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精选9篇)
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 篇1
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农村居民的消费除了受自身消费能力和观念的影响外, 也受到财政支农支出的影响,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不到30%, 但农村人口却占总人口的50%以上, 因此分析和研究农村居民消费至关重要, 笔者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切入, 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以及为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目前居民消费现状
1. 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
财政支农支出指政府通过对农村税收、财政投入及财政补贴等一些财政政策对农村农业进行管理和鼓励, 达到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值得指出的是, 财政支农支出跟财政农业支出是两个层次概念, 支农支出只是农业支出的部分, 财政支农支出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扶贫资金及科技投入等组成的, 并且政府对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对应项目随着时间也有一定程度的变更。
我国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规模总体呈上升趋势, 如我国从1978年到2010年, 32年里, 财政支农支出由76亿元增长到8129.58亿元, 投入增加了106倍, 由此看出我国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的增加。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投放比例并不是稳定呈上升状态, 在1978年至1985年, 由于社会不稳定, 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在1986年至2003年时间段内, 财政支农支出投入相对浮动, 总体而言, 在1978年到2003年间, 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的占有比率在5%至7%之间上下浮动。而2004年到2010年的几年时间内, 由于我国对于三农政策的重视, 支农支出投入一直稳定上升, 在2010年比重达到9.05%。
2. 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
虽然我国对于农业投入不断上升, 但是我国农村消费发展状态呈低速增长, 其增加速度长期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用恩格尔系数 (EC) 即消费水平指标来表达, 恩格尔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比重越低, 说明生活水平不断上升。
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1. 不同财政支农支出投入类型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农村财政支农支出一般根据结构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指农村投资性支出, 这类支出是政府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出, 其目的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以及支援农村集体各项生产, 包括了农业支出和林业支出。第二类农村消费型支出, 指政府事业部门的消费支出。第三类型为农村转移性支出即社会保障补助性支出和政策补贴支出等。根据数据《我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以及部分补充数据《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利用农村财政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回归方程, 根据F检验和H ausman检验, 可以得出, 农村财政投资性支出挤入农村居民消费, 显示农业生产要素数量和生产率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村居民收入, 财政消费型支出虽然对农村居民消费挤入效果不高, 但其依然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成本, 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的纯收入, 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因其间接地补贴了农村居民用于消费的纯收入, 提高了在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总体来看,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人均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 就是政府支出的正价引起居民消费的提高。
2. 财政支农支出对居民不同消费层面的影响
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三个类型对于居民在不同方面的消费影响是不同的, 对于在居民居住消费支出方面, 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挤入效果是最大的, 其后依次为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而在农村居民通讯、文化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 财政投资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挤入效果明显, 消费型支出次之, 对于农村居民家庭衣食及家庭设备等支出, 财政投资性支出对其影响尤为明显, 其后依次为转移性支出和消费型支出。总体而言, 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财政投资性和转移性影响均较大, 而非产性的消费型支出对其均较小。
三、当前财政支农支出的对策建议
完善农村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农村保障体系虽相对于来讲有所完善, 但由于农村居民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现象是依然存在的。就医费用一直影响居民消费, 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从根本上减轻农村居民的就医压力。而对于农村养老体系, 应加快并全面推广养老保险制度, 并积极探索利用土地或其他固定资产做担保的养老保险, 使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多元化, 普及化, 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老有所依, 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即可发展!
四、结语
在进行财政收支科目改革之前, 关于“三农”的财政支出科目分为: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相关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和其他项目。改革之后的支出科目得到了细化, 中央财政支农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产品储备费用及利息支出、对农民补贴等方面;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与完善等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为了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 财政支农的直接与间接投入的科目应该更加细化, 做到专款专用和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可以使居民的收入增加,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振鹏, 胡艳.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J].江汉论坛, 2013, (1) :58-62.
[2]何振国.财政支农规模与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3]张茆, 王青.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消费与农民增收的动态分析——以辽宁省为例[J].统计教育, 2010, (2) :29-35.
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 篇2
(一)财政社会性支出规模有限,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偏低,教育不能够充分发挥促进公平分配的作用。从中国教育支出相对规模上看,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达到4%的目标相差甚远。从教育支出级次结构看,中国初等、中等、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配状况不合理,初等教育资金投入偏低,这和初等教育较强的正外溢性是相悖的。从中国教育支出经费来源的结构看,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比重有下降趋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占教育支出总额的比重从1992年的62.13%下降至的55.42%,学费和杂费占教育支出的比重从1992年的5.07%提高到20的18.45%,这反映了政府在教育投入的功能缺失以及居民家庭所承受的教育支出压力。
2.卫生事业支出亟待加强,现行医药卫生体制不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从卫生总费用构成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支出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78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32.2%,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47.4%,二者分别为27.2%、34.6%。与之相比,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比较高,1978年这一比值为20.4%,20为38.2%。④如果居民个人承担越来越高的卫生费用,很容易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加剧居民收入差异的局面。
3.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比重较低,不能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跟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很低。法国、德国、英国这一比重的数值分别是38.6、46.2、39.5,马来西亚、泰国、巴西这一比重的数值分别是13.4、11.9、36.7,而中国这一比重是10.94%。此外,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流向也不合理,目前社会保障支出主要流向了城镇居民。并且政府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城农民工相关保险等方面的功能有所缺失,所以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完全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二)城乡之间的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1.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制约农民增收的步伐。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城市偏向型公共服务制度,导致目前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已经非常突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不能满足需求,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不足,质量低下,农村学校教学设备不足,卫生条件较差,校园环境设施不配套等现象较为普遍。此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拨付、使用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滞后,制约着农民增收的步伐。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目前私人投资还难以大规模进入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领域,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而政府资金有限,投入难以持续,所以导致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总体发展落后。一是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严重。二是部分地区的农村道路还不够通畅。三是农村新能源使用与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会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剧了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3.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基础薄弱,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据统计城市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为1 862元,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为455元,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到城市居民的1/4。如果考虑收入水平的话,农村人口的医疗卫生费用负担相对城市居民会更大。此外,愈来愈高的医药费用也会制约农民增收的水平,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与住院病人人均费用分别比上年上涨了8.9%和8.6%。与此同时,当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与医药费、住院费的上涨基本持平,但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8.2%,滞后于医药费、住院费的上涨,所以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科学,导致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1.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均等化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从税收返还方面看,中央对地方上划的税收按基期年如数返还,并逐年递增,实质上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收入能力弱的地区得到的返还额依旧很少,起不到均衡地区财力的作用。从专项转移支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看,2009年专项转移支付金额为12 579.88亿元,较20增长了26.2%,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为52.5%,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仍显偏高。此外,专项转移支付中还存在项目设置交叉重复、分配制度不完善、资金投向较为分散等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控制专项转移支付的规模。一般性转移支付更多的承担着均等化的职能,应进一步提高其在转移支付结构中的比重。
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 篇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走上了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 但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的, 而且会导致许多不良的后果。
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一直以来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如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 则政府的支出增加会导致居民消费的减少;相反, 如果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 那么财政支出的增加将会导致居民消费的增加。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是挤出还是挤入, 引发了学者们的讨论。石柱鲜等 (2005) 通过对政府支出的两种角度划分来分析, 一种是将政府支出分为政府消费和投资, 另一种从政府支出的功能划分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谢建国等 (2002) 通过建立一个居民消费的跨时期替代模型, 分析了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 在短期内, 增加政府支出会增加总需求, 从长期看, 政府支出完全挤占消费支出。李广众 (2005) 在消费者最优消费选择欧拉方程基础上推出用以分析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模型, 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虽然国内外学者就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经验研究, 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依据协整理论, 分析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长期和短期的影响, 以期为中国政府采取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来扩大居民消费, 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
二、计量经济分析
(一) 指标和数据描述
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为1978~2006年 (来源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 引进城镇居民消费 (cx)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cz) 、政府支出 (zz) Tsung-Wu Ho (2001) 三个指标, 这些指标都通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以1978年为基期) 调整。为了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性, 对这些指标取对数, 即Lncx, Lncz, Lnzz。
时间序列数据可能是不平稳的, 如果我们直接建立回归模型, 容易产生伪回归。为了避免伪回归, 采用协整的方法来反应指标之间的长期关系。本文在对这三个指标进行协整分析时, 首先对时间变量序列及其差分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 确定变量的单整阶数;其次是检验变量间协整关系, 构建协整方程;接着建立协整变量与均衡误差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本文使用ADF检验来判断指标的平稳性, 滞后阶数是根据SIC准则确定。表1是这三个指标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C, T, L分别代表截距项、时间趋势项、滞后阶数。N代表检验方程中不包括对应的项。*表示通过5%检验。
(二) 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
下面用协整分析方法来建立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长期影响。从表1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cx, Lncz, Lnzz经过一阶差分后达到平稳, 即原始数据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满足协整检验同阶单整的前提。对于服从I (1) 过程变量的协整检验, 从检验的手段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回归残差的E-G (Engle和Granger, 1987) 两步法协整检验;另一种是基于回归系数的乔根森检验, 乔根森和Juselius提出了一种在VAR系统下用极大似然估计来检验多变量间协整关系的方法, 即Johansen协整检验。鉴于本文的分析中样本容量小于30, 且涉及的变量为3个, 为了克服小样本条件下的E-G两步法参数估计的不足, 这里我们采用后者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 检验过程中依据变量特征建立VAR模型, 然后通过VAR模型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建立VAR模型除了要满足平稳性条件外, 还应该正确确定滞后期“k”, 如果滞后期太少, 误差项的自相关会很严重, 并导致参数的非一致性估计。本文对最后滞后期选择依据的是LR统计量、SC和AIC信息准则来确定。通过LR统计量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数为2。发现VAR (2) 的拟合优度很好, 并且所有单位根的倒数都落于单位圆内, 所以设定的VAR模型是平稳的。
基于VAR (2) , 我们可以得到协整检验 (滞后期为1) 的具体结果, 如表2:
注:**表示5%的显著性下拒绝原假设
表2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 拒绝不存在协整方程的原假设而接受了存在两个协整方程的原假设, 说明城镇居民消费、城镇可支配收入、政府支出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选取最大特征值对应的标准化的协整参数向量
β= (1.00, -1.29, 0.44, -0.52) ′
则这三个变量对应的协整方程是 (括号内的数值为标准差)
从 (1) 式可以看到, Lnzz的系数为-1<-0.44<0, 政府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一种长期负向关系, 也就是说政府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 城镇居民消费就下降0.44个百分点, 所以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是部分挤出的。
(二) 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短期影响
由协整检验结果证明了这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一个长期均衡关系, 但是这种均衡关系的短期调整过程如何, 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正如Engel和Granger指出, 如果包含在VAR中的变量存在协整关系, 则可以建立包括误差修正项 (EC) 在内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以此来研究模型中的短期动态特征。由于误差修正模型的滞后阶数是无约束VAR模型的一阶差分变量的滞后阶数, 根据无约束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为2, 在此将误差修正模型的滞后期确定为1 (括号内的数值为标准差) , 由于本文主要研究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 因此利用eviews5.0仅给出ΔLncx的误差修正模型:
R2=0.45 F=5.96 AIC=-3.92 SC=-3.73
LM1=15.64 (0.07) (括号中的数字是p值)
其中, ecmt=Lncxt-1.29Lnczt+0.44Lnzzt-0.52, ecmt-1是误差修正项的滞后一期值。
在关于ΔLncxt的误差修正模型中, 误差修正项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 调整方向符合误差修正机制, 其修正速度为0.32, 可以保持并自动地调节城镇居民支出、城镇居民消费、政府支出这3个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同时, 上一期的政府支出每增长1个百分点, 当年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率增加0.11个百分点。即从短期上来看, 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是挤入的, 这对拉动我国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脉冲响应
基于协整检验中建立的VAR (2) 模型, 运用脉冲响应函数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方法, 来反映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在长期和短期上如何变动。在VAR模型中, 第i个变量的冲击不仅影响到第i个变量, 而且会通过VAR模型的滞后结构传递到其他内生变量。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一个变量的随机误差项的冲击对每个内生变量当期及以后各期的影响, 刻画内生变量对随机扰动的动态反应, 显示任意变量的随机扰动如何通过模型影响其他变量。采用乔利斯基 (cholesky) 分解方法得到脉冲响应函数:
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 纵轴表示脉冲响应函数, 代表政府支出变量的冲击造成的反应。从图中可以看到, 对政府支出一单位的冲击, 在开始的阶段, 城镇居民消费产生正的响应, 从7期开始产生负的响应, 并进入稳定阶段。所以从短期上看, 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是挤入的, 但从7期开始, 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却是挤出的。
三、结论
本文通过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 得到结论:长期来看, 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短期来看, 政府支出具有挤入效应。所以短期内,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 来增加城镇居民消费需求, 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长期内, 财政政策对城镇居民消费不具有有效性。
财政支出政策不宜实现政府的长期经济目标。要想在长期内提高城镇居民消费, 扩大总需求, 应采取提高居民的持久收入和提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等措施。
参考文献
[1]谢建国, 陈漓高.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一个基于跨期替代模型的中国经验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 2002 (6) .
[2]李广众.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替代还是互补[J].世界经济, 2005 (5) .
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 篇4
温淑娟
近年来,阿荣旗政府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2008年,据调查队对城镇5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居民家庭人均家庭总支出12153.66元,比去年增长37.2%。其中消费支出8366.9元,比上年增长25.6%。八大类消费呈现“六升二降”格局,其中,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均有所增长;居住、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1、食品消费支出持续增长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430.79元,比上年增长32.8%,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购买粮油、肉禽蛋奶、糖烟酒饮料、糕点奶及奶制品支出增幅较大,分别为增长43.2%、16.8%、61.8%、46.6%;在外饮食支出继续增加,人均消费达610.76元,增长46.0%。
2、购买住房支出下降,装修消费减少
2008年,城镇居民购房支出有所减少,装修费用支出也随之下降。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774.72元,比去年下降19.6%。装修费用支出5.66元,下降82.6%。
3、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平稳,家具及床上用品消费增长较快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购买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536.81元,比上年增长42.0%。其中,购买日常用品支出166.89元,增长58.4%;购买家用电器设备支出138.89元,增长9.8%;购买家具及床上用品支出增幅较大,分别为7.9和98.3%。奥运结婚潮对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4、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742.6元,比上年增长79.7%。其中,医疗费支出234.37元,增长233.6%;购买药品支出441.58元,增长37.0%。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重症治愈效果较好,高昂的重症治疗费用使得城镇居民医疗消费支出增长进一步加快。
5、手机消费趋向饱和,汽车消费有待发展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1085.91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购买通信工具支出112.62元,下降26.7%,主要是手机购买量出现下滑;随着通信消费市场日趋饱和,城镇居民通信费用支出增幅较前几年有所回落;购买交通工具支出337.9元,增长117.2%。城镇居民家庭逐步进入家用汽车消费行列,2008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辆。
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平稳增长,素质教育受到高度重视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895.65元,比上年增长43.9%。随着城镇居民生存和就业的需求,素质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上各类培训班的费用增幅较大,据调查资料显示,上培训班支出53.58元,比上年增长213.1%。
7、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有所下降
200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313.36元,比上年下降11.8%。
8、城镇居民家庭逐步成为互联网络用户
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住户加入互联网络。2008年末,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24台,比上年增长0.9%,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电脑有20台。全年户均上网费支出26.15元,比上年增长242.3%。随着互联网络用户的增加,新型、时尚的网络消费将有助于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进一步提高。
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 篇5
针对民生财政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研究,国外学者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 一是认为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即在消费总需求既定条件下,政府消费需求的增加会挤占居民私人消费的空间,从而削弱积极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和刺激内需增长 的预期效 果 ( Barro,1981; Ahmed,1986; Tsung - wu Ho,2001等) ; 另一种认为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够引致民间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扩大,进而带动社会生产和就业增加,即扩张性政府支出会促进私人消费需求的增加,也即所谓的“挤入效应” ( Karras,1994; Schclarek,2007) 。我国学者杨智峰 ( 2008) 、姜洋和邓翔 ( 2009) 等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出效应的观点; 而杨子晖等 ( 2009) 、魏向杰 ( 2012)以及刘志忠和吴飞 ( 2014) 等的研究,却倾向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存在挤入效应的判断。结合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特征,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阐述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作用及传导机制。在对民生财政和居民消费增长现状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本文分1998 - 2006年和2007 2012年两个时段,从民生支出结构方面对其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效果、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理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一、文献回顾
关于政府支出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凯恩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对总需求作用的分析,但关于公共财政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系统性分析,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成为经济研究领域的热点。Bai1ey ( 1971) 研究了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他通过定义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为私人消费和财政支出的函数U*= U( Ct+ θGt) 来研究消费与政府支出的关系,参数θ为正,意为政府支出增加将引起居民边际效用的下降进而私人消费的减少,此时政府支出和私人消费之间是替代关系; 若θ为负,则政府支出增加将引起边际效用增加,此时政府支出和私人消费呈互补关 系。此后, 更多学者 基于Bailey( 1971) 的假说,利用持久收入理论和一般均衡模型进一步探讨了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如Barro ( 1981) 的研究表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
通过使用 长期收入 决定模型, Korrnendi( 1983) 和Asehauer ( 1985) 考察了美国的经验事实,结果发现θ > 0 ,即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替代关 系,前者对后 者有明显 挤出效应。Ahmed ( 1986) 运用跨期替代模型检验了英国的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结论。Amaro和wirjanto ( 1996) 、Tsung - wuHo ( 2001 ) 运用跨期替代模型, 分别对美国和OECD24个工业国的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挤出效应。我国学者杨智峰 ( 2008) 利用1998- 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1998- 2002年我国地方财政总支出显著地挤出了居民消费,2003 - 2006年这一效应则不显著。
然而,也有学者的检验结果并未支持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的论断; 相反,他们认为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民生财政支出的增加会促使居民消费支出的扩大,即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在跨期替代模型的基础上,Karras ( 1994) 对30个国家1950 - 1987年的数据进行经验检验,发现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呈互补关系,财政支出增加将提高居民消费的边际效用,进而促进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即财政支出对私人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Schclarek ( 2007) 对21个工业化国家和19个发展中国家1970 - 2000年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也获得了同样的结论。
我国财政部办公厅课题组 ( 2001) 和胡书东( 2002) 早期的研究显示: 从总体上看,政府支出增加对民间消费具有挤入效应,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促进民间消费需求的增长。杨子晖等 ( 2009)对27个国家的数据进行研究,提出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呈互补关系。李广众 ( 2005) 利用最优消费决策的欧拉方程,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存在互补关系,且政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拉动城镇居民的消费方面,但对于乡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明显。洪源 ( 2009) 的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结论。魏向杰( 2012) 的研究发现相对城镇居民而言,民生投入增加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更大。刘志忠、吴飞 ( 2014) 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在分项财政支出方面也表明教育和医疗卫生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
综上文献所述,如果细分中外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支出对居民私人消费的影响机制上,重点关注的是公共支出对社会成员最终消费的直接激励或促进作用。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总量支出角度,探讨民生财政投入对居民消费的刺激; 其研究也多集中在宏观层面,缺少有关具体项目民生支出对于城乡居民消费差异传导机制的研究; 对于刺激并扩大内需与促进民生增长的分析往往是割裂的,有的研究较少考虑因2007年国家收支分类统计口径调整的影响。所以,本文以2007年收支科目分类调整为时间分割点,从改善民生投入、提高居民消费的视角,将重点放在考察民生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征方面,并就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作用机制以及效应效果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民生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定量分析,来甄别民生财政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挤出或挤入效应。
二、理论模型
在消费生命周期理论的框架内,本文通过构建民生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有限期界的迭代模型,进一步阐述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和影响路径。假定家庭 ( 考虑到数据可得性,以家庭为单位) 的消费效用函数为: U( C) = α·ln C ,其中α> 0 ,C为家庭消费,可以看到U'( C) > 0 ,U″( C)< 0 ,即效用函数是家庭消费的增函数,但边际效用递减。设代表性家庭的消费周期为 [0,T],其中T∈ ( 0,∞ ) ,其最优消费选择问题为:
最优化目标 ( Max ) :
约束条件 ( s. t. ) :
边界条件 ( b. c. ) :
其中e- ρt为贴现,ρ( 0 < ρ < 1) 为贴现率,Ct为t时期家庭的消费支出,Wt为t时期总的家庭财富的,Yt为t时期家庭的可支配收入,r为市场利率,M为某阶段内居民家庭生活大额预防性刚性支出,即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支出,若是财政民生支出中相关领域支出越多,可减少个人用于此方面的消费。式 ( 2) 表示家庭财富的流量约束,家庭财富为居民收入和上期家庭财富的利息扣除当期消费。式 ( 3) 为边界条件,0期时财富为0,T期时财富为M ,能够满足基本的大额刚性支出。
现在建立Hamilton方程H = e- ρtαln Ct+ λt( Yt+r Wt- Ct) ,λ为拉格朗日乘子,经济学意义即为家庭财富的边际效用,根据公式 ( 1)- ( 3) ,可求得家庭的消费函数为:
由于e > 1 , 因此其中说明收入对消费具有同向作用,也就是说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这满足绝对收入理论;说明消费是大额预防性支出的减函数。另外,考虑到民生财政提供了一部分居民需求的公共服务,民生财政与大额预防刚性支出有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居民的预防性刚性支出是政府公共支出的减函数。为了便于论证,假设这两者之间的反向函数关系如下:
其中h和θ是常数,将式 ( 5) 代入式 ( 4) 便可获得居民消费与民生财政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式 ( 7) 中β2的正负号反映了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到底属于挤入效应还是挤出效应。从理论上来讲,民生财政免除了居民很多后顾之忧,当期的消费预期会增加,消费倾向会提高,即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
三、数据、方法与模型
( 一) 变量说明及数据描述
1. 因变量选择。本文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因变量,考虑到我国城镇与农村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用品供给等方面差异明显,为区分民生财政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倾向的不同作用,本文分别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乡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情况进行了估计,各类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或者年收入) 均利用居民消费价格做了相对平减,各项民生财政支出均针对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做相对平减,所有变量均采用自然对数形式,相应的变量名加上前缀“ln”,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即为弹性。本文选择从1998 - 2012年共15年数据作为考察期,样本总体为除西藏之外 ( 因数据缺失较多,故未有统计) 的30个省级单位的年度支出和消费数据。除特别声明之外,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2. 解释变量。本文主要选取了民生财政支出中有关教育事业费用、医疗卫生经费、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指标作为考察对象,文中以2007年为界,对民生支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作用按时间段划分为两个时期,分别进行考察,时期不同,部分指标数据的含义也稍有不同。
3. 控制变量。本文主要选取的控制变量包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第一产业占比、城市化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乡村居民人均年收入) 是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第一产业占比作为控制变量主要考虑到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分别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占地区GDP的比例来代表地区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比GDP的比例较大,则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该地区居民消费相对较低。本文选取城镇化率作为控制变量,主要是用其描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城镇化率越高该地区经济增长越快,继而提高居民收入拉动居民消费。另外,地区生产总值 ( PGDP) 是衡量一国 ( 或地区) 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对居民消费有强劲的带动作用。
注: 卫生和社保补助隶属于为 1998 - 2006 年间的民生财政; 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补助隶属于 2007 - 2012 年间的民生财政,下表同。
2. 计量模型设定。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为了研究民生支出和非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设定如下模型:
式 ( 8) 中lncspendi,t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lnmsti,t代表民生支出总汇,lnfmsi,t为非民生支出总汇,下标i和t分别标识省份维度和时间维度; X为控制变量集,包括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和住房销售均价; ε为随机扰动项,用于表示除上述变量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为考察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本文设定如下基本模型:
式 ( 9) 中lnedu、lnhf和lnss分别代表民生财政支出中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为区分和衡量民生财政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差异影响,设定以下扩展方程:
式 ( 10) 和式 ( 11) 分别为针对乡村和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估计方程,在式 ( 10) 中加入乡村人均年收入 ( lnpcfi ) 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在式( 11) 中则添加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 lnpcdi ) ,通过式 ( 10) 和式 ( 11) 可具体考察民生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差异化作用效果。
四、实证分析
考虑到我国各省际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国家引导居民消费的政策也在不断调整,使得考察期内的样本数据有可能因存在异方差或序列相关问题导致估计偏误。因此,在基准回归中通过对标准误进行robust稳健性矫正,以控制其影响。此外,本文利用SCC模型进行估计,相比传统OLS回归,经SCC模型修正的固定效应模型,在控制异方差和自相关的基础上能很好地控制截面相关的影响,因而其对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效率有可能更为可取。本文使用1998 - 2006年和2007 -2012年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针对民生财政支出重点领域对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的消费,运用stata12对模型进行估计,基准回归和SCC回归的估计结果详见表2。
注: Hausman 检验对包含时间控制变量的民生支出和非民生支出分析,都拒绝原假设,采用固定效应分析。另括号内为稳健性标准差,***、**和*分别表示 1% 、5% 和 10% 的显著性水平,下表同。
( 一) 民生财政、非民生财政与居民消费
从理论上讲,财政民生支出会缓解居民部分相关消费的经济压力,能够引致居民个人消费和投资需求扩大,即扩张性政府支出会促进私人消费需求的增加,也即所谓的“挤入效应”。但是,若财政民生支出不足,居民个人承担绝大部分消费支出,就会挤占居民其它消费。在这种情况下,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表现为“挤出效应”。
表2为民生财政、非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估计结果,由表2可知民生支出前后期分别在1% 和5% 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民生性支出与居民消费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即民生性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有正向促进作用。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随民生性支出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显示出了挤入效应,促进了居民消费,实证验证了上述理论。在1998 2006年间,在考虑了地区效应和时间效应以后,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支出的边际贡献为0. 392,对城乡居民消费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2007 - 2012年间,民生财政对居民消费具有较显著的拉动促进作用,边际贡献为0. 208,后期财政政策给予民生大力支持: 在教育方面,2007年全国免除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 在文化方面,2011年10月18日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广播影视产业获得了蓬勃快速发展; 在医疗保障方面,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 ( 放心保) ,到2011年底就覆盖了13亿多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5% 以上1,织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成,同时还建立了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和长效性的补偿机制,避免了肆意抬高药价、损害居民利益。另外,国家还根据居民现实生活需求,增加了环境保护支出。这些措施有效地排除了居民很多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居民增强了消费信心,促进了居民即期消费。
从表2中估计结果还可发现非民生支出对居民的消费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在1998 - 2006年期间综合结果不是很显著,在2007 - 2012年期间影响较显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较为显著,这与收入影响消费的理论相契合,其它控制变量与文献效果相同。
注: Hausman 检验对包含时间控制变量的教育、医疗和社保支出分析,都拒绝原假设,均采用固定效应分析。
( 二) 民生财政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表3是基于1998 - 2006年和2007 - 2012年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获得的民生财政结构分时间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估计结果。根据表3所示的估计结果,本文作出判断: 从理论上讲,若是财政民生支出中的教育、卫生医疗、社保及其就业补助支出较多,居民个人用于此方面的消费占比就会下降,居民会用较多的可支配收入于其它消费,并引致和拉动居民潜在消费; 反之,民生财政支出则会挤占居民消费。
首先,从表3可以发现1998 - 2006年间政府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挤入效应,边际贡献为0. 145,在10% 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2007 2012年间教育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较显著的挤入效应,在10% 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财政教育支出1元将显著带动居民消费0. 122元。教育占据居民总消费 的比重在1998 - 2006年平均为11. 37%2,2007年开始这个比重逐年下降,从侧面反映出政府教育支出能够缓解居民的教育投入压力,对居民即期消费有促进作用。我国在2006年开始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免费3,农村2007年全面推行了免除学杂费政策4,全国学杂费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教育上的辅助优惠政策减少了居民很多经济负担,教育对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显著挤入效应。
其次,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由挤出效应转变为挤入效应。表3显示1998 - 2006年间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作用不显著,但有反作用力。在此期间,1992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提出深化医疗卫生市场化改革,致使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据着卫生总费用的主体位置。1987 - 2001年期间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节节攀升,2001年为最高点60% ; 与此同时,政府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仅仅为15. 9%5。由于居民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支出占比过大,医疗卫生总费用又一直高涨,居民必须依靠储蓄来预防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卫生财政支出对居民产生了挤出效应。2007 - 2012年间中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已由2008年的40. 4% 下降到2012年的34. 9%6,医疗卫生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居民个人用于医疗卫生费用的下降,低收入人群和广大农村地区潜在消费能力得以逐渐释放,这段时期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呈现出较为显著的挤入效应。
最后,社会保障和就业补助对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因为1998 - 2006年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于我国总体上社保补助投入不足、社保覆盖面窄、保障水平偏低,虽总体上能缓解了居民部分不确定预期,对居民即期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效应甚微。从2007年起政府加大了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但居民人口老龄化严重,就业形式严峻,城镇化加重了社保负担,居民对社保和就业补助的需求增加; 同时,由于社会保障改变居民收入具有长期性,居民对未来消费预期的转变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些都会制约居民消费。
( 三) 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镇和乡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由表4乡村居民消费支出来看,1998 - 2006年教育支出对乡村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从2006年开始,国家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教育辅助政策显著拉动了乡村居民潜在的消费。2007 - 2012年教育对乡村居民消费支出具有较为显著挤入效应。2007年全国推行免除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教育支出显著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虽然政府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甚微,但由前期的挤出效应转变为后期的挤入效应,社保补助对居民消费的效应并不显著,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
注: Hausman 检验对包含时间控制变量的教育、医疗和社保支出分析,都拒绝原假设,均采用固定效应分析。表格中方程( 10) 是针对民生财政结构对乡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设定的方程。方程( 11) 针对民生财政结构对乡村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设定的方程。方程( 10) 中用到的是乡村人均年收入,方程( 11) 中用到的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表格中的卫生经费和社保补助为 1998 - 2006 年的民生财政支出; 医疗卫生支出、社保和就业补助是针对 2007 - 2012 年的民生财政支出。
由表4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来看,在1998 2006年期间教育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挤入效应显著大于农村居民,主要是因为: 一是城乡教育标准不一,城镇教育的硬件设施、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教育补助政策标准都高于乡村; 二是国家教育政策把农村教育基本上交给了地方,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不少地方农村教育难以为继;三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乡村人均年收入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影响非常显著,2008 - 2012年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近3倍于农村人均年年收入7,居民高收入对于拉动消费有极强的正效应。因此,相对于乡村居民来讲,政府教育支出更能促进城镇居民当期消费。1998 - 2006年卫生经费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挤出效应不显著,而在2007 - 2012年医疗卫生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较为显著挤入效应,在10% 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边际贡献为0. 024元。
相对于乡村医疗卫生支出而言,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对城镇居民具有较显著挤入效应,而乡村医疗卫生支出对居民消费作用不显著,但表现为挤出效应,原因在于: 一是新农合保障范围有限,乡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低。农合起付线以下的部分不予报销,起付线以上的部分按比例报销,更侧重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属于互助共济制度,小病方面保障能力较差。由于农村合作医疗指定乡镇卫生院、定点村卫生室住院检查费用高,合作医疗报销金额微不足道,使得农民实际受益没有预想的那么大。二是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差距巨大。由于城乡组间对城乡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差距的贡献基本上在80% 以上,几乎是组内差距贡献的4倍 ( 和立道,2011) 。三是城镇居民医疗投医费用低、保障群体范围广,这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最显著的优点。上述原因促使城镇居民在卫生经费方面比乡村居民有更良好的预期,更能带动即期消费。社保、就业补助对城镇和乡村居民的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显著。目前,社保、就业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人口老龄化加重了社保负担,二是城镇就业形势严峻,需要更多的就业补助。另外,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非单位就业人员 ( 简称“两非”) 参保率很低,城镇社保覆盖面较窄。城镇化进程加速给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新问题,数亿农民工社保的衔接和整合是一个重大课题,这些问题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对其消费产生挤出效应。
五、结论与建议
由于居民消费函数与居民可支配收入成正相关,而政府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居民消费有挤入和挤出两种效应。一是民生财政支出对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非常显著,非民生支出对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效果并不非常显著; 二是在分项支出方面,随着我国2007年免除九年义务教育学杂费,教育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有较为显著的挤入效应; 医疗卫生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由前期挤出效应转变为后期挤入效应; 社保、就业补助始终挤出城乡居民消费,但挤出效应不显著; 相比于乡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教育和医疗民生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的贡献较为显著。
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 篇6
关键词:居民消费支出,各类财政支出,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GDP始终以8%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07年更是达到11.4%。但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出口拉动,而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则相对不足。作为重要宏观调控手段的财政支出,如何在新形势下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值得研究和探讨。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居民消费支出从1978年到2007年增加了52.35%,每年的增长速度保持在大约10%左右,有些年份甚至高达2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的财政支出从1978年到2007年,也增长了36.20%,每年保持17%左右的增速。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支出基本保持了同步的增长。将财政支出作为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之一,并从不同项目类型支出的角度加以考察,可以帮助我们对如何运用财政手段扩大内需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除了通常提及的可支配收入之外,还包括许多其它的经济活动因素,如货币供给量、财政支出等。总体上看来,财政支出的增加能带来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是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于消费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建立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模型,选取了1978年到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货币供应量、经济建设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和支农支出,以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对财政支出不同项目影响中国居民消费支出的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以此探讨在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方面财政政策可以起到的作用和采取的措施。
二、理论分析
研究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一般回归方程为:
其中:C表示居民消费支出,Y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w表示货币供应量,G表示政府支出。
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和现实中的实际情况:总体上,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是有正效应的。但是财政支出根据类型不同和支出项目不同又分为好几类,每一类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大小是有差别的。有些影响显著,有些影响较弱;有些对居民消费有“挤进”效应,能够促进消费支出增长,有些由于能够对居民某一方面的消费起替代作用,反而会产生“挤出”效应。比如经济方面的财政支出一般能够比较显著地促进居民消费水平;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既可能由于提供了社会福利救济的公共品,使得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减少,也可能因为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减少了预防性储蓄,从而刺激居民增加在其它方面的消费;文教方面的财政支出也是如此。这样一来,从增加居民消费角度出发,如何安排财政支出,就不仅仅是增加G总量那么简单了。
因此,为了更精确地考察各种不同类型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究竟是大是小,是正是负,我们将①式中的G分成以下几类来进行实证检验:
(1)经济建设支出(G1):国家用于发展经济的各种资金支出;
(2)社会保障支出(G2):即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指国家预算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事业的经费。包括各种伤残补助费,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费,退伍军人安置费,优抚事业单位经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和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费等。
(3)文教、科学、卫生支出(G3):指国家预算用于文化、出版、文物、教育、卫生、体育、通讯、电影电视、计划生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科协等项事业的人员和公用经费支出以及高技术研究专项经费等。
(4)支农支出(G4):指国家财政支援农村集体(户)各项生产的支出。包括对农村水土保持措施的补助费,对农村举办的小水电站的补助费,特大抗旱的补助费,农村开荒补助费,扶持乡镇企业资金,农村造林和林木保护费,农村水产补助费,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等。
另外,还有一些支出项目如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地质勘探费、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等由于感觉和居民消费支出关系不大,所以在此不做实证分析。
三、实证分析
根据2009年、2008年和200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本文选取了1978年到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支出、货币供应量、经济建设支出、社会保障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和支农支出的数据,并由(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城镇人口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农村人口数)这一公式计算出总的居民可支配收入。
本文就以1978年到2007年的居民消费支出(Consumption)为研究对象,以居民可支配收入(Y)、货币供应量(W)、经济建设支出(G1)、社会保障支出(G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G3)和支农支出(G4)为测算因子,建立起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模型。
为了进一步降低异方差的影响,对各变量均取对数形式。
(1)构造最初的计量模型
(2)最初模型的修正
对②进行OLS估计,由于显示常数项c为负数-0.152962,不符合常规经济学理论,所以为了修正模型,将t统计值较低且不太重要的解释变量G2剔除。
剔除G2这个解释变量后,重新构造如下的模型:
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〇3进行估计,得到回归方程:
样本决定系数R-squared=0.999094,调整后的样本可决系数R-squared=0.998897,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
(3)模型的再修正
首先,对模型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由此回归得到的判定系数分别为:
以Y为被解释变量,R-squared=0.998722,以w为被解释变量,R-squared=0.998566,
以G1为被解释变量,R-squared=0.980454,以G3为被解释变量,R-squared=0.996838,
以G4为被解释变量,R-squared=0.988040,可见方程存在较大的多重共线性。
其次,对方程进行异常值的检验,同时计算|et|/SE,通过观察|et|/SE是否大于2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值,结果发现1984年和1988年出现了异常值,1 e1984|/SE=2.63287,|e1988|/SE=2.268855,两者均大于2。
1984年和1988年正好处于中国经济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波动。其中1984年的异常可能是由于当年全国各地投资和消费基金膨胀,经济过热,产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所致,1988年则可能是一方面出现了高通胀、高增长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刚开始实行财政大包干,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短期内起到了促进地方努力增产增收的作用,并进而推动了居民消费。
鉴于此,可以通过增加虚拟变量来改善模型,不但可以去掉异常值现象,也可能同时改善多重共线性问题。
因此,通过异常值检验,发现在1984年和1988年存在异常值,因此增加两个虚拟变量X1和X2来进一步修正模型,1表示有重大事件发生,0表示没有重大事件发生,
当t=1984时,X1=1,当t≠1984时,X1=0;
当t=1988时,X2=1,当t≠1984时,X2=0,
于是得到最终模型:
(4)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估计
得到回归方程:
样本决定系数R-squared=0.999626,调整后的样本可决系数R-squared=0.999507,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非常好。同时,方程也通过F检验、t检验、单位根检验、序列相关检验和异方差检验等。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第一、可支配收入(Y)和货币供应量(W)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力最大,弹性系数分别为0.81749和0.43345。
第二、从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角度看,影响力最大的是文教、科学、卫生支出(G3),它的弹性系数为-0.63084,t统计值高达-7.635907。弹性系数为负,显示该项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有挤出作用,且这种影响比较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政府在文教、科学、卫生上的支出相当于直接和间接地为民众在这方面的需求提供了公共产品,所以对居民的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替代作用。
第三、影响力其次的是经济建设支出(G1),弹性系数为0.11742,t统计值为2.540364,表明政府在经济建设上的投入对居民消费是有正效应的,经济建设支出可以有效地促进国民的消费水平。
第四、支农支出(G4),弹性系数为0.11611,t统计值为2.348170,它的弹性系数和t统计值在三项财政支出中都是最小的,说明它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低于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这是由于支农支出影响的毕竟以农村人口为主,故而就全国范围来讲影响力有限,但它的弹性系数为正,说明政府在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方面的投入对于提高全国居民消费水平是有正效应的。
第五、在构造模型过程中舍弃的社会保障支出(G2),它之前被舍弃就是因为在几个解释变量中t统计值最低,这说明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它对消费究竟是“挤出”还是“挤进”现在还很难说情。
因此,根据以上分析,对于当下的中国,我认为扩大内需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面临一定程度的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和税制改革使得出口和相关产业、就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就是内需扩大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目前很有必要提升国内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在这方面,财政政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是,同时必须考虑到不同类型和不同项目的财政支出带来的方向相反、强弱不同的效应,如果只看重总量支出,而不加以合理安排,那么很有可能会因为“挤出”和“挤进”的相互抵消而发挥不了财政应有的作用。
具体来看:第一、政府应该继续扩大经济建设支出和增加对“三农”的扶持,并将在文教、卫生上的支出范围确定在现代经济学所认为的政府公共服务的最适宜范围——提供公共产品上,其他更适合市场的就交给市场。第二、政府应该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尽管实证的效果现在还不清楚,但理论上社会福利和救济能力的改善应该可以降低人们为了应急而投入的储蓄,促使他们将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现在中国的社保体系还比较薄弱,只能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但一个日益完善的社保体系是可以在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上发挥更大影响的。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宏利.中国政府支出调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6,(10).
[3]李广众.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替代还是互补[J].世界经济,2005,(5).
[4]胡书东.中国财政支出和民间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2,(6).
[5]李永友,丛树海.居民消费与中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居民最优消费决策行为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6,(5).
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 篇7
居民消费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严重落后于城镇居民消费,成为影响内需增长的重要“瓶颈”,亟需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虽然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的关系一直是倍受学术界关注的话题,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侧重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文献相对较少。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其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含义,如果财政支农支出能有效促进农民居民消费,则既在微观层面提高了农民福祉,又在宏观层面夯实了国民经济基础,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理论上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有两种:一种是“挤出效应”,即政府支出增加会抢占居民消费的资源,从而抑制居民消费的增加;另一种是“挤入效应”,即政府支出增加也会导致居民消费的增加,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对于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最终影响性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分别是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存在“挤出效应”还是“挤入效应”的争议,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缺乏针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关文献,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不过不同学者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主要角度包括结构分析、长短期效应以及区域差异对比等。总的来说国内学术界对于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间的关系意见并不统一,而且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江苏省财政支农政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全省财政支农投入持续增加,对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与带动作用。现阶段侧重财政支农省级视角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江苏既是经济发达省份又是农业大省,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具有明显的梯度特征相似,因此对江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理论上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会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但不同性质的项目支出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挤出或挤入效应的判断需要进行准确的计量分析。国内学术界由于数据口径限制,缺乏关于2007年财政改革之后财政支农政策最新变化的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江苏省财政部门获取了江苏省财政支农2007~2012年相关原始样本数据,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为政府改进财政支农政策、提高支农资金效率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二、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现状分析
江苏省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是其他省市学习的重要标杆和榜样。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消费水平一直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全省财政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如表1中所示,江苏省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自2007年以来都是在持续增加,这说明在政府财政的重视之下江苏省农村居民的生活福利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6561元增加到2012年的12202元,共增加5641元,年均增长率达1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07年的4792元增加到2012年的8655元,共增加3863元,年均增长率也达16%。虽然江苏省农民收入与消费的增长都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目前仍存在财政支农政策支持力度相对不足的问题。以2012年为例,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占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比重仍然稍低,分别仅为21%和30%。因此,虽然江苏省财政支农投入近年来已经获得了成倍的增长,但还是无法满足农村实际需要,随着未来财政支农支出长效稳定增长机制的最终形成,江苏省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也将迈上新的台阶。
三、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处理
根据消费理论的相关解释,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因此农村居民消费同样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另外消费是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居民消费不仅受当前收入影响,而且还受过去的消费影响,尤其是“高峰时期”消费,这是消费习惯作用的后果,可称之为“消费不可逆或消费棘轮效应”,所以模型中还应引入农村居民消费的前期水平。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性质的支农项目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但2007年财政改革之后财政支农数据口径发生很大变化,前后数据不具备可比性和连续性。
与国内传统研究不同,本文从江苏省财政部门获取了2007~2012年13个省辖市财政支农各项原始数据,根据资金用途和研究需要划分为农业发展支出GN、基础建设支出GJ、社会建设支出GS三大类。财政农业支出可以提高收入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有直接的影响;基础建设提供了消费的基本条件,长期促进作用会比较明显;社会建设可以节省生活开支,相当于间接拉动了消费。在借鉴普遍采用的布朗—杰克逊模型(C.V.Brown&P.M.Jackson,1954),以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建立如下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
式(1)中,C表示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消费支出;Cit-1表示消费的前期水平;PI表示农村居民的人均年纯收入;GN、GJ、GS分别是按农村人口进行人均化处理的三类支农项目支出。μ为不可观察的具有时间不变性的个体异质项,ν是随机误差项,α、β、γ分别表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系数。除财政支农外的其余数据都来自于2008~2013年《江苏统计年鉴》,所有变量都以元计量,采用当年价格表示的名义值作为分析基础。
(二)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本文研究的时间区间为2007~2012年,横截面为江苏省13个省辖市,根据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原理,为了确定面板数据模型形式首先进行F统计量检验,以判断采用混合回归模型还是个体效应模型。利用STATA11.0软件计算得到:
F(12,47)=12.19 Prob>F=0.0000
查F分布表得到5%显著水平下临界值为2.03,所以拒绝原假设,建立个体效应模型比混合回归模型合理。在此基础上通过HAUSMAN检验以确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得到卡方统计量值为14.73,接受原假设的概率为0.0116,因此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应当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及相应的估计方法。最终采用离差变换最小二乘估计法(within OLS),得出如表2所示估计结果:
模型中,整个方程的拟合度比较好,R2=0.9869,F(5,47)=708.63,Prob>F=0.0000。
表2的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PI和农村居民前期消费水平C-1都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而且两者弹性系数的大小也排名靠前,明显大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另外农村居民前期消费水平C-1的影响效应要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PI,这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同样存在“消费棘轮效应”,前期消费比当期收入作用效果更明显。模型中常数项也比较显著,这反映了江苏省农村居民的初始固定消费水平。
财政支农支出的作用效果相对逊色,总的来说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与带动作用,但不同性质的支农项目影响效应存在很大区别。三类支农支出根据系数大小和显著性依次排序为农业发展支出GN>社会建设支出GS>基础建设支出GJ,这与三类支出不同的作用机理有很大关系。农业发展支出GN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来自于农业渠道的收入水平,收入提高了消费自然也会随之增长,模型结果也表明GN的确有非常直接的正向影响,不过由于现阶段农业收入仍然相对较低,GN投入力度未来有待加强。社会建设支出GS主要用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既节省了农民的生活开支,也可免除后顾之忧,模型结果表明GS的作用效果仅次于GN,其影响效应未来提升的潜力很大。基础建设支出GJ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该支出长期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提供消费的基础条件,但短期反而没有明显影响,模型结果也表明GJ产生了一些负向作用,不过经济初期必须进行大规模基础建设,这也是目前制约江苏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综合判断,三类支出的作用效果各有侧重,农业发展支出GN和社会建设支出GS可以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消费,而基础建设支出GJ更侧重于长期的影响。
四、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上文实证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总体上有挤入作用,但不同性质的支农项目挤入效果不同。虽然财政支农支出是农村居民消费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但江苏省财政支农政策目前仍存在很大改进与优化的余地,无论从农村消费的发展需求还是从“三农”问题的现状来看,未来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政策绩效,应遵循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继续加大支农资金投入,加快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的稳定增长机制。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是国家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重要体现,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发展农村消费的基础。江苏省应从提高财政支农份额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出发,依据《农业法》的要求强化制度性约束,将支农资金与地方财力挂钩,建立财政支农支出的长效稳定增长机制。
第二,合理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科学确定财政支农的重点项目。财政支农政策为了获得最大效益,必须整合支农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结合江苏实际情况,财政支农支出应在保持总体平衡的前提下,适当维持农村基础建设现有投入规模,同时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建设等领域,以获得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
第三,完善支农绩效管理体系,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支农资金毕竟有限,使用效率如果得到提高,有助于更加充分地拉动农村内需。目前江苏省对于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未来必须高度重视支农绩效问题。要切实强化监督机制,严格规范分配流程,做到奖惩分明、权责清晰,确保支农资金运行机制的科学有序。
摘要:财政支农支出作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手段,目前存在着挤入效应与挤出效应的争论。文章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现状的基础上,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有正向影响,但不同性质的支农项目挤入效果不同,最后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支农支出,农村居民消费,江苏,面板数据
参考文献
[1]韩林.财政农业支出促进我国农村消费增长分析[J].消费经济,2009,(06):56-59.
[2]朱建军,常向阳.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面板模型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9,(02):38-44.
[3]李普亮.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村居民消费:理论与实证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05):55-63.
[4]苑德宇,张静静,韩俊霞.居民消费、财政支出与区域效应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J].统计研究,2010,(02):44-50.
[5]杨世柳,温涛.我国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1,(01):31-36.
政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篇8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消费、转移性支出和政府投资三个部分。政府消费和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都有直接影响, 特别是与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消费和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尤为明显。国际经验表明, 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加, 不仅可以部分替代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 间接增加居民收入, 而且还会减少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 进而增加其他消费。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和机构研究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结论差别很大, 但都认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是促进的。因此, 政府支出结构调整对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水平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政府支出结构变动特点
上世纪80年代以后,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我国政府支出 (即政府财政支出) 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 支出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建设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27.67%下降到2006年的10.86%, 政策性补贴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13.06%下降到2006年的3.43%。二是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农支出比重先降后稳。2001年以前, 这两项支出比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此后保持稳定。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比重基本在4-5%之间, 支农支出比重基本在5-6%之间。三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波动较大。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15.8%上升到1994年的22.07%, 此后总体上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2005年下降到17.99%。2006年以后, 随着国家较大规模增加对教育、卫生的投入, 这一比重又呈上升的趋势。四是行政管理支出总体上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6.52%上升到2006年的13.95%。
数据来源:《中国财政年鉴》相关年份。注:2007年财政支出口径有较大变化,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是将各项支出汇总, 其它支出项目没有调整。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变化也较大。其中, 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上世纪80年代有较大提高, 但在1996年以后连续4年下降, 到2000年以后基本在13-14%之间徘徊。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始终稳定在5%左右。社会保障支出从1985年的1.55%上升到2002年的11.95%, 此后一直在10-11%之间波动。总体来看, 尽管2002年以后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有较快增长, 但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2007年, 我国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只有2 9.2%, 和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GDP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 分别低13.5和24.8个百分点。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居民的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食品消费比重 (恩格尔系数) 从1985年的52.2%下降到2007年的36.3%, 衣着消费比重从14.6%下降到10.4%。二是耐用品消费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后稳中有降。上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比重有大幅提高, 进入90年代以后稳中有降, 比重从1990年的10.1%下降到2007年的6.0%。三是居民用于住、行、通信的消费比重持续上升。居住支出占消费的比重从1985年的4.79%上升到2007年的9.83%, 交通通信支出比重从2.1%上升到13.6%。四是居民用于医疗、教育等提升人力资本的支出比重有较快上升。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2.5%上升到2007年的7.0%,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等支出比重从8.2%上升到13.3%。
(二)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与城镇居民类似, 但总体滞后于城市居民。一是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但降幅要小于城市居民, 而且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比城市居民高出6.8个百分点。二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比重都有较大上升, 但总体上仍低于城市居民。三是居住消费支出比重与城市居民变动相反。居住支出占消费的比重从1985年的18.23%下降到2005年的14.5%, 2007年又回升到17.80%。
总的来看,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增长要快于整个消费增长, 其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另据对美国、英国、新加坡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析[1], 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 居民文化娱乐教育支出比重平均为7.5%, 而且教育支出比重很低;医疗保健支出比重平均为5%。因此, 从横向比较来看, 我国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比重也明显偏高。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
政府支出结构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有较快增长, 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但这些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 还显著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并已对居民收入和消费产生较大影响。
(一)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使得居民承担的比重上升, 突出表现为学杂费比重显著提高, 导致居民的教育消费支出比重不断提高。1992-2005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重从84%下降到61.3%, 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比从62.1%下降到55.4%;学费和杂费所占比重从5.1%上升到18.4%。2003年以后, 随着社会教育经费的增加, 以及国家相关教育改革措施的出台, 学杂费比重终止了持续上升的趋势, 稳定在18%左右。2006年以后, 国家财政性经费比重有较大提高, 学杂费比重则大幅下降。与此相对应, 居民教育支出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在2002年后也呈稳中趋降的态势, 这说明国家的教育支出与居民教育消费支出之间存在较大的替代效应。
(二) 政府预算内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大幅下降, 使得个人的卫生支出比重上升, 居民医疗卫生消费支出比重提高。1985-2001年, 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38.6%下降到的15.9%, 社会卫生支出比重也呈下降趋势, 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28.5%上升到60%。2002年以后, 随着政府和社会对卫生支出的增长, 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也由升转降。与此相对应, 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居民消费的比重在2002年后趋于稳定, 并在2006年开始下降。这说明国家的卫生支出与居民医疗卫生消费支出之间也存在较大的替代效应。
(三) 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力度不够, 使得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 进而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降低。1990-2007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3.9%。同时期, 居民社会保障等支出年均增长36%, 远远高于居民各项收入来源增速, 对可支配收入的负面贡献也从0.4%上升到8.1%。这使得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总收入增速。这些特点在2000年以后表现得更加突出。
(四) 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实际上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和较大的是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其中, 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经营性收入则使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缩小。1990-2007年, 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大, 超过80%;其次为转移性收入, 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超过了30%。由于转移性收入的主体是离退休金、价格补贴、社会福利救济等财政性资金的转移支付 (占60-70%) , 因此这种转移性支付实际上加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主要是对农村居民的补助不够。
(五) 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不够, 还导致居民的消费倾向下降。政府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 为居民提供较为广泛的社会安全网, 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居民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进而减轻居民防范性储蓄动机, 明显增加居民的消费倾向。但1990-2007年的数据分析表明,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与农村居民医疗教育消费支出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66, 城市居民消费倾向与城市居民医疗教育消费支出比重的相关系数为-0.73。这说明政府对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不够, 是我国居民储蓄连年增长、消费倾向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注:根据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各地区教育经费情况 (2006年) ”计算, 2007年数据尚未公布。
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 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资不足, 导致居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比重不断上升, 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 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并降低居民消费倾向。因此, 今后应进一步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中长期作用。
(一) 大幅度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当前, 我国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比重要比人均GDP6000美元国家的平均水平低近25个百分点。如果我国在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 这三项公共服务支出比重要达到当前的国际平均水平, 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人民币汇率水平, 按不变价计算, 这三项支出比重每年应提高至少3个百分点。如果再考虑人民币升值、现价等因素, 三项支出比重提高的速度应更快。
(二)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目标,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表明, 我国各地区政府支出的标准差和居民消费的标准差高度相关, 各地区政府支出差异的扩大加剧了各地区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因此, 应加快确立并实施最低公共服务支出标准, 增加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投入, 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同时, 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制化建设, 尽快建立起以一般转移支付为主, 专项转移支付为辅的模式。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统计年鉴2007》和《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
(三) 适当增加政府货币转移支付, 并且更多地向农村和低收入群体倾斜。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降低农民的收入风险;继续扩大和完善对农业的生产“直补”, 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尽快转变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对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社保支出给予适当补助, 减轻其缴费压力。
(四)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 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 抓紧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包括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促进就业支持机制, 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机制,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机制等。
(五) 创新准公共产品的融资方式, 节省政府相关投资。一些准公共产品和服务, 如基础设施, 应尽可能吸收民营资本投入, 减少政府支出, 以便将这方面的资金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支出。
参考文献
财政支出的居民消费 篇9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三大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不论是从消费水平或者是消费结构都受到巨大的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由以往的对生活基本消费方面转向了新型消费领域。所以,本文主要借助2008年~2013年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和三大产业发展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用EViews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分析。
2模型识别的检验
2.1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表1结果分析表明,从上面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而且F值较大,表明方程从整体上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常数项C、X2、X3的系数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184的临界值,通过了t检验,说明解释变量X2、X3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显著。从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第一产业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生活影响作用已经逐渐下降,影响不大。
2.2 F检验
F=17.589231大于F(30,153),通过了F检验(见表2)。
2.3 Hausman检验判断应该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还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比较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因此相应的p值小于0.05,为小概率事件,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所以结论是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见表3)。
3统计意义检验
4如何确定模型
从表4检验结果看X1没有通过t检验,说明第一产业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
而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城镇居民的消费与农业等产业的产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也与当前的中国国情相符。
5我国三大产业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
由以上回归数据以及相关检验,我们得出了各个变量与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变动关系。从经济意义方面可作出如下解释: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是最显著的,而第一产业(农业)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是最不显著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介于两者之间。选择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是最合适的。
这一结果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在我国已经发展到相当程度了,其作用已更多的体现为基础作用。另外,虽然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但是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对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不可忽视是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而忽视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深化发展小康社会是没有好处的。
6政策建议
众所周知,第三产业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是势不可挡的,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也是日益增强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制约着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也亟待解决,虽然有历史的原因,制度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三点建议。
(1)加强政策支持。首先,以市场为导向,在政策上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第三产业。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上对旅游服务、教育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增长很快,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对于有关部门应该制定优惠鼓励政策,在税收、资金、用地等多方面予以支持。还要加强管理,制定统一标准,规范经营者行为。
(2)优化结构,做强产业。第三产业是一个混合产业群,它所包含的行业有其不同的特点,因而在发展中我们应区别对待,具体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科学的确定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发展重点,从而选择优势的行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3)要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同时继续坚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以第二、三产业同步起飞为契机,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努力实现三大产业转移的依次推进。使第三产业比重随着总体经济发展而“水涨船高”。
(4)要重视国际服务贸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第三产业的对外贸易主要就是国际服务贸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除了扩大涉外旅游、远洋运输服务、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承包工程等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外,还要努力发展国际租赁服务、咨询服务以及综合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项目,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对外发展。
摘要:通过查找我国三大产业每年各自产值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等数据,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最终得出我国三大产业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建议。本文主要是查找我国2008年2013年6年中三大产业每年各自产值与31个省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等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借助EView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三大产业对城镇居民的影响为第二产业的作用最显著,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笔者据此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计量模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参考文献
[1]李建德.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是结构调整的关键[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