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讲义(共8篇)
心肺复苏讲义 篇1
国华中医院 心肺复苏技术培训
心脏骤停是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领域中最危急的情况之一,表现为心脏机械活动突然停止,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脉搏,无自主呼吸或濒死叹息样呼吸,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常致患者即刻死亡,即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
我国SCD的发生率为每年41.84/10万(0.04%),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发生SCD 54.4万例。心脏骤停的原因 1.心源性原因: 冠心病---主要原因; 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 心肌疾病; 主动脉疾病; 瓣膜性心脏病; 其它。
2.非心源性疾病: 呼吸停止;
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药物中毒或过敏; 麻醉和手术意外;
意外事件:电击、雷击、溺水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 其它:临床诊疗技术操作等。
心脏骤停分类
1.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最常见(77-84%)
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复苏成功率高。
ECG:QRS波群消失,代之以振幅与频率极不规则的颤动波,频率为200-500次/分。
2.无脉室速(Pulseles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3.心室停顿 较常见(16-26%)
多见于麻醉、手术意外和过敏性休克; 其心脏应激性降低,复苏成功率低。
4.心电机械分离(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ECG为宽大畸形、低振幅的QRS波,频率20-30次/分,但心脏并无有效的泵血功能,血压和心音均测不到;
极少(5-8%)
常为终末期心脏病,心泵衰竭; 心脏应激性极差,复苏十分困难。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抽搐;
大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
心音消失; 瞳孔散大固定(常于心脏骤停后30-40s后开始出现扩大,4-6min后固定);
呼吸呈叹息样或停止(多发生在心脏骤停后30s内)心脏骤停对心脏的影响
心脏重量占体重0.4%,但耗氧量占全身代谢7-20%。心肌内动脉血中摄氧量占动脉血氧含量的71%,所以心脏是高耗氧、高耗能的器官。
若心跳停止3-4分钟内恢复,心肌供血改善,心肌张力可以很快完全恢复;8-10分钟内恢复供血,仍可恢复功能;10分钟以上恢复心跳,心肌损伤不能完全恢复。
心脏骤停对脑的影响
脑血流量高出全身肌肉和其他器官组织18-20倍,所以脑也是高耗氧器官。
血液循环停止10秒钟,大脑因缺氧丧失意识,10-15秒钟内神经功能损害,在>4分钟瞳孔散大固定。
心脏停止后,在4-5分钟内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经过数分钟过度到生物学死亡。时间与抢救成功率
(黄金四分钟)
开始时间 成功率
<1min--------------------->90% <4min----------------------50% 4-6min----------------------10% >6min----------------------4% >10min---------------------0.09%
心肺复苏(CPR)
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用 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并恢复自主呼吸,达到恢复苏醒并挽救生命的目的。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脏呼吸骤停病人的复苏成功,并非仅指心搏和呼吸的恢复,而必须达到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脑复苏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
心肺复苏术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生命支持(BLS)2.高级生命支持(ACLS)
一、基础生命支持
基础生命支持是心脏骤停后挽救生命的基础。基本内容包括识别心脏骤停、呼叫急救系统、尽早开始CPR、迅速使用除颤器。
心脏骤停的诊断
突然意识丧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呼吸停止、叹息样或抽泣样呼吸。
轻拍、呼唤患者有无反应?
动脉搏动:触摸颈、股动脉是否有搏动?
呼吸:视胸廓是否有起伏?是否有呼吸气流?
一旦发现患者无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并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10s内完成)
颈动脉位于喉部甲状软骨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内侧
一手扶头,另一手的食指、中指找准喉头,滑向气管与乳突肌间
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
Defibrilation—电除颤 Compressions胸外按压 Airway———开放气道 Breathing—--人工呼吸
先电击还是先心肺复苏?
当立即可以取得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直到AED可以分析患者心律。
C---胸外按压
除胸廓下陷挤压心脏外,更重要是改变胸腔正负压,通过虹吸作用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及心脏排血量,心泵血占20%,胸泵血 占80%。
有效的按压应使大动脉脉搏可被触及,SBP达到100mmHg,平均血压超40mmHg,颈动脉血流量达到正常值的5—35% 按压平面:仰卧位硬质平面或地面
按压部位: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男性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按压手法:掌根着力,双手紧扣,重叠上翘。按压姿势:双臂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按压深度:成人>5cm,<6cm。按压频率:>100次/分,<120次/分。
按压与放松比1:1,按压间隙避免依靠在患者胸上,使胸廓充分回弹。
按压与通气比:成人:单人、双人30:2,儿童、婴儿:单人30:2,双人15:2(无需因为人工呼吸而中断胸部按压)。
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尽量提高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比例为至少60%,中断时间限制在10s以内。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高级气道,医护人员可每6秒进行一次人工呼吸(每分钟10次),同时进行持续的胸部按压。
持续胸外按压优点
减少由于通气造成的按压中断,保证重要器官的持续血供;
无需口对口通气,减少目击者实施CPR的障碍和顾虑; 简化了CPR程序,便于CPR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但对于儿科SCA患者以及溺水、药物中毒、气道阻塞等引起的SCA患者,仍应采用传统CPR方法。
A---开放气道
(1)技术要点
首先清除异物,解除舌根后坠、异物阻塞
(2)方法:
①仰头抬颏法 ②双手抬颌法
③托颈法
仰头-抬颏法: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开放气道。(优点:简单、迅速、有效)(要点:去枕、仰头、压额、提颏)
清除气道异物:首先头偏一侧,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注意速度要快,取下义齿。
开放气道: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后上抬下颌骨,解除舌根后坠造成气道阻塞--开放气道。
托颌法:将双手放在头部两侧并握紧下颌角,同时用力向上托起下颌。
如果需要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颌持续上托,用拇指把口唇分开,贴紧患者的鼻孔进行吹气。托颌法,操作难度大,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易致脊髓损伤,非专业者不建议采用。
B--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吹气口型:全口相对,完全吻合密闭 吹气压力:防止漏气,捏闭鼻孔(一捏一松)吹气力度:自然吸气,适力吹气,避免过度通气。吹气时间:持续一秒。吹气有效:胸廓起伏。
吹气频率:每6-8秒进行1次呼吸
口对鼻呼吸
当不能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应给予口对鼻呼吸,如溺水、口腔外伤等。球囊-面罩通气
体位:仰卧,头后仰,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 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用左手挤压气囊。
首先保证气道开放。面罩与面部充分吻合,减少漏气。适度的按压频率和深度。
L 球囊的1/2—2/3,(潮气量400-600ml),胸廓扩张,超过 1s。应能看到胸廓起伏
D---电除颤
院外目击SCD且现场有AED可用时,应尽早使用AED除颤; 对于院内SCD患者,应立即进行CPR,一旦AED 或除颤仪准备就绪,宜立即除颤;
对于院外发生的SCD且持续时间>4~5min或无目击者的SCD患者,应立即给予5个周期约2min的CPR(一个CPR周期包括30次胸部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后再除颤。
强调每次电击后立即CPR,尽早除颤!
V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导致SCD的心律失常,电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率迅速下降。在未同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情况下,从电除颤开始到生命终止,每延迟1min,VF致SCD患者的存活率下降7%~10%;
短时间内VF即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
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或地下,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它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物品;
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
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下方,另一电极板置于左乳头的左下方,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10cm。
除颤波形和能量水平: 不能确定哪种波形对心脏骤停后的ROSC(恢复自主循环)发生率或存活率更好;
双相波除颤150~200J,尚未确定第一次双向波形电除颤的最佳能量;
单相波360J;
如果首次双相波电击没有成功消除VF,则后续电击至少使用相当的能量级别,如果可行,可以考虑更高能量级别。推荐1次(而非3次)除颤方案。
主要原因
包括:①动物实验表明,单次电击与3次电击相比,CPR中断时间减少,存活率增加;②如果1次电击未能终止VF,则再次电击增加的益处也很少,此时重新CPR或许比再次电击更有价值。
除颤成功标志
电击后5s内VF终止。
电击后5s心电显示心搏停止或非室颤无电活。电击成功后VF再发不应视为除颤失败。
除颤时注意事项
实施CPR期间,当确认患者发生VF或无脉室速时,急救者应立即给予1次电除颤;
电击时所有人员应脱离患者。
单人复苏时,急救者应熟练地联合运用CPR和AED。电除颤前后中断胸部按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胸部按压和电击间隔时间越短,除颤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应在除颤器准备放电时才停止胸部按压,急救者一旦完成电击,应立即重新开始胸部按压,实施5个周期的CPR后再次检查脉搏或评估心律。
CPR注意事项
在5次按压周期内,应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可将手从胸壁上移开,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回复到原来位置再进行下一次按压。
急救者应定时更换角色。如果有2名或更多急救者急救者在场,应每2min(或在5个比例为30:2按压与人工呼吸周期后)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CPR应在患者被发现的现场进行,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除非患者处于危险环境,或者存在其创伤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5个循环CPR后(2分钟),检查循环体征(<10秒)无恢复 继续下个循环CPR。(1个循环指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1次电击后立即按压,勿急于检查心跳。
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 A.按压速率>100次/分,<120次/分
B.成人按压幅度>5cm、<6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C.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D.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E.避免过度通气
BLS效果的判断(复苏有效的指征)A.瞳孔(是否瞳孔缩小,有对光反射)B.面色(是否面色及口唇红润)C.神志(是否神志渐清)D.呼吸(是否有自主呼吸)E.脉搏(是否有脉搏)
F.血压
若有,则表明CPR有效
二、高级生命支持
是指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应用急救器材和药品所实施的一系列复苏措施,主要包括: 1.人工气道的建立; 2.机械通气; 3.循环辅助设备; 4.药物和液体的应用; 5.病情和疗效评估; 6.复苏后脏器功能的维持等
人工气道的建立
氧气面罩(呼吸道通畅的前提下暂时使用)气管插管术 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临时应急)
球囊面罩
球囊面罩由球囊和面罩两部分组成,球囊面罩通气是CPR最为基本的人工通气技术,所有的急救者都应熟练掌握其使用。
球囊面罩可为复苏开始数分钟内不能及时应用高级气道或应用失败的患者提供通气支持。
潮气量(6~7ml/kg或500~600ml)使得胸廓扩张超过1s,该通气量可使胃胀气的风险最小化。
气管插管术
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经环甲膜气管插管;优点:
能长时间维持气道开放;
能长时间维持气道开放;
方便抽吸呼吸道分泌物;
可进行高浓度供氧和潮气量可调的通气;
提供备选的药物输入途径;
避免误吸的发生。
气管插管时注意事项
气管内插管时应尽可能缩短胸部按压的中断时间。
插管时间限制在10s以内一旦气管导管通过声门,马上开始胸部按压。
临床评估导管位置 体格检查评估:观察两侧胸廓起伏,在上腹部听诊(应听不见呼吸音)和两侧肺野听诊(呼吸音对称和足够);
仪器确认(呼气二氧化碳探测仪、食管探测仪等);
如怀疑导管不在位,用喉镜观察导管是否通过声带;
若仍有怀疑,应拔除管并给予球囊面罩通气,直到重新插管 气管插管。
药物使用
用药目的:
增加心脑血流,提高心肌灌注压,尽早恢复心跳;
提高室颤阈为电击除颤创造条件;
控制心律失常;
纠正酸中毒。
心脏骤停时,CPR和早期除颤极为重要,用药其次!
给药途径
1.中心静脉与外周静脉给药:
与中心静脉给药相比,外周静脉给药到达中心循环需要1~2分钟,药物峰浓度低、循环时间长。
复苏时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复苏时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置中静脉导管只需置入一根较粗的外周静脉导管。
建立外周静脉通道时无需中断CPR,操作简单,并发症少,也可满意地使用药物和液体。
首选给药途径,从外周静脉注射复苏药物,应在用药后再静 脉注射20ml液体并抬高肢体10~20s,促进药物更快到达中心循环。
2.气管内给药
某些复苏药物可经气管内给予(如果静脉无法完成)。
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和血管加压素经气管内给药后均可吸收。
同样剂量的复苏药物,气管内给药比静脉给药血浓度低。
气管内给药产生的低浓度肾上腺素,可能产生β-肾上腺素能作用,这种作用是有害的,能导致低血压和低冠脉灌注压,有潜在降低自主循环恢复的风险。
因此,复苏时最好静脉给药;一般情况下气管内给药量应为静脉给药量的2~2.5倍。气管内给药时应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至5~10ml,然后直接注入气管。
3.骨内给药(IO)
骨内中空的未塌陷的静脉丛,能起到与中心静脉给药相似的作用,如果静脉通道无法建立,可以考虑IO。
治疗药物与使用方法
1.肾上腺素:
由于肾上腺素可刺激α-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缩血管效应,增加CPR时冠状动脉和脑的灌注压,在抢救VF和无脉性VT时能产生有益作用。
因不可电击心律引发心脏骤停后,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建议剂量:1mg静脉内推注,每3-5min一次。
如果IV通道延误或无法建立,可用肾上腺素2~2.5mg气管内给药。
2.血管加压素
(2015版指南)证据表明,心脏骤停时给予肾上腺素和加压素都可以改善ROSC。对现有证据的审查显示,这两种药物的效果类似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和加压素相比类似,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和加压素,相比单独使用肾上腺素没有优势。为了简单起见,已从成人心脏骤停流程中去除加压素。
3.胺碘酮
静脉胺碘酮影响钠、钾、钙通道,并有阻断α和β肾上腺素能特性。可以考虑用于对除颤、CPR和血管加压药无反应的VF或无脉VT患者的治疗。
首剂300mg iv,若无效可重复追加150mg。
VF终止后,可用胺碘酮维持量静脉滴注。最初6h以1mg/min速度给药,随后18h以0.5mg/min速度给药,第一个24h用药总量应控制在2.0~2.2g以内。第二个24h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酌情减量。
注意事项:
静脉应用胺碘酮可产生扩血管作用,导致低血压,使用胺碘酮前给予缩血管药可以预防低血压发生。
注意用药(胺碘酮)不应干扰CPR和电除颤。4.利多卡因
不推荐常规使用。
若是因VF/无脉VT导致的心脏骤停,恢复自助循环后,可以考虑立即开始或继续给予利多卡因。
初始计量1-1.5g/kg iv,如果VF/无脉VT持续,每隔5-10min 可再用0.5-0.75mg/kg iv,直到最大量为3mg/kg。
5.硫酸镁
不推荐常规使用。
静脉注射硫酸镁能有助于终止尖端扭转型室速(TDP,与长 QT间期相关的不规则/多形性VT),对治疗正常QT间期的不规则 /多形性),对治疗正常Q间期的不规则/多形性VT无效。
用法:当VF/无脉VT与TDP相关时,可给予1~2g硫酸镁稀释后IV(5~20min)。如果TDP发作时不能触及脉搏,可先给予负荷剂量,然后用1~2g硫酸镁加入100~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给药速度要慢。
6.β-受体阻滞剂
不推荐常规使用;
因VF/无脉VT导致心脏骤停入院后,可以考虑尽早开始或继续口服或静脉注射β-受体阻滞剂。
7.不推荐常规使用的措施
阿托品(2010指南)
碳酸氢钠: 用适当的有氧通气恢复氧含量、用高质量的胸外按压维持组织灌注和心排出量然后尽快恢外按压维持组织灌注和心排出量,然后尽快恢复自助循环,是恢复心脏骤停期间酸碱平衡的主要方法;
大多数研究显示使用碳酸氢钠没有益处或与不良预后有关。
三、心脏骤停后的治疗
自主循环恢复后,系统的综合管理才能改善存活患者的生命质量。心脏骤停后综合管理对减少早期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导 致的死亡晚期多脏器衰竭及脑损伤有重致的死亡,晚期多脏器衰竭及脑损伤有重要意义。包括:亚低温治疗、血流动力学及气体交换的最优化,当有指征时积极PCI,血糖控制,神经学诊断、管理及预测等。
复苏后综合管理 A、移送至ICU加强监护
B、维持心肺功能及重要器官血流灌注。
C、对ACS及其它可逆因素的辨识与治疗。D、控制体温以达到最理想的神经系统复原。E、预防及治疗MODS,避免过度通气与氧过剩。
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初始目标
最大优化心肺功能和重要器官的灌注;
进入能进行综合心脏骤停后治疗的重症监护室;
努力鉴别和治疗导致心脏骤停的直接病因及预防骤停再发。心脏骤停后治疗的后续目标
控制体温以尽量提高存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
识别和治疗ACS;
优化机械通气意识肺损伤最小;
减少多器官损伤的危险,需要时支持器官功能;
客观评价恢复的预后;
需要时帮助存活患者进行康复服务。治疗措施
1.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保证呼吸道通畅,给氧,维持 SPO2 94-98%;正确使用呼吸机。
2.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严密监测循环功能;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强心药;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3.控制血糖: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需注意避免低血糖。
4.脑复苏。
5.保护各脏器功能,预防MODS发生。
6.其它治疗:控制或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
7.找出原发病并给出相应治疗。
经CPR存活的患者中,80%都经历过不同时间的昏迷,脑功能完全恢复的很少见。因此,复苏后的脑保护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心肺复苏讲义 篇2
关键词:心肺复苏,LUCASTM2型心肺复苏仪,标准心肺复苏
自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发布以后,心肺复苏中越来越强调胸外按压,同时,胸外按压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强有力的按压、快速按压、胸部充分的回弹及不间断的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但长时间恒定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不可能完全由人工完成,机械辅助装置按压解决了这一问题。我院2010年引进了LUCASTM2型心肺复苏仪,已在我科应用数十例。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今选择我院2011年至2013年58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LUCASTM2型心肺复苏仪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急诊科及ICU中58例心肺复苏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龄18~85岁。心血管疾病18例;脑血管17例;呼吸系统疾病10例;溺水2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外伤1例;不明原因9例。随机分为两组,LUCASTM2型心肺复苏仪组30例,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组28例。
1.2 方法:
心跳骤停后常规开放气道,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道。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多巴胺的应用。电除颤,亚低温等治疗措施。一组先徒手心肺复苏约两分钟后换用心肺复苏仪进行胸外按压。设置参数:频率100次/分。按压深度5 cm。一组行人工标准心肺复苏。由一医两护交替进行。操作人员为均进行过标准心肺复苏培训的医务人员。
1.3 疗效判断:
观察两组心肺复苏成功率,CPR到心跳恢复时间及成活率。心肺复苏成功标准:患者自主心跳恢复、血压高于90/60mm Hg大于半小时,瞳孔有所缩小。成活率标准:患者自主心跳呼吸恢复,长期维持到出院。CPR到心跳恢复时间:即按压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肺复苏仪组在复苏成功率及出院成活率上高于人工心肺复苏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CPR至心跳恢复时间不具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注:与标准组比较,*P<0.05
3 讨论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预后差。若不及时处理,后果严重。自《2005年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发布以来,对广大临床工作者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它强调高质量胸外按压的重要性。《2010年版指南》更加强调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其强调强有力的不间断的胸外按压及充分的胸部回弹。但高质量长时间的胸外按压(在本组中有一例长时间胸外按压后心跳恢复)很难完全由人工完成。机械辅助装置解决了这一问题。国际上已有应用机械辅助装置很多年了,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我国近年来很多医院也都装备了各种型号的心肺复苏仪,也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我科自2011年引进LUCASTM2型心肺复苏仪以来,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其优点在于:①其利用“胸泵”的原理,通过挤压致血流流动,并以固定的节律和按压力量垂直进行按压,由于脊柱下有底板,压力压迫胸骨时,消除了床垫的影响,所有压力都传到了患者身上,而且可以调节高度,对肥胖和消瘦的患者也可应用,不会受到影响。②可长时间不间断进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其借助电能替代人力,永不疲劳的按压。且按压姿势标准、按压深度有保证、按压与放松时间恒定,保证了按压效果。而且它在没有电源的位置借助蓄电装置也可不间断按压45 min,这是人力无法做到的。③应用心肺复苏仪后,可解放出进行胸外按压的医务人员,进行其他高级生命支持(建立通道、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提高抢救效率。④按压时,可与其他操作同时进行,不影响按压效果。⑤体积小,重量轻,在充电后可不间断按压45 min。这样院内院外任何位置的心肺复苏都可以应用。LUCASTM2型心肺复苏仪虽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还是有其不足。我们发现:经过训练的医务人员从准备机器到安装应用,至少得间隔20 s。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中说按压中断不超过十秒。因此,这对复苏是不利的。我们的经验是,先人工按压2 min,专人准备机器安装,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减少按压中断,保证效果。
总之,心肺复苏仪有人力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操作简单,运输方便,特别适用于院内及院外医务人员少的急救,能显著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路小光,康新,宫殿博,等.1007型萨勃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心肺复苏应用中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22(8):496-497.
[2]黄琼.萨勃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4):41-42.
[3]李海娟,黄雪梅,莫景伟.萨勃心肺复苏仪进行心肺复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39.
[4]王立祥,程显声.应重视超长心肺复苏[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195-196.
[5]Edwcor DT,dickson MD.Effectiveness of mechaical Versus Manual chest compressionsin Out of Hospiital cardiac Arrest Resust citation:A pilot study[J].Am J Emerg Med,1998,16(6):289-292.
规范心肺复苏 篇3
判断心脏骤停常常以触摸颈动脉搏动来判断
有的医生在识别患者是否发生心脏骤停,往往采取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或用听诊器听心音,更有甚者给患者做心电图检查来判断心脏骤停,这样做大大地浪费了抢救时机。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此种方法来判断心脏骤停是以往判断心脏骤停最常用的方法,但是临床实践表明触摸颈动脉搏动往往有误差。研究表明如果把颈动脉检查作为心脏骤停的诊断手段,其特异性只有90%,敏感性 (准确认识有脉而没有心搏骤停的患者) 只有55%,总的准确率只有65%,错误率为35%。因此,目前不主张把时间过多花费在听诊及触摸颈动脉搏动上。为了争取抢救时机,提高复苏成功率,识别心脏骤停时间应在3-5秒,尔后即开始心肺复苏。因此,目前主张在拍打或摇晃,或呼唤患者无任何反应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研究还表明发生心脏骤停后抢救时间常为10分钟,也称为黄金10分钟。最佳抢救时间是最初的2-4 分钟,每延迟1分钟心肺复苏和除颤,心脏骤停的生存率以7—10%递减。心脏骤停后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术,复苏成功率可高达50%以上,如果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后4-6分钟内开始进行,复苏成功率仅为10%。如果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后6—10分钟内开始进行,复苏成功率仅为4%。如果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10分钟以后才开始进行,复苏成功率将是十分渺茫。可见迅速判断心脏骤停是十分重要的。
应正确选择开放气道的实施方法,以便保持呼吸道通畅
由于患者心脏骤停时,常常因舌后坠或呼吸道内分泌物阻塞呼吸道。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常常采用以下方法打开气道,并清除其口中异物 (义齿、分泌物等),使气道保持通畅。
仰头抬颈法
患者仰卧,救护人员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向后向下压,使其头部尽量后仰,另一手将患者颈部向前 (上) 抬起,让舌根抬起,使之不压迫咽后壁,并清除其口中异物(义齿、分泌物等),使气道保持通畅。对于颈椎骨骨折者,不适合应用此方法。
仰头抬颏法
救护人员左手掌放在患者前额用力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将右手示指、中指并拢放在患者下颌处向上抬下颌,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向上抬动下颏时,避免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避免人为造成气道阻塞。对于创伤和非创伤的患者,均推荐使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仰头抬颌法
救护人员在患者头顶侧,将肘部支撑在患者所处的平面上,双手抓住患者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袋下颌向前托起下颌,两手拇指将下唇下推,打开气道。托颌法因其难以掌握和实施,常常不能有效的开放气道,还可能导致脊髓损伤,因此,不建议基础救助者采用。
应规范有效地胸外心脏按压
当心跳停止后,应立即建立有效人工循环,最简单、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当胸外按压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升高,在胸骨与脊柱间挤压心脏的机械效应和心脏的瓣膜系统(使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形成血流。换句话说,用胸外心脏按压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产生血流,使血液流经肺脏,配合人工呼吸,使氧合气体供应大脑及重要脏器,为细胞膜提供生成有效节律所需的部分能量。规范有效胸外心脏按压可基本满足心脑的血液供应,但是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些人的胸外心脏按压并不符合要求,根本无法建立有效循环,大大影响复苏效果。规范的胸外心脏按压为:①患者体位: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等平坦、坚实表面,头部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适当抬高患者下肢,以增强回心血流量。②施救人员体位:施救人员应仅靠于患者胸部一侧,以保证按压的作用力能够垂直作用于患者胸部。③按压方法:施救人员将左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1/3处(患者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处),手掌根部与胸骨长轴平行,右手掌根部置于左手背部,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保持两手根部平行及其手指伸直,使手指不接触患者胸壁。施救人员按压时上半身前倾,双肩位于双手的正上方,两上肢肘部伸直(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凭借自身上半身的重量和肩背部肌肉的力量,有节奏地、垂直地向胸骨按压,压力以使胸骨下陷>5cm为宜,每次按压时掌根不得离开按压处。按压部位不当或用力过猛易引起胸骨骨折、气胸、血胸、肾裂伤、大动脉撕裂等严重并发症,故需特别注意。④每次按压后应完全解除压力,以往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研究发现按压频率较低会影响向前流动的血流量。按压频率至少为100次/分,研究表明如此快速按压频率可恒定提高冠脉灌注压。按压与抬举时间应为1:1。单人按压者更换频率:2分钟1人,且更换时间<5秒。⑤按压与通气比:无论是单人还是双人复苏,按压与通气比都为30:2,即每做30次心脏按压,进行口对口吹气2次。其目的在于每分钟提供更多次数的胸外按压,从而为重要器官提供有效的血流灌注,使颈总动脉血流量增加1倍,心输出量增加 20%,而且不影响氧合和酸碱平衡。持续5个周期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或2分钟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后应检查心电及脉搏1次。为增加按压效果,可同时按压腹部,以提高胸腔内压力。⑥建立有效通气后,不再遵循30:2的心脏按压与呼吸次数的法则,仍应持续以至少100次/分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通气次数为每分钟8~10次,每次通气维持1秒钟。⑦体外心脏按压有效指征为发绀明显减轻;瞳孔由大变小;按压时可触及大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于 60mmHg左右。
有效的心脏按压可以使心脏排血量达到正常时的25—33%,达到维持生命的最基本要求。由于每次按压中断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建立足够的主动脉和冠脉灌注压,因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按压过程中断。
应尽早建立有效呼吸支持
nlc202309031055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者球囊面罩行人工通气,有条件时可行呼吸机人工通气。值得指出的是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时是保持气道通畅、建立呼吸支持的可靠方法,也是目前惟一能快速改善通气、氧供最有效的措施,气管插管时间越早,复苏成功率越高。不管是采用人工呼吸、气囊面罩还是高级气道通气均应避免过度通气,给气量均应使胸廓抬起为度,也就是每次吹气历时1秒,潮气量为6~7ml/kg或500ml 内即可。在基础生命支持时,常常采用气囊面罩给氧,其实挤压气囊是有讲究的,在抢救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人常挤压整个气囊,这样会导致过度通气,而且容易导致胃胀气。正确方法是? 如果应用1L大小的气囊,应挤压气囊的1/2-1/3;如果应用 2L 大小的气囊,应挤压其气囊的1/3,即可给予足够的潮气量。如果行呼吸机机械通气,应以8~10 次/分的频率通气,同时不应中断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切忌过度通气,应使PaCO2维持在正常范围。过度通气可使颅静脉和颅内压升高,致使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加重脑缺血;同时过度通气可致胸腔内压升高,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减少,反而加重脑组织损害。如果采用低通气会引起组织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混合型酸中毒发生。因此,在通气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值,以指导有效呼吸支持。
应尽早行电击除颤
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大约占心律失常的90%以上,而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惟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电除颤。除颤时间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的关键,若能在心脏骤停发生后2~4分钟内行电除颤,同时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则复苏成功率可高达50%以上,而且患者多无神经系统损害。研究表明除颤的时机最为关键,每延迟1分钟除颤,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因此,一旦心电监测显示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应立即进行电除颤。电除颤能源选择如果采用单向波型除颤用360J,采用双向波型除颤用200J,而且每次电击后不应检查心律,立即恢复有效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研究表明双相电除颤较单相电除颤能进一步降低除颤阈值。值得强调的是,如果心脏骤停时间超过4—5分钟的患者,应在除颤前做1.5~3分钟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有助于将血液注入心脏泵内,将有助于提高电除颤的成功率,从而增加除颤恢复自主循环的可能。除颤后即刻胸部按压1~2分钟,有助于预防除颤电击后常见的低血压和心搏停止。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必须指出的是采用单次电除颤效果优于多次电除颤。但是在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人常常采用多次电击除颤的方法,而且电击后不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而是立即行心电图检查心律,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延误了抢救时机。正确作法是给予一次电击除颤后不是立即检查心律而是立即继续进行按压/通气五个循环(大约2分钟) 后再次评估心律;如果心律仍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则立即行电击除颤。电击除颤后继续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术。
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可以提供体外自动心脏除颤的设备,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由计算机编程与控制的、用于体外电除颤的自动化程度极高的除颤仪。它能够自动识别心室颤动,并通过自动释放电流,刺激“紊乱”的心脏,使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终止,让心跳重新恢复到正常节律。自动体外除颤器体积小、重量轻、携带十分方便,为了便应用,目前自动体外除颤器都有语音提示和应用向导,十分简便。一些发达国家将自动体外除颤器已普及到家庭、影院、商场等场所,使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率大大提高。我国也逐步推广应用,在一些公共场所如机场、饭店、会议中心、商场等逐步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其应用步骤:①将自动体外除颤器放在患者身旁,打开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电源开关;②解开患者胸前的衣服,裸露其胸部,擦干胸部皮肤;③按照自动体外除颤器应用提示,将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两个电极片分别贴在患者左下胸及右上胸部皮肤上;④暂时终止心肺复苏术,此时仪器可以自动采集并分析心律,一旦明确患者为致命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自动体外除颤器便通过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的方式,建议操作者实施电除颤;⑤要求现场的人员不可以接触患者,然后按下电击键实施电除颤;( 除颤后,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术,2分钟后再由自动体外除颤器分析患者心律。如果自动体外除颤器显示不需要电击,则继续行心肺复苏术;⑦如果自动体外除颤器显示需要电击,则按要求进行电击;⑧如果患者未恢复意识,应重复心肺复苏术及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交替应用。
基本生命支持的抢救顺序
传统的初级心肺复苏术顺序是A(开通呼吸道)-B(人工通气)-C(胸外按压),研究表明按照传统的初级心肺复苏术顺序实施成功率较低。近些年来常常借助“生命链”的概念来说明对心脏骤停做出迅速反应的重要性,所谓“生命链”,就是指决定心脏骤停转归或结局的若干决定性环节。“生命链”主要包括4个环节:①早期判断心脏骤停,启动医疗急救服务(EMS)系统;②早期心肺复苏;③早期电除颤;④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由专业急救人员、医院急诊科医生和护士进行)。电除颤在整个“生命链”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因此,如果能够改变心肺复苏的顺序,可大大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实践表明心肺复苏的三个步骤中,首先是C,而B在允许的范围内可延迟,即CAB更实际些。但执行C不能代替B,如果有体外除颤设备,则首先要除颤,即按D-C-A-B顺序。
应规范给药途径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人工通气和心脏按压是基础的生命支持,其主要作用是以人工方式维持机体供氧并推动血液循环,以确保人体重要器官的最基本血液供应,在高级生命支持阶段合理的复苏药物应用则可大大提高复苏成功率。在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我们发现心脏复苏药物给药途径有人仍采用心内注射给药,心内注射给药往往终止体外心脏按压,延误了抢救时机,而且还容易损伤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因此不主张心内注射给药。复苏药物给药途径有外周静脉、中心静脉、骨内及气管内给药。尽管中心静脉给药药物发挥作用时间快,但是需中断心肺复苏术,操作复杂,易发生气胸、动脉损伤等并发症。因此,复苏时首选外周静脉给药。从外周静脉注射复苏药物,则应在用药后再静脉注射20ral液体并抬高肢体 10~20秒,促进药物更快到达中心循环。如果静脉通道无法建立,可行骨内给药。骨内给药穿刺部位常常选择胫骨前、髂前上棘、股骨远端等部位,骨内给药可以起到与中心静脉给药相似的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如果静脉或骨内穿刺均无法完成,可经气管插管,从气管导管中将药物滴入,其剂量应为静脉的2~2.5倍,稀释5~10倍,直接注入气管。
nlc202309031055
心肺复苏中仍主张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α肾上腺受体,提高动脉舒张末压,增加周围血管阻力,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和增加冠脉灌注压,防止动脉萎缩,增加心脏血液供应,同时它还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肾上腺素还能通过对β受体作用,增加心肌的收缩性并使心肌颤动的细波变粗波,利于电除颤。其应用指征是:心脏停搏、无脉性心律及经电击无效的室颤和室速。以往在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多主张增大肾上腺素给药剂量,当首次给予lmg肾上腺素无效,再给予3mg肾上腺素,若仍然无效还可再给5mg肾上腺素,每次给药间隔为5分钟。有人甚至提出按照每千克体重给予 0.1~0.2mg 肾上腺素的超大剂量用药方法,认为大剂量使用肾上腺素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心肌灌注压,增加脑血流量,还可明显提高心脏的复跳率。近些年来在心脏骤停的研究中,与标准剂量肾上腺素(1mg)相比,发现大剂量肾上腺素并不改善患者的存活出院率或神经功能,反而还可使复苏成功率下降,因此不主张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目前对肾上腺素推荐剂量为“lmg”,静脉注射或骨内给药,3~5分钟重复1次。仅仅在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过量时才可考虑应用较高的肾上腺素剂量。
在高级生命支持阶段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仍首选应用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及胺碘酮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在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如果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这2种药物选择上有的人常常首先选。择利多卡因。院前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发现,使用胺碘酮的患者存活出院率高于利多卡因,而利多卡因更易引起除颤后心脏停搏,因此主张首选胺碘酮,当身边无胺碘酮时才考虑应用利多卡因。胺碘酮可影响钠、钾、钙通道,并有阻断α和β肾上腺素能特性。在心肺复苏中如一次电除颤和血管活性药物无效时,立即用胺碘酮300mg(或5mg/kg)静脉注射,然后再次除颤。如仍无效可于10~15分钟后重复追加胺碘酮150mg(或2.5mg/kg)。注意用药不应干扰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终止后,可用胺碘酮维持量静脉滴注,最初6小时以lmg/min速度给药,随后18小时以0.5mg/min 速度给药,第1个24小时用药总量应控制在2.0~2.29 以内。第2个24小时及以后的维持量根据心律失常发作情况酌情减量。静脉应用胺碘酮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而且低血压发生率往往与静脉注射速度有关,故静脉使用胺碘酮时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并密切监测血压及心率。
应重视对血糖的控制
高血糖在心脏骤停患者中十分常见,而且高血糖的存在往往预示预后不良。因此必须对这类患者密切监测血糖浓度,并加以控制,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其病死率,并能保护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糖,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应控制血糖浓度以不超过8mmol/L为宜。
来源:《中国医刊》
心肺复苏应急演练 篇4
演练时间:1111111年11111111月111111日 演练地点:心内科诊室
演练人员:***11
演练内容:心肺复苏应急演练
心肺复苏考核总结 篇5
为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及抢救成功率,根据我院医师技能培训计划,我院于2014年8-9月开展了心肺复苏技能学习及考核,现将学习考核结果总结如下:
我院全体医务人员对于学习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及训练,最终参加考核,体现我院医生的综合急救处理能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同志对于2010年心肺复苏最新指南—美国心脏协会修订未能完全掌握,如以下几点:
1、在检查患者反应时应做到快速、准确,快递检查患者有无呼吸及或是否能正常呼吸,检查脉搏时间不能超过10秒。
2、在心脏按压环节,应做到成人胸骨压下深度5cm,每分钟频率100次/分,抢救者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
3、打开气道环节,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仰头拉颌法。
心肺复苏培训计划 篇6
一、负责部门:护理部
二、活动名称:CPR心肺复苏培训
三、活动时间:2017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
四、参加人员:林泉副院长、高婷红主任、培训老师官燕娟、吴莲莲、信访局同志
五、活动目的:
培养公民急救意识,使更多的人初步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及操作要领,提高院前急救和珍爱生命的意识,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六、活动时间安排: 1、7月6日组织相关科室讨论、布置活动事项。2、7月10日安排培训教师,提出培训要求。3、7月17-18培训教师备课。4、7月20日院领导预检。5、7月27日对信访局同志进行心肺复苏培训。
七、活动流程
1、入场(央视心肺复苏公益广告循环播放)
2、社区心肺复苏情景演练
3、林副院长讲课《心肺复苏》(介绍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方法动作和注意事项)
4、将人员分两组由培训老师官燕娟、吴莲莲做心肺复苏示范。
5、经过理论知识培训和观摩示范后学员在心肺复苏模拟人上进行演练,培训老师分别对演练中存在的问题一一给予纠正。
6、互动环节:学员和老师进行交流,选出本组最优秀的同志代表进行团队比赛。
7、林副院长总结。
八、备注:
心肺复苏讲义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急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60例为该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于获得确认后4 s内行心肺复苏 (CPR) 救治, 呼吸心跳骤停时间在30 min内, 排除孕妇、外伤与癌症晚期患者。其中行徒手心肺复苏28例 (对照组) , 行心肺复苏机32例 (观察组) , 对照组男16例, 女12例, 年龄18~80岁, 平均年龄 (52.6±14.2) 岁, 心跳呼吸骤停原因:13例心源性, 15例非心源性。观察组男18例, 女14例, 年龄18~82岁, 平均年龄 (51.6±13.9) 岁, 心跳呼吸骤停原因:16例心源性, 14例非心源性。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性别比例、年龄等)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组间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在获得确认后4s内行心肺复苏 (CPR) 救治, 实施心肺复苏, 并配合气管插管, 给予复苏药物静脉给药, 电除颤等。具体抢救参照《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对照组:根据《2015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要求, 胸外心脏按压次数每分钟不少于100次, 并给予足够深度的按压 (≥5 cm) , 在每1次按压后让胸腔回弹完全, 尽可能的减少按压中断, 配合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模式选择IPPV, 频率15~20次/min, 氧浓度维持在80%~100%, 施救者2位以上时, 2 min轮换1次, 持续时间在30 min~1 h。观察组:给予患者心肺复苏机进行持续心肺复苏操作, 按压深度调整至5 cm以上, 频率为100~120次/min, 通气模式选择与呼吸同步的体外心脏按压, 按压:呼吸为30:2, 实施不间断持续按压, 持续时间在30 min~1 h。
1.3 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参照文献[3], 存活:患者在抢救后可恢复自主呼吸、自主心律, 可触及大动脉波动, 各项生命指标恢复到之前水平, 并且无生命危险指征;成功:患者在抢救后可恢复自主呼吸、自主心律,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通过生命支持其存活时间>24 h;有效:患者在抢救后可恢复自主呼吸、自主心律, 可触及大动脉搏动, 收缩压为80~100 mm Hg, 通过生命支持其存活时间>30 min;无效:心肺复苏1 h后, 患者自主呼吸、自主心律无法恢复。
1.4 统计方法
对上述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采用[n (%) ]表示计数资料, 组间采用χ2检验;采用 (±s) 表示计量资料, 组间采用t检验。当P<0.05时, 表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存活率、成功率、有效率与无效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存活率、成功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观察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自主循环、自主呼吸与血压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自主循环、自主呼吸与血压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在呼吸心脏骤停的急救中, 心肺复苏是一种核心的、常用的技术, 对呼吸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地胸外按压时挽救其生命的关键, 而心肺复苏效果的好坏则直接决定了救治的成功率[4]。当前, 针对呼吸心脏骤停患者最常采用徒手胸外心脏按压, 但按压效果及心肺复苏是否成功受到按压频率、按压位置、按压程度, 以及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影响, 相关研究发现, 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实施徒手心肺复苏其成功率为6.67%~39.5%[5,6,7],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28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经徒手心肺复苏其存活率为7.14%、成功率为14.29%, 有效率为17.86%, 无效率达到60.71%。心肺复苏机是采用心肺复苏设备进行CPR救治, 能够为患者提供标准的心脏及大脑足量供血, 有效阻止心脏与脑进入到不可逆转的死亡状态, 并对心脏与脑脏器官机能起到修复作用, 并为后续的静脉用药、除颤以及血管重建奠定良好的基础[8,9,10]。肖广显采用Thumper心肺复苏仪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其抢救成功率达到83.7%, 无效16.3%, 副反应发生率仅12.2%;宋珈[7]报道也指出, 采用Thumper心肺复苏仪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血氧饱和度与收缩压等均显著高于徒手心肺复苏效果。该次研究结果也显示, 经心肺复苏机抢救, 患者存活率21.88%, 成功率28.12%, 有效率34.38%, 无效率15.63%, 均显著优于徒手心肺复苏组。该次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基本一致。同时该次研究发现, 经心肺复苏机抢救的呼吸心跳骤停患者, 其自主循环、自主呼吸与血压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CPR救治中, 采用心肺复苏机的复苏效果显著, 明显优于徒手心肺复苏, 并且可有效缩短患者自主呼吸、自主循环、血压恢复的时间, 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CPR救治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急诊呼吸心跳骤停患者60例为该次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于获得确认后4s内行心肺复苏 (CPR) 救治, 其中行徒手心肺复苏28例 (对照组) , 行心肺复苏机复苏32例 (观察组) ,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等。结果 观察组救治无效率 (15.63%) 显著低于对照组 (60.71%) (P<0.05) ;观察组自主循环 (35.4±4.4) min、自主呼吸 (14.2±2.6) min与血压恢复时间 (46.8±4.4) 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CPR救治中, 采用心肺复苏机的复苏效果显著, 明显优于徒手心肺复苏, 并且可有效缩短患者自主呼吸、自主循环、血压恢复的时间。
关键词:呼吸心跳骤停,徒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机
参考文献
[1]施琳.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应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15 (12) :80-81.
[2]刘礼杉, 魏蔚.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呼吸心跳骤停患者CPR救治中的疗效比较[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 (12) :84-86.
[3]张艳, 马晓莉, 任增智, 等.心肺复苏器与徒手心肺复苏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 2014 (24) :70-71.
[4]陈显敏.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救治中的疗效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 (1) :132-133.
[5]傅万颖, 陈志雄, 邹新豪.冠心病心跳骤停后机械与徒手心肺复苏的疗效比较[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0 (4) :264-265, 285.
[6]葛志文, 涂久生.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6 (25) :71-73.
[7]肖广显.分析Thumper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 2015, 17 (10) :992-993, 996.
[8]宋珈.应用Thumper心肺复苏仪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 2012, 33 (25) :5397-5398.
[9]陈文彬.两种小同通气力法在紧急心肺复苏中的效果比较[J].河北医学, 2011, 17 (10) :1284-1287.
心肺复苏,你会做吗? 篇8
陆一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急诊部(科)主任和创伤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美国心脏学会瑞金医院心肺复苏培训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急救与复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常委,中国毒理学会理事,上海急诊医学会主任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各种急危重病和创伤的抢救和治疗,特别是各种急慢性中毒的诊治,以及心源性(如房颤)脑梗的预防和治疗。
急诊室的故事
“医生,快来救救我老公,快来救救他……..”清晨,急诊室里突然传来凄厉的呼喊声。医生和护士闻讯迅速赶来,只见一名中年男子瘫倒在地上。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发现这名男子已没有呼吸和心跳,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30分钟过去了,病人的心电图仍然是一直线,医生只能无奈地宣告病人死亡。“我蛮好早点送你来医院的,都是我害了你…….”病人的妻子忍不住嚎啕大哭。
医生点评:这名中年男子是典型的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原因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导致的心律失常(室颤、无脉性室速)。对这类病人而言,及时的基础生命支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肺复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遗憾的是,由于家属不懂得急救知识,又没有及时拨打120求救,错过了黄金抢救时段。研究显示,在院外发生心跳骤停的病人,能活着送到医院的比例为2%~3%,能活着出院的比例仅为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院外心肺复苏的重要性。目前,能正确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普通老百姓少之又少,而许多心跳骤停病人的第一目击者就是普通老百姓。如果这些第一目击者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可大大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谁需要做心肺复苏?
一般地说,对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没有颈动脉搏动的病人,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由于在短时间内(5~10秒内)很难判断颈动脉搏动是否存在,故对普通民众而言,只要发现病人没有反应和呼吸,就可以立即实施心肺复苏。通常,大家可以通过拍打病人肩膀,判断其是否有反应。若拍打病人肩膀时,其没有说话、眨眼、移动肢体等动作,即可视为没有反应。同时,大家可以通过上下扫视病人的胸腹部5~10秒,以判断病人有无呼吸运动。
怎样做心肺复苏?
首先,应确保周围环境是安全的;其次,应确保病人仰面躺在坚实的地面上。
第一步:判断病人有无反应。如果没有反应,立即让旁观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可能的话,取得体外自动除颤仪(AED)。
第二步:判断病人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呼吸,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实施心肺复苏。
第三步:胸外按压。按压部位在胸骨的下半部分,按压频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成人),并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每次中断时间不要超过10秒钟。
第四步:人工呼吸。胸外按压30次后,开放气道,给予两次人工呼吸。按压和呼吸比例为30:2,即每做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第五步: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AED)。如果AED到达,立即停止按压或人工呼吸,打开AED,按照机器提示使用AED。
需避免哪些误区?
1. 害怕进行心肺复苏。
有些老百姓担心,如果对不需要实施心肺复苏的病人进行上述操作,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其实,只要操作步骤和动作规范,实施心肺复苏对人体的损伤极小。
2.实施心肺复苏时,没有让病人仰卧在坚实的地面上。
当病人在床上或沙发上发生心跳骤停后,施救者往往会直接在床上或沙发上实施急救。由于床垫或沙发都有一定的弹性,在其上做胸外按压的深度可能达不到5厘米,急救效果会大打折扣。
3.按压频繁中断。
胸外按压的目的是通过按压替代心脏的泵血功能,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胸外按压频繁中断,则达不到良好的急救效果。
4.过度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