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

2024-10-08

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共10篇)

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 篇1

摘要:消费、投资、进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对于进出口比重不大的内蒙古来讲, 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消费, 因此对消费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当然, 消费也体现了经济增长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制约内蒙古经济稳定增长的根本因素在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 进而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本文从居民收入分配对消费需求影响的角度, 分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内蒙古,居民,收入分配,消费需求,原因,对策

一、内蒙古居民收入及消费现状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收入差距拉大。1985-2011年,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66元增长到20408元, 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由400元增长到6642元。但是, 从1985—2011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却从266元扩大到13766元。这些数据充分说明,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经济虽取得了显著成就,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消费结构较合理, 消费水平差距拉大。近些年, 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发展,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消费支出不断增加, 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但城乡居民悬殊的收入差距却不断加大。从1985-2011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消费支出由595元提高到15876元, 农牧民的人均消费支出由1985年的325元提高到2011年的5508元。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 生活水平高于农牧民家庭, 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 直接影响了消费需求。

近些年居民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 消费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1996年自治区的GDP总额为1023多亿元, 居民消费总额为468多亿元, 消费率为45.8%;到2011年全区GDP总额增加到14246亿元, 居民消费总额上升到3900亿元, 居民消费率为27.4%。可以看出, 近10年内蒙古的居民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走势。从另一个角度看, 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47.46%, 可见自治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

二、内蒙古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个地区拉动内需的基础就是增加居民的收入。从2005-2010年, 内蒙古GDP增长率从28.10%上升到27.57%, 而在岗职工工资增长率从16.6%上升到16.5%, 可见内蒙古在岗职工工资增长长期低于GDP的增长。居民工资的增长落后于经济的增长, 必然造成供给过剩, 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

(一) 公共支出比重下降, 弱化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政府职能之一就是向居民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充足率与居民消费呈正相关。内蒙古近几年财政收入增长很快, 大大超过GDP的增速, 经济的发展使财富越来越集中于政府手中, 政府已拥有增加公共支出的财力。但事实上, 近些年地方财政对公共需要投入的水平远低于全国水平, 如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从2003—2011年由2.275%降到2.737%。正因为公共需要水平跟不上, 使得百姓在子女上学、医疗、养老等方面有所担忧, 自己有钱也不敢轻易花, 出现居民消费不足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 追求GDP的超常速增长, 导致居民消费不足

2011年, 内蒙古的GDP总量已经达到14246亿元, 比上一年增长了14.3%, 首次超过万亿元。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900.1亿元, 比上年增长21.5%。可以发现, 固定资产投资占经济总量的77%, 这导致了对其他领域, 特别是公共需要领域, 投资相对下降。近些年, 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中, 排在前面的是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建筑业等行业, 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受到挤压, 资源型产业的过度投资虽然使GDP大幅提高, 但对居民收入增长没有明显作用, 并且减少了资源的可利用性。

(三)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农村收入比重大幅下降

自治区居民整体收入虽有提高, 但城乡差距过大, 1985—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从266元扩大到13766元。其根源在于, 首先, 农产品价格下跌及市场需求的约束影响到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其次, 全区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一直以数量型生产方式为主, 不符合需求结构;再次, 支撑农牧民消费的收入来源渠道较少。长期以来, 农村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仍未改变,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发达, 而农产品增收能力已不高。最后, 农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实有耕地面积的减少导致农牧业剩余劳动力增加;非农产业发展不快, 吸纳农牧业剩余劳动力能力下降。另外, 严格的户籍制度对农牧民进城务工有所限制, 城乡分割更为明显。

三、促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对策

(一)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鼓励创业, 扩大就业机会

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基础在于积极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鼓励创业和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力度, 逐渐改善居民收入在GDP中比例不断下滑的格局。从中央到地方多年来一直在发展大型企业, 内蒙古拉动经济发展更是以资源投资为主, 但这样的发展并不科学。只有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失业率下降, 劳动分配能力增强, 居民的收入自然就提高了。政府在这方面应制定更多工商、金融、税务等方面的鼓励政策, 以民间创业热情及才智, 特别是大学毕业生, 中小企业会很快发展起来。

(二)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增加居民收入

首先, 应该以增加职工工资为关键。内蒙古连续8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 但职工工资水平比较低, 政府把钱都投到生产中。为了GDP增长, 百姓的福祉却没有考虑。以2011年为例, 内蒙古职工平均工资为41481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2452元。当前, 应该抓住后金融危机发展机遇期, 提高职工工资, 扭转一直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除了增加公务员工资以外, 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增加应该予以重视。另外, 企业也应该建立劳资双方的谈判协调机制, 上调职工的工资。

其次, 要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一方面, 政府从农民手里征地以后, 对农民要给以合理的补偿;另一方面, 要探索农牧民与政府、企业的协商谈判机制, 除了失地补偿, 还应解决农牧民的就业安置, 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例如失地农牧民除了得到补偿外, 采矿企业可以采取买期权收益的方法, 让其参与企业分红。政府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 除了鼓励他们到外地务工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抓好农民工培训, 使其至少达到中等职业技术工人的水平。对于已在城镇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 应该准许他们把户口迁到城市里, 在子女就学、医疗保障、社会保障方面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待遇。

再次,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目前我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很低, 内蒙古比全国的水平更是低了很多。第一, 发展资本市场, 扩展居民的投资渠道, 依法保障居民民间投资所获取的股息、红利。近些年内蒙古的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国有银行, 民间融资发展不是十分健康。应该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 适度发展民间投资, 不仅可以使社会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 还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同时居民的收入来源也增加了。第二, 要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消除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障碍。

(三) 转变政府财政支出结构

政府向人民提供公共服务, 必须树立藏富于民的观念。近些年, 政府不断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 但财政支出结构却未改变。财政资金的投资重点应更多的面向民生, 加大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不能提升, 百姓的消费水平自然就不能提高, 消费对经济也起不到拉动作用。因而政府应出台有效政策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确保财政资金充分满足公共支出。

(四)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优化固定资产投资

内蒙古因为拥有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 长期以来一直采取资源性产业的发展方式, 加大资源性产业的投资, 以快速拉高GDP, 追求经济的超常速增长。然而这样的发展是不合理的, 资源消耗严重。所以, 内蒙古最为迫切的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严格控制资源型产业的投资项目。其次, 过剩行业的产能应予以缩减。例如一些小煤窑等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型资源企业, 这些不符合政策要求的产能应淘汰。另外,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内蒙古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一直不高, 发展比较滞后。发展第三产业必须提高第三产业的投入水平, 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服务业投入。

参考文献

[1]内蒙古统计局网[EB/OL].http://www.nmgtj.gov.cn/.

[2]内蒙古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1996-2011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4]王秋石.宏观经济学原理 (第三版修订本) [M].经济管理出版社.

[5]林江鹏, 黄永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4) .

[6]宋国青.国民收入分配倾斜导致消费率下降[J].CCER中国经济观察, 2006 (6) .

[7]中国金融网[EB/OL].http://www.cnfinance.cn/magzi/2012-09/28-15725.html

居民消费的当下与未来 篇2

北京居民的消费水平长期以来位居各大城市前列,2012年北京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全国最低,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重则高于上海、天津和重庆三个直辖市。可以说,北京作为一个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的大都市,现代化设备、信息交互、休闲体验、多元化生活等元素正在其居民生活消费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耐用品的消费阶梯

耐用品消费是居民家庭现代化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当居民家庭对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第一波耐用消费品表现出旺盛的消费热情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等新兴家用电器正以一种“奢侈品”的姿态悄然进入城镇居民家庭,并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领了第二波耐用品消费热。2000年以后,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这“新三大件”已蜕变成生活“必需品”,其拥有量在城镇居民家庭中逐步达到或接近饱和;而此时,空调器、微波炉、移动电话、计算机的“奢侈品”光环正慢慢褪去,成为第三波耐用品消费的代表。当下,以家用汽车、中高档乐器、摄像机为代表的第四波耐用品正逐步走下神坛,走进平常人家。

伴随着耐用品不断地由“奢侈品”到“必需品”的角色变换,以家电、交通工具、通信设备消费为龙头的消费潮此起彼伏(见右图)。耐用品的更新换代把人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消费和享受,增加了消费的自由度。

居民消费@互联网

得益于无线网络发展、3G的普及、各种网络应用的创新,居民消费的网络使用粘度迅速上升,居民家庭线上消费习惯日渐形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由2012年底的42.1%提高到44.1%;网络购物网民规模达到2.71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5.9%。手机购物更是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使得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能够随时随地的发生。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手机购物网民规模达到7636万人,使用率为16.5%,比2012年年底提高了3.3个百分点。

北京市城镇居民抽样调查资料也显示,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正快速融入京城百姓的家庭生活。2012年,北京市被调查的5000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194元,同比增长22%。2013年1~8月,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321元,比2012年同期增长1.5倍。截至8月底,城镇居民家庭中85%的计算机和43.2%的移动电话已接入互联网。其中,后者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网络资费和移动设备价格的不断走低使得互联网在低收入人群中的普及速度加快,北京市低收入群体通过互联网进行消费增长迅速。2012年,北京市20%低收入和20%较低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分别是2011年的2.2倍和3.0倍。不过,低收入群体网上购物整体水平依然较低,20%低收入组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仅为0.3%。

从“提袋式”到“体验式”

工业产品的丰富直接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参与”的体验。当前的居民消费已经超出了把商品带回家的“提袋式”消费范畴,各种综合性的“体验式”消费兴起,这源于新的生活方式下人们对文化、时尚、愉悦、享受的追求,并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商业模式下找到最佳契合处,成为消费的新增长点。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旅游意愿的增加,以及旅游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调,居民家庭旅游消费正表现出旺盛的增长力。城镇居民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团体旅游支出1068元,同比增长31.9%;2013年1~8月,城镇居民人均团体旅游支出791元,同比增长20.0%。旅游作为当前居民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种“体验式”消费,已经成为近年来城镇居民消费的一大亮点,并且对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消费的增长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第二个例子是,居民家庭观影、看演出活动的增加。影院剧场相比电视,带给人们一种更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文化娱乐体验。一方面,当人们更愿意也有能力走出家门享受视听娱乐盛宴时,对影院剧场文化的消费需求迅速增大;另一方面,随着购物中心产业全面升级,现代的多厅影院在购物中心内也不断兴起。需求与供给一拍即合,赋予了影院剧场文化消费增长的强劲动力。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市城镇居民观影、看演出、摄影等其他文娱活动人均支出302元,同比增长28.5%。

正是在旅游、观影等休闲娱乐体验活动的带动下,近年来北京市城镇居民家庭文化娱乐服务支出进入快速的上升通道。数据显示,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658元,同比增长31.5%,增幅比2011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6.9%,比2011年提高1.2个百分点。2013年1~8月,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2012年同期增长12.3%。

居民消费,走向何方

近年来,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的增量集中体现在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上。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时尚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作为与现代化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产品,成为未来居民家庭最具有增长潜力的消费内容。随着居民消费脉络的逐渐清晰,我们也可以看出未来消费的雏形。

从耐用品消费来看,技术进步将成为未来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汽车作为居民家庭拥有率较低的高档耐用品,已被纳入中产阶层的生活理想,即便在限行、限购政策下,居民对家用汽车的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发酵。证据之一,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学习驾驶技术;证据之二,北京市参与汽车摇号的人数屡创新高;证据之三,近两年城镇居民家庭汽车消费热情不断升温,购车档次提升,个性化需求彰显。当消费导向从“资源高耗性”消费转变为“绿色”消费,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汽车消费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多功能便携设备正成为信息消费的增长极,各类大流量数据的应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各种创新型应用将助力信息消费需求的扩张。

从消费形式上看,未来,居民消费将具有更大的自由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体验式”消费将更好地满足百姓的多元化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新技术与潜在需求的对接将给居民消费带来更多的维度,如移动互联网和商务活动的无缝对接能够大大激发消费需求的释放,线下体验与线上购买的快速发展已透露出巨大的潜在价值。

编辑:王许松 / 邮箱:wxs@bjstats.gov.cn

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 篇3

长期以来,消费、投资、贸易在宏观经济学分析中被认为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大驱动力。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国民收入再分配机制是国家宏观调控居民消费、生活的重要举措。诸多文献从不同角度表明再分配对居民生活产生了效应,如徐淑一、朱富强(2014)等认为再分配促进社会利益更均等;杨天宇(2012)、何国煜和柯丽菲(2014)等认为,再次分配能缓解或调节居民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刘少华和王晓芳(2013)、蔡伟贤(2014)、江剑平和龚志民(2016)等分析出国民收入在居民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同时,我们也发现再分配力度不足、分配结构失衡等所带来的负面社会问题,谢琦(2013)分析出当前再分配的转移支付分配力度尚显不足,居民消费受到制约。赵娟霞、黄艳敏(2015)认为,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会减小城乡贫富分化,人力资本投资和福利保障支出的加大会却导致城乡贫富分化。孙春燕(2013)分析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消费,社会基础设施却抑制消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构主要是各省区政府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等综合因素而制定,有必要具体省份具体分析。

广西1990—2014年城镇投资由471 432万元提升到126 067 961万元,增长了467.4倍。其中基础性建设投资占主要比例,由212 880万元上升到54 182 316万元,增长了254.5倍。农村投资从214 234万元提升到12 364 162万元,增长了57.7倍。广西1990—2014年城镇基础性建设投资与农村投资的比值由0.99∶1上升到了4.38∶1。可见,广西的国民收入在城乡基础性建设投资总投资在不断增大,城乡两地的投资分配比例不断扩大。这样的再分配是否合理,这对居民消费、生活带来何种影响?本文从宏观经济层面进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模型构建方法、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一)实证方法

宏观经济中时序变量常是非平稳的,如直接回归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则会出现伪回归,即结论不符合实际。伪回归中存在一种特例,存在两个或者多个时间序列非平稳,但是这些变量会有着共同的趋势而保持“相对平稳”关系,表现出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如能正确分析出这种内在联系,将可为经济未来趋势做预测。Engle-Ganger(1987)的基于线性回归残差平稳性的协整分析方法(EG-ADF两步法)、Johansen和Juselius(1990)的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检验回归系数的协整分析方法(JJ协整检验)为这类研究提供了参考,在业界得到广泛认可。本文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实证分析。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说明

本文基于基础性建设投资的角度分别分析再分配对居民消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指标有:(1)再分配衡量指标,以统计年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城镇基本建设投资代表再分配在城镇基础性建设投资BI;以农村投资代表再分配对农村的基础投资NI。(2)居民消费水平指标,以统计年鉴中“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的“居民消费支出”代表居民消费水平RC。(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以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比值代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IG。实证分析中,均对变量取自然对数。

二、协整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为确保实证分析有意义,须对宏观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时间序列都是平稳,那就可以直接进行回归分析;若非平稳,可进一步分析一阶差分是否平稳;如变量都是一阶差分平稳时,可进一步分析变量之间是否有协整关系。本文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对变量检验,结果(见表1)。

注:检验形式(C,T,P)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中包含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其中C=0表示不含常数项;T=0表示不含时间趋势项;采用AIC准则和SC准则判定滞后阶数。

由表1知,4个原时间序列经济指标在5%临界值均小于对应的ADF统计量,属非平稳;一阶差分序列在5%临界值均大于对应的ADF统计量,属平稳,则这4个经济指标为一阶单整。

(二)EG-ADF两步法分析估计结果

EG-ADF两步法即是先直接OLS估计协整关系,然后再对残差平稳性检验。若回归系数高,且残差平稳,则表明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本文分析分两方面:模型Ⅰ是基于基础性建设投资的再次分配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模型Ⅱ是基于基础性建设投资的再次分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知,两个模型的R-squared都高,解析变量均是高度显著,残差都平稳,说明两个模型都存在协整关系。模型Ⅰ中,LNBI和LNNI的系数值都是正值,表明不管是对城镇的基础性建设投资还是对农村的投资,都可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每增加1单位的城镇基础性建设投资就可增加居民消费0.313单位,每增加1单位的农村投资就可以增加居民消费0.350单位。模型Ⅱ中,LNBI系数是正值,每增加1单位的城镇基础性建设投资就可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0.244单位;LNNI的系数是负值,每增加1单位的农村投资就可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0.265单位。两变量作用相反,表明城乡的基础性投资分配比例可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符合实际经济意义。

注:t统计,*p<0.05,**p<0.01,***p<0.001。

(三)JJ协整分析法估计结果

利用JJ协整分析法来分别判断模型Ⅰ、模型Ⅱ中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分析提供了假设协整个数不同情况下,迹统计量和5%临界值,结果(见下页表3)。由下页表3知,两个模型均在R=0时,迹统计量>5%临界值,否定了不存在协整关系;当R=1或R=2时,迹统计量<5%临界值,表明两个模型均是接受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选用Johansen的MLE方法分别估计模型Ⅰ、模型Ⅱ两个系统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得到本文重点关注的两个模型各自的长期均衡关系式,如下:

模型Ⅰ的长期均衡关系式:

注:Johansen检验的滞后期根采用AIC准则和SC准则判定。

由(1)式,LNBI和LNNI都是对LNRC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且LNBI的系数是LNNI的系数的4倍多。将(1)式同EG-ADF的模型Ⅰ相比可知,两个结论的经济含义一致,即城镇基础性建设投资和农村投资都是提升居民消费水平;诸多的文献都表明,JJ估计要比EG-ADF估计更准确。基于这个逻辑,那么(1)式子更进一步告诉我们,城镇基础性建设投资对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力度相当于农村投资所引起的居民消费水平的力度的4倍多。

模型Ⅱ的变量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式:

由(2)式,LNBI对LNIG起着扩大的作用,而LNNI对LNIG起着缩小的作用,两者作用力是相反。将(2)式子同EG-ADF的模型Ⅰ相比可知,两个结论的经济含义一致,即城镇基础性建设投资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农村投资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上,以JJ估计可知,1单位的农村投资所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小0.918单位,1单位的城镇基础性建设投资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扩大0.624单位。从长期均衡关系可知,如同等的再分配投资到城镇和农村,最终将是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结论

基于基础性建设投资的角度来分析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居民消费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第一,城乡基础性建设投资可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增强国民收入再分配在城乡基础性建设方面的投资,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第二,城镇基础性建设投资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村投资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两种投资效应显著却相反。政府可充分发挥再分配机制,加强城乡投资刺激居民消费,也同时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收入水平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再次分配在城乡分配比例,以调整城乡收入差距。第三,同等的再分配,在城镇可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强度是4倍于在农村的强度,且同等的再分配最终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基础性建设投资是一把“双刃剑”,广西区域可据此参考制定阶段式发展规划和目标重点,实现既能让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又能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徐淑一,朱富强.通过收入再分配实现社会正义和社会效率[J].财政研究,2014,(11):7-10.

[2]杨天宇.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对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张效应[J].学习与探索,2012,(2):96-100.

[3]何国煜,柯丽菲.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缓解居民收入差距效应的绩效评价[J].市场论坛,2014,(6):3-6.

[4]刘少华,王晓芳.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国民收入分配效应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2013,(3):3-11.

[5]蔡伟贤.公共支出与居民消费需求:基于2SLS模型的分析[J].财政研究,2014,(4):25-28.

[6]江剑平,龚志民.以公正分配构建消费需求长效机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70-74.

[7]谢琦.国民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J].现代经济探讨,2013,(3):30-33.

[8]赵娟霞,黄艳敏.财政支出的城乡贫富分化效应[J].农村经济,2015,(7):71-75.

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 篇4

摘要:农村流通业的具体发展水平,对我国农村普通民众群体的实际消费质量具备深刻影响,本文围绕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问题,选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农村流通业;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研究分析

流通业是现有的社会经济实践发展背景之下,实现生产性社会部门以及消费性社会部门高效有序相互连接的重要中间环节,在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先导支持作用,对基层普通民众群体实际发生的消费实践行为,具备不容忽视的助力和保障作用。基层农村是我国现有的空间覆盖规模最大的消费实践活动市场,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在具体实现扩内需经济改革工作预期目标过程中的重要动力来源。从具体的应用功能角度展开分析,农村流通业是我国基层农村居民在参与基础性消费行为过程中的基本实践渠道,是繁荣优化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事业发展水平,激活和改善我国现有商品要素流通实践活动组织实施流程的重要途径。最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产业的良好有序发展,我国基层农民群体的综合性消费水平也发生了表现程度显著的改变,有鉴于此,本文将会围绕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

一、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

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的快速持续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基层普通民众群体基础性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优化,我国基层农村民众群体的基础性消费意识认知水平,以及综合性消费实践能力水平均显著提升,客观上将以往长期存在的被动式消费活动心理格局,改变为主动式消费心理活动体验格局,在将主要消费品类型从生活必须品逐步转化为其他类型消费品的实践活动背景下,导致我国基层农村居民消费品类型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演进趋势。在针对-之间我国农村居民群体的人均性消费支出构成比例结构展开基础理论分析的背景之下可以知道,从-20期间,我国农村基层居民群体的食品类消费品的消费支出数额水平呈现了显著的逐年下降趋势,而针对其他类型消费品要素的消费支出规模水平呈现了显著的逐渐提升变化趋势,客观上揭示了我国现有农村居民群体中,其基础性消费支出要素结构正在呈现出显著的逐渐改善优化趋势。在上述基本性发展变化趋势的直接影响之下,我国基层农村居民在具体选取消费品类型过程中,逐步展现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发展变化趋势。以食品类消费品的消费行为选择特征角度展开分析,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基层农村普通民众对肉类、禽类,蛋类,以及常见种类瓜果蔬菜的消费数量规模正在逐步增加,在此基础上,上述消费者群体针对反季节蔬菜,热带水果,以及多种多样水产品的消费愿望和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农村基础流通业的良好有序发展,以及农村流通业实际市场交易活动实践规模的不断扩展,创造和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和保障条件。最近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现代农村经济的综合性增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我国农村基层居民群体基础性收入水平的显著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基础性生活质量水平和消费实践能力水平均发生了显著优化。伴随着现代移动互联网信息传处理技术的快速稳定有序发展,以及广泛引入运用,现代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快速发展和网络购物行为的.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深刻改变了我国现有农村居民群体的基础性消费观念认知结构,诱导了我国现有的基层农村居民群体在基础性的消费观念层面,以及消费行为实践方式层面逐步展现出较为显著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表现特征,客观上诱导了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活动实践方式在我国基层普通农村民众群体中的大量涌现。另有问卷调查数据测算结果揭示,从-年期间,我国基层性农村居民群体中的网络购物行为发生率水平,呈现了显著的逐渐提升趋势,客观上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基层农村中的商品要素流通数量规模,以及流通实践路径,正在展现出程度显著的不断增加变化趋势。

二、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的改良优化策略

第一,切实强化现有的农村流通业基础性公共应用设施的建设实践力度,不断改善和优化我国基层农村居民群体的基础性消费环境。要结合现阶段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的发展状态,针对性建构优化基本性农村流通业基础运用设施项目。从而为我国农村流通业的良好有序发展,以及基层农村居民基础性消费活动体验水平的改善优化建构支持条件。要针对我国基层农村现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在建设规模和使用状态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通过不断提升针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工作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和促进我国基层农村公共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配备质量水平显著改善提升,为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创造和提供稳定且充分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支持条件。要借由对具备更广泛空间覆盖范围的通信应用技术体系和网络信息应用技术体系的建设和优化,为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各项基础性信息要素项目交流互通行为的顺畅有序组织开展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条件。要立足我国现有基层农村的基础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状态作为基本切入点,通过组织实施全面系统的实地性业务调研实践活动,规划设置指向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领域的物流流通和仓储设施支持条件,从而为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建构和提供基础性的致辞条件。第二,建构形成适合我国现有农村流通业发展的基础物流业务实践体系,保障和助力我国基层农村民众群体的基础性消费体验活动质量水平。要借助对现代性网络应用技术的引入运用,切实改善和优化我国基层农村居民的消费体验活动路径,确保其实际消费体验质量水平不断改善优化。要以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的现有业务发展状态和发展需求作为基础,通过对多种多样具备充分现代化特点的仓储物流应用技术形态的引入运用,逐步建设发展形成适合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状态的仓储物流应用业务体系,确保在我国基层农村流通业发展水平不断改善的历史背景之下,助力我国我国农村基层农村民众的消费质量不断改善。第三,借助切实更新优化农村基础性消费品要素的连锁经营模式,有效降低基础性农村消费品要素的综合性流通业成本。要逐步将以往长期存在的分散式产品要素经营活动组织开展模式,逐步转化为与产品要素生产制造商和供应商直接进行业务对接的连锁经营式业务实践模式,确保能够有效缩减产品要素在具体化的市场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规模。

三、结语

针对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问题,本文择取围绕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基本消费水平的发展变化,以及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的改良优化策略,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旨意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夏妍,程斌.我国农村流通业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38-40.

[2]丁俊发.促进消费与流通渠道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流通经济,,02:9-14.

[3]刘昆.为民服务建平台改革发展增实力——努力推动全省供销合作经济再上新水平[J].广东经济,2012,03:4-8.

[4]罗永华.广东省流通业发展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18:22-24.

房价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的研究 篇5

自今年3月1日国家出台20%个税严格开征、扩大限购等杀伤力巨大的新规之后,房地产再次成为都市里最热门的话题。有媒体统计从2003年起到2013年的“国五条”,国务院常务会议10年来9次调控房地产市场,但房价却一直走高。房价不理性,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更与居民消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一)房地产投资状况

房地产投资来源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的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国内的民间投资是主要我国房产投资的主要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2011年这一比例约在76%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2008年有较小回落,2004年至2012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2013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

(二)房地产销售状况

2004年至2010年,房产销售量不断增加,在2008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的。2011年随着国家调控的坚决执行,房地产市场相比2010年下降了14.8%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中国城镇化运动的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的主观意愿,以及投资性购房热度的强烈使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强,使得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

二、住房价格变化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分析

(一)房价变化影响居民消费的三大效应

通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房产价格可以通过三大效应影响居民消费,即:“财富效应”、“抵押信贷效应”和“购房支出压力效应”。

1、房产价格上升导致房产所有者消费增加即“房产财富效应”。对一般消费者而言,财富主要由金融资产(如储蓄、股票与债券等)和住房资产两部分构成。因而,当房产价格上涨时,房产所有者的财富存量上升,将刺激当期消费的增加。

2、抵押信贷效应。房产价格上涨,房产所有者可以通过抵押自已的住宅获得更多的贷款从而将增加消费。

3、随着房价的提高,购房者为了买房而相应的减少其他消费支出,从而将挤出消费。以中国消费者为例,当需要购房、结婚和子女教育等时,他们需要减少支出来消费。

综上,如果房价上升,那么“房产财富效应”和“抵押信贷效应”会对居民消费产生正向影响;而对于没有住宅的潜在购房者来说,房价上升反而导致消费的下降。所以我们知道房价对居民消费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即总效应与强度具有不确定性。

(二)我国房产价格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不确定性原因的分析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房产价格对居民平均消费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我们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以下两个面:

第一,经济越发达地区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发达城市的住房财富效应远大于较发达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在四大直辖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城市,自有住房中具有更高价值的商品住房所占比重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居住流动性也大于其他地级城市,并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郑思齐等2009)。因此,住房的财富效应和抵押信贷效应在发达地区更高,居民可以通过住房和金融市场带来的资本收益去参与消费。

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发价上涨,住房的财富效应和抵押信贷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例如,许多欠发达地区的青年人移居到发达城市,购房、结婚等支出会使其压缩其他消费性支出,特别是房价上涨会迫使已购房人群为支付购房支出而压缩其他消费性支出。

第二,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滞后,制约了“房产财富效应”和“房产抵押信贷效应”的实现。在欧美国家,消费者可以通过房产抵押贷款来获得收益。它并不改變房屋产权,但却刺激了房主的消费水平,实现了“房产财富效应”。同时,当房产价格上升时,作为抵押品的房产价值也相应上升,于是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从而增加消费。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金融体系尚不健全,住房逆向抵押贷款类的金融产品尚未付诸实践。而房地产抵押信贷业务虽已存在,但由于房地产贷款价值比、利率等受到国家宏观的严格管制,造成了我国房地产抵押信贷不发达的局面。房价上涨对居民的抵押担保效应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着房价变化理论分析

(一)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影响着房价

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即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对产品的价值以及服务的预期。当消费者预期高时,再加上媒体的宣传报道,人们会纷纷参与购买,从而增加需求量,使房价上升;反之,当消费者预期下降时,消费需求会减少,房价回落。由此可见,房价的升降与消费的消费预期是密不可分的。又如调查显示:自2009年三季度进入乐观区间后,中国消费者信心继续上升。四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3.9,比三季度提高3.1点,主要源于消费者对当前中国经济的乐观判断和对未来经济持续向好的信心,以及对未来就业形势和收入增长的良好预期。

(二)消费者的投机和投资行为影响着房价

房地产投机是利用房地产价格在短期内的高涨来买卖房屋赚取利润的行为。主要以购买期房为主。当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时,投机者和投资者在房市投机中获利,一些消费者就会追随,这样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加,对房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投机和投资盛行时,住房的真正需求就远远小于实际市场需求,市场可能出现虚假繁荣,房价可能居高不下。这样,投机和投资影响着房价。

四、 政策建议

根据本文分析,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居民的自有住房率,努力培育成熟稳定的房地产租赁市场,让更多居民能够通过租房解决安居问题。稳定房地产市场,健全房产信贷,充分发挥三大效应的积极作用。其次,国家要逐步完善房产消费市场,制定相关制度措施,稳定房价,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增长。使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健康,繁荣!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严金海,丰雷.中国住房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1979年~2007年GDP年均增长9.8%,近十年(1998年~2007年,下同)更是保持11.8%的年均增长速度。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呈不断减弱态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规模急剧扩大。2008年GDP总量已超过30万亿元,居世界第三位。经济蛋糕做大了,但国内居民享用的份额却在不断下降,其突出的特征是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我国投资率由1998年的36.2%上升至2007年的42.3%,十年的平均投资率在40%以上,比世界平均投资率(20%左右)高出近2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则由59.6%下降到48.8%,十年平均消费率为56.6%,比世界平均消费率(78%左右)低20多个百分点。我国的消费率不仅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长期呈下降趋势。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其中居民消费是主体,一般占最终消费的70%以上。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居民消费持续走低造成的。我国居民消费率从1998年的76%下降到2007年的72.7%,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同期政府消费由24%上升到27.3%;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持续扩大。在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中,2007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74.4%和25.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比1998年分别提高和下降11.3个百分点。由于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经济增长过份依赖投资和出口。三大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近十年投资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26.4%上升到2007年的40.9%,而消费的贡献率则由57.1%下降到39.4%,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而消费的拉动作用相对弱化。我国投资与消费的长期失衡孕育着经济运行的巨大风险。消费率偏低,投资率过高,往往造成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矛盾突出,导致企业效益滑坡,失业增加;还造成内需不足后,国内企业为寻找出路只能到海外市场寻求外需,从而导致出口压力增大,因此引起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外部风险加大;更为严重的是,居民消费率持续过低,不但使投资行为有可能偏离目标,即投资为了创造财富,最终为了消费,而且终将使投资行为缺乏最终消费的强力支持而难以为继,进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这个结果应该是我们不愿看到和着力去避免形成的。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我国在这方面是有过教训的。

二、消费品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但城乡与地区差距明显

改革开放给我国居民消费品市场发展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消费品市场经历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目前的市场实现了商品供应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根本性转变,供应方式由单一落后向多样方便现代的重大变化,买方市场特征日益明显并基本形成。反映消费品市场发展水平与规模的统计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78年的155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9210亿元,增长56倍,年平均增长15%。近十年消费品市场在前二十年飞速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基础上继续高速发展,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1998年增长1.9倍,年平均增长10.3%。但城乡与地区差距持续扩大。

近十年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增长1.9倍,但城镇居民购买消费品的增长幅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使得城镇居民购买的消费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而农村居民购买比重持续下降。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购买的消费品零售总额70355亿元(市和县合计),比1998年增长2.9倍,而农村居民购买18855亿元(县以下),仅增长2.1倍,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则分别上升和下降了5.5个百分点。我国目前有近8亿农民居住在农村,按人口计算的人均消费品购买量则更低。分地区看,2007年东部及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10个地区(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9875亿元,占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而西部经济欠发达的12个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5728亿元,占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6%。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不断扩大

1. 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对比。

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的因素。排除其他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居民消费支出必然随着居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近十年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亦逐年得到增加。但由于主要受农村居民收入増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使得原有的城乡消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越来越大。

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6元,比1998年增长1.54倍,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仅比1998年增长94.7%;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不同步,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不同步。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55元,比1998年增长了94.1%,而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3265元,仅比1998年增长88.7%。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仅绝对额相差较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仅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的27.5%),而且从消费支出比例上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差距呈不断扩大态势。近十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历年环比增长速度虽然大多数年份略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但均低于历年同期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扩大,城乡消费水平对比项的比值虽起伏不大,但其消费的绝对值持续拉大。

2. 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对比。

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既定时期内只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而且收入水平上升下降,只是构成了需求增加或减少的上限,其对需求总量的实际影响,则是由消费倾向决定的。因此,对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主要是消费倾向。所谓消费倾向,即居民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西方经济学认为,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低收入者平均消费倾向也较低,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消费倾向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在不同条件下,各种因素所起作用大小差异极大。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出现一个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前十余年间,我国商品供应短缺,居民也大多数处于低收入阶段,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较高,若不适时地抑制消费,将会加剧商品供应短缺程度,而且也难以实现高积累率和高投资率,进而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商品供应短缺时代已成为历史,国家实行的是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所以会逐渐出现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那么我们实行消费战略转移的目的并不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而是尽可能使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放缓。应该说目前通过采取一些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对比

(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差距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目前偏向于满足吃、住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则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高质量生活的消费。

在我们选定的四类居民主要消费品中,近十年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和居住消费支出比重普遍高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整体上虽逐年降低,但目前仍有近一半的消费支出用在了食品消费上面;而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和用及服务性支出比重普遍高于农村居民,其比重变化的绝对差距起伏不大。

恩格尔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具有判断居民消费水平、判断居民生活富裕或贫穷水平的功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呈反比状态。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充分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从以生存为主的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的消费模式。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8年的44.7%下降到2007年的36.3%,依照我国目前实际,已由小康型逐步过渡到了富裕型。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一直高于城镇居民,2007年为43.1%,整体上虽达到小康标准,但其消费水平大体只是城镇居民十年前的水平。近十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民生活改善速度有所加快。从表9的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绝对差距正逐年缩小,2007年绝对差距为6.8个百分点,为历史最低水平。如果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的比重相对较高,整体上具有显著的小康型消费结构特征。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而美国为13.7%;英国和德国为12.2%;法国、日本、韩国为20%左右。同期我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为10.4%,而主要发达国家在3.7%~6.4%之间。我国农村居民的差距则更大。

(2)城乡居民消费质量差距对比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的差距,我们选取了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从消费质量上比较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上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主要以粮食和蔬菜为主,奶及制品消费量最少,主要解决的是吃饱的问题;虽然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以粮食和蔬菜为主,但从消费比上看,其消费数量明显少于农村居民,而城镇居民消费的奶及制品、猪牛羊肉、水产品和禽蛋及制品的数量明显多于农村居民。这说明我国目前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质量存在很大差距,城镇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更加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其消费质量明显高于农村。

(3)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差距明显居民家庭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多少,也是衡量居民家庭富裕与贫穷程度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因收入水平和消费环境的差异,拥有的耐用消费品数量差距明显。我们选取了2007年城乡居民家庭有代表性的12种耐用消费品进行对比。

2007年,在选取的12种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中,农村居民仅摩托车的拥有量高于城镇居民,其余11种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均低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摩托车拥有量较低主要还受使用方面的限制。除了一些传统的耐用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照相机、热水器、微波炉等),城乡居民家庭的拥有量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外,近年来陆续走进居民家庭的新兴耐用消费品(如空调器、家用电脑、摄像机、移动电话、家用汽车等),其城乡居民家庭的拥有量差距更为明显。这也同时说明我国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很大。

四、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显著

居民消费行为是由居民消费意愿支配的,而消费意愿的形成不仅由居民收入决定,还同时受消费环境和相应消费模式的制约。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形成城乡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还同时形成地区之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显著。除居民收入水平外,还有诸如基础与公共设施、消费倾向、消费内容、消费规模和环境等都有很大不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后,造成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一是地区之间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明显。2007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达24260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081元)的2.4倍,比同期人均消费水平最低的地区西藏(3215元)高出6.5倍。人均消费超过或接近万元的地区还有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和福建,人均消费不足5000元的地区还有贵州、甘肃、云南、江西、青海、广西和新疆。二是农村居民的地区人均消费差距比城镇居民的地区差距要大得多。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差异系数达5.8(即高消费地区与低消费地区人均消费水平的比值,下同),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地区差异系数为3.3。三是不同地区居民的城乡消费差距也不尽相同。2007年全国居民的城乡消费差异系数为3.63,其中城乡消费差距最大的地区是贵州省,其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系数高达5.1,其他差距较大的地区还有甘肃(4.47)、西藏(4.05)、广东(3.89)、新疆(3.87)和重庆(3.84);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最小的地区是江苏省,其差异系数仅2.28,其他差距较小地区还有北京(2.29)、上海(2.31)、浙江(2.47)、天津(2.65)、福建(2.71)、海南(2.79)、黑龙江(2.79)和吉林(2.85)。

五、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与消费潜力的初步定量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一是30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物质财富日渐丰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我国居民消费率持续走低,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相对缓慢,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相对弱化,我国居民的消费现状整体上不容乐观;二是从居民消费角度考察,无论是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还是从我国城乡和地区,以及不同收入消费群体的居民之间进行比较,均存在很大差距。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扩大居民消费,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三是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水平、消费倾向。以及消费环境等普遍低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亦呈明显的二元状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巨大并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潜力很大,但难度也很大;四是主要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因素的影响,我国地区之间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显著。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消费群体的居民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其巨大的消费潜力有待挖掘。那么如何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尤其是如何提高农村居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以及低收入群体居民的消费能力,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党政领导和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换个角度看,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确实处于很低的水平,应该是到了“谷底”。如何做到触底上升呢?我以为必须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时机,相应地快速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使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协调和均衡地提高,以便与世界接轨,快速融入国际社会,从而也使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得到协调统一和均衡地发展。

目前,许多有识人士纷纷在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能力敬言献策,其中不少“高见”被各级政府决策时采纳。我认为要扩大或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能力,充分挖掘目前的居民消费潜力,除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外,必须或主要从转变居民消费观念、树立现代消费观和建立促进居民消费持续稳定提高(或增长)的长效机制、营造一个有利于居民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向入手,力争做到双管齐下,齐头并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转变消费观念,突破传统消费观的束缚,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消费观,实现消费观念的现代化。

消费作为人类的一种生产、生活行为,潜在受制于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而消费观念的形成又受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形态、文化传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消费观的本质是对消费的认识问题,是对消费的科学、理性认知,是形成科学的现代消费观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出现的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固然有收入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许多居民在消费上有后顾之忧,不敢消费,也不愿消费。这些也确实在制约着居民的消费,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更不是问题的实质。我国持续的消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传统的落后的消费观念。近年来我国在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实施上往往事倍功半,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消费观念尚未实现由传统的消费观念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消费观念转变,尚未形成现代消费观念,因此许多消费行为均受制于传统消费观念。

长期以来我们把消费与浪费相混淆,把消费与奢侈腐化相联系,甚至把鼓励消费与提倡勤俭节约对立起来。这些模糊观点和错误认识的转变有一个长期和渐变的过程。但这些传统观念对当前居民日常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有较大影响,进而制约着市场活力,导致消费不足和内需拉动不到位。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要大力宣传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形成居民稳定和健康的消费心理,积极去满足而不是抑制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消费的社会氛围,从而树立健康、积极和科学的现代消费观;在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和消费环境改善的基础上,提倡居民适应现代消费方式,鼓励居民增加消费投入,加快改善和提高其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步伐。与此同时,由于促进居民消费的重点在于恢复居民的消费信心,保证居民较好的消费预期,所以在宏观政策取向上,要体现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而不是采用行政手段人为地限制居民的正当消费,如目前有些城市对某些商品限购、对汽车限行的做法值得探讨。有些措施看似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但实际上是在用行政办法抑制居民的正当需求,虽然短期内可能奏效,但它干扰了社会再生产的环节和流通规律,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且限制居民的正当消费需求,也是对居民消费权利的不尊重。如对汽车限行只能提倡,而不应当限制其上路和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2. 建立和完善促进居民消费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和努力营造有利于居民消费增长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宏观上讲,应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透过财政机制优化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藏富于民”,让居民“有钱可花”,并在扩大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统筹解决影响居民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障碍,建立覆盖全民、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制,让居民“有钱敢花”,减轻或消除广大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针对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在城乡、地区和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加快制定和出台鼓励其消费的政策措施,不断缩小它们的差距,加快挖掘居民的消费潜力,努力做到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协调与均衡地增长和提高。

(1)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居民的二元消费结构特征。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要滞后于城镇居民10年~15年。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巨大差距,只能说明扩大农村消费的潜力巨大。而要将这种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则难度很大。因为在短期内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都不可能赶上城镇居民,甚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加之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消费环境较差、消费观念陈旧等因素,在短期内要将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农村,可谓“远水不解近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巨大差距,只能通过建立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通过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扶持,去逐步缩小这种差距,而不可能彻底消除这种差距。要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逐步将农村市场和农村居民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有效需求。要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要适应农村市场需求特点,调整产品供应结构;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环境;要加快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从宏观上和长远发展看,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目前应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要以此为支撑,使其成为扩大农村消费和农民致富的引擎,使得大多数农村居民不仅实现“城市梦”,还能实现“住房梦”和“创业梦”。这也是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举措,这样才能够在居民消费方面获得大的改善和飞跃。但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并没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而同步推进,而是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这一过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只能创造条件循序渐进。

(2)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步伐,提振居民消费信心。我国已进入人均收入2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世界各国都需要和都进行了加速建立和完善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收入转移支付,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工作,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补充。只有解决这些问题后,才有可能避免社会矛盾加剧和消费者信心不足、消费与生产增长不同步的问题。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第二层需求就是安全需求。即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总体上已经满足了生理需求,正停留在第二需求的门槛。我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随着对住房、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多项福利制度的改革,传统的由政府和企业“统包”体制被打破,而新的社会保障体制又不健全。所以由于社会保障功能弱化导致目前居民未来预期支出大大增加,部分消费性资金转入了保障性资金。如2007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比1998年末增长2.3倍,既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又大大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储蓄大量增加对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即期消费影响较大,阻碍了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步伐。所以只有加速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减轻居民预期支出压力,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我国目前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程中。我认为这项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才有可能完成。首先要加快出台社会保险、社会援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法律法规,并严格监察执法;企业要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家庭和个人也要依法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用;要引导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在社会救助、济贫帮困、慈善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当前最为急迫也是城乡居民最为关注的就是要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尤其是需要将大部分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保体系,如医疗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和生育保险等。要全面构建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特困救助、临时救济、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要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体系的建设投资力度,并尽快放开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准入,使民间资本和外资尽快进入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领域。还要把启动消费与扩大就业相结合,使劳动者就业面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而持续扩大等。以切实解决制约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刺激居民消费快速增长。

(3)密切关注不同收入消费群体的变化,适时制定实施不同的鼓励其消费的政策。改革开放30年,使目前我国形成了主要的三大不同的收入和消费动态群体,从而也形成了三大群体各自不同的消费特征。首先是高收入支持的“先导型”消费群。这部分居民人数较少,约占总人口的7%、城市人口的20%。是以城镇居民为主体的富裕型、极富裕型的消费群体。这部分高收入的居民在目前我国的大众化消费供给对其已经过时,他们正在追求更高层次的精品化、个性化消费。所以在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充分注意其导向作用,积极引进或开发代表中国未来的消费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其次是中等收入支持的“升级型”消费群。这部分居民约占城市人口的70%,农村人口的20%。是以城市绝大多数居民和农村少数比较富裕的居民为主体的消费群体。这部分居民处于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讲求消费数量向讲求消费质量转变阶段,构成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市场最活跃、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呈多样化的群体。其消费结构开始加快转型和升级步伐,是继高收入群体之后消费市场强有力的跟进力量。要针对这部分居民特点,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做到“适销对路”。并相应制定实施鼓励其消费的政策,促进其即期购买,快速释放其购买力存量。如加快建设中低档个人住宅、制定和实施鼓励经济型和较低排量私人轿车的消费政策等。再次是低收入支持的“培养型”消费群。这部分居民约占城市人口的10%,农村人口的75%。是以城市低收入阶层和绝大部分农村居民为主体的消费群体。这部分居民收入较低,消费能力较弱,尚处于“想买而缺钱”的阶段,是目前中低档消费市场的主体。因此,加快增加这部分居民的收入是宏观政策的着力点,也迫切需要国家消费政策的培育和大力支持。这方面的工作异常艰巨,需要综合治理和多管齐下,并将其上升到改革的攻坚任务去完成。此外,还有约占农村人口5%的勉强摆脱衣食困扰的更低收入的群体。主要包括农村贫困居民和城市居民中衣食堪忧的极少数贫民,这部分居民也是目前开展的扶贫攻坚战的重点对象。

在主要集中的三大消费群体的地区分布上,中、高收入群体比重在沿海地区和特大城市较高,分布也更集中一些;而西部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数量要少一些。这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国地区经济的全面和均衡协调发展,有赖于目前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 篇7

消费文化是文化在消费领域的渗透与发展, 消费文化是一门全新的学科, 它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对消费文化学的研究, 进一步发挥消费文化对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我们今后的重要任务。

1.1 消费文化的不同界定

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 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前期。最初, “消费文化”被理解为“居民消费中所体现的文化”, 也就是“消费者在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的价值观念”。1994年, 《消费经济》杂志组织专门的消费文化讨论, 引起广泛社会反响。此后, 国内学者对消费文化作了不同界定。重要观点可概括为三类:其一, 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 认为消费文化是“文化在人类消费活动中的以特定方式存在和体现的‘全部社会传统, 即全部知识和习俗的总和’”。其二, 强调消费文化是人们消费活动中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其三, 认为消费文化即消费主义或消费主义文化。

上述定义表明, 人们对什么是消费文化具有不同的认识。第一种定义认为消费文化是人们在消费领域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外延十分广泛。于光远将其分为饮食文化、医药文化、衣着服饰文化、住宅建筑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表演文化、旅游文化、嗜好文化等。尹世杰将其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三大类。第二种定义则把消费文化限定为消费的观念形态层面。有学者指出:“消费文化不过是作为消费反映的思想、观念、知识和理论”。换言之, “所谓消费文化, 是渗透到消费行为中的整体化文化观念与传统。”这是一种狭义界定。与广狭二义界定不同, 第三种定义把消费文化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相联系, 认为“消费主义是伴随西方现代性的产生而兴起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早期仅仅局限于宫廷与贵族阶层。到了19世纪后半期, 消费文化得以在中产阶级继而在市民阶层中迅速发展。到20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不是设法以工作或财产而是以物质占有的地位标志和鼓励享乐来证明自身的正确”消费文化被简化为是使资本主义生产利润持续维系在所需要的足够灵活水平必不可少的经济手段。

1.2 消费文化研究的学术取向

历史地看, 我国消费文化研究兴起的背景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所谓“高消费”、“超前消费”、“消费早熟”现象。对于这种现象, 当时的主流观点是指出问题, 提出批评, 倡导“合理消费”。

消费文明。当时一篇论文的标题“加强消费文化研究, 提高消费文明”, 可谓一语道破天机。增加消费中的文化含量。”要“将消费引向健康化、合理化、科学化”, “要提倡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 反对不健康的消费文化”, 从而使消费“真正成为人的消费——科学的、尊严的、高雅的消费”尹世杰后来在其专著《消费文化学》中明确指出, 消费文化是社会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人类在消费领域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的结晶, 是消费文明的内在本质, 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因此, 以尹世杰为代表的消费经济学者研究“消费文化”, 其实是在倡导“消费文明”, 倡导一种优美、健康、生态、理性的消费文明。

理论上, 从倡导消费文明的学术立场来研究消费文化, 很有中国特色, 注重主观理想, 注重观念表达, 其研究本质上是对消费伦理的理想化阐述。这样的学术取向不失为消费文化研究的一个向度, 然而并非惟一向度。其理论缺陷在于, 缺乏具体的问题意识与深入的学理分析。特别是对消费主义文化采取简单化的否定与排斥, 更是十分幼稚, 应当说, 只有对消费主义文化的社会结构机制进行深刻的分析, 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才能是深刻的。与倡导消费文明的学术立场相比, 这种社会批判的学术取向更富有社会历史内涵, 也更具有广阔的学术空间, 在我国的消费文化研究中需要大力弘扬。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消费文化的定义更恰当的是:人们在消费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是社会文化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 主要包括人们在消费品生产消费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一定社会历史背景的价值观、消费观、审美观、道德水平、文化教育水平、风俗习惯、民族特点、宗教信仰、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生产工艺以及对外交往等。可以说不同的消费资料, 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 都具有其相应的文化特色。一般来说, 消费任何一种物质资料都会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具有不同文化和心理素质的人都会从价值功利, 审美情趣等方面对其作出不同的反映和评价, 这便赋予物质消费在文化上的意义和特征。至于通常所说的狭义的文化消费, 它本身就属于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文化。如何从人的内在精神、情感、心理需要、传统和习惯出发, 提高文化消费品的质和量, 合理调整文化消费的内在结构, 是消费文化探究的主题之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丰富, 消费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必将更为人们所重视。

2 5.12震后消费心理的变化

5.12的特大地震, 对人们的心灵一定是个极大的震撼, 我想, 也包括消费心态。一边是浮华世象, 一边是看破尘缘。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大概只有亲身经历过那些灾难、有着切肤之痛的人, 才能深刻理解自己现在的生活形态和方式, 对于旁人, 同样会有震撼性的影响。看着灾区一片的倒塌的房子, 让每个人不寒而栗。当地震让大多数房产在顷刻之间化为一堆瓦砾之后, 人们一定会有更清醒的认识:房产不再是我们虚荣的向往。不在是我们投资追逐的热点。这种消费心态的变化势必影响消费者对房产的消费行为, 地震似乎可以改变消费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房子不是我们的全部, 除了房子之外, 生活还有更丰富多彩的内容预计, 地震后其他消费可能会增加, 包括高档消费品、旅游、餐饮娱乐、汽车等行业, 潜意识会有种世界末日的心态, 今朝有酒今朝醉, 及时行乐与享受人生, 这场地震, 也许可以让我们得到某种解脱, 我们的心灵深处, 似乎在发出这样一种声音:原来昂贵的房产, 也可以变成一堆一文不值的瓦砾……, 在唐山大地震之后。经历了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的每一个幸存下来的唐山人心里都会有一句话:“都死过一回了, 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对于一个经济体系, 维系稳定且积极乐观的消费信心很重要。汶川地震后, 短期内消费信心预计遭受一定挫折, 不过, 事情也许并不会像想像的那么糟糕。汶川地震究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至今仍是专家和媒体争论的一个话题。

有乐观估计认为, 灾情只是发生在西南几个经济欠发达地区, 因此对整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有限。倘若果真如此, 那当是不幸中的大幸;但也有评论指出, 地震造成的损失绝不仅限于表面上看得见的物质损毁。

经验表明, 大灾过后, 往往是留在人们心底的伤痛记忆和信心缺失才是更难克服的障碍。毕竟, 灾后重建, 生产可以恢复, 屋舍可以重起, 但人们的心灵创伤却很难愈合。尽管如此, 国外同行还是不无忧虑地指出, 地震灾害对经济整体危害或许不大, 但对市场信心却是一次打击, 原先高涨的市场情绪有可能转向。

2.1 短期内消费信心萎缩

地震灾害对居民消费无疑会造成负面影响, 它导致消费者财富骤减, 居民购买力大幅下降。与人们重建家园的迫切需要相比, 短期内消费信心肯定会遭受一定挫折, 购买需求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2 一段时期后消费信心的恢复和提高

灾难的来临, 让人更加清醒地意识到, 对于一个经济体, 维系一个稳定并且积极乐观的消费信心是多么重要。

当然, 事情也许并不会像想像的那么糟, 许多机会常常蕴含在看似消极的外表下, 其结果往往出人意料。从“9·11”事件的经验来看, 尽管恐怖袭击发生的最初一段时间美国举国陷入恐慌, 居民消费信心指数降到低点, 但事实来看, 事件发生后的三四个月, 社会各项销售就呈现出一个比较大的增长。

2.3 长期来看, 消费信心的全面恢复和提高

刚刚从地震灾难恶魔般梦魇中逃出的人们, 此刻最需要的是稳定消费心理, 重新树立消费信心。但长期来看, 由于灾后重建家园, 资金、人员投入巨大,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可能迎来一定利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望上升一个台阶, 当地居民消费信心也将得以全面恢复和提高, 最终拉动地区消费。

3 心理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

5.12的特大地震给地震地区乃至中国的经济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它的负面影响将在灾后逐步显现。房屋作为地震中的主体, 经过本次地震, 引起了人们更加广泛的关注。

3.1 买房先问“抗震系数”

汶川地震后, 购房人开始在乎房屋的抗震防震能力。“抗震系数是多少?”“你们的房子能抗几级地震?”“应急时安全通道在哪里?”这些成了购房者在买房时最想问的问题。

3.2 买帐篷有备无患

原来并不畅销的帐篷一时间成了抢手货。这是当前百姓想到的应对灾害的“大件商品”。地震发生地之一的绵阳, 在5月21日的报道中就显示, 绵阳商场早已无帐篷可卖。的确, 余震不断, 大多数居民就靠帐篷在户外“驻扎”。

3.3 防灾相关读物应市

地震发生后, 出版界立即启动地震读物的出版进程。5月13日, 青海人民 (民族) 出版社就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马上着手策划编辑出版地震科普知识读物工作。目前, 《地震奥秘》、《地震预防与应急知识读本》 (汉、藏文对照) 两本地震知识科普照读物已经送印刷厂开印。5月22日,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宣布, 该社与华夏出版社共同出版的《地震伤残的康复与护理》一书正式问世。

“地震明显已经‘震’出个地震读物市场。”二渠道书商郑厚智告诉大家, “我周围很多朋友的新书都有地震方面的书或者带光盘的读物在做。我们有一本图说版本的书也在编写中, 结构定好了。

3.4 买小宠物找心理安慰

有专家指出, 动物能否预测地震目前尚无定论。北京市地震局宣教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一些小动物在地震来临前有异常行动是可能的, 但这并不能作为地震是否会来临的判断标准。而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记载, 有地震反应的动物有鼠、狗、鱼、鸡等24种。但动物的异常反应是否真的能预测地震, 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测地震, 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

3.5 花钱买保险求有保障

地震灾害让人们比以往更关注自己以及家人、朋友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许多人的保险意识在震后觉醒。以震灾发生作为假设的保险产品成为眼下保险经纪人操作的重要手段。名为“多宝通”的险种, “只要一次性投保100元, 以后如果发生意外, 最多可获得10万元的理赔。意外伤害包括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伤害, 不过核武器伤害除外。”“灾情至今, 共接到意外伤害、健康、人寿保险理赔报案103人, 预计赔款总额568万元, 已付赔款总额24.8万元, 并发起‘紧急寻找客户和员工行动’”。太平洋保险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在售的个人意外险都有针对地震方面的理赔, 现在购买意外险的人挺多, 尤其是汶川地震发生后, 咨询意外险的人特别多。”地震后, 保险公司很快就对灾区人身保险进行理赔, 而财产受损的理赔现在则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话题。

凡事均有两面性, 地震虽然给中国带来了无数的灾害, 但它给了人民更多的警示。除了增强人民的安全意识外, 也给经济规范化发展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摘要:消费文化是一种较新的消费观念, 5.12后灾区特别是绵阳地区居民消费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本文试图对这种变化进行初步探讨和形成应有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震后,消费心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洪.中国国情[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0.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 陈放.理性的浪漫[M].海天出版社, 2000.

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 篇8

1 概念界定

(1) 住房消费是物质性的生活消费, 它包括用于购买或租用住房的支出以及用于物业、水、电、热的费用支出。

(2) 住房负担能力:家庭收入并不等同于住房负担能力。美国国家低收入住房委员会、澳大利亚国家住房发展委员会 (NHS) 对住房负担能力的定义是在满足了食品、衣服、交通、医药和教育等必要开支后能用于住房消费的能力。

2 住房消费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在我国居民刚步入小康的时候, 随着住房消费档次的提高, 消费比重会进入一个上升相对较快, 再到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城镇居民住房的商品化、住房分配的货币化, 也会使城镇居民增加住房消费。所以在近期内会对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 特别是高层次消费, 产生不利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有明显增长, 主要的消费水平贡献率体现在城镇居民上;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不明显, 自2000年的1670元到2007年的3224元, 增长率为93.1%;同期的城镇居民消费自4998元到9997元, 增长率为100%。由于二者在2000年的消费基数本身就存在明显差距, 故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存在分化的现象。

2000年至2007年, 城乡居民在住房方面的投资基本情况如下:

由图2可以看出2000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的住房投资增长不明显, 社会住房总投资主要体现为城镇住房的增长;2006年和2007年农村住房投资分别较上年增长20%和24.4%, 同期城镇住房投资分别较上年增长27.1%和30.3%。由此可见, 城镇居民在住房方面的投资无论规模还是速度都领先于农村居民。

运用SPSS13.0, 对城乡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整体出游人数分别做相关分析, 结论如表1、表2: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按双侧检验, 检验水准0.01, 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注释:1.Pearson Correlation:皮尔森相关系数2.Sig. (2-tailed) :双侧检验, 是对皮尔森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level (2-tailed) **.“按双侧检验, 检验水准0.01, 该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城镇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出游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917, P=0.01, 显著性水平明显;农村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出游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962, P=0.002, 显著性水平极其明显。即:城乡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选择出外旅游都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住房负担能力越强, 他们选择旅游的机会越多, 尤其是农村居民。

3 结论

根据前面的分析, 城镇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出游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917, P=0.01, 显著性水平明显;农村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的出游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962, P=0.002, 显著性水平极其明显。即:城乡居民的住房负担能力和他们选择出外旅游都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住房负担能力越强, 他们选择旅游的机会越多, 尤其是农村居民。

4 对策

4.1 控制住房价格的过快增长, 尽快让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赶上住房价格的增长

收入的稳定和快速增长是解决城乡居民住房负担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房价高企有一定特定的历史因素, 在稳定房价不让其再暴涨从而引发恐慌性购买的前提下, 未来政策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让城乡居民的收入赶上住房价格的增长, 而不是让房价降下来适应目前的低收入。

4.2 在不断提高GDP水平的同时增加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把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并列为各级政府经济方面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比如政府提出, 要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那么笔者希望居民人均收入也能翻一番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这样, 既能继续督促各级政府努力搞好经济建设, 更能把这种建设严格纳入在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轨道上, 在不断提高GDP水平的同时有效地增加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 从而保持和促进旅游消费的增长。

旅游消费的增长, 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增长。旅游活动可直接带动社会相关产业的投人增加, 这使得旅游业处于产业群体中的核心地位。满足旅游消费的增长, 就必须增加旅游的投人, 增加旅游投人也是扩大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我国政府为扩大国内需求, 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扩大投资需求。这对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大好的契机。

摘要:文章从研究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与旅游消费的关系入手, 对城乡居民的住房消费与旅游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发展国内旅游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城乡居民,住房消费,旅游消费,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冰州, 杨剑, 陈旭.我国居民旅游消费模型研究[J].软科学, 2004, 18.

[2]高书军, 张广海.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及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04, 4.

[3]李一玮, 夏林根.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消费结构分析[J].旅游科学, 2004, 6.

[4]吴忠才, 朱金林, 徐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初步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 篇9

1 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水平及预测

1.1 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的实际水平

目前我国水产品消费水平与产量水平是不相匹配的,我国水产品产量连续18年保持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费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与同处东亚的韩国和日本差距更大。

2008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为4895万t,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也随之不断增加,2008年已上升到36.9kg,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还要多。但水产品的年人均消费量严重不足,以2007年为例,我国城乡居民水产品人均年消费量为9.32kg(表1),远低于2007年世界平均水平的16.7kg[1];而2003年韩国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就已达到66.9kg;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同年的数据分别为64.16kg和40.3kg。造成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高而消费量低的原因主要是:①我国的水产品统计中包括了藻类等水生植物的产量,而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不包含该类产品;②水产品消费中除了不可食用部分外,贮藏、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也很大,水产品的加工程度越小,损耗越大。2005年我国用于加工的水产品总量为1548.7万t,实际产量为1195.5万t,加工能力利用率为77.2%;③我国出口的水产品100%可直接食用,而进口的水产品中大部分用作饲料加工和出口加工产品的原料[2],如2006年,我国进口水产品332.2万t,扣除来料加工原料163.7万t和鱼粉97.9万t,我国实际进口供居民食用的水产品70.6万t,只占进口量的21.25%。

1.2 我国居民家庭水产品消费水平预测

本文运用G(1,1)灰色序列预测模型[3],依据1996—2007年的年度序列数据,分别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消费水平进行预测,得到农村(1)和城镇(2)居民家庭人均消费量预测的时间响应式为:

模型的评价系数分别为C(1)=0.3346;p(1)=1.0000;C(2)=0.4927;p(2)=0.9000;表明预测效果很好(表2)。

数据来源:据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4》中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和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等分析得出。

从表2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水产品人均家庭消费量在今后几年将一直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到2015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量分别达到19.34kg和7.61kg,比2007年的14.20kg和5.36kg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国水产品居民家庭消费量增长率明显高于人均占有量的增长率,可见我国水产品消费水平与产量水平不相匹配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2 我国居民水产品消费的特征分析

水产品消费的城乡居民食用消费部分,可分为家庭消费和社会消费两部分。与家庭消费相对应的社会消费主要指餐馆、饭店、公共食堂、餐厅消费等形式的户外消费。就水产品而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主要表现出三大特征:城乡差异较大;地域差异明显;户外消费比例日趋增大。

2.1 水产品消费的城乡差异较大

我国水产品消费城乡差异非常明显,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消费水产品的绝对水平上,而且还表现在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与其他副食品消费的相对差距上。

(1)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的绝对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水产品的绝对差距是指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在数量上的绝对差异。以2007年为例,当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分别为14.20g和5.36kg,后者为前者的37.7%;1995年的农村居民人均水产品家庭消费量只有城镇水平的33.26%,尽管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水平的差距有了一定的缩小,但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我国水产品消费城乡差异主要缘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差距悬殊。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长期以来因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原因而一直低于城镇居民,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减缓、该趋势又有扩大之势。据统计,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为4140元,仅相当于城镇居民13786元的30.0%,而1998年这一比例为39.9%(图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9-2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分析得出。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使得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9997元,农村居民为3224元,后者约为前者的1/3。其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城镇居民人均为3628.03元,农村居民仅为1388.99元,后者只相当于前者38.29%;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的低水平,决定了其食物结构中以粮食、蔬菜为主,肉、蛋、禽和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的消费较少;而城镇居民恰恰相反,粮食消费较少,肉、蛋、禽和水产品等动物蛋白的消费较多。

(2)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与其他副食品消费的相对差距。

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与其他副食品消费的相对差距主要表现在:水产品消费的城乡差异明显大于肉、禽、蛋类和蔬菜等其它副食品的消费。以2007年消费数据为例:城镇居民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为14.2kg,是农村的2.65倍,肉禽蛋类人均消费量城镇居民为农村的1.59倍,蔬菜的人均消费量农村与城镇最接近(表3)。

数据来源: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4》中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和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等分析得出。

导致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农村居民消费自产产品的习惯。在我国农村,家家户户自养家禽、家畜、自种蔬菜的情况相当普遍,而水产品的生产由于需要水面、技术等特殊的资源,大多情况下难以作为一种家庭副业存在,所以农村居民多消费在经济上更实惠和便利的肉、禽、蛋类和蔬菜产品。二是水产品供给地域性的限制。水产品产地分布相对不均匀,海水产品产地多分布在沿海省市,淡水产品产地主要分布在水产品产量很小的我国江南、华南、华中地区,西南、西北、华北地区,使得占这些地区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居民难以有较高水平的水产品消费。三是储运条件的限制。水产品容易腐败变质,相对肉禽蛋类产品和蔬菜更难以储存和运输,所以在水产品生产不足的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农村市场的供给相对贫乏。可以预见,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改善,水产品储运技术和设备的进步,我国水产品消费与其他副食品消费的城乡相对差距是会缩小的。

2.2 水产品消费的地域差异明显

我国水产品生产地域之间的不平衡、地域内部省与省之间的不平衡现象相当严重。尽管近年来加工流通状况有所改善、长距离活鱼运输技术的较大提高使产量因素的影响在减小,但水产品消费的地域差异仍很明显,中西部地区水产品消费水平仍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以2007年我国各地区农民家庭食品消费量为例,消费量最高的5个省市分别为:上海19.4kg、浙江16.89kg、海南15.16kg、广东14.31kg、福建14.18kg,全部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也都超过了5kg,其中湖北达到了9.38kg;西部地区最高的广西达到4.18kg,重庆3.13kg,其它省份水平都很低,西北6省区甚至都在0.5kg以下。水产品消费的地域性差异非常明显。

水产品加工技术和规模的限制及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造成水产品消费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当然也不能不考虑消费习惯和偏好等因素,但从表4可以看出,这些原因的影响并不明显,如上海农村居民家庭的肉禽蛋类消费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为34.43kg,中部地区最高水平的湖南也有25.19kg,除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受消费习惯和偏好的影响较大外,人们并不因为多消费水产品而一定减少对其他动物蛋白食物的消费,往往是水产品消费水平较高的省市肉禽蛋类的消费水平亦较高;而且随着人们对水产品营养特性的日益了解,该因素的作用会更小。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9-33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2007年)整理得出。

再从反映各类副食品消费支出所占居民食品总支出的比例的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构成来看(以2005年城镇居民为例,农村居民副食品的消费很多属于自产性质的难以计量),东中西部地区在肉禽蛋类产品上的消费支出比例并没有太明显的差异,如东部的上海0.1563,江苏0.2174,浙江0.1535;中部的湖北0.2125,湖南0.2369,江西0.2461;西部的重庆0.2443,云南0.1950,陕西0.1602,这主要是由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东部地区的恩格尔系数最低,其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小,但在绝对数量上却高于中西部地区。

在水产品消费支出比例上同样以上述省份为例东部的上海0.1160,江苏0.0830,浙江0.1246;中部的湖北0.0561,湖南0.0492,江西0.0563;西部的重庆0.0390,云南0.0278,陕西0.0239,,可以看出东中西部的水产品消费支出的比例有明显的差异,基本上是中部为东部的一半,西部为中部的一半,梯度分明,差异显著。如前文所述,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在食品消费中有更大的数量(金额)上的支出,而且在该支出中水产品所占比例更大;这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在水产品消费支出差异要大于肉禽蛋类产品支出的差异。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10-16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05年)计算得出)

2.3 水产品户外消费的比重日趋增大

我国城乡居民水产品社会消费指餐馆、饭店、公共食堂餐厅消费等形式的消费。这些消费一般发生于居民家庭之外,我们又称其为户外消费。虽然城乡居民水产品家庭消费是食用消费的主要构成部分,但户外消费的发展越来越快,户外消费在水产品消费中比例也日趋增大。我们选择餐饮业的发展情况和居民户外粮食消费的增长来说明水产品户外消费的增长趋势。

(1)我国餐饮业持续快速发展。

餐饮业的发展是衡量食品社会消费发展的主要因素,餐饮业越发达,则包含水产品在内的食品消费在户外消费的部分比例越大。我国餐饮业零售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表6),2007达到123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据中国婚博会组委会的统计表明,2006年我国登记结婚的849.3万对新人平均婚宴服务消费达20280元,对准备结婚的人的调查中有78.74%的新人准备到酒楼举办婚宴。可见,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家庭、亲朋好友出外就餐的机会日趋增加,我国社会性食品消费增长的趋势非常迅猛,作为食品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水产品的户外消费也必然迅速增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7》17-1国内贸易基本情况,《中国统计年鉴2008》16-1国内贸易基本情况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食品产业网http://www.foodqs.com/news/ztzs01/200732193251及李国祥.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粮食消费量的估计[J].中国农村观察,2005,1:27-33整理得出。

(2)我国居民户外粮食消费增长明显。

1995-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从100.9kg下降到92.38kg,其中家庭人均消费量从97kg下降到78.18kg[4];同时,城镇居民户外人均粮食消费从3.9kg增加到14.2kg(表6),增长近三倍,户外粮食消费占粮食消费比重由3.87%上升到15.22%。表明我国居民在户外就餐和食品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而根据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和传统,户外餐饮消费中粮食类的消费一般只占很小比例,肉、蛋、禽和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占更大的比重,有理由认为我国居民水产品户外消费的增长要快于粮食户外消费的增长。

3 结论与讨论

我国水产品消费不仅平均水平不高,而且存在极大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中西部地区和占人口近60%的广大农村水产品消费水平极低,市场需求潜力很大。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水产品户外消费在水产品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水产品消费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必然受到经济发展的约束,若要逐步提高我国城乡居民水产品消费的总体水平,1必须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5],进而缩小水产品人均消费的城乡差距;2由于水产品本身的产品特性(易腐性)应加快水产品储运技术的发展及加工水平的提高;3由于食品消费关系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营养需要,因此水产品消费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效应,应该积极倡导水产品的健康消费习惯,消除消费者对水产品户外消费的一些顾虑,进一步扩大水产品户外消费的比例,这也是符合现代居民生活节奏和食物消费发展的趋势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加大力度从多渠道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除了坚持实施对农民的直补政策,积极维护和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外,还应想方设法从多渠道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以保证农民收入有一个稳定的增长,同时也要想办法提高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进水产品加工技术,使水产品消费形式由比较单一的鲜活品消费向鲜活品,半成熟品,成熟品并存的局面发展,同时也要改进水产品储运技术和流通效率,提高水产品流通中的成活率和新鲜度,满足水产品产量不足地区对鲜活水产品的消费需求,丰富广大农村市场和西部地区的鲜活水产品供给;

(3)以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水产品的营养和保健功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本中增加食物消费和营养结构的教育,逐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

(4)加强消费市场的监管措施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水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6]提高水产品消费的安全水平,消除消费者户外食品消费的顾虑,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保证餐饮等户外消费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粮农组织共用文件库.粮食展望全球市场分析[OB/OL].http://www.fao.org/docrep/011/ai466c10.htm.

[2]孙琛,车斌.中国水产品市场与政策[M].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145-157.

[3]陈新军.灰色系统理论在渔业科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4-128.

[4]李国祥.我国城镇居民在外用餐中粮食消费量的估计[J].中国农村观察,2005(1):27-33.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研究 篇10

1.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的关系

简单来说就是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物流产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可以说,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决定着物流发展的兴与衰, 不但如此,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改善还是物流产业兴盛发展的前提条件, 也是物流产业在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的前提条件。正如我们所说的一样,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物流需求同样反映着消费结构的层次与变化, 在如今这个惜时如命的快节奏社会里, 物流产业的发达与否不但表现并决定了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发达程度, 也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三源泉, 可以说, 物流产业的发达既能促进消费结构的转型, 也是一个城市或国家消费结构良好的表现。

2. 含义 (含义需要把消费结构和物流需求分开来说)

(1)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含义

所谓消费结构, 就是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分配方式。不同的消费方式占总的可支配收入消费的百分比, 这就是所谓的消费结构,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能清晰准确地表现出城市居民生活的水平状况, 也是衡量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程度的重要指标。大家众所周知的“恩格尔系数”, 是国际通用的衡量消费结构的方法, 即食品消费占总消费的百分比。

(2) 物流需求的含义

物流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物体空间的移动。现代物流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决定性的作用, 已经成长为经济增长的第三源泉, 物流费用成为商品经济交易的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马云的成功主要原因就是便利便宜, 而其最大的优势, 就是物流产业的巨大优势。可以看出, 物流产业未来会成长为决定和表现城市居民生活水品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其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3.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研究的意义

保证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的合理适应, 新中国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前面也讲了物流产业对于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那么物流需求对消费结构的适应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 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前人民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温饱, 有相当一部分居民的生活已经从温饱过渡到小康时期, 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们更多地把可支配收入投入到享受型的消费中, 比如更多的人把余下的可支配收入投入到旅游度假中, 我国的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飞速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从以前的温饱50%下降到如今的30%多, 可以说, 消费结构的变化是巨大的, 对物流需求适应设施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此项研究能够使我们确切的认识到当前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适应关系, 对于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调整物流产业的结构有着不能忽视的作用。

二、当前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居民的各项收入也较改革开放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样的, 居民的消费结构自然也就有变化了, 我们轻而易举的就能发现居民不再仅仅只是满足于温饱状态下的食品食物的生活方面支出, 而把更多的生活中的可支配收入投入到享受型的消费中, 如旅游度假, 衣着出行, 私人车的大量增加, 洗浴足疗的大众化, 各种高雅文化如西餐厅高尔夫的大量流行和大众普遍化, 各种娱乐性消费的快速大量崛起, 人们生活的丰富多样化, 充分的说明了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更多的娱乐行业正在蓬勃的向上发展, 而就在这些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城市物流需求也在禁受严峻的考验, 巨大的消费结构变化, 意味着物流需求的快速应对, 如今的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已经基本更倾向于娱乐享受型的消费结构, 以广东省的消费结构为例, 就充分说明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其与物流需求的密切的关系。

1. 关于城市居民消费结构

单位:元

(%)

注:图片内容来自广州市统计信息网。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广州市的基本消费结构和各项消费的支出的形式。

(1) 首先是2002年的食品消费支出。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出食品消费支出呈上升状态, 最开始的2002年食品支出只有4380.36元, 可以说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还是挺大的, 而本年的可支配收入有13380.47元, 相对于这个总数, 4380.36元的支出真的已经是一个大头, 而且本年的恩格尔系数达到了41%, 虽然达到了小康状态, 但这个结果并不是十分让人满意的, 也不是十分理想的, 但令人可喜的是2002年-2007年广州市的人民的收入一直在增加, 食品消费所占的恩格尔系数除2004年外也逐年递减, 这说明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从2002年的41%下降到2007年的富裕状态的百32.8%, 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意味着广州市物流需求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化, 以适应消费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 加强城市物流设施建设调整, 才能够应对城市消费结构转型带来的压力, 也是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的关系密切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2)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衣着消费的支出情况, 衣着消费可以说是生活情况转好,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转型的一个侧面的表现, 也是继食品消费之后的第二个明显的消费, 衣着的消费情况是生活的温饱和小康, 小康和富裕的表现的过渡的关键点, 过渡中往往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衣着消费结构的变化, 因为满足食品消费之后, 城市居民的消费往往会转移到衣着上, 衣着消费结构的变化往往暗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002年的衣着消费仅有564.71元, 但是从2002年到2007年一直都处于上升的状态, 到2007年时, 城市居民衣着消费已经达到1183.48元, 可以说已经相当高了, 对城市物流需求所提出的挑战也是相当高的, 城市物流需求的要求和压力较2002年提升了不少, 也是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城市物流需求关系密切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3) 第三点是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 这一点是与我们生活较为密切的一点。一般生活方面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 其也能从侧面表现出居民生活水平,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改善, 也是城市物流需求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同样的,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的费用也是逐年增长的, 从2002年的仅有的746.85元一直上升到2007年的1092.72元, 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物流需求的压力, 也加大了城市物流设施建设的压力。另外,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所占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 这也从侧面表现出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 说明了城市物流需求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

(4) 第四点是居民普遍关心的医疗问题的消费结构, 这个方面的消费在总的支出的比例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 医疗费用的逐年上升说明了城市居民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问题, 也从侧面表现出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医疗问题是早在很久前国家就一直注意的问题, 也是城市居民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 近些年的医疗消费不断上升也给城市物流的压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尤其是医疗用品中物流运输的高要求, 对于新时期城市物流需求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城市物流设施和物流建设可以说势在必行医疗消费的结构变化是很明显的, 2002年医疗消费所占的百分比是5.7%, 到2007年的几年间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但总体的比例并没有太大变化, 总体的消费金额却是逐年上涨的, 从2002年的只有592.71元上涨到2007年的1127.15元, 不得不说, 医疗消费的上涨也是城市物流需求的一个巨大的推动。

(5) 接下来的几点, 交通和通讯, 娱乐文教都代表了城市居民的娱乐享受型消费, 交通及通讯的2002年的消费只有1185.74, 而2007年交通通讯的消费上升到3509元, 可以说增长是十分的迅速, 所占的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也几乎翻了一番, 娱乐文教的消费和比例一直都是处于比较高的状态, 从2002年至2007年的消费支出的大幅度增长和所占比例的急剧增加可以看出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居民食品消费及其比例下降的同时其他娱乐享受型消费行业的快速发展上升, 充分表明了新时期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巨大变化, 也表现出了新时期居民消费的多样化和城市居民享受型消费的崛起, 私家车的增多, 手机等高精尖技术产品的快速的更新换代以及手机的大众化普及型, 通讯越来越便利, 人与人之间的通讯更加便利, 娱乐型消费的快速兴起, 人们对自身身体心理健康的高度重视, 使得娱乐放松型的行业消费逐渐的兴起起来, 同时, 国家对知识教育的重视, 随着社会知识层次的普遍提高, 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知识教育, 文教类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所占的花费和比例也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这些都对城市的物流需求, 物流设施设备建设提出了更新的, 更高的要求。

(6) 那么需要特别说的一点是居住消费, 不得不说, 居住消费是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最大的消费,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消费, 尤其近些年房价的上涨, 更使得居住的消费对城市家庭的消费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由表可知, 2002年的居住消费是981.43元, 但是从2002年~2007年一直都是处于上涨状态, 到2007年, 城市居民居住消费已经达到1878.54元, 彻底的翻了一番, 所占的消费百分比也有小幅度的回升, 不得不说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的影响是不小的, 也间接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消费的结构, 从而对城市的物流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改变, 同时, 城市居民居住消费大幅度上涨, 而居住消费所占的总支出比例却变化不大, 能从侧面说明人民收入的提高, 生活水平的提高, 也就意味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多, 城市居民消费也就会随之水涨船高, 那么这样就对城市的物流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也就迫使城市的物流需求和物流设施必须进行改进, 以适应城市居民消费的增长带来的巨大影响。

(7) 杂项商品及服务,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 就是城市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杂项和一些服务, 一般也能表现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一些小变化, 是一个比较小的表现点, 从表中可以看出, 2002年的杂项消费只有468.90元, 从2002年到2007年的几年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2007年的杂项消费上升到了666.62元, 令人震惊的是杂项消费所占的总消费的比例却一直在下降, 从2002年的4.4%一直下降到2007年的3.5%, 这充分说明了城市居民的消费不再仅仅局限于食品家居, 而把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投入到生活的享受型消费中, 进一步促进城市居民多样化消费的同时, 也丰富了城市居民消费的多样化, 促进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 同时进一步促进城市物流需求, 加强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8) 最后两项是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总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这个就比较简单了, 也比较直观, 从最初的2002年的分别只有10671.78元和13380.47元一路上涨到2007年的18951.32和22469.00, 其增长速度不可谓不快, 几乎翻了一番, 城市居民收入的大幅度上涨使得城市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会使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也会使消费变得多样化, 享受型消费的行业及消费额会大幅度增长, 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会偏向于享受型消费和娱乐型消费, 结构的改变会促使城市物流需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对城市物流需求的促进作用也是巨大的, 同时, 物流设施设备建设也会因为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而变得更加被重视和被完善。

2.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城市物流需求的事例。

资料来源:广州市统计信息网

(1) 从表中可以看出, 受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 城市物流需求从2003年到2007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物流需求从2003年的只有1494.27亿元一直上涨, 最后发展到2007年的2624.24亿元。

(2) 可以说, 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必然带来享受型消费的增长, 受此影响, 城市物流需求从2003年的只有29296万吨一直上涨, 到2007年已经达到45852万吨,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会给城市物流需求带来巨大的影响。两者的关系是密切的, 是相辅相成的。

三、消费结构对物流需求影响分析

1. 促进城市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会进一步加强城市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2. 使得物流需求更加繁荣, 物流公司的数量也会水涨船高, 促使物流行业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促进物流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3. 促进物流公司的自我完善以应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带来的城市物流需求变大问题, 间接地扩大城市物流的需求, 扩大城市物流公司的规模, 加强物流行业建社。

4. 完善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的体系机制。

四、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研究的结论

1.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随之而兴起的各大行业也会对城市物流需求产生新的要求。

2. 而城市物流需求要对这些新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当城市物流需求足够发达, 能够达到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时, 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三源泉的物流行业是完全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 这就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 进一步改变了城市居民消费结构, 继而形成循环, 使得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城市物流需求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进步, 达到合理平衡。

4. 使得城市居民消费结构日益完善, 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行业蓬勃发展,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物流需求共同发展, 达到城市居民消费体系和物流需求的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尹世杰.中国消费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2]柳思维.消费经济研究的新突破——评中国消费结构研究一书[J].消费经济, 1988.

[3]丁俊发.中国物流[M].中国屋子出版社, 2007.

[4]王之泰.现代物流管理[M].工人出版社, 2001.

[5]刘宝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M].2012.

[6]张涵.消费品行业物流探索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7]田学斌.家庭消费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8]梅洪常.消费增长与结构优化[M].经济关机出版社, 2007.

[9]刁永祚.消费结构与生活质量[M].2011.

上一篇:超现实主义波普下一篇:科技让梦想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