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项目支出

2024-07-23

财政项目支出(精选9篇)

财政项目支出 篇1

受财政部门的委托, 本公司参与了数百家预算单位申报的年度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工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受到了相关财政部门的好评。笔者作为预算评审的主持人和参与者, 对这项工作感受颇深。现对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进行综合论述。

1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的内涵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是指行政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 在基本的预算支出以外, 财政预算专款安排的支出。该项目支出预算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具体包括基本建设项目、会议项目、大型购置项目、大型修缮项目、专项业务项目、上缴上级支出、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事业单位经费支出、非税收入征收成本支出、其它项目支出等等。

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 一般实行定员定额编制原则。即各级财政部门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分档的基础上, 根据历年财政收支情况和保证正常运转需要, 测算制定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 并按照此标准核定相关单位的基本支出预算。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的申报, 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二是项目应符合财政资金支持的方向和财政资金供给的范围;三是属于本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和促进事业发展需要安排的项目;四是有明确的项目目标、组织实施计划和科学的项目预算, 并经过可行性论证;五是项目计划必须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填报项目申请书并附有相关材料。项目申报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完整。

欲知各单位所申报的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资料是否客观真实, 是否符合上述要求, 就必须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评审论证。

2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程序和作用

2.1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程序

(1) 受财政部门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资产评估公司选派政治素质优良、业务能力精湛的参评人员, 并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 了解被评审单位的基本情况, 根据评审工作量组成精干的评审团队。

(2) 评审团队收集被评审单位申报项目支出的预算资料, 熟悉被评审单位情况, 制定评审实施方案。

(3) 评审团队逐户上门听取被评审单位申报项目支出预算情况介绍, 并对各项目立项依据及项目可行性进行审核论证。在评审中, 对延续老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核实, 以便财政部门对新的年度预算额度进行调整。对新增项目的立项依据、项目的可行性、预算执行期限、财政预算资金承受能力等方面进行审核论证。在此基础上, 评审团队根据入户评审情况, 形成初步评审意见和评审报告。

(4) 财政部门的投资评审机构组织相关业务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或资产评估公司的初步评审报告进行评议, 形成评审意见。评审团队根据投资评审机构所形成的评审意见, 对其初步评审报告进行修改形成评审报告二稿, 征求被评审单位意见。评审团队根据被评审单位的反馈意见, 并征求财政部门相关人员的意见后, 形成项目投资预算评审的最终评审报告, 并将评审情况汇总, 出具评审汇总报告。

2.2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内容

(1) 被评审单位上年或评审年度内至评审期的财务收支情况。

(2) 被评审单位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包括批复项目及金额, 执行中追加的项目及金额, 项目支出预算专账核算情况, 截至评审期实际执行情况, 对核算及实际情况评价。

(3) 被评审单位申报预算情况。一是立项依据。是否有立项相关文件依据, 特殊项目是否有相关部门出具的可行性研究意见。二是项目实施周期。是年度内一次性实施项目、跨年度实施项目还是常态性项目。三是新申报项目与原实施的老项目及其它新申报项目的关联情况。四是实施项目的资金来源情况, 如涉及财政预算资金, 要对预算承受能力进行分析评估, 属于其它资金要对其资金来源进行核实。五是其它相关情况。

(4) 分项目出具评审意见。包括肯定性意见或否定性意见的具体陈述。在此基础上出具评审报告。

2.3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评审的作用

一是通过评审为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提供科学、合理、准确的决策依据。

二是通过评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运行、有效使用, 使财政得以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三是通过评审节约财政预算资金, 降低行政成本。

四是通过评审有利于发挥项目主管部门的积极性。

3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从评审中, 我们发现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料存在着诸多问题。

(1) 有些预算单位对编制预算的认知不足, 不重视基础资料搜集和整理, 影响了预算的编制质量。有些领导则认为编制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实际上部门预算是集业务、资金、费用等预算于一体的综合性预算体系, 尽管预算最终表现为财务预算, 但部门预算的基础牵扯到业务、项目、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各方面, 应该集全单位之力做好预算。

(2) 有些预算单位的项目支出预算质量不高。财务部门应根据核实无误的基础数据, 填制单位基础信息表, 科学确定本单位部门预算的编制基数。单位建立了规范的预算制度, 结合现有的情况和规定的程序编制, 保证部门预算的完整性、综合性和准确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不重视基础数据的搜集, 基础资料薄弱, 这就造成了编制的部门预算质量不高。

(3) 预算编制不完整, 预算编制数和实际发生数存在着较大差异, 影响了预算收支的准确性。因各基层单位的预算收入是根据业务部门的业务计划, 再考虑下年的市场经济等各种不可测因素的影响来测算下年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各基层单位预算支出是根据国家现有的经费开支政策和规定, 测算部门预算支出。如人员支出是按上年8月末单位在册在编人数来核定并编制下年度的部门预算, 而从上年9月到预算年度的12月单位职工增减变动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就影响了人员支出的准确性。

(4) 虚报项目和资金。有些单位存在着过于注重既得利益, 不能适应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在编制部门预算时, 一些单位不是想着本单位下个年度要干什么事, 也不是想如何使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社会效应, 而是只停留在自己的既得利益上, 力争在上年财政拨款的基数上有所增长, 因此存在着随意申报、以小报大、虚立虚报等问题。

3.2 对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及评审的建议

(1) 加强对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宣传。各级财政部门应该通过印发文件、召开会议、新闻媒体、网站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预算法》及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的政策、制度和办法, 要求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相关单位加强领导, 依法办事, 顾全大局, 严肃认真, 精打细算, 扎扎实实做好预算支出编制工作。

部门预算的编制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 负责预算编制工作的财务人员首先要学好《预算法》和有关文件, 然后按部门预算要求编制单位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表格, 发放到各有关职能部门, 向其讲解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 实事求是地填报各种数据。要科学地编制预算, 必须做到全面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掌握第一手材料。情况清, 心里明, 编制的预算有根有据, 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才能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和实现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2) 规范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申报。各预算单位在项目申报阶段, 应该严格按照基本建设项目、大型会议项目、大型购置项目、大型修缮项目、以及专项业务项目等各类项目标准立项, 避免随意立项、重复立项和将公用经费立项。

(3) 实行专账核算。财政部门将项目支出预算批复后, 各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实行专账核算, 便于预算单位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和财政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财政部门应该对各个预算单位是否将项目资金纳入专账核算进行监督检查, 以确保项目资金真正用于项目支出。

(4) 实行全口径项目评审。财政部门要将非税收入来源安排项目支出预算、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安排项目资金、财政对预算安排项目追加全口径纳入评审和检查考核, 以确保项目追加专款专用, 促进预算单位管好用好财政资金。

参考文献

[1]洪流.加强财政投资评审, 促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J].中国财政, 2009, (20) .

[2]唐振友.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几点建议[J].中国财政, 2010, (02) .

[3]史雪婵.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价值工程, 2011, (22) .

财政项目支出 篇2

工作方案

项 目: 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

评价: 2008年

*** 财 政 局 ***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09年 5月10 日

根据***财政局《关于开展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2009]9号)的相关要求,对“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开展绩效评价,为完成好该项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发[2008]50号)及其他相关要求,结合评价项目的情况和特点,制定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公正的对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进行整体综合性评价,反映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绩效评价,为加强基本建设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在贴息资金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和方式,更好地发挥其政策扶持、引导作用,促进理财观念和方式的转变,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探索经验。

二、评价对象和内容

本次绩效评价的对象:***市级2008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承担单位和主管部门。

内容:***市级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

三、评价活动的依据

(一)法规、政策依据 1.《***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发[2008]50号);

2.《***财政局关于开展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2009]9号);

3.《***财政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项目)》;

4.《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财预[2009]76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6.《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贴息资金财政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7.《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8.《基本建设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7]416号);

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

10.《***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 11.《***市级政府投资管理办法》(2005年***人民政府公告第1号);

12.《***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信用贷款建设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13.《***国家开发银行政府信贷偿债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4.《关于***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信用贷款资金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通[2005]03号);

15.***发展计划委员会对31个城市建设贷款项目下达的投资计划通知、对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等文件;

16.***审计局对相关项目决算的《审计报告》; 17.***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相关项目决算的《***财政投资建设工程决算审核结论书》;

18.***财政局《关于下达2008年一季度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预算的通知》(***[2008]26号);

19.***财政局《关于拨付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的通知》(***[2008]89号);

20.***财政局《关于下达和拨付2008年三季度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的通知》(***[2008]168号);

21.***财政局《关于拨付2008年四季度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的通知》(***[2008]269号);

22.***建设局《***城市建设贷款贴息资金项目绩效评价自查自评报告》;

23.《***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本次绩效评价的通知要求提供的基础资料;

(三)实施单位和部门对项目建设、资金支出、绩效实现情况进行的自查、自评资料;

(四)评价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调查、核实等获得的资料;

(五)《***财政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委托合同》;

四、评价工作程序

(一)前期准备

1.组成绩效评价工作组,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 2.走访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项目实施单位,了解现行项目绩效评价方法与资金管理、项目管理的具体做法,听取他们对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设立的意见和建议;收集相关项目省内外绩效评价经验与方法以及项目相关资料;

3.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开展专家咨询,制定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拟定自评报告提纲,规范自评报告格式;

(二)组织绩效评价

1.组织项目绩效评价方案的实施;

2.成立绩效评价考评工作组,进行人员分工; 3.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邀请专家参加相关绩效评价会议;

4.召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组会议,传达有关的文件精神和具体工作要求,介绍评价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工作组在评议项目自评报告的基础上,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评分;统计项目得分,对项目进行讨论,起草工作组意见,并提交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部门讨论确定。

(三)分析总结

1.进行数据分析,提出绩效评价报告的初稿。根据绩效评价工作组的意见及考察、考评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初稿;

2.与市财政局绩效评价科、经济建设科等科(室)就绩效评价报告交换意见,将绩效评价报告提交市建设局、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项目实施单位等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3.形成正式的《2008年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五、评价原则

(一)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

(二)综合绩效评价的原则;

(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原则;

(四)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

(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财政支出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贯彻事前、事中、事后的原则。

六、评价方法

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采用比较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因素分析法、专家评价与公众评议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等方法,依据 《***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七、工作进度及时间安排

2009年6月10日前,完成《***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根据与部门协商工作方案所确定的时间开展自查、自评、抽查、考评、撰写评价报告等工作,于2009年9月30日前提交绩效评价报告。

八、组织管理及人员分工

为使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由市财政局绩效评价科、经济建设科等相关业务科、市建设局财务科等相关科室、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部门联合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工作。工作组的构成如下:

市财政局:*** 市建设局:*** ***咨询有限公司:****

九、评价结果

1.提交《***城市建设贷款贴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篇3

关键词:财政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社会的发展和民生的保障都离不开财政的支持, 这也就意味着我国财政事业所承担的责任和意义非常重大, 从而也引起了我国对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高度重视。社会公众开始要求财政部门资金使用情况的公开透明,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也就成为财政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绩效评价工作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进行, 可以发现工作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 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明确绩效评价的意义;二是缺乏法律和制度支持;三是评价指标不完善;四是评价结果不能合理应用。针对上述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 没有明确绩效评价的意义

目前, 各级财政部门虽然都在积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 但大多只拘泥于形式, 注重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而忽视了效益, 认为绩效评价无非就是找出问题,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从而导致了对于实际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 更不能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甚至有些工作人员将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相混淆, 不能够正确认识绩效评价, 不能明确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就不可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明确绩效评价的意义是财政管理的关键, 也是首要任务。

(二) 缺乏法律和制度支持

我国还处于绩效评价的起步阶段, 虽然开展了一些试点, 也提出了相应的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要求, 但是至今还没有出台一套有关的法律法规予以支持, 导致资金分拨的绩效评价没有约束性, 可以选择性的评与不评, 评价的好与坏也没有一个强制的界限。正所谓法律是依据, 制度是保障, 没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给予支撑,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就不能有序地开展。

(三) 缺乏系统、科学的评价指标

现阶段, 我国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已经设置了工程管理、资金管理、技术参数等方面的评价指标, 各级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然而, 这些评价指标只能为本部门服务, 暂时不能满足不同层级和不同性质支出综合评价的要求。因此, 使得评价工作在各部门间脱离,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四) 评价结果不能合理应用

我国虽然提出了评价结果原则的有关规定, 可是当实际落实时并不能合理有效的予以应用。一般来说, 各级各部门对于具体项目的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只是作为档案进行存档处理, 为以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然而, 根据项目支出和管理部门的不同, 评价结果的应用情况也存在差异。对于在评价结果中绩效较差的相关项目负责人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机制。对评价结果的使用和跟踪审核工作没有硬性的要求, 可以开展也可以不开展。当绩效评价工作成为表面工作时, 绩效评价结果也就失去了应有价值。

二、上述问题的改进意见

通过对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问题的具体分析, 可以看出,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管理的一项关键工作, 保障和支持着财政管理有条不紊的进行。针对上述问题如果不能给予有效的控制和解决,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改进意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健全专业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 要引领相关工作人员走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职能误区, 明确绩效评价是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使得有限的资金产生更大的效益, 它是为预算编制服务的, 不能与预算编制相混淆。第二, 应该建好绩效评价专业人才库, 并且健全专业人员管理办法, 指明专业人员应该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制定具体的奖惩措施, 使各部门人才的监管更规范化。理顺每个专业人才从被聘用到工作再到解除劳动关系这一程序, 为绩效评价提供人力保障。

(二) 建立相关制度

对于一项工作而言, 需要很多制度予以支持, 主要有管理性制度、操作性制度、考核性制度。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也是如此, 建立以上三种制度, 使财政科学化、精细化、效益化。

其一, 建立管理性制度。该制度较为宏观, 管理贯穿着整个工作的始终, 规范着整个工作流程。首先进行预算编制, 建立具体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明确规定要在各部门对项目进行科学评价后才能提报预算草案;然后申报评审, 由财政部门对项目支出的可行性、必要性、合理性进行严格的审查, 对项目目标进行分析, 看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 是否符合现行政策和标准, 从根本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然后进行预算执行, 对财政项目支出预算跟踪督办, 实时监控各项指标的偏差情况, 查看是否按设计要求实施, 如有偏差需及时查明原因;最后进行决算, 将实施后的效果与预算时计划的目标相比较, 如出现差异, 要分析具体原因, 从而为下一次的支出预算提供依据。对于整个流程的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出台专门的项目绩效评价法律法规给予支撑。

其二, 操作性制度细化。主要解决的是操作过程的问题,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 需要各预算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配合的一项复杂的工作。该类制度比较具体, 可以写在部门规章中。使工作人员对具体的操作方法更加明确。

其三, 建立考核性制度。该制度主要是对各级各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对员工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促进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效深入进行。该类制度要依据量化的指标来考核, 所以可在各部门会签中体现。

(三) 建立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手段。科学规范的指标体系能够反映财政支出的综合效益, 是体现绩效评价结果客观性、真实性、有效性的前提。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是要以评价内容为依据的, 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要与预算目标相关, 而且评价指标根据其所在项目的重要性要赋予不同的权重。

通常评价指标按性质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按内容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其中, 共性指标由财政部门统一制定, 个性指标由项目主管部门协助财政部门制定,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依据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进行评价。

(四) 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形成的结果由于承担和参与主体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认为,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需要提交为实施单位形成的绩效报告和为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形成的绩效评价报告两类评价结果。

形成评价结果后, 对结果的应用是关键。对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主要采取三种方式:第一, 在加强管理时参考评价结果。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 要求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改善, 从而可以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第二, 将评价结果作为下一次支出预算的参考, 逐渐完善预算编制, 将其与执行和管理结合起来。第三, 将评价结果作为建立绩效问责制度的依据, 纪检部门或人事部门可根据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对有关单位和负责人进行奖惩, 从而也为管理机制提供了依据。第四, 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评价结果。根据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将评价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使财政支出状况达到最大限度的公开透明, 使公众了解财政资金的流动和项目实施情况及效果, 也无形中产生一种威慑力从而督促着项目的实施, 使项目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三、结语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从科学化和规范化着手, 对人员管理、制度建立、指标体系和评价结果的运用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 需要逐步推进, 逐渐深化。

参考文献

[1]宋卫红.国外财政基本建设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 2012 (03) .

[2]刘朋.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制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03) .

财政项目支出 篇4

——误餐补贴专项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屏南县公安局是全县公安工作的组织指挥机构和治安行政管理、刑事案件侦破的执勤实战单位,为正科级单位。单位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县党委政府以及公安部、省、市公安机关有关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各项公安保卫任务;研究和探索公安工作改革,建立符合我县实际的公安管理体制,负责全县公安队伍的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公安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建设;掌控全县敌情、社情、社会治安和刑事犯罪情况,为党委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提供社会治安方面的信息和对策;负责危害国家安全案件、重特大刑事案件、经济犯罪案件、毒品犯罪案件等各种刑事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协助党委政府做好重大事件、重大治安灾害事故的处置,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负责隐蔽战线斗争和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等工作;依法管理社会治安、户籍、居民身份证、公民出入境、往来港澳台地区和入境我县的外国人、外籍华人的工作,组织开展消防工作,依法进行消防监督;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加强街道社区的巡逻,接受群众的报警求助,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依法行使公安执法权,负责公安执法活动的监督和管理;依法监督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指导监督企事业保卫组织、保安队伍建设;负责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和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来屏的警卫工作,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警卫任务;依法行使对监管场所的管理权和监督权;负责全县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协

到位及时率、资金使用率等均为100%。

2、过程指标体系总分30分,得分29分,其中业务管理制度健全性方面存在不够完整的情况,例如机关民警虽同一线民警一样经常加班加点,却不能享受一线民警相同的加班误餐补贴标准,因此,在制度建设上存在漏洞。

3、产出与效益指标体系得分40分,其中产出数量满分15分,得15分;项目效益可持续影响目标10分,得10分;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大于90%,得满分15分。

(四)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加班误餐补贴的发放范围规定不够科学,一些机关科室民警的加班不比基层少,但没有列入发放范围,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给队伍管理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2、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同加班误餐补贴标准低下存在不平衡。

四、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项目绩效评估工作内容多,专业性强,建议加强对项目绩效评价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绩效评价各项工作的质量。

2、建议提高加班误餐补贴标准及发放范围,凡是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若实际参加加班,应视情予以发放加班误餐补贴。

财政项目支出 篇5

对于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其工作方案的设计很重要, 方案的酝酿过程也是报告的形成过程。对项目的了解、深入是在不断地调研 (如社会访谈、问卷、座谈会、实地抽样检查) 的基础上建立的。在多次的调研中, 方案是在不断修正、完善、沉淀中提炼出来的。本文结合笔者参加主持的某省NT市区苗木基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谈谈项目绩效评价方案设计到形成过程的认识和看法, 为正确地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操作思路和借鉴。

在绩效评价开始阶段, 首先要解决两个误区:

一是布置绩效评价业务工作时仅把项目单位分管财务的人员约来开会, 而没有把项目主管单位和具体实施的项目科室的人员、财政业务科室的人员请来开会, 许多政府专项, 比如苗木基地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淘汰关停小化工小铸造企业等项目, 项目实施的主管部门和业务单位的经办人员具体负责承办这些项目, 对项目的前因后果、成绩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一清二楚, 缺少了这些知情人员的参与, 评价对接工作不能很快地深入。有的项目奖补资金是经过业务主管部门与财政共同审核后发文, 直接通过财政预算指标或通过发票报账制的形式由财政直接拨付给项目受益单位的, 项目主管部门的财务人员没有经手资金, 他们对项目不是很清楚, 这样选择的对象缺乏相关性。

二是为绩效而绩效评价。一些绩效管理部门, 不是把涉及民生关注的项目如教育经费的投入、新农保发放、卫生防疫、村庄环境整治等公众聚焦的项目作为重点进行绩效评价, 而是人为地以资金额度划定绩效评价项目的标准, 如对超过500 万以上的项目进行评价, 或将一些众多小金额的项目打包进行评价, 评价的内容过多过滥, 这种评价只是为了完成上级绩效工作任务, 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得评价组不能集中关注有问题或重点的项目, 开展这类评价意义不大, 比如某区某农村改革奖补资金项目, 将28个名目繁多的各种农村工作奖补资金打包成1000 多万元的大项, 小的项目仅奖补几千元资金。有些资金名义上为政府专项, 实质上是政府用来对个别涉及民生事业营运进行政策性经费补偿的, 例如环保的污水处理, 职教补助资金等, 这些项目的补贴额是有限的, 有限的补偿对于一个庞大的项目或事业营运管理, 无法真实地反映项目的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这种为完成绩效工作任务的绩效评价是应付性的。

二、方案设计过程

下面结合NT苗木基地建设项目方案设计具体进行阐述。该项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 出台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意见, 建设苗木基地, 以生态效益为主。其意义体现了减少秸秆焚烧,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都市的新绿化, 防止城市耕地私自租赁, 乱搭乱建, 防止城市耕地荒废被堆放建筑垃圾, 减少垃圾周转费用, 根治郊区卫生环境脏乱差的局面, 美化乡村建设。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减少拆迁费用, 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建立生态环境, 为城市化发展腾出空间。

由于评价期间是项目开展实施后的第二年, 把项目的背景和意义简要地表述出来, 不是静止孤立地评价第二年, 让报告使用者对项目的前因后果了解清楚。在修改的方案中, 把项目的起因、试点、推广的情况, 两年中各区县开展实施情况通过图表的形式进行比较分析, 让报告使用者能清楚快速地了解项目的基本概况。

在评价的过程中, 有时会出现项目立项时没有设置量化的绩效目标, 包括项目总目标和绩效阶段性目标, 为了解决此问题, 考评时可以参考项目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及其年度工作总结, 可以把工作目标转化为量化或定性化的绩效目标, 进行绩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很关键, 针对绩效目标来设计苗木基地建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围绕着生态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来设计和实现绩效评价。

都市苗木基地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分为投入指标、过程指标、产出指标和效果指标四类。其中, 投入指标反映苗木基地建设财政支出的总量、结构是否合理。过程指标主要反映项目预算执行和资金管理水平。产出指标主要反映计划的实现情况。效果指标主要反映对生态、经济及社会的影响。效果指标的设立是根据绩效目标的内容进行设立, 设立生态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对市区苗木基地绿化建设财政支出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阶段进行评价体现从政策本身、执行到效果的逻辑路径。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也增强了评估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行性。对市区苗木基地绿化建设财政支出的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阶段进行评价也体现了绩效“经济性、效率性、效益”的内涵。

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关系到评价结果的系统性, 是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评价组应遵循系统性、独立性、可比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的原则设立评价指标。在此评价项目中评价组结合频度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首先, 采取频度分析法。从园林、农林工作实践、绿化研究文献中, 对各种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选择那些使用频度较高的指标。同时, 结合进行理论分析比较, 综合选择那些针对性较强的指标。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征询有关专家意见, 对指标进行调整, 最终得到市区苗木基地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苗木基地绩效评价中采用了综合评价法, 吸收综合成本效益法、最低成本法、专家意见法、生产函数法等方法的优点, 对项目支出的各个层次进行绩效评价。综合评价法, 是在多种指标计算的基础上, 根据一定的权数计算出一个综合评价值, 依据综合评价值对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价。它的评价准确度较高, 缺点是在指标选择、标准值确定及权数计算等方面较复杂, 评价的主观性较大, 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为了减少、克服评价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又考虑到该项目在社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面定性评价判断较多, 尽可能地对项目作出客观、公正和科学的评价, 评价中结合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 (AHP) 是根据具有递阶结构的目标、子目标、约束条件及部门来分析方案, 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矩阵, 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 最后综合出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四阶段指标及末级明细指标的权重 (优先程度) , 使得指标权重趋于合理, 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它在全面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中进行了准确的量化评价, 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它为我国财政预算的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也为未来财政预算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服务技术支撑。同样, 计算机技术在AHP中的应用也为指标值的计算提供了便利。

本方案的评价标准是依据绩效评价基本原理, 分别按照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制定。

对于定性指标, 一般通过问卷及访谈采集相关数据, 在实施过程中运用等级描述法进行考核, 通过设置分级标准来显示该指标认可程度的差异。

定量指标是可以准确数量定义、精确衡量并能设定绩效目标的考核指标。对于定量指标, 一般通过公式等方式予以量化。

绩效评价中许多指标没有具体数据, 人为地生搬硬套制定标准和分值, 有背于绩效评价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为了尽量减少、克服主观因素, 评价组邀请了一些专家 (包括园林、农业、林业管理的技术专家、理论研究者等) 进行比较判断, 以苗木专业的角度进行独立、客观的打分, 评价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将评价的各项指标拟定五个等级, 即特别重要[80, 100]、重要[60, 80) 、次重要[40, 60) 、一般[20, 40) 、轻微[0, 20) , 通过综合各专家的意见, 对专家打分值进行统计, 得到各指标的加权平均分值, 结合打分情况和意见, 构造不同层次指标的两两判断矩阵, 对二级和三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整理排序, 求解各指标的权重, 并进行一次性检验- CR<0.1, 得到最终的权重结果, 分析这些指标对绩效目标的影响程度, 得到综合重要度排序, 由于事前各指标均有专家打分, 评分标准一致, 数据无需进行无量纲化论证。在评价中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指标非线性加权综合法, 建立如下综合评价的模型:

其中, V表示综合评价的结果;

Ai表示第i类指标的权重值, ;

m表示第i类指标中指标的个数, 如A1类指标中有4个指标;

aij表示第i类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值, ;

kij表示第i类指标中第j个指标的得分。有了各自重要性的权重, 将实际评价得出的各个指标的分值乘上各自的权重就是各指标的实际综合权重, 和其指标相对应的上一级权重输入模型, 经过计算得出绩效评价的综合分值 (V) 。结合综合评价等级标准拟定的五个标准, 即优秀[90, 100]、良好[80, 90) 、中[70, 80) 、合格[60, 70) 、差[0, 60) 五个等级进行等级评定。

三、评价及建议

绩效评价工作是一个归集整理分析提升的过程。重视基础数据的归集, 能折射出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基础数据的收集过程中, 不断对指标筛选和调整, 本着指标可量化、可操作、可取值的原则, 对评价引用的指标充分理解和熟练掌握。同时要参考吸收采纳专家指导意见, 项目组要更多地集体讨论, 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有时设计的方案不一定完善, 在实际调研、抽查工作过程中, 要结合调查中想要了解的情况, 指标考评要实现的目标设计调查问卷及调查表。方案设计过程中要处理好标准值、相对值和绝对值的关系。标准值是评价工作的难题, 参考一定的标准, 需多加研究, 标准值的来源在哪里, 当项目评价进入一定深度, 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渐渐地反应出来, 这时判断它的标准也就出来了, 这些主要取决于评价组成员对项目掌握的程度, 体现在广度和深度上面。在反复的修改完善中, 方案逐渐成熟, 报告的轮廓也逐渐形成了。

参考文献

[1]沈秋媛, 沈丽, 仪秀琴.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J].财会学习, 2014 (11) .

[2]朱明, 冯斌.科研项目公共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研究——[J].会计之友, 2014 (29) .

财政项目支出 篇6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对象是财政支出项目所取得的效益, 而评价主体通常是项目主管部门、实施单位、政府财政部门。因为财政支出项目效益不确定性大、项目与项目之间的差异较大、支出内容较为广泛, 所以及时地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能够有效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合理安排财政经费, 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内容

财政支出项目主要包括了三个环节, 分别是项目产出应用、项目实施、项目立项。“产出和应用”主要是项目绩效评价内容所考虑的内容, 也是项目支出绩效的主要体现。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应该包括“项目管理”、“项目效益”、“项目产出”、“目标设定”等内容。项目自评与财政评价程序一般为:做好相关评价的材料、法律依据的汇集工作——科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实地考核项目绩效——撰写评价报告。通过重点绩效评价, 切实提高部门预算执行能力和政府部门执政能力, 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一)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业务评价

业务评价主要有:“管理”一般指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规章制度及执行情况。“效益”一般指项目成果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产出”一般指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目标设定”一般指项目完成的可能性、目标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依据的充分性、目标的明确性等。

(二)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财务管理评价

主要是对财政支出项目的财务管理情况、资金支出和资金到位情况等进行评价。基本内容有:为完成项目绩效目标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制度;为完成项目绩效目标所安排的资产使用与配置情况、财务管理状况、预算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已经取得或者即将取得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及设定情况等。

(三) 如何有效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 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 确保绩效评价工作有序开展

整个绩效评价工作由政府财政部门统一组织领导, 财政监督局协调指导, 按照“谁实施, 谁负责”的原则, 科室为实施主体, 对绩效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负责。认真部署项目单位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工作, 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落实专人负责制度。在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 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 充分肯定成绩, 如实问题反映。各科室按照下达的项目计划, 落实和细化工作任务, 精心配置人员力量, 有序高效地组织、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同时, 积极向各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深入宣传有关绩效评价的政策、动态, 加强工作沟通, 以取得部门 (单位) 对绩效评价工作更多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采取统一设置评价指标与标准, 组织评价工作组, 通过查阅资料、座谈、实地或电话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 全面掌握各有关财政支出项目的实施与绩效情况, 在此基础上, 对照评价指标与标准评判打分, 撰写绩效评价报告。

2. 明确目标, 突出重点, 确保评价效果

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管理,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倡导和树立绩效观念, 形成“要钱”为办事、“花钱”看结果的财政绩效管理理念, 探索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新型财政支出管理模式。重点摸清绩效评价项目的总体情况, 包括项目设立的政策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揭示和反映项目管理实施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以定性与定量为主的分析方法评估判断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提出加强管理、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 明确措施, 严格程序, 确保绩效评价工作取得实效

按照“先易后难、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的原则,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点是科技、农业、教育、卫生等民生项目。主要围绕评价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来开展, 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项目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完成绩效目标采取的加强管理的制度、措施等内容。通过绩效评价, 逐步构建起较为成熟的绩效评价制度框架、工作机制和人才队伍, 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全面推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建立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

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评价单位要在评价工作结束后1个月内, 以正式文件或反馈书的形式, 将评价项目绩效情况、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反馈给被评价单位, 并督促其落实整改, 以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的约束力。被评价单位要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认真整改, 并在收到评价意见文件之日起60日内, 将落实整改情况以整改报告书的形式反馈财政部门。

参考文献

[1]洪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江苏水利, 2010 (09) :124-126.

[2]宋亚平.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23) :133-136.

财政项目支出 篇7

当前, 各级政府都面临着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的问题, 如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成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强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 其核心是构建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近年来, 财政农业支出逐步加大, 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纵观我国财政农业支出绩效评价的发展, 指标的设计缺乏系统方法, 常采用财政部门通用的财务规则所设立的指标, 这些指标操作性较强, 多是对定量指标的反映, 对于一些不能量化的指标无法反映;指标设置多以结果指标为主, 注重对支出规模、支出结构、支出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价, 缺乏反映支出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指标设置不全面。近年, 有学者也指出要将项目科技含量和科技经费的份额、地方科研单位对项目的参与度、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农民的满意度列入绩效考核指标中, 从一定程度考虑了财务指标的滞后性, 加入了非财务指标的因素, 但仍没有应用系统的方法将这些体现长期效益的指标引入指标体系中。本文试图克服以上缺陷, 初步设计一套较科学、完善的农业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二、平衡计分卡在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 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特殊性

把握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特点是做好绩效评价的基础, 与工业项目相比财政支农项目有其特殊性:第一, 项目时间较长, 效益发挥具有滞后性。受季节气候的影响, 农业支出项目通常建设时间长, 在项目建成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收到效果, 其效益的发挥也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这要求评价指标的设置考虑到项目结果与过程,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第二, 项目效益具有多元性。许多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效益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 其经济效益不高。这决定了在项目绩效评价时, 不能仅以财务评价为限, 而应该引入生态平衡和社会评价的内容。这要求在设置指标时注重内部与外部的平衡,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衡量的平衡。第三, 项目的多目标性。农业支出项目的开发区域、对象、内容不同, 建设的目标就不同, 有的项目开发内容综合性很强, 包括生产项目、配套服务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内容, 因此对这类项目的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建设目标, 设定指标时要按照目标导向的原则, 且指标设置不宜过多, 以免信息收集工作量过大。第四, 项目与农民利益紧密相连。通常, 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直接目的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而农业和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因此, 在对财政支农项目进行分析评价时, 既要重视项目建设单位的效益, 同时也要关注项目能否为农民带来实惠, 能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或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因此, 在指标设置时要把农民收入增加、成本降低、农民满意度等指标列入其中。

(二) 平衡计分卡概述

平衡计分卡 (The Balanced Score Card, BSC) 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Kaplan) 和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戴维·诺顿 (David Norton) 提出的。平衡计分卡认为, 传统的绩效评价只注重衡量过去的绩效, 过于注重财务指标的评价, 无法评估组织未来的、前瞻性的绩效指标。但在信息化时代, 传统的业绩评价方法是不全面的, 组织能否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比组织过去的绩效, 也很重要。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先进的绩效衡量工具, 将组织的总目标划分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不同维度的子目标, 并依据这四个维度分别设计适当的绩效衡量指标。因此, 其更能够对组织综合经营状况做出评价, 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 更利于组织长期发展。综上所述,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能够实现财务、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 结果和过程, 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等多个方面平衡的指标构建方法, 在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中具有适用性。基于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特殊性及建立指标考虑的因素, 需要在企业的平衡计分卡基础上进行修正。财政农业支出绩效的平衡计分卡框架如图1所示。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农业支出财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虽然从四个维度可以分解出多个指标, 但依据农业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置系统性、可比性、导向性、可操作性、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需要对多个指标进行筛选, 选择出若干关键指标。

(一) 财务维度指标

财务指标往往和获利能力联系在一起, 而财政农业支出是国家的一项惠农政策, 因而适于企业的一系列财务维度指标, 如营业收入、资本报酬率、经济增加值等, 财务并不适合财政支出项目的评价。对于农业支出项目, 维度主要评价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 表现为项目区农业产值增加, 农民收入增加等, 基于收入增加衡量的不同层次, 可选取新增农产品总产值、新增农业纯收入、新增农民人均纯收入三个指标。鉴于不同, 区域农民收入增加受农业产值增加的影响程度不同, 可增加设置成本指标进行补充修正, 为使应用成本降低指标具有可比性, 采用亩均成本降低量进行衡量。

(二) 受益对象维度指标

对于企业, 客户层面指标通常包括客户满意度、客户保持率、客户获得率、客户盈利率, 以及在目标市场中占的份额。对于农业支出项目而言, 其服务对象包括项目实施单位和农民。受益对象维度指标主要体现在农业支出项目受益单位 (即项目实施单位) 和受益农户对项目的评价, 可以选取受益程度和受益对象满意度两类指标。受益程度指财政资金投入后, 项目带动受益农户的数量和农民增收情况, 便于比较应用新增受益农户数量这一指标衡量。基于不同的服务对象, 受益对象满意度包括项目单位满意度和农户满意度。基于全面考虑, 为评价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管理、产出、效果的满意程度, 应用项目单位满意度指标。为评价项目区农民对项目的满意程度, 应用农户满意度指标。

(三) 管理运营维度指标

财政农业支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及完成后都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 设置该维度指标目的是评价项目建设过程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及管理效率。管理运营维度指标可分为资金管理和工程管理两类指标;资金管理指标设置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两个指标;工程管理指标设置工程完成率、工程利用率、工程完好率三个指标。

(四) 学习与成长维度指标

对于企业来讲, 该层面指标指企业必须投资于员工技术的再造、组织程序和日常工作的理顺等目标, 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工培训和技能等指标都是这一层面的表述。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的实施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为政府对农民提供的一种服务, 需要把服务对象 (即农民) 的知识技能提高作为支撑项目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严密关注, 可用培训支出比率这一指标来衡量。设置该维度的指标目的是评价财政投资项目的长期发展潜力, 作为补充增设创新能力方面, 采用新增创新产品数量指标衡量。

本文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绩效评价指标确定后, 还需确定指标权重, 也就是确定同一级指标相对于其上级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适用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方法, 它为复杂决策、排序问题提供了一种建模方法。基本步骤如下:

(一)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建立财政支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即建立评价目标层A (财政农业支出项目绩效评价) , 准则层B (修正后的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 子准则层C (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各自对应的评价指标) 。绩效评价体系指标层次结构模型如表2所示。

(二) 构造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次某因素而言, 本层次与之有关的各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根据建立的层次结构模型, 在已经确定的指标的基础上, 征询专家意见, 对指标两两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判断, 构造判断矩阵。如对准则层财务、受益对象、管理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对于绩效评价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 然后根据比较结果以1-9标度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具体的评定方式如下:设a和b为两个层面或评价指标, 其重要性比记作a/b, 并给以数值记作a/b=, 其分值说明如表3所示:

对财务、受益对象、管理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通过征询相关专家意见, 准则层B的相对重要性矩阵如表4所示:

运用层次分析软件yaahp0.5.2, 计算相应判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为W= (0.5205, 0.2010, 0.0776, 02010) T, 并且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CR=0.0162满足一致性。因此, 特征向量即为四个层面的相对权重。

子准则层C1、C2、C3相对于B1的重要性以及其余子准则层相对于准则层的重要性及权重设置方法同上。

参考文献

[1]樊文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绩效考评体系构建》, 《经济论坛》2010年第10期。

[2]崔风梅、张海红:《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金融经济》2010年第3期。

[3]孙玉军、邱丽敏:《试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北方经贸》2009年第1期。

[4]殷筱琳、雷良海:《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商业经济》2010年第1期。

财政项目支出 篇8

(一) 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较为完善, 从而很好地保障了财政支出项目的管理。我国不少省市为了进一步规范财政支出项目, 也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如北京出台《北京市市级部门预算编制内部组织分工指导意见》、《北京市财政局部门预算编制局内操作规程》等多个办法, 对部门预算包括项目管理进行规范。武汉出台了《武汉市重大项目管理办法》、《武汉市重大项目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监理管理的若干意见》等, 对重大项目管理方面作出了规定。

(二) 注重对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

新西兰将部门年度预算绩效结果与下年度预算有机结合起来, 对部门的预算结果进行考核。2我国近几年来也越来越重视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北京建立了全过程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对项目支出预算实行事前评估、投资评审、事中绩效监督和事后绩效评价、问责制度, 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 并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等相关信息。云南省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相结合, 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 预算部门 (单位) 要主动进行整改。天津颁布实施了《天津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如果某项财政支出达不到绩效目标或绩效评价结果较差, 可能根据情况调整或调减预算, 甚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

(三) 充分发挥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作用

北京财政局在部门预算管理中, 各预算管理处室负责确定项目, 评审中心负责对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预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核。评审中心在预算编制阶段“一下”或“二上”后开始审核工作。通过评审的项目, 评审中心反馈回各部门预算处室, 列入当年预算, 未通过评审的项目, 部门预算处室不得列入当年预算, 对于评审的审减资金各预算处室不予安排, 同时还通过文件的方式提出了各部门职责和评审流程:项目主管部门确定汇总项目并报财政各支出处室审核, 财政各支出处室审核确定项目后, 需要评审的项目转评审中心, 评审中心审核后, 将评审结果反馈各支出处室安排预算。河南在《河南省财政厅投资评审中心主要工作职能及评审业务厅内运转程序》明确评审工作在财政系统业务中的地位、组织、运作方式。山东在《财政厅各处室工作关系划分暂行规定》中指需要对部门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支出项目进行评审的, 先由归口部门预算管理处提出项目评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由投资评审中心负责组织评审。

二、进一步完善重庆财政支出项目管理的对策

(一) 制定并完善相关规定和政策

虽然重庆就财政支出项目管理出台了相关的办法, 但仍有待完善。如对重大财政支出项目统一管理的办法仍空缺, 因此, 一是建议出台《重庆市重大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突出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管理, 明确财政支出项目绩效目标、程序、依据、管理主体等。二是建议研究制定重庆市统一的招投标信用评价指标办法, 设立详细指标对招投标市场从业主体进行评分评级, 建立信用档案, 记录和公开招投标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的信用, 作为其参与财政支出项目招投标的门槛。三是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相关规定。重大财政支出项目在立项之前, 必须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并将其作为是否立项的重要依据。

(二) 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地衡量一个财政支出项目的建设情况、社会效益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建议构建多级考核指标对项目支出的绩效从多角度、多层次实行考核评价。首先, 设立项目基础建设绩效、项目内部管理绩效、项目对外运作绩效等3个一级考核指标。其次, 在项目基础建设绩效指标里再设立项目任务完成数量、项目任务完成质量、项目任务完成时间等3个二级指标;在项目内部管理绩效指标里设立项目组织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程序管理、项目资产设备管理、项目人员配备和协调管理等5个二级考核指标;在项目对外运作绩效指标里设立项目社会效益、项目经济效益、项目持续性影响等3个二级考核指标。然后, 再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性质分别在二级考核指标下再设立更加细化的三级考核指标。然后委托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或第三方咨询评估中介机构等专业机构来实行全面的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项目预算的重要依据, 并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进行奖惩。这样, 通过对财政支出项目全面开展绩效评价, 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监督力度, 杜绝财政资金的浪费等问题。

(三) 加强投资评审中心对专业技术的应用

针对项目管理缺乏技术的问题, 应通过引入专家委员会、咨询评估中介机构等方式充分利用其专业知识及技术, 为项目的管理提供专业支持。财政部门应当运用专业手段, 对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进行管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要承担财政投资项目预 (概) 算、决 (结) 算的审核和后评价等工作, 与中介机构一起都能提供技术性服务, 且与中介机构相比, 又具有熟悉财政项目管理的优势, 因此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一是要对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进行科学的定位, 突出其在财政系统的重要性, 建议凡财政支出项目必须经过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评审, 根据评审结果对相关方案进行调整;凡重大财政支出项目, 其可行性研究必须经过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进行评审, 否则不予立项。二是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自身必须加强建设, 提高人才队伍建设, 引进高精尖的专业人才, 同时中心的工作人员必须到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 及时发现问题, 保障评审结果的准确性。三是加大区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提高区县对项目的财政监管。

参考文献

财政项目支出 篇9

一、目前拓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新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制度的可操作性弱、应用难度大, 中介机构缺乏绩效评价指南。

为加强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多次颁布相关文件, 如:2009年财政部颁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财预[2009]76号) , 以指导地方财政部门绩效评价工作;2011年财政部又根据管理需要出台了统一指导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预[2011]285号) , 进一步明确了评价主体、对象、范围、方法、指标设定和结果应用等。但是由于我国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颁布的制度仍不够健全、完善, 可操作性弱, 实际应用的难度较大。此外,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自身也没有为该项业务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南和评价标准, 即使在大环境的制度指导下, 也难以发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这项新业务。

2. 设置与应用评价指标困难。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是通用性与可操作性足够强的评价指标。但是财政支出项目的复杂性与公共性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评价指标难以评价财政支出项目的各个方面。同时,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从事这项新业务的经验, 且并没有在项目前期研究报告的基础上设置符合国家制定的一级、二级以及三级指标, 以致最终设置的指标具有结果导向性, 最终使绩效评价流于形式。以社会效益为主的财政支出项目一般历时较长, 所牵涉的行业范围较广, 且缺乏可比性, 这决定了项目的社会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难以通过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增加了选取和量化评价指标的难度, 这意味着要精确算出效果、效率等评价准则中的具体指标非常困难。

3. 合理标准值的设定难度较大。

与设置指标一样, 设定合理标准值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业务经验, 仍未建立基础数据库。“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主要是因为它们积累了不同业务的经验, 并建立了以经验为基础的网络数据资料库, 从而有效控制业务风险, 为审计业务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绩效评价标准的合理值来源于大量同类业务数据的平均值, 会计师事务所要拓展这项新业务, 就必须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而目前会计师事务所难以制定合理的标准值正是因为整个行业都缺乏以经验为基础的数据库。二是区域差异特征明显, 难以消除。由于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同样的财政支出项目以同等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而绩效评价过程中标准值的设定会成为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因此, 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消除区域差异是设定合理标准值的关键, 但难度较大。

4. 缺乏问责机制, 应用评价结果困难。

合理、有效运用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结果有助于该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但实际应用的难度较大。这是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还属于起步阶段, 制度体系仍不够健全, 特别是在结果应用方面, 政府部门缺乏问责机制, 以致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完成以后, 其结果往往不受重视, 问责机制的缺乏使绩效评价结果作用受到限制。此外,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是一项新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在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储备不足, 使会计师事务所每完成一个任务都难以总结有效的经验, 这就无法通过发现绩效评价过程中的不足来积累经验。

二、拓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新业务的策略

1. 健全绩效评价制度建设, 实现业务标准化和规范化。

目前, 我国以财政部颁布的《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预[2011]285号) 为指导性文件, 各省市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特殊条件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和具体实施细则。这构成了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由于区域差异, 各省市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进度并不一致, 其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的进度也参差不齐。已按照该文件修订本省市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制度的六大省市分别是京、津、沪、渝、新、桂, 而粤、浙、闽、豫、琼、川、贵等七大省尚未调整旧制度, 仍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预[2009]76号) 为依据制定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其他省市则是在2009年之前制定或未公开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各省市应加快推进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进度, 根据国家新修订的相关制度制定、调整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2.研究规范、统一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如今缺乏规范性和统一性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难以进行各省市、各部门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导致了绩效评价的实际应用效果不大, 从而造就了绩效评价工作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和高投入、低效益现象。为了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新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应研究设计出规范、统一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 (1) 设计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总体框架; (2) 构建完整、科学规范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 设置规范、统一的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标准值。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标准是评价项目绩效的基准, 标准值的设定是绩效评价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 建立统一的绩效评价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的可靠、全面有助于增加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与准确性。美国、英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为立足点, 通过大规模的财政支出项目评价数据库, 为各种类型的财政支出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提供指导和支持, 与我国缺乏基础数据、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难以发展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因此, 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所需的数据集成系统是发展这项新业务的关键。一是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按照不同行业进行分类, 并对数据信息实行分类管理, 逐步积累原始数据;二是增加数据信息的采集方法, 按照项目立项、实施、结束三个阶段重点收集国家级、省级的财政支出项目的数据资料与各种经济指标, 确保数据信息的可比性、客观性与真实性;三是研究开发绩效评价数据处理软件, 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数据库, 随着数据规模的逐步增加, 绩效评价结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也会提高;四是加强与已在开展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交流, 共享数据信息, 逐步积累各地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基础数据。

4. 加强审计人员培训, 培养多支能胜任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团队。

绩效评价小组是有效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支出项目的广泛性、公共性、复杂性决定了评价小组人员需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 才能对不同类型的财政支出项目开展科学、高效的绩效评价工作。因此, 加强不同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是打造绩效评价精英团队的关键。由于培训对象的规模较大, 个体素质差异明显, 培训的内容、形式应取决于培训对象在绩效评价小组中所承担的角色、任务。此外, 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引入专家顾问、公众代表有助于降低评价小组评价的主观性和知识背景局限性。

5. 提高评价结果的说服力, 树立绩效评价的权威性。

上一篇:钛重建板固定下一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