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外渗

2024-11-08

液体外渗(通用4篇)

液体外渗 篇1

围术期液体治疗是维持新生儿内环境稳定和能量代谢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新生儿治疗时期液体输注的根本目的是补充术前欠缺量;补充不显性失水量及维持一定的尿量;提供维持体内化学反应及酸碱平衡必须的电解质;补充丢失的蛋白质,维持适当的胶体渗透压[1]。但由于多种原因,液体输注的渗漏难以完全避免,轻者局部肿胀、疼痛,重者局部组织坏死或功能障碍,加重了新生儿的痛苦[2]。当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PIV)已逐渐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通路,在儿科患者中使用率越来越高,它们相对来说放置容易,由于是从周围静脉放置,在置管和拔管时比较容易控制出血[3]。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一次性周围静脉留置针和普通头皮针在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处理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07年7月~2011年12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180例。其中,男100例,女80例;患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分别为(33.22±3.92)周和(2 161.34±880.60)g;诊断为早产儿50例,新生儿败血症3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0例,新生儿气胸10例,其他20例。根据入院顺序与家长意愿,把上述新生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采用PIV置管,PIV导管(BD公司)由责任护士按照有关放置周围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常规放置。选用的留置部位有上肢的头静脉、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下肢的大隐静脉、足背静脉。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留置针静脉穿刺按静脉留置针操作步骤,进行套管穿刺并留置。24 h后,直接使用透明敷贴进行敷料更换。无菌透明敷贴一般每周更换2次,更换时需使用无菌技术,或在潮湿及松动后立即更换。置管后常规拍摄胸片确定导管尖端的位置。

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置管,普通头皮针(BD公司)由责任护士按照有关放置普通头皮针的操作常规放置。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置管中所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同时对两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和输液期间体重增长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5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组在静脉输液期间共行置管160例次,发生并发症30例次,发生率为18.7%,其中,导管堵塞10例次,液体外渗10例次,穿刺点渗血6例次,疑似感染4例次。对照组静脉输液期间共行置管170例次,发生并发症110例次,发生率为64.7%,其中,局部渗出肿胀40例次,导管堵塞50例次,液体外渗20例次。两组比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见表1。

2.2 两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和输液期间体重增长比较

治疗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9.45±10.82)d,对照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7.20±8.58)d。置管期间治疗组患儿的体重增长为(24.18±25.75)g/d,对照组体重增长为(9.43±25.65)g/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众所周知,为新生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通路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高渗溶液以及肠外营养液,再加上反复的穿刺,周围静脉非常容易损伤[4]。同时新生儿水转换率比成人高,婴儿转换率更高达100 mL,故婴儿更容易发生脱水。此外新生儿新陈代谢率高,新生儿及婴儿对禁食及液体限制耐受性差,机体内的糖原及脂肪储备少,较长时间禁食有发生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的可能[5]。

留置针作为新型的输液工具由于其使用过程安全、有效、方便,已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喜爱并接受,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年老、衰竭、血管不太好穿刺者[6]。有研究表明,长期置管后,留置针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和机械性并发症,并且这也成为引起非正常拔管的主要原因[7]。不过在一组早产儿的研究中发现,留置针和普通头皮针在静脉持续时间和感染的发生率上并无差异[8]。本文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静脉输液期间共行置管160例次,发生并发症30例次,发生率为18.7%,其中导管堵塞10例次,液体外渗10例次,穿刺点渗血6例次,疑似感染4例次。对照组静脉输液期间共行置管170例次,发生并发症110例次,发生率为64.7%,其中局部渗出肿胀40例次,导管堵塞50例次,液体外渗20例次;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

留置针使用专用透明敷料贴固定,既牢固又稳妥,不妨碍肢体活动,使患者在输液时感觉更为舒适。由于该针头长期放置于血管容易引起静脉炎所以要严格掌握置放时间,留置时间可持续5~7 d[9]。该研究显示,治疗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9.45±10.82)d,对照组静脉治疗持续时间为(17.20±8.58)d;置管期间治疗组患儿的体重增长为(24.18±25.75)g/d,对照组体重增长为(9.425±25.65)g/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和以往的结果一致。

新生儿的液体渗漏处理中,要进行以下合理处理:(1)避免将穿刺部位浸泡在水中,洗澡时使用专业的保护套或保鲜膜包裹穿刺部位。(2)输液完毕,封管后注意保护针头,防止抓脱。穿刺部位注意勿过度活动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回流[10]。(3)使用稀释剂或相应的解毒剂。解毒剂经静脉滴注给药时,量要适当,避免局部区域压力过大。皮下局部注射解毒时应先拔去针头。(4)由于血液中的胶渗压的缘故,可能会出现封管仍有见针头有少量回血现象,不要紧张,这属于正常现象,只要尽可能将穿刺部位抬高就可以了。(5)记录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患者症状及累及范围[11]。(6)严格液体输注的技术操作,并且实行全程监控[12]。

总之,新生儿液体输注中发生外渗的情况比较常见,而PIV为新生儿静脉输液治疗提供了可靠的通路,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静脉治疗持续时间,并且保持新生儿正常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液体外渗的处理措施,总结临床防范液体外渗的经验。方法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180例,根据入院顺序与家长意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静脉留置针(PIV)液体输注,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液体输注。结果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7%,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患儿输液期间体重增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液体输注中发生外渗的情况比较常见,而PIV为新生儿静脉输液治疗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可以降低并发症,延长静脉治疗持续时间,并且保持新生儿发育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液体外渗,输注方法,静脉留置针

液体外渗 篇2

1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2006年7月-2009年4月住院患者340例, 中位年龄64.5岁, 340例均应用BD静脉留置针行输液治疗, 70%的患者留置时间为4~8d, 部分患者不愿拔出, 留置12d。其中61例行肝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36例行肺部CT增强扫描, 分别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碘海醇50ml, 注射速度3ml/s。

2结果

所有患者输液及静脉注射造影剂前导管均通畅, 有回血, 穿刺点局部无变硬或肿胀, 输液过程无异常, 但拔针后穿刺区域有疼痛16例;穿刺点局部出现水疱2例;静脉高压注射造影剂后局部皮肤肿胀、苍白、发凉感疼痛伴麻木8例。结果输液治疗发生液体外渗18例 (5.29%) , CT检查注射造影剂外渗7例 (7.22%) 。

3液体外渗的预防

液体外渗多数是由于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穿刺速度过快、过度损伤静脉后壁或静脉壁薄弱、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 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导致液体渗入周围组织。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 滴注或推注刺激性药物时疼痛明显, 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有时也可见回血, 在穿刺点前端用止血带阻断静脉后仍有滴流。故预防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应做到: (1) 护理人员加强基本功训练, 穿刺速度要慢, 以免刺破静脉后壁。 (2) 穿刺时尽量将导管置入静脉内。 (3) 妥善固定导管, 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必要时使用夹板适当约束肢体。 (4) 保持输液肢体与心脏平齐或稍高。 (5) 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 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回流。 (6) 对细血管注射强刺激药物时, 用山莨菪碱药液涂擦, 增加局部血流, 稀释溶质浓度并中和其酸性作用, 减少液体渗漏的发生[1]。 (7) 使用药物过程中如有可疑时, 采用BD静脉留置针侧管注药或双注射器给药法 (先用1支注射器检查回血, 注入生理盐水5~10ml, 保证静脉通畅有回血, 无外渗表现后再接注射器或输液器给药。 (8) 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4护理对策

4.1 加强护理人员基本功训练

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及留置针,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 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

4.2 正确执行医嘱

严格按医嘱稀释药物, 以免药物浓度过高, 禁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使用药物过程中如有可疑时, 禁用输液泵或注射泵, 以免加大渗漏的范围程度。

4.3 做好健康教育

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杜绝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对静脉所用药物的性质、不良作用、输液、注射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实告诉患者[2]。如短期内快速输液可使肺毛细血管压力急剧升高导致肺水肿的发生, 液体外渗可造成患者局部的损伤, 尤其是化疗药物、碘造影剂等刺激性大的药物, 使患者及陪护了解输液、注射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更好地配合完成治疗[3]。

4.4 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做好床旁交接班, 每次输液或注射造影剂前后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如发现外渗, 则抬高患者外渗侧肢体,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减轻疼痛和肿胀, 促进外渗药液吸收。

4.5 加强巡视

有液体外渗情况立即停止输液, 用笔标记外渗面积, 更换置管部位, 禁在同一条渗漏静脉重新穿刺。避免局部受压以免引起的外渗面积扩大。必要时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来稀释外渗药液或根据医嘱从留置针中注入解毒剂。

4.6 根据渗漏的范围程度、药物种类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

常用的有:局部封闭、冷敷、热敷、药物外敷、物理治疗等一般24h内冷敷, 使外渗范围局限, 24h后湿热敷, 以促进血管扩张, 增加药物的分散及吸收。

液体外渗为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多发生于小儿或能对外渗做出反应的患者, 与静脉穿刺部位、药物性质、输液时间密切相关。远心端静脉外渗率明显高于近心端静脉, 静脉输注刺激性药物时外渗率高, 输液时间越长外渗的发生率越高[4]。由于外渗液体的性质、种类不同, 导致不同的外渗后果, 常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 给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及担忧, 同时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 延长了患者治疗的时间, 患者原有的治疗也会被推迟或中断, 经济负担也增加。外渗严重时将出现4级医疗事故 (注射造成组织坏死, 成人>体表面积2%, 儿童>体表面积5%) [5]。因此临床上需注意影响外渗的因素, 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工作, 根据外渗药物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物理、化学等联合处理, 达到预防的效果, 使外渗引起的结果最小化。

参考文献

[1]庄红, 王世萍.输液渗漏对机体的损伤机理和防治发展[J].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12) :767-768.

[2]尚娥, 李文珍.可控性护理差错的分析与规范[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2, 2 (3) :358.

[3]董明芳, 林爱宝.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 (1) :67.

[4]胡爱菊, 张书铃, 寇玉坤.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4) :146.

液体外渗 篇3

长春新碱是新一代长春碱类抗癌药, 可特异性地作用于细胞有丝分裂期, 阻断G2期与M期的有丝分裂, 从而阻断癌细胞繁殖, 属细胞毒性药物。长春新碱渗透性高, 渗入皮下间隙后, 可导致局部组织增生, 破坏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同时改变局部pH值, 引起静脉或毛细血管痉挛、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1]。我科对恶性淋巴瘤、肺癌、乳腺癌、胃癌等病人进行静脉输注长春新碱。因为长春新碱是联合化疗方案中的重要组成药物, 仅适用于静脉注射, 渗漏于皮下可导致组织坏死、蜂窝织炎。2009年3月我科发生1例长春新碱静脉加管过程中液体外渗病例, 由于发现及时, 立即终止加药并采取紧急处理, 未造成病人局部炎症、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 病人痊愈出院。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 女, 50岁, 因恶性淋巴瘤住院, 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50 mL+长春新碱2 mg静脉加管。护士告知其静脉输注长春新碱时的注意事项及深静脉置管的必要性, 但病人考虑经济因素拒绝锁骨下静脉置管 (CVC) 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第1次、第2次经外周浅静脉输注长春新碱时, 未发生药物外渗现象。第3次输注时, 在左前臂1/2处用浅静脉建立静脉通路, 输液时, 回血畅, 病人无不适。在生理盐水输注1/2时进行长春新碱2 mg静脉加管, 药液加管10 mL后病人自诉穿刺部位疼痛不适, 立即停止加管, 掀开输液胶贴, 穿刺部位皮下出现3 cm×2 cm肿块, 边界不清。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针头, 接注射器回抽, 更换输液部位, 通知医生, 用0.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10 mg局部封闭, 渗出部位用70%乙醇+云南白药均匀地洒在6 cm×6 cm的方纱上湿敷。每隔30 min~60 min更换药纱1次, 每日敷5次或6次, 再给予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擦, 每日数次, 患肢抬高制动。2 d后输液部位皮肤无红、肿、热、痛等局部不适, 包块缩小为1 cm×1 cm大小, 仍给予七叶皂苷钠涂擦同时, 再给予70%乙醇+云南白药湿敷。7 d后, 左前臂输液部位皮肤无红、肿、热、痛等局部不适, 局部皮肤光滑, 判断为痊愈。

2 护理

2.1 加强健康宣教

在给病人使用长春新碱等化疗药物时应做好准备工作, 反复向病人及家属宣传药物副反应及有关注意事项, 取得病人的配合, 使其接受CVC或PICC置管, 以减少化疗药外渗的几率[2], 保护静脉, 同时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

2.2 增强护士的责任心

护士在静脉应用刺激性药物、输液泵泵入药物时应加强巡视, 以便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2.3 一旦外渗, 及时处理

①应立即停止长春新碱的注入, 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 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外渗药物, 拔除针头。发现外渗后要及时通知主管医生及病房护士长。如外渗范围小, 边界清楚者可用0.1%利多卡因+地塞米松10 mg局部封闭, 既可以稀释外漏的药液和阻止药液的扩散, 又起到止痛作用, 封闭液的量可根据需要配制。但范围较大且弥散者, 则不建议使用局部封闭, 以防封闭过程中损伤神经及肌腱。长春新碱外渗24 h内忌冰袋局部冷敷。患肢抬高制动;外渗局部可以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涂抹至吸收, 再加70%乙醇+云南白药湿敷。加强交接班制度, 及时换药、密切观察局部变化[3]。②如果溃疡形成, 可选用硝酸银软膏及去皮新鲜芦荟外敷。硝酸银软膏为淡黄色可流动的亲水性基质软膏, 具有杀菌、收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作用强度与浓度和作用时间成正比。而芦荟具有防止细菌生长、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和皮肤再生、减轻疼痛的功效。③有组织坏死者, 首选彻底清创、植皮术。

参考文献

[1]殷少华, 丁振梅.静脉化疗药局部外渗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 (3) :166-167.

[2]陈晓青, 毛玲, 颜小娟.中心静脉置管用于肿瘤化疗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1增刊) :15-16.

液体外渗 篇4

1病例介绍

患儿,男,1d,体重3.17kg,因其母“心力衰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行急诊剖宫术后反应差、哭声弱、面色青紫,于2016年2月25日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入院诊断:新生儿窒息。由于患儿血管条件差, 尝试以中心静脉置管未成功,因此所有血管活性药物、 高渗药物只能从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3月6日18:00护士交班,发现患儿针眼处有1个1.0cm×1.5cm黑色皮肤损伤区,皮损区周围无水肿、苍白等现象,揭去敷贴和留置针后,针眼周围皮肤无破溃。确认封管时输入液体为10%葡萄糖(内加小儿复方氨基酸、10% 氯化钠、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

2处理方法

2.1紧急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2.1.1操作前准备立即备无菌拆线盘,内含无菌剪刀、有齿镊、无齿镊和无菌碗盘,无菌橡胶手套,37 ℃ 左右的0.9%氯化钠100mL,2个10mL注射器,1包无菌棉球。

2.1.2操作步骤置患儿于已预热的辐射保暖台;摆体位:患儿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充分暴露皮肤损伤区, 必要时给予肢体适当约束;护士戴好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用10mL注射器取0.9%氯化钠10mL,取下注射器针头,湿润无菌棉球,用镊子取温0.9%氯化钠棉球轻轻擦洗创面数次;冲洗毕,待干。

2.2涂贝复新及局部氧疗用无菌棉签取贝复新(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支21 000U/5g)凝胶少许均匀涂抹于黑色创面上,同时,将中心供氧装置置于患儿床头,连接氧管,调节氧流量1L/min~2 L/min,将氧管末端用胶布固定于患儿头部,使氧气持续吹创面。

2.3创面后续护理创面每班涂抹贝复新凝胶1次或2次,每次涂药前均须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切记勿用高浓度碘酒、乙醇、过氧化氢溶液等消毒,涂药后持续氧气吹创面,于3月8日黑色皮损区逐渐转为周围暗红,中央呈黑色;3月10日皮损区颜色均变为暗红色; 3月11日皮损区暗红色变淡;3月12日皮损区颜色几乎接近正常肤色,仅有散在的点片状暗红色皮肤;3月13日皮损区颜色完全恢复正常。

2.4做好护患沟通,增强护患信任度为避免家属在不知患儿头皮损伤的情况下或头皮损伤未痊愈的情况下要求患儿当天出院而引起对本科室不必要的猜疑和不信任,责任护士在发现患儿头皮损伤后一方面告知护士长,另一方面及时与患儿家属联系,向患儿家属做详细解释和说明,沟通时语言委婉,避免不当言辞,取得家属理解。

3讨论

静脉输液血管外渗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穿刺手法不当、长期输液的刺激、输液过程中针头移动所致的血管损伤及针头滑脱、药物刺激性血管痉挛等[3]。本例中患儿在输液完毕后出现皮肤损伤,可能与输液结束前持续输注10% 葡萄糖(加小儿复方氨基酸、10%氯化钠、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有关,10% 葡萄糖渗透压可达504 mOsm/L, 10%氯化钠渗透压可达3 400 mOsm/L,液体渗透压高,刺激性强,致使血管内膜受到刺激,静脉发生痉挛, 致血管壁缺血缺氧,通透性增加,药液逐渐渗到血管外,且患儿由于没有中心静脉置管,外周血管条件又差,极易发生输液外渗。

贝复新又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主要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为无色透明凝胶。创伤后局部受创组织中内源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含量显著下降,而创面修复过程中组织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 的大量增殖与分化,都需要包括bFGF等在内的多种生长因子刺激。此时应用外源性bFGF可促进内源性bFGF表达从而刺激组织分泌bFGF,对纠正内源性bFGF缺乏状态具有积极作用。bFGF作用十分广泛, 能促进内皮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是成纤维细胞的趋向剂和有力的生长刺激剂[4]。动物实验表明,局部应用bFGF不但能加速肉芽生长,同时能诱导表皮基底细胞移行,加速创面上皮化[5,6]。本例中患儿因输注高渗性液体致皮肤损伤,涂贝复新后效果显著,且不留疤痕,与以往研究结果[4]一致。

皮肤损伤后损伤局部氧的需求增加、供给不足,局部组织处于缺氧状态[7],将导致创面愈合延迟[8]。矫正缺氧可以使严重缺氧的细胞存活,并对局部低氧作出反应,分泌生长因子,促进血管生成[9]。本例中患儿输注高渗性液体后皮肤颜色变黑,亦是缺氧的表现,故在涂抹贝复新的基础上进行创面局部氧疗,虽然不能使氧渗入深部组织,但可以提高创面局部(创面2mm厚度)的氧分压,促进创面愈合[10,11,12,13]。

【液体外渗】推荐阅读:

上一篇:影视营销下一篇:培养个性发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