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

2024-08-22

社会心理(共12篇)

社会心理 篇1

一、社会转型与社会心态

作为受到世界社会科学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化的社会转型, 与东欧国家和俄罗斯不同的是, 中国采用符合中国特色的转型路径, 使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科学学者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转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需要结合过去与现在进行分析, 将问题放置在国家政治和经济的转变层面上。强调关注转型社会过程中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中国有学者指出, 研究社会转型最常使用的范式是私有化、世俗化、市场化和民主化, 而中国喜欢将转型视角用来进行研究。然而, 我国社会转型研究却很少有人对社会心理学进行研究, 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大多接触学习的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 把美国心理学体系看作普世化良药, 并没有结合我国现状提出符合国情的问题, 对概念进行提炼, 对理论进行拓展等。类似这样的问题也普遍存在于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之外。莫斯科学者维奇曾指出, 美国社会心理学研究主题和理论内容是结合自身紧急的社会问题存在的, 并没有真正在实证的研究以及理论的构建方面取得进展。美国的社会化心理学取得的成绩除了在方法技术上, 还有就是被当作科学探索对象的社会化心理学语言。所以, 如果我们抱着研究美国社会问题的心情查看美国的文献, 只是抽象化地解决美国的问题, 将自己限制在狭窄的科学领域研究中, 脱离了自己所处的社会真实环境。

对社会心理研究较少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主流社会心理学研究者总是乐于将研究停留在群体或个体的层面, 缺乏对宏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奥尔波特曾指出, 社会心理学试图对他人如何从情景暗示、实际情况、想象情景等方面对个体行为、思想和感情的影响进行解释。也有学者指出, 个体心理学包含了在整体意义上和本质上的群体心理学。莫斯科学者维奇认为, 大多数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否定了存在的社会心理学, 而是将其视为个体的相加, 应当排除社会放置在行为中的想法。他用社会科学囊括社会化心理学, 但大多数研究者却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个体表现的行为来研究, 并将其视为行为科学。阿布拉姆斯和豪格曾提出, 形成社会化心理学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是, 还原主义者将个体心理视为社会心理。由此, 对于转型社会中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从社会现状着手。

二、社会学与个体社会学研究

在社会学起源之初就存在整体和个体两种社会学, 前者是对于社会整体的关注, 后者是对于社会个体的关注。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人对社会的运行规则、社会有机体、社会系统性质方面进行研究;米德、韦伯、帕累托等人对社会集体中行动的差别、社会成员、社会运行规则方面进行研究。对于“双重范式”的转变之路导致两种社会学的行动产生, 一种主要强调态度、动机和意图的心理理论社会;一种主要强调符号、惯例、规范和价值的文化理论社会。利用行动文化面对社会群体、行动群体等形塑、改变和建构联系进行理解并能解释。由于这样综合文化的性质很难进行明了解释, 用语言和经验难于表达清楚, 因此常被称作社会化的厌倦、不适应、情绪、气候、乐观主义等。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心理学研究关注社会与人情景交互过程。20世纪90年代, 爱德华·罗斯和威廉·麦独孤相继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丛书, 奠定了社会学心理学基础。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论述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社会心理对所属的政治制度的制约作用等。同时, 不同的地域风俗和文化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 反映在法律、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思想家爱尔维修以教育、社会政治与道德为角度研究民族精神和性格, 反映社会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致性, 以此研究民族精神。他指出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不是永远不变的, 而是随着社会化变迁而改变。19世纪中叶, 哲学家黑格尔首次系统地从“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范畴研究了社会心理, 他认为整个自然、精神的世界具有动态性, 并试图揭示运动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黑格尔从哲学体系中探索社会心理, 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看做是内容十分丰富的两个层面, 把社会心理看做历史的、有机的整体结构, 从多个层面系统地研究社会心理。墨菲曾指出, 社会心理学一边是强调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 一边是强调团体在社会情境中发展的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理论进行梳理时, 启发了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和解释, 利于继续研究和继承社会心态。威廉曾说, 在人类的聚合和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群体心智, 而这有别于个体心智, 是真实意义上存在的。塔德则认为, 在社会中的模仿和发明是由社会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的。这样的观点在现在学者看来是在传播和扩散社会心态, 它的实质就是模仿。现代社会心理学奠基人勒温提出, 社会心理学必须建立在具体而实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上, 而拒绝缺乏根据的研究。而对于中国来说, 社会公共治理程度、贫富差距、体制乏力等现象不容小觑。针对诸多社会性问题, 许多学者也分别从政治体制改善、公众幸福感、满意度提升, 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调和以及群体、民族关系提升, 危机处理预警机制以及社会矛盾和网络集群行为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提出要将社会心理问题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同时, 加大社会心理学研究力度, 从实际操作和应用角度实施关注社会心理学, 尤其是当前的社会普遍心理健康状况。对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不排斥诠释方法和实证论的手段上, 而宏观和微观的结合范式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对于当下的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才有意义。

四、关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结构

社会心理稳定性的特点分为四个结构, 包括变动性的社会心态、阶段性的社会心态、超稳定的社会心态和稳定的社会心态。处于社会环境之中的社会心态, 既能够出现明显、快速的变动在社会转型、变迁的过程中, 比如, 在对社会的认知、感受和态度等评价性和情境性的内容之中;也可以沉淀在某个稳定的时间段之内, 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内容, 如社会的信任和稳定等;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内容则是变化非常地缓慢, 比较稳定的阶段。社会性格是社会心理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影响社会心理的这四个层次是相互联系影响的, 从开始到现在展现的是逐步内化了的过程。

五、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心理优化建议

1. 完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

完善的社会心理疏导机制是成熟的社会公共治理的重要特征, 在社会转型期间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 个人在经历政治、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调适失败, 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心理变态现象。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干预, 容易引发个体无限放大消极情绪, 并且寻找极端释放手段的行为。例如,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恶性行为。政府是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的关键角色。组织有效的心理治疗和疏导机构, 建立预警机制, 系统地制定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抑制社会心理问题的发生。

2. 合理、公平的资源分配

社会心理问题多由公平感的满意度缺失产生。这其中对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引起的不公平感, 需加强法制建设, 维护公民正当的合法权益, 高效、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价值。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兼顾劳动力结构, 合理布局、增加就业岗位。同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逐步弱化不公平感, 从实际角度控制消极情绪的产生。

3. 加强文化思想意识建设,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文化思想意识的统一程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通过舆论宣传建立核心思想价值, 强化理想信念, 可以有效地强化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开展易实施的教育课程, 加强对病态意识形态的辨别能力。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认为, 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是人们认知过程的重新构建。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是基于实践基础得出的, 要有理性的依据作为支撑。通过有效的宣传, 可以加强科学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的导向性和凝聚性作用, 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的行为,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意识。最终, 从情感上形成凝聚力。

六、结论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人们的思想不断发生着变化, 社会转型也就变得势在必行。在大量的关于转型社会资料研究面前, 却极少有人提到转型社会后社会心理的变化。本文阐述了社会心理研究的范式及其所具备的特征, 对有作为的学科著作进行分析, 强化了对社会心理的研究。宏观的社会心理研究是在群体论消失20多年后产生的, 包括社会认同理论和表征理论, 关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表现等, 得到一些启示。对于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的研究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研究, 必须从实际面临的现代问题进行解释, 需要从社会着手, 而不是独立的个人。社会心理的变化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 是放置在社会的转型中, 是这个时代情况的反映, 对于社会结构的改变和社会形态变迁的影响起到了促进作用。怎样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 维持社会的稳定, 促进社会的发展, 还需要进行更多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 2014 (01) :104-124+244.

[2]周晓虹.转型时代的社会心态与中国体验——兼与《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一文商榷[J].社会学研究, 2014 (04) :1-23+242.

[3]郑海祥.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危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调适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 (01) :17-19.

[4]刘慧君, 李树茁.中国社会转型下的心理福利与社会支持[J].公共管理学报, 2012 (02) :42-51+124.

[5]爱尔维修.精神论[M].莫斯科:苏联社会经济书籍出版社, 1938.

[6]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63.

[7]Lewin K.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Westport, CN:Greenwood Press, 1975.

[8]范和生, 唐惠敏.论转型期中国社会心理的重构[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66-73.

[9]孔维恒.举例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的转型[J].赤子 (上中旬) , 2015 (06) :116.

社会心理 篇2

问题的提出:为何要恶搞杜甫?

关键词:社会心理、杜甫很忙、恶搞原因、教育机制

角度一分析:“杜甫很忙”与学生无处安放的精力与想像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被一些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记者了解到,教科书上被网友“发挥”的还不止杜甫,李白、辛弃疾及一些外国名人画像都曾被上课不专心的学生拿来涂涂,所以“杜甫很忙”后,还有网友上传了“李白不服气了”等系列。对此,杜甫草堂宣传人员称,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有些创作不雅。窃以为,这样的恶搞虽然有些不雅,如杜甫抱着个美少女的“创作”,可能就会刺激有些思想较传统的人的神经,但总的说来,还是无伤大雅,应该看开点,这有些像调皮的孙子、孙女扯了把爷爷的胡子,爷爷倒更乐呵呢。

与其说是网友恶搞,倒不如说是网友凑热闹把这一现象放大,让杜甫等名人更“忙”罢了,真正的始作俑者,还是那些上课不专心的学生,他们是最早对名人画像“再创作”者,因此,这一现象的背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们那无处安放的精力与想像。

给课本上的名人“化妆、整容”,应该是有着不短的历史,总之不会是近年来的事情,一直以来,给女名人添把胡子,给人加个海盗眼罩,画道很酷的伤疤,或帮人缝几针„„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并且还有像此次这样的“深度”创作,如让杜甫手扛机枪、骑驴骑猪骑自行车、开坦克开飞机、穿校服、泪流满面、变身卡通人物等等也不少。

这固然可说他们不专心,但也说明课堂内容没能吸引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更可说,学生们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无处宣泄,毕竟仅是这样的涂鸦,很难说他们的精力和想像力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发展。除了个别极具天赋的人将来能有作为的话,这样的涂鸦难以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再小的涂鸦,也是心灵和想像的释放。

一般的成年人,尤其是步入社会后的成人,且不说没有心思搞这些“创作”,即便有心思,除非一些从事设计等本身就需要想像的专业人才,其它人恐怕难有类似“作品”问世。这也反过来也说明,我们其实并非没有想像力,我们的想像力其实是在慢慢的被扼杀了,这一被扼杀的过程,一大部分其实就是我们的教育过程。这也不新鲜,应试教育扼杀想像,难以出另类的人才,甚至连适合社会的一般人才也难以批量生产,早已为人们所诟病。

一边是学生们的精力难有合适的作为之处、想像力被逐步消解,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没有因材施教,没有让不同的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在大的层面,是教育质量的不如人意。而另一面则是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缺乏,科技实力不如人,在不少领域都落于人后。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杜甫很忙”所指向的,还是我们的教育机制。

角度二分析:恶搞杜甫或许只为释放学习压力

恶搞杜甫的涂鸦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遭致杜甫草堂的强烈不满,除了与今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有关外,还因为此类恶搞并不像很多成年人在学生时代给书上的人物戴副眼镜或加撮胡子那么简单,而是玩起了“穿越”,恶搞得过分了。譬如那幅杜甫怀抱一美女的涂鸦之作确有亵渎诗圣之嫌,看了令人不爽。

但在浏览了多幅学生的涂鸦之作后,我发现了一个比亵渎诗圣更值得关注的节点,即这些恶搞都集中在教材所选的杜甫七律代表作《登高》所附的插图上。2 画家蒋兆和创作的这幅《杜甫像》非常传神: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风略抬头,面带沧桑,与诗中传达的深广忧愤、忧国忧民的主旨意境十分匹配。

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直观地看待这组诗画配,读者当会被其中传达的荒寒、孤愁但仍怀抱一腔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感动,而且教师在教学此诗时,也会将教学重点落实在这点上,但可悲的是,学生对此无动于衷,不但无法感受诗中悲苦落寞的意境,反而从中收获了一份快感。此种反差说明了什么?

排除这种解释:高中生涉世未深,未能具备体察老杜沉郁顿挫、忧愤深广的诗风的生活经历和感情基础,我的解释是,现今中学生的心灵早已被应试教育折磨得迟钝、麻木,失去感受人间苦难的能力了。

具体而言,学生恶搞杜甫基于两种心理:一是释放压力。他们在穷尽想象恶搞杜甫的过程中,无疑能体会到一种精神放松和愉悦,这有助于减轻和释放应试教育带来的精神压力。二是发泄对杜甫的不满。我查过课文练习和教案,都有背诵全诗的要求。如杜甫、李白、鲁迅等“特别忙”,因为他们的诗文均是考试课文,不但出现频率高,而且都要求“全文背诵”,让学生恨得“咬牙切齿”。这不,为了“发泄”多年背书的“怨恨”,同学们毫不手软地给杜甫画了一个考试“死当”(不及格),并附送诗两句“考前全没背,暑假来相会”。

必须指出,学生们恨杜甫只是表象,他们真正痛恨的是机械的授课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功利教育。当学生们尚未摆正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朗诵体会《登高》此类经典作品之前,老师就将考试要求布置给学生,将一篇美文当做敲门砖传递给学生,学生哪能不犯恶呢?问题是,根据教学大纲和现行的考试要求,老师不能不这样做:将所有入选的重点课文作为试题例子来教。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感受文本的能力,心灵变得越来越粗糙和麻木,不但无法体会文本的美感,甚至会从《登高》这样抒写大悲痛的诗文中读出喜感,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社会心理剧兴趣小组 篇3

老邓自费去深圳参加了社会心理剧的培训班,属于心理健康学科的一门分支。每次她学习了新技术,办公室里的几个死党便等着做“小白鼠”。冠冕堂皇的说法是:多年交情,我不帮你谁帮你。私下里,谁不想她真学到些奇技淫巧,化腐朽为神奇,救咱们于水火之中。

这回老邓信心满满,觉得光操练哥几个不过瘾,在整个单位嚷嚷要成立一个社会心理剧兴趣小组。这里也夹杂私活,她得交份实践论文给导师。部门头头没干涉,一是民间组织自发自愿不占工作时间,二来如今心理健康越发受重视,虽然基本停留在纸面上,总要有人试着去做。

管文体的老邓一身豪迈,攒了不少人气。兴趣小组真有十来人报名,死党们也给足面子。老邓怕自己功力不够,从北京请来培训班的同学主持首次活动,那位仁兄是正宗心理工作者,圈里小有名气。照武侠小说的套路,老邓开山立派,得找江湖道上的名宿来镇场子。

小组成员都是年輕人,建了微信群,每月能有一次活动。下班后借单位会议室围坐一圈,老邓俨然是掌门人,不,用那行的术语叫:导演。邓导带着一群“小白鼠”纵横开阖,替身、雕塑、活报纸……一套套技术活学活用。依邓导现在的水准,难说到了心理技术的层面,但是小白鼠们每次都尽兴。我们不是来治病,我们就是来放松。

上次活动,表演环节的主题不约而同选择“最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顺理成章的构思:下班、发钱、去度假,然后分组表演。演的人在笑,看的人也在笑。冷不丁发现会议室门口站着人,是还没下班的大领导。鸦雀无声中大领导操着蹩脚普通话狐疑地问:“你们在干什么?”小白鼠们齐刷刷看着邓导,邓导冷静答之:“老总,这是我们的社会心理剧兴趣小组,您不是说要开展自发性群众活动,丰富单位文化?”大领导盯了半晌说:“哦,不是搞叉叉功就行了。”他转身走了,留下捂嘴闷笑的一群家伙。

社会心理 篇4

无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还是故意捏造的消息, 抑或未经证实的传说, 谣言自古就有,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在现代传媒产生以前的传统社会, 谣言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 局限于人际交往与群体互动, 扩散的速度相对缓慢, 传播的范围相对有限, 所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相对较小。现代传媒产生以后, 人类的信息传播具备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强大能力, 但由于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这些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与把关机制, 所以现代传媒产生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造成谣言的肆意妄为。然而, Web2.0网络技术的应用, 却开创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任何信息的技术可能性。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 加上网络用户的匿名性或脱域化, 谣言仿佛一夜之间插上了翅膀, 在网络空间大肆横行。

作为谣言的一种形态或类型, 网络谣言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 只不过其发布及主要传播过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既然如此, 网络谣言的泛滥是否就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呢?问题远没如此简单。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互联网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全球化进程是相互交织的。技术上的Web2.0时代, 恰好是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转型日益加剧、利益分化日益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时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大凡社会变革时期, 谣言传播总是异常活跃。这就意味着, 网络谣言的盛行不仅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关, 而且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2012年4月1日, 中国网发布的一篇文章《网络谣言》指出,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 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科学知识的欠缺,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 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 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网络推手制造谣言, 强化了谣言的扩散, 挟持了网民的意见;商业利益的驱动, 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西方敌对势力制造和利用各种谣言, 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暂且不论这个分析是否全面, 就其着眼于现实的社会环境而言, 是相当有道理的。因此, 研究网络谣言, 除了关照网络技术, 还必须重视社会现实。

早在2010年, 郭小安博士就敏锐而及时地介入了网络谣言的研究, 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及应对策略”。从课题的设计来看, 着重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切入网络谣言研究, 也是颇有见地的。历经数载的潜心探讨, 郭小安博士如今奉献出30万字的专著《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书稿完成, 作者嘱我写序, 不便推辞, 得以先睹为快。

读完书稿, 我以为这部专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 对研究对象的核心概念做了深入的阐述。譬如, 对于谣言、网络谣言, 作者在做出自己的界定时, 引述了古今中外的有关论断, 延展了有关概念的内涵, 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二, 对网络谣言的研究具有多维视野与多维视角。譬如, 第二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谣言的政治属性, 概括出“谣言是一种反权力”、“谣言是非正常权力的补偿渠道”、“谣言是一种社会抗议, 是‘弱者反抗的武器’”、“谣言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谣言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监督渠道”等命题。其三, 在若干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譬如, 互联网是谣言的助推器还是自我净化器?谣言引发恐慌是否必然导致集体行动?究竟应当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对于这些问题, 作者在论述了业已存在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 通过案例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四, 结合大量案例来展开理论阐述, 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社会心理 篇5

中国社会心理状况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保持人们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健康、和谐的人,就不可能有健康、和谐的社会。而人的健康、和谐不仅体现在身体和生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和心理上。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努力培养与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心理素质。

心理和谐是人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生命充满活力,内心体验积极,社会适应好,潜能得以发挥,实现社会功能有效发挥。心理和谐包括四重和谐。它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识、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善于“息事”;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关系上的默契和融洽,善于“宁人”。第四,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坦诚地看待外部世界和自我内心世界,能够愉快地接纳自我,承认现实,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能够大度平静地生活和接受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

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实质,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其中保持心理和谐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如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压力增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分化和城乡差距拉大等社会问题。这些不和谐是造成人们心理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由于心理不和谐、不健康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从而影响社会和谐,这种影响力有时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首先,心理不和谐者会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自毁生命。其次,心理不和谐者在受挫后容易产生攻击行为。第三,心理不和谐严重影响社会控制。

在中国,真正自信地活着的人,是非常罕见的。没有人能够坦然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面对他人,很多时候甚至连起码的道德也不敢

讲。稍有反省意识的人都生活在一种空虚、失落、恐慌和焦躁的情绪之中,并且绝大多数人只能用物质刺激来充当精神慰藉。大家都感到没有出路。很多人即使有了宗教信仰,成了基督徒、佛教徒等,一旦遭遇现实,心情也会变得格外沮丧。

实际上,不管你是否认同西方文明,除了意识形态之外,在物质生活条件上,很多中国人并不比西方人差。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中国人觉得惶惶不可终日呢?其实原因再也简单不过!因为中国人的人格是空洞的。或者说,中国人没有人格。或者说,中国人没有“内在自我”。由于没有“人格担保”,所以,中国人害怕真实的世界,宁可将自己封闭在心灵的牢狱之内。或者,即使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很难突破社会的包围圈。事实上,由于“无我”,中国人一旦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紧张关系的时候,神经就会变得异常脆弱。 在中国,特权意识支配了整个的社会心理。有了特权,“做中国人”的“好处”就显得格外突出了,例如,可以无端制造罪恶,可以没完没了地折腾自己人;可以过一种不费力气的寄生虫式的生活;可以尽情地做坏事,而且能够集中力量干大坏事等等。。。

随着对金钱重视程度的提高,金钱拜物教也开始出现。在社会调查资料中,这方面的表述有:“人生信仰是金钱”,“最高理想是金钱”,“人生最宝贵的是金钱”;“一切为人民币服务”;“50年代讲奉献,90年代侃赚钱”;“先富口袋、后富脑袋”;“金钱比理想更重要”,“主义不要紧,只要高工薪”;“金钱至上,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从到基层、边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到国外、外贸、挣钱多的地方去”。这种对金钱的强烈崇拜,已逐渐占据社会的主流,有可能对我国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利己主义,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普遍趋势。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利用的是人们对个人利益的关心;市场经济的推进,则将原来结为一体的人分解为无数“自我奋斗”的个体。随之而来的是在日前关于行为取向的自我报告中,人人数最多的是“交换型”。这表明人们更多地把自己与群体、社会的关系理解为交换关系。在对他人的评价中,人数最多的是“偏重于索取型”。这表明人们在实际行动中力求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两种取向,均与人们在市场交换中的行为特点相一致,即:以等量支出获得等量收益,以较少的支出获得较大的收益。

市场经济的推行使富裕和金钱成为追求中心,义理则降为次要地位。。人们在追求价值目标时,倾向于采取眼前最有效、有最大收益的行为,而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自己长远利益的影响。这方面的典型表述是,“只要目的正当,怎么干都行”,“只要能赚钱,什么手段都可用”,“为自己利益,采取任何手段都可以”。功利取向的增强和对义理的淡漠,使人们无视道德、廉耻、规章和法律,随心所欲地行动,因而导致犯罪率提高,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大量增加。即使在塑造灵魂的高等学府,也出现越轨行为的屡禁不止,考试作弊、盗窃、旷课、打架、未婚性关系等违纪率逐渐上升。

随时间发展,社会成员的压力感增强了。心理压力似乎与生活水平的升降没有直接关系,无论是生活水平下降者、没有变化者还是上升者,均感受到压力的增强。不同学历者相比,大专学历者感受到压力增强者最多,其次是中学学历者和大学本科学历者,小学及以下学历者感到压力的较少。这似乎表明,人们的生活压力感与自身的生活境遇和对外界压力的感受性均有关系。人们对生活改善的信心正在减弱,而追求富裕和幸福生活过程中的挫折感正在增强。社会成员对生活压力缓解的前景也不乐观。他们是既带着要求、憧憬,又带着不安、疑虑的心情步入下一天、下一年的。

乐观应对、积极向上的心理。构建和谐社会,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要做,也难免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困难,如果消极悲观、停滞不前,就不可能实现和谐。因此,每个人都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始终对构建和谐社会充满信心。要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开展工作,不论工作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百折不挠的毅力,乐观面对、积极应对,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要正确、理性地看待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怎样建设和培育和谐的社会心理,有以下路径:大力发展经济,满足社会成员对幸福生活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倡导和建立新的社会规范,关注社会情绪,

王石婚变背后的社会心理 篇6

要说近期最火的新闻,王石离婚案绝对要算一个。从来都以“真男人”面目示人的王石,这一次在人们眼中,似乎站在了道德的对立面上。但是除了一些议论满天飞外,当事人却并没有过多地解释,所以到底事情原委如何,谁对谁错,很难做一个判断。但是王石和田朴珺的关系,却引出一个话题,那就是老男人为何偏爱小女人?

在说这件事前,先讲一个冷笑话。这个笑话叫“男人其实很专一”,因为20岁的男人喜欢20岁的女人;30岁的男人喜欢20岁的女人;40岁的男人还是喜欢20岁的女人,依此类推,男人永远喜欢20岁的女人,所以他们很“专一”。

虽是笑话,但是让男人如此“专一”地喜欢年轻女孩的原因并不可笑。从心理上看,这是由人的本性所驱使的。话说回来,现代的婚姻形式,从最根本的目的来说,就是为了更加安稳地传宗接代。这种延续种族的动力驱使是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基因中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女方会更看重有利于子女生养的财力、健康等择偶标准。如此一来,相貌其实并不是女性择偶的第一要务,而那些年纪尚轻、社会阅历不高,也没有掌握多少社会资源的男性,自然比不上成熟男性。

同理,男性选择配偶,则更看重对方传宗接代的能力,而一名20岁的女性,显然比更年长的女性拥有更优越的生育条件。研究显示,女性的生育能力在20岁左右达到峰值,在接下去的十多年里仍然保持比较高的生育能力,但是在35岁后,生育能力开始衰退,直到50岁左右绝经时便无法再生育了。从这一点上看,男人爱比自己小的女人实在是一个很遗憾但又必须被女人接受的事实。

除了本能的驱使,人的社会心理需求,也会增强老男人爱小女人的热情。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男人普遍爱车,而且爱开快车,并且都希望在绿灯亮起时第一个冲出去。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种男性心理,就是控制欲强,希望把控局面、掌握住身边的优势资源。

一些理论认为,由于原始人类的男性主要负责狩猎等活动,他们需要对手中的工具、武器具有高度的控制力,否则不仅难以完成生产任务,还会有生命危险。而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现代社会对男性的社会角色要求是坚强、果敢,这都与控制性有关。因此男孩在家庭和学校中就被不断要求学习和巩固控制力,这也导致了成人后男性比女性控制欲更强。

而年轻的女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无疑也是一种需要控制住的“优势资源”。所以身边带着一个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女性,无疑是一种控制欲和优势资源的最好炫耀。穿一件昂贵外衣,戴一块名表,还存在被人“不识货”的风险,而带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出街,炫耀的心理则会被百分之百地满足。

但是话说回来,王石这位从来都是特立独行,登上过珠峰的“真男人”,在年届六旬时选择婚变,是否还是与这些“庸俗”的本能和炫耀心理有关,确实值得商榷。但也不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他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需求。

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心理探析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心理,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是社会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人们心理的敏感时期, 需要人们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我们必须正视和关注社会心理, 理顺社会情绪, 积极建设健康的和谐社会心理, 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最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心理问题

(一) 公众相对剥削感增强

根据著名的心理学家勒温等人提出的“需要和紧张的心理系统理论”, 如果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 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 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加之各种媒体推出财富排行榜, 更是无形之中放大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比较, 强调了公众的落差心理, 产生了挫败感。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势必会影响到公众的日常社会生活以及社会的稳定, 一些极端的公众甚至会产生对抗社会的行为, 比如暴力事件、仇富等, 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威胁。

(二) 公众正义感缺乏

人大代表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间接参与社会管理, 表达自身意见的最重要的保障。然而以上数据却说明了我国人大代表呈精英化趋势, 而作为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工人和农民群体的利益代表的比例过小。这样就容易使得国家制定的一些具体制度、措施倾向于维护精英阶层的利益, 而且容易造成代表权力的滥用以及代表的腐败问题。而社会普通成员缺乏相对公平的资源获取机会, 导致社会精英阶层与普通阶层之间的落差进一步拉大。因此, 社会成员时常感到不公平, 出现了普遍的正义感缺失, 而不正义感加深。大量无直接利益的群体性事件都反映了这种社会心理失衡, 根源就在于公民的正义感出现了偏差。

(三) 社会价值观失范

随着我国国门的逐渐打开, 蜂拥而至的西方文化撞击着我国固有的传统文化, 震撼着公众已有的精神世界, 引起了文化的碰撞以及公众心理的压力。传统的文化被解构, 而新的符合现阶段社会经济的文化尚未形成, 于是出现了社会主导价值观的“真空期”。这段时期由于缺乏一个主流的价值体系支持, 使得他们原有的准则和规范失去了作用, 生活变得漫无目的, 公众产生了无法确立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社会心理。在这样的文化情境中, 固然加剧了国民本有的生存焦虑, 使公众强烈地感觉到生存环境下的不确定性和安全感的缺乏。而对于那些心理承受力低下的人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调。

(四) 公众心理无助感加剧

在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资源配置的法则已经由垄断式转向竞争式, 竞争是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最基本的法则, 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它带给人们繁荣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些经营者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 采取了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例如低价倾销、不正当有奖销售等, 这些行为打乱了市场的竞争秩序, 破坏了竞争环境, 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无序竞争。

二、解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心理问题的措施

(一) 健全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要完善规范的收入分配制度, 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加大中收入者的收入比重, 以税收等方式调整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缩小贫富差距, 兼顾公平与效益, 促使经济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

(二) 完善基于公平正义的社会管理制度

首先须改革现有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结构, 增大各个阶层的代表比例, 并且要加强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有效接触与交流的途径, 进一步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与诉求表达机制, 使基层民意能更加快速地传达到社会管理主体那里, 并得到及时的反馈。其次要完善惩治腐败的制度, 治理一些由原有不完善制度所造成的腐败问题。最后, 在制定新的社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提高国民的参与程度, 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个体身心和谐不仅取决于现实利益的分配, 更取决于制度给予社会成员的未来预期, 公平的、完善的制度能使社会成员对社会的未来充满希望。

(三) 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

首先要大力建设与弘扬具有时代特征的时代文化, 建立能够引导我国国民正确思考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评价体系;其次, 抵制外来文化盲目的冲击, 有选择地引进外来文化的精华, 实现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效整合;最后, 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 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四) 健全公平竞争的法规制度

首先, 应健全公平竞争的法规制度, 构建竞争的道德规范体系, 严厉打击非法垄断、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次,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利益保障机制, 为“竞争失败者”提供利益保障, 增强他们的安全感, 为他们再次加入市场竞争提供无限的动力。最后, 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 它能够使人的消极情绪得到及时的释放, 达到社会心态的平稳, 是保证社会生活稳定的重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莫云仙.缩小贫富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7 (10) :88—90

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的建构 篇8

社会心理学认为, 社会心理是由不同的社会个体心理与社会群体心理共同构成而又超越于社会个体心理与社会群体心理, 其中社会个体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构成的基本单位, 也是社会群体心理的基本构成单位;特定的社会心理以及作为其构成单位的社会个体心理与社会群体心理都是人的生理精神因素与一定的社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其中人所处社会物质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对社会心理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 在加强社会综合大环境建设, 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的产生奠定物质与制度基础、文化基础的同时, 要注重培育、构建社会主体的社会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 帮助社会主体形成和谐、健康的个体人格, 则是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必然之路。

一、构建出造就和谐性社会心理形成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基础

(一) 构建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 尤其是“人在情境中理论”认为, 人的特定的现实心理与行为状况是由人所处社会与地理环境、生理状况、心理因素等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其中人的过去经历 (尤其成长经历) 及现实的社会状况对人的心理与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人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存在的个体或群体, 人的问题也不是单个人或群体的问题, 而必须把他放在现实的社会情境中, 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社会环境中去综合考虑。某一社会特定阶层结构当然也是决定人的心理与行为状况的重要社会情境因素之一。阶层间差距过大的社会现实会自然地形成阶层间在社会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及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差距, 这种差距会直接阻碍阶层间的相互认同的形成, 进而会在阶层间形成对立、敌意甚至仇恨的心理。这种心理会扭曲人们看待与分析社会现象的理性, 将直接使得人们的攻击、侵犯等非和谐性社会行为处于随时爆发状态。这将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 我们要建构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橄榄球形状的社会分层结构、避免阶层间权力与财富差距过大化, 消除阶层之间误解、对立与仇恨心理, 进而在各阶层之间形成相对一致的理解与认同, 使人们能相对理性地分析与看待社会现象, 从而为建构稳定和谐的社会心理打下坚实的社会结构性基础。在当今贫富分化严重、社会断裂等社会现实条件下, 这则是构建和谐社会所急迫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二) 构建民主的政治制度、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及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

正如邓伟志教授所指出那样:“和谐社会不是无冲突社会, 关键是要正视冲突, 解决冲突。”“和谐社会是一个冲突到融合, 再冲突再融合的过程。”[2]物质与精神利益分享的和谐是解决矛盾走向社会和谐的关键。推进政治民主化, 使各个社会阶层都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为社会各个阶层 (尤其农民阶层) 提供一个自由、畅通的利益表达与利益协商的政治与社会平台, 则是协调和解决个阶层之间矛盾、消解非和谐性社会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将为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客观性政治基础。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还存在许多如垄断、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等不自由、不公平的现象, 导致“市场的非自主性分化作用”还广泛存在, 通过积累“市场非自主性分化价值”而致富现象相当普遍[3], 广大普通百姓对因这种市场非自主性分化作用而积累起大量财富的富人阶层并不认同, 使得富翁的财富来源合法性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不平心理与仇富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广大民众的心里。因此, 建立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 消除市场经济中非自主分化现象, 实现人们在市场经济中成败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能力, 而非其他不公平因素, 在中国当今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这将有利于减少建立在不公正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分层现象, 进而有利于减少因对社会不公平性的归因而诱发的不平与敌视心理及敌对与侵犯行为。这将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奠定客观的市场经济基础。

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效率为取向的淘汰性经济机制, 在市场条件下, 必然存在无能力就业者、失业者与破产者, 失业与破产具有深厚的社会背景, 不简单是个人能力问题。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无就业能力者、市场失业者及破产者应给以基本的生活保障。其一, 这是作为社会再分配重要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初次分配缺陷的一种弥补;其二,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必然要求;其三, 这可以帮助社会无就业能力者、失业者与破产者度过难关, 防止其因基本生存问题而诱发种种非和谐性行为。人在生存受到威胁时会产生铤而走险实施如偷窃、抢劫等非和谐性心理与行为, 此乃人性之使然也。“仓廪实而知礼节”则揭示出人的道德法律情感心理是建立在人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的道理。因此, 建立普遍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社会成员, 尤其是社会弱势成员, 给以基本的生活保障, 进而消除社会成员因基本生存危机而诱发的种种非和谐行为, 则是培育社会成员的社会道德法律情感的基础。这将为和谐的社会心理奠定社会制度性基础。

二、构建出和谐性社会心理产生的文化基础

中国以儒道文化为主导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思想博大精深, 其中贯穿着和合文化思想主线。和合文化思想包括以下四大基本内容: (1) 指导调节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 即人与天地万物之自然合为一体, 人与我、人与物的分别, 都已经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辨证意蕴主要源于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 (2) 指导调节人与人的关系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思想。这是和合文化思想的核心。“现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认为,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追求‘和而不同’, 这体现着中国人的大智慧。”[4] (3) 指导国家治理关系的“仁爱”、“民本”思想。仁爱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本质与核心, 其一则表现为人人之间要相互关心, 具有爱他人之心, 二则表现为统治者要对百姓具有仁爱之心, 要以民为本, 要实行仁政。其中治理国家的仁爱思想是儒家仁爱思想的侧重所在。 (4) 指导个人修身的“克己”“寡欲”“自省”“礼仪”思想, 主张以“克己”、“寡欲”、“自省”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 主张以“礼”来要求人们在各自的职业与生活领域要有规则意识, 行为要文明, 要遵循相应行为领域的道德与法律底线。

“中国和合传统文化思想, 概括而言, 就是要求人们求同存异, 相互理解, 和平共处,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这与当今中国政府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相契合。”[5]文化对个人及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巨大潜移默化的形塑作用。中国民众的举止言行、思维心理无不留下了和合文化形塑作用的影子, 这无疑为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 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因此, 我们要用重视并善于运用传统和合文化来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 通过对传统和合文化宣传与应用, 运用和合文化的形塑功能来形塑出温和、稳健、睿智、克己的和谐人格、构筑起和谐的社会心理, 进而构建出和谐社会。和合文化对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形塑功能主要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有利于形塑出社会主体的客观的社会认知心理, 同时为构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有力的思想支持;“克己”、“寡欲”思想可以避免社会主体心理需要的恶性膨胀, 形塑出温和理性的常态心态;“自省”、“礼仪”修身思想可以形塑出社会主体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法律情感心理;“仁爱”、“非攻”、“和而不同”等国家治理思想及人际关系思想有利于形塑出良性国家治理关系及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 同时使社会主体形成的稳健合理和谐的行为模式, 并有利于社会心理健康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形成。总之, 我们要大力进行和合文化的建设与推广, 为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形成奠定社会文化基础。

三、构建出和谐性社会心理的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

随着消费主义思潮的盛行, 加之市场经济本身是以对人的经济利益刺激为动力的一种经济形式, 使得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体的经济消费欲望不断增长甚至膨胀, 使人们膨胀的消费欲望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的巨大差距, 而充满挫折感;市场经济把人带进了一种激烈竞争的高节奏的生活方式, 使人们因高节奏的竞争生活方式而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随着乌尔里希·贝克所指陈的风险社会的来临, 使得人们因面临诸多不可预知的社会风险常处于身心应急状态。所有这些境况, 最终使得社会主体易处于心理失衡的危机状态。当其没有必要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来自我化解心理危机时, 也无法从适宜的相关机构来获得心理救助时, 这种心理的非和谐性危机就必然引发出许多非和谐性社会行为与社会事故, 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存在。如韩国留美学生枪击事件, 据相关部门分析研究后透露, 此事故制造者存在心理问题, 人格不健全[6]。因此, 加强对社会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构建稳定、温和、理性的社会社会心理, 在和谐社会语境下,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加强社会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下转228页) (上接206页) 与咨询, 构建社会心理的支撑与维护网络, 可以从以下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层面同时进行:首先, 国家及有关组织要在社会上普及相关的心理知识, 使得社会主体懂得心理活动的规律, 帮助其自觉地形成比较客观合理的社会认知, 形成温和而乐观、平常而积极的心态, 使其掌握比较好的心理调节知识与技术以应对心理危机, 进而形成稳定、温和、理性的心理品质, 促进自我人格的健康和和谐。其次, 在社会上成立一定数量的具有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功能的社会机构与组织, 给社会主体提供一个解决心理问题的机构。其中, 我们要特别重视社会工作机构与工作者方面的作用。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社会改良为取向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方法与事业, 是社会稳定的调节器, 它具有帮助社会个体与群体缓解社会压力、克服工作与生活困难与挫折、维护心理健康等重要作用。其三, 社会主体也应该积极学习掌握一定心理知识与技能,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工作与生活难题及心理问题时应积极向有关机构求助, 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心理的平衡与健康, 以良好的心态来对人对事, 形成稳定、温和、理性的和谐心理及健全的人格。

总之, 和谐的社会心理是和谐社会存在的心理基础。从合理的社会分层结构、科学民主的政治制度、自由公平的市场经济体系及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等方面构建出一个有利于和谐的社会心理产生的社会综合大环境, 为和谐社会心理的形成造就出一个环境性的社会物质与制度基础和文化基础, 同时加强对社会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注重培育与构建和谐性社会心理的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 则是构建出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的社会心理的必然之路。我们可以相信, 当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的社会心理形成之时, 一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以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和谐社会必将屹立于东方!

摘要:和谐社会, 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 其形成与存在也需要一种具有稳定、温和、理性、和谐等特征的社会心理来支撑。这种起支撑作用的社会心理需要通过社会结构与各种制度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社会心理支撑与维护网络建设等方面的建构来获得。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心理基础,建构

参考文献

[1]邓遂.论和谐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J].齐鲁学刊, 2008, (6) :83-86.

[2]邓伟志.和谐社会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吗[J].社会观察, 2006, (12) :46.

[3]邓遂.市场分化作用的经济社会学分析——社会分层的动力机制研究之市场篇[D].中国期刊网 (优秀博士硕士论文文库) , 2003, (9) :23-25.

[4]胡海波, 魏书胜.从和合文化传统到和谐社会理想[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5) :242-246.

[5]邓遂.论和合文化及其现实功能[J].兰州学刊, 2008, (6) :146-165.

论法律信仰的社会心理机制 篇9

(一) “法律信仰”命题的由来

早在古希腊、古罗马, 就初步形成了关于法律信仰这一概念的雏形, 但尚未形成体系, 当时仅仅是一些零星的认识。我们通过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论述中就可看出些许。苏格拉底一生都在以自己的生命来推崇对法狂热的忠诚;柏拉图在晚年也认为, 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不是哲学家, 而且在较短的时间里又没有好的办法使统治者变为一个哲学家, 则法治仍然比人治要好。伴随着启蒙运动的兴起, 思想家们对神权和专制进行了强烈的抨击, 提出了民主、人权和法治的主张, 并随之将法律信仰发展一套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

法律信仰这一命题在学界得到热议, 这根源于美国著名的比较法学家伯尔曼教授的那句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 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而这些问题正是由于法律与宗教过度分裂化所致。所以, 要想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有必要将法律与宗教这两者进行再次的融合, 使法律真正成为社会的信仰, 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 大力实行改革开放与依法治国的政策的过程中, 也借鉴和移植了大量的国外法律, 但是效果不甚理想。

法律信仰, 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概念, 法律信仰的概念, 部分人将其定义为人们基于对法律的认识而形成的对法律深信不疑和确信服从的一种价值取向, 或者也可以说人们在使用法律过程中对其功能所形成的一种确信的状态;只有当我们社会中运行着的法律被认定为是善的、公平正义的时候, 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就会是发自内心的, 而不是因为受到外在的压力或诱惑, 而是一种理智遵守法律的状态。结合大部分观点可将其定义为:法律信仰是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相协调一致有机统一体, 它是社会主体在法律信念的指引之下, 自觉将法律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并自愿在其支配之下行事。

(二) 法律信仰的构成要素

法律信仰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三项:

1. 法律知识———对于法律的信仰首先必须要信仰法律的人对法律知识拥有一定的认知度。一个对于法律的理解全部都是盲区的人, 他所谓的遵纪守法就好比不懂装懂对法律的一种盲目的服从, 这样的法律认知度并不能使他对法律信仰产生积极良好的感情, 反而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 法律感情———这种感情是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对法律的维护, 对法律的积极遵守, 由于对法律的信服而对其产生的信任感。

3. 法律意志———能够积极主动地维护法律尊严, 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德国法学家耶林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 他的观点是如果要是一项法律得到良好的实施, 要保证其对社会心理上有一定的效能。

二、法律能否被信仰

(一) 法律信仰不是虚幻的

在我国现阶段的法律并没有得到社会大众的足够的重视, 好多人对于法律的理解也较为浅薄, 这就导致法治观念无法迅速扎根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没有真正的法律信仰, 并且现在的很多学者认为法律信仰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他们认为法律信仰是不可以被信仰。其实现实并不是这个样子, 任何法律规则的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跟意义。法律信仰看似抽象, 其实其并非是遥不可及的, 法律信仰就是对法的理念和品格的信仰, 同时也是对自由与秩序、权利与义务调和的理念等超然的东西的信仰, 而不是指对某个单一的法律或法条的盲目崇拜和迷信。

信仰, 是一种理性的价值追求。人是有自在理性的, 当这种公共意志上升为理性的实在法时, 这样的实在法就能保护每一个理性人的利益, 因而人们对法律从被迫遵守到信仰有一个心态的变化, 即从被迫遵守到感情的尊重受信赖, 最后上升到理性的信仰。

(二) 法律信仰植根于一定的土壤

在中国并没有同西方社会那样存在着普遍的宗教情感氛围, 自古以来, 中国就欠缺崇尚法律信仰法律的传统精神, 而且一直以来, 法律被当作是统治者治民的工具, 本身并无公平, 正义, 民主的意味, 自然也难以升华为民众的信仰。中国的法律自产生时起, 就是靠外在强制力迫使公众对其产生畏惧感, 因而其并不具有神圣性。中国古代的封建统治崇尚人治, 在这种以个人的思想产生的专制基础上, 人们很难对法律产生信仰之情。

当下, 也有很多的法律工作者往往对法律缺乏敬畏感, 不严格依法办事, “人情执法”“面子执法”等等时常发生, 其直接后果便是导致公民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产生质疑与抵触心理, 当公众认为法不是自己的, 他们自然会更加的不信任法。诸如河南某市的平坟事件, 当地官员为追求政绩, 违背民意, 强行平坟, 极大的破坏了社会秩序, 抹黑了公权力机关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使得他们更加相信中国的社会不是法治社会, 他们认为领导的意志凌驾于一切之上, 在权力面前法律显得苍白无力。但是社会中的人是需要有一定的信仰的, 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 为所欲为。同时我们的法律工作者也还是应当对法律心生敬畏之心, 敬畏民意, 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

三、如何构建法律信仰

权力应该在一定的程度上被制约, 因为太过于绝对的权力, 很容易滋生腐败, 法律就没办法保障权利的更好实现, 就如韦伯斯通所描述的那样, 必须把行政权力“视为一头关在笼子里的狮子”。我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封建思想对于人们的影响极其深刻, 直到现在, “官本位”思想的余毒依然挥之不去。我国官员队伍中有有些人法治意识贫乏, 缺乏法律信仰, 迷信权力, 玩弄权术。置广大民众利益与呼声于不顾, 践踏法制, 致使民众怨声四起。我们必须清楚, 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 实现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要保持社会稳定并且维护其统治的合法性, 获得国内人民的普遍支持, 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就必须真正尊重法律, 厉行法治, 让名义上的法治变成实质意义上的法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律监督制度, 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在防止权力滥用、徇私枉法方面的重大作用。

我国当下建立起来的一套法律监督机制, 操作性实用性较差, 绝大多数内容大都只是规定了一些重大的原则性问题, 对于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监督的内容则比较少。因此, 我们必须要注意完善法律监督制度, 建立监督功能的道路, 一方面要通过国家立法来细化和完备监督职能的内容, 同时专门机关也应该加强对法律运作的监督。同时应建立违法纠错机制, 对国家行政在执法过程中由于执法问题产生的一系列后果进行及时的纠正, 以警示一切违法行为, 增加其违法的成本, 逐步树立起群众对法律及法治的信心。

四、法律信仰在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法治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对法律的信仰。法律只有才不需要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时候, 也即人们守法是发自内心真实情感的需要, 其才是有效的。违法犯罪数量的减少关键还是需要依靠人们严格自律还有守法, 只有当社会主体忠实的投入其中时, 法治的魅力才会真正得到彰显。法治现代化的实现不仅仅在于法律制度健全, 也不在于社会主体因为迫于国家强制力而对其屈服, 它真正有效得以建立的前提基础是获得公众对其普遍且广泛的认可, 唯有做到如此才能树立法治社会的精神大厦, 法治社会也才能最终建立。

将法律当作一种信仰, 立法才可能科学合理, 公开透明, 从最终意义上成为社会整体民众的参与事业, 成为一项真正反映全体人民意志的自下而上的民主政治进程。法官们才会按公理办事, 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个人, 以一种开放的透明的程序在其中运用法律规则和标准。只有把法律当作一种信仰, 法官柔性地解决问题, 以求软化纠纷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缓和当事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进而通过沟通交涉或对话协商, 而不是靠强制对抗来达成相互之间的妥协与合意, 圆满的解决纠纷。把法律当作一种信仰, 司法、执法人员对才会自觉对法律普遍遵从, 公正司法, 合理执法, 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使当事人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活着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法治建设也是如此, 法治精神是法治建设的灵魂, 当下社会大众的法治精神相对匮乏, 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道阻且长, 需要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

摘要:党中央在十八大上明确将“法治”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去, 其意在让法治成为我们社会大众的信仰, 使法治成为推动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 培育法治精神、涵养法治文化, 已经成为衡量法治文明的新标准, 推动法治进程的新动力。切实严格依法办事, 杜绝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 以权代法, 以言代法, 权大于法的现象, 有效实现“有权利必有救济, 有损害必有赔偿, 有责任必被追究”的现代法治理念, 塑造我们的法律“精确, 稳定, 可靠, 有用”的形象, 进而使人们去尊重法律, 敬畏法律, 信仰法律, 发自内心地去自觉接纳它, 遵守它, 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有建成的可能。

社会心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 均为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年龄16岁~45岁, 平均年龄30岁。

1.2 方法

产后24 h内阴道流血超过500 m L者[2], 子宫收缩时好时坏, 有血块或暗红色血间歇自宫腔涌出, 出血时少时多。产妇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脉搏细速, 精神萎靡, 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产后2 h内严密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子宫收缩情况, 阴道流血与体征是否吻合。同时协助排空膀胱并帮助建立亲子关系。经观察产妇宫缩时好时坏, 阴道流血时少时多, 子宫软有时轮廓不清。根据医嘱给予静脉注入宫缩剂、按压子宫等处理, 子宫收缩仍不理想, 协助医生再次检查确认无其他产科并发症。建立双静脉通道, 保持通畅, 摇低床头, 给予保暖等处理。正确执行医嘱积极治疗, 病情仍不好转, 积极术前准备, 以挽救产妇生命。做好术后护理、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 床铺平整温暖, 以利于休息。针对原因把握时机做好心理疏导。

2 结果

40例产妇中32例产后出血均出现在产后2 h内, 表现为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软, 轮廓不清) , 8例发生在24 h内, 亦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究其原因与孕次、胎次、病理产科、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1) 年龄。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 易导致病理情况的发生;胎次:多胎易发生异常;病理产科: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占第1位。 (2) 社会心理因素。40例产妇均存在不同的社会、心理问题干扰, 以恐惧、焦虑占第1位, 婴儿性别不理想、夫妻不和占第2位。36例经积极助宫缩等抢救治疗, 心理安慰、开导后好转, 4例因子宫收缩乏力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治疗, 无死亡病例。见表1.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无论什么原因所致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抢救治疗措施, 减少和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组原因大部分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保守治疗成功。在观察治疗中我们发现少数产妇精神抑郁, 表现为懒言、哭泣, 配合不理想, 从而导致救治无效, 为挽救产妇生命, 不得不施行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多观察、早发现、早行动、恢复血管容量[2]。本组产妇术后乳汁分泌也不通畅, 由此可见社会、心理因素对植物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很大, 而女性的生殖系统受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主宰和影响, 为此应针对每位产妇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同时要引起产科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2

我院地处偏远的山区县城, 许多群众意识较封建, 年龄、多胎妊娠、生男生女、文化经济落后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导致产后大出血的病例不断增多。本组治疗的产妇中, 有的产妇未婚, 有的已严重超生, 有的夫妻关系不和是因为没生男孩而遭家人歧视。如此种种原因应引起产科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所以在今后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应增加以下内容: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医患沟通, 多与孕妇沟通, 了解孕妇身心情况、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多与家属沟通, 取得家属的配合, 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真实情况, 以便对症处理。医护人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把每一位孕产妇当作姐妹一样对待。有一颗善良同情的心, 真诚地对待每一名产妇, 用温和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 给予适时的安慰、解释, 消除产妇的焦虑、恐惧情况, 同情帮助产妇, 并有理有据地给予开导、指导。从而有效降低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 保障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44-255.

社会心理变迁与人物通讯写作 篇11

在此背景下,人物通讯写作范式也相应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反映出人物通讯内在的演变规律。

价值多元与对象选取的多元化。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情感集中表现在政治性情绪高涨,高层次情感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占主导地位,人们的情感相对单一。受人们心理认知、情感的影响,这一时期媒体大力塑造新中国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报道对象主要是工农兵及党员干部,大多宣传无私奉献、集体主义等共产主义精神。

随着思想领域“极左”倾向的纠正,实践标准的确立,信息传播的发展,政府控制的放松,社会心理认知变得越来越宽容,认知的独立程度提高,价值观日趋多元,对人的评价不再以家庭出身和政治表现为唯一的标准,更加重视人的学识、才能和工作业绩。媒体也不再仅以英雄主义、崇高为标准选择对象,而是强调人物各自的个性即“这一个”,这使得人物的报道面不断拓宽,弱势群体、反面人物、争议人物报道逐渐增多。

思想解放与人物塑造的个性化、多样化。建国后十七年间,对先进人物的报道大多是套用一个概念化模式:政治觉悟高,阶级立场鲜明,道德品质好,这种把先进人物高大化、简单化的写作手段,描绘的都是一个个“神”,可信程度低。这种片面的模式化记录手法,“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愈盛,并走向歧路。此种现象并非只在人物通讯中出现,文学创作中同样存在。抛开其现实原因——政治对文学、新闻写作内在规律的漠视和践踏,当时的政治思维模式也对人物通讯写作手段创新、变革有着一定的制约。

改革冲击了人们传统的政治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思维模式。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格独立性和自主性特点的加强,对平凡人格的关注代替转型前的假、大、空的人物典型,表达多样的人性、人生、情感与精神。同时,人物报道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如配发读者来信、网友留言等;不同的媒体对同一人物的报道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如对任长霞的报道,《人民日报》题为《人民的好卫士》、《百姓心中的丰碑》的两篇通讯,主要是从任长霞工作业绩来再现人物形象,全篇无小标题,叙写方式比较传统。而《中国青年报》分别以《不服输的女警察》、《泪窝浅的女局长》为题,从平实的叙事角度,冷静平和地叙述任长霞的先进事迹,任长霞生前的精彩话语被引出单独成段。《南方周末》登载的《任长霞传奇》,则以“绣花姑娘打老虎”、“为群众落的泪”、“曾经鲜活的爱”为小标题,从平民化视角全方位展示任长霞作为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及情感世界,同时,秉承该报一贯的传统,强调细节渲染,极富感染力。

利益观的变化与主题政治色彩的淡化。随着人们利益观的转变,人物通讯的主题渐渐淡出强烈的政治色彩,人物集体意识渐弱,个体意识渐显;道德烙印渐减,现代意识渐增。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个人价值为集体主义所排斥,极度夸大政治与精神的作用,使价值观念过分政治化,无视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形成一种与平均主义、禁欲主义相适应的价值观。在这样一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行为一切以集体、他人为中心,角色单薄,缺乏个体主人翁意识,同时还成为道德教化的模本。

转型时期,人们的自我主体意识日趋觉醒,“君子耻言利”的传统观念,已被追求物质实惠、实现个人价值的取向所代替。如刘翔,媒体不仅报道了他克服种种阻力,成功夺得奥运金牌、为国争光的事迹,也描述他作为体坛新秀所获得的公众支持与经济效益,向读者呈现出一个健康、有朝气的体坛明星,折射出闪亮的个性光辉,刘翔因此成为时尚偶像。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媒介对民营企业家的报道。经过长达20年的贡献和期待后,民营企业家群体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者”而不是“剥削者”。媒介所持的价值评判标准既不重在“道德取向”,也不重在“集体取向”,媒介看重的是人物在经济领域的贡献。《南方周末》2003年1月1日刊载的《蒋锡培:好风送我》一文中再现了时代赋予这位亿万富翁的特征:富有、有能力、有较强的参政意识和社会活动能力,其经典话语:“我喜欢钱,越多越好,也喜欢名誉和地位。”“财富,在历经嫉妒、仇恨、掠夺和打击之后,终于赢得了国家的尊重、人们的尊重和政治的尊重。”透露出转型后人物通讯传递主题的个体现代意识。

理性的增强与人文关怀的凸现。现代化进程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在认知领域越来越依赖于思维而不是知觉形成判断,在行为领域也变得更加理智而不是依赖于情绪冲动。人物通讯的写作更多地从客观、知性的角度写人叙事,充分表现出媒体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理念突出体现为:不仅要关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更要关注人的社会行为,关注支配这些行为的人的生命、生存权、发展权,人的命运、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物通讯的人文关怀不仅表现在将笔触指向社会的弱势人群,记录底层百姓的生活现实,更体现在对“反面人物”的报道中。如对马加爵的报道,除了一些低俗媒体,大多数媒体并没有把他描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魔鬼,而是极力去挖掘背后的东西,更多地涉及新闻中的人性层面,从而引起全国范围内关于高校安全、贫困生援助诸多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深思。2005年11月17日《南方周末》刊载了《一个农村娃的赌局》一文,讲述了一个不择手段,渴望出人头地、衣锦还乡的农村青年的人生故事,对这样一个“危险人物”,文章一方面突出了其性格悲剧,同时又隐含着对当今拜金主义、拜官主义盛行的社会弊病的批判。媒体的客观与理性能引导人们正确地评价人物,作品中的人文关怀与忧患意识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这也应是新闻从业人员遵循的新闻理念。

(作者单位:湖南衡阳师范学院)

从社会心理角度谈高中物理教学 篇12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过去任何时候相比, 我们现在更加重视人的社会性。中学生是社会的人, 所进行的学习生活当然就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心理是指集体的习惯, 不成文的规定、智力、体力水平、愿望、兴趣爱好及学习态度等。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由此可见, 如果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了解中学生的社会心理活动, 充分运用社会心理方法展开教育教学工作, 则对于调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 怎样才能成功地把抽象的社会心理规律应用到物理的教学实践中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在教学第一线的体会谈谈见解。

一、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作为教育改革具体实践者和教育效果直接见证者, 教师首先应明确社会心理知识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意义。教师在认真钻研本身业务的同时还应熟练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 并用好这一种武器, 使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得到全面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症下药”, 取得显著效果。

二、按照社会心理活动的重要规律———动机、行为规律、

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 营造学习物理的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确定一个目标, 也就确立了一个努力方向, 让学生在目标的指引下, 奋发向上。但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目标等的确立不都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 (教育者、学校) 所决定的, 而且受学生直接学习和生活的具体环境的影响。因此, 一方面要提高对教育的要求, 另一方面非常有必要创设物理学习情境。物理学习的情境和氛围不要仅局限于教室、学校, 还要扩大到整个社会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一处不蕴含物理规律或物理知识, 要鼓励学生多从社会生活中发现物理, 多运用物理, 把物理与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另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课题研究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 做到人人都参与, 个个有课题, 努力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从电冰箱到臭氧层》、《ABS与车轮防抱系统》、《菜刀上的学问》等课题的研究有的是跨学科的, 有的需要用到高科技的知识, 还有的与实践密切联系。所有课题的研究的评价, 我们注重的是整个研究努力的过程而不是重视学生研究的结论。这样, 就能使全体学生都学物理、爱物理、用物理, 形成良好的学习物理的氛围, 从而更有助于物理教学。这样的良性循环一旦形成, 学好物理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三、根据社会心理学的需要理论, 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我们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 同学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 关系和谐发展, 对学生物理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因此, 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发展中学生这方面的需要, 并给予积极的支持引导, 这些表面上看似与教学无关的需要, 一旦得到满足, 有时往往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被社会认同的规律。

在许多情况下, 中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对自己所学的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及对集体的热爱等从根本上说比物质性的刺激对他们的影响大得多。因此, 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 渴望同学、老师、学校、社会的认同。我们可以开展物理竞赛活动, 并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 使学生有机会获得社会的认同。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使学生能认识到物理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意义, 从而形成一种群体心理定势, 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物理。

五、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看, 教师威信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是师生之间积极肯定关系的表现, 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人际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既让人“敬畏”, 又让人“信任”。在物理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有威信的物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正面的, 学生对其所讲授的课会认真学习, 言听计从, 有利于物理思想的渗透、物理方法的探究、物理知识的巩固;相反, 没有威信的物理教师, 在学生心目中是没有地位的, 是会持相反态度的。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 因此物理教师需要从学识上、人格上、情感上树立威信, 从而进行物理教育教学。

总之, 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指导物理的教学实质上是满足学生社会心理上的需要, 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的目的。因此, 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不能单纯依靠某一种方法, 否则容易产生只考虑人们局部“暂时需要”, 难以把学生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学道当如穿井, 井愈深, 土愈难出, 非坚其心正其行, 岂得见泉源也”。只有从知、行两方面潜心努力, 多种方法相互协调、综合运用, 我们才能促使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念, 促使学生综合发展, 也只有这样推进物理教学改革, 增强教学效果。

摘要:社会心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了人在社会活动中的行为。制定学习目标, 创设学习物理的良好情境, 满足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渴望被认同的需要, 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威信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前提。

上一篇:市场支撑论文下一篇:冬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