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复苏

2024-09-01

液体复苏(精选8篇)

液体复苏 篇1

产后出血、异位妊娠及妊娠晚期是造成妊娠期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其中产后出血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 临床研究认为[1],液体复苏应尽早、尽快的为失血性休克患者通过静脉通道进行大量补液,对患者的有效血容量进行恢复,可促使血压恢复正常,确保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机氧供。但相关资料表明[2],于活血性出血控制前进行大量补液将导致血液丢失增加,致使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发生,对组织氧供进行减少,造成酸中毒;大量快速血液补充对血管收缩造成影响,导致血栓移位,致使出血量增加。 限制性输液是指当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时,通过对输液速度及输液量进行控制,维持血压在给予重要器官血供的较低水平,对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直至完全止血[3]。该理论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临床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较为显著。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82 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分别实施积极性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 年3 月~2016 年3 月在我院进行妊娠期失血性休克抢救的8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 例。 对照组:年龄20~40(30.3±1.7)岁;卵管妊娠破裂休克11 例,妊娠期失血性休克20 例,剖宫产术中出血致休克10 例。 研究组:年龄21~39(29.6±1.5)岁;卵管妊娠破裂休克12 例,妊娠期失血性休克18 例,剖宫产术中出血致休克11 例。 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 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研究组对研究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如下:(1)在保证气道通畅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快速止血, 并通过气管插管对患者给予必要的机械通气;(2)预防感染,对患者进行平衡液和胶体液快速输注,当平均动脉压(MAP)达到40~60mm Hg或中心静脉压(CVP) 高于2.25mm Hg或收缩压(SBP)达到40~70mm Hg后减缓输液速度,限制输液量,同时将晶体液:胶体液保持为2:1。

1.2.2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积极性液体复苏,方法如下:(1)早期对患者进行输液通道建立,并立即进行快速补液;(2)对严重的休克患者,快速进行2L等渗平衡盐溶液+同型或O型红细胞;(3)治疗后患者未达到复苏要求,应连续输入红细胞,当MAP为(90±12)mm Hg,血红蛋白量不低于10g/dl时,停止输注。

1.3 评价指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值、BE、DIC、ARDS及病死率[4],同时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并记录;并对患者输液量及平均动脉压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 χ2检验,以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血压值(27.4±9.7)mm Hg,BE值(2.5±1.7)mmol/L, 研究组上述指标分别(33.4 ±7.2)mm Hg,(1.2±2.0)mmol/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DIC、ARDS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资料比较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输血量及平均动脉压比较研究组患者输血量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休克发生及其防治措施的不断深入与研究,研究人员针对休克的液体复苏存在的问题对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概念进行提出,打破了传统输液理论[5]。限制性输液是指在机体处于有活动出血的失血性休克状态时,经调控患者液体输注速度和输液量,维持血压值在较低水平范围,满足重要器官血供,有效发挥机体的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作用,达到完全止血的目的;适当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对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不造成多余干扰,有助于休克期组织灌注、氧供及免疫反应的改善,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达到复苏的理想效果。 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中已充分应用该理论,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6],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降低作用。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对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血压值及BE,提高治疗效果。 分析其原因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将血压保持处于较低的水平,对液体输入速度及输入量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彻底止血;对机体保护性代偿功能进行充分调动,确保患者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同时不对机体本身造成损伤,有助于酸中毒的减轻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治疗效果显著。 其原因为积极性液体复苏造成机体血液稀释,导致出血量增加和组织供养减少,从而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8],造成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增加。 本研究中,研究组输液量和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降低输液量及平均血脉压,有助于预后效果改善。

综上所述,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降低患者输液量及平均动脉压,且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贺群礼.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5):110-111.

[2]杨旭平.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4-15.

[3]徐献志.两种液体复苏用于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060-3061.

[4]蓝雪琴,马海兰,许尹丽,等.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在宫外孕休克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50-3152.

[5]刘茂霞,万晓强.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10):779-780.

[6]李世松,黄静,高建军.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6):99-100.

[7]吴兴明.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4):13-14.

[8]王浩,张胜利.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5,21(4):293-294.

液体复苏 篇2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产科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049-01

产后出血指的是产妇在分娩后1天内,出血总量>500ml,而当产妇的出血量持续增加并>1000ml时,极易发生失血性休克,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死亡[1],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选取我院产科在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10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在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收治的10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53例患者中,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为(26.34±4.13)岁;剖宫产术出血性休克20例,妊娠晚期出血性休克22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11例。实验组53例患者中,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为(27.01±4.37)岁;剖宫产术出血性休克17例,妊娠晚期出血性休克21例,输卵管妊娠破裂失血性休克15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法予以治疗。立即建立输液通道,并且行快速补液处理;针对休克程度比较严重的患者,需马上给予2L等渗平衡盐溶液和O型红细胞,当血红蛋白量≥10g/dl,且MAP在(11.96±0.64)kPa时,停止输入红细胞。

实验组:对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法予以治疗。首先,确保患者气道通畅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快速止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其次,立即向患者输入平衡液和胶体液,促使MAP维持为(5.32-7.98)kPa范围,SBP维持在(5.40-9.31)kPa,CVP数值>0.3kPa,然后逐渐放慢输液速度,并且对复苏液的使用量进行限制,与此同时保持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例为2:1。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气剩余碱(BE)、血压值;(2)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各项指标的比较

经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PT和血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死亡率为11.32%,实验组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为1.8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科失血性休克发病急,且难以控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就目前临床治疗方法来看,主要有按摩子宫、采用促宫缩药物、采用盆腔血管结扎术等,并且联合大量的静脉输液予以治疗[2]。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并不能良好的满足人体各个重要器官、组织的血氧供应[3],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必须要寻求其他的治疗方法,提升治疗效果。

限制性液体复苏指的是对液体输注速率进行调整,从而有效帮助患者维持血压,并且達到彻底止血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达到止血目的[4]。在本组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复苏液体量的大小、流速进行合理化控制,确保患者的心、肾等重要器官均具有良好的灌注和氧供,具有较高的个性化特点,从而以最快速度恢复患者血容量循环,改善患者的症状。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PT、BE、血压值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法治疗的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1.89%)明显低于对照组(11.32%)(P<0.05),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表明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具有较高的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且能降低患者死亡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玉琳.限制性液体复苏法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18):89.

[2]陈银华.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6-7.

[3]李丽萍.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健康之路,2014,13(07):72.

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的护理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2007年10月收治急性胰腺炎60例, 男36例, 女24例;年龄20岁~76岁, 平均51岁;2007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急性胰腺炎60例, 男40例, 女20例;年龄24岁~78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1996年拟定的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

1.2 方法

将2006年11月—2007年10月6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作为对照组, 2007年11月—2008年10月6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作为实验组, 两组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体征, 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无显著差异。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 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纠正体液失衡。实验组除非手术治疗外, 根据病人心率、血压和尿量补充6%羟乙基淀粉500 mL~1 500 mL。

1.3 结果

对照组临床治愈57例, 死亡3例。实验组临床治愈59例, 死亡1例。对照组因胰腺假性囊肿中转手术4例。实验组因胰腺假性囊肿中转手术2例。对照组平均住院日为15 d, 实验组平均住院日为12 d, 平均住院日减少了3 d。

2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急性反应期是发生死亡的第一高峰时期, 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出现在胰腺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之后[2]。机体处于全身炎症反应, 大量液体丧失于第三间隙, 血容量明显降低, 有效血容量急剧下降达40%。禁食、胃肠减压、频繁呕吐、发热出汗等导致有效血容量进一步减少, 甚至发生休克[3]。液体疗法的目的在于防止组织间隙过多液体潴留的前提下保证大循环及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稳态。而6%羟乙基淀粉为中分子质量, 具有4 h~8 h的循环稳定效应, 可在低血容量低灌注状态下改善微循环[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防止休克等多器官损害。通过对实验组采取6%羟乙基淀粉液体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 使死亡率、中转率降低, 平均住院日减少, 费用相应减少。但是急性胰腺炎液体疗法更强调病人个体差异, 液体疗法的实施中护理占有重要地位[4]。

3 护理

3.1 保持通畅的静脉通道

要选用中心静脉置管或外周静脉置管, 建立两条静脉输注通路, 保证静脉补液的进行。

3.2 正确理解补液方案

补液量按基本需要量加上第三间隙损失量决定补液总量。液体输注顺序根据病人病情及病理生理变化而确定的, 不应随意更改[5]。液体中加入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并准确计划和调整补液量与速度, 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液量, 保持机体电解质代谢平衡。

3.3 输液过程中的监护

3.3.1 临床观察指标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四肢末端温度和色泽,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和水电解质失衡状况, 必要时留置导尿, 记录每小时尿量。

3.3.2 中心静脉压监测

中心静脉压反映病人血容量、心功能及血管张力情况。

3.3.3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及时监测红细胞比容、电解质、肾功能、血糖及血气等变化。

3.3.4 补液的速度

输液过程中根据病人脱水程度、年龄特点、心肺功能调整输液速度。若在输液过程中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应减慢输液速度, 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3.4 液体治疗效果的评估

口干、口渴好转, 皮肤弹性恢复良好, 血压稳定, 脉搏减慢, 尿量增加, 达到20 mL/h, 血流动力学指标正常, 氧饱和度指数95%以上[6]。在血容量基本补足后应注意保持器官灌流的前提下达到负平衡, 将过多液体排出体外。因此应注意观察动态变化及疗效评估, 指导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治疗。

摘要:探讨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的特点及观察护理, 回顾分析两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病人, 对死亡率、平均住院日、中转手术率并进行对比。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护理

参考文献

[1]严律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 21 (4) :238-240.

[2]区金锐, 侯宝华.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液体复苏[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27 (8) :613.

[3]吴咸中.腹部外科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3:868-869.

[4]宁洁, 杨惠珍.急性胰腺炎的饮食治疗及护理[J].家庭护士, 2008, 6 (2A) :339.

[5]曹洁, 叶文琴, 李建萍, 等.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液体复苏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8, 22 (2B) :399-340.

重症急性胰腺炎液体复苏之争论 篇4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急性反应期, 即发病起初2周, 是临床上第一死亡高峰[1]。此期主要的临床特征是SIRS并发SCLS及MODS, 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在SAP早期综合治疗中, 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此期的核心治疗环节之一。目前液体复苏在急性反应期的重要意义已成共识, 其显著降低了SAP病人APACHEⅡ评分, 减少感染并发症及死亡的发生率[2]。

2 S AP急性反应期液体复苏的争论

2.1“干湿”之争

SAP急性反应期传统液体复苏观念和临床措施是为了快速恢复循环容量, 改善生命体征, 保障重要脏器的灌注要尽快、尽早输注大量等渗胶体液和晶体液, 即早期复苏或充分复苏。近年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大量的液体复苏可能破坏机体免疫功能, 严重扰乱机体的环境, 加重酸中毒;输注大量液体还可稀释血液, 对携氧能力及凝血功能造成损害;组织间隙内进入大量液体可导致组织水肿及肺水肿, 不利于氧弥散, 使组织缺氧进一步加重[3], 有的早期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CS) 。LOBO等[4]提出控制性液体复苏, 目前这一观念已被广泛接受, 快速大量扩容的观点已成为过去[5]。

2.2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EG D T)

尽管控制性液体复苏已被广泛接受, 然而相关的研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6], 干湿之争仍无定论。2001年提出了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EGDT) , 要求外科输液应满足4个目标:平均动脉压 (MAP) ≥65 mm Hg, 中心静脉压 (CVP) 8~12 mm Hg, 混合静脉氧饱和度≥70%, 每小时尿量≥0.5 m L/kg。全国多中心研究显示在SAP急性反应期EGDT治疗有助于减轻液体, 降低腹腔内压和APACHEⅡ评分, 保护器官功能[7], 减少感染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2.3 中心静脉压 (C VP) 等容量指标的争议

EGDT要求CVP8-12 mm Hg, 低于8 mm Hg提示血容量缺乏, 应积极补液, 但高于12 mm Hg并不一定血容量得到纠正, 原因在于SAP急性反应期影响CVP的因素非常多, 例如休克早期机体代偿可导致CVP显著升高而误认为血容量充足。文献研究显示48 h内死亡病人其输液量较少, 但CVP却显著高于正常[8], 认为CVP用作有效血容量的判断是错误的;另一项研究通过63位患者入院后在第1个72 h期间对比尿量、中心静脉压 (CVP) 进行治疗, 显示中重度ASP相关器官衰竭, 30位非幸存者有更高的CVP, CVP仅作为足够复苏原指标可能不可靠[8]。而HR、MAP、HLC、HCT、尿量5个指标更能精确反应SAP早期血容量的变化, 5项中任何3项达标 (HR≥120次/min、MAP≤60 mm Hg、HLC≥4 mmol/L、HCT≥44%、尿量≤0.5 m L/kg·h) 可作为诊断重度血容量缺乏标准[9], 任何一项达标 (需排除其他影响因素) 即可诊断血容量缺乏, 3项或以上为严重血容量缺乏[5]。当 (HR<120次/min、MAP65~85 mm Hg、HCT≤35%、尿量≥1 ml/kg·h) 4项指标中2项或以上达标作为血容量扩充达标标准, 每4 h评估1次[9]。以上指标均为容量静态指标, 无法准确预测容量反应性, 近年来新开发一些容量治疗的动态指标, 主要有每搏量变异度 (SVV) 、脉压变异度 (PPV) 、收缩压变异度 (RSVT) 和被动抬腿实验 (PLRT) , 其中, PPV和RSVT敏感性最好, SVV较差, 但仍不失为预测容量不足的早期敏感指标, 前三者只能用于无自主呼吸的正压通气患者, PLRT适用于所有患者, 简单可靠, 重复性好, 无创伤[10]。

2.4 晶胶之争

关于晶体和胶体的选择, 其疗效的争议已近半个世纪仍无定论, 就SAP来说, 晶体与胶体均需要, 严重的毛细血管渗漏状态下, 单纯的晶体扩容非常容易导致ACS, 且发病48h内输注的晶体量与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成正比;而在血液浓缩状态下单纯的胶体则易致血液黏度升高引发肺通气血流不匹配。一般晶体和胶体输注的比例为2:1, 且经两条静脉途径同时输注, 在整个SAP急性反应期扩容阶段一直保持这一比例。

2.4.1 等渗晶体液

具有快速扩容, 恢复功能性细胞外液, 改善肾脏供血不足, 防止肾功能不全和稀释血液, 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微循环, 防止DIC的作用的平衡液和生理盐水是主要的等渗晶体液。由于晶体液进入人体后会均一分布在细胞外液, 约80%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 仅20%留在血管内, 平均停留时间约45 min, 因此必须反复、大量输注才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补液量需为液体丢失量的7-10倍, 同时过度被稀释的血液的血浆胶体渗透压会下降, 使水分从血管内向外转移加速, 第三间隙液体潴留增加, 组织水肿加重, 大量输注生理盐水还可引起高氯血症和酸中毒。平衡液为SAP治疗的常用晶体液, 有国外研究表明, 具有显著的激活免疫反应及诱导细胞损伤作用的平衡液可激活中性粒细胞, 引发严重炎症反应, 从而增加休克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 因此, 建议SAP患者应用平衡液时适当加用其它液体[11]。

2.4.2 高渗晶体液

20世纪80年代开始, 高渗盐水 (HS) 用于治疗失血性休克, 治疗中输入小剂量高渗盐水后, 即取得明显的扩容效应。常用制剂6%高渗盐右旋糖酐注射液 (HSD7.5%高渗盐水+6%右旋糖酐) 及7.5%高渗盐水 (HS) 。然而有动物实验显示, 高渗盐水的液体复苏并未改善器官功能[12], 因此目前不主张采用高渗盐水扩容。

2.4.3 胶体溶液

胶体溶液常分为天然胶体和人工胶体。胶体液输入后主要分布于血管内, 研究显示, 在急性失血期使用的人工胶体约90%留在血管内, 因此, 具有很强的容量扩充效应, 有效升高血压, 使心输出量增加, 组织氧张力提高并改善微循环灌注。SAP急性期液体复苏时及时补充胶体液能减少液体输入量缩短复苏时间, 降低肺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13]。

天然胶体 (白蛋白, 血浆) :白蛋白是构成正常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 常应用于休克患者的液体治疗, 使血浆胶体渗透压提高, 从而促进组织水肿回吸收, 维持有效循环容量。但是随着目前研究的深入, 人们越来越质疑白蛋白在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作用, 毛细血管通透性在休克应激状态下增加, 组织间隙渗入白蛋白可加重水肿, 溶胶态白蛋白进入肺间质与其基质结合成凝胶态, 对肺的氧合功能造成影响, 使肺内分流增加, 甚至可能诱发ARDS。已有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应用白蛋白可增加危重患者, 尤其是合并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14], 因此, 严重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浓度<25 g/L) 的患者才适合用白蛋白, 不推荐用于容量补充[15]。血浆不用于扩容而主要用来改善病人的凝血功能这一观点已达成共识。

人工胶体:常用的人工胶体包括右旋糖酐、明胶和羟乙基淀粉 (HES) , 应用最广泛的是HES。研究表明HES200/0.5可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患者的凝血功能, 并使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增加, 特别是大剂量 (>22 m L/kg) 输注10%HES200/0.62, 而第三代羟乙基淀粉 (6%HES130/0.4) 具有更好的扩容效果, 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是目前唯一可应用于婴幼儿的人工血浆代用品, 成为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一代人工胶体, 并且有毛细血管堵漏, 减轻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和抑制炎性反应等优势, 更适用于SAP的液体治疗[7];明胶及右旋糖酐, 因其影响凝血功能及可能发生严重威胁生命的超敏反应而逐渐被退出在液体复苏中的地位。另一新型血浆代用品全氟碳化合物临床研究较少, 动物研究显示全氟碳化合物具有抗失血性休克作用在急性低容量情况下, 输注可使血氧含量和心排血量增加, 效果优于羟乙基淀粉, 在SAP急性反应期具有临床研究和应用前景。

3 结论

液体复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6例, 女21例, 年龄为25~72岁, 平均年龄38.7岁。选择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45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5例, 女20例, 年龄为27~6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创伤类型及程度方面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2h内开始液体复苏,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补充血容量。中度以上休克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观察组患者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对照组患者给予平衡盐溶液。两组患者输注速度均为10~20m L/min。若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则先快速给予少量液体使收缩压恢复至80mm Hg, 维持患者生命, 然后降低输液速度使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直至出血停止。除以上液体复苏抢救方案外, 两组患者均进行给氧、止血、预防感染、确定手术等其他综合抢救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液体输入量, 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30min心率、脉压差及尿量的变化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平均液体输入量少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用药后30min心率、脉压差及尿量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死亡3例, 病死率为6.4%;对照组患者死亡8例, 病死率17.8%。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液体复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措施, 传统液体复苏首选平衡盐溶液。平衡盐溶液不仅能迅速补充血容量, 而且能降低血粘度, 使血流速度加快,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2]。近年来, 随着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的研发成功, 液体复苏进入一个新的里程。本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呼吸, 而且能够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增加心输出量, 使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有效改善[3]。此外, 本品还可使输入液体量减少, 从而使创伤性休克的病死率降低。据相关资料报道, 使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10min后血压既可明显回升[4]。我院近年来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溶液进行液体复苏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47例, 与传统应用平衡盐溶液进行比较, 液体输入量明显减少, 心率、脉压差及尿量的改善情况较优, 病死率明显降低, 证明本品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方案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 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45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对照组患者给予平衡盐溶液。对比两组患者液体输入量, 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30min心率、血压及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液体输入量少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用药后30min心率、脉压差及尿量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3例, 病死率为6.4%;对照组患者死亡8例, 病死率17.8%。两组比较P<0.05。结论 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进行液体复苏, 可减少液体输入量, 有效改善休克症状, 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创伤急救

参考文献

[1]吴耀建, 曾岚, 王文锋.创伤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05, 25 (2) :135-136.

[2]苏远红, 梁志敏, 代少艳, 等.创伤性休克早期救治15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3) :52-53.

[3]朱义用, 卢锋, 徐东升.创伤性休克早期的液体复苏[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7, 16 (5) :530-533.

液体复苏 篇6

关键词:肺损伤,按压,心肺复苏,心脏骤停

胸外心脏按压是心肺复苏时关键的抢救手段,正是由于这种按压才使得患者的重要脏器得到血液的灌注,从而使该患者的脏器功能得以保存,挽救其生命。然而,心肺复苏作为物理手段可以造成肺挫伤、肺局部的渗出等等。很多实验[1,2]也证明心肺复苏可以释放炎症介质造成实验动物的肺损伤,但临床上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后肺损伤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尚无报告,笔者近年来对发生在急诊科和ICU的部分心肺骤停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及胸部螺旋CT扫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自2006年5月至2009年4月份共收治院内、外心脏骤停患者256例,其中男172例,女84例。成功复苏心跳的182例次,复苏成功率达71.1%,其中存活72 h以上者46例,笔者据复苏过程中液体使用情况将患者分为严格控制液体组(A组)和非严格控制液体组(B组),A组26例,B组n=20例。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时间、基础疾病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复苏方式 两组患者均采用持续不断的心脏胸外按压方法,频率100次/min,即使通气时也不必停止按压。气管插管,人工球囊控制通气,通气量500 ml左右,以胸廓抬起为宜,8~10次/min,以免引起过度通气。股静脉置管建立静脉通路,静脉内应用肾上腺素0.5 mg/kg,每3~5 min重复一次。有除颤心律时采用360 J单向波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除颤完毕不进行心律及脉搏判断,立即进行心脏胸外按压3 min,以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按压者和通气者应每2 min交替一次,以免引起按压疲劳,导致按压质量和频率下降。如果有多人在场,应每2 min换一位按压者。

1.2.2 液体控制方式 A组患者在CPR期间即严格控制入液量,心跳恢复后即建立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据CVP指导该患者的液体入量; B组患者仅建立股静脉或外周静脉,且CPR期间据临床医生经验给与液体,并未严格控制液体入量。

1.2.3 一般治疗 两组患者均严密监测心电、呼吸、血压、体温、经皮血氧饱和度和血气分析。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适当PEEP加小潮气量)[3,4]。脑部采用电冰帽低温保护,冰帽温度均设定为10℃。同时应用甘露醇、速尿等降低颅内压,抗生素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循环稳定后动态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复苏成功后患者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时,应用丙泊酚、咪哒唑仑或同时使用肌松药物保持患者与呼吸机同步,并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耗氧量;出现低血压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和多巴酚丁胺等血管活性药。出现急性左心衰时,给与硝普钠静脉应用。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1.00软件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复苏成功后B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低于A组(45.6±32.5 mm Hg VS 56.8±29.8 mm Hg,t=7.767, P<0.001),以后随着呼吸末正压得应用,逐渐缓慢提高至正常。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A组(86±16.5 h VS 58±18.8 h, t=22.3, P<0.001)其中6例存活,A组12例患者存活,笔者在复苏成功后对患者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两组患者双肺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局部渗出性实变和双侧胸腔积液,且随按压时间延长而上述病变加剧。心肺复苏后5 h即可发现患者的肺部有明显的挫伤及肺局部渗出。两组虽都有不同程度胸腔积液的发生,但以B组显著。对B组3例大量胸腔积液的患者进行了胸腔穿刺抽胸水,检验证实均为漏出液。

3 讨论

心脏骤停时,胸外心脏按压是循环支持的重要技术。按压过程中,肺脏受心脏、胸壁和脊柱的挤压,产生摩擦和挤压作用,从而造成肺的机械性损伤。本组影像学资料显示心肺复苏后5 h即可发现患者的肺部有明显的挫伤及渗出。

俄国学者发现在创伤后1 h患者肺部可以出现肺水肿和全身炎症反应。早期的结构破坏还表现在微循环障碍、急性肺气肿、肺不张、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的损伤[5]。Golubev[6]观察了27例死于严重颅脑外伤和复合伤患者肺组织学变化,发现伤后15~60 min支气管变形、上皮细胞脱落以及粘液成分出现在支气管腔内;肺泡内发现红细胞和巨噬细胞;毛细血管肺泡隔膜充血;肺泡隔膜出血样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小静脉充血扩张,局部肺气肿和小灶性肺不张交替分布。创伤后2~8 h出现肺间质水肿和肺泡水肿恶化,红细胞聚集,白细胞浸润加剧,透明膜形成。肺缺血后再灌注造成肺动脉高压,非心源性肺水肿,肺淋巴瘘实验证明淋巴流增加,淋巴液内蛋白含量先低后高,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肺分流率增加,造成急性呼吸衰竭,持续性呼吸困难。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为了快速冲入肾上腺素,常常不注意液体的限制,尤其是建立的股静脉,由于管径粗、阻力小,短时间内可以输入大量的液体,造成患者的血容量增大,中心静脉压升高,从而使本已疲惫至极的心脏的负荷加大,加上心肌由于急性严重缺血出现心肌顿抑,心力衰竭容易发生,心脏排血量下降,血液瘀阻于肺血管内,肺血管静水压增高,造成肺水肿,胸腔内液体渗出增加,形成胸腔积液。本组资料显示非严格控制液体组胸腔积液大于对照组,复苏成功后动脉氧分压和机械通气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CPR初期即应注意控制液体总量,心跳恢复后尽快建立锁骨下或颈内静脉置管,监测CVP,以CVP的高低指导患者的每日液体量,防止因液体负荷过大造成心肺负担过重,减少肺的渗出。

关于液体限制对于炎性介质的影响须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弋,江慧琳,许松青,等.心肺复苏后犬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变化及意义的探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9):2780-2791.

[2]陈天铎,姚巍.心肺复苏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探讨.中国急救医学,2002(6):365-366.

[3]Amato MB,Barbes CS,Medeiros DM,et al.Effect of a Protec-tive-Ventilation Strategy on Mortality in th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 Engl J Med,1998,338:347-354.

[4]Gabriella de Durate,Monica del Turco,Laura Rustichini,et al.ARDS net lower tidal volume ventilatory strategy may generate in-trinsic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2,165(9):271-1274.

[5]Morphology of acute damage to the lungs in mechanic trauma.Sud Med Ekspert,2007,50(4):3-5.

液体复苏 篇7

关键词:早期,液体复苏,脓毒性休克,分析

脓毒性休克, 又可称之为感染性休克, 指因脓毒症所致的休克。 虽然当代医学技术发展迅速, 但该病的致死率仍高达70%, 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诱因。 该病患者的有效血容量均表现不足, 液体复苏虽可用于治疗该病, 但迄今仍无明确的证据指导液体复苏, 故液体复苏尚有争议[1]。本研究将2012 年7 月~2014 年9 月我院接治的53 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给予液体复苏。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7 月~2014 年9 月我院接治的53 例脓毒性休克患儿, 其中男35 例, 女18 例; 年龄30d~7岁, 平均2.72±1.63 岁。

1.2 方法患者确诊后采取常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小时尿量、中心静脉压 (CVP) 等生命体征, 并于最初6h内快速输注平衡盐液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参考CVP改变输液速度, 复苏目标以期达到MAP 65~90mm Hg, CVP 8~12mm Hg, 尿量≥0.5m L/ (kg·h) , 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高于70%。 若MAP低于65mm Hg, 则应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升压药, 当CVP高于16mm Hg时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若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不足70%, 则输注红细胞使血细胞比容超过30%, 或输注多巴酚丁胺以达到复苏目标。 在确诊最初60min内用碳青霉烯类、头孢类广谱抗生素以防止感染;若患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则用静脉泵入肝素抗凝, 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若血小板计数不足20×109/L, 则补充血小板;若患者为顽固性低血压, 则应用氢化可的松进行替代治疗;若患者呼吸衰竭, 则行机械通气。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72h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 (SOFA ) 、72h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 、24h血乳酸水平、尿量等观察指标的变化, 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CV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ITBVI) 、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 等血清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比较液体复苏后, 患儿的72h SOFA评分、72h APACHEⅡ评分、24h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 尿量明显增加, 和液体复苏前相比, 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1。

2.2 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动力学指标比较液体复苏后, 患者的MAP、CVP、ITBVI、EVLWI均明显增加, 和液体复苏前相比, 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脓毒症时, 因患者呕吐、腹泻、腹膜炎、大汗等原因导致外源性体液丢失, 致使血容量低下, 而血管内皮损伤和血管收缩功能紊乱增加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使血管内液体渗入组织间隙, 引起体液分布紊乱, 再次加重低血容量, 导致心室舒张压、心室前负荷、全身氧供及心输出量迅速减少[2,3]。 并且机体通过降低胃肠和骨骼肌血流量来调整血流以满足重要脏器的血供, 但这种代偿机制的效果十分短暂, 若无法及时纠正低血容量, 则可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和器官功能障碍[4,5]。

国内外研究表明, 休克早期充分、快速液体复苏可有效改善预后, 可使脓毒性休克患者的30d病死率从47%降至31%[6]。 这主要是由于休克早期液体复苏可减小IL-8、TNF-α等炎性介质的含量, 还可稀释血液, 改变血液粘稠度, 减少血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之间的粘连, 促使微循环灌注, 从而改善预后[7];并可将血压控制在低水平状态, 降低出血量, 减轻或防止酸中毒, 增强心功能, 防止心肌受损, 减少死亡[8]。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 液体复苏后, 患儿的72h SOFA评分、72h APACHEⅡ 评分、24h血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 尿量、MAP、CVP、ITBVI、EVLWI均明显增加, 和液体复苏前相比, 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综上所述, 液体复苏可有效防止器官功能衰竭, 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血乳酸水平, 增加尿量, 改善血清动力学参数,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素梅.小儿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 2013, 34 (15) :3019-3020.

[2]魏华.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PICCO的应用价值探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 (19) :4489-4490.

[3]赵敏.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患儿85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 2015, 36 (6) :1170.

[4]徐盈, 钟玲, 陈国兵, 等.不同液体选择对脓毒性休克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3, 26 (6) :2352-2355, 2358.

[5]邹外龙, 邓从香.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31) :3435-3437, 3440.

[6]王洁琳.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30例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18) :4207.

[7]杨明全, 曹建伟, 陈燕梅.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反应性评价[J].华西医学, 2011, 26 (6) :863-866.

液体复苏 篇8

现代战争及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卫勤保障实践表明,战创伤在搞好外科止血和清创的同时,选择及时、快速、足量输血抗休克可取得理想效果。早期输血500 m L的价值胜似晚期几千毫升。实现战创伤后1~3 h内有效控制出血及救治,可使官兵死亡率大大降低。现代战争的作战形式、作战格局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战创伤的致伤因素和救护特点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其具有突发性强、伤者多、伤情严重及救护环境复杂等特点,对建立及时、高效、安全、标准的液体复苏及血液配置体系提出很高的要求。

1 设计思想

首次战场急救宜在负伤后10 min内实施[1],但野战条件下战创伤救治具有伤者多、伤情严重、救护环境复杂等特点,且救治过程中存在药物过敏、输血反应等技术风险,应进行伤员安全身份快速确认并取得伤员的基本信息和体检信息,以保证液体复苏等急救措施的快速、科学、规范。加强战创伤救治的信息化建设是外军的发展方向,为使战创伤救治符合始于“士兵系统”及终于“卫勤指挥系统”的方向[2],以及“信息采集点尽可能设置在信息发生点”的设计思想[3],实现战创伤连续稳定救治的目标及野战急救到后送治疗的全程覆盖,笔者选择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技术,研究设计了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识系统。

2 主要特点及功能

(1)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识系统的数据信息可通过网络传递到网络服务器,各种数据自信息源一次录入并通过网络实施动态管理,提高了卫勤保障中官兵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信息标识系统可快速识别伤员信息资料,快速、科学地为战创伤伤员液体复苏等救治提供技术方案与方式,有利于伤员救治的及时、快速、有效。

(3)信息标识系统选择条形码识别方法,实施安全身份认证手段,可保证野战及野外训练等条件下液体复苏等救治的安全、规范。

(4)信息标识系统可在目前联勤体制中交互使用并达到信息共享,满足野战及野外训练等条件下的救治需要,适合野战医院(医疗所)使用[4]。

3 系统设计

创伤信息管理系统是进行创伤研究的有力工具[5]。战创伤救治液体复苏信息标识系统可通过产生的识别卡上记录的识别信息与相应数据库中记录的信息相对应,野战条件下可利用该识别卡与信息库联接,通过条形码识别确认并调取相关人员的身份及体检信息,为战创伤救治的快速、安全提供信息资料(如图1所示)。

3.1 开发环境

3.1.1 硬件运行环境

(1)服务器端运行环境:中央处理器(CPU)PIV2.6及以上;内存512 MB及以上;数据库服务器ACCESS;操作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Xp。

(2)客户端运行环境:CPU PIII800及以上;内存128 MB及以上;文字处理器Microsoft Office2000(2003)家族。

3.1.2 软件运行环境

Microsoft Windows Xp;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等。

3.2 系统建立

战创伤救治液体复苏信息标识系统按人机界面设计,易于录入、管理、储存、扩展。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功能包括数据录入、修改、删除、浏览、检索、打印、汇总等。系统包括系统设置、人员信息管理、条码打印、报表统计、数据管理、系统帮助共6个主菜单及相应子菜单。

(1)“系统设置”菜单包括:用户管理、序列规则标题、序列规则、权限设置、修改密码等。

(2)“人员信息管理”菜单包括:人员信息录入、人员信息识别。人员信息录入包括基本信息和相关信息,以产生序列号作为个人信息的唯一标记。人员信息可通过条形码识别器识别。

(1)基本信息包括:序列号、是否军人、军兵种、军区到师团单位、人员种类、职能,以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单位、职务、地址、邮编。

(2)相关信息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血容量、血压、ABO血型、Rh血型、特殊血型抗体、药物过敏、血源传播性疾病、血源选择、心脏病史、血液病史、外伤史、遗传病史、营养评估以及体检信息。

(3)“条形码打印”菜单:用于条形码打印和非条形码打印。

(4)“报表统计”菜单:人员信息统计可按序列号、姓名、性别、人员类型、开始和结束时间等查询统计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并可导出数据及打印报表。

(5)“数据管理”菜单包括:数据库备份和数据库还原。

3.3 系统运行

运行程序使屏幕显示登录界面,输入正确密码,按“确认”后进入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识系统。在系统主菜单和相应子菜单中按战创伤救治工作流程的要求进入相应界面,进行数据录入、添加、删除、修改、保存、识别、打印等操作。系统含分类固定序列号,便于数据信息查询及统计分析,增强了系统程序的可用性,为野战条件下战创伤救治及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等提供科学、及时、完善的个人信息资料。而且系统数据资料易于保存、便于统计,结果准确且使用方便,且系统数据汇总可及时打印上报,为平战时期创伤规范化救治提供了新型运行方式。

系统应用过程是战前将官兵的基本信息和相关信息录入并保存,同时打印条形码作为身份识别卡并粘贴固定于作战服装的肩(臂)章或头盔内面,以避免各种因素的影响。野战条件下的战创伤救治是通过条形码识别官兵个人的基本信息及体检信息并导出相关特征信息,以明确伤员的身份,并根据导出的血型血清学特征等相关个人信息制定液体复苏救治等急救方案。

4 结语

战伤救治尽量前移是战创伤救治的发展方向[6],快速、有效完成战创伤救治的基础在于野战条件下创伤救护的信息标识。野战医疗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卫勤保障能力[7],针对作战条件下师旅救护所要求的组织精干、装备轻便、机动灵活的特点,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识系统可用于一线救护所及二线野战医院,完成野战救护中安全身份认证、液体复苏救治、液体配置及血液采集等工作。系统的设计研究针对突发事件时卫勤救援的任务和特点,符合创伤信息系统的研究方向[5],更为院前及院内一体化急救的伤员信息覆盖提供了保证。

摘要:目的:为提高野战条件下战创伤救治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服务质量,设计开发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志系统,并说明其主要功能和操作方法。方法: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相关技术研究设计了战创伤救护液体复苏信息标识系统。结果:战创伤救护信息标志系统包括系统设置、人员信息管理、条码打印、报表统计、数据管理、系统帮助6个主菜单及相应子菜单,可为战创伤救治的快速、安全提供信息资料。结论:战创伤救护信息标志系统功能先进,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战创伤,救护,信息,数据库系统,液体复苏

参考文献

[1]倪爱娟,孙秋明,谢新武,等.基于C#的急救训练模拟人蓝牙通讯界面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5):23-27.

[2]王运斗,裴国献.外军战创伤救治标准化趋势及我军发展对策研究[J].人民军医,2005,48(4):240-242.

[3]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1-53.

[4]范斌,樊毫军,侯世科,等.国内外野战医院的研究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5):28-30.

[5]梁娜,李逸松,刘流,等.颌面部创伤信息管理及评估系统的建立[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8(5):127-130.

[6]蒋建新,李磊.战伤创伤救治新进展与展望[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7):781-784.

上一篇:绿色经济产业下一篇:历史文化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