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口贸易分析

2024-09-11

新疆出口贸易分析(精选11篇)

新疆出口贸易分析 篇1

原标题: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9日

一、新疆出口商品结构现状及特点

(一) 出口商品结构现状。

新疆在改革开放以后, 认真贯彻执行“全方位开放, 向西倾斜”的方针, 积极拓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范畴和领域,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 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新疆的出口总量得到极大增长的同时, 新疆的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1年新疆的初级产品出口总额占新疆出口商品总额的57.89%, 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占新疆出口商品总额的42.11%, 而到1985年两者所占比重为历年最高, 前者占72.79%, 后者占27.21%。到1995年以后, 新疆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开始超过初级产品出口总额所占的比重, 1996年新疆的初级产品出口总额占新疆出口总额的29.82%, 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占新疆出口总额的70.18%, 十年以后, 2005年前者下降为9.81%, 后者上升为90.19%,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可以说新疆的出口结构在1996年以后实现了质的飞跃。

新疆出口的主要商品由八十年代以前单一出口农畜产品, 到现在以轻纺产品、橡胶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等工业品出口为主, 新疆实现了由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出口占较大比重的转变,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明显上升。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由1978年的88.9%∶11.1%调整为2005年的9.8%∶90.2%。特色产品出口稳定增加, 焦炭、番茄酱、塑料制品、木家具、硅铁、汽车、肠衣、电视机、杏酱、电子铝箔等地方特色产品出口快速增长。外贸出口热点商品激增, 新增的热点出口商品中有许多是新疆工农业特色产品, 这些外贸商品虽然进出口总值不大, 但增幅很快, 对丰富并优化提升新疆外贸进出口结构起到了极强的推动作用。

(二) 新疆出口商品结构的特点

1、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

机电产品2011年出口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13, 349.8万美元, 同比增长41.2%, 外贸贡献度达到18.62%。机电产品是工业制成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代表。新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除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下降外, 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011年同比增长了82.0%。

2、轻工类产品中服装及类似品出口增长幅度放缓。

新疆轻工类产品中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一直占据新疆外贸出口第一的位置, 其年增长率在2008年一度达到114.92%, 近两年增长幅度明显放缓, 2011年增长值仅为14.4%;且鞋类、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一直占据出口商品排名表的前5位, 但出口增长幅度已较平缓。

3、农产品出口增长较慢。

新疆农产品出口仍以传统产品为主, 主要包括粮食、冻肉, 鲜干蔬菜、鲜干水果等, 而且创汇率不高, 没有自己的品牌和终端销售渠道, 只能够赚取微薄的利润。所以新疆农产品必须向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型,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新疆农产品走精细化加工之路迫在眉睫。

二、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 新疆产业层次低, 产业结构不合理。

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程度是产业层次高低的重要体现。而新疆外贸商品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2010年新疆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9.8%、47.7%和32.5%, 新疆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全国高出9.6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全国略高0.9个百分点, 而三产占GDP的比例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可以看出, 新疆的农业占据较大比例, 第二产业已经有较大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这种产业结构导致了新疆外贸商品结构单一, 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 而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仍然较少。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对具有优势的自然资源产品没有进行深加工, 将其直接投入市场, 结果成为内地省区及国外的原材料供应商。而初级产品由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 容易受价格及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 很难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另外, 目前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也较少, 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的匮乏。因此, 龙头企业的培育还需要国家大量资金的倾斜, 尤其是在还贷款方面应给予这些企业以特殊的借贷程序和还贷时间, 帮助他们做大做强, 最终带动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占工业较大比重的石油、矿产等重工业对外贸的贡献较小, 而在工业中占据较小比重的纺织服装等轻工业在外贸商品中占据较大比重。最重要的在于这些轻工业外贸商品中真正的新疆本地产品占据少数, 而内地的商品则大量列于外贸商品之中, 这归根结底在于新疆的制造业不发达。这造成了新疆的外贸商品长期依赖于内地, “通道经济”的状况较为明显。

另外, 新疆的主要贸易伙伴为中亚五国, 随着中亚国家经济的复苏, 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层次逐渐提高。机械制品、工业制成品越来越受到青睐, 而新疆本地制造业不发达, 工业制成品的加工业则更加不发达, 如果长期依赖内地产品, 不加强新疆本地制造业的发展, 则很有可能造成新疆被“边缘化”的趋势。新疆劳动密集型产品外贸的竞争力相对较强, 但新疆应逐步摆脱对内地产品依赖, 培育出大型的本地加工型企业, 只有这样, 新疆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

(二) 外商投资企业规模较小, 投资领域较为局限。

外商直接投资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 其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远远大于资金自己本身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逐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吸引外商投资不断增加, 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中国为实现加入WTO后的承诺, 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逐步减少, 再加上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对外商投资的影响, 新疆的外资规模较小, 且增长较为缓慢。此外, 新疆外商在制造业的投资领域也较为局限, 主要集中在食品、饮料和纺织等行业, 而机械装备制造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投资较少, 这一方面是由新疆目前的工业水平较低决定的, 相关产业的配套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疆目前招商引资的力度和质量还远远不够。

另外, 新疆外资企业对出口的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外资企业进出口额一直占据外贸进出口的半壁江山, 而新疆2011年外资企业进出口额仅占进出口总额的1.46%, 比2010年占进出口总额比率下降了6.3个百分点。新疆外资企业进出口额的比例较小, 且一直增长较为缓慢, 近几年来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可以看出, 由于外资企业对进出口额的贡献率较小, 同时其投资的领域又较为局限, 这直接影响了新疆外贸商品结构的提升, 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目前新疆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的外贸结构。

三、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对策

(一)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提升产品附加值。

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和保证, 也是新疆外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首先, 应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延伸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一是新疆应逐步改变作为原材料供应基地的现状。应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最终的销售结合起来, 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 延伸产业链, 鼓励农民从传统的种植业中挣脱出来, 从事非农生产, 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素质, 并最终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还应对目前新疆加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对于生产规模低于一定标准、设备过于陈旧的企业勒令其关门停产;三是加大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 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新疆的番茄酱近年来在国际市场的需求状况良好, 已形成了以屯河、中基等为龙头的红色产业企业, 外贸市场不断扩大。因此, 新疆应进一步整顿农产品的加工市场秩序, 鼓励疆内企业通过兼并或者收购的方式扩大规模, 以及吸引内地及国外的企业来疆投资农产品加工业, 以推动新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其次, 进一步增加新疆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增强其竞争力。新疆目前正处于由工业化的初期向中期迈进的阶段, 与内地部分省份尤其是东部发达省区相比具有相当的差距, 要充分利用好新疆毗邻中亚的地缘优势和自然资源丰富的特点, 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并大力支持新疆本土加工业的发展, 培育产品的竞争力, 提高新疆的市场化程度, 改善市场秩序。

(二)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导外资投资方向。

目前, 新疆的外商投资规模小, 且在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不多。政府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亚欧博览会等各种展览会和年会的机会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让世界充分了解新疆;另一方面可以用新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及特色农副产品为筹码, 吸引外商来疆投资。并引导外商投资于新疆的特色产业、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业, 可以在增值税征收、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与此同时, 新疆要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完善外商在疆合法权益的条例, 切实保证外商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具有同等的权益, 可以利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中心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 依托资源优势, 完善本地品牌建设。

在新疆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应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的贸易活动,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打造企业品牌, 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也应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步伐, 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技术水平, 创造名牌产品。积极推进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 在不断扩大已有的地方特色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基础上, 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

(四) 重视科技力量, 提高企业科技水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着科技发展和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 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传统产品需求呈疲弱之势, 而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需求成为热点。表现在世界贸易格局上就是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技术、知识密集化。

由此可见, 要想在竞争中取胜, 我们必须重视科技力量, 认清科技对商品出口和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提高新疆地区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我们应加大科研开发经费的投入, 增加人力资本投入, 培养大批的专业技术人员, 增强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创新能力。

另外, 也可以通过实现集团化的形式, 提高企业的融资效率, 促使企业快速形成科技研发经费, 进而有能力研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规模竞争, 提高出口商品的效益型发展道路, 推动我区知识密集型服务和高薪技术产品的出口。

参考文献

[1]石新民.新疆“走廊型”外贸转型的措施与对策[J].实事求是, 2010.6.

[2]甄小锋.新疆出口贸易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及产业结构优化[D].新疆大学, 2006.

[3]曲阳.新疆对外贸易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1.

[4]吕国宁.新疆外经贸发展的实证分析——模式与对策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 2009.

[5]庞玉兰.新疆出口结构优化问题[D].新疆财经大学, 2007.

[6]新疆统计年鉴2011[Z].中国统计出版社.

[7]曲阳.新疆对外贸易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1.

新疆出口贸易分析 篇2

文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

新经贸企业[2009]235号

关于做好2009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经贸委、财政局,乌昌财政局,各地、州、市经贸委(经委)、财政局,自治区各行业管理办公室: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全面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企[2008]179 号)及自治区财政厅、经贸委《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新财企[2009]5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要求,为做好2009年国家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一)固定资产建设类项目

1、结构调整项目:重点是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促进产业升级的技术进步或改扩建项目。行业龙头企业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中小企业予以优先支持。

2、为大企业或重大技术装备提供配套的技术进步或综合利用项目。

3、增加就业岗位的建设项目:重点是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生产服务型企业技术进步项目。

4、列入自治区产业振兴规划的中小项目。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补助项目

对积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机构和以较低费率收取担保费用的业务进行补助。

(三)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及信息服务补助项目

对自治区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博会)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补助。

二、申报条件

(一)固定资产建设类项目申报条件

申报企业必须依法设立两年以上,并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的有关规定。

1、申报企业2008年末从业人员数低于2000人、产品销售收入低于3亿元、资产合计低于4亿元。

2、项目应当经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产品生产手续齐全,为2010年底前建成且建设期不超过2年的在建固定资产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以政府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文件中的时间为

准,若核准或备案文件中未注明建设期,项目建设起始日期为核准或备案时间。

3、申请无偿资助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得超过2000万元;申请贷款贴息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得超过3000万元。

4、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是指应用与申报项目相关的有效期内的专利技术,或者具有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007年以来获得的自治区(省)、部级新产品鉴定证书的技术。购买技术应提供相关购买证明。

5、申报增加就业岗位建设项目的企业,因建设项目新增加的就业人数应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15%。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补助项目申报条件

1、担保机构开展中小企业担保业务一年以上,且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备案的。

2、2008年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业务额占其业务总额的80%以上,单笔500万元以下的贷款担保业务额占其业务总额的60%以上。

3、2008年贷款担保的代偿损失率低于2%。

4、按规定提取、管理和使用各项准备金。

5、担保费率不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50%。

已享受2008年担保业务中央财政资金补助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今年自治区专项资金不再予以支持。

(三)中博会补助项目申报条件

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并参加2009年中博会的中小企业。

三、资金支持方式和额度

(一)固定资产建设类项目

1、企业以贷款为主投资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申请贷款贴息项目;企业以自有资金为主投资的项目,申请无偿资助项目。贷款贴息项目或已与银行达成贷款协议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安排。

2、申请贷款贴息的项目,最高贴息额不超过100万元。申请无偿资助的项目,每个项目最高资助额度不超过80万元。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补助项目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的中小企业担保业务给予适当补助,最高资助额不超过100万元。

(三)中博会补助项目

对参加中博会的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四、项目申报

(一)各地、州、市申报固定资产建设类项目数不超过8个;乌鲁木齐市不超过12个,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单独申报,申报项目数量不超过3个。超过规定申报数量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见附件一)。列入自治区产业振兴规划的项目可通过各行业管理办公室申报。

各地、州、市申报中小企业担保服务补助项目数不超过3个(见附件五)。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可单独申报。

中博会补助项目根据实际参展企业的展位情况由中博会新疆展团秘书处统一申报。

(二)项目申报采取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同时上报的方式(项目申报单位上报材料要求见附件二)。每个项目的电子文件应做到数据准确、资料齐全、扫描图像清晰、地州市和专家有明确的支持理由,否则不予受理〈电子文件:登录新疆中小企业信息网(自治区财政厅企业处崔鲁新

电话:0991—2816324,传真:0991—28264

53电子信箱:cuiluxin_19219@sina.com

本通知可登陆新疆经贸委网站()、新疆财政厅网站()或新疆中小企业信息网()查询。

附件:

1、各地州市及开发区报送项目资料要求

2、项目申报单位上报资料要求

3、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要求

4、登录帐号和密码

5、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补助项目资料要求

自治区经贸委自治区财政厅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资金申报通知

新疆加工贸易发展问题探讨 篇3

新疆加工贸易发展问题探讨

■ 王 霞 原帼力 新疆财经大学

自1978年加工贸易开始出现在广东省,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迅速,1996年首次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方式。我国沿海地区,曾在大规模承接国外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通过发展加工贸易,在扩大出口、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疆作为一个沿边省份,近年来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加工贸易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如何加快加工贸易的发展来促进对外贸易,以至于拉动整体经济,是新疆外贸当前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

表1 2007-2010年全国和新疆加工贸易发展情况表 (单位:亿美元)

一、近年来新疆加工贸易开展的情况

(一)新疆加工贸易的历史及现状

相较于全国,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晚了20年。1997年新疆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完成8352万美元,到2010年达到32690万美元,年均增长22.42%,较之新疆外贸的总体发展而言,13年来加工贸易发展较为缓慢。

据统计,2007年新疆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现3.96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增速低于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25.5个百分点,仅占新疆对外贸易总额的2.88%,与全国加工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44.48%的比率相比差距较大。至2010年,新疆加工贸易进出口实现3.27亿美元,比2009年下降了5.76%,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新疆进出口总额比重从2007年的2.88%下降至1.91%。

新疆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以进料加工为主,来料加工业务开展极少。近年来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主要有美克国际家具、新疆林源、中粮屯河投资、特变电工、中基、天业、霍尔果斯广源塑胶、霍尔果斯中石油、泰铮工贸、新疆昆仑股份、玛纳斯澳洋、乌鲁木齐泰和发、新疆广才塑胶,新疆康美等12家经营单位和加工企业,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基本相当,涉及钢铁、家具、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机电、轻工等7个行业和领域。主要进口木材、钢材、包装物料、塑料原料、原油、聚酯切片、橡胶、葵花籽、化工产品等。出口的大宗商品主要有:番茄酱、家具、变压器、皮革制品、塑料制品、成品油、钢材、轮胎、食物油等。从进出口主要地理方向来看,进口料件主要来自中亚地区国家、俄罗斯、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主要有中亚地区国家、俄罗斯、美国、欧盟、日本、非洲和中东地区。

从近年来新疆经营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数量上来看,在海关注册从事加工贸易企业呈现逐年减少趋势。1999年在海关注册的加工企业为58个,2007年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为13家,而2010年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仅剩下美克国际家具、新疆林源、中粮屯河投资、特变电工、中基、天业等六家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缓慢,与外贸进出口发展的快速迅猛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新疆加工贸易发展局面不容乐观,形势严峻。

(二)近年来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变动趋势

2001年-2010年新疆的进出口贸易及加工贸易都呈现出了一定的波动性,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如表2)。

从增速来看,2001-2010年进出口贸易总量总体呈现出递增的发展态势,其中个别年份增速较慢,2009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负增长。加工贸易的发展趋势变动较为复杂,十年间,有4个年份出现了负增长。从比重来看,2005年以后,加工贸易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低于5%,甚至总体出现了逐年递减的趋势。

表2 2001-2010年新疆进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发展趋势的对比情况表 (万美元,%)

二、新疆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极其原因

(一)新疆加工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呈下降趋势。2001年全区加工贸易总量为14662万美元,占贸易总量的比重为8.28%,至2010年全区加工贸易总量增至32690万美元,占贸易总量的比重下降为1.91%。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新疆加工贸易的总量增长极为缓慢,相对比重逐年递减,至2010年达到最低。同时,疆内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较少,整体规模偏小,对新疆进出口贸易的贡献非常小,没有起到对外贸发展应有的推动作用。

2.新疆加工贸易涉及的行业较单一。新疆加工产业链条短,没有形成以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产业集群、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新疆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钢铁、家具、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机电、轻工等7个行业和领域。主要进口木材、钢材、包装物料、塑料原料、原油、聚酯切片、橡胶、葵花籽、化工原料等加工贸易所用的原材料,涉及行业范围较窄。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很难起到行业带动作用,示范效果难以显现,尚未形成以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产业集群、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3.加工贸易开展的区域相对较集中。新疆没有形成大范围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加工贸易发展区域。新疆的15个地州市中,加工贸易企业主要集中于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伊犁州、石河子市附近。这些地区大多属于天山北坡经济带,自身的经济基础较好,发展速度快、潜力大,但其辐射的范围相对有限。南疆及北疆其他地区因为发展起点较低,基础相对薄弱,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需要有先进地区的示范导向和引领推动。而新疆开展加工贸易较好的地区在带动后进地区的发展中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缓慢的成因

1.各方主体未能充分厘清加工贸易发展对于新疆经济的重要作用。加工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加工贸易的发展会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又会增强地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地区贸易发展,提高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新疆开展加工贸易的主体对于加工贸易与当地工业化进程的互动作用认识不足,因此缺乏推动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没有有效的措施去推动加工贸易发展,从而促进当地产业和贸易的发展。

2.新疆自身的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贸易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态势。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有限,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无法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此外,疆内企业加工水平普遍偏低,与中亚国家贸易额较大的大宗商品如服装、鞋帽大都来自于内地厂家的批量规模化生产,新疆企业无法满足加工生产要求,导致加工贸易既缺乏数量又缺乏质量。

3.新疆产业发展结构性问题突出。新疆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这就决定了加工贸易难以形成应有的发展规模。一方面,新疆以资源初级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加工贸易的开展主要以资源初级加工业为主,整体的加工和制造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对于大量进口的资源,多数疆内企业只能进行初级加工,制成品的加工数量、质量都远远不足,没有形成进口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集中发展的趋势,加工贸易发展后劲不足。

4.新疆的加工贸易未能和众多的工业园区形成有效的互相推动作用。新疆的加工贸易不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而工业园区的发展对于加工贸易的进步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促动,导致两者之间原本应有的良好互动作用未能显现。

5.新疆地域广阔,物流成本制约性强。新疆与国内其他省市距离相对较远,运输费用高,物流成本高,使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受到一定制约。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新疆的交通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没有能够和经济发展同步,使得现代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服务和推动作用无法体现。

三、加快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提高认识,将加工贸易的发展作为今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新疆的加工贸易起步晚,发展速度缓慢。没有能够形成加工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宏观及微观主体对于加工贸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仅要从客观层面上创造一系列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更要从主观层面积极提高决策人和参与人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加工贸易发展对于国民经济、配套产业、技术进步、增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有效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

(二)加强各类工业园区的建设,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构建载体

十二五期间,要集中力量建设好喀什、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推动保税物流网点建设;建设好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推进设立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扩大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面积;提升伊宁、博乐、塔城、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打造沿边开放平台;扶持奎屯-独山子、库尔勒等新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壮大,赋予国家级产业聚集园区优惠政策,使其成为进出口贸易和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将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地方工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同时发展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园区。

充分发挥各类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集聚效应,构筑大项目为主、大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分工协作、成龙配套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外向型产业群。创新园区发展模式,坚持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运作,吸引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形成企业办园区、企业招商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产品项目链接、公用辅助设施、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一体化模式,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各项服务配套功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聚集园区。

同时,还要促进以对口援疆省市命名的各地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建立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市场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出口加工示范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对口援疆省市园区管理优势和产业优势,通过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优秀园区管理人才,提高新疆各类工业园区的管理水平、资本运作水平和新技术孵化水平。

(三)大力培育进出口加工龙头企业

以调整结构为主线,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直接面向进出口的加工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具有稳固产业基础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自治区确立的重点企业,在项目资金安排、出口产品认证、广告宣传、贸易促进、人才培训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帮助其逐步扩大进出口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发挥好示范和带动作用。

积极鼓励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外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巩固传统市场,重点开拓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在积极引进和培育外向型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发展,实现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在继续发展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要通过对企业的重点扶持政策,支持进出口加工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联合、重组,改制上市,做大做强,努力打造新疆自己的跨国公司。引导企业积极与外商开展合资、合作经营,提高自身竞争力。

鼓励进出口加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研发能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大对重点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培训。支持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出口加工企业必须走低污染、低消耗和高附加值的发展道路。做到在资源的利用上物尽其用,提高进出口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形成我区进出口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挥新疆资源优势,建立完整的本地品牌体系

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的贸易活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打造企业品牌,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步伐,积极发展矿产资源、特色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技术水平,创造名牌产品。积极推进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在不断扩大已有的地方特色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基础上,努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

增强外贸企业自主营销能力,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增强外贸企业综合竞争力。落实国家、自治区、兵团科技兴贸各项政策措施,重点扶持番茄酱、柠檬酸、聚氯乙烯、家具等自产品的加工出口,加快氯碱化工、食品加工、农机建材、果蔬等加工出口基地建设。提高传统大宗出口商品的品牌含量,支持民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出口品牌,扩大自主品牌的加工出口。

(五)优化新疆加工贸易发展环境

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入手:

其一,利用好中央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当前中央政府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目标,提供了新政策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扶持,建立了喀什和霍尔果斯两个经济特区,有19个中东部省市对新疆进行对口支援。在这样有利的大环境之下,新疆发展加工贸易应有自身的一个长期战略。要制定阶段性的具有可实施性的目标和任务,通过资源整合、功能延伸和体制创新,建立更加完善的加工贸易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投资环境。新疆各个相关部门应联合制定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配套政策,充分调动贸易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吸引更多国内外转移企业和大型项目落户新疆。

其二,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平台。新疆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贸易,完善各种服务功能,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运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立与内地的物流大通道,降低加工贸易发展的成本。要充分利用新疆作为我国连接欧亚市场的枢纽地位,一方面积极推动建立和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合作机制,以“双边”促“多边”,大力发展新疆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将运输网络向西延伸,建立起面向中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强化口岸的服务功能,大力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口岸在对外贸易中的积极作用。

其三,强化服务与管理。各个与贸易相关的职能部门要尽快转变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强化部门的职能意识,将服务与管理有效结合。海关、口岸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发挥外贸中的统计职能优势,积极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进一步将信息技术与保税加工监管深度融合,简化手续、精简层级,实现有效监管与高效运作的有机统一。

[1]原帼力,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必要性与对策[J],特区经济,2007,(8)

[2]党军,论加工贸易产业向西部转移的背景与对策 [J],生产力研究,2008,2.

[3]黄奇帆,加工贸易在内陆地区发展的模式探索 [N],新疆日报,2010-11-2

贸易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发展分析 篇4

关键词:加工贸易,要素禀赋,产业内贸易,新疆

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5103.8亿美元, 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2.7%。从1996年到2006年加工贸易已连续十一年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 成为我国外贸的主力军, 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十分缓慢, 与广东、深圳、福建等地相比严重滞后, 新疆加工贸易额偏低, 多年来, 加工贸易占新疆进出口总额不到1 0%, 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此, 新疆应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 积极培育发展以新疆为基地, 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的加工工业。

一、加工贸易的分类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 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 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 加工成成品后再运到境外销售, 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加工费的贸易方式。国际上一般将加工贸易分为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四种方式, 其中来料加工和装配业务又称对外加工装配, 包括两个贸易进程, 一是进口原料, 二是产品出口。但这两个过程中原料运进和成品运出均未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它们不是两笔交易, 是同一笔贸易的两个方面。对外加工装配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劳务贸易, 加工方只能赚取加工费。由于这种贸易方式风险小, 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裕的优势, 目前在我国开展得比较广泛, 但创汇率较低。而进料加工中, 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是两笔不同的交易, 原料供应者和成品购买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种贸易方式比对外加工装配风险大, 但创汇率高, 是我国加工贸易未来发展的方向。协作生产是指一方提供部分配件或主要部件, 而由另一方利用本国生产的其他配件组装成一件产品出口。商标可用加工方的也可用对方的, 由双方协商确定。所供配件的价款可在货款中扣除。协作生产的产品一般规定由对方销售全部或一部分, 也可规定由第三方销售。

二、贸易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发展

1、要素禀赋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发展。根据要素禀赋理论, 如果贸易双方在要素禀赋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会造成双方在生产不同的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每个国家出口自己丰富要素的产品 (成本较低) , 两国通过产品的贸易交换实现收益。在一般贸易中商品的流动是单方向, 通过不同商品的交换体现要素禀赋理论, 而加工贸易中是一个商品的往返流动, 是通过一个商品的不同加工环节体现要素禀赋的, 同样符合要素禀赋理论实质。新疆可以充分利用新疆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 支持沿海内地企业积极参与新疆出口加工区建设, 发展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的进料非对口的加工贸易和利用新疆境内石油化工的优势加工能力, 借助中亚及周边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 培育发展以新疆为基地的“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 利用纺织、轻工、机电等产业已有的成熟技术和丰富经验, 积极鼓励企业到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新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业资源、石油等行业的技术优势等为新疆发展各类加工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新疆加工贸易, 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将成为未来新疆外贸发展的重点。

2、产业转移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业发展的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 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战略不同, 各国家或区域间在产业结构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因技术水平高低而形成不同的产业梯度。随着国家或本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的需要, 产业呈现出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的规律。产业梯度转移, 可分为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在我国“梯度转移”表现为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优化, 某些劳动密集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低成本产业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东西部产业转移为新疆提供了参与国内制造业生产分工的机遇。新疆应充分利用沿边沿桥开放的地缘、口岸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 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资本、产业、技术、管理和人才聚集新疆, 鼓励和支持东部有实力的大企业与新疆企业合作, 发展国内层次的加工贸易即异地加工贸易, 产品既可以从新疆运回东部, 也可以在新疆本地消费, 另外与之毗邻的八个国家共近10多亿人口的辐射市场更是潜力巨大。这是一种两地优势互补、以实现成本最低化的合作模式。因此, 新疆今后在发展国内异地加工贸易方面,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跨国公司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下, 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不断实施, 跨国公司利用世界各国优势资源, 通过产品生产环节在国际间的调整, 将产品通过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各个阶段上分工生产, 一件产品整个生产过程要在多个国家进行流动才能完成, 跨国公司在国际间的内部贸易越来越具有加工贸易特征。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扩展, 我国东部劳动成本提高, 新疆应积极地吸引国外的企业来疆投资建厂, 发展加工贸易, 融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条中,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另外, 应鼓励新疆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等八国毗邻,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具有一定优势, 尤其是周边国家在石油化工、轻工机电、日用消费品以及农产品方面比较薄弱, 而新疆在石油加工、纺织、机械制造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比较优势,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新疆有实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境外投资办厂, 通过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设备、原材料、零配件的出口, 增强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因此, 新疆既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理论发展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等内向型加工贸易, 也可以发展外向型的境外加工贸易。

4、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 产业内产品在贸易伙伴之间同时发生输入和输出的活动。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与垂直两种类型, 垂直产业内贸易是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 贸易表现为产品差异性特点。水平产业内贸易是同一种产品在生产流程之间的分工, 表现为产品制造上下加工环节的贸易, 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一种重要形式。生产环节分工的产业内贸易主要基于贸易双方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 新疆在资金、石油加工、纺织、机电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而中亚及周边国家在石油、矿产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双方具有发展加工贸易的良好条件, 新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和周边国家发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境外加工、协作生产等各种类型的加工贸易, 促进新疆外贸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

本文从四方面分析了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合理性, 从总体来看, 新疆的加工贸易与全国特别是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 差距很大。但新疆由于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东部产业战略转移等良好的发展条件, 新疆与周边国家发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境外加工等各类加工贸易具有很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昱: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冷思考[J].浙江经济, 2004 (7) .

[2]欧阳薇、郭向明:产业区域转移与江西中部崛起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 (6) .

[3]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4]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新疆出口贸易分析 篇5

通讯设施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__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

A.应急演练

B.桌面演练

C.功能演练

D.全面演练

2、__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

A.培训、意识及能力

B.运行控制

C.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

D.应急预案与响应

3、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生产经营单位的__。

A.绝对义务

B.法定义务

C.劳动义务

D.义务

4、主要负责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和相关部门在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培训和政府监管监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负责提出对责任人的处理建议的事故调查工作小组是()。

A.技术分析组

B.综合组

C.设备管理组

D.管理调查组

5、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除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外,其他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机关实行__级分工负责的体制。

A.一

B.两

C.三

D.四

6、()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A.初始评审

B.内部审核

C.管理评审

D.外部审核

7、特殊凿井法是在不稳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层中,采用__的特殊技术与丁艺的凿井方法。

A.钻爆法

B.非钻爆法

C.放电法

D.挤压法

8、事故后果不考虑()。

A.房屋损失

B.停工损失

C.设备损失

D.加班期间的损失

9、根据我国国情,应由当地人民政府协调__,组织医院和急救中心,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

A.公安机关

B.保险公司

C.医院

D.公安机关及保险公司

10、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不包括__。

A.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11、__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

A.人员疏散与安置

B.医疗与卫生

C.警报和紧急公告

D.通讯

12、除日常巡回检查外,还应每隔__个月对护栏进行定期检查。

A.1 B.2 C.3 D.2~3

13、__是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

A.安全投入

B.安全文化

C.安全科技

D.安全责任

14、有关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属于__。

A.推荐性标准

B.强制性标准

C.一般性标准

D.行业性标准

15、在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设备的__是设名异常或故障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设备故障诊断的客观依据。A.状态向量

B.系统特性

C.寿命

D.性能

1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或__。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社会影响范围

D.环境破坏程度

17、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及时采取行动。这是__原则的体现。

A.动态相关性

B.动力

C.因果关系

D.反馈

18、安全评价过程中,在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单元划分是安全评价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单元划分的原则是以__为主。

A.事故类别

B.装置、物质特征和生产工艺

C.企业生产各个部门

D.重大危险源

19、根据有关事故统计报告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失踪超过()日的,可以按照死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

A.7 B.15 C.30 D.60

20、我国对特种设备实行安全监察制度,__不是它具有的特点。

A.强制性

B.科学性

C.责任追究性

D.体系性

21、《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__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A.12 B.24 C.30 D.48

22、__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设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危险度评价 D.安全验收评价

23、安全验收评价,需要做出评价结论并提出不久或补偿措施,以促进__。

A.项目实现系统安全

B.本质安全的实现

C.降低事故风险

D.效益的提高

24、犯罪构成亦称__。

A.犯罪条件

B.犯罪要件

C.犯罪客观原因

D.犯罪主观原因

25、行政处罚的目的是__。

A.维护社会的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安全建设

B.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C.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D.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工伤事故分类的方法较多,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个类别,其中包括__。

A.透水

B.淹溺

C.放炮

D.交通伤害

E.冒顶片帮

2、下列事故中,属于电气事故的包括__。

A.雷电和静电事故

B.电磁辐射事故

C.电焊操作引燃事故

D.触电事故

E.电气线路短路事故

3、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主要有三种。下列有关预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__。

A.预警方法有指标预警、因素预警、综合预警

B.指标预警是根据预警指标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报警

C.由于出现工人误操作,发出报警,这种预警方法属于因素预警

D.指标预警属于定性预警方法

E.因素预警属于定量预警方法

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为__。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组织人员建立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D.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E.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5、下列职责中,属于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构主要履行的职责是__。

A.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

B.依法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

C.负责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

D.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

E.组织煤矿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6、注册安全工程师有__情形之一的,不予续期注册。

A.无业绩考核证明

B.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业的C.在执业活动中弄虚作假的

D.受过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不满7年的E.同时在两个(含两个)以上单位执业的7、非接触式探测器主要有__。

A.光束对射式

B.感光式

C.图像式

D.点式

E.线型

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表明有关__。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E.保障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9、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__等计划同时编制。

A.项目

B.生产

C.财务

D.技术

E.物流

10、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主体包括__。

A.社会责任主体

B.企业责任主体

C.中介服务主体

D.政府监管主体

E.集体责任主体

11、经济损失的评价指标有__。

A.千人经济损失率

B.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

C.机器损失率

D.职工死亡率

E.新设备数

12、《安全生产法》规定“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订__或者未指定__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

A.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B.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C.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

D.生产区域划分协议;专职消防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与协调

E.应急救援互助协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13、以下描述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主要职能范围的是______。

A.依法组织、协调重大、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B.监督检查各省、市、县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

C.依法监督中央管理的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

D.组织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监督指导考试和注册工作

E.监督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工作

14、以下列车按运输性质分可分为__。

A.军用列车

B.混合列车

C.行包快运专列

D.路用列车

E.抢险维修列车

15、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__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A.特别重大事故

B.特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较大事故

E.一般事故

16、安全系数是指零件在理论上计算的承载能力与实际所能承担的负荷之比值。确定安全系数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等。

A.环境条件的影响

B.使用中发生超负荷或误操作时的后果

C.为提高安全系数所付出的经济代价是否合算

D.使用时发生结构设计的变更

E.在各种恶劣条件下工作的可靠性

17、下列配电柜(箱)安装要求正确的有__。

A.触电危险性小的生产场所和办公室,可安装开启式的配电板

B.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的加工车间、铸造、锻造、热处理、锅炉房、木工房等场所,应安装封闭式箱柜

C.有导电性粉尘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的危险作业场所,必须安装密闭式或防爆型的电气设施

D.配电柜(箱)各电气元件、仪表、开关和线路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操作方便,柜(箱)内应无积尘、积水和杂物

E.落地安装的柜(箱)底面应高出地面50~100mm;操作手柄中心高度一般为1.2~1.5m;柜(箱)前方0.8~1.2m的范围内无障碍物

18、在机械行业,存在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包括__。

A.触电

B.灼烫

C.高处坠落

D.化学性爆炸

E.药品伤害

19、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有__。

A.指标预警

B.因素预警

C.综合预警

D.法制预警

E.长期预警

20、初起火灾的扑救方法包括__。

A.断绝可燃物

B.冷却

C.断电

D.阻止火势蔓延

E.防爆

21、事故伤害损失工作目的计算,在《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GB/T 15499—1995)中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标准共分__方面计算损失工作日。

A.肢体损伤

B.眼部损伤

C.鼻部损伤

D.头皮、颅脑损伤

E.财产损失

22、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__或者__,方可投入使用。

A.培训合格证

B.安全使用证

C.使用合格证

D.安全标志

E.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23、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多种应急演练方法,如__等。

A.现场演练

B.桌面演练

C.功能演练

D.全面演练

E.口头演练

24、以低碳钢为例,得出金属材料受拉伸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可以分为__几个阶段。

A.弹性变形阶段 B.塑性变形阶段

C.屈服阶段

D.弯曲变形阶段

E.断裂变形阶段

2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__。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新疆出口贸易分析 篇6

贸易自由化为国家间的自由贸易提供了可能性,而贸易便利化则使这种可能性成为实际。中国新疆毗邻中亚国家,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最重要的平台,促进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能够降低直接和间接贸易成本,对于扩大中国与中亚国家间贸易规模,具有重要而迫切的意义。

一、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成员国之间贸易便利化的发展。2004年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边境口岸合作、海关便利化措施、过境运输和标准一致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推进了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

(一)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口岸管理效率有所提高

中国新疆从2004年起启动了以“电子口岸”为核心的口岸信息化建设,并在主要口岸试点“大通关”制度,提高了口岸的通关效率。通过加强口岸公路铁路建设,提高了新疆通往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重要出口通道的服务能力。通过加强新疆“电子口岸”建设,降低了外贸企业通关成本。通过在新疆阿拉山口口岸试点实施“大通关”制度,全面改革作业流程,简化手续,并对通关作业流程前推后移,提高了通关速度。以阿拉山口口岸进口原油、球团矿为例,一列火车平均通关时间由原来的17.2小时提高到现在的1.3小时。

(二)区域内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成员国间的运输合作是制约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和中亚国家都加快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区域内的交通便利程度。中国中央和新疆地方两级政府加快了国际道路运输通道的建设,目前初步形成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以南北疆中心城市和边境口岸为依托,向周边及中亚国家辐射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过境运输网络。“十一五”期间,中国中央政府和中国新疆地方财政共同投资23亿元,改进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相连的802公里口岸公路。

中亚国家也加速投资修建、修复国际运输基础设施。哈萨克斯坦在建的“霍尔果斯—萨雷奥杰克”铁路,全长235公里,运输能力为560万吨,预期在2011年与中国新疆境内的精伊霍铁路贯通运营。吉尔吉斯斯坦2007年开始修复“比什凯克—土尔尕特”公路,而在建的中吉乌公路和E-40公路将从新疆开始,连接中亚,穿越俄、哈、乌、吉四国。

(三)海关便捷通关建设初现成效

2001年以来,乌鲁木齐海关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这些措施包括新通关模式、便捷通关政策和中外海关联合监管。乌鲁木齐海关陆续开展了与天津、西安海关之间“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为主要模式的区域通关业务。同时,海关对外贸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对大宗进出口货物实施“F通道”、对新疆特色农副产品出口采用“绿色通道”的通关便利措施。在海关监管方面,乌鲁木齐海关将各种通关手续前推后移,在口岸通道实行快速验放,单证流转向“电子化”、“一站式”方向转变。

中亚各国则通过海关信息化建设,来提高通关效率和减少腐败。哈萨克斯坦2004年起开始建立电子海关系统,加强本国海关信息化建设。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从2004年起改革各自的海关代码制度,使区域内海关程序简化有了实质性进展。

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海关联合监管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08年中国海关与哈萨克斯坦海关在新疆的都拉塔口岸启动了联合监管作业试点,双方海关启用统一的《载货清单》,提高了通关效率。

(四)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标准一致化

中国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对国内技术法规、技术标准、检验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内容做出了一系列的修改与改革,并在检验检疫立法与执法上取得较大成绩。中亚各国在检验检疫方面进行的改革包括:首先,进一步修改国内技术法规,促进贸易自由化。2005年吉尔吉斯政府通过决议,修改其技术规则,将需强制合格认证的进口商品数量由7000多种减至2000种,并减少管理机构。其次,逐步使国内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标准化法》或《标准化与认证法》。

为促进与中亚国家检验检疫合作,2001年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签订了双边条约和协定。如,2004年5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订了《中哈两国政府关于动物检疫及动物卫生的合作协定》、《中哈两国政府关于植物保护和检疫合作协定》。

二、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主要边境口岸阶段性通关不畅

尽管“十一五”期间,新疆加大了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的资金投入,使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观,但通关不畅仍然是制约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的最主要因素。其中既有新疆边境口岸各职能部门协作效率不高的因素,也有哈国相对应口岸基础设施落后、海关政策多变的因素。一方面,调研表明,新疆边境口岸海关、国检、边检、银行和税务等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如报关报检等进出口贸易程序颠倒;国检边检职责不清,同一批货物须由多个部门查验,既延误通关时间,又增加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阿拉山口口岸通关不畅主要受哈方多斯特克口岸换装能力影响。由于哈国铁路是宽轨,而中国铁路是准轨,按照国际惯例,出口货物在哈方换轨,进口货物在中方换轨。目前哈国与阿拉山口口岸对应的多斯特克口岸年最大换装能力仅为320万吨,远低于中国的出口需求,导致中方出口货物通关不畅。霍尔果斯口岸阶段性通关不畅的原因则主要是因为哈国海关官员变动频繁,通关规则也经常变动,如2004年12月、2007年10月哈国在没有提前公告的情况下,修改清关方式和货车载货标准,令中国企业难以适应,不符合新规定的车辆被迫滞留口岸,延长通关时间。

(二)交通运输便利化是“瓶颈”

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是制约中国与中亚国家间贸易便利化的“瓶颈”。在公路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道路等级不对接。如,哈国部分公路路况较差,从新疆阿拉山口到哈萨克斯坦乌恰拉尔大约180公里的公路里程,路面多深坑,坐车长达5小时,严重制约了双方贸易往来。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中亚地区,运输物流支出费用占出口额的8%至14%,占进口额的7%至10%。而在2001年亚洲的物流运输费用占进口额的8.4%,世界平均数为6.1%。中亚地区运输费用远远高出亚洲平均物流成本。

在铁路方面,目前中国出口中亚国家商品经由“新亚欧大陆桥”运出,即,从新疆阿拉山口站换装出境进入中亚,与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站接轨,西行至阿克套,北上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接轨。这一铁路运输通道运力不足,导致中国出口商品,尤其是新疆地产商品,因车皮紧张而无法顺利出境。依据国际铁路联运的做法,出口商品由发货站直接发运至阿拉山口铁路站场,在阿拉山口口岸进行换装至哈国的车皮出口。但哈国多斯特克口岸换装能力低,年换装能力约350车皮,远低于中国出口换装需求,出口商品被滞留在口岸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海关合作程度低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间海关合作程度低是制约区域贸易便利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中亚区域合作组织(CARCE)框架下,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土库曼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建立了中亚八国海关合作委员会(CCC)机制。此外,中国还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双边海关合作协议。尽管建立了多种形式的海关合作,但由于相关协议很多还没有付诸实施,各国海关信息化水平较低,因而海关合作进展缓慢。如,目前中国与中亚各国在海关监管手续,包括海关印章和标识,还缺乏相互的承认和认可。独联体六国使用其统一格式的海关报关单证,而中国则使用自己本国报关单证,双方缺乏协调造成工作重复、通关效率低下。

(四)中国与中亚国家检疫检验合作水平低下

在检验检疫标准方面,中亚各国执行国际标准的程度很低。其检验检疫标准的制定和变更透明度很低,检验检疫程序复杂,外国企业很难获得中亚国家检验检疫标准和程序方面的信息。在检验单证方面,中亚各国对检验单证的要求多且重复。资料表明,就进口而言,吉尔吉斯斯坦需要单证多达13份,哈萨克斯坦需14份,乌兹别克斯坦11份(中国是6份,德国是5份,新加坡是4份),过多的检验单证要求,增加了进出口企业的检验费用。此外,中国与中亚国家检验检疫合作水平低。区域内各成员国间技术标准互相认可度很低。中亚国家政策的透明度低、政策频繁变动,使中国新疆的检验检疫部门和出口企业很难及时了解其检验检疫信息。

三、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推进新疆陆路边境口岸“大通关”建设

贸易便利化同时涉及经贸管理、海关、商检、口岸、运输、银行、外汇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及其代理机构都有着自己的操作程序,应通过形成合力来实现“大开放、大口岸、大通关”的综合目标。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统一的电子信息平台,确保口岸监管验查单位、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管、金融、中介机构、运输、仓储等部门及生产企业和进出口企业,通过统一电子信息平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优化口岸作业流程。其次,对口岸联检部门的职责分工、工作方式以及业务流程、业务环节进行综合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的检查检验环节,实行“一站式”办理手续,提高联检部门内部的协作效率和效能。

(二)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

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间贸易便利化的关键。新疆应利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建设和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加强国际铁路通道、国际公路通道和口岸公路建设,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连接周边各国的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国际运输通道体系。具体来讲,一是加快中哈国际大通道建设,具体包括霍尔果斯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巴克图口岸国际通道建设。目前果子沟—霍尔果斯高等级公路已和横贯哈国、连接欧洲的高速公路网连接。精伊霍铁路也已全线贯通,并将于2011年底将与哈国铁路接轨。随着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封关运营,以及中亚天然气管道双线工程完工,霍尔果斯将在2013年形成集公路、铁路、管道运输为一体的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完成国际大通道的建设。二是加快连通中吉乌的吐尔尕特口岸国际通道建设,即,加快中-吉-乌铁路建设、中吉乌公路建设,并加强南疆铁路建设,使之形成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南部通道。三是要通过政府推动,全面加强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交通合作,建立区域交通运输合作机制,全面加强在铁路、公路、民航建设发展方面的合作。

(三)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在巩固前期合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边对话与沟通,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海关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信息互换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共同促进中亚地区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建立中国与中亚国家海关及相关政府机构与商界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守法经营,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推进贸易便利化的深入发展。

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分析 篇7

1 新疆出口商品结构纵向变动分析

1.1 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变动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新疆经济快速增长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疆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由1985年的27.2%增长到1995年的49.7%, 而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却由同期的72.8%降到50.3%, 这说明出口商品结构正在初步改善。此后经过多年发展, 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 到2011年两者比重分别为94.5%和5.5% (见表1) 。这标志着新疆基本完成了出口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转变, 新疆已迈入工业发展新阶段。

单位 (万美元)

注: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数据来源于新疆各年统计年鉴和乌鲁木齐海关统计, 并经笔者计算。

1.2 工业内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结构变动

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 一般将SITC中0~4类初级产品定义为资源密集型产品, 将SITC6和SITC8两类制成品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将SITC5和SITC7两类制成品定义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表2所示, 1990年新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为34.5%, 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仅为5.9%;2011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到66.2%, 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仅为19.8%。随着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科技含量与附加值高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已有所上升, 但是所占出口比例不足20%, 这说明新疆的出口结构还没有完成由以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的转变。目前, 虽然新疆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已远远高于初级产品出口比重, 但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却是以服装、鞋类、纺织品、箱包、家具、玩具、皮革制品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而深加工和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过少, 可见, 新疆出口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升级。

注:1985~2007年数据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吕国宁《新疆外贸发展的实证分析、模式与对策研究》, 2008~2011年数据来源于乌鲁木齐海关统计并经笔者计算整理。

1.3 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结构变动

近几年, 新疆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并鼓励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使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贸易取得一定发展。2006年新疆机电出口比重为16.30%,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为0.83%;到了2011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增长为18.6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增长为1.18%。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说明新疆的经济增长方式正朝着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方向转变。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占新疆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一直很低, 到了2011年其出口比重也仅为1.24%, 所以新疆仍需大力发展科技兴贸, 进行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带动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

2 新疆出口商品结构横向对比分析

2.1 新疆与全国出口依存度对比分析

与我国东部省份尤其是东部沿海省份相比, 新疆出口贸易发展仍较落后。2010年广东省出口额达到了30817.5亿元 (见表3) , 是同期新疆出口总额的34.9倍, 新疆出口贸易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与之相比, 新疆出口依存度较为乐观, 2010年, 新疆出口依存度在全国排名第9位, 超过了海南等东部省区, 可见新疆经济的外向度并不低, 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大。然而, 由于新疆经济发展 (2010年新疆GDP在全国排名第25位) 相对滞后于出口贸易发展, 极易使出口受限, 故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出口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单位 (亿元)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信息网, 并经笔者计算整理

2.2 新疆与全国出口商品构成对比分析

2010年新疆出口的初级产品比重为6.4%, 而出口总额排名靠前的三个省份:广东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1.22%, 江苏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1.62%, 浙江省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为3.51%, 可见新疆的初级产品出口比重还是较高, 新疆的工业发展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3 新疆与全国主要出口商品品种对比分析

近年来, 新疆出口商品主要是棉花、棉纱、棉胚布、肠衣、番茄酱、皮鞋等农业初级产品及粗加工产品, 而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过少, 2010年新疆出口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仅为17.94%;而我国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钢材、纺织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服装等工业制成品上, 其中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为90.36%。可见新疆出口商品加工水平不高且档次低, 与全国比较存在很大差距。

3 优化新疆出口商品结构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出口商品结构逐日改善。但受制于资金、技术、设备等因素, 新疆出口商品种类比较单一、档次低, 主要集中劳动密集型产品, 深精加工和技术含量高产品的出口一直较为滞后, 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亟待优化和改善。

3.1 加大实施“科技兴贸”力度,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新疆工业水平较低, 商品附加值低, 影响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不利于出口, 故新疆需要加大实施“科技兴贸”力度,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尽快形成出口支柱产业 (农副产品、轻纺等传统产业) 、出口主导产业 (机电产业) 、出口战略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三大出口产业群, 逐步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转移。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可以加快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出口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结构的转化, 从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3.2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重点建设特色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

目前, 新疆对外出口产品主要是棉花、番茄酱、食糖、新鲜干果等农副产品, 所以要优化新疆的出口商品结构, 关键是要提高这些农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质量和档次。新疆需要依托各类国家级园区, 根据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市场需求, 以优势龙头企业来带动发展传统特色农业, 重点建设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 增强新疆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进一步扩大深加工农产品的出口。

3.3 依托资源优势, 建立完善本地品牌建设

在新疆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应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的贸易活动,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打造企业品牌, 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应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的步伐, 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技术水平, 创造名牌产品。积极推进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 在不断扩大已有的地方特色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基础上, 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

参考文献

[1]秦迪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动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2]庞玉兰.新疆出口结构优化问题[D].新疆财经大学, 2007.

[3]吕国宁.新疆外经贸发展的实证分析——模式与对策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 2009.

[4]曲阳.新疆对外贸易战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 2011.

[5]甄小锋.新疆出口贸易产品比较优势分析及产业结构优化[D].新疆大学, 2006.

新疆对外贸易失衡分析 篇8

1 新疆对外贸易失衡的表现

1.1 进出口失衡

长期以来, 新疆在国家出口导向型战略指导下, 出口贸易得到长足发展, 新疆对外贸易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呈现逐年扩大趋势, 出口增长速度较快, 2003~2013年新疆出口贸易增速平均为77.6%, 进口增速为13.7%, 贸易顺差由2003年的3.12亿美元扩大至2013年的169.8亿美元, 2013年出口、进口与贸易顺差间的比例关系为4.2:1:3.2, 贸易不平衡表现很突出。

1.2 贸易方式单一

新疆对外贸易边境贸易占主导地位, 2013年新疆边境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52%, 加工贸易占比1.8%, 一般贸易占比34.5%, 其他贸易方式占比11.3%, 边境小额贸易的发展, 客观上促进了新疆对外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新疆边境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老百姓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随着近年来新疆与周边诸国边境贸易的发展, 加强了新疆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与文化认同, 相互加深了解, 促进了新疆与边境贸易对象国之间的经济与政治关系发展。由于边境小额贸易在贸易形式上属于对外贸易发展的初级阶段, 不太适合现代国际市场商品交换的客观需求。尽管一般贸易的比重较以前有所增加, 但是依然较低, 加工贸易与其他贸易方式发展落后。

1.3 贸易对象集中

2013年新疆与亚洲国家贸易额为232 .95亿美元, 占比84.5%, 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为190.34亿美元, 占比为69.2%, 与欧洲的贸易额21.86亿美元, 占比7.95%, 与非洲的贸易额为5.45亿美元, 占比为1.98%, 与拉丁美洲的贸易额为3.77亿美元, 占比为1.37%, 与北美洲的贸易额为9.09, 占比为3.3%, 与大洋洲的贸易额为2.49亿美元, 占比为0.9%。新疆已经与202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尽管近年来新疆贸易伙伴国数量连年增加, 但是市场过于集中在亚洲, 尤其集中于中亚五国的现象并无改变。贸易对象集中, 并不有利于新疆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也不符合新疆建成国家向西开放陆路通道与新疆丝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建设要求。

1.4 贸易主体发展不平衡

随着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 新疆的贸易主体中私营企业所占份额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2013年新疆私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200亿美元, 占当年贸易额的72.7%, 但是, 新疆私营进出口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大多数私营进出口企业贸易额较低, 规模小。2013年新疆三资企业贸易额占比为0.4%, 进出口额仅为1.1亿美元, 比重低, 规模小。应该通过积极调整新疆的对外贸易战略, 鼓励新疆私营进出口企业的发展, 充分利用国家向西开放政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精神, 简化通关手续, 提高贸易便利化, 在鼓励出口的同时也要鼓励私营企业与三资企业发展进出口贸易。

1.5 进出口商品结构单一

2013年, 新疆出口的产品中, 前十位产品主要是:鞋、纺织品、番茄酱、地毯、肠衣、电视机、药材;进口产品主要是:原油与成品油、皮革、原木、钢材、肥料、羊毛及纸与纸板、医疗仪器与器械。出口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进口以原料资源型产品为主。新疆出口额较多的产品主要是鞋、番茄酱、纺织品, 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产品技术含量低, 附加价值低。

2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失衡的原因

2.1 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与贸易顺差的快速扩大以及进口贸易增速较低, 有市场供求关系的原因, 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对新疆确实对许多产品有较强的市场需求, 而周边国家在新疆需求产品的供给上又存在不足, 导致出口增速远远高于进口增速。但是, 新疆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对外贸易不是自由贸易, 市场作用只是一个方面, 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是导致新疆进出口失衡的重要原因。重视出口忽视进口的贸易战略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亏损出口、行政指令出口、高额补贴出口的政策诱导机制导致出口快速增长, 重视出口的政策导向又抑制了进口。

2.2 技术落后、科技投入不足

技术落后是造成新疆贸易困局的原因。由于新疆科技投入不足, 产品不能够以质取胜、不能够获取核心竞争力, 只能够以价格为竞争手段, 当价格缺乏竞争优势时,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达到出口价格优势的目的, 必然会造成以低价、数量型出口的贸易增长方式。之所以会造成此类边境贸易的长兴不衰, 有贸易政策、双方商业信用的原因以外, 更大原因是由于新疆在贸易方式方面技术投入不足造成的, 企业不能够选择更加适合的贸易方式。造成新疆贸易对象集中与贸易品结构单一的原因是新疆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 出口市场也就只能够满足低端市场需求, 出口产品的多元化才能够带来出口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只有增加科技投入,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实现中、高、低端产品及花色品种供给的多元化, 市场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多元化才能够成为现实。

2.3 缺乏产业支撑

核心技术产品的供给需要有完整的产业支撑, 无论是贸易通道建设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培育与发展符合新疆经济与社会现实的特色支柱产业都是关键。新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是理想也要兼顾现实, 理想是我们希望建成面向中亚与欧洲的五大核心区, 现实是新疆的产业水平还较低, 缺乏面向中亚乃至欧洲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形成不仅需要科技投入的增加与科技水平的提高, 而且要有人才的引进。需要形成从原材料的供给与加工、产品的工艺设计与生产、装备的生产、零部件的供应与生产, 产品的营销与品牌建设, 售后服务都需要发展。

3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几大困境

3.1 地理位置是优势也是劣势

新疆的地理空间位置为新疆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贸易通道优势, 成为国家向西开放重要门户, 但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也就是这一地理位置凸显出新疆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的劣势。新疆周边国家大多经济落后、社会政治不稳定、文化宗教信仰复杂, 周边国家尤其是中亚国家地广人稀, 消费能力与市场容量有限;如果有, 也是潜在消费与市场需求, 需要长时间的培育。新疆地理空间的优势也是劣势所在, 新疆距离欧洲发达市场距离遥远, 运输距离长, 而且途中所经国家较多, 通过性不便利, 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关系还存在许多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3.2 理想与现实

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历史机遇, 但是, 新疆目前面临较多的尴尬, 人才匮乏, 经济发展落后, 地广人稀, 市场容量小, 民族、宗教、文化复杂, 还处在一些极端宗教恐怖分子等社会不安定因素。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理论界都知道很重要, 但是从何下手, 是本地创新还是东引外联, 是靠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支持, 是依靠政府推动还是市场主导?支撑五大核心区建设以及担负起联接欧亚两大经济区域的重担过于沉重, 至少从目前来看有些力不从心。

3.3 进出口关系

对外贸易利益是进口与出口共同作用的结果, 出口的国家利益是由进口反映的。如果出口远远大于进口, 贸易利益是无从体现的。如果企业的出口利益来自于由于税收减免带来的成本下降实现的利润空间出现, 而不是产品本身的价值升值, 一方面是大众税收利益被少数人获取带来利益的挤占;另一方面财政的支持带来的低价出口导致利益输出, 福利被国外消费者获取。另外, 进出口平衡不仅有利于国民利益的实现, 而且有利于贸易双方互利双赢。但是, 进出口平衡虽然有利于国民福利的提高, 但可能要牺牲经济增长的数字, 是要高速增长的政府政绩还是要缓慢增长下的国民福利?

3.4 陆路通道与海洋通道

向西的陆路通道长期被海洋贸易通道抑制, 而且长期海洋贸易的习惯, 培育了海洋贸易通道的便利性、与贸易方式的选择习惯, 贸易通道不仅取决于地理位置的通过性, 更取决于贸易通道的技术性,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中国海洋贸易通道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无论在港口建设还是在仓储、运输、通关、贸易融资与服务等软硬件都早已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庞大产业链。尤其是选择习惯, 也就是经济学所说的路径依赖, 不是短时间可以更改的。向西开放的重要节点以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如何实现?这与陆路贸易通道的建设和需求关系紧密。

4 新疆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应该处理的两个关键问题

4.1 关于出口导向型战略

对于今天的新疆来说,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已经完成了它阶段性的历史使命, 新疆必须依据国家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整体思路, 适时地调整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实行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 开放的贸易通道与平台战略。按照国际经济学的最新研究, 所谓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就是适度的出口导向与有效的进口替代相结合、以关税和汇率杠杆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兼容战略。这一战略的政策隐含着废除亏损出口、行政指令出口、高额补贴出口的政策诱导机制, 对部分幼稚产业实行战略性、动态性保护, 从政府优先国内采购、科研补贴等方面对高新技术装备工业等实施进口替代扶持, 对成熟的竞争行业放松进口管制, 适度增加进口, 使消费留在本地。

4.2 技术进步与产业支撑需要政府支持更是市场行为

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市场间的关系是中国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难题, 政府正在接受时间的考验。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需要政府支持更是市场行为,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像一个孩童的成长与父母的关系一样。在他不会走路、对社会与自然以及自我缺乏认知的时候, 需要成年人尤其是认知度较高的父母去关心、教育、影响、培育他成长, 当他成长以后, 父母就该放手由他自由发展与成长, 但时不时地提醒与点拨还是应该有的。但无论如何, 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的力量, 就像孩子的成长最终要靠他自己一样。所以, 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 首先是市场化, 市场需求决定产业发展。其次是一个过程, 市场培育需要过程, 产业升级也好、产品结构优化也好,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不能操之过急。

摘要:新疆对外贸易不平衡表现为进出口失衡、贸易方式单一、贸易对象集中商品结构单一、贸易主体发展不平衡, 其原因是出口导向、技术落后与缺乏产业支撑。解决如上问题新疆也面临较多困境。

关键词:新疆,对外贸易,战略调整

参考文献

[1]康·瑟拉耶什金, 陈余.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及其对中亚的影响[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5 (4) .

新疆出口贸易分析 篇9

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进出口额从1978年2346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2517075万美元。尽管新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同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但新疆积极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尽管关于新疆外商直接投资和新疆对外贸易的研究有一些, 但对新疆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研究却不多, 主要是因为新疆对外直接投资相对较少, 集中在对中亚五国进行资源开采和初级制成品方面, 对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影响较小, 随着新丝绸经济带的建设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新疆对外直接投资将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新疆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无疑将对新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证分析

(一) 变量与样本数据选取

本文所使用的样本数据是2001—2012年新疆对外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额。数据来源于2001—2012年《新疆统计年鉴》, 其中FDI代表新疆对外直接投资额, EX代表对外贸易出口额, M代表进口额。

(二)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对数据取自然对数并不改变协整关系并可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所以在文中分别对FDI、EX、M取自然对数, 分别用ln EX、ln FDI、和ln M来表示。并且C.J.Granger和Newbold经过多次的模拟分析, 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之间经常会发生伪回归的现象从而导致结论失败, 在对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之前, 首先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的检验, 来判断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注:表中ADF检验采用Eviews6.0软件计算, 其中 (C, T, K)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所包含的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D表示差分因子, Dln FDI表示ln FDI的一阶差分, Dln M表示ln M的一阶差分。

由表1可知, ln FDI在10%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平稳性检验, 表明这个变量是平稳时间序列变量, 即零阶单整。Ln EX和ln M都没有通过平稳性检验, 但是其一阶差分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假设, 表明这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 即一阶单整。

综上所述, ln FDI、Ln EX和ln M都是一阶单整的, 根据协整理论, 对于通过平稳性检验且为同阶整序列来说, 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分析它们之间的协整关系。

(三) 协整检验

通过分析得出, Ln EX和ln M作为单独序列是非平稳的, 但是Engle和Granger指出非平稳序列直接的线性组合也可能是平稳的, 如果这样一种平稳的线性组合存在, 这些非平稳序列之间被认为具有协整关系。本文主要对回归残差进行ADF检验, 从而验证ln FDI和Ln EX之间的协整关系。

1. ln FDI和Ln EX的协整检验

建立ln FDI和Ln EX的回归模型:

对残差α进行单位根检验, 其结果见表2:

检验结果表明, 模型 (1) 的残差序列在1%显著水平下, 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 因此残差序列稳定, 这说明lnFDI和ln EX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2. ln FDI和ln M的协整检验

建立ln FDI和ln M之间的回归模型:

对残差序列μ进行单位根检验, 来检验其平稳性, 检验结果见表3:

检验结果表明, 模型 (2) 的残差序列通过了1%显著水平下的平稳性检验, 因此可以说明ln FDI和ln EX之间不存在伪回归现象, 它们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四)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是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是上述协整分析的一个延伸。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 这种稳定关系是在短期动态的不断调整中得到的, 当这种偏离均衡的现象出现时, 往往要通过误差的修正使变量重新回到均衡状态, 误差修正模型是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型。

1. 建立ln FDI和ln EX的回归方程的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上述的估计得出了ln FDI和ln EX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α=ln EX-0.517ln FDI-8.898, 令误差修正项ecmt=α,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估计得到。

在修正模型 (3) 中, 修正模型项ecmt-1的系数反映了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和方向。系数的绝对值|-0.630|=0.630, 说明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0.630调整力度将非均衡调整到均衡状态。误差修正项的系数是负数, 说明协整关系对EX的增长起到了反向修正, 当超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均衡约束时, 误差修正作用降低了当期的EX。此外误差修正项的t值比较高, 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出口之间存在短期的稳定关系。

2. 建立ln FDI和ln EX的回归方程的修正模型

通过模型 (2) 可以估计得出ln FDI和ln M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μ=ln M-0.605ln FDI-7602, 令修正误差项ecmt=μ,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通过估计可得到。

在模型 (4) 中, 修正模型项ecmt-1的-0.606=0.606, 故当短期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0.606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调整到均衡状态。同样协整关系对M的增长起到了反向修正, 并且在短期内, 新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也有稳定关系。

三、实证分析结论

(一) 新疆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关系

从长期关系来看, FDI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 新疆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每增加1%的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将增加0.517%, 这说明两者在长期存在着互补关系。因为新疆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中亚五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建筑建材上, 又由于中亚五国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开采设施比较落后, 对外直接投资导致了零部件、大型设备等出口的增加。从短期关系来看, 新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在短期内存在着均衡关系, 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也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目前新疆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规模比较小, 主要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主, 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较小, 且由于新疆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导致在短期内由非平衡状态调整到平衡状态还比较慢。

(二) 新疆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口之间的关系

从长期来看, 新疆对外直接投资 (FDI) 与进口贸易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新疆的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口贸易具有促进作用, 对外直接投资每增加1%进口将增加0.605%。这主要是因为新疆的对外投资战略所导致的, 新疆毗邻中亚五国, 中亚五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但是开采技术和设备并不发达, 新疆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开采技术和设备优势, 在中亚五国开采资源, 然后进口到国内以弥补我国自然资源的需求, 这无疑促进了新疆的进口。从短期关系来看, 新疆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也存在一种短期的均衡关系, 但相比之下, 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口的短期调整作用更强。

四、促进新疆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

政府应重视新疆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 制定相应扶持政策, 鼓励新疆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切实提高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从而拉动新疆进出口贸易增长, 促进经济发展。

(一) 引导和鼓励企业拓宽投资国别和投资领域

引导对外直接投资向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拓展, 以避免新疆的对外直接投资过度集中在中亚地区, 这样可以降低投资风险, 避免对外直接投资的权益受损, 同时也可以避免新疆企业在中亚地区出现恶性竞争。此外, 新疆还应该支持企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 而不仅仅局限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可弥补新疆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缺陷, 使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法规, 简化审批程序, 加强事后监管, 使新疆对外直接投资做到有法可依。二是与相关国家建立信息联络机制, 及时发布有关投资方面的信息, 使企业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抓住对外投资的机遇。三是建立相关风险防控系统, 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风险分析, 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规避风险。

(三) 企业应合理规划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应在对企业自身优势、外部竞争优势、区位优势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对没有涉足过的行业要谨慎进行投资。在选择投资区域时, 要进行实地考察, 充分了解东道国的基础设施、运输条件、政治环境等情况, 从而保证企业的顺利投资。新疆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中亚五国, 这些国家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政局不稳, 投资环境较差。此外五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企业必须考虑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本, 这就提高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门槛, 因此在对外直接投资时必须充分评估投资的收益和成本, 做好可行性研究。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建立, 新疆对外投资将对进出口贸易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新疆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出口之间的关系对新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新疆2001—2012年相关数据, 在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显示:新疆对外直接投资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对进出口贸易都具有促进作用, 两者之间呈互补关系。并提出引导和鼓励新疆企业跨地区和跨行业发展;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企业应合理规划投资, 以促进新疆对外直接投资。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协整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长义.基于VAR模型的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关系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5) :8-14.

[2]何莉.中国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实证研究[J].才智, 2013 (5) :23-24.

[3]张春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学术交流, 2012 (7) :85-88.

[4]胡昭玲, 宋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J].经济经纬, 2012 (3) :65-69.

[5]张纪凤, 黄萍.替代出口还是促进出口——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影响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3 (3) :95-103.

[6]李良新.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经济为例[J].中国商贸, 2011 (31) :240-241.

新疆发展加工贸易优劣势分析 篇10

一、劳动力要素优劣势分析

(一) 劳动力丰富且成本低廉是新疆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之一。

新疆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 劳动力数量自1980年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新疆总人口数量由1, 283.24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 095.19万人, 年均增长2.34%。劳动年龄人口 (16~65岁) 年均增长4%。新疆21世纪前20年, 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年龄人口仍将保持着继续增加的趋势, 新增劳动力数量变化比较平稳。供给对就业产生的压力仍将处于上升态势。随着开放性经济的深化, 新疆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更大, 未来劳动力市场新增的劳动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 来自劳动年龄人口的自然增长。“十五”期间, 由于第三次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开始逐步进入劳动年龄, 新疆劳动力资源呈持续上升趋势。第二, 技术进步带来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在农业和企业劳动力人口方面。随着新疆农业科学技术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技术装备的改进、科学的管理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节省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第三, 高校毕业生持续进入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自高校扩招以来, 新疆大学生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加;另一方面新疆职业教育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每年以6%的增速进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劳动力市场。第四, 离退休人员成为劳动力供给队伍中一支不应忽视的力量。目前, 新疆老年人口达到171万多人, 并以每年4.36%的速度增长, 高出全国平均增长速度1.36个百分点;另外, 新疆劳动力相对内地沿海地区成本比较低廉。

(二) 新疆劳动力市场质量发展前景较好。

新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分为小学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和本科以上。近几年, 国家越来越注重西部建设, 加大了对西部教育事业的投入, 1996年新疆教育经费仅为435, 879.0万元, 2006年较1996相比增长了3.52倍, 达到1, 532, 702.9万元。在国家、新疆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投资下, 新疆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较大提高, 新疆各大高校、职业技校为新疆培养了一批批高素质且具有一定技术的人才, 2007年普通本科、专科毕业生分别为23, 376人、22, 752人。新疆小学及小学以下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构成持续减少, 初中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也有所下降。本科教育程度劳动力的比重大幅提高, 是新疆劳动力市场上新增动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加工贸易主要面对的是国外市场, 对产品的质量要求高, 而加工产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产品的设计, 产品的生产技能也很重要, 因而需要熟练的工人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如商务部在东莞调查显示, 外资、台资进行电脑主机板的装配组装, 基本都是高中毕业的女孩, 这些员工具有相当的文化程度, 因此极易成为熟练的劳动力, 保证了加工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集区, 就更需要提高劳动力市场质量, 培养具有高中文化以上的熟练工人和技工, 高级技术工人和高级技师。在大学生的就业高峰与劳动力市场总体就业高峰重叠的大好时期, 高级技能人才在未来新疆劳动力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较低, 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二、土地要素优劣势分析

本文主要探讨土地要素中的资源要素的优劣势。首先, 新疆水能资源丰富, 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340条, 总蕴藏量为3, 355.45万千瓦, 占全国的4.96%, 可能开发的总装机容量为853.51万千瓦;其次, 新疆矿产种类多, 配套程度高, 资源量大, 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截至1997年, 新疆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 已探明储量的矿种68种, 总潜在价值超过6万亿元。全区已探明的616个矿区中, 规模属大型的75个, 中型的169个, 小型的372个。在探明储量中, 居全国首位的有5种, 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1种。一些重要矿产质量较好, 富矿比例较高, 如煤、铬、蛭石、铁、铜、镍、膨润土、石灰石等, 并拥有新疆软玉、钠硝石、皂石、水硝碱镁钒、蛋白石等一部分特色矿产。虽然有资源丰富的优势, 但是地质勘查程度低, 部分资源保护程度低。资源远景潜力大的矿产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石灰岩、铜、镍、黄金、铬、铅锌、铍、锂、石棉等。巨大的资源优势能为各个行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这是很多省份所没有的优势, 就地取材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流通费用, 降低成本。但是, 新疆的深加工行业和资源的利用率都是比较低的, 因此提高产业在深加工和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等方面的空间是新疆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对外加工贸易是发展新疆加工业的深度、质量、科技含量的必要途径, 把外商的科学技术引进来, 把我们的产品推出去, 这个也是加快新疆经济发展, 扩大新疆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三、资本要素优劣势分析

资本包括资本货物 (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和原材料等) 和金融资产 (股票、债券和借款等) 。本文主要探讨资本货物。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见中从20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国家针对西部大开发的具体措施, 其中包括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放宽利用外资有关条件、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推进地区协作等诸多方面良好投资环境。加工贸易企业在新疆进行加工贸易的机器设备、厂房建筑、原材料进口等方面都享受各项优惠政策。但是, 从目前加工贸易企业的数量上看, 1999年在海关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58个, 2000年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39个, 2001年注册的加工企业数为32个;至2009年, 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为6个, 呈严重下降趋势。不少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的注册资本是以负债的形式取得的, 扩大经营规模缺乏资金, 流动资金靠银行贷款, 资产负债率较高, 个别企业平时资产负债率在50%~60%, 特殊时期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0%, 连年亏损, 所有者权益几乎为零。因此, 加工贸易企业在拥有资本要素优势的前提下要更能利用这些优势才能使新疆的加工贸易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四、技术要素优劣势分析

(一) 新疆的技术要素优势。

经过长期的发展, 新疆以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为依托, 已经形成了一批以石油、冶金、电力、煤炭、纺织、建材、机械为支柱, 以化工、皮革、印刷、食品、塑料制品等为分支的工业体系。在石油加工、棉花加工以及番茄制造等方面已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新疆还有部分优势产品和领先技术。例如, 新疆在开发风能方面具有资源、规模、技术等独特优势。新疆达坂城百里风区已建成亚洲最大的风电场, 技术水平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发电量也居全国第一。此外, 新疆的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外冶金行业最先进的各种技术, 新疆的众和铝箔占全国市场的70%之多;其次是在新疆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业科学技术工作在动植物良种培育、作物林木栽培、动物饲养、农业季节化和高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农业的发展向科学化前进, 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疆农业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 新疆加工贸易中技术要素的劣势。

产品附加值较低,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是首要存在的问题。产品附加值低, 对国内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小。近五年, 商品出口以工业原材料、初加工产品为主, 受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影响大, 产品增值较少、附加值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长期以来, 加工贸易稳定的、主要的出口产品是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包装物的番茄酱、氢氧化锂、铝锭、木制家具及为数不多的肠衣、相框、石油产品等, 产品品种单一, 且附加值低。除木制家具外, 大部分产品作为工业原材料出口。由于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变化较快, 对新疆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影响较大;同时缺乏技术创新优势, 自主研制开发能力不足。从发展实际来看, 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是后进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 没有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 东道国通过引进外资达到促进自主技术能力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换代的目标就难以实现。新疆产业的技术吸收和模仿创新能力距离现实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在新疆, 技术研发主要由科研院所及高校承担, 而技术应用的主体则是企业, 这种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脱节的现实使技术进步进展乏力, 因而使之发展缓慢。同时, 新疆加工贸易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时只获得了部分低级技术, 而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都被外国所控制, 如果核心技术一直得不到提高, 所导致的经济后果就是我国加工贸易的利润率越来越低;其次, 研发经费不足是其主要障碍;再次, 机制问题制约技术进步, 市场机制不完善, 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 都制约了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因此, 加工企业缺少自主研发的主动性。

通过对新疆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等要素的分析, 我们发现解决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问题, 其中方式之一就是利用原有要素比较优势, 并且不断培育和发展新的比较优势, 从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取利益。对于新疆加工贸易来说, 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是最主要的比较优势, 在此基础上, 我们所应考虑的则是对这一优势的发挥以及培育新的比较优势, 关注资本的灵活运用和产品技术革新的比较优势的加强和培育, 重点建设以区域优势资源为依托、面向中亚市场急需的产业园区, 促进以产业带动贸易、以贸易刺激产业升级的良性产业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润娥.中国发展加工贸易的要素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1.

[2]原帼力.新疆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的意义及对策.昌吉学院学报, 2007.4.

新疆出口贸易分析 篇11

(一) 地理、自然等要素条件。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 国土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战略资源丰富, 是我国向西、向中亚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 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等八个国家接壤, 是“亚欧大陆桥”及通往中亚的必经之地, 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陆路通道,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陆地边境线长达5, 600多公里, 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 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新疆矿产种类全、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新疆水土光热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新疆在地理、自然等要素条件方面对中亚国家优势突出, 是保持新疆对中亚国家外贸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二) 需求条件。

内需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国内需求条件的制约对新疆出口企业贸易竞争力的提升形成负面影响。但从总体来看, 随着新疆经济的迅速发展, 区内消费市场也日益完善, 一方面, 伴随信息、知识的以及进口产品的冲击, 消费者更加成熟, 对产品的甄别能力大大提升, 抓住有限的市场需求, 产品多样性明显加强, 市场结构进一步细分来说, 新疆面临的需求条件呈逐步改善之趋势, 但是由于新疆人口素质、人口规模、收入水平等因素造成新疆市场容量小, 市场需求不足。从国外需求看, 新疆的贸易对象以中亚国家为主, 虽然近年来, 中亚国家市场对新疆产品需求增加, 新疆对中亚国家出口也连年增加, 但是由于中亚国家人口规模、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导致其需求结构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 新疆出口中亚国家的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 也就导致新疆对中亚贸易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较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不利于新疆对中亚贸易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发展情况。

相关产业的表现与能力通常能够自然地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创新。近年来, 新疆一直致力于对产业布局的合理安排, 支持优势产业发展, 优势产业逐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 新疆纺织品的出口带动了新疆棉花种植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新疆食品出口带动了新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 新疆化工产品的出口带动了新疆石油开采化工加工业的发展, 陶瓷等建筑材料的出口带动了新疆钢铁建筑材料加工与生产的发展, 家具文化用品的出口带动了新疆木材加工与生产以及造纸业、化工业的发展, 机械电子产品的出口, 钢铁、有色金属开采加工、化工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新疆制成品出口中近60%以上来源于中国内地省份, 对新疆产品出口造成挤占, 较大地制约了新疆工业的发展, 制约了新疆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 再加上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新疆在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上表现出相关支持产业不足。但是从新疆外贸发展本身而言, 内地产业的完善与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 内地产品通过新疆出口到中亚国家, 同样促进了新疆对外贸易整个行业的发展, 对新疆对中亚国家贸易竞争力及对外贸易陆路国际通道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相信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国内外投资的增加, 新疆跨越式经济增长模式战略的实施过程中, 新疆产业结构会出现大幅度的跃升, 在产业支持方面会形成对中亚国家出口贸易更强的互补性和竞争力。

(四) 企业战略、市场结构和竞争。

当前, 新疆对外贸易额的近70%来源于私人企业进出口, 对外贸易竞争环境大大改善, 实现了政企股份制改造, 2010年新疆工业总产值为5766.5亿元, 其中非国有经济5358.97亿元, 占92.93%。建筑业2010年产值9, 694, 741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为7, 087, 946万元, 占73.1%。而且新疆从事国际物流、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为主, 从而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竞争活力。企业都能够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企业也都能够自主设计自身发展战略。因此, 从新疆市场结构、竞争环境看, 已经具备市场经济的要求, 市场竞争也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竞争。但是新疆的企业缺乏长远经营理念, 企业发展战略缺乏国际化眼光。尤其是新疆进出口企业对中亚国家的出口规模较小, 贸易额小, 科技投入不足, 贸易方式、产品结构都不能够满足对中亚国家出口结构优化及提升竞争力的要求。

(五) 政府与机会。

对外开放30年来, 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这与新疆政府及中央政府合理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从深入研究外贸发展战略到给予指导、咨询, 从出口信贷政策到优惠税收政策, 政府因素在新疆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中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从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再到新疆经济工作会议, 新疆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与正确领导, 也离不开新疆自治区政府的努力。机会因素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中也日渐凸显出来, 由于海洋贸易在受国际经济政治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 中国海洋贸易通道受到较多的制约与威胁, 在此情况下, 中央提出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由新疆通往欧亚大陆的陆路通道就显得非常重要, 受到国家的逐渐重视, 也就给新疆对外贸易竞争力提升带来了较好的历史机遇。再加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中央对口支援, 也都给新疆带来了良好的对外经贸发展机遇, 随着由印度洋经巴基斯坦进入新疆的运输通道的打开, 向西开放日显重要, 尤其是新疆贸易通道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会给新疆对外贸易尤其是对中亚国家贸易发展越来越多的机遇。这一切都将是提升新疆对中亚国家出口竞争力的机遇所在。因此, 新疆对中亚贸易竞争力在政府与机遇方面有较强的优势。

(六) 跨国公司商务活动。

新疆一直以来都是跨国公司商务活动较弱的地区, 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小, 水平低, 企业赢利能力较差。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计72个, 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企业分别为36个、25个、10个、1个, 金额分别为1.08亿美元、0.58亿美元、0.09亿美元、0.15亿美元。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总计55个, 下降23.6%, 独资、合资、合作企业分别为35、16、4, 金额分别为1.43亿美元、0.39亿美元、0.24亿美元。新疆出口产品大多来自内地, 本土出口产品主要是肠衣和纺织品等, 属劳动密集型产业, 附加值低。外资企业大多是资源加工企业, 初建时主要基于新疆和内地市场, 大多数企业的最终产品不能出口外销, 没有形成自成体系的外销网络。外商投资以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业为主, 如服装加工、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 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较少,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机构引进更为滞后。新疆实际利用外资构成也不合理, 国别单一。从利用外资构成情况来看, 新疆外资构成主要以对外借款为主, 外商直接投资和其他投资为辅。新疆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占投资总额的71.8%, 且多为一般加工工业, 以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 资金和技术密集型项目较少;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28.2%, 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第一产业的比重很低, 与新疆为农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 从跨国公司商务活动方面看, 新疆对外竞争力尤其是对中亚国家竞争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新疆对中亚国家贸易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分析

整合、集群与创新是竞争优势形成的三大关键词。产业结构不合理使新疆尚未形成真正的集群发展模式。新疆在产业结构布局中存在着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化关联度低、波及效应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在第一、二产业中, 公有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地区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分布不均衡, 严重制约着地区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并最终制约着新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同时,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点状式的分散经营格局, 也制约着产业集群的迅速发展, 使新疆尚未形成集群发展模式。企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新疆产业集群发展的瓶颈。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低水平重复性建设导致新疆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新疆的企业布局分散、点多线长, 大规模的企业数量较少, 规模效益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企业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成分比重过高, 资本单一, 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基本是纯国有的, 机制不活、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三是企业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过高、社会负担过重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继续提高和生产的持续增长;四是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受区域限制, 市场信息相对滞后的影响, 产业链较短, 初加工产品多, 成为制约新疆集群发展的瓶颈。高新技术的缺乏阻碍着新疆集群发展进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语言、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原因, 新疆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等诸多方面与内地省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新疆虽然先后诞生过30余个各级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贸易合作区, 但至今保留下来的不到十个。在科学研究方面, 新疆科学研究投入少、研究规模小、技术引进少、消化与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连接, 科技与经济结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新疆产业集群的发展。从创新情况来看, 新疆区域创新综合能力目前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 在12个西部省区中也仅处于第六位。新疆目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已不能满足其社会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综合创新能力全面落后, 亟待加强。所以, 从形成机制看, 新疆对外竞争力不足, 关键由于科技水平落后, 投入不足。

三、结语

通过对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竞争力的理论因素分析, 新疆对中亚的贸易优势主要表现在通道优势与政府和机会方面, 通道优势源于新疆的地理位置, 政府与机会方面是中央对新疆的支持。新疆对中亚贸易经济优势缺乏内生优势, 因此新疆在发展与中亚国家对外贸易时, 应该首先要用好通道优势, 为进出口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力更生加上中央政府的支持, 对新疆进行产业结构改造, 发展与新疆相适应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而不是简单地将内地产业转移到新疆, 将新疆打造成贸易通道与制造基地融为一体的面向中亚、欧洲的货物流通、商品生产、服务业高度发达的区域经济体。

参考文献

[1] .庞玉兰.新疆出口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 2008

[2] .王海燕.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新机遇[J].大陆桥视野, 2005 (7) , 1

上一篇:传媒经济发展下一篇:信号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