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体验(共5篇)
个体体验 篇1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 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总是注重理性的分析, 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直觉体验, 其实, 语文教学对学生个性心理自我建构的过程, 就是体验。在具体的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体验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 在激发经验中体验
经验是体验的基础。课文中大多是对生活情境的描述, 语言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教师可激起学生回忆, 以学生曾有过的生活情境、事例感受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 让学生凭借类似情境, 进入文中, 感受其境;凭借相似情感, 以己度人, 感受其情;凭借相通语言, 心有灵犀, 会心会意。
《鼎胡山听泉》这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写入夜后的泉声, 引导学生领悟泉声的美妙从而感受自然的美妙应是教学的重点。课堂上, 笔者在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把句子的感悟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在引导学生感受那流淌过草地的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泉声时, 可引导:“同学们, 你享受过这种轻柔的抚爱吗?”学生们想到了春风拂面的温暖, 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抚爱, 从而真切地感受到泉水对小草那种温柔的抚爱之情。“厚重回响”所表现的情境学生一时难以体会, 可说:“这么多细流都赶过来共同演奏起这美妙的乐曲, 这美妙的乐曲在空山幽谷中回响, 给寂静的夜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是‘厚重回响’的泉声给自然增添的无穷魅力!”然后让整间教室都回响着厚重的声音:“这只是小小的一间教室, 在鼎湖山那万籁俱寂的夜里, 在寂静的空谷中, 有无数道细流奏响的音乐那才真正的厚重回响呢!”让学生们安静细细体会。这样, 学生对语言的感受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声音的感受上, 而是对声音、形象与情味的整体感受。文章的语言是美的, 课堂的情境是美的, 师生的情感是美的,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对话也是美的。
(二) 在自读自悟中体验
教学中, 笔者经常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书, 做标记, 勾一勾、画一画。在交流的时候, 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可以表述见解, 也可以提出质疑, 不必担心自己的见解是错误的, 不必担心自己的问题是幼稚的。因为学生们都知道:语文课堂是他们生活的乐园, 在这里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每个人独特的情感体验都会得到尊重。
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寓言《自相矛盾》时, 在五分钟的自主阅读之后, 学生开始交流。有的说:“我认为应该为那个围观者叫好, 别人都没有看出楚国人的破绽, 它能一针见血地指出, 真了不起!”有的说:“我认为这个楚国人卖的矛和盾质量不一定不好, 或许他的盾和矛质量都是上乘的, 但因为不懂得经营策略, 导致自相矛盾。”还有的说:“看来做宣传, 得有个度, 不能言过其实, 要讲诚信, 更不能自相矛盾。”……再如, 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时, 学生在体验爸爸和汤姆内心的情感时能自读自悟, 如爸爸说的话“孩子,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 认为在读时应该强调“必须”, 因为这是一个规定, 这是一个任务。 (2) 认为应该突出“这条鱼”, 理由:指的是鲈鱼, 因为有规定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 (3) 认为文中爸爸用低沉的声音说这句话很有道理, 因为爸爸也不忍心把一条从未见过的大鲈鱼放掉, 虽然很低沉, 但字字有分量……学生在自读自思、自问自解的过程中体验到阅读分析正确的思维方法, 积淀语言材料, 丰富语感经验, 同时初步体验文章蕴含的情感。
(三) 在领悟精彩中体验
教学时, 教师要抓住学生情感萌动、发展的契机, 细读、品味精彩语言, 悟其神韵, 使学生情感不断得到升华, 加强学生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丰富语言积累, 提高语文能力。如苏教版第八册《特殊的葬礼》中对塞特凯达斯瀑布今昔景象的对比描述, 给读者在情感上造成一个巨大的落差, 心灵上带来强烈的震撼。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这种情感,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如果我们就是游客, 站在昔日的塞特凯达斯瀑布面前,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你想说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先轻声地朗读课文或默读课文, 让学生进行小组内合作, 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别人分享, 并相互补充完善和丰富对瀑布的直观感受,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可以声情并茂地说, 可以富有感情地读, 也可以把自己描绘瀑布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在此过程中, 教师也要和学生共享自己的阅读收获, 不要只要求学生去讲。因为面对文本, 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
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是开放的语文教学, 因为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课堂, 要试图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他们自主探究, 因为它融合了思维与品质的培育, 想象和个性的教育;我们呼唤还给学生真实的学习体验, 去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激活封存的记忆, 开启幽闭的心智。我们更期待的是课堂教学中这三种策略的融会贯通, 因为它将会极大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达到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基于个体体验的绘本教学 篇2
关键词:体验;绘本阅读;教学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读图读文,故事的基本内容和结构。(2)读图说话,模仿绘本语言进行说话。(3)想象创作,大胆预测故事情节发展。(4)学会分享,学会与同伴相处。(5)初步学会自主阅读绘本。
二、丰富活动,重在体验
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激励学生克服字词困难,完成阅读活动。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用歌曲Old MacDonald had a farm导入新课,给学生以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情境预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阅读绘本,我紧接着设计了阅读封面,了解作者、插图者的活动。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
由于英语作为外语的特殊性,词汇这个难关是无法绕过去的,所以我先设计了词汇的简单导入。将单词的难点在这儿扫除,通过跟读过去式,学生学会新的单词和表达。同时借助图片学习新单词Squirrel, Raccoon,wild(比较old),利用好发音规律,这样绘本课堂就不用纠结于单词、文本的读音。
三、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精读课文,是阅读课最重要的部分,学生应该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带领下,更好地体验文本的内容和文本任务的情况。
教学流程是有详有略的,对于小动物们,主人们是怎么说的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着想。
对于比较简单的内容,我给学生几分钟自读,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How did they feel?Read Page 10 and 11. How would you feel if you were the animals?Anyway, do they have anything in common?Read Page 12 and 13. 通過这些活动,学生初步学习自主阅读,并在体验的基础上学会表达他人感受。
在阅读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听最后一段,并回答Listen to the last pages and answer: What makes them all happy?这个活动与前面的活动情感上一脉相承,小动物们的欢呼雀跃之情溢于言表,学生也能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四、延伸活动,表达体验
本节课,除了设计了复述表演外,我还设计了以下的拓展活动:
1. 文本再思考。学生再读文本,并看图片,发现图片的细微差别:墙上的“Members ONLY”已经改成了“All Welcome”。你认为Is the best tree house in town big enough to share?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学会借助图片读绘本,从图片中更深层次地阅读理解绘本。
2. 文本外的思考。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些问题:What makes the tree house even better at the end of the story?Why is this? Have you ever been in a similar situation of accepting others and being happier for it?Why do people like to gather together in groups?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的体验就从绘本、从童话、从小动物身上回到了自身的生活中,这种体验无疑是真实的、时时都可能发生的。这种体验比教师讲多少大道理都更有说服力。
阅读是读者与书中人物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教师的职责更多的是在帮助学生扫除单词障碍、文化障碍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这种“会”与“爱”,都是建立在个人主观的体验上的,学生一旦从阅读中体验到快乐,体验到收获幸福的方法,他们一定会读更多的书,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叶建映.例谈阅读文本的解读和处理[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3(2):33-37.
[2]郭宏.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的策略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63.
[3]刘洋,周琳.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提问设计的研究[J].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13(10):21-23.
个体体验 篇3
1. 目前主要生活在哪个城市?
尽管工作在南宁, 还是不太喜欢庞大城市带来的个体微小感受, 加上生存的纷扰, 缺乏“生活”的感官接触。所以对从小长大的金城江反而有更多观察。
2. 它的可爱之处在于?
迷你而缓慢!迷你, 整个城市任一地方15分钟车程即到, 所谓一刻钟生活圈;太多熟人, 人情味很融洽。缓慢, 10点多吃早餐的人比比皆是, 仿佛时钟是48小时而定, 人们甚至没有了时间的概念, 生活不再被时刻分割, 没有今天与明天, 每个当下得过且舒适的过。
3. 说说你所了解的这个城市最近几年影响较大的城市规划项目。
如钟摆般每年都要回去, 所以首先我比较关注交通, 对于山区, 交通更是至关重要的基础。山区交通建设的单位里程费用远比平原昂贵, 必须要上到自治区甚至国家战略层面才能快速解决。目前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交通项目中, 预备的有河池至南宁的高铁, 新开工的有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在建的如贵广铁路, 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以上, 这样的“常规”速度坐惯高铁的人难以欣喜, 但过去金城江到宜州100公里火车需行驶3小时左右, 这已经是天壤之别。还有近百公里的已经竣工使用的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 双向四车道路宽近30米, 目前南宁至河池到都安后就不属于高速公路了, 该路段弯多道窄坡陡, 极易酿成交通事故。现在竣工后, 即可节省1小时左右车程, 家人出行也更放心。即将竣工的还有河池民用机场, 目前已经完成土石方改造工程, 航站楼封顶设备调试中, 据我了解今年应该可以启用。机场的建设将使得山区交通层次更丰富立体, 对应急情况作出更迅速反应。
其次, 与周边城市的联动发展是一个规划亮点。河池是柳州的上游, 2012年初的龙江镉污染事件曾影响柳州市的整体用水安全, 在此触发下,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曾发布《柳州、来宾、河池市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 提出构建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打造“美丽柳来河”, 该规划有利于三市共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此基础上, 规划对柳州主城区—来宾主城区—宜州 (金城江) 主城区的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进行一体化发展, 这样可进一步加强金城江多方面的建设, 促进新型城镇化缩小,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4. 哪些规划是你所认可的?它改变了你生活中的什么?
还是刚才提过的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 都安作为河池到南宁的中转站, 该高速公路的修通实际就是河池至南宁高速公路的修通。
我年少时, 都安至南宁段高速公路亦未修通时, 汽车行驶需要8至12小时, 为了节约时间大多数人走夜车, “我走山月伴我行, 我停月照大山明。”山路中的夜车是非常危险的, 交警队应该有具体资料说明有不少垭口是属于事故高发路段, 其中有个路段堪比危险川藏线的“折多山”, 从山头望山脚2至3公里而已, 但开车却要折叠盘山拐弯十余次, 每个弯口都可见农民贮藏雨水的水库, 可见山区自然条件之艰险。那时的我对于8至12小时的形成概念还缺乏对比印象, 后来去泰国才要2小时, 才深刻体验到“地球村”与“交通改变命运”的概念。
后来南宁至都安高速公路修通, 车行3小时;今年河池至都安高速公路竣工, 车行减到2小时;将来高铁修通据说到达南宁只需1.5小时, 将改变金城江作为偏远山城的印象。从经济学角度而言, 交通上时间的缩减, 说明人们机会成本的提高, 单位时间创造了更多的效应。从理论上而言, 河池连接南宁, 对于连接北钦防等广西北部湾区域沿海城市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有助于河池跟上北部湾发展的速度。
5. 有关规划所涉及的城市生活, 有哪些是你难以忍受的?为什么?
那些刻意制造的、缺少现实文脉的、虚假的欧陆风情的都市景观, 自然难以忍受。旧城应该怎样改造?原来的居民应该尽可能保留, 要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和居住状况、环境, 而不是把人全部赶走直接铲平, 完全重新来过, 以一个地理洋名替换, 这样会破坏城市的文脉, 等到有一天, 大家意识到这样不对时, 想恢复就很困难了, 即使原样恢复, 也是假古董, 这点对小城市特别重要。
6. 如果让你重新设计, 你会怎样设想? (谈谈你见过的类似成功案例)
对于金城江这样的小城市, 我认为“人情味”很重要。其实最正宗的金城江人, 应该是那部分从民国时代以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在这里的“土著”, 我们小时候喊做“老街崽”, 也就是现在金城江社区的, 但这部分人所占比例已经很小。现在的“金城江人”, 大多数是因为工作调动或自然迁徙而来的“次生代”金城江人。这说明城市化自然会摧毁一些乡土空间, 特别是心理空间, 对于很多人而言, 那时金城江就是整个世界, 而现在生活的整个世界只能是金城江。这种城市空间区域的心理感受在变化, 人的隔膜增加了, 从前除了政府和军区整个金城江没几辆车, 街上各单位社区的人大家都互相认识。
如果我来设计的话, 将注重对老街道的保护, 对这种人情环境的维护, 因为形象工程的时代结束了, 漠视公众建筑质量和空间利益的时代结束了, 注重市民交际的建筑时代应该来临。有时面对一片荒地, 我就在想, 这么好的一块地千万别做成了某种权力象征的躯壳, 而应该要最大限度地被功能利用和被民众享用, 要让业主认识到建筑开放性的重要性。
7. 请列出你认为这城市最有趣的一些空间 (建筑、街道、广场、博物馆、店铺……) 。
不是具体物理空间, 而是宏观整个金城江的心理空间, 一种体验与感觉, 地理上的狭窄造就了人情的亲近, 地方小, 低头不见抬头见, 大家都认识, 不认识喝两杯酒也认识了, 喝酒的地方也就那几个。人情的亲近在城市中造就了一种乡土社会甚至氏族社会的结构。
8. 你最喜欢的城市是?为什么?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什么?自然是人。所以一座城市一定要保护人的核心价值, 平壤与斯德哥尔摩相比, 都是高福利社会, 但是平壤就缺乏一些核心价值, 例如自由选择的权利, 平壤家庭电视上都摆有“两金”的肖像就是一个显例。
9. 你最喜欢参与的公共活动是?
喜欢与朋友就某个表演、书籍进行讨论, 有时会到教堂感受一下气氛, 看看圣经。我想这些都有助于思考。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偏向犬儒与娱乐, 所以我喜欢一些真诚而有助于思考的活动。
1 0. 从个人角度看, 你认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才能为你提供好生活?
谈个体体验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篇4
艺术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的转换状态,艺术家体验的生命性艺术活动的心灵性是同构对应的,而艺术之所以需要情感体验,就在于体验能赋予事物以意蕴。没有艺术家个体体验的生命性、情感、“移情”和“反绉”等特性,艺术活动就不可能具有心灵性、意蕴性、“忘我”和“诗意”等特性, 也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活动。
我们学习《文艺心理学》知道,艺术家的个体体验有多种,如:缺失性体验和丰富性体验、崇高体验和优美体验、 超越体验和愧疚体验、孤独体验和同情体验、神秘体验和归依体验、痛苦体验和幸福体验等等,也包括个体体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生命体验、自我体验等方面。整是在艺术家的个体体验与人类社会共有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时,个体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和要求。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心理体验通过审美意象转化为外在形式。审美意象的核心是情感体验或生命体验成为其表现性内涵。首先,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心理要素,具有整合功能。其次,情感体验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向感性形式的,各种心理成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或张力状态。因此情感的表达方式是指向感性形式的。再次,情感体验使审美意象成为有生命的形式。情感体验或生命体验乃是人的生命活力的标志,没有情感体验的人就无异于物。审美意象能够成为生命象征物,成为人自我观照的对象,关键在于它是情感体验的感性形式,它与情感倾向相融合而构成生命体验的基本内容。所以,审美意象就是这样有感性形式, 情感体验,理解因素构成的多维结构,它是艺术品的内在形式。多个审美意象相连接就成为意境,其在于通过将不同审美意象联为一个整体而呈现出一种新的韵味。其一,已经使审美意象所呈示的生命体验得到进一步凸现与强化。其二, 还可以使单个审美意象难以传达的内涵呈示出来。其三,在整体已经中,单独审美意象为一些非意象因素所连缀、修饰, 从而呈现特定的生命体验。
艺术作为生命体验的外化形式,在艺术活动中,人们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种类似于“集体表象”的东西,它发挥着禁止诸种心理机能向外向性认知活动生成的可能性,正是由于这种审美的“集体表象”的存在,人的心灵深处被压抑的个性心理构成——生命体验,才能被激发起来,进入意识的心理层面并进而外化为艺术品。现代人的艺术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个体生命的自我体验,是自觉地引发深层心理蕴含的生活与呈现,而不是主体意识受到阻碍之后被迫回归内心, 外在事物正是由于戴上了主体的某种色彩从而转化为审美对象的。
在创作过程中,主题的内心体验转化为艺术形式还必须遵守审美相似律,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因果相似律,表现为有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循环转换过程,在开始寻找艺术形式之前,艺术家与外物接触,并因此引发对自身生命存在的个体性体验,进而产生外化这种体验的冲动。于是,一个原本具有多种规定性的客观实在,就变成了只有一种规定性的艺术符号。经过长期反复实践,那些借抒情的大行家们对生命体验与外在形式间的对应关系,早已了如指掌,因此当某种体验产生时,他们能凭直觉找到可以外化这种体验的形式。二是结构相似律,是创作主体依据心物间的共同结构样式,使客观主体化,主体客观化的一种创作心理规律,它赋予艺术家以更多的创造性。现代派艺术家借助于创造在整体性的结构样式上与内心体验相似的外在形式来呈现那种难以言说深沉体验与巨大痛苦。
自我体验是体验的自我意识,是人将自己当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自我观照、审视、谛听时产生的深沉情绪,并从这种观照和体味中获得深沉绵远的感情。自我体验的朦胧性、 纯真性、超越性就使体验天然地获得了审美的品格。自我生命体验的审美品格就不仅仅表现在其所具有的无直接功利性、朦胧性、超越性给体验主体带来的审美享受上,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它作为艺术品的本体而给无数艺术品的接受者带来的审美享受上。一个艺术家只有自觉地丰富和深化自己的自我体验,才能够在创作中保持独立的精神品格,才能使作品获得长久的生命。
我们知道,创作是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塑造出艺术形象来的创作劳动,而这种审美体验不仅仅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实践的体验,二是来自艺术家对整个生命的体验。只有这样,艺术作品才能更深刻地反映人的存在状态和具有审美情趣。
现在许多人进行创新探索,但却远离现实生活,自我内心更没有情感体验和审美共鸣。体验生活这是一位艺术家真诚地面对自我和生活很重要的前提。其中许多作品出现直接照搬照抄显示对象,只有其形,没有其神,作品缺乏生气, 多显肤浅、概念、空洞之感。所谓的要打好素描“基础”, 首先要像要准确,有些人画了一辈子,“基础”还是没有解决, 创作更不用谈了。这就忽视了作为主体人的主观能动性,偏离了艺术的规律。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他们的产品被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黑格尔认为只有心灵才能把繁杂的对象和谐的统一,只有当艺术家的心灵显现于感性之中,才能完整的美产生。艺术语言是把凌乱的因素在作品中重新得到和谐统一,是新的创造,是人精神的物化过程。 审美体验离不开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及物的观察体验和思考, 所以说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不仅是时代精神气息的反映,并且也会参与到时代精神的建设之中,最终成为时代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个富有情感,懂得珍惜生活和生命的艺术家会时刻关注并积累着自己的感情,生活中具体审美对像就常会有触发作者创作欲望,引起作者的情感共鸣,才会有了创作的激情和欲望,发自内心的流露,使艺术感情得到物化。艺术家是以他的想象冲动,甚至不同寻常的观念等方式来表现内在的精神,情绪,最令人难忘的当属法国的印象主义大师凡高的作品了。他的内在情感的发泄,近乎神经质。他全身心投入到室外写生、麦田、松树、星空、向日葵等,同他内心一样沸腾、汹涌、燃烧。其《群鸦乱舞的麦田》更是在黑色压抑之中表现了心灵的振颤。他把精神冲突和心理运动的本质把握在强烈的色彩表现上,并成为西方现代艺术中表现主义的先驱。
艺术创作的个体体验,可以说是从主体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切身感受出发,把自身置于对象中来领悟,而不同于一般所说的经验,经验可以积累,可以学习,可以传承,而体验作为精神情感的形式是只来源于个体的生活实践,而且总是以当下的状态存在,如身临其境,触发灵感和感悟,再把这种艺术体验用适合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现实的体验,与人类的共有经验形成共鸣。所以,只有真正的艺术家能忘我地融入自然之中,达到物我交融天人合一,就会唤起无穷的艺术体验,创作出血多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了。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存在,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生命,就决定了一切体验总是在个体心理层面上发生,并与个人的生存状态、需求和情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认识的对象既然有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属性,独立于主体之外,而是由于体验的这种个体精神参与,使得艺术家们在进行创新时,即使画的是同一题材,都有截然不同的创新角度和作品形式。
个体体验这种心理活动的产生于个体自我的生存状态、 需求、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决定了一切体验无不具有全身心的参与和投入的特点。因此它的深刻性是其他意识活动无法比拟的,个体的心理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心理基础,而生理反应和心理变化的这种密切联系,会进一步强化个体自身的情绪体验。
正是因为体验具有如此重要的一些特性,就使它成为艺术创新过程中由自然转向艺术的关键。自古许多著名学者、 艺术家强调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强调写生,抒发情感,注重人的修养,如“读书万卷,不如行万里路”。但今天许多人就以种种借口把自己抛出这个生活之外,把前人实践后的感悟当作自己照搬的经验,扔在“邯郸学步”,不仅误解了先生们的警语,而荒废了自己的青春,失去了自我体验。
艺术行为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再创造,凝聚着作者的心灵体验和时代审美特征。强调个体体验,才能不断丰富和充实艺术家的生活素材和情感积累,形成自己独有的表达语言, 和特有的艺术作品。从古至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都体现出作者审美情感和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曾说过:“方法是从接触自然中产生的,随着情况而发展,它就在于给你的感觉找出适当的表现形式,并在这些感觉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美学。”正是由于这种个体体验是艺术家在长期的生活经历和思索过程中形成,也集中反映了艺术家的经历、人格、审美、 技巧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方式,而且,会推动其在创新过程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或语言形式,可能形成特有的风格,或多种风格的审美面貌。
伟大的艺术家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说:“范式不具备物质存在的东西不隶属与莫衷物质的分类,凡属于未来精神的东西,只能在情感中实现,而艺术家的才华是通向这种感情的唯一通路”。
总之,对个体体验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化涵养,丰富和深化个体体验是每一位有志于艺术创作实践者永远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文艺心理教程》童庆炳程正民高教出版社2001年4月1日版
[2]《艺术创作论》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上海教育出版社
[3]《艺术》(英)克莱夫贝尔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个体体验 篇5
也许是艺术家天生性格使然,也许是常年版画训练所带来的理性和严谨,在艺术创作时,比起灵感的火花和艺术家的直觉,梁业健更加依靠的是自己的知性。这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一致性和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特征。这种一致性既表现在作品的主题上——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也表现在画面的形式语言和视觉效果上。
在他的本科毕业创作的黑白木刻系列《飞》当中,画面呈现的是一个个超现实的自然环境,反复出现的云朵、水潭、岩石等共同塑造了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充满了象征意味。在这个世界中,艺术家并不试图和观众进行沟通。唯一的交流就是艺术家自己的沉思和精神对话,所以我们不妨把那一个个紧闭双眼或跳跃、或站立、或飞翔的人看作是艺术家“有距离”地对自己个体状况的解析和对生命状态的表现。在作品中,艺术家表达着想要逃离现实,到达理想彼岸的愿望。在画面中艺术家没有太拘泥于各种繁琐的细节,而是用简单的几何形对画面进行分割,形成黑白对比强烈的画面。各种刀法运用熟练、组织协调,每根线条、色块都“刀味”“木味”十足。作品整体透露出一种明净、单纯的味道,这一点也在他的水印木刻作品《找个地方停下来》《无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梁业健 黑白木刻 60cm×90cm 2011年
梁业健 /黑白木刻 60cm×90cm 2011年
梁业健 /黑白木刻 60cm×90cm 2011年
梁业健 黑白木刻 60cm×90cm 2011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58cm×78cm 2014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58cm×78cm 2014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58cm×78cm 2014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58cm×78cm 2014年
虽然这两个系列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却非常精彩。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沿用了以往作品的形象,并进一步拓展:简化的人形、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波澜不惊的水潭等再一次出现在画面上。通过黑白灰、点线面关系的处理形成画面的节奏和层次。水墨的渗透显示出的笔墨韵味则透露出中国画的味道:黑色滋润而厚重,局部的肌理丰富而细致。画面灵动,富有诗意,表达了艺术家想要超越现实,进入到理想的精神世界的希望。
至于近期的新作《逸境》系列则显示出艺术家一些新的探索和思考。和之前的作品相比较,画面出现的不再是一个超现实的空间,而是来自于一个现实的空间——艺术家学生时代生活过的雁山园。画面上抛弃了之前的戏剧性的想象,艺术家对现实进行了主观的概括、提炼,树木、房屋、远山、小径、池塘、草地、灌木丛、围墙等被安置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人物省略掉所有的细节,仅仅用线条的方式勾画出外轮廓,或低头行走或仰望天空。画面空间的变化显示出艺术家内心微妙的转变,用艺术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理想也许就应该健立在现实世界里”。面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艺术家试图从早期作品的矛盾和逃离中脱离出来,重建理想与生活的关系,在对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理想的沉思中来寻找人生的答案。
以上的绘画可以看成是一个系列的延续,也成为艺术家思想、情感发展状态的视觉记录。
另外值得一提的作品是《青影》。这件作品获得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银奖。这件作品依然采用水印木刻的方式来进行。画面上7个姿势各异的、倒立的人与影子相互重叠遮挡,形成了丰富而富有节奏感的黑、白、灰的变化和穿插,再加上自由的线条使得整体和细节完美的统一在画面上。“倒立的人”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德国著名艺术家乔治·巴塞利兹的典型标志——上下倒置的人物。两位艺术家都把描绘对象处理为倒置的状态,只不过两者之间的艺术诉求不一样而已。乔治·巴塞利兹有预谋的颠倒物象,以此挑战观众的视觉习惯,使得观众不得不从对绘画主题的关心转向关注色彩、笔触、肌理和视觉冲击力。而这正是乔治·巴塞利兹在他的艺术中所强调的:“我想绘画不一定得画有趣的题材,绘画的形象不再具备固有的重要性,所以我选择没有意义的东西。绘画客体不表达任何东西。绘画不是一个达到目的的手段,相反,绘画是自发的。”而梁业健的“倒立的人”则来自艺术家本能的反应和选择,通过对一种非正常的人体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艺术家个人的生命体验和对社会现实的反应,强调其观念性。
梁业健 水印木刻 60cm×45cm 2014年
梁业健 水印木刻 60cm×45cm 2014年
虽然大家更熟悉的是梁业健的水印木刻作品,但是作为一个青年艺术家,他并没有把自己限定在这一领域上,而是保持着对各种艺术种类的好奇和探索。他既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版画,尝试了多种版画媒介——从黑白木刻到水印、铜版,并且也不断地进行着水彩、摄影等媒介的实验和尝试。一方面他继续锤炼绘画语言和技法,另外一方面继续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清晰自己的思路,寻找合适的艺术语言方式,把自己想法和体验表达出来。对于他来说,没有一种艺术材料、艺术媒介是边缘的、不能涉及的,从各种清规戒律、标签中解放出来,保持一种艺术创作的自由和实验精神成为他面对艺术时的态度。
梁业健对艺术的思考、探索表现出超越他年龄的成熟和自觉。发自于内心强大的信念和理性,让他能够摆脱外界的浮躁喧嚣,以一种良好的状态进入到艺术创作中。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保持着一种对艺术单纯的热爱和尊敬。这种纯粹性成为了他创作的动力和出发点,使得他能够不纠结于名利,保持内心的纯正,一心一意集中于艺术本身,探索艺术更加本质的内容,创作出真正具有深度的作品。不得不说,面对未来,梁业健是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的青年艺术家。我们有理由期待他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