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行为特征

2024-07-03

个体行为特征(精选6篇)

个体行为特征 篇1

摘要:个体的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分析和了解,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心理影响、生理影响、环境影响、情势影响、社会态度影响和组织内因素影响。对此,本文以情感为视角,浅谈并加以说明其对个体行为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情感,个体行为,心理

一、情感的含义

情感属于态度的一个部分,情感和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性和一致性,它是态度在生理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在《心理学大辞典》中被解释为:“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另一方面,一般的普通心理学理论指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表达出来的态度和感受,两者的区别在于,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情感则侧重的是社会需求欲望。

二、情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人的情感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道德感和价值感,具体表现为美感、仇恨、厌恶、爱情、友情、亲情等。本文仅以亲情、爱情、友情以及群体感情为重点进行说明。

(一)友情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人们在界定何谓友人的时候,通常运用以下词汇:患难见真情、同甘苦共患难等,正因为真正的朋友来之不易,才使得友情对个体的行为的影响深远。在美国调查机构盖洛普任职的汤姆·拉思(Tom Rath)在《死党朋友:你生命中不能没有的人》一书中队大量采访材料进行了深入分析,拉思指出,如果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那么这个人拥有健康饮食习惯的可能性将会比其他人提升五倍左右。婚姻是否能够成功,友情的作用比身体亲密接触作用要大五倍。拉思在分析中海发现,一个患有心脏病的人若没有三到四个关系亲密的人,那么他的死亡的可能性将比其他心脏病患者大两倍。

还有研究表明:有朋友的人比没有朋友的人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更勇于挑战,并具有更高的合作精神;在面对危机处理时更能冷静并反应迅速作出明智的决策;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体会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因此,友情作为个体的情感支撑,为个体提供情绪发泄的途径,朋友之间共同分享、相互帮助促进个体积极行为。在冲突解决和共同任务活动中,友情使人们更容易交流信息、相互合作、协调一致,从而完善个体行为社会化。

(二)亲情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亲情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互相的,不是单方面的,二是立体的。我们这里所指的亲情主要是指家庭直系亲人之间的感情。家庭是一个面对面进行交往的初级群体,在这个初级群体里面,亲人充分接近,他们的接触方式是面对面地直接进行;亲人人数较少,且相对稳定,他们之间的互动频率很高,亲人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亲人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同时,亲情又是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使得亲情对行为的影响在其效果上显得异常有力。

《生命时报》记者对此专门采访了英国伦敦大学心理学博士霍文斯。霍文斯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国某项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直都有父亲的印记。”霍文斯指出,这一现象与父亲对自己儿时的教养模式有密切关系。一项心理调查研究结论显示,婴儿在3个月时见到父母就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当父亲接近婴儿时,孩子会显得较为兴奋,会耸肩挑眉,显示自己很高兴;而看到母亲时,就表现得较为安静乖巧。这是由于,母亲抱自己的孩子时,习惯用相同的方式,而父亲通常会变换手法来抱自己的孩子。从幼儿时期到少年时期,父亲不断变化与孩子的身体接触方式,孩子能够较早地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感受,学会适应他人,而当他们成年后,往往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正如萨卡迪所说,这种亲情的影响是稳定而长期的。根据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精神分析理论,这主要是由于子女对父亲的信任情结强于其对母亲的依赖。因此,相对母亲而言,与父亲感情更亲密的孩子更有可能拥有外向开朗的性格,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具有主动性,更有担当和责任感。在生活中更加勇敢无畏,体现男人的阳刚;相反,与母亲感情更加亲密的孩子更加细心体贴,行动更为谨慎。

(三)爱情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殉情”行为的产生,可见爱情的力量之大,为了爱一个人可以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人们常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零”,其实恋爱中的女人智商并非真的降至为零,只是在特定的情感环境中,相对男人而言,女人的行为更易受爱情的影响。恋爱中的女人心情愉悦,也正是这愉悦的氛围教她们放松了警惕,变的傻头傻脑起来。恋爱中的女人其思维、语言和行动都呈无序状态,说这样的女人智商为零,绝不为过。恋爱中的女人更易做出冲动、感性的举动,在小事面前会更加细心斟酌,言谈举止更加端庄优雅,对他人也会表现出反常的温柔。拥有爱情的人通常会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爱情是最好的护肤品、美容剂,因此人们常说恋爱中的男女是最美的。离婚的人往往心情沮丧,表情痛苦;拥有爱情的人们高兴时喜笑颜开、手舞足蹈,懊恼时垂头丧气。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不仅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而且对工作和生活带来负面效应。

(四)群体思维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85%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人是一种群居动物,社会人假设就是告诉我们社会上活动的员工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某一个群体的一员有所归属的“社会人”,是社会存在。人具有社会性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组织的归属感比经济报酬更能激励人的行为。因此一个人拥有良好和睦的群体感情,不仅利于激发个体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还能激发人的善良热心的本质,使其更加乐意帮助困境中的人们。在任何一个组织里,同事或者同伴的支持与鼓励,会促使一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斗志和奋进。

南开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辛根据自己多年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分析认为,社交恐惧群体最开始容易产生自闭心理,其后会感到深深的孤独感,并伴随有被别人遗弃的自卑感。在这一系列负面心理影响下,最易产生偏差行为。例如,性格懦弱,不能积极向上地生活、工作和学习,性格怪异,难以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缺乏团队和合作精神,常常片面看待问题,喜欢无中生有,处事态度和行为极端异常,遇到挫折很容易放弃等。

三、总结

尽管很多学者在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方面做了大量文章,但是关于情感因素涉及甚少。综上所述,情感对于个体的行为影响深远,波及个体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领域,所以,有关情感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笔者才疏学浅,只是简要分析了个中影响,谨以此文引起更多的人对此领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叔湘,陈会昌,陈英和.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研究.心理学报,1997,29(3):51-58.1、李叔湘,陈会昌,陈英和.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研究.心理学报,1997,29(3):51-58.

[2]、孙彤.组织行为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2).69-792、孙彤.组织行为学「M」.中国物资出版社,1986(2).69-79

[3]、卢盛忠.管理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1)45-523、卢盛忠.管理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1)45-52

个体行为特征 篇2

从建立团队之初我们就坚持以上述特征为标准建立和打造团队,做好选人、用人和育人:在选人方面,我们加快招聘进展推行伯乐奖即内部员工推荐奖;在用人方面,为提高新兵作战能力我们建立试用期考核系统,新代表每日上交日报,督促地区经理及时帮助代表适应市场需要;在育人方面,为提高代表工作效率,我们要求代表的客户拜访数量每天不少于10人,每周不少于40人次。此外,为了提升代表的工作动力,设定大区特别奖励,与每位代表每季度明确指标和绩效考核政策,并签署绩效考核书。加强地区经理专业化的协访,建立协访标准制度,要求地区经理每月协访不少于12天。加强例会管理,完善例会流程,每次例会均要求进行产品知识考试和幻灯演讲比赛以此提升狼性团队的战斗力。

上下同欲者胜,打造狼性团队不只是一句口号。为了形成对狼性文化的认同,我们大家共同确定了狼性团队的共同语言:

团队名称:中部大区野狼军团

团队口号:敢拼才会赢!

团队精神:亮剑精神

团队标志:孤狼啸月

团队战歌:《相信自己》

团队激励:爱的鼓励

团队文化:狼性文化

并且,我们用各种形式让团队成员学习狼性的精神和狼性的处世哲学,尤其加强对四个区域经理的辅导,将他们培养成能够带领各自团队实践狼性精神的团队领袖。

个体行为特征 篇3

关键词:个体行为;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90-02

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促成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同时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促成教师自我加压,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以点促面,实现师资队伍的整体优化,成为当前学校所要研究的迫切课题。

一、个体行为激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新课程改革使得教师的角色转变,从“传道、授业、解惑”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对教师的自身信念,课堂教学能力,教师教学技能,教育科研的素养,反思能力等等都提出更高的目标与要求。但是,高级职称的教师和部份青年教师,由于渴望成功,进步积极性减弱,也有部份年轻教师受拜金思想影响,受社会大环境的干扰,进取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对自我专业发展要求不高。然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成效,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能否实现。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有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所以教师队伍建设除学校规章制度,需要通过个体激励机制从而促成自身专业与素养的发展,达到群体的优化。

科学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人只能发挥自身潜能的20%——30%,只有人始终处于亢奋的情绪状态下,这种情绪有利于“个体潜力”的发挥,从而增长人的才干,个体行为激励,能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人处于亢奋的情绪状态,使其发挥内在潜力。

二、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

激励的最终目的是促成教师成长,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所以不得不研究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教师成长既有内部因素,也要外部因素。

1、成才动力。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分析,教师成长主要靠“内动力”,这种“内动力”主要来源自己对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自对困难和厄运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取胜的强烈欲望信念。困难和机会、挫折和成功总是并生的,对于永远希望进取的人来说,困难和挫折也许是他们人生的动力与财富。教师自己的惰性,满足自负、自我原谅、自我开脱是成才的主要障碍。要克服这种局面,促成教师的不断进取,自我加压,必须有一种激励的力量,去激发他的“内动力”。

2、学习能力。这里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选择、自我调整、自我提高的能力。根据国外的一项研究:就直接影响学生活动的教师来说,其成果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地选择能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教学行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强调,教学就是思维,就是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调整自己教学行为的过程。所以可以把教师学习能力界定为教师自我修正能量即教师意识到、参加予、投入到他们自己的教学认识过程并不断改进它的能量。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种说法对现在和将来的教师都已经不够了。一是“杯”和“桶”还是线性关系,而知识量是按指数增长的;二是“桶”里的水是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实际可用量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自己也要终身学习,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我们就要研究促成教师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

3、学校管理与科研氛围。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切实有力的措施,包括目标确定、政策导向、奖励机制、激励机制等,都对教师发展有重要影响。措施有力、管理得当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推动了作用。反之,对教师发展听之任之,任其自生自灭,那就会影响教师的成长。所以良好的科研氛围,良好的学风,浓烈的学术气氛的环境,有利教师成长成名。

4、经济待遇。在这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待遇的提高是衡量教师地位的重要杠杆。在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地区、学校、教师的待遇到越高,这就促成教师不断进取,力争教育教学技巧的优势,来确保自己工作的稳定,或向更好的目标发展。

三、教师个体行为激励的有效率途径方法

1、搭设平台,开展教学大比武活动

只要体验到一次奋斗后的成功的快乐,一个人便会产生喜出望外的激奋心理,增强自信心,并会再追求下一个或更高层次的成功,即形成“成功——自信——又成功——更自信”的良性循环。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成功强化效应”。

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很好利用“成功强化效应”,即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帮助教师先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让他们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以强化自己的信心。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不同层次的水平。开展校内外教学评比活动。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课件比赛、说课比赛、十佳教师评选,让每位教师有展现其“闪光点”的机会。然后让不同层次水平的老师参加县、市、省级的基本功大赛、优质课评比、说课评比、教坛新秀、名师的评比,学校应给予鼓励,对教师某次不成功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急于评价。让教师在评比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让教师在成功的喜悦中去制定更高的目标。

2、树立典型,充分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化提出人的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最高一种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当教师个体认定自己价值已经实现,自我的期望已完成,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就大大减弱,如高级职称评定后的教师对自我的要求降低,前进的动力明显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有一个新的载体,为教师个体激励注入新血液,所以学校树立典型,确定了校内的骨干教师,让个体在享受自我价值实现中,承受新的竞争与压力,他们必须在这群体中自己的特长,有自己的实力,有起着带头人、领路羊的作用,在某学科或某方面确定有过人之处,独到的地方,否则得不到群体其他成员的尊重与认可,这就促使教师个体不断进取,不断开拓创新。endprint

3、丰富载体,积极发挥群体的激励作用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有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做一件事时,可以促进个体活动的效益,出现增量或增质,如学生打破体育记录往往是产生于运动会上,它实质是群体对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结果,当然也是相互感染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普利特进行的“群体效应”实验也证明了一事实。我们都体会得到,群体的激励作用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适度的竞争环境也可以促进群体和个体间形成“比学赶帮”的氛围,诱发个体发挥自己的潜能。所以,学校开展先进备课组的评比等。并将评比结果给予分等级的奖励,让每位教师自觉树立群体意识,具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积极主动地参加集体的各项活动。引导教师在竞争中学会合作,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在合作中增强竞争意识。

4、建章立制,促成教师个体激励的长效持久

一次活动,一种载体对个体行为的激励,有一定时限性,学校应积极构建一种长效的激励机制,才能促成个体行为激励的持久、深入开展。教育管理者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出台或制订师资队伍建设的方案,并且这种方案既与教师个体经济直接挂钩,又与教师个体政治荣誉密切相关。积极开展以备课组为单位的“磨课”活动,以问题为纽带,化结果为过程,通过磨课发挥个人的长处,发挥个人的才智,激化人才的潜能。实施“师徒结对”方案,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规划等,然后制订评定的细则与相关的激励机制。

四、关于学校激励应把握的原则

1、应该提倡同步激励,即物质与精神同步激励。研究者认为,鉴于我国目前的特定历史条件以及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的制约,只有将物质与精神激励有机、同步地实施,使物质与精神激励都处于高值,才能取得最大的激励效果。相反,如果物质与精神两个中任何一个处于低值,就无法获得最佳的激励力量。为了做到同步激励,应该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各项措施同步实施,如在教师管理方面,我们既要强调对教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强调教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又要给教师办实事,切实解决教师中多年存在的诸多生活不便,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实惠。只讲精神激励,没有相应的物质措施跟上,教师的积极性就无法持久;而只讲物质条件,忽视了正确的思想指导,也会走上一切向钱看的歧路。

2、经济激励要兼顾公平分配。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有限,相发一部分教师生活水平还不高,因此,经济诱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激励诱发因素。很多教职员工十分关心分配,希望自己的贡献能取得相应的报酬。如果满足了教师的这一愿望,他们的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相反,如果分配不合理的话,教师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极大挫折。所以利用经济的激励手段时既要破除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二是要防止差别过于悬殊。无论是无差别分配,还是悬殊差别分配,都会引发不公正感,一旦有了不公正感,教师就会不安心教学,学生就会不安心学习。所以学校把公平分配当作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时,尽可能地制定出能为广大教职员工接受的比较合理的分配方案和分配差别比例。

3、深入分析教育工作中的激励因素和负激励因素

如果我们把那些能调动积极性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那么同样我们可以把挫伤积极性的因素称为负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和负激励因素好比是一个连续带的两端,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本来是激励因素的东西,弄得不好却变成了负激励因素。例如,教师队伍中的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工作,做得好是激励因素,做得不好就成了负激励因素。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就是要正确区分哪些是激励因素,哪些是负激励因素,然后创造条件,促使负激励因素向激励因素转化。

4、兼顾教师激励与人性化的关怀

教师行为激励是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潜在积极性,使之不断提高工作成效,出色地完成既定的任务。每一个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清楚地懂得,要使学校成效显著,就必须抓住激励问题,把员工的动机有效地引向教育组织的目标上去。

但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作,教师身心容易疲劳,学校必须要创设环境,开展适当的文娱活动或休养给予疏解,既要促成教师个体的积极进取,同时要让他们留恋于集体生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才能稳定师资队伍,才能建设一支有朝气、有能力、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 《中华名校管理集萃》陈玉琨.杨永博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行政学》吴志宏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浙江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计划《立项课题优秀成果选》浙江大学出版社.

对个体消费行为的伦理思考 篇4

对个体消费行为的伦理思考

消费的`个体行为决定消费伦理在个体消费行为中有重要的意义.个体消费有质和量两方面的道德准则,我们从中可以评价个体消费行为的道德与否.通过对奢侈、吝啬、不良消费行为的分析,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克服消极消费行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作 者:李承宗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长沙,410079刊 名:洛阳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UOYANG UNIVERSITY年,卷(期):200217(1)分类号:B82-053关键词:个体消费行为 消费伦理 消费习惯

个体行为特征 篇5

【关键词】心理学;社交网络;个体行为;用户分析

在新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手机、IPD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人数增加的情况不容忽视,社交网络用户的个人行为应该受到规范和管理。商业企业一定要重视利用主流手机社交软件的使用来降低市场开发活动中的难度。通过进行管理活动中的社会性网络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一、我国社交网络用户的发展现状

当今时代,经济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各种高科技电子“舶来品”不断抢占我国市场,社交渠道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极大丰富。大学生群体在使用手机进行网上冲浪活动越来越频繁。手机腾讯公司的QQ、微信(微信聊天软件从2011年推广使用,用户每年呈亿级单位增长,从2011年的1.2亿人迅速飙升至2014年底的5.4亿人。)相比较传统社交网络平台,微信工具以其交流的便捷性和支付工具与交流方式的统一性,逐渐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在心理学视角下开展社交网络软件分析,我们发现,微信软件结合了当今时代最为流行的支付方式,吸引了广大用户的参与。广大群众都有“从众心理”,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开发了众多的功能,比如“抢红包”等功能,吸引了大量的用户使用微信。根据用户使用微信软件的频率,我们发现每天一次使用微信的人数达到36.23%,每天多次使用微信的人员也有31%。

二、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

1.积极心理学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对人具有暗示作用,它突出人的美好心灵与优秀品质,可表现为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技术、一种行动。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必须树立新的心理学分析观念,构建新的社交软件运用途径。首先,技术人员要坚持与时俱进原则,不再受传统理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发现的优势、长处,促使用户潜力得以开发;其次,教育人员需强化积极心理学教育,对社交用户积极品质进行培养,促使社交用户的抗挫折能力、自我调适能力增强;再者,教育人员要突出社交用户主体地位,利用积极心理学对社交用户进行引导,指导社交用户进行自我鉴别、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启发;最后,要将素质扩展作为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促使社交用户活力得以激发,有利于对社交用户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根据我们国家工信部在2014年底作出的一项调查显示:92%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会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等交流工具进行网上活动。其中,70%的大学生经常性地使用手机软件新媒体在互联网上冲浪,进行资料查询、阅读材料活动。学习,上网聊天以其观看影片等活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在開展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侧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积极宣传同时,强调当代大学生社交用户的历史使命感,强化社交用户“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意识培养工作,通过有效的沟通,QQ群和微博等聊天工具中,与更多的社交用户进行相互了解和沟通,加强网络发布平台与社交用户之间的相互信任,发布一些思想政治宣传中的最新信息。

2.个性心理倾向的作用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多种文化观和不断改变的社会价值观对社交用户的心理管理和教育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具体的困难。在不断碰撞的思想教育活动中,网络信息的发布和管理平台工作人员应该通过网络思维的交互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个性心理倾向对态度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个性的主要表现,在个性结构中包含多个活跃因素,例如兴趣、动机、需要等。需要是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动力源泉,在心理学视角下开展用户个体行为分析,教育人员要明确社交用户的心理特征,对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进行激发。技术人员需采用多元化的分析形式,对社交用户的不良动机、消极情绪进行抑制,鼓励社交用户投入到健康的额网络活动中,促培养高尚情操,引导社交用户抵制不良兴趣,抵制社会中的各种诱惑。通过尊重社交用户个性,对社交用户实施心理学教育,有利于做好社交用户管理工作,进而提高管理效率。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社交用户健康教育过程中,首先需清理过去事件,对现阶段社交用户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找出过去事件中的不合理因素,明确社交用户心理问题是因何种因素所致。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重新评价自己的过去,促进积极情感体验形成的过程,能够帮助社交用户对自身健康状况做出客观判断,增强对自身的进一步认识。

3.对用于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影响

就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所谓心理健康,并不是单纯指没有心理疾病,而是要注重积极情绪的培养,使人获取良好社会功能。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需具备积极心理潜能,在影响过程中,要重视培养积极心理潜能,例如培养情绪情感体验、培养积极思维活动等。为了强化对社交用户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教育期间,还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通过构建该系统,可及时获取到信息资源,对用户等要素进行整合,充分发挥积极心理学的影响功能。与传统消极网络价值分析观念相较,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张丽璇.当代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行为研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D].北京化工大学,2011.DOI:110.7666.

[2]欧卫,谢赞福,谢彬彬等.基于 LDA 模型的社交网络主题社区挖掘[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4,(8):21-25,29.DOI:10.3969

[3]崔婧.社交网站(SNS):人际传播的延伸——以开心网为例[D].河南大学,2010.DOI:10.7666

[4]吕钦钦.社交网络自我暴露行为与线上人际吸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聚友网”为例[D].北京大学,2015,11(30):149-152.DOI:120.1047

[5]管理,郝碧波,程绮瑾等.不同自杀可能性微博用户行为和语言特征差异解释性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3):349-352.DOI:10.11847

[6]李如圣.社交网络媒体对中国汽车消费者品牌偏好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1,21(3):149-52.DOI:110.110

个体行为特征 篇6

关键词:前景理论知识共享有限理性决策行为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2)06-0077-04

知识是有价值的,知识的获取要付出代价及成本。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对实现组织知识增长和价值创造有重要影响。从已有文献看,学术界对组织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行为研究大多集中于信任及社会网络关系上,将个体之间的信任和社会网络关系看作是影响知识共享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有学者对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和动机作了研究,认为不同个体有不同的知识共享动机,不同动机影响到知识共享意愿不同。如谢荷锋[1]将企业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划分为个人利益驱动知识分享行为和集体利益驱动知识分享行为两类。王晓科[2]从不同理性动机驱策的前提假设出发,用博弈论分析了互惠、声誉、利他主义等不同支付实体作用下的隐性知识共享决策。何会涛[3]认为,知识共享是选择性很强的行为过程,共享行为导向对共享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但就包括上述文献在内的已有研究成果而言,以人的认知局限性为研究视角的并不多。

个体认知涉及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任何个体受其经验和偏好等约束,不可能获取与知识共享决策相关的所有完备信息,更不可能具备完全精确的计算能力,因而其知识共享决策行为往往建立在有限的理性认知基础上,并通过权衡获取知识付出的成本及知识共享可能取得的收益做出选择。同时,因组织制度基础、组织管理者的行为等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个体从认知心理出发对知识共享与否的判断,从而也使得个体知识共享不可能按某种特定的运行规则来进行。基于此,本文在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有限理性条件下组织内部个体知识共享决策机理,旨在更进一步解析组织知识共享问题。

1有限理性主体知识共享决策机理分析

按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人们通常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组织中涉及个体层面的专有知识大多属于隐性知识,组织知识共享研究也主要与此有关。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体化的知识,是个体所拥有的信息、经验等无形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不仅深植于个体行为中,而且与个体的价值观及心智模式相融合,与个体的经历、修养、思维方式以及受教育层次等有密切关联。一般地,个体通过合作和知识再创造与他人分享隐性知识[4]。首次提出隐性知识概念的波兰尼(MichaelPolanyi)认为,知识不能脱离认知主体,只有和认知结合的知识才可称之为知识。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会的以及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知识,这种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知与判断。个人层次的隐性知识通常因与其艰苦的努力相伴随,因而出于回收投入成本和精力的考虑,个体往往会对隐性知识有垄断要求,而不会随意将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共享。在波兰尼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并就隐性知识的特征达成了一定共识,如认为其具有模糊性、主观性、个体依附性等。

现实中,隐性知识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而存在共享障碍:一是隐性知识主体主观上担心知识共享会导致其既有特权、地位或竞争力等现实利益或潜在利益丧失而不愿与他人共享知识;二是客观上知识接受方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与知识传递方不对等,导致知识共享效果不佳甚至根本不可能实现共享预期。本文不考虑上述第二种情况。换言之,假定只要知识主体有共享意愿,则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不存在传递方和接收方彼此之间因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有太大差异而产生的约束。

20世纪90年代始,学者们开始关注知识共享动机问题,研究主要以需求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为基础[5]。在理论构架方面,大多数研究的重点放在组织宏观层面,也有一部分研究关注组织文化层面,只有少数研究在于个体层面的变量,如互惠、信任和社会网络关系等[6]。但如前所述,组织内部个体知识共享及流动不会自然而然发生。实践中,不仅是个体对知识共享的态度和主观看法影响着其知识共享决策及行为,而且组织制度及激励措施等都须借助于个体心理加工过程才能最终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个体理性始终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知识共享决策行为的发生与知识拥有者个体认知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大厦构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基础上,认为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是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行为目标是追求其自身福利最大化。作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组织中知识主体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下,必然应对其拥有的隐性知识实施完全垄断,杜绝一切可能出现的共享行为,其结果将使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固化在某一水平或某一层次上。这种状况显然与现实相违背。正因为如此,用理性经济人假设解释现实中组织内部个体之间的知识共享关系显然具有局限性。西蒙以及卡尼曼等学者将有限理性和非理性作为行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和主题,倡导并注重对人类经济决策行为的心理和认知基础的考察,为现代决策理论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西蒙(H.A.Simon,1947)指出,现实中的决策者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以及决策情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偏离“理性原则”,由此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Kahneman和Tversky的研究成果则向人们展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决策可以系统地偏离传统经济学的理性假设[7],从而打破了规范性理论关于固定偏好的神话。通过认知心理学的实验,他们还发现,人受记忆能力或知识水平的制约,通常只会利用自己熟悉或能够想象到的信息进行直觉推断;在进行决策时,由于对参照点的选择不充分,会在决策中产生锚定效应偏差。例如,就组织中的个体层面来看,其知识共享更多地来源于信任基础上的自愿合作;隐性知识主体在受经济利益及组织规则制约的同时,还受组织关系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关系是组织中知识资源流动的重要渠道。知识主体利用自己所熟悉的关系,凭借直觉推断知识共享的价值及意义,寻找诸如金钱、声望、名誉、地位等机会,并在一定范围内评价和交换资源,利用机会。这种行为所体现的正是有限理性个体在知识共享决策中追求潜在的长期合作利益或共同利益的锚定效应。

nlc202309032029

2有限理性主体知识共享决策理论基础

认知活动和人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内在的思维活动和外部环境因素的结合,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知识的存在与活动状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除了极端情况的显性知识和极端情况的隐性知识外,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还有兼具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特征的知识。相对而言,在是否进行知识共享的决策行为中,这部分知识共享决策行为更易受个体认知心理活动的影响。

1979年,Kahneman和Tversky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有力地说明了人们在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诸多异常现象。前景理论将前景选择过程分为编辑和评价两个阶段。决策者在编辑阶段主要是对所给定的各种可能性进行事前分析,并得出简化的重新表述,以便为评价阶段进行选择奠定基础。这里所谓前景是指各种风险的结果,前景选择遵循的是特殊的心理过程与规律[8]。Kahneman和Tversky认为,正是编辑方式形成了对相同决策问题的不同“构架”,从而产生了偏好和选择的各种不一致现象,即框架效应。换言之,在编辑阶段,组织内部拥有隐性知识的个体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各种知识共享方案的报酬和成本信息,通过产生的结果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依据自我确立的参照点标准不断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个体认知不同,对知识共享与否的决策构架也不一致。评价阶段是决策者评价各种经过编辑的可能性,即运用“价值函数”和“决策权重”对期望进行估值,选择价值最高的情形。其中,价值函数是该理论中用来表示效用的概念,描述未来的结果和投资者主观满足程度之间的关联性;决策权重说明的是未来某个事件的概率变化对总体效应的作用。例如,在组织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认知中包含着对知识共享行为及结果的自我评价过程,若评价认为知识共享带来了个体在组织中所处地位提升、自我效能增加等结果,则与之相关的个体会随着上述估值的提高而提升主观满足程度,进而选择继续进行知识共享行为;反之,若自我评价结果与期望得到的结果差距很大,个体认为其进行知识共享的收益远远小于为之付出的代价,则其知识共享动力必然不足甚至可能对知识共享行为产生强烈的抵触。

前景理论所描述的是实际决策行为。按此理论,价值的载体在于知识共享行为导致的财富改变而非财富的最终状态。当然,这里的财富构成远比物质资产交易中面对的财富构成要复杂很多,因而度量难度也大很多。经典决策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表明,只有在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带来的效用大于其为获取知识付出的成本时,完全理性的知识共享主体才会选择进行知识共享。但前景理论表明,任何选择和决策的做出都依赖于一定的程序,这种程序不需要决策者完全理性,知识共享带来的财富改变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情境下的决策相当于决策者针对不同前景进行的选择;现实中,知识共享决策者由于精力、能力和信息等方面的局限,不可能对所有知识共享效用和成本进行全面、详尽的计算和评估,因而做出的决策往往基于启发式思维,这种思维偏向可能导致判断的偏差,使不同个体的知识共享决策行为呈现不同的特点。

3有限理性主体知识共享决策特征

凯恩斯是最早强调心理预期在决策中作用的经济学家。他不仅强调心理预期在决策中的重要性,而且认为决定决策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因素。在他之后形成的行为经济学理论正是从心理特征、资本市场条件和政府行为等方面的结合分析问题,且考虑了人类决策行为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和非标准偏好的作用以及人们的心理对决策的影响,前景理论就是一例。该理论以强有力的经验证据为基础,指出人们的决策是按照一定的准则和经验进行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行为在不确定条件下背离理性选择的现象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为分析组织中有限理性个体的知识共享决策行为特征提供了依据。

首先,个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以相对于某个参照点的利得或损失为依据,而不是传统理论所认为的期末财富或消费[9]。由于参照点的存在,使得预期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例如,有限理性个体在做出知识共享与否决策时,通常以某个参照点为出发点,而参照点的选择并不以组织所实施的单一的某种物质激励为标准,而是综合了诸多因素在内。参照点不同,判断结果不同。据此理论,人们在进行知识共享决策时,往往会选择周围与自己的地位、受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相当的个体的知识共享经历及其结果作为参照点,判断其在知识共享中得到的收益及成本。其中,收益可以是工资薪金的提高,但更多可能是升迁机会及自我价值的满足和体现等。也正是由于有这种心理偏差的存在,人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主观判断相一致或至少相接近的实际事例作为决策参照点,并依此来佐证自己做出的知识共享决策的正确性。

其次,由于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人们对同等程度的收益和损失的态度不一样,在面临收益时,人们大多是风险厌恶型的,而面对损失时又是风险偏好型的,换言之,人们对损失比收益更敏感。就组织中的个体而言,由于知识共享在短时间内可能形成大量知识拥有者,从而改变组织内部某类专有知识的供求关系,给初始拥有这类知识的个体职业生涯带来风险,因而使其在心理上更易于将因专有知识带来的权力或地位等看作收益,而对因知识共享可能导致的地位下降、特权丧失等不仅看作风险,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厌恶情绪。故在是否进行知识共享的决策中,往往倾向于保护已有的权益,以回避各种可能形成的风险。不仅如此,在组织内部,还存在因各种目的组成的工作团队,团队成员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每个成员既是知识传递者也是知识接受者。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因有“多赢”特性,自然被各成员看作是收益加以保护,一般不大可能愿与团队以外人员所共享。

第三,人们基于不同的用途建立保值心理账户和升值心理账户,并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账户。对放入保值心理账户的财富,人们往往具有较强的风险厌恶特点,而对放入升值心理账户的财富则具有较弱的风险厌恶特点,有时甚至主动寻求风险。推而广之,由于某项专有知识是组织中一部分个体保障其既有薪资及地位,并在职场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拥有这类专有知识的个体往往是组织的核心员工,他们势必会在内心将此类专有知识等价于权力、地位或收入,因而作为其个人财富的构成放入保值心理账户,不会自然而然与他人共享这类知识,甚至对共享持很强的排斥心理。反过来,若因组织激励措施得当等原因而使个体与他人分享了某类新知识并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增强了其角色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感,则这类知识很容易被员工放入升值心理账户。作为对组织的回报,他们势必愿意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与其他员工共享,并由此提高组织工作绩效。不过,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知识产品的特殊性,相对于那些可量化反映的物质产品来说,组织较难找到适宜的量化标准,考虑到其对个体知识共享的激励成本相对较大,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组织激励措施的效用,进而影响其内部个体知识共享效能。

nlc202309032029

4结语

人脑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导致人们行为有限理性的根源,认知心理学对人类决策行为的心理规律的研究,展示了人脑对决策信息输入的操作过程。人们在做出有关决策行为时,只能对有限的领域进行仔细算计,其余的领域则受习惯、经验等所控制;人们的行为富于目的性,但这种目的性有一定的限度。行为经济学致力于传统经济学心理基础的现实化,修正了其关于人的理性、完全信息和偏好一致等假设,越来越多地重视情感因素、社会效用等问题,从人自身的心理特质、行为特征出发,揭示影响决策行为选择的非理性心理因素。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相互结合,为从理论上更好地解释人类决策行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就任何组织而言,其内部个体层面的知识共享决策行为选择不仅涉及到人和知识两个层面,而且受具有很高不确定性的环境约束,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个体的知识共享决策行为可能被自利或认知局限性等所左右。因而,结合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理论开展知识共享决策行为的研究是一种新视角。但我们也看到,由于隐性知识构成的特点及特殊的储存方式,影响到知识共享双方及多方互惠的程度、获得共享报酬的价值及其概率等呈现一定的独特性。同时,存在于人体本身的心理认知特征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其隐性知识共享决策行为选择分析面临一定的难度。由此,相关问题还需逐步借助于后续研究的来进行。

参考文献:

[1]谢荷锋.组织氛围对企业员工间非正式知识分享行为的激励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2):92-99.

[2]王晓科.不同理性动机下的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博弈[J].情报杂志,2010,(11):110-117.

[3]何会涛.知识共享有效性研究:个体与组织导向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1,(3):403-412.

[4]施琴芬等.隐性知识主体风险态度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3,(1):80-82.

[5]赵书松等.个体知识共享动机:国外研究综述与本土化的理论拓展[J].情报杂志,2010,(1):114-122.

[6]黄芳等.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的理性行为模型[J].科研管理,2010,(3):120-126.

[7]常鑫,殷红海.DanielKahneman与行为经济学[J].心理科学进展,2003,(3):256-261.

[8]张耀伟.个体决策行为的实验研究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1):138-143.

[9]林钟高,谢升滕.国外行为财务理论述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5-49.

作者简介:陈萍(1966-),女,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知识管理、决策优化。

上一篇:和谐发展下创新教育下一篇:铁路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