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2024-07-25

新疆消费需求现状分析(精选10篇)

新疆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篇1

近几年, 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 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加大, 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都有了巨大的转变,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 农民收入也不断提高。这时围绕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出现了一些疑问, 其中之一就是“针对农户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需求有多大?”。笔者本着从新疆农户的角度研究农户的实际的信贷需求特征, 农户的信贷需求满足情况, 以及随经济的发展未来可能出现的信贷需求, 期望为更充分和有效的信贷供给和信贷方式的创新提供现实依据。

笔者的重要研究基础是2007年7月至8月间进行的新疆农户金融需求调研活动的成果。本次调研针对农户, 全疆共发放问卷360份, 其中有效问卷326份, 问卷涵盖了新疆南北疆大部分地区的农户, 且抽样调查的农户经济状况符合正态分布, 即经济水平较高农户和较低农户占比较少, 而中等经济水平农户占比较大, 能较好的代表新疆农户的一般水平并能反映新疆农户的信贷需求现实。

一、调研资料所显示的新疆农户信贷需求现状

(一) 农户信贷需求意愿比较强烈, 信贷需求规模不一且内容多样

随着新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户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本次调研结果显示, 调查的对象农户存款数量有限, 多在三万元以下, 还有近四成的农户没有任何存款。看病、孩子上学和购买生产资料是农户存款的主要使用方向。对于大多数农户来说, 现有的存款是远远不够的。本次调研显示,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需要用钱, 79.4%的农户都表示会借贷, 这表明新疆农户无论收入高低, 大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贷需求。

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 其信贷需求有所不同, 这主要体现在需求规模和内容上。调研中发现, 在信贷需求的数量上, 高收入的农户对信贷的需求数量大, 一般在10万元以上, 最高可达百万元以上, 而低收入的农户对信贷的需求数量较小, 大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在3万元左右, 3万元以下信贷需求农户数的比例约为67%, 由此可以看出, 新疆农村的大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类型是小额的信贷需求。新疆农户信贷需求量表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实地调研数据

需要指出的是, 作为调研对象的一些农户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不能清楚表达自己大致的信贷需求, 所以样本农户中只有267户的数据, 但也可以反映基本现实情况。

很明显, 农户的贷款需求与农户本身的经营能力有关, 经营能力包括农户家里的劳动力多少, 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高低, 思想认识水平, 所具备的技能水平高低, 对政策和市场的把握能力大小等等。经营能力强的农户其承贷能力也强, 反之较弱。

在信贷需求内容上, 高收入农户的信贷需求多为了扩大再生产, 购置大中型的农机具和解决生产中临时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而产生的生产需求。而低收入的农户其信贷需求除了基本的生产需求, 更多体现在非生产领域的教育、看病、婚丧、建房等消费信贷需求。新疆农户总体信贷需求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实地调研数据

从调研结果中可以看出, 由于农户大多有一定的存款, 生活用款产生的信贷需求较小, 而农业生产或畜牧业生产引致的信贷需求是最多的;同时, 孩子上学和看病引起的基本消费信贷需求也较大。有一些较富裕农户还有一定的投资需求, 如购买商铺和土地。此外还存在一些高消费的信贷需求, 如购买轿车等。

调研还发现部分农户的信贷需求比较特殊, 一些农户的需求不是生产和生活所引致的信贷需求, 而是一种心理防御需求, 即为了不露富而故意借钱, 不想让村里人和亲戚朋友知道自家有存款。一些农户持有特别的观念, 即存款的偏好, 认为应该把救命钱 (自己的货币收入剩余) 存起来, 只利用贷款生产经营, 这种现象在有些调查地区还较普遍, 这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违约心理表现。

(二) 农户的信贷需求满足途径有限

新疆农户信贷需求的满足途径有三种。

第一种是农户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 如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这种途径需要一定的条件。参加了农户资信等级评定并享有一定信用额度的农户可以用贷款证和信用等级证在当地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户也可以通过五户至十户的联保申请取得贷款。有一些地区的农户可以在当地农业银行分支机构申请贷款;还有就是农户可以用未到期的存单作质押在存单所属银行取得贷款。

第二种是农户向私人借款, 包含亲朋邻居和私人借贷组织。农户向前者不用支付利息或支付较少的利息, 而要向后者支付高于银行贷款利率水平的利息。调查显示, 表示有意愿向私人借款的大部分农户倾向于向亲朋邻居借款, 借款行为界定在急需用款且金额不大时, 理由是比较方便。调研还显示, 新疆有一些地区的民间私人借贷市场比较活跃, 借贷行为以两种主要的形式存在, 一种是货币借贷, 即以打欠条的方式进行借贷, 如借10 000元, 在打欠条时写12 000元的借条, 其中2 000元即为利息收入, 但是在借条上看不出加了利息;另一种是实物借贷, 如农资经销商经销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时, 农户通过打欠条的形式买农资, 在售出农作物后追加一定的利息将欠款还给农资经销商, 经销商既是出售商品者又是放贷者, 不仅得到出售商品的利润也得到赊销商品的利息收入。

最后一种在新疆个别地区存在, 即某些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户小额信贷。如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新疆博乐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 其发放对象是少数民族妇女, 目的是通过对妇女进行信贷支持以促其发展。再如在福海县开展的联合国LPAC项目即“贫困地区儿童规划与发展项目”, 旨在提高妇女素质、儿童生活质量和改善当地生存环境。这些项目大多在新疆个别地区执行, 不具普遍性且规模有限, 但对项目实施地受益农户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发现, 农户对贷款途径的选择有一定的先后顺序, 如表2所示。

数据来源:实地调研数据

从农户贷款选择顺序中首先可以看出, 农村信用社还是农户首选的借款对象, 其次是亲朋好友, 最后才会选择向私人借贷。首选农信社的农户基本认为, 只有农信社能够满足他们借贷要求, 且农信社借贷方便, 不欠人情, 农信社真正是农民自己的银行。选择向亲友借款的一些农户认为, 对于应急的钱去找亲友借比较方便快捷, 不涉及银行那么多繁琐的手续, 同时, 没有利息支出也是选择向亲友借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向前两者的借贷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 小部分农户会选择向私人借贷。在北疆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由于资金需求旺盛, 而当地正规金融的信贷供给远不能满足需要, 所以私人借贷也较普遍, 但是在南疆的一些地区由于信用社对农户的支持力度较大, 私人借贷现象相对较少。

(三) 农户基本认可现行借贷利率水平, 还款意识较好

调查结果显示, 受调查农户对利息水平的接受程度呈现多样性, 大部分的农户可以接受银行的贷款利率, 小部分农户对利率水平表现较敏感。大约64%的农户可以接受5%-10%之间的利率水平;约10%的农户只能接受5%以下的利率水平;约19%的农户可以接受10%以上35%以下的利率水平;约6%的农户由于思想认识问题, 不能接受支付利息, 所以只选择向亲友借款。

就农户的信用状况来看, 农户的信用意识和还款意愿比较好, 对农户的调查结果显示, 受调查农户几乎没有不还贷款的想法, 大部分农户认为, 即使借钱或变卖家庭财产也要偿还贷款。这种信用意识状况一定程度要归功于近两年农信社在农村开展的信用工程建设, 信用社对信誉好的农户通过在贷款期限和贷款金额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强化了农户的还款意识, 让农户认识到信誉对于没有任何可抵押资产的且一直被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边缘化的农民来说也许是支持其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

二、农户信贷市场在满足农户信贷需求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金融机构提供给农户的信贷期限和信贷金额与农户的实际需求有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体现为:在信贷期限上, 大部分农户认为期限太短, 与自己生产经营周期不吻合, 希望能延长贷款期限, 认为期限在1-3年较为合理。一些有大中型的农机具投入农户对期限要求更长, 一般希望是5-8年。在信贷需求数量上, 目前农户许多潜在的信贷需求还存在着不能完全满足的现象, 比如, 大部分农户认为, 依据农户资信评定授予农户的信用额度太少, 不能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

(二) 存在“借款难”现象

调查显示, 有85%的农户都愿意从银行借款, 但是有32%的农户认为从银行或信用社贷款很难, 有43%的农户认为较难, 只有25%的农户认为不难。贷款难的主要原因是:第一, 银行或信用社贷款程序复杂。第二, 农户在银行不认识人。第三, 银行对贷款的条件限制太严等等。另外,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目前还不完善, 在全疆的覆盖面还不太广, 一些调研地区的农户对征信体系还不了解。

(三) 农户的金融素质不高

调查显示, 42%农户对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都不太了解, 一些农户只是了解存贷款业务, 还有36%的农户对金融服务一点都不了解。农户金融知识的欠缺也是农户信贷需求抑制的因素之一。当然, 调研也发现, 农户对金融服务方面的信息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78%的农户表示想接受该方面的培训, 认为该方面的培训对今后的生产和投资是有帮助的。

(四) 农户面临的各种风险较大

有相当一部分农户缺乏应有的社会保障, 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财产和农业方面的保险, 以致于一旦发生大的变故, 就会导致农户陷入穷困的境地, 对贷款的承受力会变得很脆弱, 可能会导致银行坏账的恶性循环。

三、结论

此次调研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第一, 新疆农户的信贷需求在数量上大多是小额信贷需求, 且处于需求大于供给, 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状况。第二, 农户已享受的信贷供给产品少且与农户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第三, 农村征信体系覆盖率不高, 其建立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四, 农户的金融服务知识比较欠缺, 而且农户因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 其面临各种各样的经营风险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户的信贷需求。

通过对新疆农村地区发展的现状来看, 农户未来的信贷需求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会不断变化。随着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更高效集约化的生产方式的转变, 农户有发展多种经济的意愿, 农户的信贷需求在内容上也会有所变化, 如近些年新疆实行的节水农业增加了农户对节水设施贷款的需求, 畜牧业推广的暖棚技术和在许多地区实施的设施农业项目使得农户增加了相应的信贷需求。面对农户信贷需求的现实情况和以后可能出现的信贷需求, 有针对性的提供信贷供给及信贷产品创新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户信贷供给和需求的良性发展。

摘要:在新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 新疆农户是主要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在追求自身发展进程中, 新疆农户存在显著的信贷需求, 但是这种信贷需求的具体表现形式并不清晰。依据新疆十地州农户信贷需求问卷调查资料, 对新疆农户信贷需求的特征进行尝试性的总结, 指出当前新疆农户信贷需求中存在需求不能被充分满足、农户金融素质不理想等问题, 并得出若干结论。

关键词:信贷需求,调研,农户,新疆

参考文献

[1]何广文,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刘玲玲, 杨思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董晓林, 洪慧娟.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崔立新, 田芸.对新疆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情况的调查[J].新疆财经, 2003 (6) .

新疆建筑施工企业用工现状分析 篇2

摘要:长期以来,民工一直是新疆建筑企业的中坚力量,用工状况的良好直接关系到新疆建筑企业的发展,关系到西部建设水平的高低。因此,了解新疆建筑企业用工现状,发现并解决民工问题,是新疆建筑企业发展的一向重要内容。

关键词:民工 建筑企业 用工现状

0 引言

随着新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的用工数量逐年增加,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一些矛盾冲突逐渐显露。例如,民工文化程度低、专业知识少,使得施工企业很难高质量施工,过长的劳动时间与低廉的报酬让民工感到不满等矛盾。为从根本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用工问题,本文从民工基本现状、存在问题、民工期望、结论及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基本现状

1.1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性别比例

建筑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现场各种条件的约束使得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普遍偏低,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从根本上解决机械施工代替手工作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基于对工人的体能要求较高、工作劳务繁重等原因,大多数女性在建筑行业是很难找到合适工作的。然而根据此次的统计调查显示(如图1),女性所占比例远远超过预想,经过交谈发现,她们大多数是跟随其爱人进入工地。所以,即使建筑行业自身存在很大的约束性与局限性,但并没有导致新疆建筑施工企业民工出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

1.2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年龄分布

由于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劳动力过剩和城市企业劳动力相对不足,大量农民涌进城市。根据此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年龄主要分布在20-60岁之间,其详细分布如图2所示。

从民工的年龄结构上来看,新疆建筑行业正在出现工作人员年龄断档现象,对于年龄稍大的民工来说,只要工资比在家种田收入高,他们大多还是愿意继续干下去。但由于建筑行业劳动强度较大,大多数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干,然而年轻人身强体壮,学历高,接受知识能力强,正是建筑企业招纳的第一人选,为了留住他们,只能提高用工成本,给民工涨工资。

1.3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文化水平

民工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业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他们是社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但他们的文化水平却仍没有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标准。从访查的情况来看,农民工持证上岗的人少之又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中文盲和半文盲的农民工占33%,小学文化程度占16.3%,初中文化程度占38%,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占12%,大专以上文化仅占0.7%。大部分民工只经过简单的技能培训直接参与到施工现场,即使施工前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书面交底和现场技术口头交底,但由于文化程度低、专业知识少再加上某些工序较为复杂,没有专业的培训和实际施工经验,很难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作业。

1.4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职业资格等级

民工大多是作为“人力资源”,而不是“人力资本”而存在的,他们在市场上始终处于“被选择”的位置,而不是处于“选择岗位”的主体位置。根据此次调研发现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民工受自给自足的思想束缚,视野狭窄,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对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的认为,农民工靠力气挣钱,技术无关紧要。以至于农民工所取得的职业资格等级过低,一般以初级工和中级工居多,如图3为农民工的职业资格等级分布图。

2 建筑施工企业与民工之间存在的问题

2.1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工资水平

自“民工荒”爆发后,劳动力需求超越供给这一形势,使得当前农民工工资普遍上涨。新疆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数民工的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只有少数民工的月工资在3000元以下。即使民工工资结束了长期的停滞状态,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的时期,但由于工资上涨速度与物价上涨速度成正比关系(事实上工资上涨速度低于物价上涨速度),所以综合考虑来看民工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得到显著提高。

2.2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工作环境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民工的人身安全和生活质量。在工作中,施工现场一般人员流动性大、露天作业和高处作业较多、危险性较大、不安全因素多,以及预防难度高等诸多因素对民工埋下安全隐患。在生活上,民工一般住临时宿舍,而临时宿舍大多简易粗糙,遮阳、御寒效果比较差,并且临时宿舍极易发生倒塌、火灾及一氧化碳中毒等事故。因此,在调查访谈的结果分析后得出:只有30%左右的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感到满意,60%的人对工作环境表示不满,10%的人表示不关心。

2.3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福利待遇

随着人力资源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也会不断提高,因此每个劳动力对保护自己不发生工伤事故的保险需求增加,对医疗服务和生命保险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这实际上就是在呼唤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虽然部分民工按照法规缴纳了城市保险,却由于制度的缺陷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形成了只参保、不享保的奇怪局面。通过调查发现,更不可思议的是大部分的民工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很长,基本没有节假日,每周的工作时间在45小时以下的占到了12.4%,44-55小时与55-65小时的均为28.8%,而65小时以上的比例则为30%。这严重违反了国家劳动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长不的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加班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2.4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子女教育

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在城市打工的青年民工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由于民工家庭的弱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其子女的教育,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入城市的很少,大多数成为留守儿童,其教育问题十分突出;而民工孩子在城市上学更加困难,不仅需上交让他们难以接受的赞助费,而且户籍问题也成为困扰农工子女正常入学的突出因素。

3 建筑施工企业民工期望

3.1 政府把关,根本上解决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上文提过,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在城市打工的青年民工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因此他们期望这个问题得到最先的解决。由于农民工家庭的弱势,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其子女的教育,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入城市的很少,大多数成为留守儿童,其教育问题十分突出;而农民工孩子在城市上学更加困难,不仅需上交让他们难以接受的赞助费,而且户籍问题也成为困扰农民工子女正常入学的突出因素。所以他们期望地方政府给予宽裕的政策,建立专门学校,严把教学质量,建立起完善的跟踪服务体系,为民工子女提供良好学习环境,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兴办民工子弟学校,推动民办教育。让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读书学些改变命运,让自己的下一代能够与城里人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之下。

3.2 政府贯彻法律法规,改善民工福利制度

由于处在建筑行业中,简陋的住宿环境,艰苦的工作环境,粗劣的饮食质量严重危害着民工的身心健康。虽然民工身在城中,而对于城乡社会福利、医疗、养老、就业等一系列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制度并没有跟进民工要求。大部分民工迫切需要政府有效监督、加强立法执法,贯彻实施法律法规来改善民工的福利制度,根本上破除二元户籍制度所带来的众多社会矛盾,为民工社会福利的改善提供坚实的制度设施基础。

3.3 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负责,解决民工回家难问题

春运一票难求,是大多数新疆农民工所面临的返乡问题,由于新疆地势偏远,与内地交通联系并不发达,购票难仍是目前尚未解决的社会难题。虽说铁道部实行网络、电话购票的确是一种进步,但由于大多数民工不会利用网络,更没有网银支付,民工原先还可以通过辛苦排队购票,开通网络购票后,这样的机会也没有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认真对待民工购票难问题,主动为购置团体票,当企业民工较多时,应与铁道部相关部门协商,开设民工专列,切实解决民工的回家难问题。

3.4 让民工获得社会更多的关心与尊重

民工因沉重肮脏劳动而不洁的外衣与高楼大厦的格格不入,当前在城市里,他们就像是弱势群体,只能畏缩在低矮的工房、公交车与地铁的角落里。可却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或自恃有钱,或自恃有势,或自恃是城市居民,总是看不起农民工,对农民工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这些人的浅薄无知,忘记了一个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农民工也是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作为城市居民,没有任何高人一头的资本。民工们缺少的,主要的不是金钱,而是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况且,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大军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也是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往往从事最艰苦的劳动,干最脏最累的活。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并不比一些自恃有钱的城市人差,所以人们有一千条理由尊重他们,却没有一条理由歧视他们!

4 结论及建议

新疆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该大力解放思想,切实解决建筑企业与民工在工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子女教育等方面上的矛盾,将解决民工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在工资方面,深化劳动工资改革,实行多干多得、按劳分配政策,主动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保证民工拿到自己的辛苦钱,也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展;在工作环境上,严格执行《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落实改善民工作业生活环境的各项要求,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加快建筑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在福利待遇方面,接受政府监督,主动帮助民工参见工伤保险,让绝大多数民工能够享受城乡社会保障福利;在子女教育问题,建筑企业慎重对待,联合地方政府,兴办学校,为民工子女上学提供基本保障。所以,迎合着西部大开发,新疆建筑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发现并解决企业内部与民工之间的矛盾,补充加强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进一步的完善各项制度,并有效实施,争取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保持企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云珍.论述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J].四川建材,2011.

[2]王琳,高毅.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9.

[3]吴国璋.西方社会学对社会时间的研究[J].学术界,1996(02).

[4]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曹玉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

新疆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电力消费,影响因素,聚类分析

一、相关理论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基础产业, 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目前, 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考察了我国的电力消费系统。如张琳 (2008) 等基于中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研究了电力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在不同区域以及不同年份, 其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东部省市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这一期间, 电力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逐年增强的。吴疆 (2009) 从分析1998—2008年我国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常高”、“缓降”、“过敏”等特点出发, 解析产业结构、电力使用效率以及终端需求变动这三个因素对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长期变动与短期变动的不同影响机理, 对比1978 年以来我国三个经济周期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特点, 探索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规律与趋势。陈文静 (2009) 基于半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模型研究了电力消费系统中各影响因素的线性以及非线性的影响效应, 其结论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口因素和经济结构都是影响我国电力消费的重要因素, 电力价格指数对电力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并不是很大, 不足以抵消上述因素所引致的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 而且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虽然在不断提高, 但仍然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陈一博 (2009) 基于30 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面板数据 (1999—2006 年) , 运用有关理论方法检验了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 并通过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工业结构较重的省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 未来电力供求矛盾在这些地区还将进一步突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并举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但是还没有一位学者对新疆的电力消费情况进行过系统研究, 本文正是基于此种状况, 来对新疆的电力消费情况进行浅要的解析。

二、新疆电力消费总量发展现状分析

(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的比较分析

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降序排列并计算累积贡献率得到表1。根据排序结果发现, 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是较大的, 分别占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总量的34.47%、12.03%、11.78%、8.51%;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较小, 分别占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总量的1.23%、1.10%、0.28%。根据累积贡献率可以看出, 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 (市) 、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88%, 说明上述地州市对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GDP电力消费量的聚类分析

计算公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GDP电力消费量 (千瓦时)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 (千瓦时) /GDP (万元)

将以上公式计算得到的数据标准化处理, 然后根据给定的原则进行分组得到表2中组次1。可以看到, 石河子市单独为一组;乌鲁木齐市和哈密地区为一组;剩下的十二个地州市为一组。

石河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GDP电力消费量是异常值, 剔除异常值后重新标准化并分组, 得到组次2。最后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GDP电力消费量分成四类, 即:

万元GDP特高耗电组:石河子市

万元GDP高耗电组:乌鲁木齐市、哈密地区

万元GDP一般耗电组: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县 (市) 、阿勒泰地区、阿克苏地区

万元GDP低耗电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

三、新疆电力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新疆各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 (X1) 、工业总产值 (X2) 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的影响。考虑到截面数据一般存在异方差问题, 因此选择了对数形式估计模型, 而不是变量线性模型, 因为对数变换压缩了变量的度量规模, 以此达到消除异方差的目的。

双对数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LNYi=B1+B2LNXi+ui

对X1、X2和Y分别取对数, 建立双对数模型。估计模型如下:

LNY=-2.337291 +0.460896LNX1 +0.473221LNX2

undefined

偏斜率系数0.460896度量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的弹性, 即在工业总产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电力消费量将增加46.0896%。同理,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工业总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电力消费量将增加47.3221%。根据单边检验的结果, 系数是统计显著的, 估计的F值也是高度显著的 (P值几乎为0) , 因此拒绝零假设, 认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与工业总产值联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有显著影响。校正的判定系数undefined2为0.954051, 说明 (对数)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与工业总产值解释了大约95.41%的 (对数)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量的变动。很高的解释程度表明估计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

(二) 电力消费总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选取了1985—2007年相关数据研究主要年份新疆地区GDP、总人口数、居民消费水平对电力消费总量的影响。

1.居民消费水平 (K1) 与总人口数 (K2) 对电力消费量的影响分析

LNY=-10.57534 +0.407451LNK1 +1.657330LNK2

undefined

结果表明, 电力的消费量与居民消费水平及总人口数正相关。偏斜率系数0.407451度量了电力消费量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弹性, 即在总人口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居民消费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电力消费量将平均增加40.7451%。同理, 在居民消费水平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总人口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电力消费量将平均增加47.3221%。根据单边检验的结果, 系数是统计显著的, 估计的F值也是高度显著的 (P值几乎为0) , 因此拒绝零假设, 认为居民消费水平及总人口数联合对电力消费量有显著影响。校正的判定系数undefined2为0.978442, 说明 (对数) 居民消费水平及总人口数解释了大约97.84%的 (对数) 电力消费量的变动。很高的解释程度表明估计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

2.总人口数 (K2) 与地区GDP (K3) 对电力消费量的影响分析

undefined

回归结果表明, 电力的消费量与总人口数及地区生产总值正相关。斜率系数0.133056表示在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总人口每增加一人, 电力消费量将平均增加0.133056万吨标准煤。同样, 在总人口数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地区生产总值每增加1亿元, 电力消费量将平均增加0.35596万吨标准煤。系数全部通过检验, 估计的F值也是高度显著的 (P值几乎为0) , 因此拒绝零假设, 认为总人口数及地区生产总值联合对电力消费量有显著影响。校正的判定系数undefined2为0.971856, 说明总人口数与地区生产总值联合解释了大约97.19%的电力消费量的变动。很高的解释程度表明估计模型很好地拟合了样本数据。

四、结论和建议

(一) 新疆电力消费量与全国电力消费量的总体趋势一致, 且相差不大。通过对新疆各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现状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乌鲁木齐市、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等八个地州市对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力消费总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新疆各地州市经济发展对电力消费需求量地域差异明显, 大约可以分为万元GDP特高电耗组、GDP特电耗组、万元GDP中电耗组、万元GDP低电耗组三类。

(二)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 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工业总产值等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电力消费量影响显著, 且都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居民消费水平、总人口数及地区生产总值对电力消费总量影响显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力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未来电力能源发展应注重提高能源效率, 优化经济结构, 逐渐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率的重工业企业, 通过引进和开发新技术来改进和提高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技术创新, 例如太阳能, 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企业和个人的节能意识,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现象发生。

参考文献

[1]胡毅, 王建军, 李磊, 李道军.新疆宏观经济数量分析与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9.

[2]张琳, 何炼成, 王俊霞.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国30省市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2) .

[3]吴疆.电力消费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能源, 2009 (6) .

[4]陈文静, 何刚.电力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模型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5) .

[5]陈一博.中国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 2009 (8) .

[6]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新疆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篇4

摘要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新疆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体育风尚、体育精神、体育知识、体育道德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新疆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现状分析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指校園内全体师生员工在体育精神层面上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条件,只有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才可以将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地域的师生联系在一起,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下对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产生影响,使他们慢慢接受这些良好的体育观念、爱好、体育行为等,进而融入到这个族群之中,并使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观念、态度等,培养出他们优秀的品格,最终达到体育的教育功能。

一、体育观念现状与分析

体育观念是人们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认识态度。良好的体育观念对人们采取怎样的体育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不同民族,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反映出对体育观念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表1新疆高校体育观念现状调查表

调 查 项 目调 查 结果

是否说不清

n%n%n%

运动是否有助于个性培养23725.8213214.3854959.80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是否非常乐观42346.0810211.1139342.81

体育运动是否有助于学习和思考问题37841.18586.3248252.1

运动是否能改善人的心情69175.27586.3216918.41

体育课是否能使身体更加健康84391.38171.85586.32

是否想拥有体育特长35839.00889.5947251.42

是否想成为同学中体育方面的佼佼者64470.15828.9319220.92

从表1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新疆部分高校的学生对于体育观念有着相同和不同的认识,有将近25.82%的学生认为运动有助于个性的培养,有将近46.08%的学生认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是非常乐观,有将近41.18%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有助于学习和思考问题,有91.38%的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加健康。数据还显示有70.15%的学生想成为同学中体育方面的佼佼者,表明体育在学生的心中具有较高的地位。这是学校各种体育活动开展的基础。从总体上看,这些数据告诉我们大多数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运动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二、体育风尚现状与分析

体育风尚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环境和基础,在此是指由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广大师生传承下来的具有普遍自觉的体育行为、习惯。良好的体育风尚,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有助于师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陶冶其情操,优化其心态,从整体上推动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

表2关于体育风尚调查情况一览表

调查项目调 查 结果

经常偶尔根本不

n%n%n%

学生自觉体育锻炼情况14816.1248853.1628230.72

学生阅读体育报刊情况11312.3168174.1812413.51

学生观看体育节目情况31834.6445249.2414816.12

有表2和图1的数据、图例显示,半数以上的学生还不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缺乏体育锻炼的自发性。经常观看体育节目和经常阅读体育报刊的学生分别为34.64%和12.317%。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上,绝大多数学生是自己自由活动,学生和学校组织的活动分别仅占22.19%和7.84%,体育活动组织的相关团体及部门还没有切实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中还没有形成较为普遍性、稳定的体育行为风尚。

三、体育精神文化现状与分析

校园体育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目标,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逐步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它能够激励广大的师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在新疆高校各族师生对于体育精神的态度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文主要从体育的竞争精神,意志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和创新精神这几个方面对新疆高校校园体育精神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表3关于体育精神文化现状调查一览表

调查项目性别调 查 结果

充分体现较充分体现较不充分体现不充分体现不清楚

n%n%n%n%n%

体育创新精神男194.175612.2814331.368919.5214932.68

女418.876213.428217.757416.0220343.94

体育遵纪守法精神男23751.979921.71367.89245.266013.16

女19842.8616335.28265.63163.465912.77

体育竞争精神男31268.4211525.22132.8571.5491.97

女28361.264910.61234.987115.37367.79

体育意志精神男7215.797416.2313429.3911124.346514.25

女18940.9110723.16224.76316.7111324.46

从表3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男生在体育运动中体育竞争精神和体育遵纪守法可以得到充分体现。女生则在体育运动的意志精神上可以充分体现。在创新精神上来看无论男、女生很大一部分不清楚什么是体育创新精神,这反应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没有原来的体育活动模式,既在原有的活动项目或方式中不能或不会主动的去创造自己及周围同学兴趣的项目或活动方式。

四、体育知识结构现状与分析

体育知识是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在基石,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渴望获得更多的更为丰富的体育知识,随着现代网络时代的不断的普及,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多更为丰富的体育知识,来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为学生所需的体育知识与教师传授的体育知识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希望获得什么样的体育知识,如何去理解和改变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对体育知识渴望获得的内在矛盾冲突。

表4关于体育知识结构的调查情况一览表

调查项目调 查 结果

娱乐健身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其他

n%n%n%n%

教师传授体育知识的类型768.2810111.0068374.40586.32

学生希望获得的体育知识42045.75899.6932435.29859.26

调查结果(见表4、图2)表明学生有45.75%的学生希望获得娱乐健身知识,而教师的体育教学更多地强调技术技能的教学,使学生产生一种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心态,从以上图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对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类型,与学生希望获得体育知识的结果是基本矛盾的。当前新疆各高校体育教师传授的体育知识与学生希望获得的知识存在很大的差距,体育教师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的方式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上,甚至在一些课程的教学中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因此通过调查表明,我们目前的体育教学应对教师强调体育教学的知识性,娱乐性,要用科学发展的角度去研究教学对象所需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体育教学与学生渴望掌握体育知识的和谐统一。

五、体育道德现状与分析

体育道德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对体育内在意识、观念及价值等的具体表现形式。体育活动中场上同伴之间的团结礼让,各队员的责任感、遵守规则的精神都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体育道德状况,以下是新疆部分高校校园体育道德状况。

表5关于学生体育道德文化的调查情况

调查项目调 查 结果

充分体现较充分体现较不充分体现不充分体现不清楚

n%n%n%n%n%

責任感41244.8822324.2912413.51414.4711812.85

公平竞争59364.023725.82222.40192.07475.12

功利主义90.98283.0518820.4850755.2318620.26

集体主义44348.2621122.98889.59272.9414916.23

组织纪律性41745.4233936.93788.50626.75222.40

通过调查结果看出,新疆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良好,在活动中能够格守公平竞争的原则,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这反映出新疆高校学生有着良好的体育道德基础。

六、结束语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校园体育文化育人作用的体现。在体育课堂上,需要体育教师切实的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灌输给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在课余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体育观念、道德的形成。在学校大型的体育比赛中检验学生体育观念、道德及风尚的状况。在宣传上各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体育宣传板报、广播及体育活动标语等并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地使学校师生形成共同的体育意识、观念,从而营造出文明和谐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 曹桂祥,黄欣加.高校体育文化与美育关系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67-168.

[2] 黎明华,欧阳江琼.湖湘文化对湖南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8):113-116.

[3] 段雪梅,陈云,黄琦.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J].内江科技.2010(03):40,72.

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篇5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 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 刺激消费需求、优化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首选措施, 更是当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要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 一方面, 应启动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应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 因而, 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的当务之急应是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因而, 关注农村居民消费, 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并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简称新疆) 地处中国西北边陲, 亚欧大陆腹地, 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 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其经济的发展对边疆的稳定和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要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消费的增长, 因而研究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消费领域的一系列问题, 可以提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信息, 对于调整产业结构, 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 对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费问题是现代西方消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凯恩斯从心理因素入手提出了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及“流动性偏好”三大心理规律, 建立了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理论, 为消费结构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自凯恩斯之后, 出现了诸多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学者, 尤以佛里德曼 (1976) 、莫迪利安尼 (1985) 、杜森贝里、霍尔 (1978) 等人为代表。1976年佛里德曼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 认为收入分为瞬时收入和持久收入, 消费分为瞬时消费和持久消费, 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会直接影响到居民当前的消费支出, 即居民当前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我国对消费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1963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初教授在其所发表《关于消费问题的探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消费结构的概念。1983年尹世杰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 作为我国消费结构理论研究的磈端, 系统地研究了消费结构问题;今年来消费结构研究方法更是趋于新颖化。董永茂 (2005) 采用ELES模型, 利用1998、2003年浙江省农村家庭消费开支调查资料, 对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杭斌、申春兰 (2005)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来证明潜在的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农户的预防性储蓄有着密切关系;郭爱君、武国荣 (2008) 通过建立AIDS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 并且对“九五”和“十五”两个时期的中国农村居民七大类商品消费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对数模型、二次移动平均模型 (DMAM) 、综列数据模型等均为目前消费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对于消费结构的研究, 国外侧重于方法的研究和创新, 而国内研究则侧重于居民消费结构所涉及的具体方面, 如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居民消费结构的预测等多方面的定性分析, 以及应用数量方法对于居民消费结构的定量分析等。尽管在国内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已有很多理论成果, 但是大部分是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 关于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三、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和变动趋势分析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近年来新疆农村居民各个方面的消费情况, 以下通过对新疆农村居民的吃、穿、住、用等方面人均消费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比重的变化图来研究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 食品支出

新疆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从2000年的618.2元上升到2011年的1589.5元, 11年的时间新疆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增长了2.57倍。恩格尔定律指出, 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 将随收入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然而由下图可以看出2000~2011年,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比重明显下降。从2000年22%左右下降至2011年的15%以下, 说明新疆农村居民并正向更好生活阶段迈进。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从恩格尔系数变化所得到的结论。

(二) 衣着支出

近十年以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欣赏品味在不断提高, 新疆农村居民在穿着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 农村居民已不仅仅满足于“穿”的本身, 也更加注重于质量和款式等方面的提高。相关数据表明2000年新疆农村居民用于衣着方面支出为114.26元, 到2011年增加到了372.1元, 是2000年的3.25倍, 而2000~2011年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幅为2.57倍, 低于衣着支出的增加幅度。可见,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人民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 衣着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5年这一下降趋势并不明显, 甚至有些年间偶尔有上升趋势, 但近十年间新疆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这说明新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也正是恩格尔定律的一次运用。

(三) 居住支出

住房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场所, 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中, 农村住房消费变化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其总的特点是农村居民住宅面积逐渐扩大, 住房质量逐年提高, 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的人均居住支出1025.3元, 相比于2000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70.9元, 增长了6倍;从下图可以看出, 2000年以来新疆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6.06%上升到2011年的9.11%。反映出这一时期新疆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长, 改善住房条件成为他们的迫切愿望, 建房的积极性提升明显。

(四)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支出

近十年来新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一直持续快速增长, 其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由2000年的2.61%上升到2005年的3.35%, 医疗保健支出的持续增加体现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 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 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四、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特征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 下面特从农民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元)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农村居民消费规模不断增长

2000~2012年, 新疆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由159.97亿元增加到675.6亿元, 增长了4.22倍, 年均递增12.75%。

(二)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

2000~2012年, 新疆居民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元) 由1236.45元增加到5301.3元, 增长了4.29倍, 年均递增12.9%。其中农村居民家庭居住支出 (元/人) 由170.9元增加到1025.3元, 增长了6倍, 年均增长16.1%。

(三)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增加。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50%下降到2012年的36.1%, 下降了13.9个百分点。虽然农村居民消费较低, 但消费结构已逐步由低层向高层发展, 生存消费比重下降, 享受和发展消费所占比重上升。

五、新疆农村居民整体消费结构现状和变动趋势的分析

从下表可以看出, 1995~2005年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货币化程度在逐年提高, 其中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 (元/人) 、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 (元/人)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 (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 (元) 四类消费几乎完全是货币化消费几乎完全是货币化消费。自给性消费程度最高的是食品消费, 由2000年50%的自给自足下降到2011年的36.14%;居住类消费货币性程度从2000年的13.82%上升到2011年的23.312%。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 (元/人) 从2000年的5.96%上升到2011年的8.57%, 表明新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六、结论与建议

新疆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的比重较多, 促进新疆经济增长首先做好农村消费问题工作, 农村居民存在有欲望但不能消费的现象。

我们知道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但是目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目前状态一下子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刺激消费需求不可能, 首先靠投资的力量, 南北疆调整投资投入量, 促进经济发展, 缩小经济差异, 调整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平衡, 保证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然后, 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引起居民消费的增长, 消灭有消费欲望但没能力消费的问题, 只有消费增长才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再次经济稳定发展, 可以缩小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差距, 平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才能同步发展。最后政府对农村的投入量主要为调整农村居民居住类支出和医疗保险类支出, 所以为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调整农村居民文教类, 居住类, 和医疗保险类支出, 文教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消费增长相对缓慢,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不足。在增加收入刺激的消费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调整消费结构, 保持外需的基础上扩大内需, 增加对农村的投入量,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正确调整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缩小城镇和农村, 南疆和北疆居民消费差距, 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逐步从以食品为主向多元化的消费支出结构转变, 农村居民开始重视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服务类项目的支出。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 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内地, 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及文教、娱乐配套设施的欠缺, 新疆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比例还很小, 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对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和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因此, 进一步加强农村相关文教、娱乐设施的建设将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合理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策

参考文献

[1]高鸿严.《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高敏雪, 李静萍, 许健.《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龚曙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年.

[4]于秀林, 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年.

[5]高敏雪, 李静萍.《经济社会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6]何烧群, 金勇进.《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7]何烧群, 刘文锓.《应用回归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8]达莫大尔N.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

[9]杨永忠.《消费不足与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

[10]蒋萍.《社会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年.

新疆居民消费水平的数据分析 篇6

本文通过分析1995年到2011年17年的相关数据, 主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是新疆的居民消费水平与全国平均的居民消费水平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是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国民生产总值 (GNP) 和国家财政支出等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如果存在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选择以上三个因素的原因:第一,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相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 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CPI升幅过大, 表明通胀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 于是就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消费者自然就会降低消费水平, 以增加储蓄来抵御风险;第二, GNP, 影响居民的可收入状况, 从而影响消费水平;第三, 国家财政支出增加, 公共投入和社会福利增加, 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 消费水平相应提高。

2 数据

本文的数据来源是新浪—财经—宏观数据, 其中各年的消费者价格指是根据全年12个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而来, 居民消费水平的单位都是元, 国民生产总值和全国财政支出的单位是亿元。 (注:数据分析用到的工具是EXCEL和SPSS19.0) 数据来源网址:http://finance.sina.com.cn/mac/。

3 数量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进行简单的数据描述性分析, 结果如下 (结果取两位小数) :

无论是从整体上, 还是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分开的角度, 表中数据都很明显地说明新疆居民消费水平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说明新疆的居民收入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也说明新疆的经济发展还达不到全国均等水平。就全部居民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而言, 新疆人民消费水平的分布都更加紧凑, 波动范围比全国水平低, 但是新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分布范围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大一些, 说明新疆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可能比全国平均水平大一些。

3.2 显著性假设检验分析

3.2.1 分析新疆和全国整体上居民的消费水平

假设H0:新疆全部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全部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地差别。

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是接受原假设H0, 说明整体上新疆全部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全部居民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地差别。

3.2.2 分析新疆和全国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假设H0: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差别。

检验结果是接受原假设H0, 就是说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地差别。

3.2.3 分析新疆和全国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假设H0:新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没有显著差别。

检验结果是拒绝原假设H0, 说明新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是有显著地差别的。

结论1:整体上新疆全部居民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但是疆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与全国城镇的居民消费水平是有显著的差别的。

3.3 回归分析

因为是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几个影响因素的分析, 所以居民消费水平为因变量 (Y) ,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X1) 、国民生产总值GNP (X2) 和国家财政支出 (X3) 作为自变量。用SPSS软件作线性回归的结果如下:

表中相伴概率Sig.的值0.000<<0.05, 说明回归效果显著。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 得到居民消费水平与CPI、GNP、国家财政支出之间的一个数据模型:

这一模型说明:CPI每减小1单位, 居民消费水增加15.684单位;

1单位GNP的变化, 引起0.02单位Y的变化;

1单位国家财政支出的变化, 引起0.014单位Y的变化。

回归分析得出常量、自变量X1、自变量X2的重要性系数Sig.的值都远小于0.05, 说明回归效果显著, 但是自变量全国财政支出X3的Sig.值却是大于0.05的, 回归的显著性就不如前者了。

由于居民消费水平、CPI、GNP、国家财政支出的单位各不相同, 为了消除量纲不一致的影响, 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后再做分析:

表中Sig.的值0.000<<0.05, 说明回归效果显著。

根据分析结果得到对数化后的数据模型:

这一模型说明:CPI的1%的变动, 引起居民消费水0.19%相反的变动;

GNP的1%的变动, 引起居民消费水0.754%的变动。

财政支出1%的变动, 引起居民消费水平0.005%相反的变动;

对数化后回归分析得到的重要性系数Sig.的值只有自变量LX2是小于标准值0.05的, 回归效果显著, 而常量、自变量LX1、自变量LX3的重要性系数Sig.的值都是大于0.05, 说明回归效果不显著。对数化消除量纲的影响后, 原本回归效果显著的反而变得不显著了, 可能是除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家财政支出三个因素外, 还存在其他固有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产生一定影响。

结论2: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国民生产总值 (GNP) 和国家财政支出等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这一关系可以用前面分析的第一种数学模型表示, 即:Y=3022.527-15.684*X1+0.02*X2+0.014*X3, 这样就回答了文章开头提的第二个问题, 达到了数据分析的目的。

4 后续研究

除此之外, 在研究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时, 应该注意到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者物价水平之间本身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制约或者相互促进的关系。消费者物价水平较高时, 消费者就会降低消费支出, 以储蓄更多的货币用于以后消费;消费水平价较高时, 特别是对某些商品消费数量增加较多时, 必然使该商品的价格上涨, 这种影响扩展到全社会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 反之亦然。这一现象就如鸡生蛋、蛋生鸡, 无法准确地说明其先后关系。

参考文献

[1]边塞.基于计量分析的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研究[J].商业文化, 2011 (11) .

[2]陈鹏.新疆兵团农已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发展趋势预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新疆旅游纪念品消费行为分析 篇7

1.1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主要针对游客关于新疆旅游纪念品的购买欲望、品牌、价格、特色等11个指标的纪念品属性评价, 采用5分制利克特量表形式进行调查。此外还收集了游客部分人口统计信息、不同类型旅游纪念品信息。为了解新疆旅游纪念品现状, 笔者在2010年暑假、十一期间, 分别在库尔勒、乌鲁木齐、喀什、阿克苏发放调查问卷300份, 回收280份, 其中有效问卷269份, 有效率89.7%。在调查期间, 曾深入旅游纪念品销售地点与纪念品经营者访谈, 了解市场真实情况。

本文通过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 Cronbach一致性系数值为0.816, 一般认为Cronbach系数大于0.7时, 可靠性较强, 问卷信度较好, 可以进行研究。

统计样本从客源地看, 疆外游客占62.8%, 本地游客37.2%, 游客性别相差不大, 从年龄看, 84%的游客集中在19~40岁之间, 60岁以上的游客比例较少;从文化程度看, 大专及以上占84.4%;从职业看, 企业职员和学生比例较高, 分别达到35.7%和34.2%;从收入水平看, 87.7%的游客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

1.2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大部分信息的统计方法, 目的是找到其中的关键因素信息。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表示。设原来有n个变量x1, x2, x3, …, xn, 变量均值为0, 标准差为1, 将每个原有变量用m (m

其中, xn为指标, Fm为公共因子, n为残差, aij为因子载荷, 是第i个原有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负荷, 若aij绝对值越大, 则公共因子Fj和原有变量项关系越强[1]。本文用因子分析方法探索游客对新疆旅游纪念品属性偏好的特征。

2 研究结果

2.1 购买动机

从对新疆旅游纪念品的购买动机统计表1看, 外地游客购买主要是为了留作纪念和赠送亲友, 这两种动机所占比例较高, 共计64.35%;本地游客购买积极性普遍低于外地游客, 最集中的动机是赠送亲友, 但远不及疆外游客比例;购买动机在性别比例方面差异不大, 各种动机性别比相当, 只有收藏动机男女比例2:1, 较悬殊。

2.2 获取纪念品信息途径

游客获取购买信息的途径如表2所示, 七种途径中选择最多的是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出决策, 说明游客旅游经验非常丰富, 在新疆旅游纪念品消费中体现出极强的个性化;旅游指南的选择在其次;亲友介绍的选择体现了纪念品的口碑效应和旅游者个性特征, 比例较高。商家直接推荐比例较低, 说明游客选购纪念品时对其信赖不够, 这一因素的较多介入甚至会引起游客的反感。

愿意购买新疆旅游纪念品的游客年龄集中在19~40岁, 根据个性差异、购买能力等因素分为两组:19~26岁组和27~40岁组, 两组被访者在获取信息途径上有差异, 27~40岁组的游客在依靠自己和旅游指南上的比例较高, 对指南、导游和商家推荐选择的比例高于19~26岁组, 选择旅游网站的比例最低;19~26岁组依靠自己和旅游网站的比例最高, 并且这两项远高于前一组。

2.3 新疆旅游纪念品种类偏好

关于新疆纪念品种类偏好调查项目中, 问卷列出了12个产品系列, 由调查者选择自己喜欢或曾经购买的产品, 统计结果如表3, 对和田玉、英吉沙小刀的选择超过70%, 这两种纪念品历史悠久, 文化价值高, 是新疆的“老字号”纪念品, 在知名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也是较能体现新疆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选择民族刺绣工艺品、服饰和乐器的游客也较多, 分别超过35%;包括印刷制品在内的书画系列, 因特色不鲜明, 易仿制等原因, 选择较少;这种选择结构充分体现了新疆旅游纪念品的民族、地域特色优势。

2.4 新疆旅游纪念品属性偏好

本文对新疆旅游纪念品属性偏好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体检验, 确定是否能进行因子分析。SPSS结果显示:KMO值为0.814, 大于0.7, 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体检验的显著性概率0.000, 小于0.001, 拒绝零假设, 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以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 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方式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权, 最大收敛秩代次数默认为25, 制定按照第一个因子载荷降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 把特征值大于1作为因子提取标准;为使因子分析效果明显, 舍去因子载荷小于0.4的变量, 结果如表4, 提取出4个主成分, 累计贡献率58.217%, 能够解释多数变量。其中X1、X2、X3、X44个原始变量解释了公共因子F1, 可将其命名为纪念品销售刺激因素, 贡献率最大, 达到23.429%, 说明游客在选购新疆旅游纪念品时, 极其重视购物环境的安全舒适、产品信息的获取、服务水平的高低和品牌的保障, 其中环境期望变量的载荷最高, 体现游客购买新疆旅游纪念品的安全风险意识较明显;X5、X62个原始变量解释了公共因子F2, 可命名为纪念品特性因素, 关于质量和便携性的期望较高, 要求新疆旅游纪念品除了具备一般产品的高质量属性外, 因为旅游的异地性, 需要格外重视其便携性;X7、X82个原始变量解释了公共因子F3, 可命名为地域特色因素, 是旅游纪念品本质特征, 游客注重纪念品的地域特色, 从包装设计到内部材质等都有较高期望;X9、X10、X113个原始变量解释了公共因子F4, 可命名为性价比因素, 其中X9载荷最高, 因为购物高度依赖于游客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X11载荷最小, 是由纪念品特性决定的, 因其最突出的功能是纪念性和证实性, 实用不是主要功能。

3 结论及讨论

3.1 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 得出如下结论:游客购买新疆旅游纪念品性别比例相当, 在客源方面主要体现纪念品的外供性, 主体是疆外游客;主要动机是为了留作纪念和赠送亲友, 疆外游客的购买愿望明显强于本地游客;游客获取旅游纪念品信息主要依赖于自己的经验爱好, 在年龄上有一定差异;超过半数的游客喜欢新疆旅游纪念品中的和田玉、英吉沙小刀和民族刺绣工艺品;在选购新疆旅游纪念品时, 销售刺激因素是游客最看重的产品属性, 其中环境是其非常关心的外部因素。

3.2 讨论

根据研究结论, 提出新疆旅游纪念品开发建议: (1) 新疆旅游纪念品开发要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需要从品牌包装、制作材质、美学价值、文化内涵等方面共同作用[2]。 (2) 通过基础设施和机制保障纪念品购物环境的安全:在新疆旅游景点的形象宣传中可以间接地传递购物环境的安全、有序和地域特色。 (3) 突出品牌:在开发中要注重发掘新疆“老字号”纪念品, 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时提高标准化销售服务[3]。已经形成品牌的纪念品实行产品线策略, 加强该系列产品的吸引力。 (4) 采取适当的促销途径:在介绍纪念品时要通过渊博的知识突出其特色和内涵, 且勿使游客产生导购嫌疑。 (5) 提高纪念品的便携性:在纪念品设计时, 可以通过微缩、突出局部特征等手段创造出既具有地域特色, 又轻便的产品。 (6) 丰富纪念品种类:可通过产品展览、设计大赛等方式集中搜集设计方案, 遴选特色纪念品进行生产, 以丰富纪念品种类。另外, 新疆旅游书籍、画册印刷品等纪念品种类较少, 质量不高, 需要管理部门组织专业团队或民间力量进行创作, 以丰富该类品种。

参考文献

[1]宋志刚, 谢蕾蕾, 何旭洪.SPSS16实用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2]方百寿, 罗玲.中国旅游商品研究[J].商业研究, 2002 (6) .

新疆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篇8

近期, 中央出台“六项禁令”等大力扼杀公款吃喝, 倡导节约节俭, 督促公职人员“减肥瘦身”力克奢侈浪费。在企业中, 工人除了领取薪酬和福利之外, 还有很多在职消费。对于在职消费的概念, 卢现祥曾指出, 在职消费是指企业管理层凭职位所获得的免费消费或津贴, 包括能分配到更好更大的住房, 私人用车, 利用公款来吃喝、娱乐, 支付旅行费用等。李宝宝和黄寿昌曾提出, 在职消费是指基于经理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而发生的超过企业正常商业需要的企业资源过度耗费。陈克江和王博曾指出在职消费是企业员工特别是高管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公司正常经营的需要以及契约不完备性的产物, 在职消费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陈冬华等, 2005) 。在职消费作为代理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成本存在的合理性和隐蔽性不得不引起企业对在职消费的探究。本文的创新之处正是在于立足新疆上市公司, 通过对新疆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分析, 探究新疆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为新疆上市公司公司治理、提升公司绩效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综述

Alchian等 (1972) 基于信息成本的视角认为在职消费是内生的, 指出为杜绝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可能高于由此获得的收益, 所以允许职员享有“特权、额外津贴和福利”。Jensen (1976) 基于委托—代理视角, 指出代理人不可能总是按照委托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行事, 委托人可以凭借建立激励和监督机制的方式限制代理人背离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但不可能完全杜绝此行为。并且认为在职消费是企业经营者和外部股东代理冲突的一种, 会降低企业价值。Hirsch (1976) 指出, 在职消费可能作为提高员工在企业内部的声望的一种地位商品。Jensen (1986) 指出自由现金流留在企业内部会提供管理层更多的随意支出, 从而增加了管理层控制权收益, 这会造成企业过度投资, 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绩效。Yermack (2005) 以CEO配备专用飞机为例探讨了对管理层在职消费的影响因素以及在职消费的费用信息披露后的市场反应。得出该费用与高管的持股比例和薪酬关系不显著;并且在职消费的费用信息被公开后, 股价下跌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该费用本身。

(二) 国内文献综述

费方域和何浚 (1996) 指出, 国有企业由于在政府产权上的极弱控制导致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因此管理层倾向于追求较高的在职消费。李文红和李垣 (1998) 从在职消费行为理论角度出发, 认为在国企中, 经营者的薪水偏低, 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 就目前物价水平而言, 正常的工资收入只能稍高于温饱型的生活水准。国有和非国有企业薪酬差距, 成为催生在职消费的动机之一。陈冬华等 (2005) 以深沪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经过对这些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进行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 在国有企业中, 由于薪酬管制的存在, 在职消费成为管理人员的替代性选择, 认为在职消费内生于国有企业面临的薪酬管制约束。罗宏 (2008) 通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的样本研究发现, 无论是全部样本还是国有最终控制的样本在职消费程度都对公司业绩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陈克江和王博 (2009)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出发, 提出在职消费是企业员工实现自我需要的主要途径。陈俊 (2011) 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样本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高管薪酬与在职消费是呈正向相关关系;并指出,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 高管存在着自定薪酬的现象, 致使高管薪酬不是解决代理成本问题的手段, 而是成为了代理成本的一部分。冯根福等 (2012) 基于合作博弈的视角, 通过对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分析, 结果发现管理者年薪与在职消费负相关;管理者年薪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并且通过理论推导表明管理者持股比例能够有效制约在职消费。刘银国等 (2012) 通过对沪市上市企业进行研究分析发现, 自由现金流量与在职消费显著正相关;在职消费水平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并且相关系数较高。陈仲利 (2013) 通过对我国沪深股票交易市场A股所有上市公司5283个数据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发现, 在国有企业中, 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 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对这一结果的解释为, 在国有企业中, 表现出在职消费作为隐性激励的效率观, 有效弥补了薪酬管制的缺陷;在非国有企业, 企业大股东充当管理者角色, 管理层在职消费更多凸显为第二类代理问题。李继伟 (2013) 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1163家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在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央国企与地方国企之间的差异。高管货币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在职消费程度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非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公司绩效的正影响强于国有上市公司, 地方国企高管货币薪酬对公司绩效的正影响强于中央国企。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的负影响强于非国有上市公司, 中央国企高管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的负影响强于地方国企。龙敏 (2013) 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通过回归分析指出, 无论是全样本还是中央政府控制、地方政府控制和非国有控制的子样本, 高管的货币薪酬均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全样本、中央政府控制和非国有控制样本中, 在职消费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全样本、地方政府控制和非国有控制的子样本中, 货币薪酬对在职消费的替代程度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

三、研究假说与研究设计

(一) 提出假设

基于已有对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研究的文献, 这里提出如下假设:新疆上市公司的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二) 研究设计

1. 样本选取。

本文从国泰安数据库选取2008-201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深市和沪市上市的公司, 所有数据都来自公开披露的年报。本文对初始样本按以下标准进行剔除:剔除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负值的公司样本;剔除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样本;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剔除ST上市公司样本。

2. 变量说明和模型构建。

由于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新疆上市公司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探究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这里选取加权总资产收益率 (ROA) 作为公司绩效的代理变量, 即因变量, 这里取其自然对数。企业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一般都计入管理费用 (罗宏和黄文华, 2008) 。NPC (管理费用率=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表示在职消费。高管年薪作为控制变量, 用管理层薪酬总额的对数表征, 这里的高管成员包括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冯根福 (2012) 通过实证分析, 得出管理者年薪与公司绩效正相关。为检验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 我们在此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四、回归结果与分析

具体回归结果见下表。

模型调整后的R平方值为0.164,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不高, 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有限。但是, F值为13.666, 对应的概率P值为0.000, 所以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可以建立线性模型。通过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公司绩效与在职消费呈负相关关系,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符合我们的假设。这说明, 公司高管追求自己利益, 构建自己的“管理帝国”,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绩效。这一结论肯定了在职消费的代理成本观, 高管从在职消费中获得激励的成本远高于激励得来的收益。公司绩效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关系,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符合我们的假设。这表明新疆上市公司对高管的薪酬激励不足, 原因可能是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的存在产生的影响。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实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 本文做了稳健性检验。当我们把公司绩效的代理变量用每股收益 (=净利润/普通股股数) 表示, 在职消费和高管薪酬代理变量不变时, 得出同样的结论。当我们把在职消费的代理变量用管理费用绝对值对数表示, 公司绩效和高管薪酬代理变量不变时, 得出同样的结论。

六、改善公司治理措施

基于我们实证检验的结果和对在职消费影响程度因素的文献探究, 我们在此对新疆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从而提高公司绩效提供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第一, 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对口支援”政策带来的资金优势, 倾斜资金流向, 适度提高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的年薪, 提供竞争性的薪酬, 发挥年薪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作用, 从而充分发挥高管薪酬的激励作用, 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第二, 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不到位现在比较普遍。新疆上市公司应该按照上市公司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章程按时分红, 在企业自身投资机会缺乏的时候尽可能的提高股利支付率, 减少企业留存的自由现金流, 从而减少高管人员可以动用的闲置资金, 进而降低在职消费, 提升公司绩效。第三, 从新疆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来看, 目前新疆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情况并不普遍, 并且较全国情况来看, 即使持有股份, 新疆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也存在偏低的情况。因此, 新疆上市公司应当加大高管在企业股份中的持股比例, 促使高管与企业的利益越趋于一致。

七、结语

新疆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带, 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够使新疆经济和企业管理如虎添翼, 希望本文所得结论和所提建议能够有助于完善新疆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进一步提升新疆上市公司绩效, 在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 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摘要:通过对新疆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分析, 实证检验了新疆上市公司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公司绩效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关系。新疆上市公司应该充分发挥“对口支援”政策带来的资金优势, 倾斜资金流向, 适度提高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的年薪, 提供竞争性的薪酬, 发挥年薪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作用;应按照上市公司制度规定并结合公司章程按时分红, 在企业自身投资机会缺乏的时候尽可能的提高股利支付率, 减少企业留存的自由现金流;应当加大高管在企业股份中的持股比例, 促使高管与企业的利益越趋于一致, 从而充分发挥高管薪酬的激励作用, 提高公司经营绩效。

关键词:新疆,上市公司,在职消费,公司绩效,公司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陈冬华, 陈信元, 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 2005 (2) :92-101

[2]罗宏, 黄文华.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J].管理世界, 2008 (9) :139-148

[3]陈冬华, 梁上坤, 蒋德权.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高管激励契约的成本与选择: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J].会计研究, 2010 (11) :56-64+97

[4]冯根福, 赵珏航.管理者薪酬、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基于合作博弈的分析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 2012 (6) :147-158

新疆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篇9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不再仅仅注重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职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既需要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关键词:新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7.38

技术技能人才是人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历史使命。研究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协同培养对提高新疆职业院校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创新创业及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促进新疆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新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意义

人才培养质量决定新疆高职大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与成就。高职院校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其根本途径就是强化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也越加重视,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职业技能,这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竞争意义重大。

二、新疆高职院校学生职業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

(一)师资队伍整体质量不高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教育投入也低于中东部。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较低与师资力量的缺乏存在一定的联系。从整体上看,新疆高职院校的老师其学历水平偏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很多教师以本科学历为主。此外,新疆高职院校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低,专业技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培养的现状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矛盾

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找工作难,招工难”的现状,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未处理好用人单位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出现了“两难”现象。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若渴,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往往留有好的工作岗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职毕业生在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找工作四处碰壁,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高职院校的这种矛盾一直存在着,并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这一矛盾还在凸显。针对此问题,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高职院校定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盲目追求规模效益,而忽视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致使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提升。即使一些职业院校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侧重点也往往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很少有学校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员,因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必须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新疆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高职院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积极参与,进而为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所在高职院校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

从整体上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可以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两种,两种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同等重要。显性课程方面,高职院校应指定若干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完成规定的学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接受系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开发隐性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职业文化的熏陶下,深化对职业的认识。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开展各种职业能力培养平台,鼓励学生举办各种社团活动、技能竞赛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等等,从而让学生在职业情境中,提高自身的职业认识。

(二)培养和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优良的师资队伍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高职院校中师资质量不高的现状,学校应制定中长期的教师培训计划对教师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同时引进一些高水平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不断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鼓励广大教师及时了解社会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任务,创新教学方法,在指导学生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时,应给予及时的指导与纠正,避免错误的延伸。总之,有了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才可能更好的适应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进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推进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有利于推进“双证融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完善新疆高职院校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结论

新疆地区的高职院校要想取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协同创新能力,学校、企业、政府部门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学校要接地气,从思想上加深认识,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编写适合适用的教材、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水平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进行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等,以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使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求,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晶君.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调查及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5.10

【2】温九祥.地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培养对策[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

作者介绍:

1.粟 萍(1965-)女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籍贯:湖南研究 方向: 职业教育研究

2.杨 涵(1964- ) 男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籍贯:河南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研究

新疆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篇10

一、文献回顾

目前关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研究始终在消费函数理论框架内进行。自从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主张国家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从而加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 直接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建立。

国内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认为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有促进作用且利大于弊。如刘畅[1] ( 2008)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及其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 并分析得出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 段景辉, 黄丙志[2] ( 2011) 利用1987—2009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建立了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个体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 并发现我国各省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程度各有不同, 间接造成各省市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巨大差异, 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对居民消费需求存在显著的“挤入效应”, 有助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涂玉华[3] ( 2012) 运用协整分析法对1985—2010 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并发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扩大起到正向推动作用; 韩冰、臧旭恒[4] ( 2006) 利用2002 年全国分地区城镇居民的横截面数据, 建立消费函数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存在正向影响; 张继海[5] ( 2006) 认为, 社会保障支出扩大可以使我国城镇居民的家庭消费支出显著增加, 并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即随着社会保障养老金规模扩大,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同时增加。除了以上这些主流观点之外, 也有些学者认为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如罗楚亮[6] ( 2004) 发现收入、失业风险、医疗支出不确定性等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效应, 但效应的大小随这些因素的可预期性变化而变化; 杨天宇, 王小婷[7] ( 2007) 通过研究发现社会各阶层之间享受的社会保障差距导致了社会保障刺激某些阶层消费的作用被其他阶层所“稀释”, 从而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作用, 这就出现了社保支出对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 国内关于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尚无统一结论, 且大部分仍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相关实证研究较少。

二、新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时间序列模型, 并运用2000—2011 年新疆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 一)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本文采用2000—2011 年的社会保障支出费用SS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C作为分析变量, 同时也考虑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Y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数据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由于《新疆统计年鉴》没有具体的社会保障支出项目, 且2006 年前后统计口径不一致, 所以本文采用了偏宽型统计口径, 2000—2006 年的社会保障支出采用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新疆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生育保险基金支出这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之和与 《中国统计年鉴》中财政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之和作为新疆社会保障总支出; 2007—2011 年的社会保障支出采用的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支出之和与《新疆统计年鉴》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总和作为新疆社会保障总支出。居民消费研究的重点是狭义消费, 即个人消费, 不包括生产性消费和政府消费。

( 二) 数据模型的设定

本文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建立函数模型, 考虑到收入始终是影响消费的首要因素, 居民消费的增长一定依赖于居民收入的增长, 为防止忽略重要的相关变量对实证结果的影响, 本文使用修正后的凯恩斯消费函数, 即包括居民消费支出C、居民可支配收入Y、人均社会保障支出SS在内的3 个变量来建立时间序列模型。 其中为防止重复计量, Y是由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去了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另外, 为了减少变量的波动性, 对所有变量一律取对数处理。建立数据模型如下:

其中t表示年份, Ct表示第t年的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 Yt表示第t年的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SSt表示第t年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 β1、β2表示各个变量的系数, εt表示残差值。通过上式对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即可获得 β1的估计值, 并据此分析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当系数 β1大于零, 则表示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使居民消费支出增加; 反之若系数小于零, 则表示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减少; 如果系数等于0, 意味着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没有关系。

( 三) 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数据往往具有非平稳性, 为避免直接进行最小二乘法而导致“伪回归”现象发生。本文先对被分析序列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来确定各个序列的平稳状况和单整阶数。本文选择了最为常用的ADF检验, 即一个序列变量在成为稳定序列之前必须经过d次差分, 则该序列变量被称为d阶单整的, 记为 ( Id) 。从检验结果 ( 见表1) 可以看出, LNSS在一阶差分之后序列的ADF值小于在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 拒绝原假设, 序列为平稳序列, 其他原序列和一阶差分之后序列的ADF检验值均大于在5% 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 所以除了LNSS在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之外, 其他变量的原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 而经过二次差分后变量LNC和LNY都是平稳的, 即变量LNSS为一阶单整序列, 变量LNC和LNY均为二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对这三个变量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检验。

( 四) 协整检验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 LNSS是一阶单整序列, LNC和LNY都是二阶单整序列, 满足构造协整方程的必要条件, 进而可以检验变量LNSS、LNY和LNC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即三者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考虑到本文只涉及三个变量, 因此采用Engle—Granger提出的两步检验法, 也称为EG检验法, 其基本思想是两个变量为非平稳序列, 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可能呈现稳定性, 此时这两个变量之间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即协整关系。检验方法如下:

第一步, 建立协整回归, 根据上文公式 ( 1) 构造的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协整向量LNC、LNY和LNSS, 得出回归方程: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从长期来看, 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弹性系数为0. 26276, 拟合优度为0. 977 > 0. 95, 说明数据的拟合度非常高。

第二步, 残差序列单位根检验。由回归方程得模型的残差序列为:

ADF检验结果表明, 残差序列e在 ( c, t, 0) 的趋势下的ADF检验值为- 4. 080544, 小于5% 置信区间的临界值-4. 008157, 则残差序列为平稳的, 即有e ~ I ( 0) , 表明LNCt、LNYt和LNSSt是协整的, 即存在协整关系。公式 ( 2) 显示新疆社会保障支出和新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长期静态关系, 表明新疆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存在长期的正相关关系, 即新疆的社会保障支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新疆居民消费支出将增加0. 26276 个百分点。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因此, 新疆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公共均等服务, 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水平, 努力使收入较低的农村居民能够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 进而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1.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目前, 新疆除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较高之外, 其他保险的参保率均较低, 主要依靠社会救济福利等方式发挥保障功能。因此, 应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证体系中来, 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并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结构, 健全社会保障功能, 进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2. 大力推进关系民生的各项改革。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医疗、教育、住房、就业、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改革。改革的初期, 居民对未来支出不确定性预期会有所提高, 将增加预防性储蓄, 减少当期消费。而随着改革不断深入, 居民对未来风险的预期就会降低, 预防性储蓄也会随之减少, 当期消费会随之增加。

3. 加快疆内产业转型步伐。并非简单以扩大GDP总量为前提, 而是要综合考虑新疆整体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在保障第一产业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内需, 从而增加居民的当期消费。

摘要:以凯恩斯消费函数为基础并加以修正, 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为解释变量,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新疆2001—2011年社会保障支出的消费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显示, 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具有促进作用, 最后提出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进一步推进关系民生的各项改革, 加快疆内产业转型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城镇居民消费,协整检验

参考文献

[1]刘畅.社会保障水平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 2008 (3) :75-77.

[2]段景辉, 黄丙志.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J].财经论丛, 2012 (3) :44-49.

[3]涂玉华.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与扩大内需—基于农村社保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 (3) :121-123.

[4]韩冰, 臧旭恒.社会保障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 2006 (9) :17-21.

[5]张继海.社会保障养老金财富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08 (3) :106-113.

[6]杨天宇, 王小婷.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探索, 2007 (5) :63-66.

[7]罗楚亮.经济转轨、不确定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J].经济研究, 2004 (4) :100-106.

[8]刘新, 刘伟, 胡宝娣.社会保障支出、不确定性与居民消费效应[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4) :49-55.

上一篇:企业信息管理下一篇:伽马射线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