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

2024-07-28

心肺复苏(CPR)(精选5篇)

心肺复苏(CPR) 篇1

最近, 《2010美国心脏学会 (AHA) 心肺复苏 (CPR) 与心血管急救 (ECC) 指南》[1,2,3,4]正式颁布, 心肺复苏的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及现场救治有了很大的改变, 现就此公布的指南中的基础生命支持 (BLS) 流程及现场救治的变化介绍如下。

1 心肺复苏流程

2010版指南最明显的变化是, 对成人、儿童和婴幼儿 (除新生儿外) BLS的顺序从“A-B-C” (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 变成了“C-A-B”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通气) 。这样能缩短从识别到初次按压的时间, 但需要对曾受过CPR培训的人员进行重新培训, 重新认识和接受“C-A-B”模式。新版指南推荐的这种变化的理由:①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于成人。在各种年龄段的心脏骤停病人中, 存活率最高的是那些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 以及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 (VF) 或无脉性心动过速 (VT) 的病人。在这些病人中, CPR关键的BLS部分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②在A-B-C顺序中, 胸外按压通常会在施救者开放气道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设备或者收集并装配通气设备的过程中受到延误。C-A-B顺序可以尽快开始胸外按压, 通气延误时间能尽量缩短至仅为完成第一轮胸外按压的时间 (30次胸外按压大约在18 s内完成的时间, 当2名施救者在场进行婴儿或儿童的复苏时延误的时间将会更短) 。③大部分心脏骤停病人到达院前没有得到目击者的CPR。这可能有许多原因, 其中最大的障碍可能是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若一开始就实施胸外按压, 就能保证更多的心脏骤停病人得到CPR救治, 那些不能或不愿实施人工呼吸的施救者至少能完成胸外按压。④医护人员根据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而改变急救程序是合理的。如仅一名医护人员在现场目击病人突然倒地, 该医护人员可能会认为病人突发VF型心脏骤停;一旦证实该病人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叹气样呼吸, 施救者就必须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取得自动体外除颤仪 (AED) 后进行电除颤, 并实施CPR操作。但对于溺水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窒息性心脏骤停病人, 在启动急救反应系统之前, 先给予约5个循环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约2 min) 的传统CPR。对于新生儿, 心脏骤停最可能的原因为呼吸因素导致的, 复苏程序应为A-B-C顺序, 除非已知是心脏原因导致的心脏骤停。

2 基础生命支持

成人BLS包括快速识别突发的心脏骤停和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早期提供高质量CPR, 尽早电除颤, 是挽救心脏骤停病人生命的基础。2010版指南中, 基础生命支持 (BLS) 的关键变化:①删除了“看、听和感觉”程序, 强调对无意识、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 (如仅有叹气样呼吸) 的成人病人快速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30次) , 实施C-A-B程序, 可使首次按压时间提前。②鼓励未受过培训的救援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的CPR。这样, 未受过心肺复苏训练的救援者能够比较容易的进行单纯胸外按压, 以及较容易地接受急救中心的电话指导。③进一步强调高质量的CPR。强调胸外按压应以足够的按压频率和深度, 按压频率至少每分钟100次 (原为大约每分钟100次) , 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 cm (原为4 cm~5 cm) ;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婴儿约4 cm, 儿童约5 cm) ;并确保胸廓每次按压后完全回弹;尽量避免或减少按压中断 (包括实施必要的人工呼吸间歇避免过长, 中断时间限制为不超过10 s) ;避免过度通气。

3 心脏骤停的判断

2010版指南强调早期识别成人心脏骤停的关键是评估病人的反应及有无正常呼吸。心脏骤停病人一开始可能有短暂的叹气样呼吸或似癫痫发作症状, 因而可能使施救者困惑, 导致呼救或CPR延迟, 因此应培训施救者熟悉心脏骤停的特殊征象, 以提高对心脏停止的判断能力。医护人员也不应花费10 s以上的时间检查脉搏, 如果在10 s内没有明显摸到脉搏, 则应开始CPR并可在取得的状况下使用AED。识别脉搏跳动比较困难, 当血压很低或测不出时, 受过良好训练的医护人员也常难以判断有无脉搏跳动。因此, 当确认成人病人无反应且没有呼吸或没有正常呼吸 (即仅有叹气样呼吸) , 应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

关键词:心肺复苏,流程

参考文献

[1]FieLd JM, Hazinski MF, Sayre M, et al.Part 1:Executive Sum-mary: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 2010, 122 (Suppl 3) :S640-S656.

[2]Hazinski MF, Nolan JP, Billi JE, et al.Part 1:Executive Summa-ry:2010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Recommendations[J].Circulation, 2010, 122 (Suppl 2) :S250-S275.

[3]NoLan JP, Hazinski MF, Billi JE, et al.Part 1:Executive Sum-mary:2010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Resuscitation, 2010, 181 (Suppl 1) :1-25.

[4]Hazinski MF.Highlights of the 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GuideLines for CPR and ECC[M].USA: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0:1.

心肺复苏(CPR) 篇2

在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基础生命支持(bls)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特别强调了有效不间断胸外按压的意义。该标准对按压通气比值、按压通气循环周期、按压通气参数等cpr核心技术都作了重大修订,并提倡aed的普及使用。

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对成人患者实施单人或双人抢救时依按压通气比为30:2进行;对儿童或婴儿实施单人抢救时给予按压通气比值为30:2,双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值为15:2;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比率进行五个周期的循环,其中胸外按压频率为100次/分钟;人工吹气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对成人患者进行胸外按压深度为4-5公分,儿童胸外按压深度2-3公分,婴儿胸外按压深度1-2公分。

心肺复苏(CPR) 篇3

猝死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经常遇到, 虽然原因多种多样, 发生机制复杂、但其处理方法大致相同。猝死患者能否急救成功, 最重要的是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 (CPR) , 故及时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脏骤停 (CA) 4 min抢救的黄金时间, 是提高CPR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现将沈阳急救中心院前急救猝死患者94例进行分析, 以进一步提高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6年9月~2008年9月, 在急救中心院前出诊现场抢救的猝死患者中随机抽取94例, 其中, 73例既往有器质性心脏病 (包括心绞痛,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各种心律失常) , 其余21例为药物中毒、溺水、电击伤等。将94例猝死者分为两组, A组为心肺复苏术 (CPR) 成功, 基本存活能安全转送到院内急诊室继续抢救监护者54例, B组为CPR最终不成功者40例。

1.2 猝死患者的诊断标准

突然意识丧失, 颈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固定, 对光反射消失及发绀、呼吸停止等征象。并经ECG证实。

1.3 复苏方法

均按照《国际心肺复苏2005指南》进行。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频率80~100次/min, 深度30~50 mm, 按压与放松比例为1∶1, 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通气, 按压与呼吸比例为30∶2, 一般对成人首次除颤电能为200 J, 若首次无效, 再以200~300 J进行第2次除颤, 无效时, 再以360 J行第3次除颤。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呼吸兴奋剂多巴胺及碳酸氢钠, 脑保护措施包括脱水剂 (甘露醇、呋塞米、地塞米松等) 、维持血压、控制呼吸、降温疗法等。

1.4 CPR成功标准

(1) 心跳恢复; (2) 面色 (口唇) 由发绀转为红润; (3) 出现自主呼吸 (规则或不规则呼吸) , 或由机械通气心跳恢复正常, 经皮测血氧饱和度>95%; (4) 瞳孔由大变小, 并有对光反射或眼球活动。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除猝死时ECG改变外,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猝死发生时间

A组中有45例 (83%) 在猝死前有症状同时他人呼叫120急救, 在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后出现CA。B组中只有7例 (21%) 在医务人员目击条件下发生。

2.3 猝死发生至胸外按压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

A组开始时间为 (3.0±0.6) min, B组为 (7.2±3.6) min, 两组比较, P<0.05, A组持续时间为10~90 min, B组持续时间为30~60 min。

2.4 电除颤开始时间

A组中有40例CA发生时为室颤, 10例立即胸外按压转复, 2例在1 min内电除颤2次复律成功。A组中有22例经立即心外按压和电击除颤, 均未行气管插管, 其余几例均立即心脏按压和电除颤、肾上腺素、气管插管等抢救后CPR, 除颤开始时间为2~6 min, B组中32例CA发生时为室颤, 除颤开始时间为5~11 min。

2.5 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和开始时间

A组32例为 (8.0±1.2) min, B组为16例 (8.2±2.1) min, 两组比较, P>0.05。

2.6 肾上腺素使用情况

A组中54例应用肾上腺素, 首次剂量为1 mg, 以后每隔3~5 min重复, 重复静注增加剂量依次为2、4、6 mg, 总剂量为0.1~0.2 mg/kg;B组中33例首次剂量肾上腺素1 mg, 以后重复静注增加剂量依次为2、4、6 mg, 18例肾上腺素首剂为1 mg, 以后重复时无增加剂量。前者自主循环恢复12例, 并且持续时间较长, 后者自主循环恢复10例, 但持续时间短。

2.7 急救人员配合情况

A组中CRP时急救人员分工协作54例, 并有急救志愿者加入, B组中仅20例有急救人员分工协作。

3 讨论

对于猝死患者的抢救, 自CPR创建以后, 国内外文献均再次强调了尽早、尽快实施CPR的重要性。本组CRP成功、存活者均是在CA最短时期内对其进行CPR, 并进一步给予高级生命支持。再次表明时间对于CPR的成功是最为首要的环节。近年来, 国内外对CPR的研究进展显著, 打破了一些传统的观念, 既往CPR的顺序为“ABC”三部曲, 但近年来有人提出, CPR的顺序应为“CAB”。首先心脏按压, 建立人工循环。因正确胸外心脏按压能够提供机体组织正常氧供的25%~30%。组织可获得近似正常的能量供应, 复苏成功后组织细胞的功能即可恢复[3]。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除按常规采取积极急救措施外, 尤其应强调及时、持续、有效的心脏按压, 尽可能进行CPR, 尽最大量抢救患者生命。急救人员必须注意自己的体位和高度, 最好是站在患者右侧, 借助自身重量进行CPR。本资料显示, 成功组与非成功组在人工呼吸系统建立的早晚上, 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 这也表明CPR中循环系统的恢复是首要问题, 但同时说明人工呼吸系统可以不尽早建立。在院前人员、设备特别是现场医务人员有限的条件下, 对猝死患者进行呼吸支持不是首要问题, 而不停顿、坚持不懈的心脏体外按压才是最根本的复苏措施。复苏过程中不能终止心脏体外按压。有研究表明[4]:静脉血氧饱和度在60%以上不会造成神经损害, 如在CPR过程中按压暂停超过15 s以上时, 静脉血氧饱和度可骤降至20%, 连续胸部按压所产生的“胸泵”作用, 能够保证机体不间断的血液循环, 从而改善血流动力学及复苏预后。如果中途中断按压, 会使已经恢复的循环中断。另外, 在CPR过程中, 肾上腺素用量问题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大剂量肾上腺素可提高冠脉灌注压, 增加心脏和脑血流量, 因而能提高自主循环的恢复率;另一种观点认为, 大剂量的危害是降低心输出量, 并容易出现复苏后高血压和心动过速, 不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本组资料倾向于首次剂量肾上腺素1 mg, 以后重复静注时剂量增加。随着CPR的进程, 将肾上腺素的用量与用药时机有效结合起来, 是CPR成功的关键。

在抢救CA患者时, 特别是院外医护人员有限的条件下, 应在保证呼吸道畅通 (体位及放置口咽通气管) 的情况下, 坚持不懈、不停顿地进行心脏体外按压辅以电除颤及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等) 。在自主循环恢复后, 条件允许早期行气管插管作为呼吸支持。在CPR过程中, 院前急救人员采取述各项措施, 分工协作, 共同努力, 就能大大提高CA患者在院前CPR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王一堂.急救医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8:75.

[2]邵孝珙.现代急救医学[M].北京:中国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7:28.

[3]黄振文, 崔文祥.实用临床心脏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533.

[4]李学文, 薛训杰.危重急症[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4:14.

[5]周四光, 平广豫, 黄雨.心肺复苏 (CPR) 104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22) :63-64.

[6]庞凯.心肺复苏后出现心律失常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4) :43-44.

心肺复苏(CPR)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过程中及院前急救中的猝死并实施CPR抢救患者共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个体化CPR组92例,常规CPR组94例。个体化CPR组中男性56例,女性36例,年龄12~84岁,平均56±12岁,常规CPR组男性59例,女性35例,年龄10~88岁,平均58±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猝死病因构成、猝死至开始CPR时间及CPR持续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CPR方法

对常规CPR组猝死患者全部按《指南》中的心肺复苏标准程序,即畅通呼吸道(aiway,A)、人工辅助呼吸(breathy,B)、循环支持(circulation,C)、早期电除颤(defibrillation or drug,D)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对个体化CPR组猝死患者则按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的抢救条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并尚存临终微弱呼吸患者给以循环支持为主并优先的CDAB或CAB抢救程序,如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电击、药物过量且心律表现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的患者给以早期电除颤为主并优先的DCAB或DABC抢救程序,如原发病为窒息、脑卒中、溺水、支气管哮喘、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刺激性烟雾吸入等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且尚存临终心跳患者给以畅通呼吸道、人工辅助呼吸为主并优先的ABCD或ABC、ABD抢救程序,对因低温、溺水、中毒、电击、儿童或青少年患者等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不把行CPR 30min未见自主循环恢复作为宣告CPR中止标准,而适当延长CPR抢救时间,从而合理、灵活应用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以上CPR抢救中人工辅助呼吸根据抢救当时条件为面罩气囊呼吸或气管插管(均为经口喉镜引导下插管),电除颤均选择单向波首次360J。CPR即刻复苏成功标准为自主呼吸恢复或呼吸机辅助呼吸、自主循环恢复、意识恢复或部分恢复,存活收入院标准为自主呼吸恢复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循环恢复、意识恢复或部分恢复并维持2h以上至收入院。

1.2.2 静脉给药途径

常规CPR组在心肺复苏同时建立周围静脉途径给予复苏抢救药物。个体化CPR组在心肺复苏及建立周围静脉途径同时进行中心静脉(选择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要求在不干扰心肺复苏抢救前提下进行,穿刺成功后置入一次性使用CB-ABC7Fr2×20cm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由中心静脉途径给予复苏抢救药物,两组患者在给药品种、剂量、浓度、时间间隔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个体化CPR组在即刻复苏成功率15/92 (16.3%)及存活收入院率6/92 (6.5%)均高于常规CPR组7/94 (7.4%)及2/94 (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与常规CPR组比较:*P<0.05

3 讨论

自从40多年前现代心肺复苏术确立以来,已经成功地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是尽管如此,当前心跳骤停和心肺脑复苏仍然是医学上的难题之一[1]。从1992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首次发行到《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的出版,其对心肺复苏操作规范的不断改进,是各国心肺复苏领域专家不断探索和不断研究的结果,它使得心肺复苏成功率大幅度提高。然而,由于世界各地急救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心肺复苏成功率也相差甚远,且整体成功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2%~15%。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仍然是各位急诊医护人员及院前急救医师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通过本组资料我们体会如下:①在现场CPR抢救中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指南》中的ABCD程序,应根据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的抢救条件做出灵活合理选择,从而提高CPR抢救成功率。②对于原发心脏疾病出现的心脏停搏、严重的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缓慢的室性逸搏而尚有微弱的临终呼吸的猝死患者,应给予早期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及尽早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脏活性药物,而不急于气管插管。因为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能提供机体正常氧供的25%~30%以上,可使组织获得接近正常的能量供应,同时心跳骤停时患者的发作性气喘是一种自发性复苏反应,也可以起到通气代偿功能,心搏骤停最初5~8min内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与自发性气喘所产生的潮气量已足以将动脉血氧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2],在此基础上尽早给予心脏活性药物往往提高CPR抢救成功率。③对于明确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的患者应尽早优先给予电除颤,有研究表明[3],在心搏骤停1min内电除颤成功率在70%~90%,每延迟1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在心搏骤停12min以上电除颤成功率只有2%~5%[4];对于单向波除颤首选360J,对于除颤不成功者立即维持持续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静脉应用胺碘酮,虽然胸外心脏按压不能直接转复室颤,但能延长室颤时间,增加室颤波幅,提高再次电除颤的成功率。④对于明确因呼吸衰竭、呼吸道梗阻或窒息而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或尚存临终心跳患者以及由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导致的濒临呼吸停止的患者,应当机立断进行气管插管,这已经有很多临床资料和循证医学证实[5],气管插管是目前惟一能快速改善通气、提供患者氧供最可靠有效的措施,气管插管越早,成功率越高。⑤对于溺水、低温、冻伤、药物中毒、过敏反应、电击等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或儿童及青少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不把行CPR 30min未见自主循环恢复作为宣告CPR中止标准,而适当延长CPR抢救时间,进行积极救治能增加抢救成功率。⑥对于休克、重度水肿以及周围循环极差患者的CPR抢救中,或在电除颤、外周静脉给药后均未能恢复自主循环,如果急救人员有足够经验,并除外中心静脉穿刺禁忌证,应考虑尽早放置中心静脉导管[6]。急救人员可以选择股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建立中心静脉通道,中心静脉是非常安全的静脉通道,复苏药物经中心静脉比外周静脉早1~2min循环至心脏,通过中心静脉使用如血管加压素、胺碘酮、高张碳酸氢钠、钙剂等药物可以明显减少药物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利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建立通道还可以在保证快速液体复苏的同时进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在本组资料中我们也观察到建立中心静脉通道进行CPR抢救的成功率比较高。

通过本组资料,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的抢救条件进行的心肺复苏抢救应正确、合理、灵活应用ABCD顺序,在不干扰心肺复苏抢救前提下尽早利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建立中心静脉通道进行CPR抢救,将大大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参考文献

[1]Wanchun Tang,方向韶.心肺脑复苏研究的现状和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7.

[2]伍凌.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2):163.

[3]Guideline 2000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uascular care:international on science on science [S].Circula tion,2000,102(Suppl):22-370.

[4]沈洪,何忠杰.心搏骤停的最有效治疗-早期电除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7):501-502.

[5]崔新民,冉住国,易代碧,等.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63.

心肺复苏(CPR) 篇5

关键词:心肺复苏,除颤器,心脏骤停,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自1956年彼得·萨法尔(Peter Safar)和詹姆斯·伊拉姆(James Elam)提出口对口人工呼吸和1960年Kowenhoven等[1]提出封闭式胸部心脏按压(closed chest cardiac massage),以及1966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首个心肺复苏指南[2]以来,基于早识别、早呼救、早心肺复苏(CPR)、早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的心肺复苏在全球已经抢救了成千上万例患者。如今,心肺复苏已经成为抢救心脏骤停和濒死患者的基本急救技术之一。2010年10月发布的《2010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简称《2010心肺复苏指南》)更是成为了全球心肺复苏的最新标准。

1 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修改背景

自《2005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肺复苏(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简称《2005心肺复苏指南》)发布以来,仍存在较多悬而未决的问题[3]。其后的相关研究表明,《2005心肺复苏指南》仍有较多需改进的地方,表现为: (1) 实施《2005心肺复苏指南》以来,心肺复苏质量和存活率也有所提升,但胸外按压的质量还需提高; (2) 各个急救系统(EMS)中的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差异较大[4,5]; (3) 对于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任何目击者进行过现场心肺复苏。《2010心肺复苏指南》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修改,以期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3]。

2 要点速递

2.1 生存链由四早生存链更改为五个链环

心肺复苏生存链由《2005心肺复苏指南》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包括: (1)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2) 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在急救调度员的电话指导下仅进行胸外按压的CPR; (3) 快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 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 (5) 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6]。

《2010心肺复苏指南》新增了两个部分,即“心脏骤停后治疗”及“培训、实施和团队”。通过在生存链中增加第五个新环节来强调心脏骤停后续治疗的重要性(图1)。

2.2 心肺复苏优先次序由ABC变成了CAB

在《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大家所熟悉的“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ABC抢救程序被《2010心肺复苏指南》更新为将胸外按压放在第一位的CAB抢救程序。不管是婴儿、儿童或成人心肺复苏术(除外新生儿),施救者首先应进行持续胸外按压。

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成人身上,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有目击者在场的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最高[3]。在这些患者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7]。

研究显示,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经任何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3]。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2005心肺复苏指南》流程中第一步打开气道被认为是施救者最困难的步骤。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实施心肺复苏[8]。

2.3 淡化了非专业人员复苏过程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强调根据其掌握急救技能的水平选择性地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是未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目击了心脏骤停事件,应在胸部中央“用力快速按压或者按照急救调度的指示操作”实施单纯胸外按压(hand-only)[6],直至AED使用或者急救人员已接管患者。有研究显示,对于心脏病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与同时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复苏方式存活率相近[9]。

如果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有能力进行人工呼吸,应根据按压-通气比率(30∶2)实施心肺复苏,直至AED使用或者急救人员已接管患者[6]。

2.4 取消以“看、听和感觉呼吸”来评估呼吸

将2008年在《循环》杂志上发布的单纯胸外按压(handonly)融入其中,取消以“看、听和感觉呼吸”来评估呼吸,而更加强调目击者的现场心肺复苏行动[6]。《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根本是向大众普及,需要摒弃繁琐而无效的急救方式。强调一旦怀疑心脏停止,目击者就要首先做到立即压、使劲压、不断压。挽救患者心脏骤停的关键是行动,而不是评估[8]。

即使是熟练的急救人员,检查是否发生心脏骤停也应该在10 s内快速检查呼吸、脉搏,并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和使用AED。

2.5 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2010心肺复苏指南》仍然强调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的必要[10]。其内容包括:

2.5.1 按压得更快一点

AHA修改了胸外按压的次数,《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要求胸外按压约100次/min,而在《2010心肺复苏指南》中,AHA要求按压大于100次/min。按这个速度,每18秒必须按压30次以上。

心肺复苏过程中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恢复自主循环(ROSC)和存活后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在多数研究中,给予更多按压可提高存活率,而减少按压则会降低存活率[11]。

2.5.2 按压得更深一点

《2010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术中按压的深度进行了修改,要求对成人按压深度至少为5 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约4 cm,儿童约5 cm)。这个幅度比《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指定的深度更深。现有研究表明,按压至少5 cm比按压4 cm更为有效[12]。

2.5.3 持续胸外按压,尽可能减少中断

AHA希望每一位救助者都进行持续胸外按压,直到AED到位并进行心脏电活动分析和除颤。进行足够胸外按压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次数,还强调尽可能减少这一关键心肺复苏步骤的中断[13]。

2.5.4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的回弹

2005年以来的研究结果表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高,再次证实了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即以足够的速度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的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6]。

2.5.5 避免过度通气

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单人施救者的按压-通气比率建议值(30∶2)并未更改。实施高级气道插管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速度是每分钟至少100次),且不必与呼吸同步,可按照每6~8秒1次的速度进行人工呼吸(每分钟8~10次),需避免过度通气[3]。

2.5.6 不建议对心脏骤停患者常规采用环状软骨加压法

环状软骨加压可以防止胃胀气,减少气囊面罩通气期间发生回流和误吸的风险,但同时也可能妨碍通气[6]。7项随机研究结果表明,环状软骨加压的情况下仍可能发生误吸,而对于培训施救者正确使用此方法的难度很大,所以不建议为心脏骤停患者常规采用环状软骨加压[6]。

2.5.7 强调团队协作的心肺复苏

《2005心肺复苏指南》中,基础生命支持的程序更注重单人施救者的操作顺序,但在实际情况中,大多数急救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都需要施救者团队的参与,即由多名施救者同时完成多个操作。因此,《2010心肺复苏指南》更强调基础生命支持的培训不仅应教授个人技能,还应当训练施救者作为一个高效团队的成员进行工作[6]。

2.6 简化了高级生命支持流程

传统的心脏骤停急救高级生命支持流程得到了简化和综合,更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并强调应在心肺复苏的非中断期间组织高级生命支持(图2)[6]。

2.7 强调使用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作为检测气管插管位置和心肺复苏质量的手段

研究表明,持续二氧化碳波形图是确认和监测气管插管位置的最可靠方法,在患者转移过程中,操作者应连续监测二氧化碳波形以确认气管插管位置[6]。二氧化碳波形图的应用还包括监护心肺复苏质量和检测自主循环是否恢复[6]。

2.8 加强心脏骤停后治疗

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关键目标包括以下方面[6]: (1) 恢复自主循环后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灌注; (2) 转运到拥有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系统的合适医院或重症监护病房; (3) 识别并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其他可逆病因; (4) 控制体温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5) 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避免过度通气和氧过多。

为提高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应当实施综合、完整、结构化、多学科参与的治疗体系,包括优化血流动力、神经系统和代谢功能,可以提高患者的出院率。

自2005以来,2项使用同步对照组和使用历史性对照的非随机研究显示,在心脏骤停后进行低温治疗存在一定的优势[14]。

上一篇:数字探测器下一篇:哲学伦理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