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新闻产生原因

2024-06-11

虚假新闻产生原因(通用9篇)

虚假新闻产生原因 篇1

虚假新闻就是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 任意凭着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的“新闻”[1]。虚假新闻出现的表层的原因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的采编和写作过程中出现失误而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导致的, 具体主要表现在采编人员由于自身的知识程度不足造成失实报道, 部分记者采访不深入或故意胡编乱造, 编辑不注意核实造成把关不严, 自由撰稿人出于一己私利, 无中生有, 任意造假。而我们在看到这些虚假新闻的滋因表象时更应该探讨其产生的内部原因, 治标更应治本。简单地总结, 虚假新闻产生的深层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原因

由于政治原因产生的虚假新闻可谓由来已久, 在中国古代专制者获得权力之后, 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利益, 利用假新闻来控制和蒙蔽老百姓, 而这种方法被历代的统治者所使用。资产阶级也利用其来遮盖真实社会现象, 利用虚假新闻创造出一种社会制造力强大, 劳动力分配均匀的现象来蒙蔽人民;而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 即使是在信息发达的当代社会, 仍有一些出于政治目的而刻意制造的虚假新闻。《纽约时报》2005年3月13日发表的《布什当政, 一个预制新闻的新时代》一文, 就揭露了美国政府策划制造新闻的丑陋现实, 在美国的一些媒体上报道的看似与平常新闻并无两样的新闻, 其实是得到了美国政府的纵容与许可, 这已经显著地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的政治行为铺垫, 为自己的政治目的寻求辩解, 达到一部分人的不为人知的目的。在我国也曾经有曹操墓报道的虚假新闻产生, 但随着《新闻出版管理规定》等法律的出台, 虚假新闻的现象正逐步地减少, 但这仍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尽量杜绝此类虚假新闻的产生。

2. 新闻媒体自身职业道德缺失

广大的新闻工作者作为新闻传播的媒介, 理应本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事求是报道新闻, 恪守新闻工作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而由于现今传媒界正处于转型期, 一些新闻工作者被经济利益所驱动, 为了名利而忽视社会责任, 为了做新闻而做新闻, 盲目地追求新闻的“轰动性”, 忘却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不顾客观事实, 制造虚假新闻, 有些新闻工作者则为了达到某些商业利益, 刻意制造虚假新闻以诋毁败坏商家名誉, 这都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严重缺失的表现。而有些媒体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 疏于审查, 在一定程度上默许假新闻的出笼。总体上而言, 新闻媒体自律意识与行为规范的缺乏加上一部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低下、道德伦理素质缺失造成了频出虚假新闻的现象。

3. 受众对虚假新闻的态度

受众是新闻的直接消费者与接收者, 而受众的任何看法和观点都会影响到新闻媒介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根据传播学理论, 受众在接触新闻信息的时候并不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选择性地吸收信息。在市场经济时代, 大众媒介的产业化进程日益加快, 各种各样的媒体和新闻机构林立, 而变相的新闻更是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受众的眼睛。而由于“求新求异”的心理存在, 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的时候, 总是希望出现新的事件, 若是有超常的事物出现, 受众的神经才会受到刺激, 进而产生兴趣, 而对于司空见惯的新闻, 则会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 降低对此新闻的关注度。这正是广大受众的一种理想化的不符合现实的状态, 而虚假新闻虽然与事实严重不符, 却与受众的这种求新求异的猎奇心理需求一拍即合, 受众看完虚假新闻以后, 这种心理得到了满足, 情感得到了释放, 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同时, 由于大多数虚假报道都是与受众的切身生活没有多大关联的的社会新闻, 例如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王室、某市区的小村等, 受众大多不会思考新闻的真实性, 即使了解到是虚假新闻也不会采取什么行动。正如李普曼所说, “除了感兴趣的当事人外, 很少有什么人能够检验一篇报道的准确性……因为题材离得很远。”[2]于是受众的这种心理放纵了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新闻媒介的行为, 虚假新闻也就屡禁不止。

4. 总结

本文从政治、新闻媒体自身和受众三方面分析了现今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虚假新闻的产生的土壤以及处理办法, 以希望相关工作人员能从这三方面入手共同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杨兴礼.媒体要对真相负责——关于假新闻恶意炒作及其防治措施.青年记者, 2005年第8期

[2]姚斌华, 朱文丰.《纽约时报》假新闻事件告诉我们什么?传媒观察, 2003年第7期

虚假新闻产生原因 篇2

二是媒体的“不服输”,导致与新闻造假者成了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刊播了“不靠谱”新闻后,媒体又“不服输”,就被造假者“绑架”成了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发生问题的媒体置社会公信力于不顾,对虚假新闻被揭露和批评,要么强词夺理,要么装聋作哑,要么事不关己……,造假者因此得以逍遥事外,难以受到道德的拷问与纪律处分。有例为证:3月2日,陕西一家晚报刊发了一篇关于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的假新闻,随后竟然发了这样一则“情况说明”:“3月2日本报刊登《非洲维和载誉而归——维和队员讲述在刚果(金)经历》一文中关于‘一名中国维和队员被巨蟒吞噬’的内容系被采访对象给记者提供的情况有误,经查并无此事,特此说明。”本该道歉却推脱责任,这样的态度岂能举一反三、汲取教训?

三是“潜规则”纵容造假。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选优造假,这在声屏媒体尤甚。因为技术原因,声屏媒体播出的稿件难以留下明显的“痕迹”和证据,这就给一些人在稿件年度选优时提供了“可操作”空间——“抹掉”原先存在的瑕疵,增加贴合当年重大题材的内容等等,这已成为业内公开的“潜规则”。不少领导默许“潜规则”存在,有的甚至公然参与造假。另一方面因为与地方、广告大户是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媒体“被迫”报喜不报忧或是“反面文章正面做”,结果事实被放大或被缩小,“正面”的虚假新闻由此诞生,媒体在某种程度上又扮演了纵容的角色。

四是考核机制的失当。为破解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存在的考核、分配难题,不少新闻单位动真碰硬。对业务指标量化、对稿件内在质量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报酬与岗位挂钩,报酬与发稿量挂钩。记者编辑多发稿、多编版,不仅月度收入高,年终奖还会同比例增加,并作为续聘和单位内部职称高聘的主要依据。这虽然能调动记者写稿的积极性,但由于只对发稿数量、质量作了规定,对虚假新闻的防范与处罚并不周全,并未将此摆上采编工作的重要位置。因此,为了“扒分”,记者采访不深入,在通讯员来稿上添加自己的名字、电话采访、材料“裁剪”等成了家常便饭。如某晚报记者在通讯员发来的假新闻上“加名”后,被发现吃了“苍蝇”。结果报社领导只是对记者进行了个别批评教育,作了扣发奖金处理,连个内部通报也没有,白白浪费了对采编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典型案例。

虚假新闻产生原因 篇3

一、纵观全体,分析原因

目前的合作学习之所以成为一种虚假活动,肯定存在各方面的原因,其中包括教师方面和学生自身方面等;另外对于数学这种思维逻辑较强的科目,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为此,我们就各个方面分析一下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弄虚作假,成为一种虚假活动的原因.

1.学生方面的原因

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而现在的合作学习却变成一种虚假活动,学生方面的原因是脱不了干系的.本来应该是共同合作,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主体.但是可能由于学生自身性格和学习基础的问题,导致某些学生成了这个团体里的“隐形人”,有的学生则成了团体中学习的主体,这样就失去了合作学习原本的意义;另外,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自己学习,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都有自己的想法却不去交流,导致自己的学习团体四分五裂,不再是一个团体;还有就是学生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当对于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时,大家就会七嘴八舌、乱糟糟地吵成一团却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这些基本都是虚假活动产生的原因,是学生方面应该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学习“走进图形的世界”时,大家都知道学好几何图形,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有那么多的图形,大家本可以互相分工,一人研究几个图形,然后再相互交流,这样的方式简单快捷,可偏偏有的学生就不想这样做,这就导致了合作学习小组名存实亡.

2.教师方面的原因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形式一般是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去分析和理解某个知识点,但是教师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部分,课堂的主体永远都应该是学生.或许是由于不放心,教师一般不会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总是怕他们做不好而干涉他们的团体活动.例如,教师在讲授“图形与证明”时,不放心学生们自己去证明那些关于理论的东西,总是提醒他们,过多地给予他们帮助,导致合作学习小组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另外,教师在奖励某个合作团体时,往往只看中团体中的某个人,而不是这个团体,这就导致合作学习失去了团体的荣誉感.

二、研究对策,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名存实亡的原因,下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希望能让合作学习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给学生带来最大的益处.

首先是学生方面,教师应该督促学生,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另外,学生的学习无论是否优秀,他们都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学习好的学生不应忽略学习不够优秀的学生的意见,这也是尊重他人最根本的表现,同时学习不够优秀的学生也不应该自暴自弃,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换他们之间的想法,这样不但可以增进他们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就教师方面而言,要做的就简单多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毫无条件地相信他们,无论学生的成绩是优异还是落后,都不能限制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权力,有时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另外,教师也要加强对合作学习小组的管理,不能听之任之,对于奖惩制度,一律要面向合作学习小组来制定,而不是面向个人来进行奖惩,不能体现出教师的个人喜好,从而打消某些学生的积极性,不然就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其实是源于美国的一种教学方法,后来流传到各个国家、地区.当然每个地方的人会对它进行重新演绎,但始终不会改变它最本质的东西.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它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虚假新闻的产生原因探究 篇4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是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而假新闻则是对新闻真实性的反叛。假新闻不仅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形象, 削弱了新闻的公信力, 而且严重破坏新闻媒体发展的根基。但是假新闻却屡禁不止,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一、利益驱使

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 而仅仅是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猎奇心理的需要。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很快, 为国家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兢兢业业, 显示出良好的职业道德。但假新闻的出现也并非偶然。在新闻媒体中, 竞争机制的引入实现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 受众成了媒介的衣食父母, 受众需要, 目的就是为了竭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有的小报小刊, 以此追求新闻卖点, 制造轰动效应, 想借此扩大发行, 提高赢利, 对于个别新闻工作者, 则是以胡编乱造方式来骗取高额稿酬。

二、职业道德缺失

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职业道德的第一准则, 联合国国际新闻道德规约《记者行为原则宣言》中的第一条就是“尊重真理及尊重公众获得真实的权利, 是新闻记者的首要责任。”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假新闻的出现就是职业道德和求真求实的态度缺失的表现。个别新闻工作者没有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 认真核实细节情况, 而是主观臆测、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他们认为, 媒体在群众心目中已形成一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个别偏差影响不了大局, 因此, 新闻事件的细节不去核实, 只凭自己所谓的“合理想象”来添枝加叶, 编造新闻, 甚至不惜夸大事实真相。

三、记者素质良莠不齐

由于职业构成和行业管理制度的缺陷, 新闻记者素质良莠不齐, 缺乏高度的职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进入新世纪以来, 中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新闻的来源趋于多元化、新闻的传播渠道日渐增多、新闻传播主体复杂化以及高新技术的介入带来的新闻操作模式、运行规则上的改变。但是与此同时, 新闻赖以存在的真实性原则却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不同程度的缺失, 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态势, 催生出层出不穷的各式各样的虚假新闻。

首先, 记者的门槛降低, 生存压力加大影响到记者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目前各家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 招收了大量新人扩充到记者队伍中来, 其中许多人缺乏新闻常识, 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更差强人意。他们在现行的管理机制下承担大量工作任务, 其收入与发稿数量直接挂钩, 这些随时可能下岗的新闻工作者们, 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多出稿、出重大新闻、独家报道。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性”、“可读性”, 他们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违背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 成为虚假新闻的制造者。

其次, 个别新闻单位缺乏责任意识和监管制度, 放松管理, 听之任之, 在片面追求收听收视率和发行量的同时, 忽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给虚假新闻提供了可乘之机, 造成严重后果, 带来沉痛的教训。如2007年7月8日,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无中生有, 编造了北京市某区一些黑加工点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假新闻。消息播出后, 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 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 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四、监督、惩戒机制缺失

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缺失, 导致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底线屡屡失守, 假新闻层出不穷。虚假新闻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生活, 而且严重损害媒体公信力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我国各级新闻管理部门也做出了不懈努力, 先后出台各种规章和文件, 防范媒体传播虚假新闻。2005年9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第1次署务会议通过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 (新闻出版总署第32号令) 已于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对媒体发布虚假新闻的行政责任, 以及补救、惩罚措施, 做了较为详细、具体的规定。但是被惩处的造假者却非常少。一个重要前提是, 按照“不告不理”的规则, 必须先要有人上诉 (一般是利益相关的人) 。但是, 多数假新闻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真实的人, 所以明明是假的, 却无法惩处造假者。当假新闻被揭露, 除了遭到舆论的谴责外, 对于造假始作俑者的记者, 一般处理办法是扣发稿酬、在媒体曝光、暂时封杀其“作品”, 这种对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监督和惩戒机制缺失, 其结果就导致对教育后的效果检验和行为监督缺少相应的手段而流于形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新闻造假风气。

由此可见, 杜绝虚假新闻, 既要依赖新闻记者和媒体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行业从业规范的约束, 同时也需要一种他律, 即新闻法规。媒体是新闻的出口, 把这个出口管好, 假新闻就失去了市场。这需要各级宣传部门切实加强管理, 需要有关媒体汲取教训, 改进工作, 严格审稿制度, 负起社会责任。

网络虚假新闻的产生与应对策略 篇5

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媒体采编人员的责任意识淡薄。目前, 网络虚假新闻主要来自网络媒体论坛、博客等环节的不实信息, 这些虚假信息被一些有影响力的媒体转载, 然后扩散和辐射, 造成新闻的扭曲、变形、篡改, 不求证便发稿, 最后网络媒体再次转载。可以说, 网络虚假新闻绝大部分是因为网络媒体编辑和审核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 没有深入调查和研究, 缺乏一定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敏锐感, 把没有证实的信息上传导致的。2010年12月6日, 某个微博传出“金庸去世”的假消息, 当晚《中国新闻周刊》的一个编辑看到这条微博, 以该周刊的名义在网络上转发了类似内容的微博, 由于没有注明转发, 网友误以为是该周刊在核实后发布的信息, 而且大量转发, 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

利益驱动导致的虚假新闻。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 竞争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人和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 为了追逐经济利益, 也借助网络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 制造谣言来打击竞争对手。他们利用网络可以隐蔽真实身份的便利, 通过制造和传播虚假新闻来谋取经济利益, 提升品牌影响力, 达到宣传、销售产品进而牟利的目的。

“网络水军”的兴起。网络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公共空间, “网络水军”和“网络推手”的法宝就是迎合网民的心理和趣味, 将新闻热点和网民情绪巧妙地结合起来, 使网民的客观和理智消退, 通过“借势”和“造势”达到自己的目的。“网络水军”的组织、策划非常周密, 制造谣言或传播信息的速度惊人, 可以左右舆论导向、左右网民情绪, 甚至改变人们的基本认知。

人民内部矛盾的歪曲和夸大。目前, 中国正处在结构转型和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 各种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贫富差距的拉大, 官员的贪污和腐败加重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民众出现了心理落差和心理不平衡现象, 在这种背景下, 民众的情绪需要一个释放空间, 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表达和宣泄作用。网络上很多热点问题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如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一些官员不能很好地处理相关问题, 或者直接忽视和压制民众诉求, 造成民与官的对立, 甚至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正好利用地方政府或官员的行政行为不当或不力, 制造网络虚假新闻, 夸大甚至扭曲人民内部矛盾, 误导民众情绪, 导致局面不可收拾。应该说, 网络热点和舆论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公众的不满情绪和迫切要求。如果政府能虚心倾听网民的意见, 网络可以成为社会的减压阀和安全阀。目前, 互联网已经成为公众表达社情民意的平台, 网络舆论监督也已成为中国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 公众通过互联网反映自己身边的问题, 有利于加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地方政府对信息的掌控不力。网络反映社会现实, 反映转型时期中国民众的困惑与焦虑, 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网民以跟帖、论坛、博客等形式反映民意, 表达诉求, 而政府如何把握网络信息、如何引导民意, 正确面对和妥善处置, 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官员的行政智慧和行政效力, 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考验和检测。自2009年起,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连续四次推出“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 以网络民众关注的焦点事件为目标, 从多个角度审视地方政府的反应速度、处置能力和问责力度。 (2) 2009年6月, 成都发生公交车燃烧事件, 一度引起民众的恐慌。但随着政府的快速反应和处置, 事件真相很快大白于天下, 民众的恐慌情绪很快得到缓解。相反, 一些官员的思维及工作方式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 一旦遭遇突发事件, 没有相应预案, 处置失当, 应对失误, 使自己及政府陷于更加尴尬、更加被动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 网络虚假新闻趁机而起, 引起民众的恐慌情绪, 甚至导致群体事件的出现。

如何应对网络虚假新闻

法律手段。面对网络虚假新闻, 西方国家通常是多方努力、多管齐下以达到治理目的。首先, 他们通过法律手段来震慑、打击和抑制网络虚假新闻的制造和传播。在西方, 很多国家的政府在积极促进互联网发展的同时, 也采取立法手段对互联网的某些内容进行管制。2000年12月28日,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这是我国目前层次最高的一部网络立法。此外, 我国还有一些法律涉及网络的管理,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国务院1996年2月1日颁布, 1997年5月20日修正) 以及一些地方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明确规定立法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其二是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促进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实际上, 通过立法明确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网络健康发展本身就包括对网络虚假新闻的治理, 当然我们需要一部更明确的法律来界定什么是网络虚假新闻, 如何从法律层面惩处和杜绝这种现象的蔓延。

道德手段。要杜绝网络虚假新闻必须激发和调动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道德责任感和约束力。1997年, 我国颁布《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发挥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具有政治敏锐的观念,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加强调查研究, 报实情、讲真话, 不得弄虚作假, 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事实。这些要求对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同样适用。各国有关虚假新闻的法规虽然有所相同, 但是, 虚假新闻背离新闻职业道德是广泛的共识。一旦被证实发布或传播了虚假新闻, 相关的网站通常的做法是删除虚假新闻, 向受众或受害人道歉。

行业自律。网络虚假新闻在本质上背离了整个网络媒体行业的自身利益。要杜绝虚假新闻必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20世纪后期, 西方国家加快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步伐, 形成以英、德为代表的议会立法建立新闻评议制度, 和以美、法、日为代表的媒体内审制度, 这些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管机制, 为很多国家所效仿。对于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及做法, 我们也可以吸收和借鉴, 例如在网络媒体内部建立独立的审核机构, 对新闻事件严格把关, 不发布、不转发没有具体核实的新闻。对处理虚假新闻应该有一套规章和制度, 建立责任人追究制度, 把虚假新闻消灭在萌芽状态。

增强政府信息透明性建设。要进一步加快政府信息透明性建设, 在网络时代, 政府树立公信力的关键是及时、真实、公开、透明发布相关信息。如果一味封堵和隐瞒, 很容易将小事经互联网放大演变为网络热点事件, 甚至导致对信息的歪曲和夸大。上海市市长韩正指出, 在信息传递快速的网络时代, 政府必须建立这样一套机制:快报事实、慎报原因、求实为本、依法处置。 (3) 所谓快报事实, 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慎报原因, 就是必须获得有公信力的原因分析, 重大事件必须有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调查结论。求实为本, 就是在信息发布和报道时要实事求是, 不要断章取义, 更不能不负责任地夸大、渲染。依法处置, 就是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以处置, 不能跟着非理性的情绪走。用这种方式面对网络舆论、网络民意、网络热点, 可以帮助官员了解民情、听取民意。

总之, 要杜绝网络虚假新闻, 政府、网络媒体、新闻工作者应该同时行动, 多管齐下,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还网络世界一片晴空。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 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和影响范围不断增大, 网络上一些虚假新闻也随之出现。网络虚假新闻的出现, 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如何还原新闻事件真相, 是新闻从业者和网络文化研究者必须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网络虚假,新闻,产生,处置

参考文献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剖析 篇6

关键词:虚假会计信息,产生机理

1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以往人们谈论会计信息失真, 往往只关注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故意性, 这样就很容易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归结为个别会计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或思想品质问题, 在此认识基础上所制定的治理方法如隔靴搔痒, 难于切中要害, 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表面看来, 多数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都具有主观故意性, 但如果不搞清楚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观动因, 也就很难正确评价虚假会计信息的性质, 无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因此, 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手段, 应首先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入手。

1.1 会计信息生产者 (包括会计人员、企

业负责人及其他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人员) 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 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在动因。

这里所讲的“利益”, 既包括企业利益, 也包括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利益, 也包括间接利益。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 处在首位的是企业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 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其次, 是个人利益。企业负责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首长, 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 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骗取投资者的信任, 并因此获得职务、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 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 他们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 避免因违及法规而影响自身的利益, 另一方面, 他们必须接受企业负责人领导, 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完成会计工作, 并由此获得薪金、升迁、奖励等利益。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 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 如通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 如企业负责人通过为企业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 会计人员为讨好企业负责人, 按其授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并因此获得好处等。虽然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极为复杂, 但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动因。

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并非完全拒绝真实会计信息而单纯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因为真实会计信息对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企业所必需。众所周知,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会计信息已逐步成为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政府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 为了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管理者也要求生产真实会计信息。这就足以说明, 在实际工作中, 为什么有的企业会设置真假两套帐, 以分别满足企业利益的不同需要。从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中, 我们更应看到其中一致的地方, 即对利益的追逐。如果不制定良好的制约机制, 限制和杜绝企业通过会计信息去追逐非法经济利益的行为,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曾有报道反映某企业居然设置了七套不同的帐簿, 以分别应付各部门的检查, 这一典型事例将利用会计信息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推向了极点。

1.2 会计工作中的某些工作内容需要凭

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来进行, 这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方便。

会计核算工作就其内容而言, 虽然具有客观的一面, 但也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在日趋复杂的经济活动中,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及财产价值的评估等, 都需要会计人员客观、公正的主观判断。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扰, 其主观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 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职务上的便利。在已查处的会计信息失真案例中, 有许多是在折旧的计算、费用的摊销、各项准备金的计提等方面, 通过核算方法舞弊造成的。这样形成的虚假会计信息往往非常隐蔽。

1.3 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内部操作性, 进一步强化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

我国会计法规规定, 企业应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现实生活中除了部分小企业采用代理记帐外, 多数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会计机构, 并配备了相应的会计人员, 这样就把整个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置于企业内部, 由企业控制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当会计信息的整个生产过程完全由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控制时, 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条件。如果企业负责人主观上想通过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获取相应的利益, 就可以充分利用全部会计工作被企业控制的有利条件有针对性地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这也是虚假会计信息难于发现和治理的根本原因。

2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部动因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决定因素, 但有了内部动因, 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生虚假会计信息, 而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还有赖于一定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法律环境、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会计人员平均业务、道德水平等因素。

2.1 法律环境的缺陷是虚假会计信息得以产生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 要想通过法律手段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必须以法律形式明确虚假会计信息的非法性。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定时期法律环境的具体情况。首先, 是受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制约。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有其自身的工作规律。会计法规的制定应符合会计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 尤其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规定, 必须符合会计科学的一般规律。如果会计法规缺乏科学性, 就会为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带来困难, 从而影响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 会给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留有余地。其次, 是受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制约。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判定方法和判定标准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只有这样, 才便于执法部门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和管理。这就要求制定会计法规不仅要有原则要求, 还要制定体现各种原则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为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会计法规模棱两可, 操作性不强, 其贯彻执行就会大打折扣, 虚假会计信息就会乘虚而入。第三, 是受人们的法律意识制约。一定时期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如果人们能自觉遵守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度下降。第四, 是受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执行情况制约。对会计法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处罚的执行情况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我们虽然制定了各种相关的会计法规, 但如果对违反会计法规的行为处罚不力, 或疏于对会计法规违法行为的检查, 客观上就会形成对违法行为的纵容, 导致虚假会计信息的日益泛滥。

2.2 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还与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有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 会计人员是虚假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 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 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 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但是,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不能完全依赖会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 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制环境、经济秩序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作后盾, 会计人员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单纯依靠会计人员的个人素质, 有时可以解决个别企业的问题, 但无法解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汉文等.《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研究》.1999年第5期.

虚假新闻产生原因 篇7

20世纪90年代中期,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崭露头角, 这个初期并不被人们看好的新事物, 在二十一世纪初得到广泛传播, 并在今天形成巨大的网, 缠绕着我们每个人。网络于今天的我们, 就像鱼与水的关系, 甚至很多年轻人声称一天离开网络就活不下去, 而今的网络也不拘一格, 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形态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使我们欲罢不能。那么, 在信息量如此巨大的网络时代, 我们在网上所获得的信息都可靠吗?每一条信息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吗?所有信息都可以为我们带来便利吗?一些不法分子或者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网络向我们传播什么信息呢?这些无孔不入的虚假新闻是怎样产生的, 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 并作了具体分析。

(一) 监管不力。网络是新兴事物, 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尚且不是很完善, 没有成文的规定, 对于虚假新闻和不良信息的打击力度不够。不法分子和一部分居心叵测的人钻了法律的空子。当我们在网上浏览信息的时候, 会出现一些虚假广告, 包括虚假招聘、虚假兼职等虚假新闻, 这时候的我们往往会被蒙蔽双眼, 在利益的驱动分不清真假, 从而正中不法分子的下怀。而当我们作为受害人希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利益的时候, 相关部门却无法对其进行制裁。这也是法律的缺失, 而就有这么一部分人会趁虚而入。

(二) 利益的驱动使不法分子越来越多。我们国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自由是其主要特色, 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 这就使得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不顾道德规范和法律底线走上谋取利益的捷径。

(三) 网络传播速度快、成本低。网络的大面积覆盖, 计算机和手机的广泛使用, 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升。当今网络如此发达, 在网上发布一条信息后的十分钟内, 点击量过万早已不是想象。2012年网上点击量最高的“新闻”恐怕就是“世界末日”说了。当时网上谣传, 2012年将是人类的末日, 行星就要撞地球了, 人类将要灭亡。消息一出便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社会上掀起一阵动荡, 人心惶惶自是不必言说。而这一说法仅是兴起于一条消息的发布, 而在瞬间被无数人传播, 其速度之快, 影响力之大是我们难以衡量的。尽管有关专家站出来辟谣, 但是负面消息比真实的正面新闻影响力更大。

(四) 好奇心的驱使。发布虚假新闻的人有时有着很高的学历, 对于如何发布信息, 怎样使信息更加引人注目也有着深刻的研究。对方法的掌握使他们发布的信息更加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 剖析问题有时也很深入, 这就让很大一部分网民难辨真假, 不法分子也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在利益和好奇心的驱使下, 人们很难保持清晰冷静的头脑, 这就要求我们冷静分析, 防患于未然。

(五) 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居心叵测, 蛊惑人心。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大多数人民信仰带领我们走上富强、民主、自由、和谐的马克思主义。当然, 我们的宗教信仰也是自由的, 也有一部分人民信仰基督教、佛教或者一些少数民族信仰自己特有的宗教。但是, 法轮功等一些邪教组织的危害不言而喻, 我们对邪教的打击力度从未改变过, 然而还有一部分人认不清事物的本质, 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这些邪教组织更是以传播一些蛊惑人心的虚假新闻为乐趣, 让人们深恶痛绝的同时却拿他们没办法。他们整日借助网络平台, 钻着法律的空子来宣传邪教思想, 这让人们防不胜防。

二、网络虚假新闻的传播途径

(一) 计算机网络是网络虚假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信息时代, 以计算机网络最具代表性,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网络信息传播带了极大的便捷。足不出户就可以把消息传播至大街小巷, 无孔不入的虚假新闻也让现代人觉得毛骨悚然, 更对青少年及儿童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网络的兴起也让现在的孩子们早熟, 太多的不良信息让孩子们避之不及。如果为了不遭受不良信息和虚假新闻的危害而极端地让孩子们远离网络, 那么孩子们就享受不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一些网络的益处, 而经常浏览网络信息又会对其身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杜绝虚假新闻, 这也是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二) 社交软件的兴盛让信息传播更加便捷。社交软件本是为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让信息、资源可以有效共享, 是为了方便人们生活, 缩短空间距离而产生的, 却被“有心人”拿来利用传播虚假新闻。QQ、微信等一些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 丰富了人们的交际生活, 缩短了人与人之间和空间的距离, 被广大年轻人所熟知和喜爱。然而就有那么一部分人, 利用这类社交软件发布广告, 渗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时间, 原本轻松的交际时间反而让人深恶痛绝。一些网络诈骗和传销更是依附于此。

(三) 报刊、杂志也是虚假新闻传播的重要载体。在计算机网络发达的时代, 依然有很多人继承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报纸、杂志等一些刊物依然有着传播重大信息的作用。那么, 有人看报就有人在报纸上发布虚假新闻。比如国外某刊物曾经发表“端午节兴起于韩国”的文章, 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 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爱国人士、文学家屈原而兴起的端午节居然被谣传为从韩国发展而来, 难道说屈原也是韩国的吗?简直愚不可及。然而就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地随声附和, 遭到了中国社会的强烈斥责。谣言止于智者,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谣言不攻自破, 但是虚假新闻的危害性和其影响性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三、结语

世界是物质的, 我们活着这个物质世界就难免被物质诱惑, 甚至有时还会被蒙蔽双眼。这就要求我们用智慧冷静的头脑分析问题, 而不是人云亦云。计算机发展至今, 已经经历了时间与实践的考验, 未来社会的发展更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 网络时代、互联网时代、云时代这些与网络息息相关的名词也会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网络购物等早已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面对日益健全也逐渐复杂的网络信息, 我们不仅要提高个人网络素质, 更要关注整个社会的走向, 这是关乎你我切身利益的大事。无论社会如何发展, 无论网络在生活中的地位如何提高, 面对未知、复杂的网络世界, 我们都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坚决与虚假网络信息作斗争, 净化网络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倪超凡.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初探[J].赤峰学院报, 2010, 12:45~46

[2]任志勇, 张弘毅, 孟祥鑫.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J].信息与电脑, 2012, 8:91~93

[3]赵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4:36~38

虚假新闻产生原因 篇8

关键词:虚假会计信息,信息不对称,虚假信息之对策

一、引言

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的今天, 在一个以诚信交易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背景下, 诚信缺失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阻碍, 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经营、浮夸虚报、证券欺诈, 凡是进入市场的东西都有虚假的。在整个社会诚信水平下降时, 会计也不可能“一枝独秀”。所谓虚假会计信息是指违背《会计法》、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规规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进行会计核算而编造的数据。会计信息失真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 虚假会计信息主要变现为原始凭证造假、财务账务管理虚假、会计报表虚假以及资产、收入、负债、成本费用失真和社会监督失真等。这些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给企业所有者、投资者以及交易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影响着政府决策和对企业管理。近年来屡屡出现企业甚至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丑闻, 会计的公信力降至底谷。虚假会计信息对现实生活也带来了很多麻烦,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爆出了琼民源、红光实业、ST渝太白、银广夏等恶性会计造假事件, 社会公众对会计的信任陷入了危机。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也发生了世通公司造假案、安然公司会计丑闻。如何防范虚假会计信息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 也是一个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利益驱动

会计造假主要原因是会计造假背后有着巨大的利益。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取得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 获得投资、政策倾斜、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管理人员、主管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也可以因此而得到更多的收益, 单位职工也可以多拿工资奖金, 这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赢。就目前而言, 我国的会计行业正处于买方市场的地位, 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占有一席之地不惜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报告。正是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构成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内在原因。作为企业的管理层, 无论是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还是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会计人员都面对着股东及股东授权人的监控与考核, 这就产生了对企业管理经营质量的考察以及现有的各项经济待遇和职位能否保住并提高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现行体制下, 企业管理者的业绩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待遇相联系。如取得一定层次的成绩可以被授予一定级别荣誉称号, 甚至可以获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格。企业负责人有可能因此获得更高的职务和薪金及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 会计人员可能会因此获得升迁、奖励等。

(二) 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在转型现代企业中, 相应的企业资本结构缺陷为会计造假提供了可能性。现代企业制度讲究的是产权分离, 在这前提下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 使得企业的投资者与企业的管理者分开。投资者实际上只享有财产受益权和股份所有权, 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是通过委托的企业管理者作出的财务报表和经营管理方案。因此, 这增加了投资人对管理人的监控困难。这种产权分离的结构下, 为管理人向投资人造假提供了可能性。在管理人和投资人利益不一致的时候, 管理者会在资源使用过程中的财务反映上发生非诚信行为。会计人员一般来说会听从于企业的管理者, 甚至会有盲目服从的行为, 因此管理人的造假直接导致了会计人员在财务上的造假。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产权主体不明确, 这就为管理人造假提供了方便。因为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 管理人还有投资人的严密监控, 但产权不明晰的后果就是管理人的监督更少了。另外, 当企业在进行扩张和吸引外界投资时, 为了达到目的想方设法会对不达标的财务会计资料进行造假, 编造合乎条件的财务会计资料;当企业为了享受特殊政策, 如依据绩效考核制定工资分配方案, 以及领导者为了体现政绩时也会对会计资料进行操作。

(三) 信息不对称性与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风险

信息不对称为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虚假信息提供了条件。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各个主体掌握的信息不对等。现代企业制度公司企业的投资人与管理人是委托与代理的关系。委托代理实质上是一种契约关系, 管理人在代理过程中涉及的种种利益都通过会计账面来反映。在市场交易中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往往是代理人, 另一方则是委托人。一般说来, 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有投资者、债权人、股东、政府部门、工会和企业管理者等。对上市公司来说, 股东则是最庞大的需求者群体。但在公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里股权交易使得股东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 以至很难辨明公司的股东是哪些人, 最终形成所谓的“委托者虚位”。一个委托者虚伪的环境下, 加上已经在信息掌握程度上代理人有着明显的优势, 这导致了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风险很低。尽管现代企业制度的进步在于投资与管理的分开使得效率的提高, 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是委托代理关系。但这一关系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一般来讲, 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往往是公司的管理人, 其直接参与公司的运作管理, 控制着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拥有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 而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公司的股东, 由于多数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 只能靠会计信息制造者提供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 信息不对称性的结果是资本市场上会出现一种浮躁、非理性、短期的投机炒作心态。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就可能出现违反诚信原则,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情况。

(四) 监督体系不健全, 监督机制不完善

监督体系不健全, 监督机制不完善是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原因。目前, 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机构内部的自我监督, 外部监督是指财政、税务、审计、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的监督。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健全, 许多方面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符合, 内部监督常常由于会计监督人员缺乏足够的独立性而流于形式。国家出台了多项的内部控制制度, 包括现金内部控制制度、银行存款内部控制制度、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等, 目的是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监督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报告制度。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未能有效的执行。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 会计机构人数不多, 通常一名会计既管现金又管银行存款, 大大地增加了会计舞弊的风险。内部审计机构与内部会计机构虽然名称不同, 但人员基本一致, 对会计机构很难起到监督作用, 并且这些内部机构都是在企业的管理者者领导控制之下。若管理者授意会计机构作假, 内部监督机构视若无睹甚至出谋划策, 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愿和动力。内部监督机构不但没监督, 反而成为做假的同伙, 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应有的权利及独立性。来自企业外部的财政、税务、审计、物价、工商等行政执法部门虽然具有一定的权利和独立性, 但大多数执法机构各自为政相互推卸责任。对于个别偷漏税、提供虚假资料的违法行为避重就轻只要求改正, 更倾向于通过罚款的形式进行处罚, 对违法违纪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较少。这样通过罚款“创收”的执法行为, 严重的影响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会计行业的不正之风, 严重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同时外部监督点多、面广、任务重, 注册会计师制度又刚刚恢复建立不久, 加之人员知识老化等问题, 与其承担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不相适应, 不能从外部监督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五) 法律制度的缺陷

从制度层面上讲, 现行我国的法律制度对会计造假的约束不够。从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来讲, 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判定方法和判定标准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这样才便于执法部门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和管理。理想的会计法规不仅要有原则要求, 还要制定体现各种原则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为会计法规的贯彻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法律责任的角度来讲, 缺乏健全的虚假信息民事责任体系, 弱化了对虚假会计的民事责任, 直接弱化了法律行为对独立审计的约束。同时在法律诉讼的角度来讲, 会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要想在符合法律证明力的要求上取证是相当困难的。从法律成本来讲, 接受虚假会计信息的受害人往往诉讼成本很高, 胜诉的几率小, 而公司企业制造虚假会计的成本低, 风险小。如在银广夏造假案中, 银广夏和中天勤事务所面临的被告都是零星的被告人, 这是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里规定了这类案件不接受集团诉讼, 那样无疑是将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成本降低了。另外,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是个人有限合伙, 这是低风险的有限责任制, 出了问题事务所与注册会计师本人仅承担有限赔偿责任, 这极易诱发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投机行为。

三、虚假会计信息产生控制策略

(一) 加强会计立法, 完善会计制度和准则

会计法规对会计工作起指导和约束作用, 成熟的会计法律法规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有助于创造客观、公正的市场秩序, 这也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措施。由于我国会计工作起步较晚, 会计法规中关于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缺乏统一的处理标准, 这就为企业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留下隐患。有的企业财务人员利用目前的会计法规漏洞, 对报表进行虚增利润, 财务数据造假, 虚构发生的经济业务,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如对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等经济业务, 会汁规范体系中缺少完善的会计处理方法体系, 对会计账务处理未能规范性地指导, 这样就导致同样的企业发生同样的业务, 因为网上网下交易的不同造成企业会计信息的不同, 影响企业的公平竞争。另外, 国家有关部门在会计法规的制定过程中,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与会计信息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人员对会汁信息的影响, 制定相应的措施约束其行为。我国目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了驻派稽查特派员制度, 效果十分显著, 一旦查明企业存在虚假会计信息, 不仅对企业会计虚假信息的主要责任者进行处罚, 而且还要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利益获得者进行处罚, 从根本上杜绝有关人员通过虚假会计信息谋取利益, 造就企业良好发展环境。

(二) 完善民事责任追求制度, 加大执法力度

安然事件发生后, 遭受巨大损失的投资者立即起诉安然公司和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 要求赔偿广大投资者的损失, 这使人们想到美国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民事法律机制的完善。在会计行业的诉讼案中, 一旦法庭对执业者作出有罪的判决, 执业者将承担巨额的赔偿, 不但有责任的合伙人要承担金钱和名誉上的无限责任, 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也要背上沉重的债务, 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甚至因此而破产。我国目前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公司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追究的责任多数是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相比较而言, 民法责任虽然是金钱上的赔付, 但所涉及的受害人之广, 赔付的金额会远远高于一般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且, 巨额的赔款激励市场的监督力量对失职行为进行主动的核查。无论是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受害者, 还是旁观者, 巨额的赔偿都能够产生激励来促使其实行监督, 这无形中是给造假者一个心理上的压力。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性很强、信息高度不对称的领域来讲, 这样的压力是很重要的, 行业自律的根本就是以会计师制约会计师, 通过激励去促使监督是美国会计行业可信度较高的秘诀。杜绝我国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现象必须加大执法力度。由于我国会计相关法规正处于发展阶段, 因此相关违法处罚措施还比较落后;另外, 虽然部分会计法规已经制定, 但执行起来却遇到很多阻力或困难, 使会计法规在运行中缺乏权威性。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会计信息的检查频率, 充分曝光检查出来的虚假会计信息, 使造假企业暴露于阳光下, 对造假者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避免会计信息造假行为愈演愈烈。从国内外已有的案例可以看出, 只有加大会计法规的执法力度, 才能有效地避免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 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秩序的建立。

(三) 公司企业监督机制的转变

我国公司企业的管理, 目前更多的是属于“人治”的局面, 人治治理公司的情况下, 随意性很强, 造假几率很高。而要克服这种制度上的缺陷, 则要改善公司治理机构, 实行向“法治”的改变。我国公司法增加了独立董事制度, 这是一个很好的起步, 尽管目前独立董事不独立, 但随着相应的制度设计, 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能够彰显。加大独立董事的监督权力, 由其组织公司内部的审计委员会与聘请独立的外部审计相互沟通, 这些制度都应该由公司章程所规定清楚。同时, 上市企业在经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后方可披露年报, 如果经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后, 公司年报仍然出现虚假会计信息, 就说明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很好的履行其职责。所以在对企业内部监督的同时, 应从法律的角度从细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对违反职业道德, 协助企业弄虚作假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予以严惩, 并制定具体的惩罚措施, 以严肃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纪律。通过转变企业监督机制, 使会计工作更加法制化、合理化, 减少甚至杜绝虚假会计信息。要充分利职工代表大会、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有效预防和治理会计虚假信息。在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和标准方面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制度, 明确会计人员职责, 会计人员、出纳、审计等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

(四)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分离

从美国安然破产事件中看出, 安达信事务所不仅负责审计安然的业务, 还同时向安然提供咨询服务。由于利益冲突的原因, 安达信没有指出安然在会计财务上的违规操作和造假行径。分析在我国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来源, 一般提供咨询服务所获得的收益远远高出审计获得的收益, 审计与咨询业务的利益冲突, 无疑是孕育会计师事务所成为帮凶的条件。美国证管会认为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影响其做到真正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应禁止为客户提供广泛的咨询服务, 包括装置财务资讯系统、提供内部稽核、执行精算服务、设计薪酬制度、担任客户的律师或辩护者。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分离, 同时也需要行业的监督和自律。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 更需要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咨询业务和审计业务进行必要的规制, 法律似乎对此仍然不完善。

(五) 建立会计诚信评价机制

建立会计诚信评价机制, 将会计行业市场化。针对会计行业的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誉的建立就靠相应的会计诚信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原则, 以此原则作为对会计诚信与信誉的评价标准。在美国安然公司事件后, 布什在国情咨文中说:“终生努力工作和储蓄的雇员, 不应当由于其公司的倒闭而失去自己的一切, 通过更加严格的会计准则和更加强硬的信息披露规定, 美国公司必须对雇员和股东更加负责, 必须坚持最高水准的行为推则”。我国政府也应该要求完善信息披露原则, 通过经济利益来激励更多的参与者参与评价体制, 并且尽可能的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 评价的规则和标准应该以程序上的公平公正为首要追求价值, 毕竟千差万别的标准中, 唯有程序正义才能最大范围的保证实质公正。

(六) 强化会计管理工作,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强化会计管理工作,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 该项工程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杜绝企业弄虚作假。从有关企业虚假会计信息案例中可以看到, 绝大部分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都会牵涉到企业的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工作态度影响整个企业的财务发展方向, 只有把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 才能从源头上堵住了大部分虚假会计行为。自从国务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了驻派稽查特派员制度后,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了质的提高, 基本杜绝了先前出现的会计造假现象。应该普及该项制度的经验, 在中小企业中推广会计委派制度, 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国有企业再对下属企业实行委派会计主管制度, 层层下去就会给会计人员坚持原则、客观公正的提供会计信息刨造有利条件。

四、结论

会计信息作为评价企业发展以及经济运行好坏的重要参考依据, 对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但通过研究分析, 我国企业由于各方面原因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相关利益主体对会计信息的使用, 而且扰乱了整个经济发展运行秩序, 增加了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同时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影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进程。会计虚假信息已经成为经济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虚假会计信息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这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提出了高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良好的信用体系下才有健康的经济发展前景。近年来的美国的安然事件也凸显出, 即使在市场经济已趋于完善的美国, 会计诚信问题依然是挑战着人们的神经, 会计诚信的缺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因此, 对于诚信建设必须多管齐下, 通过国际合作借鉴好的制度与管理方法, 从而营造一个公平安全的市场交易环境。

参考文献

[1]耿红:《会计诚信缺失的伦理学探析》,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2]陈雄根:《浅谈会计法律责任及其预防》, 《当代法学》2003年第1期。

[3]孙杨俊:《从安然公司破产案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及其完善》, 《当代司法》2003年第1期。

[4]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 《会计研究》2002年第3期。

[5]樊列辰:《如何看待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财政与发展》2006年第5期。

虚假新闻产生原因 篇9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 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危害及大。导致大量虚假会计信息的原因有很多, 但其中的审计监督不力为大量虚假会计信息的发布开了方便之门, 是导致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主要原因。审计监督不力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如: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社会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但笔者认为审计模式的陈旧落后也是导致审计失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传统的审计模式主要有账项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 是指审计人员主要根据对账项、交易的具体检查取得审计证据, 形成审计意见, 即审计工作主要是对会计账簿、凭证及其有关资料的检查, 故审计又被称之为查账。“造假”一条龙, 使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部分失灵, 效率较低。员工舞弊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但数量往往有限, 时间久了总会被发现和纠正。管理舞弊则不同, 重大的财务欺诈往往是由于管理舞弊造成的。银广夏、东方电子的舞弊是管理舞弊, 这两起管理舞弊与证券市场上其他重大财务丑闻一样, 公司最高管理层 (如董事长、总经理) 事先知情甚至亲自策划。在这种情况下, 账项基础审计部分失灵, 因为账项基础审计实质是依赖实质性测试程序。实质性测试包括交易测试和余额测试。交易测试主要是测试“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是否相符、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一条龙造假”一般能做到证证相符、账务处理正确。如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 虚构主营业务收入, 虚构巨额利润将不影响其账证、证证相符, 也就是交易性测试失灵。如果做假公司在虚增收入的同时虚增资产, 则在对资产余额的实质性测试过程中, 可能会发现造假线索或证据, 如存货高估、应收账款虚增。如果虚增收入同时没有虚增资产, 则余额测试也失灵。

制度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根据对客户内部控制的研究、评价, 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并依此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在审计过程上划分为符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两大阶段, 但在审计的着眼点, 仍集中在具体类别的经济业务或账户记录及余额。在“一条龙造假”下, 制度基础审计也部分失灵, 制度基础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相比, 多了“了解内部控制”及“控制测试”两道程序, 与账项基础审计相比, 制度基础审计重视对内控薄弱环节相关业务的实质性测试, 它的理念是“内控薄弱环节可能存在更多的重大错报”。但实际上, 一条龙造假往往是管理当局策划、执行, 绕过内控。如果是员工舞弊, 内控导向的实质性测试可能是有效率的, 而对管理舞弊往往可能是无效的。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 审计要跳出账簿, 跳出内控, 根据现代财务舞弊特点, 进入以查找舞弊为核心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进入风险导向审计时代。

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风险基础审计, 又叫风险导向审计, 是以风险评估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如果评估企业发生重大错报风险很高, 则需要特别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更强调的是固有风险, 其主要目标在于侦查导致财务报表不实的重大错弊及其线索。导致财务报表不实主要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错误, 另外一种是舞弊。制度基础审计最大的缺陷是对管理舞弊侦查的无效率。因为管理舞弊往往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通过内部测评, 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得出内控健全的判断, 从而降低控制风险的评估, 但实际上, 管理舞弊往往与内控是否健全没有直接的相关。也就是说, 制度基础审计往往只能查错, 不能防弊, 特别是手法比较高明的舞弊, 而资本市场上的财务丑闻几乎都是管理舞弊导致的。

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有别于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审计模式。它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 在确定的风险水平基础上, 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这一方法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 将客户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 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来判断风险影响因素, 从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条件到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等构成控制结构的内外部各个方面来分析评估审计的风险水平, 并把客户的经营风险植入到审计的风险评价。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与传统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区别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是以风险决定实质性测试, 这种风险更强调的是固有风险, 当然也考虑控制风险, 这种风险导向的审计模式, 有以下几点作法区别于传统审计模式:

(1) 审计目标集中在发现重大错弊, 要求注册会计师自始而终保持专业怀疑;在专业胜任上, 需要更多的专业判断。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 审计的关键是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这些线索在没有线人提供的情况下, 只有靠自己的专业分析能力, 从研究客户入手, 透过表象看本质, 通过一系列的资料搜集和风险分析, 识别风险点, 然后实施系列的个性化测试方案。不是像传统制度基础审计, 每家公司差不多, 审计就象流水线作业, 非常机械, 缺乏灵活性。风险导向审计强调的就是针对不同客户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针对特殊的、不同的风险点, 实施不同的程序。

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一个前提是会计师的执业能力能达到要求的层次, 能做从事风险导向审计的会计师基本上都能做咨询业务, 因为对客户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分析过程也是一个咨询过程, 它需要会计师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和执业经验。在我国, 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最大制约就是缺乏有这种比较高水平的会计师, 一般会计师是无法对客户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作出正确的评估, 并对评估风险采取个性化的审计程序。

(2) 风险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对客户的风险评估, 传统制度基础侧重于对控制风险, 而风险导向审计则更加强调固有风险, 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及其环境, 从各种渠道了解企业所处的行业及地域情况, 对企业作深入的研究, 发现其潜在的经营风险及财务风险, 并评估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风险。

(3) 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逻辑思维过程不同。传统审计模式的思维过程为:初步了解客户情况, 初步评估企业风险程度, 确定是否接受委托→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必要时进行穿行测试) , 评估内控制度, 预计控制风险水平, 确定重要会计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制定审计计划。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初步了解企业基本情况、行业特点及经营环境, 初步判断其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确定是否接受委托→全面了解企业基本情况、行业特点和地域经营环境, 判断舞弊可能, 评估风险水平;然后进行分析性测试进行映证与分析, 结合对企业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 确定重点风险领域→根据重点风险领域, 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制定审计计划。

风险导向审计体现的审计思路, 是以项目的审计风险为质量控制依据, 首先研究理解企业经营及所从事经济活动的自身特点、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 (行业和地域) 、企业的内部控制及其运行, 然后, 通过对有关数据、信息的分析和检查, 由概括到具体, 由表及里地认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关系, 确定会计准则的遵循状况。以风险评估决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如果评估企业发生重大错报风险很高, 则需要特别的审计程序。

(4) 以风险评估决定审计证据的质量及数量。

当风险评估越高, 所需要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就越强, 数量也越多。风险导向审计下, 同样的科目所需要的审计证据也是不一样的, 如银行存款, 如果余额较少, 分析性复核比较正常, 现金收支的内控比较健全、有效, 则只需核实企业提供的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可以要求企业代为会计师发送银行询证函;如果银行存款余额较大, 分析性复核发现波动较大, 截止测试发现在结账日前有巨额的进账, 这时要对银行存款进行重点测试。除了要求企业提供12月对账单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还要求提供1-11月的对账单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询证时, 要派人跟随, 监控询证过程;对巨额的进账单, 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进一步核实进账单的真伪。也就是说, 如果发现某个交易、账户或会计报表存在较大的重大错报风险时, 会计师要作出积极反映, 一方面降低现在证据的证明力, 另一方面扩大取证范围, 取得更有证明力的证据。

上一篇:中韩贸易摩擦下一篇:改进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