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苏质量

2024-10-25

复苏质量(共7篇)

复苏质量 篇1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具有精确、平稳、苏醒质量高、可控性好等特点, 特别是对较长时间的麻醉, 有其显著的优越性, 近年来在临床麻醉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如何在术毕选择合适的效应室靶浓度进行复苏, 既保证麻醉的舒适、平稳, 又不致影响患者术后苏醒和拔管呢?为有效减少其风险而充分发挥其优越性, 本研究作了如下探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50例, ASAⅠ或Ⅱ级, 年龄25~60岁, 体质量45~65kg, 性别不限, 按术毕行麻醉复苏时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随机分为3个组 (每组50例) :舒芬太尼0.12ng/ml效应室靶浓度组 (Ⅰ组) , 舒芬太尼0.15ng/ml效应室靶浓度组 (Ⅱ组) , 舒芬太尼0.20ng/ml效应室靶浓度组 (Ⅲ组) 。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高血压病或糖尿病控制良好。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饮、禁食10h, 入手术室后常规进行连续心电图、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监护。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mg/kg,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当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32ng/ml、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5μg/ml时, 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 对口头指令无反应时行气管插管, 接麻醉机控制呼吸。麻醉维持: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22ng/ml、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0~4.0μg/ml, 间断静脉注射适量顺式阿曲库铵。

手术结束, 当患者神志恢复, 自主呼吸良好 (呼吸频率>12次/min, 吸空气Sp O2>95%) , 咳嗽和吞咽等保护性反射恢复, 送入麻醉恢复室。术毕镇痛处理相同。

1.3 监测指标

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 (T0) 、手术开始30min后 (T1) 、手术结束时 (T2) 、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 (T3) 及术后30min (T4) 的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记录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评价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 (T3) 及术后30min (T4) 的视觉模拟 (VAS) 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60min内患者嗜睡、呼吸抑制 (呼吸<8次/min) 、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视觉模拟 (VAS) 疼痛评分:患者自诉创口疼痛强度VAS标准。0分表示无痛, 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VAS评分<5分为优, 3~4分为满意, 4~6分为有效, >6分为无效。

Ramsay镇静评分:1分, 不安静, 烦躁;2分, 安静合作;3分, 嗜睡, 能听从指令;4分, 睡眠状态, 可唤醒;5分, 呼吸反应迟钝;6分, 深睡状态, 呼唤不醒。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 所有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满足方差齐性的数据组内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同一时间点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方差不齐的数据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3 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见表1。

各组患者T3、T4时点较T0、T1、T2时点HR、MAP明显升高 (P<0.05) 。在T0、T1、T2时点3组患者的HR、MA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Ⅰ组在T3、T4时点HR、MAP明显高于Ⅱ组、Ⅲ组 (P<0.05) 。见表2。

Ⅲ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Ⅰ组、Ⅱ组延长 (P<0.05) 。见表3。

注:与T0比较, *P<0.05;与Ⅱ、Ⅲ组比较, #P<0.05

注:与Ⅰ、Ⅱ组比较, *P<0.05

Ⅱ组、Ⅲ组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及术后30min的视觉模拟 (VAS) 疼痛评分优于Ⅰ组 (P<0.05) 。Ⅱ组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及术后3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Ⅰ组、Ⅲ组 (P<0.05) 。见表4。

注:与Ⅰ组比较, *P<0.05;与Ⅰ、Ⅲ组比较, #P<0.05

Ⅱ组术后60min内嗜睡、呼吸抑制、烦躁等副作用发生率低于Ⅰ组、Ⅲ组 (P<0.05) 。见表5。

注:与Ⅲ组比较, *P<0.05;与Ⅰ组比较, #P<0.05

3讨论

靶控输注 (TCI) 是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理论为基础, 通过计算机直接控制目标 (血浆或效应室) 的药物浓度来控制或维持麻醉深度, 以满足临床麻醉的一种静脉给药方法。它将药代动力学和计算机控制的输注泵技术结合起来, 使静脉麻醉药的应用更简便、精确, 可控性提高[1]。TCI的给药方式大大的减少了药物蓄积的风险[2]。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 TCI可迅速而平稳地达到目标浓度, 麻醉诱导时血液动力学平稳, 术中麻醉深度易于调节, 停药后可预测患者的苏醒和恢复时间。

阿片类受体中μ受体镇痛活性最强, 存在μ1和μ2两种亚型, 前者产生镇痛作用, 后者与δ受体一起产生呼吸抑制作用。舒芬太尼对μ1受体比μ2受体具有更高的选择性[3], 呼吸抑制作用比镇痛时间短, 且可被纳洛酮迅速有效拮抗, 呼吸管理较简单, 比吗啡和芬太尼更安全。

舒芬太尼是目前最强的麻醉性镇痛药, 具有镇痛效果显著、麻醉诱导迅速、呼吸抑制轻等特点[4]。它是芬太尼的N-4噻吩基衍生物, 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更强, 镇痛效价大, 作用持续时间更长, 镇痛效果优良率达到97%, 有效率达100%, 时量相关半衰期显著优于芬太尼[5], 具有良好的可控性。舒芬太尼在组织中无明显蓄积现象, 在脂肪和肌肉组织中易清除。在脑中只有微量的非特异性结合, 易于消除。舒芬太尼在体内有限的积蓄和迅速的清除使患者能迅速地苏醒[6]。舒芬太尼有良好的血流力学稳定性[7], 不引起组胺释放。脂溶性大, 静脉注射后可迅速渗透生物膜, 产生临床效应快。分布容积小, 消除半衰期短, 终末清除期短, 清除较快, 体内蓄积少[7]。与芬太尼比较, 舒芬太尼起效快, 术后苏醒快、呼吸恢复较快, 而镇痛效果仍保留, 安全而优效, 适于TCI。舒芬太尼毒性低, 有较宽的安全阈范围, 比较阿片类的治疗指数 (LD50/ED50) 可证实:芬太尼为270~400, 舒芬太尼为25000[8]。

有舒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安全性研究显示[9]: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靶浓度为0.1~0.15ng/ml对患者无明显呼吸抑制, 其浓度达0.2ng/ml时有清醒镇静作用, 且10%的患者有呼吸抑制现象。有资料显示:舒芬太尼靶浓度<0.2ng/ml时, 可保持自主呼吸;靶浓度为0.02~0.2ng/ml时, 可镇痛镇静。

丙泊酚的镇静作用对提高全麻复苏质量[10]有一定效果, 复合舒芬太尼而产生的强效镇静作用可减轻甚至避免苏醒期烦躁的发生[11]。Schraag等[12]研究发现: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在镇静催眠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即舒芬太尼可增强丙泊酚的致意识消失作用。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 能更有效地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本研究选择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行全凭静脉麻醉, 充分发挥了二者的协同作用, 麻醉可控性好, 血流动力学平稳, 术后苏醒质量高。精准的TCI技术保证了给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有效地减少了药物浓度过高所致的风险性及药物浓度过低带来的不舒适性。在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15ng/ml时行麻醉复苏, 可有效地抑制围拔管期应激反应, 呼吸恢复快, 苏醒迅速,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值得推广应用。

复苏质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急诊科经心肺脑复苏抢救的116例心脏骤停患者, 其中男67例, 女49例, 年龄37~83岁, 平均 (61.32±10.36) 岁。纳入标准: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颈动脉搏动消失, 排除恶性肿瘤晚期、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59例患者中, 男34例, 女25例, 年龄37~81岁, 平均 (60.82±11.41) 岁, 冠心病42例, 肺心病6例, 心瓣膜病5例, 肾功能不全4例, 支气管哮喘2例;对照组57例患者中, 男33例, 那24例, 年龄39~83岁, 平均 (63.22±10.01) 岁, 冠心病40例, 肺心病7例, 心瓣膜病4例, 肾功能不全3例, 支气管哮喘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抢救方法

心肺脑复苏的操作标准参照《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3], 医生对两组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均行心肺脑复苏术,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即刻胸外按压、建立呼吸通道、室颤患者及早行电击除颤、建立静脉通道后行复苏药物的静脉注射、纠正酸碱失调与电解质紊乱现象等措施。观察组在上述抢救措施的基础上持续微量泵入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批号H14022414+0.9%生理盐水) 50 m L, 微量泵速10 mg/h, 用量4 mg/kg。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评价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 率、复苏后24 h存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FI) 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

1.3.1 ROSC标准

自主心率恢复, 血压≥90/60 mm Hg, 时间≥0.5 h则可作为判定ROSC的标准。

1.3.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FI) 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

(1) NFI标准:对复苏成功的患者采用电话、家访等方式进行综合随访, 分别于复苏后3个月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 NFI内容包括:四肢肌力、语言、意识、视野、步行能力等, 总分45分, 分值越高, 病情越严重; (2) 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内容包括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与物质生活等, 分值越高, 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ROSC率与复苏后24 h存活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 (ROSC) 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心肺脑复苏后24 h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的比较

随访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19例获随访, 对照组患者12例获随访, 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累积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物质生活累积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3 讨论

心肺脑复苏术是抢救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一系列急救措施与步骤, 尽管该技术不断发展, 但是其成功率仍居高不上, 复苏后24 h存活率不高, 且因缺氧、缺血引起的并发症, 患者预后状况差,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自主循环恢复后机体常出现再灌注损伤与氧化应激现象[4]。心肌再灌注损伤几分钟内可增加血液、心肌组织的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激活嘌呤氧化酶, 产生儿茶酚胺、中性粒细胞, 其次, 大量氧自由基破坏细胞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损伤脂质, 导致细胞膜功能障碍。因而, 心脏骤停严重影响了血液循环及心肌功能的发挥, 应及时地进行积极抢救, 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山莨菪碱是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中提取的一种M受体阻滞剂, 临床常用于感染性休克、痉挛型腹痛等治疗[5]。体外实验还发现:山莨菪碱通过减少抗氧化消耗来维持细胞抗氧化平衡的能力, 保护过氧化损伤的大鼠肺细胞脂质[6]。近年来, 山莨菪碱在心肺脑复苏方面的应用受到广泛性关注, 相关研究显示, 山莨菪碱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功能, 且对患者复苏后预后情况与神经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7]。但对于生活质量的干预影响报道少, 本研究通过研究116例急诊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措施, 探讨山莨菪碱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生活质量的干预影响。

本研究显示, 经山莨菪碱药物干预治疗后, 复苏后24 h存活率明显提高, 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明显优于单纯性心肺脑复苏患者, 在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方面, 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累积得分均明显高于单纯性心肺脑复苏患者。本研究显示, 山莨菪碱药物干预治疗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行影响,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山莨菪碱具有抗氧化活性、保护氧自由基介导的细胞膜的功能有关[8]。因此, 山莨菪碱药物具有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成功率, 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生活质量的水平。

综上所述, 山莨菪碱干预治疗可改善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的存活状况、神经功能情况及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相关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生活质量的干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本院急诊科经心肺脑复苏抢救的116例心脏骤停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 对照组给予心肺脑复苏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山莨菪碱, 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 (ROSC) 及复苏后24 h存活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FI) 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分的差异。结果:经山莨菪碱药物干预治疗后, 复苏后24 h存活率明显提高至32.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79% (P<0.05) , 而ROSC率稍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随访3个月后,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生活质量综合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在生活质量综合评分方面, 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累积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而物质生活累积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山莨菪碱干预治疗可改善急诊心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后的存活状况、神经功能情况及身体健康、心理社会功能相关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山莨菪碱,急诊,心脏骤停,心肺脑复苏,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彤哲, 陈红纲, 杨蓉佳, 等.氨基胍联合肾上腺素对心脏骤停自主循环恢复及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13, 33 (11) :969-972.

[2]孙秋玲, 梁卫华.酚妥拉明加山莨菪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9) :38-39.

[3]吴黎明.高质量心肺复苏:探索与挑战[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25 (11) :642-645.

[4]林长春, 张振新.院前心肺脑复苏统计病例的选择和复苏效果评判标准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0, 21 (2) :213-214.

[5]张红, 张丽英, 曲雷, 等.早期应用山莨菪碱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 21 (6) :377-378.

[6]李圣洪, 张煜东, 郭谦, 等.山莨菪碱对过度训练致急性心肌损伤大鼠caspase-1和IL-18表达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2, 32 (2) :211-213.

[7]刘树元, 陶冶, 林朱森, 等.山莨菪碱对心脏骤停患者氧化应激及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 2012, 13 (5) :319-321.

复苏质量 篇3

患者, 女, 52岁, 工人。因“反复胸闷气闭6d, 加重8min”入院。入院前6d, 患者每天起床活动后不久会现胸闷气闭等不适, 可自行缓解, 无明显其他不适感。因1w来上述情况有加重趋势, 而到门诊检查, 胸部CT示“两肺炎症”心超示“右心扩大, 肺动脉高压, 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 (轻度) ”, 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 凝血功能未查。患者因其他原因拒绝住院而在门诊治疗。入院当日上午8时许, 再发胸闷气闭, 胸闷曾濒死样感, 迅速加重伴唇色发绀而被送入急诊科抢救, 入急诊科时体检:躁动不安, 对答基本正确, Sp O2为73%, R:28次/min, BP:112/82mm Hg, P:132次/min, 颈静脉怒张, 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心脏杂音 (-) 。腹部四肢无殊。抽血查心梗三项, 血生化, 血气, D2聚体检查。暂时给予对症患者于入院后30min突发心搏骤停, 遂给予心肺复苏术。整个复苏过程共约160min。患者在在复苏约10余分钟后, 自主心跳恢复, 查心电图大致正常, 但在100%给氧, PEEP5CH2O后, Sp O2为70%左右, 约几分钟后再次心跳停止。此后反复数次, 但恢复的自主心跳只能维持几分钟时间。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 及心搏骤停前血气示:p H:7.26, Pa O2:50mm Hg, D2聚体3723μg/ml (正常值0~237μg/ml) , 结合心跳恢复期间复查心电图的表现及心梗三项正常, 高度怀疑为急性肺动脉栓塞。在又一次心搏停止, 约半小时仍然不能恢复自主循环后, 经患方同意后, 在开始复苏后约100min时给予尿激酶100万U溶入生理盐水100ml中0.5h内静滴溶栓治疗, 溶栓约45min后发现按压时在Fi O2100%下, Sp O2开始上升接近90%, 且逐步上升, 溶栓后约60min患者再次恢复为窦心律后再未发生停博。 (1) 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 (2) 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后; (3) 肺动脉高压。入监护室进治疗。次日行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左下肺背段肺动脉等多处有栓塞存在”。患者于住院后24h后因肾功能衰竭而每日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 第2d后出现上消化到出血。另外发现腹腔内中等量积液, 穿刺为不凝血, 考虑非实质性脏器急性出血且曾经溶栓治疗, 故在密切观察腹腔积液及血红蛋白变化下给予保守治疗。入院48h后停镇静剂后可遵嘱活动, 于入院后第7d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复查腹腔积液基本吸收。入院后第9d转入普通病房继续CRRT及后续治疗, 在肾内科住院2个月肾功能恢复后痊愈出院。

2 讨论

该患者心肺复苏总时间达160min, 心跳反复停止数次, 开始溶栓时间较晚, 能够最终痊愈出院, 实属罕见。纵观整个诊治过程, 作者认为溶栓治疗和坚持不懈的心肺复苏起了决定性作用。现就此讨论如下。

2.1 心肺复苏中溶栓指征探讨

溶栓治疗一直被认为是心肺复苏的相对禁忌, 但据《2010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在第八部分的8.2《心搏骤停的处理》中明确指出:当怀疑或确定肺栓塞是心脏骤停的病因时可考虑经验性溶栓治疗[1], 正在进行的CPR不是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1]。该患者经过临床判断, 高度怀疑肺栓塞导致心搏骤停, 故对该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是有理论依据的, 另外患者在溶栓前自主心跳一直不能持续恢复, 而给予溶栓治疗40min后, 患者Sp O2逐渐稳定在90%以上, 溶栓后约60min患者再次恢复为窦心律后再未发生停博, 说明溶栓治疗是患者复苏成功最重要的一步。

2.2 心肺复苏中溶栓后并发症问题

该患者在溶栓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中等量积血等溶栓并发症有关, 但给予输红细胞和新鲜血浆及制酸治疗, 患者最终平稳度过危险期。在该患者身上, 如果过分强调溶栓带来的并发症而不予溶栓治疗, 因此而不能重新获得生命, 那将得不偿失。

2.3 开始溶栓治疗时机及复苏时间问题

该患者是我院急诊科对心肺复苏患者进行溶栓治疗研究早期的1例患者, 总心肺复苏时间长达近160min, 反复心搏停止数次, 至少有1次持续无心电活动达30min以上。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是在复苏开始后100min左右, 虽然患者最终存活出院, 但如果患者可以更早接受溶栓治疗, 可能会在更早的时间复苏成功, 复苏后并发症会更少。回顾该案例发现未能更早溶栓的原因较复杂, 因为当时溶栓经验较少, 在复苏之初过多考虑肺梗不能确定性诊断而溶栓在现有医疗环境下风险巨大、在患者心跳恢复后寄希望其自主循环可能会持续恢复、与患者沟通时信心不足以及患方也犹豫不决等综合原因, 直到患者在溶栓前再一次心搏停止, 约半小时仍然不能恢复自主循环后, 患方才同意溶栓治疗。随着溶栓案例的增加, 我们的信心不断增加, 相信若碰到类似的患者一定可以在更早的时间给予溶栓治疗。另外我们发现如果给予溶栓治疗一定要给患者充分的时间, 让溶栓发生作用, 该患者给予溶栓治疗40min后发现在按压情况下Sp O2逐渐稳定在90%以上, 溶栓后约60min患者再次恢复为窦心律后再未发生停博, 也符合溶栓治疗成功所要的时间。

从理论上来说只有解决相关血管的闭塞, 恢复充分的肺动脉血流, 患者才有可能复苏成功, 因此对任何高度怀疑或确诊肺栓塞引起的心搏骤停病人, 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析溶栓所带来的风险和获益比充分考虑积极给予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 这才是根本的治疗。当然, 溶栓所带来的出血风险也是实践中应当慎重考虑的问题, 应向患者家属充分说明。另外复苏成功后在监护室治疗期间应给予密切的检测, 及时发现出血的存在, 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为最终脑复苏成功创造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心肺复苏,溶栓治疗

参考文献

复苏质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32例, 女24例, 年龄46~80岁, 平均71岁, 冠心病24例, 心律失常13例, 肺疾病7例, 脑血管病5例, 心瓣膜病2例, 电击伤1例, 上消化道出血1例, 药物中毒1例, 溺水2例。所有病例均为急诊室内出现心跳停止, 心跳停止起至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均小于3min。

1.2 诊断标准[1]

意识突然丧失, 瞳孔散大, 皮肤黏膜苍白, 或有皮肤紫绀, 颈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 也有时可见呼吸断续, 血压测不出, 心音消失, 皮肤黏膜苍白或紫绀。心电图表现一条直线或心室颤动。

1.3 方法[2]

(1) 早期应用胸外按压复苏器组:将托板在1min内置于需按压者背部, 利用调节器将按压器置于胸骨中下1/3处, 调节按压器高度, 使按压捶刚好贴于患者屁股表面, 打开电源开关, 设定频率调节器的按压频率为100次/分, 设定幅度调节器的按压幅度为5cm, 选择持续按压工作模式, 按下执行按钮, 心脏按压随即开始。此组病人均在人员齐备时进行;对照组直接以徒手心脏按压进行第一时间抢救。而后待人员满足时再辅以胸外按压复苏器。 (2) 常规气管插管开放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及按适应症给与合理电除颤。 (3) 同时给与药物复苏:通过静脉, 给与患者肾上腺素1mg静注, 每3分钟一次, 连续3~5次, 同时以多巴胺100mg加入250m 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点, 维持循环灌流, 刺激血管活性。在按压过程中, 静脉滴注Na HCO3注射液1mmol/kg, 改善内环境。 (4) 提高脑复苏意识, 注意脑和肾等重要器官的保护。

2 结果

心跳停止1min内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中, 有效25例 (88%) ;11例复苏成功, 成功率39%, 有效25例 (89%) ;超过10min以上时间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中, 有效20例 (71%) , 抢救成功5例 (17%) 。

3 讨论

3.1 力争尽早使用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 猝死发生后, 脑血流中断10秒钟即出现可逆性脑损害, 中断5min脑组织储备的糖原、ATP即将耗尽, 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神经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害[3]。因此, 第一时间判定心跳是否存在是心肺复苏的关键, 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 (AHA) 发布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已经把心脏按压放在了心肺复苏的首要地位, 而在2010年以前一直提倡首要急救措施是开放气道。而且, 当超过5min尚未施救, 机体的很多重要器官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和改变, 当心脏停止超过30min, 心肌和肾小管也相继死亡, 因此, 及早的心脏按压对猝死的病人尤为重要。另外, 对于大血管搏动的检查, 尤其是颈动脉搏动检查的准确率也是及早确认猝死发生, 进行心脏按压的重要手段。但不可在检查颈动脉搏动上耽误过多时间, 其检查时间规定在10秒钟内, 对于非专业人员, 及早实施按压比检测动脉搏动更为重要。

3.2 力争尽早使用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时, 合理应用电除颤是复苏成功的重要保证。心脏按压时, 胸腔内血液因为按压通过主动脉被迫流到胸腔以外血管, 而另一方面, 部分血流被压进入心房。当按压停止时, 血液从胸外静脉血管因为胸腔压力减小而返回心脏, 室颤时, 患者心脏不能实现成功的收缩, 无法完成血液泵作用, 心输出量为0, 因此, 及早恢复心脏的电活动, 也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 电击能量成人第1次200J, 第2次采用300J, 第3次采用360J。电极板成人为14cm。电除颤进行时, 术者以及周围人确保未和病人身体接触后再开始进行放电, 以免击中他人。放电后, 必须尽快继续心脏按压, 尽量减少停顿, 赢得抢救时间。

3.3力争尽早使用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时, 可以避免因人工胸心脏按压而导致的身体额外损害: (1) 人工胸外按压对力度当按压的力度要求高, 当力量过大时, 经常会导致患者肋骨骨折、血气胸等情况。 (2) 人工心脏按压也要求术者技术准确而熟练, 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 (AHA) 发布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按压频率应在100次/分, 下压深度成人及儿童在至少5cm, 婴儿在至少3.8cm。因此, 如果按压不到位, 不能促成有效血液循环, 会导致抢救无效。 (3) 人工胸外按压还要求术者有良好的体力, 按压时, 体力消耗很大, 随着抢救时间的推移按压的效果也因体力消耗而下降。这就需要多人轮流施救, 但换人时会中断心脏按压, 依然会对抢救效果造成损害。而胸外按压复苏器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3.4尽早使用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时, 实现呼吸道通畅也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 及时的气管插管对是否能抢救成功至关重要。必须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 包括分泌物, 呕吐物, 如果呼吸道不能畅通发生阻塞, 将影响氧气的输入抢救难以成功。主要有以下因素阻塞气道: (1) 患者体位不正确, 不能使口腔咽气管成一条直线, 对于猝死者, 舌根容易发生后缀, 从而阻塞气道。 (2) 当呼吸道不清洁时, 呼吸道内的血液, 分泌物或其他物质阻塞气道, 氧气无法流通到体内。 (3) 当患者发病前出现呕吐时, 胃内容物向咽部反流可使呼吸道发生梗阻, 另外在心脏停止时, 如果人工吹气辅助呼吸时, 一部分气体被吹入胃内, 导致胃压明显增高, 腹部压力也随之加大, 导致胃内食物逆流入口, 或者误吸进入气管, 从而阻塞气道。所以, 摆正体位, 保证口腔、咽、气管, 形成一条直线, 同时清除气管内异物及分泌物, 尽早气管插管, 使得气管通畅, 才能形成有效的呼吸。

3.5尽早使用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时, 及早连接心电监护仪, 及时描记心电图, 密切检测心电活动, 随时查看心脏按压效果, 心肺复苏要求技术熟练, 还要求分工明确, 紧张中井井有条, 忙而不乱, 抢救的成功, 是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结果, 胸外按压器为抢救过程赢得了体力和时间, 使得抢救过程更加规范和稳定。时刻的监测心跳变化给抢救成功带来了保证, 但也要注意为了保持持续的心脏按压, 尽量减少心电图的描记给心脏按压带来的干扰。使得抢救主持者适时调整抢救措施, 达到挽救病人生命的目的。另外, 及早的亚低温措施对保护患者的脑功能, 提高预后的生活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总之, 在心跳呼吸骤停抢救的关键中, 及早合理应用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会明显提高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在实现快速准确地判断生命体征, 尽早开放气道完成气管插管, 及时有效的电复律, 会使心脏按压器在抢救中发挥更大更为可靠的作用。因为人工心脏按压所形成的每搏输出量很小, 必须通过提高胸按压频率来实现满足输出量的要求, 保证心、脑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经济实用的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器, 可长时间持续正确的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从而达到减少胸外心脏按压并发症, 提高复苏效果和成功率的目的[4]。本文在心跳停止1min内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中, 有效25例 (88%) , 11例复苏成功, 成功率39%, 有效25例 (89%) ;超过10min以上时间给于胸外按压复苏器按压的28例中, 有效20例 (71%) , 抢救成功5例 (17%) 。结合两院应用胸外按压复苏器的临床实践, 胸外按压复苏器在心肺复苏的抢救中安全可靠, 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26-233

[2]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886-893, 959-960

[3]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58-159

复苏质量 篇5

1 临床资料

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 我科共收治了31例急性心肌梗塞心跳骤停的患者, 其中男性16例, 年龄40~65岁之间。女性15例, 年龄在45~63岁之间。

2 护理方法

2.1 脑缺氧的观察和护理

循环骤停后的主要致死原因之一是不可恢复的脑损害。人脑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 但却接受心脏排血量的15%, 并消耗摄取总量的20~25%。因此, 复苏后,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的变化及肢体活动的情况。对脑细胞的保护, 常采用人工降体温和脱水等综合治疗。一般认为, 体温每下降1℃, 脑代谢率可降低6.7%, 颅内压可下降5.5%;当体温降至30℃时, 可使脑代谢和耗氧量减少50%, 因此, 越早降温越好。

2.1.1 降温方法

以头部降温为主 (可置于冰槽中) , 辅以腹股沟、腋窝部降温 (放置冰袋) , 持续至患者清醒为止。降温过程中, 出现寒战, 是一种表示中枢神经系统预后良好的应激反应, 尤应积极抢救。但如患者出现寒战抽搐、体温升高, 则应立即报告医生, 以便在血压稳定的情况下, 及时采用人工冬眠, 人工冬眠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脑代谢率, 并增强脑缺氧的耐受力。

2.1.2 脑缺氧必然导致脑水肿及脑细胞损害

脱水利尿能减轻脑水肿, 使颅内压降低, 脑组织缩小。常用的脱水利尿剂有50%葡萄糖、20%甘露醇、人体血清白蛋白和血浆、以及地塞米松等, 促进脑细胞代谢和恢复的药物有能量合剂、γ-氨酪酸、精氨酸、脑活素和大量维生素等。

2.2 维持有效循环的观察和护理

3.2.1 动脉压的检查

每15~30 min测量血压一次, 至平稳后可改为30~60 min测量一次, 血压一般应维持在90~100/60~70 mm Hg, 对高血压的患者, 收缩压不应低于其基础压20~30%, 脉压差若小于20 mm Hg时, 意味着组织灌流量减少, 将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及酸中毒。

3.2.2 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如血压不稳定时, 可测量中心静脉压, 以了解低血压的原因, 并根据此治疗和处理。中心静脉压的分级数值成人低中心静脉压0~6 cmH2O;正常中心静脉压7~12 cmH2O;偏高中心静脉压13~15 cmH2O;高中心静脉15 cmH2O;儿童正常值0~10 cmH2O (平均为4.5 cmH2O) 。

冲击实验, 在5~10 min内, 快速滴入右旋糖酐100~200 ml, 如中心静脉压不升或下降, 可再增加输入量, 如立即上升3~5 cmH2O, 血容量已足够, 应以强心剂增强心脏功能。

2.3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心跳骤停后脑部血液供应受到严重影响, 引起广泛脑组织损伤及脑水肿。如一次心肺复苏半小时后, 患者再度出现昏迷, 同时出现面部抽搐, 经静滴20%的甘露醇, 静推地塞米松和安定后, 抢救成功。因此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和复苏后, 要注意脑水肿的发生, 否则会导致复苏失败。该组病例中有一位患者在心肺复苏后1~2 d, 心脏电生理极不稳定, 发生多种心律失常。因此心肺复苏后要加强心脏监护至心电相对稳定。

3 护理体会

急救与护理措施, 维持心率与心电监护。患者住院期间, 心率波动在17~40次/min之间, 静滴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 其浓度为0.5‰。用药原则是以最慢滴速维持恰当心率和血压。因我院处于边远山区, 无微量泵设备, 输液速度靠人工调节, 这样输液滴数很难固定, 增大了护士治疗和观察的难度, 我们的体会是:①输入异丙肾上腺素前先用少量液体建立好静脉通道, 调好速度, 再接配好浓度的异丙肾上腺素;②固定滴数后床旁观察至少15 min, 主要观察心率、血压、胸闷及头昏等病情变化;③异丙肾上腺素稀释24 h后, 效果明显不好, 故要注意更换新稀释药液。该类患者应安置在心电监护病房, 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和功能, 迅速反映心电监护仪显示的图形和符号的意义。

综上所述, 对该患者护理工作的成功在于:我们平时加强护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学习, 表现在全护理过程中关心患者, 爱护患者、急患者之所急。严密观察病情, 对其发生、发展和转规、对患者治疗护理有一个全面了解, 并且熟悉各个抢救环节。熟悉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 熟悉心肺复苏药物和器械的使用。

参考文献

复苏质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 年3 月~2016 年3 月在我院进行妊娠期失血性休克抢救的82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 例。 对照组:年龄20~40(30.3±1.7)岁;卵管妊娠破裂休克11 例,妊娠期失血性休克20 例,剖宫产术中出血致休克10 例。 研究组:年龄21~39(29.6±1.5)岁;卵管妊娠破裂休克12 例,妊娠期失血性休克18 例,剖宫产术中出血致休克11 例。 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 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研究组对研究组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措施如下:(1)在保证气道通畅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快速止血, 并通过气管插管对患者给予必要的机械通气;(2)预防感染,对患者进行平衡液和胶体液快速输注,当平均动脉压(MAP)达到40~60mm Hg或中心静脉压(CVP) 高于2.25mm Hg或收缩压(SBP)达到40~70mm Hg后减缓输液速度,限制输液量,同时将晶体液:胶体液保持为2:1。

1.2.2 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积极性液体复苏,方法如下:(1)早期对患者进行输液通道建立,并立即进行快速补液;(2)对严重的休克患者,快速进行2L等渗平衡盐溶液+同型或O型红细胞;(3)治疗后患者未达到复苏要求,应连续输入红细胞,当MAP为(90±12)mm Hg,血红蛋白量不低于10g/dl时,停止输注。

1.3 评价指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值、BE、DIC、ARDS及病死率[4],同时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并记录;并对患者输液量及平均动脉压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 χ2检验,以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患者血压值(27.4±9.7)mm Hg,BE值(2.5±1.7)mmol/L, 研究组上述指标分别(33.4 ±7.2)mm Hg,(1.2±2.0)mmol/L,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DIC、ARDS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资料比较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组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输血量及平均动脉压比较研究组患者输血量及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休克发生及其防治措施的不断深入与研究,研究人员针对休克的液体复苏存在的问题对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概念进行提出,打破了传统输液理论[5]。限制性输液是指在机体处于有活动出血的失血性休克状态时,经调控患者液体输注速度和输液量,维持血压值在较低水平范围,满足重要器官血供,有效发挥机体的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作用,达到完全止血的目的;适当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对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不造成多余干扰,有助于休克期组织灌注、氧供及免疫反应的改善,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达到复苏的理想效果。 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中已充分应用该理论,且治疗效果较为显著[6],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降低作用。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对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血压值及BE,提高治疗效果。 分析其原因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将血压保持处于较低的水平,对液体输入速度及输入量进行控制,从而进行彻底止血;对机体保护性代偿功能进行充分调动,确保患者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同时不对机体本身造成损伤,有助于酸中毒的减轻及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提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治疗效果显著。 其原因为积极性液体复苏造成机体血液稀释,导致出血量增加和组织供养减少,从而对凝血功能造成影响[8],造成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及血红蛋白增加。 本研究中,研究组输液量和平均动脉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表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降低输液量及平均血脉压,有助于预后效果改善。

综上所述,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降低患者输液量及平均动脉压,且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贺群礼.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5):110-111.

[2]杨旭平.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14-15.

[3]徐献志.两种液体复苏用于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抢救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3):3060-3061.

[4]蓝雪琴,马海兰,许尹丽,等.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自体血回输在宫外孕休克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3150-3152.

[5]刘茂霞,万晓强.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10):779-780.

[6]李世松,黄静,高建军.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6):99-100.

[7]吴兴明.不同液体复苏方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4):13-14.

复苏质量 篇7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心肺复苏,术后,脑复苏,有效性

心肺复苏术(CPR)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骤停的先进技术,心搏骤停往往是突发性的,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全身多脏器缺血缺氧损伤[1]。进行心肺复苏后,各脏器系统都有可能出现再灌注损伤,从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脑损伤是最严重的心肺复苏后损伤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于干预脑复苏的是稳定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亚低温治疗等。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自诞生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的救治,近年来该技术症逐渐往器官功能支持方向发展。本次研究选取62例行心肺复苏术后出现脑损伤的患者,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脑复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因心搏骤停于本院进行心肺复苏术的62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3~78(56.7±3.2)岁。患者原发病包括心肌病、呼吸衰竭、心率失常、胸外伤、急性中毒等,排除有原发性肾功能衰竭、肿瘤晚期、或脑死亡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脱水、亚低温、保障脑灌注等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选择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方式,行床边CBP连续治疗72h。抗凝方式选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血液流速为180~200ml/min,置换液输入速度为4L/h。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脑复苏的成功率和病死率。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判断标准可分为三期,一期复苏成功:心搏恢复≥2h;二期复苏成功:有效循环建立≥24h,动脉收缩压>10.7kPa。脑复苏成功:意识清楚,无严重脑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观察组患者脑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3 讨论

心肺复苏术作为一项抢救心脏、呼吸的复苏技术,对于治疗各种原因引发的心搏骤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但是对于患者的脑复苏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脑复苏仍然是目前危重病医学科的研究难题。

人体脑部组织所需的血流量在心输出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而且脑组织能储存的能量却相对较少。所以一旦发生心搏骤停,脑组织缺氧,血流灌注不足,脑组织的氧和葡糖糖能量供给不足,就会损伤脑组织,心搏骤停后4~6min的脑缺血就足够引起能量代谢的异常,进而造成脑血管和脑部神经元的损伤[2]。脑血管内皮损伤会使脑内的细胞因子水平上升,且极易在脑部血管形成血栓,引发血流灌注不足,再加上心搏骤停对全身其他各个脏器系统的损害,很可能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脑血管由于之前的缺血已经造成了损伤,患者心脏复跳,血液循环恢复,引发脑内的再灌注损伤,造成脑水肿或颅内出血等。脑水肿的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缺血缺氧促使体内产生了大量的氧自由基,但是此时机体的抗氧化物酶活性大幅下降,无法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脑细胞受到其影响产生毒性作用。其次也可能是由于缺血缺氧引起的细胞葡萄糖代谢异常,导致细胞膜功能紊乱,细胞内钙超载不能泵出,增加了细胞内的渗透压,大量水分子进入细胞造成水肿。糖代谢异常造成无氧糖酵解,产生过多的乳酸,加重了细胞膜损害和水肿。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患者在心肺复苏后脑功能损伤,无法苏醒。

临床常用的脑复疗法有多种。脱水治疗,即采用20%的甘露醇进行脱水,但是甘露醇对肾功能有损害,因此不能大量使用,无法达到有效减轻脑水肿的效果。亚低温疗法,包括体表降温、血管内降温、药物降温等。因为降低患者体温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组织的氧分压;还有研究表明,低温即可以抑制患者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减轻血流再灌注后炎性反应造成的脑损伤,还可以阻止脑细胞受到内源性毒物的损害。但是体表降温效果不佳,血管内降温又因种种原因无法广泛应用。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最初是用于肾代替治疗,多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CBP技术已经可以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的救治。CBP是一组连续、缓慢清除血液中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目前连续性血液净化包含有多种治疗技术,如连续性动-静脉血液透析过(CVVHDF)、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缓慢连续性超滤(SCUF)、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连续性高流量透析(CHFD)等。连续性血液净化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弥散、吸附和对流,针对分子量<500的小分子溶质,以及中分子物质等,通过透析膜两侧液体的相对流动和浓度之间的梯度差,溶质分子会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自然达到动态的平衡效果[3]。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于脑复苏的作用在于,首先可以清除氮质代谢物及毒性物质,避免这些物质对脑细胞功能产生损害,将酸碱和水电解质纠正过来,纠正代谢紊乱,使机体内环境维持平衡。其次它容量波动小,且无输液限制,有利于血浆重新充盈,稳定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进而保持脑组织的血流灌注。第三它所使用的高通透性滤器可以清除大量的细胞因子,通过对流和吸附,清除循环中的水溶炎症介质,改善免疫细胞功能;清除过多的血乳酸、氧自由基等,减轻脑组织水肿。此外,有学者研究表明连续性血液净化与亚低温疗法联合,在进行CBP治疗前可先采用冰盐水静脉灌注,在CBP开始治疗后4h左右就可以将患者的体温降到32℃~34℃,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由于目前的实验研究多注重于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消除炎症因子等方面的作用,所以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进步,置换液的温度、滤过膜和滤器的选择、血滤持续时间等对于脑复苏效果的影响将会有进一步研究。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都取得了一定成效,观察组患者脑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脑复苏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改善脑水肿,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可以广泛用作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复苏疗法。

参考文献

[1]誉铁鸥,毛克江,周立新,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复苏效果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8,2(9):20-21.

[2]李灯凯,李华,尹吉东,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高级生命支持治疗中的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9):1543.

上一篇:幼儿探究意识培养下一篇:写景文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