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行为

2024-08-17

社会心理行为(精选12篇)

社会心理行为 篇1

称谓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出现和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 是语言交际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言语交际的角度来说, 称谓语这一言语行为使用于不同的交际场合和环境, 也就是出现在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传统之中, 受不同的文化心理的影响。从语言角度来说, 称谓语是言语交际单位和语用单位, 不仅与语法和语用有关, 还与修辞密不可分。

1 称谓言语行为与修辞的关系

称谓语是人们用来表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社会角色所使用的名称, 负载了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 属于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同时, 称谓语是一种被赋予了修辞行为的符号。从其使用范围来说, 总体上称谓语分成两大类, 一种是亲属称谓, 另一种是社会称谓, 所包含的是用于社会交际和社会关系中的修辞主体之间。相较而言, 社会称谓的范围比亲属称谓更广泛, 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更为丰富。

交际一般定义为思想的传输或交流, 在许多方面涉及修辞交际长期在修辞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拉丁语称为commuinicatio, 是一种技巧。从大的方面来说, 交际大体上与修辞同义, 交际包括修辞或修辞包括交际, 或者两者结合起来, 不分彼此。[1]修辞具有社会性, 是一种言语交际的行为。人类之间的交往随着现在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得广泛, 使得修辞的社会性得到了重视。修辞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的处于社会系统和文化背景中的各种修辞主体, 因此修辞学需要从社会性出发, 研究社会冲突、交换与合作中的言语交际行为模式和法则, 以及社会化过程中的修辞行为规范等问题。同时, 修辞具有心理属性, 是一个心理过程。根据陈汝东在《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中的归纳, 修辞过程中, 话语的组织建构和话语理解与社会文化背景, 以及言语交际主题的社会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2]

2 称谓语的分类与其修辞学背景

在上文中提到, 称谓语总体上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两大类。亲属称谓体现了修辞主体之间的亲缘关系, 社会称谓体现的是修辞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一般来说, 亲属称谓是固定不变的, 但社会称谓可能会随着一些主观因素或者是语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本文将着重讨论社会称谓的特点和功能。从称谓语的功能来分, 主要可分为:

1) 交际称谓:指的是一般不严格区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和身份, 使用于社会交往之中。如英文中的“Mr.”“Mrs.”等, 还有中文中常常使用到的“师傅”“同志”“小伙子”和“小姑娘”。

2) 职位/头衔称谓:指的是一种直接称呼对方头衔的称谓, 中英文中都常使用这种称谓, 但是互有差异。这种称谓又能分为使用官衔、学位、职称和军衔这几种。比如说“李教授”“Pro-fessor Li”。

3) 敬称和昵称:这一类的称谓语常常用于在交际时有长辈、上级或是比较熟悉的人。在汉语中低等级人士不能对高等级人士直呼其名, 否则是对高等级人士的大不敬。

而昵称和绰号的使用则相对较为随意, 只要是交际双方的关系较为熟悉都可以使用如在电视剧《家有儿女》中, 刘星就称呼他的两个朋友为“键盘”和“鼠标”。

以上是根据称谓语的使用功能进行分类, 虽然这些社会称谓一般都是已固定的, 但是语言环境的变化和言语动机或是人物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这些称谓语的使用。称谓除了称呼他人, 进行言语交际之外, 还能够传达某种特殊的语言含义。因此修辞环境在人类的社会交往过程中作用显著。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 什么样的场合, 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什么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语言方式, 使用什么样的话语进行交际, 此外, 交际双方的社会心理因素亦不能忽视。修辞行为是一个由交际双方参与进行的话语构建行为, 修辞主体选择修辞手段、建构话语, 不仅受修辞手段结构功能的制约, 而且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

3 修辞主体选择称谓语的策略

在人们的社会交往生活中, 称谓语的使用除了表示交际双方的关系之外, 往往结合不同的情境和修辞手段, 传达出称谓语背后的含义。这些修辞手法包括如比喻、借代、双关、反语和仿拟等等。将这些修辞手法用于称谓语中, 更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以增强语言感染力, 使得语言生动活泼。然而在进行社会交往的时候, 修辞主体一般会基于两种策略来选择称谓语。一种是根据交际双方的社会亲缘关系, 另一种则是根据修辞主体的心理或是性格因素。

从第一种策略的使用来看, 一般交际双方的关系可以分成四种:1) 差势关系, 即在交际过程中, 双方的角色的社会地位不一, 存在着某些差异。一方位于权势地位, 另一方则处于弱势地位。这可能是上级与下级, 长辈与晚辈的关系;2) 平等关系, 交际的双方处于相同的社会地位, 彼此间的称呼之类的就可以相应的较为不那么正式, 若是关系密切的可以随意称呼;3) 距离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 修辞主体之间的社会或是心理距离较远, 使用的称谓应该比较正式, 包括客户之间的关系或者是行政关系;4) 服务关系, 这种关系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这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如售货员和顾客, 服务员和顾客等等。在这种情况下, 双方应该尽量使用文明的尊称, 为双方创造一个舒适的服务环境。

另一种的称谓语使用策略是基于修辞主体的心理或性格因素。有时候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 处于礼貌或者是难以明说的心理原因, 说话者常常不会直接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有时候适当地使用不同的称谓, 能够给对方一种暗示的效果。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 管营欲加害林冲, 叫林冲去看管草料场, 林冲应道:“小人便去。”从林冲自称“小人”, 我们可以看出他委曲求全的内心想法。

修辞过程是一个由一系列心理因素参与的动态系统。这些个性心理因素包括稳定性的 (如认知能力、修辞能力、意志、性格、气质等等) 和暂时性的 (动机、需要、情感、情绪等) 。同时, 修辞主体的心理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的, 它每时每刻都会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此外, 修辞还受修辞主体思维方式的制约。[2]

4 言语动机对修辞行为的影响

上文中提到过, 称谓语这一言语修辞的行为是社会的和心理的。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 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是一种导向修辞主体向某一目标的心理过程或主观因素。”[2]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 担任修辞主体的话语角色出于心理或感情的动机, 有时会故意“忽视”自己的话语角色, 其话语信息以及修辞方式似乎与自己的说话角色不相符合, 这恰恰是出于言语动机的需要, 往往能产生理想的修辞效果。如下例:

母亲 (一名老师) :这电脑要怎么才能连上无线网?

儿子: (得意地) 这个您不懂, 要买无线网卡, 安装客户端…… (给母亲解释)

母亲: (笑笑) 是, 小王老师!

虽然母亲自己才是老师, 但是由于儿子对电脑比较在行, 教会她如何上网, 所以笑称儿子才是老师, 表现出了对儿子精于电脑的赞赏和鼓励。这样的修辞效果受到称谓者言语动机的影响和制约, 同时也考虑了话语情境和交际对象的心理。

在修辞动态过程中, 话语建构主体在语境认知阶段需要先弄清自己的修辞行为动机, 还要有一种根据语境猜测交际对象的言语动机的意识, 否则会使得交际双方出现尴尬的现象。总之, 就是需要修辞主体在选择称谓的时候适合时宜, 符合语境和使用恰当的话语态度, 言语只有切镜, 才可能获得满意的言语效果。如下例:

郁老师 (庄重地伸出手来) :李副市长, 我刚才的话失敬了!

……

李言:郁老师, 请不要这样称呼我, 你一叫我“市长”……

郁老师:我叫的是“副市长”。

李言:啊, 是的, 请不要叫什么“副市长”, 叫我“李言”、“老李”都可以, 我现在是你学生的家长们可以随便谈谈嘛……

在这个例子中, 老师想要在“权威”面前维持自己的“尊严”, 却不将对方作为副市长的家长放在眼里, 语气生硬, 反复强调“副市长”这一头衔, 老师的行为使得对方很别扭, 无法实现这场对话的原始目的, 反而破坏了正常的谈话。

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 称谓语也会产生一些有趣的变化, 但是称谓语这一修辞行为都是由言语动机所促使的。在汉语中, 人们常常会将一些亲属称谓语外化使用, 交际双方并不存在任何的亲缘关系, 却称对方为“大爷”“大妈”“孩子”之类的,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 大街上, 小区里都经常使用, 从而能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上文中也提到, 人们在商店购买商品的时候, 以前会称呼顾客为“同志”“先生”“小姐”之类的, 现在则换成了“帅哥”和“美女”, 这样的称谓改变无非是体现了修辞主体渴望调节人际关系, 促进合作的动机。但是有些人在使用这种称谓的时候, 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实际情况和心理, 不管美丑, 不管年龄, 都称呼对方为“帅哥”“美女”, 却会使对方尴尬不愿购买商品。在英语中, 上实际70年代, 美国女权运动大力提倡并推动使用女性称谓Ms., 与称谓相伴的表明婚姻状况的术语屏障开始消退, 这一修辞行为的改变体现了女性追求独立的社会地位, 不愿成为男性的附属品。以上的例子正体现了言语交际的“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变通原则”。

动机是称谓言语行为在修辞上的心理动力, 它实际上是一种修辞动机, 并具有以下三项功能:1) 引发修辞行为;2) 维持修辞动行为;3) 引导修辞行为朝向一定目标。言语动机是选择、调整称谓的原动力, 称谓是言语动机的外在表现, 是言语动机在言语行为层面上的延伸。[2]言语动机的多元化使得称谓语这种修辞行为变得丰富多彩。修辞过程中, 称谓的选择都是根据交际的实际需要。言语动机的实现方式要同修辞主体的话语角色和角色关系相适应, 与话语角色的个性心理特点以及话语角色关系相适应, 还需要同时间和地点等语境因素相适应。

5 结束语

称谓语的使用是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言语动机在言语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决定着言语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方向, 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修辞方式。在言语交际中, 要正确了解言语动机, 选择恰当的修辞行为方式, 以提高言语交际效果。本文介绍了称谓语的使用和分类, 讨论了这一修辞行为的社会心理修辞学背景, 列举了修辞主体选择称谓语的方略以及言语动机对这一修辞行为的影响。称谓语不是固定的, 它的变化使得语言及语言含义变得丰富多彩。因此, 要在人际交往使用称谓语的过程中, 要在明确自我的言语动机, 坚持适时适体, 切合语境的前提下, 才能实现言语修辞目的, 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摘要:在称谓语这一修辞过程中, 由于各个修辞主体的社会地位, 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称谓语的使用及其功用不尽相同。该文将介绍称谓语的使用和分类, 并从社会心理修辞学的角度探讨称谓语这一言语行为的言语动机和其修辞学意义。

关键词:称谓语,社会心理修辞学,言语动机

参考文献

[1]温科学.中西比较修辞论——全球化视野下的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2]陈汝东.社会心理修辞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3]贺又宁.修辞学:言语行为之视野[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8.

[4]梁永刚.汉英称谓语修辞功用综述[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8) :24-26.

[5]马鸣春.称谓修辞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6]秦旭.称谓言语行为的修辞学价值取向[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12) :54-59.

[7]秦旭.英汉社会称谓的对比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1 (3) :21-25.

[8]徐春霞.女性称谓Ms的起源及修辞意义[J].修辞学习, 2009 (3) :55-59.

[9]赵英玲.称谓与修辞[J].山东外语教学, 1997 (1) :36-37.

社会心理行为 篇2

简易器材心理行为训练通常是指利用简单的、容易得到的辅助工具如:绳子、木板、油筒等开展心理行为训练。其特点是不受器械、场地、天气的限制,适合中队、船艇、派出所等基层单位因地制宜地开展训练。通过训练能够培养官兵的团队精神,开发潜能、提高自信、增强意志、拓展思维,促进相互沟通同时还能疏导官兵心理,陶冶情操、缓解压力。

课程一:捆绑行动

一、课目意义

如果一个团队成员间存在着诸多相似点,这些相似点能够缩小相互间的心理距离,成员彼此之间就容易相互吸引,形成更为紧密的团队,凝聚力增强,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此训练课目通过活动打破学员心理间的隔阂,拉近学员间的心理距离,帮助学员尽快融入团队。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30米长的尼龙绳一根。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 20--40分钟(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 2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10人左右即可。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捆绑行动

目的:

1、拉近学员心理间的距离,打破隔阂;

2、迅速形成团队。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全体人员在规定时间里,捆绑在一起,越过障碍物集体前进。

(四)宣布规则

1、所有的人会被捆在一起集体前进;

2、在前进的过程中,每个人要相互告诉大家有什么独特的才能或有过什么别样的经历,在你

们到达目的地时,教员会随意挑选人来转述同伴讲过的话。

五、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学员安全,危险动作要及时制止;

2、要求把所有学员的手绑在绳圈内。

(二)参训人员注意事项

1、将身上的硬物和贵重物品解除;

2、注意安全,避免有人受伤。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没有人指挥,活动完成得不顺利;

2、有人不愿意与队友有身体接触,借口方案不好;

3、有人无法投入,找种种借口不参加;

4、前面的学员只顾自己前进,不顾及后面学员被拖着走的感受。

七、交流回顾

1、在活动开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做活动之前和之后心理上有什么不同?

3、活动结束后,你发现战友都有哪些才能?而这些是你以前不知道的?

4、捆绑能产生什么效果?

5、每个人应该抱的心态是什么样的?

6、捆绑同现实中的什么相似?现实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我们是如何处理的?

7、当你被迫捆绑在一起有什么感想?

八、点评要点

(一)什么是团队精神

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二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具体表现为:

1、团队的凝聚力:针对成员和团队之间、成员之间关系而言,高凝聚力来自于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的高度一致。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一体性;表现为对团队目标的认同、对团队业绩的荣誉感、对团队面临困境的忧虑和对团队的忠诚;

2、团队合作意识:针对成员之间关系而言,表现为高度的协作性和共为一体的特征,合作性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的。

3、团队士气高昂: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来体现,愿意尽心尽力、愿意全方位的投入。

(二)高凝聚力团队的特征

1、沟通渠道比较畅通,没有复杂的沟通渠道;

2、队友参与意识强,人际关系环境和谐,没有压抑感;

3、队友有强烈的归属感,为成为团队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4、团队成员之间彼此关心、互相尊重;

5、团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

(三)心理适应

部队是我们战斗和生活的集体,适应军营生活不光是要求我们在行动上的适应,更要求我们在心理上的适应。团队的团结精神,凝聚力不仅仅是要求我们行动上的一致,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凝聚”,只有心理和思想上的适应了军营生活,才是真正的适应。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二:激励他人

一、课目意义

每一个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得到别人赞美的需要。有人说如果你想让别人感觉自己很棒,那你必须在沟通的前5分钟,喊五次他的名字。如果你这样做,他会觉得自己非常棒,也会觉得你非常棒。言外之意就是懂得真诚地赞美每一个人,善于尊重和重视他人,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现在让我们通过本项训练,来做一个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并欣赏认识他人的人吧!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20-3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5-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激励他人 目的:

1、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激励他人;

2、接纳自我,认识自我,增加自信心;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全班围成半圆弧形坐下,可由教员或班长指定,也可用自愿的方式确定一位学员坐在圆弧形的中央面对大家,其他人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欣赏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态度等)。每学员轮流做一次。

(四)宣布规则

1、以诚恳的态度和话语表达, 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

2、要努力去发现他人的长处;

3、每个战士被全班战友称赞以后,首先要感谢全班战友对自己的鼓励,并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察觉的,哪些是不知道的;

4、活动过程中要求严肃认真,气氛要严肃,不能开玩笑。

五、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不同的学员的参与程度也许并不一样;

(二)有的学员并没有认真地参与,总是用一些空泛的赞扬而没有明确的事实依据;

(三)受到表扬时有强烈的自豪感;

(四)受到表扬时脸红了;

(五)有的学员被他人称赞之后,并没有过多的情感反应。

六、交流回顾

(一)当你被战友称赞时的感受如何?

(二)战友接受你的称赞时你有何感受?

(三)怎样用心去发现战友的长处?

(四)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的人?

(五)活动后,战友间的心理距离是否发生了变化?有哪些变化?

七、点评要点

(一)激励他人的意义

激励他人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提升自信心的灵丹妙药。战友间的相互欣赏和相互接纳,常常可以创造一个尊重、温暖、关怀与理解的真诚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大家会主动开放自己的心扉,有效地进行交流、沟通,并且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珍重他人思想,敬重他人的作为,即使龃龉,彼此也会“不在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以全局为重,给以微笑,给以理解,给以关爱,自然会怨怼自灭,精诚合作,团结一致,从而获得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加了彼此间的信任,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在这种气氛下,军人会明确地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集体为荣,保持和集体一致的认识和评价,爱护和保护集体的形象及荣誉,并且以同舟共济的精神去面对环境。

(二)认知的积极性偏差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更多地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即评价他人时总有一种特别宽大的倾向,这就是积极性偏差,也称“宽大效应”。对他人作出积极的评价会使被评价者和评价者都感到愉快,因此人们更容易也更愿意积极地评价他人。

(三)激励他人与接纳自我的关系

激励他人,接纳自我实际上是一个人际沟通的过程,是一个既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真诚地赞扬他人,也通过他人的反馈,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建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对自己的优点会更进一步的确认,就会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就更有可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认识他人,欣赏他人的优点,肯定和接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对自己的评价不一,对未来的愿望不同,但我们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彼此间都应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即不管你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都会无条件地接纳你。因为任何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此外,我们还应在日常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做一个善于发现战友的优点并乐意欣赏战友的人,同时亦不断深化自我了解,自我接纳,以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悦纳,使我们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今后的训练、学习和生活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四)真诚

真诚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有想法,不掩饰,不做作的与人交往。真诚传递出了一种真心诚恳的信号,容易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真诚地身体语言表达,真诚地表达不光是语言上的,还有非语言的表达形式,身体姿势也表达出了真诚的信息。温和的微笑,表达赞同、欣赏、鼓励;目光接触,表达一种信任、鼓舞、关注。身体靠近表达一种支持、喜欢、关切。总之,每种表达真诚的身体语言都不过是内心真诚的流露,自然地表达出真诚的非言语信息。

(五)了解他人优点,发现自己长处 因为人们认识的角度不同,我们了解自己,可能也不是很全面。通过自己亲密战友的话语中,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状态,发现自己的优点,会给自己莫大的鼓励,增强自信心。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被发现优点后,会有一种互动的效应,形成对对方的好感,并发现以方优点予以回报。这样,人际关系也进一步融洽,从评价者口中获得其他战友的优点,还达到信息共享,能改善和巩固团体中的人际关系。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三:绝地求生

一、课目意义

“危难之中见真情”。危难是对一个人及一个团队适应能力的考验,此时个人和团队必须发挥其潜能,应对困难,渡过危机,谋求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本训练课目就是要培养学员突破自我限制,激发团队潜能,感受自己和生存需要和安全感。在危难中为团队贡献,接受团队帮助与关怀,促进自身和团队的发展。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4米左右尼龙绳一根。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五)观察并询问参训队员的身体情况

如患有类似心脏病、高血压、腰椎病等疾病,或近期做过内外科手术、受过内外伤并未痊愈者,能及医生明确告知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者禁止参加训练。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5-15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绝地求生

目的:突破自我限制,激发团队潜能 时间:1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某阵地的一分队英勇的击退了敌人,但是不甘心的敌军在撤退时炸毁水坝,企图用大水冲垮我军。阵地附近一个小山坡是最高点,要保持战斗力,求得生存,必须爬上山坡。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全体人员逐次进入将不断缩小的绳圈内,每次要尽可能的都进入。

(四)宣布规则

1、不允许队员跳入绳圈;

2、不要拉扯战友的衣服;

3、任何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以及任何物品都不能接触到绳子。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注意避免学员受伤;

(二)教员在参训学员操作成功后要减小绳圈大小,不断地进行训练。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认为不可能成功;

(二)有人不愿意与战友有身体接触;

(三)有人焦急的期待帮助,也有人积极帮助他人。

七、交流回顾

(一)活动过程中不断突破,心理感觉如何?

(二)你们的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三)在这个活动中你们感觉与队友在心理上有没有拉近距离?

(四)在活动中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五)你认为团队合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吗?

(六)你在活动中是否期待帮助,是否愿意帮助他人?

八、点评要点

(一)挫折感与目标期望

挫折感受存在于个人的头脑中。人们感知到并因此而受到的阻碍,实际上是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预设限制。

我们所有人都预先设臵了对于自己能否实现目标的自我感觉。受阻碍的目标可以起强化这些限制的作用,尽管真正的障碍实际上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关于这类头脑中预设限制的情况有一些有趣的故事。

比方说,马戏团里的大象从很小的时候就会受到训练,使它们有预设限制。当象还很小(比如说半吨左右)的时候,它会被一条很重的绳子拴在一根大木桩上。小象常常会使劲拉绳子,但它怎么也无法离开那根木桩。当象长大后,它的

力气大多了,可以很轻易地把这样一根木桩拔起来,但它却不会这么做。它“知道”自己的力量是渺小的,拔木桩是徒劳的。因此,有的训兽师只给大象戴个脚镣,连绳子都不系,因为套个脚镣就能让大象老老实实地呆着,它“知道”它动不了。

(二)团队合作的巨大力量

团队具有个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巨大力量。个人无法做到的事情,经过团队合作,就有可能实现目标。但是,团队成功要求每一个团队成员同心协力、步调一致,才能群策群力克服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三)团体对个体的关心

团体关心、帮助个体的成长。当个体生存发展出现问题时,团体会调用一切力量去关心帮助个体。这些帮助既有口头语言上的,也有具体行动上的,既有可见的行动,也有心理上的支持。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加油”都能使个体感受到团体的力量,使个体脱离困境,走向良性发展。正是团队的这种力量,促使个体更快的适应了团队。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四:新式武器

一、课目意义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合作。在面对问题时,团队成员积极思考,相互沟通,能拓展团队的思维,发挥团队的力量,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本训练课目就是让学员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训练场地宽敞平坦,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并远离嘈杂的环境的空地或会议室;

(二)教具要求:2米左右长度,直径6mm左右轻质材料的塑料管或光滑的竹竿;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15~40分钟(可灵活掌握);

(三)项目回顾:10~15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新式武器

目的:

1、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开发创新思维 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要求全体学员双手前举,用食指托住武器,把武器从离地1.2米高度降到高地30厘米处。

(四)宣布规则

1、整个过程中,新式武器始终轻放在每个人的双手食指上部,不允许有其他外力和任何物品作用在新式武器上;

2、武器的形状不能改变;

3、在整个过程中,任何人的手不能离开该武器,一旦有人手离开,就要回到原来的起始位臵的位臵,重新开始。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1、照规则严格监督学员操作

2、根据学员人数(多于10人)适时调整作业难度,可以要求赏把新式武器轻放在

手掌上(要求双手掌心相对,四指并拢,拇指内扣)。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课目开始后大家积极讨论,但没有形成好的方法;

2、试验几次后,发现武器并非向下,而是向上,开始怀疑方法,并开始抱怨;

3、有人提出新的方法,但没有人理会,继续试验原有的方法,要求所有人集中注意力;

4、没有明确的指挥员进行指挥;

5、有人提出,这是智力挑战,不能按常规的方法完成,一定有陷阱,但又想不出确实的办法来;

6、在经过几次挫折后,有人认为不可能完成,从而消极下去。

七、交流回顾 所有队员围坐成一圈

1、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认为有难度吧?难度在哪里?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2、我们认为简单的问题,总也做不好带给我们情绪上的变化是什么?

3、光有个人意愿和我们之间的配合,能否很好的完成类似的工作或任务?

4、为了完成任务,有没有要求自己或别人要做得更好?

5、有没有人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我们做得不够好?或者问题在于别人?

6、活动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八、点评要点

(一)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

这是一个典型的团队合作的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中,仅凭个人的才智和能力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整个团队任务的完成,需要全体队友统一目标,相互配合,在方法和行动步伐上协调一致,还需要建立起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团队氛围,才能探索出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克服种种困难,获得最后胜利。

(二)团队的发展阶段

1、成立期――团队形成的初期

团队成员的行为特征被选入团队的人既兴奋又紧张

高期望自我定位不明确,试探环境和核心人物有许多纷乱的焦虑、困惑和不安全感依赖职权

2、动荡期

第一阶段完成以后,团队就进入到第二阶段――动荡期

团队在动荡期阶段的表现期望与现实脱节,隐藏的问题逐渐暴有挫折和焦虑感,目标能完成吗?人际关系紧张(冲突加剧)对领导权不满(尤其是出问题时)生产力遭受持续打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系列的问题都开始暴露出来,人们从一开始的彬彬有礼,互相比较尊重,慢慢地发现了每个人身上所隐藏的缺点。慢慢会看到团队当中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比如团队的领导朝令夕改,比如团队成员的培训进度落后,刚开始承诺有很多很好的培训机会,为什么一遇到问题的时候就耽误了?

3、稳定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的提升,团队会进入稳定期,这是团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稳定期的特征人际关系由敌对走向合作憎恶开始解除沟通之门打开,相互信任加强团队发展了一些合作方式的规则注意力转移工作技能提升建立工作规范和流程,特色逐渐形成稳定期的人际关系开始解冻,由敌对情绪转向相互合作,人们开始互相沟通,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团队这时候也形成了自己的合作方式,形成了新的规则,人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任务和目标。通过第二个阶段的磨合,进入稳定期,人们的技能开始慢慢的提升,新的技术慢慢被掌握。

4、高产期的团队情况会继续有所好转团队信心大增,具备多种技巧,协力解决各种问题用标准流程和方式进行沟通、化解冲突、分配资源团队成员自由而建设性地分享观点与信息团队成员分享领导权巅峰的表现:有一种完成任务的使命感和荣誉感,通过团队的表现,可以判断此团队所处的发展阶段,能帮助团队领导和成员更好地把握团队的发展方向

(四)适应环境,融入团队

进入新环境,融入新团队首先需要建立和服从一套团体的社会规范。团体规范慢指一个团体中成员共同认为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团体规范一经形成,是一种公认的力量,具有明显的团体压力特点,这种压力的约束着团体成员的行为,使他们的行为趋向一致。融入团队的过程是指一个人在团体的影响下,和团体成员间相互了解,掌握团体工作经验和行为规范,形成一团体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团体中合格成员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方面讲,我们适应新环境,融入新集体不仅仅是服从团队的要求,而应该在心理和行为方面配合团队的行动。只有主动的把个人的成败和团队的成败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融入团队,才能算合格的团体成员。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之;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

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五:协同合作

一、课目意义

当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时,经常需要遵循一定的沟通规则。比如在军营里,很多时候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是有一定级别和范围限制的,但是这种限制又不能制约任务的贯彻执行。本训练课目通过模拟活动,帮助参训队员探索有效的团队领导和分层沟通的方法,促进不同的团队角色之间协调配合,确保集体完成预定目标。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长度分别为20米、18米、12米,直径约6毫米左右的尼龙绳3根,与参训人数相等的干净眼罩若干。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30-4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布臵任务

1、在布臵任务之关,在班内选 出模拟首长和模拟参谋长各一名、模拟连长3名,其他人为士兵;

2、首长和参谋长分成一组,3名连长分别带领一些士兵分成3个组; 人数分配依次为:

小组1: 3人 小组2: 4人 小组3: 1人

3、宣布任务:整个任务分成两个阶段,先宣布第一阶段任务; 第一阶段:要求三个组分别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 小组1:建一个三角形 小组2:建一个正方形 小组3:建一个圆形

第二阶段:当完成第一阶段后,要求他们统一起来共同建一个绳房子。

(三)宣布规则

1、首长要参谋长给3个连长传达3项不同的任务,该任务就是由三组人员在戴着眼罩 的情况下,分别组建一个三角形、建一个正方形、建一个圆形;

2、全过程首长不得直接指挥,一定是通过参谋长将指令传给连长,由连长指挥并与士兵共同完任务;

3、首长在指挥过程中需要与士兵保持10米的距离;

4、连长有不明白的地方要通过参谋长才能请示首长;

5、连长在整个过程中要与士兵共同完成;

6、在宣布项目结束之前,操作人员不得摘下眼罩;

7、时间可以问,在项目结束前5分钟会通知大家。

六、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要求赏严格按照规则进行活动;

2、保护盲人的安全;

1、注意记录活动的典型行为表现及关键时间点和关键人物发挥的作用。

(二)参训人员注意事项

要求模拟首长的人在确认其他人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后,才能宣布第二阶段的任务。

七、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1、信息传达到连长处就跟原来不一样了;

2、有的人最后仍不知道整体的任务;

3、参谋长在传达指令时遗漏信息;

4、听到任务后,扮演领导角色的人不思考就开始指挥;

5、作为操作人员在不清楚指令的情况下没有人提出质疑。

八、点评要点

(一)沟通的重要性

1、沟通与合作对军人的重要意义

首先,军人所肩负的任务需要沟通与合作。部队是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所肩负的任务往往不是一人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通过沟通,使所有参战人员对接受任务的性质、内容、要求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一致的决策方法。有效的沟通是有效合作的基础和条件,而有效的合作又是顺利完成军事任务的必要条件。

其次,个人健康成长需要沟通与合作。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沟通起码有三方面的功能,第一,沟通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通过沟通,人们交流信息、经验、思想和情感;第二,沟通具有心理保健功能。人的社会性决定着人有交往的心理需要,正常的人际沟通是心理保健不可缺少的。第三,沟通具有发展人的社会心理的功能。

再次,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学会沟通与合作。在充满的社会环境中生存,要想获得竞争的胜利,必须设法联合力量、扩大势力。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才能促成联合意向,进而促使有效的合作。如果没有沟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就无法发现,合作更是不可能实现,只能永远封闭自我、孤军作战,很容易在竞争中被击垮。所以,竞争的社会要求我们学会沟通与合作。

(二)团队精神与成功

1、合作意味着成功完成任务

在团队作战中,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合作。在活动中,合作会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合作就意味着成功。

2、队产生力量

在完成一项任务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应

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归属感,克服挫折感,感到有力量。

3、入团队才有生命力

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是凝聚团队的一份力量,也只有融入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生

存,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

(三)团队领导与授权

在一个团队组织中,适当的授权是有效领导的方式之一,授权能更好的确定职责,进行有效的分工,尽快达到团队目标。

1、授权的含义

授权就是管理者净份内的某些工作托付给下属(或他人)代为履行,并授予被托付人完成工作所必要的权力。授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具因素:

第一,谁来做,对员工的了解、对工作的分析、甚至环境的因素。第二,做什么,即向被托付人交待任务。第三,怎么做,即权力的授予,责任的建立,成功的标志。授权后责任的确立,一是指管理者在授权后,仍然对下属所履行的工作绩效负有全部责

任;二是指主管在授权的同时必须为承受权力的下属创造完成工作的责任,在主管和授权下属之间建立丐一种连带责任关系。

2、授权的原则

(1)有目的授权――盲目的授权必会带来混乱,不能达成目标(2)因事设人,视能授权――根据工作选人,根据能力授权(3)职权与职能 对等――避免有权无责、有责无权(4)单一隶属的授权――命令的来源应当统一

(5)责任的绝对性――授权不是权力过渡,责任既不能指派也不能委任

(6)适度授权――授予的是部分而非全部(7)充分交流的授权――不应隔断而应充分交流(8)有效控制的授权――控制系统

(9)职权层次原则――不是把自己权限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上级

3、授权的六个步骤

(1)确认授权任务――业务性的工作可以授权

(2)选择被授权人――选择那些有能力胜任,又有工作意愿的人授权

(3)交待工作――工作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工作条件分析、权限

(4)授权控制――确立标准、对照标准衡量进展和业绩纠正偏差(5)评估绩效――确立绩效评估的标准并公诸于众(6)绩效反馈――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员工

(四)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全,全班人员就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

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六:突破雷阵

一、课目意义

在军事行动中,通常是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任务的。个人在一个集体当中,必须学习以团队的形式解决问题,掌握团队工作的技能,共同配合,完成复杂任务。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雷阵分布图、雷阵专业器材。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20-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突破雷阵

目的:

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掌握团队协作的技能;

3、突破思维定势,增强创新意识。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特攻队在秘密进攻敌军3714高地,行进途中,小分队被敌人埋设的雷阵阻挡。为了达到预定的行动目标,小分队必须尽快通过此雷阵。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大家在40分钟之内,所有的人从雷阵的一端穿过雷阵到达另一端集结。

(四)宣布规则

1、雷阵中,每一个方格都有可能有永久性的地雷;

2、雷区由1-12号之间进入,从109-120号之间出去;

3、穿越雷阵进,最多只允许有两个人同时在雷阵中探雷;

4、探雷时,每进入一个新的方格要大声报告脚下的号码,如果没有雷则继续,探雷时每次只允

许向相邻的方格行进,不允许跳格,每个方格里只允许站一个人;

5、每个人有三次触雷的机会,当有人触雷时,必须退回到没有雷的地方; 第一次触雷,将被炸断一条腿,只能单腿跳行进;

第二次触雷,将被炸断另一条腿,只能双脚跳行进;

第三次触雷,将失去行动能力,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移动。

6、不允许重复触雷;

7、当宣布项目开始后,任何进入雷区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是探雷行为;

8、以上规则若有违反,每次将扣去团队2分,根据加分情况将会受到惩罚。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禁止在雷区里作永久性的标志;

(二)在有背人救援的情况时,强调安全,尤其是单腿跳或双腿跳队员去背人;

(三)有的学员身体素质不好,在单脚跳时可以让双脚交替走;

(四)注意雷阵器材摆放在平坦的地面上;

(五)如违反规则但不愿接受惩罚者教员有资格取消参训资格。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提出要在团队内部进行人员分工;

(二)许多人在一起杂乱无章地报数及指挥探雷队员;

(三)站在雷区内的队员不停地犹豫探哪个雷区;

(四)当大家发现已无路可走,才真正去探沼泽区;

(五)有人在项目中提出给路线做标记的办法,有没有被采纳;

(六)有人在猜号,并坚持自己是对的。

七、交流回顾

(一)项目刚开始时,你是怎么考虑的?

(二)探雷的策略是怎样产生的,是小组的提议还是队长的决定?

(三)为什么有人敢去探那个大雷区,有人就不敢?

(四)为了完成任务,全队采取了什么策略?

(五)在项目操作过程中,全队成员是怎样分工并相互配合的?

(六)成功完成任务,有哪些重要因素?

(七)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会遇到相似的情境?以前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八)训练中的体会和经验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

八、点评要点

(一)创新需要冒险精神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这其中可能会遇到机会,也可能会遇到危险和失败。如果思想过于保守,受过去经验的限制,或者害怕失败,不敢大胆突破,尝试新的方向、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就很可能失掉成功的机会。

(二)问题解决的关键步骤

问题解决是通过一系列行动步骤最终解决难题的过程,包含以下6个基本步骤:

1、确认问题的存在。知道自己面临着问题,是问题解决过程的重要前提。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

意识到问题有存在,才能争取时间和空间的实施解决方案;

2、定义该问题,并组织关于问题的信息。当确认问题存在后,需要对问题进行描述,并收集与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以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

3、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解决问题时需要先制定一个计划、采取一定的策略,从多个方面的方向提出解决办法,然后经过仔细分析讨论,权衡利弊后,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案。这个步骤中需要大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4、分配问题解决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和人员的分配;

5、监控问题的解决,在实施解决方案时,必须关注问题解决的每一个步骤,出现困难或错误及明纠正或补救,以保证执行过程顺利完成;

6、回顾并从中学习,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问题解决步骤是一种理想状态,在实际情境中,人们解决问题时通常需要先进行几个步骤,然后转回来再重复其中的几个步骤,几次重复后最终完成问题的解决。因此,问题解决是一系列步骤的循环过程。

(三)团队的成功要素

一个团队要成功完成一项任务,必须具备以下要素:

1、明确的目标;

2、正确有力的领导;

3、全面的行动计划和有效的策略;

4、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

5、执行力。

(四)解决问题的方法——PDCA原则(闭环原则)P——plan 计划 D——do 实施 C——check 检查 A——action 总结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以上四个环节循环往复,呈螺旋式上升。

(五)团队的社会促进作用

个人在团队中由于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别人一起活动,工作效率比单独一人要高,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促进作用。

早在1897年,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就用科学的方法提示了这一现象。他在一个实验中让自行车选手在两种不同情况下骑车:单独一人骑和与其他人一起骑但不进行比赛。结果表明,单独一人骑,平均时速为24里,结伴而不进行比赛,平均时速为31里。结伴不比赛的速度比单独骑的速度提高了30%。由于他人的在场或参与,促进了个人的工作效率。

一般说来,简单容易的、熟练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而复杂困难的工作,他人在场会产生社会干扰作用。就人的心理状态而言,竞争动机、社会赞誉动机、归属动机是社会促进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体验“兄弟齐心,齐力断金”这句话的深刻寓意,并把这种相互协作精神带到日常的工作中;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七:同心同行

一、课目意义

成功的集体常常是上下同心、步调一致的,集体中的每一名战友对于任务的完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心同行的训练正是帮助参训人员意识到相同的行动和步调对于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哪怕其中任何一人不能与大家保持一致,都会导致任务的失败。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

(二)天气要求:在雪天、雨天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不可进行训练。

(三)器械要求:规格3000mm×140mm×35mm的木板。

(四)着装要求:着作训服和胶鞋,将身上的贵重物品、硬物等有可能在训练中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物品都收好,不要带在身上。

(五)活动准备: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即各个关节充分舒展、拉伸肌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六)观察并询问参训学员的身体情况:如患有类似心脏病、高血压、腰椎病等疾病,或医生明确告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者禁止参加训练。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3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同心同行

目的:

1、培养默契配合、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所有团队成员站立在两块木板上,集体按规定的方式完成规定距离的移动。

(四)宣布规则

1、所有队员脚不能离开木板;

2、整体向前移动20米,一旦有人脱离整体,整组人员将重新开始;

3、严格按照教员要求的方式做,一直移动直至教员要求停下来;

4、变通规则:可以拐弯、可以要求后退、人员之间相对进行等。

(五)安排完成次序

要求教员或班长自行安排好训练顺序。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1、让队员先熟悉一下器械。如队员较多,木板上站不下,可以让他们轮换练习;

2、做项目时,队员 要用脚踩木板,用手抓住绳子,全身配合协调用力。如有一人失去了平衡,必须立即停止移动,防止有人受伤。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接到任务后有此人认为简单,很容易完成;

(二)活动开始后有人主动的站出来想办法;

(三)活动开始初期大家都很积极想办法,但由于没有指挥者场面很乱;

(四)练习过程中有人不够认真,总是出错;

(五)练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大家相互埋怨指责,不愿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六)在指挥者的带领下全体人员行动协调一致,胜利完成了任务。

七、交流回顾

(一)大家用什么方法达成的共识?

(二)你们的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三)如果在活动过程中发生失败,大家有没有及时分析原因?

(四)当你与集体的步调不能一致时,是怎样自我调整的?

(五)通过训练你闪领悟到什么?

(六)你有没有感觉到战友的推动力量?

八、点评要点

(一)步调一致的重要性

一个团队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决策正确,领导得力,还需要大家的默契配合,步调一致。步调一致既是团队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结每位战士处理个人同集体关系的基本要求。

这个训练使我们深刻理解什么是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亲身体会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哲理。在刚才这个训练中,我们大家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大家步调不一致,配合不默契,心不往一处想、劲不往一处使,我们就寸步难行。特别是对于我们部队来讲,更需要提倡这种号令统一,动作统一,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精神。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在做某些事情时,也必须众心合一,同心同行,这样我们的集体才能形成凝聚力,才能向着胜利、成功挺进。

(二)点评时要点

1、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

2、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就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

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应牢记讨论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

4、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八:风中劲草

一、课目意义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本训练课目重点培养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感,增加团队成员协同合作的能力。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

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

(二)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准备活动: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各个部位基本活动开。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15-3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15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风中劲草

目的:

1、体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

2、增强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时间:3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布臵任务

1、首先要求全体学员围成一个圆形,面向圆心站好,圆的直径根据学员的身高可为2米-2.5米;

2、每个人依次站在圆心,背向大家直体倒下,并由组成圆周的战友顺时针方向从圆首传到圆尾。

(四)宣布规则

1、所有的人身体不可以移动。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训练中大家应坚守岗位,战友倒下时应高度集中注意力;

(二)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三)每个人都应该参与,体验作为圆心的感觉。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人主动的站出第一个做;

(二)有人不敢后倒,非常紧张;

(三)每个人都认真地接住战友;

(四)有人不断地鼓励不敢做的战友。

七、交流回顾

(一)倒下去以后什么感觉?

(二)被推了两圈有什么感觉?

(三)每个人是否感到自己有责任?

(四)在工作生活中与战友的信任是如何建立的?

(五)团队团员间的相互信任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六)什么因素会影响个人对团队的信任?

八、点评要点

(一)信任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信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可预见性、可依赖性和坚信。“可预见性”是指我们预测对方的某些特定行为是否会出现的可能程度,这些行为包括我们喜欢和不喜欢的。一个可预见性高的人其行为是一贯的,这一贯性可能包括一贯地好或一贯地不好。那些反复无常、无法预测的人则通常无法让人信任。“可依赖性”是信任的更核心的内容,即在紧要关头,感到对方是可靠的和可依赖的。“坚信”是指在没有充分的事实作根据的情况下,仍然相信对方会一如既住地关心和支持自己,因此对他(她)感到放心。

信任是团队的血液——孕育生命的河流。信任滋养着团队,为团队带来勃勃生机。如果团队中失去了相互信任,就像流干了血液的躯体一样,就无法完成心中的梦想。

(三)安全感与团队信任的关系

安全感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与他人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即基本人际信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能有人性及价值的较充分的实现。

(三)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如何与战友建立信任

1、信任的建立关系到五个维度:正直、有能力、开放、忠实、一贯性

2、信任感的培养:(1)敞开心扉,亮明动机;(2)维护团队和成员的利益;(3)开诚布公,全方位沟通;(4)公平;

(5)直言不讳,和睦待人;(6)前后一致,保持一贯性;(7)保密。

(四)罗森塔尔效应与团队关怀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其实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但这些论断引起了校领导和教师的注意,他们更期待和关注这些学生,结果这些被关注的学生真的在以后比其他人在各个方面都有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人们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的热爱,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身价值被别人发现,被别人重视,即使他并不聪明,只要有人对他说:“你并不笨,其实你相当聪明。”就这么一句话,就会使他浑身充满求知的力量。

所以一旦自身的价值被发现了,被别人重视了,那便是一股持久的动力,能促使自己站起来,抬起头,挺着胸膛走路,使自己的学习不断地进步。

这就说明,在一个团体中,如果能对个体进行关怀、期望,多加注意的话,对个体的发展非常有利,能激发个体的情绪、干劲,挖掘个体潜能。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

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九:海上求生

一、课目意义

军事行动中往往需要进行团队决策。团队由个体成员组成,团队决策不能离开个人思考和决策的基础。如何使个人决策与团了队决策结合起来,提高决策的正确性,降低决策风险,是团队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较宽敞的会议室或教室(有自由交流的空间、灯光和音响),并远离嘈杂的环境。准备桌椅,每个小组6~7把椅子围绕着2张桌子摆放,各小组位臵呈U型排列。

(二)教具要求:白板、白板笔。按每组人数相等份数的专用文字资料和笔。

(三)着装要求:统一着装。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班(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两个班一起训练最佳。

(二)教员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海上求生

目的:

1、使学员了解个人决定和团队决策的特点;

2、培养团队决策的能力,探索团队决策的有效方法;

3、积累野外生存经验,培养创新思维。时间: 6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

2、操作过程严肃认真,严禁嘻笑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景设臵

在一次演习中,多方小型舰艇补击毁下沉,战士们跳入海中求生,随同他们漂落的只有一个物资箱,他们只能靠物资箱中的物品求得生存。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你们对这些物资进行选择,时间大约要进行60分钟时间,你们将按照要求逐次完成任务。

(四)逐次宣布任务和规则

1、任务及规则一:每人将会得到一份资料,按照资料的要求,在规定的15分钟内填写出个人的排序栏,进行个人填写的时候不允许讨论;]

2、将资料(见附件中的附录一)分发,宣布项目计时开始;

3、任务及规则二:当小组中的成员全都填写完毕个人排序后,宣布:“下面开始进行小组讨论20分钟(根据每个小组的人数或讨论情况可适时处长时间),并拿出小组统一方案填写在表格中小组排序栏,小组必须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即使小组中有的队友不同意小组观点”;

4、宣布项目计时开始;

5、任务及规则三:请每个小组派代表用三分钟的时间说明三个问题:

(1)小组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2)小组的目标与策略是什么?

(3)小组为何进行这样排序的理由充分说明?

6、任务及规则四:对小组答案有异议的学员上台讲解2分钟;

7、任务及规则五:将资料(见附件中的附录二)发到各队员手中,计算小组和个人的得分(计算方法是,个人和小组每项对应得分减去专家得分的绝对值合计);

8、若有违反以上规则,将每次罚2分,2分代表的含义结束后你们就知道了(全队受罚每人两个俯卧撑或唱歌、小节目)。

五、注意事项

(一)教员注意事项:

1、按顺序发送资料;

2、注意整个过程做培训记录,观察重点人物;

3、注意控制总体的时间,观察队员完成情况,控制气氛;

4、分值的计算用于点评,如个人得分低于小组得分,说明个人成活率要高于小组成活率。

(二)参训学员注意事项:

1、个人排序时不要与人沟通和交流;

2、小组排序必须一致,不论是否同意。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排序的过程中个人完成很快,团队完成很慢;

(二)在讨论的时候自己的见解说服不了别人;

(三)讨论过程中团队成员不停争论,没有统一决策者;

(四)团队成员表决采取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

(五)讨论过程中争论时间过长,各持己见,使抉择难形成统一。

七、交流回顾

(一)个人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二)小组的决策是如何产生的?

(三)个人决策如何影响团队决策?

(四)团队达成统一所使用的主要标准是哪些?

(五)哪些行为有助于团队下决策?

(六)哪些行为阻碍了团队下决策?

(七)小组中有没有个人的排序成绩低于小组排序成绩的?为什么?

八、点评要点

(一)团队沟通的三个层次

1、在自我防卫阶段,团队中的个体大都采取“自保”态度,不愿意把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团队成员间缺乏信任,沟通不畅;

2、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后,团队成员间信任感明显增强,相互尊重,乐于沟通,但是合作水平还不高;

3、统合综效阶段是团队沟通的最高层次,在这个阶段中,团队成员相互尊重,能够理解对方,并诚心接纳他人意见,达到团队的最大效能。

(二)团队决策形式

1、权威决策

由最高掌权者作最终决策;

适宜使用:当组织授权团队领导人作最终决策并全权负责时。注意:当团队领导人希望团队成员接纳并支持某项决策时,不宜使用。

2、投票决策

出现于多数队友同意提案时,它以民主原则为基础。

适宜使用:当时间有限,而决策结果不会对反对者造成消极影响时。注意:投票决策容易导致输赢之争,输方将难以尽职和投入。

3、共识决策

是指所有队友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某提议。每一团队队友均有否决权。

适宜使用:共识决策提供一种反应所有队友想法的全面解决办法,能够提高队友实施决策的积极性,体现平等之风。

注意:如果决策时间有限,或团队成员不具备决策的足够技巧,决策就难以形成。

4、无异议决策

产生于所有成员对某项决策完全赞同时。

适宜使用:当提案非常重要,要求所有成员达成完全一致时,团队应作出无异议决策。

注意:无论团队具备什么样的经验,无异议决策都很难达成。只有当一项决策的结果对每个成员都至关重要时,才有可能作出无异议决策。

(三)影响群体决策的因素

1、年龄影响决策:一般来讲年龄低的组群体决策效果好;年龄增长,群体决策与优秀选择的差距加大;

2、规模影响决策:5—11人能得出较正确结论;2—5人,能得到一致意见;4—5人的群体易满足;

3、程序影响决策;

4、人际因素。

(四)群体决策的优点

1、多样化观点的增加;

2、解决办法的接受程度增强;

3、合理性增强;

4、分享和扩散责任;

5、信息和知识的增长。

(五)团队处理冲突的策略

1、竞争(武断并不合作);

2、合作(武断且合作);

3、回避(不武断也不合作);

4、迁就(不武断并合作);

5、妥协(武断和合作均取中庸之道)。

(六)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十:法贵奇兵

一、课目意义

当团队面临艰巨的任务和巨大困难时,如何依靠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团队潜能,相互信任、密切合作、求实创新,争取团队成功。本训练考验一个团队在巨大挑战面前,是否具有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团队的行动力。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

室外较宽敞场地,要求安静、不受干扰,地上不能有坚硬物体,场地周围无积水、无火源、无化学物品,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蜡旗绳12米,金、银丝线各20米,室内需有3米高立柱2根(室外需找两棵粗树,距离为2.5米—3米左右)。

(三)着装要求 统一着装。

(四)准备活动

由教员或班长带领大家活动身体,即各个关节充分舒展、拉伸肌肉、身体发热、微微出汗。

三、时间安排

(一)项目操作:40分钟/每斑(可灵活掌握)

(二)项目回顾:20-30分钟

四、训练过程

(一)分组

以班为单位进行训练,总人数应不少于10人。

(二)下达课目

以建制班为单位进行训练,由教员带入场地后,下达课目: 课目:心理行为训练 内容:法柜奇兵

目的:

1、开发自身和团队潜能;

2、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3、体验优秀团队的基本特征。时间:40分钟

要求:

1、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2、训练过程严肃认真,不得嘻笑和打闹;

3、认真体验训练中的心理感受。

(三)情境设臵

我军小分队在突袭敌军某基地时,被敌军一道电网阻挡,为了不惊动敌人,尽快完成任务,我们必须从电网上方通过。本训练模拟当时情境,要求全体人员在40分钟内,从绳网的上端通过到达对面集合。

(四)宣布规则

1、必须从绳网上端通过,不能碰到绳网;

2、如果有人在活动过程中碰到绳网,必须全体返回重来(整个班会触动机关,被敌人发现,任务失败);

3、操作过程中,所有人员不许跑动;

4、训练中注意保护队友的安全。

五、注意事项 教员注意事项“

(一)注意保护第一、二名跨跃学员的安全;

(二)注意保护最后一名跨跃学员的安全。

六、观察要素 典型行为:

(一)有些人不积极参与;

(二)没有计划性就匆忙行动;

(三)有的人有较好的建议,说出来没有人听,就消极等待;

(四)争论很多方案并无执行或试验;

(五)没有一个明显的领导角色或者有几个人同时领导;

(六)想出可行的方法,但立即被他人否决;或是没人有勇气自己先去尝试;

(七)不断更迭领导,不断更换方案。

七、交流回顾

(一)在活动一开始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二)小组的目标是如何确定的?怎样找到最好的行动方案?

(三)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样分析解决的?

(四)小组中,是什么以及它如何鼓舞大家的?

(五)整个小组的执行方案是否有效?

(六)项目进行前和完成之后的心态有什么不同?

(七)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八)怎样评价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九)如果你成功(失败)了,自我认识以及自我评价是否发生改变?

(十)你在工作中是否能够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全力协助他人完成任务?

(十一)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因为自己的消极观念(认为自己肯定不行)而失去成功的机会?

八、点评要点

(一)基层部队是我军执行任务的基本单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至少完成以下任务:

1、明确任务,分析所需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2、为解决问题全员动员出主意想办法;

3、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形成最可行的执行方案;

4、在领导的组织协调下,坚决贯彻既定方案;

5、根据任务目标和阶段性反馈结果,验证方案或调整方案,保证完成任务 的进度和质量。

(二)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1、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要靠团队力量,每个人的最大贡献在于使团队力量和效率最大化;

2、团队中的每个角色都有优点和缺点,优秀团队要善于使每个人发挥特长,在团队中不断成长;

3、尊重成员个性差异,通过合作弥补个人能力不足。

(三)团队精神与成功

1、合作意味着成功完成任务

在团队作战中,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合作。在生活中,合作会使我们获得所需要的一切,合作就意味着成功。

2、团队产生力量

在完成一项任务中,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支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适应团队精神,才能产生归属感,克服挫折感,感到有力量。

3、融入团队才有生命力

团队的每一分子都是凝聚团队的力量。也只有融入团队,借助团队的力量,才能生存,才能获得个人的成功。

(四)高效能团队的核心行为特征

衡量一个集体或团队是否优秀,关键在于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结果。高效能团队具有以下8种核心行为特征:

1、明确的目标和工作职责

团队成员非常清楚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每个人的个人责任是什么,以及他们所做的事情怎样为集体的整体目标做出贡献。

2、领导与授权 除了有效的领导外,高效能团队的每个成员还拥有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权力,上级信任他们的思维和行动能力,并赋予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事职权。

3、赞扬与认可

每一个集体成员的特定贡献都会得到认可,其成就和努力都能得到赞扬。人们总是为自己感到自豪,并为自己在集体中的贡献而感到骄傲。

4、积极沟通

团人成员懂得沟通的内容及最佳实现途径,他们知道别人需要了解什么,并通过沟通来主动传递有用的信息。

5、鼓励创新

高效能团队鼓励生动有趣和富有创造性的氛围,欢迎并积极寻找新的想法,困难和问题经常被视为创新的机会。在任何时候,集体中至少有一人在思考“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6、集体荣誉感

团队成员以自己的集体为荣,对外积极宣扬并拥护自己的集体以其工作方式,彼此之间非常信任和相互尊重。

7、不断学习和提高] 集体成员不断进行自己改进,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和试验,对学习抱有满腔热情,没有人浪费时间去责怪他人或为自己辩护。

8、赞美和开发团队差异性

团队成员能够接受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多样性探索更多、更好 的方案,即使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能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

(五)点评时注意要点

1、鼓励每一名参训人员投入到讨论中,如果有人没有发言,大家应该积极鼓励他;

2、每一名参训人员发言后,全班人员应给予其掌声鼓励;

3、班长点评中应注意强化大家的积极收获和感悟,对于消极的感受可以通过理解接纳或不予评论的方法淡化处理,让每个人可以在相互理解的氛围内,倾谈自己的想法;

4、交流讨论不是为了让大家过分地宣泄消极情绪,而是为了加深体验;

5、点评和交流讨论可以穿插进行。课程十一:智闯敌营

一、课目意义

未来高技术战争要求参战人员必须具备临危不乱、积极进取、面对巨大困难依然充满必胜信心、百折不挠垢优秀心理品质。本训练课目让操作者体验成功必须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体验成功必须努力争取的感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挑战自我,开发团队潜能。

二、训练准备

(一)场地要求:室外较宽敞的场地或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如训练馆、会议室等)。

(二)教具要求:

1、编好的绳网一个(同法柜奇兵);

警惕反社会行为 篇3

近半年来,公交车爆炸案多发,对比案情发现,此类案件嫌疑人犯罪动机并不十分明确,目标人群也具有随机性,犯罪行为具有强烈的反社会色彩。

梳理他们的人生经历也能发现诸多共同点。比如,他们大都来自社会底层,经历了人生挫折,性格固执、极端、孤僻等等。

然而,在点燃公交车之前,没有人将他们视为潜在犯罪者。他们在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甚至被夸赞“很聪明、很勤奋”。一切毫无征兆,他们就突然爆发,为害毫无防御的无辜者,冲击社会秩序。因此,一直以来,研究这类反社会行为的特征、成因以及预防矫治方法,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

“反社会人格”的标签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6月7日厦门公交车爆炸案发生以来,先后在贵阳、宜宾、杭州、广州接连发生类似案件,共造成57人死亡,两百余人受伤。

让人们为之震惊的不仅是死亡人数之多,更在于犯罪嫌疑人施暴的随机性,受害者多与施暴者素昧平生。这也符合反社会行为一个重要特征——犯罪的对象和犯罪嫌疑人之间并没有利益冲突。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皑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学术上的反社会行为与公众和媒体所理解的反社会行为略有不同。在学术上,包括犯罪在内的任何有害于社会的行为都可称之为反社会行为,它与社会心理学中的亲社会行为相悖。而公众与媒体所理解的反社会行为常常是弱势者以无辜者为对象,以表达个人不满、引发社会疼痛为目的危害行为,其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比普通犯罪要大得多。

欧长生和包来旭不可谓不是弱势群体。他们都出生在中西部偏远农村,小学辍学到城市打工,常年漂泊在外,并身患疾病。

他们通过引爆公交车的方式来引起全社会恐慌。在施暴过程中,丝毫没有显现出他们的怜悯之心。

马皑总结说,反社会行为有三个特征。一是高社会否定性,不仅违反法律规范,而且违背道德、人伦和公众一般性社会期待;二是广泛的社会危害性,其伤害的对象不仅包括人身、财产,还包括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三是自利,行为的直接原因往往是为了表达个人的社会态度,特别是情绪、情感,不顾及他人感受。

不过,在朋友们眼中,包来旭并没有什么特别,很多工友甚至说他做事很好,很勤奋。只不过是性格孤僻内向,很少与人交流。他身患严重肺结核,离家出走6年,未与家人有任何联系——即使地震后家中房屋倒塌也没回过家。

同样内向寡言的欧长生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后,整个人性情大变,开始怨天尤人,甚至兄弟反目,开始赌博并借钱。

很多学者及媒体将包来旭等人定义为“反社会人格”,认为这种人格让他们最终走向报复社会的犯罪之路。

反社会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亦称“悖德型人格”“社会病态人格”,即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是与违法犯罪关系最密切的一種人格障碍类型。

不过,动辄将这些报复社会嫌疑犯定义为反社会人格,马皑对此并不认同。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随便将某人的人格加上反社会人格的标签是不严谨的。反社会人格属于人格障碍的一种,它更应从精神疾病的层面去进行认识。反社会行为谁都可能出现,反社会人格在人群中的样本并不普遍。至于包来旭、欧长生是否具有反社会人格,我说了不算、媒体说了不算、公众说的也不算。它要由精神科医生鉴定,法官认可。”

马皑指出,不过可以说,与一般人比较,反社会人格者更可能实施反社会行为。如果我们单凭其一次行为或者日常某些情绪波动、不当言辞而对人格下结论,是不公正的做法。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中国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ICD)对反社会人格都有明确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社会敌意事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青少年犯罪教研室主任皮艺军认同马皑的观点。他说,包来旭、欧长生都属于失意人群,具有反社会倾向,但是否属于反社会人格要做严格的心理学测试。

皮艺军说:“失意人群的反社会倾向,主要表现在对某一件事偏执,产生莫名其妙的不满,从而产生向弱势群体报复、发泄的心理。”

包来旭们之所以选择弱势群体,比如小学生、公交乘客作为犯罪对象,皮艺军认为他们是为了在弱者群体中,找到强者的尊严。“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不是要杀害谁,而是为了引起关注,证明自己的存在。”

皮艺军的观点在包来旭身上得到印证。据杭州警方通报,包曾向他人流露过要效仿制造恶性事件扬名的念头,只不过没有人想到,他真的会去做。

2009年,皮艺军发起《社会敌意事件及调控·犯罪学高层论坛》,并提出了“社会敌意”这一说法,他把此类泄愤事件称之为社会敌意事件。

皮艺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社会敌意”是个中性概念,敌意就是不满、怨愤、隔阂、不信任。敌意可大可小,小则起于青萍之末,大可牵动雷霆万钧;比如婚姻家庭中的漠视,也如群体与群体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矛盾。包来旭和欧长生,他们的敌意日积月累,集聚到一定程度最后爆发。

皮艺军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很多时候这些犯罪嫌疑人的敌意并不是孤立的,比如杨佳现象。”

如今,社会敌意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对此皮艺军解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一个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从一个非功利社会转向功利社会,情感、利益冲突越来越多,而社会控制力量却没有跟上去,法治建设也没有跟上去,另外官员腐败、道德滑坡等现象加剧了社会矛盾。

但是,现实生活遭受挫折和不公的人比比皆是,为何偏偏是包来旭和欧长生呢?马皑认为,同样的刺激、同样的情境下,我们每个人的反应内容与反应方式是不同的。类似在天氣变化的情境中,并非所有的人都会感冒一样。具体到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就涉及到不同人的生物、文化、心理因素。

对于实施该类反社会行为的犯罪人犯罪心理的演化过程,马皑总结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屡遭挫折,原因可能是社会不公(如被轻视、蔑视、羞辱)、个人能力有限、决策错误、环境适应特别是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差等。比如厦门BRT爆炸案嫌疑犯陈水总,他是多年上访户,挣扎在贫困线上,为了户口和低保的事情在到处奔走告状,有关部门之间推诿踢皮球,让其很不满。

二是形成压抑及极端情绪,原因可能是缺少自我排解等调节能力;社会支持系统缺失,无法提供帮助化解冲突及情绪的路径;心理障碍,如本身具有认知偏执或者反社会人格、偏执性人格。这在陈水总身上也有体现,比如他跟人10次说话9次会演变为吵架,他会因为快餐店声音太吵,一天拨9次110投诉。

三是外在归责,将个人挫折等等引发负性情绪的原因归属于环境。

四是在犯罪决策过程中感受到无能为力,没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仅强调个人情感需要的宣泄,希望通过大规模的伤害,通过产生社会疼痛,表达报复和不满,引起公众的关注特别是对其行为原因的探究,以实现自我正义。最终,陈水总走向毁灭之路。

“不是简单安装几个摄像头就行的”

从根本上来讲,要想杜绝反社会行为非常困难,尤其是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因素,很难通过社会发展得到根绝。美国近年来类似事件也常有发生,比如俄荷拉克玛爆炸案、校园枪击案等等。

马皑也表示,人格因素,比如反社会人格的形成是自童年开始的渐进过程,甚至与个体的生物学特征相关,如中枢神经系统异常、遗传影响的冲动性控制问题、脑损伤,这在我国不受重视,而这些因素存在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因此预防的可能性没有。

据马皑介绍,美国1993年的统计,反社会人格障碍在男性中约占3%,女性中约占1%,但在严重犯罪人中占50%以上。由于这类人没有治疗的动机,缺少基本共性,矫治成功的案例很少。但是,社会生活中,两个基本常识应了解,一是反社会人格障碍也有轻重之分;二是许多知名的政治家、商人也可能是具有反社会人格。对他们最好的预防就是开展类似生理体检的普查,从中发现并且给予帮助。

除了人格因素,马皑认为反社会行为类似绑架,行为背后还有深层原因,并且往往与弱势境遇、社会不公、相对剥夺感、求助无门等等有关,预防的方法不仅有公平公正,还有包容与容忍,特别是对特殊人群给予专门的关注等。

因此,对一个社会来讲,将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外因降到最低限度,将有助于降低反社会行为发生的频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专家武伯欣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社会管理应该讲科学,要提前规划,不是简单安装几个摄像头就行的。”

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有各种社会机构参与,共同构建一套预防反社会行为的“防护网”。例如,英国“反社会行为救助组织”(ASB)的口号就是:不要在沉默中受到伤害。该组织是为了纪念一对被杀害的母女而建立的。2007年,这对居住在莱斯特郡的母女在遭受骚扰并报警33次后,当地警方没能及时介入调查,最终致二人被杀害。

据ASB组织CEO詹尼·埃雷拉介绍,反社会行为通常有一些预兆,需要引起关注,例如,发现邻里家声音嘈杂混乱、周围有人经常醉酒和行为不守规则、受到别人的无端骚扰、看到有人胡乱涂鸦或破坏公物等等。

按照ASB给出的建议,遇到以上情形发生,普通人应该有所警惕,根据问题严重性和自己受侵害的程度,可采取行动向有关部门报告。埃雷拉说,在英国,这个“有关部门”不是虚指的,应该介入过问的部门包括:警察局、当地政府机构、小区物业,直至公共交通系统和消防队都与此有关。

至于到底应该尽早与哪些机构取得联系,埃雷拉说,“对此,我们对公众有具体的指导,这取决于每个人所遇到的情况,例如,包括你遇到了什么样的异常行为;之前是否向某些机构报告过,以及该机构的反应你是否满意;反社会行为发生的地方,以及你居住的房子是租赁的还是自有的等等。”

包括对如何保存可能的反社会行为的证据,ASB都有具体指导。

实际上,早在1998年,托尼·布莱尔就签署了英国预防反社会行为的法令(ASBO),法令对哪些行为属于反社会行为有详细的描述,地方法官经过规定的程序后可以根据ASBO,命令10岁以上的个人不得采取某些行为。

在中国,因为户籍管理的问题,各地信息状态是分割的,农村和流动人口是变化的,没有随时登记。“比如首都机场爆炸案嫌疑犯冀中星,他在东莞打工,但什么时候去东莞,什么时候离开,东莞方面都不知道。”

武伯欣说,管理应该是常态化,冀中星出事后才让东莞彻查,其实冀中星残疾后就应该调查,并做好善后,这样,首都机场爆炸案或许就不会发生了。

社会心理行为 篇4

副社会互动是指受众将媒介人物视为现实人物并加以回应的虚拟互动方式。[1]媒介形象有多种类型, 例如新闻主播、影视角色、卡通人物等, 足球球星作为媒介人物, 也是受众副社会互动的对象之一。

作为媒介人物, 足球明星有其独特之处, 与影视角色、卡通人物相比, 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在媒介中的形象是对自身真实身份的呈现, 与新闻主播、影视角色相比, 他们是代表自身的媒介人物[2], 而不是通过自己在媒介中的示现来传达并非出自自身的信息, 因此足球明星的虚拟程度很低。在诸多媒介受众当中, 作为足球球迷的受众有其独特之处。足球球迷分为文球迷和武球迷, 即不亲身参与足球运动的球迷和亲身参与足球运动的球迷, 二者在与足球明星的副社会互动中呈现出不同的互动方式。无论是文球迷还是武球迷, 其副社会互动都可以分为两方面———现实互动与虚拟互动。

二、现实互动———球迷的行为方式

现实互动真实存在, 球迷的实际行为可以体现出这种现实互动, 但这是一种单向互动, 即只有球迷一方的行为但没有球星一方的参与。现实互动的行为方式可以分为模仿、谈论、获取更多信息。[3]

1. 模仿

模仿分为日常生活模仿和球场上的模仿。日常生活模仿即模仿偶像球员及其所在球队的穿着和装饰、将自己等同于主队的一员等, 例如玩电子足球游戏的球迷在游戏中往往选择自己喜欢的球队或球员。球场上的模仿是武球迷特有的现实互动方式, 这些球迷会有意模仿偶像球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庆祝动作等。

2. 获取信息

球迷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主队和钟爱的球员的信息, 包括比赛直播、电视采访、平面媒体报道等几乎所有媒介提供的信息, 球迷对偶像球员的了解程度极高, 了解的角度非常多元。

3. 谈资

谈资, 即以获取的信息作为谈资, 以交流或维护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换。交流, 即与非敌对球迷的交谈, 交换的信息内容包括球星的表现、技术等多个方面。维护, 即与敌对球迷的交锋, 球迷对于主队的敌对球队持敌对态度, 对敌对球队的球迷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敌对, 而对自己喜欢的球队和球星会格外维护, 表现为不允许别人对自己喜爱的球星稍有微词等, 这种对主队和所钟爱球员的维护是非常激烈的。

三、虚拟互动———球迷的心理过程

虚拟互动有球迷和球星双方的参与, 是一种双向互动, 但球星一方的互动是由媒介传达或来自球迷的想象, 不是由球星直接有指向地传达给某位球迷, 因此这种互动是虚拟的。

1. 虚拟互动的初步过程

在球迷初步接触潜在偶像球员或主队时, 通过获取信息和个人价值判断, 可能会形成认同、信仰式互补、交互三种心理活动。球迷在接触球员、了解相关信息后, 价值判断的结果可能是对球员产生认同。[4]认同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副社会互动对象与球迷自身有相似之处, 对偶像球星的认同即对自身的认同;二是副社会互动对象有球迷欣赏的特质, 成为球迷的模仿对象。认同的表现形式在行为上体现为模仿, 在心理过程上体现为促进形成价值判断的标准。

球迷价值判断的另一种结果是信仰式互补。如果偶像球员所具有的特质是球迷永远无法企及的, 球迷会对偶像球员的这一特质形成信仰式的互补, 用偶像的特质来实现自身的补充。互补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内在的价值判断, 即对其他球员、身边的人和对自身的判断。

与认同和互补不同, 心理互动所针对的对象是可接触的交谈对象。交谈的欲望可以成为现实, 但作为希望与他人交流的心理状态, 依然是一种虚拟互动。交互的表现形式即交流或维护。

2. 行为积累推动的虚拟互动———想象互动

对于一部分球迷来说, 初步的虚拟互动、单向的行为互动已经使其满足, 副社会互动系统已经形成, 并形成封闭的循环, 对于另一类球迷, 这一循环得到巩固后, 就会形成想象互动。想象互动是球迷对于偶像的现实双向互动的想象。[5]想象互动出现在有较大可能与偶像进行现实双向互动的球迷身上, 或出现在将偶像球员作为信仰的死忠球迷身上。在想象中, 双方的互动是一对一或一对少, 是不经过媒介的直接交流。

想象互动能够鞭策球迷为了与球星进行现实双向互动而努力[6], 但有想象互动并不意味着有这种努力, 对于中国的很多球迷来说, 偶像是欧洲、南美球员, 尽管有想象互动, 但能够进行互动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很多人不会为现实互动而做出实际行动, 但依然寄望于现实双向互动的实现, 认为总有一天可以见到偶像。而有想象互动且有机会见到偶像的球迷则会为想象互动而努力, 例如购买门票近距离观看比赛、参加球迷会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等, 这对于国内足球俱乐部的球迷来说相对容易实现。

对于国内俱乐部或球员的球迷来说, 与偶像进行现实双向互动的渠道还有社交网络, 在社交网络上可能实现与偶像一对一的互动, 但这种渠道对于国外球员的球迷来说依然很难行得通, 因此很多球迷的副社会互动会在想象互动这一环节终止。

四、球迷副社会互动心理是否能得到满足

球迷副社会互动心理得到满足的重要环节是获取更多信息。信息是知识和判断的源头, 一旦信息中断, 交互的心理过程会逐渐淡化, 球星或球队将不再出现在球迷的谈话内容中。信息的密度与球员的表现紧密相关, 当球员处于竞技状态的巅峰时期时, 媒介的报道密度最大、球迷获得的信息最多, 这时球迷能够得到满足, 副社会互动系统处于持续循环, 并得以巩固。当球员竞技水平下降时, 一方面偶像水平的下降使得球迷对偶像表现失望, 另一方面媒介提供的信息减少, 球迷在信息上得不到满足, 因此在球员度过黄金时期后, 球迷就难以得到满足, 副社会互动系统停止循环, 处于被锁死并逐渐减淡的状态, 副社会互动最终会因信息的缺失而消失, 另一种情况是球迷已经成为偶像的死忠, 将偶像作为信仰来看待, 会抓住一切机会捕捉偶像的信息, 副社会互动不会消失, 但因信息来源间隔期大、信息少, 球迷的个人知识和判断更新缓慢, 内部虚拟互动与外部现实互动低速循环, 球迷的行为中很难再出现与球员相关的内容。因此, 球迷的副社会互动并不是总能得到满足, 在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 球迷的现实互动会逐渐消失, 虚拟互动也会减淡甚至完全消失。

五、结论

球迷的副社会互动是副社会互动的情况之一, 由于球迷和球星都有其特殊性, 因此球迷的副社会互动比副社会互动的共有形成模式[7]更复杂。

摘要:足球球迷的副社会互动有现实互动和虚拟互动两种形式。现实互动即球迷的现实行为, 是单向互动, 表现形式有模仿、交互和获取更多信息;虚拟互动即球迷的心理过程, 是双向互动, 心理状态可能有认同、互补和交互。球迷副社会互动是一个心理与行为的循环系统, 这个系统可能是封闭的, 也可能延伸出想象互动, 为现实双向互动而努力, 乃至脱离副社会互动, 实现现实互动。

关键词:球迷,副社会互动,现实互动,虚拟互动

注释

1[1]Giles, D.C. (2003) .The psychology of the mediaaudience, Media psychology, 188-189

2[2][3][7]Giles, D.C. (2002) .Advanced researchmethods in psychology.London:Routledge

3[4]McQuail, D., Blumler, J.G., &Brown, J.R. (1992) .Thetelevision audience:A revised perspective, In D.McQuail (Ed.) , Sociology of mass communication:Selected readings (pp.135-165)

社会行为教案(精选) 篇5

课时安排:一课时 执教人:闫晓芳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阐明社会行为的特征;

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分工合作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二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探究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一方面学生对这些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容易片面理解“语言”。三 教学策略: 本节课通过课前预习,课前做观察蚂蚁的实验,课上准备精美的图片与录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分工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创设情景,观察图片,提问:“学生想到了什么”“是不是在一起生活的动物就存在社会行为? ”引入社会行为。

动物具有群体行为,那么群体成员分工合作是如何实现的?这是认识到合作必要性之后很容易产生的问题。那他们是依靠什么进行交流的呢?引入蚂蚁的探究行为。

四 课前准备:

教师和学生一起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动物的社会行为。五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展示蜜蜂、蚂蚁、鹿、象等动物群居生活的图像和资料,师生一起欣赏,然后提示学生:通过这些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 是不是在一起生活的动物就存在社会行为?是让学生思考讨论,由社会行为的含义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先播放关于蚂蚁和猴群生活的录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录像,引导学生讨论蚂蚁,猴子的社会行为特点,并进一步概括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下面我们就以白蚁和狒狒为例来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展示蚂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图片)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如下: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在蚂蚁的群体中总共生活着以下四种类型:雌蚁、雄蚁、工蚁、兵蚁(根据图片让学生分辨蚂蚁的类型)。它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管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门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不能移动。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讲述身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展示狒狒的群体生活图片)结合图片进行如下的讲解:我们说过了,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中还存在等级。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作为“首领”的雄狒狒在群体内部是“常胜将军”。它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知道很多动物都有社会行为。那么,动物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和资料,得出结论:

群体生活力量大,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进一步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营群体生活的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呢?比如一群鱼、一群麻雀?

学生通过回忆社会行为的特征,做出回答:不是,因为他们之间没有分工与合作,只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学习目标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教师展示有关资料和图片,学生欣赏,思考问题:群体生活的动物在分工合作时是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彼此间一般不发生冲突的呢?他们是依靠什么进行交流的呢? 利用多媒体播放解决难点问题: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便于学生充分理解接受。

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小组内交流结果,互相补充,得出结论,展示: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要随时交流信息。“禽有禽言,兽有兽语” 例如: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它会发出一种叫声,其他猴子就会仔细的审视地面 雌性蛾蝶类昆虫,能分泌性外激素,来吸引雄虫 蜜蜂用舞蹈来告诉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 往小猪身上抹母猪尿液,母猪就会给小猪喂奶 雄蝗虫用腿和翅膜摩擦发出声音,来吸引蝗虫

野猪在受到惊吓时,就会扬起尾巴,在尾巴尖上打个小圈给同伴报警 通过举例,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动物可以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教师进一步提问:动物之间的交流使群体间保持联系,共同取食和御敌。那么,人类了解动物的这些特征,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从教材中寻找答案。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人们利用昆虫间的气味通讯,如性外激素做引诱剂,可诱杀农业害虫,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接下来,我们将以蚂蚁为例来探究动物间的信息交流。你仔细观察过蚂蚁吗?他们的群体生活是如何维系的呢?(总结、疑问、引出探究课题。)

1、提出问题: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蚂蚁的一系列行为,列出探究问题:(下面几个可以让同学参考):

(1)蚂蚁是怎样将信息传递给同伴的?(2)蚂蚁喜欢甜食吗?

(3)蚂蚁如何识别群体成员? 鼓励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交流,和学生一起选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2、作出假设:对所选的问题作出认为合理的解释。鼓励学生根据常识大胆猜测并进行科学的分析(针对蚂蚁是通过气味传递信息)

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展示多媒体动画)

用较大的鱼缸饲养蚂蚁→在远离鱼缸稍远的地方放置食物→待侦查蚁发现食物后,在它们返回巢穴的路上放好一些小纸片,让侦查蚁从纸上爬过→待大批工蚁出动时,取走(或挪动)纸片,看看看蚂蚁么有何反应

学生通过观察与生活经验,得出结论: 若我们把纸片围成一个圈,那么蚂蚁就会一直转圈圈,所以蚂蚁是靠气味通讯的。

4、表达交流:各小组交流探究的过程,并进行分析,讨论反思,撰写探究报告。

教师总结: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统一的整体。

(三)小结

1、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蚂蚁的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可以分为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他们的智能分工也是不一样的。狒狒的分工中还存在等级现象。

动物群体生活的意义: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

六、课堂练习(让学生当场消化重点知识)(1)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C)

A、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觅食

B、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群蝙蝠 C、蜂王从小到老由工蜂喂养

D、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 2、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信息传递行为的是(C)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B、工蜂跳8字型舞蹈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3、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没有通讯就会出现下面情况,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动物的个体间无法取得联系

B、觅食和御敌比较困难 C、不同性别个体交配繁殖受到影响

D、立即死亡

(2)简答题: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大雁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社会行为?为什么?

答:是社会行为,因为大雁在飞行时,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大雁在栖息时,也有分工合作的行为。

七、说板书设计

第三节 社会行为

一、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有社会行为(蜜蜂、蚂蚁、猴、狒狒、鹿、象等)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社会行为的意义: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交流方式:动作、声音、气味

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普遍存在

七、教学反思

论心理欲求与偏差行为 篇6

关键词 心理欲求 偏差行为 犯罪 矫治

改革开放使我国在最近三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健全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家的巨变有目共睹,然而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而来的是犯罪率的提升,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的关键时期,形形色色的诱惑时时都在刺激着人的感官,并对我们的思想发起巨大的冲击,当有人无法忍受平静的生活时,随之而来的即是破坏性的复仇式犯罪。就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在今天的中国,一个在多年的物质短缺和精神压抑之后几乎失控的、过分拜金和价值观混乱的社会,令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到一些焦躁和困惑。

青少年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国家的人才储备和希望所在,他们本是属于相对弱势的群体,需要国家的关怀和教育,然而近年来不断攀升的青少年犯罪率却在质问着我们,青少年究竟怎么了?我国的教育究竟怎么了?社会转型必然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当一部分人无法适应这种革新时,矛盾就产生了,问题是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个人也要学会适应和生存,可是社会中总有一些因各种原因而误入歧途的人。令人困惑的是当今社会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率究竟是从何而生,又该何去何从,青少年的心灵是脆弱无力的,担不起沉重的负担,社会有责任也有义务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适合的土壤和生存环境。

从近年来犯罪案例所表现出的情形看,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无外乎社会诱导和家庭创伤两种,对心智发育尚不健全的青少年来说,社会和家庭正确的引导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当两者失衡时,青少年的心理也将会发生相应的偏差,这种偏差心理所带来的行为偏差往往是犯罪的开始。从社会角度来说,我国的贫富差距早已超过了警戒线,校园内的贫富差距给部分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我们可以要求他们贫不耻富不骄,但试问如今的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如何?他们可不是活在真空里的人。贫富差距诱使太多的成人犯罪,青少年的犯罪只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抗争,只是这种抗争是不对的,它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为社会所不容,但是我们却能从心理理解他们的痛苦。社会应对青少年犯罪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尽快建立健全社会经济发展机制,缩小贫富差距,重塑社会价值观,发扬我国优秀传统美德,净化社会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去实现的。

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人格偏差和人格障碍警示着我们,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和基础,家庭环境的优劣对个人的成长发育最为重要,生长在健康和睦家庭中的孩子懂得和善对待身边的人,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满的情绪,解决问题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而那些没有得到家庭温暖的孩子,个性中会有一种自卑情结,他们自尊却又脆弱,很容易受伤,往往会用错误激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其实也只是想通过极端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诚然,恶劣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也会有所成就,只是在每一个受过伤的孩子身体里,内心深处依然驻足着一个软弱无能担惊受怕的影子,哪怕他取得经天纬地的的成就,也不能摆脱掉曾经伤害中留下的心理阴影,从而时时暴露出幼时家庭教育造成的扭曲。所以我认为民主的家庭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只有一个人格健全、有活力、能快乐起来的人,才可以使他的亲朋好友,乃至整个国家民族对他有一份信任和托付,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坦然面对成就和挫折,成为一个真正健全的人。

从研究者分析来看,犯罪少年人生观的核心是封建帮会式的江湖义气和追求感官刺激的享乐主义,另外就是亡命称霸的英雄观、随心所欲的自由观和低级下流的乐趣观这三种错误观念。这些观念交织,并在错误人生观的引导下,犯罪极有可能发生,这些价值观是受社会上一些不良组织和团体的影响而形成的,加之当代影视传媒不负责任的宣传和家庭学校不当的引导,青少年极易受到蛊惑,去追求那种帮会的自由和无需劳动既有的享受。社会转型还带来了文化的转型,低级庸俗的文化也在冲击着青少年的灵魂,每个孩子都渴望成为英雄,得到别人的称赞和敬佩,这本是一种很好的向往,也是每个人能取得进步的精神支撑,这就需要家庭和学校给予孩子们适当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在正确指导思想影响下朝着乐观、奋发的进取之路前进;而社会中存在着很多急功近利的家长和老师,他们盲目追求升学率,从不会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给予精神上和思想上的指导,好像成绩优劣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这种思想压得孩子喘不过气,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得不到师长的关怀、更得不到社会的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另类的手段获得他人的注意成为他们内心的向往,自由随心所欲地去获得一切也是他们的心理需求。

当我们在惊诧青少年犯罪手段的残忍与罪行的严重时,有没有人在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问题和家庭争斗,青少年犯罪的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显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所以当我们现在停下来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时,不免心酸感叹,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人性之所以出现扭曲,多数都是因为他受伤太重,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人之所以为恶,是因为其想为善而不能”,当孩子的精神受到创伤时,家庭和社会要给予恰当的支持和引导,不要因为对教育的怠惰而剥夺了孩子想为善的机会。家庭中长期的暴力会让孩子对暴力麻木,对涉世未深、是非观念不清、缺乏控制力的青少年误导很大,所以给孩子一个民主的气氛,不要强迫孩子顺从依赖,当孩子犯错时不要胡乱严厉惩罚,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形成反向的心理防御机制,本来对父母的不满,表现为对自己的责备,接受不公平,感受屈辱、自责自贱的孩子,内心的负荷可想而知,合理情绪得不到疏解,聚积起来将会是恐怖的报复式宣泄,这种力量强的足以让人窒息,就如同从极度不自由进入到极度自由的过程中,人极易失去自控。

在了解青少年脆弱的心理结构后,希望家长能够在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过程中,抓住机会改善和修正自己的人格,与孩子共同成长,这样才能共勉双赢。至于那些已经因各种原因走上犯罪之路的孩子,更是需要家庭的关怀和理解,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心理治疗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就是爱的力量,爱可以化解一切内心的伤害,爱无论热烈或者平淡,都能让曾经受伤的个体拥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帮助他们从正面看待自己,正视曾经的错误观念,以必胜的信念争取人生的再生,成为一个心灵旺盛的人。

对于心理工作者来说,帮助那些受伤的青少年不仅停留在对原因的分析上,加大舆论的宣传,倡导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势在必行,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帮助,行为偏差指导与心理指导应该有机地结合,以矫正人格为目的,重塑价值观和人生观,让这些青少年成为健康上进,有目标、有理想的群体,积极迎接角色的转换,平衡自己的心理。社会对于这个群体应该减少偏见和歧视,给他们更多的关怀,让他们了解到责任、得到尊重和理解,同时心理工作者也要让孩子们明白爱是需要传递的,学会对社会感恩,消除内心的芥蒂,坦然地面对今后生活中的磨难,乐观地担当重任,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爱恨情仇。

用爱温暖受伤的心,对已经在悲剧中逝去的孩子,一声叹息和一点自警就够了;对犯过错的孩子,一点慈悲和一点宽容更好。

参考文献:

[1]罗大华.《犯罪心理学(高等规划教材)》.2010

社会心理行为 篇7

关键词:民歌,社会机制,新文化运动,国学门

一、1918年以前“新文化”的历史诉求与“民歌”兴起的“先声”

从社会机制的角度审度, “民歌”在发生之初就交杂着“学术行为”和“文学行为”的两种社会学角色。1913年12月, 鲁迅在教育部的《编撰处月刊》上发表《儗播布美术意见书》, 提出“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 以理各地歌谣, 俚谚, 传说, 童话等;详其意谊, 辨其特性, 又发挥而光大之, 并以辅翼教育”。 (1) 我们应该注意到, 鲁迅是以教育部官员的身份发表《儗播布美术意见书》的。虽然该文是鲁迅思想理路的体现, 但它能够被教育部审批发表, 鲁迅到教育部任职, 是受蔡元培的提携。此举的历史意味在于新的权力阶层至此开始诉诸“意识形态”的推广和传播。蔡元培聘用鲁迅, 除了同乡情谊的原因之外, 还由于鲁迅在留日期间就与同盟会、光复会成员交往密切, 并致力于改革中国思想的文化建设。鲁迅此时提倡搜集“歌谣”等, 主要目的是“播布美术”。“播布美术”与他在日本期间以“文艺”的主张有很大关系。改变国人的思想和精神, “文学艺术”是重要的手段。寻求文化变革必须寻找有别于本国传统的“新”资源。除了“别求新声于异邦外”, 被“正统”认为“不入流”的“民间艺术”也是重要资源。“辅翼教育”仍是强调“歌谣”的目的是要“教导”、“化育”, 具有思想启蒙的功能。至于“歌谣”到底是什么?还待“详其意谊, 辨其特性”。也就是说, 它的内涵、特性都是有待说明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 “歌谣”的发生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特性, 先有“目的”和“意义”, 再有“内涵”和“功能”。“思想启蒙”的历史诉求决定了“光大”“歌谣”的社会学行为, 而“思想启蒙”之中的具体目的和具体侧重在一开始并不明朗。鲁迅认为应成立“文术研究会”, 但到底是文学还是学术, 鲁迅在一开始并不作区分。

与鲁迅相呼应, 1914年1月, 周作人在《绍兴县教育会月刊》4号上发表了采集儿歌童话的启事, 但几乎没有得到社会上和学术界的响应, 仅收到一篇来稿, 此外就只有远在北京的鲁迅寄来所录儿歌六首及注文。周作人只好自己动手, 努力收录, “就所见闻, 陆续抄下, 共得儿歌二百左右”, 编成《绍兴儿歌集》一书。 (2) 这种情况, 与周作人的处境有相当关系。当时周作人任绍兴县教育会会长, 他还未加入到北大文科这个学术团体中, 征集儿歌的这一行为仅可被视为他个人的一个举动, 势单力孤, 且绍兴只是一个小县城, 不便于文化沟通, 所以并没有引起重视。

二、1918年至1922年“新文化运动”与“民歌”的兴起

“歌谣运动”的兴起, 在刘半农的回忆中似乎是很偶然的事。刘半农在《国外民歌译》中提起征集歌谣的缘起, “这已是九年以前的事了。那天, 正是大雪之后, 我与尹默在北河沿闲走着, 我忽然说:‘歌谣中也有很好的的文章, 我们何妨征集一下呢?’尹默说:‘你这个意思很好。你去拟个办法, 我们请蔡先生用北大的名义征集就是了。’第二天我就将章程拟好, 蔡先生看了一看, 随即批交文牍处印刷五千份, 分寄各省官厅学校。” (3) 1918年2月1日, 蔡元培在《北大日刊》发布“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的校长启事, 同时, 《北大日刊》第一版刊登了刘半农起草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 “中国征集歌谣的事业, 就从此开场了”。 (4) 这场由北大发起的歌谣征集运动, 影响很大, 各省官厅学校和报刊杂志都参与其中。我们应该从这件看似偶然的社会事件中看到历史变动的必然。刘半农和沈尹默何以会想到“征集歌谣”?他们所说的“很好的文章”, 这个标准是什么?何以就能得到蔡元培的支持?何以就能产生影响?这与当时的社会变动、北大性质的变动、蔡元培的身份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关系。

1912年5月, 京师大学堂改称为北大。1913年3月, 姚永朴和林纾辞去北大教职, 1913年11月, 桐城派著名文人姚永概辞去北大文科教务长之职, 桐城派在北大的势力衰弱。等到夏锡祺继任文科学长, 他引进章太炎一派学者, 桐城派开始受到攻击, 最终, 太炎门生取代了桐城派文人, 成为北大文科的新兴势力。1916年底, 享有崇高声望的蔡元培入主北大, 担任校长一职, 并聘请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陈独秀就任文科学长后, 把《新青年》杂志挪到北大去办, 并在蔡元培的支持下, 把赞同新文学的同志纷纷聘到北大。因此, 到了1917年9月, 胡适、刘复等致力于新文学和新文化的学者, 都集中到了北大, 由此, 北大文科学风发生改变, 经学至高无上的传统治学观念被打破, 民主、平等的学术思想得以传播、张扬, 歌谣、小说等通俗文学的地位得到重新估定, 其价值和高文典册一样的重要。在革新文科、理科, 昌明学术外, 蔡元培在任校长期间, 改革学制和领导体制;组织研究所;鼓励北大教员多出成果;主张北大的学术活动和课堂教学向全社会开放, 招收旁听生;组织进德会, 砥砺北大师生的德行……经过蔡元培的大力改革, 加上《新青年》《新潮》等刊物的宣传, 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成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中心, 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这时, 文学革命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文学”的“语言革命”与“思想革命”密不可分。自古以来, 中国文学一直伴随着“诗言志”和“文载道”这两种潮流的起伏交替而发展, 文学主流即封建文人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 民间文学一直被排斥在主流文学的行列之外, 可以说, 歌谣这类民间文学难登大雅之堂, 且很少被关注和重视。为反抗旧有封建文人文学, 改革旧有文化的思想, 创建新文学, 不少知识分子注意到了千百年来饱受封建文人作品压制的民间文学, 确立了“走向民间”的文学发展思路。“民间文学”被认为是讲“人话”, 这个“人话”不仅是指语言方式上的“俚俗”, 也同时是指“没有披带过礼教的枷锁”。钱玄同曾这样慷慨陈词:“‘言不雅驯’, 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俚俗的词句, 正是我们所欢迎的。我们只知道是人就应该讲人话;人话都是活泼的、自由的。‘引车卖浆之徒’, 凿井耕田之辈, 村姑农妇, 灶婢厨娘, 他们一样是人, 一样会讲活泼自由的人话, 而且他们因为没有披带过礼教的枷锁———这倒是得了圣人君子们‘礼不下庶人’这句话的恩惠———所以最能讲真活泼真自由的人话, 比‘学士大夫’们讲的话强多了。” (5) 常惠更是认为, 转向民间, 重视民间文学, 可纠正历来文学上矫揉造作、瞎话连篇的缪点, “现在文学的趋势受了民间化了, 要注意的全是俗不可耐的事情和一切平日的人生问题, 没有功夫去写英雄的轶事, 佳人的艳史了。歌谣是民俗学中的主要分子, 就是平民文学的极好的材料。我们现在在研究他和提倡他, 可是我们一定也知道那贵族的文学从此不攻而破了” (6) 。

1918年2月1日, 《北京大学日刊》刊登了《校长启事》, 向全校师生、全国报刊杂志、学术团体发出了征集歌谣的号召。在同一天的日刊上, 还刊发了由刘半农拟定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同时期的《新青年》、《东方杂志》、《太平洋》等报刊皆转载《北京大学征集近世歌谣简章》, 在社会上激起了很好的效应。据1918年5月20日的《北京大学日刊》的消息, 征集歌谣简章发布之后的三个月内, 歌谣征集处共收到校内外来稿80余起, 歌谣1100余首。从1918年5月20日起, 精选出来的歌谣在《北大日刊》的“歌谣选”专栏陆续刊登。之后, 《文学旬刊》《东方月刊》《妇女杂志》《北京晨报》《学艺》《努力》《少年》《新生活》《民众周刊》等报刊都刊发了采集的歌谣, 或是研究歌谣的论文。其中《北京晨报》、《妇女杂志》开辟专栏刊发和歌谣相关的文章。顾颉刚将他从家乡搜集到的吴歌送到《晨报》上发表, 更是引起了社会大众的注意。报刊杂志积极刊载, 声势浩大, 且近代白话文蓬勃发展, 到了20年代, 大城市与部分乡村城镇民众成为了新兴报刊的基础读者, 大批读者加入到搜集、研究歌谣的行列中, 推进了歌谣运动的发展。

三、1922年至1927年“新文化”的分化与“民歌”的“争论”

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 “歌谣研究会”隶属“国学门”, 歌谣运动渐渐偏向于“学”, 即学术研究, “以民歌充实国学”, 同时, “用国学整合民歌”。正如顾颉刚指出:“当时歌谣研究会的学者们, 乃是以一种‘学术的眼光’来对这些民间歌谣的搜集的。” (7)

在五四其间, 中国的民族危机感越来越高涨, 西方的思潮和学术成果也纷纷进入中国, 同时, 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 并以此为研究对象, 成就卓越。中国学者感受到来自西方学者和社会大众的压力, 开始对自己所从事的学术工作进行反省, 他们认识到用科学的方法来整理中国固有的历史文化, 是一项具有“贯通中西”意义的事业。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于1922年正式成立, 歌谣研究会也重新整顿起来, 其成员可分为三类, “一是受西方人类学派影响较多的学者, 如周作人等;二是重视和提倡搜集歌谣但就其研究立场而言是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歌谣的学者, 如刘半农、胡适等;三是乡土研究的学者, 如顾颉刚、董作宾、常惠等”。 (8) 另外, 在由周作人执笔的《歌谣》周刊《刊词》中, 明确提出了歌谣研究会蒐集歌谣的两种目的:“一是学术的, 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现今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业, 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 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来的, 但是也不能不各尽一分的力, 至少去供给多少材料或引起一点兴味。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 我们把他辑录起来, 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因此我们希望投稿者不必自己先加甄别, 侭量的录寄, 因为在学术上是无所谓卑猥或粗鄙的。从这学术的资料之中, 再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 编成一部国民心声的选集。意大利的卫太尔曾说:‘根据在这些歌谣之上, 根据在人民的真感情之上, 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所以这种工作不仅是在表彰现在隐藏著的光辉, 还在引起当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这是第二个目的。”由此, 三类学者, 两种目的, 《歌谣》周刊上出现了两种意见的分歧, 从文学的角度研究歌谣的学者比较注重歌谣在文学与审美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受西方人类学派影响较多的学者和乡土研究的学者则侧重民俗学方面的意义, 力图挖掘出歌谣背后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社会心理行为 篇8

关键词:中职生,厌学,不良行为,心理调适

1 厌学现象和不良行为的表现

1.1 厌学现象

目前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做作业;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玩手机、交头接耳、胡写乱画、睡觉、发呆等,不配合教师教学活动。

1.2 不良行为

部分女生贪慕虚荣,过早恋爱,比吃赛穿,穿着打扮成人化,审美情趣“畸形”;部分男生旷课打架、喝酒抽烟、旷操逃课习以为常。学生目无师长,与教师时有对立情绪,导致学风、班风涣散,教师管理难度极大。

2 厌学现象及不良行为的具体分析

2.1 文化基础薄弱

中职生文化基础较弱,学习新课程有障碍。从认知水平分析,中职学生智力水平并不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智商很高。

2.2 心理因素

中职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高度发展,观察力敏锐但不深刻;自我意识增强,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兴趣广泛,情感丰富,容易冲动。当缺少正确引导时,易形成各种误识。受不良因素影响时,极易形成“畸形”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受上述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思想与精力不集中,导致厌学现象严重。

2.3 生理因素

这一阶段中职生身体迅速生长发育,体内激素水平高,处在第二次性觉醒期,第二性征迅速发育。他们性生理发育早熟,但性心理幼稚,精力旺盛,情绪不易自控,如果没有适当的宣泄方式和渠道,很容易发生打架斗殴、寻衅闹事等事故。

2.4 不良行为因素

(1)不良生活习惯:中职生晚寝聊天,不按时休息,上课瞌睡,作息习惯昼夜颠倒;早餐习惯不好,早餐“质”不高或“量”不够,到上午3、4节课时,处于低血糖状态,精力无法集中于课堂学习。(2)不良学习习惯:中职生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上课不认真听讲,对学习无兴趣、无动力等。(3)不良行为习惯:中职生抽烟喝酒,打架斗殴,通宵网游,不爱护公物,环保、节约资源、珍爱生命等意识淡薄。

综上所述,中职生在性格、行为与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种种不足或缺陷。第一,缺乏自信心,给自己贴上“差”和“笨”的标签。第二,缺乏理想追求,中职生在心理上存在较多障碍,没有自发学习的动力。所有这些心理及行为方面的缺陷,与缺乏学校、教师及家庭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有关。

3 厌学现象、不良行为的调适及矫正对策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其思想意识、生理、心理及行为习惯状态,教会他们热爱生活,会学习,爱学习。

3.1 文化基础薄弱因素对策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心理、生理发育层面的学生,给予切合身心发展实际的关爱和耐心,帮助其树立信心,培养职业热情,增强学习观念,使其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和社会生活需求。

3.2 心理问题对策

对中职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调适,改善其心理意识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1)中职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教师要从具体生活事件中,分析其心理障碍的成因。要求教师既有较高的学识和哲学思辨能力,又有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生活事件紧密联系的能力,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这样才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要靠学识、思想与人文关爱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增强亲和力,才能达到预期调适效果。

(2)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关爱学生,教会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正确认识自己,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不是智力不够,而是由于不良生活、学习、行为习惯,或因缺乏鼓励与关爱而动力不足,或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落后的;帮助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信心;教给他们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使其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尝试努力学习,愉快学习;教给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品质,关心爱护他人,乐于奉献,学会感恩和待人接物。

3.3 生理问题对策

教会中职生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保证学习有效进行。

(1)积极开展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通过报告、解剖标本、宣传图片、专业医学教师讲解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从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知识等方面,对中职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烦恼青春过渡期”。用科学的性知识消除学生对性成熟现象的好奇心和神秘感,引导学生将旺盛的精力集中在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上。

(2)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精神状态是学习的保证,文体活动既可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消耗旺盛的体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团结互助、与人沟通的能力。

(3)保证充足的睡眠。中职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合理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才能快速高效地学习。

3.4 不良行为习惯的调适和矫正

(1)教会中职生合理安排饮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可确保学生身体正常发育,精力充沛、头脑灵活,避免疾病和亚健康状态。

(2)引导中职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正确解决中职生心理、生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耐心引导,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强调纪律约束,奖惩适当。从心理疏导入手,切忌简单粗暴惩罚,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增加调适矫正难度。

4 心理调适及行为矫正的效果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出一定时间与中职生交流沟通,分析他们喜欢的事物,对其进行疏导,如早恋、成人化打扮、追星现象、不爱学习等。从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出发,涉及古今中外、生活琐事与哲学宗教,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简单易懂的演绎与推理,使中职生在笑声中有所感悟,懂得优良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对自身成长有益。

(2)鼓励中职生写字条提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惑与疑问,教师热情讲解,正面引导。在笔者数次讲解引导后,学生的不良现象和行为明显减少。学期中,他们已能愉快地配合教师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学互动;学期末,“调皮捣蛋”学生对教师尊敬礼貌,并喜欢上课了。

挫折的心理行为及管理 篇9

一、挫折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产生挫折的原因主要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 客观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主观原因包括个体生理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

1. 自然因素。

指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工作中的自然物理条件。当然, 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人类对自然因素造成的挫折也会认识和理解得更清楚, 并且人力对自然灾害和自然变故的预见能力也更强, 也更有能力战胜自然灾害, 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由自然因素引起的挫折会越来越少。

2. 社会因素。

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遭受政治、经济、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人际关系方面的限制所引起的挫折。如工作不称心;职务、级别得不到晋升;受他人诬陷、排挤;得不到领导的理解、信任, 个人才能无法发挥;爱情婚姻失意等。社会因素对个人行为产生的阻碍, 有时比自然环境更多, 影响更大。

3. 个体生理原因。

指个体本身因生理素质、体力、外貌及某些生理上的缺陷所带来的限制, 导致个体活动失败, 目标无法达到, 需要得不到满足。

4. 个体心理因素。

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自我估计不当。如果一个人自我估计和评价远远超过其实际能力, 目空一切, 眼高手低去追求一些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 必然造成挫折;当然, 如果一个人自我估计过低, 自卑、畏缩不前, 也会错过机会, 产生挫折。 (2) 抱负水平过高。为自己规定的标准越高, 抱负水平越高, 如果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实际能力, 由此产生挫折感也就难免了。 (3) 动机冲突。在生活中往往会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 而这些动机又有可能相互排斥, 其中一个动机得到满足, 其他动机就必然遭受挫折, 这就是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可分为三种:第一,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对主体都有吸引力, 但只能得其一, 即“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第二,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都是主体所不愿意得到的, 但又不得不选择其中之一;第三, 一种目标对主体既有积极意义又有负面影响, 主体要对其权衡得失, 做出选择。 (4) 不合理或不切实际的需要。如享乐主义、绝对自由、绝对公平得不到满足就抱怨社会、组织、他人,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虽然是少数, 但也是一部分人产生挫折感的重要原因。

二、挫折的心理行为和表现

个体遭受挫折后, 为了摆脱心理烦恼, 减轻或消除内心的冲动与不安, 必然会采取一些行为方式, 这些行为方式具有自我防卫的性质, 称之为自我防卫措施。自我防卫措施既可能是有意识采取的, 也可能是无意的。根据其性质, 可以将其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妥协的三种类型。

1. 积极的自我防卫措施。

这种防卫形式是在理智的指导下进行的, 通过不失常态的、积极进取的方式摆脱挫折带来的不良情绪反应, 恢复心理平衡。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 升华。即改变不被社会所允许和接纳的动机和行为, 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 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 从而使个人需要得到满足。 (2) 补偿。指个人在追求目标时由于自身心理或生理方面的缺陷导致目标无法实现, 通过发挥个人其他方面的优势, 使一方面的缺陷由其他高度发展的能力或身体器官所弥补, 从而实现目标、获得需要的满足。补偿也可能是放弃原有的目标, 通过发挥个人其他优势去实现新的目标, 从而使需要获得替代性满足。 (3) 降低目标。如果是由于自己目标定得过高, 抱负水平过高, 远远超过了自身实力导致行动失败, 那么通过理性的分析, 适当降低工作目标, 亦能起到消除挫折的作用。 (4) 改变行为方式和策略, 反复尝试以求最后成功。当遭遇挫折和失败后并不丧气, 而是通过改变策略, 主观加倍努力, 克服客观不利, 鼓足干劲最终实现目标。

2. 消极的自我防卫措施。

这种防卫形式是非理性的情绪冲动, 是没有目标导向的情绪性行为,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攻击。当个体遭受挫折后, 引起内心的愤怒, 从而表现出种种攻击行为, 如怒目而视、破口大骂、动手打人等。攻击行为可分为直接攻击和转向攻击 (又称迁怒) 。 (2) 固执行为。在遭受挫折后不分析失败的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而是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地重复某种行为。这种重复行为虽毫无成效, 但它可以起到维护行为者自尊心和脸面的作用, 这实际上和行为者的虚荣心有关, 采取这种行为反应的人缺乏机敏品质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3) 退化。也称回归或幼稚行为, 指在遭受挫折后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 似乎又倒退到儿童时期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如像小孩一样又哭又闹, 或失去主见, 盲目的相信、追随他人等。这对个人心理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 但对于问题的解决却无济于事。 (4) 逆反。对自认为造成自己挫折的人的观点持盲目的、不加分析的否定、反抗、抵制或排斥态度。这不仅使当事者失去好的建议和办法, 降低行为的有效性, 也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和恶化。

3. 妥协的自我防卫措施。

采取这种办法对待其所遇到的挫折, 以消除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体验, 恢复心理平衡。 (1) 自我安慰。也称作文饰作用或合理化效应, 是指当个体受挫折后为减轻心理上的苦恼和维护自尊心, 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 进行自我安慰。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第一, 酸葡萄效应。心理学借用伊索寓言中《狐狸与葡萄》的故事来说明一些人在追求某个目标或对象时, 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于是贬低该目标或对象的价值, 以求得心理平衡。第二, 甜柠檬效应。指人们对自己所得到的东西或行为的结果并不满意时, 表面上还是说它好, 自己很喜欢。自我安慰虽带有文过饰非、自欺欺人的特点, 但在遭受挫折后采取这种方式却也能缓解心理痛苦, 恢复心理平衡。 (2) 冷漠。指个体遭受挫折后压抑自己的消极情绪, 内心虽焦虑不安, 但表面上仍显得无动于衷, 对挫折漠不关心。冷漠的发生与个体过去的经验有密切关系, 如果个体遭遇挫折后采取攻击方式能消除心中怒火又不招致进一步的损失, 以后它会继续采用攻击;反之, 若因攻击而给自己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他会采取相反的方式, 即以逃避或冷漠的态度来对待挫折。 (3) 表同。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满足时, 将自己想象成当时或历史上获得成功的有名人物, 模仿其衣着言行, 或将自己幻想成成功者。 (4) 推诿。个体遭遇挫折后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是把责任推给他人或人力不可抗拒的客观方面, 从而减轻自己的焦虑与不安。推诿能使行为主体遭受挫折后免于自责自咎, 能起到安慰人心的作用, 但是不正视现实, 文过饰非, 掩盖自身的缺点与不足, 这不利于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严重时还将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 (5) 压抑。个体把自己内心中存在的不为社会所接受的动机、欲望排除在记忆之外, 使其不为自己所知觉, 以解除心理的负担与紧张。压抑的结果, 可使主体控制某些不适当的冲动和欲望, 使主体免受失败所产生的打击。但被压抑的行为动机并没有消失, 它只是从意识领域被转移到潜意识中去了, 它仍然会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如果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望和痛苦经验太多, 超过意识的管制能力时, 个体的心理就会失常, 出现心理疾病。

三、雇员挫折的管理

企业在管理工作中, 如何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雇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取得成功, 避免挫折的产生, 以及当雇员产生挫折后如何进行心理安抚, 使其尽快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 振奋精神, 努力工作, 这是我们应着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之一。雇员挫折管理可分为雇员挫折预防和对雇员挫折的处理两部分。

1. 雇员挫折的预防方法。

预防挫折要从分析雇员挫折产生的原因着手, 在企业管理工作中, 应设法减少或消除造成雇员挫折的内外原因。 (1) 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首先, 工作安排应照顾雇员的个性特点, 既要教育雇员发扬“螺丝钉”精神, 同时应尽可能使工作的性质和任务与雇员的个性特点相符合。管理者在为雇员设置工作目标时, 应考虑雇员的实际能力和所处的客观环境, 目标设置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切实可行。其次, 应为雇员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 工作中的自然条件, 如照明度、温度、湿度、噪声、颜色等不仅对雇员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 同时也影响其心理, 提供适宜于雇员身心舒适、愉悦的工作环境, 有助于其劳动效率的提高。再次, 对雇员进行科技知识的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分配公平, 奖惩有据。此外, 管理者应多关心雇员生活,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 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和谐可以使雇员从工作中与领导和同事建立友谊, 从领导和同事处获得关心、信任、尊重、帮助和支持, 是雇员的一种基本需要, 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培养企业内部融洽和谐的气氛, 也是防止雇员产生挫折的重要措施。 (3) 加强雇员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帮助雇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挫折观;调节雇员的需要, 引导雇员确定与自身实际情况和外界客观条件相适应的抱负水平。

2. 对雇员挫折的处理。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述评 篇10

一、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内涵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已经颇为丰富, 不同的研究者在其研究领域及实践活动中都会融入自己的看法及见解。寇彧等认为亲社会行为是对于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 以帮助、分享、合作、同情、安慰等为典型的亲社会行为。金盛华、赵章留等把亲社会行为看作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则是将亲社会行为理论及研究视角放于特定的群体——儿童上。

二、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工具与方法

目前存在的研究主要有基于思辨的质性研究以及实证调查的定量研究两个方面;采用的反馈形式主要有自陈和他评两种形式;而在研究中使用的工具及方法则有问卷调查法、自陈量表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等。

三、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内容

(一)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现状研究

方芳、谢广田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总体情况不理想, 且各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分布不均,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蒋仕菁、冯维总结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特点包括对特殊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关注和研究、网络亲社会行为研究成为新的热点、内隐研究成为新的研究方法、培养和干预研究逐渐增多。丰富的研究侧面, 多样的研究内容, 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与依据。

(二)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儿童时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因素大致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家庭环境、学校教育、性别、同伴关系、重要他人的评价、社会传媒、个体因素等。李静指出农村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因素有家庭、学校、同伴、社会传媒等。张晓贤、桑标认为内疚情绪能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的提高。黎志华、尹霞云等研究结果表明父亲参与教养的程度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影响。

(三) 儿童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研究

苏中红通过试验法得出利用动画片进行的干预实验可以显著提高幼儿的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彭宇、傅鑫媛等认为有效促进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方法有言语说服、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培养移情能力、角色扮演、游戏和模拟等方式。王楠 (2012) 论证了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从以上的研究不难看出, 目前存在的培养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措施主要包括内在激励以及外在支持。

四、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展望

(一) 加强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追踪性研究

就中国近十年的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来看, 大部分集中于横向研究, 而追踪性研究则相对较少。为深刻全面地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现现状、存在问题、成长历程, 综合运用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方法是好的选择。

(二) 加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

大脑神经机制是人类思想与活动的基础, 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势必也与一定的大脑神经机制相关。了解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神经生理机制, 无疑可以对其提供较为可靠的实证依据。目前已有的研究已逐渐向这个方面靠拢, 但就研究的力度来讲, 还是明显不足的。

(三) 加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跨学科综合性研究

目前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将视角集中在发展心理学上来进行的, 而亲社会行为却是一个内涵广阔的概念, 它可以和很多学科相融合。儿童亲社会行为不仅事关自身的发展, 也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指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和社会有利的行为。在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领域中,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受到了大量研究者的青睐。本文以近十年来国内关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为基础, 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概念内涵、研究工具与方法、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培养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并对未来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展望。

“留守儿童”异常行为心理矫治 篇11

关键词:留守儿童 异常行为 分离焦虑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需要澄清的是,我们绝不是说“留守儿童”都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父母离开后,给孩子留下的生活压力以及不健全的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事实上,大多数“留守儿童”都能顺利跨越这些障碍而成长得很好,但是,如果适应不良,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让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珠珠,女,13岁,初一学生,出生于粤东农村。三岁时父母外出打工,和弟弟(12岁)、妹妹(10岁)一起寄养爷爷奶奶家,十二岁才跟随父母来珠海定居。该生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大方,人缘好,成绩优秀,在小学担任学习委员或副班长,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初中后,更因为其积极表现被选为班长,并任学生会学习部长。但是,这位同学在学校赢得各方面赞誉的同时,也有一个与其身份和表现极不相称的毛病——偷窃,这毛病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从偷玩具、食品发展到偷钱,从在家里偷发展到在同学、邻居家里偷,甚至在学校里偷老师的东西,而且所偷钱物的数量和价值越来越大,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从几毛钱偷到几元、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元。其偷窃行为逐渐被同学发觉,引起公愤,很多同学要求班主任和学校撤销其班长和学生会干部职务。该生处境非常尴尬。

一方面品学兼优,另一方面又是个惯偷,珠珠的行为反差之大,看起来令人费解,但是,如果从其生活环境及心理发展的历程来看,二者是统一的。

早期家庭关系分析珠珠及弟弟、妹妹与伯伯的四个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孩子间总是有纷争的,而且很快形成两个阵营:珠珠和她的弟妹为一方,伯伯的四个孩子为另一方。由于爷爷奶奶不能有效地处理这些纷争,所以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珠珠和她的弟妹们无论从年龄还是人数上都占劣势。强势的一方可以占有更多的资源(如食物和玩具),承担更少的责任(如做家务),而且淘气的堂哥还常常搞恶作剧,然后到爷爷奶奶面前告状说是珠珠他们干的,这常常令珠珠和她的弟妹们感到愤怒和委屈,而作为姐姐的珠珠,还常常产生无法保护弟妹的的挫折感和内疚。于是珠珠很快就学会了用偷东西,她在正面冲突吃了亏,就用偷来补偿。从这个角度看,珠珠的偷窃行为的产生,是必然的。我们甚至可以想像得到,可怜的珠珠在与堂兄妹的“斗争”中失去的越多,她的“偷瘾”就越大。

另一方面,珠珠发现通过搞好学习打败堂哥是一个非常解气的办法,这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的(家中的争斗是她无论如何努力都不能获胜的),她在取得好成绩时得到所有大人的赞赏和奖励,以及小孩子的羡慕(而堂哥却是要挨批的)。我们也可以想像得到,珠珠与堂兄妹们的“斗争”越激烈,她的学习劲头也越大。

这样,珠珠的“偷瘾”和学习劲头在同一心理背景下都得到强化,其行为的两面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心理动力学分析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珠珠的问题分析得更深入一些。

首先,珠珠最先要面对的是分离焦虑。三岁那年,在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她与父母分离了,早期的安全感被打破,她最急切的内心需求就是寻找新的依恋对象,但爷爷奶奶并不能满足珠珠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必须同时面对七个孩子,他们的关爱被摊薄了,于是纷争四起:我们可以想到,堂哥他们也是有分离焦虑的,他们的攻击性行为其实是为了获得爷爷奶奶更多的注意和照顾,因此,从终极心理学意义上说,他们的争斗可以理解为七个“留守儿童”在分离焦虑的驱动下去争夺本来就小得可怜的安全感,而珠珠战败了,她心理上的缺失需要通过别的途径来补偿。

其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珠珠的偷窃可以理解为退行。她以偷窃的方式弥补在与堂哥“斗争”中失去的东西,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道德感慢慢退化(六岁儿童的道德感本来就不强),让位于占有的欲望和寻求心理平衡的内驱力,当她将偷来的钱物拿去与弟妹们分享时,内心的感觉一定很好:报复的快乐、占有的满足、觉得安全和有力量。在这种感觉很强烈的情况下,道德观念没有正常发展的空间,而且爷爷奶奶也觉得珠珠一方是吃亏的,所以对珠珠的偷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在没有任何控制的情况下,珠珠的偷瘾越来越大,并且从家里偷到了别人那里。

再次,珠珠在学校的优异表现也是由分离焦虑驱动的,这对人格的发展非常不利。即使成绩一直保持优秀,她的心态也是有问题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使自己变得强大和安全,对妨碍自己达到目的的人和事非常仇视,人格中核心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难以发展,人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也很难建立起来,因为她常常需要通过攻击来维护自己的安全感。如果学习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源自不安全感的高度焦虑,甚至绝望。

值得注意的是,在结束“留守”生活来到父母身边后,珠珠的偷窃行为并没有消失,反而有变得更为严重的趋势,偷窃的频率和数额都在不断增加。珠珠把她在留守家庭形成的行为模式固定下来,带回到原生家庭中,继续扮演着“学习优秀、积极向上但又不断偷窃”的矛盾角色。

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看,早期生活经历所形成的行为模式是很难改变的。即使环境改变了,但早期生活中使该行为模式之所以形成的内驱力仍然存在,所以行为主体仍然会用过去的方式对新的环境作出反应。对珠珠而言,来到父母身边后,她对分离的恐惧仍然存在,过去的伤痛常常会被唤起,所以她的偷窃行为仍然具有缓解内心焦虑的功能。

其次,珠珠的不安全感被父母用另一种方式放大了。由于珠珠的父母都有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在新的家庭生活中,弟弟得到过多的关注,珠珠则受冷落了。于是她的偷窃行为就因为有了新的内驱力而得到强化——从偷窃行为的功能上看,一方面可以缓解不安全感带来的焦虑、释放内心的委屈和愤怒,另一方面也有通过该行为引起父母关注的意义。

再次,父母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珠珠的行为。每次偷窃被发现后,父母或者生气、痛心、责骂,或者苦口婆心地劝说、讲很多道理、流露出对珠珠的担心和关爱。这一切对珠珠而言,都是她内心所需要的关注,她用偷窃行为赢得了她想要的东西,该行为就得到了强化,所以她偷得越来越厉害了。

干预极其效果

一、空椅子技术之宣泄。运用空椅子技术,帮助珠珠宣泄了“留守”期间所承受的压力和委屈,包括与父母分离的恐惧、与堂兄弟“争斗”中所受的伤害、父母的偏爱等。该技术前后做了三次,珠珠的情绪得到较充分的宣泄,为认识自己的行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认知干预。与珠珠一起回顾她的成长经历,分析其问题行为是由其生活经历造成的,其中有许多她无法控制的因素。例如在分离焦虑强烈的情况下,她的偷窃行为是她自己难以控制的,她不必为此过于内疚,但同时,她的堂哥的攻击性也是源自分离焦虑,也是难以自控的,而她的父母、祖父母在面对她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奈的、难自制的因素(例如重男轻女源自深远的历史文化),以此消除敌对和埋怨的情绪,达成人际关系的谅解。

在此基础上,指出她在道德上的退行与其年龄和社会要求是不相称的,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

三、家庭治疗。会见珠珠及其父母,分析珠珠问题的成因,取得共识之后,父母真诚地向珠珠表达歉意,亲子关系的隔阂得以消除。最后安排了对珠珠的家庭关系进行了“扰动”的措施:

1、珠珠每天根据自己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的温暖程度在父母卧室的门上贴1—5朵“温暖之花”(1 朵为最不温暖,5朵为最温暖),父母根据花的多少随时修正与珠珠的关系。

2、当珠珠觉得父母偏爱弟弟而冷落自己时,就把他(或)她的一只鞋子挂在客厅的墙上。

3、珠珠用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在家庭中得到的温暖和快乐。

4、家庭成员之间如果要指出对方的一个缺点,要先说他(或她)的三个优点。

5、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交流和表达彼此的感受、感激、意见和不满。

四、行为干预。针对珠珠的偷窃行为,主要使用了厌恶疗法。

1、在心理室,心理老师通过放松和暗示技术引导珠珠想象偷窃行为带来的危害,以及被发现后人们对偷窃者的斥责、厌恶和不屑,并将偷窃行为与她最厌恶和恐惧的动物鼻涕虫发生联结,引起厌恶反应,通过不良刺激实现对靶行为的负强化。该刺激每星期进行两次,连续一个月。操作中珠珠曾出现多次呕吐反应,作用非常明显。

2、在珠珠的手腕上套一个橡皮圈,要求珠珠在产生偷窃念头是时用力弹一下自己的皮肤,直到该念头消失,最终在偷窃念头和不良刺激(痛感)之间建立了条件反射。

3、珠珠每发生一次偷窃行为,家庭成员在三天内不与她说话,但可以通过写条子进行沟通。

通过上述措施,珠珠在三个月后,完全戒除了偷窃行为,亲子关系良好,学习的内驱力也由“战胜别人”变成了内心的自然要求。有意思的是,珠珠后来也觉得弟弟是应该多关心的,她也成了“偏爱”弟弟的人。由此我们看到,珠珠从通过偷窃行为来“索取”爱发展到可以主动付出爱,其过程是非常可贵的。

该个案的干预,如果仅仅从思想品德的角度考虑偷窃行为是远远不够的。珠珠的偷窃行为与她的留守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确切地说,她在“留守”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缺乏爱和公平,这会令她产生强烈的焦虑,她必须对这种状况作出反应,于是偷窃行为就产生了,可以说她偷的其实就是爱和安全感。而且她不但要偷,而且要与她的堂兄弟们公开地竞争,那就是要在学习上、在行为上处处争先,以赢得大人的赞赏,这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积极上进但又有偷窃毛病的矛盾体。但是,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二者是统一的,“积极上进”和“偷窃”都是为了缓解焦虑,减少内心冲突。

可见,“留守儿童”首先要面对的是分离焦虑。在父母离开后,他急切地需要寻找新的依恋关系,如果找到了,他就可以重新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并在新的、充满爱和温暖的人际关系里顺利成长;如果寻找不到,他就有可能在分离焦虑的驱动下发生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异。因此,“留守”本身并不是问题,真正的挑战在于,我们让“留守儿童”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他与周围的人可以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并不会因为“留守”经历的结束而自然消失,这些问题可能作为一种行为模式被固定下来,影响后来的生活,甚至被新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所强化。

社会心理行为 篇12

马会梅

筅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丁凤琴

行为主义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教师教学行为设计奠定了科学的心理学理论及应用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对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为目标、任务分析、直接教学、目标参照评价、行为矫正等几个方面。

一、行为目标是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是对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结果的规划, 它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因素。行为目标也称学习目标或操作目标, 指用一种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 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它主要描述学生通过对学科的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一度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占据主导地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马杰认为, 写得好的行为目标具有三个要素:一是说明通过教学后, 学生能做什么 (或说什么) ;二是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三是规定符合要求的行为目标。可见, 行为目标强调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和变化的条件, 它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 它要求陈述提供什么条件 (刺激) 和学生能做什么 (行为) 。行为目标的教学设计使教学被区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 易于教师的控制, 其操作程序通常为:出示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根据目标进行评价;使教学目标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且将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联系起来, 使教学评价得以简化;使传统“模糊的、混沌的、抽象的”教学过程变为具有清晰性、明确性、可控制性特征的过程, 把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看成是一个可预先决定和操纵的机械过程, 极大地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目标完成率, 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革命性提高。但是, 行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本质上是“技术理性”的, 它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以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 处处追求效率, 强调目标的达成, 强调学生外在的行为变化结果, 往往忽视学生内在的能力和情感的变化,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教学目标设计要重视行为目标的设计, 就应该想办法弥补行为目标之不足。

二、任务分析是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设计中, 设置教学目标与分析教学任务 (或学习任务) 这两件事是难以分开的。要使教学目标真正起到指导教学的作用, 接下来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任务分析。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 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 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并据此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任务分析是促使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条件进行教学设计, 将教学活动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发生的最为关键的一步。任务分析的目的就是揭示达到教学目标的先行的内部条件, 为学习顺序的安排和教学条件的创设提供心理学依据。当这些内部条件被鉴别出来以后, 教师就有可能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和学习类型来确定教学的外部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实际的教学活动。因此, 教学内容的任务分析是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关键。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 其最初的理论基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生出的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单元教学、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它们都充分体现了任务分析的思想。任务分析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 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学习的条件分析, 揭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先行条件;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生的起点状态。任务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学生的起点行为或倾向、分析使能目标及其类型、分析学习的支持性条件。

三、直接教学是教学方法设计的重要内容

最能反映行为主义心理学宗旨的教学方法就是直接教学。这种教学法认为, 学习速度缓慢或学习感觉时常困难的学生, 常常不能与其他学生一起以同一速度接受同样的学习任务和内容, 或像其他学生那样能够接受启发式或探究式的教学, 而是需要教师直接地、透彻地、系统地教授或示范, 例如讲解法、演示法、示范法等。这种方法以教师的活动为主, 教师直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学生比较具有接受性, 适用于教授陈述性知识以及读、写、算等简单的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等。其基本步骤如下:复习已有的相关知识;呈现新知识, 包括陈述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单元并讲授、示范个别步骤和及时检查;指导学生做练习;提供反馈和休整;要求学生独立作业;定期进行总复习和检查。运用直接教学法, 要求教师要将教学方法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及技能上, 注重学生对符号或词语意义的获取。教师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知识结构、学习动机和学习习惯等, 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 以保证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以保证学生具有与新知识学习有关的原有知识;呈现经过精心组织的新知识, 以保证学生获得所要学习的信息;引导学生在新知识内部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以此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体;指导学生巩固新知识, 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目前的教学方法种类繁多, 但从总体来看, 各种教学方法都可归于直接式教学法和开发式教学法这两大类型之中。这两种方法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四、目标参照评价是教学评价设计的重要内容

合理设计教学评价, 对于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都有积极作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倡导目标参照评价。目标参照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 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目标参照评价的内涵有三点:一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后, 对目标所规定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二是对教师进行目标导向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评价, 以确定教师所采取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在上述两类评价基础上, 对部分学生未达到目标的原因进行诊断分析, 并提出补救教学的有效策略。目标参照评价是对照目标进行的, 它提高了教学评价设计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这种评价结果不但为教师检验与改进教学提供了依据, 而且也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了反馈信息。因此, 目标参照评价是教学评价设计的重要内容。目标参照评价要求教学评价目标必须以教育目标为前提和基础, 充分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 并通过教学评价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要求科学地确定教学评价的具体内容, 教师必须深刻认识教育规律, 认识学生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方法论的指导下准确描述、表达教学评价目标的具体内容;要求对照预先设置的教学目标, 找出部分学生未达标的原因, 积极进行修正与补救教学。如果学生未达到教学目标, 或发现学生存在学习困难, 教师应重新考虑教学设计, 包括考察目标定位是否适当, 教学任务分析是否准确。倘若设计不适当, 则应予以修正, 并重新撰写目标或实施补救教学措施;倘若目标定位适当, 且任务分析正确, 则需要重新考虑教学策略及其实施情况, 并进行补救教学, 直到达到原定目标为止。

五、行为矫正是教学管理设计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实例学习下一篇:蝴蝶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