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现象

2024-05-17

社会心理现象(共12篇)

社会心理现象 篇1

一、“伪娘”的来源

“伪娘”来源于动漫和电玩界,是一个汉语ACG界的名词,指的是有女性外观特质,但生理上是男性的角色或人员。在日文ACG界中以“男の娘”来对应伪娘。被称得上为伪娘者,虽生理上为男性,容貌多天生有女性化的美,身形也不会如一般男性般壮大,从外观上与女性相近甚至无异,甚至在非生理性别本位的社交场合采以女士身份打扮参与[1]。

随着社会的发展,“伪娘”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伪娘”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对这一“新观念”我们该持怎样的看法?透过现象,看其本质不难发现其主要原因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关系以及大众媒体的传播是分不开的。

二、“伪娘”现象产生的社会探究

根据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青少年性别角色发展的中心任务是获得性别角色的同一性。在这一时期他们需要确定自己要承担的角色,把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人统一起来,病对儿童期的各种同一性成分进行整合,寻求连续感和一致感[2]。而“伪娘”这一现象恰恰反映出了男性在自己性别角色定位上的不统一性和不一致性,其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不当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基础,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童年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的教育在以后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家庭教育若是不当,或多或少的会影响个体心理健康成长。当今,面对生活的压力,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很少将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在成长的关键期疏于正确教育引导。也不乏有些家长,对于教育知识的匮乏,根本不懂如何去教育孩子。或是直接将孩子让长辈来带,特殊的情感关系,以及不当的教育观念,而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科学家科尔伯格认为,性别认同是认知发展的结果,他把儿童的性别角色的确认划分为三个阶段:基础的性别认同阶段、性别确认的稳定阶段、性别确认的坚定阶段[3]。儿童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差异,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这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元素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西方文化被广泛接受,甚至模仿。例如,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关注美容、护肤,学习韩国人化妆,开始关注时装打扮。这与传统男性的阳刚、粗狂截然相反。

(三)学校教育的角色缺失

一个人社会化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学校教育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一个人性别角色是后天习得所获得的,是后天生活积累的结果。然而,现在的学校并没有提供一个很好的性别习得的环境。一个人在开始初入校园,接触的便是女性教师。审视现在的幼儿园,清一色的女性教师,从一入幼儿园,直到幼儿园结束,接触的男性教师少之又少,甚至有的幼儿园都是由女性教师组成。现在的小学,能够接触的男性教师也是非常的稀少。儿童的认知从观察开始,模仿能力极强,在这样的环境下,儿童所模仿的自然是女性的行为,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下行为、心理便倾向女生化。加之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们越来越重成绩,压制男孩个性,认为越听话的孩子,学习越认真,相对的成绩也会越好,在这种压制下,男孩的气概得不到发展,而趋于女性化。

(四)大众媒体的传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对媒体的接触无处不在,受到的影响也越来越多。通过媒体传播的各类选秀节目越来越多。回顾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李玉刚,穿着中国古典服装,加之一曲《新贵妃醉酒》被人们熟知,也正是由于他的男性逆转女性的装扮以及唯美的表演也使后来者不断模仿,一时间也成了一种风潮。而青少年通过媒体接触这类的节目不只是娱乐而已,其内心也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G.H.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认为,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影响。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他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4]。然而青少年处于这种“自我与客我”的统一,对媒体的接触受同类群体的影响较大,为了避免孤立,他们在同类群体的作用下,去接触普遍多数人接触的事物,而这也加大了媒体的传播速度。透过这一选秀节目不难发现,“伪娘”现象在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伪娘”现象的本质思考

社会学认为,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看似简单的“伪娘”现象,背后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原因。这一现象看起来仅仅是个人的行为,透过这一现象,寻其本质,也反应了一定的社会现象。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伪娘”仅从表面看,仅仅是一种性别取向,一种自我的性别定位而已。但是事实上,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论是正常生活中,还是在在电视节目中,那些男性女性化的种种做法,为了博得大众眼球,获得评委认可,这也恰恰是社会现象的折射。

随着这一现象的凸显,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这样的现象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性别认同对一个人的人格和心理健康以至于今后的生活都有巨大影响,的确需要有良好的引导和健康的环境支持。我们可以理解宽容伪娘现象的存在,但是绝对不支持其成为一种风尚。

参考文献

[1]李进超.身体表演的性别身份[J].兰州学刊,2012.5.

[2]何先友.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海晓龙,高鸽.“伪娘”现象的社会学解读[J].黑河学刊,2011.

[4]卜卫.大众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社会心理现象 篇2

1、关系越好的,往往是最爱损你的和他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你的毛病他们永远比你更清楚。碰到你以前喜欢过的人,他们总是特别激动地喊你快看快看。有了小秘密,总是第一个想跟他们分享。其实最关心你的,永远是那个最爱打击你的。

2、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

口袋装着刚买的手机,在公车上生怕被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查看手机是否还在。这一举动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手机被偷走。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这就是着名的墨菲定理。

3、心里不开心,动笔写下来

这是个漂亮的疏通方法。因为“写”这个动作,本身具有觉察、及统整思绪的功用。“写”,能将情绪能量从虚无的“下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原先感觉“我心中波涛汹涌”到“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焦虑下降,也就启动情绪疗愈。

4、炫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

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种内心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东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拥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羡慕来建立自信。不向别人晒自己的幸福会憋死你么?如果会,好问问为什么。记住:生活不是演戏,自己精彩就好!

5、女人爱叨叨

心理学研究显示:男人一天平均说2000个词(远古时男人狩猎养成的习惯),女人一天要说7000个词(远古时女人采摘蔬果养成的习惯)。工作一天回家,老公的那2000个词在公司就用完了,回到家就想着休息休息;而老婆还有5000个词没说呢,回到家总要把一天的词说完才能睡吧!然后很多杯具就这样产生了!

6、悲伤时的眼泪含有害物质,强忍等同自杀

人悲伤时掉出眼泪中,蛋白质含量很高。这种蛋白质是由于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压抑物质积聚于体内,对健康不利。专家研究发现,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哭吧哭吧,不是罪!

7、回复短信的速度

一个人喜欢你的程度,和他回你短信消息的速度,一般成正比。如果你的另一半回你消息越来越慢,恭喜你你基本已经被取代了,准确率超高!

8、你怕麻烦别人吗?

其实这并不好!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换句话说——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好感,主动开口是没坏处的。

9、改变心态

把你所有的不幸总结成一句话,然后问问自己:“3年后,这对你还重要吗?”

10、管理心理学

一个值8000元的人,就别讨价还价只愿付他7500元。即使省下了500块,实际上却凉了他的心,一有更好的机会,人家拔脚就走。相反,痛痛快快付他10000元,他会拿出两倍的能耐为你卖命干。记住,宁可花两个人的钱去招一个好人,也不要用一个人的钱去招两个差人。

11、食指长文科好,无名指长数学好

英国巴斯大学量度过七十五名七岁小童的右手手指长度,发现“手指比例”无名指较长的小童,数学成绩较好。食指较长的小童,英文成绩较出色。同样计算方法亦可用在成年男女上,成年女性“手指比例”通常是一,即食指及无名指长度相等,成年男性则多是无名指较长。

12、关于哭泣

88.8%人哭后情绪能得到改善,只有8.4%的人哭后感觉更糟;70%的人哭泣时不会躲着他人;77%的哭泣是在家里发生的;什么时间比较容易哭泣?39%的哭泣发生在晚上,下午6点到晚上8点,是最容易掉眼泪的时间。

13、逆反心理

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男洗手间里挂上禁止涂鸦的牌子。其中一块警告:“严禁胡乱涂写”。另一块以相对柔和的语气声明:“请不要胡乱涂写”。然后调查挂牌子的洗手间里被涂写的数量。结果挂“严禁胡乱涂写”牌子的洗手间,被涂写的情况更加严重。

14、如何认识你自己

人一定要想清3个问题:第一你有什么,第二你要什么,第三你能放弃什么。对于多数人而言:有什么,很容易评价自己的现状;要什么,内心也有明确的想法;最难的是,不知道或不敢放弃什么——这点恰能决定你想要的东西能否真正实现,没有人可以不放弃就得到一切。

15、撒谎的孩子有出息

国外研究发现,50%三岁孩童会说谎,四岁会骗人的占90%,12岁的儿童几乎都会撒谎。孩子撒谎,其实是认知发展的标志。认知功能发展越健全的孩子,说谎技巧就越高明,因为他们有办法圆谎。孩子撒谎有可能是早慧的体现,这些人,成大以后更可能成为领袖人

物。

16、将快乐传递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快乐情绪的影响,可远达三层外的人际关系。认识快乐的人,会让你变快乐的几率增加15.3%,认识有快乐朋友的朋友,增加9.8%。

17、怀疑自己答错了,改不改答案?

做完答卷,检查的时候发现两个答案不知道选哪个,这时候该不该改答案?调查显示:55%的人认为改答案会损害成绩,只有15.5%认为会改善;但实际的情况是:58%把答案改对了,只有20%把对改错了,还有22%把错的改错了。因此,下碰到这种情况:改!

18、这样的心理调节你做的到吗?

①把看不顺的人看顺;②把看不起的人看起;③把不想做的事做好;④把想不通的事想通;⑤把快骂出的话收回;⑥把咽不下气的咽下;⑦把想放纵的心收住。其实你不需每时每刻这样做,但这样多做几回,你就会:①情商高了;②职位升了;③工资涨了;④朋友多了。

19、贝勃规律

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贝勃规律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20、其实人生只有900个月!

事实上,你可以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够了。每过一个月,就在一个格子里打钩。你全部的人生就在这张纸上。你会因此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你的人生将是如何度过的?

21、胡闹有时候是一种依赖

高三之心理怪现象 篇3

案例1

我是一名住校生,一直以来都是吃得香,睡得好。可上高三之后,我总是情不自禁地陷入恐惧之中,老觉得我住的寝室外面有鬼。因此,每天上完晚自习一回到寝室,我就赶紧洗漱,然后第一个钻进被窝。等寝室灯一熄,我就再也不敢往窗子外面看了,连翻身都不敢。还有就是我一定要有光源才能睡着,幸好寝室外面走廊上的灯不会熄灭,让我心里安慰了很多。可是最近有一次,寝室外面走廊上的灯忽然熄了,吓得我整整一晚上没敢合眼,彻底地失眠,因为我担心窗子外面的鬼会跑进来伤害我。由于晚上没能休息好,白天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十分低下。我现在痛苦极了,不知道怎样做才能摆脱眼前的烦恼。

分析:

人在过度紧张或者焦虑的情况下,会在脑子里产生一些负面的假象,制造一些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来自己吓自己,“鬼”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作为高三的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之时,如果没能及时排解和合理应对,就有可能会因为过度焦虑和担心使得自己脑子里产生“鬼”的形象,让自己感到害怕和恐惧。必须有灯光才能睡着,往往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很可能是出于对高三生活的担心,不能确信自己能好好地度过高三,取得高考的成功。

对策:

首先,要认识到“鬼”是不存在的,世界上是没有“鬼”的。所谓“鬼”只是人们根据平时所听到的一些垃圾资讯,在头脑里想像出来的一种形象。说白了,“鬼”仅仅是人们凭空捏造出来的一种虚假的事物,客观上并不存在。

其次,可以叫上几个男生或者男老师,陪你一起往寝室的窗外望,看看究竟是不是有“鬼”。感觉上的东西往往很多时候都不准确,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你可以去亲自查看,让自己心里踏实。

最后,要学会自我放松,提高自信水平。你要学会自我放松,缓解目前面临的心理压力,比如可以去跑跑步、听听音乐,也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多跟父母和老师交流、倾诉,以此来缓解焦虑症状,增加自己的安全感。此外,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顺利度过高三,在高考中取得成功,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安全感,从而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案例2

不知为什么,一进入高三,我就觉得自己好像神经短路了一般。整天满脑子的胡思乱想,一会儿觉得自己考上了北京大学,兴奋得不行了;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在高考中失败了,最后只能去深圳打工。不论是上课还是下课,我的脑子都被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塞得满满的。每天学习下来,基本上没啥收获,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作业也不想做。如果老师催得紧,我就只好去抄别人的。这样下去,我拿什么去参加高考呢?

分析:

人在应激状态下,很容易出现胡思乱想的现象。面对高考,不少学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过大,让自己的精神整天处于高度紧张之中,导致神经产生一定的紊乱或者过度的兴奋,从而出现胡思乱想做白日梦的现象。

对策:

首先,认真分析自己胡思乱想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就是真正困扰你的问题之所在。如果你思考的内容是与学习相关的,那么,你就要在学习上去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如果是人际关系方面的苦恼,就要自我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并及时加以解决。同时,分析问题要做到客观、公正和全面,从而最大程度地找到问题的症结,以便顺利解决。

其次,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平常心来看待高考和高三生活,不要过早去思考自己高考后会怎么样。其实,只要努力了,尽力而为了,就对得起任何人了,包括父母和老师。对于高考后的结果,目前先不要去考虑,而是让自己专注于现在该做的事情。

再次,制定合适的目标和明确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要做到具体详尽,把每天、每周、每个月的计划都详细写清楚,然后每天对照计划来加以实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每天的行动都有目的性,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因为手上有事做,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胡思乱想了,自然就能提高学习效率,让自己的学习迈上新的台阶。

最后,采取思维阻断法。当自己处于胡思乱想之中时,可以用橡皮筋弹一下自己的手臂或者掐一下自己的手,通过给自己一个新的刺激,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从而让自己的胡思乱想行为得到及时的阻止。

“心理饱和”现象的调节策略 篇4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个公共场所摆放纸和笔, 如果有人能一口气把数字从l写到300, 不写错也不涂改, 则奖励50元。

写的人不少, 但最终没有一人能领到50元。心理学家认为, 参加者之所以都失败了, 是因为长时间紧张地做同一件事情, 心理产生了“饱和”现象。人的大脑一般有个抑制、兴奋的过程, 当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 人的情绪就较高, 学习、工作注意力也就集中, 但这个兴奋期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这样我们更能理解“心理饱和”现象了, 它指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或不能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作为老师应该了解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抑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饱和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

学生中的心理饱和现象

其实, 心理饱和现象在学生中几乎随处可见。老师布置了许多作业, 学生开始做时, 动作快, 做得也正确, 但做到后来, 速度慢了, 还常有差错, 同时出现厌烦情绪。对于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 老师如果每次都是用同一方式批评教育, 学生对老师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就总是“虚心接受, 坚决不改”。有的老师上课总是“照书念经”, 老是用那三板“斧头”, 久了学生也产生厌烦, 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来, 甚至滑坡。学生心理饱和现象的产生既有来自于学生自身的 (生理的、心理的) 原因, 也有教者情绪和教法不当的问题。

心理饱和是一种“不安定因素”。心理饱和的能量很大, 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会引发许多问题。虽然个别意志力很强的学生能克服它, 但这样的克服是有限度的。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甚至影响记忆力和创造性思维, 造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学习的消极状态, 进而影响学生整个生活状态, 造成恶性循环。例如有的学生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有的逃课、顶撞老师;上网吧、玩游戏, 上课故意睡觉等, 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中途辍学。

所以, 我们不能小看“心理饱和”的危害, 它是一种不安定因素, 对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整个生活状态、人生观都有极大的危害。

积极预防和调节心理饱和现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人师者采取一定的措施, 对学生心理饱和现象进行预防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 心理饱和可以通过放松疗法来预防和减轻。做任何事都可能会产生心理饱和, 关键在于要有心理准备, 要有预防和缓解措施, 不要因为心理饱和而加重心理压力。

1.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尽量考虑文理、动静相间,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协调搭配各类科目。学校还应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 既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又可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以表现和发挥, 也可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饱和。

2.教师在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上注意把学科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 如使用多媒体, 利用动画、图片、音乐等, 多举一些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例子, 上课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 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尽量避免教学上的“死板”和“老套”。

3.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多注意题型、题量、学科之间的协调, 如背诵的、理解的、逻辑的、思考的题型穿插出现, 不要让学生长时间做同类题型或因题量过多而产生心理饱和。

4.在教育学生方面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 做到“对症下药”。批评应讲究艺术, 在爱与严的前提下, 用灵活、合理的教育手段, 让学生心服口服, 避免因为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模式落后使学生产生心理饱和。

5.教师应让学生正确认知、看待心理饱和现象。教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让学生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建立张弛有度的节奏,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6.教师自身应克服“心理饱和”。因为心理饱和不只是学生的问题, 是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 而教师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如果教师在生活、工作中产生心理饱和, 出现厌倦、情绪化, 并将之带到教育教学中, 不仅影响工作, 而且对学生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修养, 积极培养生活乐趣, 尽量减少心理饱和带来的精神压力。

社会的不良现象 篇5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今天我就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人人都说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不知道怎么了,有些人眼里,这些传统啊美德啊怎么就一无是处了呢。

今天我从妈妈的店里做公共汽车回家,等了好一会才等到一个位置。终于能好好的坐一下了,这时,突然来一位老人,两肩扛着一个扁担,两边各架了一个竹筐,战战兢兢的走上了汽车。他站到离我不远的地方,把扁担放下,这使我更加清楚的看清楚了这位老人。黝黑的皮肤,脸上皱巴巴的,一顶旧的帽子,一件洗得发白的衬衣,脸上显出一种极度的疲劳。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不想起来让座。这时,坐在我前面的一个阿姨要下车了,老人挑的的东西挡住了她的去路,她好像有点生气的样子。她清了清嗓子,对老人不客气的大喊:“老头,把东西拿开,我要下车。”可能老人看外面的景色看得出神,没有听见,或者是因为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没有回应阿姨的话。这个阿姨显然生气了,“腾”的一下站起来,一脚踢开老人的扁担,老人挑的白菜倒了出来,她哼了一声,大步流星的下了车。老人猛然回过神来,看到倒在地上的东西,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蹲下来,把东西放进了竹筐。周围的人看不住了,纷纷议论那个阿姨的不是,我也让老人坐到那个空下的座位。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浮出了舒心的微笑。

虽然这件事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瞬间的小镜头,但是也可以看出一个城市的品质,那些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忘得一干二净的人,你们也该醒悟了。

富人移民是社会转型现象 篇6

作者现任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经济学博士,东南大学特聘教授

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讲中,一位听众问我,现在富人海外移民成风,将来有钱人都移民出去了,剩下的全是穷人,到那时怎么办?这个问题反映了民众的不满和担忧。

据美国移民局的数据,2011年美国接受投资移民的外国人中,中国人占了四分之三,比除中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方的总和还要多两倍。中国富人移民的确堪称世界之最。

移民是不同的民族对永久居住地做出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和财富既有关系,又没有直接关系。早期选择移民的人,多数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因为对于30年前的中国人而言,即便永远在美国的中餐馆里洗碗,一生积累的财富也要比在中国多出至少几倍以上。现在的新移民中,却有很多并非出于对海外高工资的渴望。我有一位学生在证券公司工作多年,位居高管行列,年薪加奖金在100多万以上(此数字超过绝大多数美国人的薪金水平),最后还是辞掉工作,选择了移民。问他为什么要移民,回答是要找一个不仅适合现在而且适合年老时居住的地方,尽管他的年龄刚刚过了35岁。

富人或高收入者纷纷加入移民大军,表面上看似乎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或是为了国外的生活环境,但从深层次看,还是一种综合价值观评价的结果,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社会转型之现象。尽管大多数富人移民都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迅速,挣钱机会很多,而且他们还得到了比别人更多的机会,但在选择长期居住地时,还是对中国“用脚投了票”——一走了之。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反而对中国缺乏长期信任感,不相信中国的发展能够保持下去,更不相信中国有一个长期的好的秩序。这种心态可以有三种解释。第一,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容易产生在发达国家长期定居的向往,即便这个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繁荣也会如此。第二,中国的富人可以用钱买来一切,却买不来清洁的空气和安全的秩序,若要享受后者,只有移民才行。第三,部分有钱人宁愿暂时放弃国内的挣钱机会和享乐生活,愿意到国外去做“移民监”,是因为他们感到自己的钱挣得太容易了,反而担心失去也很容易,需要找一个挣钱不那么容易但保钱却比较容易的地方。中国的富人移民中到底有多少是出于第三种原因,很难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但相信一定不少,一定会多于前面两种。

有人主张对富人移民设限,以防止资本外逃。其实大可不必,不要因小失大。移民海外的富人再多,也不可能带走全部的民间资本;况且,世界再大,也无法容纳所有的中国富人,因为中国人太多了,中国富人也太多了,那种富人全移民只剩下穷人的担心是多余的。如果随便改变政策,不给民间以移民自由,反倒让富人更加惊恐,完全失去对中国前景的信心,想尽各种办法抽逃资本,还会使民主进程倒退许多年。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曾经历过富人移民的高潮,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实现了长期稳定,移民潮也会渐渐平静下来。就像人们喜欢追逐硬通货一样,发展中国家的人往往会对本国的未来产生本能的不信任,穷人也会如此,只不过无法用脚投票罢了。只要中国长期稳定,经济繁荣,富人的移民之风绝不会永盛不衰。现在富人竞相移民,说明现实社会还有让他们不满意、不放心的一面,例如环境污染、社会秩序失范、教育环境存在缺陷等等,而这些正是要大力改进的。

当然,容忍中国富人移民,并不表明他们中的任何人都可以不受良知和责任之拷问。比起其他国家的富人,中国的富人还是稍稍缺乏一份责任心,尤其是那些因中国国情而轻松致富的人。同样是日本富人、韩国富人,移民的比例就比中国少多了,说明我们的社会转型太看重财富了,责任感被放到了一边。

现行的制度也要改进,不应容忍所有的富人一走了之。那些靠权力或权力连带关系致富的人,则应对他们以移民为方式的财富转移加以必要的限制。

社会心理现象 篇7

关键词:快时尚,社会心理因素,环保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 20世纪初兴起的高级时装以手工定制, 做工精良, 用料上乘, 款式经典, 流行的规模、范围和时间都较长, 堪称“慢时尚”。21世纪却是一个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 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 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甚至社会文化都向数字化方向转变。我们每天被信息包围着, 数字化的传播方式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服装领域, 商业利润的刺激使高级定制曲高和寡, 高级成衣融合了艺术与商业等要素, 它的流行和传播摆脱了传统的桎梏, 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国际时装周上的高级成衣很快会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传播向世界各地。快餐式的消费主义主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稍不留神, 我们就会被时代淘汰。作为产品供应者, 只有迅速将潮流信息和时尚元素通过产品展现给消费者, 否则企业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近年来, 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 国际一线服装品牌遭遇寒冬。然而, 以Zara、H&M、Mango为代表的“快时尚”服装品牌却作为新兴力量逆势而上, 在全球迅速拓展市场, 形成新型品牌营销和服饰消费模式, 在中国服饰行业掀起了一股“快时尚”潮流, 成为时尚人士不可缺少的产品, 对本土服饰品牌造成巨大竞争压力, 致使后者开始寻求转型。本文立足于“快时尚”服饰现象, 分析“快时尚”的特点、成功原因、带来的弊端、未来前景, 从而为本土服饰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快时尚”的特点

(一) 反应快

所谓“快时尚”, 即“Fast Fashion”, 是用来描述以最新时尚流行趋势为基础、设计生产迅速、价格便宜、以主流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的服饰产品。这些服饰产品从设计到生产所需的时间很短, 而且价格便宜, 主流消费者可以通过很低的价格享受到当下的流行服饰[1]。

“快时尚”的首要特点是“快”——快速的时尚反应、快速的供应链系统、快速整合设计、快速上架、快速的信息反馈和全球物流调拨以及快速下架等。新款式一出现在T台上, 立刻就会画板、上生产线, 几星期后就会低价出现在各大零售店中。可以说, 它们不是服饰时尚的创造者, 而是时尚的传播和反应者。“快时尚”企业往往拥有强大的设计团队, 搜集并整合最新的时尚流行元素, 当然, “快时尚”的一大优势在于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带来的货品高流转。例如, Z A R A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一年能够推出2万多件新设计的服装, 平均每周会更新2次新货。从市场调研、产品创意、企划、设计、打版、生产、物流到上架, 其产品开发周期可缩短至14天。快速的上架、快速的下架, 可大大降低风险, 提高产品的有效性、适销性, 从而扩大市场规模。相比那些提前12个月, 甚至更久时间进行新品开发的传统品牌, “快时尚”品牌具有作战快捷的优势[2]。

(二) 价格亲民

“快时尚”另一个竞争优势是平民的价格。如图1、图2所示, 有人对H&M、C&A、Z A R A和优衣库进行调查发现, 这四个“快时尚”品牌的消费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 其中又以“公司职员”和“学生”为主。这类群体的收入不高, 属于中低档消费者。而“快时尚”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 价格低廉, 消费者花费不到顶级品牌十分之一的价格, 即能享受到顶级品牌的设计, 属于普通消费者“买得起的时尚”[3]。

二、“快时尚”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

(一) 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快时尚”满足了消费者求新求异的着装心理。21世纪的年轻人往往追求个性, 而服装是表达其个性、自我概念的主要手段。他们希望自己的着装能够获得肯定和赞赏, 最忌讳的便是撞衫。“快时尚”没有固定的符号和象征, 它就像百变脸谱, 追随时尚就是它的风格。它受T台流行风格、名人外貌、对“新奇”的渴望三要素的驱动, 尤其是媒体对以上三要素的呈现, 引起了消费者的兴趣, 激发了更高水平的消费需求[4]。在“快时尚”品牌店里, 服装款式众多, 风格多样, 库存却很少。在ZARA店铺中, “一站式”购物体验是卖点, 店内产品系列界限明显, party装、职业风格、基本款、街头风格等, 有的款式即使好卖也不补货, 让消费者感觉到喜欢的衣服如果不买, 下次来可能就没有了。这种饥渴营销手段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这一心理需求。而H&M主要的营销战略是以低价和时尚设计赢得中低端市场, 与国际大牌设计师的跨界合作将高高在上的设计师服装变成大众产品, 从欧美乐坛“一姐”麦当娜到时尚偶像凯特·莫斯, 再到著名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 都为H&M设计过服装。尤其是H&M的限量版跨界系列, 一经推出便被消费者抢购一空, 极大满足了消费者的时尚追求。

(二) 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快时尚”在价格亲民的同时, 为消费者提供了贵族般的时尚体验。无论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服装一直是阶层、地位、权力的象征。美国社会学家韦伯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考察了19世纪末美国上流社会的服装行为, 指出服装是社会上层显示经济地位的手段。服装时尚的传播方式之一是自上而下传播, 其原因是基于社会下层对上层社会生活方式的追求和模仿, 这种服装行为便是从众心理的体现。

21世纪的社会分层依然存在, 但不同的是, 现代的科技和信息手段有助于社会中下层更便捷、更迅速地捕捉上层的生活方式。在服装时尚领域, “快时尚”让“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有形差距缩短了。在这点上, H&M敏锐捕捉到消费者的心理, 从2006年起, 便开始尝试做明星系列, 负责人让明星描述自己想要做一些什么风格的衣服, 然后让设计师根据这些描述提供设计图让明星确认、修改, 最后再让明星亲自出镜拍成大片。2012年, 贝克汉姆出境的H&M男士内衣系列就十分畅销。如今, 越来越多的明星和名媛加入到“快时尚”的行列, 形成一种高街时尚, 即便是英国凯特王妃也会将“快时尚”品牌作为日常服饰。作为普通消费者, 在“快时尚”品牌店里可以用99元买到心仪的明星产品, 其提升着装品位和社会地位的消费心理得到极大满足。

三、“快时尚”的弊端

(一) 不环保

商家与时尚界合谋而成的“快时尚”概念实际上是一种商业策略, 它以简化购买周期过程、缩短新品上市的前导时间为目标, 从而满足处于高峰时期的消费需求[5], 让全球时尚人士为它买单, 但为此造成的全球服装类商品淘汰现象也触目惊心, 造成了资源浪费。因为“快时尚”服饰价格相对便宜, 许多女性在商家刺激下, 往往冲动消费, 结果买回家就压箱底, 没有机会穿。据报道, 英国每年有25%的新衣服被压箱底, 造就了巨大的“国家级衣橱”。中国的数字同样惊人, 《文汇报》报道, 上海的居民家庭, 每年淘汰的废旧衣服有13万吨!

此外, “快时尚”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特点决定了产品成本底, 质量差。“快时尚”品牌服装往往有多重面料构成, 因需要快速出厂、快速上架, 故在标注中常出现错误和混乱现象。纤维含量是消费者选择服装的主要依据之一, 也是穿着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快时尚”的生产商不会使用昂贵、舒适、耐用的面料来制作服装, 低廉的成本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有的企业为了追求利润, 部分服装不进行检测或按生产投料比标注纤维含量。2013年11月, 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公布70款“快时尚”服装比较试验结果。检测结果显示, 货号83328252-42-B4的MANGO牛仔裤明示纤维含量为棉97%, 氨纶3%, 但实测值显示为棉95.3%, 氨纶4.7%, 存在纤维成分含量名实不符的问题。GUESS货号为P32H2600000的女式机织服装存在耐水和耐汗渍色牢度不达标的问题。

服装的耐水、耐汗渍、耐干摩擦、色牢度不合格, 直接影响纺织品的质量和正常穿用, 如和其它衣物混洗, 极易沾色, 给消费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3年, ZARA的产品至少有12次涉及质量问题。其中有不合格的凉鞋;含绒量未达标的大衣和羽绒服;色牢度、耐酸汗渍、耐碱汗渍、耐湿摩擦不合格的衣裤, 甚至还有有害物质超标的儿童服装等。此外, H&M、VEROMODA等品牌也不断爆出产品质量问题[6]。另外, 制造涤纶和其他合成纤维, 要消耗大量的原油, 而各种染料和添加剂, 不仅污染环境, 而且通过皮肤或者呼吸道危害健康, 越是频繁穿新衣服, 受危害的机会就越大。

(二) 刺激非理性的消费观

“快时尚”使消费者成为时尚的奴隶。因为时尚潮流往往只在旦夕之间, “快时尚”的快速特点决定了消费者必须快速淘汰服装, 在追逐时尚的道路上奔跑, 成为时尚的奴隶。在中国, 很多消费者对时尚的理解并不成熟, 他们认为穿上国际知名品牌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尤其对“舶来品”情有独钟。于是, 那些“快时尚”与国际知名设计师跨界合作、政治人物及明星名模的穿着的所谓国际名牌, 就让消费者为此买单。

在刁顺《制衣工和消费者都累“快时尚”让整个地球买单》一文中, 作者说道:“姑娘们在时尚面前变得贪得无厌, 总想拥有最新款的衣服。……即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今天, ……消费能力有限又赶时髦的人, 不愿意错过每一次的‘好机会’, 恨不得买上十件八件。然而, 衣服买回家后很多就放在衣橱里, 再也不会看第二眼, 因为下一周会发现同样低价的新款, 更加吸引人眼球。”确实, 在促销折扣的刺激下, 大量年轻的消费者不知不觉被卷入消费漩涡。“快时尚”在推动时尚全球化的同时, 刺激并引领着消费主义价值观。

四、“快时尚”的发展趋势

在发展的过程中, 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存的。短短10年, “快时尚”品牌抓住时代机遇, 在全球发展壮大, 但在2013年, 在中国的一些“快时尚”品牌却面临着经济下滑大环境的困扰。如美国G A P、瑞典H&M、西班牙Z A R A、德国C&A、日本优衣库几乎都出现了产品线收缩的状况。究其原因, 是由于绿色环保、可持续长远发展是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 而“快时尚”品牌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却与之相悖。对此, “快时尚”应该居安思危, 及时作出革新, 才能继续保持品牌扩张的神话。

(一) 绿色时尚

消费者购买一件服装的时候, 不仅购买了服装本身, 还购买了无形的运输成本、原料采集和生产制造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耗损及环境污染成本。而减少服装对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少购买, 延长服装穿用周期。对此, “快时尚”品牌应该革新品牌核心理念,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 建立能源节约、低碳环保型发展模式, 引领绿色时尚。在材料选择上, 可以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特征选用可循环利用的无毒害纤维面料与辅料。如对聚酯饮料瓶进行回收、清洁、压碎后重新制造母料, 再纺成高质量的纤维, 或者采用循环回收的人工合成环保纤维。事实上, “快时尚”在转型环保方面已经展开了探索。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期间, H&M与纽约Barneys赞助了一场“环保时装秀”, 展示了玉米纤维、牛奶纤维等制成的环保纤维面料。

(二) 明确品牌特色

在信息和商品全球化的作用下, 当今的时尚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 20年前, 时尚是有统一标准的, 每一季的时尚某种程度上是被巴黎定义的。而现在有太多的时尚、信息和趋势同时存在。20年前, 设计师们一次制作一个大系列就可以了, 而现在要同时做好几个系列, 还要不断往里面添加新的系列。每一季都有3至4个流行趋势同时存在。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 人们都在接触同样的大量时尚信息, 从时装秀到明星的穿着、时尚杂志、时尚博客、电影、音乐节等等。

可见, 时尚趋势在变得更分散更复杂的同时, 它的地域化也在消失。现在每个国家的畅销款几乎都是一样的。《纽约时报》时尚写手Alexandra Jacobs在2012年曾形容去纽约第五大道逛ZARA新门店的经历, 让她想到了Prada、Alexander Wang、Balmain以及其他一线品牌。因此, “快时尚”需要加大品牌自主创新力度, 坚守品牌风格, 而不仅仅是反应甚至抄袭。例如, 优衣库和无印良品主要以基本款自由“百搭”为特色, 虽然时尚性差了点, 但消费者总能在里面买到可靠的打底服装。

总而言之, 在从有标准周期的、地域性流行趋势到分散的、全球一体的时尚变化中, “快时尚”既是受益者, 也是推动者, 它的快速反应机制以及亲民的价格满足了消费者提升社会身份地位的心理, 但也导致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资源浪费和环保问题成为制约快时尚品牌发展的绊脚石。因此, 快速发展的“快时尚”品牌应该适当放缓脚步, 思考未来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Muran, Lisa.Profile of H&M:A Pioneer of Fast Fashion[J].Textile Outlook lnternational (July 2007) :11-36页

[2]徐来彪.快时尚品牌风起云涌.快时尚品牌研究 (一) [J].中国服饰, 2011 (07) :31页

[3]杨楠楠, 郭燕.“快时尚”服装品牌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及启示[J].商业时代, 2013 (05)

[4]Barnes, L.and Lea-Greenwood, G.Fast Fashion in the Retail Store Environ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Distribution Management Vol.38No.10.2010:760-772页

[5]Barnes, L.and Lea-Greenwood, G.Fast fashioning the supply chain:shaping the research agenda[J].JournalofFashionMarketingandManagement.VOI.10No.3. (2006) :259-71页

算命现象的心理学探索 篇8

关键词:算命,心理学,探索

一、相信算命的心理原因

1. 探索命运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 人们对于生老病死、旦夕祸福以及各种自然灾害无法进行清楚的解释, 于是就会把这些现象归结为一些超自然力量的操纵, 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客观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来支配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来控制人的命运呢?人的命运是否可以预测?是否可以改变?怎样去改变?千百年来, 人们在不断地探索这些规律。在探索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当时所谓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例如人们认为命运和手相、面相有关, 和生辰八字有关, 甚至和所处环境的风水有关, 于是就尝试利用这些理论来预测和改变人的命运。

2. 生存焦虑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相信这些理论和方法?这就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代, 很多人都在生活中体会到一种“生存焦虑”, 所谓“生存焦虑”是指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压力, 对未来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感。那些生活不如意, 经常遇到挫折, 或者对未来感到迷茫的人, 他们的生存焦虑感特别强, 在焦虑感的驱使下, 人们就特别想得到安全感和确定感, 或者说是精神寄托感。因此, 生存焦虑感强的一些人就会对这些算命的理论半信半疑, 甚至有的人会深信不疑。深信不疑的人, 其对生活的主宰感差, 个性当中的依赖性比较强, 自主性比较弱。因此, 他们特别喜欢把自己的困苦和迷茫归结为客观原因, 以此来推卸责任和逃避现实, 从内心深处特别希望有一套理论能够解释他们实际生活的现状和原因。

3. 选择性关注与心理暗示

为什么对于算命半信半疑的人后来也完全相信算命呢?这就是人的另外两种心理现象的交互影响在起作用, 即选择性关注和心理暗示。这是绝大多数从对算命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的人的共同原因。所谓选择性关注, 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注意力会受到自己原有观念的影响, 事物或现象如果符合自己原有观念, 人们就会更多地去关注和求证;相反, 如果不符合自己原有观念, 人们就会不过多地去关注和求证。选择性关注在算命现象中表现为尽管算命的准确率非常低, 但对算命深信不疑的人对于算得不准的时候会认为是某个算命先生算得不准, 而从不认为算命行为本身是错误的, 因此不会向别人说算命本身的错误;而对于算得准的时候会记忆深刻并且极力向别人宣传算命的准确和神奇。对于多数人来说, 他们刚开始对算命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但由于身边对算命深信不疑的人对个别算得准的现象进行极力宣传, 导致半信半疑的人时常会受到来自别人的“算命很准”的间接经验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如果长期存在的话, 就会使半信半疑的人在不知不觉中相信“算命的神奇”。这种心理暗示对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孩子来说, 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这些孩子并没有亲身经历算命的过程, 也很少亲眼见到算得准的时候, 但其长辈对于算命的宣扬足以使孩子从小就对算命信以为真。特别是成长在封建迷信氛围很重的家庭中的孩子, 迷信的观念会影响他们一生。因此, 算命现象之所以千百年来久盛不衰, 就是由于千百年来人们相信算命的观念代代相传所导致的。

4.“科学理论”的外衣

以上是从人的心理层面来解读人们相信算命的原因。当今社会, 算命先生逐渐学会给算命行为披上科学的外衣, 他们有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其中, 最常见的是利用《周易》这样的经典著作中的理论来进行算命。实际上, 《周易》的价值在于“学”, 不在于“术”。“学”是将周易经传视为儒家经学中的一部分, 解释和阐发其中的哲理;“术”则视周易为算命方术, 为人占卜吉凶祸福。[1]它的理论伴有猜想和臆断, 其为预测建立的前提, 仅仅是直观的知识和狭隘经验的概括, 并非实践检验的真理, 特别是它为寻求推理前提而创立的筮法, 是外加于事物的, 是无效的技艺。[2]利用《周易》进行算命, 都需要被算命的人报出自己的生辰八字, 生辰八字也就是人出生的具体时间, 其理论基础是人的命运与出生时间具有相关性, 然而这种相关性既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上的令人信服的阐发, 也没有关于利用《周易》进行算命的准确性的统计学上的数据作为支持, 因此并没有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另外, 就人的出生时间而言, 全世界拥有同样生辰八字的人有千千万万, 难道他们的命运都是相同的么?这显然是极其荒谬的理论。与此相似的, 有人认为属相、星座都与人的命运有关, 我们仔细想想, 拥有同样属相或者同样星座的人全世界不少于几亿人口, 难道他们的性格都相同么?他们的命运都相同么?因此, 《周易》作为儒家经典, 千百年来却被算命者利用为算命的理论基础,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负面现象。

以上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算命现象的出现、在人群中的传播以及人们为什么会相信算命的见解。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利用手相、面相、生辰八字或风水等理论来预测人的命运是毫无科学依据的, 那么, 我们就需要在观念上破除迷信, 维护科学。但是, 人们对于预测自身未来的需要依然是非常强烈的, 只要生存焦虑存在, 预测需要就会始终存在。而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存焦虑, 因此, 对未来预测的需要在人类社会中是不会消失的。既然人类必然会有对未来预测的需要, 我们就应当寻找科学的方法来进行预测。

二、科学预测命运

我们怎样才能预测一个人的命运呢?这就要从人的命运是由什么因素影响的谈起。所谓“命”是指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是客观因素;而“运”是指后天因素, 后天因素既有客观因素, 又有主观因素。在“命”这个先天因素中, 对人的生活有显著影响的是他出生的时代、地域与家庭。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地域的人, 其生活状况是显著不同的, 这一点不需要过多解释。对于生活在同一时代和同一地域的人来说, 影响他们命运的首要因素就是成长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差异越大的孩子, 其未来生活的差异性就可能越大。对孩子影响巨大的家庭环境因素包括:经济条件、父母的社会地位以及教养方式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会造就孩子良好的人格, 而良好的人格就会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另外, 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父母的社会地位高、社会关系丰富, 这些因素都会在孩子的未来生活中助其一臂之力, 这也是在古今中外的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相反, 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而孩子的不良人格又会影响其适应社会。因此, 笔者认为, 影响一个人命运的最重要的先天因素和客观因素是他成长的家庭。

在“运”这个后天因素中, 既有客观因素, 又有主观因素。刚才所说的家庭因素也可以看作是“运”中的客观因素, 因为家庭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 并且作为孩子很难有能力去主动干预家庭情况。因此, 家庭因素既影响“命”, 又影响“运”。当然, 客观因素除了家庭以外, 还有其他方面, 比如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或者一些偶然因素等。主观因素是指一个人的内在素质, 包括身体条件和人格特点等。其中, 人格特点是影响“运”的重要因素。社会上流传这样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是很有道理的。人格会影响个体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处事, 交什么样的朋友, 形成什么样的观念, 获得什么样的社会资源, 也就是影响一个人走什么样的路, 过什么样的生活。

既然人的命运既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又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即:人的命运既不能脱离客观因素而空谈主观因素, 也不能只看客观因素而忽视主观因素, 因此, 人的命运是先天与后天的统一,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受多种因素影响, 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如果一定要对人的未来进行预测的话,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个人成长的家庭和这个人本身的人格对他的命运的影响是最大的, 也是最有预测力的因素。当然, 一个人的命运还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这也是命运难以预测的原因之一。

通过以上对于算命现象的心理分析以及对于命运问题的看法, 笔者呼吁学术界的同仁以及广大读者要擦亮眼睛, 破除迷信, 用科学的眼光来认识生活, 认识命运。

参考文献

[1]李瑞英.《周易》的价值在“学”不在“术”——“周易算命流行的分析与对策研讨会”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6 (4) :60.

《落洼物语》中的社会现象 篇9

平安时代 (794 年—1185 年/1192 年前后) 有很多关于继子欺凌的物语, 其中《落洼物语》被传成书于10 世纪末前后, 《落洼物语》不仅写出日本中古时代关于继子欺凌的方面, 也是一部表现手法与内容构成高度完善的物语。全书由四卷构成, 作者不明, 一般认为作者是一位男性知识分子。从书中所引用的汉文典籍以及文中赤裸裸的描写来看, 作者被认为是当时的男性下层贵族阶级。源顺、源相方等人被认为是作者的候补人选。大多数的继子欺凌物语的结局, 均以继母受到惩罚, 继子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告终, 一般没有以继母的生活变好的事例发生。但《落洼物语》中的卷四中写到, 因受到道赖的援助, 继母的孩子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一结局来看, 有学者们认为, 卷四是由后人补充创作的, 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卷四是由清少纳言所加写。至于哪一种言论是正确的, 学界尚无定论。

《落洼物语》被评价为, 恩仇界限分明, 情节简单, 以继子欺凌的情节为中心, 真实地描写了当时贵族社会的物语。主人公是中纳言源忠赖的女儿 (落洼姑娘) 。落洼姑娘与母亲死别后, 寄养在继母处, 受到继母冷眼相待, 住在低洼房间里, 遭受继母的无情虐待。但, 她与此时出现的贵公子、右近卫的少将道赖相会, 爱慕落洼姑娘 (以下简称落洼) 的道赖就经常去她的住处了。落洼受继母所监禁, 后被道赖救出, 两人相结合。道赖成功地向欺辱落洼的继母复仇, 中纳言一家受到道赖的庇护得以幸福地生活下去。

本稿浅析继子欺凌物语中的社会现象, 考察作者对社会缺陷的批判与作者所提倡的社会。

一、《落洼物语》著作的时代背景

物语文学的产生是日本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也是古代小说的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存在。物语文学对日本文学产生的巨大影响, 不可忽视。《落洼物语》就是其中之一。

各民族文学的诞生, 都隐藏有各自的社会原因。物语文学诞生于10 世纪初的平安时代, 正值日本古代社会崩塌, 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思想领域方面, 宗教盛行, 尤其以佛教大行其道。佛教作为在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 在6世纪经由中国和朝鲜传入日本, 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 当时的贵族社会逐渐衰败, 社会面临腐败, 贵族阶级的知识分子中, 尤其是中下层贵族中的文人墨客深感焦虑, 他们接受佛教的思想作为精神寄托, 幻求遁世, 企图在现实矛盾的不安中寻找慰藉和解脱[1]。另一个时代背景为一夫多妻制。《落洼物语》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被创作的。

受到佛教的巨大影响这一事实, 从文中即可得到确认。文中频繁地写到罪障、后世、来世、神佛、法师、经佛等字眼, 也出现了新年初拜与法华八讲等。尤其关于法华八讲, 详尽写出, 足见其重要性。最重要的是, 《落洼物语》表达了因果报应的思想理念。

二、男主人公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

这一时期, 从天皇乃至庶民, 均无限制地娶妻, 在这样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下, 继子、继母这一现象也就很普遍了。由于访婚这一习俗的存在, 孩子是在母亲家被养大的。父亲有很多妻子, 但也只能和其中一人生活在一起。因此, 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身为正妻的继母要养育没有血缘关系的落洼, 也就出现了继子、继母的现象。就这样, 当时的社会虽然是一夫多妻制, 但男主人公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一夫一妻制。

道赖被传是个极其好色的人, 他起初对落洼的感情很随意, 可是随着交往的深入, 道赖对落洼的感情越发诚心诚意。访婚的第三个日子, 道赖冒着大雨去见落洼。对此带刀说道:“这样深切的爱情, 没有前例, 真是古今无类, 难得之至啊!” (卷一)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道赖对于落洼深切的爱意。此外, 道赖帮落洼缝衣, 没能救出被监禁的落洼时他甚至会哭泣, 从这些事也能看出道赖对于落洼的爱意。这些行为想必在当时的男性身上并不多见。

道赖自身来看, 当乳母推荐道赖与身处高位的女性相亲时, 道赖这样说道:

“倘若是独身的时候, 这些话真是可感谢的。但是现在我已经有了夫人, 你就给我去回报他们吧。” (卷二)

“这种事情, 真是可恶至极!即使皇帝把女儿赐给我, 我也一定是拒绝的。前几天我已经对你说过:我最怕做薄幸郎。我知道女子最痛苦的事, 是男子另有新欢。所以这方面的念头, 我已经完全断绝了。今后如果有人说长道短, 你绝不可以相信。” (卷二)

从道赖的话中可以看出作者提倡一夫一妻制的想法。并且从带刀和阿漕的关系, 以及道赖母亲的话中也可以看到一夫一妻制的现象。作者批判了当时社会为了得到权利而结合的婚姻, 也批判了一夫多妻制引起的继子欺凌等社会伦理问题。想必作者是通过主人公, 描绘出了他心中理想的一夫一妻制的社会吧。

文中描绘的另一社会现象将用原文举例说明。有关年老的右大臣将近卫府大将的职位让与道赖之事, 文章写道:“这时代一切事情都可由他们一家自由支配, 所以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 (卷三) ”, 道赖将大纳言之位转让给落洼之父时也写道:“这时势是他可以自由操纵的, 所以他说这话。 (卷四) ”。描绘了当时社会随意转让与操纵权力的景象。

三、女主人公形象反映的社会现象

平安时代关于继子欺凌小说非常多, 可以认为当时继子欺凌的社会现象非常普遍。卷一中也两次写到“继母这样做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儿”。

继母多次欺辱落洼。首先, 继母让落洼住在低洼房间里。落洼也就是从这房间而得名。有着优秀缝纫技艺的落洼, 总是为继母的女婿们缝衣服, 稍迟一些就会被严厉训斥。其次, 也不让去看临时祭的舞蹈。而且, 继母骗丈夫中纳言说, 落洼与她侍女的丈夫带刀私通, 把落洼监禁在屋子里, 一日只给一餐, 还让她缝衣。最后, 把此屋子的钥匙给了自己上了年纪的叔父典药助, 计划把落洼许配给他。幸好此计划以失败为告终。卷一中有写, 继母打了自己的孩子三郎君, 但没有一处写到打了落洼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但对继母欺辱落洼, 卷二的开头通过少纳言的话写道:“世间怎么会有这样无情的惨状!”。通过这段话, 作者难道不是想批判平安时代的社会现象吗!

另一个是关于女性无力的社会现象。平安时代对于女性来讲虽被称为是一个华丽的时代, 可认为连自己的明天都不知道在哪里的女性应该也非常多。落洼怀子, 产男婴, 两人相继出生, 道赖之母便将落洼看得更重了, 当时的社会盛行男尊女卑思想, 女性无力现象就多了。

落洼只得偷偷地流泪, 她不想活在这世间了。 (卷一)

落洼姑娘独眠在房间里, 自言自语地吟道:“慈亲若肯垂怜我, 速请来迎赴九泉。”这是信口低吟, 聊以遣怀而已。 (卷一)

就这样, 只是在痛心现实, 长吁短叹, 连死都无法决定, 当真无力。

道赖为落洼报了很多仇。但落洼却连阻止他都办不到。无论如何劝阻, 道赖却丝毫不听, 所以只能听道赖的话。通过描写像这样的女性的无力, 来描绘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生存状况以及处在被动的状态。

四、男、女主人公形象共同反映的社会现象

有一天道赖中纳言对夫人说:“源中纳言的确年纪大了。世人对老年父母总是要表示孝养的。有的五十岁、六十岁上庆祝新年, 举行管弦乐会, 使亲心欢喜;有的在新年里供奉嫩果;有的举办法华八讲, 供养佛经或佛像, 花样繁多。我想也做一点, 借以一新耳目。” (卷三)

这里写道, 世人对老年父母总是要表示孝养的。即, 世上赡养老人的事儿是天经地义的, 这被认为是当时社会的美德。文中的男主人公, 最初为了自己所爱的妻子, 对中纳言一家,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地实行报复行动。但最后, 中纳言不计前嫌, 拜访三条的邸宅时起, 落洼决定开始对父母尽孝。

道赖和落洼为了中纳言的来世, 为他举办法华经八讲会。为中纳言办七十大寿。道赖将自己的大纳言之位也转让给了一直想当大纳言的落洼之父。落洼考虑到继母的来世的功德, 让继母以非常庄重的仪式当上了尼姑。全书以这样的美德, 以大家全部得到幸福而结局。

结论:

本稿, 找出物语原文中的证据来浅析继子欺凌物语中的社会现象, 考察了作者对社会缺陷的批判与作者所提倡的社会。作者借主人公形象, 描写出了很多的社会现象。通过撰写继子欺凌物语, 批判了当时一夫多妻导致的社会问题以及为了权力的婚姻。这部作品反省现实社会, 隐藏有批判的态度, 憧憬着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理想社会, 也就是提倡一夫一妻制这一伦理道德吧。同时, 作品指出社会矛盾, 批判落后的思想, 表现先进的思想。通过道赖的复仇, 提倡惩恶扬善。因为现实生活中继子基本不会得到自己的幸福, 让不幸的人的梦想与愿望能够在物语中得以实现, 并设定继母一家都得到幸福。通过这些, 赞美了孝顺父母的美德。

《落洼物语》是以落洼被欺凌为主题所展开的故事, 但实际上是否有可能是为了突出道赖这一人物的作用以及表现完美的贵族形象而展开的呢?这也是个疑问。

参考文献

[1]丰子恺 (译) .《落洼物语》[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2]唐月梅.日本古典小说之先驱——读《竹取物语》、《伊势物语》、《落洼物语》[J].外国文学研究, 1983 (03) .

[3]西入美保子.平安朝女性の真実―落窪物語を基にして―[J].学海, 1995 (03) .

[4]林岚.论《落洼物语》中的王朝贵族甩想[J].外国问题研究, 1998 (4) .

社会心理现象 篇10

一、钢琴社会办学的产生及其必然性

1.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有远见的家长已经充分认识到学习音乐、学习乐器对孩子在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高级的钢琴艺术会使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升华人的精神世界,激励人们用文明道德的方式追求美好的事物”。近几年在我国形成了一个以少年儿童为主体,上百万学生参加的学琴热潮。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对钢琴学习的热爱之情,国内各地都出现了钢琴社会办学现象,给钢琴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钢琴的普及,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才,促进了我国社会音乐教育的发展。

2.考级制度和艺考招生的推动。

科学合理的考级制度是对学琴者能力的测验和水平标准的划分,“近年来,钢琴考级这一诞生于英国、风靡于香港的社会音乐教育评价方式也被引进了我国,钢琴考级活动的开展,推动了钢琴教学的规范化,激励了琴童们的学琴愿望”。这几年艺术高校的招生也颇受人们关注。全国各地“艺术专业联考”都是持续“高烧”,出现了“艺考热”,音乐类专业院校报考人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表明人们对钢琴学习和音乐教育的高度重视。在考级制度和“艺考热”的推动下,钢琴社会办学的热潮也是愈演愈热。

二、钢琴社会办学存在弊端

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是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钢琴社会办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学琴的需求,无论是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还是钢琴业余爱好者都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但社会力量的办学团体在办学与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是值得重视和思考的,我们应当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钢琴社会办学现象。

1.办学的商业味过浓。

从办学来看,每个钢琴社会办学机构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经营模式。然而,大部分钢琴社会办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投资行为,商家希望通过以商养学,以学促销,商学互利的良性循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商业性太强,实质是以教学为主要手段,盈利为主要目的、只注重利润不注重质量等,在社会办学机构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弊端。

2.师资队伍不稳定。

钢琴社会办学往往存在师资不稳定的现象。办学管理者虽提倡公益,但功利性太强,导致教师劳动成果不合理的分配,以及时常超负荷工作。此外,办学者在管理用人时,很多时候不按劳动合同实行,经常临时聘请教师,实质上,在办学者和教师之间,形成了雇佣者和劳动者的商业利益关系,致使教师队伍存在不稳定性。

3.缺乏系统规范的教学。

在钢琴社会办学机构中,上课一般采取一对一、集体课的模式进行。往往在集体课中,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对每一个学生都做到精准细致的辅导教学,加上不断进来的新的学生水平不一,因此也就很难规范其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单一。大部分办学机构仅是针对考级的标准进行训练,使学生的乐曲接触面越来越窄,学生的情感、演奏能力没有被全面地开发和锻炼,弹出的大量乐曲几乎同一个味道,学习者感到枯燥乏味,授教者亦难以扭转这种局面。

消费社会转型中的“村上现象” 篇11

林少华根据村上作品的发行册数将中国大陆的接受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九八九年七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挪威的森林》开始到一九九六年七月,七年间两个版本印刷五次,计八万九千册,为预备期;第二阶段从一九九八年九月至二○○○年九月,两年间印刷十次,达二十一万六千册,为上升期。第三阶段从二○○一年二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接盘起至今,销售量进一步扩大,为冲浪期。当然,实际的发行册数要超过这组数字,因为在第一、二阶段出版村上作品的出版社并不只有漓江出版社。但三个阶段的划分大致反映出了村上文学在中国大陆接受的基本状况,因此本文也依照这三个阶段进行考察,同时将其他出版社纳入视野之内。

第一阶段,最值得关注的当然是小说《挪威的森林》的翻译出版。一九八九年七月,漓江出版社推出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紧接着一九九○年六月北方文艺出版社也出版了钟宏杰、马述祯译《挪威的森林——告别处女世界》。此前虽然村上作品也有零星翻译,但“村上春树”的名字广为人知却是始于这两本《挪威的森林》的出版。

从书的装帧和编辑看,两个版本都透着浓厚的商业气息。漓江出版社版(以下简称“漓江版”)的封面是一幅日本美人后背图,黑色发髻高高盘起,和服下滑裸露出大半个雪白的上身。左边通顶竖书:百分之百的纯情,百分之百的坦率,令少男少女倾倒,令痴心读者沉醉;右边也通顶竖书:印行三百多万册的日本青春小说佳作。书名和作者译者名则被排挤在右下角。封底的“内容简介”将该小说当作三角恋爱故事介绍,并专门提及男女主人公“发生了性关系”。北方文艺出版社版(以下简称“北方版”)的封面则以夜晚的高楼大厦为背景衬出几个时髦青年男女的头像或半身像,个个神情迷离,穿戴露透,极力营造出一种大都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氛围;在《挪威的森林》的书名后凭空添加了一个副标题“告别处女世界”。封底是一幅欧洲美人裸露后背的彩色照片,印有几行字:风靡日本,重版三十次,发行三百九十万册,创日本纯文学发行最高纪录。这两本书的花哨封面构图可以说与小说内容毫无关系,但如此装帧和布满封面封底的宣传词都极富暗示性地指向一个意义:这是一部涉及性爱描写的小说。

这样一种营销策略也体现在对文本的编辑处理上。《挪威的森林》本来没有章节标题,但这两个版本都添加小标题概括每一章内容。如何概括每章内容本来只是译者和编辑对小说的一种理解,但是作为标题明示出来,必然会对读者的阅读直接产生引导作用。漓江版的标题如下:“永远记住我”,校园罗曼司,夜来风雨声,野天使,病院飞鸿,月夜裸女,同性恋之祸,玫瑰色狂想曲,难得的享受,情海弄潮儿,爱她还是爱我,魂断斜阳。这些标题进一步传递了三角恋爱的曲折故事情节和性爱描写的信息。这一点在第六章的分章编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漓江版的翻译本将原作的第六章分为第六、第七章。两章的标题是最为刺激的“月夜裸女”和“同性恋之祸”。编辑有意将第六章一分为二的意图显而易见。

北方版的标题如下:青春罗曼史的回忆,甜美而怅惘的漫步,生日初绽蓓蕾,初吻,来自“阿美”寓所的情书,绿荫藏艳和早熟的少女,同性恋的魔力,开放型的超短裙女郎,大学生的畸形恋爱观,SM影院里的对话,苦涩的爱河,告别处女之夜。北方版也效仿漓江版将第六章一分为二,标题同样是富于刺激性的“绿荫藏艳和早熟的少女”和“同性恋的魔力”,共十二章,但删掉“后记”。仅以标题看,这是一部非常低俗的艳情小说,三角恋经过曲折过程最后终于“告别处女”。这的确与封面上的副标题“告别处女世界”相呼应了。但仔细推敲内容,这样的标题和排列顺序其实是荒唐的。最后一章确实描写了男主人公渡边和玲子的性爱。但玲子是四十几岁的中年妇女,结过婚,绝非处女。加之,小说的主线应该是渡边与直子、小林绿之间的爱情纠葛,因此将最后与玲子的性爱当作统领全篇的主题,只能看做是出于商业动机的有意曲解。

这两个版本的营销策略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反复强调印刷数量之巨。漓江版除封面赫然打出“印行三百多万册”的数字外,在封底又让数字更为具体化:“去年雄踞日本畅销书榜首,自一九八七年九月问世到一九八八年底,已印行三十余次,印数高达三百二十万册,我国已有十多家报刊做了报道。”时隔一年出版的北方版又将数字提高到三百九十万册。译者林少华对发行数量的意义和变化尤为敏感,每次写序必然提及。一九八九年版的《挪威的森林》“后记”中,林少华为了让读者具体地理解“日本畅销三百二十万册”这一数字的含义,加了一个“几乎每三十人中便有一人手头有这部小说”的说明。而在一九九九年版的“序”中又用“十五人便有一册”来具体解释发行七百万余册的含义。消费社会中,商品的销售数量的确是衡量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像文艺作品这样的商品显然无法完全用数量来判断作品的价值。且某个国家的畅销作品并不能保证在其他国家也必然受欢迎。但在大陆推销村上作品的过程中,日本的巨大销售量被出版社和译者有意识地置换成为保障在中国消费的承诺。出版社和译者通过这种有意识的置换,不断强调数量之巨来刺激读者的消费欲望。

第二阶段以一九九八年漓江出版社改版推出“村上春树精品集”五卷本为起点。这套“精品集”的特点,首先是一改此前色彩各异的彩色封面,统一装帧,突出文集的系列性,在素雅的淡黄底色上用浅灰色淡淡地勾勒出富士山的轮廓,并在封皮上部剪出一个三角缺口,露出里面的枫叶或樱花。整个封面素雅别致,摆脱了低俗小说的印象,成为这一阶段大幅度提高销售量、迅速向“小资”渗透的重要保障。

其次,该“精品集”确立了“林译品牌”。“精品集”包括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寻羊冒险记》、《舞!舞!舞!》、《世界尽头和冷酷仙境》和短篇小说集《象的失踪》,译者全是林少华。

在第一阶段,不单是漓江出版社有很多译者参与村上作品翻译,另外也有其他几家出版社前后出版过村上作品,但自一九九八年版“精品集”出版后渐渐地形成林译本垄断的局面。这其中固然有商业因素,但重要原因还是林译本质量高于其他几个版本。有学者认为:“村上春树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彩。”

第三阶段是从二○○一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接手出版村上春树文集开始,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销售量猛然扩大。这主要得力于上海译文出版社雄厚资本的介入。漓江版的“精品集”仅五本,而上海译文出版社一次性便买下多部著作权,出版系列文集,目前已经出了三十二本,出齐达三十五本,全由林少华一人翻译。图书的群体化出版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逐渐成为大陆的一种重要出版形式。所谓群体化图书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或以某种相关的形式而出版的图书的集合。其中,畅销书作者是打造群体化图书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上海译文出版社先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将村上作品大批量投放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译者参加签名售书活动,扩大影响。《海边的卡夫卡》第一次印刷就达二十万册。由于文学环境的改变,上海译文版的《挪威的森林》恢复了被删节部分,书脊上特别注明“全译本”。接着有计划地出版村上系列作品,直接、具体地抓住目标读者,唤起他们的热情,实现规模化购买,使村上作品由一本畅销带动其他作品的销售,最终达到由畅销变为长销的目的。通过一系列营销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在扩大村上作品销量的同时,将其他出版社基本上挤出了村上作品出版的市场。

《挪威的森林》虽然于一九八九年就翻译介绍到大陆,但至九十年代末才爬上畅销小说榜,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村上热”应该说是从这时才开始的。一时间村上春树成为文学阅读的热门人物。人们阅读、讨论、关心着有关村上春树的话题。网上有很多相关文章和链接,出现专门的网站让喜爱村上春树的读者交流阅读体会,讨论与村上春树有关的各种话题。进而又有人将这些网上文章编辑起来用纸媒介出版,也有人趁机编辑出版各种与村上春树有关的书籍,如小说中出现的菜谱、音乐等等。是否阅读过村上作品甚至成为“小资”的认证资格,远远超出了文学范围,而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了。稻草人编著的《遇见100%的村上春树》(当代世界出版社)可谓这类书籍的一个典型文本。

该书收罗了有关村上春树的各种信息,既有介绍作者、译者情况的文字,也有对主要作品的梗概和作品中出现的音乐菜谱的梳理,还收录了日本、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代表性评论文章,最后是一些村上迷的网上读后感。作为一本有关村上信息的“百科书”,该书既为村上迷提供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村上文学的背景,也是那些后备村上迷的入门书。

该书的资料来源显得有些杂乱,编辑也比较粗糙,但整本书却贯穿了一个清晰的大主题:提倡一种生活情调和处世哲学。林少华在书的“前言”中开门见山地说:“现代社会的一大通病就是太匆忙,太浮躁,太急功近利。(略)害得人们疲于奔命,心力交瘁。而村上小说的主人公索性停止下来,去欣赏把玩停顿、沉默、孤独、寂寥的价值和妙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村上文学宣示的是孤独的美学、停止的美学,而这正是他叩问心灵救赎心灵之路。其实这也是他给城里的小人物们提供的一种富于智性的诗意的活法,一种不失品位和尊严的生活情调。”

通观全书,首先是村上春树本人被塑造成这种生活情调和处世哲学的实践者。编者通过或叙述或引用村上原话反复强调,村上与一般作家不同,并不是从小就立志要当作家的。他不从众,安于当小人物,喜欢无拘无束,开爵士酒吧自给自足。年近三十,忽然涌起想写点什么的冲动,才去买来稿纸和自来水笔开始写。不料却获得了巨大成功。他成名之后也对媒体保持距离。除行事低调外,构成村上生活情调的有三大元素:一、对音乐的爱好。编者说:“村上春树的音乐修养极佳,除了欧美的现代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之外,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都是他平日休息时的最爱。感谢那么多美妙的音乐感动了村上,这使得我们今天在阅读村上小说时多了一道同样美妙的享受——阅读音乐。”二、对旅行的酷爱。这是他获得自由的重要方式之一。三、对吃食的热衷。这是体味生活细节的具体表现。

其次,中文译本的两个译者也被编辑塑造成村上生活情调的实践者。书中的林少华说,在中国很难做到像“他”那么潇洒,但对事物的认知,“我们是很接近的”。林少华出名之后,行事也非常低调。而台湾的赖明珠,则显得更为潇洒,喜欢旅行,隔三差五会动念头远走高飞,最后索性辞掉工作,做了自由撰稿人。

但该书的最大特点还不是这些对生活情调的一般性介绍,而是具体地指导如何实践这种生活情调。书中写道:“村上意大利面条是这么做的:从煮面的方法开始,请翻开他的《意大利面之年》这篇小说。(略)面会煮了,没有可口的配料和酱汁,吃起来未免太乏味。别担心,从书架上再取出《舞!舞!舞!》。(略)好了,恭喜学会这一道村上春树意大利面!食用的时候,别忘了和村上春树在书中常常替男主角搭配的菜如番茄莫札雷拉乳酪沙拉一起吃,更有好滋味。”第三章则专章介绍村上春树作品中的摇滚音乐以及西方的摇滚音乐史。并收录了其中的经典歌曲的英文歌词,第一首便是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如此一来,村上迷便可以按照书中指导过一种“村上式”的生活了。正是这种生活方式与“小资”发生了关联。

如前所述,村上作品的畅销与出版社有意识的营销策略有关,但同时也与中国大陆近二十年经济高速发展使北京、上海等一些中心城市在九十年代末向消费社会转型密切相关。社会上出现一批受过良好教育、收入高且消费能力强的“白领”,北京的三里屯、上海的衡山路上出现大量酒吧也大致在这一时期。尽管都市中的白领往往被认为是“小资”最集中的阶层,但“小资”与其说是一个阶层,还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调。这个词在五六十年代是一个贬义词,被用来批判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但在九十年代却成为追求生活品位的意思。阅读村上作品之所以会成为衡量“小资”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中表现了一种“村上式”的生活方式。当然,这种生活方式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林少华解读、提示出来的。“小资”们积极地认同这种生活方式:

渡边的三十多岁独身男人的生活方式,摆脱了物质、精神两方面都在低水准挣扎的悲哀(这几乎是我们的宿命),宽容地对待他人的选择,骄傲地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必太在意外界的事情,专一一意地过自己的生活。当然在选择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时,也将随之而来的孤独全盘接受,不带抱怨地生活着。不带抱怨,这是一种尊严。

这些年来,看村上的心情一直就是这样轻松愉快。我从来不用看一个深刻作家的眼神去凝视他,只是,看一个聪明有趣的日本人如何聪明有趣地说话。他笔下所呈现出来的日常光景,以及从这些琐碎里拈出来的那些荒诞,加上达观和适度的认命,就是村上式的智慧。这也是村上一直给予我的馈赠。

村上文学对大陆九十年代以后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作家素素认为“村上春树的思考感性而又深邃”,她的作品《水蓝色的眼睛》受到明显影响。邱华栋也回忆说:“我早在一九九二年就读到了村上春树的小说,那个版本是漓江出版社出的,是他的一个中短篇小说集《好风长吟》,当时我刚刚大学毕业,来到了北京,立即感受到了村上春树笔下的年轻人,在青春渐渐消退时的迷茫和在都市中的失落和异化。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喜欢村上春树是特别有道理的,因为他的作品描绘了即将进入成年人社会的青少年那种紧张和茫然的不知所措感。”又说,自己的《夜晚的承诺》描写了主人公生活在大学时代以及大学刚毕业在社会上迷茫寻求的时期,其中夹杂着有关青年亚文化,尤其是另类音乐的描述。“可以明显地看到塞林格和村上春树的影响——那是告别青春期的哀怨和玩世不恭的激愤的调子。”

邱华栋读过村上的几乎全部作品,对村上文学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存在一个一流的村上春树和一个二流的村上春树”。村上的长篇小说属于二流,基本上只是表现了青春期的困惑以及翻越这道门槛时的困难。但“他的一些短篇小说水平很高,已经发表的近七十篇,基本上可以和一些文学大师比肩。他的这些小说可以称之为意象小说,像《大象失踪》、《再袭面包店》等等,都有一个被异化的意象在小说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这样的小说,和欧洲的表现主义、存在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都有些思想上的渊源。从技术上讲,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是相当精美的奇葩,是一流的,有着自己特殊的想象力,甚至不亚于海明威的一些短篇小说,建构了自己独特的世界”。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村上文学与网络之间的关系。从九十年代开始,网络悄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网络的普及,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也开始发生深刻的改变。年轻人越来越喜欢通过网络来阅读,他们可以更快更多地读到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同时可以通过网络,更加方便、直接地表达自己对作品与作家的喜好。如果说上网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那么网络就是小资阅读的一块重要阵地,许多关于小资阅读的话题是通过网络而流行的。林少华曾经指出,“村上热”的兴起与“小资”在网上发表文章、建立讨论社区推波助澜有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所谓“小资”作家正是通过网络而崭露头角的。其中不乏受到村上文学影响的网络作家,如安妮宝贝、赵亮晨等。赵亮晨坦言村上春树在“生活方式和细节”上给了他影响。安妮宝贝称她喜欢《且听风吟》的原因是为男主人公的孤独形象所深深吸引:“那个男人总是在深夜,独自开着车去大海边。在那里抽一根烟,然后沉默地离开。在海边,他坐在仓库石阶上一个人眼望大海。看完那篇小说后,就不想看他任何别的作品。一篇就够了。他是这样的琐碎而伤感。一本正经地告诉你,如何做出一个美味的三明治。可是在难过的时候,却一滴眼泪也掉不下来。”在她许多小说和随笔中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孤独者的意象。她在《莲花》中对男主人公是这样描写的:“沉默寡言而又卓尔不群的男子。经常穿一件白棉衬衣,平头,眉目清冷。他与所置身的城市似乎没有任何关联。隐匿低调的生活,几乎不见任何外人。”当然她对孤独形象的反复描写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仅仅受了村上的影响。更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竞争的激烈、消费社会在大陆的形成,人被片断化,处于孤立的境地,她所描写的孤独形象是对这种现实的表现。村上文学或许只是促成她如此描写的许多契机之一。

初中学生不良心理现象分析与对策 篇12

“陈老师, 我女儿玄×回家总是闷闷不乐, 无精打采, 才一个月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 据她自己说, 她在班上一点地位也没有, 虽然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她, 就是找不到小学时候的骄傲和快乐, 请你和她谈谈心好吗?”电话放下了, 我的心泛起波澜。于是我对玄×同学的现象在班上展开了问卷调查, 问卷的结果让人震惊, 56名学生中有24人有与玄×相同的心理, 所占比例为42.86%。我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入学档案查询 (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学生来源、小学成绩等) , 分别与之交流谈心, 问题的结论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失落现象。问题的原因:我校初一“特色班”学生来自我县各个乡镇、各个层次的小学, 有些是来自非本县区域的。他们中的大部分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完全陌生, 但令他们向往已久的学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奇, 为能进入这个崭新的学校学习而庆幸。但很快新奇感没了, 喜悦的心情消退了, 取而代之的是渐渐加重的失落情绪与思乡情绪。 (1) 这些孩子在家是娇生惯养, 没有离开过家独立生活, 来到新的学校, 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 出现不适应现象; (2) 这些学生在原来的学校可能是佼佼者, 来到新校后与众多佼佼者比较有了从“白天鹅”变成“丑小鸭”的失落情绪。

针对这一现象和原因, 首先我对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与帮助,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激发学生“地球村”意识。其次针对“丑小鸭”现象, 我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水平没有降低, 只是比较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丑小鸭”现象是正常的, 要重新尽快给自己定位, 为自己定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 为自己选定一把“椅子”, 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最后, 这些学生渐渐地开朗了, 逐渐找回了自信, 觉得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 并且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二学生畏难情绪现象与解决对策

初一新生入学以后, 经过一个月的学校常规训练和对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指导, 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相当明显, 表现在学习习惯的差异、行为习惯的差异、意志品质的差异、良好情操的差异、自主合作学习的差异、探究创新能力的差异等各方面。第一次月考下来, 我对本班学生的月考成绩进行了系统分析, 21人月考成绩与入学相比有明显下降, 占学生人数的37%;四门学科有92门次单科成绩下降明显, 占总学科门次的41%。就学科而言, 英语成绩普遍下滑, 有的学生还不及格。“现象源于本质”, 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基础层次、智力开发和发展的不平衡, 更主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所学学科少、难度小、要求低、没有升学负担, 所以他们就觉得学习轻松、愉快。由于大多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没有养成, 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情操没有形成, 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淡薄、探究创新的能力还很缺乏, 因此当他们升入初中后, 学科增多、难度加大、作业量相对多了, 家长望子成龙的希望也高了, 学校的管理规范了,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 使得有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本届“特色班”初一年级学生是电脑派位产生的, 生源来自各个地区、不同层次的小学, 他们中的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 有些学生基础还特别差, 要他们学习当前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确实有相当大的困难。

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现象, 我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特别是就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复习、如何自主合作学习等环节进行有序的强化训练,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便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过渡。至于英语学习上的困难, 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一面鼓励学生要不怕吃苦, 一面帮助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 打牢基础, 并不时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经过一年的努力, 绝大部分学生畏难情绪有所好转, 英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学生对立情绪现象与解决对策

升入初中的学生一般在十三四岁,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进入如同精神分析理论家所称的“仇亲期”。在家里, 他们往往与家长“对立”, 在学校容易与同学“对立”、与老师“对立”。这一现象的出现, 表明这个年龄期的学生们身上虽然尚存有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但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增强。因此在家父母常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在学校会出现对老师的教育软“对立”——口服心不服, 与同学相处“不顺”后会出现硬“对立”——从口头上的争吵到行动上的“施暴”。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也在变化, 由“依赖”型、“服从”型逐渐向“独立”型、“自我”型发展。在与同学的交往、家庭成员的相处、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他们的这种意识已有意显现, 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出现, 一旦处理不好, 往往会造成各种“对立”局面的产生。

针对学生的对立情绪所产生的种种表现, 我与家长积极联系、相互配合,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契机和方法, 让学生感觉到家长、老师对他们从学习到生活的关注, 让学生感觉到虽然自己在长大, 大人们能把自己当“大人”了, 但是自己更需要家长、老师在心理上的疏导、思想上的教育、为人处世上的指导, 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理解。“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处理要耐心、细致、冷静, 避免做出过分反应而人为激化对立, 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容易犯错误的时期, 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犯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 要让学生感到你对他们真正的爱, 这样才能做到“亲其师, 信其教”。

以上不良现象的解决, 需要一线教师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悉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 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到心理、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的关注, 共同来探讨和研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现象, 寻求科学有序地解决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方法和途径。我相信, 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一个“支点”, 那么他们一定能够撬起“地球”!

参考文献

[1]韩绍欣.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矫正[J].河南教育, 2004 (7) :10

[2]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机器人安全下一篇:外汇市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