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

2024-10-05

心理现象(精选12篇)

心理现象 篇1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 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溶液所溶解的溶质量达到最大限度, 不能再溶解, 叫做“饱和”。“心理饱和”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个公共场所摆放纸和笔, 如果有人能一口气把数字从l写到300, 不写错也不涂改, 则奖励50元。

写的人不少, 但最终没有一人能领到50元。心理学家认为, 参加者之所以都失败了, 是因为长时间紧张地做同一件事情, 心理产生了“饱和”现象。人的大脑一般有个抑制、兴奋的过程, 当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 人的情绪就较高, 学习、工作注意力也就集中, 但这个兴奋期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这样我们更能理解“心理饱和”现象了, 它指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或不能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作为老师应该了解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抑制这一现象的发生,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饱和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

学生中的心理饱和现象

其实, 心理饱和现象在学生中几乎随处可见。老师布置了许多作业, 学生开始做时, 动作快, 做得也正确, 但做到后来, 速度慢了, 还常有差错, 同时出现厌烦情绪。对于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 老师如果每次都是用同一方式批评教育, 学生对老师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就总是“虚心接受, 坚决不改”。有的老师上课总是“照书念经”, 老是用那三板“斧头”, 久了学生也产生厌烦, 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来, 甚至滑坡。学生心理饱和现象的产生既有来自于学生自身的 (生理的、心理的) 原因, 也有教者情绪和教法不当的问题。

心理饱和是一种“不安定因素”。心理饱和的能量很大, 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会引发许多问题。虽然个别意志力很强的学生能克服它, 但这样的克服是有限度的。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甚至影响记忆力和创造性思维, 造成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学习的消极状态, 进而影响学生整个生活状态, 造成恶性循环。例如有的学生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有的逃课、顶撞老师;上网吧、玩游戏, 上课故意睡觉等, 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中途辍学。

所以, 我们不能小看“心理饱和”的危害, 它是一种不安定因素, 对学生身心健康以及整个生活状态、人生观都有极大的危害。

积极预防和调节心理饱和现象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人师者采取一定的措施, 对学生心理饱和现象进行预防和调节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讲, 心理饱和可以通过放松疗法来预防和减轻。做任何事都可能会产生心理饱和, 关键在于要有心理准备, 要有预防和缓解措施, 不要因为心理饱和而加重心理压力。

1.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尽量考虑文理、动静相间,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协调搭配各类科目。学校还应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多组织一些文体活动, 既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 又可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得以表现和发挥, 也可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饱和。

2.教师在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上注意把学科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 如使用多媒体, 利用动画、图片、音乐等, 多举一些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例子, 上课时注意学生的情绪和反应, 善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尽量避免教学上的“死板”和“老套”。

3.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多注意题型、题量、学科之间的协调, 如背诵的、理解的、逻辑的、思考的题型穿插出现, 不要让学生长时间做同类题型或因题量过多而产生心理饱和。

4.在教育学生方面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 做到“对症下药”。批评应讲究艺术, 在爱与严的前提下, 用灵活、合理的教育手段, 让学生心服口服, 避免因为教育方法单一、教育模式落后使学生产生心理饱和。

5.教师应让学生正确认知、看待心理饱和现象。教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 让学生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建立张弛有度的节奏,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员。

6.教师自身应克服“心理饱和”。因为心理饱和不只是学生的问题, 是每个人都可能存在的, 而教师有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 如果教师在生活、工作中产生心理饱和, 出现厌倦、情绪化, 并将之带到教育教学中, 不仅影响工作, 而且对学生也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修养, 积极培养生活乐趣, 尽量减少心理饱和带来的精神压力。

法无定法, 预防和应对学生心理饱和的方法举不胜举。为人师者只有认识到这个问题, 了解心理饱和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采用相应方法, 才能预防或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并及时调节、扭转这种现象, 让学生在一种健康的状态下去学习, 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心理现象 篇2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10、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1)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 篇3

试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且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如果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表示闻到气味。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为什么多数学生都认为有气味而举手呢?

这是因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所谓“权威效应”,就是指说话的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则所说的话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相信其正确性,即“人微言轻、人贵言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其次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在现实生活中,利用“权威效应”的例子很多:做广告时请权威人物赞誉某种产品,在辩论说理时引用权威人物的话作为论据等等。

在人际交往中,利用“权威效应”,还能够达到引导或改变对方的态度和行为的目的。

重视“高三现象”,优化心理环境 篇4

一、“高三现象”的类型

“高三现象”在不同的学生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程度也有轻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类型。

(一) 信心型

这部分学生思想稳定, 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目标, 学习生活很有规律, 精神状态很好, 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对每次考试都满怀信心, 胸有成竹, 相信自己凭实力一定能在考试中获胜。

(二) 焦虑型

这类学生基础较好, 学习刻苦。但对考分过于看重, 对自己的未来得失有担心和焦虑, 把分数作为衡量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与否的唯一尺度, 以致整天焦虑不安, 思想压力大, 学习方法紊乱, 表现出心理压抑、神经衰弱、精力不集中等症状, 以致成绩没多大提高。

(三) 迷茫型

这类学生想考上大学, 但学习基础不好, 学习方法不当, 不喜欢向老师求教, 不爱与同学交流, 表现出性格孤僻, 自我封闭, 成绩波动较大, 觉得考大学很难, 陷入迷茫。

(四) 混合型

这类学生是随波逐流, 上课也能听讲, 课外也能认真看书, 但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 对考试持无所谓态度,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对高考期望值不高, 无论什么大学, 只要能考上就行了。

(五) 放弃型

这类学生基础很差, 每次的考试成绩都不佳, 学习没有明显变化, 认为考上大学希望不大, 上课不专心听讲, 课外不复习, 以致成绩越来越差, 目标比较低调:毕业后去当兵或出去打工等, 在关键的时候自暴自弃, 上课经常睡觉或经常迟到、早退, 甚至干脆不上课, 盼望毕业之日快快到来。

二、“高三现象”的防治

如何避免或消除“高三现象”呢?我以为应遵循“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辩证法原理, 坚持“内因和外因结合”的原则, 实施“内、外兼治”的策略, 才能遏制“高三现象”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一) 强化内因作用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 就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 有了自卑心理。这是没有树立正确理想所致, 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 制订阶段性目标。

对自己作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脑子里建立起一张合理的、全面的“知识网”, 看看自己能否从知识网中随意抽取某些知识点, 编制一道或多道试题。同时, 着力解决好错题。不少高考成功者的经验是高考前“看题”, 特别是做以往做错过的题, 设计出一张“计划表”, 规定自己每天需要做什么, 已做了什么, 做的情况怎么样。

2. 学会交流沟通。

许多学生不喜欢与同学交往, 怕与家长和老师沟通。原因在于每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爱好等都有差异。为了改善这种状况, 学生应当学会换位思考, 假如“我是”对方, 该怎么样。从中学会交流沟通方法, 寻找到交流沟通的话题, 就会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3. 摆脱苦闷自卑的精神枷锁。

有些学生因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就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 从而产生苦闷自卑的情绪, 无形地给自己心理上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学生如何摆脱这种无形的精神枷锁呢?

一要正确看待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的实力, 不要求每次都考得很理想, 就是基础好的同学也很难做到每次考试都理想。因此, 不要因为一两次考试失败就否定自己, 失去信心;也不要总是拿自己的成绩跟班上的同学攀比。即便自己的成绩在班上属中下等, 也许在全校是中等的, 在全市、全省却可能是上等。总之, 不要自暴自弃, 一次的失败不等于每次都失败。

二要善于总结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复习好还是没有发挥好, 关键是要改进学习方法, 调整学习计划, 再接再厉, 力争下次考好。

4. 搞好睡眠调节。

充足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 也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高三学生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是常见现象。所以, 学生要养成午休的习惯, 哪怕休息一二十分钟、半个小时也可以。因为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 获取充沛的精力, 学习起来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5. 要有必要的运动。

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 而且能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消除大脑的疲劳。学生适当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培养兴趣爱好, 而且能在紧张、激烈的运动中忘掉烦恼、焦虑的情绪, 使紧张的压力得到缓解。

6. 情景转移也是好方法。

例如同学之间可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 积极投入角色, 忘记疲劳, 转移注意力, 释放体内积聚的能量, 调整机体平衡, 摆脱心理烦恼。还可以听听音乐, 换换脑筋, 使人的生理、心理得到合理的调节。

7. 生活上应注意补充营养。

(二) 优化外因条件

1. 学校要重视高三工作, 关心高三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 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 营造良好的氛围。

2. 班主任管理要跟上, 工作要做细。

要有适度期望、适度要求, 多关心学生。组织学生开好思想教育、心理指导、复习指导等主题班会。

3. 各科任老师要加强学法指导, 教育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提高学习效率。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习方法, 因材施教, 营造“平常”的气氛, 抓好学生的思想稳定, 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 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4. 家长要多关心理解学生。

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往往免不了经常唠叨, 有意无意地给孩子产生压力, 使孩子感到家庭压力大, 烦躁苦恼。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 能考上好大学, 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教育要得法, 切莫好心办坏事。家长在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时, 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时, 家长还应经常和学校老师沟通, 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对孩子心中的烦恼, 家长应主动与老师配合, 给予及时的疏导。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家庭环境, 使孩子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参加复习和备考。

心理学166个现象 篇5

心理学166个现象(太多了,不要一下子看完)分享了,慢慢看 2008-08-02 19:24 |(分类:学习、知识)

心理学166个现象(太多了,不要一下子看完)分享了,慢慢看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实例】

1、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2、反例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所运用的“核心品质”。

3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XXXXX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4安泰效应

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因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他的对手发现了这个秘密,便诱使他离开地面,在空中杀死了他。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

5暗示效应

所谓“暗示效应”,即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此称之为“暗示效应”。少年儿童较XXXXX更易于接受暗示。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语言暗示——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你真聪明”“你一定行”等语言为孩子打气,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鼓励,比如:

领:我很棒!(X X)众:你很棒!(X X)

领:你也行!(XX X)众:我也行!(XX X)动作暗示——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低段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思想内涵更不容易把握,这时候动作暗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能用肢体动作暗示学生,使学生更快地理解音乐作品。例如在表现音乐情绪方面,教师可以用左右轻轻摆动身体来表示轻柔舒展的音乐,用小幅度的点头来表示欢快活泼的音乐。

表情暗示——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有许多的表演环节,包括唱歌表演、律动表演、乐器表演,形式上又包括集体表演、小组表演、个人表演等。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表情暗示的作用。当学生在表演时,教师如果是微笑的注视着他们,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们能看到老师眼里的肯定和赞许。而在对学生音准的训练过程中,可运用柯达伊手势的动作暗示,让学生对抽象的音高有比较直观的理解。有一个班在学习歌曲《可爱的羊群》的第三句“水草丰盛羊儿壮”时,总是把最后一个音“5”漏掉。所以当唱到这几小节时我就用手势作出旋律高低的走向,到了最后一个音“5”时,我的手向上一带,学生的自然的就唱到位了,几遍之后便能完全掌握。自我暗示——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暗示,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体验中更好的发挥自主性。有的学生每当遇上听辨练习就会有“惨了!惨了!”“好难啊!”等自我暗示,在学习上维持着焦虑状态,从而干扰正常水平发挥。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严重阻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想着自己一定能一定做的到。

另外教师的课堂展示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态度暗示,具体体现在教师的精神状态以及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投入程度上。

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7巴纳姆效应(暗示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 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XXXXX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8巴霖效应 源自於马戏团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巴霖效应” 多少解释了为什麽有些星座或生肖书刊能够”准确的”指出某人的性格。原因在此,那些用来描述性格的词句,其实根本属”人之常情”或基本上适用於大部分人身上的。换言之,那些词句的适用范围是如此的空泛,以至往往”说了等於没说。例如:水瓶座理性而爱好自由,巨蟹座感性而富爱心;然而巨蟹座的人就永远没理性,水瓶座的人就缺乏爱心吗?我们不去否定星座存在的价值,毕竟它存有统计的基础在。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聪明人,不去迷信星座,我又得告诉你,你又错了!知道什麽叫做”天醉人亦醉”吗?既然身旁有超过半数的人相信星座,你又何苦试着去推翻那根植於心的观念(实际上也不太可能)?如果一对情侣在星座学中是不甚相配的,即使两人都不迷信,但他们的心理必然会承受一股不小的压力,在往後交往的时间中,若有了冲突磨擦,心中既存的那种”原来真的不合适”的预设就会被强迫成立,最终难逃分手命运!

9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0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 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这一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11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12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贝勃规律”。实验表明,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13比马龙效应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14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心理解析: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15边际效应

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经济学上的需求法则就是以此为依据,即:用户购买或使用商品数量越多,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为后购买的商品对其带来的效用降低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兴,或者集邮爱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了解边际效应的概念,你就可以尝试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例如:你是公司管理层,要给员工涨工资,给 3K 月薪的人增加 1K 带来的效应一般来说是比 6K 月薪增加 1K 大的,可能和 6K 月薪的人增加 2K 的相当,所以似乎给低收入的人增加月薪更对公司有利;另外,经常靠增加薪水来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看来也是不行的,第一次涨薪 1K 后,员工非常激动,大大增加了工作热情;第二次涨薪 1K,很激动,增加了一些工作热情;第三次涨薪 2K,有点激动,可能增加工作热情;第四次......,直至涨薪已经带来不了任何效果。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每次涨薪都想达到和第一次涨薪 1K 相同的效果,则第二次涨薪可能需要 2K,第三次需要 3K......,或者使用其它激励措施,例如第二次可以安排其参加职业发展培训,第三次可以对其在职位上进行提升,虽然花费可能想当,但由于手段不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研究经济学其实也很有意思,只是对很多人来说,与 IT 这个行业不可完全兼得。

16边际效益递减效应

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说的是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倒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最明显的诠释,就是非线性函数,例如二次曲线。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给你一个可爱多,你高兴的乱跳以为赚了,接下来是第二个„„可是一直给你,你会觉得开始恶心了。这有两个原因:一,你吃饱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腻了,刺激受够了。你希望有个机会表白自己“老大,给个哈根啊好啊?” 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刚来了要混个脸熟,所以拼尽全力在所不辞。日子一久,也就淡了。一般的教材会这样解释: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和社会学。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映射,使得各种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们定义跑得快比跑得稳好,这并非没有意义,赛车界就是个例子),那么在一个时间序列上,投入和产出(以及累积投入和累计产出)就可以作为模型。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两个特点:一,t=0比t->无穷时候的产出大的多(这是序列函数的像)。二,t->T和t->T+1在T->无穷时候的变化不大(这是像的一阶倒数)。前者说明总体趋势递减,后者说明递减速度趋缓。

我们可以想想,边际效用递减式一个无处不在的规律,你想过四级,于是找了本宝书,从A背起,不错,一会儿就背完呢(当然,本来A就不太多,我就是这种人),然后是B,然后是„„B part2,然后是B part 2 1/2...级数的概念有了应用。当然你可以选择从Z开始背回头(当然,我也是这种人)。可见,投入和产出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投入了就要求有产出,所以边际效益递减的逆仍然适用。我们可以拓展到离开效用这个概念。让我们看一个实际中的问题: 昨天打扫房间卫生,发现刚刚擦过的桌子一层灰又上去了,和旁边的一个小支架看上去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后者上次被美容的时候我还没在南京„„ 一个东西从干净到涨很快,可是从脏到很脏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阿,指望考古队?(尽管也有评价的因素)大家还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比如,人文一点,“失去的才是真”。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呢?经济学的解释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因为投入的太多使得最终的收益摊的太薄。再好的东西也有个限度。理工科的更加清楚,所谓的各种高级操作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吃力不讨好,最有效的往往是那些基本操作。更高深的是当然一些数学上的游戏。然而我觉得,这个现象的起源绝对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进步和发展。想想,如果边际效益递增,我们还需要创新吗?我们还需要坚持吗?同志们,可爱多足够了,不,凉水就行!魅力这个词,永远的就失去了意义。

17波纹效应

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这时教师的影响力往往下降或消失不见,因为这些学生在集体中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发展、心理品质和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

18布里丹毛驴效应

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19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心理解析: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XXXXX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20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这个理论的前提为人们的财富及可支配收入会随着股价上升而增加。因此,人们更愿意消费 21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命被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示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数,P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等 于1,则两种工作的回忆量一样;若是P大于1,则示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小于1,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从0。8至3。5不等,平均为1。9,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

儿童恋物现象的心理探秘 篇6

您好!我遇到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请您帮帮我。我的孩子是个男孩,刚出生不久,我和他爸爸就离婚了。从小,我经常打孩子。孩子今年14岁,读初中,成绩不好,上课睡觉,要好的男同学不多,喜欢招惹女同学,但常常吃亏。我们母子关系很僵,一天说不了几句话,我不能多说他,说多了他就关起门来或者出走。

一天,我帮助孩子整理书桌的时候,发现他书包里藏有女孩的裙子、丝袜,当时我没把这件事儿放在心上。后来,我又发现孩子还藏有女孩的内衣内裤。这下我可吓坏了,感到事情的可怕。孩子会不会变态?会不会同性恋?我心惊胆战,但不敢和孩子谈,就去书店找有关的书。买到了您的一本关于青春期心理的书,感到您一定能够帮我救救孩子。马老师,只有求您帮我救救孩子啦!

一个无助的妈妈

家长朋友:

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是,请您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孩子的表现究竟属于什么心理问题。

就来信介绍的情况看,孩子的表现不能说是性变态。当然,与同性恋更不相干。也许,有人会认为孩子的表现属于恋物癖。但是据我看,只能说孩子的表现与恋物癖有点类似,也不能说就是恋物癖。

那么,孩子的问题究竟属于什么?我认为,您孩子的问题可以叫作恋物现象。

恋物癖是一种变态的性心理现象,其变态的关键之处,是患者把性欲专门指向异性使用过的物品,主要是内衣内裤,在观赏、抚摸、嗅闻中达到性兴奋和性满足,而对异性本身没有兴趣,不能引起性兴奋。而恋物现象往往是青春期男孩子难免的一种性心理现象。对男孩子说来,在没有跟女孩亲近接触的机会的情况下,对女孩子的内衣裤等发生兴趣,是常见的暂时性的现象,不足为奇,很多男孩在这个时候都会对异性衣物感兴趣,产生性兴奋,达到性满足。但不能说是什么恋物癖。如果说是心理问题,就是由于经常反复出现偷藏女性内衣的行为,在大脑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也就是形成了条件反射。按照条件反射原理,一种行为反应得到的强化越多越久,其神经联系就越是稳固。于是,遇到适宜的情况,这种行为就会发生。但是,这并不排除对异性本身的兴趣,不能说是恋物癖。不用说男孩,就是成熟的男人,即便有恋物现象,只要不排斥对异性本身的兴趣,也不能说是恋物癖。总之,恋物现象与恋物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恋物癖患者,对常态的性目标即异性本身特别是异性的生殖器没有性反应,而出现恋物现象的人,对常态的性目标即异性本身特别是异性生殖器有正常的性反应。

青春期男孩为什么会出现恋物现象呢?恋物现象的心理意义,一般来说大多是为了变相的性欲的发泄,获得变相的性满足。就是说,男孩虽然对异性的内衣内裤等物品有性兴奋和性满足,但不是把性欲专门指向异性的衣物,只是在不能直接与异性进行性接触的情况下,以异性的衣物临时作为异性的替代物,通过观赏抚摸或者手淫,来获得性兴奋和性满足。另外,有的男孩偷藏女性的衣物等,让对方着急与难受,是对女性的报复性行为,也是为了获得一种替代性的心理满足。不管哪种情况,都或多或少反映了男孩对自己性别上的自信不足,从而不能与异性正常交往。

就您的孩子说,上面两种情况都存在。14岁的男孩子,进入青春期,有了性欲望。但是,这个年龄又不能通过实际的异性性接触来满足,也就容易通过收藏异性衣物来获得替代性的满足了。同时,您说他喜欢招惹女同学,很可能在和女孩的交往中有障碍,而把收藏女孩衣物当作报复女孩获得满足的手段。

总之,您孩子的表现不是性变态,不能说是恋物癖,只能说是恋物现象,是青春期男孩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性心理现象。

说到这里,您也许不再那么害怕了。是的,孩子的问题远不是您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更不是什么可怕的灾难。如果您的心情平静下来了,就不难理解,一般来说,男孩子的这类恋物现象,随着成长和成熟,随着能够进行实际的异性性接触,会逐渐自然消退。将来长大了,即便还留存一些恋物现象,只要不妨碍正常的夫妻性生活,就没有什么问题。因此,作为家长一般顺其自然也就可以了,而不必就恋物现象刻意进行什么矫正。如果说家长需要对孩子做些心理指导,您可以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您需要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增进和孩子的交流。

不管您个人的生活有多少难处,也要正确处理母子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化解孩子的心理问题,会有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即便对孩子的恋物现象,也要消除大敌当前的心态,不要对孩子大动干戈。因为家长大动干戈和紧张害怕的态度,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强化孩子的恋物行为。家长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有助于减轻孩子过重的内心压力,随着成长逐渐淡化恋物行为。

再有,您需要指导孩子增进同伴交往,在交往中增强自信。

一方面增加与男同学的交往,可能的话,引导孩子与父亲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加学习模仿如何做男子汉的机会,增强自信。另一方面,指导孩子学会和女孩的正常交往。这样通过常规异性交往来表达两性感情,就避免了以异常方式去表达感情。

最后,如果需要,您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促成孩子与我直接沟通。

如果孩子愿意,可以拨通心理咨询专线,以便对孩子提供直接的心理帮助。希望我们的沟通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您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马志国 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

初中学生不良心理现象分析与对策 篇7

“陈老师, 我女儿玄×回家总是闷闷不乐, 无精打采, 才一个月整个像换了个人似的, 据她自己说, 她在班上一点地位也没有, 虽然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关心她, 就是找不到小学时候的骄傲和快乐, 请你和她谈谈心好吗?”电话放下了, 我的心泛起波澜。于是我对玄×同学的现象在班上展开了问卷调查, 问卷的结果让人震惊, 56名学生中有24人有与玄×相同的心理, 所占比例为42.86%。我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入学档案查询 (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学生来源、小学成绩等) , 分别与之交流谈心, 问题的结论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失落现象。问题的原因:我校初一“特色班”学生来自我县各个乡镇、各个层次的小学, 有些是来自非本县区域的。他们中的大部分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完全陌生, 但令他们向往已久的学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新奇, 为能进入这个崭新的学校学习而庆幸。但很快新奇感没了, 喜悦的心情消退了, 取而代之的是渐渐加重的失落情绪与思乡情绪。 (1) 这些孩子在家是娇生惯养, 没有离开过家独立生活, 来到新的学校, 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 出现不适应现象; (2) 这些学生在原来的学校可能是佼佼者, 来到新校后与众多佼佼者比较有了从“白天鹅”变成“丑小鸭”的失落情绪。

针对这一现象和原因, 首先我对学生在学校的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指导与帮助,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激发学生“地球村”意识。其次针对“丑小鸭”现象, 我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水平没有降低, 只是比较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丑小鸭”现象是正常的, 要重新尽快给自己定位, 为自己定一个循序渐进的目标, 为自己选定一把“椅子”, 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最后, 这些学生渐渐地开朗了, 逐渐找回了自信, 觉得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 并且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

二学生畏难情绪现象与解决对策

初一新生入学以后, 经过一个月的学校常规训练和对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指导, 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差异相当明显, 表现在学习习惯的差异、行为习惯的差异、意志品质的差异、良好情操的差异、自主合作学习的差异、探究创新能力的差异等各方面。第一次月考下来, 我对本班学生的月考成绩进行了系统分析, 21人月考成绩与入学相比有明显下降, 占学生人数的37%;四门学科有92门次单科成绩下降明显, 占总学科门次的41%。就学科而言, 英语成绩普遍下滑, 有的学生还不及格。“现象源于本质”, 通过深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基础层次、智力开发和发展的不平衡, 更主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所学学科少、难度小、要求低、没有升学负担, 所以他们就觉得学习轻松、愉快。由于大多数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没有养成, 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性格情操没有形成, 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淡薄、探究创新的能力还很缺乏, 因此当他们升入初中后, 学科增多、难度加大、作业量相对多了, 家长望子成龙的希望也高了, 学校的管理规范了,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 使得有些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本届“特色班”初一年级学生是电脑派位产生的, 生源来自各个地区、不同层次的小学, 他们中的大部分英语基础薄弱, 有些学生基础还特别差, 要他们学习当前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确实有相当大的困难。

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现象, 我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特别是就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作业、如何复习、如何自主合作学习等环节进行有序的强化训练,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便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的过渡。至于英语学习上的困难, 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一面鼓励学生要不怕吃苦, 一面帮助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 打牢基础, 并不时地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经过一年的努力, 绝大部分学生畏难情绪有所好转, 英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生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学生对立情绪现象与解决对策

升入初中的学生一般在十三四岁,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进入如同精神分析理论家所称的“仇亲期”。在家里, 他们往往与家长“对立”, 在学校容易与同学“对立”、与老师“对立”。这一现象的出现, 表明这个年龄期的学生们身上虽然尚存有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但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增强。因此在家父母常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 在学校会出现对老师的教育软“对立”——口服心不服, 与同学相处“不顺”后会出现硬“对立”——从口头上的争吵到行动上的“施暴”。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的生理与心理也在变化, 由“依赖”型、“服从”型逐渐向“独立”型、“自我”型发展。在与同学的交往、家庭成员的相处、班级管理的过程中, 他们的这种意识已有意显现, 与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出现, 一旦处理不好, 往往会造成各种“对立”局面的产生。

针对学生的对立情绪所产生的种种表现, 我与家长积极联系、相互配合,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契机和方法, 让学生感觉到家长、老师对他们从学习到生活的关注, 让学生感觉到虽然自己在长大, 大人们能把自己当“大人”了, 但是自己更需要家长、老师在心理上的疏导、思想上的教育、为人处世上的指导, 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心与心的理解。“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处理要耐心、细致、冷静, 避免做出过分反应而人为激化对立, 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容易犯错误的时期, 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犯错误、勇于改正错误。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 要让学生感到你对他们真正的爱, 这样才能做到“亲其师, 信其教”。

以上不良现象的解决, 需要一线教师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 悉心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 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到心理、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的关注, 共同来探讨和研究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现象, 寻求科学有序地解决这些不良心理现象的方法和途径。我相信, 如果教师能给学生一个“支点”, 那么他们一定能够撬起“地球”!

参考文献

[1]韩绍欣.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矫正[J].河南教育, 2004 (7) :10

[2]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篇8

关键词:声乐演唱,紧张心理,现象分析

在声乐演唱或学习中,人们往往关注演唱技能和技巧,却常常忽视心理对于演唱者的重要作用。心理状态是人对内外环境因素的反映。对于声乐演唱者来说,除了应当具有美妙的声音和扎实的演唱基本功外,还要通过大脑和耳朵对自己的声音进行判断调整。演唱者在演唱时一旦出现紧张心理,其音准和音色都会出现问题。在声乐演唱中,只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与高超的演唱技能相结合,才能共同完成一次完美的演唱。

一、演唱者表演缺乏自信,实践经验不足

紧张心理是影响表演者声乐演唱良好发挥的重要因素,特定条件和环境下紧张心理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找到产生不良心态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才能消除这些影响发挥的紧张心理,使声乐演唱达到良好的效果。造成紧张心理最重要的原因是演唱者准备不充分。仅依靠天赋和兴趣的演唱和经过严格规范训练的演唱具有很大的差异。歌唱能力和技巧的欠缺,会使演唱者对自己演唱的歌曲没有充足的把握,从而造成心理负担,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致使神情恍惚,产生紧张心理。许多演唱者基本功不扎实,在高音处理上声音控制无法达到要求,产生演唱心理负担。这些问题在演唱初级阶段比较常见。另外就是演唱者缺乏演唱实践经验。有些声乐演唱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好的先天条件,但是缺乏舞台表演经验,在舞台上表现紧张呆板、慌乱无措。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要多参加一些比赛或演出活动,有了丰富的演出经验就能做到轻松自如的演唱。

个人的心理素质也会对声乐演唱造成影响。如果演唱者过于在乎演出效果,急于成功,就会产生浮躁紧张的心理。如果现场有专家或同行,演唱者的心理压力更大,越是担心和恐惧,在演唱中就越容易出现问题。还有一些演唱者过分强调细节,分散了注意力,从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唱中,影响演唱的正常发挥。

二、消除演唱中紧张心理,丰富舞台经验

增强演唱自信是在声乐演唱中获得成功的保证。演唱者要想在声乐演唱中消除紧张心理,达到一个满意的演出效果,首先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演唱技能和自如的演唱技巧是出色表现演唱作品的基本要求。只有熟练地掌握演唱技巧,演唱者才有足够的信心,轻松自如地演唱,酣畅淋漓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这是经过长期基本功训练才能达到的效果。声乐训练中的八大要素,都是要经过刻苦训练和长时间积累才能练就的。

其次,演唱者在表演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要演唱的歌曲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对歌曲内容和表现形式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做到演唱时成竹在胸。演唱者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歌曲练习,认真对待每一个音符和旋律,注意节奏、音准和速度的把握,对歌词要做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演唱者只有对歌词含义和思想情感有更进一步的理解,才能对歌曲的情感进行准确地表达。演唱者还要注意与伴奏的配合。伴奏能够烘托演唱气氛、丰富和声效果,对演唱者的演唱情绪也有一定的提升作用。演唱者在选定歌曲时,不要单纯追求高难度、大曲目,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嗓音特点,以及演唱风格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易于把握的演唱曲目。

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有较为丰富的舞台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上尽情歌唱、轻松演绎。因此,演唱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踊跃参加各种比赛和演出,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教训,为以后的演出积累经验。演唱者还要尽力为自己创造演出环境,要尽量争取比赛和演唱的机会。演唱者只有适应舞台,习惯并乐于与观众进行交流,逐渐积累舞台经验,才能消除声乐演唱时的紧张心理。

声乐演唱的过程时刻受到心理因素的控制,舞台演出的心理因素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而逐渐加强。演唱者在注重技巧练习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训练心理素质,注重心理因素对演唱效果的影响。演唱者只有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演唱技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完成一场成功的演唱。

参考文献

[1]林希.声乐演唱中的心理分析[J].艺术教育,2014,(12):169-170.

美国南方文学怪诞现象的心理成因 篇9

一、由于蓄奴制而产生的罪恶感

南方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神秘的土地。这里风景美丽宜人,土地广袤肥沃,资源优厚富足,再加上雨量丰富,特别适合发展农业。自殖民时代起,来自欧洲的拓荒者就把这里视为上帝馈赠的“伊甸园”。他们在这里种植烟草、水稻、棉花,建立了与优厚自然资源相适应的种植园经济模式。然而,种植园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在殖民初期,劳动力十分短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殖民者们把罪恶的魔爪伸向了非洲。自17世纪初以来,大批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南方的种植园。他们失去自由,背井离乡,忍辱负重,并且终日在奴隶主的淫威下从事艰苦的生产劳动。黑奴们用血泪和生命为贵族阶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是他们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南方经济的腾飞。可是,令人惊异的是这些黑奴们用血泪和生命换来的劳动果实全部都被毫无廉耻之心的贵族阶级侵吞了。这些贵族阶级们个个腰缠万贯,无所事事,坐享其成。他们不但任意占有和挥霍他人的劳动成果,而且还用极其残忍的手段镇压黑奴们的反抗。回想当年,正是这些今日凶残的奴隶主们怀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对自由的希冀踏上了这片神圣的土地。可转眼间,他们靠着充满罪恶的蓄奴制过上了寄生虫般的生活,从旧大陆的被压迫者蜕变成了新大陆地地道道的压迫者。

时光流逝,任何阻碍也阻挡不了文明的进程。随着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稍有良知的人就会意识到这种少数人凌驾并统治多数人的制度是极不合理的。这种制度伤害的不仅是奴隶,而且也伤害了奴隶主。奴隶主们表面上整日悠闲自在,过着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可他们内心里却整天忧心忡忡,万分惊恐,备受煎熬,时时都活在高度警惕之中,时时提防着奴隶们的反抗。贵族们由于无法正视充满罪恶的奴隶制,他们编织了极具浪漫色彩的神话传奇,并把这种制度美化成中世纪阿卡迪亚般田园牧歌式的理想模式聊以自慰,自欺欺人。可谎言终究是谎言,再美丽的词藻也无法掩盖蓄奴制自身的罪恶,再矫饰的言辞也无法抹去奴隶主内心挥之不去的恐惧的阴影。南方这片富饶而神圣的土地自从蓄奴制存在的那天起就受到了诅咒,南方人注定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惨重的代价,南方人的命运最终会以悲剧收场。

二、由于内战失败而产生的自卑感

在这个历史不长的国家中,只有南方遭到过军事失败,尝到过被占领的滋味,因此长期以来,在南方的思想意识中有着一种强烈的自卑感。从19世纪初开始,南方和北方在蓄奴制问题上的冲突日益加剧。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南方的社会制度,而且也是关系到整个美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走什么道路,甚至关系到美国的民族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问题。林肯在186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引发南卡罗莱纳州脱离联邦。最后双方之间的冲突发展成为一场美国历史上最惨烈并且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1861年,内战开始,四年后的1865年,战争以北方的胜利结束。

美国内战的主战场主要是在南方,经过四年的战争,南方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损失惨重。南方的家园被战火焚毁,亲人在战争中丧生,农田荒芜且杂草丛生,经济急剧衰退,工业完全停顿,铁路交通陷入瘫痪状态,人们多年的积蓄由于巨大的通货膨胀而荡然无存。南方人无法面对眼前如此凄惨的景象,也无法从心里接受昔日繁华不再的残酷事实。他们无法适应这巨大的心里落差,无法承受南方从内战前的欣欣向荣变得一贫如洗,从声名显赫变得狼狈不堪,从高高在上跌得一落千丈。南方在战争中的失败和随之而来的军事占领,不仅对南方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而且对以骄傲和自信著称的南方人的思想意识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总之,战后的南方满目疮痍,面目全非。在飞速发展的美国,南方俨然是一个落后与闭塞的死角。在同一时期,当美国的其他地区均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之时,南方人却独自处在屈辱、痛苦和贫困之中。他们无法摆脱由战败而产生的自卑感并固执地沉浸在战争的创伤中无法自拔。

然而战争的失败却没能使南方人正确对待自己。他们仍固执己见,闭眼不看南方自身的问题。他们否认早已千疮百孔的社会弊端,也不愿承认蓄奴制是南方解体的根本原因。他们把所有的责任,所有的怨恨都推给了北方。战争的失败使他们更加无法面对自身的罪恶。他们为了安慰自己的良心,为了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更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感,进而继续编织着浪漫的神话,依然活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还摆出一副高傲的模样,蔑视发展工商业的北方人。

三、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挫败感

内战后北方以其绝对的经济和文化优势侵蚀着南方的农业经济和传统价值观念。尽管南北战争废除了奴隶制,结束了南北分裂,但南方却被摈弃在战后美国迅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之外,一直保持着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的传统农业社会。由于北方工业化的入侵,南方传统农业被摧毁,随着传统经济的衰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传统的价值观念也都在此冲击下分崩离析。南方人昔日所引以为傲的,所坚信的一切都随着北方工业化的入侵而崩塌,这对视血统与门第为荣耀的骄傲自信的南方人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在这工业化的过渡时期,南方人逃避现实,他们不愿面对与接受已变化的现状,却又无力改变。他们怀念旧日荣耀的时光,可他们内心又深知昔日南方的种种罪行。他们无力前进,因为前面是万丈深渊,然而他们又无法后退,因为后面是无底悬崖。所以南方人沉闷、迷惘,他们的灵魂游走在现实与过去之中,在困惑中变得怪诞、孤僻、疏离、暴力。战争的失败,传统价值观念被毁,现实的迷惘已在每个南方人的心灵上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痕迹。

美国的南方是一片充满矛盾的土地。南方人的心理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形成了一种怪诞、压抑、衰败、神秘和恐怖的哥特式氛围。南方作家之所以会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描绘南方,是源自他们内心对南方无比的爱恋。他们敢于揭露南方存在的种种罪恶,即使故乡充满罪恶,也无法割断他们对故乡的热爱。他们这样做,是想激励南方人正视南方,正视过去,从容地生活。文学上的怪诞是南方人充满矛盾的心理反映,也能显示出南方作家敢于和过去的传统决裂的勇气,他们相信南方人终会走出伤痛,面向未来。

摘要:美国南方文学在艺术上呈现出一个鲜明的共同特征, 即怪诞。南方作家们大都书写离奇的故事, 描绘阴森的背景, 渲染恐怖的氛围, 刻画身体畸形和精神变态的人物, 勾勒出一个“怪诞”的世界。南方文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特点, 是由于南方人矛盾的心理状态造成的。因蓄奴制产生的罪恶感、内战失败产生的自卑感和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挫败感, 是南方文学怪诞特征的深刻根源。

关键词:南方文学,怪诞,蓄奴制,南北战争,工业化

参考文献

[1]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2]秦小孟.当代美国文学概述及作品选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3]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4]威勒德.索普.二十世纪美国文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4.

心理现象 篇10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乐观。“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当下众多青少年心理问题中的一种。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 游离集体氛围, 家庭亲子关系冷漠, 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

谈及“心理孤儿”现象, 我们引入“储爱槽”理论。心理学家米尔曾提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储爱槽。我们用一个心型储爱槽解释人对爱的需要。如果这个储爱槽有刻度的话, 一开始他的刻度几近零。随着时间的流逝, 家人不断地将正确的爱添加到你的储爱槽里。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 爱是代代相传的, 孩子的心理都是健康的。

但是当父母有一方不能给予孩子所需要的爱, 那孩子的储爱槽里最多不过被注入了一半甚至更少。不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储爱槽处于枯竭的状态。

同时, 父母不正确爱的方式, 健全家庭的孩子的储爱槽也处于枯竭的状态。

一、“心理孤儿”成因

“心理孤儿”的成因, 这不外乎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 (据中国家庭调查, 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 30—45岁组占34%, 45—60岁组占21%, 60岁以上组占16%) ;二是父母离异。三是父母一方早逝, 家庭经济负担重。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仇视等变态心理。

2、父母缺少与子女的正确沟通。

父母无暇顾及孩子, 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 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

家长的教育上有两个极端:一是“望子成龙”心切。为子女提供物质条件, 稍有不从, 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二是重物质投入, 轻精神投入。

但是社会的某些因素也是催生这现象的成因。

(1) 居住条件的改善

家庭居住条件改善, 学生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减少。心理学家做过实验, 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而孩子长期独处, 养成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2) 学校教育的某些不正确性

虽然出发点没有问题, 但是个体的心理耐受力都不尽相同, 很多学生因为学校教育中的某些粗暴行为致其封闭自我。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

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而置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 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 在你们家庭里, 在你们影响下, 成长着未来的公民, 未来的事业家, 未来的战士。”为此, 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 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

2、加强沟通意识。

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心理和品德问题。为此, 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 了解子女的思想脉搏。

3、改进教育方法。

反对“棍棒型”“溺爱型”, 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父母, 导师, 而且是真诚的朋友。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 (1) 不经常训斥孩子 (2) 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 (3) 纠正缺点不要笼统。 (4) 不显示权威, 提出具体办法。 (5) 不打击孩子。 (6) 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 (7) 尊重孩子意见。 (8) 多说:“你自己决定”。 (9) 常交谈。 (10) 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

4、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家长要为子女提供与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伙伴来家玩, 鼓励子女到四邻八舍走动。扩大交往的范围, 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 学校与家庭联手, 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 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 建立“心理咨询室”, 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 构建“学生心理档案”。再次, 开设心理辅导课, 开展心理辅导。

总之, 心理孤儿现象在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下, 一定会有所改善, 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家教》 (赵石屏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二版) 。

中职生网上交友现象心理透视 篇11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压力;上网

201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一份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该调查结果表明: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人,占网民总体的50.7%,中职生无疑也成为上网交友人数较多的一个群体。上网似乎已成为中职生日常学习和精神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究竟是什么心态促使正值豆蔻年华的中职生们热衷于上网交友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透视分析。

一、渴望纯真友谊的需求

上网聊天,结交网友是中职生乐于上网最普遍的心态。现在中职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当今世界虽是个开放的时代,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距离却愈来愈远,与身边同年龄人的交往存在排斥性,有些同学甚至性格孤僻、自傲。加上校园受到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同学之间互相排斥、耍手腕、互相攻击等行为,甚至产生厌恶心理。于是,他们躲开周围同伴,把真情寄托于网络虚拟空间,希望从中找到所谓最纯真的友谊。而网络由于其交流沟通的自由性、开放性,扩大了人际交往,有利于他们更好更迅速地找到网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纯真的友谊。

二、寻找倾诉对象的需要

处在学习年龄阶段的中职生们面对学业竞争、就业竞争,老师过分重视中职生专业训练和学习,忽视了他们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父母们为生存竞争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忽视了子女情感倾诉的需要,致使一些中职生内心苦闷、甚至出现心理障碍。网络具有隐蔽性、自由性、平等性,在这里谁都可以发言,只有平等的网民,没有权威性的老师和家长在控制,不必担心自己的言论是否离经叛道,且交谈双方不用面对面,不必担心对方泄露自己的秘密,因而思想没有压力,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可以把原来受社会影响而不能说出来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渴望了解异性的好奇心驱使

据了解,中职生上网绝大多数选择异性为网友。15-18岁年龄阶段的中职生正处于身心迅速成长发育的时期,生理和心理日渐成熟,对异性感到好奇、神秘,渴望能够得到异性的关注与青睐。这个时期的中职生关心异性方面的信息是正常的表现。但由于我国的性教育和性知识普及的滞后,使得许多中职生的正常的情感受到压抑。通过与异性网友的聊天,可以感受到异性的体贴和理解,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和缓解。

四、寻找共同志趣以互相交流促进的需要

以这种心态上网交友的中职生占有一定的比例,多数人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但我国的职校教育往往只注重教科书的知识,片面强调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大多数中职学校不鼓励甚至禁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户外活动的。有个别学生自行组织参加其他课外活动,家长、老师认为是在“不务正业”。而互联网络为中职生的交往提供了广阔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每个人都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感兴趣的群体,因此,这些有着个人嗜好的中职生便只能通过上网,结识志趣相投的网友,达到增长见识、广交朋友,提高自身素养的目的。

上网交友这种交际形式的确能满足中职生的一些心理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良影响。

1.加重中职生的心理偏差。网络给中职生交友带来了方便,但由于网络交往的虚拟性,使得这种交往方式与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有很大的距离。网络交往是所谓的“电脑与电脑诉衷情”,人机对话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表情、手势、神态、语调等的面对面直接交流,长久易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现在越来越多的中职生过度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愿与周围同学交往,以致形成孤僻、不合群的不良性格。

2.影响学业的完成。我们知道,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因文化基础比较差,缺乏自信心,学习动力匮乏,而长期沉迷于网络,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挤占正常的学习、休息时间,造成精神欠佳,则必然加重影响了学习,耽误了学业。

3.容易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中职生年少阅历不深、思想单纯、对网络中的不法行为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易上当受骗,因此,上网危害性也较大。

对于中职生的这种心理现象及表现,我们应注意有效引导,要为中职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在学校多组织他们感兴趣的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同时,学校作为最安全和可靠的上网环境,应丰富学校上网资源,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为中职生网民提供绿色上网环境。此外,加强学生网络德育教育,学会把握自己,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心理现象 篇12

一、认知心理分析

新闻在广大受众的解读过程中, 受众受其自身复杂的认知心理结构影响对新闻信息进行加工和判断, 有可能出现“误读”甚至有可能发生异化, 这些认知心理现象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投射心理

受众在进行新闻信息解读和分析时, 会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情感, 这样既可以快速接受和吸收新闻的传播内容, 对新闻信息进行再加工和创新。但是也有可能导致新闻的传播内容因为受众主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偏移和异化, 导致受众产生消极的情绪, 这样就会导致新闻传播意图发生偏移从而造成负面影响。

(二) 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受人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观念支配, 它是人们在特有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一种固有的印象和观点。可以说思维定势在某种意义上使得人的认知和思想趋于保守和固执、甚至僵化, 影响人们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

一旦人们持有的成见和认知根深蒂固后, 他们只会注意到他们已经认定的事实, 无法关注那些与其思想和认知相左的部分, 这是极其不利的。而这些定势心理在受众进行新闻解读时, 就会影响受众全面的分析和看待这些新事物, 导致新闻的传播效果发生异化。比如媒体报道指出板蓝根冲剂能够有效预防甲肝, 有一些人就觉得他们经常冲板蓝根冲剂喝就可以不得“甲肝”, 从而不采取其他任何防治措施, 最终影响“甲肝”的有效预防。由此可见, 新闻在其传播过程中, 极易受到定式思维的干扰, 使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三) 联想心理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 是从知觉先开始的, 作为认知的主体, 对相关新闻信息进行判断、理解、识别, 从而对整个新闻信息形成感知。不过, 受众真正全面理解这些新闻信息, 产生正确的认知, 还需要对信息进行联想, 将自身的知识、经验进行整合。受众只有对新闻事件进行相关联想, 才能深层次地挖掘新闻内涵以及内隐的一种认知心理。广大受众的联想思维受到各自阅历、思维方式的不同的制约, 也极有可能导致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发生偏移和畸变。

(四) 期望心理

把受众希望传播媒体能够满足他们某种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诉求称之为期待心理。一般情况下, 媒体的传播内容如果在某方面满足了受众的需要, 就会取得良好的积极效应, 当然, 如果新闻的传播内容没有满足受众的期望心理, 就极有可能使广大受众产生消极反应和认知偏差, 产生新闻传播效果异化。当今社会有足够的开放度,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新闻事件, 对媒体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他们希望新闻媒体能够解决民众关注的问题, 维护广大民众最根本的利益。但是有很多新闻报道, 特别是一些揭露性的新闻事件, 总是详细说明事件的过程以及结果, 对怎么根治和解决这些问题就一笔带过, 没有从实质上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闻媒体在受众心中的权威性, 这也违背了新闻媒体想要表达的最终意图, 致使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二、新闻传播效果异化的对策分析

显而易见, 受众的一系列认知心理对新闻传播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那么想要防范新闻传播效果发生异化, 就要在受众的心理认知方面采取合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

(一) 传播中心的改变

如何对新闻传播效果异化进行有效防范, 主要是明确怎样正确认识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关系, 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作用不可小视。传统的“魔弹论”对我国的新闻传播影响至深, 它把受众理解为新闻传播过程中被动存在的靶子, 而新闻传播者则成为了传播过程中的中心位置。而事实上, 新闻传播过程中, 新闻信息流动的最终目的地, 以及所要实现的新闻价值都取决于受众, 受众才是新闻传播的终端, 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

新闻的最终社会意义以及新闻传播的价值都只有经过受众的接受和理解才能最终体现出来。新闻报道是为了受众而存在的, 是为了受众采制的, 通过受众的解读和认知才体现了它的现实意义。简而言之, 新闻传播活动只有将广大受众作为中心, 新闻传播者只有建立良好的受众观念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实现观念的改变, 全面考虑受众的需求以及他们作为新闻解读的主体性和被动性, 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 达到新闻传播的良好效果。

(二) 变主观为主动

新闻传播者应该持有这样一种观念, 新闻传播并不是单一的向广大受众进行“主观传播”, 而是把新闻传播看成与广大受众的“主动”沟通, 实现新闻传播观念的改变。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沟通过程称之为传播。以往的新闻传播仅仅是传播者实现主观意图, 现在倡导“主动沟通”意味着意义的平等, 新闻信息的流通, 让问题更加明朗化, 产生新的思想与理解。只有与受众不断地进行对话和沟通、对受众进行全面的熟悉、了解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获得他们的信任, 这样才能形成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中心位置, 达到最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三) 注重受众的认知能力

想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就必须注重激活广大受众的认知能力, 据传播学理论表明, 信息的传输成功很大程度依赖于读者对于信息的感知能力、处理能力、分析能力以及解读能力。只有成功激活受众的认知能力、优化其认知结构, 才能使有着良好主观意图的新闻文本完成导向使命。而受众总是从自身的客观需要、现有的认知体系出发, 对接受的新闻信息进行分析、解读、比较最终获取自己需要的结论。激活受众的认知结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受众知识储备的加强

受众获取知识成分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对新闻信息进行解读, 认知结构通常是由元成分、知识获得成分、操作成分构成。认知结构中, 知识获得成分负责信息的提取和转化, 同时提供相关反馈信息给元成分, 改进加工工序, 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受众要多阅读信息含量大的新闻材料, 增加知识储备, 才能有效地获取和转化新闻信息。

2. 受众感觉通道的激活

受众的感觉通道并不是随意控制的, 在接触相关信息时, 就不能将相关信息快速的提取出来, 不能形成有效认知。这就需要广大媒体的帮助, 通过提供的相关线索、背景材料来激发受众的感觉通道, 使广大受众形成正确的认知。

3. 建立良好的认知策略

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在处理相关新闻信息时, 比较喜欢从证据中得出结论, 并对其进行知识储藏, 不是对证据进行存储。这种认知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受众对于新闻的结果比较重视, 忽视了新闻的来源以及真实度, 这样也会导致新闻传播效果的异化。所以, 要增加“硬”新闻的传播, 减少“软”新闻的传播为受众建立良好的认知策略提供参照体质。同时, 也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 对受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帮助受众构建科学的认知策略, 最终达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结语:

受众的心理认知结构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对受众的相关认知心理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 帮助其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体系, 形成系统的认知策略, 才能有效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

参考文献

[1]夏云.受众认知心理与新闻传播效果异化[J].新闻爱好者, 2012, 03:12-13.

[2]梅琼林, 高超.从受众的异同心理解读新闻传播效果[J].新闻传播, 2012, 02:8-10.

[3]杨万里.受众心理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地市报人, 2012, 06:54-55.

[4]欧阳宏生, 朱婧雯.论认知传播学科的学理建构[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5, 02:34-40.

上一篇:产品管理下一篇:动物尾巴的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