夫, 创新保护路径
要在加快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同时, 强化街区总体功能和单体建筑的营销策划。①要整体策划街区功能布局;②要个性打造苏式生活街区;③要悉心提供优质旅游服务。
4.2 制订相关条例, 在管理上有依据
制订相关的保护管理条例, 从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与布局、公共设施和商业经营的日常监督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集中执法、便捷服务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实现对条线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
4.3 注重全民参与, 成果共享
围绕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3个环节, 建立激励全民参与的成套优惠政策机制, 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对外的辐射影响作用。
4.4 优化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措施
围绕成片规划、分段实施的目标, 把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来。
4.5 培育和引导NGO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社会的和谐发展, 需要社会治理结构中的三大主体 (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NGO在社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 培育NGO是当前我国形成社会治理结构主体新格局的有效途径。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困境, 单单依靠其自身是无法彻底解决的, 只有政府出面,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和引导, 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要着力营造NGO参与社会服务公平竞争的环境。
5 结语
总之,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 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工程, 任重而道远。历史文化街区的良性发展, 需要建立一个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通过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等, 组成一个多中心的、互动的合作协同结果, 共同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同时, 政府、市场与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 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 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及有效边界。因此, 政府应转变职能, 重点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培育非政府组织发展, 促进公众参与, 构建一个既公平、公开, 又具竞争力的城市治理系统, 以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 对其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对城市的永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 通过分析街区的现状问题, 指出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 并结合苏州平江街区的实例, 提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更新的构思与方法措施, 希望找到既有利于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造方式。
关键词:有限政府,历史文化街区,运营,保护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街区 篇11
关键词:文化记忆 历史街区 文脉传承 有机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076-02
20世纪90年代起,文化学和历史人类学框架下的“文化记忆”理论在德国兴起。从文脉传承方式解释文明的发展规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须以延续文脉为最终目标,最终实现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单就历史街区文脉传承或者单独的文化记忆理论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但缺乏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对历史街区文脉传承的探索。本文试作论述。
1文化记忆理论的发端
1.1“文化记忆”理论的概念
文化记忆论由德国学者阿斯曼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将“记忆”引入到了文化学的研究领域内。文化学对记忆的研究,是把记忆看成是和民族、文化、历史等范畴紧密相连的概念,是一个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从文化学视角而言,文化记忆就是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
1.2“文化记忆”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记忆的内容,在时间维度上具有绝对性,一般可追溯到数代以前,而不仅仅局限于近几代的记忆的限制。文化记忆的交流方式是有组织的、公共性的集体交流,其传承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类:“与仪式相关的”和“与文字相关的”。一种文化,如果想得以传承,必须依托文化记忆所发挥的作用。
2“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老街区文脉传承媒介
2.1建筑遗存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建筑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老街区文化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老街区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留下特征各异的建筑痕迹。
不同时期的建筑都有一定的时空背景,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不可复制性的历史风貌,从而展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建筑遗存作为一种物质符号,可以使代际间的回忆更加稳定,后代不必借助过多的个人经验就能与前代分享共同回忆。
2.2街巷空间布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在街巷规划越发理性,更满足于其交通、管线等物质功能的强化,而街巷的文化功能逐渐被忽视。街巷不仅是交通、运输的物质载体,也是人们生活的舞台,是人们生活和记忆延续的媒介。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对于城市形象的重要性。“清晰的可识别的环境不仅给人以安全感而且还增强人们内在体验的深度和强度。……如有一种更动人的环境,同样的生活将会获得新的意义。”而街巷空间的布局正是构成这种可识别性和可印象性的主要场所。凯文林奇所说的城市印象五大构成要素:道路、边沿、节点、标志和区域中的前四项都与街巷空间布局是息息相关的。
2.3地景地貌
老街区的地景地貌,是和一定的时间维度紧密相连的。是在老街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遗存,是老街区历史演化的片段。
老街区的地貌景观具有多元性、复杂性等形态特征,这种复杂的形态特征是老街区人们生活内容的多样性的物质反应和历史积淀。是老街区文化系统复杂性的必然结果。
2.4民俗文化
文化的本质就是传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不同的民俗与传统。就是这样的差异性,保持了文化记忆的多样性。
陆邵明先生认为:“一个记忆场所往往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物质形态,另一部分是故事,两者缺一不可。记忆场所不仅见证变迁中的集体记忆,还可以持续性地叙事与传播,维系与促进地域文化认同感的建构。”历史街区的文化记忆不仅保留在其物质形态上,诸如建筑遗存、街巷布局、地景地貌等有形之物上,同样蕴含在历史街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3“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老街区文脉传承机制
3.1文化记忆视角下的老街区文脉传承方式
文化,有两项任务。一是协调性,即文化产生的同时也为交际提供了场所。协调性要求建立一个象征性的符号体系并在技术和概念的层面上备置一个共同的生活视野,文化的参与者能在这个视野里相遇并进行交流。二是持续性,文化的产生,并不是仅仅的利用现有的符号,而是每个个体或者每一代人之间,在某种意义上通过相互信任的沟通并在更大规模的集体中相互交流传递信息。记忆是持续性和时间延续得以实现的保障。
这里所谓的“象征性的符号体系”就是老街区的文脉得以传承的媒介,是文化实现持续性的保障,包括老街区的历史建筑、礼仪、服饰、节庆、传说、饮食、婚丧嫁娶等。
文化记忆是保证老街区文脉延续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化记忆对老街区历史积累的文化和经验的存储和重建,从而传统得以延续,文脉得到传承。
3.2文化记忆视角下的老街区文脉传承过程
文化传承的过程是人类在一定的目的指导下,借助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实现文化延续发展的过程。文脉传承有两种形态。第一,物质表现形态,比如文物古迹、图像、经典文献等物化的客体形式。其次,非物质表现形态,包括仪式、民俗风情,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
文化记忆是立足于现在对过去的一种重构,通过社会交往和集体框架而实现。老街区的记忆社会框架,是被在这个街区内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做决定的。康纳顿认为社会记忆得以延续是通过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来实现的。老街区文脉传承的过程也是身体实践的过程,人类之所以回忆是因为在在经验传递的过程中,我们总是把我们的个别经验置于先前的脉络之中,在我们具有个别经验之前,我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经验事物的纲要框架。
3.3文化记忆视角下的老街区文脉传承规律
文脉传承的方式随着文化记忆的不断发展在不断的演进中。演进的过程是进一步的补充和丰富的过程。通过对文化记忆载体演进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文脉传承的自我调适和演变发展规律。
语言、文字、仪式,是文脉传承最常用的方式。而现代社会出现的传承媒介,比如传媒介质,则是文脉传承为适应时代发展而做出的自我调适反应。文脉传承具有自我调适的机制,同时,文脉传承的方式也是具有多样性的,充分利用好每一种传承方式,以及现有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再现老街区的历史记忆,使历史文脉和老街区文化得到更好的普及和推广。
3.4文化记忆视角下的老街区文脉传承特点
第一,互构性。记忆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才能实现传播,比如空间、文献、口头叙述、历史建筑等环境要素以及记忆个体的知识基础。一个街区的集体记忆,是在特定人群的集合体中存续的,但是只有这个集合体中的个体才能进行记忆。而个体的记忆,又需要借助记忆产生时的环境要素来激发以及个体的知识基础作为记忆重建的辅助。因此,记忆个体和街区的整体环境要素之间有个动态互构的关系。
第二,适度开放性。老街区文脉传承的过程中,可将老街区看成一个开放的系统。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开放程度的问题。如果这个系统的开放度为零,系统与外界隔绝起来、没有任何交换,这就成了封闭系统。封闭系统缺乏自组织的活力,难有发展。文脉的传承更无从谈起。反之,如果这个系统对外界完全开放,老街区的文化和外界没有了边界,与外界的信息、物质、能量的交换没有任何过滤和选择,那么老街区的文化也不复存在。因此老街区的文脉传承过程中,老街区与外界的信息、物质等通过人为优化有选择性的交互。
第三,历时性。记忆有两个不同的本质功能:存储和重建。记忆是实现文脉传承的保障。记忆是一种以编程和繁殖原则为基础的再生产,该原则使文化模式得以延续。保证老街区文脉传承的条件是这个街区辐射范围内的人们社会交往和群体意识记忆的延续性提取,从而用作文脉传承的有效媒介,将文脉以连续性的中断方式传承下去。
4老街区文脉传承的“文化记忆”策略
4.1以“有机更新”策略为老街区文脉传承的行为指导准则
老街区是个开放的系统,其必定要与外界要素有一系列的交互作用。作为记忆场所的媒介,无论物质媒介比如:历史建筑、纪念碑、服饰等,还是精神上的媒介:礼仪、节庆、风俗习惯,都是在变化中发展和进行传承的。
对于历史街区的更新和维护,我们要用“限制开放”方式进行有机更新。有效避免在大拆大建的浪潮中的对文化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留有价值的历史古迹和街巷布局。所谓“限制开放”方式的有机更新,即根据街区居民的具体需求,结合科学整体的街区保护规划方案,对有形建筑进行小规模的,渐进式的修缮维护,对无形的风俗习惯、礼仪等要做到保留自我的文化前提之下的继承和发展,取精去糟式的发展。
4.2正确认识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变迁与老街区文脉传承之间的关系
老街区之所以是文脉得以传承的物质载体,是因为老街区累积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通过不同层次的文化积淀,向后人展示其风情各异的文化特色。
在快速城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准则等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迁。在这一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新旧文化取舍,便是这个地区的文脉传承内容的关键。
根据文化记忆理论,对于过去的记忆,不是被保留下来的,也不是简单的个体记忆相加。记忆是在现在的基础上的重构,具有价值取向性。以前的记忆,有的被强化,有的被淡忘,而被社会强化的那部分记忆,无疑成为了文化变迁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文脉传承过程中的有力支撑。文化变迁的结果,便是文化传承的内容,文化传承的内容,反过来又是进行下一轮文化变迁发展的基础。
4.3加强老街区独特的“文化记忆”,构建老街区文化认同感
阿斯曼夫妇认为,文化记忆通常是指某个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过去,既包括口头传说也包括有据可查的信史。而文化认同,指的是对群体文化的认同。
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从保护老街区真正的历史古迹入手,而不是乱造“假古董”。提高大众的审美标准,传承地道的当地民俗文化,而不是过度商业化的“美食节”,可以定期举行有一定文化深度和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或者纪念仪式,借此提供大众参与的机会,提升大众的文化素养,加强老街区文化的认同感。
4.4活化老街区的文化记忆,探索老街区文脉传承途径的多样化
如果说人类的语言、文字、仪式这三种文化传承方式伴随着人类历史始终的话,那么现代社会出现的传媒介质、网络空间,则是文化传承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技术条件下自觉作出的自我调适反应。
历史街区文脉传承的方式,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行为。不仅包括作为文化的载体街区的有形建筑物和构筑物,而且还包括人们对其游览体验的这一“仪式化”的行为过程。
记忆回忆,不是单独的个人元素,要嵌入一个环境的框架内。我们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对有效信息进行传递扩散,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让记忆个体参与其中,多维度的传播和重构老街区的文化记忆。
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 篇12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展开,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建筑、新结构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对城市内历史地段的旧貌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处于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城市中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构)筑物及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载体,反映着当时的生活习俗、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生产能力,见证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同时历史街区本身也是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保护历史街区及历史地段,处理好其与周边功能区的关系,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更新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正确认识、理解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正确理解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找寻城市记忆,乃至掌握城市文化发展脉络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保护规划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试图在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期实现城市文化的传承,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整合性城市设计
常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多是通过点、线、面的形式,以点带面、以线带面,以达到局部带动整体的保护。“点”指历史街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特色环境要素等散布在街区内的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空间要素。“线”指历史街巷和特色风貌街道等具有整体保留价值的线性实体空间。这些“点”和“线”共同构成历史街区的空间保护基质。常规意义上的保护规划多是通过对这些要素周边提出不同层次的保护和控制要求,进而实现整个街区的整体保护和控制。
然而,这种保护模式着眼点和切入点多是针对某个“点”的局部的保护,缺乏整体性,仅局限于规模较小的历史街区。对于规模较大的历史文化街区,笔者认为需要从更上一层面宏观的规划设计引导来指引保护规划的具体制定和实施,以保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科学性。这种从整体着眼的贯穿历史文化的保护理念,将传统的因素如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赋之以合理的角色和动态的诠释之后,契入所设计的城市之中的方法称为整合性城市设计。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要素整合
由于城市要素的复杂性及整体的系统性,使其各个要素之间形成不同层次的整合关系,主要包括:实体要素整合、空间要素整合和区域整合。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重要的城市片段,根据其保护内容划分,将其内部整合要素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其中物质性的整合又包括实体要素整合和空间要素整合。
2.1 物质性要素整合
2.1.1 实体要素整合
城市是由诸多物质要素组成,建筑是构成城市实体的主要要素,由他们构成的城市旧街区、古迹点仍和现代城市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特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整合的哲学含义,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实体要素整合是指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特色环境要素等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实体与街区内其他物质实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优化,从而使整个街区形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且能体现城市时代发展特点的文化街区。其中整合的两大关键词:一是整体性,每个街区都有至少一个要素能提纲挈领、统领全局,一统全局特色;二是秩序性,街区实体要素能体现不同时期城市发展脉络。
1)整体性与关系协调性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涉及建筑更新或新建建筑时,应时刻强调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话和协调,并重视对城市文脉的继承、城市特色的保护。保留协调的,去除不协调的,从而实现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统一且相互协调。除此之外,特色环境要素如桥梁、围墙、雕塑、小品等的设计应同样本着这一原则,历史保护本身就是一个认识城市、指导城市建设的整合性设计过程。
2)秩序性与客观看待历史街区
真正的尊重历史是正确、客观地看待历史街区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无好与坏之分。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其保护内容之一必然是保护历史街区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发展轨迹及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实体要素。这也是真正尊重历史的做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2.1.2 空间要素整合
历史文化街区内空间要素主要是指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街区的几何形状、道路及街巷格局、交通组织、街区历代的形态演变等。这些空间要素的布置形式受不同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形成文化景观上的差异。这里空间要素整合主要是指街区内特色历史街巷、空间格局与周边空间形态之间的道路交通、建筑布局及空间发展方面的相互融合。
2.2 非物质性要素整合
非物质要素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历史街区生态结构的稳定,这种生态结构是历史街区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人文地理学中将其称为“氛围”。这种“氛围”是形成城市历史记忆的一个有力物证,也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创新,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不仅仅是对既有保护实体实施保护和形体空间设计的过程,也是对一个城市精神的塑造过程,更是一个对原有文化的继承与新兴文化的创造过程。这种新兴文化并没有脱离它的母体,而是在母体之上发芽生长、发展繁荣。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加减法
加减法从数学领域被延伸至建筑、城市建设等领域,作为复杂问题简单化最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这里所说的加减法包括功能加减法和形态加减法。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工作中,在整合性城市设计思维的指导下,对各整合要素应根据整体发展的需要进行加法或减法。当然,维护原有社区结构的稳定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加减法中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3.1 功能加减法
任何一个历史文化街区都由不同的功能区块组成。从《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城市开始,城市就离不开居住、工作、交通、休憩这四大功能。历史街区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多数历史街区内都面临着功能置换或功能更新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老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配套服务设施老化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是造成目前历史街区“空城化”的现象。一方面我们要保护街区内这些曾经被人们使用且热闹非凡的建筑或街道;另一方面人们却不愿意长期居住生活在这些设施老化的历史街区内。如何把历史街区的物质空间保护与人们的生活形态相结合,真正实现历史街区完整的有机更新是摆在每个设计者面前的一大问题。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加减法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历史街区的功能加减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区域层面对历史街区整体上的功能加减;二是对历史街区内部功能机制的加减法。前者是从区域层面上讲,在延续街区原有历史功能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功能定位,动态地将其真正融入所处区域发展的大环境中;后者是指针对街区内部的问题,如交通、配套设施、开敞空间等进行梳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不适应街区整体发展定位的功能置换出去,同时增加提升街区品质和氛围的功能要素。
3.2 形态加减法
同样的功能不同的空间形态,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受。2003年10月上海市第五次规划工作会议以后,中心城区“双增双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双增双减”即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减少建筑总量和高层建筑,目的是使上海地表沉降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某种意义上讲是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做好历史街区形态的加减法同样重要。这里所说的形态主要是建筑及空间形态,包括建筑的风格、色彩、高度、体量、空间天际轮廓线、空间肌理等。形态加减法最重要的原则是与历史要素协调与否。
4 加减整合的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其他以物质实体空间作为历史文化保护主体的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街区。海河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历史建筑及历史要素丰富,作为串联天津其他13个历史文化街区的纽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见图1,2)。除了街区内常规意义上的物质空间特色保护之外,海河历史文化街区更应该以战略发展的眼光、保护规划的形式保护天津母亲河的人文精神、历史功能意向以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散发的城市活力和魅力。
当下,在天津城市空间回归海河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海河的区位价值优势凸显,其两岸的开发压力随之空前增加,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无处不在。因此,在研究国外城市河流两岸开发建设与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形式、整合性设计的手法进行保护,是对海河两岸地区进行保护和控制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4.1 实体要素及空间要素的整合
这里的实体要素整合不仅包括街区内部各实体空间要素的整合,还包括与周边其他历史街区之间的实体要素整合。表现为海河两岸主要景观视线的控制引导、建筑风格的控制引导、立面空间的控制引导以及服务设施的控制引导四个方面。
4.1.1 海河两岸主要景观视线控制引导
街区是以海河这一自然要素为核心构成。海河既是街区内重要的景观带,同时也是重要的观景区。作为空间整合的一个重要内容,保证海河两岸历史建(构)筑物、历史节点、重要标志性建筑及其他景观节点在主要景观展示空间上的可视性(包括主要步行空间、滨河空间、历史街巷及开放空间等),应该作为街区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可视性表现在城市设计上即为主要景观视线控制。这些重要视线必须保持通畅,新建建筑不得损坏视线品质。通过这些景观视线的控制与引导,将各种保护要素如历史建(构)筑物、桥梁、广场、公园、街道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更加多维地保护这些要素(见图3)。
4.1.2 海河两岸建筑风格控制引导
多国租界的历史丰富了海河两岸的建筑风貌,使其呈现出整体风格多元化的特征(见图4,5)。沿河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并且各个区段按照租界的不同,具有明显的租界风格特色。正如《北京宪章》中指出的“20世纪是‘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海河两岸的建筑风格特征渐趋单一化,且出现风格混淆的现象。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在海河两岸已建或待建的项目中,除古文化街历史街区一段为中式风格,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和解放路一带为欧式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之外,街区内海河两岸建筑风格基本上被现代主义建筑取代(见图6)。
这一现象使海河两岸风貌特色受到严重破坏。周边历史街区内部的特色风貌因海河的界面现状被隔断。从图6中可以看出,周边组团纵深方向上的风貌特色相对较为完整,但在海河上并没有得到展示和体现。街区之间、街区内部历史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之间的相互协调、新老建筑和谐共生既是历史风貌特色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综合历史保护理念的整合性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于此,我们提出海河两岸的建筑应该体现原有历史风格特色,使海河呈现出历史多样、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见图7)。针对既有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应增加相应的特色元素,如建筑立面要素、色彩、公共艺术作品等,体现其所处区段的历史特色,增强标识性。例如建筑的新建或加建要在尊重既有建筑的基础上,通过相同要素的运用,达到建筑自身的和谐共生。不同时期建造的建筑在形式色彩上应保持协调一致,营造出丰富的建筑立面的同时,体现出历史的延续。
4.1.3 海河两岸立面空间塑造
经笔者统计发现,目前街区内海河两岸在建或拟建的项目中高度100m以上的占80%;300m以上的占20%(见图8)。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讲,高层建筑的建设无可厚非,但必须通过城市设计形成一个优美的空间形象。立面空间的塑造反映在高度和密度两个方面。建筑的高度构成了滨河天际轮廓线,是对立面景观影响最大的因素。天际轮廓线应当高低起伏,有重点、有高潮,才能创造美的界面。建筑的密度决定了建筑之间的空间,过高的密度将产生连续的高层建筑屏障,产生很强的压抑感。因此,建筑密度不宜过高。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讲,街区内海河段的宽度在100 m左右,如果两岸同时出现百米以上的建筑,对河流的夹峙形态将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感。对于两岸建筑高度的控制及天际轮廓线的塑造,首先要保护历史建筑在海河面上的可视性;其次是河岸前景的保护。前者通过主要视线通道及历史建筑周边建筑高度的控制来实现,这些历史建筑在丰富河岸景观的同时,也可营造出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城市的历史格局;后者可通过城市设计引导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见图9,10)。
4.1.4 海河两岸服务设施引导
一些小型、可移动、临时性设施和安排可以为激发城市生活提供新的吸引力。如布拉格广场上烤肉的小摊,吸引着行人驻足停留,原本空旷的广场充满了活力。海河两岸现状活动内容包括休闲娱乐、摄影演出、旅游观光和商业购物等四类。这些活动内容不同,所吸引的人群也不同。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以这些活动人群的需要为出发点,实现全方位设计。海河两岸作为城市中相对独立的景观休闲区,应在活动人群密集的地段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以满足活动人群的需要,同时吸引更多的人群到达。
4.2 非物质要素的整合
4.2.1 海河两岸旅游规划引导
历史建筑保护与历史地段的活力提升是保护规划中非物质要素整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结合具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构)筑物及特色空间环境要素,发挥特色公共建(构)筑物对城市的积极作用,增加旅游吸引,提升文化内涵。结合大型公共建筑或著名的建(构)筑物,对其临河界面进行特殊处理,使其成为新的空间起始、终止和转折点。海河连系了天津不同的特色组团,海河上以及海河两岸也有大量具有参观价值的内容,包括特色桥梁、建筑、街道、花园等。规划设计了一条海河环游线和水上游线,将海河附近这些吸引点连系起来,共同打造最有天津特色的活力景观线(见图11)。
4.2.2 活力提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海河地处“九河下梢”,海河与两岸受滋养的土地共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天津城市的发展紧紧围绕海河,漕运发达使海河及沿河周边地带成为天津古代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地带。因此天津以及各地的民俗文化都在这个区域汇集。诸如宗教及民间信仰、民俗节庆、民间艺术等,这其中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天津皇会、名扬海内外的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津门法鼓、刻砖刘刻砖、面塑、木雕、石雕、根雕、杨柳青年画等。
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海河两岸的活力提升相结合,利用河流两岸的物理环境主要是开放空间为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空间和场所。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海河增添了许多动人的魅力,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
5 结语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历史街区像是一部史书,记载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和时代发展的轨迹。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就是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如何在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营造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和市场机制要求的空间环境,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发展,是二十一世纪文化城市的需要,也是保护规划中整合性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
保护规划本身是一个将传统因素赋以合理的角色和动态的诠释之后,使其融入城市和谐发展大背景之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有时限的,但意义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2004(3):49-53.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张庭伟.城市高速发展中的城市设计问题:关于城市设计原则的讨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1(3):5
[5]陈天.城市设计的整合性思维[D].天津:天津大学,2007
[6]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J].建筑学报,2004(1):25-26.
【历史文化街区】推荐阅读:
历史文化街区模式08-29
西安历史文化街区05-08
历史文化商业街区06-30
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旅游06-27
创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07-06
历史街区07-09
历史街区保护08-30
漳州市历史街区10-01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09-21
文化类栏目历史文化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