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心肺复苏

2024-10-14

个体化心肺复苏(通用10篇)

个体化心肺复苏 篇1

对猝死患者的抢救是急诊科及院前急救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如何正确、合理、灵活应用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并选择更为快捷有效的抢救给药途径直接关系到CPR成功率及CPR后存活收入院率,如何提高上述两率也一直是急诊医护人员面临的难题。我院急诊科于2003年开始对全体急诊医护人员在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电除颤技术进行反复培训,在《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以下简称《指南》)发表后,又对其中相关内容进行针对性培训,使每位急诊医护人员及院前急救医师能熟练掌握CPR抢救程序。2007年开始有两名熟练掌握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急救医师参与猝死患者的CPR抢救,根据需要及时进行急诊中心静脉置管,建立中心静脉给药途径,并根据不同病因、不同时期的猝死患者进行不同CPR抢救程序的CPR抢救,即个体化CPR,使CPR成功率及CPR后存活收入院率明显提高。本文通过对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及院前急救中需实施CPR的猝死患者共186例随机分为个体化CPR合并急诊中心静脉置管抢救组(简称个体化CPR组)92例及常规CPR合并外周静脉抢救组(简称常规CPR组)94例,对两组的即刻复苏成功率及存活收入院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旨在探讨如何正确、合理、灵活应用CPR并选择更为快捷有效的抢救给药途径,以提高CPR即刻复苏成功率及存活收入院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过程中及院前急救中的猝死并实施CPR抢救患者共18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个体化CPR组92例,常规CPR组94例。个体化CPR组中男性56例,女性36例,年龄12~84岁,平均56±12岁,常规CPR组男性59例,女性35例,年龄10~88岁,平均58±1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猝死病因构成、猝死至开始CPR时间及CPR持续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CPR方法

对常规CPR组猝死患者全部按《指南》中的心肺复苏标准程序,即畅通呼吸道(aiway,A)、人工辅助呼吸(breathy,B)、循环支持(circulation,C)、早期电除颤(defibrillation or drug,D)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对个体化CPR组猝死患者则按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的抢救条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如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病等引起的心跳骤停并尚存临终微弱呼吸患者给以循环支持为主并优先的CDAB或CAB抢救程序,如原发病为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电击、药物过量且心律表现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的患者给以早期电除颤为主并优先的DCAB或DABC抢救程序,如原发病为窒息、脑卒中、溺水、支气管哮喘、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刺激性烟雾吸入等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且尚存临终心跳患者给以畅通呼吸道、人工辅助呼吸为主并优先的ABCD或ABC、ABD抢救程序,对因低温、溺水、中毒、电击、儿童或青少年患者等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不把行CPR 30min未见自主循环恢复作为宣告CPR中止标准,而适当延长CPR抢救时间,从而合理、灵活应用心肺复苏指南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以上CPR抢救中人工辅助呼吸根据抢救当时条件为面罩气囊呼吸或气管插管(均为经口喉镜引导下插管),电除颤均选择单向波首次360J。CPR即刻复苏成功标准为自主呼吸恢复或呼吸机辅助呼吸、自主循环恢复、意识恢复或部分恢复,存活收入院标准为自主呼吸恢复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循环恢复、意识恢复或部分恢复并维持2h以上至收入院。

1.2.2 静脉给药途径

常规CPR组在心肺复苏同时建立周围静脉途径给予复苏抢救药物。个体化CPR组在心肺复苏及建立周围静脉途径同时进行中心静脉(选择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要求在不干扰心肺复苏抢救前提下进行,穿刺成功后置入一次性使用CB-ABC7Fr2×20cm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由中心静脉途径给予复苏抢救药物,两组患者在给药品种、剂量、浓度、时间间隔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个体化CPR组在即刻复苏成功率15/92 (16.3%)及存活收入院率6/92 (6.5%)均高于常规CPR组7/94 (7.4%)及2/94 (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与常规CPR组比较:*P<0.05

3 讨论

自从40多年前现代心肺复苏术确立以来,已经成功地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但是尽管如此,当前心跳骤停和心肺脑复苏仍然是医学上的难题之一[1]。从1992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首次发行到《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的出版,其对心肺复苏操作规范的不断改进,是各国心肺复苏领域专家不断探索和不断研究的结果,它使得心肺复苏成功率大幅度提高。然而,由于世界各地急救水平发展的不平衡,心肺复苏成功率也相差甚远,且整体成功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2%~15%。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仍然是各位急诊医护人员及院前急救医师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

通过本组资料我们体会如下:①在现场CPR抢救中不能一成不变的照搬《指南》中的ABCD程序,应根据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的抢救条件做出灵活合理选择,从而提高CPR抢救成功率。②对于原发心脏疾病出现的心脏停搏、严重的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缓慢的室性逸搏而尚有微弱的临终呼吸的猝死患者,应给予早期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及尽早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脏活性药物,而不急于气管插管。因为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能提供机体正常氧供的25%~30%以上,可使组织获得接近正常的能量供应,同时心跳骤停时患者的发作性气喘是一种自发性复苏反应,也可以起到通气代偿功能,心搏骤停最初5~8min内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与自发性气喘所产生的潮气量已足以将动脉血氧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2],在此基础上尽早给予心脏活性药物往往提高CPR抢救成功率。③对于明确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的患者应尽早优先给予电除颤,有研究表明[3],在心搏骤停1min内电除颤成功率在70%~90%,每延迟1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在心搏骤停12min以上电除颤成功率只有2%~5%[4];对于单向波除颤首选360J,对于除颤不成功者立即维持持续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静脉应用胺碘酮,虽然胸外心脏按压不能直接转复室颤,但能延长室颤时间,增加室颤波幅,提高再次电除颤的成功率。④对于明确因呼吸衰竭、呼吸道梗阻或窒息而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或尚存临终心跳患者以及由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导致的濒临呼吸停止的患者,应当机立断进行气管插管,这已经有很多临床资料和循证医学证实[5],气管插管是目前惟一能快速改善通气、提供患者氧供最可靠有效的措施,气管插管越早,成功率越高。⑤对于溺水、低温、冻伤、药物中毒、过敏反应、电击等原因引起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或儿童及青少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不把行CPR 30min未见自主循环恢复作为宣告CPR中止标准,而适当延长CPR抢救时间,进行积极救治能增加抢救成功率。⑥对于休克、重度水肿以及周围循环极差患者的CPR抢救中,或在电除颤、外周静脉给药后均未能恢复自主循环,如果急救人员有足够经验,并除外中心静脉穿刺禁忌证,应考虑尽早放置中心静脉导管[6]。急救人员可以选择股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建立中心静脉通道,中心静脉是非常安全的静脉通道,复苏药物经中心静脉比外周静脉早1~2min循环至心脏,通过中心静脉使用如血管加压素、胺碘酮、高张碳酸氢钠、钙剂等药物可以明显减少药物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利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建立通道还可以在保证快速液体复苏的同时进行中心静脉压的监测,在本组资料中我们也观察到建立中心静脉通道进行CPR抢救的成功率比较高。

通过本组资料,我们认为,对于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的抢救条件进行的心肺复苏抢救应正确、合理、灵活应用ABCD顺序,在不干扰心肺复苏抢救前提下尽早利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建立中心静脉通道进行CPR抢救,将大大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参考文献

[1]Wanchun Tang,方向韶.心肺脑复苏研究的现状和对策[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1):7.

[2]伍凌.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2):163.

[3]Guideline 2000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uascular care:international on science on science [S].Circula tion,2000,102(Suppl):22-370.

[4]沈洪,何忠杰.心搏骤停的最有效治疗-早期电除颤[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12(7):501-502.

[5]崔新民,冉住国,易代碧,等.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1):63.

[6]何庆.心肺复苏时的给药途径[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2):224.

个体化心肺复苏 篇2

一、教学理念

结合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我确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在实践操作中把实训室转变为“医院病房”;在学生角色上把学生操作转变为“护士操作”。先做后学,引入情境模拟,激励职业梦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处理

本次课心肺复苏术选自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学好此操作也为下一步学习给患者进一步的生命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次课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心脏骤停的病情判断,学会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反思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观目标:具有仁爱精神,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培养对“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学习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3.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心肺复苏作为临床常用的一项急救技术,其操作步骤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以此我将它列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在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安全的过程中复苏的有效性尤其关键和重要,因此我将正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列为本次课的难点内容。

三、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第一学年学生,这一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关注现实生活,是伴随信息时代成长的孩子。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因此我将利用利用微课、QQ群、微信群,扬优势、弥劣势,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教法

放手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良药,点拨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笔者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在这里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以激发兴趣为最大前提,启发诱导贯穿始终。通过视频播放,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引入课堂;同时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教师演示,强化感官刺激。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

3.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我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反思学习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为解决问题查阅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课后反思中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啃透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掌握的目的,从而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4.课前准备

良好的课程离不开课前精心的准备。课前我制作微课并上传QQ群,下发导学任务书。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每组取自己的组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总结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准备的教具学具有:教材、护考辅导书、多媒体教室、模拟病房及心肺复苏的相关用物。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播放、问题驱动(3分钟)

首先,我将播放一段社会热点新闻以此来布置工作任务,以任务促技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如果大家身在现场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们体验上课即上班,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求策略、展示目标(2分钟)

求知的欲望是前进的动力,明确的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所以此时我及时地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

(三)互动探究、感受新知(15分钟)

首先,给学生布置任务一: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的病情判断?引导学生通过已学过的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进行类比思考,然后采用分组讨论,让各组选代表出来阐述讨论结果,如果不全面,教师加以引导,最终得出答案。这种小组合作、探究的引导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其次,给出任务二:心肺复苏的用物如何准备?这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前提,此时让同学们先进行思考,选择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来给大家准备并进行介绍,以生教生,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讲解得到锻炼,赢得自信。

再次,继续给出任务三:心肺复苏有哪几个步骤组成?这也是本次课的重点问题,先让学生们通过微课总结出操作流程,在课堂中通过观小组讨论去探索、完善操作流程,以此学生们对操作流程形成了清晰的脉络。

(四)模拟演练、小试牛刀(15分钟)

学生熟悉了操作流程,此时已经跃跃欲试了,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先做后学,在复苏模拟人上进行演练,体验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的要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时,相互探讨,实现“做中学”;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在模拟演练中暴漏了很多问题,有利于下一步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示教,同时也为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做好了准备。

(五)示教训练、强化技能(50分钟)

由于护理专业的严谨性要求,教师的规范示教必不可少。接下来我将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进行完整的示教。由于心肺复苏中心脏按压的手法和人工呼吸的方法是本次课的难点问题,我将采用近距离演示的方法,同时把速度放慢,把关键动作进行分解的方法进行示教,从而突破本次课的教学难点。以此学生不仅对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实践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强化了技能,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由于护理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的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所以接下来我安排学生们分组练习,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进行组内互助探讨,如果解决不了,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在此过程中以先会带动了后会,也发挥了小组合作的能力,进一步的巩固了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接下来进行技能比武,看看哪位同学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由组员之间互相考评,升华练习气氛。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实时摄录视频,课下可以反复研究,强化技能,同时教会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通过本次复苏实操练习,同学们对护理工作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体验了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责任感,接下来我让同学们谈谈对护理工作的体会,适时进行职业情感渗透。课堂活动进行到此,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均已达成。

(六)小结评价、布置作业(5分钟)

最后我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对学生的上课情况予以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出技能之星、合作小组,并颁发荣誉奖章。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让学生在鼓励中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我布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

教学反思

本次课,笔者将课堂活动设计着眼于学生职业的发展,情景设计推进学生能力的提升,紧密关联学生的专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模拟+实战”使学生加强了技能的培养,通过“诱导+练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灵活运用微课、QQ、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改进措施:把手机作为学习及拍摄工具来使用,还需进一步给予引导。

心肺复苏,按压最重要 篇3

对于心跳骤停的搶救,很多人熟悉的心肺复苏步骤是ABC,即开放气道(Airway)、人工通气(Breathing)、胸外按压(Compression),而最新的《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一旦发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而不是先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将胸外按压提前,变更为CBA。除非患者是因为溺水而出现极度缺氧状态,需要人工通气,否则,只需按压即可。导致心跳骤停的原因很多,但初始心律多数表现为心室颤动或无脉式心动过速,抢救的最关键步骤就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那么,如何判断昏倒的人是心跳骤停呢?

首先判断意识。先拍打患者的肩膀,对其大声呼叫。如患者无任何应答,可判断其意识丧失。然后判断呼吸是否正常。如感觉不到呼吸,或出现叹息样呼吸(缓慢的如低声吸气般的表浅呼吸),均视为呼吸正常。因此,一旦意识丧失,呼吸不正常,即可认为其心跳骤停。在第一时间拨打120呼救后,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必须高质量才能对复苏有效。因此,施救者需掌握一定的技能。

1按压姿势

作为施救者,首先要让患者仰卧位平躺与硬地上。施救者双腿跪在患者胸旁,一手掌根部放于患者的胸部中央位置(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处),另一手平放重叠于此手背上,十指交扣离开胸壁,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使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垂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手掌不离开患者胸部。

2按压深度

成人胸骨下陷4-5厘米。

3按压频率

要求施救者集中精力,快速按压,达到每分钟100次。按压最好持续进行,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4每次按压后应让胸廓充分回弹

只有回弹,才能提高血流动力,以保证心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个体化心肺复苏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2011级6个中职护理班级2年级的学生304名, 均为女性。从随机数字表中随机抽取6个两位数并进行分组, 奇数组为试验组、偶数组为对照组[9];对笔者所任2011级6个授课班级按顺序进行编号, 编号为奇数者进入试验组, 偶数者进入对照组。试验组155名, 年龄15~29岁, 平均 (17.000±0.526) 岁;对照组149名, 年龄16~26岁, 平均 (16.000±0.815) 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材料

教材:外科学、急救护理技术 (傅一明主编:急救护理技术,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第1版, 2010年第2版) [6,7];2010心肺复苏指南及相应的考核评分标准[9,10];教具:多媒体示教室 (配备电脑、投影设备) , U盘、激光笔, 心肺复苏模拟人及抢救床, 急救设备 (心脏按压板、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弯盘、纱布、推车等) , 急救护理包, 计时器等材料[11,12,13,14]。

1.3 授课方法

1.3.1 试验组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老师在多媒体示教室授课, 心肺复苏的知识讲解中, 纯理论知识部分采用多媒体展示文字、图片进行讲授,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教学, 使学生易懂易学易记;涉及操作方法和步骤的知识部分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以直观形象的操作实演阐述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 即老师做中讲, 做中教, 学生做中学, 做中练,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授课后学生直接进入实验室实训。

1.3.2 对照组

采用传统理论讲授-操作示范-实验的3步教学法[15,16,17]。首先老师在教室运用多媒体课件, 讲授心肺复苏的相关理论知识;然后老师在示教室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和步骤的讲解和演示;最后指导学生进入实验室实训。对两组统一操作方法和考核标准, 同时固定授课老师、监考老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授课总时间、学生实训时间、师生互动率、学习成绩等指标的差异。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授课时间、实训时间、学习成绩的比较

两组的授课时间、实训时间、学习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P<0.05

2.2 两组师生互动率的比较

试验组师生主动互动114名, 被动11名;对照组分别为119名、30名。两组的师生互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11.067, P=0.001) 。

3 讨论

3.1 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好

本文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学习成绩、互动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教师做中讲、做中教, 以直观形象的操作实演阐述抽象难懂的实操理论知识, 以图片、动画结合文字讲授纯理论知识, 不仅简化、易化了难懂的书本知识, 使学生易学易懂易记, 师生容易互动;而且活化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乐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师授课的同时, 学生做中练, 能够做中学, 从而使学生好学、学好。

3.2 理实一体化学习效果好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 (P<0.05) 。缘于理实一体化教学中教师做中讲、做中教, 与此同时, 学生做中学、做中练, 师生间良性互动, 使得课堂氛围活跃、浓厚, 不但学生积极上台配合老师授课, 而且争先上台尝试动手操作, 甚至尝试学生间的活体互练;这种教学方法既使学生能够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省略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步骤相衔接的中间过程, 不仅缩短了分步教学法中教师对实操知识与实操步骤反复讲授、演示的授课时间, 相应地增加了学生实际的实训时间;而且有效地避免了3步教学法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节的弊端;同时,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脑、眼、耳、口、手等多个学习器官参与学习, 从而能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学习效果。

3.3 理实一体化提高了教、学效率

表1显示试验组的教师授课总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而试验组的实训时间约是对照组的2倍。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中, 老师对实操理论的讲解实行做中讲、做中教, 与此同时学生做中练而做中学, 节约了传统教学中先理论讲授后操作示范的授课时间、理论-实践相链接的时间、实演时间, 相应地倍加了学生实训的时间和机会;更重要的是学生做中练、做中学,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不但能够使学生有效地理论联系实践, 而且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对操作手法的掌握率、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从而不仅提高了教、学双重效率, 同时也强化了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以直观形象的操作实演阐述抽象难懂的实操理论知识, 教师做中讲、做中教, 学生做中练、做中学,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节约了教师授课总时间, 倍加了学生实训时间, 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气氛浓厚、师生互动率高, 从而提高了教、学双方效果及效率, 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在心肺复苏授课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笔者授课的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心肺复苏授课时, 试验组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纯理论知识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实操知识部分采用老师做中讲、做中教, 学生做中学、做中练, 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照组沿用理论讲授-操作示范-实验3步式教学, 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授课总时间:试验组小于对照组 (P<0.01) ;学生实训时间:试验组大于对照组 (P<0.01) ;学习成绩、师生互动率:试验组大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理实一体化教学节约了教师授课总时间, 增加了学生实训时间, 师生互动性好, 课堂氛围浓厚, 学生好学、乐学、学好。

心肺复苏演练 篇5

(1)护士A巡视病房发现1床王丽无意识,呼之不应。立即按呼叫器呼救,计时,启动心脏骤停应急预案。

(2)护士B接听呼叫器后通知医护人员抢救。

(3)同时护士A置患者去枕平卧位(硬板床),松衣领解腰带,判定无颈动脉搏动,立即行胸外按压。

(4)主任、护士长、医生A等到达病房,护士B携心电监护仪、护士C推抢救车及除颤仪到患者床旁。医生A査看患者,下达医嘱:医生A行心电监护、除颤,护士A心肺复苏术,护士B进行辅助通气,护士C建立静脉通路,记录。主任下达命令:通知麻醉科及ICU速到科室,协助抢救。(早班护士电话通知)(5)护士B连接简易呼吸器(按压30次后给予人工通气2次)。

(6)医生A查看心电监护,判定患者出现室颤,下达医嘱:立即给予非同步电除颤200焦。(调节非同步电除颤200焦,涂抹导电糊,充电,正确放置电极板,负极电极放于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正极电极应放于左腋中线第五肋间)嘱离床,放电。

(7)医生A查看心电监护,心电图示未恢复窦性心律)下达医嘱:肾上腺素1mg静推。

(8)护士C执行医嘱(稀释10倍)。

(9)医生A查看心电监护,判定患者(仍为室颤)再次进行除颤。(10)护士A继续胸外按压。

(11)5个循环结束,医生查看患者: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抢救成功,继续进一步生命支持。

(8)护士A安抚患者情绪,做好宣教工作。

心肺复苏术 篇6

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 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 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 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 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作为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 院前实施急救, 分为两部分, 一是人工呼吸, 二是胸外心脏按压, 两者必须结合且有节奏地交替重复进行。可以由单人操作, 也可由两人协作操作。

由于心脏病突发、窒息、电击伤、淹溺、严重失血、中毒等各种原因使心脏停止跳动, 维持生命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就会相应中断, 若不及时施救, 伤病者很快就会死亡。据美国近几年统计: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 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心肺复苏初步训练, 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 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实施心肺复苏的时机

伤病者发生电击伤、中毒、窒息等意外, 突然失去意识反应, 倒在地上, 在这种场景下, 首先考虑是否发生了心脏骤停的现象。当心脏骤停, 就是实施心肺复苏的时机。简单而实用的判断方法是:在伤病者没有知觉的情况下, 继而观察有无呼吸, 一般情况下, 没有呼吸即为没有心跳。

判断意识

图为:伤病者平躺在地上或床上, 轻拍伤者肩部或向其发问:“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清醒的病人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 回忆起发生过的事情, 认识熟悉的人。若伤病者对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 即为意识丧失。

判断呼吸

图为:当伤病者没有意识反应时, 在开放气道的情况下, 将面颊贴近其口鼻上方, 观察伤病者胸部有无起伏, 同时感觉伤者呼吸的气流和听呼吸的声音。如果10s内没有感觉到呼吸的气流和听到呼吸的声音, 没有见到胸部起伏, 就可以认定伤病者已经没有自主呼吸, 这时要尽快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参考值:正常成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

心肺复苏的步骤与手法

心肺复苏时病人的体位

将病人仰卧在坚实的平面上, 保持其头部不得高于胸部, 应与躯干处在一个平面上。如果病人躺在软床或沙发上, 应将其移至地面或在其背部垫上与床同宽的硬板;如果发生病情时, 病人处于俯卧位或侧卧位时, 应使其成为仰卧位, 其方法是:一手扶住病人的颈后部, 一手置于腋下, 使病人头颈部与躯干呈一个整体, 并同时翻动。

施救者应站、跪在病人的一侧, 以操作方便为宜。应松解伤病者的衣物, 包括领带、领扣、腰带、文胸等可能束缚呼吸的物品。

清理口腔异物

在判断呼吸之前需要开放伤病者的气道, 在开放气道之前需要清除其口腔可视的异物。口腔异物包括呕吐物、痰液、血液、泥土石渣等。

清理方法:双手扶住伤病者的头部, 使伤病者的头偏向一侧, 液体状的异物可顺位流出;还可将食指或小指包上纱布或手帕等, 将口腔异物掏取出来。值得注意的是, 要取出病人易脱落的义齿, 以防义齿脱落进入气道造成窒息。

打开气道

气道就是呼吸道。呼吸道包括口、咽、喉、气管等。

当病人意识丧失以后, 舌肌松弛, 舌根后坠, 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 造成气道阻塞。打开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 使气道畅通。气道畅通后, 人工呼吸时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 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开放气道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压额提颏法。

图为:压额提颏法。一手压前额, 另一手中指、食指指尖对齐, 置于下颏的骨性部分, 并向上抬起, 使头部充分后仰, 最终使下颌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即可。但要避免压迫颈部软组织。怀疑颈椎受伤时, 要谨慎使用这种打开气道的方法。

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没有呼吸的病人进行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是将救助者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肺部, 以维持伤病者生命最低的氧气供应。

人口呼吸通常采取的是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手法。虽然经人工呼吸传染疾病的机会很少, 但基于卫生和心理的原因, 救助者可用塑胶面罩或口面防护膜进行人工呼吸, 不用直接接触伤病者的口唇。如果没有带防护用品, 救助者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图为:口对口人工呼吸。救助者将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 使伤病者头向后仰, 压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伤病者双侧鼻孔, 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置于其下颚, 使下颌上提, 保持伤病者气道畅通。之后, 救助者将口唇严密地包住伤病者的口唇, 平稳地向内吹气, 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 将气体吹入病人的口腔, 经气道进入肺部。

如果吹气有效, 伤病者胸部会膨起, 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吹气后, 救助者可以将口唇离开伤病者, 并松开捏鼻的手指, 使气体呼出, 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 再进行第二次吹气。在伤病者口腔有严重外伤、牙关紧闭的情况下, 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 人体的血液循环也就终止了, 所以需要我们在胸部进行心脏按压以推动血液循环, 又称为人工循环。人体心脏位于胸骨与胸椎之间, 向下按压胸骨时, 胸腔内压力会增大, 进而就会促使血液流动, 同时压挤心脏, 向外泵血;在放松压力后, 静脉血回流心脏, 就可使心脏充盈血液。如此反复进行下去, 就可使心脏有节奏地、被动地收缩和舒张, 以此来维持血液循环。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可达到正常心跳时心脏排出血量的25%~30%, 可以保证人体最低的基本血液循环需要。

停止心肺复苏的时机, 一是急救医生接到120电话后赶到现场, 二是伤病者已经恢复了心跳和呼吸。对于在施工现场发生的意外, 如电击伤、高处坠落伤、机械事故等导致心跳呼吸停止的情况, 至少抢救30min以上, 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图为:胸外心脏按压位置在胸骨中下段或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救助者在实施按压时, 应双手重叠, 掌根部放在按压区, 被压在下面的手要伸直手指, 做到双手指交叉互扣, 贴腕翘起。按压时, 救助者应将上身前倾, 以髋关节做支点, 双臂伸直, 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 垂直地以掌根将胸骨下压4cm~5cm, 然后放松。掌根始终不要离开患者胸壁, 按压和放松的时间要相等。

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节律要均匀。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必须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 人工呼吸2次。按压时救助者应观察伤病者的反应及面色, 在施行心肺复苏法2min后, 用10s检查呼吸及观察循环征象, 而后每隔数分钟就检查1次, 直到抢救成功或停止抢救时为止。

心脏病发作怎样自救

当你独处时, 突然感到胸口有一股剧痛, 并且开始蔓延到手臂和下巴, 可是四周没有旁人能够帮助实施急救, 而且距离医院还有一段距离。此时, 你只有10s的黄金时间自己救自己。一个人心脏若是不能正常跳动, 并且开始感到快要昏过去时, 那么大概只有10s的时间, 就会失去知觉, 不省人事。

首先不要惊慌, 先深深吸一大口气, 然后, 用力地、深深地、长长地、不停地咳, 每间隔大约2s, 要做一次吸、一次咳, 一直要做到救护车赶到时, 或者已经感到恢复正常, 才能休息。

深呼吸的作用是要把氧气吸进肺部;咳嗽则起到了对心脏挤压的作用, 从而促进了血液循环, 也可帮助心脏恢复正常的脉搏。对心脏挤压的急救方式, 可以使心脏病突发的患者争取到被医院急救的时间。

链接

大脑缺氧的危害

自动心肺复苏及其装置 篇7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胸外心脏按压是心搏骤停时用人工维持患者血液循环的主要急救方法[1]。CPR的操作要点是心脏按压技巧及药物的用法。近年来,专家们愈加意识到抢救时间和胸外按压的质量问题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两大关键。《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强调了胸外按压的质量问题,强调“用力按压、快速按压、使胸部充分回弹和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时间”。在国际论坛上,专家明确指出恒定高质量的胸外按压不可能由人工完成,机械装置辅助的胸外按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利用自动心肺复苏器进行复苏的方法叫做自动心肺复苏术。

2 胸外心脏按压

2.1 胸外心脏按压机制

胸外按压的效果有2个机制:

(1)心泵机制认为,心室在胸骨及脊柱之间受到按压时,血液被挤入到主动脉和肺动脉,当胸部按压放松时,血液又从静脉充盈于心脏。

(2)胸泵机制认为胸腔被挤压时,胸内压增加,胸内所有结构特别是胸内血管内压力都增加。由于大血管在胸内外的压力差,驱动血液流出胸腔(由于静脉瓣的原因,静脉血不会被驱出胸外)。当胸部按压放松时,胸内压下降,静脉血回流到胸部静脉。实际上2种机制并不互相排斥,研究表明,胸外心脏按压导致人工循环属于胸泵机制占80%,心泵机制占20%[2]。

2.2 人工胸外按压与自动胸外按压的比较

传统的标准CPR是通过人工主动挤压胸廓,挤压心脏以泵出血液,按压后依靠胸廓的弹性回缩力被动扩张胸廓使心脏减压,血液回吸入心腔内,从而完成人工循环。有资料表明:标准CPR仅能供给重要脏器有限的血量,常低于组织最低需要量,这是复苏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胸廓畸形、多发性肋骨骨折、按压时间过久,胸廓失去弹性,被动扩张幅度小,心脏充盈不充分,使心室无血液可泵出,难于维持人工循环,使CPR仅留于形式[3]。标准CPR与自动胸外按压的比较见表1。

3 自动心肺复苏术及其典型装置

自从1960年Kouwenhove[4]提倡用标准的手法胸外心脏按压取代开胸心脏按压为常规维持心脏停搏后的循环灌注以来,30余年间临床大多使用此标准的心肺复苏术。由于大大方便了普及推广,被称为CPR的里程碑,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但实验与临床均认为标准心肺复苏术提供的心、脑血流十分有限,复苏成效并不满意,需要改良。现已发明了2种新的技术,分别称为正负压心肺复苏(active compression decompression CPR,复苏术称为ACD-CPR)以及自动压力分散带心肺复苏(automated load-distributing band CPR,复苏术称为A-CPR),与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在欧美已有很多国家推荐在现场使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下面介绍这2种自动心肺复苏术及其典型装置。

3.1 正负压心肺复苏(ACD-CPR)

3.1.1 ACD-CPR的作用机制

ACD-CPR是利用吸盘在原标准心肺复苏术按压后的松弛期进行主动的提举,以扩张患者胸廓,使CPR循环的心脏舒张期胸内压下降为负值,促进了外周血液回流入心脏,增加心脏充盈量和心肌的供血,从而使下一次CPR周期的心排血量大为增加,所以效果得到改善。

3.1.2 ACD-CPR的效果观察

(1)增加心脏停搏后患者自主心律的恢复,从而增加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使用ACD-CPR时心肌血流尤其是心内膜血流较标准心肺复苏术增加78%。主要因为主动脉减压末期前的血流增加,冠状动脉灌流压在整个周期中均增高,而冠状动脉灌流压是决定能否恢复自主循环的重要因素。

(2)增强心脏射血功能。ACD-CPR技术中有几个因素可影响血流,包括按压频率、时限、力度。按压力度增加,向胸腔传递的动能增加,使心脏的收缩力增强,从而更好地克服心脏停搏后血液淤滞而产生的阻力,使心脏的射血功能增强。

(3)增加通气作用。研究发现即使不作人工正压通气条件下,用ACD-CPR每分钟通气量可达7 L,因ACD-CPR减压造成了犹如人的正常呼吸机制。故ACD-CPR时负吸入压明显较标准心肺复苏术大,易于增加有效通气量。

(4)使循环周期的血压升高。因为ACD-CPR时扩张患者胸廓,心脏舒张期内回心血量增加,左心室容量增加,同时按压力度增加,心脏收缩力增强,故动脉血压升高[5,6,7]。

3.1.3 自动ACD-CPR装置

Lucas自动心肺复苏器,见图1。是自动ACD-CPR复苏术的典型代表,采用气动驱动实现胸部按压,利用吸盘在标准复苏按压后的松弛期内进行主动的提举,以扩张患者的胸部,促进外周血液回流入心脏,增加心脏充盈量和心肌的供血,从而使下一次CPR周期的心排血量大为增加,效果得到改善。操作参数为:按压深度4~5 cm;频率100次/min;按压周期50%的胸腔按压期和50%的胸廓舒张期[8,9,10,11]。目前该装置在国外获得广泛的应用,国内没见引进使用的报道。

3.2 自动压力分散带心肺复苏(A-CPR)

3.2.1 发明由来

A-CPR最早起源于充气背心复苏术(inflational vest CPR,VEST-CPR,1979)采用带状气囊环绕胸廓,在主机的控制下对整个胸部节律性加压。其按压频率、按压时限及充气压力均可事先设定;还可把除颤电极放入VEST囊套下,进行除颤。一般VEST压力保持在200 mmHg(1 mmHg=0.133 3 kPa)左右,频率80~100次/min,按压占50%周期。VEST-CPR产生的动脉收缩压是目前复苏方法中最高的,为胸泵学说的典型例子。

由于充气的VEST-CPR装置比较复杂,机器庞大,2000年Henry Halperin等人作了改进,发明了一种叫HydraulicPneumatic Band CPR System(HB-CPR)装置,其体积和能耗均较VEST-CPR小,由环绕胸廓的束带、一放在胸前位于束带和胸壁之间的水垫、一个小气缸以及驱动装置组成。在气缸充气拉紧束带对整个胸廓加压,水垫将束带的压力均匀传递至胸壁,按压力和时间均可事先设定。气缸排气后束带放松,胸廓的压力解除。动物实验HB-CPR产生的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CPP分别为(92±7)mmHg、(32±6)mmHg和(28±8)mmHg。血液动力学效果与VEST-CPR相当,较标准复苏术好。

2004年Henry Halperin等在HB-CPR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发明了自动压力分散带心肺复苏装置(automated load-distributing band device),复苏术称为A-CPR。在猪模型上试验它与传统的心肺复苏术比较,A-CPR显著提高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右房收缩压,但对舒张压作用不明显,故CPP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从而提高了心肌灌流量,但对脑灌流量不明显。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时,效果更明显,而且脑灌流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31个院内发生心脏骤停患者身上试验,A-CPR与标准复苏术比较,A-CPR使动脉收缩压从(115±42)mmHg升高到(153±28)mmHg,平均动脉压从(56±15)mmHg提高到(70±16)mmHg,CPP从(15±11)mmHg上升到(20±12)mmHg。可见A-CPR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作用非常显著[12,13]。

3.2.2 自动A-CPR装置

ZOLL公司生产的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器,见图2。利用胸泵原理设计,是自动A-CPR复苏术的典型代表,该装置由带有程序控制马达的背板和压力分布式束带组成,可以自动感知施救对象胸廓体积、调整束带的起始长度。工作时,马达将带动束带按设计参数间断收缩和放松,形成对胸部的挤压,按压频率可达100次/min,按压深度为胸廓厚度的20%,一个按压周期平均分配为50%的胸廓按压期和50%的胸廓舒张期。目前国内数家医院有使用该自动心肺复苏器的临床报道,结果表明:与手工按压相比,该自动心肺复苏器有更好的持续稳定的按压,使患者达到更高的供血量;分布载荷式的按压束带可按压整个胸部,可以使患者接收到始终如一的高质量胸部按压,从而改善其血流情况;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情况,不会因为疲倦而中断,使院内的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对患者施救,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事实证明,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器可使患者生存出院率提高2倍[13,14,15]。

4 结束语

自从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颁布以来,心肺复苏作为一个理论或临床技能的热点问题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国际上采用自动心肺复苏器进行CPR已有30多年,并在实践中证明能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正负压心肺复苏术以及自动压力分散带心肺复苏术,与标准心肺复苏术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其典型代表装置Lucas自动心肺复苏器及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器在国外获得广泛的应用,国内数家医院有使用AutoPulse自动心肺复苏器的临床报道。目前国内这2种自动心肺复苏技术及便携装置的研发还处在起步研究阶段。

犬心肺复苏技术的应用 篇8

1 心肺呼吸骤停的判定

当犬出现呼吸停止、心跳停搏、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犬侧卧或水平仰卧, 用耳贴近口鼻, 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 则表示已无呼吸。检查心脏是否跳动, 最简易、最可靠的是股动脉, 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犬后肢大腿内侧轻轻按压, 时间不少于10 s, 如无波动, 则表明心跳停搏。

2 心肺复苏技术方法

确定心脏骤停后, 立即采取心肺复苏。首先检查口腔内有无异物, 若呼吸道畅通, 可直接进行口对鼻人工吹气, 使胸部隆起, 然后进行30次胸部按压, 吹气与按压交替进行。按压胸部深度为胸部宽度的30%~50%, 按压频率让胸部在两次按压之间完全回复, 并让胸部按压和回复的时间一致;若呼吸道不畅, 应立即进行人工插管后吹气、按压。胸部按压时, 应根据犬的品种及体型采用不同的体位及按压方式, 一般犬可侧躺, 但对于胸廓横径较宽的品种, 可仰卧放置。中型或大型犬侧卧时, 可把手掌放在胸廓最宽处;仰卧者手放在胸骨的后1/3处;微型犬可采用两拇指放在胸部, 其余手指放在脊柱处, 用拇指按压。如果条件允许, 可两人配合, 一个人专门负责胸外按压, 一人手握住犬上下颌, 使口腔密闭,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 迅速用力向患犬鼻内吹气, 然后放口唇, 按压和通气至少持续2 min不要中断, 然后再重新评估狗的状态。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可以应用一些促使心肺功能恢复的药物, 如分别肌肉或心内注射肾上腺素0.1 mg/kg, 静脉注射尼可刹米0.1 mg/kg。

条件较好的兽医院可配合应用呼吸机和心电图仪进行治疗和监护, 可以对心肺复苏中出现的心律不齐及时进行药物干预。

3 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观察股动脉搏动, 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 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 说明病犬自主心搏已恢复, 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若无自主呼吸, 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 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复苏有效时, 可见病犬有眼球活动, 结膜有苍白逐步变红, 观察瞳孔时, 可由大变小, 并有对光反射。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心肺复苏持续20min以上, 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 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 并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 可考虑终止复苏。

4 典型病例

2013年4月21日, 一只体重9 kg的3岁雌贵宾犬因肠道异物需手术治疗, 所采用的麻醉药为846合剂, 剂量为0.4 mL, 在麻醉40 min时, 麻醉师发现患犬心跳检测不到, 呼吸停止, 立即停止手术, 吹气, 双手按压胸部,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1 mg/kg体重, 静脉注射尼可刹米0.1 mg/kg体重, 急救过程持续了5 min左右, 患犬逐渐出现眼睑反射和缓慢心跳, 舌色逐渐由苍白变为淡红, 患犬恢复自主呼吸, 在切口及黏膜表面喷洒普鲁卡因后, 手术顺利进行。

5 体会

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老年科及重症监护室 (ICU) 的100例 (n表示) 老年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患者中老年重症肺炎56例, 严重压疮并感染20例, 冠心病心衰58例, 心肌梗塞10例, 心律失常32例, 帕金森病晚期5例, 糖尿病10例。上述基础疾病多半集中于老年患者。

1.2 方法

100例重症老年患者, 对基础疾病进行规范的抢救治疗时, 突发心脏骤停或心脏性猝死, 立即进行规范的基础心肺复苏[1]及高级生命支持。分析心肺复苏成败与及时的有效循环血容量复苏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心肺复苏成功 (标准为存活>24 h) 80例 (n1) 占80%, 其中生命维持24 h者20例占25%, 生命维持48 h者28例占35%, 生命维持超过72 h以上者32例占40%。失败 (标准为存活<24 h) 20例 (n2) , 其中6 h<存活时间<24 h占90%, 存活时间<6 h占10%。

3 结论

2 h内液体入量2 000 mL者, 心肺复苏成功率高及存活时间长, 6 h内液体入量不足2 000 mL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低及存活时间短。心跳复苏, 由于血压维持不住, 检测的指脉氧饱和度难以达到90%以上, 心脏再次停跳或有停跳趋势。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为了维持血压, 多巴胺的用量明显增加。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尿量明显减少。因此, 为了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以上, 首先要在短时间内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刻不容缓。失败20例原因分析, 主要是有效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造成冠状动脉严重灌注不足, 复苏的心跳就不能够维持, 其次是有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营养不良、基础疾病严重等。

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心音恢复、大动脉搏动恢复、瞳孔由大变小、自主呼吸恢复、收缩压在60 mmHg以上。心肺复苏的成败在于: (1) 及时发现、及时心肺复苏, 心脏按压的深度达5 cm、心脏按压的频率100次/min、心脏按压不间断、及时畅通气道、及时心脏电除颤等高级生命支持。 (2)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我们观察到心脏刚复跳后, 不能停止心脏按压, 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心脏按压约10~20 min, 才能维持复跳的心率, 否则再度停跳的发生率很高, 几乎90%以上 (经过统计) , 有报道心脏按压对有心跳害处不大[2,3], 而且, 对于心跳刚复苏的心脏继续按压能够有效的维持复苏的心跳。 (3) 由一个有心肺复苏经验的人指挥, 群体医务人员参加抢救, 心肺复苏成功率高。除了按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规范操作成功率高外, 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即刻进行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复苏, 即从大静脉快速补充液体, 首先500 mL生理盐水在30 min内输注完, 接着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 000 mL在30 min内输注完, 继续500 mL生理盐水在30 min内输注完, 5%的碳酸氢钠200 mL快速静脉输注, 如果测上臂血压仍低于90/60 mmHg, 立即多巴胺按每千克体重×3 mg, 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0 mL, 按每千克体重20~40 ug/min的速度静脉输注, 使平均动脉血压迅速达到60~75 mmHg后再调整速度, 维持平均动脉血压60~75 mmHg或理想血压。多巴胺会使血压升高, 但是没有有效循环血容量做基础保障, 血压很快下降。同时保持气道畅通, 指脉氧饱和度可以达到90%以上, 复苏的心跳就能够维持, 自主循环得以恢复, 重要脏器就能够尽早得到有效的血液灌注, 最后自主呼吸可以逐渐恢复, 生命得以延长, 有机会继续进行脑复苏等后续治疗。心肺复苏指南中并没有强调早期有效循环血容量复苏, 早期有效循环血容量复苏也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建议高级生命支持的实施措施一定要强调早期有效循环血容量复苏, 他是确保早期血流动力学优化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刘涛.心肺复苏成功六例体会[J].空军医学杂志, 2010, 26 (4) :231-232.

[2]吴晓飞, 施虹, 伍德生, 等.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98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3, 28 (4) :301-302.

心肺复苏成败原因的探讨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2月~2011年11月在我院急诊科接诊的院前和院内治疗过程中发生心搏骤停并在急诊科抢救有完整资料记录的患者396例(晚期肿瘤,慢性疾病终末期除外)。其中,男206例,女190例;年龄6~89岁,平均61.5岁;院前发生CA 256例,院内发生CA 140例;根据病因分类:心血管疾病142例,脑血管疾病86例,呼吸系统疾病65例,原因不明猝死24例,严重创伤30例,意外伤害(包括雷击、溺水及电击伤)32例,中毒12例,药物过敏5例。

1.2 诊断标准

(1)突发意识丧失或抽搐;(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或叹气样呼吸;(4)瞳孔散大;(5)心电图显示:心脏停搏(包括室颤、心室停搏、无脉性心动过速和电机械分离)。急救以(1)和(2)为诊断依据。

1.3 救治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1]进行救治。立即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频率为100次/min,开通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或球囊面罩),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如有室颤立即电击除颤(双相波电击能量为150 J),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合理应用复苏药物,抢救超过10 min应用碳酸氢钠,注意脑保护,行头部低温,脱水,整个抢救过程医护密切配合,复苏成功后根据病情进一步高级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

1.4 复苏成功标准

恢复自主心律和自主呼吸,意识转清或好转,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或眼球活动,面色变红润,平均动脉压≥6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情况维持24 h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时间与CPR成功率比较

心搏骤停后分别于5 min内、5~10 min、10 min后对患者进行CPR,成功率分别为52.1%、34.1%和0。任何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2.2 心搏骤停患者不同地点CPR与CPR成功率比较

院内CPR 140例,抢救成功80例;院前CPR 256例,抢救成功35例,院内CPR成功率(57.1%)明显高于院前CPR成功率(13.7%),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院前比较,*P<0.01

2.3 患者应用不同抢救措施CPR成功率比较

2 min内电除颤CPR成功率(54.2%)明显高于2 min后电除颤CPR成功率(34.0%);有气管插管CPR成功率(34.1%)明显高于无气管插管CPR成功率(13.0%);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CPR成功率(39.1%)明显高于未接呼吸机(包括气管插管和未气管插管的患者)CPR成功率(10.7%);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3。

注:与电击除颤2 min后比较,*P<0.01;与无气管插管比较,**P<0.01;与未接呼吸机比较,△P<0.01

3 讨论

心肺复苏至今仍是急诊医学研究的难题,通过本资料的分析,笔者认为心肺复苏成功与失败和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3.1 心搏骤停复苏时间

心搏骤停后到开始复苏这段时间的长短是决定心肺复苏是否成功的关键[2]。近年来生存链概念的提出成为急诊医学理念的重大突破,这一概念提出四“早”(早呼叫、早复苏、早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强调了时间对心肺复苏成功的极端重要性[3]。大量实践证明,4 min内复苏存活率可能有50%,超过6 min存活率为4%,10 min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人存活的可能[2,3,4]。本组资料迹说明复苏时间越早,成功率越高,心跳停止时间愈长,成功率就越低。

3.2 区域因素

从表2可看出院内CPR成功率(57.1%)明显高于院前(13.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可能原因如下:(1)院内140例CA患者有30例在急诊心电监护下发生室颤,即刻进行电击除颤,同时进行CPR,抢救成功25例,治愈出院20例。其余110例均在4 min内进行有效CPR,抢救成功55例,治愈出院40例。(2)院外256例CA患者只有15例在5 min内由第一目击者在呼叫的同时进行现场徒手CPR,我院专业急救队伍到达现场后继续CPR,15例中抢救成功6例,其余231例CA患者,均在5 min后进行CPR,大部份超过10 min。从以上说明地点不同,CPR开始时间不同,院内CPR均在4 min内,成功率高于院前成功率,说明了时间对CPR成功的重要性。尽管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三级医院急诊2 min出车和5~10 min内到达现场的要求[5],没有目击者进行现场徒手心肺复苏,等待我院急救专业队伍的到达再进行CPR,已经错过了抢救的黄金时间。有资料报道在一定规模的区域内进行群众性CPR技术,普及工作前5年间CPR抢救成功率仅为17.74%,而全面启动该工作后的5年间抢救成功率上升至28.95%[6]。因此要整体提高CPR成功率,必须普及群众的急救知识,尤其是对高龄高危老人亲属的宣教显的尤为重要,定期对群众进行规范CPR的培训。(3)除此之外院前CPR成功率低的原因也受人员、设备、转运等条件限制。因此要提高CPR成功率要加强院前急救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流动急救车要配置充足技术力量及设备成为一个流动的ICU。

3.3 早期电击除颤也是CPR成功的重要因素。

心搏骤停的最初时间,80%~90%的心跳骤停表现为心室颤动[7]。而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方法是电击除颤。大量研究表明,心搏骤停1 min内给予电击除颤,复苏成功率为90%。每延迟1 min电击除颤,成功率下降7%~10%,10 min成功率仅为5%。室颤如不及时去除,将很快转为心电静止,早期电击除颤可以明显提高心脏复律[8,9,10]。本组资料中2 min内电击除颤成功率明显高于2 min后,与报道相符,其中在急诊抢救中有5例突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很快转为室颤,立即电击除颤1次后恢复窦性心律,整个过程中未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及气管插管,输液,鼻导管输氧后,治愈出院。有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发生室颤亦是立即电击除颤后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应用复苏药物等治疗措施,有8例抢救成功转心血管监护病房行急诊支架置入术,治愈出院。由此可见,虽然常规的CPR的顺序是A(气道开放),B(人工呼吸),C(胸外心脏按压建立循环),D(早期除颤),但是对于心室颤动而致的原发性心脏停搏,应以DCAB或CDAB的顺序救治为宜,即对心室颤动者应立即电击除颤或胸外按压再立即电击除颤[11]。该类患者在心搏骤停初始的几分钟内血液中氧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往往早期呼吸尚存在,且气道分泌物不多,早期不需要气管插管或者呼吸支持,否则会延误抢救,因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ABCD,有利于提高CPR成功率。

3.4 早期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

在急诊抢救中患者一旦出现呼吸心脏停搏,在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应立即开放气道,及时正确的气管插管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3,4,5,6,7,8,9,10,11,12]。尤其对一些非心源性心搏骤停者例如COPD、脑血管疾病、呼吸肌无力、溺水、中毒等气道分泌物较多,气道阻塞的患者,开放气道,气管插管显得尤为重要。从本组资料中表3可见气管插管接呼吸机保持呼吸道通畅CPR成功率明显增高于未接呼吸机组。但是也有文献报道早期气管插管不仅不能提高CPR的成功率,反而使成功率降低了[13],这可能与有些医院气管插管操作依赖麻醉科医师有关。而本文的病例气管插管均由急诊科医师熟练操作,缩短了气管插管时间,保证给患者及时有效的呼吸支持,从而提高了CPR的成功率。

综上所述,CPR是一门综合性技术,要提高CPR的成功率,必须尽早正确进行CPR,尽早电击除颤及建立人工通气。加强专业急诊急救队伍培训,规范《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和心血管急救指南》,院前与院内急救要密切配合,在群众中广泛宣传CPR的急救技能知识和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CPR的成功率。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CPR)成败原因,提高CPR的成功率。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06年12月~2011年11月有完整资料记录的396例心搏骤停(CA)患者(晚期肿瘤,慢性疾病终末期除外)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对CPR开始时间,地点、电击除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65例5 min内开始CPR,抢救成功86例,成功率为52.1%;85例5~10 min开始CPR,抢救成功29例,成功率为34.1%;其余140例10 min后开始CPR,抢救成功0例,说明5 min内CPR成功率明显高于5 min后。院内CPR 140例,抢救成功80例,成功率为57.1%;院前CPR 256例,抢救成功35例,成功率为13.7%,说明院内CPR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CPR成功率;2 min内电陆除颤CPR成功率(54.2%)明显高于2 min后电陆除CPR成功率(34.0%);有气管插管CPR成功率(34.1%)明显高于无气管插管CPR成功率(13.0%);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CPR成功率为39.1%,明显高于未接呼吸机(包括气管插管和未气管插管的患者)CPR成功率(10.7%);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尽早正确有效的CPR、电击除颤及熟练气管插管是CPR成功的关键,要提高CPR成功率必须加强专业急救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急救网络,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密切配合,普及全民急救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CPR成功率。

上一篇:工作汇报下一篇: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