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财政支出

2024-09-15

生产性财政支出(共7篇)

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1

税收是对部分社会产品的强制性分配, 在实现其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职能过程中, 对所有经济行为主体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经济增长理论也表明税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有两个互相制约的方面:一方面它影响国家集中财力的多少, 从而影响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它影响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消费和投资等行为, 进而对整个经济实体产生影响。关于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如果只考虑税收而不考虑财政支出时, 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倾向于认为税收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 从财税一体化的角度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经济增长理论中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 税收在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伴随着从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关于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在不断的演进。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稳态的经济增长是由外生的人口和技术进步因素所决定的, 财政政策只是在趋于稳定的路径上暂时影响增长率。税收政策的改变, 例如企业所得税的降低会刺激投资, 使短期的经济增长加快。因此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税收、政府债务和政府支出政策对于决定产出水平是重要的, 而对于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不重要, 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包括税收在内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永久性的。Barro (1990) 将税收和财政支出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 我们在Barro的框架下分析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

假定一个代表性的家庭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c是人均消费, σ>0是替代弹性, ρ>0是时间折现因子。每个家庭—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是:

其中y和k分别是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每个工人的劳动时间是常数, 假设不存在劳动—闲暇替代。求解代表性家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根据其一阶条件可得消费的增长率为:

其中:是资本的边际产出。

下面把税率和政府支出引入到模型。设g为提供给每个家庭和生产者的公共服务的数量, 假定这些服务没有拥挤效应并且是生产性的, 将其作为一种私人投入。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生产函数Φ (k, g) 满足边际产出为正而且递减的条件, 。k是代表性生产者资本的数量, 它对应与人均总资本。假定g可以相应以人均政府支出来衡量, 政府支出用同期对产出征收的比例税来筹集资金, 在平衡预算下有:

其中:T是税收收入, τ为税率。我们将家庭数量标准化为1, g为财政总支出, T为税收总收入。在由 (4) 式可得

其中:, 是y关于g的弹性。私人的最优化行为导致使得满足 (3) 式的消费路径, 此时资本的边际产出不再是。在税率为τ时, 税后的资本的边际收益是:

将 (7) 代入 (3) 可得消费的增长率为:

(8) 式即为稳态的经济增长率。Barro (1990) 进一步给出在, 的条件下, 均衡的经济增长率γ关于g/y的偏导数为:

因此当g/k充分小使得>1时, 经济增长率γ关于g/y是增函数;当g/k充分大使得>1时, 经济增长率γ关于g/y是减函数。

上述的理论分析表明, 只考虑税收而不考虑财政支出时, 提高税负会降低资本的边际产出, 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如果同时考虑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则存在一个最优的宏观税负水平。当实际税负水平小于最优值时, 税负增加有利于扩大政府支出,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反之, 当税负水平超过最优值后, 再通过增税扩大政府支出, 将使经济增长率下降。这与拉弗曲线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二、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 人均经济增长主要与资本的投入有关, 再根据前述Barro的分析框架, 在考虑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 还应该考虑生产性财政支出的比例。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生产性财政支出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目前, 哪些财政支出项目属于生产性支出或非生产性支出, 财政学界尚无统一的意见。有些经济学家把国防和教育开支统统看作是政府消费, 因而属于非生产支出;Barro (1990) 等则把它们看作是生产性支出, 认为公共教育支出属于人力资本支出, 而国防支出有助于保护产权, 从而有增加投资提高边际资本产出的可能性;Devarajan, Swaroop and Zou (1996) 等人则先不做定性分析, 即搁置有关生产性支出范围划分的争论, 让计量结果来说明:凡是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政府支出就是生产性支出;在政府支出解决市场拥挤的生产函数中, 凡是能够解决市场拥挤的政府支出都可以看作是生产性支出。

本文参考赵志耘、吕冰洋 (2005) 采用较小口径界定生产性财政支出, 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和教育支出, 它们可以分别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物质资本投资和科学研究开发投资三个方面。本文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样本区间:1985年~2008年) :

式中:gpgdp表示实际人均GDP增长率, ifr为投资率 (投资占GDP的比例) , ty为宏观税率 (税收占GDP的比重) , gr为生产性的财政支出 (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和教育支出) 占GDP的比例。回归结果表明税负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 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 即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从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可知, 生产性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要大于税负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在考虑财政支出的情况下, 存在一个最优的宏观税负水平, 在达到最优水平之前, 税负增加, 有利于增加生产性的财政支出, 而当生产性的财政支出水平较低时, 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从而提高宏观税负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当宏观税负超过最优水平以后, 通过增加宏观税负而增加的生产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从而提高宏观税负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从表1可知, 近几年来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前面的分析表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全面影响取决于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 因此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 税收收入增加的同时, 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科学研究和教育支出, 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内在增长能力, 这样才能使增加的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伦俊.结构调整中的税收与经济增长[J].统计研究, 2005 (1) .

[2]吴鹏飞.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 2005 (7) .

[3]郑振儒.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 2006 (4) .

[4]BARRO, ROBERT.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1990:103-117.

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2

关键词: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多元线性回归,R软件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1、研究背景

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一直备受世界的瞩目,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国内生产总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经济学者们纷纷将目光对准这一话题,GDP的发展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成为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

由于影响GDP的因素十分广泛,本文不能全面给予说明。基于此,根据影响因素的大小,数据的可得性与可比性,本文只对一个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选取财政支出这一指标详细研究其内部各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初步地了解到财政支出将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新阶段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据选取

本文选用的数据均来自于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选取了2012年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GS)相关数据。其中地方财政支出数据又详细分化选取了13个不同方面,即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农业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工业交通部门事业费、流动部门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经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司支出、城市维护费。

选取各省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因变量Y,地方财政支出的具体13个方面作为自变量Xi,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思想探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即探究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与各项财政支出之间的具体影响关系。

二、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模型的初步建立

根据所选取的变量建立初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R软件进行分析:由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p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则认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全体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建立线性方程。

建立初步线性模型:

观察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中的概率值P值。观察可以发现其中只有X1、X8、X13三个自变量通过检验(p<0.05)。这说明得到的模型需要进行多方面分析调整,直到模型中的全部变量系数均通过检验为止。

2、模型的检验与优化

(1)剔除异常点。利用残差分析的方法验证假设e~N(0,σ2I)的合理性并且剔除异常点。通过观察标准化残差开方与拟合值的残差图找出存在的异常点。

对于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标准化残差,应该有95%的样本点落在[-2,2]的区间内。从图1中可以直观看出,所有的点均落在[-2,2]的区间内部,且不呈现任何趋势,证明了残差e~N(0,σ2I)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是合理的。同时判断出存在的异常点为第13,24组数据,应将这两组数据剔除掉。

(2)复共线性诊断。用剔除异常点后的数据重新建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检验的变量个数较比之前有所增加。这说明剔除异常点对模型的修正起到了作用,但仍存在较多的变量无法通过检验,这时需要判断回归自变量之间是否有近似线性关系存在,即存在复共线性。其中,度量复共线性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统计量为方阵X'X的条件数k。经计算该模型条件数k=583.2895,处于100燮k燮1000区间,说明该模型的回归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复共线性,需要修正模型,使k<100。

首先尝试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寻找到最优子集:X1、X2、X4、X8、X10、X11、X12、X13。然后利用逐步回归对最优子集进行回归建模:

进入模型的所有自变量系数都通过了t检验,但截距项仍没有通过检验,模型仍具有调整的空间。因为逐步回归并不能完全消除掉自变量之间的复共线性,计算得到k=166.4924,这说明仍存在中等程度的复共线性,需要更进一步调整。多次重复上述方式,直到条件数k<100,且所有自变量及截距项均通过检验。得到的最终模型为:

综上可以看出,该回归模型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利用2013年的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检验,对比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值,从而对模型的精度得到客观的评价。

三、模型的现实意义及应用

在最终的确定的模型中涉及到的自变量有X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X8(教育事业费)、X10(卫生经费)、X13(城市维护费)。模型定量反映出以上几类财政支出对于当地生产总值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教育经费和城市维护费的使用与生产总值成正比,其中教育经费的使用影响最为显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与卫生经费的使用与生产总值呈负相关关系。二者相比,卫生经费的使用影响较大。

结合实际与本文结论模型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企业挖潜改造资金与生产总值呈现负相关。说明政府在这方面的投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与不科学性,存在将资金投入回报率较低的项目当中的问题。为尽量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应在投资准备时期,对有投资期待的企业或者项目进行全方位,严格系统地排查,找出可以为拉动生产总值做出贡献的项目,从而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企业。

第二,模型显示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很大的比例。也就是说,在目前我国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下,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由此可见,当前我们必须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视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性经费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数额。

第三,城市维护费的支出对于生产总值的正相关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公共设施的完善与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既保障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为日常的工作与生活都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又为社会经济稳健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四,卫生经费的投入与生产总值为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了政府在社会卫生体系的建设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我国的卫生体系现状亟待改善。

总的来说,随着财政支出的逐年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其原因是财政支出拉动了内需,带动了GDP的增长。客观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相较于发达国家依然比较低下,需要政府财政支出的地方还有很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要求我国财政支出必须做出合理的优化结构调整。在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度的财政支出规模,持续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这种外在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并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保持适度的政府支出并且优化支出结构,才能促进内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松桂:《线性统计模型》线性回归与方差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社,1999.

[2]章彰、李赐平、彭梅: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1992年~2007年间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6).

[3]郭芳、冷洛: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23).

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3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绝对规模,相对规模

一、概念界定

财政教育支出, 是指国家按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使用用途将部分财政收入划拨教育事业的财政管理活动。在众多教育经费来源中, 财政教育支出是其中的一种。我国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经费、学费及其他教育经费。

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财政教育支出的计算口径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与国家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支出, 国家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支出又包括四部分: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支出, 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支出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当前我国财政体制存在很多问题, 财政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 国家也正努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体制。虽然国家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的征收也是政府行为, 具有政府支出的性质, 但并不属于规范意义上的财政支出, 所以文章所涉及的财政教育支出仅仅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

由于各国的教育体系不同, 并且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各国教育支出统计口径与分类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教育支出结构的分类及其比较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但从总体上和趋势上进行观察,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析对象, 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按财政教育支出在地区间的分配与划拨, 在区域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支出, 城乡地区的教育支出。

2.按财政教育支出在不同等级教育的分配划分, 在层级结构上可以划分为初等教育支出、中等教育支出、职业教育支出和高等教育支出。

3.按财政教育支出的用途划分, 在使用结构上可以分为教育基建费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教育基建费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学校房屋建设以及危房改造等方面的费用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是指财政教育经常性费用支出, 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用于教职工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性开支及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公用经费支出是指教学机构、科研及办公费用及购置教学仪器、实验设备、文化用品和图书资料等方面支出的经费。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一) 区域差距:东部、中部、西部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政策与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 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各地区的财力状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同时以地方为主的财政教育支出体制与不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最终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均衡, 东部投入最多, 中部次之, 西部教育投入最少。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发展经济的需要, 经济发展缓慢又导致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减少, 形成恶性循环, 这将极大威胁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二) 城乡差异:农村和城市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障碍, 同时我国现行僵化的财政体制也成为加大教育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基础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 城乡教育经费的差异长期存在。因此必须改善财政教育支出的城乡差异, 努力发展农村教育, 强化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及扶持力度, 缩小教育经费差距,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 层级教育之间的支出分配比例不合理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全面推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所以我国初、中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支出比重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是上升的。从表1来看, 从2006年到2009年间, 高等教育的支出逐渐减少, 中等职业教育支出有明显增幅, 初等和中等教育支出也在波动中有所上升, 但在2010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层级结构中, 初等教育占35.57%, 高等教育所占比重为22.71%, 比2009年增长了将近4%, 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偏低, 只有7.42%。

从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状况来看,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 初、中等教育相对萎缩,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加强基础教育应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 政府教育支出应向初等教育更多的倾斜。

数据来源:2008-2011年中国数据统计年鉴及整理计算。

(四) 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存在问题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不够合理, 公用经费支出比重过低, 人员经费支出比重太大, 挤占了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图书, 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公用经费支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教育资源在管理体制上不严格, 存在使用过程中的漏洞和浪费, 使得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

(五) 财政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亟需改革

我国的财政教育体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构成, “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特征比较明显, 基础教育投入以地方为主尤其是义务教育以乡 (镇) 为主, 中央和省级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形式进行补助, 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 以省为主。这样的财政教育体制造成地方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不合理, 导致了地区、城乡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出现基础教育支出水平的巨大差异。根据2008-2012年中国数据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关数据计算, 2006年, 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为692.15亿元, 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百分比为10.9%,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为5656.22亿元, 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百分比为89.1%, 到2009年, 中央支出1191.77亿元, 占9.7%, 地方支出11039.32亿元, 占90.3%, 再到2010年, 中央支出1492.09亿元, 占10.17%, 地方支出13177.97亿元, 占89.83%。一方面, 中央和地方在财政教育支出的总量规模是逐年递增的, 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关;另一方面, 在2006年到2009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比例不断下降, 而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比例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这与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教育提供上居于主导地位有很大的关系。但在2010年这一现象有所改变, 主要是因为政府意识到现行财政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改革财政教育体制, 加大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

三、对策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上看出, 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存在失衡问题, 财政教育支出的区域、城乡、层级、内部使用结构急需调整, 财政教育体制亟需改革, 要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增强教育公平性。

(一) 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向中西部偏远地区倾斜

国家应当努力改善中西部和农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 可以通过健全学生各项教育贷款与补助制度、奖学金制度、减免学费制度、完善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的倾斜力度, 要更多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 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发展, 改变其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二) 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应在增加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基础上, 增加对初等教育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 加大对初、中等以及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提高初、中等教育的质量, 同时更多地鼓励社会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 稳定和保持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水平。

(三) 努力优化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

要控制保持教育事业费支出中的人员经费支出, 不断增加对基建费的投入力度, 改善办学条件, 增加教学设备、图书等公用经费开支, 使有限的教育经费用于教育事业自身的发展。

(四) 深化财政教育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的比例, 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教育责任分工, 形成各级政府对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分担机制。建立规范的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一是要建立横向省际之间及县域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 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供给能力的均衡;二是加大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重点解决因乡镇财政困难导致的农村义务教育财力保障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郝菲.财政教育支出问题与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赫娜.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失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刘文平.优化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4]王敏.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经济经纬, 2007, (6) .

[5]陶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4) .

[6]韩爽, 韩继深.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分析[J].经济师, 2010, (5) .

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4

根据财政分权理论, 地方政府对当地情况更具信息优势, [1]实行分权有助于地方政府更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 改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 [2]更加准确地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3]但同时, 财政分权带来的税收竞争也使地方政府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本而采取有利于资本所有者的财政行为, 导致公共支出结构出现扭曲。[4]所以, 财政分权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效率, 取决于地方政府信息优势的正面效应与政府间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之间的比较, 在很大程度上是个实证问题。

但是, 相对于诸多的理论文献, 关于财政分权对公共支出结构影响的经验研究仍然缺乏, 大多是关注于分权对某一类公共支出的影响, 而且并未获得一致结论。Zhuravskaya (2000) 认为, 分权之后的财政激励, 带来了俄罗斯地方政府教育、卫生等公共投入的增加;[5]Faguet (2004) 针对玻利维亚的研究发现, 分权增加了政府对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提供;[6]而乔宝云等人 (2005) 的研究表明, 分权没有带来教育服务的提升;[7]傅勇等 (2007) 发现, 中国的财政分权导致了文化教育类公共支出不足。[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的弱质性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客观上要求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以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 增强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9]这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收入不高、私人农业投资有限的发展中国家, 尤为重要:它不仅构成农业投入的主要来源, 而且对一些农村公共投资项目来说, 甚至是唯一的来源。由此, 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是, 中国的财政分权和政府竞争在地方政府农业支出实践中得到了怎样的体现?对此进行研究, 一方面, 可以丰富相关研究文献;另一方面, 可以加深对财政农业支出的认识。

本文以地方政府农业支出为研究对象, 基于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的相关理论模型, 利用1995-200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 对省级政府农业支出比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 政府的财政分权度、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度、经济发展水平、中央政策导向等都会显著地影响农业支出比重。需要指明的是, 目前中国的财政分权水平对财政农业支出有积极的正效应, 而政府竞争的负效应则在中部地区被发现。

二、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许多研究认为, 中国目前的财政分权和政治集权一起“做对了”对地方政府的激励, 可以充分调动其发展本地经济的积极性, 但同时为发展经济而开展的“标尺竞争”也可能影响到地方公共支出结构。[10]具体到财政农业支出, 至少存在三种促使地方政府在其财政开支中偏向非农部门的激励。首先, 以GDP增长为核心的相对政绩考核, 促使地方政府之间展开标尺竞争, 由于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 势必会促使地方政府偏向非农部门;其次, 从地方税收最大化角度来看, 也会促使地方政府支出偏向非农部门, 因为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税费的减免, 地方税收更多地来自非农部门;最后,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企改革后, 地方预算外收入主要来自经营城市带来的土地增值收入和收费收入, 这也会促使地方政府实施非农偏向的财政支出政策。

但是, 另一方面, 由于人多地少的禀赋特征, 粮食安全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 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极端重要性, 使得支持农业生产一直是中央对地方官员以GDP增长为核心的相对政绩考核之外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而且, 支持农业生产和GDP快速增长之间也并非完全矛盾, 只是地方政府在短期内关注程度强弱的问题。所以, 财政分权在增大地方政府财政空间的同时, 也可能会带来农业支出状况的改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财政分权对农业支出的影响并不确定。为了验证分权和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到底如何, 我们将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对此进行实证检验。

1.实证模型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 我们将建立并估计如下模型:

agexi, t=β11+β12fdi, t+β13compei, t+β14fd·compei, t+β15xi, t+εi, t

模型中, 下标i和t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第t年的观测值。被解释变量agexi, t是第i省第t年的省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占省预算内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我们关心的主要解释变量包括财政分权度 (fd) 、政府竞争度 (compe) 。关于财政分权指标的选取, 总结已有文献[11][12][13]和本文的研究目的, 采用省预算内人均支出占中央预算内人均支出的比重作为衡量财政分权度的指标。地方政府开展标尺竞争的重要策略就是为地方经济“招商引资”, 尤其是竞相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4]相对于农业方面的投入来说, “经营城市”更可能在短期取得引资效果。所以为了能更多更好地吸引FDI, 各地政府就会努力进行城市偏向的投入, 从而产生对公共支出结构的非农化扭曲。因此, 本文以地方政府人均实际利用的FDI数量作为代理变量, 来表示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程度。另外, 竞争和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结构可能存在相互影响, 为了捕捉这种机制, 模型中引进了分权和竞争度的交互项 (fd-compe) 。

x是一组控制变量和其他解释变量。我们引入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的城市化水平 (urban) 作为控制变量之一, 预计有负向的影响。譬如北京、上海等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 其农业支出比重要低于那些城市化水平低的省份。根据政府不同支出项目之间具有竞争性的逻辑, 如果地方政府“吃皇粮”的人越多, 那末, 政府支出会被更多的行政事业费挤占。为了考察政府规模对于支出结构的影响, 我们参考吕炜等 (2009) [15]的方法, 采取人员规模指标来衡量政府规模。预计一个地区的农业受灾率将会对地方政府的农业支出有正效应, 但是由于预算内支出是年初就确定的, 所以其影响效应并不确定。

按照一般规律, 随着经济发展, 财政中农业支出的比重也将随之日趋缩小, 为此, 采用各省的人均GDP来表示该省的经济水平, 并加入了其平方项以表示可能的非线性变化。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用各地区GDP总量除以当年的人口总数。该指标以1978年的价格指数进行了平减, 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最后, 政策的影响。从2004年开始, 中央政府连续下发涉农一号文件, 表现了中央政府对农业的严重关注。而这势必会影响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数量, 为此添加了dumm04年度哑变量, 试图利用这个虚拟变量来表征宏观政策的变化和中央政府关注点转移的影响。

2.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出版物, 均是省级年度数据。样本包括1995年到2006年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观测值。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 1997年重庆从四川分离, 成立直辖市后对重庆和四川两地区的各项指标影响较大, 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定性, 我们将重庆和四川剔出, 并未将重庆的数据合并到四川省中。另外, 由于西藏数据缺失比较严重, 将其剔除在样本之外。[16]而预算内支出则主要负责诸如支农、教育等基本的公共品提供。[17]

人均GDP对于农业支出比重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其原因主要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农业GDP占GDP比重日益下降, 那些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 其财政农业支出自然也就相对低, 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城市化水平的负效应在5%水平上显著: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小, 从而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也随之降低。政府规模的影响虽然是负的, 但是并不显著, 这可能是由于农业支出已经接近到最低投入的限度, 从而具有一定的刚性, 不容易被继续挤占带来的。可以看出, 受灾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虽然方向为正的。这说明, 事前确定的财政预算不能先验地对随机发生的自然灾害做出及时的反应, 这和平新乔等 (2006) [17]的研究是一致的。中央政策对于农业支出有显著的正效应。2004年, 中央政府“一号文件”重新开始关注“三农”, 使得这一年的农业支出显著增加。

分地区来看, 财政分权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财政农业支出比重依然存在正效应 (均在1%水平显著) , 在中部地区的回归系数为负, 但并不显著。与此形成对照, 政府竞争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效应仍不显著异于0, 但是在中部地区则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有显著的负效应 (1%水平显著) 。对此的可能解释是, 东部地区尽管吸引的FDI最多, 并且也事实上为招商引资展开过激烈的竞争, 但是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地方财政有了更大的空间来支持农业发展, 而在西部地区, 一方面是因为地区竞争度偏低, 分权因为区域竞争而产生的负面作用较小, 另一方面则可能由于西部地区经济水平与东部差距过大, 从而放弃竞争导致的。而政府间竞争在中部地区的负效应, 原因可能在于中部地区既没有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从而具有较大的财政支出空间, 也没有象西部那样明显的经济发展劣势而放弃竞争, 从而在积极地参与主要是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引资竞争中带来了地方财政支出的非农化扭曲。

人均GDP对农业支出的负效应在东、中、西三个地区均存在。而城市化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效应存在着差异:在东部地区显著为负, 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显著的正向影响, 这说明, 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下降的同时, 预算内的农业支出并没有随之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更多的是农业省份造成的。另外, 在2004年, 由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开始关注“三农”问题而带来的该年农业支出比重的显著上升, 主要发生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这也是中央政策导向的结果。

四、主要结论

本文利用1995~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 分析了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看来,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的预算内农业支出有显著的正效应, 这可能是由于中央政府对稳定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从而将之列为地方政府最重要考核指标之一而带来的结果。而政府竞争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比重的影响并不显著, 这可能是由于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更多地是通过预算外收入进行的缘故。

但是分地区来看, 财政分权的正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和西部地区, 在中部地区的作用不明显。与此形成对照, 政府竞争在东部和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明显, 在中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和分析教育经费地区差异的研究中所谓的“中部塌陷”现象[19]

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5

一、湖南省绩效评价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2004年以来,湖南省财政厅注重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积极探索,不断进取,把绩效评价作为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予以深化和发展,绩效评价在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一是编印了《绩效评价文件汇编》,对财政部相关司局2002年以来出台的有关绩效评价方面的政策文件进行归类和整理,为推动全省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指导。二是适时制定并修改绩效评价管理办法。2005年制定《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对试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印发《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对绩效评价的管理与组织实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明确规范。各市州财政部门也陆续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其中株洲市还编印了《绩效自我评价工作流程》、《财政支出项目自评报告编写提纲》、《株洲市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评比细则》等配套制度。

2. 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

近几年,先后到省内外开展多次专题调研活动。2007年,到武汉、上海等地参加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讨会,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形成了《绩效评价:财政管理的重大变革》调研报告。2009年,到广东等省学习,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形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报告,基本搭建起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2010年,到浙江、江苏学习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强湖南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报告,为推进本省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与此同时,我们还选择部分省直单位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专项检查,对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各市州也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究,发表了相关的调研文章,如株洲发表了《从项目绩效评价入手》、娄底发表了《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缓解县乡政府困难》、衡阳撰写了《关于财政绩效评价的若干思考》等。

3. 开展项目自评和重点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效益

一是建立绩效评价自评体系,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按照《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要求,印发各年度《关于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编制“省直部门预算单位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表(范本)”,选取部分支出项目作为各年度的财政支出自评项目,并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二是在自评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对部分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如2005年的“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6年的“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007年的“职业教育财政支出项目”,2008年的“省属老水库库区特困移民无房户建房补助资金”,2009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2010年的“全省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等项目。财政支出重点评价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下联动,增强了对重要民生工程的考评力度,起到了较好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4. 开展组织培训,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绩效评价队伍,省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多次业务系统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聘请财政部和高校专家,对财政系统绩效评价相关人员进行分批、分期的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二是利用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和调研等机会,促进省级和各市州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推介成功经验,宣传先进做法,做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通过以上努力,初步探索了适合省实际的绩效评价模式,形成了较为规范有序的评价方式、程序,建立了具有一般指导性意义的指标体系。同时,通过绩效评价,资金使用部门和项目单位的资金绩效观念得到了强化,人们对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二、目前绩效评价面临的困境

虽然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行和推广绩效评价的难度仍然很大。究其原因,除绩效评价本身的复杂性外,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1. 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更新难

单位普遍存在重资金分配、轻绩效管理的思维惯性。有的部门领导对绩效评价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就行,对使用效果和绩效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则将绩效评价等同于审计或财政监督,认为既然有审计、有财政监督,就没有必要再搞绩效评价。思想观念落后成为制约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因素和难点。

2. 缺乏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就财政部门而言,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评价指标设置不完善,绩效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不足。对各单位而言,没有形成绩效观念,就难以事先主动地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进行绩效监控,更无绩效标准。而科学的指标体系、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准绳,没有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就很难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论,评价工作也就难以为继,持续性不强。

3. 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保障

我国的绩效评价较长时期以来处于自发状态,工作的启动和开展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特别是财政部门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由于没有可遵循的统一的法律依据,使绩效评价失去了强制性的保障,较难得到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也很难保障必要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绩效评价的广度、力度、深度受到严重影响。

4. 缺乏严格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由于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应用评价结果的相关制度或机制没有建立,导致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难以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在评价结果应用困难。评价结果难以真正运用到绩效目标设定、预算资金安排上来,从而影响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今后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思考

绩效评价是一项理论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推广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由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1. 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观念和绩效意识

加快绩效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进程,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力度。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绩效评价工作中很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开展理论研究。同时,要对绩效评价的意义、重要性和所取得的成效等内容进行广泛、深入和持久的宣传,增强绩效评价的影响力,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只管争钱用钱分钱而较少考虑资金使用效益的思维定势,在全社会树立绩效观念和绩效意识,为绩效评价的实施和推广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为绩效评价提供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

由于我国目前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及工作制度建设滞后,极大地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和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在目前条件下,一是要在《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增加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应用等相关内容,加强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约束力,提高绩效评价的法律地位,为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绩效评价制度,对绩效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指标、组织管理、对象、工作程序及结果应用等进行统一规定。当条件比较成熟时,可制定专门的法律,确保绩效评价工作在法律的规范下健康有序地开展。

3. 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一是尽快建立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绩效评价指标的统一性、完整性、科学性及衡量标准的准确性是影响评价结论、决定绩效评价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目前没有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的情况下,亟需加快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当前,应在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特点和运作过程基础上,建立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指标体系,包括财政支出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四个环节内容,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和衡量财政支出的绩效。二是要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联合相关专业人员,对各类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甄别和再加工,并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和特性,细分为不同支出类型,然后对每一类财政支出设置主要的个性指标,形成指标库。三是要建立第三方中介库。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具有独立性强、整体业务水平高的优势,采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组织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绩效评价。

4. 建立“前评审、中监督、后评价”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

一是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前评审)。绩效目标的制定,一般由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根据有关规划和任务来设定。在预算编制环节建立前评审制度,即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考评指标,对预算项目资金安排实施绩效论证,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项目安排的必要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项目管理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以此作为项目预算安排和预算调整的依据。二是进行绩效拨款跟踪管理(中监督)。财政部门组织专家会同预算执行部门按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事中绩效评价。事中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有关部门,以利于加强项目管理,掌握支出进度,乃至调整项目预算。三是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后评价)。要求项目单位在项目结束时或预算年度内对绩效目标实现及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自评价,并向财政部门提交项目绩效报告和自评价报告。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单位自评价,对重大、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该专项资金安排和再安排的重要依据。

5. 加大绩效评价结果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绩效评价的权威性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浅析 篇6

1.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定义和目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 依据经济、效率和效果的原则 (3E原则) , 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 对财政支出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并通过评价找出决策和执行中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它是随着公共支出管理理论的产生而产生, 并伴随着公共支出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广义上讲, 绩效是效益、效率和有效性的统称, 不仅包含外部效果, 也包含内在的努力程度, 可以通过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来描述。

建立有效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进行精准的评价, 可以有效地克服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注重财政资金分配过程、忽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 避免支出结构和规模的不合理性, 使有限的财力切实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 有利于加强对财政部门权力的约束, 强化财政执法监督。绩效评价能够从制度上形成一种激励机制, 调动各部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促使财政管理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明确各自的职责, 加强对财政的监督, 实现“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再次, 还有利于科学安排财政制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保证财政制度安排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前提条件, 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 可以及时发现财政制度在科学性、合理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财政制度的完善不断提供准确信息, 保证财政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

在构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时, 可以坚持以下原则: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支出结果复杂繁琐, 单纯使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 极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全面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财政支出涉及面广、差异性大, 绩效表现也具有多样性, 在评价时既要从整个财政支出体系出发, 考虑各种效益的全面性;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考虑不同类别支出产生的效益的特殊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财政支出评价体系需要根据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来制定和不断调整, 研究设计恰当的考核体系, 保证可操作性、提高科学性。统一领导与分类管理相结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应由财政部与各级财政部门统一领导, 同时根据考评对象的行业、项目等特点, 实行分类管理, 制定分类的绩效评价办法。

二、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庞大的工程, 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来对工作的具体操作予以支撑, 但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 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改革的客观需要, 严重阻碍了公共支出目标的实现。

1. 规范科学的指标体系未构建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就是要通过绩效指标衡量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从而编制与各部门、各项目相适应的预算。因此, 必须要有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标准作为衡量标准, 才能保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顺利开展。目前, 我国财政支出有关部门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缺乏严密的数据分析, 强调规模和层级管理, 忽视资金的使用效率的追踪评价, 呈现平面化和单一性的特点, 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的要求。

2. 缺乏统一的法律保障

我国实现依法治国, 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能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也必须得到立法的支持, 予以制度化、规范化。虽然我国每年都开展各种形式的绩效监督与评价活动, 比如, 由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财政支出项目进行评价和考核, 并提出过要进行全过程绩效评价工作的建议, 但迄今尚未出台全国统一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法规,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缺乏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 各地开展的绩效评价工作, 主要依靠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各类具体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办法, 主观随意性大, 不可避免出现违背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 影响了财政支出管理的效果。

3. 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政府各管理部门进行, 没有建立一个有权威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 对全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予以规范和指导, 宏观调控性能差。而各部门进行具体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不统一, 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 使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差异大, 缺乏可比性, 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得不到保证, 无法从整体上对财政资金进行高效的配置,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4. 支出绩效评价内容不完整

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指导,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内容极不完整, 无法满足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一是受集权思想的影响, 有关部门进行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较为呆板, 盲目服从上级指示, 灵活主动性差, 关注的重点往往是项目支出行为是否符合现行财务政策和国家有关规定, 忽视项目的效益评价, 带有明显的审计特征。二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被简单地理解为巧妙筹钱、合理用钱, 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项目投资的前期审核和效益评价被忽略, 更不用说项目对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影响, 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无法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

5. 评价结果缺乏约束力

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 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 使得财政支出进行评价的开展动力不足, 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 对财政资金支出项目中的成效、存在问题与相关责任, 以及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环节责任人的职责并没有直接的约束, 而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只是作为各有关部门项目建设档案保存,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使得支出效果公示的信赖度大大下降, 极大地影响了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给日后的财政收支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制约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甚至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三、改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策略

1. 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005年5月, 财政部在全面协调部内各司局绩效考评工作的基础上, 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为全国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具体来说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在坚持相关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以及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 遵循财政支出活动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的逻辑关系, 参照国际和国内公认的标准, 进行严密科学的分析, 形成立体型、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2. 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各项法律和制度

目前建立和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制度体系应该是首当其冲的任务, 应建立一系列制度规范和相关法律规定, 对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则、工作程序、组织方式及结果应用等进行清晰的法律界定, 明确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 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另外还要建立完备的相关法律保障制度, 配套措施的建设到位, 避免财政管理部门孤军奋战的窘境, 为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全力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3. 成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

为了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真正发挥作用, 应该在财政部门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 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执行主体, 对本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协调财政、统计、审计、人事等多个部门的协作和配合, 尽量实现相关工作的同步开展, 以及时获取评价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信息, 取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最大效用。另外, 为避免集权引起的权力争夺和效率低下, 还应该大力引入中介机构和社会公众参与绩效评价工作, 这样既可以加强整个财政支出管理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又能够提高评价工作效率、质量和公正性, 有效地促进财政收支目标的实现。

4. 建立绩效预算, 扩大绩效评价范围

绩效预算是以目标为导向, 以业绩评价为核心的预算模式, 它具有权利与责任对等、激励与约束并重、成本与效益融合、预算与绩效挂钩等特点, 实行绩效预算能够有效的发挥内控功能, 克服以往绩效评价模式重视产出而忽视效益的考核与评价的问题, 实现财政资金效益最大化。同时, 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结合我国财政支出使用和管理实际, 采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建立适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处理系统, 扩大绩效评价的范围, 使各项支出工作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监督和控制, 全方位、多层次的保证财政支出的效益。

5. 强化绩效评价工作结果的约束力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是对财政支出效益的总结, 是评价各部门、各责任人工作的有力证据, 对整个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改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应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直接纳入人民代表大会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核程序, 作为财政信息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提高财政支出效率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并将之及时公布于相关部门和各工作人员, 提高其改善工作的积极性和警惕性, 推动整个财政支出管理工作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孙玉军.浅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J].财政与税务, 2008, (7) .

[2]武新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之我见[J].山西财税, 2006, (1) .

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7

大型秸秆气化工程位于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该村年产秸秆2600余吨, 符合大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的条件。该县2008年投资228.2万元, 在程庄村建造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 供程庄村农户600户生活用气。其中, 中央、省财政投入80万元, 市财政投入4万元, 县财政投入40万元, 自筹104.2万元。

该工程2008年底完工。年产气达到108万立方米, 折合金额32.4万元, 有机废物消耗量540吨, 折合金额5.4万元。全年产生37.8万元的经济效能。另外从根源上杜绝焚烧秸秆的现象, 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二、构建秸秆供气绩效评价体系应考虑的问题

江苏省目前在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比较完备, 由于不同的评价项目其具体情况和特点不同, 所以在构建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时其考虑的问题也不同。

1. 绩效评价的原则

(1) 价值中立, 尽可能量化的原则。评价要客观, 实事求是, 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

(2) 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是绩效评价的过程要公开;二是要求被评价人提供的资料必须经过核实;三是评价结果应当征求被评价人的意见;四是结果公开。

(3) 回避原则

2. 秸秆供气绩效评价时应考虑的特殊评价指标

(1) 环境生态指标。因为秸秆供气属于清洁能源, 所以必须考虑环境生态指标, 并占较大的权重。

(2) 安全评价指标。秸秆供气需要用储气罐储存气体, 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煤气罐, 因此安全很重要, 如果出了安全事故, 后果不堪设想。

(3) 市场化程度指标。对秸秆气化的正常运行, 必须采用市场化的手段, 否则很难运行长久。莱州市的把秸秆供气当作一种福利, 向用户象征性收取少量用气费, 结果不能维持秸秆气化项目的人员工资和水、电费支出, 秸秆气化设备基本处于失修状态, 难以保证项目的持久可靠运行。

(4) 系统负荷率指标。秸秆气化主要是满足居民炊事的需要, 由于居民炊事用气过于集中, 负荷变化太大, 需要配置较大的贮气设备, 提高了系统造价, 也造成系统负荷率过低, 设备长时间闲置, 投资效益较差, 极不经济。据统计, 绝大部分气化站的负荷率仅为5%左右, 一次开机1~2小时, 就可以满足1~2天使用。

3. 铜山县秸秆供气工程绩效综合评价表

根据评价原则已经秸秆供气项目的特殊性, 见附表。

参考文献

[1]王敏雯.《浅谈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科技经济市场》, 2007年第10期.

[2]李森.《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生态经济》, 2005年第7期17-18页.

上一篇:骨折术后不连下一篇:初中语文试卷评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