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生产性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申请

2024-07-30

外资生产性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申请(精选6篇)

外资生产性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申请 篇1

企业所得税减免申请鉴证报告

(参考文本)

××鉴字[200 ] ××号

有限公司:

我们接受委托,对贵公司提供的申请(××具体减免税项目)企业所得税减免(或加计扣除)事项进行鉴证。

贵公司的责任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以及纳税申报表并对所提供的会计资料及纳税和减免税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这种责任包括(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3)适用企业所得税减免项目的规定;(4)计税、纳税符合税法要求。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鉴证工作的基础上对后附申请(××具体减免税项目)《 企业所得税减免(或加计扣除)鉴证表》及相关内容、数据的所有重大事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准确性发表鉴证意见。我们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我们的鉴证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有关企业所得税各种减免的规章制度、政策文件,以及大连市税务机关贯彻制定的企业所得税各项减免措施和相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第14号令《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以及注册税务师执业规范等有关规定进行的。1

在鉴证过程中我们结合贵公司的实际情况计划和实施鉴证工作,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抽查原始凭证、实地察看、评价收入和成本内部控制制度等我们认为必要的核查程序,我们相信,我们的审核工作为发表鉴证意见提供了合理的基础。

我们认为,贵公司《 企业所得税减免(或加计扣除)鉴证表》及相关内容、数据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企业所得税各种减免的措施和规定)和原则编制而来的,在所有重大方面反映了贵公司的企业所得税××(具体减免项目)减免政策适用依据、条件,经我们鉴证确认,贵公司××企业所得税××(具体减免项目)减免所得税额元,本期应补(退)的所得税额

本鉴证报告仅供贵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申请企业所得税减免或退税时使用,不得作其它用途。非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鉴证报告的全部内容不得提供给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

附送资料:

1、报告附件1:《鉴证报告说明》;

2、报告附件2:《企业所得税减免(或加计扣除)鉴证表》;

3、税务机关要求附列的其它资料;

4、税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中介机构:××税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税务师:

地址:中国注册税务师:

报告日期:年月日

外资生产性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申请 篇2

一、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增值税税负

对于出口企业的增值税退税, 我国制定了两种办法, 即“免、抵、退”法和“先征后退”法, 分别适用于自营或委托出口的生产企业及收购出口的外贸企业。对于生产企业, “免”是指货物出口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抵”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 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是指生产企业当月自产货物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 对未抵顶完的税额予以退还。因此, 这一办法的根本出发点, 在于体现公平税负和“征多少, 退多少”的零税率原则。

在“免、抵、退”原则下, 我国制定的计算方法如下: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免抵退税抵减额是指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或来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与退税率乘积) ;当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额=当期内销销项税额-[当期内销进项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然后, 根据当期免抵退税额同当期内销应纳税额的比较, 来确定当期应退税额或应纳税额, 以及下期留抵税额。由此可见, 由于我国增值税的退税率和征收率的差异, 以及免抵退税额的计税依据以离岸价格为基准, 而非以所含原材料、零部件的进项税额为标准, 这将会使得企业可能出现不完全退税, 即存在出口货物增值税税负遗留问题。

例:某新建出口生产企业, 产品全部外销, 假设当期外购原材料、零部件价格为a, 增值税征收率x;出口产品折合人民币的离岸价格为b, 适用退税率为y。由于免税购进原材料, 在出口退税计算中, 对增值税产生的影响将予以剔除。因此, 为简化计算, 假设免税购进原材料、零部件等为零。根据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则当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额=0- (ax-bx) = (b-a) x, 当期免抵退税额=by。

若b≥a, 则当期销售货物应纳税额≥0。如果by> (b-a) x, 调整不等式即a/b> (x-y) /x, 当期可实现出口退税, 即当出口产品非增值率大于征退税率之差额与征收率的比值时, 可获得出口退税, 退税额=by- (b-a) x, 企业当期增值税税负=ax-[by- (b-a) x]=b (x-y) ;若a/b≤ (x-y) /x, 则企业不但不能获得退税, 还将缴纳当期应纳税款, 缴税额= (b-a) x-by, 企业当期税负=ax+ (b-a) x-by=b (x-y) 。可见两种情况下, 企业税负表达式是一样的。

若b

那么企业存在内销的情况下, 结果又将如何呢?结合上例, 假设企业内销产品价格为c, 增值税征收率同原材料一致为x, 则当期应纳税额=cx- (ax-bx) = (c+b-a) x, 免、抵、退税额=by。

当c+b-a≥0时, 当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额≥0。如果by> (c+b-a) x, 即 (a-c) /b> (x-y) /x时, 退税额=by- (c+b-a) x, 企业当期税负=ax-cx-[by- (c+b-a) x]=b (x-y) ;若by< (c+b-a) x时, 仿上例可计算出企业税负=b (x-y) 。

当c+b-a<0时, 当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额<0,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by, 留待下期抵扣税额= (c+b-a) x, 企业当期税负=ax-cx-by;将跨期待抵扣税额影响剔除, 则实际税负=ax+ (c+b-a) x-cx-by=b (x-y) 。

综上分析可见:当征退税率一致时, 企业税负为零, 企业可获得出口货物完全退税;而当两者不一致时, 企业出口货物将不能获得增值税完全退税。由于我国目前对出口货物增值税退税率规定了17%、13%、11%、8%、5%五个档次的退税率, 所以当企业征退税率不一致时, 将承担额外税负, 且征退税率差额越大, 相应承担的税负也越重。另外, 我国将出口货物离岸价作为购进价进行增值税抵顶, 使得产品价格中的 (V+M) 部分, 即除原材料、零部件之外的增值价值计入退税基数, 名义上使得退税数额变大, 但从企业综合税负来看, 无疑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 有违公平税负原则。

二、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增值税税负

对于外贸企业, 我国的《出口货物退 (免) 税管理办法》做出如下规定:外贸企业在出口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对其收购货物的成本部分, 由于其在收购时支付了应纳的增值税税款, 因此在货物出口后按照收购成本与退税率计算退税, 退还给外贸企业, 即通常所说的“先征后退”。由于我国目前只对部分产品实行征退税率一致, 所以当征退税率不一致时, 所产生的征退税之差将计入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 从而产生外贸企业的增值税税负问题。

接上例, 假设某外贸企业收购该出口加工企业产品进行外贸出口, 收购价格为d, 增值税税率为x, 当期出口产品价格与生产企业出口价格相同为b, 增值税退税率为y。显然在“先征后退”的退税政策下, 该外贸企业可获得的退税款=dy, 收购环节已缴纳税款=dx, 所以, 该外贸企业货物出口增值税税负=d (x-y) 。由此不难看出, 当出口产品征退税率不一致时, 外贸企业将产生增值税税负, 并且征退税率差越大, 税负负担将越重。显然, 这点和生产型出口企业是类似的。

三、生产企业与外贸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比较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 在我国当前的货物出口增值税退税政策下, 由于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采用的退税计算方式不同, 使得即使在相同条件下, 两者所负担的税负也可能不同。

例:某出口生产企业当期采购原材料、零部件价格100万元, 加工成产品后以离岸价150万全部外销, 并假设某外贸企业从国内采购同样批次产品, 采购价格为120万元, 外销价格与生产企业一致, 假定增值税税率17%, 出口退税率13%。根据公式不难计算出, 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150× (17%-13%) =6 (万元) ;外贸企业的增值税税负=120× (17%-13%) =4.8 (万元) 。显然, 生产型出口企业税负的绝对值要比外贸企业重。

造成两者税负不同的原因, 主要在于出口企业的免、抵、退税额计算以离岸价为依据, 并视同购进价;而外贸企业则直接以收购成本为依据, 计算退税。显然, 在出口离岸价格大于外贸企业收购价格的情况下, 两者的税负差异不可避免。同时, 为了能够更客观地来衡量两类企业的税负差异、消除绝对数额影响, 本文采用了相对指标, 即离岸价格税负率这一指标, 将企业增值税税负绝对数同产品离岸价格的比值, 作为判断标准, 以此来比较企业的税负水平, 具体见下表:

从上表可见, 当征退税率一致时, 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都将获得完全退税, 在此情况下两者税负率相同。但当征退税率不一致时两者的税负水平不同, 由于外贸企业收购产品出口的盈利性需求, 必然使得离岸价格b高于收购价格d, 即生产企业税负的绝对值要大于外贸企业, 税负偏重。但如果从税负率指标来看, 由于d/b<1, d (x-y) /b

从表象来看, 作为我国生产企业免抵退税额计算依据的离岸价格, 大于外贸企业的收购价格, 在相同的出口产品的价格下, 生产企业的“免抵退”税额大于外贸企业应退税额, 似乎是外贸企业税负偏重。但由于生产企业实际应退税额, 要通过当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比较来确定, 所以从税负率指标来看, 生产企业的税负要大于外贸企业。

四、对增值税出口退税计算方法的改进

思路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征多少、退多少”的零税率原则, 保持外贸企业的退税方法不变, 将生产企业当期免抵退税额的计算依据由产品外销价格改为其所含原材料、零部件等非增值部分价格, 即扣除外销价格中所含人工费用、间接费用、必要利润等增值部分。计算公式为: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非增值额 (人民币) ×退税率=出口货物离岸价 (人民币) ×非增值率×退税率, 如果出口产品包含免税购进原辅材料, 则应将免税的原辅材料价格从全部原材料、零部件价格中剔除。按此思路, 生产企业的税负绝对额将变为a (x-y) , 税负比率为a (x-y) /b。同先前税负率相比, 企业税负水平降低, 从而有利于生产企业产品出口, 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外贸企业的计算方法不变, 其税负率仍为d (x-y) /b, 由于增值率的存在, 使得a

思路二:根据公平税负原则, 以及“出口免税, 并退回上一环节增值税”的国际惯例, 保持外贸企业退税方法不变, 并根据外贸企业的税负率水平, 来确定生产企业的税负率, 保持二者一致。具体做法为:计算外贸企业出口产品的进销价格比, 即d/b;调整生产企业免抵退税额计算公式, 即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离岸价格 (人民币) ×d/b×退税率, 其他计算步骤不变。可见在此情况下, 出口企业的税负绝对额=出口离岸价格 (人民币) ×d/b× (x-y) , 税负率=d (x-y) /b, 和外贸企业税负率一致。因此, 这种方法很好地贯彻了公平税负原则, 但缺点是计算复杂, 如果找不到可比的外贸公司, 将无法进行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

思路三:结合上述两种思路, 对生产企业按照原材料、零部件等非增值额, 计算免抵退税额。根据思路一的分析, 生产企业的税负率为a (x-y) /b。外贸企业的退税依然实行“先征后退”, 征税环节计算办法不变, 以保持税款抵扣的连续性。但在退税时, 使实际退税额=收购成本×[ (a/d) ×y+ (1-a/d) ×x], 其中a/d为产品非增值额同购销价格之比值, y为退税率, x为征收率。假设收购成本为d, 可计算出外贸企业税负绝对额为a (x-y) , 税负率为a (x-y) /b, 同生产企业税负率一致。

因此, 思路三既体现了“出口免征, 并退回上一环节增值税”的国际惯例, 又避免了思路二在找不到可比外贸企业时无法对生产企业进行出口退税计算的情况, 同时也兼顾了两类企业之间的税负公平。其缺点是在办理退税时, 需获得出口产品的非增值额数据, 因而同思路二相比, 略显复杂。

参考文献

设立外资企业申请书 篇3

一、设立公司的名称与地址

公司名称:北京×××有限公司(拟设立的外资企业名称)

住所:北京市×××。

二、公司经营范围

生产、加工服装服饰、鞋帽、箱包、装饰品及婴儿用品,销售自产产品,提供自产产品的售后服务。

三、公司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出资比例及方式

公司投资总额为××万美元,注册资本为××万美元。投资者以自有资金及设备出资,其中,美元现金出资占注册资本的30%,实物出资占注册资本的70%。

此致

申请人:英国XXX(外国企业名称)

代表人:(签字)

外资企业申请进出口权的具体流程 篇4

A、到商务局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

需要提交资料

1、货物外汇贸易收支业务办理确认书(必须亲手签字,盖公章)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

4、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

6、货物贸易外汇名录登记申请书;

B、去海关办理海关进出口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

需要提交资料

1、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复印件)

2、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3、公司章程原件及复印件

4、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5、基本金账户的开户许可证原件及复印件

6、组织机构代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7、报关单位管理人员情况登记表

8、报告单位情况登记表

C、去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办理注册备案登记

1、出入境检验检疫自理报检单位备案登记申请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及复印件;

4、批准证书、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

5、海关注册登记证明书原件及复印件。

D、去电子口岸办理中国电子口岸登记

需要在网上预约办理(费用直接打入对应的银行账户)

1、组织机构代码证、工商营业执照、国税登记证、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批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代码证确认表(注:〈代码证确认表〉请到《组织机构代码证》颁发单位去申请办理)

3、企业法人卡持卡人及操作员卡持卡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4、填写完整并经企业签章的1号表和2号表(网上下载)。

外资生产性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申请 篇5

关于提前终止合同、提前解散的申请报告

深圳经济促进局:XX公司(下称公司)于XX年XX月XX日经批准成立,注册地址为XX,营业期限至XX年XX月XX日,工商注册号为XX。

股权结构为:XXXX

由于大环境和行业的不景气及其它多方面原因,公司年年亏损,经股东多方努力,但实难撑过如此困境,经公司董事会决议,对公司提前终止合同、提前解散进行申请,烦请准予。

特此申请,请给予批准。

申请单位:XX公司

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盖公章):

中小企业合并中减免税的会计处理 篇6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与会计处理方法

1、企业合并的概念。

国外很多研究认为企业并购是指在市场经济的体制条件下, 两个或更多个的企业根据特定的法律制度所规定的程序, 通过鉴定一组市场合约的形式合并为一个企业的行为。我们认为企业合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 依据有关法律合并为一个企业, 包括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广义合并则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 通过购买股权或交换股权等方式, 成为一个依法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集团的法律行为包括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控股合并等。这一合并概念的界定比较全面, 其中的广义合并与国外的并购概念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合并概念基本一致, 而狭义合并则与我国公司法和税法中的规定相吻合。因此, 本文的研究主要以狭义合并作为研究的线索而展开。

2、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上主要包括购买法和权益联合法, 但是两种方法在资产计价、收益确认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2.1购买法。在购买法中, 在不同的产权支付方式下, 合并企业及被并企业股东的账务处理有所不同。换股合并方式下, 合并企业一般需增发股份, 并将该增发股份的全部或一部分支付给被并企业股东持有, 这时合并企业应按照被并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的评估确认值借记各项资产科目, 按各项负债的评估确认值贷记各负债科目, 按增发股份的票面价值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将被并企业合并时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同时按被并企业合并时净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可辨认净资产评估确认值之间差额借记“无形资产-商誉”科目。2、权益联合法。在权益联合法下, 企业合并的账务处理与购买法完全不同。被并企业无须根据评估确认值调整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 只需在被成功合并后, 作结束旧账的账务处理, 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 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合并企业应当按被并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各资产项目, 按被并企业负债的账面价值贷记各负债项目, 按支付给被并企业股东的增发股份的票面价值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按被并企业的留存收益账面余额贷记“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科目, 按被并企业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实收资本 (股本) ”、“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合计数的差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 如果差额为负数, 则相应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科目的金额。此时, 被并企业股东应当按被并企业合并时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乘以其在被并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股权投资 (合并后公司) ”, 按其对原被并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及“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0原被并公司 (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原被并公司”。

由此可见, 购买法和权益联合法在换入资产的计价、合并商誉是否确认、被并方股东是否确认转让收益、被并企业合并基准日之前的未分配收益是否并入合并后的企业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二、企业合并的税务筹划-案例分析

在企业合并中, 根据目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中, 其中的两种税务措施为合并各方进行所得税的税务筹划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

A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 欲以2011年12月31日为合并基准日合并乙公司。B公司目前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750万元, 与计税成本相同, 评估确认值为1000万元, 尚有2010年度发生的未弥补的亏损100万元, 2011年度除本合并业务外共发生经营亏损120万元。甲、乙公司的所得税率都为30%。A公司原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 准备发行新股100万股以换取B公司股东的全部股份并注稍B公司, 实现企业合并, 合并后A公司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总额为4000万元。预计合并后, 甲公司每年可实现营业利润160万元, 并入的B公司资产将在合并后10年内被逐渐耗用或转让。由于全部采用股权支付额, 合并双方既可选择采用应税合并方式, 也可选择采用免税合并方式, 现在需要判断究竟应该采用何种方式, 假定折现率为10%。如果选择免税合并, B公司未弥补亏损共220万元可由合并后的A司弥补, 每年可以弥补亏损的限额为:160×1000/4000=40 (万元) , 由于2010年度发生的亏损在2008年将超过亏损弥补期, 所以将有20万元亏损不能得到弥补, 而2011年发生的亏损可以在2016年弥补完毕, 未超过亏损弥补期, 故总共可以弥补亏损:100-20+120=200 (万元) , 每年可弥补40万元, 分5年弥补完毕。因补亏而抵减税额的现值为:40×30%× (P/A, 10%, 5) =12×3.7908=45.8267 (万元) 。而如果选择应税重组, 乙公司未弥补亏损共220万元可一次性全额弥补乙公司的资产转让收益 (1000-750=250万元) , 其抵减税额的现值就等于:220×30%=66 (万元) 。仅从亏损弥补方面来看, 应税重组比较有利。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合并行为己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经济现象, 以其重组力度大、涉及利益相关方较多、业务复杂而倍受关注。在会计与税务处理中, 中小企业要通过比较不同方式下的相关现金流量的现值来选择减免税方案, 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裘宗舜, 艾健明.企业合并中的权益联合法利弊谈[J].上海会计, 2011, 2:58.[1]裘宗舜, 艾健明.企业合并中的权益联合法利弊谈[J].上海会计, 2011, 2:58.

[2]潘秀丽.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J].会计研究, 2012, 1:37-39.[2]潘秀丽.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J].会计研究, 2012, 1:37-39.

[3]周绍妮.我国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12:69-70.[3]周绍妮.我国企业合并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9, 12:69-70.

[4]杨有红.购会计处理:购买法与权益联合法[J].新理财, 2004, 3:55-56.[4]杨有红.购会计处理:购买法与权益联合法[J].新理财, 2004, 3:55-56.

上一篇:消防安全主题国旗下领导讲话稿下一篇:自荐信包含什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