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投资信息

2024-06-03

虚假投资信息(精选5篇)

虚假投资信息 篇1

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资源, 绝大多数的市场行为都要以会计信息为主要参考依据。毫不夸张地说, 在某种程度上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石。会计信息作用的发挥是以真实性为前提的, 然而现实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却广泛存在,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治理。

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

会计信息是能带来一定经济后果的数据, 是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考核经营业绩、防范经营风险、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因此,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 直接影响投资人、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确性。

那么虚假会计信息会带来哪些危害?

1.引发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活动的多样化, 会计信息越来越成为各利益主体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主要途径。然而各利益主体在企业中往往存在着利益冲突, 因此一部分能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利益主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篡改甚至虚构会计信息, 以使企业对经济利益的分配向自己倾斜。现实中由于企业经营者的舞弊行为和会计人员的假账造成企业破产倒闭, 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事例并不鲜见, 即便是国家监管较严格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这些行为的后果不仅使一些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 长此以往会使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极大的疑虑, 从而引发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由于公众对会计信息缺乏信任, 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 将面临严重困难。

2.造成假会计信息驱逐真会计信息。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法则, 但现实中同样存在着非常规的竞争方式。通常财务状况好的企业在争取贷款、扩展业务等方面更有优势。某些实力不济的企业经营者, 会通过夸大广告宣传、粉饰财务报表, 达到夸大经营业绩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 会造成所有企业的平均业绩虚假上浮, 从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原本经营业绩尚好且提供真实完整会计信息的企业经营者, 其账面业绩很可能低于平均业绩而出局;而经营业绩差但经过粉饰的会计信息的企业经营者, 其表面业绩很可能会高于平均业绩而得以生存。这样在“机会收益”远大于“败露成本”时, 便出现了假会计信息驱逐真会计信息的现象。

3.扰乱资本市场, 降低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市场是人的身体的话, 那么资本就是血液”, 有人曾如此强调资本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而资本市场是对资本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场所, 由此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不同的资源配置则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当资本市场有效率时, 就会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当资本市场效率低或无效率时, 则阻碍社会经济进步;当资本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以假账示众时, 就会给投资者带来利益侵害, 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无序化, 搅乱资本市场, 进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包括:

1.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俗话说“无利不起早”, 任何失真的会计信息背后必然涉及某些利益, 或是个人私利、或是小团体的利益、或是地方政府的利益。正是在这些或大或小的利益驱动下, 才使得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 并不断泛滥。有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 通过编制假财务报告以使“资产、净资产的规模”和“最近三年的盈利”等情况满足公司法的刚性要求。另外,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面临职位竞争和升迁压力, 政府主管部门考核单位负责人主要通过其任职内的净资产、收入、利税等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的优劣决定了他们的奖惩、去留。正是由于业绩评价体系对于结果状态过于“偏爱”, 而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有所忽视, 才使得一些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铤而走险, 指使会计人员甚至自己亲自做假账, 以达到提升自己业绩的目的。

2.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阻碍了会计监督。我国的会计法虽然明确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 但是这种监督职责却很难发挥作用, 根本原因在于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根据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其任用、职位、工资甚至养老等生活命脉都受制于单位负责人, 在这种体制下会计人员要履行监督职责将承担很大的风险, 于是有些会计人员迫于生计只好唯权力是从。

3.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体系不健全, 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 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内部会计本身的监督,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 它是以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总体, 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对所属控制系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就不能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实践中, 一些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重视,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作用缺乏认识, 不按规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些单位虽然建有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形式, 但是没有明确控制制度的职责和控制措施, 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单位设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 并不实际实行。在外部监督方面, 由于国家审计力量不足、监督落实不到位, 社会审计制度不完善, 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 所以难免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 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使失真的会计信息蒙混过关, 而其它专业的监督大多各自为政, 不能形成合力。

4.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 为会计信息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目前, 我国的会计立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由于起步较晚, 一系列法规都是近十几年才建立起来的, 其架构、内容还有不完善之处。在宏观上, 法规之间不协调, 法规制度实施不配套, 法规体系还不够规范科学;在微观上, 会计法律责任主体不明确, 会计造假的始作俑者难以得到真正处罚, 对违反会计法的行为缺乏有力的经济制裁, 会计造假被视为“低成本、高收益”的行为,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经营者不惜铤而走险。此外,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很普遍。

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规制

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是严重的, 其成因是复杂的, 矫正的手段也是多样的。法律规制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措施, 这是因为相对于其它措施, 法律的刚性更强、稳定性更高、威慑力更大, 效果也更明显。

1.制定完善的反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制度。针对我国反虚假会计信息法律体系混乱、层次不清、法律法规漏洞较多、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甚至法律法规内容相互矛盾的状况, 应重新构建反虚假会计信息法律体系, 并完善会计法、审计法和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 使之协调一致,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共同防范和打击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 理清不同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 弥补法律规定的漏洞, 排除法律规范相互之间的矛盾, 保持法律规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立足于国内资源的前提下, 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加快我国会计法制化的进程, 为规制虚假会计信息提供制度保障。

2.建立虚假会计信息预防机制。法律规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起作用:一是事前违法预防, 即通过法律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预防违法违规事件发生;二是法律的事后惩戒, 即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者责令其赔偿损害或对当事人加以惩罚和训诫。两者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一方面, 法律的事后惩戒做得成功, 违法违规者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这就达到了事前预防的目的;另一方面, 事前预防工作做到位, 能够减轻和消除事后惩戒的巨大压力。只有两者同时发挥作用, 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实现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全方位治理。相对于事后救济, 事前的预防更重要。建立事前的预防机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监督体系;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三是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四是加强会计的诚信道德建设。

3.完善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制度。法律是一切争议的最后解决途径, 同样对虚假会计信息而言, 在其它方式不起作用的时候, 法律必须发挥事后惩罚和救济的功能。法律责任是惩戒的前提, 目前我国法律责任体系还存在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一是对承担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界定不严密, 偏重于从社会管理角度界定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 而较少从资产的责任、权利关系上界定法律责任主体, 从而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对会计法律责任和会计岗位法律责任不能严格区分, 对此应厘清法律责任的归属, 强化制裁的针对性。二是现行法律对会计法律责任的规定主要是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两种形式, 导致法律责任体系不健全, 缺少对民事责任的法律界定。在实际操作中, 民事责任的追究非常弱化, 各级政府无论是以社会管理者身份, 还是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处理会计法律责任问题时, 对民事责任的追究往往采取回避态度, 从而导致民事责任在会计的法律责任体系中缺位。这种状况难以对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有力的惩戒, 因此应加强民事责任立法和加大会计造假的法律责任。在法律救济方面, 应改革目前的代表人诉讼制度, 鼓励受害者积极起诉, 并简化其取得民事救济所必须经历的复杂司法程序, 在举证责任方式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剖析 篇2

关键词:虚假会计信息,产生机理

1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以往人们谈论会计信息失真, 往往只关注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故意性, 这样就很容易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归结为个别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或思想品质问题, 在此认识基础上所制定的治理方法如隔靴搔痒, 难于切中要害, 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表面看来, 多数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都具有主观故意性, 但如果不搞清楚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动因, 也就很难正确评价虚假会计信息的性质, 无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 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手段, 应首先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入手。

1.1 会计信息生产者 (包括会计人员、企

业负责人及其他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 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 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

这里所讲的“利益”, 既包括企业利益, 也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 也包括间接利益。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 处在首位的是企业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 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 是个人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首长, 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 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 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 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 避免因违及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 另一方面, 他们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领导, 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 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 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 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 如企业负责人通过为企业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 会计人员为讨好企业负责人, 按其授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并因此获得好处等。虽然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极为复杂, 但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并非完全拒绝真实会计信息而单纯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因为真实会计信息对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企业所必需。众所周知,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会计信息已逐步成为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 为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管理者也要求生产真实会计信息。这就足以说明, 在实际工作中, 为什么有的企业会设置真假两套帐, 以分别满足企业利益的不同需要。从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中, 我们更应看到其中一致的地方, 即对利益的追逐。如果不制定良好的制约机制, 限制和杜绝企业通过会计信息去追逐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曾有报道反映某企业居然设置了七套不同的帐簿, 以分别应付各部门的检查, 这一典型事例将利用会计信息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推向了极点。

1.2 会计工作中的某些工作内容需要凭

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 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

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 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 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 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 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 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在已查处的会计信息失真案例中, 有许多是在折旧的计算、费用的摊销、各项准备金的计提等方面, 通过核算方法舞弊造成的。这样形成的虚假会计信息往往非常隐蔽。

1.3 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内部操作性, 进一步强化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我国会计法规规定, 企业应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现实生活中除了部分小企业采用代理记帐外, 多数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会计机构, 并配备了相应的会计人员, 这样就把整个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置于企业内部, 由企业控制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当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完全由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控制时, 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条件。如果企业负责人主观上想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获取相应的利益, 就可以充分利用全部会计工作被企业控制的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这也是虚假会计信息难于发现和治理的根本原因。

2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决定因素, 但有了内部动因, 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虚假会计信息, 而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还有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平均业务、道德水平等因素。

2.1 法律环境的缺陷是虚假会计信息得以产生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 要想通过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的非法性。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首先, 是受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制约。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有其自身的工作规律。会计法规的制定应符合会计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 尤其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规定, 必须符合会计科学的一般规律。如果会计法规缺乏科学性, 就会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带来困难, 从而影响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 会给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留有余地。其次, 是受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制约。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判定方法和判定标准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只有这样, 才便于执法部门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和管理。这就要求制定会计法规不仅要有原则要求, 还要制定体现各种原则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为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会计法规模棱两可, 操作性不强, 其贯彻执行就会大打折扣, 虚假会计信息就会乘虚而入。第三, 是受人们的法律意识制约。一定时期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如果人们能自觉遵守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下降。第四, 是受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执行情况制约。对会计法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处罚的执行情况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我们虽然制定了各种相关的会计法规, 但如果对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处罚不力, 或疏于对会计法规违法行为的检查, 客观上就会形成对违法行为的纵容, 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日益泛滥。

2.2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有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 会计人员是虚假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 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 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 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但是,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完全依赖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 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秩序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作后盾, 会计人员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单纯依靠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 有时可以解决个别企业的问题, 但无法解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汉文等.《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

互联网虚假信息研究概述 篇3

2014年1月16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统计, 仅2012年3月监测到的各类网络虚假信息就高达21万余条。伴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媒介的普及, 虚假信息的传播也表现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过程更难控制的特点。

互联网虚假信息作为一种信息形态, 广泛的存在与互联网平台之上。互联网虚假信息的发布者往往是出于某种目的, 虚假信息的传播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因此, 学者们逐步开始对互联网信息、互联网信息传播以及互联网中存在的与事实不相符的信息进行研究。

从红日 (2003) [1]将网络虚假信息分为恶意的、无意的、技术性的和主观性的四类, 将产生虚假信息的原因总结为利益驱动、从众心理、信息储存和传播中产生的“误差”和信息接受者的注意力或理解力不够等四类,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Carlos Castillo1、Marcelo Mendoza和Barbara Poblete (2011) [2]研究微博平台twitter上的信息可信性发现, 微博平台上的信息绝大多数的信息是可信的, 但是也会有博主有意或无意的传播一些错误信息或者谣言。

王永刚、蔡飞志、Eng Keong Lua、胡建斌和陈钟等 (2012) [3]将社交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分为涉及经济利益和名誉利益两类, 并将用户类比成网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Page Rank的社交网络虚假信息传播控制方法Fidic。

钟琪、戚巍和张乐等 (2012) [4]在Lotka-Volterra系统下构建了社会型危机信息的扩散模型, 并提到从真伪的角度可以将危机信息分为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两大类, 其中虚假信息为不真实、不客观, 阻碍灾民认识危机、应对危机甚至扩大危机损失的信息。

刘可文 (2012) [5]对微博中虚假信息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主要包括即兴性与隐匿性、非理性与随机性、延伸性与交织性、频发性与反复性、蛊惑性与破坏性、难核实性与传播惯性等六个特征, 作者同时指出应从法治与德治、自律与他律、公开与公信、主动与联动四个方面来防范微博虚假信息。

2 互联网虚假信息研究存在问题

互联网始于1969年, 而互联网真正的普及是在1990年以后, 因此对于互联网信息尤其是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通过对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得出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研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学者对互联网虚假信息概念的界定不统一

学者对互联网虚假信息还没有较为权威、严谨、完善的界定。虚假信息也因此会和欺诈信息、谣言、垃圾信息以及不实信息相混淆。

2.2 学者对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研究方向过于局限

学者们对虚假信息的研究大多集中虚假信息的特征分析和防范体制建设上。然而这些特征只是虚假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表现特征, 不能用这些特征来识别或发现虚假信息;体制的建设对可以促成互联网形成较为健康的环境, 却不能从源头遏制互联网虚假信息的传播。

2.3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

大多数学者对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研究是通过定性的方法来分析虚假信息的成因、特征、传播以及控制问题。定量研究是对统计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测算等, 得出的结论是普适性的、概括性的、不受背景约束的。而对于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研究问题中, 由于互联网信息数据庞大性, 应该更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来对虚假信息进行科学的研究。

3 互联网虚假信息的研究方法探讨

互联网信息对人们日常决策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新的时代、技术背景基础上, 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向对互联网虚假信息展开研究。

3.1 利用分形分类技术在对信息进行识别

分形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利用数据集的分形特征对其进行挖掘的技术, Faloutsos (2007) [6]指出诸如网络数据、图数据、传感数据、地理数据、医学数据、金融数据等数据集适合运用分形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利用分形分类技术对互联网信息的结构或属性进行挖掘, 通过对新产生的互联网信息与已经被证明为虚假信息或者真实信息数据集的特征匹配程度来识别其真伪。

3.2 利用文本识别技术识别信息发布动机

伴随着Web2.0的到来, 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普遍交流观点、抒发感情感的平台, 积累了大量的关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文本信息,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利用心理学的情绪结构理论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通过确定情感表达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分析文本中某一主题的情感倾向;另外一类是基于机器学习, 根据训练数据并利用支持向量机 (SVM) 等技术, 将文本区分为正情感和负情感。互联网虚假信息正是互联网用户基于某种心理来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的信息, 可以通过文本识别技术来挖掘信息内容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进而了解信息发布者的动机, 借此识别信息内容的虚假与否。

参考文献

[1]丛红日.网络环境下的虚假信息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 (101) :149-153.

[2]Castillo C, Mendoza M, Poblete B.Information credibility on twitter[C]//Proceedings of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ACM, 2011:675-684.

[3]王永刚, 蔡飞志, Eng Keong Lua, 胡建斌, 陈钟.一种社交网络虚假信息传播控制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2 (49) :131-137.

[4]钟琪, 戚巍, 张乐.Lotka-Volterra系统下的社会型危机信息扩散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2, 32 (1) :104-110.

[5]刘可文.微博客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及治理策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88-92.

虚假投资信息 篇4

造成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原因很多, 笔者认为,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成本远低于造假所带来的收益, 是驱使众多利益主体会计造假的最根本因素。因此, 必须加大司法介入和法律惩治力度, 提高会计造假成本。为治理会计信息虚假陈述, 可发挥作用的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机制。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虚假陈述责任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条款比较多, 也比较细致, 但对民事责任的规定则相当粗糙, 且操作性不强。而对投资者而言, 只有民事责任才能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 才能直接弥补所遭受的损失, 这是行政、刑事责任无法取代的。由于立法对民事责任规范的操作性不强, 致使司法执行机关在处理涉及证券民事赔偿案件中采取消极低调态度, 对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案件暂不受理, 使广大投资者欲诉无门, 沉重打击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甚至引起股市混乱, 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因此, 有必要对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主要问题进行研究, 以期对开展民事赔偿法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一、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民事义务而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包括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而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1) 违约责任是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而引起的, 以有效合同的存在为前提; (2) 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仅发生于特定的当事人之间; (3) 根据合同自由原则, 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侵权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 (1) 侵权责任是因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承担的法律后果; (2) 侵权责任具有强制性, 不允许当事人事先约定; (3) 侵权责任不仅是财产责任, 还有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非财产责任形式。由于信息使用者依据失真的会计信息作出经济决策将有可能遭致财产损失, 而并不一定需要签订合同。如果只有与信息生产和报告者签有合同的使用者才有权起诉要求获赔, 而其他人无权索赔, 就排除了利益相关者的主张权利, 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因此不应将会计信息产品赔偿责任归于合同责任。相反, 将会计信息产品责任归于侵权责任将使企业管理层及相关责任人员面临较大的潜在诉讼风险, 从而增加会计信息造假的机会成本, 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意识, 进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由此笔者认为, 会计信息产品民事赔偿责任应为侵权责任。

二、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归责并不意味着责任的成立, 而是为责任的成立寻找根据, 确定责任的归属。当前国际上民法中对会计信息产品侵权归责原则主要有三种:一是无过错原则, 只要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缺陷并给使用者造成了损害, 无论生产者在生产或报告过程中是否具有过错, 均应对信息使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完全具备推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在现阶段暂不宜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二是过错责任原则, 即会计信息生产和报告者只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受害人应对侵害人的过错负举证责任。由于会计职业的高度专业化, 会计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以及侵权者拥有专业和信息上的相对优势, 要求受害者负举证责任过于苛刻, 因此, 该原则不适用于作为会计信息产品侵权的归责原则。三是过错推定原则, 是指信息使用者能证明其所遭受的损害是由信息生产和报告者行为所致, 而信息生产和报告者又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 则应推定信息生产和报告者有过错, 并应负相应的民事责任。举证责任倒置是过错推定的主要特征, 过错推定通过举证责任倒置来实现。举证倒置一般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情况推定过失原则, 指因某种事实存在引致损害发生时, 为减轻被害人对于被告举证之责任, 即推定行为人有过失, 将举证责任转由被告为之。另一种是违法视为过失原则, 指被告之行为违反相关法律, 就视为过失。该原则的根据是基于法律本身是合理的、科学的。目前我国医疗行业的民事侵权归责原则已采用过错推定原则, 由医疗单位负举证责任。会计职业同属于服务行业, 其职业的性质与医疗服务行业非常相似, 因此, 采用过错推定原则比较适合于会计信息产品的侵权归责原则。

三、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指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条件。关于侵权责任的构成, 法学界有三要件说和四要件说两种不同观点。三要件说主张在过错责任和过错推定责任中, 应以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行为为责任构成要件;四要件说认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有加害行为、损害事实、加害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由于会计信息产品民事责任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其构成要件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损害事实、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缺陷、损害事实与会计信息质量缺陷存在因果关系。

一是损害事实。损害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某人受侵权法保护的权利和利益遭受某种不利影响的一种实施状态, 包括财产损害、人身伤害和死亡、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以外的人格权遭受损害、精神损害等。损害事实是构成侵权责任的前提, 这是由侵权行为法的本质和功能决定的。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损害事实, 指证券市场会计信息使用者因会计信息虚假陈述而导致其错误的投资决策所造成的损失, 一般仅指财产损害, 不包括人身损害及精神损害。当然因为发生了因虚假会计信息直接导致受害者人身伤害的, 应考虑人身伤害损失。损害事实应当为侵害信息使用者合法利益的结果, 且应具有可补偿性, 即在数量上应达到一定程度, 损失的数目应当是确定的而不是臆测的结果, 但被告也不能因原告不能准确计算损害结果而否定损害事实, 因为损害行为是对权利和利益的侵害, 如不能准确计算, 则可依据社会一般观念和公平意识加以衡量。

二是会计信息质量缺陷。是指会计信息存在误导使用者据此作出错误决策, 从而导致使用者财产损失的瑕疵。会计信息质量缺陷通常表现为会计信息失真和造假。由于会计不是一门很精确的学科, 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会计处理方法具有可选择性, 而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将产生不同的核算结果;另一方面, 社会公众和法律界目前还缺乏对会计职业界的理性认识, 尚存在着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作为法律依据的权威性的怀疑。正是由于会计学科本身的局限性及外界对会计信息产品质量认定与会计界存在的分歧, 导致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缺陷的激烈争论。但从我国会计理论建设和会计实务出发, 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有效实施民事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目前判定会计信息质量缺陷的标准主要应包括: (1) 违反现有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 (2) 会计报表所载信息作了不恰当的、误导的、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陈述, 或对可能危及会计报表的正确使用、误导使用者的事项作出不明确的警示和重点说明; (3) 不能按规定及时报告会计信息; (4) 其他欺诈信息用户的行为, 如在正式报表中不提及重要事项, 而采用事后更正或补充通知、临时通知的形式延期告知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法制的进步, 上述标准应适时加以修订。

三是会计信息质量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在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诉讼中, 一般原告需要证明其损害事实与被告违法行为 (提供具有质量缺陷的会计信息) 之间有因果关系。但由于会计信息失真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 绝大多数投资者难以证明信息失真行为与其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从而非常不利于治理会计信息虚假陈述并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了鼓励投资者将虚假陈述者诉诸法院, 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司法实践中应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在该原则下, 投资者不应承担过于严格的举证责任, 只要投资人对虚假陈述产生合理的信赖, 并因此遭受损害, 即应推定因果关系存在。

四、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主体

按照侵权行为的一般理论, 只有信息披露义务人即发行人、证券承销机构违反了信息披露的法定义务造成投资者的损失, 才成为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 承担赔偿责任。但证券市场并不单纯的表现为投资者与证券发行人、证券承销机构之间的关系。参与证券市场的主体除了投资者、证券发行人、证券承销机构外, 还有发起人、上市推荐人、各类专业机构、证券交易所、证券咨询机构、证券监管机构以及相关人员等, 且相互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 都与信息披露存在着关联。特别是一些中介机构基于其在社会上形成的公正形象, 为投资者所依赖, 其在信息披露中所为的行为对投资者的决策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应对信息披露承担担保义务, 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公平、及时、合法。否则, 也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样, 作为信息披露侵权民事赔偿责任主体的就不仅是证券发行人及证券承销机构。从各国法律的规定来看, 尽管证券发行程序和参与人不尽相同, 但承担法律责任的主体都表现出了多样性, 归纳起来包括四类: (1) 发行人及公司发起人; (2) 发行公司重要职员, 包括董事、监查人、经理及其在文件中签章的其他职员; (3) 会计师、律师、工程师、评估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等提供中介服务的人员; (4) 承销商。从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来看, 对违反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的认定应以与信息披露具有关联性为标准,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五、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诉讼形式

侵权法上的诉讼形式, 从诉讼当事人的角度可分为单独诉讼和共同诉讼。由于证券市场上的侵权行为往往针对不特定的众多投资人, 根据目前市场的实际情况, 权益受到侵害的投资人少则几百人, 多则几十万人;证券违法行为特别是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主体往往也不是单数。因此, 证券市场侵权行为引起的诉讼更适合共同诉讼。随着群体性侵权纠纷的出现, 原有的共同诉讼模式不再适合群体纠纷的解决, 专门为解决群体性纠纷的群体诉讼模式应运而生。群体性诉讼是由共同诉讼并结合诉讼担当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诉讼形态, 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人数众多, 由该群体中的一人或数人代表群体起诉或应诉, 法院所做判决对该群体中所有成员均有约束力的诉讼。现代型诉讼, 如消费者诉讼、环境侵权诉讼、社会福利诉讼等都适合通过群体诉讼解决。一般而言, 群体诉讼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美国的集团诉讼、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团体诉讼以及我国的代表人诉讼。而团体诉讼是我国现阶段在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领域可行的诉讼模式。首先, 我国目前建立了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 具备了提起团体诉讼的组织因素, 使团体诉讼在我国的适用具有了可能性。其次, 从诉讼成本来说, 受害的投资者对团体诉讼基本上没有成本付出。团体诉讼具有公益诉讼的性质,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作为保护投资者的公益性组织不会向其代表的投资者索取报酬, 更不能将索赔所得据为己有。因此, 团体诉讼胜诉所得赔偿金全部归受害的投资者所有。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来讲, 这是美国的集团诉讼望尘莫及的。再次, 无论是美国的集团诉讼还是我国的代表人诉讼, 都需要法官来决定原告的资格, 耗时费力;团体诉讼提起人由法律明确规定, 相对比较容易确定, 利于诉讼的顺利提起和展开, 同时也适合目前我国法官素质普遍较低, 经验不足的现状。最后, 在判决的扩张力上, 团体诉讼与集团诉讼一样, 可以及于所有受害的投资者。

因此, 我国应引入团体诉讼, 在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下设立投资者服务与保护中心, 由证券法明确规定可代表投资者提起诉讼。这样, 可大大降低受害者诉讼成本, 充分利用我国有限的司法资源, 有效遏制会计信息造假,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尧明:《上市公司财务预测信息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若干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6期。

[2]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产品民事赔偿责任研究》, 《会计研究》2003年第4期。

[3]刘春彦:《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责任研究》, 《政法论丛》2005年第4期。

[4]王小波:《论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8月。

[5]翁晓键:《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比较研究》, 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月。

社会事件型网络虚假信息的特点 篇5

对于虚假信息的研究,早期主要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针对谣言开展的,经典成果是奥尔波特等著的《谣言心理学》,提出了著名的谣言公式:R~i×a,即谣言的流量与信息的重要性和含糊性之积成正比,还指出投射的心理机制是谣言流传的重要原因,这些都间接指明了谣言信息的基本特质,解释了现实中谣言传播的信息条件。

我国学者最近十年对网络虚假信息研究较多,主要从传播学视角探讨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传播机制,着力于寻求防范和解决的对策。也有一些学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阐述虚假信息被信任的机制,如受众的刻板印象、认知一致、从众心理等。[1]本文从社会心理学、新闻传播学角度,分析在较大范围内得以传播的社会事件型网络虚假信息的信息特点。当下已进入自媒体时代,社会事件网络虚假信息已成为一个公共问题,认识这些网络虚假信息的特点,以探求什么样的虚假信息容易在网络上传播显得非常重要。

二、社会事件型网络虚假信息的内涵

2015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伴随互联网繁荣的是,网络虚假信息日渐为社会所关注,诸如一些涉假的卫生保健信息、经济诈骗信息、事件谣言信息等。网络虚假信息类别繁多,不同的虚假信息在传播对象、传播流程、传播影响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本文研究对象指的是社会事件型网络虚假信息,其主要内涵为:1.社会性,即虚假信息内容与社会公众有关联,指向某地某人发生某事类的虚假信息,如明星绯闻有社会性,而有关动物、怪事类的网络虚假信息则没有这个特点;2.信源不明,虚假信息的来源不明或实名认证但公信力欠缺;3.虚假性,是指整个信息是虚构的,或重要构件虚假并引起信息指向对象整体性质改变;4.影响性,是指虚假信息在某一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

三、社会事件型虚假信息的特点

网络中有些虚假信息刚一出现就被迅速传播,有的虚假信息被缓慢传播,有的虚假信息鲜有关注,毫无活力。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的社会事件型虚假信息能够被快速传播。

(一)投射性

投射指的是个人将自己的态度、情绪投射到环境中的事物或其他人身上的现象。这是人们一种普遍的和潜意识的反应。在个人信息传播活动中,人们常常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意念、欲望、认知态度等投射在所传播的人、事、观念上。承载这些内容的信息愈能反映人们心理的投射,人们就越乐意传播它。正如奥尔波特所言“如果我们听到的谣言给事实作出了符合我们私生活的解释,我们便愿意相信并传播它”。[2]

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一种想法和一种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人们就会感到紧张,为了减少这种失调的感觉,人们会相信、传播与自己情绪或态度一致的信息,以保持对世界的看法与所感一致。社会事件型网络虚假信息能够得到较大范围传播,也正是因为其信息反映了社会某一群体的认知、情绪和意念,即这些信息成为某种社会心理的投射。这种投射性的信息是人们“焦虑合理化”[3]的体现。人们内心充满对暴力的恐惧,则各种有关暴力的虚假信息被相信和传播;人们期盼房价下降,则各种看起来有利于房价下降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例如,2014年5月25日下午,网上开始出现“深圳东门砍人”[4]的消息,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但事实上,当地警方事后确认,实为一名精神病人在老街地铁商城内将一名商户的货架推倒,引发行人恐慌误以为发生砍人事件。这是虚假信息反映社会恐惧情绪的例子。自从3月1日昆明发生暴恐以后,人们心理积累了相当的公共安全忧虑的情绪,5月初广州火车站又发生砍人事件,加剧人们这一心理情绪的紧张,而东门砍人的虚假信息则为人们的忧虑情绪找到了合理解释和缓解方式,并因此被广泛相信和传播。

(二)“新闻性”

在新闻学中,为解决究竟选择什么事实才会引起公众兴趣这个问题,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闻价值”这一概念,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5]一个事实新闻价值越大,则新闻性越强。

社会事件型虚假信息虽然不是事实,但能够被广泛传播,一个重要前提是受传者把虚假信息看作是“事实”,同时,社会事件型虚假信息从内涵上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影响,包含了可以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这些素质本质上和新闻价值的要求是一样的。可以说,这些虚假信息所包含的“事实”具有这些素质越多,则“新闻价值”越高,也就越有“新闻性”,客观上会导致更多人收看、收听、阅读和传播。通常他们具备时新性和其它几个性中的一个或几个,前者是指虚假信息里的“事实”是刚发生的或者有关这些“事实”的信息是刚传播出来的,时间越近越易引起人关注;后者是指信息对受众或转发者来说有引起兴趣的内容。

2011年10月15日上午,一个名为“信e站”的网友微博称“金庸先生于2011年10月15日3点12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6]消息一出,引发网友议论,后来经过证实这条信息是谣言。这条虚假信息能够被迅速传播,一是因为该微博传播的是最新鲜的信息;二是金庸作为武侠小说家,与喜欢他的网民有心理接近性,能够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三)含糊性

奥尔波特认为,谣言的流通量与问题的重要性和证据的含糊性之乘积成正比,网络虚假信息就是谣言的一种传播形式,它能够被相信和传播,一个重要原因是“客观证据和知识不对判断与描述构成理性约束”,[7]即虚假信息具有含糊性,网民无法依靠理性判断出它的虚假性。人们基于投射的心理“信任而增强其愿望”,从而为虚假信息辩护并传播。反之,如果信息的含糊性很低,网民凭借理性就能直接辨别它是假信息,这时即使这个信息非常符合人们的投射心理,内心的愿望、意念再强烈,也很难刺激网民去相信并传播,明确的证据迫使人们依从理智而不是情感情绪等心理去理解和描述。造成这种含糊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信息本身证据上的含糊;二是受众认知能力的不够;三是正规传播渠道功能减弱。

同样以“深圳东门砍人”虚假信息为例,在行人发生恐慌之后几分钟网上即有“深圳东门砍人”和“砍死人”的虚假信息传播,20分钟后,网名叫“Candy”在腾讯微博上发布信息称:“暴徒是不是疯了?刀手到深圳了……今天又在东门步行街挥洒暴乱”,并配上其它砍人事件中的血腥图片。这条信息既无明确信息源,传播者也是一个不知名网民,没有任何客观证据。在这个虚假信息传播过程中,一开始,各方来不及作即时反应,真相信息和证据没有传播出来,整个信息环境比较含糊,“Candy”与一些网民传播虚假信息被快速扩散。随着警方在两小时后公布的事件的真相和细节以及一些现场网民发布的事实信息,事件才逐渐明朗、证据逐渐清晰。

四、结语

在网络虚假信息的散布过程中,信息自身特点对扩散的速度、范围、人群都起重要作用,其投射性、新闻性、含糊性越强烈,影响也越大。此外,网络虚假信息的传播扩散也离不开传播时机、受众特质、传播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这种分类是一种理想型分类,可以作为分析虚假信息传播者的一个框架,以明晰不同传播者的传播行为。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快速到来,网络里出现许多虚假虚信息的传播,其中尤以社会事件型虚假信息影响最大。面对和治理这一网络问题,首先需要了解这些受到快速散布的社会事件型网络虚假信息,有什么样的共同特质?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和新闻学角度,考察这类虚假信息通常具有的三个特点:投射性、新闻性、含糊性。

上一篇:智能消防灭火控制系统下一篇:延边朝鲜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