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而不见现象的心理分析

2024-06-23

视而不见现象的心理分析(通用9篇)

视而不见现象的心理分析 篇1

视而不见现象的心理分析

社会在进步,但人情渐渐淡去。现今社会上充斥了许多“视而不见”的行为。2017年1月5日,新闻报道美国阿肯色州一名26岁的黑人女子,名为凯安娜·赫恩登在社交网站“脸书”上做直播时倒地猝死,身边一岁小儿大哭,在线观看的网友竟然无人报警。女子的哥哥杰弗里·赫恩登说,整个过程,观看直播的人数一直在上升,但是没有网友报警,也没有网友问赫恩登是否安好,而是让孩子眼睁睁看着母亲死去。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不禁回想起2011年在佛山市发生的惨剧,2岁幼童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终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援手,但幼童最后还是不幸离世。以上两个事例,都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因为众人的冷漠以及视而不见的态度,致使鲜活的生命之花凋零殆尽。

又例如,在公众场合中,人们对公告标语“视而不见”的事例比比皆是。旅游景点中不许旅客随意破坏环境,但是“某某到此一游”的标语随处可见;草坪上立着“请勿践踏”,但是人们在草地上甚至开出条条小路;更别说随处吐痰、随地扔垃圾了„„

深究这种种事例背后的原因,我认为这反映了心理学中的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责任。用一个最通俗的例子解释这一心理现象——“和尚挑水”。当只有一个和尚的时候,他会去挑水喝;有两个和尚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去抬水喝;但是,当有三个和尚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去挑水,因为责任分散了。每个和尚都想着对方承担更多的责任,最后每个人都不愿意去承担责任。

列·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从另一方面分析,这一系列“视而不见”现象的背后也是道德的淡化。利己主义的盛行,应验了一句俗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能够强化群众的道德理念,能对身边的事物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不对得失斤斤计较。我想,这类现象必然能够大大减少。如果我们的公德心能够增强,那么我们在做出违背标语的行为时,我们的内心必然会产生愧疚、心虚的情绪反应,从而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同时,外在的约束也是必须具备的。例如政府的强有力处罚,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制约手段。上善若水,我相信通过人们对内心的约束以及外力的约束,“视而不见”的现象,“见死不救”的悲剧会慢慢减退。

“陪而不审”现象的系统论解读 篇2

关键词:陪审员制度;系统环境;系统结构;系统要素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theory viewpoint, the system function was decided by the environment, the structure, the essential factor together. Introduction the system theory to the juror system is helpful to understdant the phenomenon produces the reason which the jurors do not participate in the trial. I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system environment changes difficulty, we can only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nd elements in order to mitigate this problem.

Key words: jury system; system environ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system elements

“陪而不审”现象作为当今陪审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纷纷撰文进行研究,探寻陪而不审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有的进行理论分析,有的采取实证研究,收获了累累硕果。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些研究大多数采用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将陪审员制度作为一个孤立的命题进行研究,层层分解,最后得出人民陪审员法律知识欠缺是导致陪而不审现象的根本原因这样一个结论。笔者认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缺乏科学依据,原因是研究者所用研究方法有缺欠。众所周知,对于社会现象而言,由于社会本身就是高度复杂的巨系统,构成要素众多,相互联系复杂,要素之间呈网状联结而非线性联结方式,这就决定了一个现象往往是多因一果或互为因果,很可能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对于社会科学而言,适合线性结构研究的还原论往往并不适合,适合网状结构研究的系统论由于既能从微观上又能从宏观上把握问题所以更适合社会科学的研究。从某种意义而言,社会科学研究脱离了系统论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或多或少都是“自言自语”。

毫无疑问,人民陪审员制度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又是司法制度大系统和社会环境巨系统的子系统,大系统为了保持系统的有序性必然对其组成部分进行差异整合。因此陪审员制度只具有相对独立性,绝不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独立王国”。从系统论的角度而言,“陪而不审”现象说明陪审员制度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而系统的功能由环境、结构、要素三者共同决定,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可以导致功能失调。③下面,笔者以系统论方法为研究进路对“陪而不审”现象进行解读。

一、“陪而不审”现象的环境原因

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中,环境具有系统性和先定性。系统和环境之间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两者之间只有形成良性互动才能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和环境之间是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统一,完全开放或完全封闭都会导致系统运行障碍。笔者认为,作为子系统的陪审员制度和作为大系统的司法制度之间既存在相融性又存在相斥性。我国的司法制度除具有定纷止争的司法功能外,还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从公检法三家联合办案到为中心工作服务再到强调“两个效果的统一”,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陪审员制度作为体现司法民主的载体,契合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尤其是在人民对于司法腐败表现出不满,政治参与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国家适时出台《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更宣示了陪审员制度的政治涵义,我国陪审员制度的历史也体现出这一点。陪审员制度和整个司法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政治使命,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二者有相融的一面,这就决定了陪审员制度必然是我国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即使被虚置仍将保留,毕竟体现政治民主的金字招牌不能丢。然而,我国司法制度的设计以国家本位为核心,以行政化为主导,“职权主义”色彩浓厚,④国家力量相对于民众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民众高度信任公权力。陪审员制度的基础是司法民主,要求法官和陪审员分享审判权,体现出人民对于国家权力行使的警惕,是民众对国家权力的制衡。这说明陪审员制度和司法制度存在一定的冲突,当子系统和大型系统有冲突时,必定会受到大型系统的排斥,加之,我国陪审员制度可操作性弱,这就注定了陪审员制度在实践中很难一帆风顺,作为子系统的陪审员制度当然敌不过大型系统的强大力量,大型系统必然对子系统进行控制和同质化改造,陪审员制度的虚化是必然的结果。

如果说司法制度是有形的系统环境,那么司法环境则是无形的系统环境,同样会对陪审员制度造成重要影响。众所周知,法院必须要受党和人大的领导和监督。笔者认为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具有当然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但这种领导和监督应该是政治领导和制度监督,通过正当程序进行,不应当直接介入具体案件的审理过程,现在十分流行的人大“个案监督”制度和政法委听取“案件汇报”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法院司法独立的一种伤害。如果说前面的做法是为了实现某种意义的“个案正义”从而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那么法院在人事和财政等方面都受控于同一级党委和政府则很难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这使得法院在审理案件时不得不过多的考虑非法律因素,难以真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上述制度和做法本身并非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但对于陪审员制度的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当不了解司法环境的陪审员从事审判活动时,法院觉得增加了审判的控制难度,但陪审员制度又必须实行,这时,选取“听话”或能带来实际利益的陪审员参加庭审就成为法院最理性的选择。这样做既完成了任务,又解决了人手不够的问题,还能够在各种评议中获得支持者。

社会环境作为巨系统对陪审员制度也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因为从来就没有生活于社会真空中的陪审员制度。在官本位观念还比较有市场的当今社会,陪审员制度虽然播下了民主的种子并长出了一株幼苗,但并没引起社会的重视。《决定》实施了近五年的时间,社会对于“陪审员”这个名词还是觉得比较陌生,很多人不清楚有这样一个制度,更不清楚陪审员的职责所在。同样,当事人也对陪审员制度抱有一种“陌生感”,很少主动提出要求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因为当事人从不缺乏实践理性,他们知道陪审员只是一个编外人员,起不了重要作用,既非“县官”——院长、庭长、审判长又非“现管”——主审法官。社会和当事人的不认同弱化了陪审员制度的作用,而陪审员制度的虚置又强化了社会和当事人的消极印象,二者呈循环关系。

综上所述,系统和环境之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系统对于环境只有接受没有输出,系统的开放性远大于封闭性,导致了系统被环境同质化,这就损害了系统维生能力使系统走向衰败。

二、“陪而不审”现象的结构原因

任何系统均有结构,结构是系统要素的联系方式。在环境既定的情况下,结构和要素决定功能。⑤从系统论而言,现行审判制度的结构也容易导致“陪而不审”现象的出现。

在现行的法院权力结构中,合议庭作为陪审员制度实施的基础平台处于弱势地位。虽然从法律上而言,合议庭具有独立性,能独立行使审判职能,但在司法实践中,合议庭的审判职权一直未能充分发挥,各种院长、庭长审批制度使合议庭处于“下级”的地位,陪审员作为合议庭成员自然也处于“下级”地位。

从合议庭内部的结构而言,陪审员也处于弱势地位。我国的合议庭一般由三人组成,根据《决定》规定: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时,合议庭中人民陪审员所占人数比例应当不少于三分之一,并且陪审员不能担任审判长。只要有一个陪审员参加庭审就符合规定,在两个法官带一个陪审员的情况下,陪审员天然的处于结构的弱势地位,审判长和法官同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很容易就案件的审理意见达成一致,陪审员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很容易同意法官的意见,即使坚持自己的意见也只能“按多数人的意见办理”,何况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质利益,还更多地耗费了自己的精力,附和法官的意见自然成为最明智的选择。当然,陪审员人数的多少并非问题的关键,在司法实践中,不少合议庭都是一个法官带两个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这并未改变陪审员处于弱势地位的现实,陪审员仍然缺乏话语权,究其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在合议庭这一特定的场域中,陪审员必定受其制约天然的处于弱势地位,法庭中制度化的权力结构决定了审判员的优势地位。正如布迪厄所指:“所有的话语机制都依赖于非话语机制”,⑥对场域中的行动者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因素,都“必须先通过场域的特有形式和力量的特定总结环节,预先经历一次重新形塑的过程。”⑦表面可见的权力配置实际上也要靠一套看不见的权力机制来运作,陪审员的权力就被看不见的权力运作机制所抵消。第二,陪审员来自不同的单位和行业,平时很少在一起,只是开庭和合议时才在一起,彼此都是“认识的陌生人”,陪审员之间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来对抗审判长的意见。第三,审判长相对于合议庭的其他成员而言拥有更多的话语权,陪审员本来就很小的权力又缺乏具体措施的保障,使得这种话语权差距被系统结构扩大化,陪审员处于明显弱势地位。

由此可知,陪审员制度系统是典型的上下结构,法官居于结构顶端,陪审员居于结构底层,上下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的有效机制,导致系统内的分离力大于整合力,系统的功能难以正常运行。

三、“陪而不审”现象的要素原因

任何系统都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要素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构成陪审员制度的两个要素是法官和陪审员,由于二者的知识、所处位置、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二者属性不同,从而使系统表现出非正常的运行状态。

首先,笔者对法官这个要素进行分析。法官作为理性人,法院作为理性人的集合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不可能脱离系统环境而坚守自己理想的“独立王国”。为了贯彻落实系统环境的要求,必须将自己同质化。于是乎,法院内部的“主审法官负责制”、“错案追究制”、“裁判文书领导审批制”等制度孕育而生,这些内部制度将法官个人的利益通过案件和领导的行政权力紧紧的联系起来,法官自然不会也不可能为坚守理想而拿自己的利益和制度相抗衡,法官为了让自己审理的案件能达到法院内部的标准,必然排斥不懂法院内部标准的陪审员在审判中发挥作用。因为,如果达不到法院的标准,责任的板子只会打在法官的身上,法官不可能为了陪审员承担责任,这种环环相扣的影响将法官和陪审员紧紧束缚在制度内。

在重视制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法官观念对于陪审员制度的影响。心理学中的刻板效应就体现了这一点。众所周知,我国的法院行政化问题比较突出,法院内部干部按行政级别排序。在这种传统氛围的浸淫下,不少法官养成了一种只唯上不唯下的思想,容易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俯视陪审员,加之长期的职业习惯,使得法官形成一种僵化的法律思维模式,这些观念层面的原因使得某些法官对于陪审员在内心深处有着一种抵触和轻视。笔者曾私下和一些法官交流,问他们对陪审员的态度,一位法官坦率的说:“形式主义,陪审员不懂法,法官要指导他们,增加了麻烦。”另一位法官则说:“陪审员不能当审判长,审判长的意见最重要。”还有一位法官说“如果陪审员不配合法官,法官下一次就不会找他陪审了。”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法官不重视陪审员的作用,不将其视为与之平等的主体,不愿听陪审员的发言,即使耐着性子听完陪审员的发言,也不会认真考虑。笔者坚信不是每个法官都抱有这样的观念,只有一部分法官持上述观点,然而思想可以通过交流而传播,使得没有这思想的法官接受这种思想,从而先入为主的排斥陪审员,一旦有陪审员在庭审中表现欠佳,这种观念就会得以强化甚至扩大到对于整个陪审员制度和队伍的负面评价。笔者也承认法官的思维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职业思维模式对于司法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必要的,但价值评价标准并非只有一个,法律作为价值评价标准也只是众多评价标准中的一个,不能取代其它评价标准,尤其是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各社会阶层观念和利益诉求分化严重,更加需要注意在诉讼中尊重和接受各种观念和利益的交锋,使各方在法制的轨道内公平博弈。

当然,系统的另一个要素——陪审员对于问题的出现也负有一定责任,由于以下的原因陪审员在系统中沦为配角。

第一:产生机制的原因。作为由法院选拔并提请人大任命的人民陪审员从头到尾都一手由法院负责,和法院之间虽然没有劳动关系,但也脱离不了法院的影响和约束。法院和法官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然将法院内部制度间接的适用于陪审员,陪审员虽然不乐意但也不会反对,因为陪审员不过是“来去匆匆的过客”,“客随主便”是最理性的选择,陪审员自然就成了法官的陪衬。

第二:赏罚机制方面的缘由。一个良好的机制应该是一个赏罚分明的机制。虽然《决定》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对于陪审员的赏罚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从奖励的角度来说,对于成绩显著的给与奖励,但是如何奖励、标准如何均缺乏规定,在现实中几乎没有实施过。从处罚的方面来看,除开构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外,最重也是唯一的处罚就是免去职务,对于构不上免去职务的,又不认真履行职务的,没有任何处罚措施,当裁判结果无法为社会所接受时,均不会追究陪审员的责任。对于陪审员而言,缺乏压力和动力,当然就会怠于行使权力。

第三:思想方面的缘故。与西方国家陪审是公民的义务不同,我国陪审员有着更多的社会涵义。对于有的陪审员而言,谋求一种荣誉是成为陪审员的主要动机,《决定》第八条规定:拟担任人民陪审员的公民由基层人民法院会同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查,并由基层人民法院院长提出人民陪审员人选,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由院长提名经人大任命,和法官一起审理案件,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于是,在尚未真正理解陪审员的职责和重要意义的时候,他们就加入到陪审员队伍中。对于有的陪审员来说,增加社会资源是担任陪审员的主要出发点,如果今后需要和法院打交道,和法官熟悉对自己是十分有利的。有的陪审员把参加陪审活动看成是一种学习和实践法律知识的机会,毕竟在当今社会,懂点法律是必要的,有这样难得的学习机会当然愿意参加。有的陪审员则是受命于单位的指派,是一种无奈的接受。当然,也有陪审员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感来参加陪审工作,但这种人不会太多。⑧以上种种心态和动机导致了陪审员在陪审中表现各异。对于那些有着较强功利色彩和无奈接受的陪审员而言,一旦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过大,自己很难获得实质利益时,他们往往会打起“退堂鼓”,从而不会投入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审理案件,“陪而不审”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第四、知识方面的缘故。法律知识欠缺也是“陪而不审”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这已被很多研究者所指出,甚至在一些研究者的眼中,法律知识的欠缺成为“陪而不审”现象产生的最重要原因。⑨笔者认为,法律知识欠缺是重要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不能夸大其影响。其理由如下:第一,如果认为法律知识的欠缺是陪而不审现象产生的最重要原因,那么如何解释陪审制度在英美国家历经百年而不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美国家对于陪审员的文化要求比我们低得多,也不要求懂得法律知识,并且由陪审团决定是否有罪这样的关键问题;相反,我国对于陪审员的文化要求是世界最高的,而且和法官一起参加审理工作,并非单独决定关键问题。因此,陪审员的法律知识多少并非至关重要。在司法实践中,也不乏一些法律专业人士参加陪审,他们的意见也并不比其他陪审员更受重视,这也说明了法律知识的欠缺并非陪而不审现象产生的关键原因。第二,陪审员多在基层法院参加陪审,基层法院所受理案件大部分均为案情比较简单,适用法律无多少争议的普通案件,再加之陪审员参审的案件更是经过挑选的简单案件,因此,法律知识的欠缺不会对审理案件构成很大的妨碍。笔者曾到中部某基层法院调查,该法院是省级陪审员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上半年,该院共受理案件980件,陪审员参与审理150件,这一百五十起案件绝大多数是离婚、民间借贷、故意伤害、买卖合同纠纷、交通肇事赔偿等案件,这些案件和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来处理,法律知识在这些案件中反而不那么重要。第三,陪审制度起源于“每个人有权受到自己同类人审判”的理念,本来就要求以普通人的理性和情感审理案件,相同阶层的人们由于有着相似的经历,会有类似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相互之间更能有效沟通,如果过于强调法律知识就背离了陪审制的理念。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各种原因,系统的两个要素拥有了不同属性,处于不同地位。要素差异过大导致本来应和法官联袂主演的陪审员成为了配角,法官成为惟一的主角,系统的运行由于陪审员的缺位受到严重影响。

四、缓解“陪而不审”现象的建议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陪而不审”现象是系统内外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笔者深知“陪而不审”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在系统环境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能对结构和要素二者进行完善,同时,这种完善只能是渐进式的改良,因为结构和要素本身也是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完善过程只能是一种负反馈的方式,任何想在终极意义上解决问题的方案都只能是徒劳无益的。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优化系统结构

优化系统结构主要是完善合议庭制度,因为合议庭是陪审员制度实施的基础平台。目前我国的合议庭制度还有不利于陪审员制度充分发挥作用的地方。从外部而言,“裁判文书领导审批制”等一些不合理的制度严重损害了合议庭应有的独立性,法官基于自身利益也不得不要求陪审员和自己保持一致,陪审员的独立性因此受损。从内部而言,权力分配不合理,审判长的权力相比陪审员过大,导致陪审员和法官之间应有的平行结构变为上下结构。笔者认为,应该废除“裁判文书领导审批制”等不合理的制度,保障合议庭依法独立审判的权力;修改《决定》中的相关规定,允许陪审员担任审判长,赋予陪审员更多的话语权,建立健全配套措施,切实保障陪审员的权力,提升陪审员在结构中的地位,将上下结构转变为平行结构。

(二)改革要素的选任制度

《决定》规定陪审员的选任和管理皆由法院,只是报人大任命,这种规定为陪审员的受制于人埋下了伏笔。首先,法院作为理性人,肯定会尽量选择听话的或能带来利益的人,至于是否能履行职责倒在其次,这也是陪审员代表性不强的原因之一。其次,法院作为使用和管理单位,或多或少以自己的利益和标准来进行管理,即使这种管理只是形式上的,也在心理上对陪审员造成不当压力,陪审员的独立性很难保证。为改变这种情况,有必要改革陪审员的选任和管理机制,建议陪审员的选任由人大负责,在选举人大代表时共同选任陪审员;同时,降低学历门槛,让更多的农民、工人和农民工进入到陪审员队伍中来。一是可以提高陪审员的社会地位,增加自豪感;二是摆脱了法院控制,具有更强的独立性;三是扩大了陪审员的来源,具有更广泛的人民代表性;四是能提升陪审制度的“知名度”,让社会更多的了解陪审员制度。日常管理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笔者必须强调一点,这种管理绝非一种行政管理,应当是一种服务与监督,如提供法律培训,接受对陪审员的投诉等。

(三)强化系统的赏罚机制

无需讳言,我国陪审员制度政治功能远强过审判功能,以致于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功能。⑩在“维护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的宏大政治话语之下,陪审员制度的可操作性反而被削弱了。其实,任何宏大的意图都必须和微观的制度相衔接,通过微观制度的引导得以落实才能实现其意图。陪审员制度要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赏罚分明,让人们切实感受到陪审员制度的存在。法院和陪审员作为陪审员制度的“运营商”,当事人作为陪审员制度的“消费者”,最关心制度在审判中能否有实效,抽象意义上的民主和公正反在其次。为此,陪审员制度应健全赏罚机制,明确任务,规定每个陪审员每年必须审理案件的数量,对于认真履行职责的陪审员应当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甚至利用陪审员身份徇私舞弊的,给予严厉惩罚。同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让社会、当事人和法院都来监督和评议陪审员。

(四)加强要素的思想教育

人的思想观念对于系统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无形的,先定的。加强对法官和陪审员的思想教育无疑有利于减小制度运行的内在阻力,缩小二者的心理距离,增进心理共识,让法官和陪审员明白陪审员制度在维护司法民主和增强裁判公信力方面的作用,从而从内心认同陪审员制度,自觉维护陪审员制度。

(五)适当强化对陪审员的指导

必要的指导有助于陪审员更好履行职责,提升陪审员的对话能力,现在很多法院对于陪审员在审理案件中缺乏必要的指导,影响了陪审的效果。笔者建议,法官在庭审中应给予陪审员必要的指导,当然,这种指导仅限于程序或法律常识而不是对于案件的具体看法,更非将陪审员培养成为法律专家。

“Accompanies does not examine” the phenomenon system theory analysis

Li Rong Hu Yuqing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Province. 411105)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ystem theory viewpoint, the system function was decided by the environment, the structure, the essential factor together. Introduction the system theory to the juror system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 phenomenon produces the reason which the jurors do not participate in the trial. In the situation that the system environment changes difficulty, we can only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nd elements in order to mitigate this problem.

Key words: jury system; system environment; system architecture; system elements

参考文献:

1、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陈金钊,《法律方法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3、 [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王苏等译,:《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4、 [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李蓉,女,1965年出生,法学博士,博士后,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宇清,男,1977年出生,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生,13787424816,huyuqing249@126.com.湖南湘潭人

①李蓉,女,1965年出生,法学博士,博士后,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②胡宇清,男,1977年出生,湘潭大学法学院博士生

③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29

④ 李心鉴。刑事诉讼构造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2

⑤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第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29

⑥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122

⑦ 同上,144

⑧ 陈克刚 .人民陪审员何以“陪而不审”[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8(5)

⑨ 胡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多面向解释[J]。http://www.ideobook.com/388/chinese-peoples-assessor-system/2008-3-25

视而不见现象的心理分析 篇3

【反义词】

过目不忘

【近义词】

视若无睹 熟视无睹 听而不闻 漫不经心 置若罔闻 置之不闻 充耳不闻 漠不关心

【成语释义】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成语出处】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成语造句】

1、他对别人求全责备,对自身的缺点却视而不见。

2、然而,盲目的信仰也有它的局限,因为如果我们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对将来的设想上,我们会对一路上的机会视而不见。

3、不要担心会变成一个自大狂或对自己的错误视而不见;能够赞美和热爱你自己的好处就是它让你可以以富有成效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缺点。

4、在这个领域里,逃避并不是专注于过去,而是要坚决地专注于我们都视而不见的、玷污了我们的名声的过去历史遗留下来的遗产的现在和未来,并且我们必须要赖以生活下去。

5、在最后的几天里,他一直对他自己国民的呼声充耳不闻,对人民对他和他统治的不满视而不见。

6、对于她的自私,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7、但是退役和现役军官共同认可的压倒性的原因在于军队的人事系统――这个系统的方方面面――对功劳几乎是视而不见。

8、他们的老板,希望在发薪日得到巨额财产,而对危险视而不见。

9、作为朋友,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去帮助他们,但他们已经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视而不见并限定在自己的方式中,就像一个失控的火车无法停下来一样。

10、还是他贪心,过于轻信或者顽固地对事实视而不见?

11、结队飞行的鸟儿对鸟群的飞行姿态和聚合是视而不见的。

12、尔后,她将电邮发到他的工作信箱而没有进行面对面的对话,而且她对他发送到她私人信箱的所有内容视而不见。

13、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对自己的智慧视而不见。

14、在此之后的两个星期,我在同一个俱乐部看到她了,只是对她视而不见。

15、每个孩子都被深沉的母爱包围着,然而我们经常对这种爱视而不见。

典型的心理现象 篇4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10、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1)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七个有趣的心理现象! 篇5

常言道,“

箩里选瓜,越拣越差。”美国心理中心网近日报道,美国《决策与判断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信息越多,选择结果越差。

1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人们通常认为,掌握的相关信息越多,做出的决策就越好。而新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研究人员要求参试者对电脑程序提供的250道题进行回答,并计算其累积得分。一部分人提前知道题目的数量和选项,一部分人不知道任何信息。结果发现,那些知道信息越多的人,得分越低。这说明,选择时,信息太多反而可能影响人们的决定。

女人为什么爱挽男人的手呢?

女人喜欢用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自己的善意和亲密,男人和男人之间直来直去,坦荡无私,他们很少用动作来表示亲近感。

小孩子都喜欢依偎在大人身边撒娇,这是动物属性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理性上逐渐成熟,动物的原始习性就逐渐退化,隐蔽到理性后面。当女人羞于或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时,她就习惯用身体接触这种最原始,也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作为传达自己感情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女人和小孩子是比男人更具动物性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女子较重感情,思考问题也是凭感觉的,而且她们的感官比男性更敏锐,尤其是触觉。所以,女人更习惯于用触觉的感受来替代语言的表达。人们在和女友约会时,不仅要用耳朵听她说些什么,还要用眼睛看她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洞察到她心里的真实意图。

身态语言学专家们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心理上的“警觉”,即人的“势力范围”感觉。每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并向四周扩张、形成一个蛋形的心理防御空间,一旦其他人侵入,就会引起他(她)紧张、警戒和反抗。越是陌生的人,彼此之间距离越远,身体之间的间隔也就越大。反之,则心理防御空间距离就会逐渐缩校例如,正常的夫妻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最为亲密,所以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能缩小到零,即产生肉体间的紧密接触。

因此,如果你的女伴在走路时,总是喜欢亲密地挽着你的手,或是触碰你的身体,说明她和你的心理距离已大大缩短,她不在乎你侵入她的“势力范围”。

有的男人不理解女人这种表达亲近的方式,当女友的身体紧贴着他的时候,便心花怒放,误以为她对自己有肉体上的欲望,结果他恐怕会很失望。女人触碰男人的身体,并不完全是要进行肉体上的接触,更多是来自精神上、心理上的亲近感,她或许只是以此向你表示好感和亲近罢了。仅此而已,切莫想入非非。

演唱会上,为什么观众会跟着唱?

本来性格内向、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看演唱会时也会跟着大声唱歌,看体育比赛时也会高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状况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非常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没个性化”。个人意识变淡薄之后,就不会注意到周围有人在看着自己,觉得“在这里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

事情”。巨大的开放感能使自己的欲求进一步增长。反正周围也没有人认识自己,也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因此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此外,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因此,有的人甚至大声喊叫上了瘾。

不过,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下去,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就会开始感觉什么事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如果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就可能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当然,“没个性化”并不会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导致人丧失社会性。在保持着社会性的团体中,“没个性化”也很难使人做出反社会的行为。

心理学家金巴尔德曾以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一项恐怖的实验。他让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这些女大学生被分为两组,一组人胸前挂着自己的名字,而另一组人则被蒙住头,别人看不到她们的脸。由工作人员扮成犯错的人后,心理学家请参加实验的女大学生发出指示,让她们对犯错的人进行惩罚,惩罚的方法是电击。实验结果表明,蒙着头的那一组人,电击犯错者的时间更长。由此可见,有时,“没个性化”会让人变得很冷酷。

学会让宝贝自己解决冲突

当宝贝和别的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尽快教给宝贝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方式并不能让宝贝变得更加合作,更加容易与人相处。

最好的方式是不要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帮宝贝理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让他自己设想多种解决问题的可能。经过这种训练的宝贝在面对冲突时,会不断变换方式来达成自己的目标,显得更有“外交手腕”。

千万别和任性的宝贝较劲。

小时候看起来很任性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是个有主见、有能力、有创新、有作为的人,不见得就是坏事。因此,当宝贝任性时,父母不要一味地和他较劲,而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调节自己的行为。如果父母态度恶劣,看到宝贝的任性行为就严加斥责,反而对宝贝的成长不利。

乘电梯时,为什么人总往上看

有一天,乘电梯的时候,我和往常一样,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突然意识到:为什么我每次乘电梯的时候都会仰着头往上看呢?而且,我看了看周围的人,发现他们竟然和我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还是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心理效应在背后起作用呢?

实际上,乘电梯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有着很大的关系。所谓私人空间,是指在我们身体周围一定的空间,一旦有人闯入我们的私人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舒服、不自在。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的私人空间比男性的大,具有攻击性格的人的私人空间更大。在拥挤的电车中我们会感觉不自在,就是因为有人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电梯中,人与人的私人空间出现了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会感到不舒服,都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表现。

此外,盯着显示楼层的数字看,不只是为了确认是否到了自己要去的楼层。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路见不幸,为什么不愿出手相助?

在地铁中或马路上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想去帮他们一把。可是,真正采取行动的人却很少。难道是因为城市里的人比较害羞吗?确实有这个因素,但其所占比例相当微小。

有另外一个心理原因,使我们不愿伸出援助之手,那就是当周围有很多人的时候,我们心里就会想:“即使我们不去帮助他,也应该有人会出手相助。”这其实是一种依赖别人的想法。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林格曼效应”。

德国心理学家林格曼曾经做过一个让众人拉网的实验。结果,每当拉网的人数增加,每个人出的力就会减小一点。原本,我们认为人数的增加会发挥相乘效应,即每个人出的力会增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当人数越多时,人就越会感觉“我只不过是其中一分子”,于是拉网的时候就不那么卖力了。

诗歌创作中的心理现象 篇6

了解诗歌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创作过程中诗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对我们正确理解和欣赏诗歌是很有帮助的。诗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直觉、灵感、通感、移情等。直觉在诗歌创作中是相当重要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即直觉”,只要直觉到了艺术就已经产生和完成。克罗齐的话尽管有些偏激,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中的某些规律。

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回忆他写《地铁车站》的经过时,说他站在地铁站口,望着眼前熙来攘往的人群,头脑中闪现着一幕镜头,这幕镜头萦绕在他的心中久之不去。这促使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这几张脸在人群中幻景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飞白译)

庞德的这首诗主要来自于他的艺术直觉,那幕镜头就是他直觉中的诗歌意象。在诗歌创作中,艺术直觉往往是点燃诗人诗情的导火索。如顾城的诗歌《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在这首诗里,黑夜与光明形成强烈的反差,鲜明地凸现出诗人对一代人命运的直观体悟,这是诗人用敏锐的感觉捕捉到的对痛苦过去的追忆与光明前程的向往之情,谁能说这诗句的诞生与诗人的艺术直觉没有关联呢?

艺术直觉与创作灵感往往是结伴同行密不可分的,直觉催生了灵感,灵感延续着直觉。不过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直觉是在知觉和概念之前的心理感知活动,它持续的时间是极为短暂的,在诗人那里,直觉常常只是一个单纯意象的凸起,或者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的浮现;灵感是直觉之后的心理体验,它带着情绪的亢奋性和紧张感,比直觉中的意绪复杂而强烈。直觉虽然有时也促使一首诗降生,但大多数情况下只给诗人带来诗的单一意象;灵感来时,诗人的各种感官被调动起来,诗人有时甚至会“作寒作冷”(郭沫若语),思维和记忆活跃起来,许多意象纷至沓来,诗句便如泉水一样从心间涌出。郭沫若《地球,我的母亲》一诗,就是诗人在灵感来临时,“受着诗兴的袭击”,“受着诗的推荡,鼓舞”(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沫若文集》第十一卷,第143—14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于匆忙记录中应运而生的优秀诗作:

地球,我的母亲!

天已黎明了,你把你怀中的儿来摇醒,我现在正在你的背上匍行。

地球,我的母亲!

你背负着我在这乐园中逍遥。

你还在那海洋里面,奏出些音乐来,安慰我的灵魂。

„„

通感是诗人的艺术思维被调动起来后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这个时候,诗人的各种感官都沟通了,它们互相挪移、借用,把奇妙的心象描摹出来。通感也就成了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诗歌中的通感,既表现为具体事物之间相互比拟时的感觉挪用,还表现为将抽象事物具象化时的心灵沟通。有以视觉写抽象物的,如“我的怀念正飞着”(何其芳《祝福》),“时间疯狂地旋转/雪崩似地纷纷摔落”(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有以听觉写抽象物的,如“说啊,是什么哀怨,什么寒冷摇撼”(何其芳《圆月夜》);还有以触觉、嗅觉、味觉来写抽象物的等等。

诗歌中的移情手法,既表现为诗人融情入景,触景生情;又表现为诗人以景写情,借景抒情。它包含了两种心理流向:一种是由外向内,客观物象主观化;一种是由内向外,主观情思物象化。第一种情形如芦萍的《东北虎》:

走路,一个脚印就是一朵梅花,奔跑,森林里飘拂着一朵彩霞。

眼睛里包含着岁月的幽怨,看穿了峡谷、山崖;

骨骼里蕴藏着镇惊、镇痛的元素,又分解出凶猛与文雅。

称王者必定走向孤独,拔萃者才能采撷众华。

第二种情形如戴望舒的《我思想》: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虽然移情手法的这两种表现形式各有特点,但在诗歌中往往是难以细分的。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由内而外又由外而内地不停进行着,处于创作迷狂中的诗人只顾记录心灵的跃动,其诗句凸现出的情感常常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如上述的诗句“称王者必定走向孤独,/拔萃者才能采撷众华”,你能说清它到底是客观物象的主观化还是主观情思的客观化?

在优秀的诗歌中,诗句所呈现的一般是诗人的心象而非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描绘,但又能与现实世界极端贴合。达到这种审美效果的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移情手法在诗中运用的结果,一方面是诗歌独特的审美视点所引起的情状。诗歌采用的审美视点是内视点(也称“心灵视点”、“精神视点”),它不是要诗人直接复写现实再现生活,而是要求诗人用心灵去点化生活歌唱生活。这样,诗中的意象常是客观事物的变异,而与心灵世界同一。如李钢《蓝水兵》的第一节:

蓝水兵

你的嗓音纯得发蓝,你的呐喊

带有许多小锯齿

你要把什么锯下来带走

你深深地呼吸

吸进那么多透明的空气

莫非要去冲淡蓝蓝的咸咸的海风。

诗句中的物象全都打上诗人的心灵烙印,“纯得发蓝”的嗓音,“带有小锯齿”的呐喊,以及“冲淡咸咸的海风”的呼吸,都是诗人心象的直写,都是客观物象的变异。诗句写心象,无疑丰厚了诗的内蕴,开阔了诗的境界,这正如叶维廉所说:“一首诗的文句,不是一个可以圈定的死义,而是既有声响的交响、编织,又有叠变的意义的活动。诗人写诗,无疑是要呈示他观、感所得的心象,但这个心象的全部存在事实与活动,不是文字可以规划固定的。”(叶维廉《中国诗学》,第8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的分析 篇7

目的:本课题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分析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形成网络成瘾现象的因素,并根据这一现象来探讨怎样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并如何进行预防。

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青少年上网时间比例以及上网原因进行调查,并分析统计。

结果: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会出现强烈的上网要求,并且上网占据的生活的主要地位,社会功能也明显受到损害;青少年网络成瘾主要由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导致。

石材吐黄现象的分析(范文) 篇8

石材吐黄的成因

1. 石材原材含铁量较高(如美国白麻),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侵入石材表面,与石材内部的铁质反应生成二氧化铁,并透过石材毛细孔排出,形成黄斑。

2. 石材在锯割过程中表面残余铁屑,如经水冲洗未干净,长期存放而形成铁锈。

3. 锚固钢筋生锈引起的锈斑。

4. 石材成品采用草绳捆扎包装,遇水或受潮,长期存放或长途运输,容易引发石材色变。

5. 石材湿挂安装,水泥沙浆在固化过程中,透过石材毛细孔将沙浆中的色素排出石材表面,形成色斑,特别是淡色或白色石材(如爵士白,雅士白,西班牙米黄)最易出现这种现象。

石材吐黄的解决方法

清除石材吐黄现象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清除和化学清除二种。

物理清除:用抛光磨料将黄斑磨掉。但这一方法较适合于尚未安装的平板石材,对于已安装的石材或异型石材意义不大,而且费工费料。

化学清除:铁锈的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二铁的混合物。因此只要材料与方法正确,采用化学清除是最为简便与经济的。传统的化学清洗剂主要有两种,即由盐酸,缓蚀剂,酸雾仰制剂,活化剂等配制的盐酸除锈剂和草酸除锈剂(草酸配制的饱和溶液)。这两种的优点是清洗快,成本低,但处理后如果未及时用水冲洗或冲洗不彻底,往往事与愿违,未处理的不泛黄,处理过的地方反而“旧病复发”,严重的会破坏石材的光泽度。

目前市场上进口及国产的石材除锈剂品牌很多,我国对于这方面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起步较晚,产品质量及使用效果尚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德国思诺化学生产的石材除锈剂,针对石材种类不同研发不同的除锈剂,避免伤害石材,如SINO-302为大理石除锈剂,SINO-303为花岗岩除锈剂,SINO-309为超级除锈王。

思诺除锈剂其中的表面活性剂含有对应的生物降解洗涤剂,可渗入石材表面中和氢氧化铁与氢氧化二铁并把二者转化成其它物质。使用方法:先在石材不明显位置先做实验,确保能达到理想效果。只须把除锈剂均匀的涂在石材泛黄处,用聚乙稀薄膜覆盖密封,锈斑除去后用水彻底冲洗即可。

石材安装引起沙浆透出石材表面的泛黄,最好的处理办法是做施工前的养护工作,尽可能采用低碱水泥或白水泥,杜绝石材病变问题的发生。还有在石材安装前做好六面防护,石材湿贴建议在底面和四个小侧面加做一层密封防护,SINO-1600石材底部密封剂专用于石材湿贴底部,能有效防止石材病变发生。

中职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9

摘要: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了诸如学生厌学,管理难度加大等问题。本文拟对造成中职生厌学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寻根溯源,对症下药,从教学管理、教材改革、教法革新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提出对应的扭转中职生厌学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

中职生

厌学原因

对策

上个世纪80年代,“上小中专”还是许多品学兼优的初中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那时的中专学校,面对丰富而优质的生源,精挑细选,优中选优,门槛设得比重点高中还要高。但时代在发展,情况在变化。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迅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优势不再,招生陷入尴尬境地。迫于生存压力,那些学习成绩较差,升高中无望,外出打工年龄又太小的初中毕业生成为各个中专学校争抢的对象。许多学校为吸引学生,不仅将门槛一降再降,甚至使出浑身解数,实行各种奖惩措施来广纳生源。

学生招进校门,新的问题立刻凸现:随着生源素质的急剧下降,学生厌学情绪严重。迟到、旷课成为家常便饭,课堂上说话、睡觉、看课外书、听Mp3、玩手机者屡见不鲜。教学秩序混乱,课堂气氛沉闷。正如一位学生在桌子上写的打油诗:“封闭管理如坐牢,学校生活真无聊。老师上课如催眠,枕着书本睡大觉。”校园里难觅孜孜求学、刻苦攻读的身影,经常可见打架骂人、逃课上网现象。学生虚度光阴,学无所得;教师教无成就,打发时日。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之风弥漫校园。这种现象不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使学生难以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学校今后的发展。因此,研究并解决中职生厌学问题成为摆在各中专学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任何现象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要正本清源,首先要寻根溯源。那么,造成中职生厌学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早期个性形成和人格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偏差是造成中职生厌学的深层原因。毋庸置疑,目前被招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中有大批是中招考试成绩极低(在200分左右)甚至没有成绩的所谓“差生”。他们的特点是知识拥有量少,文化素质低,学习习惯差,在个性或品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我认为,这些学生并不是生来就是“差生”,而是在成长过程中被一系列因素塑造成“差生”的。主要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在早期个性形成和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因为缺乏及时的引导和矫正而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他们逐渐形成不良行为,并产生厌学心理。他们的这种特点早已存在,只不过在中专生活中表现得更加充分。导致这些学生成为“差生”的原因有:

(一)传统学校教育的弊端

因为我国的特殊国情,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实行的是通过应试教育实现的“淘汰式”、“精英式”教育。各级学校共同协作,象一个巨大的筛子,按照统一规格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断的筛选和淘汰。那些不符合规格的学生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并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因为拖了班级的后腿,他们很容易成为被老师训斥或忽视的对象。“我不行,我是一个坏孩子”的思想渐渐根深蒂固。有人说:“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在体验失败的过程中他们失去了自信,在训斥中他们学会了叛逆和仇恨,在同学的讥笑中他们学会了自暴自弃。笔者曾经对所任教的数百名厌学情绪较明显的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回顾这些学生的成长史,其中许多都有一段向“差生”转变的关键期。他们往往是在学习任务骤然加大,成绩有所下降之时(小学六年级、初 1 中二年级是分水岭),因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帮助和鼓励而开始丧失信心的。有些学生也曾试图奋起,但当他们发现自己已被编入“差班”,成了老师眼中的“另类”时,他们开始放弃努力,随波逐流。正如古语所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许多不良习惯很快养成:抽烟喝酒、打架骂人、旷课上网、上课捣乱,而坐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变得越来越不可忍受。

(二)家庭教育的缺陷 在一个班中,厌学情绪最为严重的,往往是为数不多的问题学生,他们不仅不学习,还带头违犯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有时使整个班级都“鸡犬不宁”。这些孩子是如何成为问题学生的呢?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一项针对学生的调查显示,那些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或者是父母忙于生意,无暇管教孩子;或者是家长性格暴躁,动辄打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而中职生中令老师最为头痛的往往是单亲家庭。这一现象已经是许多老师的共识。这些问题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在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始阶段,在他们最需要理解、尊重和关爱的时期,得到的却是孤独和责骂,在他(她)们年少的心灵中,因为没有得到爱也就不懂得爱,因为不被尊重也就不懂得尊重他人;因为父母的不负责任,他们学会了游戏人生。在这些学生看来,学习是沉重的,是不值得追求的,老师也不再是权威的象征,可尊重的对象,课堂上他们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

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造成中职生厌学的直接原因。

其实,有许多中职生刚入校的时候是怀着重整旗鼓,好好学习的决心的,他们试图开始全新的生活,做个好学生。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他们又一次落败,很快又延续了初中的历史,甚至变本加厉。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

(一)、课程设置陈旧。

一个摆在所有中职教师面前的事实是,学生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连一些最基本的文化常识都很缺乏。课堂上甚至出现这样一些极端典型的事例:数学课上1/2+1/3=1/5,化学课上,O读作圆圈,语文课上,不知道王熙凤是男是女,英语课上,写不出从一到十的单词……面对这种状况,怨天尤人是无用的。孔子说:因材施教。但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仍沿袭多少年前的传统,重理论,轻技能,科目齐全,内容丰富,难度较大。学生上课象听天书,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刚开始还勉强支撑,时间长了,发现收效甚微,意义不大,就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一放而不可收,再想拾起书本就更困难了。

(二)、老师授课方法单一。

面对目前的现实,做为老师,本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不断探索新情况,及时改变教学策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但事实是许多老师一方面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另一方面,又固步自封,得过且过。一本老教材,一套老教案,一种老方法,不看对象,不讲效果,完成教学任务了事,反正工资照拿,先进照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来就不高,听这样的教师讲课无疑于听催眠曲:要么昏昏欲睡,要么看课外书,听MP3,总之是各行其是。

(三)、校园生活单调乏味。

中专生课余时间多,精力旺盛,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而为了便于管理,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实行了封闭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使得学生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小小校园。再加上有些学校因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的局限,使校园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学生课余生活非常单一,学生只能在“教室—食堂—宿舍”一条线上辗转。这种一活一死、一动一静的强烈反差使中职生觉得心情格外压抑,生活死气沉沉,难以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

(四)没有升学压力。

人是有惰性的动物,学习又是一件苦差事。没有了升学压力,就很难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一方面,中专生本身自控能力较差,又大多住校,没有了父母的管束,也不再有升学的压力,思想上更容易放松自己,不愿吃苦,贪图享受。学习目的不明确,随波逐流,糊涂过 2 日。另一方面,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在考试前都会给学生划重点,这也形成了学生“平时不用功,临考再磨枪”“不用学也能考及格”的思想,助长了学生的厌学风气。

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造成中职生厌学的间接原因。

(一)、网络媒体的影响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四周,网吧遍地开花,对学生构成了很大诱惑。“晚上翻墙出去上网,白天上课埋头睡觉”成了一些学生的生活模式。在很多中专生看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校园的生活很无奈”。除了上网聊天,打游戏外,超级女声的一夜成名,歌星偶像的趣闻也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一谈到学习,却感到枯燥无味、顿生厌烦。

(二)、就业形势严峻使学生感到前途渺茫,学习无用。

曾几何时,考上小中专几乎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但时过境迁,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高校的扩招,目前高学历人才充斥市场,就业难成为普遍问题。中专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是举步维艰。就业形势的严峻使许多中职生一方面忧心忡忡,另一方面又觉得即使努力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趁衣食无忧痛痛快快玩几年。另外,就业对口率低,不少用人企业对就业人员的素质和学历要求不高,初中、中职、高职毕业生同在一个单位上班,造成部分学生上不上学、学不学习都一样的想法。现在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新的、可怕的读书无用论。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解决学生厌学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管齐下,重塑人格,提升尊严,恢复信心。

“先做人,后做事”历来是许多大教育家的共识。没有高尚的人格,就很难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也很难有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行动表现。厌学的中职生就像一棵在成长中缺乏修剪的小树,因为失去了道德规范和纪律的约束而枝蔓横生。他们精力旺盛、生机勃勃却又是非不明,美丑难辩,有了过而不知错,做了恶而不知羞,违了法而不知罪。面对这样的学生,用纪律来严惩往往是亡羊补牢,甚至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逆反心理,进而导致犯罪。雨果说过“办好一所学校,相当于拆掉一所监狱”。中等职业学校应从根本入手,重塑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的尊严意识,恢复学生的学习信心。从学生入学伊始,就利用学生对新环境充满好奇的大好时机,对他们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职业意识教育。通过电影、电视、演讲、报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本专业杰出人物的先进事迹,本专业发展史、本专业在社会体系中的作用及所承担的责任、义务等,让职业的神圣感、使命感、自豪感在一开始就深植学生心田,促使学生迅速确立专业学习目标。还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文明礼貌、尊师重教、自尊自爱、团结互助等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明是非、辩美丑、懂善恶,并要求学生把对真、善、美的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由点滴行为养成习惯,由习惯培植个性。再次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一本好书,犹如和一位名人谈话”。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增强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坐得住,学得进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并不是培养某一行的专家学者,而是要培养充实到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实用技术人才。因此过多的系统的理论教学不仅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这方面,中等职业学校不妨借鉴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如德、日等国的经验,走“学企联办”之路。在教学之初,就请用人单位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订中来,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减少那些学生不愿学,将来用处不大的课程的教学时数,增加那些和将来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的份量,加强实践技能课的训练和考核,使教师感到教有所依,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教和学的兴趣都必然会大大提高。

三、改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时期学生情况的变化,对中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厌学的学生,教师如果也报 3 以厌弃之心,只会使情况更加恶化。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某一门课,因为讨厌某一个老师而放弃某一门课的现象在学生中非常普遍。面对学生厌学的严峻现实,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了解学生所思所想,然后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运用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以百倍的爱心发现和呵护学生心灵中仅存的闪光之处,以百倍的艺术处理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以百倍的耐心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喜悦,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积极搜集就业信息,广开就业门路。

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在实用技术人才需求方面尚存在着巨大缺口。可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学生就业方面是大有可为的。中职学校不仅应在招生方面花大力气,更应在就业方面采取积极措施,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就业希望。学生觉得学有用武之地,自然会产生强大学习的动力。

作者简介:管淑英,女,1972出生,汉族。1989年考入河南大学政治系,1993年毕业至今,一直在洛阳市卫生学校任政治和语文教师,讲师职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联系方式:洛阳市卫生学校政治教研室

上一篇:床单元终末消毒下一篇:党支部党员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