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现象分析

2024-09-12

贸易顺差现象分析(精选8篇)

贸易顺差现象分析 篇1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

2007年, 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贸易规模达到21738.3亿美元, 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 增长48%,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据海关统计2008年1月~9月, 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3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6亿美元, 增长22.3%;进口8930.7亿美元, 增长29%。1月~9月累计贸易顺差为1809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2.6%。

1. 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见下图)

(1) 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 (1981年~1989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 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 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47.12亿美元。

(2) 较小贸易顺差阶段 (1990~1996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122.15亿美元的逆差, 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 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 较大贸易顺差阶段 (1997年~2007年)

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 且平均每年顺差均在5 0 0亿美元以上, 1997年~2007年累计顺差达到5415.5亿美元, 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2亿美元, 增长25.7%;进口额9558.2亿美元, 增长20.8%, 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 为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

2. 我国贸易顺差的特点

(1) 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 加工贸易仍是顺差的主体。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6176.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1%;进口总额为3684.0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4.6%;顺差为2492.5亿美元。而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仅为1099.3亿美元, 约为加工贸易顺差的二分之一。目前, 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已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 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2) 顺差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顺差主要来自民营和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仍为逆差。2004年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后, 大大激发了民营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2007年, 民营企业出口实现贸易顺差1709.9亿美元, 占全国顺差总增量的6 5%。外资企业“高出低进”也十分突出, 实现顺差1361亿美元, 国有企业仍有449.1亿美元逆差。

(3) 中美、中欧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国家和香港地区, 但增量主要来自欧美, 而且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2007年, 我国对美、欧、港的顺差分别达1633.3亿、1342.3亿和1716.2亿美元。三地顺差合计4691.8亿美元, 占我全球贸易中顺差来源地顺差总额的9 0%以上。

(4) 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服务贸易连年逆差

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扩大, 成为推动贸易顺差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1997年~2006年, 贸易顺差累计5655.5亿美元, 其中, 货物贸易累计顺差额6244.5亿美元, 服务贸易逆差额677.3亿美元。在国际上, 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长期保持顺差,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缓慢。

二、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 我国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 这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 成本较高, 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 成本也相应较低,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 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 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 这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 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 “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

三、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

外贸顺差反映了国情, 是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的结果。立足于人多、收入低等基本国情, 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参与国际分工, 是我国产生外贸顺差的根本原因。我国人力资源“质优价廉”, 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5%、韩国的8%、巴西的1 8%。同时我国还有市场大、配套强、海外华人多等优势, 有利于吸纳国际产业转移, 致使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的一半以上, 并成为顺差的主要来源。

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恰好已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态势, 因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之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 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2005年1月1日, WTO成员国取消了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所有进口配额限制。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成为贸易顺差的最大驱动力量。

2. 贸易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的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我国进出口国别 (地区) 统计, 1994年~2007年间, 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有美国、香港地区和欧盟。其中美国由74.9亿美元激增到1633.3亿美元, 是我国最大的顺差对象国;香港由229.1亿美元增加到1716.2亿美元;欧盟由逆差38.4亿美元751.1亿变为顺差1342.3亿美元。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的贸易却由顺差转变为出现美元的逆差。其中, 对日本的逆差由47.5亿美元增加到318.8亿美元;对韩国的逆差由29.2亿美元增加到476.2亿美元;对台湾地区的逆差由118.5亿美元增加到775.6亿美元;对东盟的逆差由4.5亿美元增加到141.9亿美元。如果考察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方向统计, 我们就会发现, 在中国对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 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贸易顺差出现了相应的缩减。也就是说, 由于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变化, 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 尤其是其末端加工程序, 已经大量转移到中国, 这样也就把它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而我国则从这些经济体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 并因此形成我国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持续产业转移间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 使贸易顺差加速。

根据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我国贸易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1994年~2007年间, 我国工业制成品顺差由原来的21.1亿美元增加到4436.3亿美元, 与此同时, 初级产品贸易则由32.4亿美元顺差转变为出现1814.3亿美元的逆差。应当注意的是, 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大幅增长, 这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重, 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 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 即“大出”同时伴随着“大进”, 出口增长大量地依赖工业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的进口, 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甚至存在着较大的逆差。我国商品进出口十几年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急剧扩大, 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加工出口产业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 有着直接的关系。

3. 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出口的限制扩大了贸易顺差

按照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 中国主要对海外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较大。但一些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 对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设备施加种种限制。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 某些国家对华出口的管制政策不但没有放松, 反而加强, 这自然会加大双边贸易不平衡。以美国为例, 美国对中国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已是导致中美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尤其是“9·11”事件以来, 美国进一步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 出口许可审批的时间更长, 对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也更多。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 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 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 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美国的出口许可证从递交申请到批准的平均时间一般为3个~12个月, 而日本、德国对向中国高科技出口发放许可证的时间最多为1个月。所以, 如果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要等半年才能获得许可证, 出口机会就会转向德国或日本公司。正由于此, 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比例持续下降。由于美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 近几年美国每年都要丧失对中国出口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机会。

4. FDI推动贸易顺差的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正在释放出来, 导致某些产品出口激增, 远远超出国内市场需要, 因而出口大量增加, 贸易顺差而扩大。据海关统计,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 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 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 目前, 加工贸易是外资企业的主要贸易方式, 2007年外企加工贸易出口6955.2亿元, 同比增长23.4%, 进口5594.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4%, 实现贸易顺差1361.1亿美元, 占全国加工贸易顺差的5 5%, 因此可以看出, 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 依靠自身技术的先进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 大力开展加工贸易, 推动了出口额和进口额的逐年高涨。因此, 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等方式, 大量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 并不能反映出我国在全球市场真实的竞争力, 只在数字上制作了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其实, 我国的很多出口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5. 产业结构的提升导致大量的进口替代

在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中, 大量外资企业来华建立加工组装基地, 客观上将周边地区对美欧的顺差转移到我国。特别是近几年外商对华投资由加工组装环节向上下游延伸, 呈现整个产业链对华转移的趋势, 使我国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运输工具等产业的国内配套能力大大增强, 从而大量替代进口。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也由“大进大出”向“小进大出”转变, 使用国产料件的比重大幅提高, 顺差逐年增加。除集成电路以及电容器、复印机、电容器、汽轮机等产品的零件进口增长较快外, 大部分产业的零件进口都呈低速增长或下降趋势。不少产业零部件生产能力激增后, 转而大量出口。例如, 汽车零件进口额下降8.2%, 出口额却增长了49.2%。中国自己的公司提升产业结构, 相互激烈竞争, 这无疑受助于在华外国公司的技能和技术转让。

外贸顺差反映了原产地统计规则, 顺差多并不等于利益多。顺差或逆差不是利益分配大小的标志, 也不是经济是否健康的标志。我国顺差虽大, 但仍不是贸易强国, 在国际分工中还处在较低端, 获得的比较利益并不高。比如, 我国的顺差集中于加工贸易与外资企业, 如果根据企业的“国籍”或增值的多少来统计顺差, 我国的顺差就会大大减少。因此, 根据原产地规则统计出的我国顺差, 统计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不完全是反映贸易利益分配的恰当指标。

综上所述, 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素禀赋优势推动的结果。所以, 我们既要看到外贸顺差增大的一面, 也要看到国际分工地位低、亟需提高的一面。因此深入分析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 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宏:转轨的贸易流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2]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2006.5

[3]韩会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4]王艳杰: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战略与对策的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贸易顺差现象分析 篇2

[关键词] 国际收支 贸易顺差 原因

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飞速的发展,贸易顺差大幅增加,2006年达到1774.6亿美元。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高额的贸易顺差扩大了外汇储备规模,使外汇储备余额大幅增长。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同时高额贸易顺差也加剧了贸易摩擦,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还预示着中国经济运行中内需不足的隐患。我们应高度重视目前的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现象。

一、近期我国贸易差额情况与特点

最近几年我国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图1),2005年我国外贸总量1.4万亿美元,2006年达1760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全年贸易顺差达到创记录的1774.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754.6亿美元,增长74.0%。2007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809.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商务部预计全年进出口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会再创新高,纵观我国贸易顺差主要表现出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依据中国海关总署资料)

1.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于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2005年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对外贸易顺差566.94亿美元,私营企业为582.5亿美元,集体企业为159.9亿美元。国有企业贸易则逆差

283.9亿美元。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贸易顺差912.2亿美元,同比增长60.9%;集体、私营及其他企业实现顺差120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3%;国有企业是还是逆差,比上年同期增加55.1亿美元。(表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

2.从贸易类型的角度看,加工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顺差,一般贸易一改前些年顺差、逆差不定的局面,近两年持续顺差,且规模逐步扩大。2005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27%,达4164亿美元。顺差为1424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1%。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为353.7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达到57.1%;2006年一般贸易实现顺差831.4亿美元,是上年的2.35倍,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上升到63.3%。而其他贸易一直存在巨额逆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

3.从贸易国别来看,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巨额顺差与巨额逆差并存。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香港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且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2005年中美贸易顺差为114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3%;中欧贸易顺差为70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9.1%。2006年对三者顺差达到了3805.3亿美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对美国贸易顺差1442.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00.9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903.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02.1亿美元。而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则是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2006年对四者逆差共达15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3.2%。对美欧等主要顺差来源地的顺差增幅远高于逆差来源地的逆差增幅,导致贸易顺差总规模明显扩大。

4.劳动密集型商品巨额顺差与技术密集型商品巨额逆差并存。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素质相对较高,在劳动力资源的绝对数量和质量层次上具有明显优势。据统计,2004年中国制造业工人工资为0.75美元/小时,同期美国为21.97美元/时,日本为21.54美元/小时,韩国为10.71美元/小时,分别为中国的29倍、28.7倍和14.3倍。从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上来说,中国具有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才储备,适合工业制造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对各种层次人才的需求。中国我国劳动力的优势加速了国外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促进了出口的快速发展。从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受资源约束,中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出口大量增加。(表3)

5.从交易项目来看,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服务贸易连年逆差。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扩大,成为推动贸易顺差增加的最主要因素,1997年到2005年,货物贸易顺差绝对额都大于贸易顺差绝对额,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且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从1997年到2005年贸易顺差累计3880.8亿美元中,货物贸易累计顺差额4469.8亿美元,服务贸易却逆差589亿美元。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世界消费大国我国服务贸易额仅占世界服务贸易额的3%。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势部门等传统服务业上,而在全球贸易量最大的和首要的金融、保险、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服务行业,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二、当前我国外贸顺差的主要原因分析

近几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应该说,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主要经济体之间贸易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商品出口规模扩大的外部因素。而造成我国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原因则还有其他方面。

1.我国外贸顺差的宏观经济原因可以归结为由居民消费倾向偏低而导致的国内消费不足。决定一国贸易顺差额是否增加关键看该国的出口增速是否快于进口增速,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我国进口需求的扩大,使进口增速明显放缓。而抑制我国进口增速加快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国内投资需求受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抑制,生产市场进口需求上升乏力。其二是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

2.国际产业转移和由外资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而导致的工业部门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导致加工贸易顺差的原因之一。 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持续产业转移间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使贸易顺差持续扩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出口贸易方式一直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0%左右,这种现状与21世纪初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其他国家对我国的大量产业转移密切有关。其中以日本、韩国、东盟、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产业转移最为明显。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外资企业从母国或原地区进口原材料、中间品、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转移到我国加工制作, 然后将在我国制造出来的最终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而这种出口都全部被计入我国的出口,从而造成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

3.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外出口与国内销售的迅速增加推动了我国贸易顺差的迅速提高。依据中国海关的相关统计资料,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随着外商在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迅速增加,其国内销售额也迅速增加。据统计仅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的销售额近来每年都高达750亿美元以上,而目前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多属进口替代型企业,因而外商投资企业国内销售额的增加必然形成对我国进口的一定替代,扩大了我国的贸易顺差。

参考文献:

[1]蒲华林张捷:产品内分工与中美结构性贸易顺差[J].世界经济研究,2007(2)

[2]陈继勇刘威: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武汉金融2006(4)

[3]王维祥:论我国目前贸易顺差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

[4]钟宏姜雷光:如何看待今年以来不断扩大的外贸顺差[J].中国统计,2005 (10)

如何看待中韩贸易中韩国顺差现象 篇3

近年来, 韩国对华贸易一直保持顺差态势, 且大多数年份都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韩国贸易顺差增长过快, 已经成为影响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 韩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依旧集中在具有竞争优势的机电产品 (占比42.3%) 、有机化工产品 (10.4%) 、光学仪器类产品 (8.7%) 、矿物燃料类产品 (7.5%) 、塑料及其制品 (7.2%) 、机动车辆及其零部件 (4.5%) 和钢铁 (占比4.5%) 。其中,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率明显下滑, 从2005年的22.6%下降到10.3%, 该大类产品中的集成电路及微电子元件, 下跌7.7%;机动车辆及其零配件和钢铁出口均较上年下跌, 跌幅分别为2.1%和18.1%;矿物燃料类产品增长55.4% (2005年为20.4%) 。

从进口产品结构来看, 韩国从中国进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 (占比39%) 、钢铁及钢铁制品 (13.3%) 、服装类产品 (5.7%) 、矿物燃料 (4.5%) 、铝及其制品 (2.7%) 。其中, 机电产品进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增长率为31.4% (2005年为33.3%) 。韩国从中国进口增速显著的产品主要是铜及其制品和机动车辆及其零附件, 分别增长142.9%和74.7%。不过, 2005年增幅较大的谷物类产品本年度出现大幅下跌, 跌幅达52.5%。

二、韩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第一,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对韩国产品需求增加。

由于发展阶段不同, 韩中经济的互补性较强, 中国从韩方进口的主要是其具有竞争力的机电设备、精密仪器、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中国对韩国的资本品和中间品需求增加, 导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数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网数据统计整理得出

第二, 加工贸易方式的选择。

中国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韩国企业来中国投资设厂, 这些企业多采取加工贸易方式, 从韩国进口核心零部件, 在中国组装, 然后出口到韩国或其他第三国。因此, 韩中之间的贸易顺差一定程度上是产业转移所造成的。

第三, 贸易壁垒依然存在, 贸易摩擦和纠纷不断增加。

目前韩方规定对27种农产品和轻工产品征收高额进口调节关税, 其中有17种系主要或基本上从中国进口。如大蒜等农产品长期依赖从中国进口, 但其高关税 (大蒜关税30% ) 造成我国上述产品向韩出口十分困难。

三、2006年中韩贸易新情况分析

在2006年, 韩中贸易顺差出现下跌 (-10.2%) 。尤其是从表一中进出口的百分比得出, 中国对韩国的出口率保持在30%左右, 而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在中国整体进口额比率中不断下降, 预示中韩在未来进出口贸易是趋向于平衡的。

1.两国的比较优势的不同

据统计, 韩国对华出口商品中, 重化工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 汽车、金属制品及钢铁、船舶、化工产品等约占70% (如表二所示) ;中国对韩出口商品中, 纺织品、家具、旅游产品、鞋类、玩具等轻工业商品占40%左右, 纺织品仍为第一大出口商品。中国主要在劳动力密集型和土地密集型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韩国在技术和资本上具有比较优势。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数据库2007年数据整理

2.两国产业内贸易的特点是以垂直型贸易为主

目前, 我国的对外产业内贸易大体以垂直型为主, 但水平型发展较快。中韩之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数比较高, 已经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是,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显著, 尤其是化学类产品指数偏低, 机器设备类产品相对好些, 但总体上产业内贸易形式还是以垂直型为主。与韩国相比, 资本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我们还处于劣势, 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贸易结构。主要原因是:中国在一些IT产品、钢铁和化工类产品上的竞争力增强, 韩国对华该类产品出口增长率下降, 相反从中国的进口有所增加。

四、政策建议

1.改善我国的产业结构, 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合理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 引导和鼓励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差异化程度高的电子机械、通讯设备等生产的发展, 提高相关中间产品的品质和技术含量, 以关键部件的开发带动相关生产环节的发展, 这将有利于中国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就结构调整成本来说, 与产业内贸易相关的产业调整成本要比产业间贸易小得多, 改变产业内部的产出模式, 由劳动力再配置和资本重组引起的调整成本相对较小, 调整时间相对较短。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 对产业内部各生产环节进行合理调整, 鼓励中间产品差异化生产的发展, 实现产业内部的分工专业化, 对于我国来说同样也是现实可行的。

2.加大研发投入, 打造我国的品牌经济, 促进中韩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 我国与韩国的产业内贸易是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要形式的, 水平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 要缩短这种差距, 提升我国的分工水平, 保持我国的出口企业具有长期的生命力, 就必须要加大自主研发, 打造自己的品牌经济, 全力开发新产品, 更新产品技术, 提升产品质量、创出自己的名牌。

3.酝酿成立中韩经济合作委员会, 制定扩大经济合作的长期战略方针和规划

为避免无序竞争日益激化, 应在沟通和磋商的基础上来确定各自的产业发展政策, 通过开展协议性分工, 在每个产业内部侧重发展不同的产品, 以合作代替竞争, 将中国的基础理论研究优势与韩国的技术应用优势相结合, 大力发展互补性的技术贸易, 实现彼此间的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秦熠群, 金哲松.中韩产业贸易结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5 (3) .

[2]马常娥.中韩贸易逆差:状况、原因和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4 (5) .

贸易顺差现象分析 篇4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外部需求的下降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我国大额的贸易顺差成为很多国家的攻击点,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众多贸易摩擦案件的发生,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贸易顺差的大幅下降造成的经济波动,引起学者们关于如何看待和处理我国贸易顺差,我国下一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政策的热烈讨论。由于我国出口的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成本高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及我国巨额贸易顺差所引起的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案件,有些学者提出应该适度地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是否和我国的贸易顺差存在相关性,贸易顺差过大必然导致贸易摩擦的产生吗?带着这些疑问,本文分析了我国的贸易顺差的商品结构和贸易摩擦的商品类别,研究发现剔除初级产品等形成的贸易逆差,在我国贸易商品结构中,轻纺类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例不到25%,其他工业制成品(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例则高达75%左右。然而,与我国的贸易顺差商品结构不相对应的是,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纺织品、钢铁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这能否说明贸易顺差并不是引起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两者是否存在相关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如果贸易顺差不是引起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那么引起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我国贸易顺差的形成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跨国公司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重灾区”主要是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生产企业多是国内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那么贸易摩擦是否和企业的性质存在一定关系?针对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将分析企业性质、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我国政府制定具体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存在直接的关系,贸易摩擦和企业性质也有直接的联系,并提出两个假说;第三部分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第二部分所提出的两个假设;第四部分根据前文的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研究假设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在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关贸易摩擦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很多学者开始研究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要研究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需要深入地分析我国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的原因,探讨贸易顺差是否是导致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一)贸易顺差的形成原因分析

关于我国贸易顺差的发展,国内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存在大量贸易顺差是由于内需不足或者过度储蓄造成的,提出中国应该放弃“出口导向”发展战略,通过刺激内需来促进外贸平衡,改变中国经济发展对外需的过度依赖。二是认为中国外贸顺差是人民币币值低估的结果,建议通过人民币持续升值改变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的现状;三是认为中国贸易顺差是国际分工体系低端环节的加工贸易过度发展造成的。中国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阻碍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中国应该改变贸易政策,推动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升级,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四是认为中国的贸易顺差是国际分体系深化的结果,是由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决定的。

本文认为研究我国的贸易顺差需要从国际分工模式的转变以及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中寻找原因。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产品内分工的出现等,跨国公司通过海外直接投资的方式,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极大地增加了各国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相互联系,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借助跨国公司及其分支机构,通过建立以价值链为纽带的跨国生产体系(比如NIKE公司抓两头放中间的跨国生产体系,牢牢地掌控着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个环节,将其他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加工),使得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不同层次的国家都能够有机地纳入国际生产体系中。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尤其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建立全球生产体系,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的变化,使得一国贸易顺差中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为为主体的加工贸易比例不断上升。

我国大额贸易顺差的形成正是由于我国抓住国际分工体系深化的机遇,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采取优惠的政策措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到我国进行投资建厂,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从企业性质角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所占比例从2005年开始,一直保持在50%以上,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内需不足或储蓄过度、人民币估值过低等可以认为是我国贸易顺差引起的结果,但不是原因。所以,应该深入分析我国贸易顺差的商品结构,贸易顺差的构成,寻找我国贸易顺差产生的根本原因。片面地从表面分析我国的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会对我国政策取向产生一定的误导。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第一个命题。

命题一:我国的贸易顺差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结果,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上升存在密切的关系;是跨国公司为了在全球寻求最佳的资源配置,为了扩大自身的利润;是由我国的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并不是由于内需不足或者人民币币值低估的结果。因此,从企业性质的角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大额贸易顺差的重要推手,我国应该继续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积极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大量劳动力就业。

(二)贸易摩擦形成的原因分析

伴随着我国贸易顺差的大幅上升,贸易摩擦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严重制约障碍,重视和应对贸易摩擦成为我国当前贸易发展的重点。贸易摩擦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问题,而是涉及贸易双方国内甚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现状和制度以及企业性质等复杂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各国经济在摩擦和冲突中走向融合,各贸易国之间的摩擦具有不可避免性。

从深层分析,白树强(2009)认为导致目前贸易摩擦升温的主要因素有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产业结构的重构和趋同,及出口市场的集中及多边贸易体制的缺陷,关于贸易摩擦的形成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原因引起的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往往是国家间政治斗争的筹码,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治关系对于双边贸易合作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政治责任转嫁也是诱发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进口国的政府为了转移公众对经济低迷的不满,往往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而将责任推给产品的出口国(龚雯,2003)。二是经济利益引起的贸易摩擦。比如我国出口迅猛增长,出口市场过度集中,出口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初级产品、轻纺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国外相关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成为贸易摩擦的“矛头所向”。三是利益集团引起的贸易摩擦。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行业、劳工团体等利益集团通过赞助总统大选等方式,对国家的政治产生重要的影响,相关利益集团在历次贸易摩擦中都以各种手段推动政府部门制定有利于他们的贸易政策(比如美国针对中国的轮胎特保案)。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贸易摩擦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一国的出口对贸易国的利益和贸易商品结构构成了影响,而和贸易顺差的规模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两者并非成正比例的关系。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大额的贸易顺差引起了严重贸易摩擦,并没有从贸易摩擦形成的内在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我国遭受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占我国贸易顺差20%左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的占我国贸易顺差50%左右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遭受的贸易摩擦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提出第二个命题。

命题二:贸易顺差和贸易摩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贸易摩擦背后存在着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原因,比如国外为了保护本国的就业,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等等。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主要是国内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生产的初级产品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涉及到跨国公司的利益,针对资本密集型产品产生的贸易摩擦则较少。因此,从企业性质的角度分析,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国内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于利益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遭受的贸易摩擦则很少。

通过上文的分析,本文提出了贸易顺差是国际分工体系深化的结果和贸易顺差与贸易摩擦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两个命题。那么我国大额的贸易顺差是否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推动的国际分工深化的结果,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是否和企业性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将对上文提出的两个命题进行实证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顺差

按照出口企业的性质划分,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由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构成。为了证明本文论述的第一个命题,本文主要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经济水平一直保持稳步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顺差规模有了大幅上升,已连续14年列发展中国家及亚洲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首位,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流入国。外商直接投资利用额从1985年19.56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1 0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29 728亿美元,贸易顺差从1978年的-11.4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 954.6亿美元卢锋(2006)详细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贸易的影响,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工贸易是导致中国持续大量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有70%由外资企业和与外资相关的企业运作,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黄志刚(2009)通过构建一般均衡两国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被投资国的贸易顺差等的影响,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持续不断的大量流入会引起被投资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攀升。笔者曾经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双边贸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前文的叙述,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因此本文按照贸易方式划分,分别实证分析我国FDI与贸易顺差总额、加工贸易顺差和其他贸易顺差的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所得。

注:其中TR表示我国的贸易顺差总额,MT代表加工贸易贸易顺差,OT代表除了加工贸易以外其他贸易顺差。R2为方程的拟合优度,β为解释系数(相关系数)。

通过收集和整理我国利用外资和相关贸易顺差的数据,运用Eviews5.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见表1。方程1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贸易顺差总额之间的关系,方程2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加工贸易之间的关系,方程3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其他贸易之间的关系。通过表1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方程1的解释效果较好,各项指标均通过了检验。β系数为0.989695,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贸易顺差将上升0.989695个百分点,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顺差影响较大。方程2的DW值为0.164079,说明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正自相关性;β系数为2.622451,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加工贸易顺差将上升2.622451个百分点。这说明了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加工贸易贸易顺差不断上升的直接原因,在我国的巨额加工贸易顺差中,外商直接投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方程3的各项指标均没有通过统计检验,说明方程3的解释力较差,外商直接投资对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影响较小。因此,从企业性质角度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大额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加工贸易的影响非常大。

(二)贸易顺差与贸易摩擦

1995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13年成为全球贸易摩擦最大的受害国,而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纺织服装、鞋类产品和轻工产品等历来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国外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91起,其中反倾销立案调查51起、保障措施立案调查5起、纺织品特保35起。从涉案产品来看,位于前三位的是纺织品、轻工业品和化学工业品,总计占涉案产品的83%。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2008年全球新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占总数的35%和71%。据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21.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态势仍然在继续蔓延。

从资料可以看出,虽然中外贸易摩擦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比如在中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不断增多的同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也呈扩大化趋势;涉案产品范围不断扩大,涉及到一些医药类的产品,但是从贸易产品类别来看,贸易摩擦仍然主要集中在轻工、纺织、钢铁等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从贸易保护手段看,反倾销仍是对中国使用最多的贸易救济手段。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贸易顺差中轻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例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一直稳定在50%左右,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主导的制造业产品一直占较高的比例。如果剔除初级产品和化学品等形成的贸易逆差,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贸易顺差的比例大概在25%左右,其他工业制成品(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例一直维持在75%以上,其他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顺差额要远远大于我国贸易顺差总额。根据卢锋(2006)的研究结果,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占我国贸易顺差25%左右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这部分产品主要是由我国的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所生产。因此,我国的贸易摩擦和企业性质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不难发现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更多的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出发,为了促进本国就业,维护本国利益集团的利益。

四、简短结论

上文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是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是我国巨额贸易顺形成的主要推动力;我国遭受的贸易摩擦则和巨额贸易顺差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国外贸易保护主义背后的利益纽带是贸易摩擦的直接推手,贸易摩擦主要针对的是我国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利益纽带的关系,贸易摩擦针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则很低。

当前,我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长期以来我国坚持的外向型经济战略即依赖于林毅夫等人所强调的比较优势理论(1999),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我国应该继续维持现有的政策不变,进一步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解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要认真研究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现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采取合理的措施,调整出口的商品结构。

参考文献

[1]卢锋.外汇储备过万亿的深层根源与认识启示——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机遇和挑战[Z].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O.2006021.

[2]张二震,安礼伟.关于贸易顺差原因的理论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9(4).

[3]黄志刚.外商直接投资、贸易顺差和汇率[J].世界经济,2009(4).

[4]刘志彪,江静.长三角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路径与机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影响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因素分析 篇5

随着两国的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 由此引发的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反倾销反补贴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等方面的摩擦层出不穷。日益扩大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己经成为困扰中美经贸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从根本上认识中美贸易持续顺差成为解决和理顺中美贸易关系的一个关键点。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论述。

一、中国对美进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1. 中国对美出口的贸易结构

根据SITC的分类, 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四类产品: (1) 杂项制品。包括婴儿车、玩具、运动器材、鞋类、箱包、塑料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乐器及其零部件、钟表等。 (2) 机械及运输设备。该类产品为各种机械及运输设备, 包括家用电子设备、通讯设备、抽水机、电风扇、电子机械与仪表等。 (3) 按原料分类的额定产品。主要是轻纺产品、棉纺制品、纸箱版及纸制。 (4)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主要是煤炭、焦炭、有色金属等。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是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主要包括纺织品、服装、丝绸制品、鞋类以及玩具等。其原因在于中国拥有极为廉价的劳动力。据估计, 中国的平均工资只有美国、日本的3%左右, 低工资使中国的出口商品的成本低, 价格低, 从而具有较强的绝对比较优势, 与此同时, 这些产品所涉及的行业正是美国在其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不断减少或者逐渐放弃的行业, 而中国出口的低价产品刚好能满足美国市场的需求。

2. 中国对美进口的贸易结构

美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是以下四大类: (1) 机械及运输设备。特别是飞机及其零部件、工业机械、电子机械及设备、自动数据处理仪器、引擎与发动机、通讯设备、纺织机等。 (2) 化学及其有关产品。包括化肥、有机化学品、塑料、油漆、清漆等。 (3) 非食用原料。包括木材、棉纺纤维、人造纤维、纸浆头、原铜等。 (4)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动植物。包括肉及肉制品、乳品、蛋品、谷物及其制品, 之中绝大部分谷物是小麦。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多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商品, 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消费水平所限, 短期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较快地增加, 另一方面, 即使中国对此类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 但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以及至今的对华制裁措施, 极大地限制了美国对中国的出口。

二、中美贸易持续顺差的因素分析

1. 加工贸易占中国的半壁江山

加工贸易的总体规模大。据商务部统计, 2002年~2007年六年间, 加工贸易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近50%。其次, 加工贸易在产业和地域上相对集中。从产业来看, 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地域来看,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再次, 加工贸易的外资所占比例较大。当前, 中国加工贸易主要是外资主导下的出口导向型加工贸易。由于加工贸易的存在中国成了“世界的工厂”, 更好地便利了周边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把其经济体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对欧美出口摩擦较大的商品的加工组装工序转移到中国, 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 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 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因此, 亚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 也将其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贸易顺差转移给了中国。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不是中美两个国家的问题, 而是中国、美国以及东亚其他经济体三者之间的问题, 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造成了美国贸易逆差来源国转移到中国, 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分工的体现。

2. 产品内分工原理

由于在当代国际生产与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跨国公司微观经营战略的变化掀起了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浪潮,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转移的已不仅仅是不同的产业, 还包括价值链条上的不同生产环节。与此相对应, 国际分工格局以及贸易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产品内分工的条件下, 中国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 其在价值链的中间部分即组装部分, 需要密集使用劳动力资源的生产环节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 其在价值链两端即试制品开发和售后服务部分, 需要密集使用资本要素的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在产品内分工的条件下, 中美两国就不再各自生产相同的产品, 而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 中国从事该产品增值过程中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 而美国从事研发设计和营销售后等高附加值环节, 最后两国再通过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贸易来将增值过程的各个阶段链接起来。从这种情况看, 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中, 包含了很多美国自己生产的中间产品成分, 而中国在这一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加工工厂的作用。因此, 中美两国间的分工和贸易情况并不能以组装完的时点为基准的、按照原产地原则进行统计的数字来准确地表达, 中美两国间的贸易差额并没有统计数字表面看上去那么大。

3. 美国自身因素分析

首先, 在美国可以自由进口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 美国却对其国内企业向中国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设置了诸多限制。很显然, 美国的对华贸易限制制约了其比较优势的发挥。这种贸易的不对称, 无疑是导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 由于中美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 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 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显然, 不管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低, 生活必需品都是必须购买的。考虑到中美之间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异, 中国在生产这些产品上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 这就导致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 由于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比较低, 他们对美国生产的高端产品的需求却非常低。我们认为, 这种由于收入水平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最后, 美国的储蓄率偏低, 美国经济结构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 总投资与总储蓄的差额要用贸易差额平衡, 这就是贸易逆差和顺差的根源, 比如美国从1960年~1971年总储蓄大于总投资, 所以年年贸易顺差, 并表现为美国对外净投资和债券。而导致美国今年来储蓄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新经济泡沫带来的非理性繁荣刺激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

三、促进中美贸易平衡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1. 从产品内分工角度来看

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是因为在国际产品内分工条件下所形成的“东亚一中国一美国”三角形的分工和贸易形态, 即中国自东亚地区进口中间产品, 在国内加工装配后再将最终产品出口美国的局面。由于中美两国间缺乏“前向”联系, 从而使得中国进口自美国的中间产品的比重很小, 产品内贸易相对落后。

因此, 中国要积极创造有力条件, 吸引更多的美国跨国制造企业到中国来投资, 使得中国尽快加入到美国跨国制造企业的分工链条中去, 成为其产品内分工链条中美国的下端, 从而使中国可以从美国直接进口科技含量较高的中间产品。这样一来, 既可以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 又可以增强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纽带, 以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2. 推进我国出口产品市场的多样化

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 越来越苛刻, 近来发生的轮胎特保案是越演越烈,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 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 (3.4%~4.0%) 的基础上, 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这对我国外贸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这需要我们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合理运用世贸组织协议相关规则, 有理、有利、有节, 应对贸易伙伴的贸易补救措施, 切实保护我国对外贸易利益, 巩固发展传统大市场积极引导外商向有利于出口结构优化的方向投资。

3. 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目前, 我国与美国在出口商品结构上的差别, 已不再是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差别.而主要是传统制成品与高科技产品的差别, 是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差别。要发展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改善出口商品结构。由于我国出口市场集中, 出口产品的类型单一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占出口的比例比较低, 极有可能出现出口越多, 贸易条件越恶化, 进而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我们要不断提高出口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要采取基本平衡并略有盈余的贸易政策取向。

4. 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经常项目统计系统

在产品内分工与产品内贸易不断兴旺发展的国际背景下, 现行的以“物品跨境”和“原产地”为统计原则、以“报关登记”为数据采集方式的贸易统计体系, 把经过了两次甚至更多次重复统计的中间产品交易的总价值记录在最终生产商所在国的账下。这样就严重扭曲了国际商业活动的真实情况, 使得像中国这样的在国际产品内分工链条上从事加工装配环节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差额被严重高估, 成为国际贸易争端的牺牲品。

基于“所有权原则”的国际贸易统计体系正是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而产生, 在“所有权原则”下, 国际产品内分工链条中中间产品交易的重复计算问题就能够较好地被克服。

摘要: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 两国的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但同时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 中美贸易持续顺差己经成为困扰中美经贸关系顺利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 如何从根本上认识中美贸易持续顺差成为解决和理顺中美贸易关系的一个关键点。

关键词:贸易顺差,贸易结构,产品分工

参考文献

[1]张鸿:关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思考[J].国际贸易, 2005, (9)

[2]高越:产品内分工与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L].对外经贸实务, 2006, (2) :3~6

[3]何伟文:贸易不平衡不应该成为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 2007

[4]亢梅玲:中美贸易不平衡原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6, (4) :4~10

[5]刘莉万光彩:中美贸易不平衡探悉—一个基于所有权统计原则的视角[J].技术经济

贸易顺差现象分析 篇6

一、贸易顺差的理论基础

(一) 总供给与总需求、储蓄与投资分析框架

根据经济学原理, 一国总供给包括国内贸易品生产、贸易品进口和非贸易品生产, 总需求包括国内贸易品需求、贸易品出口和非贸易品需求。

首先, 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当总供给超过总需求,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产品出口增大, 并且超过进口, 一国出现贸易顺差;反之, 一国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其次, 当贸易品的生产超过贸易品的需求, 表明贸易品进口小于出口, 可能使一国出现贸易顺差;反之, 一国可能出现贸易逆差。最后, 当公共品的需求超过生产, 意味着贸易品的生产较大, 贸易品的生产超过了需求, 导致该国贸易出现顺差。同时, 公共品供给不足引起私人在公共品上的支出增多, 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减少,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引起该国出现贸易顺差;当公共品的生产超过需求, 导致贸易品生产不足引起贸易逆差。

总需求还可以表示为: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贸易差额, 国民储蓄=国民收入-消费-政府购买, 当总需求=国民收入, 贸易差额=储蓄-投资。当储蓄大于投资时, 表明该国消费不足, 国内产品过剩, 导致大量出口;另一方面, 高储蓄必然带来高投资, 而高投资加大了产品生产能力, 国内供给超过需求, 该国出现贸易顺差。

(二) 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论认为, 在各国生产要素存量一定的情况下, 一国将出口密集地使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即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将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将会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 在开放经济下, 某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个环节, 那么资本密集型环节在资源禀赋中资本比重较劳动大的国家完成, 劳动密集型环节在资源禀赋中劳动比重较资本大的国家完成。资本密集的经济体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在劳动密集的经济体里生产产品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 产品完成后再出口海外。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

(一) 我国贸易顺差的内因

1.居民储蓄偏高, 有效需求不足

中国居民储蓄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和预期收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 中青年龄段对储蓄的贡献要高于低龄和老龄段, 因其面临“上养老、下养小”的生活压力, 储蓄动机强。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居民的未来收支存在不确定性, 导致预防性储蓄居高。居民储蓄大量增加减弱即期消费需求, 表现为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并存,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国内产品需求萎缩, 进口减少, 出口大于进口, 形成贸易顺差。同时, 高储蓄率为高投资率提供资金保障, 促进大规模的生产能力扩张, 造成产能过剩局面, 产品供给大于需求, 引发出口大于进口, 贸易顺差过大。

2.贸易品供给过剩, 公共品供给不足

迫于全球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存在加速发展的压力, 政府将社会资源过多地用于贸易品的生产, 而公共品生产占用的资源较少。同时, 贸易品部门本身比公共品部门具有更高的技术进步率, 具有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其外资进入多于公共品部门, 市场竞争程度高。这样贸易品生产能力必然远远超过公共品, 导致贸易品生产严重超过公共品供给。在一国可利用资源总量一定的情况下, 这意味着贸易品的生产较大, 贸易品的生产超过了需求, 从而导致该国贸易顺差。同时, 公共品供给不足引起私人在公共品上的支出增多, 在其他方面的支出减少, 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引起该国出现贸易顺差。

3.劳动力资源优势

我国劳动力劳动力资源丰富, 价格低廉, 在国际贸易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同东南亚等在制造业产业结构上与我国有较大相似的国家相比, 我国在劳动力资源的绝对数量和质量层次上仍有优势。我国劳动力的优势加速了国外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 促进了出口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持续不断的国际产业转移, 加上国际贸易中对我国高端技术类产品出口的一些限制, 这样在我国贸易中占大多数的加工贸易继续推动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

(二) 我国贸易顺差的外因

1.国际产业转移加大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 引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转移。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同时, 劳动力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产业转移间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 特别是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较大加工贸易出口加大, 进而导致顺差扩大。同时, 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下, 对华外商直接投资增加。截至2006年初, 在华批准设立的外资企业达到552942个, 合同金额12856.74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224.2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 生产廉价产品, 打入国际市场, 获取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 增加贸易顺差。

2.国际市场需求旺盛

近几年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 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需求旺盛。2004~2007年, 世界经济增长率超过3.0%, 世界贸易增长率在6.0%以上。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旺盛。近几年, 在我国制造业基地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企业出口订单明显增加。随着我国出口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 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增强。目前, 我国超过50种机电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80%以上, 轻工产品占60%~70%, 纺织产品占30%。

二、我国对外贸易巨额顺差的消极影响

(一) 加剧贸易摩擦

我国外贸顺差持续增长, 特别是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顺差, 加剧了我国与他们之间的贸易摩擦。美国利用中国对美国大量贸易顺差向中国施加压力, 要求解决逆差问题。在表现形式上, 有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欧盟的外贸政策本身就具有保护性的特点, 加之其失业率较高, 它必然会采取严格的反倾销调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保护其内部产业发展。

(二) 加大贸易依存度

近几年, 我国国内需求严重不足, 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和技术革新的资金和动力, 进而影响经济持续发展。为保证经济正常稳定发展, 众多企业都依靠国际市场需求来维持企业的稳步发展。这种建立在出口导向基础之上的巨额贸易顺差, 说明我国贸易依存度加大。对外依存度过高, 使经济发展受制于外国资本, 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 出口结构难以调整, 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同时, 导致经济体脆弱性增强, 使其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三) 外汇储备攀高, 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

贸易顺差持续攀升, 使我国外汇储备急剧增长。2007年中国外汇储备达1.53万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债券, 一旦美元大幅度贬值, 投资就会出现巨额损失。同时, 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强大, 使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压力。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 造成了对人民币的净需求和美元的净供给, 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明显失衡, 强化了投机者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不仅影响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 而且可能引发国内资本外流, 损害我国金融安全, 影响经济稳定。

三、解决巨额贸易顺差的对策建议

(一) 注重内需型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 政府应刺激消费, 拉动生产, 鼓励企业增加对劳动力需求;提高中低群体收入水平, 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抑制盲目投资, 稳定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发展。同时, 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医疗、住房和教育等领域的改革, 提高广大低收入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和素质, 扩大有效需求。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减少人们的预防性储蓄, 扩大居民消费, 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

(二) 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模式

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 逐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 实现外贸均衡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提高货物贸易出口附加值的服务, 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逐步提高服务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开放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部门, 如旅游业、国际工程承包、劳务输出等, 逐步开放国内服务市场。优化加工贸易结构,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三) 合理利用外汇储备

调整外汇市场和外汇管理制度, 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 继续拓宽外汇储备投资领域, 逐步降低以美元计价资产的比重, 有效防范美元贬值带来的汇率风险;减少资本项目顺差和热钱流入, 继续审慎对待资本账户自由化, 防止资本账户顺差的过度积累;我国应避免过快推进资本账户可兑换, 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实行资本管制;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 积极探索更加有效运用储备资产的方式引入战略储备制度。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2007.

[2]张玉和.我国贸易顺差的结构分析及启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7, (6) .

[3]张家胜, 祁春节.我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 2007, (8) .

中国贸易顺差收窄的趋势性分析 篇7

2008年之前, 我国对外贸易一直持续快速增长, 贸易顺差也不断扩大 (见下表) 。金融危机爆发后, 2009年我国的进出口总值比2008年下降13.9%, 贸易顺差同比下降34.2%。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重新获得快速增长, 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34.7%。然而, 进出口的持续恢复增长并未带来贸易顺差的高速增长, 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 却同比减少6.4%。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 2011年一季度中国贸易逆差10.2亿美元, 这也是六年来中国首次出现季度贸易逆差。

数据来源:根据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统计数据整理得出。

从下图可以看出, 我国贸易顺差持续收窄的趋势在2009年就开始显现。2008年顺差达到峰值后, 2009、2010年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金融危机爆发后, 实现进出口贸易平衡成为我国外贸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对外贸易总体转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2 贸易顺差收窄的原因分析

2.1 国内需求显著好于外需, 内需增长强劲促进口快速增长

2010年我国进口增速显著高于出口增速, 反映国内需求旺盛, 扩大进口效应开始显现。一方面, 我国基础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能源资源类产品和仪器设备的进口, 全年进口机电产品6603.1亿美元, 增长34.4%;另一方面, 我国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进口, 2010年我国进口汽车81万辆, 增长93.4%。然而, 欧债危机拖累了我国的出口。发达国家的高债务率和财政赤字率使其内需处于紧缩状态, 我国出口面临的是全球需求缩水。因此, 我国内需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外需, 是造成贸易顺差收窄的主要原因。

2.2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2010年, 中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和价格较大幅度上涨, 其中进口铁矿砂6.2亿吨, 进口均价为每吨128.4美元, 上涨60.6%;进口大豆5480万吨, 增加28.8%。2010年年初国际原油价格为70美元/桶左右, 目前已上升到大约120美元/桶, 涨幅约70%。大宗商品价格和数量上涨使得进口金额增加, CPI上升提高了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抑制出口, 进而导致了贸易顺差的减少。

2.3 国内用工荒及工资上涨增加企业出口成本

2010年以来, 很多地方大幅提高月最低工资标准, 用工成本水涨船高。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紧张情况, 尤其在出口较为集中、加工贸易密集的东南沿海地区, 劳动力缺口呈现扩大趋势, 仅珠三角地区缺工就超过200万人。部分出口企业由于劳动力短缺不敢承接外贸订单, 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

2.4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

由于欧美经济复苏的脆弱性, 失业率居高不下, 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案件仍不断发生。在2010年全球新启动的15项贸易保护政策中, 针对中国商品的占10项, 比例高达67%。巴西启动针对中国产鞋类商品的贸易保护措施, 印度、加拿大、土耳其、美国等国家针对不同中国商品, 实行了贸易措施。其中, 加拿大和美国都各对一项中国商品实行了比较严厉的“报复税”政策。2010年年初, 美国商务部裁定, 对从中国进口的金属丝网托盘征收43%到289%的反倾销税;欧盟对中国的三聚氰胺和优质涂装纸发起反倾销调查;阿根廷、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对中国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面对日益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我国的出口贸易境况更加严峻。

3 结论和趋势预测

作为一国进口和出口的差额, 贸易顺差的走势同时受到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由于国际上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受利比亚战争影响出现持续上升的状况,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可能进一步深化, 世界经济恢复仍存在不确定性。整体上看, 我国内需增长速度仍然显著高于外需, 贸易顺差难以继续保持明显增长。但在我国大多数制造业领域仍具有比较明显的比较优势的大背景下, 我国贸易顺差在短期内大幅下降甚至转为逆差的可能性很小, 一季度的逆差只是季节性的, 2011年我国贸易仍将保持顺差, 但顺差的规模可能较2010年略有下降。

2011年我国外贸总的政策指导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十二五”规划的有关条款, 也暗示中国已经放弃了“奖出限进”的老思路, 外贸政策正在出现实质性的改变, 将更加侧重于进口。“十二五”期间, 中国整个贸易形势就是从贸易顺差走向贸易平衡, 这对中国是有利的。过去中国长期追求贸易顺差, 但由此导致外汇储备不断增多, 进而使得外汇占款增加、国内商品价格攀升并引发通胀等问题。中国贸易顺差收窄将缓解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 对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将发挥一定作用。因此, 中国贸易顺差减少不是临时性的, 而是趋势性的, 我国外贸顺差规模将逐步收窄, 对外贸易发展趋于基本平衡。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 但贸易顺差却在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 顺差额不断减少。本文对贸易顺差收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得出结论和趋势预测。我国外贸顺差规模将逐步收窄, 对外贸易转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贸易顺差,收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旭, 李大伟.2010年我国外贸发展回顾与2011年走势分析[J].中国经贸, 2010 (12) :19-21.

[2]张燕生.中国贸易顺差减少是趋势.中国证券报[N].2010-6-5.

贸易顺差现象分析 篇8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中美贸易顺差

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好几年, 最近达到一个小高峰。美国普遍认为人民币存在低估的情况, 并因为人民币的低估, 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国际贸易利益, 这是不公平的。美国坚持人民币升值, 可以解决中美之间巨额的贸易差额。而中国则持有相反的意见, 不认为人民币存在低估, 更是否认人民币升值可以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问题。

人民币升值是否能够真正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 从而解决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吗?通过整理汇改以来的相关数据, 建立实证模型可以说明。

一、数据来源

许多学者对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顺差之间的实证分析数据从2005年之前开始, 而我国于2005年7月进行了汇率制度的改革, 我国从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变为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兑美元于当日出现了升值, 并至今日, 人民币兑美元出现典型的升值趋势。因此, 汇改之前的汇率数据无法很好地进行模拟解释, 故本文所采用的是2005年汇改之后的数据, 2005年四季度到2010年一季度的季度数据。

中美贸易顺差CMS:根据中国海关署的月度数据统计整理所得, 以亿美元为单位;

人民币兑美元的间接标价汇率HL: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交易日中间价, 以季节交易日取平均值;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CGDP:来源于中国统计局网站, 以2005年一季度为基期消除物价变动引起的数值变化, 并根据季度的汇率中间价折算成以亿美元为单位;

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AGDP:来源于个人图书馆, 并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局的CPI折算成以2005年一季度为基期的季度值, 以亿美元为单位。

二、实证分析

作为时间序列, 容易引起异方差, 因此先取对数, 并依次命名为LNCM、LNHL、LNCG、LNAG。

在进行协整分析前, 对全部变量的单整进行ADF检验。利用EVIEWS5.0得到如下结果:

注:检验形式中, C为常数项, T为趋势项, L为滞后项;Δ表示变量一阶差分;*、**、***分别表示显著水平为1%、5%、10%的临界值。

检验结果显示, 仅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顺差存在一阶差分, 汇率存在二阶差分, 其ADF统计值明显小于临界值, 通过了检验。

用OLS法估计, 得到回归方程, 如下:

LNCM=-2.917307468+1.342711367*LNHL+0.6128348948*LNCG+0.05914740974*LNAG

t统计量: (-0.687008) (1.360836) (2.298757) (0.827442)

R-squared=0.694824

作为截面数据, 模型的拟合度不高, 但是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使用残差序列进行ADF检验, 结果如下:

这表明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LNCM=-2.917307468+1.342711367*LNHL+0.6128348948*LNCG+0.05914740974*LNAG

协整关系表明, 人民币间接汇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 即人民币升值1%, 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减少1.3%;中国经济增长1%, 中美顺差增加0.16%;美国经济增长1%, 中美顺差增长0.059%。从长期的协整方程来看, 中国国民经济和美国国民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有不断扩大的作用。而人民币升值则可以降低贸易顺差。这与传统的汇率理论相一致。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较为明显。

三、实证分析结论及建议

首先, 从长期的协整关系上看, 人民币的升值的确有利于解决中美两国之间巨额的贸易顺差问题, 即人民币升值在长期内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美贸易顺差。但是根据国际贸易中的汇率理论, 人民币升值, 美元相对贬值, 短期内对降低中美贸易顺差的作用不显著, 甚至可能导致J曲线效应的出现。也就是说, 短期内可能由于价格变化快于量的变化, 导致中美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

其次, 从长期的协整方程式也可以看出美国GDP的增长对中美之间贸易顺差存在正面的拉动作用, 只是其影响比较小。这说明, 要解决中美两国之间的巨额贸易差额问题, 不仅仅是中国需要做出努力, 美国也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

再次, 通过比较系数可以发现, 长期而言, 美国经济增长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差额的影响较之于中国要小得多。根据国际贸易理论, 经济增长引起对进口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中国经济增速高于美国, 中国进口需求量的增速应当高于对美出口产品的增速, 从而中美之间的贸易顺差应当下降。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其原因在于美国对我国采取的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对美国的进口, 使得中国难以单方面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

根据实证分析结论, 笔者认为对于中美贸易巨额顺差问题, 主要是中美贸易结构失衡造成的。

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多为来料加工型,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成本低, 附加值低, 且中国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大。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来料加工企业的原材料的进口成本下降, 这样可以降低出口产品的定价, 来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 从而保持了中国的出口规模。

而中国希望从美国进口的高新技术以及高技术产品, 一直以来受到美国非常明显的歧视性出口管制。这导致中国从美国的进口难以快速增长。

进口规模受控和出口规模的逐步增长, 这导致了中美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要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 必须改变中美贸易结构, 中国要不断优化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 促进企业升级, 从低端的加工型企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化, 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核心竞争实力。而美国应该放松管制, 降低出口产品门槛, 有效促进中美之间的贸易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敬水.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 2007, (1) , 13-18.

[2]姜波克,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曹瑜.汇率制度改革以来实际汇率升值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8, (7) .

[4]张海森, 郑建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9, (9) .

上一篇:北京大理岩论文下一篇:重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