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因素

2024-07-26

社会心理因素(精选12篇)

社会心理因素 篇1

一个人从刚出生时的自然人到能感知社会并融入社会的社会人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社会化伴随着人的一生, 分为三个时期。在儿童时期, 儿童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行为模仿, 学会了基本的游戏规则, 了解了初步的社会规范, 建立了简单的行为模式;在少年和青年时期, 通过家庭和学校教育, 主要是学习社会规范, 认识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 接受职业培训等。成年以后, 人的社会化学习主要表现为对新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接受和抵制。在这三个阶段中, 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初始学习社会化的时期, 有着其他时期不可比拟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在这个时期, 儿童主要处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环境中。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站, 是儿童实现初级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在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对接, 找到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耦合点。

一、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儿童社会化开始于家庭, 逐步完成于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社会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社会化。初级社会化是次级社会化的基础;次级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的延续。儿童初级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于家庭, 次级社会化过程主要发生于学校和对社会生活的介入。谢维和教授在广泛研究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之后认为, 在儿童初级社会化中, 父母和家庭成员是实现儿童初级社会化的“意义他人”, 而这些“意义他人”带有本能特征, 儿童自身不能选择, 这些“意义他人”过滤和选择社会文化, 作用于儿童成长过程, 扮演主要教育角色, 其作用儿童的方式带有亲情性和呵护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的方式, 其内容主要是对个体进行有关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本领和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和教育活动。所以, 家庭教育是保持儿童有机体健康和儿童早期固有特征的训练, 主要进行满足常规生活所需基本技能训练。随着年龄增长, 儿童在家庭还要掌握初步的社会礼仪及道德规范, 进行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教育, 使儿童在与同伴群体的游戏中, 初步理解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的涵义。心理学研究还表明, 儿童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 儿童与父母的情感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儿童与父母的良好情感是实施初级社会化的先决条件, 如果在这个阶段, 家庭良好的环境受到破坏或出现缺失, 成员之间的亲情出现问题, 将会影响儿童的初级社会化。

次级社会化是初级社会化的继续和延伸, 是在初级社会化的基础上的扩大和发展。在初级社会化阶段, 学校教育是继家庭教育之后的又一重要阶段。学校作为一个专门培养人的教育机构, 按照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 其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是有意识的、系统的、长期的。同时, 其对个体社会化的教育主要以课程为载体, 由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专业教育知识、技能、以教育年青一代成为合格社会成员为己任的专业人员———教师来实施。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向年青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 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以及积极的情感、行为与品格, 引导他们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可以说, 与其他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相比, 学校教育无疑在儿童次级社会化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

导致儿童不完全社会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家庭因素来看, 以下两种家庭结构易导致儿童不完全社会化。一是特殊结构家庭。家庭解体严重阻碍儿童社会化过程。目前我国离婚率居高不下, 离异父母只能有一方抚养孩子, 儿童所接受家庭教育不够完整, 即便是家庭教育依然在进行, 但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已不如以前, 许多离婚者很难在短期内再婚, 形成暂时“单亲家庭”, 家庭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对于再婚者, 孩子接纳他 (她) 也有一个过程, 难以形成连续的家庭教育。二是家庭结构向小型化发展, 独生子女家庭逐渐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在独生子女家庭, 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次数明显增多, 过分爱护, 过分照顾, 过分保护, 过分期望等“四过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家长溺爱子女, 无形中形成了子女自私自利的性格, 有的对子女照顾过多, 使子女形成依赖心理, 缺乏独立意识。这种对子女的过分关注, 不仅延缓了儿童行为规范的形成, 而且造成儿童角色认知偏差、自制与自理能力弱等不完全社会化问题。

二、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环境, 同时还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 是儿童社会化的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国内外研究表明, 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 将深刻地影响其一生, 学龄前期又是接受社会化的最佳时期。虽然儿童随着年龄增长要进入幼儿园和小学。但是家庭对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主导的作用。在家庭诸要素中, 家庭结构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成长及社会化起着很大的作用, 也是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1. 家庭结构及类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1) 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社会化是利还是弊, 在学术界有广泛的讨论。独生子女家庭对儿童的社会化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积极影响。在独生子女家庭, 子女可以充分享受到父母的温暖和关心, 精神上得到满足, 有很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这种感情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愉悦, 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健康、积极进取的品格。同时, 由于子女少, 父母在家庭中的经济负担和压力要比非独生子女家庭少, 家庭经济条件要优越些, 优越的经济基础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物资保证, 同时独生子女的智能和品格也得到较早的开发和培养。二是消极影响。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儿童“成人化”。伙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在独生子女家庭, 由于没有兄弟姐妹, 儿童就缺少了相互之间的学习模仿, 儿童无法从在与别的儿童交往中从“自我中心”中解脱, 去了解关心别人。儿童“早熟”现象严重, 儿童行为模式形成是通过模仿学习周围环境的人的言行。独生子女在家中每天面对的是成年人, 因而对成年人言行的过多模仿易造成“少年老成”现象, 儿童过早地失去了应有的“童心”, 影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2) 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指夫妻双方因离异或丧偶而仅一方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随着人们对婚姻质量的不断追求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离婚打破了原先的家庭温馨, 这种变化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都会产生压力, 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在身心上无疑是一次剧烈的震荡, 易使儿童形成冷漠、孤僻、自卑的性格。

父母离异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控制能力。研究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客观自我控制能力都明显低于家庭完整的子女。二是亲子关系。父母离异对亲子关系消极影响是随着离婚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的。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父母离异而形成的愤怒、被遗弃感、自卑等敌视性情感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延逐渐迁移到离异父母身上而造成对家庭、对父母的离心效应。离异家庭子女对父母的离心效应通常反映在他们对父母的信任感上, 是亲子关系好坏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时间越长, 同时间积累效应而造成的对父母不信任感的影响也越为强烈、越为严重。

2.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培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 是父母的教养观念, 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认为儿童教养方式有两个重要维度。一个维度是向儿童提出要求;另一个维度是对儿童的责任。两个维度的组合产生了如下四种儿童教养方式:一是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向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 并要求他们遵守。他们对子女表现出热忱和爱心, 耐心听孩子的观点,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的决策。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成就感、有高度的自控力。二是专制型教养方式。父母以自我为中心, 要求子女绝对遵循他们所订的规则, 较少对孩子表现温情, 多采用惩罚行为来强制执行自己的意思。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子女易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 在社会交往中人际关系困难。三是放任自流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的行为采取少量控制, 放纵子女的行为或者对其纪律要求表现为不连续性。在这样的家庭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子女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蛮横, 缺乏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不懂奉献, 只知索取, 在社会中很难与人相处。当他们走向社会,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时, 表现出社会适应能力差, 到处碰壁。鉴于此, 父母在培养儿童时要有发展眼光, 要分清爱与溺爱的界限, 着力于培养儿童独立自主意识。四是漠不关心型教养方式。父母在满足了子女基本的生活之后不再尽心尽责, 父母与子女沟通与交流少。由于子女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尊重, 使他们认识不到自身的存在价值, 缺乏感情归属。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缺乏, 行为放荡, 玩世不恭, 易形成冷酷的、具有攻击性的性格, 子女行为问题发生率高。父母应关注子女的身心健康, 要平等地与子女交流和沟通, 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 满足子女对爱的需求。

三、儿童社会化的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对接

儿童社会化首先开始于家庭, 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自己的行为、自己掌握的社会规范、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潜移默化、说教等方式传承给儿童, 使儿童逐渐获得了知识和技能, 掌握了各种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 从一个基本依靠本能生活的婴儿发展成为一个合乎其社会角色系统要求的、被其所在社会环境认可和接纳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儿童都能做到这一点, 当儿童走进学校, 融入社会的时候, 感觉不太适应, 已经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和眼前的规范发生冲突, 究其原因是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没有很好地对接, 没有找到他们之间的耦合点。要使儿童顺利地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 在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应作好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社会角色的塑造和交往能力的训练等三个主要方面与社会因素的对接。

1. 儿童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

社会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团结的一种手段, 儿童要在社会上生存与发展, 必须在与社会规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从众、顺众、谦让、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等一系列社会需要的良好品质。因此, 在家庭中, 父母应重视对儿童这些良好品质的培养。一是建设一个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家庭环境氛围。二是有意训练儿童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儿童良好行为常常是在父母的要求下形成的, 缺乏稳定性和自觉性。因此, 父母对子女最初社会规范的培养应从行为训练开始, 训练可以从儿童最基本的社会礼节开始, 如不打人, 不骂人, 不讲粗话, 爱护花草等等。三是要采取良好的教育方法。如前所述, 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给予子女更多的爱, 要根据子女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行为要求, 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互尊重, 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2. 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

儿童交往是其成年后人际关系的前奏。儿童早期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交往技能, 可能会影响到将来的人际关系。父母要为子女创造与其他儿童交往的机会和条件, 促进儿童交往能力的发展。一是家庭要建立较好的亲子交往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往是人生第一次交往, 这种交往活动对其成年后有重要影响。在交往中, 父母与子女要保持平等的自我状态, 与子女平等交流, 使子女在心理上保持平衡。二是要有正确的交往方式, 成为子女学习交往的榜样。子女的交往首先向父母学习, 这就要求家长在与邻里、亲朋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要对人保持真诚、信任、平等、热情、有礼、友善, 为子女树立良好的与人交往的楷模。三是引导子女与同伴交流。儿童通过与同伴交流, 可以学习如何与人合作, 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 如何求助等, 作为父母要为子女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儿童相处时间越多, 对儿童成长越有利。对儿童之间的交往要注意观察, 适当地纠正子女的不当交往形式, 不断提高儿童的交往技巧。

3. 儿童社会角色的培养

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 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我们培养儿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他们学会做人, 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 儿童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做到:一是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父母要让子女逐渐知道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角色不同, 其社会责任和义务也不同。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对待长辈, 如何对待同伴, 如何对待老师, 如何使自己行为更符合自己的角色。二是培养儿童的角色行为。父母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来塑造子女的人格, 实现对子女的角色期待。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与激励是儿童未来成功地扮演社会角色的动力。三是尽量避免角色冲突。现实生活中, 父母在对子女社会角色培养的时候, 常出现角色期待的冲突。如社会期望每个成员都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而家庭却片面追求智能的开发。有的家长从成年人的思维角度强迫子女做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 导致儿童心理压力增大, 影响儿童社会化的进程。因此, 家长要树立起对子女的正确的角色期待, 与社会对子女的角色期待相协调, 和子女自身的愿望和个性相符合, 促进子女的社会化进程。

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没有明显的界限, 但是不同的年龄阶段, 其社会化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社会化进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家庭作为儿童初级社会化阶段一定要为子女进入学校和社会打好良好的基础, 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 确保社会化的连续性、一致性,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社会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4.54.

[2]马和民, 高旭平.教育社会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280.

[3]黄希庭, 杨治良, 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 (下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1061.

[4]孙新.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学校与家庭教育因素的对比分析.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 (12) :28.

[5]P.H.Musson.Hand 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t.4) .John Wiley.&Sons.365.

社会心理因素 篇2

论文关键词:社会心理因素;孕妇;胎儿

1 孕妇常见心理改变

1.1 焦虑焦虑是因受到不能达到目的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预感到不详和担心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及带有恐惧和不愉快的情绪。适当的焦虑可提高人的唤醒和警觉水平,而过度的焦虑却不利于人很好的适应环境。Spilberger(1983)将焦虑分为两类,一类为状态焦虑,出现在一种特别的时候;另一类为特质焦虑,属于一种长期的习惯性焦虑。焦虑不能直接观察到,能够观察到的是焦虑的直接影响即焦虑转化为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它们可以作为焦虑反应的提示。焦虑是伴随妊娠发生的最重要的心理反应。孕妇因生理的一系列改变导致心理失衡,产生焦虑。焦虑的生理反应包括血压上升、心率加快等。这种状态接近孕晚期越来越严重。主要是对分娩方式、疼痛及胎儿健康的担心。目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的普及使得有的孕妇因为害怕胎儿性别不符合家里期望而产生焦虑情绪。由于绝大部分产妇是初产妇,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对怀孕没有科学的认识,易产生既高兴又担心的矛盾心理。Jonathan等对一个社区大样本(8323例)的前瞻性纵向研究显示,孕18周的焦虑发生率为14.6%,孕32周焦虑发生率为15.6%。

1.2 抑郁抑郁是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通常有较强的隐蔽性。其核心征象是心境低落,愉快感丧失,从而导致活动效能受损。抑郁常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后出现。而妊娠及分娩作为妇女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应激事件。妊娠期抑郁是指在妊娠期间出现的以郁闷、胆怯、空虚感、烦恼、愤怒、焦虑、自卑、沮丧、悲哀、绝望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食欲不佳、失眠或嗜睡、动作缓慢、对日常生活不感兴趣、精力不足、疲乏、自责,甚至有自杀企图,伴有忧伤悲痛的情绪。目前社会环境使得妇女每天要应付繁重的工作,有很多妇女怀孕不是在自己的计划之中,所以产生矛盾心理,既想要孩子又害怕耽误自己的工作和发展,还有的妇女因为家里的期望与自己的愿望相悖逆,却又无法宣泄,因此产生抑郁情绪。不同时期妊娠妇女抑郁的发生率不同。Tesse等报道妊娠16~28周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7%。Lin lomwongse等用EPDS筛查妊娠36~40周的孕妇,高于分界值(10分)的孕妇达20.5%。而国内的仇剑崟等报道妊娠中后期的抑郁发生率为20%左右;Bowen等报道产前抑郁的发生率也为20%。产前抑郁情绪不但会影响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将抑郁状态持续至产后。引起产褥期抑郁。Andersson等报道产前抑郁焦虑发生率为29.2%,而产后发生率为16.5%,并提示孕妇发生抑郁焦虑情绪的要多于产后者。产后由于体内激素的变化以及对分娩后身体恢复程度的担心,也会使产妇产生抑郁情绪。

1.3 恐惧由于孕妇对妊娠的认知缺陷,担心妊娠期间会出现不良反应,过分注重自己的身体变化,稍有不适即产生恐惧不安。有的孕妇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怀孕,害怕孩子有缺陷,也会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孕妇经历过不良孕产史,则更加担心不能顺利分娩或不能生一个健康的婴儿,担心胎儿有畸形,甚至担心在分娩时发生意外而死亡,使得心理压力增强和产生恐惧感。而接近分娩期,因为害怕疼痛的孕妇也会产生恐惧心理。

心理因素与疾病 篇3

专家认为,人的大脑机能是心理活动及内脏的生理与病理活动的指挥棒。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如精神愉快,血流中便增加一种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相反,悲伤、忧郁、焦虑不安,尤其情绪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会严重地干扰人体各器官功能,引起新陈代谢失调,生理活动紊乱,甚至罹患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糖尿病及癌症等病的发生,心理因素在所致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生物遗传与代谢倾向、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但精神紧张或情绪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致病原因。各种引起精神紧张的情绪因素,特别是愤怒、恐惧、焦虑,均可使血压升高。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可使心跳加快,外周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忧心忡忡、焦虑抑郁,神经血管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胆固醇和脂质易于血管壁上积聚,而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并且在情绪激动时,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

此外,在心理和情绪作用下,心脏代偿功能下降,容易发生急性心衰。血小板的黏滞性升高,从血小板释放出血栓烷增多,形成微血栓导致心肌梗塞。

溃疡病情绪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当情绪激动时,胃的紧张性和运动都将减弱。有人把胃肠称为“情绪器官”。如“垂涎三尺”、“望梅止渴”等都说明了消化液分泌具有“心理性”的例子。

精神因素致病应激学说认为,沮丧、紧张、恐惧、暴怒等强烈的精神刺激,通过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通路分泌出较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胃酸分泌增加,胃液的酸性增强,从而引起溃疡病,或抑制溃疡面的愈合,加重溃疡病的病情,甚至出现溃疡急性穿孔、出血。

糖尿病在情绪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中,包括垂体前叶激素释放增多,胰岛素分泌减少,这是引起糖尿病的生理生化基础。

情绪紧张状态时,血液中糖的浓度升高(所谓情绪性高血糖),并可引起糖尿。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血糖的途径是交感系统通过肝神经直接兴奋肝细胞,并通过内脏神经——肾上腺髓质的途径,而发生高血糖效应。如果情绪紧张持久,机体在调节高血糖的过程中,由胰岛制造更多的胰岛素以应需要,最后终于使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因工作过度而衰竭,逐渐趋于退化,从而形成永久性糖尿病。

癌 症大量的临床证明,人的个性特征和情绪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英国医生调查了250例癌症患者,发现其中有156人在患病前有过重大精神打击。其机理研究认为,重大的精神刺激,会使已经变弱的免疫系统更加削弱,防御机能降低,因而容易致癌。动物实验发现,处于紧张状态的动物,白细胞减少,胸腺、脾、淋巴结的重量减轻。

祖国医学关于心理与疾病的关系,远在两千多年前就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深刻的认识。强调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认为人的情绪波动过于激烈或持续长久,可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或者使正气耗损而易受外部所侵。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并认为在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伤心,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心藏神,心伤则引起其它脏腑功能失调。

我们认识了心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就要注意培养乐观的情绪,充分发挥内在的积极因素,去预防和战胜疾病。

社会心理因素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患者, 均为2008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年龄16岁~45岁, 平均年龄30岁。

1.2 方法

产后24 h内阴道流血超过500 m L者[2], 子宫收缩时好时坏, 有血块或暗红色血间歇自宫腔涌出, 出血时少时多。产妇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脉搏细速, 精神萎靡, 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产后2 h内严密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子宫收缩情况, 阴道流血与体征是否吻合。同时协助排空膀胱并帮助建立亲子关系。经观察产妇宫缩时好时坏, 阴道流血时少时多, 子宫软有时轮廓不清。根据医嘱给予静脉注入宫缩剂、按压子宫等处理, 子宫收缩仍不理想, 协助医生再次检查确认无其他产科并发症。建立双静脉通道, 保持通畅, 摇低床头, 给予保暖等处理。正确执行医嘱积极治疗, 病情仍不好转, 积极术前准备, 以挽救产妇生命。做好术后护理、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 床铺平整温暖, 以利于休息。针对原因把握时机做好心理疏导。

2 结果

40例产妇中32例产后出血均出现在产后2 h内, 表现为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软, 轮廓不清) , 8例发生在24 h内, 亦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究其原因与孕次、胎次、病理产科、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1) 年龄。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 易导致病理情况的发生;胎次:多胎易发生异常;病理产科:子宫收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占第1位。 (2) 社会心理因素。40例产妇均存在不同的社会、心理问题干扰, 以恐惧、焦虑占第1位, 婴儿性别不理想、夫妻不和占第2位。36例经积极助宫缩等抢救治疗, 心理安慰、开导后好转, 4例因子宫收缩乏力保守治疗无效行子宫切除治疗, 无死亡病例。见表1.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是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无论什么原因所致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抢救治疗措施, 减少和预防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本组原因大部分为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经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保守治疗成功。在观察治疗中我们发现少数产妇精神抑郁, 表现为懒言、哭泣, 配合不理想, 从而导致救治无效, 为挽救产妇生命, 不得不施行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多观察、早发现、早行动、恢复血管容量[2]。本组产妇术后乳汁分泌也不通畅, 由此可见社会、心理因素对植物神经、内分泌的影响很大, 而女性的生殖系统受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主宰和影响, 为此应针对每位产妇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同时要引起产科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3.2

我院地处偏远的山区县城, 许多群众意识较封建, 年龄、多胎妊娠、生男生女、文化经济落后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导致产后大出血的病例不断增多。本组治疗的产妇中, 有的产妇未婚, 有的已严重超生, 有的夫妻关系不和是因为没生男孩而遭家人歧视。如此种种原因应引起产科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所以在今后的医疗护理工作中应增加以下内容: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医患沟通, 多与孕妇沟通, 了解孕妇身心情况、家庭情况、社会背景。多与家属沟通, 取得家属的配合, 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真实情况, 以便对症处理。医护人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把每一位孕产妇当作姐妹一样对待。有一颗善良同情的心, 真诚地对待每一名产妇, 用温和的态度和通俗易懂的语言, 给予适时的安慰、解释, 消除产妇的焦虑、恐惧情况, 同情帮助产妇, 并有理有据地给予开导、指导。从而有效降低社会心理因素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 保障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44-255.

社会心理因素 篇5

一.诚信度

(1)诚信度:以他人的评判为主要根据来评判某一对象的诚实和守信用和可靠性的程度。包括:

1.个人诚信度:根据某一个人诚信和守信用的实际情况,来基本确定该人诚信度的高或低。

2.群体诚信度:根据一定范围的人群(某个群体)中,诚实和守信用之人数量的多少,来基本确定这个范围的人群诚信度的高或低。(2)相关概念 1.诚信: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诚信:中国的诚信概念重在个人修养。诚与信是相通或相近的,其追求的都是“实”,即真实、实在、实事求是。其区别在于“诚”强调的是主体的自我修养, 而信则是“诚”的外化,是通过主体的实践, 借助于客体的反馈而体现出的一种内外统一的道德品格。[1]

西方的诚信概念:西方的诚信概念重在契约和制度。社会契约论者基本上把诚信视为人的一种然诺、履约的道德规范。[2] 诚信意味着普遍的以信任和承诺、践约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现象,它是观念、行为和制度的集合体。[3]

二.当前中国存在的诚信问题

(1)个人层面:第一,现代人际交往呈经济化倾向,人际交往的功利目的明显增强,导致人际信任的建立带来了极大的挫伤,从而严重败坏社会风气。第二,在日常生活中,个人诚信缺失屡见不鲜如本是做好事却被“反咬一口”,直接加剧社会上诚信问题。[4]

(2)学术层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低水平重复;粗制滥造;泡沫学术;假冒伪劣;学位注水;沽名钓誉;抄袭剽窃;评审立项。学术腐败严重侵蚀学术文化界,贻误人才培养。还可能造成大面积的病毒式传染对全社会造成恶性循环的严重后果。[5]

(3)市场层面:我国目前的经济诚信缺失现象比较严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生产者欺骗消费者,利用生产环节远离消费者而“暗箱操作”,导致假冒伪劣商品泛滥,通过商业欺诈、会计作假、偷税漏税、虚假广告等各种不正当手段得到非法收益,严重违反商业道德。[6]

(4)政府层面:目前政府行为存在的公信力问题有1.行政违法、权力异化、行政腐败等现象。2.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和真实性受到了公众的质疑。3.政府资信传递渠道不畅通、如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瞒报等行为;这些影响了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信任。[7]

三.个人因素对诚信度的影响

(5)1.个人诚信是指一个人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素质和行动准则。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行为处事的道德修养;二是个人的资产信用 ,也就是个人在参与经济活动中与其他经济主体的履约情况。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因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个人是最基础的行为“单位”,政府、企业等可以看成是建立在某种契约基础上的由个人结成的组织,其各种行为活动都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来实现的。[8]

2.个人诚信行为作为一种社会交往行为,意味着把其他与自己相似的个体当做有价值的个体看待,意味着有能力去感受另一个人的内心,以他人的痛苦作为自己的痛苦,从而不去伤害别人。否则将以野兽之间的秩序来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9]

3.市场主体或社会成员面临一个重要的道德选择:是用坚守诚信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还是用不讲诚信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任何一种不讲诚信的行为都根源于行为者在诚信方面缺乏道德自律。[10] 4.综上,个人因素对于诚信度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微观层面上,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除了个人行为产生的对诚信的影响以外,由于机构、群体等作为个人的集合,个人诚信同样以“人”的因素影响其诚信。如企业造假,政府瞒报很大程度上与领导者的诚信与责任相关。

四.社会因素对诚信度的影响

1.与传统社会主要是熟人社会、身份社会不同,现代社会可以说是陌生人的社会、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靠契约关系维系的社会。因此,它所需要的诚信观念和文化应该不仅局限于熟人之间、私人领域,而更多地是应普遍适用于公共生活领域。现代诚信文化包含的基本精神或基本价值有平等、公正、理性、秩序、责任等。其核心观念是实现自身的权利,不损害他人的权利。现代诚信意识或伦理不仅是一种美德或个人修养,也是一种规则伦理或公共道德。[11]

2.在社会诚信体系发达的国家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不诚信所要付出的代价高昂,当失信的收益远小于成本时,理性的行为人就偏好诚信行为。这种制度安排是值得我们借鉴的。[12] 3.一个社会的道德基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行为。通过各项措施加强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对于引导和激励人们自动地诚实守信以贯彻落实各项诚信制度是有显著作用的。在伦理道德的 规范下各类主体就会自觉地选择与其利己主义。[13] 4.社会诚信体系的三个层次:

1.个人诚信。(第三部分已叙述)2.企业诚信。企业是整个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因此,企业诚信是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必然保证.企业诚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诚信,即企业运营中对职工等企业内部的诚信;二是外部诚信,即企业在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在参与经济活动中的履约情况。企业诚信影响面较广,失信造成的损失很大。[14] 3.政府诚信。政府诚信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政府政策的持续性、政府行政的公开性、公正性等。政府诚信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整个社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具有 决定性和导向性作用。政府诚信能保证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持久稳定,能保证国家的兴盛发展。政府失信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甚至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崩溃。[29]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篇6

【摘要】要护士肩负着救死扶伤的光荣使命。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要素。良好的素质修养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条件,是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急、危、重等所有类型的病人的生死存亡,身体健康,也直接反映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一个医院的服务文化。所以,护士的道德水平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急、危、重等所有类型的病人的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 沟通技巧 心理护理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63-01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后,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生活方式疾病和精神疾病有了明显的增长,医学对心理学需要也更为迫切。护理工作也从单纯身体护理走向整体护理,不仅对病人身体疾病护理,也重视评定、处理病人的心理问题,并帮助病人获得良好社会适应。护士的心理素质在临床医疗护理质量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医学模式的改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已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疾病的护理而需要身心的整体护理。良好的护士素质既有助于提高护士自身形象,又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因此提高护士素质很有必要。

1 护士心理学知识的专职化、专业化的意义

1.1 心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护理的工作程序不规范、流于形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心理护理是按护理程序的方法和步骤,即评估、计划实施、评价,针对病人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适应能力进行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心理护理。目前,在相当数量的医院内开展病人心理护理并非是按照这个步骤工作模式进行的,未能因人而异施以心理护理,没能达到心理护理的最终目标-建立健康心理。

(2)护士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及沟通技巧,缺乏与患者交流的时间。

(3)缺乏系统的质量控制管理,尚未建立有效的心理护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在管理方面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和评价也基本局限,护患心理交流传递层面缺乏效果评价。

1.2 建议

(1)设立心理护理专门机构,形成局域

网络,在护理部下设心理健康教育科,由受过高等护理教育并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学教育专家在该科进行心理护理理论、方法的深入研究,制定心理护理的模式及评价方法,对各科室进行指导及质控,在各病区设立一名心理护理带教,由受过专门心理护理培训的本科学历的护士担任负责本病房心理护理的管理。(2)将心理护理相关课程纳入中等、高等继续教育各层次护理教育中。心理护理应渗透到每位临床责任护士日常工作中去,责任护士应与专职护士一起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2 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

2.1 影响 生物医学模式长期影响医疗服务系统,使护理工作者只重视与躯体疾病有关的生理变化,与躯体疾病有密切关系的心理社会因素和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反应却往往被忽视。

2.2 建议 护理理论家Watsan等认为[1],护理的目标是帮助病人达到身体、心理及心灵更高程度的协调,而目标的达到需要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过程及关怀表达,病人感受的关怀越深,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就越高,要提高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必须重视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2.2.1 住院病人对护理人员心理护理评价 病人认为某些表达性护理行为,如护士的善良、温和、周到,对病人的尊重等行为具有很高程度的心理护理,有时护士虽然在病人身旁边,但态度淡漠、情感上与病人距离甚远,因而病人不能感受到心理上的关怀,因而护士怎么做,较做什么可能更为重要。另外,准时发药、护理技术熟练这些工具性行为为病人能够接受良好的心理护理奠定了基础。护士进行护理时的态度是病人更加关注,更加敏感和看重的部分,可以说表达性行为和工具性行为的关怀性并无绝对的先后之分,而二者的有机结合,方能给病人以最大限度的关怀。

2.2.2 护士和病人对心理护理评价的比较 对某些心理护理的评价,护士与病人的观点较为一致,护士认为重视病人、尊重病人、耐心倾听其想法等行为对病人具有最高程度的心理关怀,表明护士开始注重对病人社会心理方面的护理,至少具备了这样的意识,这与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人员学习现代护理理论,具备了现代护理理念,更加重视了护理服务中的对象-病人本身有关,也可解释为护士认为护理技术熟练是理所当然的,因而更注重运用心理方面的护理行为去实施对病人的关怀。

参考文献

[1]楊英华. 护理管理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128 - 129.

[2] 张连荣,池金凤.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 124- 125

社会心理因素 篇7

一、规范对学生的影响

就本质而言, 规范是对成员行为提供的社会控制, 因为规范实际上表明班级希望其成员做什么和怎么做。如果某一个成员干了大家不希望干的事, 就会受到来自集体的制止。每一个集体的规范都有它的特殊性, 外部的社会标准只有被集体接受, 才能形成集体的规范。例如, 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是一种社会标准, 有些班级正确地接受了这一标准, 因而同学们在学习上互相讨论, 集体活动中互相支持等, 这表明他们形成了正确的规范。也有些班级则形成作业上互相抄袭, 老师追问时互相掩护, 这是不正确的规范。规范一旦形成, 就提供了一个参照点, 用以指导行动、评判是非和维持群体生存。因此, 在一个班集体中, 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与其从个体入手, 不如从改变其群体规范着手。这是社会心理学提供的一条典型指导原则。

二、心理相容对学生的影响

心理相容是指班级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一个心理相容的班集体, 首先表现在人们相互了解, 即了解各自的优点, 也了解各自的缺点, 善于按一个人的本来面目来对待他。其次, 成员之间善于运用正常的方式, 取得相似的评价标准, 使意见互相接近。第三, 表现在成员们都在自觉地维护班集体。在这样的班集体中, 成员们态度宽容, 相互尊重, 因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舒适感、安全感和满足感。心理相容是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 是班级共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社会心理条件。

三、舆论对学生的影响

舆论是一种群众性意见, 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 它具有评价的作用。发生在教室里的争吵, 往往会在舆论的压力下而很快平息。舆论能够造成对人的压力, 因而也就能约束每个人的言行。在一个集体中, 正确的舆论能团结群众、鼓舞正气, 防止不良言行的产生, 抑制歪风邪气。在一个班级中, 舆论的导向是会不断变化的。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班级的舆论, 不断地研究它, 及时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四、凝聚力对学生的影响

凝聚力是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在一个高凝聚力的班级中, 成员间的沟通与交往比较频繁, 交往方式以正面的友善的为主;成员参加集体活动的出席频率较高;成员比较乐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凝聚力高的集体中, 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尊严感。班级的凝聚力是在一系列集体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这一系列集体活动不仅要有趣, 而且还要有助于儿童获得成功, 满足他们的某些需要。

五、儿童在班级中的处境与地位对学生的影响

在班级中, 不受欢迎的儿童是些处境不利的人,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虽然也有强烈交往的需求, 有一定的交往标准, 但在同学的心目中形象不佳。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个人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技巧等问题, 通常也表现为以下四种特点:具有攻击行为、具有不良品行、难以相处、其他原因等, 这些非本质的外部因素造成人际关系的障碍。其中, 不良品行是小学儿童中遭同伴拒绝的主要原因。在班级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儿童, 其道德发展也有两个方向。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力求积极地与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如果没有成功, 有些人会采用一切手段竭力吸引同学们的注意, 甚至可能采用虚假的英雄行为或违纪行为达到目的。而另一部分人则表现为孤独, 经常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或到其他班级去寻找朋友。如果在班级中无法改变他们的不利地位, 他们会逐渐地产生不关心集体的冷漠态度。

社会心理因素 篇8

在我国, 高等院校是社会高素质人才的供应基地, 也是一个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摇篮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地方。经过二十多年的跨越式经济发展, 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的阶段, 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与效率越来越多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普通高等院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储备基地, 承担着振兴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我国的战略人才储备水平的重要责任。面对人民群众对于高等院校建设工作的殷切期盼, 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安全部门领导人必须要联合学校的各个其他部门, 展开科学高效的校园内部安全管理系统与实时监管, 从而, 排除影响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的各项因素, 为我国广大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影响我国高等院校校园安全稳定的心理因素

(一) 校方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综合竞争水平不够强, 相比于国外顶级的高等学府, 在校园管理和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 我国的大学综合实力的发展还不够强, 在校园安全管理方面也还残存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其中, 影响我国高等院校的社会因素包过外部主观原因和内部客观原因。从全校的教职员工和后勤人员的心理原因分析上来看, 学校内部的各个院系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食堂、超市、食堂后勤部门, 为维护校园的稳定和安全负有重要的责任。

(二) 管理方式和观念落后

发展高等教育, 需要政府经济补贴的支持和政策方面的倾斜。而且,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方面, 国家的政府财政补贴相对较少, 比如校舍的建设和装修缺乏资金投入, 有的偏远地区的教学楼年久失修, 导致我国的高等院校的教学楼安全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发展存在后劲不足等原因, 必须要进行学校内部的管理方式的改革工作, 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 强调在日常的校园活动干预的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革新落后传统的“老师教课, 学生听讲”教学观念。

三、建设安全稳定校园的对策分析

(一) 高校教育管理层和教师应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

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日常校园管理活动中, 加强对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视程度。在校园安保管理方面, 安排巡逻人员积极展开校园保卫工作, 对于这些特殊时间段的进校人员和出校人员, 要进行必要的问询和信息登记, 这样可以保障学校内部的财产安全和宿舍区域的学生个人安全。还需要加强学校内部报警电话的普及工作, 比如, 湖北大学的内部报警电话是“0722X+110”, 在校园各个林荫道的入口处、教学楼和寝室的大门口应该张贴宣传标志, 让学生群体在遇到校园安全方面的问题时, 可以及时地向校园民警寻求帮助。

(二) 构建学生心理教育的网络体系

近年来, 随着我国普通大学在进行面对社会招生的过程中, 出现了生源中独生子女所占据的比例明显提高的问题。增加了学校负责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困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大学生群体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基础, 是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恶性冲突的本源。在构建校园安全的过程中, 必须要强调人性化管理, 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要特别重视保持校园安全与稳定的问题。除此之外, 还应该针对容易诱发校园安全的隐性因素展开分析, 加强对于在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班级辅导员的心理干预, 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可以在学校的教学楼专门开辟出心理咨询中心, 安排学校内部的心理学教师定期进行接待工作, 为解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提供支持。

(三) 甄别和排除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显性隐患

“安全重于泰山”, 首先要对那些能够引发校园安全稳定的显性隐患加以甄别和排除, 在交通安全方面, 应该根据学校的具体道路环境, 设置交通警示牌, 限定机动车辆进校时的最高行使速度, 在校门口设置减速带。同时, 还应该在下坡和急转弯的区域设置醒目的减速标志, 防止由于驾驶员错误操作带来的校内人员伤亡事故。另外, 对于大型的运输类车辆, 应该进行交通管制, 采取“禁行”管制措施, 杜绝交通行使方面的安全隐患。鼓励校内人员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 在教学楼附近和学生宿舍区域加派监管人手。

四、结语

独生子女追求个性的生活方式, 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 容易出现个体暴力事件, 加之社会风气的转变和价值观的复杂性, 导致高等院校的校务工作者在管理的过程中经常要解决学生之间的冲突。所以学生、辅导员、校方领导应该采取多项互动的方式, 加强相互沟通的质量和频次, 共同解决校园安全问题。

摘要:影响我国高等院校校园安全的因素其实有很多, 比如学生宿舍不规范使用电器、私接乱搭电线会产生火灾, 影响校园安全。校外闲散人员随意进入校区宿舍增加了高校安全管理的风险。食堂后勤管理系统如果进行不规范操作, 也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造成学生大面积食物中毒的现象。本文针对影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校园安全稳定因素的社会心理条件展开探讨, 提出保障高校内部安全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园安全,社会心理,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郑丽萍.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 2011 (4) :101-112.

[2]林礼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4, 23 (4) :111-114.

社会心理因素 篇9

家庭环境因素可能是情绪障碍重要的病理心理机制之一。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系统模式理论认为,家庭是儿童和少年心理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儿童和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和少年在心理生理发育过程中,绝大部分是在家庭这个平衡完整的系统环境中度过的,当家庭环境系统失衡或功能失协调,控制能力减弱,则对子女心身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问题与家庭环境不良有密切关系,如家庭成员间亲密程度低,父母对子女关注和关心不够,或者是父母采用消极的沟通方式,使子女害怕或不愿和父母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再加上学业、成长、经济等原因导致家庭成员间矛盾冲突多,发生争执、对抗,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儿童和少年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研究者对上述家庭也称为“风险家庭”, “风险家庭”还表现家庭成员间缺乏相互支持和鼓励,家庭中缺乏约束和道德准则等特征,这些不利因素都可能导致子女心理发展偏倚,承受能力脆弱,出现心理社会功能不同程度的瓦解甚至破裂,尤其是情感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在家庭系统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和少年的心理健康亦有重要影响。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接纳是子女心理正常发育的重要条件。相反,父母对子女过多的拒绝、否认、干涉,会使子女产生无价值感,无能力感,无位置感,同时又受到自尊心驱使,过分注意自我言行、举止和自身价值,期望得到父母和外界的认可,易导致内心冲突,表现为抑郁、焦虑不安、恐惧、强迫等情绪障碍。另外,父母的过度保护也是一种与子女焦虑、抑郁相关的不良教养方式。

1.1 家庭暴力,父母物质滥用

儿童和少年情绪问题与家庭暴力相关。家庭暴力是一种破坏家庭系统完整性、平衡性的行为。家庭暴力包括躯体虐待,精神虐待和性虐待三种方式。儿童虐待是家庭暴力中一种严重的危害儿童和少年心身健康的行为,尤其对情绪的影响显着。国外研究发现有性虐待史的儿童和少年,早期即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如果性虐待发生在家庭中,则容易反复出现这种行为,受虐儿童和少年的焦虑、抑郁症状十分突出。如果受虐对象是女性,消极情绪更明显,有可能持续终生,儿童期女性性虐待可能是抑郁症的重要风险因子。国内调查发现儿童和少年受虐方式以躯体和精神虐待为常见,由于中国传统上“打是亲,骂是爱”的观念根深蒂固,父母对子女多采取惩罚(主要是打骂)、忽视、拒绝、过度干涉的行为方式来管教子女,受虐儿童和少年多表现自卑,绝望甚至自伤、自杀行为。 物质滥用增加了家庭暴力的危险性,这可能导致儿童和少年情绪问题。父亲长期重度饮酒,发生打骂、拒绝和忽视子女的危险增加,使子女生活在一个不和谐、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易出现焦虑、抑郁、无望感甚至自杀行为。在嗜酒或药物滥用家庭中,儿童和少年出现情绪问题也存在性别差异,母亲有酒依赖,女儿比男孩抑郁明显,而父亲有酒依赖,男孩比女孩易表现为抑郁。

1.2 父母罹患精神疾病

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子女出现各种情绪问题的风险会明显增高。父母患有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或情感障碍,不仅从遗传因素上增加了子女患情绪障碍的风险性,而且患病父母异常的个性、情绪和行为方式也会使子女模仿,表现不良的情绪和应对方式。同时,由于家庭中缺乏凝聚力,组织性差,使子女难与父母相处,冲突明显增多,情感表达和交流少,存在子女自我评价低,应对能力差等不良结局。抑郁症患者消极的社会认知、低自尊和自我控制力差,与儿童和少年的心身健康问题相关。研究发现,若父母一方患有抑郁症,其子女至少有一半会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的子女患重性抑郁的风险较正常对照组高3倍,患恐惧症的风险要高3倍,患惊恐障碍的风险要高5倍,患焦虑障碍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2倍。

1.3 父母离异,子女被遗弃或无家可归

父母离异与儿童和少年负性情绪相关。父母离异,子女被遗弃或无家可归,对儿童和少年而言是一个应激事件,会引发其不良情绪的产生。父母婚姻破裂而离异,子女缺乏父爱或母爱,缺乏双方的关注和接纳,易表现情感困惑和冷漠。当父母相互推卸责任,子女经常被拒绝,甚至被打骂,负性情绪更加突出。在单亲家庭中,父母一方对儿童和少年的过度保护、关注和干涉,子女的焦虑、抑郁和强迫情绪也同样显着。无家可归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几乎每一个无家可归儿童和少年都表现有焦虑和抑郁情绪。

2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与认知倾向

认知倾向对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存在影响。外在事件或父母行为并不直接影响儿童和少年的情绪状态,而是首先影响了他们的认知倾向,才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美国心理学家A.Beck(1976)最早提出认知情绪模型,他认为认知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人们早年经验形成了“功能失调性认知假设”,一旦为某种严重的生活事件所激活,则产生大量的“负性自动思维”, 导致抑郁等负性情绪产生。儿童和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及外界环境的认识和评价逐渐形成,但仍处于粗浅、表面的层面上,对外界环境的信息加工处理一旦出现失误和偏差,产生负性自动思维,形成消极的归因方式,自我评价降低,就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根据A.Beck认知模型发现,如果消极的认知图式被反复激活,则抑郁症状反复发作。一项对儿童和少年抑郁认知的研究发现,目前患有抑郁和抑郁康复后的儿童和少年与从未患有抑郁的同龄人相比,他们的消极图式和负性认知倾向突出,如果这种消极的认知倾向未得以改变,可能还容易复发抑郁。

Arnold也强调了认知评价在抑郁情绪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抑郁障碍的社会-认知心理因素模型说,认为认知和社会应激交互作用,应激源通过认知因素起作用,会使认知倾向偏倚,产生消极的归因方式导致抑郁情绪,而应激源对抑郁的直接作用很小。国外有研究发现儿童和少年在经历家庭破裂,性问题和吸毒等应激情况时,对应激事件不能正确评价而出现认知偏差,多表现情绪不稳定,易烦躁和抑郁,行为具有攻击性。有研究发现消极的认知倾向是儿童和少年抑郁症的预测因子之一。但也有研究认为消极的认知和归因方式对自杀的预测无特异性,不能预测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消极的认知倾向虽然是引起抑郁情绪的风险因素,但并不能说明二者的因果关系,但可以肯定,改变不良的认知倾向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儿童和少年焦虑障碍的研究也证实了存在认知偏差的现象。负性的认知与情感痛苦经验相关联,焦虑程度高的个体存在认知偏差和消极痛苦的经验。高度躯体焦虑的个体被发现趋于回避积极的经历。按照焦虑的认知理论,可以解释焦虑的认知偏差,即焦虑障碍的儿童和少年,往往对不确定的情景存在认知机能障碍或偏差,他们过高估计了危险,低估了他们应对危险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Lazarus深入研究了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为情绪的发生与认知的评价、再评价的过程有关,当这种认知评价、再评价的过程发生偏差,则影响情绪的极性。他不认为认知评价出现一次偏差就导致情绪的改变,而是多次认知评价出现偏差,才可能强化了认知系统,最终形成内倾或消极的认知倾向,并固着下来。这表明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认知心理治疗也需要一个逐步改变不良认知的过程,而非朝发夕改。

3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与个性心理因素

个性心理因素与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相关联。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和少年个性发展存在不稳定性,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波动性情绪。儿童和少年情绪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受到损伤,则表现出情绪问题,如恐惧,焦虑,担忧,抑郁和强迫等。在各种诱因作用下,一些儿童和少年容易出现情绪症状,发现病前多有某种易感素质,即负性情绪与某种人格特质相关联,例如焦虑、抑郁与神经质有关,热心和正面情绪与外倾有关,而不同的个体由于存在个性的差异,其情绪反应和变化也存在不同的差异(Larsen拉尔森 1998)。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多有个性脆弱,过分依赖、自责、被动、胆小等易感素质。国内张亚林、杨德森等研究报告,神经症患者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其罹患某种神经症亚型的倾向性,如焦虑障碍患者病前多表现有焦虑、担心、易怒等人格特征,完美主义人格倾向的人易患抑郁症和强迫症,他们往往追求完美,过度投入工作和学习,过度排除享乐,犹豫不决,过度关注规则、细节和步骤。

儿童和少年的个性心理受到影响而发生偏移,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也很突出。儿童和少年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相关研究表明,品行障碍儿童和少年其情绪问题的发生率较高。一些研究发现,在儿童期有品行障碍的青少年表现情感水准低,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症状明显。边缘型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与情绪障碍的相关程度较高,具有此类型人格的个体,存在情绪的过度反应,情绪平稳程度慢,情绪强度高,对刺激的反应迅速等特点,而且大多数品行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的女性,在青少年早期就存在抑郁或焦虑障碍。但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是各自独立的疾病,还是存在共病的现象,有待深入研究。

4 家庭环境、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是家庭环境、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和少年的认知倾向和个性在家庭系统中逐渐形成和塑造起来,不良的家庭环境必然影响他们的认知方式和个性发展,从而影响其情绪状态。家庭成员间亲密程度低,情感交流少,矛盾冲突多,经常发生争吵,父母打骂子女现象,儿童和少年的个性健康发展受到影响,经常处于应激的家庭环境中,个性多表现为自我抑制、自责、内向、被动、胆小和易发怒等特征,这种个性特征成为消极情绪的易感素质,在外因的影响下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和强迫情绪。同样,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和少年消极的认知倾向相关。儿童和少年消极认知方式的起源是通过对父母的模仿得来的,特别是失败后经常遭到父母的指责和批评而逐步形成的。当孩子总是被父母拒绝和否认,缺乏关注时,很容易认为是自己在“犯错”,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总是“不合理”,就无法形成正性的判断和认知,而出现消极的归因和认知倾向,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也有研究发现,消极抑制,孤僻内倾个性的儿童和少年,多表现为负性归因和认知方式。家庭环境因素、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与情绪的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和个性因素是通过认知倾向为中介产生对情绪的影响,家庭环境因素又影响了认知倾向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产生的心理社会因素是多元化的。除以上三种因素外,还存在其他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但对儿童和少年这一特定年龄段而言,家庭环境因素、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因素是常见和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们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家庭环境因素、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因素的科学认识将为我们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摘要: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儿童和少年精神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它与儿童和少年心身健康发展,人口素质提高密切相关。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主要包括焦虑、抑郁、恐惧和强迫等症状,起病多有诱因和心理冲突,伴有相应的生物学症状,发病率较高,仅次于行为障碍,核心症状为焦虑和抑郁情绪。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病因复杂,除生物学因素外,社会心理因素不容忽视。主要从家庭环境、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等3方面因素来探讨其与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的关系。

社会心理因素 篇10

1 死亡因素

当患者被确诊为癌症后, 其心理活动就同死亡发生了联系, 这种联系将一直伴随着患者, 直到康复或死亡。患者一开始会拒绝接受身患不治之症的严酷现实, 怀疑诊断, 否认自己得了重症, 总觉得自己不会如此不幸, 当确诊无误后, 患者往往对疾病感到愤恨, 抱怨癌症为何偏要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无可改变的事实促使他与疾病妥协, 生存的欲望使他把希望寄托于治疗;在疾病已不可能治愈, 生的希望已经泯灭时, 患者会陷入极度的抑郁之中;最后, 患者将逐渐接受癌症会使自己走向死亡的现实, 抑郁逐渐消失, 心情反而变得比较平静。

2 疼痛因素

疼痛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 如急性疼痛患者常有不悦、烦躁、焦虑等情绪反应。慢性疼痛及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 多数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因久治不愈而出现沮丧和绝望;剧痛还可使患者产生不满、忿恨或愤怒的情绪。癌症患者除了面临死亡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外, 还要忍受癌性疼痛和治疗性痛苦对肉体的折磨, 这种折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更为具体和现实。因此, 临床实行心理护理具有现实性的直接意义。

3 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只对其中起直接作用、并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3.1 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是人类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社会关系之一。因此, 其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在社会因素中居主要地位。

3.2 经济因素

癌症是一种病程较长、治疗手段复杂、治疗费用昂贵的疾病, 患者的经济负担一般是比较重的, 经济状况的变化必然导致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 从而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以上三种因素对患者心理状态的不同影响和患者因此而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 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心境配合治疗。

(1) 对死亡因素为主要影响的患者, 首先应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具体方法可以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介绍相应患者康复的病例或目前医学上对癌症的新成就, 使患者有生存的希望;但对医疗保密的问题千万不能从语言、表情或某种暗示上进行泄露, 否则可引起严重的后果。也可以对患者表现出来的有利于健康的心理反应给予适当的鼓励,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对文化程度较高并且性格开朗的患者, 可以把不良心理对疾病的影响讲给他听, 使患者了解心理因素同疾病的关系, 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性格开朗、情绪饱满并有战胜癌症信心的患者, 治愈和自愈率比较高。

(2) 对疼痛为主要影响的患者, 除配以必要的止痛手段外, 还应根据心理状态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和感知程度的原理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如适当转移患者注意力, 听音乐、戏曲、相声, 下棋、绘画、书法等, 但忌过于疲劳, 达到乐而忘痛就可以了;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也可进行适当暗示, 鼓励坚强的意志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可以使患者端正对治疗性痛苦的态度, 从而减轻或消除治疗性痛苦的影响。

影响护士社会地位的因素 篇11

(湖北省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湖北武穴435411)【摘要】为什么会出现重医轻护,中国护士地位为什么比不上国外许多国家?我认为造成中国护士社会地位不高的核心因素是职业技术含金量不高,而影响中国护士职业技术含金量的因素有:不合理的教育体制使新护士素质普遍下降;医院利益冲突造成护士劳动强度大,护士在护理研究方面精力有限;医院对护士的管理模式缺乏激励机制,造成护士职业发展前途不明朗,护理工作不能细化、精化;男尊女卑的文化背景使护士没有话语权,院领导对护理工作支持力度不够。所以护士地位的提高,有赖于国家在护理事业上的不断改革,创新和细化,也需要全体护士同仁继续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关键词】护士地位;影响因素;职业含金量;医疗管理体制【中图分类号】R7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28-01 1、护士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职业技术含金量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各种工作千差万别,每种工作的劳动强度不一样,所承担的风险不一样,所担负的责任不一样,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一样,当然劳动报酬也不一样,职业技术含金量是职业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一种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高,工作程序越复杂,需要付出的努力越多,能够入行的人就越少,职业地位就越高,一种职业如果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从事,职业地位就不会高,如农民工的地位不可能高于工程师,也就是说职业地位与职业技术含金量成正比。做一个好护士需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沟通技能、沉稳的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什么护士地位比不上医生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护士虽然比医生辛苦,还要总上夜班,干的活比医生又脏又累,但与医生相比,护士所从事的工作相对简单些,担负的责任也小一些,所以护士地位不可能高于医生;二是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基本素質还较低,与岗位职责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护理工作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对生理、心理、文化的需求,护理工作得不到患者完全的认可,从而影响了社会对护士职业的评价。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患者对护士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如果中国有适宜护理事业发展的土壤,护士努力提高职业含金量,护士地位就会自然提高。 2、现今影响护士职业技术含金量的因素①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造成新护士素质普遍下降:现在我国教育体制存在很大问题,各种大学、中专遍地开花,相当部分学校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有许多成绩非常差、不好学的学生涌入大中专校门,并且很容易毕业,造成大中专毕业生素质普遍下降。这也是现今新护士素质普遍下降的一个重大原因。俗话说朽木难雕,培养一个护理人才是需要一定素质的,护士基础素质差严重影响了职业技术含金量的提高,这在基层尤为突出。②医院利益冲突造成护士劳动强度大,护士在护理研究方面精力有限:利益冲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我国表现尤为严重。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央政府资助在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中的比例从32%降到15%,再加上地方财政支持乏力,医疗机构不得不进入尚不完善的市场,在此背景下,医院二级核算经济管理制度、医疗服务和经济指标直接挂钩相继出现,获取利润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的首要利益,再加上超低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便产生了“以药养医”现象。医院为了节约运行成本就拼命地压缩护士,护士劳动强度大、工作杂,当护士身心疲惫,把能安心在自己床上睡上一觉当作是一种幸福的时候,护士只能是忙于应付日常临床工作,哪有精力去搞护理研究。③医院对护士的管理模式缺乏激励机制,造成护士发展前途不明朗,护理工作不能精化、细化:在美国,护士的职业地位排名第四。同样是护士,美国护士为什么地位比中国高那么多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护士分级管理制度尚未形成,现今医院对护士的管理模式缺乏激励机制。在美国,护士级别考试异常严格,护士级别和能力是一致的,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薪水有很大差距,职责明确。如助理护士,待遇:平均年薪为$1.7万,职责:在注册护士指导下做些基本病人起居和卫生的护理。护理医生,待遇:平均年薪为$6~9万,职责:可从事相当一部分医生的工作,履行某些医生之前或代医生会诊的职责,如搜集病史等。美国在护理管理上采取的是激励机制,分工又细,护士能充分发挥潜能,所以涌现出大量的护理专家。而中国护士分级管理基本没有实行,低年资护士和高年资护士工作职责、薪水差不多,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薪水差别不大,护士感觉有力无处使,职业发展前途不明朗,所以工作机械,缺乏挑战,护理工作不能精化、细化;另外媒体也常常只是宣扬护士如何地吃苦耐劳,很少从技术层面上去宣传护士。种种原因造成,中国护士给人们的感觉就像是侍候人的,没有技术含量。④男尊女卑的文化背景使护士没有话语权,不利于护理事业发展:在中国,男尊女卑是社会普遍现象,尽管新社会妇女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并未根除。在大多数医院内,院领导班子中很少有女性,护士没有话语权,护理事业发展得不到领导大有力的支持,不利于护理事业发展和护士成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多部门干预及多头领导现象,使护理管理者无所适从,难以制定完整而有效的发展计划,从而影响了护理学科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二是医院管理工作者对护士培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投入不足,机会较少;三是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需要人力、物力、行政、后勤、医院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医院支持系统跟不上,优质护理服务难以实施。3、结论职业的含金量决定职业地位,中国护士地位不高,主要是由于国家管理体制造成中国护士职业含金量比不上国外许多国家。护士地位的提高,护理工作不断的创新和细化,并能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有赖于国家在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上不断改革,也需要全体护士同仁继续作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参考文献[1]王群.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593—594[2]林京.加拿大温哥华总医院护理见闻.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7—638[3]郑玉美.整体护理开展的阻碍因素及干预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2)952——953

社会心理因素 篇12

关键词:快时尚,社会心理因素,环保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 20世纪初兴起的高级时装以手工定制, 做工精良, 用料上乘, 款式经典, 流行的规模、范围和时间都较长, 堪称“慢时尚”。21世纪却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 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 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甚至社会文化都向数字化方向转变。我们每天被信息包围着, 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服装领域, 商业利润的刺激使高级定制曲高和寡, 高级成衣融合了艺术与商业等要素, 它的流行和传播摆脱了传统的桎梏, 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国际时装周上的高级成衣很快会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传播向世界各地。快餐式的消费主义主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稍不留神, 我们就会被时代淘汰。作为产品供应者, 只有迅速将潮流信息和时尚元素通过产品展现给消费者, 否则企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近年来, 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 国际一线服装品牌遭遇寒冬。然而, 以Zara、H&M、Mango为代表的“快时尚”服装品牌却作为新兴力量逆势而上, 在全球迅速拓展市场, 形成新型品牌营销和服饰消费模式, 在中国服饰行业掀起了一股“快时尚”潮流, 成为时尚人士不可缺少的产品, 对本土服饰品牌造成巨大竞争压力, 致使后者开始寻求转型。本文立足于“快时尚”服饰现象, 分析“快时尚”的特点、成功原因、带来的弊端、未来前景, 从而为本土服饰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快时尚”的特点

(一) 反应快

所谓“快时尚”, 即“Fast Fashion”, 是用来描述以最新时尚流行趋势为基础、设计生产迅速、价格便宜、以主流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的服饰产品。这些服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所需的时间很短, 而且价格便宜, 主流消费者可以通过很低的价格享受到当下的流行服饰[1]。

“快时尚”的首要特点是“快”——快速的时尚反应、快速的供应链系统、快速整合设计、快速上架、快速的信息反馈和全球物流调拨以及快速下架等。新款式一出现在T台上, 立刻就会画板、上生产线, 几星期后就会低价出现在各大零售店中。可以说, 它们不是服饰时尚的创造者, 而是时尚的传播和反应者。“快时尚”企业往往拥有强大的设计团队, 搜集并整合最新的时尚流行元素, 当然, “快时尚”的一大优势在于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带来的货品高流转。例如, Z A R A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一年能够推出2万多件新设计的服装, 平均每周会更新2次新货。从市场调研、产品创意、企划、设计、打版、生产、物流到上架, 其产品开发周期可缩短至14天。快速的上架、快速的下架, 可大大降低风险, 提高产品的有效性、适销性, 从而扩大市场规模。相比那些提前12个月, 甚至更久时间进行新品开发的传统品牌, “快时尚”品牌具有作战快捷的优势[2]。

(二) 价格亲民

“快时尚”另一个竞争优势是平民的价格。如图1、图2所示, 有人对H&M、C&A、Z A R A和优衣库进行调查发现, 这四个“快时尚”品牌的消费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 其中又以“公司职员”和“学生”为主。这类群体的收入不高, 属于中低档消费者。而“快时尚”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 价格低廉, 消费者花费不到顶级品牌十分之一的价格, 即能享受到顶级品牌的设计, 属于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时尚”[3]。

二、“快时尚”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

(一) 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快时尚”满足了消费者求新求异的着装心理。21世纪的年轻人往往追求个性, 而服装是表达其个性、自我概念的主要手段。他们希望自己的着装能够获得肯定和赞赏, 最忌讳的便是撞衫。“快时尚”没有固定的符号和象征, 它就像百变脸谱, 追随时尚就是它的风格。它受T台流行风格、名人外貌、对“新奇”的渴望三要素的驱动, 尤其是媒体对以上三要素的呈现, 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 激发了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4]。在“快时尚”品牌店里, 服装款式众多, 风格多样, 库存却很少。在ZARA店铺中, “一站式”购物体验是卖点, 店内产品系列界限明显, party装、职业风格、基本款、街头风格等, 有的款式即使好卖也不补货, 让消费者感觉到喜欢的衣服如果不买, 下次来可能就没有了。这种饥渴营销手段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需求。而H&M主要的营销战略是以低价和时尚设计赢得中低端市场, 与国际大牌设计师的跨界合作将高高在上的设计师服装变成大众产品, 从欧美乐坛“一姐”麦当娜到时尚偶像凯特·莫斯, 再到著名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 都为H&M设计过服装。尤其是H&M的限量版跨界系列, 一经推出便被消费者抢购一空, 极大满足了消费者的时尚追求。

(二)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快时尚”在价格亲民的同时, 为消费者提供了贵族般的时尚体验。无论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服装一直是阶层、地位、权力的象征。美国社会学家韦伯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考察了19世纪末美国上流社会的服装行为, 指出服装是社会上层显示经济地位的手段。服装时尚的传播方式之一是自上而下传播, 其原因是基于社会下层对上层社会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模仿, 这种服装行为便是从众心理的体现。

21世纪的社会分层依然存在, 但不同的是, 现代的科技和信息手段有助于社会中下层更便捷、更迅速地捕捉上层的生活方式。在服装时尚领域, “快时尚”让“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有形差距缩短了。在这点上, H&M敏锐捕捉到消费者的心理, 从2006年起, 便开始尝试做明星系列, 负责人让明星描述自己想要做一些什么风格的衣服, 然后让设计师根据这些描述提供设计图让明星确认、修改, 最后再让明星亲自出镜拍成大片。2012年, 贝克汉姆出境的H&M男士内衣系列就十分畅销。如今, 越来越多的明星和名媛加入到“快时尚”的行列, 形成一种高街时尚, 即便是英国凯特王妃也会将“快时尚”品牌作为日常服饰。作为普通消费者, 在“快时尚”品牌店里可以用99元买到心仪的明星产品, 其提升着装品位和社会地位的消费心理得到极大满足。

三、“快时尚”的弊端

(一) 不环保

商家与时尚界合谋而成的“快时尚”概念实际上是一种商业策略, 它以简化购买周期过程、缩短新品上市的前导时间为目标, 从而满足处于高峰时期的消费需求[5], 让全球时尚人士为它买单, 但为此造成的全球服装类商品淘汰现象也触目惊心, 造成了资源浪费。因为“快时尚”服饰价格相对便宜, 许多女性在商家刺激下, 往往冲动消费, 结果买回家就压箱底, 没有机会穿。据报道, 英国每年有25%的新衣服被压箱底, 造就了巨大的“国家级衣橱”。中国的数字同样惊人, 《文汇报》报道, 上海的居民家庭, 每年淘汰的废旧衣服有13万吨!

此外, “快时尚”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特点决定了产品成本底, 质量差。“快时尚”品牌服装往往有多重面料构成, 因需要快速出厂、快速上架, 故在标注中常出现错误和混乱现象。纤维含量是消费者选择服装的主要依据之一, 也是穿着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快时尚”的生产商不会使用昂贵、舒适、耐用的面料来制作服装, 低廉的成本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 部分服装不进行检测或按生产投料比标注纤维含量。2013年11月, 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公布70款“快时尚”服装比较试验结果。检测结果显示, 货号83328252-42-B4的MANGO牛仔裤明示纤维含量为棉97%, 氨纶3%, 但实测值显示为棉95.3%, 氨纶4.7%, 存在纤维成分含量名实不符的问题。GUESS货号为P32H2600000的女式机织服装存在耐水和耐汗渍色牢度不达标的问题。

服装的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不合格, 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和正常穿用, 如和其它衣物混洗, 极易沾色, 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3年, ZARA的产品至少有12次涉及质量问题。其中有不合格的凉鞋;含绒量未达标的大衣和羽绒服;色牢度、耐酸汗渍、耐碱汗渍、耐湿摩擦不合格的衣裤, 甚至还有有害物质超标的儿童服装等。此外, H&M、VEROMODA等品牌也不断爆出产品质量问题[6]。另外, 制造涤纶和其他合成纤维, 要消耗大量的原油, 而各种染料和添加剂, 不仅污染环境, 而且通过皮肤或者呼吸道危害健康, 越是频繁穿新衣服, 受危害的机会就越大。

(二) 刺激非理性的消费观

“快时尚”使消费者成为时尚的奴隶。因为时尚潮流往往只在旦夕之间, “快时尚”的快速特点决定了消费者必须快速淘汰服装, 在追逐时尚的道路上奔跑, 成为时尚的奴隶。在中国, 很多消费者对时尚的理解并不成熟, 他们认为穿上国际知名品牌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尤其对“舶来品”情有独钟。于是, 那些“快时尚”与国际知名设计师跨界合作、政治人物及明星名模的穿着的所谓国际名牌, 就让消费者为此买单。

在刁顺《制衣工和消费者都累“快时尚”让整个地球买单》一文中, 作者说道:“姑娘们在时尚面前变得贪得无厌, 总想拥有最新款的衣服。……即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 ……消费能力有限又赶时髦的人, 不愿意错过每一次的‘好机会’, 恨不得买上十件八件。然而, 衣服买回家后很多就放在衣橱里, 再也不会看第二眼, 因为下一周会发现同样低价的新款, 更加吸引人眼球。”确实, 在促销折扣的刺激下, 大量年轻的消费者不知不觉被卷入消费漩涡。“快时尚”在推动时尚全球化的同时, 刺激并引领着消费主义价值观。

四、“快时尚”的发展趋势

在发展的过程中, 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存的。短短10年, “快时尚”品牌抓住时代机遇, 在全球发展壮大, 但在2013年, 在中国的一些“快时尚”品牌却面临着经济下滑大环境的困扰。如美国G A P、瑞典H&M、西班牙Z A R A、德国C&A、日本优衣库几乎都出现了产品线收缩的状况。究其原因, 是由于绿色环保、可持续长远发展是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而“快时尚”品牌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却与之相悖。对此, “快时尚”应该居安思危, 及时作出革新, 才能继续保持品牌扩张的神话。

(一) 绿色时尚

消费者购买一件服装的时候, 不仅购买了服装本身, 还购买了无形的运输成本、原料采集和生产制造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及环境污染成本。而减少服装对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少购买, 延长服装穿用周期。对此, “快时尚”品牌应该革新品牌核心理念,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建立能源节约、低碳环保型发展模式, 引领绿色时尚。在材料选择上, 可以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特征选用可循环利用的无毒害纤维面料与辅料。如对聚酯饮料瓶进行回收、清洁、压碎后重新制造母料, 再纺成高质量的纤维, 或者采用循环回收的人工合成环保纤维。事实上, “快时尚”在转型环保方面已经展开了探索。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期间, H&M与纽约Barneys赞助了一场“环保时装秀”, 展示了玉米纤维、牛奶纤维等制成的环保纤维面料。

(二) 明确品牌特色

在信息和商品全球化的作用下, 当今的时尚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 20年前, 时尚是有统一标准的, 每一季的时尚某种程度上是被巴黎定义的。而现在有太多的时尚、信息和趋势同时存在。20年前, 设计师们一次制作一个大系列就可以了, 而现在要同时做好几个系列, 还要不断往里面添加新的系列。每一季都有3至4个流行趋势同时存在。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 人们都在接触同样的大量时尚信息, 从时装秀到明星的穿着、时尚杂志、时尚博客、电影、音乐节等等。

可见, 时尚趋势在变得更分散更复杂的同时, 它的地域化也在消失。现在每个国家的畅销款几乎都是一样的。《纽约时报》时尚写手Alexandra Jacobs在2012年曾形容去纽约第五大道逛ZARA新门店的经历, 让她想到了Prada、Alexander Wang、Balmain以及其他一线品牌。因此, “快时尚”需要加大品牌自主创新力度, 坚守品牌风格, 而不仅仅是反应甚至抄袭。例如, 优衣库和无印良品主要以基本款自由“百搭”为特色, 虽然时尚性差了点, 但消费者总能在里面买到可靠的打底服装。

总而言之, 在从有标准周期的、地域性流行趋势到分散的、全球一体的时尚变化中, “快时尚”既是受益者, 也是推动者, 它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及亲民的价格满足了消费者提升社会身份地位的心理, 但也导致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资源浪费和环保问题成为制约快时尚品牌发展的绊脚石。因此, 快速发展的“快时尚”品牌应该适当放缓脚步, 思考未来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Muran, Lisa.Profile of H&M:A Pioneer of Fast Fashion[J].Textile Outlook lnternational (July 2007) :11-36页

[2]徐来彪.快时尚品牌风起云涌.快时尚品牌研究 (一) [J].中国服饰, 2011 (07) :31页

[3]杨楠楠, 郭燕.“快时尚”服装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及启示[J].商业时代, 2013 (05)

[4]Barnes, L.and Lea-Greenwood, G.Fast Fashion in the Retail Store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Distribution Management Vol.38No.10.2010:760-772页

[5]Barnes, L.and Lea-Greenwood, G.Fast fashioning the supply chain:shaping the research agenda[J].JournalofFashionMarketingandManagement.VOI.10No.3. (2006) :259-71页

上一篇:CSAMT论文下一篇:汉语言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