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居民消费现状(共10篇)
美国居民消费现状 篇1
1 消费支出增长加快
据江苏省统计局网站2011年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江苏农民消费支出2010年人均达6543元, 比2001年翻了一番多, 年均增幅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能说明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2010年, 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乡村地区实现1516.79亿元, 比2000年增长了85.2%, 反映最近10a来乡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呈增长趋势。
2 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003年, 农民收入始终低速增长。1997年至2002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6年只增加549.5元, 每年平均增长不到4%。尽管2003年以后, 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 但仍然十分有限, 只有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农村居民消费才能同步增长。
3 收入分配差距对农民消费的影响
目前, 农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远低于城市。江苏省统计局2011年12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 按收入5等份分组计算的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的差距由2000年的5.4:1变为2010年的6.7:1, 绝对差距从2000年的6452元变为2010年的16983元, 扩大了2.6倍。这个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中只有一部分人的消费可望得到扩大。
4 消费结构逐渐转型
消费结构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变化状况以及内在过程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所指的消费结构就是衣食住行和文教、医疗等几大类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目前, 农民的教育消费太高, 以高等教育为例, 教育改革前, 全国高校年人均学费仅为200元, 1997年教育改革后, 学费从1998年的1000余元攀升至目前的5000元左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 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 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年增长率超过20%。教育费用的昂贵, 是农民进行现期消费的“后顾之忧”。
5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 当消费者面临收入的不确定性越大的时候, 他更多的是依据当期收入来进行消费。而且, 未来的风险越大, 他越会进行更多的预防性储蓄。当前, 虽然农民收入有所增加, 但出于谨慎动机, 用于预防意外事件的货币量也随之增加。例如, 农村中“看病难”“养老难”仍是目前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不久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实地调查显示, 52%的人头痛感冒就自己买药吃, 有近20%的人是自我治疗或者硬挺着等病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使得农民有钱也不敢大胆增加现期消费。
6 农村消费环境较差
主要表现在:
6.1 乡村道路建设问题突出
尤其是山区农村, 农民有特产运不出, 工业品也难以进入, 形成一道较难逾越的鸿沟。
6.2 我国当前电视广播
通讯设施虽然发展很快, 但在农村尤其是广大偏僻山区仍然是盲区, 限制了广播电视及手机等产品的消费。
6.3 因缺乏对消费品质量的有效监督
大量劣质产品拥入农村市场, 农民深受其害, 消费积极性严重受挫。
7 消费水平总体偏低
从总趋势上看, 江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但农民消费水平总体仍然偏低。2001~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使用额中, 居民消费从3027.67亿元增加到10942.82亿元, 年均实际递增12.4%。其中:农村居民消费从1373.31亿元增加到2676.41亿元, 年均仅递增5%;而城镇居民消费从1654.36亿元增加到8266.41亿元, 年均递增16.7%。由此可见, 在江苏近10a的经济发展中, 来自农民消费的贡献非常小。
8 消费心理因素对农民消费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 农民的消费行为还受到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 如平时省吃俭用, 到节假日过度消费, 重视人情消费、非科学消费, 消费方式讲究从众与求同, 造成实际改善生活的支出受到挤占, 使得农民消费增长乏力。
9 财政与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对农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近几年, 国家财政、金融在支持农村消费上做了很多工作, 但相对于对城市消费的支持, 还是很小的。就金融信贷来说, 一来因农民金融信贷观念相对落后, 在生产生活消费时, 如自有资金不足, 大多数选择向亲戚朋友等个人借款, 甚至向不法高利贷者借贷。其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太愿意向回报率较低、风险相对较大的农村或农民贷款。另外, 宏观经济环境、就业机会等因素同样会对农村消费产生作用, 或将成为制约消费需求的阻力。
参考文献
[1]易灵.扩大农村消费需求,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D],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8.12.13.
美国居民消费现状 篇2
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无机102
姓名:刘小龙
学号:2010015045
日期:20120507
临洮县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临洮,古称狄道,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西部,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是黄河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彩陶之乡”、“文化县”之称。全县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有18个乡(镇),323个村、6个社区,54万人口。全县海拔1730-3670米,年平均气温7℃,年降水量317-760毫米,无霜期80-190天。近年来,相继荣获“全国田径之乡”、“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花卉之乡”、“中华诗词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等称号。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6.38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2.86亿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87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为3282元和11955元。
改革开放以来,临洮县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偏低。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2002—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834元提高到3224元,增长75.8%,年均增长11.9%;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0%。2007年,农村居民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的人均支出水平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63.7%、84.2%、91.2%和85.6%;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其他方面的消费水平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6倍、45.3%、1.0倍和28.7%。2002—2007年,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逐年下降态势,由2002年的46.25%下降到2007年43.08%。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反映贫富状况的通用指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在50%-59%为
温饱,在40%-49%为小康,在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根据上述标准,现阶段农民的消费处于小康水平,且消费水平逐年有所提高。然而,农村居民消费增’速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消费的绝对数偏低,不足全体居民消费的1/2,不到城镇居民消费的1/3,且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绝对差距继续扩大。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改善,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差距。消费结构是指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随着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向着逐渐降低生存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比重变化,基本生存资料中的食品支出比重逐渐下降,其他享受和发展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支出由2002年的人均528元提高到2007年的950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8.8%提高到29.5%。另外,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比重稳步提高。2007年,农村居民用于这3项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0.2%、9.5%和6.5%。其中,交通通讯支出比重提高最快。虽然农村居民消费逐渐升级,但升级速度在逐年减缓,且与城镇居民相比,消费水平差异进一步扩大。
影响当地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来看,消费是由收入惟一决定的。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各种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农村居民的收入主要是农产品的出售和劳务收入。这些收入的增长速度并不快,这是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原因。加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此,近年来政府在大力减免农业税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其消费水平并未因此而大幅度提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只有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才可能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由于农村居民受其收入水平
并不高的影响,与他们的物质消费饱和还存在一段距离,这也意味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二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居民要承受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压力。不仅要承受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还要独自承受社会和生活保障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农村居民大多数把收入作为一种风险金转向储蓄。此外,农民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把节衣缩食、勤俭节约视为美德。有点钱,还要想着盖新房、子女婚嫁以及治病就医等。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虽然一部分农民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标准是每人每年10元,但大多数人认为:“虽然有一定作用,但作用不大,大部分的费用还是得由自己来承担。”因此,农村居民不得不为“生、老、病”作大量的储蓄。三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的消费信贷环境缺乏。当发生春耕、买房、生病、为子女筹办婚嫁缺钱时。80%以上的农村居民是通过向亲戚、邻居或朋友等民间借款来度过所需之时。而能够最终通过银行或农信社取得贷款的农户少之又少。究其原因,目前适合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品种很少,且贷款手续繁琐,不是需要担保人,就是需要物质抵押,门槛高,能够取得信用贷款的农民并不多,大部分农民对此望而却步,甚至有很多农户即便是缺钱,也从未向银行或农信社申请过贷款。与此同时,由于没有良好的政策及充足的资金支持,村里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消费信贷宣传不到位以及农信社缺乏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等诸多原因。都制约着农村消费信贷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即便现在消费信贷已经很完善。由于农民受到传统消费观念、小农思想以及“量入为出”习惯性消费理念等影响,目前农民也无法接受超前消费和贷款消费。
进一步发展农村消费的对策建议: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收入。为了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另外,对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也不能忽略,要加快并保质保量的建设农村文教娱乐设施。加强对“农家乐”等副业的扶持,积极
美国居民消费现状 篇3
【关键词】祁县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一、消费现状及特点
祁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消费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居民消费形式也由单一的物质型消费向享受及服务型消费转变,服务性消费逐渐步入”快车道”。2015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0356.46元,同比增长8.63%。在八大类消费性支出中,呈现”六升二降”的态势。
1.食品消费有所增长。近几年来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食品消费倾向于营养化和多样化,从“吃饱”向“吃好”转变,饮食结构从单纯的主食消费到注重粗细搭配、追求营养均衡转变食品消费品种更加丰富,再加上肉禽蛋类、蔬菜类等主要副食品价格的上涨,拉动了食品消费支出增长。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支出为2418.013元,同比增长19.45%。
2.衣着类消费有所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衣着更加注重品位和品牌的消费,衣着消费市场各式服装应有尽有,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居民的消费欲望。2015年人均衣着支出887.7元,同比增长0.76%。
3.居住消费热度下降。房地产业较低迷,导致居民购房热度下降,2015年居住类支出2269.39元,同比下降3.16%。
4.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上升。随着祁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对生活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呈现多样化和精细化需求。2015年祁县城乡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人均支出889.01元,同比增长11.75%。
5.交通通信支出略有下降。由于我们采取的是抽样调查,样本对数据影响较大,2014年102户住户中有一户花费8万元购买了一辆汽车,导致2015年交通通信类支出同比有所下降。仅此一项对祁县城乡居民收入人均影响227元,剔除此因素这项消费实际是增长的。
6.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幅较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类教育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倾向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健身、休闲娱乐、旅行等消费,“乐享生活”逐渐成为居民生活的一种“新风潮”。2015年祁县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人均973.13元,同比增长41.93%,增幅位于八大类消费之首。
7.医疗保健消费有所增长。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居民用于健康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呈稳步上升趋势,而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城镇居民人口结构的老化,也使得居民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比原来有明显增加,居民家庭医疗费用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重稳步上升。2015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664.87元,同比增长25.87%。
8.居民加大对自身的美化和其他消费投资。居民对美容、美发、保养越来越重视,用于化妆品、美容等方面的消费越来越高。2015年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为475.63元,同比增长8.94%。
二、对释放祁县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的思考
1.城乡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同时,城乡消费结构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特别是教育、保健和文化娱乐的消费潜力较大。
2.城乡消费差距有待降低。祁县作为农业县,农村人口多,但和城市相比,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信心不强,消费能力不足,市场流通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城乡消费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城乡消费水平有待提高。
三、挖掘祁县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新常态下,挖掘市场潜力,激活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促进消费水平。收入作为消费支出的决定因素,必须把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作为促进居民消费的有效途径。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二是稳定就业,建立工资性收入增长长效机制,保持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三是加速建设,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机制,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加大政策力度,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创业者积极性;四是加大民生投入,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补助标准;五是稳定物价水平,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六是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发展集生产、制造、销售一体的龙头企业,向消费对象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将农业打造成为全产业链的“第六产业”,带动居民收入增长。多措并举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得城乡居民“能”消费。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下降,储蓄性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快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实现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贫有所扶,孤有所助,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减轻城乡居民对预期支出的压力,增强消费预期,从而释放消费需求,使得居民“敢”消费。
3.扩大消费刺激政策,引导消费方向。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继续采取措施,完善可持续的消费政策,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居民适度消费,文明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增长的拉动作用,使得居民“会”消费。
4.完善城乡市场体系,改善消费环境。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较差的农村,更要加大对通路、通电、通水、通网等投入,加强建设和完善城乡市场体系,鼓励企业增加和科学分布商业网点;二是加大城乡市场整顿,促进市场竞争,降低流通成本,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使得居民“愿”消费。
5.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保障消费安全。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进入流通领域商品的监管力度,减少伪劣商品的出现,减少垄断行业的不合理条款,营造安全公正的消费环境;二是加强立法,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查罚力度,保障居民消费的安全权益,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美国居民消费现状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79年~2007年GDP年均增长9.8%,近十年(1998年~2007年,下同)更是保持11.8%的年均增长速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不断减弱态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规模急剧扩大。2008年GDP总量已超过30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位。经济蛋糕做大了,但国内居民享用的份额却在不断下降,其突出的特征是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我国投资率由1998年的36.2%上升至2007年的42.3%,十年的平均投资率在40%以上,比世界平均投资率(20%左右)高出近2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则由59.6%下降到48.8%,十年平均消费率为56.6%,比世界平均消费率(78%左右)低20多个百分点。我国的消费率不仅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长期呈下降趋势。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其中居民消费是主体,一般占最终消费的70%以上。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居民消费持续走低造成的。我国居民消费率从1998年的76%下降到2007年的72.7%,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同期政府消费由24%上升到27.3%;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持续扩大。在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中,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74.4%和25.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比1998年分别提高和下降11.3个百分点。由于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经济增长过份依赖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近十年投资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26.4%上升到2007年的40.9%,而消费的贡献率则由57.1%下降到39.4%,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而消费的拉动作用相对弱化。我国投资与消费的长期失衡孕育着经济运行的巨大风险。消费率偏低,投资率过高,往往造成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导致企业效益滑坡,失业增加;还造成内需不足后,国内企业为寻找出路只能到海外市场寻求外需,从而导致出口压力增大,因此引起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外部风险加大;更为严重的是,居民消费率持续过低,不但使投资行为有可能偏离目标,即投资为了创造财富,最终为了消费,而且终将使投资行为缺乏最终消费的强力支持而难以为继,进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个结果应该是我们不愿看到和着力去避免形成的。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我国在这方面是有过教训的。
二、消费品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但城乡与地区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给我国居民消费品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消费品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目前的市场实现了商品供应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供应方式由单一落后向多样方便现代的重大变化,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并基本形成。反映消费品市场发展水平与规模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9210亿元,增长56倍,年平均增长15%。近十年消费品市场在前二十年飞速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基础上继续高速发展,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1.9倍,年平均增长10.3%。但城乡与地区差距持续扩大。
近十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增长1.9倍,但城镇居民购买消费品的增长幅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使得城镇居民购买的消费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农村居民购买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购买的消费品零售总额70355亿元(市和县合计),比1998年增长2.9倍,而农村居民购买18855亿元(县以下),仅增长2.1倍,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则分别上升和下降了5.5个百分点。我国目前有近8亿农民居住在农村,按人口计算的人均消费品购买量则更低。分地区看,2007年东部及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10个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875亿元,占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12个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5728亿元,占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6%。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不断扩大
1.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对比。
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的因素。排除其他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居民消费支出必然随着居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近十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亦逐年得到增加。但由于主要受农村居民收入増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使得原有的城乡消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越来越大。
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6元,比1998年增长1.54倍,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仅比1998年增长94.7%;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不同步,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不同步。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55元,比1998年增长了94.1%,而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3265元,仅比1998年增长88.7%。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仅绝对额相差较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仅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的27.5%),而且从消费支出比例上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差距呈不断扩大态势。近十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历年环比增长速度虽然大多数年份略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但均低于历年同期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扩大,城乡消费水平对比项的比值虽起伏不大,但其消费的绝对值持续拉大。
2. 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对比。
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既定时期内只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而且收入水平上升下降,只是构成了需求增加或减少的上限,其对需求总量的实际影响,则是由消费倾向决定的。因此,对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主要是消费倾向。所谓消费倾向,即居民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西方经济学认为,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低收入者平均消费倾向也较低,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消费倾向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在不同条件下,各种因素所起作用大小差异极大。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出现一个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前十余年间,我国商品供应短缺,居民也大多数处于低收入阶段,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较高,若不适时地抑制消费,将会加剧商品供应短缺程度,而且也难以实现高积累率和高投资率,进而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商品供应短缺时代已成为历史,国家实行的是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所以会逐渐出现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那么我们实行消费战略转移的目的并不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而是尽可能使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放缓。应该说目前通过采取一些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对比
(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差距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目前偏向于满足吃、住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则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高质量生活的消费。
在我们选定的四类居民主要消费品中,近十年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和居住消费支出比重普遍高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整体上虽逐年降低,但目前仍有近一半的消费支出用在了食品消费上面;而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和用及服务性支出比重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其比重变化的绝对差距起伏不大。
恩格尔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具有判断居民消费水平、判断居民生活富裕或贫穷水平的功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呈反比状态。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充分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从以生存为主的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的消费模式。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8年的44.7%下降到2007年的36.3%,依照我国目前实际,已由小康型逐步过渡到了富裕型。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一直高于城镇居民,2007年为43.1%,整体上虽达到小康标准,但其消费水平大体只是城镇居民十年前的水平。近十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民生活改善速度有所加快。从表9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绝对差距正逐年缩小,2007年绝对差距为6.8个百分点,为历史最低水平。如果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的比重相对较高,整体上具有显著的小康型消费结构特征。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而美国为13.7%;英国和德国为12.2%;法国、日本、韩国为20%左右。同期我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为10.4%,而主要发达国家在3.7%~6.4%之间。我国农村居民的差距则更大。
(2)城乡居民消费质量差距对比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的差距,我们选取了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从消费质量上比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主要以粮食和蔬菜为主,奶及制品消费量最少,主要解决的是吃饱的问题;虽然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以粮食和蔬菜为主,但从消费比上看,其消费数量明显少于农村居民,而城镇居民消费的奶及制品、猪牛羊肉、水产品和禽蛋及制品的数量明显多于农村居民。这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质量存在很大差距,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加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其消费质量明显高于农村。
(3)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差距明显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多少,也是衡量居民家庭富裕与贫穷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因收入水平和消费环境的差异,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差距明显。我们选取了2007年城乡居民家庭有代表性的12种耐用消费品进行对比。
2007年,在选取的12种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中,农村居民仅摩托车的拥有量高于城镇居民,其余11种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均低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摩托车拥有量较低主要还受使用方面的限制。除了一些传统的耐用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热水器、微波炉等),城乡居民家庭的拥有量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外,近年来陆续走进居民家庭的新兴耐用消费品(如空调器、家用电脑、摄像机、移动电话、家用汽车等),其城乡居民家庭的拥有量差距更为明显。这也同时说明我国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很大。
四、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显著
居民消费行为是由居民消费意愿支配的,而消费意愿的形成不仅由居民收入决定,还同时受消费环境和相应消费模式的制约。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形成城乡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还同时形成地区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除居民收入水平外,还有诸如基础与公共设施、消费倾向、消费内容、消费规模和环境等都有很大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一是地区之间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明显。2007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达2426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81元)的2.4倍,比同期人均消费水平最低的地区西藏(3215元)高出6.5倍。人均消费超过或接近万元的地区还有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和福建,人均消费不足5000元的地区还有贵州、甘肃、云南、江西、青海、广西和新疆。二是农村居民的地区人均消费差距比城镇居民的地区差距要大得多。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差异系数达5.8(即高消费地区与低消费地区人均消费水平的比值,下同),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地区差异系数为3.3。三是不同地区居民的城乡消费差距也不尽相同。2007年全国居民的城乡消费差异系数为3.63,其中城乡消费差距最大的地区是贵州省,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系数高达5.1,其他差距较大的地区还有甘肃(4.47)、西藏(4.05)、广东(3.89)、新疆(3.87)和重庆(3.84);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最小的地区是江苏省,其差异系数仅2.28,其他差距较小地区还有北京(2.29)、上海(2.31)、浙江(2.47)、天津(2.65)、福建(2.71)、海南(2.79)、黑龙江(2.79)和吉林(2.85)。
五、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与消费潜力的初步定量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是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物质财富日渐丰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相对弱化,我国居民的消费现状整体上不容乐观;二是从居民消费角度考察,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还是从我国城乡和地区,以及不同收入消费群体的居民之间进行比较,均存在很大差距。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扩大居民消费,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三是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消费倾向。以及消费环境等普遍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亦呈明显的二元状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巨大并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潜力很大,但难度也很大;四是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显著。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消费群体的居民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那么如何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尤其是如何提高农村居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以及低收入群体居民的消费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和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换个角度看,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确实处于很低的水平,应该是到了“谷底”。如何做到触底上升呢?我以为必须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时机,相应地快速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使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协调和均衡地提高,以便与世界接轨,快速融入国际社会,从而也使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得到协调统一和均衡地发展。
目前,许多有识人士纷纷在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能力敬言献策,其中不少“高见”被各级政府决策时采纳。我认为要扩大或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能力,充分挖掘目前的居民消费潜力,除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外,必须或主要从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树立现代消费观和建立促进居民消费持续稳定提高(或增长)的长效机制、营造一个有利于居民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向入手,力争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转变消费观念,突破传统消费观的束缚,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消费观,实现消费观念的现代化。
消费作为人类的一种生产、生活行为,潜在受制于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而消费观念的形成又受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形态、文化传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消费观的本质是对消费的认识问题,是对消费的科学、理性认知,是形成科学的现代消费观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出现的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固然有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居民在消费上有后顾之忧,不敢消费,也不愿消费。这些也确实在制约着居民的消费,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更不是问题的实质。我国持续的消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统的落后的消费观念。近年来我国在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实施上往往事倍功半,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消费观念尚未实现由传统的消费观念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消费观念转变,尚未形成现代消费观念,因此许多消费行为均受制于传统消费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把消费与浪费相混淆,把消费与奢侈腐化相联系,甚至把鼓励消费与提倡勤俭节约对立起来。这些模糊观点和错误认识的转变有一个长期和渐变的过程。但这些传统观念对当前居民日常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有较大影响,进而制约着市场活力,导致消费不足和内需拉动不到位。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要大力宣传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形成居民稳定和健康的消费心理,积极去满足而不是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消费的社会氛围,从而树立健康、积极和科学的现代消费观;在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和消费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提倡居民适应现代消费方式,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投入,加快改善和提高其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步伐。与此同时,由于促进居民消费的重点在于恢复居民的消费信心,保证居民较好的消费预期,所以在宏观政策取向上,要体现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而不是采用行政手段人为地限制居民的正当消费,如目前有些城市对某些商品限购、对汽车限行的做法值得探讨。有些措施看似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但实际上是在用行政办法抑制居民的正当需求,虽然短期内可能奏效,但它干扰了社会再生产的环节和流通规律,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且限制居民的正当消费需求,也是对居民消费权利的不尊重。如对汽车限行只能提倡,而不应当限制其上路和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2. 建立和完善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和努力营造有利于居民消费增长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宏观上讲,应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透过财政机制优化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藏富于民”,让居民“有钱可花”,并在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统筹解决影响居民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障碍,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让居民“有钱敢花”,减轻或消除广大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针对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在城乡、地区和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加快制定和出台鼓励其消费的政策措施,不断缩小它们的差距,加快挖掘居民的消费潜力,努力做到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协调与均衡地增长和提高。
(1)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居民的二元消费结构特征。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要滞后于城镇居民10年~15年。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巨大差距,只能说明扩大农村消费的潜力巨大。而要将这种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则难度很大。因为在短期内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不可能赶上城镇居民,甚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加之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消费环境较差、消费观念陈旧等因素,在短期内要将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农村,可谓“远水不解近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巨大差距,只能通过建立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通过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去逐步缩小这种差距,而不可能彻底消除这种差距。要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逐步将农村市场和农村居民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要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要适应农村市场需求特点,调整产品供应结构;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要加快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从宏观上和长远发展看,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目前应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要以此为支撑,使其成为扩大农村消费和农民致富的引擎,使得大多数农村居民不仅实现“城市梦”,还能实现“住房梦”和“创业梦”。这也是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举措,这样才能够在居民消费方面获得大的改善和飞跃。但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并没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同步推进,而是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这一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只能创造条件循序渐进。
(2)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步伐,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我国已进入人均收入2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世界各国都需要和都进行了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收入转移支付,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工作,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补充。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后,才有可能避免社会矛盾加剧和消费者信心不足、消费与生产增长不同步的问题。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第二层需求就是安全需求。即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总体上已经满足了生理需求,正停留在第二需求的门槛。我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随着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多项福利制度的改革,传统的由政府和企业“统包”体制被打破,而新的社会保障体制又不健全。所以由于社会保障功能弱化导致目前居民未来预期支出大大增加,部分消费性资金转入了保障性资金。如2007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比1998年末增长2.3倍,既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又大大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储蓄大量增加对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即期消费影响较大,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步伐。所以只有加速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减轻居民预期支出压力,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目前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程中。我认为这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才有可能完成。首先要加快出台社会保险、社会援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法律法规,并严格监察执法;企业要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家庭和个人也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要引导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当前最为急迫也是城乡居民最为关注的就是要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尤其是需要将大部分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保体系,如医疗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要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救助、临时救济、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体系的建设投资力度,并尽快放开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准入,使民间资本和外资尽快进入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领域。还要把启动消费与扩大就业相结合,使劳动者就业面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而持续扩大等。以切实解决制约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刺激居民消费快速增长。
(3)密切关注不同收入消费群体的变化,适时制定实施不同的鼓励其消费的政策。改革开放30年,使目前我国形成了主要的三大不同的收入和消费动态群体,从而也形成了三大群体各自不同的消费特征。首先是高收入支持的“先导型”消费群。这部分居民人数较少,约占总人口的7%、城市人口的20%。是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富裕型、极富裕型的消费群体。这部分高收入的居民在目前我国的大众化消费供给对其已经过时,他们正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品化、个性化消费。所以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充分注意其导向作用,积极引进或开发代表中国未来的消费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其次是中等收入支持的“升级型”消费群。这部分居民约占城市人口的70%,农村人口的20%。是以城市绝大多数居民和农村少数比较富裕的居民为主体的消费群体。这部分居民处于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讲求消费数量向讲求消费质量转变阶段,构成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市场最活跃、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呈多样化的群体。其消费结构开始加快转型和升级步伐,是继高收入群体之后消费市场强有力的跟进力量。要针对这部分居民特点,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做到“适销对路”。并相应制定实施鼓励其消费的政策,促进其即期购买,快速释放其购买力存量。如加快建设中低档个人住宅、制定和实施鼓励经济型和较低排量私人轿车的消费政策等。再次是低收入支持的“培养型”消费群。这部分居民约占城市人口的10%,农村人口的75%。是以城市低收入阶层和绝大部分农村居民为主体的消费群体。这部分居民收入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尚处于“想买而缺钱”的阶段,是目前中低档消费市场的主体。因此,加快增加这部分居民的收入是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也迫切需要国家消费政策的培育和大力支持。这方面的工作异常艰巨,需要综合治理和多管齐下,并将其上升到改革的攻坚任务去完成。此外,还有约占农村人口5%的勉强摆脱衣食困扰的更低收入的群体。主要包括农村贫困居民和城市居民中衣食堪忧的极少数贫民,这部分居民也是目前开展的扶贫攻坚战的重点对象。
在主要集中的三大消费群体的地区分布上,中、高收入群体比重在沿海地区和特大城市较高,分布也更集中一些;而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数量要少一些。这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全面和均衡协调发展,有赖于目前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美国居民消费现状 篇5
一、河南省居民体育消费的特点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中体育方面的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人均(或产均)费用支出。它说明一定时期内个人或家庭体育消费需求满足程度,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和家庭体育消费在某一时期的水平。我省属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人口第一大省,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在国内相对较低。近些年来我省体育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
1.对于体育消费的价格承受力较低。体育消费的价格承受力受收入水平、体育消费意识和消费环境的制约。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消费,抛开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不谈,在具有消费意愿的基础上还必须考虑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和平均水平。“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是将其消费需求转化为消费行为的基本影响因素,同时也是行业发展和企业市场定位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家庭体育消费年支付能力看,在50元左右,低于全国水平。对居民“能承受的门票价格”的调查结果看,2元以内的价格获得48.36%认可率,11元以上的认可率只达到7.38%。另外,从“一年中到收费体育场馆去锻炼和娱乐的次数”的调查看,只去过一次的,我省就占51.64%,而全国仅占6.42%;去过16~20次的,我省仅占6.56%,而全国则占27.29%。因此,从现阶段看河南省居民的消费承受能力较低。
2.缺乏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通过对居民“今后是否打算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结果看,选择肯定的为35.95%,选择否定的为27.57%,不能确定的为36.49%。对“业余时间用途”的调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居民体育活动的选择率排在9项活动的第6位,而全国1996年的调查结果,该项指标排在第3位,反映出我省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还不强。而家务劳动的选择率在全国和全省均排在第1位,选择率都在70%以上,繁重的家务劳动是影响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日常生活消费之外的主要消费”的调查显示,选择排序为:①子女教育56.48%,②买房子54.48%,③家用电器35.83%,④书籍报刊14.17%,⑤高档服装11.54%,⑥高档用品9.72%,⑦旅游6.88%,⑧体育器材5.87%,⑨其它5.08%,⑩服务性消费3.24%,以下依次为买汽车2.23%,体育门票1.24%。体育器材和体育门票消费排序靠后。以上都说明我省群众尚未把体育看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要素,参与体育的意识不强,“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尚未形成。
3.愿意选择经济实惠、简单的活动项目和场地。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散步跑步是我省群众首选的体育活动方式,这与我国人民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羽毛球、乒乓球参与者较多,这与中国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也与我省当前体育活动场地较少,人们容易在较小的空间开展这两项活动;篮排足球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受到场馆的限制,这些活动已不能很好地开展;交谊舞和体育舞蹈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拥有较大的群体;气功、太极拳、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的参与者较为稳定,是体育活动的首选项目。整体看,我省群众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开始向健身化、娱乐化、生活化、有氧化方向转移。同时,我省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公共活动场所、单位体育设施、住宅小区、公路街道边、公园广场等地方,而去收费体育场馆锻炼的较少,这与收入水平、锻炼场所与居住地距离远近等因素有关。
4.高等院校体育资源丰富,但有效利用率低。调查显示:“我省居民的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依然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而作为体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是体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利用率十分低下,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未能充分地发挥作用,特别是节假日和三个月左右的寒暑假,几乎是闲置浪费,这与大多数地区群众体育活动没有场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影响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
当前我省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既受经济发展整体环境、个人收入、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也受居民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文化背景、余暇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1.经济收入和消费水平。恩格斯曾在1891年第一次从物质资料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人的需要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人的需要层次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由低向高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倾向,当收入水平有限而不能满足所有层次需要时,人们自然倾向把有限的收入用于购买生存必须品,隨着人均收入的提高,需求的中心会逐渐向更高层次转移。《河南统计年鉴》显示:“2001年我省人均GDP为5923.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27.42元,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省居民的体育消费。
2.居民的消费意识和观念。体育消费行为是人们享用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活动。体育消费行为除了受经济因素制约以外,还受消费价值观、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调查表明,我省人民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还没有转化,表现为重实用和耐用,还没有把体育当成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来看待,还没有深刻全面地认识到体育消费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体育对人类全面发展的潜在影响。在大多数人眼里,体育就是玩乐,没有把体育与商务活动、精神作用等联系起来,更何况深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熏染的中国,历来就有重文轻武的传统,许多人宁愿把金钱和时间花在赌博或炫耀性的消费上,也不愿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影响到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也与我省人民的教育水平偏低有着密切的联系。
3.余暇时间的使用。人们的时间可分为劳动时间、休息时间和余暇时间三部分。其中余暇时间是指在劳动和休息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余暇时间的多少以及如何利用,既反映一个国家和个人的经济物质条件,也反映精神文明程度。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省居民余暇时间较少,家务劳动占去了大部分业余时间,真正空闲的时间如双休、长假等,许多人又会选择走亲访友,看电视和逛商场。可见,居民余暇时间使用的不合理对体育消费有很大影响。
4.体育消费环境与质量。体育消费环境对体育消费的效果和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体育消费的环境包括,场地器材设备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服务环境。资料显示:我省每万人拥有3.5个体育场,人均运动面积0.4平方米,两项指标在全国30省中排名第24位。这严重制约着居民的体育锻炼,进而影响人们体育消费。我省体育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服务意识,很难提供高质量、多样化、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无形体育劳务服务。前几年,郑州保龄球馆、健身房迅速崛起和很快倒闭就反映出我省体育消费市场的不成熟。另外,我省竞技运动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比赛,媒体对体育健身娱乐消费宣传引导不足,这些都不利于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
三、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
1.制定消费战略。要依据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来制定我省现阶段体育产业的发展战略及体育市场的开发战略。因此,我们在制定体育发展战略,促进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增长时,必须注意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开发战略。结合我省居民体育消费结构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及体育市场的开发战略重点应放在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品市场的开发方面,特别是要加大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市场、运动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的开发力度,并以此带动整个体育消费水平的提高。
2.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全民健身计划的宣传与实施,动员社会、学校和个人力量,努力培育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提倡和鼓励居民从事体育消费。体育人口、体育消费欲望和体育消费水平是决定体育市场大小的三个基本要素。一般来说,体育人口越多,体育消费欲望越强,体育消费水平越高,那么这个体育市场的容量就越大。因此,要努力培育体育市场的消费主体,积极提倡和鼓励居民从事体育消费,特别是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体育消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确引导广大居民体育消费日趋科学化、合理化。
3.制定消费价格。要制定合理的体育消费品价格,特别是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产品和运动竞赛产品的价格,要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也要遵循供求关系规律的基本要求。我省居民体育消费尚处在初级阶段,正从实物性向劳务性过渡,体育消费品价格应确定在中低档,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众多的体育健身娱乐消费者。同时,提高体育消费品的质量,加强体育劳务的管理和服务意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4.培养专门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批体育市场经营和管理的专门人才是进一步培育和拓展我国体育市场、不断满足体育消费者的体育消费需求的重要前提。体育市场专门人才可自己培养,如采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进修提高,也可以聘请专家学者进行指导,也可以与体育院校联合培养,以满足体育经营市场的需求。
甘肃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6
(一) 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消费水平向小康型迈进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所占的比例, 比例越高说明生活水平越低, 比例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较高。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90年的60.49%下降到2007年的46.80%, 自2000年开始, 恩格尔系数保持在40%-50%之间, 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已从生存型消费和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迈进, 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
(二) 衣着消费总量增加, 但消费比例下降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 农村居民对衣着的消费逐年增加。甘肃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从1990年的30.35元增加到2007年的112.2元, 增加了近4倍。但是相对收入的增加, 农村居民衣着消费的比例正逐年下降, 1990-2007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430.99元增加到2328.92元, 但衣着消费从1990年的7.60%下降到2007年的5.98%。
(三)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
甘肃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主要体现在:一方面, 居住面积不断增加。1990年农村居民年末住房面积为65.74平方米, 到2007年年末住房面积增加到89.99平方米, 平均每人年末住房面积由1990年的10.21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19.46平方米, 增加了近1倍。另一方面, 建房质量有所提高。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居住面积比例逐步上升。1995-2007年, 甘肃农村居民居住面积中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居住面积中的比例由25%增加到41%, 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面积由0.4%增加到7%, 增幅达到16.5%。
(四) 耐用消费品数量增加, 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007年, 甘肃省农村平均每百户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的拥有量10.33台、47.56台和97.22台, 与1995年相比, 冰箱、洗衣机和电视机分别增加了37.23台、9.89台和82.44台。1990年农村家庭摩托车的拥有量为平均每百户0.39辆, 到2007年摩托车的拥有量增加到平均每百户45.77辆。此外, 一些新型的家用耐用消费品开始进入农村家庭, 如影碟机、照相机、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电脑等。2007年, 甘肃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影碟机33台, 移动电话54.6部, 固定电话97.2部, 分别是2000年的4.8倍、75.9倍和5.2倍。
(五) 服务型消费增加明显
甘肃省农村居民在实物型商品消费的同时, 服务型消费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也逐年提高, 主要表现为:一方面, 农村居民对交通和通讯支出由2000年的43.76元增加到2007年的186.17元, 在生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增加了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 农村居民对医疗保健消费意识不断增强, 在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由2000年仅有70.6元增加到2007年的149.82元, 年均增长2%。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占农村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仅次于食物消费。但随着教育成本的不断提高, 很多农村家庭已经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 用于教育服务消费的支出从2005年的211.25元减少为2007年的166.08元, 同比下降了3%;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的支出比例由2000年的13.27%下降到2007年的10.36%。
二、影响甘肃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
(一)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甘肃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2007年甘肃省农村住户农业生产收入占总收入近50%, 但自然条件恶劣, 农产品价格缺乏弹性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因素, 制约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2000年, 甘肃省农村家庭住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为1058.77元, 其中农业生产性支出301.28元, 占总收入的28.06%;到2007年这一比例上升为38.26%, 说明农业收入总量增加的同时, 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提高, 增加了农业生产性支出, 减少了农村居民纯收入, 制约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资料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
(二) 不确定性增强农民扩大消费的顾虑
当前, 农民面临的不确定性日渐增强, 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环境、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出于对未来生产、生活不确定因素的考虑, 农民就会减少在当期的消费, 从而制约消费水平的提高。首先, 农业生产环境的不确定性。甘肃省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十分严重, 靠天吃饭的情况较为普遍, 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 灾害损失率偏高, 农业生产收入无法得到保障。其次, 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由于全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农民无法及时获取农产品市场价格的信息, 并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面临极大的价格波动的风险, 加大了增收的难度。最后,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确定性。由于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有限, 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十分有限, 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仍不到位, 社会保障覆盖面小, 加大了农民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制约了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 农村市场体系仍不完善
当前甘肃省农村市场体系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 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卖难问题十分突出。由于交通运输、仓储、冷藏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产品销售困难, 特别是一些鲜活农副产品, 如果不能及时销售和贮藏, 就会变质腐烂, 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减少, 抑制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第二, 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不完善。一方面, 农村消费品市场缺少真正符合农民消费特点、适合农民消费层次、满足农民消费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 对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监管仍不到位, 假冒伪劣、库存积压、过期变质的商品充斥着农村市场, 农民的维权意识薄弱, 消费者权利得不到保护, 制约了农民消费的意愿。
三、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 广开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增加缓慢是制约消费增长的根本原因, 因此, 多渠道地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出路。1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富余劳动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降低因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而减收的风险;同时,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 促进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 吸纳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由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农业生产性支出的不断增加, 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扩展农民职业技术培训, 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并对农民购买的农业生产资料进行补贴, 减少农业生产性支出, 增加农民收入。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特别是医疗和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 化解农民的后顾之忧, 增加农民可支配收入, 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一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确保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保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稳定运行。二是加快甘肃省经济发展, 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 逐步提高补助标准, 保障农民的基本养老、医疗需求。三是不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将所有需要救助的农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 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需要帮扶救助的农民, 在保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 以降低保障标准扩大救助面为原则, 使需要帮扶的农民都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三) 健全农村消费市场体系
农村消费市场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 因此, 建立健全农村消费市场体系对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 要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 特别是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 搞好仓储、冷藏和运输等方面的服务, 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配送服务, 及时将鲜活农产品输送出去, 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同时, 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的完善, 将保障农村居民能够购买到新鲜、优质的商品, 提升消费水平。另一方面, 要鼓励消费品的生产企业深入农村消费市场, 对农村市场进行调查, 关注农村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 生产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特点的产品, 向农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实用好用的产品, 并建立好产品的售后服务体系, 切实维护好农村居民的消费权利。
参考文献
[1]刘刚.当前农民收入、消费问题的分析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 2006 (6) .
[2]农村消费问题研究课题组.关于农村消费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 2007 (2) .
[3]段小红, 张艳荣.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J].开发研究, 2009 (1) .
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现状研究 篇7
1数据说明
本文利用2000—2012年河北省城乡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时间序列数据对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现状进行分析。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关于信息消费统计量的计算和整理。本文的信息消费统计量为医疗保健费用、交通通讯费用和娱乐教育文化服务费用的加总[2]。信息消费系数为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3]
2河北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现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消费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河北省居民近年来信息消费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城乡居民消费还有一定差异,见表1,2。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 年。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 年。
2.1信息消费差距持续加大,城镇居民信息消费水平远高于农村
根据表1、表2可看出,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为293. 54元,城镇居民 人均信息 消费为1 243. 21元,城乡差距为949. 67元。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信息消费为1 506. 57元,城镇3 974. 83元,城乡差距为2 468. 26元。农村居民2012年人均信息消费水平仍低于城镇居民10年前的消费。如图1所示。
2.2信息消费增速快,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增速高于城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居民2000年的人均信息消费为293. 54元, 2012年人均信息 消费为1 506. 57元,增长了约4. 13倍。城镇居民2000年人均信 息消费为1 243. 21元,2012年人均信息消费为3 974. 83元,增长了约2. 20倍。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平均增长率为34. 4% ,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平均增长率为18. 3% ,农村信息消费增长率是城镇居民的1. 88倍。全国农村人均信息 消费2000年为365. 42元,2012年为1 612. 09元,增长了1 246. 67元,平均增长 率为28. 4% 。全国城镇人均信息消费2000年为1 340. 90元, 2012年为5 552. 65元,增长了4 211. 75元,平均增长率为26. 2% 。河北省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平均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而农村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 年。
2.3农村信息消费系数增长低于城镇,且都低于全国水平(见图2)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 年。
如图2所示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系数从0. 215 ~ 0. 281,增长了0. 06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 013。城镇居民信息 消费系数 从0. 286 ~ 0. 317,增长了0. 03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 034。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系数增速约是城镇居民的2. 13倍。虽然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系数增速较城镇快,但农村居民2012年的信息消费系数只相当于城镇居民12年前的水平。且无论农村还是城镇信息消费系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4信息消费结构差异变化显著(见图3、图4)
如图3、图4所示,农村医疗保健消费占信息消费比例由0. 267 ~ 0. 361,增加了0. 094,城镇由0. 303 ~ 0. 263,降低了0. 040。说明城镇医疗保障制度实施较为有效,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农村交通通讯消费占信息消费比例由0. 288 ~ 0. 401,增加了0. 113,城镇由0. 271 ~ 0. 434,增加了0. 163。 说明城乡居民在交通通讯消费上比较稳定。农村文教娱乐消费占信息消费比例由0. 445 ~ 0. 238,降低了0. 207,城镇由0. 426 ~ 0. 303,降低了0. 123。这不是说城乡居民都不注重文化教育,而是由于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福利效应。[4]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 年。
注: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 年。
3关于信息消费的对策建议
3.1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拉动信息消费需求
信息消费需求是拉动信息消费的根本动力,而农民收入增加是一切农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收入增加对信息消费水平具有显著影响。[5]因此要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这一根本入手,增加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需求。一是要大力发展农业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 二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进信息化、产业化、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使其参与到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来,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大环境。
3.2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消费成本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消费的基础保障,基础扎实才能发展更好。一是以农村一事一议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财政奖补涉农项目为先导,整合社会其他资金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拓宽信息消费渠道。二是对已建成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维护保养,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快捷的提供信息消费。三是加大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拓宽农村网络宽带。根据CNNIC发表的2013年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 6% ,但是仍旧不到城镇网民规模72. 4% 的一半。[6]因此拓宽农村网络带宽,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降低信息消费成本。
3.3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创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
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是信息消费的扩展因素,文化水平越高,其对信息消费的需求越大。一是要增加农村“文化大篷车”下乡进村次数,以在村内放映电影、 表演节目等形式,丰富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二是要邀请农技专家,加强农业技能培训,用科技武装农户, 以技术保障农业。
3.4提高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意识,[7]促进信息消费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意识是信息消费的内在动力, 只有提高消费意识,才能更好地扩大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需求。一是增加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种类,使农民有更多的信息消费选择,从而增加信息消费。二是以广告、广播、短信等形式对信息消费项目进行宣传,增加其在农民群体中的影响力,提高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意识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马哲明,靖继鹏.国内信息消费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07(3):471-475.
[3]郑英隆,王勇.我国居民信息消费差异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1):152-159.
[4]朱琛.我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比较:基于1992-2008年的实证分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5):106-110.
[5]杜.江苏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杂志,2010,(12):127-129.
[6]莫靖林.广西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消费经济,2011(2):40-43.
扬中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与对策 篇8
体育消费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代产物, 是当前生活小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是人们在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消费之后追求精神、文化等方面, 从而做出来个人及家庭的消费行为, 也是工作和家务之后, 一些空余时间里的个人消费行为, 因此, 利用个人空余时间进行消费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样是整个社会消费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扬中市范围内抽取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按照社会学和体育统计的原理, 设计出“扬中市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其信度和效度都经过有关专家的检验。共发放调查表100份, 回收90份, 回收率为90%。其中, 有效问卷80份, 有效率88.89%。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近年来国内有关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体育市场、体育产业等方面的研究文献, 进行查阅。
1.2.3 调查访问法
实地了解扬中市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 共计走访调查20多人次, 获得了丰富的市场前沿材料。
2 扬中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居民的收入增加同时可支配的也随之增加, 在工作、家务等之余, 空余的时间也增多, 居民的精神要求越来越高, 精神需求也丰富多彩。居民的消费领域也从最基本的生存状态向精神领域转移。体育消费正因为能满足居民多方面的需求而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随着体育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体育消费的比重也成上升趋势。
2.1 扬中市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的发展与消费人群的经济收入水平有着重要的关系, 经济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只有经济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更舍得在体育方面的投入。
由表1可看出, 经济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占18.75%;1501~2000元的占47.5%;2001~3000元的占23.75%, 扬中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目前正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 而3000元以上的仅占10%, 则说明扬中市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2.2 扬中市体育消费主体的差异性
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居民的体育消费选择。表2表明, 有42.5%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是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有26.25%的居民具有高中/职高/中专的文化;有27.5%的居民拥有专科/本科学历;有3.75%的人拥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总体可以看出扬中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导致进行体育消费的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不高, 消费的主体在文化、年龄、职业上存在差异。
2.3 扬中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
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对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表3指出, 扬中市居民中有37.5%的人会认为发展体育消费市场是非常有必要的;有35%的人认为还是有点必要的;有13.75%的人认为体育消费市场是可有可无的;有13.75%的人认为发展体育消费市场是没有必要的,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淮安的整体发展水平较落后, 没有很好的进行体育健身娱乐的宣传, 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步, 对体育的理解程度不高, 没有很好的认识到体育消费发展的重要性。
2.4 扬中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结构
扬中市体育消费结构是以实物性消费为主, 劳务型消费并重。居民的体育消费内容选择具有多样性。由表4可以看出, 有46.25%的人体育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体育服装、器材、报刊、运动饮料食品、体育彩票等实物消费;38.75%的人用于参加体育培训活动;13.75%的用来观看体育比赛;1.25%的人用于其它体育活动消费, 这种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的消费是目前扬中市体育消费的主要结构, 居民对于体育消费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实物消费的表层。
3 对策与建议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 价值追求也必然呈现出多样化,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正确的消费引导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促进扬中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增长。经过调查与分析扬中市体育消费市场在发展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 细分扬中市的体育消费市场, 开发不同层次所需求的体育消费
针对扬中市的实际情况根据体育消费人群的年龄、职业、经济水平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出现的消费需求的不同, 进行开发出多样的体育消费品, 从而来满足不同层次体育消费者的需求。例如现在青少年喜欢游泳、轮滑、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中青年则喜欢网球、篮球和户外运动等;中老年更注重的是养生的太极拳、广场舞、气功等活动, 这些都能成为目前中国特色的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
3.2 提高体育劳务生产者的素质
扬中市目前存在较多的体育竞技水平不高的运动队和技能不突出的运动员, 还有一些质次价高的体育场馆设施服务组织, 这是很难获得消费者和企业的青睐。因此, 扬中市体育消费市场的发展则需要提供各类体育服务的生产者, 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竞赛水平、增强其竞争性和观赏性、加强自身科学技术和文化素养等。
3.3 加强舆论导向, 转变扬中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 引导合理消费
充分利用大众媒介, 加强对非体育人口的宣传, 增强人们的体育意识, 加大扬中市政府对体育方面的投入力度, 加强体育场馆开放的灵活性, 提高人均体育面积, 倡导居民合理利用余暇时间。
参考文献
[1]邵淑月, 陈梦周, 张智会.我国体育消费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6, 11 (4) :43-46.
[2]蔡军.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99, 19 (4) :57-60.
阜新市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现状简析 篇9
一、阜新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的当前现状
(一) 居民教育支出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据阜新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 阜新市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为765.3元, 比2006年增长125.4%, 2006年以来年平均递增17.65%。其中义务与非义务教育学杂费、托幼费、成人教育等教育费用人均支出714.13元, 年均增长18.5%。教育费用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上升态势, 2011年占消费支出的6.9%, 比2006年提高了1.2个百点。
(二) 教育支出增幅明显高于当年收入、消费增幅
2011年阜新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支出765.28元, 同比增长31.26%, 比同期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出13.3个百分点, 比同期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增幅高出8.27个百分点。从近5年的数据看, 除个别年份外, 教育费用的增长率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的增长率。
(三) 大学生一年教育消费超万元
调查资料显示, 2011年市区居民家庭大学生年人均费用10554.3元, 而2011年阜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993.7元, 城镇大学生一年的教育消费相当于大部分家庭年总收入一半以上, 使许多家庭只有动用多年积蓄, 甚至借款来供子女读大学。该项教育支出居各层次学生家庭教育类支出的首位。
(四) 幼儿教育成新热点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 对小孩今后的智力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很多家长为了使子女能上一所理想的幼儿园, 都舍得花几千元的择校费。调查结果显示, 2011年居民家庭人均托幼费支出107.0元, 同比增长155.7%。另外许多幼儿园家长都让子女参加各类兴趣班, 购买各种课外学习用品, 甚至请“家教”。从近几年的抽样数据看, 阜新城镇居民托幼费支出呈总体上升趋势, 2007年以来, 人均托幼费支出年均增长53.3%;托幼费占教育费用的比重也是逐年上升, 2011年已达14.0%, 比2007年提高了9.3个百分点。
(五) 家教、培训班及成人教育发展快
一些收入比较高的家庭不惜高价为孩子请家教加强课外知识学习及培养孩子的特长等。2011年居民家庭人均家教及培训费等其他支出313.2元, 同比增长36.6%倍。近年来, 考驾照的市民越来越多, 特别是学习驾照的费用即将上涨, 考试越来越严, 许多人为了赶在这之前把“车本”拿到手, 掀起了一个学习汽车驾驶的小热潮, 使成人教育费用在2011年度猛增。2011年人均成人教育支出33.29元, 同比增长131.34%, 其中学习汽车驾驶的费用占90%。
二、阜新市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 低收入家庭教育负担重
从当前教育支出看, 一个计划内高中生一年的学杂费、补课费等费用在3000元左右, 如果参加培训班、请家教等, 一年的费用8000元以上。从调查资料看, 2011年占调查总户数10%的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21.9元, 照这种收入推算, 低收入家庭要培养一个大学生在他们不吃不喝的情况下也要花上7年以上的收入;就是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也要花3年以上的收入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 许多家庭负担沉重。另外, 近年来各种医疗、养老、住房等费用支出有增无减, 使部分城镇居民承受较大经济压力。
(二) 高、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消费差距显著
调查资料显示, 在有子女就读的家庭中, 10%最高收入户2011年人均教育消费支出1211.0元, 是10%最低收入户的1.6倍。在补习功课方面, 低收入户家庭更多地选择费用支出相对较低的校内补课, 而高收入家庭则更多地选择了家教补习和参加各类兴趣班学习。调查资料显示, 高收入家庭人均用于补习支出是低收入户家庭的2.9倍。
(三) 校外培训、家教等支出超过校内费用
一方面, 政府采取一些政策措施, 降低学杂费等教育费用支出, 特别是2006年出台的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学费的政策, 使居民的教育负担有所减轻;另一方面, 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的心理, 促使家长为子女“开小灶”, 或者请家教为子女补习, 或者参加一些培训班, 强化学习效果, 使校外培训、家教等费用支出迅猛增长, 已超过了校内教育费用。
三、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消费的对策建议
(一) 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帮扶
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优质、高效的教育是政府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生活条件的限制, 低收入家庭的子女显然会在受教育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难。目前, 阜新市已经针对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和教育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这为维护低收入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权提供了基本保障。有关部门及学校应总结对低收入家庭及其子女开展帮扶活动的基本经验, 教育部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低收入家庭家长提出适宜的教育建议, 进一步减轻低收入家庭教育负担, 使他们借助教育走向成功。
(二) 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教育家长转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 树立全面发展观念,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不要盲目追风, 忽视教育规律, 更不要相互攀比, 盲目地送孩子上各种培训班, 而给自己家庭套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教育投资上应量力而行。
摘要:本文运用阜新城镇住户调查资料, 对阜新市城镇居民当前教育消费现状作了简要分析。从数据看, 阜新城镇居民教育消费逐年递增, 增幅高于收入、消费的增长幅度。在各类教育支出中, 大学生学费首屈一指, 幼儿教育成新的消费热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收入家庭教育负担沉重。建议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教育帮扶, 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消费观。
徐州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现状研究 篇10
(一)文化消费的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经济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是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1954年,他在《激励与个性》一书中又探讨了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虽然没有被列入到广为人知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排列中,但是马斯洛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属于一种高级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充分说明,人的需要层次是一个从低到高的渐进上升过程,当人们的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必然会产生能够实现身心健康、精神充实、 自我完善的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与之相伴的人类消费需求的上升发展也是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过程。因此,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消费水平快速提高、产品供给异常丰富的现代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必然会超越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低层次功能性消费阶段,更多的进入精神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领域, 这些消费领域大多属于文化消费的范畴。
(二)积极发展和引导文化消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文化消费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进取精神、文明程度和精神状态。2002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曾经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快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满足人们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十八大以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成为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的兴起既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有力引擎,也是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基本消费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居民的精神消费需求必然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这就要求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事实上,城市中大行其道的广场舞和农村地区庸俗文化占据婚丧嫁娶舞台的现状,客观上反映了精神文化产品的匮乏。研究居民文化消费的特点,就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用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
(三)把握文化消费的规律与特点,有利于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对文化消费需求开展研究,才能从全局的角度准确把握居民文化消费的形式、内容和发展趋势,才能以此为依据,科学地调整不同类型文化产业的结构比例,使其更为科学合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当今需求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研究文化消费、探索促进文化消费的政策措施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促进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对国内整体消费需求的提高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微观角度来看,文化消费行为和习惯的命题涉及培养何种消费精神,树立何种消费观,养成何种消费审美标准,培育何种消费潮流和时尚,现代消费手段如何承载传统消费习俗等问题,这些领域的研究会对文化产业部门的发展运营起到重要的指向作用。
二、文化消费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的界定
从广义上看,文化消费的定义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不同方式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主要是指居民在参与教育学习、享受艺术、休闲娱乐等活动的过程中,为了获得知识与艺术的熏陶、满足精神享受而实施的消费行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文化消费的内容比较广泛,在现行的统计口径中,文化消费主要就是指教育娱乐文化用品及服务的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 旅游观光四大类。
(二)文化消费的特点
文化消费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消费,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位于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 它是一种高级需要。因此,文化消费有别于传统的物质消费,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文化消费具有精神的无形性,它虽然往往要借助于一定的物质产品作为载体才得以实现,但是这些物质产品又不是文化消费的全部,只是人们进行文化消费的手段和载体,人们消费的是这些物质产品的精神附加值。第二,文化消费的动态累积性,人们在进行文化消费时不仅可以得到即时满足,更可以获得文化艺术的积累和增长,从而对文化消费产生更大的消费欲望,这个特点不仅不符合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还可能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现象。第三,消费主体文化消费能力的差异性。一般而言,对于物质产品的消费,人们的消费评价往往比较直观,但是文化消费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 精神产品的消费要求消费者必须具备如何消费、如何使用消费对象的能力。这就导致相同的文化产品在不同的消费主体中,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消费评价,这深刻反映了文化消费主体能力的差异性,也对文化产品的市场细分和目标消费者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徐州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特点
(一)徐州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分析
近年来,徐州连续多年以超过13%的GDP发展速度,稳定、 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生活、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形成了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2011年,徐州居民消费总量达1186.50亿元,其中,徐州城镇居民消费总量达到883.25亿元,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达到303.25亿元,文化消费总量也随之增长,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达110.07亿元,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总量达到42.18亿元 (见表1)。
2007至2011五年间,农村居Á民文化消费平稳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为14.13%,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尽管呈现出小幅波动,但总体增速较快,年均增长速度为19.18%。文化消费总体上呈现出与经济增长相一致的增长态势(见图1)。
(二)徐州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结构分析
在现行的统计调查中,文化消费支出分为“文化娱乐用品”、 “文化娱乐服务”和“教育”三项。其中,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具有休闲倾向,主要包含“文化娱乐用品”及“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教育消费支出具有学习倾向的,主要包括用于子女及个人的学杂费、教材和托幼费等项目(见表2)。在文化消费支出整体快速增长的趋势下,这两部分文化消费的特点也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教育消费依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2007至2011年的五年间,教育在文化消费中的比例平均达到47.66%,教育支出的变化直接影响文化消费的绝对数值发生变化,教育消费的波动较为明显的体现在文化消费总支出上。其次,在文化娱乐消费中,“文化娱乐用品”和“文化娱乐服务”表现为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稳步上升。具体表现为:城镇居民的“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在绝对值上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在整体文化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出同向的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 随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文化产业投入的增多,拓展了城镇居民文化娱乐消费的渠道和途径,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模式,使服务型文化娱乐消费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同时,“文化娱乐用品”消费在文化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有缓慢的下降趋势,这表明随着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在到达一定的消费阶段后,与其他类型产品消费一样,人们对实体产品的消费会放缓,服务型消费会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也表现出文化娱乐服务类项目的巨大市场潜力(见图2)。
四、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政策层面
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指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首先,确定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明确文化产业的地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环境支持。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消费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消费结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支出结构来看,教育支出在整个文化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义务化远没有实现,自主教育必然会挤占家庭的消费空间,制约其他类型文化消费产品的消费。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创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的环境,仍然是政府最主要的任务。同时,政府需要利用政策扶持、财税调节等手段,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及价格,采用政府购买、票价补贴等多种文化惠民方式,降低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成本,促进居民在文化消费领域的消费均衡,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企业层面
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作为消费的主体与产品的提供者,存在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文化消费内容的变化和文化消费载体的拓展必将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升级,从而产生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形成新的文化消费趋势,使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升级进步。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文化产品的文化企业首先必须从文化消费的特点出发,确立多元化与多层次性的发展战略,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体,提供形式多样的系列文化产品,以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收入阶层人群对文化消费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充分挖掘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文化资源, 选择具有时代特点的载体,积极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增加创意性、文化性、服务型文化产品的产出,提供更加丰富、先进、独特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对全社会消费的引领作用。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消费的增长,研究文化消费的发展规律和消费结构,把握文化消费的规律与特点,能够为发展文化产业,制定相应文化产业政策提供依据。文章梳理了2007—2011年徐州市文化消费的相关数据,采用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证实随着徐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徐州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出与经济增长相一致的增长态势;在文化消费结构中,教育支出所占比例表现较为平稳,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例呈现出增长趋势,文化娱乐用品支出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揭示了徐州市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发展规律,并对政府制定相关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企业经营发展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