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共7篇)
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 篇1
网络作为虚假新闻的“重灾区”, 因其传播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惩处机制, 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社科院《2005年中国5城市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调查报告》数据显示, 有84.5%的人认为, 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信息中心的角色, 有60.2%的网民把网络作为新闻媒体使用着, 但其中只有48.0%的人认为网络内容多数可靠。相对传统新闻媒介而言, 网络新闻媒体不论国内外, 公众对其信任度都要大大低于前者。这一方面受其传播特点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网络作为新闻媒介自身不够自律, 导致虚假新闻泛滥, 危害也越来越深远。
首先, 网络作为新闻媒介, 其公信力受到重创。关于公众对媒体信任度的全球最新调查显示, 电视台和报纸比互联网更具公信力, 网络作为新闻来源其可信度最低, 只占9%。这与其屡陷“虚假门”有关。网络新闻虚假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标题的虚假, 二是内容的虚假。标题的虚假往往是“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标题与内容大相径庭。相对传统媒介而言, 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在网络新闻传播中, 起着身先士卒的作用。海量的信息唯有靠点击标题链接才可呈现。因此, 很多新闻网站在标题上大做文章, “语不惊人死不休”, 而实际新闻内容平淡无奇, 点击者惊呼上当, 心理落差难以自抑, 唯有发誓遇到同类新闻慎之再慎。比如来自《扬子晚报》 (2008年4月13日) 的标题为《携手出席慈善活动, 司仪郑秀文风头不敌梁咏琪》的新闻, 在转载过程中, 被很多主流媒体网站 (人民网、央视网等) “改头换面”, 做成了如下标题《准金像司仪郑秀文讲话闷, 称免费献出第一次》, 利用“第一次”带来的想象效应吸引受众, 而实际内容则与之相差千里。同类的新闻还有《〈又见橘花香〉杀青, 陈司翰陈怡蓉献出第一次》 (东方网) , 实则二人第一次喝杀青酒。
内容虚假的网络新闻成因是多方面的, 其表现形式也纷呈万千, 给受众带来甄别的难度。因此, 受众“宁可错杀一千”, 不可受一条假新闻蒙骗。例如, 受2003年3月29日风传的“比尔·盖茨遇害”这一条网络虚假新闻的影响, 当著名影星张国荣于几天后的4月1日跳楼自杀身亡时, 很多网友纷纷打电话质疑:“是真的吗?别又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众多网友一笑置之, 只在传统媒介播出此新闻时才信以为真, “假作真时真亦假”, 受众的主动性和辨别力在接受了过多的网络虚假新闻后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干扰。
公信力无异于新闻机构的生命。公信力丧失, 新闻网站则失去市场。例如英国广播公司 (BBC)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法新社德国《柏林晨报》等国外知名网站在我国一直有较好的可信度和稳定的受众, 直到2008年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之前。《藏人描述持续骚乱》等报道采用歪曲事实、移花接木等造假手段歪曲中国形象, 引起国人的极大不满与抗议, 同样在今年新疆“7·5”事件的报道中, 西方媒体的行径如出一辙, 继续保持偏执、虚假的报道, 使国人彻底放弃对其的信任, 西方媒体也因此失去中国市场。
其次, 网络作为传播工具, 由于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 因而传播虚假新闻影响恶劣, 轻则导致民事侵权, 重则构成刑事犯罪, 甚至导致受害人不堪重负而结束生命。魏永征在其文章《新闻侵权和“公众人物”》中指出, 新闻侵权主要就是新闻侵害名誉权, 也就是国际上通称的“新闻诽谤”。而新闻诽谤一般指“新闻严重失实或者基本内容失实, 损害了他人名誉”的侵权行为。因为网络新闻的难以管理性和传播的即时迅速性, 新闻诽谤在网络得到极大普及的当下多有发生。例如2007年的“北大女留学生裸奔事件”, 参与讨论的论坛数量前所未有, 沸沸扬扬几个月后, 新闻最终被认定为虚假新闻, 事件主角也因受到伤害被迫中断留学回国维权。最近几年这类网络虚假新闻侵权出现新的特点, 即转载国外一些网站关于国内事件的新闻在国内传播, 因为始作俑者在国外, 而国内网站几乎同时发布, 一时造成维权的难度, 也正因为如此, 国内包括一些知名网站更是有恃无恐, 不加证实便援引国外网站新闻, 甚至捕风捉影, 见风成雨。如《江民杀毒软件涉嫌侵权, 卡巴斯基拟发起诉讼》这则新闻首发俄罗斯纽带网, 因没有有力证据且涉嫌“没有主角的侵权”而不了了之。
一般情况下, 新闻诽谤属于民事侵权, 即新闻侵害名誉权, 而“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情节严重”的则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即诽谤罪。如台湾知名人士高金素梅在自己的博客上发新闻, 批评广告人郝广才“大赚水蜜桃阿嬷手绘本利益的郝广才、郝广才用阿嬷的悲惨故事著作水蜜桃阿嬷手绘本、利用水蜜桃阿嬷的公意播出大卖手绘本”, 遭郝广才控告诽谤。台湾高院于今年6月30日二审判决高金素梅拘役55天, 得易科罚金。全案定谳。
虚假新闻侵权案虽然屡遭诉讼, 但网络虚假新闻并未因此而减少, 反而愈演愈烈, 危害也越来越深远, 甚至造成人命血案的发生。2008年韩国影星崔真实的自杀便是此例。因网上盛传“借高利贷给男演员安在焕而导致其自杀”, 颇受困扰的“国民天后”在酒后“冲动自杀”香消玉殒。
再次, 因为网络新闻信息含量的极大丰富性、与受众在同一平台及时互动的便利性, 网络新闻往往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参与兴趣。网络新闻的这一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成就了网络新闻的畅销, 但并不能排除虚假的网络新闻引起的负面效应, 甚或可以说这一特点更扩散了虚假新闻的负面社会影响。这一问题严重破坏了网络传播为国家服务的宗旨与职能。比如说2008年初的一则假新闻:“1日起, 由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该准则对馒头在感官方面要求馒头形态完整和美观, 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 没有褶皱、斑点。据悉, 该准则只对小麦粉为原料的商品馒头有效。”虽然首发媒体是纸质媒体《华商晨报》, 但真正如龙卷风般席卷整个国民话题, 还是在经过门户网站的转载和传播后, 尽管相关部门及时辟谣, 但仍挡不住网络如洪水猛兽般竞相转载。一石激起千层浪, 上亿的网民争相在论坛发帖, 从不理解到质疑到嘲笑甚至谩骂, “我今天早上吃了两个自产的馒头, 天啊, 竟然不合乎国标!”“莫非今后老百姓自己家蒸的就都不能再叫馒头了?如此标准, 简直可笑至极!”“国家标准岂能和馒头一起卖掉?”这样的帖子比比皆是, 以致到后来引发大众对国家制定政策的不满以及采用国际惯例的冷嘲热讽。虽然删除这则新闻只需鼠标一点, 但永远无法消除这次事件带给大众的冲击以及对民意的极大侮辱。
另外, 网络借助自身传播“优势”已成为虚假新闻的“放大器”。《新闻记者》每年评选出的假新闻, 100%被网站转发过, 并且截止到今天仍有多数假新闻未被删除保留在网站上, 虚假新闻一方面搭乘“网络快车”而飞速传播蔓延着, 另一方面陈年的假新闻仍在混淆视听, 甚至“借尸还魂”再以新闻的面孔出现, 贻害无穷。
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 固然有其客观方面的原因:信息源的海量性及匿名性、大量自由从业者的出现、电脑编辑技术的发展等, 但根本原因仍在于网络媒体的责任意识不强和把关意识薄弱。所幸的是, 业界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2009年8月20日, 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召开会议, 主题为“防止网络媒体刊发虚假新闻, 防止报道中出现重大差错”。评议会指出, “当前我们处于网络时代, 传统媒体的信息通过网络放大, 远远超过单个媒体的影响。媒体的一条错误信息很可能酿成大祸, 新闻从业人员的每一个失误都有可能在社会上造成重大影响, 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破坏媒体公信力和社会诚信系统, 损害和谐人文生态, 危害大焉”, 并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 当虚假新闻和重大差错被发现后, 无论传统媒体抑或网络媒体缺乏诚恳道歉的自觉性, 往往不进行致歉和更正, 致使以讹传讹的报道继续传播下去”。鉴于此, 评议会要求“北京网络媒体成员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不得自采新闻;具有登载新闻资质的网站在转载传统媒体新闻时, 应进一步完善甄别、求证、核实、去伪机制, 防止二次传播;在刊发转载时发生虚假新闻情况后, 应立即向公众做出道歉或说明, 以清除影响”, 并公布举报热线, 欢迎社会公众监督举报。
目前, 重视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业已成为国际共识。一部分国家例如新加坡、德国、澳洲是以独立的法律来管制网络内容的刊载, 以政府公权力直接介入网络内容的管制, 在一定意义上遏制了虚假新闻的发生。另外, 倡导行业自律也是目前各国网络媒体普遍采用的有效措施, 拒绝虚假几乎是每个新闻网站的承诺。自发组织行业协会是网络媒体普遍采用自律的形式, 如英国的网络观察基金会、美国的互联网保健基金会、新加坡的国家互联网顾问委员会等。另外, 有效的新闻评议制度和行业监管, 在治理虚假新闻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愿中国网络媒体能够结合我国国情, 参考各国有效的治理经验,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防止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
参考文献
[1].金梦玉:《网络新闻实务》,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第123~124页。
[2].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 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23页。
论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与治理 篇2
一、网络虚假新闻危害
(一)网络虚假新闻扰乱社会安定
网民在网络中所接收到的信息,会自我产生一种认知作用,把虚拟环境中所接收到的信息带入现实环境里,在这种现象的产生下,当受众阅读到网络虚假新闻的时候,也会对自身的现实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例如2015年5月,山东淄博警方抓获了嫌疑人刘某,刘某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处以行政拘留十日之处罚。周村网民刘某在其拘留之前在散步虚假《百人团伙偷小孩》信息一时间在淄博炸开了花,大量网民也纷纷转发这条信息,造成了一时间孩子家长的恐慌。通过查找相关事件,发现该虚假信息被大量散步,其后又相继出现了全国不同版本地类似虚假新闻,影响恶劣。
(二)网络虚假新闻侵害他人权益
网络虚假新闻不仅仅造成了社会的恐慌,还侵犯了网民的知情权伤害了他人的利益,其中娱乐新闻最为突出,大量的娱乐虚假新闻其损害了明星的人格权与名誉权,例如2015年6月,某微博爆料:具有一定特指的某明星出轨,该爆料引起了网友猜测出轨人为某影视名星,这一事件引起了大量的猜测舆论,后经工作室声明和记者证实该网络新闻为虚假新闻。不仅仅是明星被中伤普通民众被网络虚假新闻所伤害事件也频出。2009年10月河北容城“艾滋病”女事件也严重侵害了闫某的名誉权;2015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大爆炸后杨某在微博发布谣言信息博取网友同情,诈骗金额近10万元。后经公安局追查发现其事件为一则网络虚假新闻,并抓获敲诈嫌疑人杨某。
(三)网络虚假新闻影响媒体公信力
信息大爆炸时代,网络媒体将会获取大量的信息,其进行新闻的筛选和编辑也应该加大重视,一些新闻从业者在报道新闻的时候未意识到新闻内容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其基本原因在于没有认真核实其信息的真实性,其新闻材料不齐全等问题,从而引起了网络专业媒体发布其网络虚假新闻的现象。例如2015年10月,某晚报发布了一篇名为《为救女童女子被狗咬成重伤》的新闻,该新闻事件的发布导致了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并发布其新闻视频,据统计捐款总量达到70多万余元。后经警方核实该事件为一起网络虚假新闻事件,是嫌疑人张某委托通讯员不知情的李某发布的一则虚假新闻。该事件不仅仅是侵害了受众的知情权,而且也使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了强烈的质疑。
(四)网络虚假新闻影响社会舆论导向
网络新闻的产生将会引导受众的舆论方向,新闻从业者应坚持正确地引导舆论,而现今网络虚假新闻的出现将严重影响社会的舆论导向。例如2014年10月,台湾媒体大篇幅报道“陆童餐桌撒尿”事件,后经被揭发为虚假新闻①。该网络虚假新闻发布夸张了其事件的影响力,后续澄清该事件并非大陆人所为,其为台北人。但是该网络虚假新闻的报道造成了两岸网民的热议,但是此虚假新闻带来的舆论导向却是负面的。网络虚假新闻从社会角度而言,造成的后果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从而误导社会舆论的导向。
二、网络虚假新闻治理
(一)贯彻网络后台实名制
网络虚假新闻数目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其中有一个原因在于用户的私密性,用户在没有实名认证的情况下发布网络虚假新闻,导致其追究责任很难实行。网络实名制作为一种以用户实名为基础的互联网管理方式,既可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确认又可以有效的防治散布虚假新闻的发生②。在2015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也发布了《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管理规定》,规定后台的实名,还没有很好的效果,因此网络媒体自身也应该遵守应法规政策,完善自己网站内部的实名机制,如果每个网站都采取了实名机制,那么治理网络虚假新闻的发生也更进了一步。
(二)主流媒体应担负纠察责任
网络虚假新闻其来源大多来自于商业性网站或者是新闻网站,其中商业性网站散布的虚假新闻居多,对于其传统新闻媒体如政府、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网站,在自身遵循真实性基础上,更要有对其它网站所发布的新闻进行纠察和监督的责任意识。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网络专业新闻媒体都应该主动担任起相应的职责,即时的揭发其网络虚假新闻,避免网络虚假新闻的分散与危害。现今,综合性门户网站也越来越受欢迎,有些网民更喜欢在综合性网站阅读新闻,例如新浪、腾讯、搜狐等,因此,这些门户网站的后台也应该建立起纠察机制,揭发事情的真相,规避网络虚假新闻的扩大流传。
(三)健全把关人机制
把关人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该研究中,卢因提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③。因此,网络新闻媒体也应该利用把关人理论对其新闻的信息进行监督、审核和筛选工作。网络新闻把关人角色多样,如贴吧吧主、网站编辑者、网站社区管理员等都可以成为把关人,导致了把关人专业素质不足使得网络虚假新闻流入网络。为了在把关的时候可以把虚假新闻相对应的删去,我们应该建立起专门的网络把关人机制,从发布源头上遏制住,使得每一个网络把关人都有专业的道德素质培训与技能培训。
(四)构建意见领袖制度
对于多元化的网络新闻发展与种类繁多的网络舆论的传播,政府很难对网络新闻的机制进行管理。由于众多私媒体的蓬勃发展,在应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时,很多时候地方政务宣传处于被动地位;另外,为促使网络文明发展,营建良好舆论环境,有必要构建意见领袖制度。使得受众意见与问题可以直接由意见领袖总结传达到网络媒体或政府。而充当意见领袖人应该认知度高并且受大众欢迎,对其意见工作与受众沟通工作都应该公开化、透明化。有自身的基础新闻专业知识,做到正确引导受众舆论方向,倡导打击网络虚假新闻。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明确网络行为的准则,使得网民树立起真确的人生观和正义感,从而减小网络虚假新闻的存在。
总之,我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国,其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和传播危害不言而愈,不仅要在监管上减少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机率。更主要的是倡导网民自觉抵制色情、暴力、虚假网络新闻,受众建立起文明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才能推动网络社会的良好建设,才能减少网络虚假新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天圆.网络虚假新闻把关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2-28.
虚假新闻的危害及对策 篇3
1 虚假新闻的危害性
1.1 降低新闻媒体公信力
新闻媒体在公众眼里是尊重事实、客观公正的社会组织。它可以依据事实仗义执言,揭露事实真相,在公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一旦让失实报道出现,甚至成了“造谣社”,那么这个媒体就将失去公众对它的信赖。据新华网报道: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以“纸做的包子”为题,播出了一档记者暗访朝阳区一无照加工“纸箱馅包子”的节目。节目播出后,北京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7月11日至14日,北京市工商局等单位迅速部署,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拉网式调查,但是“纸馅包子”却消失得无影无终。最后调查人员将调查重点锁定在北京电视台“纸做的包子”节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上,经多方调查认定,此节目内容是北京电视台2007年新聘用人员訾北佳一手策划、编造的虚假新闻报道。至此,“纸馅包子”事件终于水落石出,“造”事人也得到了法律的严惩。但是,“纸馅包子”经过大众媒介的转载转播后,一度成为受众谈论的“焦点热词”,在全国新闻界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打假”行动。纸馅包子事件真相大白后,人们纷纷指责北京电视台的造假行为,也就降低了老百姓对他们的公信力。
1.2 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直以来,各级大众新闻媒体就是我国各级政府的代言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辨别各种流传信息真实性的时候往往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一致的标准,那就是看信息的来源渠道。如果信息来源于新闻媒体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信任,越是级别高的新闻媒体传递出来的信息,越是能得到更多民众更大程度的信任。由此可见,广大人民群众对党领导下的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恰恰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充分信赖。媒体公信力与党和政府在人们心目中的信任度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于是,新闻媒体传递失实信息,制造虚假新闻会失去人民群众对大众媒体的信赖,自然也就失去了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得不到保障。媒体必需如实的反映人民群众的内心呼声,媒体报道的内容也必需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然而,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肆意创造轰动影响,传播失实信息。这种行为不仅无法实现和完善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沟通,还会使人们对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产生怀疑,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1.3 影响社会的稳定
事实表明,几乎每一次虚假新闻和失实新闻的出现,都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不仅干扰了政府部门正常的工作,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引起公众思想的混乱和恐慌,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安定。2010年1月23日,南方日报阳江讯(记者于敢勇通讯员伍志雄、方凯)在互联网上编造“阳春”人吃人”事件”的阳春籍青年雷某因编造事实并进行传播,在社会上造成恐慌,为自己招来牢狱之灾。记者昨天从阳春市检察院获悉,雷某日前因犯“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2011年7月,雷某在广州打工期间,经常到网吧上网。雷某为了增加其注册的QQ空间的点击率,遂在自己的空间里杜撰了一篇题为“阳春市松柏镇惊现人吃人事件”的帖子,并将4幅男人宰割赤祼女人的恐慌图片粘贴在该帖子上。雷某又故意将该帖子无限制地发布在互联网上,导致该帖子在互联网上迅速大量传播,至案发时共有148个转帖,165260人点击浏览,在社会上造成了恐慌。
2 防治虚假新闻的对策
虚假新闻的泛滥,是综合因素使然,制止虚假新闻,需要综合治理。首先需要新闻界大力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此外,各新闻单位也要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和规定,社会也应该强化监督和立法,对虚假新闻的编制者予以严惩,以儆效尤。
2.1 提高职业道德与修养
作为新闻记者首先要恪守新闻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以忠诚于党,取信于民。提高记者的道德修养,关键在于提高记者的作风。整肃行风、净化职业道德应从每一名新闻工作者自身做起。记者修养不是一日之功,每一个立志献身于新闻事业的新闻工作者,都要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自觉地、不断地加强培养各方面的修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党中央对新闻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确与牢记新闻工作的宗旨和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才会有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才会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闻工作者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修身自律,是净化新闻行风的前提。新闻工作者应该有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扬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2.2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杜绝虚假新闻
作为社会大众媒体,首先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虚假新闻。以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为契机,形成防范虚假新闻的合力。虚假新闻不是新闻单位一家之事,必须通过宣传系统各新闻媒体联手,实行行业自律。建立多种受众监督渠道,如通过民意调查、读者反馈等方式防患于未然,使新闻从业者严格要求自己,维护新闻媒体的声誉。只有各行业、企业、商家以及广大群众的共同配合监督,才能真正从源头上堵住虚假新闻的产生。近年来很多电视媒体把打击虚假新闻当作重要工作,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例如:广东电视台新闻栏目《今日关注》,把举报虚假新闻的电话放在电视屏幕下方,每天播放该节目时观众都能看到。观众一旦发现虚假新闻,可以马上举报。
2.3 加强媒介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媒体抢发独家新闻、挖掘震动读者的报道、追求吸引“眼球”等,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关系着媒体的生存。但不能忽视的是,媒体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是媒介要回归社会责任本位。媒体要发展,要充分为受众服务,赢得受众的信任,就必须注重媒体的品质,回归到媒介社会责任本位上来,通过切实担负起教育功能、传播先进文化来实现其社会责任;二是树立与时俱进的传播观念。随着中国社会改革步伐的加快,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变化。同时,新型媒介的兴盛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也改变了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思维。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变迁中,大众传播媒介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在经济上有所收获,获得受众认可,就必须创新媒介思维,树立起开放性的、平等的、与整个社会思维相契合的现代传播观念。
3 结语
综上所述,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担当好正确引导的责任,要求媒体必须时刻讲求新闻的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新闻从业人员对于“真假”的判断,是其职业精神的基本要求和职业道德的底线。在此,一方面,新闻媒体必须严于律己,增强责任感,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能力;另一方面,新闻媒体也须接受社会监督,始终保持正确导向和社会公信力。
摘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新闻就等于失去了生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新闻报道永远不变的追求。在当前社会媒体十分发达的背景下,新闻不仅对人们的思想、情绪、态度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会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工作大局。然而,在新闻实践中,虚假新闻成了新闻传播中的一个顽疾。如何减少虚假新闻的出现与危害,找出出现假新闻的深层次的原因并探索有效的解决方式,成为目前新闻界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虚假新闻,新闻媒体,传播
参考文献
[1]周志伟.虚假体育新闻出现的原因及防范办法[J].新闻战线,2008(10).
[2]王梓.新闻工作者应增强舆论监督中的法律保护意识[J].新闻传播,2010(1).
论虚假新闻的危害与防治 篇4
一、虚假新闻的界定
虚假新闻是对事件的失实报道与传播。违背了遵循客观事实的原则,除内容方面的失实以外,还存在传播渠道上的失真。正如“一传十,十传百”过去是说疾病的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1]结合传播学理论,事件往往在一次次的传播中发生扭曲,甚至是被放大,以至于虚假信息传多了之后,往往让人信以为真,这有悖于事实真相。
二、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事件发生有其结果必有其因,虚假新闻也如此。新闻从业人员政治修养欠缺、新闻从业者受利益驱使等,均为虚假新闻的产生埋下了发芽的种子。
(一)新闻从业人员政治修养有待提高
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从业者是具体的发言人,所以新闻人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吃透“精神”的想法,并且要有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不乏个别媒体,尤其是地方新闻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存在偏差,这样的报道往往失实或不全面,为虚假新闻埋下伏笔。当年“华南虎事件”中,当地媒体为搞好宣传并服务于地方经济,而失实报道,侵害了受众的知情权。
(二)媒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对信息的获取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媒体正处于转型中的风口浪尖,体制改革和新媒体技术的介入,再加上新媒体崛起,使得部分媒体生存压力增大, 报道时为提高关注度往往制造许多噱头,难免闹出些虚假信息的成分。[2]这就要求媒体要为受众提供真实准确的新闻信息。网络媒体发布虚假新闻,为受众提供虚假信息,混淆视听, 这对公民的知情权是一种侵犯。
三、虚假新闻呈现的特点
网络假新闻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 成因复杂、源头隐秘、控制困难等特点。[3]虽说虚假新闻会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新闻事实而不同程度的存在,但也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可循。
(一)虚假新闻的题目十分吸睛
标题是为了那一把火候。例如,“比尔·盖茨遇刺身亡”“蟒蛇吞农妇”,这样的题目格外引人瞩目,比尔盖茨,这位响当当的人物可谓人尽皆知,本身就是个亮点,再加上“遇刺” 的勾引足够吊人胃口,这样的题目吸引人们点开新闻页面浏览一番。当然,真实的新闻不见得使用类似标题,这里描述的为普遍规律,如有个案定当另论别说。
(二)内容诡异多变
内容呈现出感官刺激的性质,“血腥、暴力、色情、非法……”等类似的形容词均为列入虚假新闻的重点使用词汇里。例如,2007年的“湖南三个富婆玩死男妓”。这名字从字面看就“过瘾”,仔细看题目足以概括为“色情新闻”,色情、 性爱本身就是敏感词汇,公诸报纸足以让受众浮想联翩,人的窥视心理发挥了进去看一看的作用,是真是假忽然在那一刻就不在重要了,很多人的心理将一个很有意思的信息反馈给大脑,是假的,看个热闹,是真的,听个段子而已。
(三)失实的因素
打开文章,开篇“据网友曝光”“据网友爆料”或者“据知情人士透露”等,很明显信息模糊。除此之外,还有关于时间方面会使用很多“昨日”“日前”等,时间模糊。新闻报道中对时间的要求是十分严谨的,而虚假新闻报道中,想必传播者也是有意避之。
四、虚假新闻的防治
(一)国家有力的监管
国家必须加大对新闻的把关和监管制度,必须健全监察和惩处虚假新闻的体制。从国家层面施压,让虚假新闻的生存空间降低,这也是极其有效的管控措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渠道的拓宽和传播新形势的出现,也应进一步完善监管力度,在查处方面也应不断创新,做好对信息的有效管控与引导。
(二)新闻从业者的信息把关制度
新闻人要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还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切忌为逞一时之快跟风炒作。例如,“郭美美澳门欠2.6亿赌债”的虚假新闻,诸多媒体人不加以求证的报道, 蜂拥而至的背后是炒作,实在是可笑。有很多媒体从业者在中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唯恐天下不乱抛尽满腹良墨竟写出一篇虚假新闻,实在是可悲。这种扭曲往往由个人的文化偏见和观点取向而带来的选择性的报道或者对信息使用特殊表达组合以达到某种宣传目的行为。[4]新闻把关人一定要有严谨的新闻态度,坚持把关人制度是有效的管控举措。
(三)受众为主的互动监督
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是信息工作者的服务主体。受众成为虚假新闻的监督者,首先在人口基数大,涉及范围广,同时受众分布在各行各业,也就意味着监督的触角伸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受众的监督会使得虚假信息的生存空间有效变小。
虚假新闻自古有之,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发达的今天,数量和传播能力上尤为凸显,它是社会发展和人际传播过程中的必然存在,但绝非偶然。只有意识到其危害并分析出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传播规律,才能有效减少虚假新闻对媒体传播力和政府公信力的腐蚀,才能降低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陶彀(宋).清异录·丧葬[OL].http://www.360doc.com/con tent/14/0501/15/4993693_373730854.shtml,2014-05-01.
[2]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158.
[3]陆建义.网络假新闻的成因分析[J].城市党报研究,2009(02):16-19.
浅谈虚假新闻的危害与防治 篇5
随着我国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为了迎合人们追求新鲜、趣味、刺激的精神需要, 一些不称职的新闻传播从业人员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假新闻, 使那些假新闻堂而皇之地见诸报端。这往往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随着这股不正之风愈演愈烈, 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效仿, 致使近年来虚假新闻频频产生, 更有逐渐加剧的势头, 产生了极其广泛的消极影响。而当虚假新闻被彻底拆穿时, 又会产生新一波的影响和讨论, 形成连锁反应, 影响深远。
二、虚假新闻的危害
虚假新闻的频频出现造成了极大的轰动,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主要表现为:
(一) 误导舆论
新闻报道具有舆论导向的社会功能, 真实的新闻报道能够正确地引导舆论, 将公众舆论引向好的方向。相反, 虚假的新闻报道则会误导舆论, 使社会大众误入歧途。虚假的新闻报道不仅浪费了受众的时间和精力, 更使他们的感情受到欺骗和伤害, 直至造成思想行为方面的误导, 有碍于整个社会的常态发展, 引发公众思想的混乱。更有甚者, 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 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例如, 《建国大业》主创人员多入外国籍这则不实消息, 引发了“谷歌”相关网页的热议, 其表面是针对娱乐圈的个人隐私, 其实是形成了对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现象的批评, 对青年人产生了严重的后果。这则消息给青年人传递的信息是这个国家好像快要不行了, 所有富人和精英都跑国外去了, 这可能带来青年人的崇洋媚外的消极思想。
(二) 削弱政府和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 是新闻媒体的生命之根, 力量之源。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传播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渠道,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如果虚假新闻不断, 整个新闻事业的公信力将受到严重削弱, 不仅对新闻界自身是严重的伤害, 会破坏人们对媒体的信任, 同时也将严重影响我们党和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使公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降低。2010年玉树地震, 央视于4月22日报道了《一只救了32条人命的搜救犬牺牲了》的新闻, 经四川媒体查证, 搜救犬及其“动人事迹”其实是发生在2008年汶川地震映秀灾区的旧闻。“ 谎言用在新闻报道上, 就是毒药, 会伤害媒体的公信力。在抗震救灾报道中出现假新闻, 更会伤害公众关注玉树、援助玉树的善良之心, 让人对相关报道心存怀疑, 最终伤害的无疑是玉树的受灾同胞。”这是《新民晚报》发表的评论。虚假新闻降低了党和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 甚至会使其失去民心。如果失去民心, 将是整个国家的灾难。
(三) 使国家声誉受损, 影响社会的稳定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之中, 都希望它能够稳定、繁荣, 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要靠我们每一个公民去营造。虚假新闻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破坏者, 它的产生破坏了安定的社会秩序, 给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威胁。2009年, 《华西都市报》和《青岛早报》相继报道“我军赴索马里水域执行护航任务的舰队遭到不明身份潜艇的跟踪, 我军舰与之斗智斗勇, 最终成功逼其浮出水面逃走。”该报道并未指出潜艇的国籍, 但许多网站在配图时均配上了“印度海军基洛级潜艇”的资料图片。就在这一报道被议论得沸沸扬扬之时, 有关人士指出这其实是一条“拷贝”5年前旧闻的假新闻。这条新闻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此类新闻的作假, 危害不仅仅限于国内, 甚至在国际上也可能产生轰动性的危害, 让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除了以上的危害外, 虚假新闻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损害他人或组织的名誉等。
三、虚假新闻的防治
虚假新闻的危害是巨大的, 所以对于虚假新闻的防治就成为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事前预防是遏制虚假新闻的重要手段, 只要我们能够控制住虚假新闻的源头, 就能够有效地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 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我们的能力也十分有限, 一些虚假新闻是不可避免的, 一旦出现虚假新闻的情况, 我们应当保持冷静的头脑, 对现状进行细致的分析, 采取最快速、最有效的措施进行挽救, 将影响降到最低。
可见, 想要处理好虚假新闻, 预防和治理同样重要。对此,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 国家和政府完善管理机制, 加强新闻法制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 新闻传播业也必须遵守它的规则, 而国家和政府正是评判新闻传播业是否遵守规则的监督者。应该对新闻传播业的管理、业务等进行严格监督, 约束其行为, 在其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时及时予以制止和处罚, 保障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目前, 我国的新闻法规还不完善, 我们要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早日出台符合我们国情的新闻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 为社会和人民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另外, 国家和政府还应当确保权威信息渠道的畅通, 加强信息传播的透明度, 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虚假新闻的产生。
(二) 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新闻自律是新闻界自我保护的自检, 它可以防止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的滥用。而虚假新闻的出现正是新闻自律所应该针对和整治的。新闻行业应着重提高新闻工作者自身的修养, 组织培训提高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可以在行业内部展开关于虚假新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活动, 提高其对虚假新闻的抵抗力。例如, 《新闻记者》杂志于2001年开始开展了“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活动, 获得了广泛好评, 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另外, 还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并对采写编等各个工作环节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 严格依制办事, 坚决抵制虚假新闻为行业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 新闻从业人员提升职业道德素质
新闻记者是新闻报道的第一道把关人, 也是虚假新闻产生的源头, 很多虚假新闻都是在报道新闻的记者的手中产生的。记者应当为人民大众服务, 深入一线踏实采访, 竭尽全力地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记者应当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培养, 做到不报道虚假新闻, 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学会分辨是非真假, 提高对虚假新闻的辨别力和抵抗力。另外, 新闻编辑在预防虚假新闻的发生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辑的存在就是要防治新闻报道发生错误, 从众多报道中剔除带有虚假性的新闻是编辑的责任。编辑应当将每一篇报道中的每一个数据和事实进行核对, 以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不能因个人利益对虚假新闻放行。
(四) 受众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加强社会监督
想要防治虚假新闻的产生, 不仅要靠发布新闻报道的媒体, 还要借助广大受众的力量。受众应当对新闻媒体的行为进行监督, 如发现媒体发布虚假新闻, 受众应当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 请有关部门调查并解决问题。如果受众能够很好地发挥他们对媒体的监督作用, 媒体就会对打击虚假新闻更为重视, 也就能够尽快将其改正, 从而不会造成更大的影响。由于近年来网络的飞速发展, 加上其言论相对开放、自由的特点, 网友已逐渐成为新闻打假的主力军。例如, 《武汉晚报》发表题为《高速列车3秒钟可跨越长江, 天兴洲大桥允许列车时速达250公里》的消息一出, 就有网友批评“时速5588公里的火车”, 让媒体蒙羞。这让新闻媒体感受到了受众监督所带来的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事件更好、更快地解决, 也为那些新闻媒体和记者敲响了警钟。
(五) 新闻单位及相关部门要迅速反应
如果虚假新闻已经报道出去了, 报道该新闻的媒体应立即采取行动, 阻止虚假新闻继续传播, 并在媒体上公开更正并道歉, 尽量减轻虚假新闻对大众和社会的影响, 挽回媒体的名誉。这样, 媒体才不至于失去公信力。2008年, 《西安晚报》刊登了一篇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的报道。经证实, 这是一条假新闻。新华网立刻对该报道进行更正报道, 随后《西安晚报》也刊发“情况说明”, 此事才得以平息。另外, 在虚假新闻产生之后,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也要配合新闻媒体采取行动, 不能单靠一方的力量, 多方配合会更有利于事件的缓解和最终解决。
四、结语
虚假新闻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 我们应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尽量避免其产生。如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虚假新闻, 则应当积极应对, 尽快解决问题, 将损失降到最低, 并从中吸取教训。虚假新闻的防治将会是一项艰苦且长期的工作, 我们应打起精神, 准备好应对虚假新闻的冲击。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已不能够单单从物质上得到满足, 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突出。有一部分人想要利用这一点, 从中牟利。因此, 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称职的新闻从业人员, 他们进行新闻报道时一味地迎合大众的需求, 进而使一些虚假新闻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本文对虚假新闻的危害做简要的分析, 并对虚假新闻的防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希望对新闻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虚假新闻,危害,分析,防治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等.新闻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102-114.
[2]陈力丹.我国传媒业的职业道德意识与自律建设[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07 (01) :30-34.
试论虚假新闻的危害及形成原因 篇6
一、虚假新闻的危害
真实, 是新闻的根本, 同时也是新闻的生命。任何一个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虚构和夸大都是坚决不允许的。这既是新闻的共同原则, 更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所决定的。
一般说来, 虚假新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是指对于新闻工作者自身、刊播新闻的媒体以及整个新闻行业造成的危害;对外则是指对于广大受众乃至于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二、虚假新闻的形成原因
1. 新闻工作者缺乏判断、辨别能力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高速发展, 对新闻从业者的需要量迅速增长, 致使新闻从业者大多呈年轻化趋势, 他们刚刚走出大学校门, 热情高、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极易捕捉时尚鲜活的新闻点, 但同时由于知识面较窄、社会阅历较浅和生活经验不丰富等局限因素, 他们往往缺乏对新闻事件的辨别和判断能力, 在新闻采访中他们往往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客观、详实, 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了仲裁者、执法者、或直接充当事某一方的代言人, 不能辩证地看问题, 采访浅尝辄止, 极其容易犯以偏概全或以点带面的失实错误。
2. 新闻工作者凭空捏造、谋取私利
为了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宣传和报道任务, 有的新闻从业人员任意虚构情节, 添枝加叶, 夸大细节, 添油加醋。尤其为了塑造典型人物的光辉形象, 强调报道点次, 制造噱头, 通过个人无中生有的所谓“构思”把典型没有、而新闻又需要体现的言语和情节, 甚至是其他人的事迹强加到典型身上, 将新闻采访变成了文学虚构;少数新闻工作者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 将个人的得失凌驾于新闻真实之上, 通过新闻报道进行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正所谓“吃了人家的嘴软, 拿了人家的手短”, 近期最典型的假新闻事件就是哄动一时的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的报道, 目前大公报已经就此虚假消息向读者致歉。
3. 无视客观规律、误判新闻价值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和准则, 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落后于客观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在当今经济和社会处于改革开放及与世界接轨的过渡时代, 几乎所有的事物和理念都打上了转型的烙印, 它们都在浩瀚的改革大潮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展示着自己独有的方式和色彩。不得不说, 这对新闻工作者能否站在历史的高度, 从客观规律的角度来判断某一事物的新闻价值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知未来, 不能苛求新闻工作者达到历史预见完全准确的认识水平, 但可以通过客观规律和历史知识对事物的新闻价值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判断。目前一些新闻工作者历史知识欠缺、理论水平偏低、无视客观规律的现象确实存在, 这就有了虚假新闻滋生的土壤。
4. 网络新闻鱼龙混杂、疏于核实
工信部2013年3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到1.81亿户, 而移动互联网用户更是增长速度惊人, 总数已达到8.17亿户。网络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让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备感压力, 网络凭借其与生俱来的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大、存储空间巨大、新闻来源广泛和良好的互动性等优势, 逐渐取得新闻发布的权威和优势, 如今上网阅读新闻信息已经成为多数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互联网络的开放性, 使得网上新闻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如果新闻工作者疏于对从网络获得的新闻线索和消息内容的全面核实, 虚假新闻报道再所难免。一条网络假新闻小则引起一场诉讼官司, 大则会引起经济震荡, 政治不稳, 其危害性令人深恶痛绝。可以说, 多数虚假新闻, 都是记者没有深入调查、没有多方核实、没有相关知识支撑所导致的。
5. 新闻从业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修养
随着我国新闻从业人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 广大编辑、记者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些缺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缺乏记者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新闻从业人员充斥到了新闻队伍中, 从而导致新闻从业人员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下滑。而对于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各种诱惑, 这一部分新闻从业人员就会频频出现丧失职业精神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 虚假新闻也由此而来。■
摘要: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 就当今存在的虚假新闻的形成原因及社会危害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客观讨论, 力求得出降低虚假新闻出现概率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真实性,新闻工作,虚假新闻,新闻失实
参考文献
[1]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第6页。[1]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第6页。
[2]王雄昔:《新闻舆论研究》, 新湖出版社, 2002年12月版, 第410页。[2]王雄昔:《新闻舆论研究》, 新湖出版社, 2002年12月版, 第410页。
[3]李希光:《新闻学的核心》,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年4月版, 第56页。[3]李希光:《新闻学的核心》,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年4月版, 第56页。
[4]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风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第32-33页。[4]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风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第32-33页。
[5]陈卫星:《传播的观念》, 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第432页。[5]陈卫星:《传播的观念》, 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第432页。
浅析网络时代的虚假新闻 篇7
一、什么是假新闻
在新闻观上理解, 虚假新闻就是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真实, 不依赖于新闻产生的客观事实, 任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和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在新闻伦理的层面上, 我们主要是指新闻工作者在违反职业道德的状态下, 违背新闻事实的, 故意捏造、夸大事实本身, 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 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在采编的层面, 新闻要素是新闻真实可靠的依据, 采编者对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新闻细节的不实报道。
二、网络虚假新闻的现状
虚假新闻历史悠久, 有新闻的时候, 虚假新闻也就产生了。网络虚假新闻主要依托于网络, 所以在网络发展快速的20世纪80年代虚假新闻就屡见不鲜。
网络虚假新闻可以归纳为以下常见几种:道听途说、无中生有、假造数据、图片假造、网络乱拼、旧闻翻新等。
道听途说型的主要是新闻的客观事实报道没有掌握第一手材料。事件采访和调查过程中没有实地地调查事实真相, 只是在听闻的基础之上加上主观的臆断合理的想象, 从而形成报道, 用自己的感情代替事实的逻辑, 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无中生有是指记者完全没有任何信息来源, 也没有进行实地采访和任何事实的根据, 仅凭个人凭空捏造, 记者“主观想象”“闭门造车”。
近年来媒体人受市场利益驱动, 经营部门影响采编流程, 单位对人才培养不够重视, 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致使虚假新闻遍地。
下面, 我们一起看两条经典的假新闻。
案例一:
据2010年1月12日, 新华网《新华视点》刊登《“中国最疯狂敛财的校长”为何状告网站》一文:2009年8月份以来, 一个题为“中国最疯狂敛财的校长:“曹鑫”的帖子开始在网上流传, 并已被全国十多家网站转载。后经新蔡县纪委调查, 没有发现曹鑫个人有经济问题, 帖子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此后, 曹鑫以网帖内容严重失实、网站拒绝删帖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为由, 将发帖人及拒绝删帖的2个网站告上法庭。该文提出一个严肃而紧迫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 网站应该怎样对帖子内容的真实性把关, 一旦帖子失实, 责任应该由谁承担?两家网站承认帖子是从其他网站转载的, 而自己没有再作核实, 并说要求网站对每一条内容都进行核实, 目前不可能做到。
案例二:
2008年9月11日, 北京某报刊载了题为《招行投资永隆浮亏百亿港元》的虚假消息, 成为招商银行当日股价暴跌的诱因之一, 并带动银行股板块整体下跌, 当日招行A股流通市值损失127.5亿元, H股下跌5.16%。这条虚假消息出现的原因是该报记者对香港永隆银行的股价数据采集有误, 得出招商银行浮亏逾百亿港元的错误结论, 造成报道严重失实。虽然发现有误后媒体迅速更正、道歉, 但恶劣的影响已经造成, 相关企业的经济损失难以挽回。
三、网络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首先, 在信息发布不透明, 数量庞大。调查取证难, 假新闻发布后其真实性无从考证, 这也是当下网络成为虚假新闻泛重灾区的原因之一。
网络信息化, 转载、分享的信息量也比较大。人际传播、群众传播、组织传播各种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传播途径格局的变化, 传播多元化, 使虚假新闻在网络上无孔不入, 难以甄别。
越来越多的自由撰稿人、新闻报料人都成为新闻稿件来源的提供人, 有很多自由撰稿人基本是以写稿件维持生计, 没有经过基本新闻专业训练。在受到经济利益诱惑时, 就会制造出耸人听闻的虚假新闻。
权威媒体从业人员也参与造假。在媒体机构中, 金钱诱惑、工作压力等都使得很多新闻工作者暴露了贪婪之心, 随意在稿件中夹杂失实信息, 获取暴利。
其次, 目前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空前壮大, 各路媒体人竞争激烈。无论是省级电视广播报刊的媒体人, 还是地级县市的电视广播报刊的媒体人, 都在承受着空前的竞争压力。媒体人为了追求好新闻、好报道, 都在忙着寻找新闻线索和采写素材, 就在盲目的追寻时, 为了报道出的新闻效果好, 很多时候媒体人就有可能制造出有趣夸张的假新闻, 来吸引受众眼球。
自网络媒体普及以来, 每个人都可能是网络新闻的传播者, 信息的采集和报道的门槛也越来越低, 在日益壮大的采编队伍中, 采编人员的素质整体呈下 (下转第63页) 降趋势。另外, 在很多时候采编人员道德缺失也是新闻失实的重要原因。
最后,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较为完善针对性强的关于网络虚假新闻的法律条例, 很多媒体和个人都在法律上钻空子。
四、网络假新闻的危害
严重损害媒体人的信誉形象和权利。新闻的生命是真实, 媒体人的信誉也来源于此。也就是说, 新闻把真实性看得很重, 有时候甚至以牺牲新闻时效性为代价。
新闻价值受到严重损害, 损害社会秩序, 对社会舆论导向的消极影响。承担着舆论导向重任的主流媒体一旦发布了假新闻, 其新闻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就会受到巨大影响。
假消息在网络上泛滥, 致使很多人不再相信网络, 对互联网的传播有很大危害。任何人任何事只再要上了网络新闻, 最终都会与虚假不真实挂钩, 没有人再热衷于网络新闻, 大家都会对网络新闻嗤之以鼻。
假新闻通过媒体传播, 使受众获得错误资讯, 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 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危害。
五、如何防治网络时代的虚假新闻
完善网络新闻工作者的采编从业资格审查, 建立良好的网络新闻媒体培训机构和学习机制, 坚持采编与经营分开的网络媒体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惩罚奖励制度, 引进广泛的社会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记者采编活动信用记录体系等措施, 都会对网络虚假新闻有所遏制。
网络媒体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打假, 如若不然网络新闻媒体很快就会坍塌, 对发展新闻业、发展网络传播平台都会产生很大的冲击。要想根本性杜绝网络新闻媒体的虚假新闻, 必须从采访环节上下死手重手。指导记者建立自己的工作手册, 明确采访时应遵守的规则, 确保新闻真实性原则落在实处, 保证记者采访的现场感, 尽量接近新闻产生的源头, 面对面与新闻当事人进行交流采访。
摘要:21世纪是网络时代, 任何人都离不开网络, 新闻事业也是如此。新闻的生命是真实, 新闻离开真实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为新闻工作者, 我们要全面掌握新闻事业的发展趋势, 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背景、原因、危害, 从而更好地为新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新闻工作者不再迷失方向。
关键词:网络时代,虚假新闻
参考文献
[1]柳斌杰.新闻记者培训教材.人民出版社, 2013
[2]杨保军.全面认识虚假新闻的危害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第1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
[4]陈志强.虚假新闻成因分析及对策.人民出版社, 2010第5期
[5]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I].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8
[6]喻国明.影响力经济——对于传媒业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J].现代传播, 2003 (1)
【网络虚假新闻的危害】推荐阅读:
虚假新闻的危害11-09
会计虚假信息的危害11-11
虚假新闻09-28
虚假失实新闻05-25
虚假新闻产生原因06-11
虚假的社交11-06
对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07-05
虚假广告产生的原因及治理对策07-05
虚假现象05-26
虚假问题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