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贸易现状分析

2024-08-04

粮食贸易现状分析(精选4篇)

粮食贸易现状分析 篇1

随着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强, 中国粮食贸易的大门正逐步向国际市场打开。而当前世界粮食供需状况几乎趋于平衡水平, 并呈现同步稳定增长的趋势。就中国而言, 不仅在世界粮食供给和需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的作用, 而且又间接地影响他国粮食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由于粮食是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 对于土地丰富、资本充裕、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将粮食对外贸易发展为本国的比较优势, 对改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就业去向是非常有利的。譬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粮食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中占相当大的比例。而我国自加入WTO后, 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基本上实现了贸易自由化, 我国粮食市场的大门已成功向国际市场开启, 并成为国际粮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我国有必要在享受WTO带来收益的同时, 也要适时适度地做好防护WTO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为我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粮食贸易新秩序做好准备。

一、中国粮食现存安全问题

首先,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实施粮食安全战略的核心是自给自足。一方面, 由于改革开放和加入WTO, 我国自由化贸易程度急剧加强导致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进而使粮食需求加速攀升;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耕地资源稀缺, 也就决定了我国在粮食生产领域不可能拥有比较优势。另一方面, 尽管在国际贸易中粮食贸易所占比例较小, 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食产业, 在粮食供给安全及国家政局稳定中占据决定性的地位。

其次, 中国以稀缺的土地资源, 养活了世界上近1/3的人口, 对我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也就愈加突出。因此, 必须增加粮食安全进口和粮食安全储备。所谓安全, 一有广泛的供应来源, 二是质量有保证, 三是数量有保证, 四是价格合理。现阶段, 大多数国家对粮食贸易不够重视, 就我国而言, 粮食贸易自始至终被作为弱质产业来对待。再加上粮食价格不稳定, 粮食流动性较低, 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其他作物替代部分粮食生产, 进口范围狭小。

最后, 国际粮食贸易产品结构发生相当大的变化, 粮食贸易比重在逐渐下降, 尤其是小麦和玉米的贸易量下降比较明显。国际粮食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变化, 粮食价格扭曲现象必将引起国际粮食贸易者的恐慌, 但从目前状况来看, 粮食价格在长期内必然上涨。随着各国粮食市场的对外开放, 整个世界粮食市场也必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瓶, 粮食市场的失衡会得到应有的缓冲。面对这样一个实现自由化贸易的时机, 我国有必要深入国际粮食市场进行粮食安全调查分析, 适时调整我国农业生产及贸易结构, 消除粮食贸易政策滞后性带来的弊端。

二、我国加入WTO以来粮食贸易状况

研究表明, 我国近几年粮食贸易已转向净进口, 进口变化幅度不是特别明显。中国粮食自给率从2004年以来均处于安全水平 (>95%) , 说明了我国粮食贸易现阶段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因为我国不仅是粮食主产国, 也是贸易大国。相比之下, 国内粮食产量、需求量与国外粮食进口量没有形成固定的比例关系, 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力度及依赖程度都没有发挥主导的作用, 而国际粮食贸易市场环境却指引着我国粮食市场的改善、开放和利用。首先, 加入WTO后, 我国将失去所有农产品的非关税手段, 只能利用关税来保护国内市场的安全, 这对我国市场准入的宏观调控是不利的。其次, 我国现在还不能够将原有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合法的转化为关税保护措施, 因此我国也就不能使用WTO规定的关税化手段, 对我国的粮食贸易安全也就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 为追求过高的粮食自给率, 必然出现为了扩大粮食生产和追求粮食高产而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环境的现象, 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 这种方式会危及我国农业及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国家及人民的利益也会造成危害。这不符合对外开放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为确保我国粮食贸易安全, 任何闭关锁国的寻求自身粮食安全做法都是不安全、不现实的。

我国粮食进口波动主要取决于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两个因素。也就是说, 粮食进口波动同本国的资源禀赋与贸易壁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一, 我国的自然条件直接制约着我国耕地资源的比较优势或比较劣势;我国的粮食生产政策以及价格直接影响着我国粮食供给量的大小, 进而间接地决定了粮食进口的波动水平。其二, 粮食进口安全面临着贸易结构单一, 贸易国别范围基本固定, 关税、配额、政府补贴等非关税壁垒的诸多问题。因此, 我国粮食贸易从根本上源于贸易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贸易规则的不完善、相关贸易法律的空白、国际政治强权的干涉等因素。

三、我国粮食贸易安全应对策略

从我国基本国情分析,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落后, 生产成本较高, 生产效率低下, 粮食产出不稳定, 我国粮食安全暂时还得不到确切的保障。粮食生产方式亟待改进。政府应当制定适时的粮食生产保护政策, 以确保粮食供应有备无患。

首先, 刺激生产, 拉动内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 在粮食供给和需求方面还未发挥应有的潜力。其次, 由于粮食在流通环节的缓冲能力较低, 应当适度增加国内粮食储备, 确保合理的粮食自给率。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 适当增加粮食进口, 这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的、经济的、有效的选择。我国土地资源匮乏, 为缓解资源短缺压力, 灵活调节粮食进出口比例, 扩大粮食贸易国范围, 降低粮食安全的资源供给成本, 分散粮食进口风险, 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最后, 对粮食安全做好防御措施, 做到早检测早预防,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的有利条件实现国内供需平衡, 并借鉴别国相关贸易经验, 合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国家利益。

同时, 积极改善我国粮食安全贸易环境, 为我国粮食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我国加入WTO取得了最惠国待遇, 减少其他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非关税限制等不公平待遇, 从而增强我国在国际粮食安全贸易上的地位。实现粮食安全贸易多边化有利于实现出口多元化, 增加粮食进口数量并扩大我国粮食出口贸易在世界范围的分布。

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 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收入水平上升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 对粮食需求量的要求必将有增无减,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粮食进口必然增加。由于我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我们不仅可以很容易地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所需的粮食, 同时随着我国的粮食出口冲破以往以亚洲为主的地域限制, 我国粮食出口的市场道路注定越走越宽广。

适时调整我国农业生产及贸易结构, 优先选择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提高粮食安全出口竞争力。同时, 适应国际市场的粮食安全需要, 使我国粮食打入并占领国际市场。必须按国际粮食市场的要求和国际质量的标准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产品质量和档次等, 使我国农业结构得到优化, 从而进一步适应国内和国际粮食贸易市场要求, 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相关建议

从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出发, 首先对国内粮食生产进行扶持与补贴。然后通过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对粮食贸易进行限制, 将世界粮食市场和本国粮食市场分离开来, 要对粮食出口给以大量的补贴。

粮食安全进出口、粮食储备, 粮食监测要统筹兼顾;适时调整配额、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政策, 提高土地产出率, 使人口增长同粮食供需保持同等步伐, 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相关贸易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形象, 确保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培养一批具备法律知识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 使相对稀缺的人力资源化劣势为优势。

摘要: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 我国在粮食贸易不具备比较优势, 而且国际贸易市场还不能为我们充分利用, 贸易伙伴范围狭小, 在国际贸易农产品安全纠纷案中, 我国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因此, 建立健全相关贸易法律体系, 培养具备法律知识的贸易人才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中国,粮食安全,贸易自由化,WTO

参考文献

[1]朱晶, 钟普宁.从粮食生产波动的国际比较看我国利用世界市场稳定国内供应的可行性[J].国际贸易问题, 2000, (4) .

[2]周力, 周立恒.国际粮食市场的可依赖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0, (7) .

[3]褚庆全, 李立军, 马红波.实现未来我国粮食安全的粮食贸易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 (2) .

[4]尤利群.WTO粮食国际贸易争端的起因与利益影响[J].经济问题, 2009, (11) .

[5]刘永胜, 张淑荣, 兰德平.入世以来我国粮食贸易与粮食安全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 2010, (8) .

粮食贸易现状分析 篇2

近期,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调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暗示要求人民币升值;3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公开撰文批评人民币机制;4月美国130多国会议员又联名上书美商务部和财政部,要求对中国施压迫使人民币升值。面对各种呼声,我们不禁要问,人民币汇率真的需要升值吗?如果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具有特殊性质的商品——粮食的出口贸易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汇率影响国际贸易的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理论在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中能得到证实吗?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说

假说一: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呈反向相关关系。根据一般原理,人民币汇率升值,粮食的出口将减少;人民币汇率贬值,粮食出口将增加。本研究将借用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数据,与中国粮食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验证上述假说。

假说二: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将表现出阶段性。由于粮食的生产周期较长,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粮食的国际贸易合同一般在产品交付的前一年即已签订,这就意味着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滞后期要达到二年的时间。本研究将通过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设定人民币汇率的滞后变量(滞后2期),与中国粮食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来验证上述假说。如果这一假说正确,就能说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影响的滞后效应是存在的,进而为确定人民币汇率走势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未来影响提供依据。

(二)模型构建

1. 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验证假说一。

根据假说一,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呈反向相关关系,由此建立中国粮食出口额(EXt)与人民币汇率变动(Rt)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以下回归估计方程:

2. 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验证假说二。

根据假说二,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不一样,由于粮食的生产周期为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粮食进出口合同的签订一般在交付的前一年,所以笔者将上述模型中的人民币汇率滞后2期(Rt-2),分析中国粮食出口额受人民币汇率变动滞后效应的影响程度,建立以下回归估计方程:

3. 变量的选择与模型的修正。

(1)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与消费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政策供给的角度看,中国于1985年开始对出口贸易实行退税优惠,这对中国粮食的出口产生了影响,为了与该政策相吻合,笔者将出口退税率(D)作为自变量考虑在模型之中;从需求的国家层面看,粮食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粮食的出口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笔者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代表(G)将中国粮食消费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引入模型之中,则(2)式可以变换为:

(2)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随着发达国家对粮食技术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粮食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张亚斌等,2003)。国内粮食和食品的出口地位在不断下降,1980年中国粮食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17.22%,2003年的比例降到了4.89%。这其中有结构变迁的因素,但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粮食出口的负面影响很大。

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定性变量,因此在模型中有必要引入一个虚拟变量(T)来衡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影响,则(3)式可变换为: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1992—2009年的人民币汇率(包括当期的实际有效汇率和滞后2期的名义汇率,均以1997年为100)与中国出口退税率(%)、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万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同中国粮食出口贸易额(百万美元)进行回归分析,样本的选取主要考虑到中国从1985年才开始对出口实行退税优惠。

粮食出口贸易额数据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人民币名义汇率数据来自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数据来自金俊峰的研究,并经笔者计算获得;各年份出口退税率数据来自商务部网站,并经笔者计算获得;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来自李鹏伟的研究;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来自张亚斌等的研究。

四、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3.1通过对中国1992—2009年粮食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如下两个结果:

滞后2期的的人民币汇率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每个估计的回归系数,包括常数项,至少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5%的t检验,而且对该方程的F检验也非常显著,这表明模型的线性关系较强,调整后的R2也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DW值表明模型无正的一阶序列相关迹象。

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程度反映在当期的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上(-5 109万美元)比反映在滞后2期的名义汇率的影响上(-1 069万美元)更为明显,出口退税率、消费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粮食出口的影响都非常强烈。

五、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以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等数据为基础的研究结果表明,假说一和假说二都成立,即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呈反向相关关系、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不一样,这也进一步验证了J曲线效应理论的正确性。

就人民币汇率而言,滞后2期的人民币名义汇率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不如当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影响大,这表明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而非官方名义汇率,才是影响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重要原因。而人民币官方名义汇率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而实际有效汇率对粮食出口贸易的影响并不明显。从这个意义上看,就促进中国粮食出口贸易而言,官方的名义汇率应该朝着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方向走。

参考文献

[1]孔祥智,李圣军.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6).

[2]陈文汉.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影响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11).

[3]王捧.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业的利弊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4]苑林娅.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中国经贸导刊,2005,(7).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篇3

1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现状

1.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况

近30年来,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尤其近10年更是增幅较快, 具体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 2006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1000万hm2, 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87.7%, 到201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1350万hm2,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95%。2013年与1983年相比, 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1.7倍,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了1.9倍。

1.2 粮食产量变化情况

30年来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较大, 1983年粮食产量为1550万t, 到2010年粮食产量超过5000万t, 2013年超过6000万t, 具体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 30年来,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1983~1999年, 产量增加了1525万t;1999~2003年, 粮食产量呈波状起伏;2004年之后, 粮食产量逐年稳定增长。2013年与1983年相比, 粮食产量增加了3.9倍。

1.3 四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情况

自1983年以来, 黑龙江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由于播种面积的变化, 产量之间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具体如图3、图4所示。

从图3、图4可以看出, 30年来, 黑龙江省四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13年与1983年相比, 水稻播种面积增加了16.4倍, 产量增加了24.3倍;玉米播种面积增加了4.3倍, 产量增加了6.9倍;小麦的播种面积及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且下降幅度较大, 播种面积减少了91.8%, 产量减少了91.4%;大豆播种面积基本呈波状起伏, 在2009年大豆播种面积达到最高峰, 是1983年大豆播种面积的2.9倍, 之后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大豆产量并不是与播种面积同步增减的, 产量在2005年达到最高峰, 是1983年大豆产量的3.1倍, 近几年大豆产量呈整体下降趋势。

2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 水资源调控能力差, 大型灌区配套设施不完善, 自然灾害发生时, 难以发挥作用。如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增长幅度缓慢, 2000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1.78%, 2012年为35.07%。2000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9.6%, 2012年为56.7%。作为农业大省, 黑龙江省有效灌溉面积与全国平均有效灌溉面积有一定的差距。

2.2 耕地质量逐年下降, 农作物品质问题突出, 单产提高困难

由于耕地土壤肥力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特别是有机质含量下降尤为严重, 而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 造成土壤板结、耕作层面浅, 蓄水保肥能力差、不耐旱, 病虫害发生频繁, 单产难以提高。如黑龙江省水稻在2000年单产达到6489kg/hm2, 2012年为7072kg/hm2, 12年间单产增加了583kg/hm2;而玉米、大豆单产近几年还略有下降趋势, 均低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

2.3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短缺严重

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增加, 但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增长缓慢, 2000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失面积的比重为24%, 2012年为26%。全省农业用水总量逐年增加, 如2003年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9.7%, 到2012年达到82.2%。随着黑龙江省湿地面积的减少及对大批中低产田进行连片的“旱改水”开发, 水资源短缺状况日益严重。另外, 城市居民及工业用水量的大幅增加, 工业污水及生活废水也随之增加, 使黑龙江省主要江河的污染十分严重, 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3 黑龙江省粮食持续稳定生产的对策建议

3.1 切实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 有效利用耕地

一是实行严格的耕地管理制度。近年来, 在国家加大生态退耕力度的情况下, 耕地面积下降较多。但从长远看, 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必须坚持保护耕地。二是切实保护耕地质量。对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破坏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依照有关规定, 予以制止, 并给予处罚。三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中低产田耕地的生产能力, 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点之一。应大力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 引导农民多施用农家肥, 增加土壤有机质。

3.2 合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保护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是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稳定的关键。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近年来稳中有升, 目前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已接近1500万hm2。2012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54%, 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12.7%, 小麦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1.7%, 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玉米播种面积18.9%, 大豆播种面积占全国豆类播种面积26.8%。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是优势主导产业, 应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结构, 在充分发挥优势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 要稳定提高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

3.3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物质装备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自然灾害一直是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应加强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加快水库除险加固, 搞好大中型灌区建设以及节水灌溉项目建设, 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提升粮食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黑龙江省的农垦系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而全省整体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低, 2012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仅占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4.4%。应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 对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给予补贴和扶持。

3.4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一是做好退耕还林, 增加森林覆盖率, 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天然氧吧的生态功能。二是加大防护林体系和防沙治沙等荒漠治理建设, 发挥森林等植被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生态服务功能。三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建立水资源调控体系。黑龙江省洪涝灾害、干旱缺水等问题仍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干旱缺水问题尤为严重, 2010年全省农业旱灾成灾面积占农业成灾面积的比例为79.66%。应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 同时确保生态用水。

3.5 充分发挥垦区粮食生产优势, 大力推进粮食加工转化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其中垦区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垦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9.3%, 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35.3%。首先要发挥垦区的科技示范作用和产业带动作用, 同时利用垦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建设大型灌区, 增加灌溉面积。二是加快垦区粮食生产标准化进程, 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三是加快垦区企业改革步伐, 按照股份制、集团化、产业化的思路建立现代农业企业, 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企业, 增强粮食加工转化能力, 延长产业链, 提高粮食生产附加产值。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

粮食贸易现状分析 篇4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最新估算, 2010年全球小麦减产近5%, 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小麦都在减产, 而大麦主产区欧洲减产了近23%。中国的情况同样并不乐观, 气候的异常变化、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频繁波动, 这些都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那么, 中国的粮食安全现状究竟如何?新形势下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粮食政策?本文根据国际上判断粮食安全的常用指标及我国粮食生产的历史数据, 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思路, 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实践选择提供参考。

二、概念界定与数据说明

对我国粮食总量安全现状进行判断, 首先应该对粮食、粮食总量安全和评判粮食总量安全的各项指标进行界定与说明。

1.粮食。

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为了方便数据获取, 本文所指的粮食依照两种标准, 即狭义上的粮食和广义上的粮食。狭义的粮食是指谷物类。广义的粮食是指谷物、豆类、薯类。广义的粮食概念是当前在我国通行的一种解释, 也是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粮食产量概念基本一致的解释。本文在研究国内粮食问题时, 采用广义的粮食概念, 即采用从1953年起由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粮食产量的概念。在研究粮食安全内涵、引用国外数据、确定国内粮食自给率、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研究时, 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谷物”作为粮食的定义, 即狭义的粮食。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的粮食概念, 谷物主要有小麦、粗粮、稻谷。粗粮包括玉米、大麦、高粱等。FAO每年公布世界“谷物”总产量时, 由于我国习惯上常译成世界“粮食”总产量。所以, 当与“世界粮食总产量”进行比较时, 我国广义上的粮食总产量中应剔除豆类和薯类的产量, 这样统计口径一致, 才有可比性。

2.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有至少两种内涵不同的表述。一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安全问题, 即粮食总量安全问题, 它主要指一国的粮食总供给能否满足总需求的问题。与之相对应的是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问题, 即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大会提出的“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富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安全不仅包含了粮食的总量安全, 还包含了粮食的可获性、食品质量和营养方面的安全。

3.评判粮食总量安全的各项指标。

国际上常用的衡量国家粮食总量安全的指标有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国家粮食储备率、生产波动情况、技术进步趋势及供需状况 (包括进口粮食的可能性) 等。粮食自给率=1-粮食净进口量/ (粮食生产量+粮食净进口量) , 粮食净进口量为粮食进口与出口的差额;关于人均粮食占有量的安全标准, 本文采用人均拥有粮食400公斤为安全, 人均拥有粮食370公斤为基本安全。国家粮食储备率= (St/Ct+1) *100%, 式中, St表示第t年粮食结转库存量, Ct+1表示t+1年预计粮食消费量;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是指某年实际粮食产量与该年用时间序列资料计算的趋势产量之比。

三、我国粮食总量安全现状分析

1.粮食自给率。

从净进口的绝对值来看, 1997~2005年中国粮食净进口累计5124.6万吨, 从中国广义粮食的统计口径来看, 粮食产不足需, 要依靠国外进口才能保持供需平衡。但是, 这种净进口主要由大豆造成, 9年累计净进口11123.7万吨大豆, 期间全为净进口。虽然同期小麦和大麦也全为净进口, 累计净进口分别为1052.5万吨和1656万吨, 玉米和稻谷又全为净出口, 累计净出口分别为7081.6万吨和1532.2万吨。综合小麦、大麦、玉米和稻谷4种谷物9年累计净出口5853.4万吨, 除了2004年谷物为净进口外, 其余8年均为净出口 (见下表1) 。

在国际上, 粮食自给率参考值是按谷物类粮食确定的, 即按狭义的粮食确定, 不含豆类、薯类作物。按照国际通用标准,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水平多年高于100%, 按目前的供需状况向后推算, 在中长期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仍不会低于95%, 处于很高的安全水平。

注:负值表示净出口;谷物为稻谷、小麦、玉米和大麦合计。薯类不属于谷物, 而且1997年以后无进出口贸易, 忽略不计。资料来源:参见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6》,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9月版;聂振邦, 《2007中国粮食发展报告》, 经作者整理计算得来。

2.人均粮食占有量。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认为, 一个国家人均粮食年占有量达400公斤为安全, 低于400公斤可能会危及粮食安全。胡守溢根据中国国民的人口比例、劳动人口的体力消耗程度、膳食营养标准、食物结构、营养热能关系及实际消费习惯等因素, 加权平均计算得到一个经验数据, 即中国人均年占有粮食的最低安全保障为370公斤。[1]因此, 本文采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为安全线, 人均占有粮食370公斤为基本安全线, 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为温饱线。

注:人均粮食占有量2008年、2009年人口按13.5亿计算。1978年后的数据部分来自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1979年~1984年用总产量除总人口近似得到。

1990年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为393.1公斤, 到1996年创下人均产量414.4公斤的历史纪录。此后, 受粮食产量回落和人口增加影响, 人均占有量也逐年下滑, 到2000年下降为366.1公斤, 2003年下降为334公斤左右, 低于350公斤的温饱消费临界线,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下降, 而是当时国家储粮太多, 财政压力过大, 从而政策调整使总产量达到周期性低点, 这是市场对于价格的正常反应。并不能说明我国的粮食安全出现了严重问题。此后受政策拉动便止跌回升, 超过基本安全线370公斤, 并连续多年维持在380公斤以上。

3.国家粮食储备率。

一国粮食储备水平反映了该国抵御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 通常用粮食储备率来衡量。按照FAO提出的确保全球粮食安全的最低储备水平为:世界谷物的储备量至少要达到世界谷物需求量的17%~18%。其中, 周转储备占12%, 后备储备占5%~6%。据专家估计,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粮食储备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50年代年均14.6%, 60年代年均13.3%, 70年代年均14.7%, 80年代年均20.2%, 90年代年均34.8%, 近年来粮食储备率在40%之上。[2]可见我国的储备率远高于FAO的标准。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4月初曾公开表示, 我国粮食库存充裕, 约有1.5亿吨~2亿吨, 按照5亿吨的消费总量, 这样的库存比例高达30%~40%, 是FAO建议比例17%~18%的2倍。李克强副总理在2009年10月9号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4508亿斤, 账实相符率99.7%, 质量抽样合格率97.1%, 粮食库存十分充裕。

4.中国中长期进口粮食的可获性。

按中国人口高峰的14.5亿人计算, 若人均消费为380公斤, 达到100%自给率安全状态时, 粮食总需求量约合5.5亿吨, 若自给率为95%, 则有2750万吨的缺口。据分析, 中长期全球粮食仍有较大增产空间, 贸易增长空间更大。中长期世界谷物出口市场的粮食供给仍以传统的粮食出口国为主, 新兴粮食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出现, 南美的巴西也具有较大的粮食生产潜力, 这些都将增加世界粮食出口可供量。同时, 主要出口国自身粮食消费增长缓慢, 主要进口国粮食消费也在波动中平缓增加。2020年即使中国净进口2750万吨谷物, 也只占全球谷物市场的7.5%左右。因此, 中国中长期粮食进口并不存在世界粮源短缺的顾虑。[3]

5.粮食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

中国的人口增长率近10年都低于1%, 近5年在0.5%的水平, 已经进入现代型增长阶段, 而中国的粮食增长水平多年一直保持高增长, 近7年的情况是出现了连续增长。增长幅度超过人口增长, 可以说“马尔萨斯陷阱”在中国已经被证伪。我国1986~2006年20年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增加了八九倍, 然而人均粮食消费量仅增加了13%, 粮食消费的收入弹性很小。这也表现在中国的城乡综合恩格尔系数从1990的0.58降到了2008年的0.40。目前, 我国人口13亿多, 人口专家主流意见认为峰值时不超过14.5亿。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也将抑制粮食需求, 未来中国粮食消费需求总量上限很难超过5.5亿吨~6.0亿吨。中国1978年以来的经验也证明, 粮食确实出现市场波动, 但是中国人民基本粮食安全从未发生过危机。

6.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幅度和科技进步趋势。

中国的粮食生产波动幅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几乎是世界上最低的, 稳定性也远高于世界。[4]粮食稳定增长的因素中, 科技贡献在逐步增大。据相关研究表明, 1978~1990年, 粮食主产区粮食产值增长中, 物质投入的贡献率为60.82%, 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29.65%。1991~2003年, 物质费用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为45.49%, 而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却上升为45.79%。从总体上看。1978~2003年, 物质投入对粮食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78%, 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为38.52%。[5]

直观地看, 我国的总人口自1990年的11.43亿人增长到2008年的13.28亿人, 增长了16%, 而粮食总产量则从4.46亿吨增长到2008年的5.28亿吨, 增长了18%。我国粮食30年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没有理由相信农业科技进步在将来的某一时点会戛然而止。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启示

通过对我国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国家粮食储备率、中长期进口粮食的可获性、粮食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的关系、粮食生产波动情况、技术进步情况等各项衡量粮食总量安全指标的考察可知, 目前我国的粮食总量安全基本能够保障, 安全状况良好。但这并等于说一般意义上的粮食安全问题已经不复存在, 更不是说可以不重视粮食经济工作。粮食总量安全现在和将来都是粮食安全的最为基本和首要的内涵。现在连年增产的大好形势来之不易, 要加倍珍惜。

要正确把握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 即总量安全能够保障, 未来前景可谨慎乐观, 粮食安全工作的重心应在保障总量安全的前提下, 及时向实现全面意义上的新粮食安全转变。如果认识不到这一本质转变, 以粮食安全为目标的政策安排就可能会出现偏差, 比如存在产量最大化偏好、制定过高的自给率、储备率等。这不仅要付出巨大的财政成本, 而且往往对市场波动过于敏感, 政策矫枉过正, 反而带来产量的政策性波动, 中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多了多了少了少了”的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造成的, 这不仅不利于粮食安全, 甚至会危及粮食安全。

在传统意义上的粮食总量安全问题基本解决的前提下, 今后中长期的粮食安全政策应该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吃饭问题”和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此, 应着力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粮食储备问题, 应建立粮食市场剧烈波动的应急救助机制、贫困人口的食品援助机制、完善的食品质量监督机制等, 以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

参考文献

(1) 胡守溢.国家粮食安全形势估计及成本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3, (05) .

(2) 高帆.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 朱彬.中国中长期进口粮食的可获性及其对策[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4) 孙鹤, 施锡铨.制度变迁与粮食生产的长波[J].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1) .

上一篇:压铸工艺下一篇:频率-周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