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现象

2024-05-26

虚假现象(共3篇)

虚假现象 篇1

一、虚假新闻有泛滥之势

2013年12月3日, 一组“外国小伙儿扶摔倒大妈被讹1800元”的照片在网上疯狂传播, 关于“大妈讹钱‘国际化’”、“北京外国小伙扶摔倒大妈被讹诈, 太丢中国人的脸了, 做好事反被讹诈, 帮人需三思”等极具吸引力的标题, 引来众多网民围观, 招来无数点击量, 跟帖者无不义愤填膺, 对大妈的这种“无底线”行为或声讨或谩骂;大妈老家善良的父老乡亲对她的这种行为更是嗤之以鼻, 有些人甚至从家乡给大妈打来长途, 对其给家乡抹黑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网络上下一时好不热闹。事后警方调查和路口监控都证明, 大妈是被假新闻冤枉的!真实情况是该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无牌照摩托车撞倒大妈, 并用脏话辱骂受害者!

类似的虚假新闻不胜枚举。“虚假新闻”数量多本身已经成了新闻。近几年, 各大网站已开始发布“年度虚假新闻排行榜”。其中“2013年度虚假新闻排行榜”中, “外国小伙儿扶摔倒大妈被讹1800元”屈居第二, 高踞榜首的是“2014年春节放假9天”, 排名前十位的还有“2020年才可异地办理生育服务证”、“张艺谋超生一个孩子奖一千万”、“西班牙47层摩天大楼无电梯”、“山东警方接警称电死外星人”、“辽宁运往苏州570头牛感染炭疽杆菌”、“网友海购奶粉意外收到袋鼠”等

虚假新闻的本质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假信息达到欺骗受众的一种舆论。它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 是一种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其特点是无中生有, 通过主观编造、或者夸大、缩小甚至歪曲事实的手法编制“新闻”。

毋庸讳言, 如今虚假新闻大有泛滥之势, 已经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

二、虚假新闻的社会危害

媒体是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产品作为生产、加工和传播对象的事业或企业单位。互联网时代, 信息文化产品, 其传播速度和范围不受时空地域气候的限制, 具有传播速度快, 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基于这一特点, 新闻造假的危害也呈现出特殊性:

其一, 虚假新闻降低了媒体的诚信度和公信力。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是基础, 媒体报道一旦失于真实, 短期看或许能够获得蝇头小利, 但从长期来看, 虚假新闻一旦泛滥, 公众长期在“狼来了”的虚假信息刺激下, 神经已经麻木, 媒体发出的真实信息公信力和影响力会大打折扣, 到头来, 受损的还是媒体的形象。

其二, 扭曲人们的价值观、使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传承成为奢望。虚假新闻混淆视听, 影响的是人们的心灵, 恶化了社会风气, 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比如在“外国小伙儿扶摔倒大妈被讹”这一假新闻出炉后, 不在少数的人会想:做好事反被讹诈, 今后帮人确实需要三思。如果这种社会风气蔓延, 就会助长社会大众围观街头摔倒的老人, 但没人敢出手相助的冷漠现象愈演愈烈。

其三, 造成社会恐慌心理, 严重扰乱正常经济运行和生活秩序。和物价以及食品安全等民生问题有关的虚假新闻, 社会关注度会更高, 有时甚至引起社会大众的恐慌心理。最典型的莫过于2007年7月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虚假新闻“纸做的包子”, 这一虚假新闻出炉后, 使近年来本已信誉不佳的食品行业雪上加霜, 有些消费者甚至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不敢再吃包子, 遭受不白之冤的包子铺一时经营惨淡。

三、虚假新闻屡禁不止原因分析

政府和社会都知道虚假新闻的危害性, 也采取了许多治理措施, 但当前虚假新闻仍然层出不穷, 原因何在?笔者以为, 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深层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第一, 媒体面临生存发展的压力, 铤而走险

从现状和发展前景看, 传统媒体的发展受到挤压, 生存空间日益狭小, 网络媒体异军突起, 各种媒体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迫于生存压力, 经济利益决定一切的思想近几年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媒体人。为了稳固自己的受众队伍, 各家媒体都在出奇招, 排兵布阵, 抓头条, 抓轰动性、刺激性事件, 甚至有些新闻单位过分注重用量化指标给编采人员下任务定指标, 最终, 导致少数新闻从业人员为完成任务而牺牲新闻的真实性。

第二, 对新闻造假者惩戒力度不够, 助长了虚假新闻泛滥

虚假新闻一经查实, 在澄清事实的同时, 对责任人应做出严肃处理。然而, 现实中, 除了口头批评、书面检讨、舆论谴责和“封杀”稿件之外, 真正从行政上、经济上、法律上给予严厉处罚, 甚至绳之以法的却不多见。责任人往往是此处解雇, 彼处应聘, 使造假牟取的利润远远大于风险成本。如此“温和”地追究责任, 那些“既想出名又想挣钱”的人, 岂能不铤而走险?

第三, 一些媒体从业人员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利用职业谋取非法利益, 蓄意制造虚假新闻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少数媒体从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如2013年发生的“陈永洲事件”, 因为收取了利益相关方的金钱, 从2012年9月26日至2013年8月8日, 新快报及其记者陈永洲等人, 在未到中联重科进行实地调查和核实的情况下, 捏造虚假事实, 通过其媒体平台发表关于中联重科的负面文章共18篇严重失实报道, 致使中联重科声誉严重受损, 导致广东股民损失惨重。

第四, 媒体发展的新格局新形式, 导致监管困难

现在传媒格局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新媒体快速发展, 媒体手段和传播方式日新月异, 进入了“人人都是记者,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社会新闻的生产和传播亦非专职的新闻记者专为。亿万网民都可以发新闻、传信息, 这就大大增加了新闻监管的难度, 蓄意造假者、恶意传假者等隐藏其中, 导致虚假新闻数量快速增长。

四、虚假新闻的治理对策

综合治理虚假新闻是一个系统工程, 须多管齐下。笔者以为, 应重点从三个方面持续推进, 方可融透这块厚冰。

第一, 完善新闻制度建设, 强化虚假新闻的制度约束

新闻法规是依法管理传播行为的主要依据, 具有法律强制性。行业自律是媒体的自我约束, 是由内而外的一种自觉行为。我国《新闻法》一直迟迟未能出台, 针对虚假新闻愈演愈烈的现实, 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早在几年前就专门出台了一项惩处假新闻制造者的规定。但因惩治规定不具体, 缺乏可操作性, 所以被惩处的造假者少之又少。正因为缺乏对造假者足够威慑力的惩戒措施和法律条款, 导致少数造假者有恃无恐。如今, 每年的虚假新闻数量不胜枚举, 但是, 因为新闻造假而付出代价的单位和个人却寥寥无几, 法律对新闻造假网开一面反而害了这些媒体, 使他们在追求利益的轨道上越滑越远。对此, 应该强化制度约束, 对于那些造成恶劣影响的虚假新闻, 在吊销当事人记者资格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所在单位也要承担连带责任。通过加大惩戒力度, 从源头上堵住虚假新闻。

第二, 大力加强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作为新闻从业人员, 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严格遵守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从而为广大受众提供最真实客观的新闻内容, 满足大众需求。媒体从业人员要时刻牢记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及时不仅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 也是新闻媒体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和基本底线。通过制造虚假新闻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或者提高点击量, 妄想走捷径的思路, 对媒体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抛弃。

第三, 深入研究新媒体监管规律和方法, 加大网络社区言论的监管力度

现在最难监管的还是新媒体和千千万万个小网站, 网络社区的信息正越来越多地承担着新闻信息的传播功能, 许多假新闻都是先从网上开始传播的。国家必须持续推进“网络实名制”等得力措施, 严打领头造假、传假的“大V”们, 把少数政府部门监管变成社会各部门各群体的分层分块监管, 必将对虚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起到积极的遏制作用。

摘要:当前, 随着媒体的多样化加速发展, 其生存竞争日益激烈。在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下, 各媒体为了吸引更多受众而殚精竭虑, 但其中有些偏离社会正义和良知, 利用制造虚假新闻博取社会眼球和利益,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本文就虚假新闻的成因、危害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关联词]虚假新闻,现象,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韧.《虚假新闻处罚中存在的问题》, 《新闻记者》2008年第1期

[2]常聪.《虚假新闻报道的成因与危害》, 《新闻传播》2007年第10期

虚假现象 篇2

案例: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在学生进行素描写生练习之前,请一位学生到台前摆放静物,要求那位学生充分摆出个性。

教师给学生两个苹果,学生在实物展示台前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摆出了他的想法。但此时教师却说:“你认为这样摆,漂亮吗?”学生无语,抬头仰望教师。接着,老师说:“我们将苹果切开可不可以呢?”说完便用刀将其中一只苹果切开,再让那位学生摆“个性”。

学生在老师的“建议”下摆出了新的静物造型。没想到老师又有了新的“建议”:“我们再切一次好吗?如果再垫块背景布呢?”

最终,学生在台前的“个性”展示完全被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取代。

其实,学生被“逼”出来的异口同声的肯定,并不真正代表他们的内心所想,教师将自己的审美观强加于学生显然在新课程改革的环境下是不合适的。我把这种课堂提问方式称为“虚假提问”。

作为新课改环境下的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正确理念,形成内化思想,再将这种内在教育理念渗透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理念外化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载体自然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及教育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否关注学生主体,是否真正实施“有效提问”。

笔者认为,建立多元的发展性教学语言,决不能以教师的“想当然”包办代替。再举上述例子,教师认为经过美术加工后的事物是美的,在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不要轻易认为学生的观点与自己的一致。学生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即使大多数学生认同老师的意见,必定还存在少数的异议,难以想象。假如有一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教师所有的观点都持肯定的态度,将是多么的可怕。

作为一名新时期美术老师,应该怎么做才能变“虚假提问”为有效提问呢?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两点经验。

一、教师需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适应课改,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

事实上,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直接来自他本身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理念,深层剖析先进教育教学思想,才有可能避免“虚假提问”的出现,避免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语言、教学行为的产生。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翻阅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教学反思,上网浏览同行的教育教学博客,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二、充分分析教材,调查并把握学情。教学设计合理精心,问题设计有的放矢,摒弃无效提问

教材分析这一环节对于每位老师来讲都很熟悉,但要到充分精心,还必须结合教学所在班级的学生实际。所以,对学情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要时刻建立“教为学”的教学思想,避免“一言堂”和“伪主体”现象的出现。

对于问题设计,可做到以下两点:

(一)难度适中,因人而异

那些诸如“是不是”“对不对”“美不美”之类的问题在课堂上的多次出现不但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会让学生失去探究问题的热情,不利于学习的深入。反之如果提问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课堂上又容易出现冷场,最终导致教师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同样会失去实效性。

因此,教师的提问要遵循“难度适中,因人而异”的原则。比如在欣赏课教学中,像画家名字、所在国家、所处时代等基础性的问题可以选择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回答,而要求同学深层次思考的问题,则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比如“你觉得这幅作品好在哪里?”之类的问题。

(二)方式多样,形式自由

课堂提问方式除了“集体回答式提问”这种形式外,还有“个别式提问”“教师自问自答式提问”“讨论式提问”等。在实际教学中,具体采取什么方式应根据提问内容、提问时机、提问目的等具体教学情景来灵活选择。集体回答式提问,面向多数学生,可设计得简单一点;个别式提问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讨论式提问则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各抒己见,然后进行总结提炼。灵活运用提问方式,可以使课堂更加活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总之,课堂提问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角度出发,提炼选择有启发性的问题,创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一个设计巧妙的提问,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有所发现和领悟,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很快地进入状态,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虚假现象 篇3

关键词: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缺陷

0 引言

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HC(简称PHC管桩)和人工挖孔桩,因施工工艺简单、质量可靠、单桩承载力高等优点,目前在建筑工程上应用比较广泛。对桩身完整性的检测,目前较为快速有效的首选方法是低应变反射波法,此方法因理论上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得出与实际不相符的结果,本文通过工程检测实例对浅部虚假缺陷现象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在实际工作中得以提高认识。

1 检测原理和方法

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波阻抗变化界面(如桩身裂缝、桩身断裂、接桩处焊接不良、混凝土低强度区等桩身缺陷形式)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通过分析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假设桩为一维线性弹性杆,其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弹性模量为E,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c=Eρ),广义波阻抗为Z=Acρ,土阻力为R,根据相关理论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

2ut2=c22ux2-RρA (1)

假设桩身中某处波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Vi从介质Ⅰ(Z1=A1c1ρ1)进入介质Ⅱ(Z2=A2c2ρ2)时,将产生反射波Vr和透射波Vt。

它们与波阻抗的关系为:

Vr=Vi×(Z1-Z2)/(Z1+Z2) (2)

Vt=2Vi×Z1/(Z1+Z2) (3)

在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中,通常只考虑速度量。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桩底与持力层胶结良好,波阻抗近似不变时(Z1≈Z2),由式(2)和式(3)可知,应力波在桩底几乎全透射入持力层,基本无反射信号,一般看不到桩底反射(先决条件是激振的能量充分影响到桩底情况下)。

2)当界面上应力波从高阻抗进入低阻抗时(Z1>Z2),桩长较短或者如桩端上浮、桩身裂缝、桩身断裂、接桩处焊接不良等缺陷时,由式(2)可知,Vr和Vt符号一致,在时程曲线上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

根据桩身缺陷反射波的幅值定性确定桩身缺陷的严重程度;根据反射波的到时Δtx由下式确定桩身缺陷位置:Lx=c×Δtx/2。

在桩顶用激振装置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在桩身不连续界面(如蜂窝、离析、缩颈、夹泥、裂缝等)和桩底面将分别产生反射波,其反射波由安装在桩顶面的接收传感器接收,并由检测仪存储。通过专用软件分析各反射波的到达时间、波幅和波形特征,以判断桩身完整性。

2 工程实例

深圳市宝安中心区某房地产二期工程,其中多层建筑为15栋,建筑设计为框架结构,采用PHC管桩,桩径为300,单桩容许承载力设计值为800 kN,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设计桩长为25 m左右,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混合岩,根据勘察报告本场地表层土为回填土,厚度在1.5 m~8.0 m。检测采用美国PDI公司生产的PIT桩身完整性检测仪,按照相关规范对该工地抽检了700多根基桩,现场检测发现有多根桩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类似信号,图1显示,这根桩在3.0 m左右有一个与入射波同相位的峰值波,因是预应力管桩经核对非接桩处,推断应为断桩或裂缝的反映,因这两根桩桩头都位于地面,于是征得建设单位同意,这根桩机械开挖到相应位置观察缺陷,在开挖过程中发现这两根桩桩周分别在2.0 m~2.6 m左右回填水泥块和石头,桩身并没有发现缺陷,于是在桩身上部裸露情况下重新进行检测,其重测的波形表明桩身较完整(如图2所示),据此我们推断,本工程待检测的基桩如果检测面完好,再出现类似的信号,说明是桩周充填物所致,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又开挖了几桩类似信号的基桩,证明我们的推断是正确的。

3 浅部虚假缺陷现象探究

如上所述,在PHC管桩和人工挖孔桩检测中,测试信号经常表现为浅部有缺陷反应,经过开挖验证桩周浅部土层(充填物)对测试信号影响很大,当桩周充填物刚度与桩身材料刚度差别不是特别悬殊时,相当于桩身浅部先扩颈再缩颈,检测信号会出现有明显缺陷反应,如果对成桩工艺、地质条件等情况未进行综合分析,很容易得出与实际不相符的结论,这是由此方法的检测原理决定的:反射波法理论基础是一维线弹性杆件纵波理论,其前提是瞬态激励脉冲有效高频谐波分量的波长与实检桩的半径之比足够大(一般宜大于10),否则平截面假设不成立,即一维纵波沿杆传播的问题转化为应力波沿具有一定横向尺寸柱体传播,即三维问题。当桩身存在不止一个阻抗变化截面(包括在桩身某一范围内阻抗渐变的情况)时,由各阻抗变化截面的一次和多次反射波想到叠加,除距桩顶第一阻抗变化截面的一次反射能够辨认外,其后的反射信号可能变得十分复杂,难于分析判断[1]。

4 结语

有些所谓浅部缺陷现象,并非真正的缺陷,而是假象的缺陷,即虚拟缺陷现象的反映。在检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时,桩头检测面是完好的,如发现波形有明显异常,而一时又无法肯定是什么原因引起,最好对桩身浅部开挖或锯掉桩头一段,再重新进行检测,连续采集3个以上相似的波形,重新对桩身质量进行评价,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检测人工挖孔桩时,如确认为是虚拟缺陷现象,则要打掉桩头附近护壁或重新清理好桩头,再进行检测,以便得到反映桩身结构的真实波形;不同场地出现类似的信号,要进行区别对待,在充分验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判断比较符合实际。

参考文献

[1]陈凡,徐天平.基桩质量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下一篇:技术型推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