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心理特征(共12篇)
行为心理特征 篇1
我国刑法对累犯的定义如下:①“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在五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 应当从重处罚, 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②“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犯罪分子, 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在任何时候再犯上述任一类罪的, 都以累犯论处。”
刑法明确规定了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并且不得假释, 不得适用缓刑, 这都反映了累犯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险性相比于初犯、偶犯而言要大得多。这就对我们监狱干警改造累犯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刑罚的执行, 不仅要让他们认罪伏法, 而且还需要通过自身的积极改造,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自我意识, 培养通过合法手段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那如何才是改造累犯的有效方法?怎样才能使刑释人员出狱后不会再危害社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笔者认为, 这就不得不从累犯的心理及行为的特征研究入手, 只有掌握了这一类群体的心理及行为特征, 才能对症下药, 找到高效可行的改造对策。
一、累犯的心理构成特征
(一) 累犯的犯罪心理特征
1. 不合理需要
累犯被捕前没有以合理的手段满足自己需要的观念, 以法律不允许的手段满足私欲, 因而导致犯罪。
2. 犯罪动机
累犯一般经历多次犯罪, 犯罪动机得到多次加强, 他们的犯罪动机斗争不激烈。犯罪与不犯罪的动机斗争趋于平缓, 犯罪的优势兴奋中心占主导地位, 指向非常明确, 选择非常清晰, 执行非常坚定, 而不犯罪的优势兴奋中心处于抑制状态。
3. 犯罪经验及习惯
累犯的犯罪经验积累丰富, 形成了固定的犯罪习惯。多次的犯罪经历使得累犯的犯罪技能、手段、方法随着犯罪次数的增加日趋完善。犯罪对于他们而言已内化为一种习惯,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和恶化并且难以改正。
4. 犯罪意志
累犯形成了顽固的犯罪意志, 在多次犯罪中增长了见识, 对刑罚处罚的耐受性逐次增强, 犯罪意志坚定牢固, 并且意志的两极性特征明显:正确意志薄弱, 错误意志顽固。
(二) 累犯在服刑期间的心理特征
1. 对初、偶犯的消极影响大
累犯对监狱政策、规章制度以及监狱环境都比较熟悉, 与初、偶犯相比能更快地进入罪犯的角色, 在心理和行为上较快适应监狱。①他们往往具有一定的反改造、反管教、反侦查经验, 但又不会与管教干警当面发生冲突。累犯往往通过对初、偶犯的怂恿而对改造秩序进行扰乱以及否定罪犯角色来实现抗改的目的, 对他犯的消极影响大。
2. 缺少减刑的信心与期望
累犯明知自己属于法律上从重处罚的群体, 累犯刑期通常较长, 减刑的动力不大, 相对代价较大, 减刑的动机并不突出。并且在多次入狱的影响下, 羞耻感和内疚感减弱, 失去对于减刑的自尊要求, 减刑的需要并不强烈。他们对待监狱减刑这一刑事奖励可望而不可及, 因此放弃积极改造的念头, 认为自己没有减刑的可能没必要积极作为。
3. 双重人格
他们熟悉监狱的管教方法, 知道公开对待干警的后果, 但从心底又不是真诚的积极改造, 就会表现出当面对干警惟命是从, 背后散布消极改造的信息。改造的欺骗性较大。
二、累犯的人格特征
张厚粲老师的《大学心理学》一文中论道“人格, 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 这个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由此可知, 人格是一个整体, 是独特的, 稳定的。累犯的人格对其犯罪和服刑改造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 累犯的人格动力系统
1. 累犯的需要特征
其中的不合理需要主要表现为:过分的物欲, 异常的性欲, 错误的精神需求。根据“天津犯罪调查数据库”的调研资料, 在1999年和2002年调查中, 累犯的犯罪性质相对集中, 其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九种犯罪分别为:盗窃、抢劫、寻衅滋事、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伤害、聚众斗殴、诈骗、敲诈勒索和强奸 (含奸淫幼女) 这九种犯罪在1999年和20002年的累犯所有犯罪罪名中的比重合计分别占89.3%和83.9%, ②另有调查统计如下:
这可看出, 财产型犯罪占总数的43.8%, 大于暴力型犯罪36.6%, 远大于其他类型的犯罪。
以上两组数据可知:累犯的犯罪性质倾向于以谋取经济利益为指向, 而这些都是不合理需要占需要的绝大部分的原因。
累犯的价值观特征。累犯的价值观表现出了明显的偏倾利己性, 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完全是为了满足私利和欲望, 越来越多的累犯存在人格缺陷, 具体表现为多疑、焦虑、神经质、自控能力差、狭隘、好斗, 这与他们自私、贪婪、自制力差、为所欲为等社会适应能力低的不良性格有关。测量表明, 累犯的再犯行为与他们的聪慧性、怀疑性、紧张性、忧虑性、有恒性有关, 表现出来即是再犯人员迟钝、知识浅薄, 怀疑刚愎, 紧张困扰, 忧虑抑郁, 烦恼多端、权宜敷衍, 这些因素在再犯心理中起主要作用。
2. 累犯形成了顽固、稳定的反社会意识
与初偶犯受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社会意识支配不同, 累犯又加强了一层强烈的反社会意识。他们对社会冷漠、仇恨、反抗、攻击、损害, 认为社会不公, 犯罪是被逼无奈, 反而还被限制自由, 自己本身没有过错, 有较强的对抗和报复心理, 对社会道德、法律法规完全蔑视, 形成了荒谬的犯罪道德逻辑体系。
(二) 累犯的人格调节系统
自我意识特征。累犯普遍存在错误的自我意识, 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的犯罪行为, 没有悔恨的情感与自我改造的意志。因为受过司法机关的打击, 而对政府、司法机关存在敌视, 接受审判时, 常常认为自己无罪, 想方设法隐瞒或者少说自己的犯罪事实。在改造期间, 也是消极对抗, 混刑度日, 出狱后更不能正确看待刑罚对自己的作用, 反而把出狱后的社会地位低下, 生活条件不如其他人, 人际关系紧张等归咎于司法机关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 极易会产生消极补偿心理, 认为“狱内损失狱外补”, 因此, 又走上了犯罪道路。由此可知, 累犯的人生观、价值观往往是与社会相对立的, 他们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犯罪动机中有着较强的对抗与报复心理。③
(三) 累犯的人格特征系统
1. 气质
气质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基础, 本质上是不容易改变的。累犯这一类社会适应不良者, 他们对自己的气质扬短避长, ④使自己气质的缺点完全暴露并恶性膨胀, 同时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这都是累犯气质中的犯罪易感因素。
2. 性格特征
累犯形成了犯罪性格, 他们性格的品质、理智、情感、意志特征等都具有犯罪的特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等人对再犯组和非再犯组的测试, 表如下:
注:C为循环性;N为神经质;Co为非合作性;Ag为攻击性
由表中数据可知:
①在C (循环性) 上, 再犯组与非再犯组差异显著, 再犯组情绪不稳定, 情绪波动较大。
②在N (神经质) 上, 再犯组与非再犯组差异显著, 再犯组具有明显的神经病因分子。
③在Co (非合作性) 上, 再犯组对社会存在不信任, 反社会意识强, 这一点与非再犯组差异也较显著。
④在Ag (攻击性) 上, 再犯组有明显的攻击性倾向, 性格残暴, 易产生损害社会心理。
累犯的性格品德特征以卑劣的品德为核心, 自私、贪婪、残暴、情感麻木, 良知泯灭, 为满足私利不择手段。大多数累犯是冲动型, 冒险型, 偏执型, 他们的思抽象性差, 直观性强, 肤浅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偏激、片面、灰暗的反社会意识。这是影响他们的犯罪性质, 社会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
3. 能力特征
累犯具有较强的混世经验和投机能力。他们多次进宫已形成自己一套的对付审判、刑罚执行的诉讼经验和服刑经验。在改造中伪装积极, 干警面前是积极改造遵守纪律的典型;在积极改造的犯人面前, 是朝着减刑目标前进的“志同道合”者;在消极改造的罪犯面前传播社会不公平, 干警不公正的思想, 是反改造的幕后指挥者。
三、对累犯的改造对策
(一) 监狱干警要树立累犯是可以改造的信念, 充分发挥惩罚和改造的综合效果。
要看到累犯的人格成熟有利于改造。累犯往往随犯罪经历的增多, 年龄相对也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累犯已由盲动性趋向成熟性, 年龄与非分需要的期望值成反比, 年龄越大, 非分需要的期望值越低, 采用违法手段满足不合理需要的想法越不强烈。
(二) 注重提高累犯的劳动技能, 培养他们的自制力, 加强教育力度, 增加文化知识。
累犯是文化素质低、犯罪心理定势强、社会化程度低的一类群体。监狱必须注重提高累犯的劳动技能, 让他们学有一技之长, 不致出狱后无谋生手段而重蹈覆辙又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培养他们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 用转移优势兴奋中心的方法抑制累犯面对不良诱惑时的兴奋。
(三) 累犯的教育和矫正, 重在改造其心理。
运用罪犯心理矫正教育的心理学方法, 通过多因素比较法、犯罪得失比较反思法、理性自我回忆法、充实知识等, 唤醒罪犯良知, 矫正其双重人格, 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积极的心态,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四) 培养累犯养成良好习惯, 取代其犯罪恶习。
严格按照计分考核标准进行奖惩, 加强对累犯的行为习惯的规范。累犯在监狱内长期服刑生活养成了勤劳的习惯、文明的习惯。干警要反复强调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让文明的习惯、勤劳的习惯等成为累犯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出狱后才能抵制犯罪恶习, 不致再走上犯罪道路。
(五) 采取社会帮教。
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 大多没有经济来源, 在家人、亲戚和朋友的资助下才可勉强生活, 此种情况下极易产生思想压力, 破罐子破摔, 加上曾经酒肉朋友的不良诱惑, 易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因此, 监狱要加大社会帮教力度, 应开展专门性活动, 联系工厂, 让罪犯学习工厂的生产技术, 刑释后能与工厂联系顺利地找到工作, 能够自食其力, 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摘要:累犯是我国司法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 他们犯罪意志两极化特征显著, 表现为正确意志薄弱, 错误意志顽固。已形成了稳定的犯罪性格, 积累了丰富的犯罪经验, 养成了固定的犯罪习惯, 对社会冷漠、仇视、反社会意识强烈。如今, 高效可行的累犯改造对策的缺失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累犯,犯罪心理特征,犯罪人格特征,改造对策
参考文献
[1]葛晨慧.对如何解决分押后“深度感染”的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 2010 (2) .
[2]李阳.重新犯罪问题实证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1 (5) .
[3]单飞.累犯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 2005.
[4]张雅凤.对罪犯人本管理的心理学思考[J].中国监狱学刊, 2006 (6) .
行为心理特征 篇2
有研究人员曾通过实验研究了握手的效果,结果证明:身体的接触行为能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即使是初次见面的人,也有同样的效果。为了强化这种效果,有人会伸出双手与人握手,这样的人大多非常热情,
英国着名动物学和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新说: “握手是表现热情的一个动作。”用一只手握手已经能表达热情了,如果再添上一只手,甚至握住对方的手腕,再拍拍他的肩膀,则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同时还能展示自己的诚意。不过,伸出双手而且用力握手的人,一方面能给人一种真诚、诚实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自己很强大,给对方造成威压感”的内在心理活动。
像小鸡啄米一样点头的人
一般来说,点头是表示“同意”或“关心”的象征,但实际上点头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就是表示“同意”或“关心”;第二,也可能表示“不关心”、“动摇”或“无聊”等负面感情。
那么,该如何分辨点头的具体含义呢?关键在于点头的时机。例如,在我一句话说完的间隙或者征求对方同意时,对方点头代表他“同意”我的话。这是他对我的话感兴趣的证据,也说明他在认真听我说话。
然而,不分时机地频繁点头,则很可能说明他对我的话没有兴趣,或者感到厌烦。他心里可能在想:“你赶快说完吧!”也可能是我的思路没有按照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于是他产生了动摇的情绪。他想通过点头的方式,催促我赶快把话说完,以度过这段无聊时光。
了解了点头的心理之后,在需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醒别人注意他们所说的话。不过,当我们的内心产生“不关心”、“动摇”、“无聊”的情绪时,又不想让对方看透自己的心思,就要注意自己的点头频率了。
笔力弱的人社交能力强
法国人让・米雄提出一种通过笔迹判断人性格的方法。运用这种判断法,只要对一个人手写的文字行分析,就可大体了解他的性格。判断的三个要点:“笔力”、“文字大小”和“字形”:
例如,笔力(所谓笔力,就是写字时的用力程)较强的人,一般比较认真,但有点神经质;笔力弱的人性格开朗,社交能力强,但容易感情用事。另外,字体大的人积极、充满自信;相反,字体小的人过度谨慎,比较在意小事情,通俗点讲就是“小心眼儿”,关于字形,写字横平竖直、棱角分明的人,做人做事规规矩矩、一丝不苟;字形圆润的人大多比较幽默,而且感性强。
办公桌上摆很多私人物品的人
首先是不爱收拾办公桌的人,他们的办公桌上总是乱成一团:这种类型的人一般粗枝大叶,性格毛毛躁躁,又不善于自我管理我们经常能看到他们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寻找东西的样子,这样必然会浪费很多时间,办事效率也相当低:不仅如此,他们在工作中还经常犯错误、出乱子。
与之相反,有的人特别会收拾,把桌面整理得井井有条。这样的人大多认真严谨,而且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办事有计划又守时,所以在工作中很少出差错。这样的人虽然有点顽固,但能坚持原则,所以工作都会做得扎扎实实、稳稳妥妥。
另外,还有一种人会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摆满整个办公桌。这样的人领地意识强,他们把办公桌当成了自己的领地。再有,这样的人往往公私不分,想问题和办事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浓妆艳抹的女性本质反倒很朴素
化妆华丽是因为性格奔放,化妆朴素是因为性格朴素,这是大多数人的观念。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单纯:据美国心理学家费舍尔的研究显示,性格越是内向的女性,化妆越有浓艳的倾向。
不太善于与人交往的人,会对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感到不安。为了强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线,她们会给自己化上浓艳的妆容。
另外,人们的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即“我想成为这样的人”;同时,也有一个现实中的真实自我形象,这两个形象之间自然是存在差距的。
此时,要消除这种差距并保持心理平衡昀最佳手段就要算化妆了。通过化妆让现实中的自己变得更漂亮,可以缩小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
适当沉默会使沟通更顺畅
面红耳赤争吵的两个人,都想说服对方,最终的结局多是不欢而散。此时,如果一方能够适时沉默,可能效果会更好。
沉默也是沟通的一个“法宝”。首先,沉默是理性的开始,并且引导双方冷静思考。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古德曼曾经说过: “沉默可以调节说话和听讲的节奏。没有沉默.一切交流都无法进行。”其次,不懂沉默的人,必然难以倾听。一位哲人曾半开玩笑地说“自然赋予我们人类一张嘴,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再者,适当保持沉默有时比激情的演说更有威慑力,沉默后的发言更容易得到别人的重视。
但是,沉默的时机并不是固定的,它可以出现在谈话的开始、中间,也可以出现在谈话的最后时划,总的原则就是“避其锋芒”,观察对方有多急切地想表达观点,让对方说够,也绐自己留有充足的时间倾听和思考,给对方制造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也让自己保持成竹在胸、沉着冷静的姿态。
当然,凡事要有度,若是沉默时间过长,让双方都觉得有些尴尬了,则要赶快找些话题,打破僵局。
人生四境界
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是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境界,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意义很少。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是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会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则需要最多的觉解。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认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的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的成就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最高的人生境界。
★ 面试官的心理特征
★ 专家解读优秀创业计划书的十大内容
★ 暗藏的意思, 暗藏的解释
★ 专家推荐信
★ 专家推荐信范文
★ 专家推荐信模板
★ 专家感谢信
★ 规范行为
★ 教材解读
扒窃行为特征的界定 篇3
内容摘要:扒窃行为中的“公共场所”应界定为允许不特定人进入或停留的场所。扒窃行为中的“随身携带”应界定为不仅包括被害人贴身放置的财物,也包括放置在自己身边,随时可以控制的财物。
关键词:扒窃 行为特征 公共场所 随身携带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将扒窃定义为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行为。该解释描述了扒窃的行为特征,但对行为特征中的“公共场所”、“随身携带”等概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司法实践分歧较大。对此,有必要在解读法条的基础上,寻找争议根源所在,以求对扒窃做出更细致、准确的界定。
[案例一]邓某(女)在公园遇到张某(男),双方谈好以10元的价格进行色情按摩(手淫)交易。二人同行至某僻静处,张某半脱下裤子,坐在邓某大腿上。邓某为其进行“按摩”过程中发现张某裤袋中的手机和钱包外露,遂趁张某不备将其窃取。交易结束后张某离开公园,后发现财物丢失,遂返回将邓某扭送报案。经鉴定,涉案财物价值930元。
[案例二]2013年6月6日13时许,被告人田某某伙同他人至杨浦区控江路必胜客餐厅内,乘张某某不注意之机,窃得张某某挂在左侧椅子上的包,内有人民币1.3万元等财物。2013年7月5日,被告人田某某欲前往贵州省安顺市公安局西秀分局投案途中被民警抓获。法院认为,被告人田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扒窃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判处被告人田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案例三]2013年2月3日,被告人张某至徐家汇x城x楼x书局内,趁王某趴在桌上睡觉之机,窃得其放在上衣右下侧口袋内的OPPO牌x型手机一部(价值人民币1533元),后被群众扭获。法院判处被告人张某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案例四]2012年6月21日,被告人冯某某在长宁区仙霞路606号2楼大茂网吧内,趁被害人陈某某睡觉之机,将其面前桌面上的一部价值人民币4495元的iphone4窃走,在准备逃离时被他人发现,后被民警抓获。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冯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扒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依法应予惩处。判处被告人冯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
一、对公共场所的界定
从词意上看,公共是指可以同时供许多人使用,也就是指非排他性,即无法阻止某个人使用。公共场所的实质是相对于企事业单位和私人住所等而言的,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供社会成员自由往来并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1987年国务院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将公共场所分为7类28种。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此种列举的方式必然不能将公共场所涵盖殆尽,应着眼于公共场所的本质属性,从内涵层面予以揭示。目前学界对公共场所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扒窃之所以能够入刑不仅在于当前扒窃案件的多发频发,更在于其犯罪地点为公共场所,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社会安全感。案例一中邓某的窃取行为虽发生在公共场所,但是由于地处偏僻,并且其所行的服务行为有违公德良俗,为公众所不齿,路人见之必避之,其窃取行为自然不会给公众带来不安全感,从而不能将此窃取行为认定为扒窃。[1]
第二种观点认为,公共场所应包涵“人口相对集中、人员流动性大、公众能够随意进入”三层含义。至于到何种程度才算相对集中、流动性大、能够进入,不可做量化的标准,这是一个依据常识、常理、常情判断的过程,因此也不可能做量化的标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因时间段的不同等特殊情况导致的在特定情况下人流量、流动性、进入可能性的变化不影响其公共场所的性质。[2]即公共场所一般不受人群和时间上的限制,即使公共场所只有少量的人或无人,即使是夜深人静都不能否定公共场所的性质。[3]
相比较两种观点的不同,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对于第一种观点,以是否对民众造成不安全感作为判定公共场所的标准,看似合理,但实则没能把握公共场所的本质,同时实践中难以适用。例如手法高明、经验丰富的小偷,往往能在被害人及周围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窃取的全过程。如果按照上述标准,则该小偷的偷窃行为便不能认定为扒窃。如此,必然引起更大的争议。另外,如果立法者认为,扒窃的发生必须在有多数人在场的公共场所,完全可以在法律拟制过程中将此特性明确出来。相反,法律选择公共场所作为扒窃的限制条件之一,在没有出台更明确的法律解释之前,就应当对其做单纯性的字面解释。而不应结合所谓扒窃入刑的立法初衷去解释公共场所,扒窃是否对公众财产安全感造成侵害,与公共场所的定义并无直接关联。加之,如果片面地考量人流量以及是否对公众的财产安全感造成损害这一标准去界定公共场所,必然造成扒窃定罪的困难。因为实践中不可能在考量一个具体扒窃行为是否成立时还必须参照四周是否有其他人员存在并目睹扒窃全过程。
综上,在界定公共场所时,应当考虑该地点是否具备对外开放性,是否允许不特定人进入或停留。即便是深夜寥无人迹的开放式公园,因其并未将民众排除在外,公众随时都有进入的可能性,该公园作为公共场所的本质属性并没有发生改变,仍应当认定其为公共场所。应将公共场所界定为:“允许不特定人进入或停留的场所。”
二、对公共交通工具的界定
2000年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公共交通工具界定为“主要是指从事旅客运输的各种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正在运营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笔者认为不论是公共汽车、大、中型出租车、火车、船只、飞机等,都具备允许不特定人乘坐这一特性。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也肯定了公共交通工具承载的旅客具有不特定人的这一特点。
笔者认为,公共场所本身就包含公共交通工具这一含义,《解释》之所以将公共交通工具列入,意在强调交通工具上扒窃的多发性,是一个注意性规定。因此,结合之前对公共场所的界定,进一步延伸来看,应将“公共交通工具”界定为:“允许不特定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即便该交通工具上人数较少,也没有改变其公共性的本质。应当注意的是,对于在违法经营的交通工具上实施窃取他人随身携带财产的行为,只要该交通工具具备向不特定人开放的属性,也应当将其认定为公共交通工具。对于小型出租车则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乘客乘坐正常运营的出租车,其实质是购买了该出租车一段时间排他的使用权,因而具备了短暂的私密性和人员的固定性,排除了允许不特定人进入的开放性,进而不具备公共交通工具的属性。但对于某些出租车采取拼客形式载客的情况,则需要究其本质予以分析。因为此时的出租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人员的上下流动,乘客不再固定,车内原有乘客所购买的排他使用权已被打破,其相对私密性及人员固定性已不存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该出租车也应被认定为公共交通工具。
三、对随身携带财物的界定
(一)对随身携带的界定
虽然扒窃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无论是《解释》的规定还是此前学者的观点,均一致认可扒窃之物应限定于被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但对随身携带进行具体界定时却存在不同意见。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持“物理接触说”,扒窃行为的对象应当限制于被害人放置在身上的财物,即被害人贴身携带的财物。除此之外,即使在受害人可控范围之内的财物,如果没有放在身上,也不能称为随身携带之物。[4]
第二种观点持“随时支配说”,即扒窃所获取的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不仅包括被害人贴身放置的财物,如衣服口袋内的手机、钱包等,也包括放置在自己身边,随时可以控制的财物,如放在座位旁边触手可及的手机、钱包等。[5]
第三种观点则持“目光可及说”,即随身携带的财物除被害人带在身上及放置于身边附近,也应包括处于被害人目光可及之处的一切财物。
笔者认为,扒窃行为不仅侵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同时其近身窃取的特点还会对被害人人身安全存在潜在的威胁。然而,一旦财物与人身距离较远,这种威胁性必然难以体现。例如,乘客乘坐火车,将所带行李放置于车厢中部的货架,而自己座位却在车厢尾部,尽管被害人目光能够触及该行李,但由于距离太远,行为人窃取该行李已无法体现对被害人具有人身上的威胁性,如将该窃取行为认定扒窃既不符合立法原意,也必然超出公众对扒窃的理解。因此,第三种观点不可取。第一、二种观点的分歧主要在于随身携带是否仅限于被害人贴身放置的财物,对于与被害人不贴身携带但存在于一定可控范围内的财物能不能被认定为随身携带。笔者持第二种观点,应当对随身携带做实质性解释,即随身携带的财物应包括被害人放置于身旁,具有随时支配可能性的财物。现实生活中,公众在公共场所活动,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般会将体积稍大,不便贴身携带的财物放置于随手可拿之处,如在饭店就餐时放置在身旁桌椅上的背包,乘火车时放在头顶行李架上或座位下的行李等。窃取这些财物同样需要与被害人有较近的接触,仍就对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存在较大的潜在威胁。
案例二中杨浦区人民法院在处理该案时依据的便是观点二的理论,即将放置于身旁,具有随时可支配性的财物囊括到随身携带的含义之中。即田某某所窃取张某某之包虽不是其贴身放置之物,同样也认为是随身携带。综上来看,应当将随身携带的财物界定为:“财物控制人贴身携带以及置于身边,具有随时支配可能性的财物。”
对于趁被害人熟睡时,窃取其贴身放置或置于身旁的财物,是否构成扒窃型盗窃罪,学术界也有争议。诚然,该争议的实质是在被害人熟睡的情况下,贴身放置或置于身旁的财物能否被界定为随身携带的问题。笔者认为,对贴身放置、置于身旁这两种情况应结合具体案例予以分析,并做适当区分。
对于案例三中徐汇区人民法院将张某的行为认定为扒窃,笔者比较赞同。尽管王某趴在桌上睡觉,其贴身放置于上衣右下侧口袋内的手机与其自身之间的联系依旧十分紧密,对财物仍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应当认定为随身携带之财物。
而案例四中的被告人冯某某上诉至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认为,该案系发生在公共场所,但案发时被害人已处于熟睡状态,被害人的手机放在桌面上,与被害人身体处于分离状态,已不属于被害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故上诉人冯某某秘密窃取他人手机的行为属普通盗窃行为,不应认定为扒窃。遂改为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元。笔者同意该观点,即被害人置于身边的财物与人身客观上处于分离状态,相互联系的紧密度小于贴身携带之物,加之被害人处于熟睡状态,亦不具备对财物的控制意识及能力,因而不应被认定为随身携带。
(二)随身携带之财物是否有体积限制
有观点认为,从词源本意上说,扒窃是指行为人将财物从隶属于他人隐蔽的空间短时间内迅速地转移和快速隐藏的行为,其本身就对财物进行了体积上的限制。只有体积较小的财物,才存在于扒窃的语境范围之内。扒窃对财物体积有大小的要求,被扒窃的物体体积应该相对较小。换言之,如果体积大的包裹被偷走,只能认定为普通盗窃;而体积大的包裹里面的钱包如果被偷走,可认定为扒窃。[6]笔者认为,对扒窃所规定的随身携带的财物应做常理上的评价,不能缩小普通大众对随身携带的理解范围。结合随身携带自身语义来看,其强调的是财物的可携带性。大件的行李箱、包裹等物,并不会因体积相比与钱包大而排除其具备随身携带的可能。例如乘坐火车时携带的皮箱、棉被,因其仍涵盖在随身携带的语境中,不会超出公众的认知。当然,否认扒窃对象必须是较小的财物,不代表所有物品都能被理解为可以携带,如果将一辆摩托车理解为随身携带,则必然超出大众对随身携带的理解范围。
注释:
[1]龙佳欢:《论刑法中的扒窃》,南昌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2]魏再金:《“公共场所”与“随身”——从扒窃入罪的合理性探究两个争议词语的应有之意》,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李俊英、潘庸鲁:《扒窃与普通盗窃的适用界限》,载《人民司法》2012年第22期。
[4]张伟珂:《扒窃独立成罪仍需细化》,载《人民法院报》2011年4月2日。
[5]邱勇:《“扒窃”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载《检察日报》2011年4月18日。
浅谈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特征 篇4
一、幼儿喜欢游戏
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认为:“幼儿是以生命为游戏的。”幼儿喜欢玩, 这是天性。他们可以玩安静的游戏, 如玩积木、拼图、多米诺骨牌, 随意涂鸦、捏橡皮人、帮助蚂蚁搬家等;他们可以玩运动量大的游戏, 如踢球、跳房子、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他们可以玩情景游戏, 把游戏的场景设置为日常生活, 自己当爸爸、妈妈照顾幼小的孩子, 自己当汽车司机等;他们可以玩益智类游戏, 如下跳棋, 知识竞赛等。游戏不单是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也是一种学习, 可以强健身体, 获得快乐, 增长知识, 发展智力, 提升能力。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幼儿参加游戏活动, 不可扼杀他们玩的天性。
二、幼儿喜欢模仿
幼儿喜欢模仿, 不管是大人的言行, 还是其他事物的声音形象, 他都会试试模仿, 并乐在其中。如幼儿看到哥哥自己洗衣服, 他抱着自己的衣服也要试试;看到奶奶跳广场舞, 他也有模有样地跳起来;看见爸爸吸烟, 他也要做做看;看见动物园的大猩猩走路, 他也一本正经地学学;听到鸡鸣猪哼哼, 他也要试着模仿模仿。幼儿还缺乏对好坏的辨别力, 成人的行为在他们的眼里没有对错之分。因此, 家长和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以便给幼儿做好榜样, 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三、幼儿好奇心强又好动
幼儿的好奇心非常强又十分好动, 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感兴趣, 都想去碰触, 都想弄个明白。新买来的锅瓢盆, 他拿着棒子咣咣咣地敲出声音;爸爸的新手表发出嗒嗒的声音, 他把手表拆得七零八落, 想要看看里面藏着什么东西;看到小鸡破壳而出, 就把家里所有的鸡蛋都打破, 看看小鸡在不在里面……幼儿不仅爱动手, 还爱问问题, 看到什么都要问:“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做的?它怎么来的呢?这是为什么呀?”好问问题是好奇心的表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好奇是走向知识之门。”幼儿因为好奇才去敲击瓢盆、拆卸手表、打破鸡蛋, 目的就是了解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好奇心, 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探究原因, 并适时引导传递相关知识, 使幼儿在玩中学。
四、幼儿喜欢被赞扬
幼儿喜欢被成人赞扬。当他帮教师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捡起, 教师夸他乖时, 他会开心不已;当他在幼儿园得了小红花, 妈妈称赞他时, 他会欢欣鼓舞……而当他别人说他“坏、丑”时, 他会他马上生气发怒;当做错了事, 父母批评时, 他会不高兴好长时间……
如有个幼儿, 对自己的玩具从来不愿分享。一次我问他旁边的一个小朋友:“你可不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你的玩具啊?”这个幼儿爽快地答应了。我马上夸奖道:“你真是个懂得分享的好孩子。因为你的乐于分享, 一定交到了很多的好朋友。”我转身对不愿分享玩具的幼儿说:“哇!你的玩具看起来很好玩啊!”此时, 这个幼儿主动说:“我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于是, 我趁机表扬他:“真是个懂得分享的好孩子。”慢慢地, 这个幼儿养成了分享的良好品质。
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适时地给予幼儿鼓励和表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和家长要不吝竖起自己的大拇指。对于幼儿做得不是特别好的地方, 教师和家长应先鼓励幼儿, 赞扬好的方面之后再对他们的行为、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 这样幼儿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如果上来就指出缺点, 滥加批评, 就会打击幼儿对事物的兴趣, 他们就不会积极探索了。
五、幼儿喜欢成功
成功是自信的源泉。人人喜欢成功,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幼儿也是如此。幼儿动手能力弱, 但他们的天性又决定了他们喜欢动手。到了一定的年龄, 幼儿就会产生自己吃饭穿衣的欲望。虽然最初吃饭时, 筷子拿不好, 碗端得歪歪斜斜, 但他们锲而不舍, 成功地夹住一根菜送到嘴里时, 他们得意扬扬;最初学穿衣时, 伸袖子, 扣扣子, 他们动作缓慢、笨拙, 不是抓不到袖子, 就是抓到袖子伸不进去, 好不容易伸进袖子去了, 扣扣子又成了问题, 不是扣不上, 就是扣错了洞。他们一次次努力, 当终于把衣服穿好时, 就会迫不及待地向父母炫耀成功的喜悦。幼儿初学写自己名字的时候, 那是万分困难的, 经过一次次尝试, 一次次练习之后, 当最终把名字写得完整、正确时, 他们无比激动, 甚至在此后的一段时间, 他们到处写到处画, 乐此不疲。
吃饭、穿衣、写字, 这些对成人来说是何其简单的事情, 但对幼儿来说却是全新的技能。经过自己的努力, 成功完成了任务, 他们的内心会升腾起一种独立感、自信感、成就感。由此, 幼儿会充满自信, 喜欢上自己动手、自己探究, 喜欢上获得成功的那种喜悦。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幼儿的特点, 安排幼儿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完成一定的有适当难度的任务, 使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
行为心理特征 篇5
二十世纪开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庆阳市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种各样的商品出现在市场上。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的提高,消费水平也更上一层楼。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购物习惯和消费需求,我认为精明的商家在经营过程中要不断的揣摩各种消费群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变化。
■高收入消费群的消费行为及心理特征:
1、品牌偏好明显,受文化需求的影响大于价格上的诱惑。高收入群体多为高学历、高品位、高消费需求的“三高”消费群体,易于接受新事物和大品牌,并会由此产生相应的品牌偏好。他们往往会为了追求一个“男人的世界”,而不惜购买一条昂贵的“金利来”领带。在“株百”5楼的品牌专卖店,我发现消费者大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他们买一套上千元的衣服、一条数百元的领带眉都不皱,因为他们看中的是品牌。
2、购买数量较大,购买频率和次数较少。高收入群体忙于工作,因而他们在生活上表现出极大的不规律性。除周末以外,逛街购物对他们来说只能是一种“奢侈”。但是若进商场购物,他们购买的数量很多,从吃的、喝的到用的,一消费就是数百元。据了解,这种“集中购物”的消费者并不少,在周末购物群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3、购物期望值较高。高收入消费者受其社会地位的影响,在购物时也期望商家能给予其特殊的关照,比方如售前服务和售后服务方面等等。我访问过几个公司白领,他们一致认为,购物时他们最重视的是商家的服务态度。■低收入消费群的消费行为及心理特征:
1、注重价格。很多人都有过手头拮据的经历,没钱的日子,他们总不得已掐算着一分一厘的支出。对低收入消费群而言,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用最少的支出满足尽可能多的消费需求是他们最为“奢侈”的美好愿望。在调查中,我发现商场的特价处,大多数是低收入群。因为对他们来说,低价是实惠。新入驻的“新一佳”就以这样的实惠吸引了众多的市民。
2、注重质量。目前,城市里的低收入群中的代表是下岗工人。在调查中,我发现下岗工人的消费习惯远远不同于农村消费者。因为他们曾经是都市里令人钦羡的工薪一族,他们曾经乐于购物、精于购物,他们已经具有了消费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健康生活、营养饮食的追求。即使他们为了节俭而去购买肉菜市场里的低价肉菜,但他们仍然担忧肉菜的质量,并渴盼“放心肉菜”的到来。因为质量是实在,东西在便宜的同时还要中用、中吃。
行为心理特征 篇6
关键词:中职生;从众心理;逆反心理
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性,志趣相投者就会形成从众心理和行为,相反则会出现逆反的心理和行为。那么,什么是“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呢?从众是指“按多数人的意志或流行的做法行事”的一种心理和行为。逆反是指“对事情的反应跟当事人的意思或多数人的反应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是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但是,又是辩证统一的,从众之中有逆反,逆反中包含了从众,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相互转化。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和逆反心理行为,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助于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
一、中职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的表现
目前,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我国中职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与日俱增。然而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在学习纪律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一部分家长、老师看来,学生还小,不懂事,他们往往不重视学生的观点。因此客观上学生的心理不成熟与其成人意识需要得不到社会和家庭学校的承认有关,这一矛盾造成了职校生内心苦恼孤独,表现为受挫折感强,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以消极的手段来弥补心灵的空虚,从而产生吸烟、赌博、打架等不良行为,或厌学,或辍学,或对抗家长、老师,或用奇特的发型服饰以表现其成熟的心理需要。职校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这种表现的心理需要比成年人要强烈得多。
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也有了一定发展。他们一方面渴望融入新的集体生活中,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另一方面内心又充满对自身的不自信和对外界事物的怀疑否定情绪,故在其心理行为上往往表现为“双重人格”,即“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统一。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约80%的学生承认在学校期间有过舞弊行为,约35%的学生承认自身存在早恋现象,约30%的学生认为打架也是解决争端的一种方式。甚至个别学生看到其余同学存在上述违纪现象,不但没有引以为戒,反而竞相效仿。之所以存在上述现象,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心智正处在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阶段上。进入中职校许多同学认为没有了应试教育考试的压力,放松了对自身的学习要求,他们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学习以外,更加关注自身的外在形象,更加渴望引起外界(同学和老师)的关注,往往热衷于追逐奇装异服以及富有个性的发型、装饰。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这部分学生身上仍然存在积极向上的闪光点,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渴望受到同学们和老师、家长的尊重理解,他们的“出格行为”无非是想引起他人关注或证明自身“实力”。作为教育者要及时看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比如学习成绩的进步,或班级集体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及时跟进,予以褒扬,同样会对其余学生“从众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批评某位“违纪”同学时不顾客观事实,无限上纲上线,不仅不能教育好当事人,反而会引起其余学生的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被批评者破罐子破摔,同情被批评者也大有人在,甚至有人“逆反心理”,公然效仿“违纪”行为。笔者认为产生上述现象主要责任不在于学生,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进行深入反思。
二、加强对学生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的正确引导
针对部分“违纪”学生及其群体中存在的“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笔者认为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认真研究广大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结合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和心理咨询室的开设,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端倪,及时跟进服务,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部分中职学生在校期间都有过与同学或亲友不愉快的经历,这些经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阴影,对他们“违纪”行为或“过激”行为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不能有丝毫松懈。
(二)充分运用科学教育手段,引导青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尽管学生存在着发展中个体的差异,但本着“一切学生均可成才”的原则,教育工作者应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认真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每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今天许多中小学老师采用为学生制作成長记录袋,及时关注每位学生成长进步;笔者认为此种做法值得中职学校效仿,它有助于中职学生自律他律。
2.教师应作为平等师生关系积极先行者,一改过去“我训你听”的简单粗暴的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平时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笔者认为教师的亲和力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绝大多数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流。笔者曾就“你心目中好老师应该是怎样的”对部分学生做过调查。绝大部分学生回答是“会主动关心爱护学生”“讲课生动、精彩”“没有架子”等。
3.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生活主体性地位。中职学生正处在心智发展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阶段,教师应改变“灌输教育”阶段的包办代替做法,有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侧重于长效性,“春雨润物细无声”。中职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中考失败者,原先在学校曾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纪律差强人意而长期处于被家长、老师关爱的边缘化。到了中职学校后相当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失败的心理阴影。在学习生活中稍有外界诱因刺激,极易诱发情感爆发。在思想行为中容易走极端,个别学生“违纪”行为容易在“逆反心理”诱导下蔓延成“从众心理行为”,从而导致“问题学生”群体的出现。作为教师面对此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个别学生存在“违纪”现象,应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既指出其行为不当之处,又要关心其实际存在的困难并给予有效的帮助。“问题学生”群体的出现给我们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确实提出了挑战,也在一定层面暴露出我们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薄弱之处。但古人说“知耻近乎勇”,我们通过认真反思,及时总结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学生,服务学生,从而更好发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性作用。
总之,通过研究中职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及“逆反心理行为”,笔者认为对这两种看似对立又互相联系的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建立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在素质教育旗帜下,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八荣八耻”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从众心理行为”和“逆反心理行为”成为我们更好了解学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健康重要平台。通过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广大青年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健康人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健全完善考试制度,逐步杜绝考试舞弊现象,将学生考试舞弊行为同学生个人诚信评议相挂钩。邀请成功人士(校友)到学校分享他们成功经验,从而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行为”。通过开展普法知识讲座和辩论赛,逐步杜绝打架斗殴、赌博、早恋等不良现象,建设健康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邬强.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行为分析及对策核心期刊[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
行为心理特征 篇7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实现消费品标准体系的基本完善,这一规定的提出表明消费已经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促进了我国的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是一支潜力股,它是一项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更是一项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健康产业。现在以体育需求为基础的体育产业也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在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包括参与型体育消费、实物型体育消费和观赏型体育消费。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未来社会中各界的精英,具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体育消费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所以说大学生是很大的体育消费群体。虽然大学生现在没有职业,没有工资,但是他们具有超前的体育消费意识并逐步过渡到行为。大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于各行各业,他们工作之后会是我国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潜力股。因此,研究大学生体育消费有助于了解我国高校大学生当前的消费水平水平及心理与行为特征,对未来市场产品的研发及产品服务态度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2、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及其行为的概念
2.1、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的概念
体育消费心理指的是人们在进行体育实物型消费、参与型消费、观赏型消费时表现出来的为满足自身需求所购买体育实物型产品与劳务型产品的心理现象。本文主要从态度和动机两个方面来分析其消费心理。
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的对象,如人、事件、观念、情感等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而这种所谓的心理倾向性是指人们的主观评价及其所产生的行为倾向性。这一心理倾向也可以说成是他们对待某商品、某服务的一种心理选择。而这种心理倾向性往往会影响着消费者最终行为。消费者会通过一定的途径了解到一些商品的特性及价值,他就会与自己已有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相联系,从而产生不同的消费态度。因此,我们认为体育消费与人的情感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和自发性。它还具有一定的内隐性,通常它不会直接表现出来,而是包含在某些行为中。根据消费心理学理论,我们认为消费态度具有社会性、具体性、协调性三方面的特征。(1)社会性。是指态度易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不是天生的,是受后天的影响所形成的,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经验积累而形成;(2)具体性。消费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人、事、物等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这里的特定是指特定的一个人、特定的某一件事、特定的一个观念等。所以说它具有一定的具体性,能详细说明消费心理倾向的对象是谁;(3)协调性。是指消费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心理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协调一致性,它们之间相互协调,表现出稳定的心理倾向。
动机是一种内在驱动理论,指激发、鼓励人们朝着自己所期望的方向或目标发展。消费动机是指为了满足人们身体内部的需求产生“买”这种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人的消费行为受动机的影响,当我们产生强烈的内心需要时,就会对行为产生影响。当然动机是否能够引起人们的消费行为,这就要看其是否强烈。
2.2、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概念
体育消费行为指的是人们在体育活动时或一些有关方面所进行的消费,主要包括用于购买一些体育器械、运动时所用的服装、体育书籍报刊、体育音响资料等实物型消费;用于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的学习、健身娱乐活动,比赛等参与型消费;用于观看各种体育现场比赛、购买体育直播节目等观赏型的消费。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个人劳务消费支出,已使我们生活消费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研究现状
3.1、体育消费心理的研究现状,
有关资料表明,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其体育消费观念也有所不同。有相当一大部分的同学认为目前出现在市场上的体育消费产品或服务价格偏高,他们无法接受以致于限制了他们的体育消费行为。虽然“认为花钱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是有价值的”体育观念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但是对于还在上学的我们来说,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庭,还是有部分学生觉得这种体育消费观念对其价值不大,不太认可。体育消费的观念就决定了他的体育消费态度,态度会对其消费的动机产生影响,从而有了想购买的欲望,动机又直接影响了消费购买的行为。这种关系既微妙又复杂,就想动物中的食物链一样,相互影响又彼此具有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体育消费者的态度具有以下几个功能:(1)工具性功能。也称为适应性功能,是指为了得到某种奖励或表扬而形成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态度,避免了一些与惩罚有关的态度;(2)认知功能。指消费者的态度会对其提供正确的信念,从而做出正确的定向,表现出相应的行为;(3)自我防御功能。消费态度还可以抵制身体内某些有害的冲突,解决了有害的心理冲突,增强受挫能力,是潜在的消费动机;(4)价值表现功能。可以满足人们对自我的定位,表现出个人地位与作用的显著意义。
许多的文献资料调查显示,“体育消费”这个名词在大学生中也逐渐成为了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话题。大学生容易受社会、经济和其他同学的影响,不同的大学生有不同的消费动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也会有所不同。体育消费动机主要体现在审美动机、强身健体、社会交往、互相攀比等这几个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出现社会交往的动机,是因为有时候他们会借着观看体育现场比赛而与同学或是社会上的人们进行交流,从而拉近彼此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知识宽度。性别不同消费动机也随之不同。男生会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获得健美的身材而进行体育锻炼,这种动机就是强身健体的动机。他们可能是为了健美的体型吸引更多的学生,也可能是为了延缓衰老、增加寿命。女生就是每天为了减肥,拥有完美性感的身材,穿漂亮的衣服出现的审美动机。我是众多的女大学生中的一个,我身边的女生有的会为了身材苦恼,她们有的每天去操场跑步,有的报班参加各种身体塑形的课,如瑜伽等。这种现象会使审美动机得到进一步升华。经济水平的提高,一些高校大学生的生活费也会相应增加。他们把吃饭的钱省下来去买所谓的体育奢侈品。例如:某名牌刚推出了一款限量版运动防水手表。大学生生活费的提高促使了现在大学生有了相互攀比的心理,他们热衷于各大体育赛事,也会追各种体育明星,买各种名牌的体育类型衣服,和别的同学比衣服的价格,比质量,比谁的是限量版。
3.2、体育消费行为的研究现状
我们把实物型消费与非实物型消费作为区分体育消费行为的两种形式。男性大学生会喜欢大强度的身体锻炼和有攻击性的球类项目。他们会花钱进入各种俱乐部进行训练,对各种球类的技战术进行学习。他们也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球队明星去观看各大类型的现场比赛,现场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进行体育锻炼和对体育球类比赛的喜爱势必会加大他们对运动服装和运动饮料的需求,由潜在的体育消费意识从而慢慢的变成真正意义的体育消费行为。现在的女大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操场跑步,还有的去球馆打羽毛球、游泳等。学校设施对校内学生是不收费的,这就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但是由于学习的压力和校园制度的影响,她们只能选择下午或晚上没课的时候进行锻炼。大学生早上锻炼的也会较少,她们可能感觉早起跑步会影响一天上课的状态,因此晚上和下午是她们最佳的选择。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内的健身锻炼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也会有学生满足不了自身的需求,选择报班系统训练,学习学校里没有的瑜伽、有氧健身操等。男女大学生因其性别的不同其消费行为也不同。无论是实物的体育消费还是非实物的体育消费,大学生都是消费态度在前动机在后,最后由这种潜在的内隐性体育消费行为变成外显性行为。
4、讨论与建议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消费意识,体育消费态度决定了消费的动机,体育消费动机决定了其未来的体育消费行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态度、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行为都不同。本文从大学生的消费态度和消费动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查阅大量的文献,对其他文献的阅读总结,通过自身和周围社会环境对现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对当前大学生消费的现状有了明确的分析。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具体的对大学生进行实际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处理,只是借鉴了别人的研究成果和结论进行分析,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大量的资料显示,现在的论文大多都是对大学生利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大多是针对大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满意度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没有系统的对大学生心理机制进行深度分析。
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正确分析其心理特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效促进其消费行为。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与体育消费结合,让学生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两个方面来研究分析,了解目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方向,为以后市场产品的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以后的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打下基础。
行为心理特征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4月以来, 本院接收了2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从其中选取了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有42例患者。84例本研究对象中, 男47例, 女37例, 患者年龄34~76岁, 平均年龄55岁;患者均在脑卒中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 西酞普兰20~40 mg/d, 每晨1次;实验组:对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治疗: (1) 患者入院后, 临床接诊医生一定要态度热情, 和蔼可亲, 让患者在第一感觉上能够接受治疗, 为进一步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临床医生要积极听取患者的诉说, 了解患者的心态心理变化, 换位思考, 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对患者做出正确的指导; (3) 临床医生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抑郁症的临床危害, 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与理解;日常的康复训练中, 医生还要尊重患者的感受, 对其取得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当训练受阻, 患者情绪不稳定时也要给予理解, 并进行鼓励, 还可用成功通过治疗与训练康复的患者的病例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劝导与安慰, 使其有信心战胜病魔。
1.3 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消失;有效: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但没有减轻, 反而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显效人数32例, 有效8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显效的人数有12例, 有效12例, 无效18例, 总有效率为57.1%,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 饮食结构的不断调整, 高脂高糖饮食已经成为我国较为普遍的饮食方式, 这就导致了我国目前脑卒中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特别是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患病后, 对其身体及心理上的照顾相对较少, 特别是农村, 这样就造成了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症的发病呈现递增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目光呆滞, 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患者长期的处于抑郁当中, 就会使得患者失去社交的能力, 并且不能生活自理, 最后脱离了社会, 甚至出现自杀的行为特征。
西酞普兰是治疗精神抑郁症的常见药物, 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单纯的依靠药物治疗, 很难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 还要对患者采用心理治疗。医护人员要在每天定期与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 多跟患者说话, 让患者感觉到这个社会的美好, 还可以让患者听听音乐, 这样能够减轻患者痛苦, 在心理上为患者提供自信心。通过心理治疗能使得患者对病情有一定的控制力, 慢慢的融入社会。此外, 医护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按摩等辅助治疗, 让患者进行全身心的放松,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 医护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 对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 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在患者出院之前,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特别指导, 告诉家属多让患者进行室外锻炼, 并且让患者的家属多跟患者进行交流, 多参加一些社会的活动。心理治疗方法目的很简单, 就是使患者产生自我控制感, 并且增强对疾病认识, 提高治疗效果[2]。
参考文献
[1]张庆臣, 吴彩云, 徐培锡, 等.脑血管意外后抑郁症状群与CT定位及躯体、心理、社会变量的相关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2012, 25 (4) :203-206.
行为心理特征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河南省安阳、许昌和信阳三地农村小学四~六年级的学生550名, 其中留守儿童381名, 女生155名, 男生226名;非留守儿童169名, 男生98名, 女生71名;四年级学生187名, 五年级168名, 六年级195名。
1.2 方法
所用问卷包括: (1) 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由周晖编制、邹泓修订, 最终形成50个项目的小五人格问卷[6]。问卷包含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和情绪性5个维度。采用自陈量表的形式, 从“1——完全不像我”到“5——非常像我”分5个等级记分。将各维度的平均值作为在该维度上的得分。本次测量中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5, 0.80, 0.82, 0.70和0.64。 (2)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 (Mental Health Test, MHT) , 该量表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周步成教授等, 根据日本铃木清等编制的“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的[7], 主要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MHT由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构成, 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得分越高, 表示被试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本次测量中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的范围是0.65~0.81。
由各班班主任担任主试, 均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 当场收回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 用SPSS 11. 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农村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 留守儿童总分标准分超过65分的仅3人, 占0.8%。由表1可见, 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 而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留守女童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得分显著高于留守男童, 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农村儿童人格特征分析
留守儿童在外向性、宜人性和谨慎性3个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留守女童在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和情绪性4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留守男童。见表2。
2.3 留守儿童人格与心理行为问题的相关分析
如表3所示, 外向性人格与孤独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宜人性和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谨慎性与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总分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和各种心理问题呈显著正相关。
注:*P<0.05, **P<0.01。
2.4 留守儿童人格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探讨变量间的关系, 分别以留守儿童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以及总焦虑倾向的原始分为因变量, 以人格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 采用Stepwise 法,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在4个回归模型所引入的自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可以考察其对因变量的预测作用。
由表4可见, 在人格因子与孤独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中, 外向性对孤独倾向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P<0.01) , 而情绪性则对孤独倾向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P<0.01) 。
在人格因子与身体症状的多元回归分析中, 情绪性对身体症状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P<0.01) , 谨慎性对身体症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P<0.01) 。
在人格因子与冲动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中, 情绪性对冲动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P<0.01) , 谨慎性对冲动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P<0.01) 。
在人格因子与总焦虑倾向的多元回归分析中, 情绪性对总焦虑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P<0.01) , 谨慎性和外向性对总焦虑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P<0.01) 。
注:**P<0.01。
3 讨论
3.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处于正常范围, 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8,9,10], 但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心理行为问题, 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家庭功能不健全, 必然导致安全感的缺乏、情感支持的缺失、尊重需要被漠视以及认知需要难满足[11]。当这些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时, 就会对个体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引发心理问题。留守女童的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显著高于男童, 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童。有研究认为, 这是由于女童在情感上对父母依恋更强烈所致;相对而言, 男童独立性较强, 在情感上对父母的依恋更少, 且对新环境的适应也较快, 因而心理健康状况更好[12]。因此, 应特别关注留守女童的心理问题, 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3.2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
留守儿童在外向性、宜人性和谨慎性3个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说明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主要是:倾向于独处, 不易感受到积极的情绪;防御心理比较强, 不愿帮助别人;冲动、没有计划性、做事拖延, 遇到困难容易退缩。在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中, 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早期家庭环境、家庭教养方式以及亲子关系等, 留守儿童不利人格特点的形成, 正是由于父母外出带来亲子关爱缺失、亲子关系失调、父母榜样作用降低和父母监控机制弱化所导致的[5]。值得一提的是, 小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 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应该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 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有意识促进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此外, 留守女童的人格发展状况好于男童, 因此学校人格教育的重点对象应是男童。
3.3 留守儿童人格与心理行为问题的关系
行为心理特征 篇10
一、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一)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的内涵
1. 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定义略有不同。美国的联邦立法和各州立法中, 未成年人这个概念大都指向年龄未满18岁的自然人。 (1) 所有未成年人必须在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人 (父母或监护人) 的监护下生活。 (2) 中国人大常委会于1991年9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3) 在英美国家, 推出一个新的词汇, 引入“少年罪错” (4) 这一概念, 把一些专门由未成年人实施的行为定义为犯罪。所谓的少年罪错不仅仅由联邦法院制订实施, 由各州所界定的犯罪行为也属于少年罪错的范畴。而在美国, 少年罪错 (5) 这一术语既包括少年的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 同时一些未成年人的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行为。
2.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是指支撑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背后的心理学的原因。未成年人模仿以及从众心理十分强烈, 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是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喜欢以成年人自居, 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并且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 这是未成年人事实与财产有关的相关犯罪的主要的驱动心理之一。
3. 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的特点
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波动起伏并且情绪十分不稳定。生理上形成自我, 但是对身体上的自我存在极端的不满以及心智不成熟。未成年人的情绪特点具体表现为: (1) 两极性:情绪行为两极波动幅度较大, 极容易因为琐事极度欢快或者极度悲伤; (2) 闭锁性与开放性:对同伴开放, 难以向能够信任的大人袒露心事; (3) 反叛性:反叛传统, 不喜欢遵循常规。
(二) 研究未成年人心理活动的重要性
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自我意识不强, 处于人生的转型期, 易于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容易在好奇观念的驱使下做出不理智的犯罪行为。因此, 从源头上分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就变得尤为重要。研究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可以从众多的案例中抽象出普遍存在的教训和错误, 在避免悲剧再次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主要特点
1. 未成年人常见的犯罪行为
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年龄段甚至不同性格的未成年人呈现出来的犯罪是不同的, 例如在经济比较贫困的偏远地区, 财产性的犯罪是主流。暴躁易怒无法有效能告知自己情绪的未成年人,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是主流。
2. 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特征
从犯罪年龄上看, 呈现出小龄化得趋势。从犯罪动机来看, 与财产有关的违法行为数量激增。从犯罪动机来看, 犯罪动机趋于多样化从而导致犯罪类型趋于多样化。从犯罪性质来看, 相比于财产性犯罪的发生频率, 暴力性质犯罪日趋增多。而从犯罪的形式的方面来看, 其行为的残忍性, 犯罪心理的变态性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对于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的想象。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与犯罪心理的形成
有关犯罪心理学的第一部著作是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埃宾所著, 他也是犯罪心理学的始祖。他认为导致犯罪不仅有个人原因, 外界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内因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心理隐私, 而外因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影响。 (6)
(一) 行为者内因与犯罪心理形成的关系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转型期, 他们普遍存在着许多形成犯罪前奏的危险心理, 例如青春期的反叛心理, 盲目从众的心理, 强烈的猎奇心理, 过度模仿成人心理。导致其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
1. 文化水平低, 法制意识薄弱甚至没有基本的道德观念
在未成年人时期, 未成年人应该被引导建立一个正确而切合实际的思想, 然而现实中很多未成年的青少年一味强调独立, 很容易走入死角, 更有甚者还会挑战法律的权威, 最终自食苦果。
2. 交友不慎导致在一些损友的错误引导下走上歧途
当下社会, 媒体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再加上互联网的逐渐普及, 信息的交流变得更为方便简洁, 网络交友也成为了一种时尚的标志。虚拟的网络世界优劣相关, 网络交友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很多青少年容易结交一些不良青年。
3. 自我意识强烈
现代未成年人普遍早熟, 但是其内心并不成熟, 心理活动强烈时难以自我控制。在心理成长过程中, 未成年人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 在一些外界环境刺激下, 有时还会萌生出自己尝试一下的冲动。
(二) 论外界条件的影响之外因与犯罪心理的关系
1. 家庭所起到的法制教育作用
社会是有无数的家庭作为基本单位而构成的。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也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然而家庭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对于未成年人也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具体体现在:
(1) 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单亲家庭组成结构单一, 家庭生活压力通常只有一个人来承担, 亲子关系不健康。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 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个紧张而不健全的家庭结构给子女带来的往往是极强的逆反心理和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错误的家庭管教方式。骄纵溺爱带来的后果是未成年人性格的扭曲, 个别父母忙于工作挣钱, 只关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 疏于对孩子精神世界的管理和教育。作为家长应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好的影响。
2. 学校至关重要的法制教育功能
个别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一意孤行, 仍旧坚持落后的填鸭式教育, 这样的教育模式带给孩子的只有应付考试的能力, 个人品德和素质教育并没有得到同样的提升。
3. 社会潜移默化的法制宣传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最直观的反映就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发展并没有与之并驾齐驱。一些腐朽思想对于青少年来说仍然难以分辨和抗拒的诱惑, 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三、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动因与防护措施
(一) 针对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有意识的主动使自己多读书, 读好书, 听名人讲座、看励志电影, 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纯洁、健康的心理状态。除了树立正确的三观, 未成年人应有正确的生活的态度, 脚踏实地, 正确对待自身人生目标的实现和人际关系的稳定平衡。
(二) 针对外因所采取的措施
1. 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庭
良好而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避免争吵和矛盾, 因此家长应与孩子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 孩子可以与父母做朋友。学校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父母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
2. 正确的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教育仍然要以正面教育为中心, 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课堂上加大法制精神的宣传力度, 以一个可以迎合孩子喜好的方式来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 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首先, 要加强文化市场以及娱乐场所管理, 严格审查各种文化和娱乐书籍、电影和电视作品, 严格控制娱乐场所对未成年的进入, 政府和社会可加大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建立, 为未成年人提供课余时间的可去之处。
(三) 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之中的特别程序一章中单独规定了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程序, (7) 彰显出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保护。例如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诉讼程序。不公开审理原则更是彰显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未来发展的长远考虑, 尽可能的减少刑事案件给其未来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在附加条件之内的犯罪行为, 尽可能避免当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改过自新之后受到当时自己年少轻狂或者一时冲动犯下的错误的影响。
四、结语
本篇文章旨在针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犯罪团体近几年来出现的日益尖锐的犯罪问题以及通过分析其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以及支配犯罪行为的犯罪心理来总结出其一般的规律, 通过一般的规律来分析特殊的个体不同的犯罪行为, 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甚至避免犯罪, 维护社会和谐。
摘要:文章以未成年人的犯罪心理特点与犯罪行为特征分析为题目, 从心理学的角度以作者的观点剖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首先明确概念, 介绍了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和体系。接着明确了写此篇论文的目的, 也就是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目的和意义。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不同特征展现出引发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产生的内因与外因, 根据内因与外因提出针对不同原因的不同防护措施。然后分析我国刑法中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相关程序, 分析其立法精神, 突出我国重视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再教育和保护。
关键词:犯罪心理,犯罪行为,内因与外因,未成年人犯罪
参考文献
[1]美国<少年法庭法>.
[2]美国<联邦青年矫正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王勇.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成因[J].教育前沿之理论版, 2010 (4) .
[6]张为先.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11 (6) .
[7]王林.浅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罪与罚[J].法制与社会, 2010 (22) .
[8]徐春华.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2 (10) .
[9]王文浩.缺失家庭与未成年人犯罪》《中国犯罪学会论文集 (2010年度) 》, 2010年
[10]林淼.未成年人犯罪分析及预防[J].法制与社会, 2010 (18) .
行为心理特征 篇11
一、基于玩乐嬉戏特征,开展游戏式学习
高效的课堂应该具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孩子们心情舒畅,快乐活泼,爱学乐学。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精确性和严谨性,我们更不能把数学课堂弄得那么严肃刻板,让学生对数学感到单调乏味,对数学心生畏惧疏远,那样的数学课堂是沉闷枯燥的,学生的学习心境是郁闷的,学习兴味是索然的,学习效果将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我们可以基于儿童玩乐嬉戏的特征,将理性的数学内容生活化,把数学教学游戏化,寓教于乐,在游戏式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愉悦活泼地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课中,我采用了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我首先利用猜谜游戏导入课题:“老师心目中最喜欢一个学生,他的位置是(4,5),你们能确定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是谁?”我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4,5)。孩子们纷纷猜测,有的说是第四组第五个的甲同学,有的猜是第五组第四个的乙同学。孩子们猜完后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希望从我这儿得到肯定,我没有立即公布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学课本中的例题,从例题中去找答案,猜谜游戏激发了孩子的探究欲望,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学习,终于自己学会了数对,找到了谜语中的正确答案,接着,为了巩固数对的学习成果,我又开展了游戏活动:让学生给自己和同桌设计数对;用数对表示出自己最要好的朋友位置让同桌去猜;根据老师给出的数对在方格纸中画圆,看看描出的圆形组成什么图案。丰富的游戏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在游戏中玩耍,在玩乐中学习,在嬉戏中交流,学习效果自然高效。
福禄倍尔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玩乐嬉戏是孩子的突出行为表现,游戏给予儿童快乐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学习、创造的机会,让游戏式学习成为数学课堂的主旋律。
二、基于好问好动特征,开展探究式学习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他们对一切新颖的东西都感到好奇,都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对神奇的东西都想弄个清楚,都爱问个为什么,都想动手去探个究竟。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问好动特征,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实现从教师传授转变为学生探究学习,靠学生自己去摸索,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中的《用计算器计算》一课时,我考虑到学生对计算器不算陌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于是,我就让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我直接出示了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接着,我让学生取出自己携带的计算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各个学习小组成员围在一起观察计算器,同伴之间问这问那,有经验的同学神情自豪地给他人介绍,并亲手操作示范,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时,个别小组遇到一点小困难,他们互相交流,共同商讨,在多次尝试中终于摸索出正确的操作方法。离开老师牵引的合作探究学习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好问好动特点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学习更积极,探究更自由充分,学习效率更高。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自己思考做什么怎么做,让学习效率变得高效。让我们更新观念,摒弃机械低效的灌输式教学,积极推进主动高效的探究式学习。
三、基于攀比逞强特征,开展自主式学习
卡普捷列夫说过:“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的自我发展。一个人离开自主性,就不能获得发展。”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性,激励他们开展自主式学习。
绝大多数儿童在各种活动中都爱攀比竞争,逞强好胜,都喜欢成功,爱听表扬,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儿童攀比逞强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自主式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学习内驱,提高学习效益。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算“24点”》一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想到许多孩子在小时候就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过24点,我就说:“同学们小时候都和家长玩过算24点吧,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进行算24点比赛,看看谁最厉害!”接着,我给每个小组一副扑克牌,让他们先进行小组内比赛,最后小组内选出最佳能手,参加全班比赛。比赛活动激起每个孩子的斗志,他们都不甘示弱,积极思考,踊跃表现。我让他们先利用三张牌算24点,然后加大比赛难度,让他们用4张牌算24点,在展示交流过程中,我及时对方法恰当、算法多样的孩子进行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增强学习自信心,从而推动他们深入开展自主学习,获得更多发现。
数学课堂是儿童学习生活的阵地,儿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走进儿童心里,基于儿童行为,让儿童快乐探究,自主发展。
行为心理特征 篇12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一些原来在城郊的化工企业逐渐被城市所吞没,它们建设早、规模大、设备老化,极易发生火灾爆炸、毒气泄漏和腐蚀等生产事故。从受伤人数和被迫疏散人数而言,毒气泄漏事故远高于其他两种事故[1]。由于毒气泄漏事故的情况相当复杂,并且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事故被感知慢等特点[2],所以不同人群在事故中的逃生心理及行为差异很大。为了科学合理地考虑人的逃生问题,可以将疏散人群分为三类:企业员工、周边居民和路过的行人。其中周边居民由于人员年龄、学历等个人情况分布广,居住时间不同,并且对企业状况不甚了解等因素,成为疏散过程中困难最大的群体。
通常情况下,心理学中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的非实验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由于问卷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广泛的材料,且能对结果进行数量处理,所以被普遍使用[3]。目前,人们应用调查问卷法研究疏散人员的心理行为反应多为简单的概率性分析,而对于与其有关的相关性因素研究的较少。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独立性χ2(卡方)检验,可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得出毒气泄漏事故疏散人员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的相关性因素。不仅为应急疏散计算机模拟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而且对于制定有效的应急疏散管理预案,提高整个城市的应急能力,减少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
笔者选择发生过毒气泄漏事故的某企业周边居民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疏散过程中居民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影响其心理行为反应的相关性因素,为此类疏散分析和组织提供参考[5]。在现场调查过程中,笔者借助自编的问卷,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12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13份,并借助SPSS 12.0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独立性统计分析。
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主要内容
调查问卷的设计直接影响着调查结果,科学的设计调查问卷,是毒气泄漏时人的行为调查研究的关键之一。问卷设计不仅要便于研究者研究,而且还要便于调查者阅读与填写[6]。为此,根据已有的火灾调查问卷,结合毒气泄漏事故特点和居民人群的特殊性,笔者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19道客观选择题,按其内容主要可分为四类。
(1)居民个人信息。
本部分共设计6个问题: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居住时间、家中人口数和家中有无行动不便者。
(2)居民对居住地的熟悉情况。
本部分共设计3个问题:包括是否知道居住在化工企业周围、是否知道化工企业可能发生毒气泄漏事故、是否在居住地有熟知的避难点。
(3)居民的安全素质。
本部分共设计3个问题:包括是否经历过毒气泄漏事故、是否懂得毒气泄漏时的自救常识、是否接受过安全知识教育或逃生训练。
(4)居民在泄漏情况下的心理行为反应。
本部分共设计7个问题:包括闻到异味时的行动、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心理反应、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行为反应、需要的疏散时间、疏散过程中的行为反应、疏散途中是否采取防护措施、疏散途中的重返行为。
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首先,将调查者在毒气泄漏事故中的心理行为反应进行初步统计,然后使用SPSS12.0分析软件对其做独立性χ2(卡方)检验,进一步分析调查者心理行为反应是否与其个人因素有关。
χ2检验是用于检验两个变量“相互独立”的假设,当皮尔逊卡方值Approx.Sig.<0.05时,样本的两个变量相关,Approx.Sig.>0.05时,样本的两个变量不相关;样本的相关系数决定于Lambda(λ)值,Lambda值在0~1之间取值,1表示两变量相关,0表示两变量独立。然后对样本结论进行假设检验,如果显著性水平Asymp.Sig.>α值0.05则两变量总体无关,显著性水平Asymp.Sig.<α值0.05时则两变量总体相关。下面,我们就逐一对居民在毒气泄漏事故中的心理行为反应进行初步统计和独立性分析。
3.1 居民闻到异味的行动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在闻到异味后的行动以选择关闭自家门窗的最多,占到了46.9%;询问,了解情况的占23%;打电话报警的占14.2%;迅速逃离的占12.4%;其他的占3.5%,填写备注为:通知该厂调度室等。由此可见,居民对于毒气泄漏事故的防范性不强,心理上不够重视。下面运用独立性χ2(卡方)检验,对居民闻到异味的行动与其个人因素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居民闻到异味的行动与6个因素进行检验的Approx.Sig.<0.05,而且Lambda值较大。所以,在该样本中居民闻到异味的行动与6个因素分别相关,而且它们的Asymp.Sig.值也均小于0.05,这说明此结论可以由该样本推论至总体,即居民闻到异味的行动与其6个因素分别相关。根据Lambda值的大小,可以得到相关度大小排列为:家中是否有行动不便的人>性别>年龄>是否经历过毒气泄漏事故>居住时间>是否知道居住在化工企业周围。
注:Lambda——Lambda系数;Approx. Sig.——近似显著性水平;Pearson Chi-Square——皮尔逊卡方值;Asymp. Sig.(2-sided)——渐进的双侧概率。
3.2 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心理反应
调查者中得知泄漏信息后的第一感觉为惊慌,不知所措的占20.4%;大脑空白,浑身发抖的占8.9%;恐惧,大喊大叫的占9.7%;冷静思考,尽快逃离的占61.9%。由此可见,该企业附近大部分居民都能较为冷静的对待毒气泄漏事故。运用独立性χ2检验,对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心理反应与其个人因素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检验。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心理反应与3个因素进行检验的Approx.Sig.<0.05,而且Lambda值较大。所以,在该样本中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心理反应与3个因素分别相关,而它们的Asymp.Sig.值也均小于0.05,这说明可以将此结论由样本推论至总体,即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心理反应与其3个因素分别相关。根据Lambda值的大小,可以得到相关度大小排列为:是否懂得毒气泄漏自救常识>是否经历过毒气泄漏事故>年龄。
3.3 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行为反应
调查者在确认泄漏信息后第一个采取的行动中,向邻人求证的占10.6%;大声呼喊告知更多人泄漏信息的占28.3%;外出逃离的占32.7;关闭门窗呆在家中的占24.8%;其它的占3.5%,填写备注为:逆风向逃离等。运用独立性χ2检验,对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行为反应与其个人因素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检验。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行为反应只与教育程度进行检验的Approx.Sig.<0.05,而且Lambda值较大。所以,在该样本中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行为反应与其教育程度相关,而它的Asymp.Sig.值也小于0.05,这说明可以由该样本推论至总体,即居民确知泄漏信息的第一行为反应与其教育程度相关。
3.4 居民所需疏散时间
调查者接到疏散通知后,马上行动(1min内)的占66.4%,过一段时间开始行动(头脑片刻空白,过度惊慌等原因,5min左右)的占17.7%,较长一段时间以后才开始行动(整理家中财物,行动不便等原因,10~20min左右)的占11.5%,呆在原地等待救援的占4.4%。运用独立性χ2检验,对居民所需疏散时间与其个人因素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检验。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居民所需疏散时间与4个因素进行检验的Approx.Sig.<0.05,而且Lambda值较大。所以,在该样本中居民所需疏散时间与其4个因素分别相关,而它们的Asymp.Sig.值也均小于0.05,这说明可以由该样本推论至总体,即居民所需疏散时间与其4个因素分别相关。根据Lambda值的大小,可以得到相关度大小排列为:家中是否有行动不便的人>是否懂得毒气泄漏自救常识>教育程度>年龄。
3.5 居民疏散过程中的行为反应
调查者在疏散过程中的行为反应,跟随人群,哪里人多去哪里的占39.8%;横冲直撞,只想尽快离开的占6.2%;避开人流,自行寻找出路的占22.1%;冷静思考,并协助引导疏散群众的占31.9%。调查表明,从众行为在疏散过程中最为常见。运用独立性χ2检验,对居民疏散过程中的行为反应与其个人因素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检验。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疏散过程中的行为反应与2个因素进行检验的Approx.Sig.<0.05,而且Lambda值较大。所以,在该样本中居民疏散过程中的行为反应与这2个因素分别相关,而且它们的Asymp.Sig.值也均小于0.05,这说明可以由该样本推论至总体,即居民疏散过程中的行为反应与其2个因素分别相关。根据Lambda值的大小,可以得到相关度大小排列为:性别>是否经历过毒气泄漏事故。
对于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培训这个因素,其Lambda值很小,而且Approx.Sig.值大于0.05,所以,在该样本中居民疏散过程中的行为反应与其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培训无关。但是其Asymp.Sig.值却小于0.05,所以不能由样本推论至总体,即不能说调查者疏散时的行动反应与其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培训绝对无关。
3.6 居民疏散途中是否采取防护措施
调查者中会采取防护措施的占大多数,为77.9%,想不起来采取防护措施的占12.4%,不清楚看情况的占9.7%。调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的毒气泄漏自救常识,并且会在事故中采取防护措施。运用独立性χ2检验,对居民疏散途中是否采取防护措施与其个人因素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检验。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疏散途中是否采取防护措施与2个因素进行检验的Approx.Sig.<0.05,而且Lambda值较大。所以,在该样本中居民疏散途中是否采取防护措施与这2个因素分别相关,而且它们的Asymp.Sig.值也均小于0.05,这说明可以由该样本推论至总体,即居民疏散途中是否采取防护措施与其2个因素分别相关。根据Lambda值的大小,可以得到相关度大小排列为:是否懂得毒气泄漏自救常识>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培训。
3.7 居民疏散途中的重返行为
经调查统计,64.6%的调查者选择一定会回去救未逃离的亲人或朋友,14.2%的调查者选择不会回去,21.2%的调查者选择看情况。由此看来,居民在疏散途中的重返行为是十分严重的。运用独立性χ2检验,对居民疏散途中的重返行为与其个人因素的相关性分别进行检验。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居民疏散途中的重返行为只与其年龄进行检验的Approx.Sig.<0.05,而且Lambda值较大。所以,在该样本中居民疏散途中的重返行为只与其年龄相关,而且它的Asymp.Sig.值也小于0.05,这说明可以由该样本推论至总体,即居民疏散途中的重返行为只与其年龄相关。
4 结论
笔者对某化工企业周边居民在毒气泄漏事故中的疏散心理行为反应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12.0将得到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独立性χ2检验,由此得出了以下结论:
(1)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影响居民在毒气泄漏事故中的疏散心理行为反应的相关因素有9个,综合其相关性影响和相关度大小,可以得出他们对于居民疏散心理行为反应的影响程度为:年龄>是否懂得毒气泄漏自救常识>是否经历过毒气泄漏事故>家中是否有行动不便的人>性别>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培训>居住时间>是否知道居住在化工企业周围。
(2)在11个可能与疏散居民心理行为反应相关的个人因素中,家中人口数和是否知道化工企业可能发生毒气泄漏事故这两个因素,对居民在疏散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行为反应均没有影响。因此,可以在今后的调查中将这两个因素优化掉,使调查问卷设计的更为精简有效。
摘要:为了研究在毒气泄漏事故中居民的心理行为特征,选择发生过毒气泄漏事故的某化工企业,采用问卷法对其周边居民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独立性分析,从而得出居民在疏散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行为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应急疏散管理预案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居民,毒气泄漏,疏散,卡方检验
参考文献
[1]赵正宏.城市化学灾害与应急救援体系[J].现代职业安全,2003,(6):21~22ZHAO Zheng-hong.Urban Chemical Disaster and Emer-gency Rescue System[J].Modern Occupational Safety,2003,(6):21~22
[2]黄玲.化学工业区环境风险评价研究及应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HUANG Ling.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Risk Assessment for Chemical Industry Region[D].XI AN: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Technology,2008
[3]刘耀中,程甫,刘益民.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LIU Yao-zhong,CHENG Pu,LIU Yi-min.Psychology[M].BEIJING:Science Press,2000
[4]李安.居民区人员应急疏散仿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LI An.Research on Simulation of Individual EmergencyEvacuation in Residential District[D].Harbin:Harbin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7
[5]邓云峰,姜传胜.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人员疏散调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3):30~35DENG Yun-feng,JIANG Chuan-sheng.Survey on thePublic Evacuation Behavior in“4.16”Accident atTianyuan Chemical Factory of Chongqing[J].Journal of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3):30~35
[6]温丽敏,陈宝智.重大事故人员应急疏散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9,9(6):69~73WEN Li-min,CHEN Bao-zhi.Study on the Model of E-mergency Evacuation in Case of Major Accident[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1999,9(6):69~73
[7]张树平,张耀泽,卢兆明,杨立.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的调查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24(5):563~566ZHANG Shu-ping,ZHANG Yao-ze,LUZhao-ming,YANGLi.Research of Human Behavior Reaction in the BuildingFires[J].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24(5):563~566
[8]徐敏.疏散中的典型心理行为特征分析[J].安全,2007,(6):5~7XU Min.The Study of the Typical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Evacuation[J].Safety,2007,(6):5~7
[9]陈坤,徐龙君.重庆开县“3.25”天然气井泄漏事故原因及影响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4):25~28CHEN Kun,XU Long-jun.Research on the Reason andEnvironmental Impact of the Natural Gas Well Leak atKaixian of Chongqing[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Technology,2007,3(4):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