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产性财政支出

2024-09-06

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精选7篇)

非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1

税收是对部分社会产品的强制性分配, 在实现其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职能过程中, 对所有经济行为主体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 经济增长理论也表明税收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有两个互相制约的方面:一方面它影响国家集中财力的多少, 从而影响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它影响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消费和投资等行为, 进而对整个经济实体产生影响。关于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如果只考虑税收而不考虑财政支出时, 理论和实证研究都倾向于认为税收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 从财税一体化的角度对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经济增长理论中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 税收在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伴随着从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关于财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在不断的演进。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稳态的经济增长是由外生的人口和技术进步因素所决定的, 财政政策只是在趋于稳定的路径上暂时影响增长率。税收政策的改变, 例如企业所得税的降低会刺激投资, 使短期的经济增长加快。因此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税收、政府债务和政府支出政策对于决定产出水平是重要的, 而对于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不重要, 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包括税收在内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永久性的。Barro (1990) 将税收和财政支出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 我们在Barro的框架下分析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

假定一个代表性的家庭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c是人均消费, σ>0是替代弹性, ρ>0是时间折现因子。每个家庭—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是:

其中y和k分别是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每个工人的劳动时间是常数, 假设不存在劳动—闲暇替代。求解代表性家庭的效用最大化问题, 根据其一阶条件可得消费的增长率为:

其中:是资本的边际产出。

下面把税率和政府支出引入到模型。设g为提供给每个家庭和生产者的公共服务的数量, 假定这些服务没有拥挤效应并且是生产性的, 将其作为一种私人投入。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生产函数Φ (k, g) 满足边际产出为正而且递减的条件, 。k是代表性生产者资本的数量, 它对应与人均总资本。假定g可以相应以人均政府支出来衡量, 政府支出用同期对产出征收的比例税来筹集资金, 在平衡预算下有:

其中:T是税收收入, τ为税率。我们将家庭数量标准化为1, g为财政总支出, T为税收总收入。在由 (4) 式可得

其中:, 是y关于g的弹性。私人的最优化行为导致使得满足 (3) 式的消费路径, 此时资本的边际产出不再是。在税率为τ时, 税后的资本的边际收益是:

将 (7) 代入 (3) 可得消费的增长率为:

(8) 式即为稳态的经济增长率。Barro (1990) 进一步给出在, 的条件下, 均衡的经济增长率γ关于g/y的偏导数为:

因此当g/k充分小使得>1时, 经济增长率γ关于g/y是增函数;当g/k充分大使得>1时, 经济增长率γ关于g/y是减函数。

上述的理论分析表明, 只考虑税收而不考虑财政支出时, 提高税负会降低资本的边际产出, 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如果同时考虑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则存在一个最优的宏观税负水平。当实际税负水平小于最优值时, 税负增加有利于扩大政府支出,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反之, 当税负水平超过最优值后, 再通过增税扩大政府支出, 将使经济增长率下降。这与拉弗曲线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二、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 人均经济增长主要与资本的投入有关, 再根据前述Barro的分析框架, 在考虑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时, 还应该考虑生产性财政支出的比例。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生产性财政支出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目前, 哪些财政支出项目属于生产性支出或非生产性支出, 财政学界尚无统一的意见。有些经济学家把国防和教育开支统统看作是政府消费, 因而属于非生产支出;Barro (1990) 等则把它们看作是生产性支出, 认为公共教育支出属于人力资本支出, 而国防支出有助于保护产权, 从而有增加投资提高边际资本产出的可能性;Devarajan, Swaroop and Zou (1996) 等人则先不做定性分析, 即搁置有关生产性支出范围划分的争论, 让计量结果来说明:凡是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政府支出就是生产性支出;在政府支出解决市场拥挤的生产函数中, 凡是能够解决市场拥挤的政府支出都可以看作是生产性支出。

本文参考赵志耘、吕冰洋 (2005) 采用较小口径界定生产性财政支出, 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和教育支出, 它们可以分别看作是人力资本投资、物质资本投资和科学研究开发投资三个方面。本文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样本区间:1985年~2008年) :

式中:gpgdp表示实际人均GDP增长率, ifr为投资率 (投资占GDP的比例) , ty为宏观税率 (税收占GDP的比重) , gr为生产性的财政支出 (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科学研究支出和教育支出) 占GDP的比例。回归结果表明税负与经济增长率负相关, 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对经济增长有正的影响, 即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从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可知, 生产性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要大于税负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

在考虑财政支出的情况下, 存在一个最优的宏观税负水平, 在达到最优水平之前, 税负增加, 有利于增加生产性的财政支出, 而当生产性的财政支出水平较低时, 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从而提高宏观税负有利于经济增长;而当宏观税负超过最优水平以后, 通过增加宏观税负而增加的生产性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负相关, 从而提高宏观税负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从表1可知, 近几年来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前面的分析表明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存在一种辩证的关系。宏观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全面影响取决于生产性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 因此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 税收收入增加的同时, 应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增加科学研究和教育支出, 提高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的内在增长能力, 这样才能使增加的税收收入对经济增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伦俊.结构调整中的税收与经济增长[J].统计研究, 2005 (1) .

[2]吴鹏飞.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税务研究, 2005 (7) .

[3]郑振儒.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 2006 (4) .

[4]BARRO, ROBERT.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 1990:103-117.

非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2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绝对规模,相对规模

一、概念界定

财政教育支出, 是指国家按照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使用用途将部分财政收入划拨教育事业的财政管理活动。在众多教育经费来源中, 财政教育支出是其中的一种。我国教育经费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资经费、学费及其他教育经费。

我国《教育法》中规定的财政教育支出的计算口径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包括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与国家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支出, 国家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支出又包括四部分: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 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支出, 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支出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当前我国财政体制存在很多问题, 财政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 国家也正努力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体制。虽然国家财政预算外教育经费的征收也是政府行为, 具有政府支出的性质, 但并不属于规范意义上的财政支出, 所以文章所涉及的财政教育支出仅仅是指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

由于各国的教育体系不同, 并且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 各国教育支出统计口径与分类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教育支出结构的分类及其比较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但从总体上和趋势上进行观察,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和分析对象, 财政教育支出结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按财政教育支出在地区间的分配与划拨, 在区域结构上可以划分为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支出, 城乡地区的教育支出。

2.按财政教育支出在不同等级教育的分配划分, 在层级结构上可以划分为初等教育支出、中等教育支出、职业教育支出和高等教育支出。

3.按财政教育支出的用途划分, 在使用结构上可以分为教育基建费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教育基建费支出是指财政用于学校房屋建设以及危房改造等方面的费用支出。教育事业费支出是指财政教育经常性费用支出, 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是指用于教职工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性开支及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公用经费支出是指教学机构、科研及办公费用及购置教学仪器、实验设备、文化用品和图书资料等方面支出的经费。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一) 区域差距:东部、中部、西部地区

由于经济发展政策与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 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各地区的财力状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同时以地方为主的财政教育支出体制与不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最终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均衡, 东部投入最多, 中部次之, 西部教育投入最少。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低下无法满足发展经济的需要, 经济发展缓慢又导致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减少, 形成恶性循环, 这将极大威胁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二) 城乡差异:农村和城市

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障碍, 同时我国现行僵化的财政体制也成为加大教育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基础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基础教育长期投入不足, 城乡教育经费的差异长期存在。因此必须改善财政教育支出的城乡差异, 努力发展农村教育, 强化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及扶持力度, 缩小教育经费差距,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 层级教育之间的支出分配比例不合理

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全面推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所以我国初、中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支出比重从总体趋势上来看是上升的。从表1来看, 从2006年到2009年间, 高等教育的支出逐渐减少, 中等职业教育支出有明显增幅, 初等和中等教育支出也在波动中有所上升, 但在2010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层级结构中, 初等教育占35.57%, 高等教育所占比重为22.71%, 比2009年增长了将近4%, 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偏低, 只有7.42%。

从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状况来看, 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 初、中等教育相对萎缩,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加强基础教育应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 政府教育支出应向初等教育更多的倾斜。

数据来源:2008-2011年中国数据统计年鉴及整理计算。

(四) 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存在问题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不够合理, 公用经费支出比重过低, 人员经费支出比重太大, 挤占了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图书, 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的公用经费支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教育资源在管理体制上不严格, 存在使用过程中的漏洞和浪费, 使得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高效的配置。

(五) 财政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亟需改革

我国的财政教育体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构成, “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特征比较明显, 基础教育投入以地方为主尤其是义务教育以乡 (镇) 为主, 中央和省级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形式进行补助, 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 以省为主。这样的财政教育体制造成地方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不合理, 导致了地区、城乡之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出现基础教育支出水平的巨大差异。根据2008-2012年中国数据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关数据计算, 2006年, 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为692.15亿元, 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百分比为10.9%,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为5656.22亿元, 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百分比为89.1%, 到2009年, 中央支出1191.77亿元, 占9.7%, 地方支出11039.32亿元, 占90.3%, 再到2010年, 中央支出1492.09亿元, 占10.17%, 地方支出13177.97亿元, 占89.83%。一方面, 中央和地方在财政教育支出的总量规模是逐年递增的, 这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关;另一方面, 在2006年到2009年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比例不断下降, 而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比例却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这与目前以行政分权和分税制为特征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在教育提供上居于主导地位有很大的关系。但在2010年这一现象有所改变, 主要是因为政府意识到现行财政体制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改革财政教育体制, 加大中央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比重。

三、对策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上看出, 现阶段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结构存在失衡问题, 财政教育支出的区域、城乡、层级、内部使用结构急需调整, 财政教育体制亟需改革, 要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结构, 增强教育公平性。

(一) 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 向中西部偏远地区倾斜

国家应当努力改善中西部和农村尤其是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 可以通过健全学生各项教育贷款与补助制度、奖学金制度、减免学费制度、完善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育资金的倾斜力度, 要更多承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 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发展, 改变其经济发展落后的面貌,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二) 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应在增加财政教育支出总量的基础上, 增加对初等教育财政资金的投入比例, 加大对初、中等以及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提高初、中等教育的质量, 同时更多地鼓励社会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 稳定和保持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水平。

(三) 努力优化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内部使用结构

要控制保持教育事业费支出中的人员经费支出, 不断增加对基建费的投入力度, 改善办学条件, 增加教学设备、图书等公用经费开支, 使有限的教育经费用于教育事业自身的发展。

(四) 深化财政教育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的比例, 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教育责任分工, 形成各级政府对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分担机制。建立规范的财政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一是要建立横向省际之间及县域之间的教育转移支付框架, 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供给能力的均衡;二是加大省级以下地方政府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重点解决因乡镇财政困难导致的农村义务教育财力保障不足问题。

参考文献

[1]郝菲.财政教育支出问题与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2]赫娜.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失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刘文平.优化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4]王敏.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经济经纬, 2007, (6) .

[5]陶璐.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4) .

[6]韩爽, 韩继深.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分析[J].经济师, 2010, (5) .

非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3

一、甘肃省国库支出和财政支出统计数据的基本情况

(一)支出总量

2014年甘肃省国库公共预算支出2641.12亿元,财政支出2538.41亿元,国库支出大于财政支出102.71亿元,差异率为4.05%。2011年-2014年间,2013年差异率最小,仅为0.59%;2012年差异率较大为-4.09%。2011年、2012年国库支出小于财政支出,而2013年、2014年国库支出大于财政支出。

(二)支出分类

国库支出统计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国有资金经营预算支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债务预算支出五个部分,而财政支出仅包括前四项,未设置债务预算支出。就甘肃而言,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没有发生额,国库支出涵盖四项,而财政支出涵盖三项。2012年、2013年、2014年国库支出统计中,债务预算支出金额分别为77.33亿元、0.64亿元、29.09亿元,财政部门未设置此项,其在公共预算支出中列支。

(三)支出科目

经核对,2014年国库支出中无一个类级科目统计数据与财政部门核对一致,不符率占全部类级支出科目数的100%。而且TCBS上线前后,科目差异率变化较大,由于甘肃省TCBS在2013年7月上线,现将2012年、2014年上线前后部分重点支出科目做对比,上线后2014年较上线前2012年科目差异率更大。另根据《关于规范国库调拨收支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库支出增设2300299、270等科目用来统计转移性支出、往来性支出,与财政转移性支出科目有差异。

二、甘肃省国库支出和财政支出统计数据差异的原因剖析

(一)记账方式差异

国库支出业务基于收付实现制,即以国库资金的支出时点为确认依据,库款拨付就确认支出。而财政支出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凡是当期的支出,不论国库资金是否拨付,都确认支出;反之,不确认支出。目前,大部分市、县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财政部门通过对代理银行下达支付额度,代理行在额度范围内进行支付,财政部门对当年已下发的但未使用完的支付额度(即集中支付结余)列入当年财政支出,而国库核算不将此项列入支出,第二年实际支付时,国库发生支出,而财政不列支出。2014年财政集中支付结余17.9亿元在财政支出中列支,而且未在国库支出中列支。发生以前年度支出退回,国库以该款项冲减当年财政支出,而财政则是冲减以前年度支出,对当年的支出不予调整。

(二)支出分类差异

TCBS上线后,集中支付支出通过21999其他支出科目核算,未对明细项目进行分类,归入各项支出中,因此导致国库类级支出与财政类级支出差额较大,以2014年为例,21999科目支出金额为1014.87亿元,公共预算支出总额为2641.12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38.43%,严重影响了分类支出的准确性。2014年主要支出项目差异率均在20%以上,尤其是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支出差异率在50%以上。

(三)财政专户资金差异

由于部分财政专户的设立,财政收支通过专户直接核算,不经过人民银行国库,造成部分资金体外循环,严重影响了国库支出核算的准确性。如:粮食风险基金支出、农资综合补贴支出,财政部门通过在农发行开立的粮食风险基金专户单独核算,封闭运行,不通过国库进行拨款,国库支出未列支这部分金额。

(四)科目设置差异

现行国库支出科目是按照功能分类统计的,未设置暂收、暂付科目,因此,国库在发生暂收、暂付业务时,只能将其归集到转移性支出科目。而财政核算涵盖收入、支出、资产以及负债等多种功能,设置了暂收、暂付等过渡账户,对暂收、暂付不列收支处理,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国库以转移性支出列支政府采购支出,而财政在暂存款中核算该项收支,未列入支出项目中。

(五)对账调整差异

相关制度规定中,只对收入对账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而对于国库与财政的支出对账工作未予明确,在实际工作中,支出对账经常被忽视,更正处理不够及时妥当。据调查,2014年甘肃省财政部门在与人民银行国库对账过程中,仅对收入进行对账,并未核对支出情况。而对于财政支出科目使用错误的更正,一般由财政部门单方面进行调整,未填制更正通知书送国库部门办理更正,导致财政与国库支出数据的差异。

三、对策建议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

加快TCBS系统的升级改造,将集中支付数据按明细科目入账,减少因集中支付数据合并入账带来的差异,从而大幅降低国库支出与财政支出的差异率。加快财政支出无纸化进程,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无纸化业务范围和覆盖面,财政部门与人民银行国库通过部署统一的电子凭证库,提高资金拨付效率,实现支出业务的无纸化。

(二)加强财政专户管理

清理、整顿和压缩财政专户,财政资金的拨付全部通过央行国库办理,杜绝财政资金的体外循环,使财政资金的拨付和使用能够在央行国库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和体现,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更加公开、合法、透明,管理更加规范。

(三)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财政部门在处理预算支出科目调整时,应抄送支出科目调整信息资料到人民银行国库,人行国库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支出科目,保障财政支出与国库支出调整的一致性。

(四)强化支出对账监督

非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4

一、湖南省绩效评价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2004年以来,湖南省财政厅注重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积极探索,不断进取,把绩效评价作为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予以深化和发展,绩效评价在推进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

一是编印了《绩效评价文件汇编》,对财政部相关司局2002年以来出台的有关绩效评价方面的政策文件进行归类和整理,为推动全省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指导。二是适时制定并修改绩效评价管理办法。2005年制定《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2009年,对试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印发《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对绩效评价的管理与组织实施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明确规范。各市州财政部门也陆续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其中株洲市还编印了《绩效自我评价工作流程》、《财政支出项目自评报告编写提纲》、《株洲市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评比细则》等配套制度。

2. 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推进工作机制创新

近几年,先后到省内外开展多次专题调研活动。2007年,到武汉、上海等地参加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讨会,积极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形成了《绩效评价:财政管理的重大变革》调研报告。2009年,到广东等省学习,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形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报告,基本搭建起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2010年,到浙江、江苏学习调研,形成了《关于加强湖南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报告,为推进本省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与此同时,我们还选择部分省直单位开展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专项检查,对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各市州也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究,发表了相关的调研文章,如株洲发表了《从项目绩效评价入手》、娄底发表了《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缓解县乡政府困难》、衡阳撰写了《关于财政绩效评价的若干思考》等。

3. 开展项目自评和重点评价工作,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效益

一是建立绩效评价自评体系,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按照《湖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要求,印发各年度《关于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的通知》,编制“省直部门预算单位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表(范本)”,选取部分支出项目作为各年度的财政支出自评项目,并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二是在自评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对部分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如2005年的“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2006年的“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专项资金”,2007年的“职业教育财政支出项目”,2008年的“省属老水库库区特困移民无房户建房补助资金”,2009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和管理”,2010年的“全省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资金”等项目。财政支出重点评价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上下联动,增强了对重要民生工程的考评力度,起到了较好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4. 开展组织培训,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绩效评价队伍,省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多次业务系统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聘请财政部和高校专家,对财政系统绩效评价相关人员进行分批、分期的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二是利用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和调研等机会,促进省级和各市州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推介成功经验,宣传先进做法,做到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通过以上努力,初步探索了适合省实际的绩效评价模式,形成了较为规范有序的评价方式、程序,建立了具有一般指导性意义的指标体系。同时,通过绩效评价,资金使用部门和项目单位的资金绩效观念得到了强化,人们对绩效评价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二、目前绩效评价面临的困境

虽然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实行和推广绩效评价的难度仍然很大。究其原因,除绩效评价本身的复杂性外,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1. 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更新难

单位普遍存在重资金分配、轻绩效管理的思维惯性。有的部门领导对绩效评价工作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就行,对使用效果和绩效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则将绩效评价等同于审计或财政监督,认为既然有审计、有财政监督,就没有必要再搞绩效评价。思想观念落后成为制约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因素和难点。

2. 缺乏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就财政部门而言,目前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评价指标设置不完善,绩效评价的规范性、科学性不足。对各单位而言,没有形成绩效观念,就难以事先主动地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进行绩效监控,更无绩效标准。而科学的指标体系、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准绳,没有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就很难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论,评价工作也就难以为继,持续性不强。

3. 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保障

我国的绩效评价较长时期以来处于自发状态,工作的启动和开展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领导、特别是财政部门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程度。由于没有可遵循的统一的法律依据,使绩效评价失去了强制性的保障,较难得到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也很难保障必要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绩效评价的广度、力度、深度受到严重影响。

4. 缺乏严格的评价结果应用机制

由于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法律规范,应用评价结果的相关制度或机制没有建立,导致绩效评价与预算管理难以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在评价结果应用困难。评价结果难以真正运用到绩效目标设定、预算资金安排上来,从而影响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制约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今后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思考

绩效评价是一项理论性、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推广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由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以及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1. 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观念和绩效意识

加快绩效评价与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进程,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力度。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绩效评价工作中很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开展理论研究。同时,要对绩效评价的意义、重要性和所取得的成效等内容进行广泛、深入和持久的宣传,增强绩效评价的影响力,使这种理念深入人心,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只管争钱用钱分钱而较少考虑资金使用效益的思维定势,在全社会树立绩效观念和绩效意识,为绩效评价的实施和推广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为绩效评价提供政策指导和法律保障

由于我国目前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及工作制度建设滞后,极大地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和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在目前条件下,一是要在《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增加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应用等相关内容,加强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约束力,提高绩效评价的法律地位,为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绩效评价制度,对绩效评价的原则、内容、方法、指标、组织管理、对象、工作程序及结果应用等进行统一规定。当条件比较成熟时,可制定专门的法律,确保绩效评价工作在法律的规范下健康有序地开展。

3. 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一是尽快建立科学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绩效评价指标的统一性、完整性、科学性及衡量标准的准确性是影响评价结论、决定绩效评价工作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目前没有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的情况下,亟需加快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衡量标准。当前,应在充分考虑财政支出的特点和运作过程基础上,建立一个多层次、立体的指标体系,包括财政支出投入、过程、产出、效果等四个环节内容,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和衡量财政支出的绩效。二是要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库。联合相关专业人员,对各类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甄别和再加工,并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和特性,细分为不同支出类型,然后对每一类财政支出设置主要的个性指标,形成指标库。三是要建立第三方中介库。充分利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具有独立性强、整体业务水平高的优势,采用“花钱买服务”的方式,组织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绩效评价。

4. 建立“前评审、中监督、后评价”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

一是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前评审)。绩效目标的制定,一般由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单位根据有关规划和任务来设定。在预算编制环节建立前评审制度,即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考评指标,对预算项目资金安排实施绩效论证,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对项目安排的必要性、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和项目管理的可行性进行科学论证,以此作为项目预算安排和预算调整的依据。二是进行绩效拨款跟踪管理(中监督)。财政部门组织专家会同预算执行部门按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事中绩效评价。事中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有关部门,以利于加强项目管理,掌握支出进度,乃至调整项目预算。三是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后评价)。要求项目单位在项目结束时或预算年度内对绩效目标实现及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自评价,并向财政部门提交项目绩效报告和自评价报告。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单位自评价,对重大、重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该专项资金安排和再安排的重要依据。

5. 加大绩效评价结果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绩效评价的权威性

新疆财政支出效果评价 篇5

在对财政支出进行分析研究时, 往往需要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价, 那么以什么标准进行评价就显得非常重要。许多学者选择以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分析财政支出的效果, 严成梁 (2009) 从财政支出及税收方面探讨了经济的长期增长问题;张淑翠 (2011) 以省级面板数据的平滑转移模型分析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非线性效应。但经济增长仅仅是财政职能中的一个方面, 不能完全反映财政支出的整体效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紧紧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题功能区建设,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加快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也成为十八大报告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鉴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财政所努力的主要方向, 作为一种尝试, 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作为地方财政支出效果的评价标准, 对新疆各地州的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价。

二、财政支出效果实证分析

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均等化来测度地方财政支出的实际效果, 首先要了解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状况, 因此需构建评价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指标体系, 同时运用变异系数原理及方法, 测度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在量度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各地区的财政支出效果。

(一) 指标选取。

比照基本公共服务概念, 根据目的性与客观性、独立性与可比性、可得性与经济性原则, 选取了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4个方面指标在内的11个单项指标, 构建指标体系。单项指标依次为:普通中学生师比、普通小学生师比、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每万人拥有医疗机构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失业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人均铺装道路面积。需要指出的是, 社会保障方面指标选取职工的养老、失业、医疗参保率, 而基础设施方面则选取各地州主要城市的基础设施指标。

(二) 权重确定。

在确定权重时, 为尽可能减少原始数据标准化过程中信息量的流失, 本文首先采用变异系数法对各项指标赋权。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 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别程度。为了消除各项评价指标量纲不同的影响, 需要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项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如下:

式中:Vj是第j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σj是第j项指标的标准差;是第j项指标的平均数。

各项指标权重为:

(三) 指标标准化。

本文运用极值标准化的方法对各个单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之所以采取该方法, 一是因为它能将原始数据转化为0~1之间的数, 从而便于下一步的处理;二是转化后的数据相对数性质较为明显。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各单项指标有正逆指标之分, 因此对正逆指标标准化的具体方法也略有差异, 对于正指标:

对于逆指标:

其中, i=1, 2, …, 14表示新疆14个地州, j=1, 2, …, 11表示基本公共服务11项指标。Xij表示第i个地州、第j项单项指标的具体值, max (Xij) 和min (Xij) 是2007~2011年不同年度各个地州单项指标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四)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定。

在以上相应权重赋予和各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 合成第i地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 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 Mik表示第k年、第i个州基本公共服务指数。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是正向指标, 其值越高, 表明该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越高, 同时该地区财政支出的效果也就越好;反之亦然。

(五)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定。

在各地州各年度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指数基础上, 进一步利用变异系数来构建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 公式如下:

式中, ek表示第k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 sk表示第k年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的样本标准差, 表示第k年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的平均值。其中, ek在这里是逆向指标, 因此ek的值越大, 就代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越不均等;ek的值越小, 则代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越均等。本文通过ek可以直接比较不同时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变化程度, 从而达到评价财政支出效果的目的。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 从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看财政支出效果。

政府通过预算的形式分配财政资金, 以实现其职能。而财政支出的效果如何, 或者说政府的各项支出能否达到预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因采用的方法或选取的视角不同, 分析的结果也会有差异。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为视角, 把基本公共服务看作是各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产出, 从而达到洞悉各地区整体财政支出效果的目的。

1、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正相关关系, 如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州, 由于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而提供了较高的基本公共服务, 特别是作为首府的乌鲁木齐, 基本公共服务指数达到了0.75以上;相较而言, 南疆的克州、喀什、和田等地州比较贫困, 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财政投入偏低, 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及质量自然偏低。以喀什和和田为例, 2007~2011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虽然有所上升, 但是都维持在0.2以下。

2、以各地州历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的平均值为基准,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全疆平均水平之上的有乌鲁木齐、克拉玛依、昌吉、巴州、哈密、博州、阿勒泰等地, 其他地州则在全疆平均水平之下, 喀什、和田甚至更低。

3、从横向来看, 几乎所有地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的总体趋势都是上升的, 特别是南疆三地州的上升变化是明显的, 但是我们注意到, 2010年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较2009年有较大幅度的上扬, 但是2011年又有一定幅度的回落。这是由于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 中央决定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建设, 新疆拉开了大发展、大开发、大建设的序幕, 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此, 新疆成了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汇聚地, 有力地保障了新疆各领域的建设, 也极大地提高了各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当然, 骤增后有小幅的回落也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由于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大力扶持, 一些落后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没有下降, 而是持续提高, 如克州、喀什、和田等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地方财力的增强, 财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能力随着加强, 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提高, 地方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就越高, 财政支出的效果越好;从各地州的基本公共服务指数来看,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高, 地方的财政支出效果越好。

(二) 从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看财政支出效果。

如果基本公共服务指数表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低是从量的角度来评价财政支出效果, 那么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则从结构方面描述了财政支出的效果, 2007~2011年新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分别为0.56、0.55、0.53、0.46、0.45。

可以看出, 新疆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这表明新疆各地州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进一步增强, 各地区间居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逐渐趋于一致的目标在一步步实现。实现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今后一个时期内公共财政的主要任务, 因此, 各地区都会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财政支出, 以压缩经济建设事务及一般行政管理事务的开支, 从而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取得最佳的财政支出效果, 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从这个角度讲, 新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地区进一步以更大比例加大了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 或者是由于援疆资金的带动, 使该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使各地州基本公共服务差异进一步缩小,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地州的财政支出结构一定就比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的地州要优, 而这些地州支出结构的变化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达到好的财政支出效果总是有益的。

四、对策建议

(一) 加大扶持落后地州经济发展的力度。

结合各落后地州实际现状, 有针对性地给予财税、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 集中开展贫困地区连片开发, 切实帮助落后地区改善投资环境以招商引资, 促进当地的又好又快发展。以获取经济水平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财政支出效果好转的三重丰收。

(二) 着力构建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始终坚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线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缩小地区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异、增强地方财政支出的效果。

(三)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力度, 对于增强落后地区的财力、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各项支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科学性、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好的财政支出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新民, 南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管理科学, 2011.7.

[2]安体富, 任强.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地区差别视角的量化分析[J].财贸经济, 2008.6.

非生产性财政支出 篇6

大型秸秆气化工程位于铜山县大彭镇程庄村。该村年产秸秆2600余吨, 符合大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的条件。该县2008年投资228.2万元, 在程庄村建造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 供程庄村农户600户生活用气。其中, 中央、省财政投入80万元, 市财政投入4万元, 县财政投入40万元, 自筹104.2万元。

该工程2008年底完工。年产气达到108万立方米, 折合金额32.4万元, 有机废物消耗量540吨, 折合金额5.4万元。全年产生37.8万元的经济效能。另外从根源上杜绝焚烧秸秆的现象, 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二、构建秸秆供气绩效评价体系应考虑的问题

江苏省目前在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比较完备, 由于不同的评价项目其具体情况和特点不同, 所以在构建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时其考虑的问题也不同。

1. 绩效评价的原则

(1) 价值中立, 尽可能量化的原则。评价要客观, 实事求是, 能量化的尽可能量化。

(2) 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是绩效评价的过程要公开;二是要求被评价人提供的资料必须经过核实;三是评价结果应当征求被评价人的意见;四是结果公开。

(3) 回避原则

2. 秸秆供气绩效评价时应考虑的特殊评价指标

(1) 环境生态指标。因为秸秆供气属于清洁能源, 所以必须考虑环境生态指标, 并占较大的权重。

(2) 安全评价指标。秸秆供气需要用储气罐储存气体, 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煤气罐, 因此安全很重要, 如果出了安全事故, 后果不堪设想。

(3) 市场化程度指标。对秸秆气化的正常运行, 必须采用市场化的手段, 否则很难运行长久。莱州市的把秸秆供气当作一种福利, 向用户象征性收取少量用气费, 结果不能维持秸秆气化项目的人员工资和水、电费支出, 秸秆气化设备基本处于失修状态, 难以保证项目的持久可靠运行。

(4) 系统负荷率指标。秸秆气化主要是满足居民炊事的需要, 由于居民炊事用气过于集中, 负荷变化太大, 需要配置较大的贮气设备, 提高了系统造价, 也造成系统负荷率过低, 设备长时间闲置, 投资效益较差, 极不经济。据统计, 绝大部分气化站的负荷率仅为5%左右, 一次开机1~2小时, 就可以满足1~2天使用。

3. 铜山县秸秆供气工程绩效综合评价表

根据评价原则已经秸秆供气项目的特殊性, 见附表。

参考文献

[1]王敏雯.《浅谈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科技经济市场》, 2007年第10期.

[2]李森.《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生态经济》, 2005年第7期17-18页.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探讨 篇7

一、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公共财政支出是政府为确保国家职能的履行, 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所安排的支出。公共财政的公共性, 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标准。税收收入是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占公共财政收入的90%以上。如何使有限的公共支出资源对社会、经济产生最大的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 公共财政支出必须纳入公共制约和监督体系, 要对公共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价, 对评价结果进行跟踪问责。

如果公共财政支出不计成本, 不讲效果, 必将使公共财政蒙受巨大损失。审计署2009年1号审计令公布:“截至2008年10月底, 各被审计单位已追回或归还被挤占挪用的资金267.73亿元, 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各项制度规定158项;审计发现的116起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查处后, 已有30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 11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中:376亿元未纳入预算的资金已纳入预算;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53个中央部门存在的问题, 已得到纠正和落实整改措施的金额为84.42亿元;中央支农专项资金审计查出的50个县挤占挪用的1.25亿元资金中, 有1.12亿元已纠正或正在落实整改措施;挤占挪用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等已归还1.13亿元;乱收费已清理退还学生4960万元;各地方政府已收回被挪用、返还和欠征的土地出让金132.69亿元, 收回被挪用、欠收的征地补偿资金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2.93亿元, 归还被挪用的土地储备贷款8.44亿元。各地收回土地出让金132亿;各地已清理和追回违规使用的救灾资金1.95亿……”。通过整改, 反映出国家对公共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视程度。

上述查处的问题反映了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涉及各部门和各方面, 反映了政府职能部门滥用财政权力, 铺张浪费甚至挪用截留贪污公共财政的钱;亵渎了公共财政的公共性, 违背了公共财政支出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根本。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 成为社会探讨的新课题。

二、公共财政支出问题的解决对策

其一,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上述审计结果让人深思, 这些数字背后, 隐藏着大量的腐败、决策失误和浪费问题;公共财政支出分配不公的问题;政府官员滥用政府权力, 挤占、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甚至贪污犯罪等问题。公款吃喝玩乐、公费出国旅游、政府兴建超豪华写字楼, 政府购买豪华小汽车等铺张浪费挥霍的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财政资金的巨大浪费。由于现有经济体制下的财政资金分配模式, 导致政府部门在财政资金分配上, 主要是通过预算单位申请财政部门批准拨付为主, 难以保障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 公平性、透明性, 造成预算单位年年进行资金争夺战, 为争夺资金, 拉关系, 走后门、搞贿赂, 导致腐败滋生和蔓延, 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在财政支出中不讲资金的使用效益, 不计支出成本, 给公共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由于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不严, 损失浪费严重, 使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有效运用。我国财政资金不足是影响社会公共需要的重要因素, 而奢侈和浪费只能加重国家财力不足和公共支出需要的矛盾, 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的公共性, 就是为社会公共需要, 为百姓、为社会服务。国家正在制定和完善的经济体制改革, 公共财政支出明显体现了向“三农”、向困难人群倾斜。免征农业税、低价廉租房、棚户区改造、提高征地农民退休标准、低保户救助金、正在完善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优先发展教育, 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等机制的建立等, 都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标志。

改革的关键, 不仅要把好公共财政资金分配关, 还要重视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效果的评价制度。防止预算资金分配审批中的个人权利过大, 造成个人权利膨胀, 下级为争预算资金, 拉拢贿赂审批人, 审批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国家利益, 使之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因此, 预算资金的分配审批工作应该采用集体审批。使有效的公共财政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需要的各个方面, 提高预算分配的透明度, 接受绩效评价部门、审计部门、上级财政部门、人大、公众舆论的监督。因此, 积极改革经济体制中的不利因素, 最大限度的取得公共支出资金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二, 健全的绩效评价部门和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绩效评价已成为检验公共财政支出社会经济效益的检验方法。绩效评价应当注重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 严格执行规定的程序,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 在各级财政部门及预算单位应该依法设置专门的具有权威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 配备专业评价人员, 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对公共支出绩效进行科学评价, 形成制度化、经常化。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绩效评价工作, 绩效评价的第一责任人, 应为部门的第一负责人, 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的重要条件。

绩效评价指标是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指标。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 共性指标是适用于所有部门的指标, 主要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指标;个性指标是针对部门和行业特点确定的适用于不同部门的指标。绩效评价标准是指衡量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尺度。绩效评价标准具体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其他标准。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应当客观、公正, 标准统一、资料可靠, 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

其三, 绩效评价相关制度、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体现公共财政的公开、公正、透明的同时, 还要接受制度、法律的监督制约。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在我国刚刚起步, 很多制度、法律都在制定、规范之中。针对公共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制定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用于规范和保证公共财政顺利实施;各级政府要依法科学的制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并保证有效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及工作规范;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依法批复的部门预算;地方申请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相关资料;部门年度决算报告;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报告等。

因此, 应出台统一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法律, 使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得到法律约束力和制度保障。对现行法律普遍存在的执法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应严肃追究。除法律、制度保障外, 还要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审计的作用, 预警重大经济隐患。

其四, 对绩效评价结果实行追踪问责。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是检验公共支出效益和成果的重要标准, 绩效评价的结果应作为政府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的编制和财政资金分配时增加或削减预算的重要依据。审计监督、监察等部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 严肃处理有关违法违纪行为, 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对违纪违规的, 应视情节给与经济上的罚款、降薪、取消资格、调离岗位等;在行政上降级降职、警告记过、开除工职等处分。对违法的行为, 按法律条款, 视其情节, 追究其法律责任。

上一篇:预压技术下一篇:湖泊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