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空间(共12篇)
心理—行为—空间 篇1
引言
广场起源于古希腊城邦共和时代, 一片简单的空场, 汇集来四面八方的人, 供人们集会、交易、说笑……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居民的客厅,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城市公共生活主要载体之一,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
在西方的城市中, 著名的广场往往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在中国城市的传统空间类型中并没有西方意义的广场, 只是在近20多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 才开始快速、大规模地新建了很多城市广场, 以此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但长期以来由于重视功能分区、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等的设计方法, 忽略了使用者的视觉感受、行为和心理的需要, 造成了城市广场空间与使用者不能产生共鸣, 进而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和市民的认同感。本文正是基于此问题, 从使用者的视觉感知、行为心理出发浅析城市空间, 从而促使城市的空间设计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视觉、心理感受, 并对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 对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起积极促进作用。
一、视觉感知
据统计, 人认识外部世界的信息中大约有80%是通过视觉提供的。这说明了视觉是各种感觉中最为重要的因素。美国的心理学家吉伯森 (James Jerome Gibson) 说过:“在视觉世界中所看到的空间具有方向稳定性、深度、远近, 并且没有边界, 可以称为360度的广阔空间。”通过吉伯森的描述, 我们可以清楚的通过对城市广场空间的形状、尺度、比例等构成因素的视觉感知来直观的体验广场空间。同时, 笔者认为, 在视觉感知广场本身空间的同时, 也要强调对广场周边建筑视觉感知的重要性。在此, 还得明确一点:德国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考夫卡 (K.Koffka) 曾指出“视觉作用出现时, 心理作用也同时出现”。故, 在视觉感知城市广场空间及其周边建筑物时, 视觉作用、心理作用同时出现。
1. 对城市广场空间的视觉感知
(1) 形状
罗伯特·克里尔 (Robert Krier) 在关于城市广场空间的分析中指出任何的复杂的广场形态都是由最基本的三种几何原型——方形、圆形、三角形通过插入、分解、附加、贯穿、重合、变形得到的。
纵观自然界, 凡是圆形的物体, 都有好动和不稳定的特点, 就像圆圆的日月一般;凡是方形的物体, 都有静止和稳定的特点, 就象静静的大地一样;凡是三角形的物体, 都是极不稳定, 有强烈冲破空间的感觉, 就像锋利的尖刀一样。总览国内外的广场形状, 基本都是以这三种几何原型为主, 而具有复杂形态的广场也基本是这三种几何原型简单的组合。在我国, 传统的“天圆地方”学说更是深入炎黄子孙的内心。因此, 在我国, 方形与圆形的广场更能与使用者产生共鸣, 因而应用的最多;而三角形, 因为尖锐的角, 应用的少之又少。
(2) 尺度
一个广场的空间品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广场的尺度决定的。过大的广场尺度会给人以空旷、疏远的感觉, 过小的广场尺度会使人感到压抑。而在广场的设计中有三个基本的空间尺度:1) 20~25 m见方的空间, 人们感觉比较亲切, 可以比较自由的交往, 这是创造空间的尺度;2) 距离超过110 m之后, 能产生广阔的感觉, 这是形成场所感的尺度, 也是广场尺寸;3) 最后是390 m左右, 超过这一距离就能创造出深远、宏伟的感觉, 这是形成领域感的尺度。笔者认为, 对于广场的使用者来说, 最重要的尺度莫过于以人为尺度, 在这方面欧洲的一些城市广场很是注重的, 但在我国, 对人的排斥, 忽略以人为主的尺度的情况屡见不鲜。
(3) 比例
此处的比例指的是广场平面的宽度和进深的比例。据对视知觉研究的资料表明, 人类对于空间开阔或者压抑感觉主要由视域决定, 而人类清晰的视域 (视角) 范围为20°~42°, 到了60°开始变得模糊, 在60°~90°逐渐消失。在《阅读广场》一书中以矩形广场为例, 例举了广场平面的宽度和进深比列的四种典型情况来说明其和视域, 进而和空间感知的关系:1) 宽度:进深=1:3, 在此情况, 观察者的视角为20°, 视野内的景物非常集中, 观察范围非常狭窄, 小于这个视角的空间会失去广场的特征, 无法完成作为广场的使用要求;2) 宽度:进深=2:3, 视角为40°, 观察者拥有非常清晰的视域, 但空间略显局促, 空间封闭感较强;3) 宽度:进深=6:5, 视角为60°, 视野内的两个边沿区域开始模糊, 但观察者还是能把握广场的边界, 广场空间宽松大度, 但仍然有限定;4) 宽度:进深=2:1, 视角为90°, 视野已经无法掌握广场边界, 广场的空间变得异常开放。
据此可以表明,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广场, 其平面宽度和进深的比例应为2:3~2:1, 观察者的视角为40°~90°。
此外广场空间的视觉感知还与广场周边建筑物有关。
2. 对广场周边建筑物的视觉感知
对于广场周边的建筑物, 可以称之为“广场立面”, 它位于广场周边, 是限定广场范围的最主要因素, 圣马可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圣马可广场的开口被隐藏在柱廊后面, 广场周围一圈的建筑物, 围合感强烈。当然, “广场立面”不仅仅是建筑物, 还包括树木、墙体、柱等。但笔者认为, 对于广场空间的影响最大的“广场立面”是建筑物, 同时作为“广场立面”的建筑物的高度、外立面的装饰、色彩、质感等中对广场空间影响最大的是建筑物的高度。而“广场立面”与广场平面的宽度的比例也是决定广场空间感知的重点。
1877年, 梅尔藤斯 (H.Maertens) 就将前人的研究做了总结, 并从视觉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观察细部和整体的三种距离关系: (1) 高度:宽度=1:1, 垂直视角为45°, 广场空间的独立性较弱, “广场立面”对空间支配性强, 广场更像是“广场立面”的前导空间; (2) 高度:宽度=1:2, 垂直视角27°, “广场立面”充实视域, 空间显得非常封闭; (3) 高度:宽度=1:3, 垂直视角为18°, 除了“广场立面”, 观察者视野中还有一部分天空, 空间感受适中, 既不封闭, 又有围合感。当垂直视角小于18°时, “广场立面”逐渐在视野中消失, 广场空间的围合感也逐渐丧失。
据此表明, 对于广场周边建筑的视觉感知对广场空间的设计有一定的作用, 尤其是在一些具有特点功能的广场中, 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从而影响广场的空间品质。
二、行为心理需求
城市空间广场的形状、尺度、比例、周围建筑都会影响到使用者的视觉感知, 从而进一步影响使用者个体的行为方式和其对广场空间的使用方法。而个体的行为心理需求对个体的行为方式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满足个体行为的心理需求可有效的提升广场空间的品质, 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据卡米诺 (Kamino) 在铁路车站进行长期观察发现, 人们喜欢站在柱子附近而又离开人们行走路线的地方。笔者夜晚去操场散步时同样发现, 除了在操场上跑步的人, 那些闲聊、休息的人基本都待在暗处, 而在灯光下休憩的人寥寥无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人们总是喜欢待在不被别人注视而自己可以注视别人的位置。同样在学校食堂、教室中也可以观察到类似情况:学生总是尽可能选择靠近墙壁的桌子, 避免成为视觉的焦点。故, 在空间环境中, 人们总是在保证自己拥有安全感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融入到环境中。
综上所述, 人在空间环境中的分布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豪尔 (E.T.Hall) 认为按亲密及疏远程度, 可以分为四个距离: (1) 密切距离, 为爱抚、保护或者格斗的距离, 约在30 cm以内, 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体味。 (2) 个体距离, 与好友的安静交谈及和对方握手的距离, 约在35~120 cm。 (3) 社交距离, 是不能轻易接触到对方的距离, 如隔一张桌子的距离, 亦即进行社会性、非个人的相互联系的距离, 约在120 cm到3 m。 (4) 公共距离, 如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演员面对观众的距离等, 亦即一般公众社会活动的距离, 约在3~9 m。
同样, 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解释, 有学者把人对广场的需求也同样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生理需求, 要求广场舒适、方便, 给人以亲切感;二是安全需求, 要求广场保护“个体领域”, 使个人在广场内的行动自由;三是交往需求, 要求广场提供与他人交往的场所和空间;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人们在公共场合希望能引起他人的重视和尊重。所以, 广场空间应尽可能满足上述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划分出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 形成不同层次的活动领域, 以满足人的多样化活动。
三、结语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外部公共空间之一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关注。而城市广场的建设需要深入了解市民的各种需求, 尤以视觉、行为习惯、心理更为重要。使用者的视觉感知和行为心理需求为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提供了方向, 基于使用者的视觉感知和行为心理需求的广场空间设计可以更好的提升城市广场空间的品质,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摘要:本文论述了城市广场使用者对城市广场本身的形状、尺度、比例、其周边建筑物的视觉感知, 以及他们自身的求, 以期城市广场空间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视觉享受和内心需求。
关键词:广场,视觉感知,行为心理
参考文献
[1]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何葳, 虞大鹏.阅读广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3]詹和平.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4]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5] (日) 相马一郎, 佐古顺彦著.环境心理学[M].周畅、李曼曼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6]汉宝德编译.环境心理学[M].台北:境与象出版社, 1986.
心理—行为—空间 篇2
基于人行为心理的建筑空间设计,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工作、学习、生活、休息的场所,同时还可以在人的行为心理、生活感受等方面刻下印象[1]。人和建筑空间之间本质上存在一种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关系,同时还可以按照人本身特殊的心理和特征,科学的指导建筑空间完成设计,从而促使设计结果可以更好的满足人的行为心理。在建筑空间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在全面、清晰、深入的掌握使用者对建筑空间环境的需求之后,需要再次身体力行、亲力亲为的深入到现场进行考察,根据考察的结果进行论争,亲身去感受建筑周边的具体环境,进而完善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2]。从人体工程学的领域来看,在建筑空间设计刚好可以和人的生理结构相协调或稳定时,便可以在心理角度上激发一种亲切的感受,从而促使个人更加放松,从而在建筑空间中保持更加的舒适性和良好的状态。与此同时,从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人们之间假设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距离,必然需要从心理健康的方面着想。对此,建筑空间设计中必然需要考虑行为心理,这也是对使用者人际关系、人际距离、生活便捷性舒适性的一种基本保障措施。
心理—行为—空间 篇3
关键词:环境行为心理学;室内空间;设计语言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28-1
一、行为心理需求
将人类行为心理加以分类的方法有许多,就本研究课题而言,更有用的是明确三个重要的空间需求———刺激性、安全感和标示性,这些都可以通过室内空间设计来满足。罗伯特·阿德瑞是第一个认为人们不仅有这三个重要的空间需求的,而且这也可以有助于解释区域性行为的缘由。
(一)刺激性
沃尔维尔的研究证据表明来自环境中过度的刺激会导致某种形式的紧张,这种紧张反过来扰乱集中的注意力,阻碍计划的实施。当然如果我们未被足够的刺激,我们将感到无聊和对于我们的任务失去兴趣。我们的空间设计最好是表现出现在两者之间的某一点。
(二)安全感
社会规范极为强大,因为它给人们以安全感,使他们在一种受控的方式进行生活,而不必担心自己的安全。有没有一种社会规范在空间上的反映呢?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的,并且它形成了我们室内空间设计最为基本的语言成分。人们期望避免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在生活中需要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和结构化,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安全感的需要,所以需要空间来保证安全。
(三)标示性
我们的心理成分中起作用的最基本的力量之一,是创造和保持我们的可识别性的需求。人们需要表达他们个人的以及他们所在的工作群体标识的想法是设计的主要动力,但很大程度上这并不是由设计师来完成的,而是由行为者自己完成的,室内空间实际上是其自身行为举止在室内的延伸,对设计师的挑战应是如何创造一个能够引发并有助于占据和人格化的空间。
二、基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室内空间设计语言
为了满足人的这三大空间需求,我们怎样着手室内空间设计呢?理查德·格里格瑞在《知觉》中谈道:“大脑只对某些选择的视觉特征进行反映。毫无疑问,最初对大脑来说这些被高度提炼出来的特征特别重要,同时那些不重要的特征被忽略掉了。”而比例与尺度、前景和背景、垂直性、对称、颜色、数字以及意义等设计语言,可以从不同程度上来满足人对室内空间刺激性、安全感、标示性的需求。
(一)比例与尺度
室内空间的比例是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各部分与局部之间的比较关系。室内空间的尺度是整体和局部与人的生理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在美学中最经典的比例就是黄金分割,良好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物内在的逻辑性。巴黎歌剧院为超大尺度提供了极好的范例,空间都设计为超大尺寸的,从地板到顶棚的高度、入口、窗户和楼梯都设计得特别宽裕。这种空间让特别的人在特别的背景下确定他们不凡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二)前景和背景
前景和背景的概念是我们感受室内空间的基础,我们首先感知到的称为前景,其余的那些则称为背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我们要注意视觉中心的处理、人的注意范围都有一个中心点,每一个空间都有一个视觉中心,如卧室的视觉中心点就是床,客厅的中心位置是沙发和地毯等,这些视觉中心是设计布置的重点。
(三)垂直性
心理学家胡贝尔和威尔舍早期通过对猫的试验,第一次显示出大脑实际上包含特定的区域对特定的几何刺激作出反应。后来通过对人类大脑的扫描,发现了许多特定的区域,不是所有的信息处理区域都有相同的待遇,现已发现负责垂直和水平线的大脑区域特别有影响力。我们在室内空间的一切变化都依赖于这两个最常见的角度。
(四)对称
在古典的建筑处理手法中,对称往往用来处理建筑立面正式出入口的位置,在现代居室空间设计中也往往采用整体基本对称、局部不对称的形式,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审美原则。如把落地大窗划分成一个个的格,每格都是一副风景,可满足人的稳定感。最具对称的物体就是球体,球体和以穹顶形式出现的球体剖面往往创造出了室内空间中的趣味中心。
(五)颜色
在我们眼睛中一些颜色总显得比其他颜色明显,比如黄色、红色比蓝色、绿色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正如我们习惯看到蓝天和绿地作为背景一样。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涂成红色的室内空间比涂成蓝色的室内空间显得小。调和的颜色可以使得室内空间达到统一、舒适和适宜。对比的颜色是对差异性的强调,把相同或相对的不同要素相互比较,产生强弱、疏密、冷暖等感。
(六)数字
如果物体数目在7以下,我们可以迅速地知道它的数目,如果超过了7,我们需要在心中默数。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如果同一元素重复次数超过了数字7,那么它则变成了背景物体。6根柱子构成的门廊是典型的建筑立面的中心部分,它强调了入口所在的中轴线,而10根柱子则形成了廊柱,它或许就成了某个喷泉或雕像的背景。
(七)意义
爱斯基摩人在室内空间中喜欢用白色,因为白色对于他们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如同红色与黄色对中国人也有特殊意义一样。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物体,我们更容易理解,并且更有可能具有前景的属性。
参考文献:
[1]纽约公共空间项目.2005如何彻底转变空间[EB/OL].http://www.pps.org/blog/page/120/
[2][英]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韩效,卢芳,李翔译.空间的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
心理—行为—空间 篇4
1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门诊公共空间构成及平面布局和流程没有契合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对不同空间环境与功能的需求。门诊空间功能分区不合理,没有体现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安全性原则。
门诊公共卫生空间环境、功能、设施和色彩等,没有满足门诊病人的年龄结构、病理、生理、心理、情感的内在需求。
门诊公共空间设计与装饰没有考虑门诊病人对空间环境的响应度,强调内装修的档次,忽视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功能、设施与装饰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空间环境与功能只强调医疗流程的需求,忽视病人在诊治过程中的心理与社会需求。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置没有根据门诊病人使用时间和频度不同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没有从人类需要的层次化,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情)、尊敬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角度出发[2]。
2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对病人生理、心理、行为的影响
向往、期待、希望、通晓、焦虑、急躁、渴望是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的普遍心理。解除病痛、保障安全、尊重患者隐私权、知情权,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和人文关怀是门诊服务的重要内容[3]。门诊公共空间是医院最为开放的场所,是公众诸多活动的集合点,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应满足众多使用者的需求,并通过对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装饰和医院强有力的人性化服务与管理,为病人创造轻松、平和的环境,减少病人的焦躁与不安。我们认为,病人在医院诊治、康复过程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与医院环境、医患关系、医疗质量、技术和社会综合因素相互影响并制约,其中,疾病的发展规律是内因,医疗环境、医疗质量、技术和社会综合因素等是外因,内因与外因使病人产生躯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恐惧,而心理状态的变化,又促使生理上的深层次异化。从医院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角度剖析影响门诊病人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是:⑴设计师和医院管理者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设计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和措施,表现在医院建筑环境、功能、设施的缺位;⑵门诊空间构成及功能分区不合理,没有体现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安全性原则,表现为病人挂号、分诊、诊治、化价、交款、取药、检查奔走于不相邻的区域,加重门诊病人焦虑和急躁的心理;⑶只注重医疗流程需求,而忽视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心理与社会需求;⑷只满足管理者对空间环境构成的管理需求,只强调空间环境管理安全性,没有充分注重考虑空间设置及区域功能划分契合病人对医院总体空间的使用需求;⑸忽视病人对不同空间环境构成的需求,表现为不同科室诊室、等候空间没有根据病人年龄结构、病因、生理、心理、情感的需求而有针对性地设计;⑹灯光、空间环境色彩、装饰效果、空间区或划分等千篇一律,没有体现门诊病人需要层次化。我们认为,上述原因是造成门诊病人紧张、焦虑、急躁的主要原因,近几年临床环境医学研究表明,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情感过激变化是主要致病因素。因此,医院作为疾病治疗与康复场所,温馨的医疗空间环境与功能,良好的医技水平,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及设施,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能改善门诊病人的紧张、焦虑、急躁心理,对调节病人的心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和治疗疾病具有积极作用。疾病是生物、理化、心理、环境和社会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门诊公共空间是医院最为开放的场所,门诊公共空间环境与功能建设,反映医院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环境文化建设,是医院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可决定病人对医院的信赖程度,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装饰,应满足门诊病人及陪护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方位需求,特别是满足门诊病人就医过程中因紧张、焦虑而产生的心理需求和负性的情绪行为反应[4]。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与装饰应引起设计师和医院管理者的广泛关注。
3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的基本原则
关心和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体贴并关怀病人的情感变化是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首要因素,这种“以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已突破传统医院建筑功能高于一切的局限。我们认为,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装饰和科室分布、布局,必须满足医学模式发展变化的需求,适应现代人生活高效性,满足医疗流程的效率性、秩序性,注重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置上的序列性和连续性和空间环境功能设施对病人生理,包括认知、情绪、情感、行为在内的整个心理过程的影响,充分考虑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不同病人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而产生的使用频度、使用时间的不同,设计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提供多样的支持,营造舒适的空间环境,创造等候空间独立性、优化性、私密性,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重复与交叉,满足非诊疗空间的设置契合使用者对医院总体空间的使用需求,符合医疗流程,注重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的安全性,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控制交叉感染。注重将阳光与空气引入室内建筑。使建筑物与室外自然环境相互渗透,浑然一体。在改扩建中,医疗服务环境设施建设要遵循医德规范的伦理思考,满足病人生理、心理、行为和情感的需求[5]。
3.1 门诊候诊空间设计
候诊空间按其构成可分为厅式候诊、廊式候诊和绿荫候诊。候诊公共空间环境、功能设施及人性化服务措施影响门诊病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舒适、温馨的候诊环境及人性化的服务体现了医院服务理念和医院环境文化氛围,能够缓解并减少门诊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嘈杂、阴暗、压抑、充满异味、缺乏人性化服务设施的候诊空间环境就会增加门诊病人紧张、焦虑和恼怒的心理。我们认为,候诊空间设计与装饰,在满足空间量和一定高度的前提下,应严格掌握候诊面积(成人1.2~1.5平方米/人,儿童1.5~1.8平方米/人)。厅式候诊多用于分科候诊或小型门诊多科室集中候诊,在候诊空间环境与功能上,应注重选择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尽可能使门诊病人看到室外庭院绿色景物或室内景观花草,为病人提供电视、观赏鱼、书刊画报供其观赏阅读。有条件的医院在等候区域内由分诊护士送上咖啡及点心,可能会给管理带来难度,但它会使病人感到他们不仅是病人更是医院的顾客,对于患者从生理到心理却是十分有益的,这种感觉的形成,对改善病人及其家属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以及调节医患关系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候诊厅内可悬挂风景画像或介绍医院学科优势和高、精尖技术和诊疗及服务流程等。廊式候诊多为诊室外面的二次候诊小科室的一次候诊,这种候诊方式只适宜科室内部走廊,不能和于公共走廊,且廊道不宜过长。我们认为,门诊中采用廊式候诊并不合理,病人在这种通过型空间内候诊,面对来往的人群往往表现出不安。另外,这种候诊方式所传递出的信息是病人急于进入诊室向医生倾诉病情的心理,这种候诊更加剧病人迫切、不安、焦虑的心理,使病人坐立不安,迫使其密切关注诊室情况,从而形成候诊空间的无序,这种无序又影响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我们认为,如果医院改扩新建,即使采用廊式候诊,也应注重选择沿外廊设候诊廊,这种选择便于自然通风、采光和观看楼外景观。绿荫候诊是将外廊候诊再延伸至庭院经绿荫的一种候诊方式,在庭园绿荫、棚架之下设庭园椅,可供夏季门诊高峰季节的附加候诊空间。近几年医院改扩新建使我们体会到,采用厅式一次候诊结合电子叫号大屏幕显示技术会使科室单元秩序与效率得到保障。如果需要廊式候诊,应在设计中选择走廊设计凹室这样的停留小空间,使凹室停留小空间与走廊通过性空间各自有合理的形态,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儿科候诊室要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最好把医疗程序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增设不同年龄特点的游玩设施。总之,候诊空间环境建设是门诊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门诊诊室空间环境
诊室空间构成可分为分间式、合间式、套间式等,一般情况下以分间式的基本间为单位进行组合。诊室尺度以3~3.3米×4.2~4.5米进深为宜。儿科诊室布局流程应严格防控交叉感染,诊室面积应大于一般科室诊室,挂号、收费、药房、化验、卫生间应单设。注射、穿刺、输液处置与治疗室设在安静处,以免影响其它病人的诊断、治疗、休息和就诊秩序。
3.3 门诊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
统筹规划医院建设,分期实施医院改扩新建项目,注重基础环境设施建设与改扩新建有机结合,完善并统合医院功能分区,充分考虑公共空间环境的构成对公众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及精神状态的影响。“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本”营造温馨、舒适的医疗环境,实施“人性化”规划、设计、建设,是我院新时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6]。我院在87000平方米门诊病房综合楼前庭空间设计中,在共享大厅公共空间构成上,突破传统医院公共空间构成形式向酒店共享空间靠近,以期创造出愉悦、轻松、祥和的医疗环境,改变传统医院公共空间冷峻、严肃的形象,避免医院大厅混乱、拥挤、紧张的气氛,缓解病人进入医院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病人诊断、治疗、康复的信心和能力。门诊部和住院部底层入口大厅中不仅设立鲜花礼品小卖店等设施,还将银行取款机、公用电话机、住院消费查询机、商店、休息厅、儿童娱乐设施、问讯、健康咨询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工喷泉水线、景观小品、绿色植物、楼顶休闲花园、阳光观景台、医疗主街等引入公共空间环境中,根据病人年龄结构、生理和包括认知、行为和情感在内的全方位心理需求特点及病人对空间环境的响应度,在门诊不同公共空间区域,建设具有不同特点的候诊区、休闲区、阅读区、交流区、游艺区等。
医院环境和医院环境文化给公众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7],良好的医院环境氛围能够对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其中,病人对阳光、绿色植物、水、空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国外有研究表明,如果病人可以透过窗户看到室外园林中的树木,比他和直接看到砖墙需要的药品减少30%,康复速度也提高30%。色彩可通过视觉传递给大脑促进腺体分泌,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治疗与康复作用。如何将自然生态环境引入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使其兼技术性与艺术性,二者的有机结合塑造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是现代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与装饰的原则和核心。我院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中,注重内环境的色彩选择、表面材料的选择、背景音乐的设置。我们认为,病人在诊治、康复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状态发挥着积极作用,空间环境设计忽视特殊色彩环境,就会使病人及其家属产生紧张、焦虑的心境,因此,医院公共环境设计与装饰中,应尽可能在空间功能、色彩、灯光、音响中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紧张的气氛、创造和谐氛围。我院在门诊病房综合楼公共空间环境中,根据病人年龄结构、性别、疾病种类、科室特点采用不同的环境设计与装饰方法,如儿童诊疗和病房区域设置多种形式的儿童游玩设施,墙面设置儿童卡通图画,力求从整体上创造出浪漫的气息,能够有效地减少患儿陌生、畏惧、恐慌的心理,也可减少家长的精神压力和紧张、焦虑、急躁的心情,能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在妇产科诊室中注重内在空间环境的营造与女性心理特点相结合,侧重诊室空间环境的隐私性,突出室内环境平静、安逸、淡雅的特点,注重表现女性的温柔和纤巧。
4 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装饰及色彩的协调统一性
视觉形象设计导入医院环境设计是现代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趋势[8]。人的视觉是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心理活动,色彩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行为,医院建筑是人类医疗活动的场所,空间环境色彩应有利于病人的治疗与康复。现代医院室内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既要符合卫生学要求,又要满足病人生理、心理和情感的需要,白色已不再是现代医院空间环境色彩设计惟一的颜色。医院建筑空间环境色彩构成也将趋于安静、温馨的色调,不同区域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将淡粉色、淡蓝色取代白色。手术室、急诊室改用与红色血液相补的颜色,用青绿的灰色来代替,以缓解视觉疲劳和精神紧张。有研究表明,淡蓝色对高烧病人的情绪起稳定作用,紫色可使孕妇感到安宁,门诊一般以浅咖啡、浅灰色、灰绿色为主,色彩学理论告诉我们柔和的冷色调,能够缓解并减少门诊病人就诊过程中紧张、急躁、焦虑的心理,对病人具有安抚的作用。医院的功能科室仪器设备较多,其设备的色调也应尽可能选择与室内色彩协同统一的颜色。对特殊科室,如影像、检验、放疗、康复、消毒中心等设备较为集中复杂的科室,空间环境色彩设计应注意局部环境设计,以期达到警示、提示与指引的作用,医院外空间环境色彩的选择也应考虑病人生理、心理、行为和情感的需求,以满足病人治疗和康复为主体,体现技术性、艺术性与医院文化的相互组合。各建筑物外墙颜色、景观小品造型与色彩、屋顶造型及色彩、室外灯光造型与色彩、院内标识系统形状与色彩等,均应与院内自然环境相互协调,以体现医院环境文化氛围。
总之,几年来医院改扩新建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门诊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连续性、秩序性、效率性、协调性及环境色彩的选择,空间构成设置均应契合门诊病人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程度,均对病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有着直接影响,制约着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良好的公共空间环境会对门诊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门诊公共空间构成及空间环境与功能的发展变化,代表了现代医学发展水平和方向,与人类科学技术、医学模式及哲学思想的整体水平相适应。它是现代医疗理论对医院建筑空间环境设计与装饰的客观要求,是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本的体现。是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有效保证,是提升人性化服务品质的基础,是衡量医院服务、经营理念,提升医院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巴志强,徐洪斌.医学模式发展对医院建筑环境、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4):54-55.
[2]姜维茂,宋茂银.要服务病人应读懂病人[J].中国医学伦理,2004,17(2):16.
[3]李晓莹,王渭莲,吕梁红,等.门诊患者候诊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16(12):734.
[4]潭伯兰.医院建筑空间环境与心理[J].建筑学报,1992,(6):9-13.
[5]巴志强,林晓萍,郭启勇,等.医院公共空间环境对病人心理的影响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7,28(4):48-50.
[6]巴志强,郭启勇,郭锡斌,等.可行性研究及前期策划准备工作在医院改扩新建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2006,22(1):59-61.
[7]巴志强,颜廷杰,郭锡斌,等.试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医院环境建设[J].解放军医学管理杂志,2007,14(7):547-549.
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研究
从美学角度看,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审美对象,其美学行为的研究是以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为背景,以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个美学元素为载体的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上,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运用专业知识和审美设计学、城市景观学、美育功能和美学取向的理念,进行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定位;二是社会群体对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发展成就及其美学功能进行审美评价,并通过自身行为规范来充分体验审美愉悦和美育效果。
1.从城市的功能分区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格局
由城市政府主导创建、供所有市民使用和享受的公共的非赢利性场所,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注重美学元素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科学发展与有序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往往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繁华的街市、洁净的步道、别致的建筑、精美的广场、常青的绿地、文雅的市民……等等,它能使人终生铭记,并由此生发出对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注重公共空间系统布局。良好的城市应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它们在形态上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点是指城市的微型公园、街头绿地、道路交叉口、区域性小广场等节点空间;线指的是商业街、步行街、主次干道、绿化长廊等线性空间;面指的是城市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大型公共设施集中区等。城市规划在对以上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上要从定位、定量、定形、定调四个方面来把握,分析城市的布局特点和性质,研究居民分布的状况、购物能力、传统习惯、交通组织等制约因素,对各种规模的公共空间进行统筹安排。这样,不仅能使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在短期内形成,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盲目建设带来的不必要的浪费。
创造公共空间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延续文脉。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地貌、环境、习俗相协调的因素,运用形式、色彩、光影、材质、背景等综合手段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特色的创造包括特定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公共空间在特定现状及交通等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标志物或纪念物的主题、铺地材料及图案的特征以及植物的地方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应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行为、审美、文化等的需求,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同时,要推行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开放性,建筑总体应打破那种“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还空间于公众。
1.2城市规划对建筑的整体要求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依赖各种建筑的成形和各种设施的配置而构成其功能价值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城市和建筑,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激发想象与创意;重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还城市和建筑以本来意义。换言之,将建筑物赋予美学行为能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功能,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更成为人们心理、情感的“价值凹地”,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社会教化和社会控制的审美教育功能。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譬如,现阶段盛行的广场、公园、景区建设和广场文化,从社会层面来看,虽然社会经济条件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已发生重大变化,但是审美教育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对陶冶情操、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没有改变。通过公共空间扩大人际空间,是构建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平台。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的素质的审美教育目标,不单单是满足精神需求,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过程中实现对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个人的发展,必须通过社会来实现;而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城市公共空间如公园、绿地、雕塑、小品、广场等审美个体,最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决定了审美教育要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净化性情和心灵,塑造美好人格,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培养审美能力、创建和谐社会的功能。城市公共空间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者的匠心独运,通过艺术家和社会学家的专业构思,应更多地溶入社会责任感、伦理关怀、处世哲理等审美内涵,以提高人们的文化、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达到净化心灵、塑造理想人格的目的。
2.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凝神于景、心入于景,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合为一体,内心中永存公共空间的绚烂美丽和景色如画,在欣赏中得到启迪、珍惜,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总体色彩烘托美的氛围。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具有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建筑色彩时,设计师应根据规划要求通盘考虑建筑的环境及地理、气候等带来的影响和色彩的相长相消因素。色彩的择取和运用,必须适应社会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恰如其分地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地说,在温暖地区,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给人以凉爽舒适之感。对寒冷地区,则宜采用厚重的暖色调,或在中性色系中点设暖色,增强温和感。广场、园林建筑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公园、景区建筑色调应令人感受宁静安逸,使色彩的心理作用得以充分体现。这样,区别对待各地区、各种不同建筑对象的色差,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氛围。
2.3城市建筑应具美的个性。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是建筑,构成城市内涵的精华也是建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性质。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不可移动这一特性,对建筑物特别是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特点、城市文化、城市文脉及公共心理要求,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自然景观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财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该用的绿地不得放弃;该蓄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的山体不得挖掘;该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对自然景观资源要运用 “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显示美的境界。
2.5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建筑造型与城市环境的联结或整合,既反映在表层形式各要素,如光色、形象、形体、材质、尺寸、方位等方面,又体现在性格、情调、主题、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从规划设计实践中突出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
有着自己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肯定是最让人喜欢的城市,也是最让人难忘的。城市人性化公共空间设计的美学行为包括:
3.1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 现代城市居住区是指为满足人们定居生活需要的空间地理单位。因此,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在居住小区和邻里单元这一级,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反映出强烈的家庭感和紧密的邻里生活气氛;在居住区一级,要处理好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间距、建筑高度等关系,充分体现整个城市所凝聚着的集体意象和特色。在居住区努力塑造反映具有社区向心力、凝聚力的公共空间,环境的整体个性和领域感,要反映出为使用者所熟知的社区环境符号,传统文脉条件,要创造出高品质的物质空间环境。
心理—行为—空间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场所;空间
中图分类号D917.6文献标识码A
犯罪场所是犯罪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表达的是一种微观的空间环境,而且强调犯罪行为与空间功能的内在联系。对青少年犯罪场所的研究,旨在发现它所给予青少年犯罪行为产生或实施提供的“诱因”和“便利”条件,由此引发人们对青少年犯罪场所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场所空间的完善,避免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本文所使用的分析数据,均来自历年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与天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联合举行的犯罪调查。
一、犯罪场所与犯罪发生频率
众所周知,犯罪行为是在一定的空间条件下进行的,而犯罪场所是犯罪空间条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也就是说,所有的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场所中发生或实施的。场所对犯罪行为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诱发犯罪行为的产生。对于具有某种犯罪意念的人而言,其犯罪行为的形成虽然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但没有客观环境的引诱,犯罪意念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犯罪行为。犯罪场所就是这个客观环境的诱因之一,特别是一些由情境引发的犯罪,犯罪场所具有的诱因因素更是不可回避,如犯罪场所的性质、功用、灯光、装饰、往来人员的身份等,都有可能成为犯罪行为发生的客观诱因;二是为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条件。对于那些决意实施犯罪的人,他们时刻都在寻找适于从事犯罪活动的时机,如果场所的环境条件恰恰为犯罪人提供了难得的犯罪机会,那么犯罪人就会抓住时机实施犯罪行为。因此犯罪场所与犯罪行为之间,往往具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由于青少年犯罪比中老年犯罪具有更强的空间随意性,而且他们对空间的敏感性相对较强,空间环境的情境状况对其犯罪行为具有较强的“诱发”或“刺激”作用,因此青少年犯罪与犯罪场所之间的因果关系会更强一些。
要分析青少年犯罪与犯罪场所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各类场所发生青少年犯罪的频率进行研究,由此找出青少年犯罪易于发生的场所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犯罪发生的空间条件和“诱因”。表1所列举的是天津市青少年犯罪和中老年犯罪的场所状况,通过两者的比较可以让我们了解青少年在犯罪场所类别“选择”上的特殊倾向性。
从表1数据看,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的犯罪场所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为:一是青少年“街头犯罪”比较严重。在青少年犯罪的各类场所中,位居第一位的是“街道里巷”,占其各类犯罪场所的比例达到20%以上,也即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犯罪是在街头进行的,而中老年犯罪仅有13.5%是在“街道里巷”进行。这种情况与一些国家较为相似,如美国的青少年犯罪有相当数量是在社区街头进行的,所以美国的犯罪学家将青少年犯罪形象地称为“街头犯罪”;二是青少年在公共性场所的犯罪较为严重。所谓公共性场所是指对场所流入流出人员免予限制的场所,即所有的社会成员均有资格随意出入,如表中涉及的街道里巷、旅店、宾馆、饭店、商业场所、影院、歌舞厅、游戏厅、野外、农田、树林、交通工具、停车场、车站、码头、机场、金融场所、旅游风景点等。从统计上看,青少年在以上公共性场所犯罪的比例较高,远远多于中老年人在此类场所的犯罪。如在表1所列的公共性场所中,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比例达到54.3%,而中老年犯罪的发生比例则为43.5%。可见,青少年犯罪场所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场所的公共性;三是中老年犯罪比较“适宜”在“封闭性”场所进行。所谓封闭性场所是指对人员流入流出加以限制的场所,如表1中所列的家庭、工厂、企业、机关、团体、学校、建筑工区场等,以上这些场所只有特定身份的人员可以进入。从统计的情况看,中老年在此类场所的犯罪情况比青少年要严重,如在表1所列的封闭性场所中,中老年犯罪占其全部犯罪的比例为49.1%,而青少年犯罪仅占其全部犯罪的39%。可见,中老年犯罪更喜欢在一种较为稳定且具有一定“安全感”的场所空间实施其犯罪活动,显示出中老年人群在犯罪空间上具有的“保守性”,而青少年犯罪则相对比较开放。
二、犯罪场所与犯罪类型
由于各类场所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不尽相同,其场所的物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场内人员的身份均有较大差别,由此也就决定了不同场所发生的青少年犯罪类型会有较大的差异。那么在哪些场所容易发生哪种类型的青少年犯罪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青少年犯罪类型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犯罪场所性质及功能的制约。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对不同场所发生的主要青少年犯罪类型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
在表2中,我们以各类场所为统计单位,将该场所内发生青少年犯罪最多的三种犯罪类型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上可以发现,不同场所之间发生的青少年犯罪类型有较大的区别,其中有八类场所发生的盗窃犯罪最多,有五类场所发生的抢劫犯罪最为严重,此外各有一类场所易于发生诈骗和奸淫幼女的犯罪。以下我们重点分析一下盗窃和抢劫犯罪发生最多的犯罪场所。
在盗窃犯罪最为严重的场所中,由于场所的功能与性质的差异,盗窃犯罪的严重程度不尽相同。停车场及工厂、企业是青少年盗窃犯罪发生最严重的犯罪场所,分别占该场所各类犯罪的75%和62.1%。除此之外,以“被害人家里”为场所的入户盗窃犯罪以及在商业场所进行的盗窃犯罪也比较严重,其比例均在40%以上。在抢劫犯罪最为严重的各类场所中,交通工具以及车站、码头、机场成为抢劫犯罪的“重灾区”,分别占该场所各类犯罪的69%和53.1%。另外,车站、码头、机场以及旅游风景点也成为抢劫犯罪的高发区,占各类犯罪的比例均在40%以上。
上面的数据表明,犯罪场所与犯罪类型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也可以说场所的功能与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犯罪发生的类型。如停车场及工厂、企业是盗窃犯罪发生最严重的场所,那么原因何在呢?这显然与场所的功能、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停车场是用来停放车辆的,那么这些停放的车辆及车内物品也就成为犯罪人侵犯的对象。再如,对于工厂、企业而言,其场所的功能是用来产生各类产品的,这里有机器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所有这些都为犯罪人所看重,于是在该场所发生较多的盗窃犯罪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犯罪场所与犯罪的暴力倾向
青少年犯罪较其他犯罪(如中老年犯罪)具有更强的暴力倾向,这与其身体的强力、波动的情绪以及习惯共同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但是,青少年犯罪的暴力性往往受到场所的限制,即有些场所易于发生暴力犯罪,而有些场所的暴力犯罪的相对较少。所以,青少年犯罪的暴力性研究可以与犯罪场所联系起来。见表3。
在表3中,我们依据各类犯罪场所发生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状况,将犯罪场所划分为下面三
类:第一类为暴力倾向十分严重的犯罪场所,其暴力犯罪发生的比例超过该场所全部犯罪的60%;第二类为暴力倾向较为严重的犯罪场所,其发生暴力犯罪的比例在50—60%之间;第三类为暴力倾向较为一般的犯罪场所,其发生暴力犯罪的比例低于50%。以上三类场所的划分是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划分的。从三类犯罪场所的分布看,暴力犯罪十分严重的一类场所为五个,二类场所为四个,三类场所为六个,基本上是一种较为均衡的划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类犯罪场所的情况。在这类场所中,犯罪的暴力倾向十分严重,它们分别是交通工具、影院及歌舞厅游戏厅、野外与农田及树林、旅游风景点、旅店与宾馆及饭店,暴力犯罪在该类场所中的比例最高的为81%,最低的也达到62.2%。从这类场所的功能及属性上看,其主要特征为:一是公共场所。以上场所几乎都是公共性场所,这些场所对于流入流出人员没有任何限定,无论是犯罪人还是被害人都可以在场所中随意流动;二是场内人员的流动性大。这些场所多数是服务性场所,以为居民提供直接的生活服务为特点,如交通工具、旅游景点、宾馆、饭店等。由于场所的这种服务性特点,客观上使得这些场所具有较大的人员流动性;三是场内人员的身份复杂且相互陌生。由于以上场所中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各类人员包括其中,彼此之间比较陌生。
其次是二类场所的情况。此类场所包括建筑工区、家庭、街道里巷、车站等,以上场所虽然发生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少于一类场所,但是暴力犯罪的倾向也十分突出,在这些场所发生暴力犯罪的比例均在50%以上,也即这些场所一半以上的犯罪属于暴力性犯罪。那么二类场所与一类场所相比有什么特点呢?从场所的属性上看,突出的特点是二类场所多数是非公共场所,场内人员流动性小,而且场内人员的相识程度较高,如家庭、建筑工区等。
最后来看三类场所的情况。该类场所的暴力犯罪倾向较低,在此类场所中暴力犯罪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从属性上看该类场所的功能和属性较为复杂,有如机关、学校、工厂这样“封闭性”较强的场所,也有人员往来较多的商业、金融等场所。虽然以上这些场所的功能和属性较为复杂,但如果稍加分析即可看出这些场所具有的共性,即有一定的对场所秩序进行控制或管理的能力。机关、学校、工厂、企业自不言说,商业、金融场所以及停车场也都有一定的秩序维护力量,如监视器、管理人员等。这些“力量”的存在,对减少暴力犯罪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犯罪场所与作案顺利程度
场所虽然对犯罪行为的实施有一定的制约性,但客观上也能够为犯罪行为的进行创造条件。一些犯罪之所以得以顺利实施,与当时特定的场所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如场所的人员背景、场所的地理位置、场所的管理秩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为犯罪的顺利实施创造机会和条件。当然,犯罪人对犯罪实施顺利程度的认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种主观性是建立在客观实践的基础之上的。由于犯罪人作案是在一定的风险下进行的,他们对犯罪实施的顺利程度有真实的主观感受。那么在青少年犯罪中,犯罪人在哪些场所作案感觉容易一些,又在哪些场所作案感觉困难一些呢?下面简要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在表4中,我们将犯罪人对作案顺利程度的主观感受分为三个等级,即“顺利”、“不太顺利”和“很困难”。统计结果显示,各类场所的作案顺利程度有较大不同,犯罪人认为“顺利”的场所中比例最高的在87%以上,比例最低的不足34.1%,最高与最低相差约53个百分点,说明犯罪人在不同场所的作案顺利感受存在相当大的差别。在作案顺利程度较高的犯罪场所中,位于前两位的分别是金融场所、工厂及企业,在这两类场所中作案的犯罪人分别有87%和76.2%认为“顺利”。作案“很困难”的前三类场所分别是车站、码头、机场和犯罪人自己家里以及停、存车场,犯罪人认为作案“很困难”的比例分别为12.5%、10.5%和7.5%。
心理—行为—空间 篇7
1 人在地铁站出入口空间的行为心理特性
1.1 安全性
人们经过一个交通空间的时候大多是很匆忙的, 并且排斥拥挤的环境, 对于空间的选择往往是喜欢沿着边缘移动而将自己处于一个开阔的视野当中, 不愿将自己作为一个被观察的目标, 当然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在拥有较好的光线和通风、温度空间之外的人们选择。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织和结构安排就保证了人们的这方面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特别要注重的是残障人士的安全需求在高度文明的今天是设计者必须要作出的细节表现, 这种标准要定性定量地体现在建筑的交通无障碍化, 包括建筑步道、电子语音标识向导、和人员的督导等等。
1.2 亲切感
感官对这样一个城市节点的空间所要求的和谐不只是装饰性, 更多是认知氛围上的和谐, 如果设计师使人们感受到了诙谐幽默, 那么就会创造出想象不到的效果, 但前提是这种可爱的气氛是要经常变化的。以往过分追求混凝土与钢结构的合理性导致设计语言的缺失, 建筑师们不再把结构仅仅看作是承重或支撑构件而将其作为具有丰富表情的表达语言时, 结构才真正展现其感性的一面。是否在细节上的以人为本, 整体恰到好处的的配合, 是评价一个空间合理与否的衡量标准。
2 行为心理对地铁出入口空间设计引导
2.1 识别性需求
国内外随着此类设计的不断成熟, 识别性的各种表现形式不断更新, 俄罗斯的富丽堂皇的装饰 (如图一) , 日本严谨细密的服务都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的识别标志。地铁出入口空间不同于任何空间, 特殊性就在于它可以是过渡的空间或者赋予一定功能的空间, 人们处于环境当中, 大多不会从建筑体量上来认识空间, 而是认知并记忆环境, 不至于迷失方向同时希望在情绪上得到放松和拥有安全感。表皮限定着空间, 空间也制约着表皮, 其中就设施来说, 它的处理与功能要相对应, 出入口在整个城市区位的重要程度和具体人们的需求, 可以通过调节必要的功能设施来实现, 我们知道, 空间的多样化导致表皮的特色性, 整体性的环境设计与表皮的设计是相辅相成, 表皮的处理和文化装饰的配合是内容表现空间最有效的办法, 设计者会从内容上来强调地域性和人文性, 优秀的空间文化设计旨在让人印象深刻且能欣然接受。
2.2 导向的需求
地铁出入口的导向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最为重要, 旨在标明地铁站在城市中的位置和人在地铁当中的位置, 良好的方位感会使人们出行便利。导向包括平面的文字、电子标识、立体标识, 必要的时候加入人员向导。乘客在地铁车站停留时间短暂, 信息不明和环境混乱的空间给人较大压力, 不安全感, 明确的识别环境给人的出行带来十分积极的作用。如果在导向的处理上存在使人或温暖或喜悦的因素能更是人带到快乐的旅程。值得一提的是空间的处理也和导向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空间的密闭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全感, 如果发生诸如火灾之类的灾害会更加使人恐慌, 所以多加运用自然光会增强人流的方向感促进导向系统的识别性。
3 环境人性化
3.1 环境舒适性
出入口是地铁空间的“调节器”, 如果说在让乘客在出入口空间感受到的是沉闷、压抑甚至恐惧, 那么这个空间一定是在环境处理上的失误, 人性化的环境设计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入手的, 人类进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与环境总是通过某种相互的作用来达到一种平衡, 在这一动态平衡中走向进步与完善。但无论科技和社会人文怎样进步, 唯一不变的主题还是“舒适性”。
3.2 适宜的光线和色彩
照明设计已逐渐突破了传统, 路易康曾说过:“红光产生绿影, 绿光产生红影……当我明白了这一切, 我不再涂色, 而以光线为依凭, 由此获得的色彩, 令人叹为观止, 但无人驾驭。”我们所要做的是尽量引进大量的自然灯光, 这样会使人更加有安全感和不影响其生理健康, 也会增强空间与外部、内部的联系。到夜晚的时候就是人工照明展示效果的时候, 如果地处喧闹的市中心, 以商业中心的主色调为标准, 适宜的创造金碧辉煌的效果, 就会符合商业的情景感受;地处安静的风景区, 金碧辉煌就不太适用了, 色调柔和会非常适合。
3.3 配套设施和管理的人性化
国外地铁有许多非常人性化的配套设施, 在出入口的指示牌上大多大使用多国语言告示行人, 偶尔遇到拥堵的时候, 电子指示牌都会清楚地标识出哪里拥堵以及拥堵原因。目前我国配套设施存在着许多漏洞, 识别系统不明确, 卫生条件简陋等都已成为人们投诉的主要问题, 好的配套设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质和人文关注的程度大小。因此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通信信号有线通讯设备;保证能够易达性的卫生间;人们能够休息的空间;无障碍通道等等。
4 防灾中的人员疏散
防灾是我们在讨论建筑时不可忽略的关键部分, 设计最初都会用数学和相关标准来估算人流情况, 但是对于地铁出入口这特殊功能的空间来说, 更多的还通过是调查研究来评价人流情况, 进而从行为分析过渡到空间创作, 并不断完善。调查发现当发生火灾等情况的时候人们会出现“归巢行为”, 就是人群会朝着角落或房间等封闭的小空间躲避, 这类地点不具备完善的消防条件, 逃生几率非常低。而当人在紧张的情况之下也有“从众行为”, 跟随人流逃生是最明显的现象。“归巢行为”和“从众行为”都会致使惨重的结果发生, 所以说在设计中尽量遵照以下原则:a.简明无障碍的疏散路线。b.完善科技和相关经验的借鉴。c.人员参与防灾。不要在发生灾害的时候才反省不足和疏忽, 除了遵照行政法规参与防灾外, 在商务中心、居住区集中的地段要单独划分研究设置, 组织工作人员或是志愿者宣传防灾行为, 倡导全民参与。针对火灾发生时人的行为心理设计, 有利于人们选择正确的逃生式, 提高逃生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童林旭.地下建筑图说100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杜, 1992.
[3]常怀生.建筑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4]吕艺.地铁空间识别性与导向性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4.
心理—行为—空间 篇8
餐饮业的特殊性在于餐饮业内部存在着较多类型的分化, 它受到不同的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行为和心理的影响。购物中心的餐饮空间, 因其位于购物中心内, 所以其具有不同于独立的餐饮空间的自身特点。比如大型的购物中心可能包含有不止一种类型的餐饮空间形式, 它可能有档次很高的专供正餐的中、西餐餐厅, 也有各类快餐店、饮食街的存在。如若购物中心的规模比较小, 只有一家主力店和一家超市及其他一些辅助设施, 勉强可以达到购物中心的功能要求。这时如果配置的餐饮空间的规模过大、类型过多, 势必会造成前期建设的无计划投入, 商业运作比较困难, 后期资本将难以顺利收回。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 文献资料法。
收集与论文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阅读和整理, 强化论文理论依据与基础,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
(2) 类型学比较研究法。
通过类型学比较研究法, 寻找不同类型购物中心餐饮空间的差异性, 以求得不同人群对餐饮空间的需求。
(3) 调查法。
对实例进行现场调研并收集资料, 对消费者进行访谈, 采用拍照、估算、测量等手法。
(4) 观察法。
通过现场观察, 掌握购物中心餐饮空间的使用者——人的行为因素, 如餐饮行为的方式、活动规律等, 获取可供研究分析的信息。现场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
1 昆明购物圈及餐厅类型分析
昆明市民和外地游客对城市中休闲消费场所的认知主要还是城市内部的繁华商圈, 因此休闲活动中很多都是围绕着这些地带展开的。
综合来看, 现今昆明主要的商圈分布如下。
本文选择市街中心的人群及餐饮空间进行分析。在该购物区的餐厅类型可以分为:正餐、快餐、特色餐饮等几种类型。
1.1 正餐餐厅
正餐餐厅的经营规模一般比较大, 其中中餐规模最大, 其他如西餐、日本料理等相对小一些。在购物中心里, 一般考虑人流的组织及购物中心自身品牌塑造问题, 要么不设正餐餐厅, 但要是有的话一般入住都会是有品牌的餐饮企业。因为正餐餐厅在购物中心的整体布局中一般大都位于一层主要或次要入口处, 用来吸引一些专程用餐的消费者, 可以给购物中心带来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档次太低的餐饮企业没有自身的品牌价值, 无法给购物中心带来附加效益, 加上其自身管理的松散, 往往会影响到购物中心的整体环境。同时, 由布局位置所决定的, 一般正餐餐饮所处的位置都是商业价值比较高的地方, 所以其租金也会高很多, 所以在购物中心招商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位于主要出入口附近的餐饮普遍都是高档餐饮空间的结果。这便是购物中心餐饮空间布置的特点之一。
1.2 快餐厅
快餐如肯德基、麦当劳等, 它们在每个购物中心设置的规模虽然不大, 但对市场的覆盖率非常高。任何一个购物中心都可以看到它们的招牌。因此, 这类餐饮模式在购物中心的餐饮布局中, 往往都是位于非常显眼的地方。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非常大, 一个辐射商圈内动辄几十万人。选择专门来就餐的人多半是离购物中心较近的消费者。而大多数餐饮消费者, 其首要目的是来购物中心购物或休闲的, 所以他们会选择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生理上的疲劳感和饥饿感的就餐方式。而对于一个购物中心来说, 这样的消费者是占绝大多数的, 所以在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 快餐伴随着它的发展也在发展, 始终都深受欢迎。
1.3 特色餐
在昆明, 特色餐表现为烧烤、米线、乳扇等小吃, 因此在昆明这些融合旅游性质的商圈会形成小吃城, 如祥云小吃街。在这里消费的人群通常以年轻人、外地游客居多, 这些人群到此, 不是以餐饮为消费目的, 因此, 耗时较少, 环境较为嘈杂。
2 滞留在购物中心人群行为分析
对昆明市内主要商圈的消费者进行调查, 20~32岁人群为休闲消费的主要群体。
2.1 以消费行为划分人群的分析
(1) 确定型消费行为
这类顾客进入商业综合体前已有明确的消费目标, 因此目光集中, 路线明确。
(2) 计划型消费行为
已形成需要, 准备消费。此类消费者在进入商业综合体前, 已有了消费的意向, 但消费目标还不甚明确, 他们处在半浏览状态。
(3) 未计划型消费行为——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人群
昆明是一个旅游城市, 很多的购物区也是旅游区, 比如金马碧鸡坊就融合了休闲、旅游、购物几种功能, 这类消费者进入商业综合体之前, 没有消费目标, 主要是以参观、游览和休闲为目的。在商业综合体各种信息和环境因素的刺激下, 产生消费欲, 进行突发性消费。
延长来客停留时间是提高消费率的一般方法, 根据购物中心统计资料文献证实, 顾客留在卖场的时间越长, 其花费越高, 因此购物中心如设有各种美食餐厅, 不但可吸引来客的注意, 并具有达到延长留客的效果。
2.2 就餐人群的分析
(1) 就餐人群的需要分析
生理需要 (解决饥饿和换换口味) 、心理需要 (调节心情) 和社会需要 (社交需要、庆祝) 。根据这三种需要对应相应的餐厅, 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类:①快速型就餐行为如“麦当劳”等。这种餐饮空间对设计要求是简洁、大方, 没有过多过复杂的设计要求, 注重空间色彩的运用, 提高视觉与味觉的共鸣, 快速达到“果腹型”的消费;②温饱型就餐行为。泛指一般餐饮场所。这种餐饮空间对环境设计有一定要求, 要达到必需的就餐空间合理的空间分配方式。对于设计而言, 重点就在于各种空间尺寸的运用是否合理, 做到色彩的运用、材料的运用与尺度把握的协调性;③舒适型的就餐行为。这种就餐行为是将饮食文化、就餐环境作为生活的一种享受。不仅对食品的选择标准大大提高, 对餐饮环境设计也同样提出了高要求, 在设计中就会相应出现个性化的设计与装修, 营造特色空间环境, 简单的色彩和空间尺寸运用已无法满足环境的需要。重点在于特殊风格、特殊色彩和空间分隔共同利用的综合体现。
(2) 就餐人群的心理分析
①交往性心理。
宴会厅以全体参宴者的交往为目的。餐桌布置要利于人的交往应酬, 形成热烈氛围, 不要私密性。不必以边界来明确个人空间领域, 因此餐桌可四面临空, 均匀布置。
②观望性心理。
有些人观望性心理很强, 希望占据有利的位置以便能够更方便、全面地观看周围的景致。这种空间具有很强的开敞性, 通常位于空间的中心区域, 从空间处理手法上通常采取抬高地面的方式。
③私密性心理。
有些人就餐时私密性心理很强, 喜欢安静, 不希望被别人打扰, 不想与更多的人交往, 这时可以利用屏风、镂空的隔断、较高的绿化植物、水体等进行空间分隔, 满足私密性的要求。如荷塘月色酒店, 利用了很多的水体和植物分隔了大大小小的不同空间,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④“边界”心理。
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了颇有特色的“边界效应”理论。德克·德·琼治对餐厅和咖啡馆中的座位选择进行了专题研究后发现, 有靠背或靠墙的餐椅以及能综观全局的座位比别的座位受欢迎。其中, 靠窗的座位尤其受欢迎。因为在那里室内外空间可尽收眼底。许多客人——无论是散客还是团体客人, 都明确表示不喜欢餐厅中间的桌子。希望尽可能得到靠墙的座位。可见, 在餐饮空间划分时, 应以垂直的实体尽量围合出各种有边界的餐饮空间, 使每个餐桌至少有一侧能依托于某个垂直实体, 如窗、墙、隔断、靠背、花池、绿化、水体、栏杆、灯柱等, 应尽量减少四面临空的餐桌, 这是高质量的餐饮空间所共有的特征。
(3) 就餐人群的心理对空间的需求
空间设计要通过空间组合或空间关系传递感受给人, 取得与人的感情共鸣。这一内容反映着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把握使用者的情感需求主要的方面就是把握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①距离与空间。
个人的领域感和人和人交流之间的空间距离是人基本的心理感受。人在室内的环境中活动, 一般都是喜欢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妨碍, 活动主体有其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范围区域, 不希望被外来的人与物打破。例如在就餐时, 等候的人如果看着就餐者吃饭就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受。因此, 不同的餐饮空间有不同的活动范围, 需要划分不同的领域。在餐饮环境中, 人除了自身活动外还需要与其他人进行人际交流或者发生各种人际接触, 在这时所需要的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就需要通盘考虑。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接触对象上有所区别, 在空间距离上也各有差异。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行为特征确定人际关系的距离, 分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
②安全感与空间。
安全感指的是具有心理依托的安全感。在大型室内空间中, 活动在室内空间的人们, 从心理感受来说, 并不是越开阔、越宽广越好, 人们通常愿意聚集在有所依托的物体, 在餐饮空间的等候空间或者停留空间, 人们并不较多地停留在接近就餐区的空间范围内, 而是更愿意待在柱子边或者观赏物旁边, 人群相对散落地汇集在厅内、有场景的柱子附近, 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距离。空间私密性与心理选择的尽端趋向领域性主要在于空间范围, 私密性则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包括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私密性在餐饮环境特殊的场合中要求更为突出。在人们选择空间时, 如果允许他们首先选择, 由于空间尽端相对地较少受到干扰, 心理上会相对选择尽端的位置。在餐饮环境中, 就餐人对餐厅中餐桌座位的挑选, 相对地人们最不愿意选择靠近门口处以及人流频繁通过处的座位, 而愿意选择餐厅中靠墙坐的设置。在快餐厅的设置中, 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 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需求。
③从众心理与空间。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 , 大家都这么认为, 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 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从众心理实质上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受某个群体的影响, 最终放弃自己的意见, 转变原有的态度, 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在餐饮环境中, 有时也会出现这种“从众心理”。很多人会选择人多开敞的空间位置。
④趋光性与空间。
人们在室内空间中流动时, 人有向光的习性, 故有趋向明亮方向和开敞空间的本能。这种心理和行为现象提示设计者在创造公共场所室内环境时, 首先应注意空间与照明等的导向, 标志与文字的引导也很重要。
⑤空间形状的心理暗示。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 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波浪型的空间形状给人产生动感和柔和感, 而重复的菱形等又给人激烈尖锐的感觉, 不同的空间形状带给人的空间感受不同, 也影响着餐饮环境中人的就餐心情。
餐饮环境的常用的空间形状有下面几种:①正方形空间, 给人以安稳、简朴、郑重的感觉;长方形空间, 给人以平稳、舒展和简洁的感觉, 空间的方向性和导向性。②三角形 (锥形) 空间, 三角形平面给人以变化、交错和多向性的感觉。除等边三角形外, 其他则又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而作为锥体空间则给人以稳固、永久和向上的感受, 同时在情感上带有崇高、庄严和神秘的色彩。③圆形 (球体) 空间, 给人以明确的中心感和向心力, 柔和而平稳, 充满着封闭、丰富和内向的感受。④不规则形空间, 给人以不明确、不确定、难以把握和识别的混乱感觉。⑤自由形空间, 给人以自然、随便和抒情的感受, 在与直线型形态和戏剧型形态的对比中更能突出自己的内涵与特色。
3 空间设计的法则
3.1 运用扬与抑的法则
餐饮空间的一切环境及设备都是为人服务、为进餐者服务、使人吃饭时心情舒畅的, 所以各种装饰元素要让人愉快。利用扬与抑的对比手法, 突出主体。如通往主餐饮空间的通道, 不宜过多装饰, 光线亦可暗些。引导宾客迅速通过走道, 进入宽敞明快的主餐饮空间。使人顿觉开明, 增加了吸引力和舒适感。
3.2 运用虚与实, 动与静的法则
如墙面是实, 窗孔是虚, 虚者可通风透光。四壁是实, 中室是虚, 虚处可安排宴席。席面是实, 走菜路线是虚, 虚处可以上菜。足见虚之重要。但虚是为了用, 倘用得不充分就造成浪费, 或产生空旷孤寂等不快之感;动与静是相对比较的关系。人与席面, 人是动的;席面与餐厅, 席面是动的。门窗与墙壁, 门窗是动的。动静相辅相成, 方有生气。
4 结 论
昆明市休闲消费型的餐饮空间, 再度彰显了人们慵懒但不固执的一面, 对美食的接纳也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本文着重结合购物中心内消费的人群心理需求对餐饮空间的布局方式做了简单的探讨。因为购物中心在国内的发展处于上升期, 购物中心的餐厅设计有很多形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所以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昆明购物中心区, 老房子数量较多, 加以利用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以昆明走廊为例, 改建成为的LOFT风格代表着追求精神自由的前沿文化, 并且有着开敞灵活、高大开敞的空间, 水平向没有墙体和固定布局, 竖向也可根据需要形成夹层、半夹层的上下双层复式结构, 或者完全开敞。强调空间的流动性、开放性、透明性, 减少私密程度。另外, 在调研中发现, 在昆明购物中心, 用餐时间段内, 等候就餐的人数较多, 通常都是在餐厅门口简单的摆放坐椅供等候的人就座, 基于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 在餐厅的等候区可以做一定的改进。
总之, 要结合人们心理行为对餐饮空间的要求, 并充分考虑人们在餐饮空间休闲消费的“3D”要求, 即“Delicious (美味) ”、“Distinctive (特色) ”和“Delight (愉快) ”, 设计才能做到尽可能的合情合理。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索斯沃斯, 伊万.本.约瑟夫.街道与城镇的形成[M].李凌虹,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周俭.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3][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4][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 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办公空间环境行为初探 篇9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占据了经济生活的重要位置, 也带动了办公建筑的快速发展, 写字楼、办公楼成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环境是无形的生产力, 它能够启发创意、加强团队合作、促进相互学习, 营造出“乐在工作”的氛围。办公空间的环境与其使用者的行为模式有着重要的相互关系, 办公建筑的设计应紧密围绕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展开。
1 现状分析
目前, 人们对空间效率的认识还停留在从有限的空间体积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建筑面积, 并承担尽可能少的造价这一层面上。这种认识导致办公空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过度的使用密度。在有限的面积内摆放尽量多的办公桌, 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易造成使用空间过度拥挤。
(2) 空间功能单一。除各类办公室、会议室外, 无其他的使用空间。
(3) 空间形式呆板。办公桌兵营式的排列, 大空间一览无遗, 小空间灰暗闭塞。
(4) 室内空气较差, 灯光昏暗。
(5) 使用者互相干扰, 声音嘈杂。
上述问题会对使用者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例如:在空间内的不舒适感, 使得人们不愿意在工作空间内过多地停留;在行为上表现为工作热情降低, 工作效率降低, 动作行为迟缓;在心理上对办公空间产生厌恶感, 严重的会导致办公楼综合症, 许多人进入办公室则产生烦躁感与逃离感, 无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影响身心健康。
2 办公空间的行为模式和使用者需求分析
2.1 办公空间的行为模式
办公空间内的行为模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到达办公室、工作前准备、工作间休息、工作结束离开。这个简单的工作流程可以分析概括为几种典型的活动形式。
(1) 个体独立静态的工作形式。
这种工作形式主要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一项工作, 这也是现代工作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典型的工作形式, 表现为个人埋头伏案苦干。工作环境需要一定的独立性、相对封闭性。
(2) 合作型的静态工作形式。
在工作当中既有分工也需要合作, 在个人工作的独立空间之外, 有一定的公共工作空间, 具备团队成员共同工作的条件。共同工作空间主要有以下一些行为模式, 例如:进行交谈, 此时选择90°角或面对面的做法较多;当需要合作时, 则相当多的人会选择并肩而坐的形式, 这样便于共同阅读资料和使用工具;如果在一起各干各的事, 这时往往选择距离较远的、有一定遮挡的位置, 可减少目光接触, 也便于保密。
(3) 动态工作。
动态工作可以理解为与工作相关的人员的交流活动, 会议是一种重要的动态工作形式。会议可以是正式会议, 也可以是非正式会议。正式会议通常在会议室举行, 参加人员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特定环境中;非正式会议, 只要是有相关人员的聚集, 就可以起到会议的作用, 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讨论是一种随机的动态工作形式, 既可以会议的形式开展, 也能以更为灵活的形式开展。动态工作中还有会客接待, 它需要较为开放的空间形式。
(4) 非工作活动。
非工作活动分为在非工作时间的非工作活动与工作时间内的非工作活动。前者主要为后勤休息活动, 例如进餐、午休等。许多办公空间的上述活动是在各自办公座位进行的, 这不仅带来使用功能的混乱, 也使得使用者感到极度的不便。后者通常为短暂的休息、暂停。这种活动是人类下意识的也是必要的调整, 是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双重需要。当一个人连续做一件事情超过两个小时, 工作效率便会有不可控制地下降, 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进行短暂的休息。这种活动可以被称为“喘息活动”。“喘息活动”不是偷懒行为, 恰恰是为更有效地工作积累能量。
2.2 办公空间的使用者需求
办公空间对人的生理与安全需要的满足是比较基本的层次, 这里的生理需要不是停留在饥渴的层次上, 而是在对环境的生理感受上。例如:对空气品质、对室内光环境与声环境、视觉环境、温湿度的感受。理想的光环境需要满足具体办公作业的照度, 并且根据使用者的生理、心理需求, 做到自然光线与人工照明相结合。工作空间中视觉环境的舒适与否, 会直接影响室内环境被使用者接受的程度。当人们在工作时, 其注意力会集中于工作上, 休息时则会不自觉地关注周边环境。工作环境中应有视觉休息点, 优美的环境、别致的景观, 对于办公室内的脑力劳动者是非常有益的。
办公空间在满足人们基本层次需求的同时, 还应满足使用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主要表现为使用者对领域感的建立与领域空间的不同感受。领域行为可以分为3个层次:微观空间行为、中观空间行为、宏观空间行为。
个人需要层次的不同, 例如生存、社交、尊重, 决定了自我实现需要的不同, 领域的特征和范围也不同。办公空间内职位低的员工和新员工在办公空间使用人群中所拥有的权力较小, 希望自己的办公位置较为僻静, 尽可能不为人们的视线所涉及。职位较高的使用者因拥有相对多的权力, 因此他们的微观环境空间的范围较大, 除了办公工位外, 其周边的公共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归其所有。这些员工通常是小团队的领导, 他们的空间领域往往扩至其团队成员的空间范围, 因而对公共空间的认可程度也较高。管理者或职位最高的使用者拥有对办公空间的最高支配权, 他们的微观空间是独立的房间, 同时由于管控力的强大, 在其领导范围内的空间也都成为其微观空间的一部分。公共空间是各层次人员共同使用的空间。公共性是人的另一项需求, 人渴望与他人交往, 通过交往可以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环境的公共性与私密性相互依存, 人们需要不受干扰的个人空间, 也需要相对开放的公共空间, 二者应相互平衡。
3 办公空间模式的探索
针对办公行为模式与办公空间使用者的需求, 办公空间的模式应与之相适应, 并为之服务。
3.1 主要微观环境空间的形式
主要微观环境空间通常表现为办公工位的布置。办公工位可以采用传统排放的形式, 但这种形式较难满足多层次的需求。理想的形式应为组团集中, 形成小范围的公共空间。
3.2 公共空间的模式
公共空间是中观层次的空间, 主要的公共空间有入口空间、会议空间、休息与交流空间等。入口空间非常重要, 是划分办公空间与外界领域的空间。入口空间应留有接待会客区域和展示宣传区域, 应有鲜明的形象性, 给人以视觉的直观印象。会议空间是重要的交流空间, 它可以以特殊的形态形成与微观空间的形态变化。空间的尺度、色彩、灯光可与办公室的其他位置形成区别。会议空间与工作工位应有一定的空间划分, 以便两者不相互干扰, 又方便联系。
休息、交流空间应在办公空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种空间主要进行如前所述的“喘息活动”。此外, 可以在办公空间内设置中庭空间, 将阳光引入中庭, 起到“建筑之肺”的功能。中庭空间在室内空间中会使人产生自然感、室外感, 是对人性的回归。“喘息空间”还可以结合走道布置, 将走道适当放宽以供人活动, 也可结合电梯厅、卫生间布置, 形成休息廊专供活动使用。室外平台也是良好的此类活动的空间。总之, 办公空间应根据使用者的行为模式与需求设置各种空间, 使建筑充满人性关怀。
4 办公空间的设计思路
4.1 空间组织与表现形式
改变办公空间一贯地整齐排布、阵列式的形式, 强调大尺度、开阔感, 引用更多的空间形状、角度, 在空间表现形式上更人性化和自由化, 产生灵活多变的空间形式。
4.2 大量辅助空间的引入
现代技术的发展, 使得在办公楼任何一处上网成为可能, 员工可以选择一个更开阔、自由的工作环境, 来完成之前只能在办公桌上才能完成的工作。
原来作为辅助空间的休息区、活动室和屋顶花园等场所, 将成为办公空间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这些辅助空间将为使用者营造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 排减工作压力, 形成一种动态办公、轻松办公的新概念。
4.3 借景自然
生态、自然、以人为本的办公环境, 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无疑是很有益的。不规则的空间形式使作为建筑事务所灵魂部分的设计部伸入到自然环境中。开放的视野、自然的视觉的引入, 天窗和大面积落地窗户的使用, 最大限度地引入了自然光源, 使得工作人员在办公室一样能享受到户外的自然美景。
4.4 营造工作场所的领域感
用一个广场营造办公楼的领域感与归属感, 在城市空间的尺度上来明确边界, 同时拥有独立的、不受干扰的空间体系, 可以创造一个企业完整的领域感。
5 结语
在新经济时代, 创业和工作构成了人们生活中一个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追求理想的办公空间, 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理想的工作方式, 最根本上讲, 是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 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我们只是期望它更灵活、更平等, 更富有人性, 能够让人愉悦。
参考文献
[1]Canter D.建筑心理学入门[M].谢立新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邓楠, 罗力.办公空间设计与工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序.黑川雅之的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研究 篇10
由城市政府创建的供市民们使用和享受的非赢利的开放的公共空间, 居民可以进行公共交往, 举行各种户外活动, 这种空间就是我们所指的城市公共空间。
1.1 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应该注重美学元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头”。[1]人们对一座城市的认识一般是从城市公共空间开始的:文雅的市民、繁华的街道、洁净的道路、新颖的建筑、开阔的广场、常青的绿地……等等, 它能使人记忆犹新, 并由此产生对一座城市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良好美丽的城市应该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城市公共空间共同组成的, 应该注重公共空间的系统布局, 它们在形态上可以表现为点、线、面的特性。
城市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应尊重历史, 延续文脉, 注重公共空间的个性特色。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与自然、环境、地貌、风土习俗相协调的各种因素, 运用设计形式、色彩、光影、材质等综合手段来建构城市公共空间的个性。个性空间设计的创造包括特定的空间与城市中心空间体系的协调关系, 公共空间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限定的形态、公共空间中纪念物或标志物的主题定位、地铺材料、图案特征以及植物的地域性等。
塑造公共空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是社会活动的基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 应该首先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审美、行为及文化等的需求, 达到舒适、安全、愉悦的目的。同时, 还要考虑道路设施的无障碍设计, 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提倡空间的开放性, 打破“划地为牢”的设计方法, 还空间于公众。
1.2 应体现公共空间美育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的最终定位是要构成其功能价值的, 是服务于人类的, 满足人类需求的。人们通过审美视觉去感知整个城市和城市建筑, 激发想象与创意、交流情感、平衡情绪;沟通人与空间的联系, 构建物质与人类的亲合关系。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赋予美学行为能够极大地提升公共空间的心理审美功能, 使公共空间不仅仅是作为“通道”或“广场”的物理形式存在, 更成为人们心理的归宿、情感的“价值凹地”, 令公共空间变成美轮美奂、有精神意义的“场所”。
“美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有机的、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 它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为建构完善的心理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借助城市公共空间扩大人际交往空间, 构筑文化氛围, 构建社会和谐。
完善人格的审美教育功能。按照美的形式规律来塑造城市公共空间, 是以审美教育完善人格为基础的。提高人们审美素质的教育目标, 不紧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而是在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实现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 城市公共空间, 譬如公园、广场、绿地、建筑小品、雕塑等审美个体, 均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性, 审美教育可以借助这些元素作为审美媒介, 由城市政府向大众施加审美影响, 净化市民的性情和心灵, 塑造美好的人格, 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
2 从建筑的视觉效果上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定位
2.1 利用城市景观营造美的视觉
“凝神于景、心入于景”, 心灵与城市公共空间融为一体, 内心中永存城市公共空间迷人绚烂的美景, 在欣赏享受中得到启迪、珍惜, 这就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所要达到的美学效果。
2.2 利用色彩烘托美的氛围
色彩是城市公共空间审美定位的一个重点, 具有视觉美、艺术美、灵感美、个性美。在选择公共空间色彩时, 设计师应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等对人们心里的影响和色彩本身相长相消的因素。色彩的选择和运用, 必须适应人们的心理、社会环境、公共空间特点、置于其中的建筑形式等, 可以合理运用色彩的冷暖规律。一般而言, 在温暖的地区, 宜采用淡雅的冷色调, 这样可以给人以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对于寒冷的地区, 则宜采用暖色调, 或在中性色系中加入暖色, 增强空间的温和感。园林、广场的色调应使人感觉幽雅明快, 公园、景区建筑的色调应令人感受到宁静安逸, 使建筑物与城市公共空间素雅呼应、浓淡相宜, 给人营造出强烈的美感氛围。
2.3 利用城市建筑彰显美的个性
建筑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 也是城市内涵的精华。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要求。根据建筑所具有的凝固的、不可移动的这一特性, 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特别是对城市公共场所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符合城市性质、城市文化、城市特点及市民公共的心理要求, 要结合地理、地貌和环境氛围, 彰显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的独特个性。
2.4 利用景观资源显示美的境界
自然景观资源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建筑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该利用的绿地不可放弃、该保留的水面不得破坏、该保护的山体不得挖掘、该保留的林地不得砍伐……同时, 对自然景观资源要大胆运用“借景”手法进行科学利用和加工创新, 从而使城市公共空间构成一种更加广阔深远的建筑艺术氛围, 显示美的境界。
2.5 利用建筑造型创造美的效果
“建筑是为特定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和创制的艺术”[2]。建筑的造型与城市公共环境的整合, 既反映在形象、光色、材质、尺寸、方位等表面的各形式要素上, 又体现在性格、主题、情调、内容、审美观念等深层次诸要素方面。建筑造型成功的整合关系还在于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互动, 要求建筑参与其所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组织、空间划分和对环境尺度的调节。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当今越来越多人更加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内涵, 凸显其美学行为和美育功能, 构建“以人为本”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公共空间环境。
摘要:本文对规划功能分区、建筑的视觉效果、规划的设计实践中赋予城市公共空间的美学行为进行探究, 从而达到优化城市环境、主导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美学行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城市规划[OL].
[2]朱蓉.城市公共环境设计[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8.
[3]蔡琦, 曾婷婷.寒地户外公共环境无障碍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5) :416-416.
[4]周之灿, 彭重华.老年人户外休憩空间规划设计初探[J].南方园艺, 2009 (2) :37-38.
心理—行为—空间 篇11
第一,帮助行为在网络时代有了新的发展,危害性超越了实行行为的危害性,帮助行为的独立性也突破了传统的从属地位。第二,网络空间中的信息技术支持行为和传统社会共同犯罪中的帮助行为相比,开始展现出强烈的异化性,已经直接冲击了刑法基本理论,帮助行为人的“主犯化”、“独立化”,靠传统的共犯评价模式已经无法体现出刑法的非难立场,难以实现有效的制裁。
刑事司法和立法开始尝试突破传统帮助行为的评价模式,逐步建立了初步评价与制裁体系。第一,引入片面共犯和共犯正犯化。第二,确立了正犯责任和平台责任。第三,建立了“单向双轨三核”应对模式。
但是,“单向双轨三核”应对思路作为一种初创的探索模式,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第一,“单向”模式中忽视了帮助行为人“主犯化”特性。第二,“双轨”模式下帮助行为罪名体系存在适用“盲区”。第三,“三核”模式中帮助行为刑法评价出现失位。
个人行为对建筑空间的需求解析 篇12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是由无数的行为构成的, 我们根据其行为目的的不同将行为分为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其中个人行为是人受原始欲望驱动的, 主观发生的行为, 是一种人类原始冲动的行为结果, 个人行为强调个体的主观性, 受外界的影响较小。个人行为能够真正反映使用者的内心需求, 是我们人性化的建筑空间设计应该关注的行为层面, 也只有清楚个体对于环境的需求, 我们所设计的环境才能对人的需要做出敏感的反应, 进而支持个人行为。个人行为对于环境的需求体现在自然、文化、欲求三个方面。
2 基于自然的个人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自然因素是影响人类行为的最基本因素, 是设计师在设计准备阶段应该首要考虑的因素, 其中包括地理与生理两个层面。
2.1 地理层面。建筑或景观都是有其地域性的, 不同地方的建筑、环境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种特点的形成是人们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行为需求使然, 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行为需求不同, 导致所需的行为环境必然不同。建筑设计应该支持人们这种地域差异导致的行为需求。 (1) 自然地理。寒带与热带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草原地区与沙漠地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不同。黄土高原气候干燥, 树木稀少, 石材稀少, 却到处都是黄土, 所以当地人利用黄土堆积层形成的特殊结构挖成窑洞, 住在里面既防风沙, 又冬暖夏凉。自然地理因素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制约与导向作用, 而生活方式往往又界定了人们对于环境的需求, 人们的需求进而决定了建筑的形态。 (2) 人文地理。地域因素导致的人文现象的差异会形成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浩瀚的大海养育了无数以渔业为主、靠大海为生的人, 跟大海比起来我们人类非常的渺小, 无法与之抗衡, 面对如此强大的力量, 靠大自然为生的人只有祈求老天的保佑或者海神的庇护, 这样的行为需求必然需要有一个依托的载体。所以, 在这些地区我们可能就会经常看到一些祭祀海神用的庙宇。福建客家人的土楼是同一大家庭的人围住在一起, 每家自下而上为一小单元。这种楼早年是集体从东北迁移来的家族所建造, 为了抵御外界的侵略, 移民者便发明了这样一种维系家族团结与安定的建筑形态。这些建筑形态的不同源于地域差异导致的人们的不同的行为需求。生活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人, 受环境的影响必然会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 进而导致相应的行为需求, 不同的行为需求必然导致不同的建筑形态出现。
2.2 生理层面。
个体的生理条件的不同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环境的嗜好、偏爱、使用方式以及行为需求等方面。 (1) 年龄差异。年龄差异会决定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心理需求等的不同, 而这些因素必然会导致各年龄段的人行为需求的不同。幼儿、儿童、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人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都不同, 他们对于环境的偏爱也不尽相同。在设计的准备阶段, 调查清楚受众的年龄段是非常必要的。 (2) 性别差异。男人与女人生理上的不同, 导致他们的心理需求、行为需求必然不同。多数女性喜欢色彩丰富的、柔和的、感性的、象征性强的东西, 而多数男性则喜欢刚强的、理性的、具有冲击力的意向。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使用者的性别或者性别倾向, 寻求他们因性别差异导致的不同的行为需求。 (3) 健康状况。身体健全的人, 环境之于他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他可以轻松地完成空间中的各种行为。但是, 对于行动不便的弱势群体来说, 环境中很多看似简单的行为, 他们完成起来都很困难, 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形成巨大的压力, 甚至会导致他们不愿去公共场所。所以, 环境施加的强大压力对于正常人来说无伤大雅, 但是却会对弱势群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更需要设计师的关怀。 (4) 基本行为的达成方式。基本行为的达成方式不同, 对空间的要求也不相同。婴儿、青年人与老年人的基本行为达成方式不同, 身体健全的人与弱势群体的基本行为达成方式不同。对于爬行阶段的婴儿, 家里人总会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去。如果我们可以把婴儿房的地面当床, 将地面做得足够温暖足够柔软, 让孩子尽情地爬, 这样一来既安全家长又轻松。老年人腿脚不灵走路很慢, 在设计独立式小住宅时, 我们应该把老人房设在一楼交通方便的地方, 而且最好直接通向室外花园, 不是只考虑到楼上的安静而把老人房设在二楼。照顾不同人群的基本行为达成方式, 更能够体现设计师的关怀。
3 基于文化的个人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不同文化作用下的人对于环境有着不同的需求, 这些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形成人们对其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营造的某种共识。
3.1 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
文化的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的, 在社会环境中, 人类的行为会受到很多社会条件诸如职业、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等的制约, 根据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其行为的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但是不管其外表包装着怎样的职业、社会地位、社会角色, 他们的内心都是一样的, 都是渴望释放, 有着不同欲望的人。上流社会聚集的建筑空间应该体现使用者相应的身份与地位, 而老百姓参与活动的空间应该是平易近人与包容的。设计师应该有能力洞察这种行为模式, 尽量缩小使用者的认知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 帮助使用者更好地完成角色的扮演。
3.2 教育水平与职业特点。
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对于环境相对会更加挑剔, 对于私密性的要求也更高, 同时对于环境也会要求具有更强的领域感。相对于教育水平较低的人, 由于受了更多社会的教化, 他们的行为会更倾向于社会行为, 更加需要环境的支持来满足其隐藏的行为需求。不同职业的人, 受其职业影响对于环境会具有某种特殊的喜好或者排斥。医生的职业特点使其对于卫生的要求非常严格, 他们会更重视环境的生理机能;从事精神高度紧张工作的人, 他们会更偏爱那些使人精神放松的自然环境, 会排斥那些过于理性的使其联想到工作的环境;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的人, 对于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会很高, 而对于形式上的东西则不会太在意。在进行设计之前, 弄清使用者的职业特点有助于预测他们的行为倾向, 从而更加清楚他们对于环境可能的需求。
3.3 民族差异与宗教信仰。
民族不同, 人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也会, 从而对于环境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受宗教信仰作用下的人们的生活会形成特定的行为需求与行为模式, 而这种特定的行为需求会导致相应的建筑空间的生成。高大的山岳, 在中国古代人的心目中是很神圣的, 他们认为神生活在天上, 站立在高山上便可与天神直接通话, 由此, 中国的庙宇多建在高山上。伊斯兰教的圣物克尔白位于西方的麦加, 每当礼拜的时刻, 全世界东南西北的穆斯林人都向这个方向顶礼膜拜。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导致了清真寺礼拜堂的建筑都是向西的, 或者礼拜堂安放神龛的后墙都是向西的。
3.4 个体的基本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 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着其特定的行为系统, 它是受年龄、性别、种族、宗教、职业、教育等因素共同作用的, 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及其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
3.5 个体的社会交往程序。
社会交往程序即人们的交往习惯, 不同的社会交往程序会导致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程序的不同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也不同, 喜静的人与喜闹人的家庭空间构成不同;孤僻的人很可能就不太需要起居室或者会客室这样的空间, 自己一个人有卧室、书房就足够了;相反, 喜欢招待客人的人可能就需要一个相对完整一点的起居室或会客室, 这样的人有很多时候是要依靠起居室来完成他的社会交往的。对于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程序的调查, 也是体现设计师的关怀、体现建筑空间对于人们行为支持的一个方面。特别是对于住宅设计来说, 对于家庭成员社会交往程序的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3.6 个体的家庭构成结构。
家庭结构是家庭的成员构成, 是丁克一族的二人世界, 还是包括年轻父母与孩子的三口之家, 或是由三代人构成的五口之家, 家庭构成不同, 导致的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也不同。单身的人或者没有孩子的年轻夫妻的住宅可以是一种完全开敞式的, 甚至完全没有门的分隔也可以, 但是三口之家或者五口之家就需要保有一定的私密性, 需要一定的空间分隔。
4 基于欲求的个人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欲望是主体进行某种活动的冲动, 是驱动人类行为的最直接因素。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作为高级动物来说, 人类有着许多的原始的本性、欲望, 这里仅将与建筑空间有关的典型的人类的原始本性进行总结。
4.1 生理自尊下的表现欲。
受生理需求与自尊需求的作用, 人都是有表现欲的。人的表现欲, 一方面, 来自人类原始的对性的需求, 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 不断展示自己。另一方面, 还来自于渴望被认同的心理需求, 人们渴望得到关注、渴望得到赞扬。表现欲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即被人观看、注意的欲望。比如路边练跳舞的几个少年, 不断引来行人的驻足;商店里面对外出租的篮球场地, 虽然像牢笼一样被围合, 虽然周围站了一圈人像看动物一样的观看, 打篮球的人仍然乐此不疲, 似乎越打越好了。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 应该照顾到人们渴望被看, 渴望被关注的心理。尽量多设计一些让人们可以展示自己的空间, 而这些空间又不那么做作, 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行为, 容纳有着各种需求的人们, 这样, 人们的表现欲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满足, 使人们既能够看到别人, 也能够选择被人看到。
4.2 自尊安全下的私密性。
受安全需求与自尊需求的作用, 人们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追求环境的私密。对私密性的要求是人的本能, 它使人具有个人感, 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支配环境。我们希望营造的空间要多样化, 给使用者提供选择的机会, 满足人们在想看别人的时候能看见, 需要被人看的时候也不会那么尴尬。同样, 在不想看别人以及不想被别人看的时候也可以很轻易地保持独处或求得隐匿。比如空间中一些转角与角落, 我们可以合理地加以利用, 我们还可以多营造出一些具有围合感的让人们有所依靠的小空间, 结合灯光或者绿化的处理, 使得这些地方能够很好地控制周围的环境, 自然而然这些地方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4.3 安全归属下的占有欲。
安全的需求与归属的需求使得人们对于领域有一定的占有性, 在行为学上就是我们所说的领域性。领域性既是动物也是人类的本能, 是我们对空间的需要, 是人的行为的基本方面之一, 是对我们自己周围空间的使用以及控制。领域感强的环境不仅便于识别, 还可以让使用者的自尊心得到满足, 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有很强的安全感。在对小区内的环境进行规划的时候, 如果可以对人们的领域性行为合理利用, 刻意地使若干公共空间分属于某一些人或者某类人, 这些人就会主动地维护该处的环境, 使得小区的环境可以长久地保持下去, 同时还可以提升小区的安全性。
4.4 认知需求下的探究欲。
受到认知需求的作用, 人们都会有好奇心, 渴望探求身边的环境。探究欲体现在建筑或者周围的环境上, 就是对于适当刺激的需求以及看别人的欲望。斯堪的纳维的谚语“人往人处走”, 可以形象地说明人们的探究欲体现在行为上的表现。公园或广场中很多人其实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活动, 只是随意地走动, 时不时驻足观看一下, 或者干脆坐在某处, 观看远处人们的各种活动。设计师应该照顾人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理, 在适当增加环境本身刺激的同时, 满足人们看人的需求, 满足人们看热闹的行为心理。比如把坐具布置在朝向场地中间的位置, 同时在可能发生各种丰富行为的空旷场地中多设置一些纳凉、休息的环境以支持人们的逗留行为, 甚至在可能的地方多设置一些能够提供支撑的构件, 供人们倚靠着观看他人的种种行为。而这些坐具或者支持构件应该设置得尽量的体贴, 既不要让观看的人完全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也应该避免人们完全成为一个“恐怖的偷窥者”, 我们设计师的任务就是使得这一切发生得合情合理, 满足人们的这种探究欲。
4.5 需求被忽视的破坏欲。
人类的破坏行为随处可见, 人们的大多数破坏行为以及逆反的行为都源自于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形成的抵抗性的行为。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对于破坏行为做过如下阐述, 他说:“我们不应该单方面指责使用者, 而应该检查一下设计者的设想是否与实际情况有冲突。要弄清楚这一点, 我们必须问一问:差错究竟出在什么地方, 是使用者的行为还是设计者的设计。如果我们不是随随便便以一种轻蔑的态度打发掉在我们面前出现的使用者的各种需求的话, 所有这些破坏行为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有铁栅栏被锯断的地方, 是不是证明应该有道路切口;容易被乱写乱画的墙面如果上面爬满了爬墙虎会怎么样?被人随意移位的公共设施, 是否更应该呆在现在的位置而非设计师指定的地点?设计师不应该忽视人的这种破坏行为, 要使用恰当的手段, 减少人们这种行为的发生或者使得这种行为无需发生, 而非强制罚款或者设置警示牌, 一味地怪罪使用者。
4.6 人们特定的行为习性。
人的基本的行为习性是人的生物属性或者说是原始的欲望与环境长期作用的稳定的行为结果。
抄近路的行为习性几乎适用于所有人, 对于因此而践踏草坪的人我们没有权利去指责他们, 设计师反而应该深刻地检讨自己的职业素质, 解决的唯一办法也只有满足人们的这一行为习性, 予以最大地支持, 而非百般阻挠。人们的左转弯习性对于环境中人流的组织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示空间的流线、紧急逃生路线、疏散楼梯的转弯方向等涉及到方向的问题我们都应该考虑到人们的这一行为习性。天生的向光性会吸引我们朝着光亮的地方靠近, 这不仅是生理上需要阳光照射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心理上对于光亮的追随。在设计中, 我们可以多创造一些向光的空间, 并且最大化利用窗边的空间, 尽量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人们总是喜欢呆在树下、柱子旁、墙根下、门廊下、景观小品旁, 以及一切可以倚靠的东西。这些可以依靠的地方的共同特点是:既有一定的安全感, 还可以很方便地观察到周围的情况, 即可以从一个相对安全的小空间去观察更广阔的大空间。如果我们期望建成一个在其中发生设计师预期行为的空间, 对于这些无法改变的出自于人们本能的行为习性, 设计师无疑要严格地遵守、呼应。
5 结论
真正人性化的空间, 不仅仅是满足空间的基本功能, 重要的是深层挖掘人们内在的行为需求。设计师应该顺应使用者的行为习性进行设计, 关注使用者的个人行为, 使得环境融入人们的行为, 而不是想当然地压抑、阻挠使用者, 强迫使用者改变他的行为习惯、违背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样的设计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人性化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赵荣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