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虚假诉讼

2024-09-12

民事虚假诉讼(精选12篇)

民事虚假诉讼 篇1

摘要:目前由于公民的诚信意识尚不能跟随经济发展的脚步, 使得有些人开始捏造事实, 利用法律来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 以求逃避责任。民事虚假诉讼的发生不仅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还破坏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 还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本文通过对虚假诉讼成因的分析, 试图通过法律的规范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虚假诉讼,侵权责任

一、民事虚假诉讼的含义

近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 有些人的诚信意识不足, 实施恶意的串通行为, 虚构或者捏造民事法律事实, 提供虚假证据, 利用法律以及相关的民事诉讼程序来达到自己期望的目的, 进而损害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这就是民事虚假诉讼的含义。

二、民事虚假诉讼的主要特征

(一) 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往往较为亲密, 绝大部分发生在朋友甚至是亲属之间。 (1) 因为找亲朋好友进行恶意串通的成本较低, 两者之间协商方便且后顾之忧减少。

(二) 案件往往最终通过调解结案。在虚假诉讼中, 由于原被告之间已经合谋, 庭上配合十分默契。为了避免露出破绽, 当事人之间少有激烈的庭前辩论, 通常都是“自认”。 (2) 多数人甚至不出庭, 直接委托代理人参加诉讼, 给法官查清案件事实制造了难度。法官为了提高诉讼效率进行调解, 双方当事人之间很容易达成调解协议。在协议合法的情况下, 他们的不法目的很难被发现。

(三) 一般以谋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在实践当中, 虚假诉讼涉及的案由有很多种, 但主要涉及在民间借贷和离婚诉讼的财产分割当中。例如, 案件当事人通过制定虚假合同虚构债权债务关系, 通过虚假证据材料等方式在诉讼及执行程序中使原告获得赔偿。以至于被告的债权人的债权无法获得履行。

三、民事虚假诉讼的成因及对策

(一) 在当前法治改革的大背景下, 我国一直将控制公权力作为改革的重要方向

人民法院的职权被不断弱化, 为了保证案件的公平公正, 审判模式从职权主义逐步向当事人主义过渡, 意思自治原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这就为虚假诉讼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其次,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传统的道德观念无法承受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享乐主义、以“钱”为本等不良思想影响了许多人, 社会诚信缺失, 为了钱不择手段。最后, 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 意识到用法律解决问题是最有效的手段, 使得大量纠纷开始涌入法院, 使得有限的法官很难有充足有效地时间去审理案件, 人手缺失以成为现在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在加上法院传统的“调解”优先的结案方式, 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时法官不再去对内容进行真伪判断, 这些就给了虚假诉讼可乘之机。

(二) 解决虚假诉讼的对策

1.完善意思自治原则和调解制度。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是调解的本质特征, 但从实际调查来看, 虚假诉讼正是利用了这一美好制度去达到其邪恶的目的。因此, 在适用调解的情况下, 除去对调解内容进行合法审查外, 还应该对其是否侵害第三人的权益进行审查。当事人不向法院说明情况, 故意隐瞒有关事实的, 可以认定调解协议无效。在庭前调整中, 如果当事人对诉求无争议, 可以通过民间调解组织进行调解, 将公权力从中涤除, 从而可以使其对第三人进行救济。其次, 要发挥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的重要作用, 充分给予第三人救济的权利。

2.强化对虚假诉讼的法律监督。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规定:人民法院据以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是伪造的, 人民检察院可以进行调查。通过法律规定的调查取证, 可以认定案件为虚假诉讼的, 应向法院抗诉。同时, 根据实际损害是否发生、损害程度的大小, 涉嫌诈骗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3.加大虚假诉讼的惩处力度。一是追究行政责任, 对虚假诉讼的行为人作出行政处罚;二是追究民事责任, 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的有关规定, 判令行为人承担诉讼费、保全费等费用, 加重行为人的程序法律责任;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等实体法规定, 判令恶意串通诉讼的行为人承担实体法责任;三是加强对刑事责任的追究, 虚假诉讼的行为造成的危害达到一定程度时, 应当以犯罪论处。当虚假诉讼行为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 其非法所得达到一定数额时, 应当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如果虚假诉讼行为以获取其他非法利益为目的, 造成的后果达到犯罪程度时, 应根据该行为侵犯的犯罪客体, 依照刑法和相关罪名定罪处罚。 (3)

4.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和个人的诚信档案, 除了用法律惩治虚假诉讼行为人外, 还应将行为人的错误行为计入诚信档案, 进而影响其其他民事活动, 让社会进入到制裁当中去。尤其是要注意到, 有些虚假诉讼的案件当中, 一般当事人并不到庭, 而是由律师参与到其中。他们利用其自身的专业性, 使虚假诉讼更加隐蔽, 很难被发现, 给社会经济秩序和司法公信力带来了更大的损害。因此, 除了加强对公民的诚信教育、规制外, 司法机关应该加强对律师的职业教育, 让法律从业者认识到此种行为的危害性, 拒绝为虚假诉讼提供帮助。对律师等法律工作者违反职业道德, 参与虚假诉讼的要进行严惩, 情节严重的应该交由法律制裁。

总之, 虚假诉讼的发生是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诚信缺失的大背景必然要面临的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不能简单的依靠查处惩罚这种单一方式解决。而是应该动用社会的力量, 法律的力量等多管齐下, 从源头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陶涛.民事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探索[J].法制与经济, 2014.3.

[2]梁婷.民事虚假诉讼现状及其规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梁琳.民事虚假诉讼的法律应对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民事虚假诉讼 篇2

原告许红兵与泗洪县鑫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债权转让协议纠纷一案原审查明,某建设公司从该投资公司承包一建设项目,后因材料涨价、工程造价偏低,两公司签订补充协议,投资公司以30元每平米的标准补偿建设公司工程造价,合计79万余元。因该建设公司拖欠许红兵债务,经协商该建设公司将79万余元款项的债权转让给了许红兵,并通知了泗洪县鑫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案件受理后,泗洪法院缺席判决某投资公司支付许红兵79万余元。

后鑫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反映两公司的补充协议以及建设公司和许红兵的债权转让协议均系伪造。经法院院长决定提交审委会讨论,对该案再审。经再审查明,两公司之间的补充协议及建设公司和许红兵的债权转让协议确系伪造。其中补充协议系刘某提供,刘某原系该投资公司经理,后被公司开除。刘某利用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回广东治病的机会,与许红兵串通,通过伪造补充协议和及债权转让协议、伪造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私刻公章等手段利用法院作出判决,以达到其不法目的。

2013年4月14日,法院依法撤销该案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原审原告许红兵的诉讼请求。因该案当事人涉嫌犯罪,现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浅谈民事虚假诉讼的特点及成因 篇3

关键词:民事虚假诉讼;法律规制;民事审判;问题;措施

民事虚假诉讼指当前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不正当地运用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对事实隐瞒、证据捏造、恶意串通等方式,使法院在判决过程中产生错误的裁判的诉讼行为,对案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很大的损害,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法院的公信力。

一、民事虚假诉讼概述

虚假诉讼是指在诉讼案件中,相关的诉讼参与人进行恶意的串通行为,对民事法律或事实进行虚构捏造,违背正常客观事实,恶意利用民事诉讼程序,影响法院的判断,谋取非法利益,使其向利于自己利益的方向裁决,从而使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损害了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威严。

二、民事虚假诉讼的主要特点

1.从当事人主体情况来看,虚假诉讼多发于关系较为密切的当事人之间

原、被关系多为夫妻、父母与子女等近亲属关系,或者是朋友、同学关系。当事人往往用亲情和人情关系为自己编造虚假事实,进行虚假诉讼提供极为便利的条件。如李某为了自己公司的利益,便与朋友王某共谋将与他人合伙的公司卖给了王某,后王某便向法院提起虚假诉讼,要求李某履行合同交付公司并赔偿巨额的违约金。法院受理后查封公司资产,造成了该公司职工上访,企业停产。最终经公司董事会查明白,李某是为自己公司在市场的同业竞争,采取虚假诉讼的手段搞垮合伙企业,来壮大自己的企业,以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以便获取更大利益。

2.从虚假手段上看,花样繁多且隐蔽性强

有的当事人为逃避债务虚构债务或抵押等担保物权,指使虚假债权人提起诉讼,被告在诉讼中应诉积极,对原告的要求均予以配合,当事人双方缺乏对抗,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作控辩或不进行实质性抗辩,放任法院作出对原告有利的裁判,有的配合默契双方迅速达成调解协议后并被申请强制执行,借助这种手段减少支付义务,从而使他人债权受到损害;有的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上看似剑拔弩张,针锋相对,其实背地里串通一气,另有所图。表象伪装合法性与正常的民事诉讼案件一样,民事虚假诉讼的产生条件、诉讼结构和相关内容等都与普通民事诉讼案件很像,从表层上看,它的虚假性被掩盖了,有表象的合法性特征。

3.从案件类型上看,虚假诉讼多发于财产纠纷案件中

主要以民间借贷纠纷、房屋权属纠纷、离婚中的财产分割纠纷等最为常见。在该类虚假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往往希望通过诉讼途径得到法院对财产权利作出确认或变更,继而达到自己企图逃避债务、转移财产、规避法律的目的。

4.诉讼费用成本低

提起虚假诉讼者所交纳的费用,与其能获得的诉讼利益相比,基本属于“零成本”。虚假诉讼一旦成功获利又非常快,不成功则只是损失点诉讼费或通过再审被改判,退赔了事。低风险和高回报形成的鲜明对比,使得虚假诉讼者不惜铤而走险。

三、民事虚假诉讼的形成原因分析

虚假诉讼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病象,它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环境和条件。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民事活动所遵循的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与权利自主处分原则及民事审判权的被动性特征客观上为虚假诉讼提供了滋生的条件与生存的空间。民法属于私法,法律对待民事关系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和权利自主处分的原则。只要双方当事人形成合意,法律就应予以尊重。另一方面,法院民事审判权呈现被动性的特征。被动性要求法院不能主动介入、干预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诉讼中采用当事人主义的审判方式。原、被告是对抗的双方,法院是中立的裁判者。当事人提出主张、答辩、抗辩、放弃、承认、变更、调解与和解等,均具有自主性。对当事人的自认行为,自主处分行为,达成的和解、调解协议只要不违法,法院均不应否定。民事诉讼的这种性质为虚假诉讼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只要虚假诉讼双方当事人互相串通,虚构事实与证据,从表面上达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诉辩双方对事实和证据没有异议,法院就不大可能去审查双方证据和民事法律关系的真实性。正因为如此,虚假诉讼者往往能轻易得逞。

(2)证据制度的不够严密为虚假诉讼的得逞提供了可能。《民事诉讼法》第63条规定了7种证据的形式要件,即证据的外在表现形态,而没有规定证据的本质属性。而外在形态只是一种载体或形式,至于这种载体所记载的内容的属性,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证实民事行为真实性的恰恰是其内容属性,不是载体本身。由于法律没有规定证据的本质属性,因而为虚假诉讼者任意编制证据提供了机会。实践中对一方提供的证据,对方如无异议,法官即予认定,而不管证据本质属性上是否真实。

(3)法律规制力度不够,导致虚假诉讼者所能获得的非法利益或达到的非法目的较之法律风险与代价严重失衡。虚假诉讼的违法性和应受谴责性人所共知。进行虚假诉讼是要冒一定的法律风险的。但是虚假诉讼者在种种非法利益的诱惑面前往往会忘却风险,而选择非法利益。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法律规制力度不够,使得進行虚假诉讼的法律风险大大小于虚假诉讼所能获得的不法利益。有人将这种现象归结到这些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够强,这实际上与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强不强并无大的联系。因为进行虚假诉讼的人必然是掌握一定法律知识和诉讼技能的人,或是以这类人为幕后指使的人,一个不懂法律知识和诉讼技能的人是不具备虚假诉讼的条件的。这些敢于知法犯法、铤而走险的人,通常是高智商的法律专业人士,而并非无畏的无知者。虚假诉讼的进行也是这些人对非法利益与法律风险进行衡量后的选择。

检查监督民事虚假诉讼正当性研究 篇4

检察院发挥着作用, 一般而言都是在公法领域比较多, 对于私法范围内的检查监督, 则是多数针对法院已经存在的判决和决定。但是需要承认的是, 面对民事虚假诉讼这种既浪费司法资源也破坏正常的司法秩序的行为, 的确是对于正常的公共利益造成了巨大的侵害。民事虚假诉讼等同于利用司法资源实现不正当自身利益, 而且是通过欺骗等手段对于正常司法的占用和破坏, 也必然地引起对于正常秩序的损坏以及人民对司法公正性评价的下降。这样的行为, 也不可能仅仅依靠法院从事后进行纠正, 或者进行被动性的审查, 需要发挥检察机关的作用, 主动地参与进来, 针对这样的行为来行使权力。

二、民事虚假诉讼概述

(一) 民事虚假诉讼的概念

虚假诉讼, 是指当事人之间恶意进行串通或者欺骗, 虚构法律关系或者法律事实, 以及运用虚假证据和公证文件进行诉讼, 利用司法判决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的行为。而民事审判因为双方的地位比较平等, 对于证据的重视也最为重要, 因而成为虚假诉讼的高发区。虚假所能够可能出现在诉讼阶段中, 也可能出现在诉讼完结的执行阶段中, 虚假诉讼的行为人也不限于案件当事人, 可能包括案外第三人, 这些情况有一定的复杂性, 也需要在进行监督时加以考虑。

(二) 民事虚假诉讼的特点

虚假诉讼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主观恶意和虚假性, 其主要事实和关系都处于虚构而成, 所谓的合法权益完全是出于欺骗的目的而编造出来的, 并非能够真正实现, 并且恢复正常秩序的状况。而这样的行为, 则是出于当事人的主观恶意, 为了攫取利益, 故意的利用司法制度, 从而进行的整个的欺诈性质的行为[1]。总的说来, 虚假诉讼自始至终, 都不可能具有效力。

(三) 对于民事虚假诉讼进行检查监督的必须性

虚假诉讼对于正常的法律秩序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也进一步导致了司法资源的浪费和正常社会风气的破坏, 因此必须要进行审查和追责。但是仅仅依靠法院的监督, 由于比较被动和事后审查的问题, 在效率方面会产生一定的问题, 因此也需要进行检察院的介入, 从诉讼的开始到进行中间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虚假诉讼检查监督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 对于虚假诉讼缺少预先审查和预防

现阶段法院对于虚假诉讼一般不作事先的审查, 大部分都是在诉讼过程中对其所提供的证据证言进行审核, 以及诉讼结束之后根据当事人的上诉进行复核。而对于检察院来说, 由于缺少民事诉讼的介入方式, 一般而言都需要对于已经形成的判决结果进行审查监督, 从而达到监督的目的。这样的被动设计使得检察院在民事诉讼的监督方面比较无力, 也进一步导致了对于民事虚假诉讼审核的问题出现。

(二) 检察机关对于民事诉讼的检察具有局限性

在调控审查方面, 由于检查机关的主要方式是抗诉和检察建议, 抗诉需要在形成判决结果之后进行, 而检察建议的效力比较弱。尤其是面对出现调解的虚假诉讼, 由于不能够进行抗诉, 更是毫无发挥的空间。如果检察院主动的申请再审, 一则时间迁延, 导致证据收集不易, 二则需要法院自行决定审理与否和方式, 并不会产生太好的结果。

在收集证据和进行调查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困难, 由于虚假诉讼基本不涉及犯罪, 一般而言监察机关并没有自行侦查的权力, 而这方面的缺失也使得在进行检查监督业务的时候缺少足够的力度[2]。

四、完善对于民事虚假诉讼中的检查监督问题

(一) 加强检察院和法院的合作, 扩大民事案件的检察院准入机制

针对虚假诉讼必须对于法院和检察院的分工合作进行进一步的联系, 在民事诉讼方面也应当给与检察机关一定的主动参与权, 从而可以自行行使检察权利来对抗虚假诉讼的存在。法院也应当将涉嫌虚假诉讼的案卷资料分享给检查机关进行审查, 检查机关审查之后, 认为严重的应当立案并且移交侦查机关, 其他的应当根据违反诉讼法规定的情况进行处罚。通过法院和检察院在职权和信息方面的沟通, 从而达到对于虚假诉讼的最大程度的防控。

(二) 综合运用监督方式, 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进行检查监督行为

在面对虚假诉讼的猖獗的时候, 检察机关需要发挥的不仅仅是的抗诉的办法, 也需要进行多种监督方式的综合应用, 才能够保证有效率的面对眼前的难题。一方面需要进行违法调查和重点监控, 从事先进行足够的审核;另一方面也需要对于法院等机关进行检察建议, 以及审核监督的方式从时间的发生阶段进行调控。通过结合的运用, 也能够保证发挥更好的效果。

五、结语

相对于直接受到虚假诉讼所困扰的法院系统, 检察院也需要主动的落实和履行职能, 配合法院将对于诉讼的监督工作搞好, 对于自身的发展, 以及法律秩序的塑造, 都是有着良好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毕慧.论虚假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制[J].浙江学刊, 2010 (3) .

虚假诉讼的法律理由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诉讼来解决民事纠纷。随之而来虚假诉讼现象却变得尤为凸出,但即便“东窗事发”,虚假诉讼行为人也多被处以罚款、拘留解决,极易逃脱刑法的制裁。对虚假诉讼行为如何定性以及如何完善相关法律及措施已经成为一个极为迫切的理由。

关键词:虚假诉讼;诈骗罪

虚假诉讼,即“打假官司”,是指民事诉讼的原被告恶意串通,合谋编造虚假事实和伪造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害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近年来,社会、媒体越来越关注虚假诉讼。然而,我国学术界和实务界对虚假诉讼行为并没有一致的意见,导致类似的虚假诉讼行为却有不同的法律处理结果。看看以下案例:

案例一,冯某欠了几笔债务,当地法院受理了18起以他为被告的诉讼案,债务总额达70万元。案件审结后,冯某的房屋被法院依法拍卖,所得价款拟依法分配给各债权人。然而,这时冯某想到了通过虚假诉讼来减少自己的“损失”。他与潘某协商虚构借条,让潘某也告自己,意图从执行款中分得一部分后返还自己。此事在潘某向法院提起诉讼时被法院发现。法院以伪造重要证据,妨碍法院审理案件为由,对潘某、冯某作出了处罚。

案例二,漏某向王某借款70万元到期未还,王某多次催要无果后声称“如再不归还,将起诉”。为了逃避债务,漏某与陈某串通虚构了漏某向陈某借款80万元的事实,并伪造了两张借条。然后,陈某将漏某起诉至法院。拿到了法院的“合法”判决后,待王某提起诉讼时,因漏某已无财产可供执行而致使执行终结,王某的债权被侵害。

案例三,甲、乙、丙三人伪造一张借据,将在本县投资的丁、戊告上法院,意图通过“法律手段”诈骗10万元。由于“借条”上有一枚指印没有证据能够推翻,一审、二审丁、戊均被判败诉。该地中院依法对本案进行再审,查明真相,撤销一审、二审的判决,并将案件移送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以上案例几乎都出自同样目的,使用同样手段,然而却有截然不同的处理结果。为何会有如此多的虚假诉讼,会有如此不同的处理结果呢?本文拟对虚假诉讼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虚假诉讼形成的主要理由

(一)缺乏法律规制力度

多数国家的法律对滥用诉权进行虚假、恶意诉讼,损害对方或第三人利益的行为有明确规定,并都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如《意大利刑法典》第640条有相关规定,但我国法律不允许案外的第三人向法院申请再审,对于行为人实施虚假诉讼行为应承担怎样的刑事责任,受害的第三人对虚假诉讼造成的侵权能否提起赔偿之诉以及相应的赔偿数额、赔偿范围均未有明确规定,因此虚假诉讼的成本很低,提起虚假诉讼的风险远不及其所能带来的非法利益,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造成虚假诉讼频频发生。

(二)民事诉讼模式的局限

《民事诉讼法》第9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诉讼中当事人对民事纠纷有自行处置的权利,对诉讼权利和标的有自由处分权,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处于中立、消极的地位,法院一般不予否定当事人的自认行为、自主处分行为、达成的和解、调解协议,违法除外。这就导致实现当事人意思自治与合法性审查之间存在矛盾,只要当事人达成和解,法院不加以禁止。因此,民事调解极易被虚假诉讼行为人所利用,以诉讼调解的.合法形式来掩盖其非法的目的。

(三)部分法官的素质不够高

《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要求法官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虚假诉讼行为人能最终从诉讼中获得非法利益需要依赖于法院的司法权,它必须通过诉讼手段赢得裁判。若想虚假诉讼得逞,必须顺利通过法官这一“关”。因而,发生虚假诉讼的多少与法官素质的高低有着直接的联系,法官素质越高就越能遏制虚假诉讼的发生,反之亦然。

(四)对虚假诉讼的相关宣传力度不够

我国实践中对于恶意诉讼行为制裁的相关规定宣传力度不够,少有媒体介入曝光,很多行为人根本不知道法律上有相关处罚规定,受害人缺乏防范意识。

二、虚假诉讼行为的法律性质

对于虚假诉讼行为人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由于目前法律无明确规定,社会各界对此存在较大争议:(一)有学者提出虚假诉讼要依靠法院判决的强制力迫使被害人交付财物,认为是一种胁迫方式,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二)有些司法机关认为虚假诉讼欺骗了法院,导致了他人财产受损,主张认定为诈骗罪;

(三)有人认为虚假诉讼必定造成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这满足民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可按侵权行为来处理。

学术界和实务界有着不同的观点,那虚假诉讼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呢?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

第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民事虚假诉讼 篇6

关键词:民事诉讼;虚假陈述;证据;惩戒

一、我国民事诉讼中虚假陈述的现状

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种类的一种,其要发挥证据的作用,必须要保障其真实性。新修民诉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民诉法设立了诚实信用原则,对于当事人陈述的行为应当具有约束力。然而在当前民事诉讼领域,当事人作为理性人受利益的驱动,为了达到胜诉或其他不正当目的而在诉讼过程中故意作虚假陈述,近年来有所蔓延。

二、民事诉讼中虚假陈述成因及危害

分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虚假陈述现象攀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诉讼观念不当。诉讼过程中,参与方总是受诉讼观念支配的,其诉讼行为往往是诉讼观念的直观体现。部分当事人及代理人追求不当诉讼利益、满足个体私利,采取滥用诉讼权利,甚至不惜采用一些非诚信的诉讼手段。②缺乏完善的信用环境。目前,国内社会信用缺失,虽对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信用环境相对不完备的现状仍未改变,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③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目前我国法律对虚假陈述的处理尚无详细规范,责任后果无明确规定。实践中对虚假诉讼予以处罚的情况并不多见。法院对发现的虚假诉讼行为或虚假陈述,一般只是判决驳回当事人的起诉或诉讼请求,当事人虚假诉讼或作假证的成本和代价很低。④法官引导有限。法官在诉讼中正确使用自由裁量权,对当事人的合理诉求予以保护,对当事人的虚假陈述行为予以惩戒。目前民事法官在这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升,一些法官对当事人的虚假陈述行为缺乏应有的甄别能力。如果单纯依据规则裁判,忽视对案件整体效果的衡量,导致案件的裁判结果合法但不合理,客觀上助长了虚假陈述行为。

当事人虚假陈述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民事审判中虚假陈述行为的存在,不仅侵害了合法权益、浪费了司法资源,也影响了审判的效果和质量,影响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因此为了更好地查明事实真相,提高诉讼效率,促进民事纠纷得到公正解决,避免诉讼信息不对称,节省诉讼资源,必须对当事人虚假陈述进行规制。

三、规制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虚假陈述的几点建议

1.建立适度的惩戒制度

应尽快考虑从立法和规范性文件的角度,增加对虚假陈述行为的惩戒措施,以加大失信成本,使对虚假陈述行为的惩戒有法可依。借鉴世界各国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的虚假陈述规制的方式,有的宣布其诉讼行为无效,有的处以罚款,有的课以刑事处罚等等。如:德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必须完全且真实地就事实上的状态作陈述,若有恶意陈述虚伪事实,或妨碍对方当事人的陈述,提出无理争辩及提出不必要的证据时,法院可以处以罚款;日本民事诉讼法规定“曾经宣誓之当事人为虚假陈述时,法院将裁定课以五千元以下罚款”;奥地利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据以声明所必要之一切情事,须完全真实且正确陈述之。故当事人之不真实陈述系为违法。若有故意过失时,当事人应依奥地利民法负损害赔偿义务。

法律应针对当事人虚假陈述的严重程度以及造成的危害进行约束和处罚。对于查明的虚假诉讼、虚假陈述,法院要加大打击力度,不但要进行处罚,而且处罚决定的执行也要到位。在司法实践中,有法院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对当事人的虚假陈述行为进行惩戒的案例。

2.确立诉讼诚信宣传制度

针对当前在民商事案件中当事人作虚假诉讼、虚假陈述情况较为严重,而一般公众对新民事诉讼法相关诚信诉讼要求、法律规定及处罚措施并不十分了解,因此需要广泛宣传,倡导诚信诉讼,如法院对虚假陈述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在向参加诉讼的当事人送达相关诉讼材料时,告知其诚信诉讼,虚假陈述的后果等事项。

3.完善个人征信体系,提高社会信用意识

目前,我国的征信系统主要记载的是个人或企业在金融系统的“不良信用记录”,征集的个人信用信息内容还不够丰富,信息来源也比较单一。如果考虑将民事诉讼中已经查证属实的虚假陈述的当事人或代理人的失信信息采集到个人征信系统,对不诚信的当事人具有一定的威慑力。

4.加强法官职业能力的培养

法官作为法庭审理中的关键角色,运用审判经验对症下药,展现一个听讼者的良好耐性和素养,使每个法官都能够对当事人的主张、请求、陈述等作出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对混合着诉讼主张、个人观点及事实描述等多种因素的当事人陈述从技术层面上加以引导和规范。同时法官也要厘清诉讼活动中的正当辩解与虚假陈述的区别,对于这二者的区分,主要从主观上是否存在恶意、是否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是否情节严重等几方面来考察。

参考文献:

[1]周琪,周秀峰.虚假陈述:法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N].人民法院报,2013-11-3(3)

[2]林劲标,凌蔚.说真话需要制度设计人民法院报[N]2013-2-4(6)

[3]徐秀玲.转型期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市场建构[J].甘肃理论学刊.2009(3)

[4]兼子一·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新版)[M].白绿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32

[5]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刘荣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民事虚假诉讼 篇7

一、注册会计师过错的概念

传统民法关于过错概念的观点有主观说和客观说两种。

(一) 主观说

主观说认为过错是一种应受谴责的心理状态, 可以分为过失或故意等不同心理状态。其中, 过失 (negligence) 是指, 如果注册会计师应当且能够预见到报告内容有虚假陈述, 但因未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而没有预见到, 即构成过失。通常过失按照其程度分为普通过失和重大过失:普通过失 (ordinary negligence) 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合理关注, 未能完全遵守专业准则体系的要求, 导致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漏报;重大过失 (gross negligence) 是指连起码的职业关注都不保持, 根本未能遵守专业准则要求执业。所谓故意, 是指注册会计师明知自己违反法律法规、执业准则或职业道德的行为会给委托人或第三人造成损害, 仍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 客观说

客观说将过错看成是违反社会准则的行为意志状态, 是“对注意义务的违反”, 因此, 其建立了一种以“注意义务”为标准的过失检验方法。如果行为人未能达到法律上要求的注意程度或违反了法律上的注意义务, 就构成了过失。

与主观说相比, 客观说的衡量标准是客观的、统一的和明确的, 不管行为人的思想意识如何, 只要其行为符合法律要求的注意标准就没有过错, 违反了这些标准就有过错。这样的判断标准是比较公允的。“合理的注意义务”标准同样适用于注册会计师, 但这个标准是不同于普通人的, 而是具有同样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行所保持的注意义务, 即应有的职业关注 (due professional care, 或称职业谨慎) 。

一般而言, “合理的注意义务”标准在认定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过失时有两个要求:首先, “合理的注意”体现的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中的一般水平, 或者称为普通水平, 这个标准应当介于注册会计师中最优秀的专业人士和新手的水平之间;其次, “合理的注意”突破了当事人个人的经验、技能等因素, 具体表现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规则。

二、“合理的注意义务”的标准与“独立审计准则”

在司法实践中, 具体怎样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保持了“合理的注意义务”呢?最初, 对审计职业关注的解释一直是法庭的特权, 由法院根据案例的具体情况判定。但随着审计的复杂化, 法庭对审计案例的判决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 而审计职业团体日渐成熟, 由这些权威职业团体制定的审计准则就逐渐成为对审计职业关注和技能要求的权威解释, 也成了法庭判决的主要依据。但由此引发了会计职业界与法律界和社会公众的争议, 即是否遵守了审计准则就等于保持了“合理的注意义务”, “独立审计准则”是否可以作为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的标准等。目前关于“独立审计准则”能否作为认定注册会计师过错的法定标准, 学界争议很大。

(一) 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法定标准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 独立审计准则在我国具有法规的地位, 是法律的渊源之一, 法律赋予独立审计准则作为注册会计师注意义务判断标准的抗辩地位, 即独立审计准则能作为认定注册会计师过错的法定标准。其理由是: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法规地位是由《注册会计师法》明确规定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如果遵循了执业准则规定的程序, 则视同其已尽法定注意义务, 不存在过错, 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颜延, 2003;白岱恩, 2004;李明辉, 2004;蒋尧明, 2008等) 。也有学者认为 (刘正峰, 2002;彭真明, 2006等) , 独立审计准则的性质只是行业协会制定的内部自律性规则, 不能作为认定会计师过错的法定标准。理由有: (1) 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独立审计准则后, 虽然要经过国务院财政部门的批准, 但财政部门与注册会计师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 经过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的独立审计准则, 是否具有公平性与公正性值得怀疑。 (2) 如果某一个行业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规则来规避法律责任, 那其他行业应该也能这样做, 如果注册会计师把独立审计准则视为保护注册会计师职业自身的手段, 那么独立审计准则甚至注册会计师存在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基础。

(二) 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标准争议的原因

在这两种观点中, 持前一种观点的多为会计执业界的专家;而后一种观点则体现了法律界专家与社会公众的一种态度。笔者认为,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对立的观点,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审计业务的特殊性与“公众期望差距” (the expectation gap) 。现代审计的特点是以抽样审计为主的制度基础审计, 由于成本—效益原则的局限, 以及审计方法的局限, 使得注册会计师只能适当地提高财务报表的可信性, 而不是对财务报表的正确性提供绝对保证。应该看到, 注册会计师在能力上有其先天性缺陷, 正如《蒙哥马利审计学》所述:“如果有足够多的管理人员, 或者管理人员与第三人共同参与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 或共同破坏内部控制系统, 那么不管审计工作做得多么细致, 这种图谋在审查期间很难揭露出来。”审计风险相对于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的性质具有客观性, 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将独立审计准则作为判断注册会计师过错的认定标准, 是因为注册会计师不可能无所不能, 他们也需要一个客观的标准来保护自己, 以利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终达到更好的维护公众利益的目的。

但“公众期望差距” (the expectation gap) 问题的存在, 使得法律界从公众利益角度出发, 严格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公众期望差距”是指公众对注册会计师所能提供的担保责任发生了误解, 对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各种报表寄予了过高的期望, 而会计职业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其不可能达到公众所希望的要求, 由此而形成的期望偏差。“公众期望差距”的存在, 原因在于公众无法期待其他任何主体能够为其提供类似的信息。会计工作在证券的整个市场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此前提下, 注册会计师以公众期望差距为理由, 要求公众转变观念、改变预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违规操作、财务丑闻不断, 以及我国注册会计师确实存在大量不规范运作等, 法律专家认为规范证券市场的方案之一即是通过加大法律责任的震慑增加整个会计界的危机感, 从而以此为突破口, 创造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投资环境。

二是“独立审计准则”的执行与“合理的注意义务”的差距。我国拟定的《独立审计准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保持适当的职业谨慎。但不可否认的是独立审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某些自利性利益要求:一方面, 作为一个专业行业, 为保持行业的可信任水平, 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严格要求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规定非常详细、明确;而另一方面, 为保证行业免受过渡的诉讼, 独立审计准则要求保持适当的职业谨慎, 但在保持“职业谨慎”和“适当关注”上则制定一些比较原则化的条文, 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提出免责抗辩。但在认定注册会计师是否有过错时, 如果会计界一味强调“程序真实”, 反倒会有逃避责任之嫌, 可能还会招致更多的非议。导致“独立审计准则”的执行与“合理的注意义务”的实质内涵上存在差距, 这主要体现在:

(1) 审计准则的具体条款规定存在有限性和滞后性。审计准则的条款性规定不可能穷尽注册会计师为履行职责所应做的所有事, 而且审计准则往往具有相对稳定性, 一旦颁布, 不易于随时修改, 而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会使审计准则存在一种滞后的趋势。因此, 在各国所制定的审计准则中, 一般都有“在执行审计业务和编写审计报告时须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这样的规定, 作为审计准则具体规定的一种补充和发展, 说明审计人员不能机械地照搬审计准则, 而应以应有的职业关注为标准来指导其执业, 对审计准则中未规定到的盲点地带和规定不恰当之处, 应以应有的职业关注来进行判断。从审计准则加入“职业关注”这一概念来看, 本身就说明了审计准则的‘菜谱’式细则现在不会、将来也决不会包括各种复杂情况, 从而使审计人员推脱职业判断的责任。

(2) 对审计准则未做到实质性的遵守。在注册会计师民事诉讼中, 受到指责的注册会计师往往会以自己“严格遵守了审计准则”为由进行辩解。但法院在考虑独立审计准则的影响时, 往往是考虑注册会计师是否对审计准则尽到了“实质性的遵守”的责任。审计准则的“实质性遵守”是指:注册会计师不仅需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的技术要求, 而且在执业过程中应当时刻保持独立的精神状态和职业尊严。在法院看来, “严格遵守了审计准则”的具体条款并不具备道德伦理上的含义, 并不足以成为免除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有效根据。而“实质性的遵守”才直接反映了注册会计师职业存在的意义及其职业道德的要求。如果法院通过对相关证据的分析认为, 注册会计师在其执业过程中背离了独立、客观、公正的合理标准, 从而造成其审计报告与真实情况不符, 那么, 注册会计师不但没有做到对审计准则的“实质性的遵守”, 而且其“程序性的遵守”的申辩更是意味着对法律的公然蔑视以及对其职业道德的恶意践踏。

(三) 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的标准

在综合考虑会计执业界和法律界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独立审计准则”应该成为“合理的注意义务”的基本标准, 但不应该成为其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如果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循“独立审计准则”, 那必然是没有做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注册会计师必然存在过错;但如果注册会计师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 也不能成为其做到“合理的注意义务”的必然理由。而在注册会计师民事诉讼中, 判断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过错, 应以“独立审计准则”和“职业谨慎”共同作为衡量注册会计师有无过错的标准。注册会计师应该认识到, 自己要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首先必须遵守审计准则, “应有谨慎的概念要求至少实施标准的审计业务。”即一个不遵守审计准则的人就无法解释他保持了应有的职业关注。此外, 注册会计师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 应秉着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实施合理的审核检查, 并作出不偏不倚的结论。这一概念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拥有与其提供的服务相适应的技能;小心谨慎地运用其技能;保证忠诚和公正。

参考文献

[1]白岱恩:《注册会计师执业过失的判断》, 《政法论丛》2004年第6期。

[2]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 《会计研究》2004年第1期。

[3]蒋尧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民事责任的若干问题》, 《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

[4]蒋尧明:《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回顾与总结》, 《当代财经》2008年第10期。

[5]杰里.D.沙利文等著, 汤云为等译:《蒙哥马利审计学》,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版。

[6]李明辉:《论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之性质》, 《财经论丛》2004年第6期。

[7]李明辉:《论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经济评论》2004年第6期。

[8]刘正峰:《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研究》, 《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9]彭真明、陆剑:《论注册会计师不实财务报告的民事责任》, 《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10]彭真明:《论注册会计师不实财务报告民事责任的认定——以对第三人的责任为中心》, 《法学评论》2006年第4期。

浅议虚假诉讼的防范 篇8

一、虚假诉讼的现状及成因

(一)虚假诉讼涉诉高发类型相对集中

虚假诉讼多发于涉他人财产处分权的案件中,如民间借贷、离婚后财产纠纷、分家析产、赠与、股东权益纠纷等。这几类案件本质上均为变更涉诉财产的所有权或处分权,而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正是利用这几类案件法律关系较为简单,原被告之间易于串通,结案方式可调可判等特点,将法律规则作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二)对虚假诉讼的识别和惩戒机制缺乏指导性意见

2012年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112条已对虚假诉讼的表现形式和惩戒机制做了原则性规定:“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此条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尚无可遵循的统一的具体适用规则。实际上,早在2008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已出台《关于在民事审判中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之后在2013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的规定》,两份文件都对本省出现的虚假诉讼类型、识别路径、涉刑判定、惩戒措施等做了不同程度的规定,在一定意义上能给本省各级人民法院在虚假诉讼问题上给予指导。这两个经济市场较为活跃的省市出现区域指导性文件至少可说明两个问题,一个是随着市场经济和贸易往来愈发自由,法院随之面临诉讼多样化,尤其为不正当诉讼的滋生提供了可行路径,法院亟需规范性文件来指导如何识别和防范虚假诉讼带来的司法负面效应;另一个是在司法实践中,全国范围内尚无可操作性强的应对虚假诉讼的实用规则。

(三)程序性审查难规避主观“恶意”

虚假诉讼是基于当事人的主观“恶意”而产生的,事实上,法官在判定一个案件的当事人是否具备“恶意”时,只能凭借自身的审判经验。受诉讼过程的程序化影响,符合形式要件的案件难以规避诉讼当事人的主观“恶意”。我国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度后,由立案审查制转变为立案登记制,即在立案阶段给予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更为宽松的诉讼环境。举例说明,某当事人意图虚构一起民间借贷的案件以达到转移财产,规避债务的目的,因原被告早已达成协议,起诉状与证据无懈可击,故在立案阶段,法官必须按法定程序登记立案,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一旦未被发现存在虚假诉讼的情形,当事人的非法目的即可达到,法律规则反之被不法利用。

二、规制虚假诉讼的法理价值分析

(一)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可维持的诉讼正当性

虚假诉讼的法理基础难以绕开诚实信用原则,这也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诉讼作为当事人解决矛盾的最后路径,应能体现其公平性和正当性,涉诉主体必然应在诉讼各个环节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在具有大陆法系代表性的德国《民法典》中第242条明确规定“债务人有义务照顾交易习惯,以诚实信用所要求的方式履行给付。”(1)以此说明对行为人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关系亦需适用诚实信用原则。日本的《民事诉讼法》第2条也明确“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以诚实信用为之。”在英美法系中,诚实信用原则旨在规制行为人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的主观态度,如果他们在从事某种行为时,主观态度是公正的,即实施的行为是正当且不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2)可见,不管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都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诉讼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诉讼主体本着诚实信用的理念参与诉讼,方可使诉讼保持正当性。

(二)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法官在查明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的情况下作出判决结果。虚假诉讼利用其表面的合法性获得具备法律效力的判决,在该判决中,由于真正的权利人没有参与诉讼中,导致判决内容出现不公平的结果,因此,可以说虚假诉讼所侵害的法益,是第三人的合法财产使用权或所有权。这里所说的第三人,除自然人以外,还可能是国家、集体或法人和其他组织,如民间借贷纠纷中债权人的财产利益;股权转让纠纷中股东和公司的利益等。

(三)保障司法公正的社会效益

虚假诉讼一旦肆虐,司法公正的权威即受到巨大挑衅,司法公信将无从谈起,法院也将成为玩弄诉讼技巧的工具,司法权威会荡然无存,因此,打击虚假诉讼,是保障司法公正的社会效益。再者,虚假诉讼的双方当事人私自串通法律事实,对第三人的利益侵害具有隐蔽性,当第三人发现自己的财产被侵害时,很有可能已经到了案件的执行阶段,第三人才能向法院申请执行异议时,经过立案、审判、执行一系列程序,已经大大降低了司法效率,浪费了大量司法资源,这也直接降低了司法公正的社会效益。(3)

三、建立多元化虚假诉讼防范机制

法律的功能就是保护善行,制约和惩罚恶行。虚假诉讼不仅增加了人民法院的司法负担,更是侵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始作俑者,因此,我国应及时出台规制虚假诉讼的实施细则,以给各级人民法院业务指导,该实施细则内容可包括程序和实体相结合,扩展各省市、各地区法院合作功能,建立全国法院信息共享平台等多元化的虚假诉讼防范机制。

(一)人民法院对虚假诉讼的识别

1. 虚假诉讼的普遍特点

虚假诉讼的诉讼主体因急于达到预期的诉讼目的,各类虚假诉讼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普遍具有的特点:

第一,诉讼过程的表面合法性。虚假诉讼在被揭示其本质前,其诉讼双方当事人,起诉状和证据材料,诉讼程序等都是依法进行,和普通诉讼并无差异,甚至比普通的诉讼更具备完整性。

第二,双方当事人对抗性较弱甚至没有对抗。一般的民事诉讼,因原被告处于对立地位,对案件事实会有争辩或对抗,至少对部分案件事实存在争议。而虚假诉讼中,双方当事人为了达到其诉讼目的,在法庭上表现出的对抗性较弱或没有对抗,更有甚者为了蒙蔽法官而做虚假对抗,但本质上,双方当事人并无矛盾,其诉讼目的具有一致性。

第三,当事人急于结案。虚假诉讼中的当事人或代理人为了尽快拿到法院的生效裁判文书,往往能提供证据链较为完整的起诉材料,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无异议并要求法院按简易程序审理,甚至会主动提出当场和解并履行完毕,并要求法院出具调解书。这时如果主办法官一味追求结案率而没有审慎审查案件事实,则极易造成虚假诉讼的结果,因此,当发现诉讼双方当事人急于结案时,法官反而要反复从不同角度询问当事人案件事实的情况,如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可多次询问借款人借款时间,借款目的,如何还款,还款资金来源,与出借人的关系,利率认定是否同意等等,如债权债务关系为虚假的,出借人和借款人可能只顾考虑形成债务关系而忽略了其他佐证的案件事实,而法官却可以通过民间借贷的一般性质判断该案是否为真实的诉讼。

2. 立案审查阶段:合理利用诉前调解环节

立案登记制度实施后,当事人只要提供有明确的原被告身份信息,明确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人民法院即应该登记立案,且立案庭不能拒收起诉材料,但在立案审查阶段还有诉前调解环节,诉前调解不仅可以缓解法院审判业务庭的案件压力,还能尽快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提高司法效率和人民满意度,因此在这一环节可以尽早识别虚假诉讼。

3. 谨防诉讼代理人参与的虚假诉讼

对于一般当事人而言,要制造并完善一起虚假诉讼并不容易,当事人极有可能聘请专业的诉讼代理人参与其中。诉讼代理人在调查诉讼主体及其身份证明信息,证据搜集和制作,案情的逻辑性编写等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和不易审查性。此外,除离婚案件当事人必须亲自参加以及涉外案件需要办理委托公证、认证手续外,一般仅由诉讼代理人即可参加诉讼,当事人无需到庭,这也给虚假诉讼的识别增加了难度。

4. 重视对案外人的利益保障

因虚假诉讼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部分虚假诉讼直到案外人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向法院提出异议时,法院才发现该案可能涉及虚假诉讼,因此,重视对案外人的利益保障也是识别虚假诉讼的重要手段。案外人可通过另行起诉,申请再审,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等诉讼程序在不同阶段主张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本文重点不在此,故不予以展开论述。

(二)建立全国法院信息共享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法院亦要抓住信息化转型的浪潮,与时俱进,将新形势下虚假诉讼防范手段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建立多维化全国法院信息共享平台,打击虚假诉讼对司法权威的冲击。

1. 逐步建立全国范围的法院审判业务资源共享网络

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极有可能涉及不同法院的数个诉讼,如能建立全国范围的法院审判业务资源共享网络,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识别和防范虚假诉讼的形成。以某虚假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为例,原告A因在甲法院因债务纠纷被他人起诉,为了转移个人财产,A与亲戚B串通以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将亲戚B诉至乙法院,此时,如果建有全国范围内的法院审判业务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即使本案中的甲乙法院分属不同省份,乙法院法官只需在系统中查询,即可发现A所有的涉诉情况,能有效打击虚假诉讼。

在我国现有的司法实践中,该平台的建立可以依托“中国裁判文书网”,逐渐再扩大其功能,如增添各个地区各级人民法院的立案登记信息,各个法院将其收案数量和当事人信息电子化,只要当事人递交起诉材料,即将其信息记入网络系统,供法院查询、管理、互通有无。值得注意的是,该法院审判业务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应仅供法院内部工作人员使用,且查询需实名制并设有查询记录功能,以此防止当事人的个人信息泄露或被他人不当挪用。法院审判业务资源共享网络系统的建立,可先以省级法院甚至市级法院为单位范围建立适用,该系统成熟或取得实际成效后再行向全国范围内推广。

2. 诉讼主体的失信记录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和查询机制,利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这一网络平台公布失信被执行人,能有效限制实行被执行人的出行和消费。同理,在防范虚假诉讼上,亦可建立失信诉讼主体名单,将已经发现的虚假诉讼的双方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录入该失信名单,一旦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有失信记录,即该诉讼主体的其他诉讼将面临更为严格和审慎的审理过程。此外,还可将涉及虚假诉讼的失信诉讼主体记入其个人征信系统,以限制其在其他社会活动中行为。

(三)建立虚假诉讼惩罚机制

虚假诉讼的危害之一就是挑战法院的司法权威,浪费大量的司法资源,法院对虚假诉讼进行打击也是必然的,实施虚假诉讼惩罚机制是打击这一行为的有效手段。在法国,其《民事诉讼法典》第二编诉权第32条规定:“以拖延诉讼方式,或者以滥诉方式进行诉讼者,得科处一百法郎至一万法郎的民事罚款,且不影响可能对其要求的损害赔偿。”(4)《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中的第30条第4款亦有规定:“在录取庭外证言时,当事人阻碍、延误或其他有碍正当询问庭外作证人的行为时,法院发现作证人或可给予责任人合理制裁,包括令其支付合理费用及其他当事人由此所花费的律师费。”(5)此外,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出台了相关法规,规定了涉虚假诉讼相关行为的处罚方式和标准。

我国在制定关于虚假诉讼的规制细则时,同样可以考虑将惩罚机制纳入其中。该惩罚机制可以罚款和赔偿作为主要手段;适用对象为制造虚假诉讼的参与人,包括诉讼双方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适用标准为认定一个诉讼行为是虚假诉讼后,即可对诉讼参与人施以重罚,同时可要求诉讼参与人对给予第三人造成的财产损失予以相应赔偿。通过制定虚假诉讼的惩罚机制,一方面能警示其他可能制造虚假诉讼的诉讼主体打消念头,让已经制造虚假诉讼的诉讼主体撤销案件;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惩罚和赔偿能适当补偿司法资源的浪费和第三人的经济损失。

(四)虚假诉讼涉刑的处理原则

目前,我国尚未针对虚假诉讼设置专门的独立罪名和刑罚,但在《意见》中已明确指出,虚假诉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如何追究?由谁追究?是否现在就需要设立独立的“虚假诉讼罪”?这些问题都是规制虚假诉讼时应解决的,笔者认为,现阶段暂不需要设立独立的“虚假诉讼罪”,而是根据诉讼参与人在虚假诉讼的诉讼行为,如有触犯刑法相关罪名的,则以该罪名定罪。

1. 形式多样的虚假诉讼难以统一为特定罪名

虚假诉讼虽具备普遍性特点,但诉讼主体基于不同的法律事实制造出不同表现形式的虚假诉讼,其中不是每一个虚假诉讼行为都足以达到刑事处罚的标准,即使达到,也可能根据其具体行为的不同而涉及不同的刑事处罚。

2. 可在已有的刑法罪名中选择适用

虚假诉讼中,诉讼主体的行为如有触犯现行刑法的,应按照相关罪名给予刑事处罚。如当事人虚构债务关系,企图将自己的财产转移、隐匿至其他人名下,目的是为了逃避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的执行的,应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理;当事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虚假诉讼,骗取公私财物的,可按照刑法中的诈骗罪处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虚假诉讼,侵吞本单位财产的,按照刑法中的职务侵占罪处理等。

3. 不妨碍适时单独设立“虚假诉讼罪”

现阶段不设立单独的“虚假诉讼罪”,并不是说以后也不能设立,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发展,虚假诉讼的形式多变,在现有法律已不能完全囊括虚假诉讼的所有可能涉及刑事处罚的行为时,亦可增设“虚假诉讼罪”。例如,我国现有刑法中规定有“伪证罪”,但仅适用于刑事诉讼范围,是指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故意做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情形,而民事诉讼领域中如出现诉讼主体伪造证据获得胜诉而侵占他人财产的情形则不能适用伪证罪,这样很有可能就难以追究其“伪证罪”的刑事责任。面对我国法律上存有的空白,适时修改刑法,适当增加罪名亦是必要。又如,2011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也增加了八项新罪名,其中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就是司法实践中应需而生的。因此,在虚假诉讼肆虐且情形严重的情况下,亦有必要增设独立的刑事罪名规制诉讼主体的行为。

摘要:自立案登记制度实施以来,立案“门槛”的降低给人民法院防范各类虚假诉讼带来新的挑战。为降低诉讼风险、减少虚假诉讼,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虚假诉讼防范机制。本文认为该防范机制可以由人民法院对虚假诉讼的识别、建立全国法院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虚假诉讼惩罚机制、虚假诉讼涉刑的处理原则四个方面内容构成。虚假诉讼识别可通过合理利用诉前调解环节发现虚假诉讼;全国法院信息共享平台可共享资源,建立诉讼主体的失信记录;在虚假诉讼惩戒和处理原则上,可适时单独设立“虚假诉讼罪”。

关键词:虚假诉讼,防范,处理原则

参考文献

[1]周虹.检察监督民事虚假诉讼正当性研究——以构建虚假诉讼的多元防治系统为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20):4-6.

[2]赵赤,李燕山.论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J].江汉论坛,2010(020):115-121.

[3]宋朝武.虚假诉讼法律规制的理性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20):1-4.

[4]任重.论虚假诉讼:兼评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实践[J].中国法学,2014(060):241-262.

[5]卢建平,任江海.虚假诉讼的定罪问题探究——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视角[J].政治与法律,2012(110):2-9.

[6]刘烁玲.论虚假诉讼及其治理[J].江西社会科学,2010(020):178-182.

[7]廖荣辉.论对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120):6-8.

[8]李浩.虚假诉讼与对调解书的检察监督[J].法学家,2014(060):66-76.

[9]李浩.虚假诉讼中恶意调解问题研究[J].江海学刊,2012(010):136-143.

[10]奉晓政.驰名商标虚假诉讼的法经济学分析[J].知识产权,2014(070):47-53.

[11]曹文智.论虚假诉讼的刑事追诉程序之启动[J].法学杂志,2015(060):113-120.

惩治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行为研究 篇9

一、虚假诉讼的涵义及其特征辨析

(一) 虚假诉讼的概念界定

虚假诉讼近年来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 但其在我国尚非一个具有确定内涵的法律概念。笔者认为虚假诉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虚假诉讼, 笔者借鉴了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的指导意见》第1条, 将虚假诉讼定义为为骗取人民法院裁判文书, 恶意串通, 虚构事实, 伪造证据, 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违法行为 (并非一定为犯罪行为) 。

而从狭义上而言, 笔者认为虚假诉讼是指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 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 通过提起民事诉讼获取法院有利于自己的裁决, 使案外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使受到阻碍或民事权益受到侵害, 以及其他损害案外人或集体、国家利益, 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违法行为。 (1)

广义与狭义的虚假诉讼虽然存在一定的共性, 都存在虚构法律关系的行为, 但广义的虚假诉讼的主体可以为原、被告一方当事人, 而狭义上的虚假诉讼主体必须为具有共谋的原、被告双方。另外, 广义上的虚假诉讼侵害的可以是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 而狭义的虚假诉讼真正的受害人是案外第三方。

(二)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特性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1. 诉讼的当事人双方关系特殊。

为保证“合法又安全”地通过诉讼程序获得非法利益, 行为人虚构法律关系所选择的合作对象一般是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有其他有密切关系的人。

2. 表象合法化、证据不真实。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案件大都有明确的被告及借贷的合意证据、双方的对抗性, 与合法民间借贷的表象一致。但实际上, 该借贷合意证据系为迷惑法官骗取裁判文书、实现个人目的而伪造的凭证, 并非真实存在法律关系证明。

3. 抗辩过程弱化、案件审理简易。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因其双方当事人是事先串通谋划好的, 双方诉讼目的没有对立性, 进而导致抗辩过程弱化, 审理过程简单快捷。而部分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案件中, 被告的财产即将进行拍卖分割程序, 为快速加入财产分配程序, 当事人双方快速达成调解协议, 以缩短案件审理流程、加快法律文书生效。

4. 关系的虚构性、目的的区别化。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往往是虚构的债权债务关系, 且与合法的民间借贷诉讼相比, 其不以保护债权为目的, 而是需要判决书或调解书的执行效力, 以达到侵占利益、转移财产或逃避债务的目的。

二、惩治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行为的必要性

《民事诉讼法》第121条虽对虚假诉讼行为规制进行了明确规定, 但在司法实践中, 制裁方式仍是以罚款和拘留为主, 有些甚至仅以裁定驳回起诉处理虚假诉讼类案件, 鲜有案件给予刑事处罚。此外, 刑事法律法规尚未明确将虚假诉讼界定为刑事犯罪行为, 仅是在实践中对部分虚假诉讼行为以诈骗罪、妨害作证罪等相关罪名进行追责。

另外, 虚假的法律关系及事实极大地损害了民事审判的公平、公开、公正, 使法院作出错误判决, 也对司法权威和诉讼价值构成了冲击与损害, 扰乱了法院正常的审判秩序。

三、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入罪构想

对民间借贷虚假诉讼行为是否构成构成犯罪, 又该以何罪定罪处罚?这些历来是理论界及实务界的争议焦点及热点问题。下文拟对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定罪量刑制度设计进行设想。

1.关于罪名确定。民间借贷虚假诉讼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审判秩序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其犯罪构成的特点决定了不应当将其简单地合并到已有罪名之下, 故笔者建议在刑法的妨害公务罪下设虚假诉讼罪, 对民事审判中的虚假诉讼行为进行规制, 故民间借贷诉讼纠纷亦在此规制之列。

2.定性及犯罪构成。本罪属于行为犯, 行为人只要实施了虚假诉讼的行为, 就构成本罪且为既遂, 并不以造成案外第三人的利益损失为要件, 系行为犯而非结果犯。其犯罪构成特点如下:犯罪客体上, 直接侵害的是案外第三人的债权, 间接破坏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审判秩序;客观方面, 诉讼双方当事人须为恶意串通, 通过伪造证据等手段虚构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进行诉讼活动;犯罪主体方面, 必须为诉讼的双方当事人, 一方当事人不构成本罪, 单位或个人均可以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主观方面, 诉讼双方当事人均须具备虚假诉讼的故意, 过失不构成本罪。

3.量刑设计。对虚假诉讼罪的量刑设计可设置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 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为有效惩治这一违法行为, 我们必须完善制度体系, 将刑法明确定罪量刑与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进行经济处罚相结合, 完善案外人救济机制, 从根源上防范与遏制虚假诉讼的滋生, 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注释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危害与救济 篇10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民间资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直非常明显, 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方式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在民间借贷过程中虚假诉讼的现象也随之日益频繁并以异常凶猛的态势在全国各省市迅速蔓延开来, 如今已对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根据《浙江省高院关于民事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 “虚假诉讼是指民事诉讼各方当事人恶意串通, 采取虚构法律关系、捏造案件事实方式提起民事诉讼, 或者利用虚假仲裁裁决、公证文书申请执行, 使法院做出错误裁判或执行, 以获得非法利益的行为。”而其中最为严重的应该是民间借贷类的虚假诉讼, 该类虚假诉讼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对抗其他生效判决的债务履行, 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而提起的。2011年12月6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 并且向有关国家机关和部门连发六个司法建议, 可见民间借贷引发的危害之深。以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法院近年统计的数据来看, 2009年因民间借贷引发的虚假诉讼案件为251件, 而201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298件。可想而知, 对于那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此类案件的数字将是多么的惊人。

二、民间借贷虚假诉讼危害

1、损害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在我国, 法院进行民事审判是行使国家在司法层面上的公权力的一种表现, 它是化解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强力工具, 是缓和社会矛盾的最高权威, 也是社会最强公信力的典型表现。然而随着虚假诉讼活动越来越猖獗其对民事审判活动的干扰也不断加深, 不但造成了正当权利人的损失而且严重破坏了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同时损害了司法机关的权威降低了人们对于法律和法院的信服力。

2、浪费司法资源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案件通常都包裹着“合法”的外衣, 它以正常合法的程序进入到法院, 造假者们精心设计各种骗局使其在隐蔽性和欺骗性的伪装下迷惑了法官, 从而获得对他们有利的判决。但这一诉讼过程严重浪费了司法资源, 尤其是当前我国司法资源有限, 而此类案件多发生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这使得原本工作量就超负荷的法院还需要为此投入诸多的时间和精力, 虚假诉讼无疑是为紧缺的司法资源雪上加霜。

3、侵犯权利人利益, 影响社会稳定

从已有的诸多案件来看,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多为两人以上事先精心共谋并形成周密的计划, 在审判过程中默契配合骗取法官的有利判决进而达到侵犯他人合法财产权益的目的。此类案件往往涉及的标的额较大、权利人损失严重, 因此极易引发和激化社会冲突, 至此法院审判不但化解不了社会矛盾反而无意中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民间借贷虚假诉讼的打击、防范与救济

1、加强道德教育, 打造诉讼诚信社会

虚假诉讼人主要是被利益驱使, 他们无法抵御巨大利益的诱惑, 就铤而走险地积极违背法律、道德和诚信以达到其贪婪目的。对此应当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 培养大众诚实守信的观念, 全力建设社会诚信体系, 营造整个社会诚信诉讼的氛围。

2、完善惩治虚假诉讼的立法工作

从我国当前在虚假诉讼立法上的不足出发, 在民事立法上可以增设虚假诉讼侵权赔偿制度, 将其纳入到承担侵权责任的范畴, 不但要求虚假诉讼者赔偿合法权益人的物质损害同时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在刑事立法上增设虚假诉讼罪, 对民事诉讼当事人伪造证据或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以相应的刑罚追究其刑事责任, 从而威慑、惩罚那些企图作假之人。

3、强化法院职权, 建立有效防范体系

在虚假诉讼案件中, 造假者利用法院使其成为他们牟利的工具。因此法院在立案时应当警示当事人遵守诚信诉讼的义务以及造假应承担的相应责任。建立严格证据审查制度, 法官在办案时对于牵涉民间借贷案件应加大证据审查力度, 对于有疑点的证据予以排除。对于调解和执行环节应当特别审慎, 并交由经验丰富的办案人员处理, 有效防止虚假诉讼在法院眼皮底下得逞。建立法官失职、渎职处罚制度, 对于法官在办案过程中的失职予以处罚, 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从而净化司法队伍提升司法效率与信服力。

4、协调各司法部门配合机制, 凝聚核心打击力

由于虚假诉讼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的特点, 造假者往往费尽心机用尽各种手段来避开法院的审查。针对这种情况, 公、检、法, 司各个司法部门应当相互配合, 充分行使自己的职能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整个司法领域内形成对虚假诉讼的核心打击力。在线索发现方面, 应当建立案件信息共享机制;在案件移送方面, 应当明确案件的移送期限, 规范案件移送程序, 建立办理结果反馈机制;在查办案件方面, 应当建立联合查办机制, 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 由相应机关牵头查办, 其他机关进行密切配合, 形成查办案件整体合力。

5、保障受害人救济权利

对于因虚假诉讼而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人应当保护其获得赔偿的权利。《法国民事诉讼法典》规定了虚假诉讼受害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制度, 我国可以仿效建立这一制度。民诉法第一百七十八条及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了案件当事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 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有申请再审的权利, 但并未赋予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权利。据此, 应当设立对于因虚假诉讼而受害的人可以提请再审的制度, 法院在办案时应当仔细审慎地对待, 对确有错误的案件予以纠正维护受害人的利益。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方式越来越普遍, 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当事人滥用民事诉权以虚假诉讼的方式损害第三人利益的现象。因而建立行之有效的打击、防治救济体系对于遏制这种态势的蔓延, 保障第三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权威与社会公平正义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民间借贷,虚假诉讼,危害救济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中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 2008年12月4日.[1]《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中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 2008年12月4日.

[2]马永双, 张惠玲《论民间融资中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 保定学院学报, 2011第24卷第5期.[2]马永双, 张惠玲《论民间融资中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制》, 保定学院学报, 2011第24卷第5期.

[3]王晓.《防治虚假诉讼维护司法权威》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4月/15日/第005版.[3]王晓.《防治虚假诉讼维护司法权威》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4月/15日/第005版.

基于虚假诉讼的法律思考 篇11

【摘要】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与权威,为了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法律秩序,保护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措施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防范和查处已迫在眉睫。本文就民事虚假诉讼行为的概念、特点、构成等方面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整治措施与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虚假诉讼;立法建议;诉讼欺诈罪

一、虚假诉讼概述

1.概念。虚假诉讼,又称诉讼诈骗或诉讼诈欺,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

2.虚假诉讼的行为特征。虚假诉讼行为在实践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总体来说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具有利益共同性,当事人之间关系特殊。虚假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的前提是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在虚假诉讼案件中,通常诉讼双方为自然人的,当事人之间一般存在亲属、朋友、同学等特殊关系,诉讼双方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则具有投资关系、归属关系或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具有亲属关系和其他亲密关系。(2)诉讼过程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故诉讼过程一般不具有对抗性,被告通常主动到庭,自动放弃答辩期等诉讼权利,对原告诉请的事实与证据也没有任何异议。为迷惑法院和法官,当事人也会有“虚假”的对抗,但从不否定基本事实与证据的真实性,往往选择还款期限、利息、违约金等非关键细节进行辩解。当事人之间配合默契,查处难度较大。(3)诉讼的内容具有财产性。虚假诉讼通常发生在欠款、借贷、买卖合同、财产权属纠纷案件中,诉讼的内容均体现债务的确认、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或增加财产的共有人,以达到相对第三人的虚构债务、转移财产或骗取国家优惠政策之目的。(4)诉讼双方当事人多数自愿以调解方式结案。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调解自愿原则,纠纷的解决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加上前些年过多强调当事人主义,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弱化了法官对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审查,使虚假诉讼者有了可乘之机,争议的最终解决通常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因此民事调解很容易被虚假诉讼者利用。虚假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为尽快达到其诉讼目的,规避法官对详情的审查,往往选择调解结案,通过诉讼调解的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目的。

3.虚假民事诉讼的类型。(1)它高发于民间借贷案件的涉财纠纷案件等给付之诉中,主要以借贷纠纷房屋权属纠纷和离婚案件中的债务纠纷、财产分割纠纷等最为常见。在该类虚假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往往希望通过诉讼途径得到法院对财产权利的确认或变更,继而达到自己企图逃避债务、转移财产、规避法律义务等目的。(2)虚假诉讼也常见于离婚纠纷案件中,离婚诉讼过程中,伪造证据,虚构债权、债务,以达到多分财产,少承担债务的目的。(3)以破产企业或已经资不抵债的其他组织、个人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也是虚假诉讼的一个主要类型。为了减少损失,往往虚构债务或抵押等担保物权,由虚假债权人提起诉讼,企图和其他债权人一起参与分配企业财产。

二、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危害性

1.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我国法律机制中存在的漏洞,成为虚假诉讼滋生的温床。目前,我国民事诉讼相关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缺陷:(1)当事人制度不完善。虚假诉讼的出现,固然有社会诚信缺乏的因素,但也与过于强调“司法的被动性”有关。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出现概念化的当事人主义,忽视了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案多人少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法院在证据问题上偏重于依赖当事人举证、质证。(2)民事证据的审查制度不够严密。《民事诉讼法》第63条只规定了7种证据的形式要件,即证据的外在表现形态,而没有规定证据的本质属性,而外在形态只是一种载体或形式,至于这种载体所记载的内容的属性,法律并没有确切规定。因而,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可以任意编制证据,而基本上不会存在被审查出来的危险。在审理中,只要双方当事人对证据不予否定,法官也不会审查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这也就使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肆无忌惮的伪造证据、编制虚假的案件事实;(3)法律的制裁力度不够。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所追求的不法利益,一般要远远高于虚假诉讼的成本,这就使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在种种非法利益的诱惑面前往往忘却风险,而选择非法利益。(4)当前法院系统部分审判人员办案责任心不强以及办案经验不足。实践中,法官怠于履行职责、缺乏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审判员对案件涉及的相关证据审查不够细致,尤其在无其它证据加以佐证,只有当事人自认的情况下,草率认定事实,简单结案;二是对应予调查的事实不予调查,如在处理房屋权属纠纷时,不问房屋是否有其它共居人等重要问题;三是对应当追加的当事人不予追加等。这些都给虚假诉讼行为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2.虚假诉讼的社会危害性。虚假诉讼的危害已经十分严重,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1)虚假诉讼动摇了司法权威,影响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近年来,我国法院诉讼案件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法院的立案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因为诉讼作为解决民事纠纷一种合法有效的途径,已被老百姓普遍接受。所以当事人遇到纠纷,就会选择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但虚假诉讼的出现,将非法目的通过诉讼合法化,将一些子虚乌有、编造的事实通过诉讼的方式赋予国家强制力,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使虚假诉讼的受害人对国家司法机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使国家的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在公众心中大打折扣。(2)虚假诉讼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审判秩序,浪费了审判资源。由于受到虚假诉讼损害的一般都是虚假诉讼的案外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还无法申请再审,使受到虚假诉讼的受害人失去救济途径。到了执行程序,受害的案外人虽然可以向执行机构提出异议,但无权对生效法律文书提出异议,执行机构也无权利改变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造成执行与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两难”境地。(3)虚假诉讼严重损害了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我们通过分析虚假诉讼的案件类型,可以看出虚假诉讼严重影响了正常经济秩序。比如从以下几类案件类型中我们可以看出虚假诉讼对正常经济秩序的破坏:一是在离婚或合伙纠纷案件中,一方通过伪造债务关系,通过虚假诉讼使之合法化,以达到转移财产的目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二是一些有限责任公司濒临解散时,在企业清算前,将部分或全部资产通过虚假诉讼处分给部分债权人,使其他债权人利益受损;三是国有企业以第三人身份参与诉讼使国有资产流失。

三、虚假诉讼的防范措施

1.选定特定案件作为虚假诉讼的“高危”案件。通过分析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我们可以对虚假诉讼案的类型做出预见。根据虚假诉讼案的这种可预见性,我们可以罗列出一段时期虚假诉讼的“高危”案件。笔者认为,当前可以将以下几类案件列为“高危”案件:(1)被告为资不抵债的诉讼主体,尤其是其财产已进入法院执行拍卖程序的案件;(2)国有、集体企业,尤其是改制中的国有、集体企业为被告的案件;(3)政府规划拆迁区范围内的公民作为诉讼主体的分家、析产继承、买卖案件;(4)提起离婚诉讼前的某一时期,夫或妻一方经法院裁决债务案件异乎寻常多的离婚案件;(5)其他可疑的案件。对确定的“高危”案件,可以在立案大厅予以公示,以表明法院已对此类案件引起高度重视。对虚假诉讼者起到预防吓阻作用,尽量促使虚假诉讼者放弃罪恶念头。

2.对审理中发现的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业务庭启动特别审理程序。这里的特别审理程序并不是要改变法定的审判程序,而仅强调经办法官在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送达、应诉、答辩、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就对虚假诉讼予以特别关注,及时发现虚假诉讼的各种反常现象,并记录在卷。庭审中,尤其要注意察言观色,发现疑点。笔者认为,虚假诉讼案在审判阶段具有自己的一般行为特征:(1)原、被告一般不亲自出面诉讼,而是委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诉讼技能的律师参加诉讼活动,以免由于自己的疏忽露出“马脚”;(2)经常同时出现数件甚至数十件证据相似的同类型案件,而且原告均委托同一代理人进行诉讼;(3)原告为使案件早日裁判,一般自称能自行通知被告到庭应诉,事实上也是如此;(4)庭审中几乎没有激烈的对抗场面,或者双方逢场作戏进行对抗,没几个回合被告就败下阵来;(5)庭审中双方神情、言语异样,面对法官询问言语支吾、神色紧张;(6)案件容易和解、容易执行等等。

3.完善民事证据审查制度。虛假诉讼的证据一般为书证,虚假诉讼者为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编制的书证形式上完全符合法定条件,书证上的签名、印章等也都是真的,被告也都没有异议。从现行证据规则看,这些证据完全可以认定。但很明显虚假诉讼证据不具有客观性,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具有客观性的证据总是能躲过法官的审查而被采信呢?其中的原因无非是我们放弃了对证据内容本质属性的审查,而任由当事人的意志来决定。这表明我们习以为常的“对双方无异议的证据应予认定”的规则存在漏洞。实际上,这个规则应该是个原则,但应有例外,即对双方串通伪造,可能有损国家、集体、公民合法权益的证据是例外。因此赋予法官对证据本质属性进行审查的权利和职责,是完全必要的,即便双方当事人对证据并无异议。

4.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有必要加强对调解协议的审查,不仅要审查诉讼请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还应当要求原告提供相应的事实依据和理由,不能简单以对方自认就调解结案。

5.建立受害人保护机制。(1)建立受害人的申请再审制度。民诉法第一百七十八及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了案件当事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对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有申请再审的权利,但并未赋予外人申请再审的权利。虽然《若干意见》第十一条规定:与虚假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再审的申请。但该意见是否可以进行法律设立尚待探讨,且该意见适用的地域范围有限,给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救济造成困难。因此,建议在民诉或者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受害人的申请再审制度。(2)健全受害人的赔偿制度。建立受害人保护机制,对与虚假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提供权利救济途径。虚假诉讼者相互串通,恶意提起民事诉讼,诱使法院做出错误判决,使第三人受害,形式上加害人是法院,实质上是行为人借用法院的力量,使第三人受害。因此行为人构成了对第三人的侵权,造成第三人经济损失,因果关系清楚。上述情形完全符合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因此立法上完全可行。虚假诉讼民事侵权是一种新型的共同侵权行为。将这种侵权行为在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以疏通受害人的索赔渠道,让虚假诉讼者在经济上得不到任何便宜,是很有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1]陈桂明,李化春.《诉讼欺诈及其法律控制》.载《法学研究》1998(6)

[2]丁吁平,杨翠莲、姚岚.《也析诉讼欺诈案件的定性》.载《人民检察》2002(5)

[3]董玉庭.《论诉讼诈骗及其刑事法评价》.载《中国法学》2004(2)

[4]方福建.《论诉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载《河北法学》2002(6)

虚假诉讼罪的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篇12

关键词:虚假诉讼罪,司法适用,犯罪形态,共同犯罪

2015 年8 月29 日,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刑法修正案 ( 九) 》, 并于2015 年11 月1 日正式开始施行。在本次新增罪名中, 增加了“虚假诉讼罪”, 作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为了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该罪, 有必要对其予以研究。

一、虚假诉讼行为入罪的社会危害性分析

据媒体报道, 2014 年1 月1 日, 浙江省鹿城区检察院作了如下统计: 2010 年, 该院无涉虚假诉讼民事案件; 2011 年, 涉虚假诉讼民事案件2 件, 涉案标的90 万元; 2012 年, 该院办理涉虚假诉讼民事案件12 件, 涉案标的约2400 万; 而2013 年, 该院办理涉虚假诉讼民事案件23 件, 涉案标的约1. 2 亿元。据广州市检察机关透露的数据显示, 2010 年广州只有1 起虚假诉讼案件, 2011 年, 则有近20 条虚假诉讼线索, 立案审查12 宗, 同比增长11 倍。据不完全统计, 当前虚假诉讼多发于民间借贷、离婚、房地产权属等领域。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 对司法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对有限的司法资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办案过程中, 司法机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最终却是一件冤假错案, 使被害人乃至社会大众怀疑法院与行为人串通而采取其他极端手段维护权益。其次, 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此处的合法权益不仅包括财产权, 也包括人身权, 如: 继承权。例: 行为人为获得父母留下的全部遗产而捏造其他继承人均已去世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二、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对于虚假诉讼罪的行为方式、犯罪主体、量刑幅度等作出了规定。

( 一) 该罪侵犯的法益

本罪侵犯的法益是司法秩序, 即司法机关处理案件以及对案件的处理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律活动中形成的有条理的顺序, 如开庭审理、作出裁判等。有学者提出: 该条第三款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 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形规定为“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因此, 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 侵犯司法秩序和他人财产权。笔者认为, 虚假诉讼罪只侵犯司法秩序这一法益。原因在于, 立法者将虚假诉讼罪作为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于“妨害司法罪”一节中, 这说明刑法规定本罪是为了保护司法活动; 刑法没有将本罪规定在刑法分则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 说明立法者规定本罪不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 二) 客观方面

司法实践中, 成立本罪的重点在于虚假诉讼行为的认定。有学者认为虚假诉讼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 利用虚假的证据, 提起民事诉讼, 破坏法院的正常审判活动, 促使法院做出错误的判决或裁定, 而使自己或者他人达到获得财产或财产性利益目的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虚假诉讼”亦称诉讼欺诈, 是指“诉讼参加人恶意串通, 通过符合程序的诉讼形式, 使法院作出错误裁判, 虚构民事法律关系或法律事实, 从而达到损害他人利益、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的违法行为。”对此, 《刑法修正案 ( 九) 》通过罪状的描述作出了一定的界定, 即虚假诉讼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但笔者认为, 构成刑法规定的虚假诉讼罪的虚假诉讼行为应是指民事诉讼案件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恶意串通, 采取虚构法律关系, 伪造案件证据等方法, 使法院基于错误的事实或证据而作出裁判, 以获取不法利益的行为。

( 三) 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刑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因而构成犯罪的, 是故意犯罪。”从认识因素上说, 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妨害司法秩序的结果。行为人必须对行为内容有清楚的认识, 且知道实施该行为的危害结果, 即会造成司法秩序的混乱和司法资源的浪费。如果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无认识或者无认识的可能性, 则不能认为存在故意的认识因素。从意志因素上说, 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妨害司法秩序后果的发生。行为人希望危害后果发生是指发生危害后果是行为人积极追求的结果。行为人放任危害后果的发生是指行为人对后果的发生是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 即发生了危害后果符合自己内心的想法, 不发生无所谓。

( 四) 犯罪主体

1. 自然人

虚假诉讼罪的实质在于当事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按照一般理解, 该罪自然人主体仅限于民事诉讼原告、被告。但司法实践有时会出现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与案外人合谋伪造证据以获取对己有利的裁判的案件, 因此, 有必要对该自然人主体限定为不仅包括民事诉讼原、被告, 还应包括案外人。此外, 虚假诉讼行为不仅可以由当事人一方实施, 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而损害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2. 单位

单位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常常发生在在企业改制或者是经营过程中, 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非法利益或者免除债务。例: 甲企业濒临破产, 在清偿公司债务时, 甲企业负责人将其好友乙、丙、丁等10 人列为公司职工, 将企业资产优先用于清偿职工工资, 致使乙企业债务未得到清偿。

三、虚假诉讼罪的司法认定问题分析

( 一) 犯罪形态

故意犯罪形态分为完成形态和未完成形态。犯罪既遂是完成形态, 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是未完成形态。

1. 犯罪既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观点: “虚假诉讼罪是结果犯, 不是行为犯。不仅要有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 还要有“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后果。据此, 对于“妨害司法秩序”, 笔者认为, 若行为人实施了行为, 并引起司法机关的介入即犯罪既遂。具体来讲, 若行为人捏造事实向法院起诉, 法院登记立案, 主审法官已开始调查取证或者已通知被告进行答辩等即成立既遂, 而不论开庭审理的次数及所浪费的司法资源的数量。而对于“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笔者认为, 成立本罪既遂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 且法院作出了判决。

2. 犯罪未遂

本罪的“着手”是行为人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实施完毕, 即法院已立案。若立案后, 开庭审理前, 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即被发现, 则成立犯罪未遂。因司法活动尚未开始, 司法秩序尚未受到破坏, 因此, “妨害司法秩序”的结果要件并不具备, 不成立既遂。此外, 当行为人为了侵占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等目的而提起民事诉讼时, 若法院已开庭审理但在判决前发现该案事实或证据是捏造的, 则成立犯罪未遂。

( 二)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 是指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犯罪。实践中, 虚假诉讼罪的共同犯罪常为以下几种:

1. 民事诉讼原告与被告的共同犯罪

司法实践中, 虚假民事诉讼一般是由原告捏造事实或伪造证据提起, 但也存在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 损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的情形。如: 甲曾向乙借钱3 万元, 后甲破产, 所有财产还债后只剩3 万元。此时, 该借款到期, 但甲并不想偿还。后甲与其友丙签订了虚假的借款合同 ( 3 万元, 先于甲乙的借款到期) , 并由丙起诉至法院要求还款, 法院判决甲偿还丙借款3 万元。该案即民事诉讼原、被告甲、丙之间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乙合法权益。本案中, 被告甲与原告丙客观上有共同的虚假诉讼行为, 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应成立虚假诉讼罪的共同犯罪。

2. 民事诉讼原告与案外人的共同犯罪

此处的案外人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之外的第三人。民事诉讼原告与案外人恶意串通, 是指二人合谋共同实施捏造事实的行为。例: 甲与乙的民间借贷纠纷中, 作为证据之一的借条是甲与专门负责办假证的丙合谋伪造的。本案中, 丙对甲捏造借条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知情, 其客观行为对甲的虚假诉讼行为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主观上有帮助的故意, 应构成虚假诉讼罪的帮助犯。

3. 民事诉讼原告与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共同犯罪

除了上述共同犯罪的情形外, 实践中还存在着民事诉讼原告与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的恶意串通, 如: 证人、鉴定人、专家辅助人等。例: 2014 年3 月, 甲借给乙50 万元, 借条上写明年底前归还。同年8 月乙归还全部借款, 且甲的邻居丙也在场, 但乙未收回借条。2015 年2 月, 甲无意中发现乙写的借条, 于是找到邻居丙, 说将起诉乙还钱, 如果乙请他作证, 一定要说未见过乙还钱, 并答应胜诉后给丙5 万元。2015 年3 月, 甲向法院起诉。庭审中, 丙出庭作证, 但表示自己未见过乙还钱。最后, 法院判决乙偿还甲借款50万元。本案中, 甲指使证人丙作伪证是妨害作证行为, 但主观目的是为了进行虚假诉讼, 因此该手段行为可以被目的行为吸收, 构成虚假诉讼罪一罪。丙在民事诉讼中作假证明的行为客观上为甲的虚假诉讼行为提供了帮助, 且主观上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因此甲、丙二人成立虚假诉讼罪的共同犯罪。

四、结语

虚假诉讼行为入刑, 标志着我国刑事立法技术的进步, 该制度也与十八届四中全会“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方针相呼应, 彰显了依法治国的决心。然而, 面对虚假诉讼案件的日益增多, 我们不仅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更需要反思如何从源头上减少频发的虚假诉讼现象和防止司法机关成为他人谋取不法利益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杨玉秋.虚假诉讼行为定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法治论坛, 2008 (4) .

上一篇:神经嵴干细胞下一篇:旅游资源条件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