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保护

2024-08-21

生产性保护(精选12篇)

生产性保护 篇1

摘要:现在通常只从经济学角度把“生产”理解为一种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的活动,仅注重生产的物质化结果,忽略或无视“非物质化”的生产过程、方式本身所蕴含的丰富人文意义和文化实践形态。被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挤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传统手工技艺,如何在当今的机器丛林中恢复其经济学活力,发挥其“非物质化”的人文潜力?如何避免陷入误区?这便是传统手工技艺“生产性方式保护”所要探讨的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使经典手工技艺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走出一条手工生产方式的产业化道路,实现它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如何把“生产性方式”,进一步转化为依俗而兴、藉俗而存的“习俗化方式”,而不是将传统手工技艺从民俗生活环境中剥离出来使之完全商业化?希望通过这几个手工技艺个案,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对“生产性方式”保护起到一些推动作用。

“差异性”作为一种经济学负担被推动现代化的工业力量所排斥,以致一切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质的传统文化形态,包括传统手工技艺都在现代化过程中遭到无情的破坏。只要大工业生产方式成为唯一的生产方式,这种趋势就无法遏止。在当代历史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在于切实地维护文化差异性,也即维护一定文化形态所具有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质。要想切实地维护文化差异性,就不能不在生产方式上着手。历史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形态的产生与发展,根本地关系着手工劳动实践和相应的社会存在,其特质的存续也取决于手工生产方式造就差异性的技术本质。所以,今天强调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其意义不只在于保护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还在于维护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基础和生态条件。

对手工生产而言,劳动的空间和时间就是劳动者人格展开的空间和时间。一身于人的工具和工力,维护着自我在劳动中展开的统一性,并呈现出创造性的个性。支配手工具的工力有着与工业动力迥异的生命性质,其间未经抽象或转换,具有不可存储和传输的即时性与切身性。它通过手并集结于手,使手工具完全受控于主体。手工技艺因此必以人的身体性活动为起迄之限,不像工业技术那样可以从劳动主体中分离出来,成为征服一切差异性的异己力量。手工技艺始终被生产者直接把握,并与他的一切包括需要、兴趣、素养、性情、习惯以及操作能力和水平紧密关联。与劳动主体交融为一的技术本质,使得手工技艺必然体现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历史性,以至其技术内涵和文化属性必然依存于追求现实事功的践行过程,而其形态和功能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实际的呈现。工作过程中,工匠切身的操作感直接关系到一种手工技艺的“本体”及其功能、形态的“显发”。这期间,主体方面的任何变化,哪怕极其细微的情绪变化,都可能使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出现变化或变形。这种不断造就差异性的“活态流变性”是手工生产方式与工业生产方式的本质区别,也是手工技艺保护势必涉及并直接关系技艺传承质量和技艺信息保持的“非物质性”因素。生产实践中,劳动者总要直面各种新老问题,他必须调动和发挥自己的经验、才智和本领,因此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技艺、造就人格的过程。今天,传统手工技艺要想得到保护,就必须参与建功立业的当代生产实践,而不能只是在脱离现实的“表演台”上作不涉事功的“审美表演”。再说,手工技艺的传承需要生产热情,需要自信心和成就感。而只有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中,只有劳动成果被人赞扬、被人快乐地消费时,这些主体素质才能真正地被激发被唤起。

所谓“生产性方式保护”,便是力求在不违背手工生产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不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将传统手工技艺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切合手工技艺存在形态和传承特点的生产性方式保护,是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方式基础,以至可以不断“生产”文化差异性的一种生态保护方式或社会文化实践。

唯经济主义地对待“生产”概念,追求“标准化”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是大工业生产方式一统天下的使然。因此,要防止“生产性方式”落入现代化发展模式的窠臼。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特定历史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传统手工技艺是千差万别的,不同技艺形态有不同的生态条件、价值取向和功利意义。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体系中,既有原本属于手工业的经典手工技艺,又有和民俗生活休戚相关的民间手工艺。这两种基本的技艺类型及其丰富的技艺形态,在运作方式、机制结构、社会基础和影响范围等方面都有所不同。相应的生产性方式保护应该根据传统手工技艺自身的特点、规律和条件来展开,不能沿袭强调产速、量大、划一的大工业开发方式,盲目地追求产业化、市场化和商品化。对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有的需要尽量还原到“御作”状态,譬如云锦、剔红、牙雕等所谓的“特种工艺”;有的则需要努力回归“乡土”情境,这包括原先在乡土生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诸多民间手工艺,如剪纸、绣活、彩扎、编结、面花、泥玩等等。

一般说来,民间手工艺主要适应副业性质的乡村手工业或家庭小作坊,生产制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这种需要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关系密切,透着大量以传统习俗维系的精神性因素,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色彩。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使民间手工艺总是倾向于把审美因素融入以社会功利诉求为核心的技术结构之中,以至具有朴素、便宜、直率的技术品格。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除了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等一般物品的手工制作外,在中国广大的乡村地区还存在着大量与民俗活动关系密切的手工艺形态,其应时循节的制作活动及制品通常成为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众能够普遍参与的这类手工生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关键是在日常生活层面切实地维护那些业已成为百姓一般生活方式的传统习俗,更多地要靠民俗机制而非单纯的市场或行政手段来为之造就社会需要和生产动机,使之保持与社会生活鱼水相依般的生态关系。这类民间手工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主要目的不在于技艺本身,一般来说,它们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而真正需要发扬光大的是这种技艺实践作为民俗活动形式的社会功能。因此不能提倡将这种技艺从民俗生活中剥离出来的所谓“脱俗化”的商品生产。要知道,没有文化生态基础维护的产业化道路,如同釜底抽薪、杀鸡取卵,不可能带给百姓以持久的经济利益和广泛的社会福祉。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原本属于手工业的经典手工技艺已形成一系列规范化、定型化的工艺流程、操作技巧和形态样式,具有精巧、考究、周密的技术品格和极高的技术含量,并在保持实用性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欣赏价值。经典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具有可观的产业化前景,但依然需要遵循手工业生产的规律,以至应该把握三个原则1、立体化,即对手工技艺的立体运作体系加以全面的保护,包括提高工匠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延续技艺传承和生产组织、管理的传统方式,保持核心工艺技术和完整工艺流程,呵护原料、工具和场所等涉及核心技艺存续的生产资料,培育根本促进其生态发展的社会需要和消费市场,维护传统技艺的知识产权和从业者的权益等。2、特别化,即把包括其产业形态在内的手工艺生产待之为非同于一般工业的文化经济或文化产业,以至在贷款、税收、出口、工商管理等方面给予产业政策上的特别扶持。基于生产实践的特点,政府和社会若能为之争取或提供订件定单,对推动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最为有效。3、自律化,即通过组织作坊化、体制民营化、流程一体化、规模小型化、制作精致化等,遵循传统手工艺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经典手工技艺的产业化发展应该稳步进行,不能追求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或速度之快,而要在保守核心技术的前提下强调形态、质量、品格、作风的优良与纯正,使之具有体现中华手工艺作风的表率性、典型性和高端性。

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以及手工产业的振兴,不仅关系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着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诸多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应该看到,与工业生产方式相比,手工生产方式具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的优势,更有涉及国计民生、文化生态的其它优势,譬如可以利用再生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扩大就业机会;可以安民于本土,维护社会稳定;可以造就人文景观,促进休闲旅游经济……针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国情国策,手工产业投资小、见效快、布局广,是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拉动内需,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人们也在意识到,缺失文化维度的现代化,忽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建设,不足以真正强大我们的国力,也不足以真正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在人文视野中,以人为本的手工劳动关系着个体的素质提高和才能发挥,关系着人格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维护,关系着自我支配和表达的自由,呈现出一种天性般的“生产完整的人”的可能性和倾向性。创造性的手工劳动有利于培育和发展身心和谐的健全人格,而劳动者人性与人格的充分投入,为手工制品烙上了肯定劳动者主体地位以及劳动者藉以自我肯定的“印记”。人与自然、历史、社会的和谐生态关系,不仅通过手工生产方式得到体现,更通过手工生产方式得到维护和加强。超越狭隘的经济学认识,在手工生产方式的丰富社会意义上把握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这将是一种最积极的保护,一种最为切合保护的终极目标也最能体现保护应有之义的保护。而且,当代社会生活对于传统手工技艺的活在,同样有着深切的期待。

生产性保护 篇2

生产性保护主要是针对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部分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方式对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非遗项目的保护十分有益。

34岁的残疾农妇兰和平身高只有1米,以前多次找工作被拒,只能和丈夫一同出去收废品,“每天只挣10多元,有时一分钱挣不到”。去年,通过政府免费培训,兰和平学到一手竹编技艺。现在她坐在家里搞竹编,每月能有1000多元收入。

兰和平是四川眉山市青神县南城镇百花村村民。她生活的改变缘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神竹编。如今,当地正以“生产性保护”的方式,把竹编打造成特色产业、支柱产业。

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有不少处于“濒临灭绝、几近失传”状态,如何保护、利用非遗项目是各地面临的普遍难题。

非遗产品“调整方向”闯市场

精美传神的青神竹编、针脚细腻的蜀绣、古拙明快的绵竹年画„„四川省文化厅数据显示,四川有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共计120个。其中,青神竹编有竹制生产生活工具、竹编画等,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

“从古到今青神县处处有竹,户户编竹,人人用竹。”青神竹编产业园区主任刘建林告诉本刊记者,随着时代变迁,竹制生产生活工具使用越来越少,当地在抢救性保护的基础上,坚持生产性保护。竹编艺人“调整方向”,将制作重点从簸箕、箩筐等“实用器”转向竹编画、竹家具等“观赏器”,这种手工艺品受到市场欢迎。

与之类似的还有蜀绣。蜀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成都郫县安靖镇历史上“家家女红,户户针工”,是有名的“蜀绣之乡”。然而,1980年代以后,随着机织和流行文化涌入,传统蜀绣逐渐衰落。从2008年起,当地依托这种传统手工业发展蜀绣艺术品。“许多农户重新拾起了当年蜀绣传统。”安靖镇绣娘沈云秀说。

近几年,非遗产品市场价值不断凸显。北京的非遗项目古琴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鹏制作的精品之作价格高达五六十万元。上海朵云轩木板水印技艺传承人林雨晴的木板水印作品、甘肃省环县道情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人高清旺的皮影作品也都曾经亮相拍卖会。

“非遗不同层次的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比如青神竹编,大师出精品,熟练技工出中高档产品,一般农民培训后编普通产品同样有市场。”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杨宇说。

本刊记者在四川省调研发现,通过生产性保护,竹编已成为当地解决就业、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据刘建林介绍,青神县每年生产的竹家具系列,年产值5000多万元;竹编书画艺术珍品销往国内外市场,每年销售额达2亿元;竹包装箱和礼盒系列,年产值6000多万元。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马盛德表示,在保护工作中,已探索出了一些符合我国非遗特点和规律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如:针对处于濒危状态和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提出了抢救性保护方式;针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项目,提出了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鼓励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使这些非遗项目得到活态的传承和保护;针对一些传统文化积淀丰厚、项目较为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特定区域,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方式,也就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在以上的保护方式中,以‘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一理念,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生产性保护”的多重困境

不过,生产性保护也并非“万能药”。有专家担心,生产性保护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打着非遗金字招牌进行过度开发,一味追求产品数量、经济效益,导致“以假乱真”,就会丧失非遗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非遗保护造成严重损害。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荣启举例说,近年来“唐卡”这种原本仅在藏传佛教寺院和信众家中悬挂的宗教卷轴画,逐渐成为艺术收藏的新宠,一幅好唐卡少则几万元多则几百万元。以前的画师首先要学经,绘制前要精心揣摩、打好腹稿,再一笔笔画出来,完成一幅好的唐卡需一年左右时间。但受利益驱动,现在有人用电脑下载底稿、复印,直接上色。一幅图稿能用几十次、几百次。以前绘制唐卡的颜料全部是天然矿物和植物,成像后能历经千年而不褪色。现在一些人则用廉价广告颜料。为谋求“生产效率”,甚至出现“流水线”制作。

“手工制作特色是‘生产性保护’的一个底线。”马盛德认为,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如果一旦冲破手工“底线”,项目的制作工艺被完全机械化,完全被现代工艺所取代,那将会断送这些非遗项目的生命,从而也就丧失了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此外,税收高也使生产性保护面临难处。一些蜀绣企业每年的营业收入能达到几百万元,但利润十分有限,最大困难就是税收过高。成都蓉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世民介绍说,绣娘人工成本占了企业大多数开支,而这些绣娘都是采取“居家灵活就业”的方式,在家刺绣然后“卖给”企业。绣娘不是企业职工,其报酬不能计入企业成本,同时,绣娘向企业“卖”作品自然不可能向企业开具发票,结果企业产品卖价全部计为纯收入征税,让企业不堪重负。

资金缺乏是制约生产性保护的关键问题之一。对非遗保护经费,各地普遍是为应付非遗申报工作而采取的临时拨款。区县一级的工作最基层,最熟悉非遗具体项目,工作量大且细,也最需要落实资金,但这一层的资金也最为缺乏。由于资金不足,专门人才和工作人员很难培养到位,还造成基础设施设备不齐,技术手段落后,非遗的挖掘、整理、展示及其进一步开发利用都难以有效开展。

生产性保护 篇3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许多曾经无人问津、濒于危亡文化艺术形式和民间手工艺开始重新被认识和保护。200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中心成立;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公布了两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与日俱增,中华文化遗产倍加得到国人的珍视。

但在工业文明、城市化和消费文化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其中很大的问题恐怕就是后继乏人。在雕版印刷展位,扬州古籍刻印社的社长告诉记者,学手艺很难,而且“学这个不找钱”。这成了很多传统技艺传承人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对于大多数的传统技艺而言,养几个传承人,让他们在活动或展会上表演、展示几近失传的技艺就像将它们装进了博物馆,人们所看到的只是某一段凝固的历史而已。这种僵化的保护只能维持一时,却不能给予这些传统技艺真正的生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这次活动的总策划吕品田说: “只有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才能真正地保护和延续一种传统技艺。这意味着受保护的传统技艺必须参与创造当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实践。”

因此,生产性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是重要而且非常适宜的方式。將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它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态的传承和保护;而对其合理的生产和利用所产成的效益又能使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避免了传承人青黄不接的情况。

作为这次系列活动的一个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式论坛在展览期间召开,与会的专家和代表们肯定了生产性保护方式的同时也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要注意“合理利用”。2005年,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一个十六字的指导方针: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其中,“合理利用”四个字是最难把握的。

一方面,我们看到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成功的开发和推广,不但保护了传统文化和技艺,还实现了产业化,为群众创造了可观的效益。比如甘肃庆阳的香包等工艺品就远销国内外,年产值过亿元,学手艺的人越来越多,缝制香包的能人收徒也收得不亦乐乎。但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所谓的文化效应而急功近利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过度地开发,盲目上马项目,造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严重破坏的现象层出不穷。而急功近利的还有生产者们,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生产、粗制滥造。一个木制罗盘的代表性传承人说:“木制罗盘做的人多得很,只不过做得好的少。”他担心粗制滥造也会影响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誉。

因此,要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就必须正确理解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不能舍本逐末。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所祁庆富教授指出,寻求保护与开发的“合理度”,前提是首先是保护文化遗产,第一是保护文化遗产。清华大学教授冯立舁也认为,保护是前提,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专家们还指出,生产性保护的合理性还在于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采取不同的生产性保护方式。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就提出,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对生产性保护方式进行科学的界定。另外,他还建议加强对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监管力度,保障代表性传承人的知识产权和传承机制。并且要严厉打击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行以假乱真、粗制滥造、见利忘义之实的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为。

非遗生产性保护亟需政策扶持 篇4

与抢救性、整体性一起, 生产性被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之一。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 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 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 将非遗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专家指出, 自提出以来, 生产性保护方式在增加传承人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收益, 提高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积极性, 以及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 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 一些已经进入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存在“两难一高”现象, 这不仅使不少经营者热情受挫, 也使这一保护措施受到质疑。

首先, 盈利难。除少数项目外, 非遗产业普遍缺乏盈利模式和有效渠道, 发展受困。陕西省雨田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华州皮影、黑陶、华州老腔、碗碗腔等陕西华州非遗项目进行整体性发掘、开发、展示。公司营销经理冯文军坦言, 目前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我们是民营公司, 很大程度上是本着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来做这一行。公司目前是依靠接待一些欧美旅游团和商务礼品订购来维持, 应该说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 有效收入的渠道缺乏, 几年来我们一直是在往里砸钱。”这也是很多凭着一腔热情进入非遗产业的经营者所遇到的最大困惑。

而在陕西省韩城市, 缺少盈利模式更催生出一种看似“不伦不类”的经营方式。作为韩城市人民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吉胜虎正准备从新疆引进一条番茄罐头的加工流水线。因为, 公司的主要业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韩城行鼓难以独撑局面。生产销售罐头, 可以让公司几百号农民鼓手在没有演出时也能有些收入。吉胜虎说:“如果罐头做起来, 我们就有资金外出演出了。因为不可能总向别人要赞助, 所以办企业, 自己赞助自己。单独做文化企业, 盈利是有限的。走这条路, 也是一种‘无奈的积极选择’。”

除盈利难以外, 融资难和税费高也使得非遗生产性保护很难落到实处。一些经营者表示, 与其他中小企业相比, 因为缺乏认知度, 非遗项目更加难以获得融资支持。有业内人士指出, 虽然在最基础的保护层面, 国家和相关部门有一定额度的补贴和保护经费, 但是进入产业层面, 融资却存在困难。“成为企业, 走向生产这一领域, 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 在一定层面还要创新, 这些都需要投入。而恰恰在这方面, 缺乏政策支持, 一般金融机构也不愿贷款给我们这样的文化企业。”

这一问题困扰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汪天喜。多年来, 汪天喜一直希望将陕西华州皮影技艺发扬光大, 但苦于缺乏资金。汪天喜说:“我也曾经尝试去贷款, 但银行要入户调查人均收入、有没有抵押、有没有偿还能力, 卡的很严。我们只有这个手艺, 哪有什么能抵押的东西, 最后都没有贷成。”

在四川, 成都蜀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者却为税费过高所困扰。据公司副总经理江碧华介绍, 蜀绣有千年的历史, 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公司40多人, 其中30多个绣工, 两位省级传承人, 一位市级传承人。企业每年的营业收入能达到几百万元, 但利润有限。江碧华说, 目前最大困难就是税收过高。“按照政策, 每年销售额达到100万以上就是一般纳税人, 就要缴纳增值税, 这就给企业发展带来很大困难。”江碧华算了一笔账:目前公司纯利润约18%, 而增值税17%, 再加上国地税, 税收就达到了19.6%以上。现在人工成本和原材料费用又逐渐增加, 这些成本也没有政策可以进行抵扣税, 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对于目前的困局, 业内人士说, 进入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 在发展初期, 政府的支持尤为必要。目前, 只有文件中说要引导、支持, 却没有具体的政策, 这使生产性保护方式受到阻碍。

“除了必要的资金投入, 我们最需要政府支持的是展示的机会和渠道。与别的产业不同, 对于文化, 让大众和社会知道、认可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政府能给我们搭建平台, 创造更多的机会。”冯文军说。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 篇5

事故隐患猛似虎,安全生产大如天。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

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对于化工企业来讲,忽视安全抓生产是火中取栗,脱离安全求效益如水中捞月。必须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把好安全关卡。定期检测设备,培训职工安全操作常识和守则,落实《生产安全法》。只有如此才能让职工安心工作、真心付出,企业才可能赢得人心,发展壮大。

事故与侥幸相伴,平安与谨慎相随。就职工自身而言,操作规则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全的第一步是遵守规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必须了解安全须知,并严格实施,才是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事故为家庭导演悲剧,安全为生活谱写新歌。万不可存侥幸心理,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环境保护。百业要兴,环保先行。如今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犹记得冬天里终日不散的雾霾天气,回想起来仍心惊不已。前几日的大雨、冰雹,南方的气象灾害。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时时提醒着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重视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生态环境是人类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没有了,谈何生存?谈何发展?

保护环境要求企业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职工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使职工不仅在工作中注意环保,在生活中也能保护环境。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境保护。

第二,要建立严格的监测机制,制定合理的监察制度。第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废水、废气、废料的处理问题。严格遵守废气的排放标准,推进清洁生产,坚持分散治理和集中控制相结合,提高废水处理技术水平,尽量在生产过程中防治污染。

生产性保护 篇6

一、文化产业与生产性保护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将文化与工业化紧密结合,强调的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经营性服务,追逐經济效益是其最主要的动力和目的。

生产性保护不能简单等同于工业化生产,非遗生产性保护是力求在不违背手工生产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不扭曲其自然衍变趋势的前提下,将传统手工技艺导入当代社会生活及产业体系中,使之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生产性保护主要运用在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领域。

文化产业为非遗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就目前而言,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非遗项目,特别是适合采取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将促进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但其前提是要在不违背生产性保护的条件下进行,利用不当将会扭曲其文化内涵与精神品位,甚至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此,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与生产性保护的关系至关重要。目前,鞍山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遗共有26项,包括有岫岩玉雕、岫岩满族民间刺绣、岫岩剪纸、岫岩农民画、回族剪纸、海城陶瓷工艺、岫岩满族面活制作、岫岩满族核雕、邓氏多层剪纸、海城牛庄馅饼制作技艺、台安火勺制作工艺、小码头干豆腐制作工艺、牛庄大曲传统酿造技艺、马家清真肉饼制作工艺、甘泉白酒制作工艺、信利熏腊制品制作工艺、台安家酱制作技艺、高氏陶瓷制作技艺、鞍山老窖传统酿酒技艺、鞍山朝鲜族泡菜制作技艺、海城苏氏正骨、汤岗子理疗按摩、蒋大夫皮肤病治疗技艺。这些项目都是发展鞍山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但关键在于如何在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寻找突破,使二者互相促进。

二、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非遗生产性保护是现阶段非遗保护传承的必然选择。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体现在保护此类项目的价值和意義中。生产性保护有利于增强非遗自身活力,推动非遗保护更紧密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利于提高非遗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培养更多后继人才,为非遗保护奠定持久、深厚的基础;有利于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促进非遗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深刻地阐释了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必要性。

另外,必要性还体现在实现自身造血机能的需要,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必然要求。非遗保护面临的现实经费问题决定了生产性保护成为一种必要趋势。如果单纯地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这种“输血式”的保护方式,不大可能实现非遗的合理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生产性保护,变“输血”为自身“造血”是一种必然选择。

三、文化产业视域下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应注意的问题

在文化产业视域下,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必将对鞍山非遗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非遗生产性保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关注手工制作环节、坚守手工特色底线

非遗的历史产生以手工生产方式为现实基础,其当代存续乃至发展同样也无法脱离这一基础。非遗传统的生产方式、工艺流程及核心技艺正是体现了非遗的手工生产特色。因此可以说,生产性保护一定要关注手工制作环节,坚守手工特色的底线,避免“遗产化”。但是,守住底线并不意味着舍弃创新,而是要在坚守手工制作底线的前提下,引入现代的、与时俱进的设计理念,提高自身的品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工作得到了改进和提高,但不管其生产率如何提高,其作品的最终完成仍离不开手工技艺。比如,岫岩玉雕的雕刻工具较比以前有了较大改进,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无论其工具如何改进,其表达手工技艺本质的方式依然是手的创造。但比如剪纸、刺绣、皮影制作等,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采取了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方式,虽然产品同样精致美观,跟手工制作出的没有什么区别,但它存在的本质意义却已完全不同。所以,传统手工技艺一定不能丢掉手工制作这个核心环节。

(二)警惕破坏性保护、过度性开发

非遗生产性保护具有两面性,要把握好“度”的问题。生产性保护只适用于一部分非遗项目,并不是全部,更不能成为所有非遗项目进行市场化、产业化的护身符。

大多非遗项目都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而非单纯为了满足他需,因此商业化程度较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兴起,一些拥有独特技艺、思想开通,有市场意识的项目传承人开始认识到这些传统的东西可以创造效益,导致许多非遗项目产品进入市场,并产生了一定的、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下,一些地区的剪纸、刺绣等非遗项目脱离了原有的传统韵味,进行市场化的批量生产,导致产品单一粗劣,缺少生活气息。如有的剪纸名为‘剪’纸,实为成批的‘刻’纸,失去了手工的韵味和灵魂,有名无实,其价值大大降低。这实质上已经不是我们要保护的非遗,而只能说是非遗的仿品或衍生品。非遗项目应适度开发,过度开发只能导致工业化代替手工生产,使传统手工技艺丧失手工的特色及生存的土壤,最终造成对非遗的破坏。

(三)切忌“泛产业化”

非遗领域的产业化是指非遗项目产品、作品的产业化。非遗或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或是某种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技艺,或是一种文化活动,或是产品、作品生产制作的工艺流程,它本身不是产品、作品,因此不能开发成产业,只有产品、作品才具备产业开发的条件。所以,要明确地认识产业化问题。这里所指的产业化是指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所生产制作的产品、作品的产业化。文化产业也只能是围绕作品发展产业。

nlc202309090055

对于非遗项目来说,产业化是一种保护方式,但前提是保护,不是开发。因此一定要避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加区别地、盲目地、一窝蜂地走泛产业化的道路。鞍山地区非遗项目的产业化保护是目前需要深入探索的课题,做好了必将会促进鞍山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实现双赢,带动鞍山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但一定要切忌“泛产业化”。

四、文化产业视域下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思路与对策

鞍山地区适宜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共26项,占全市市级以上项目的46%,这些都是鞍山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因此,生产性保护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鞍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及城市的文化建设能否协调发展。

(一)深入调研,加强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

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应针对具体的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自身所具有的传承特点、传承人的生存状态、技艺资源、生产流通过程等方面进行调研,调查出哪些是处于濒危、传承困难的项目,哪些是具有市场潜力的项目,哪些是目前效益较好的项目,哪些是取得显著成绩的项目,哪些是在保护中过度开发、遭到破坏的项目。分类调研,针对不同项目目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生产性保护方法,加强引导,才能使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鞍山地区生产性保护应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及本地区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并制定出相关的扶持政策。各市、县(区)也应该制定针对本级项目的相关扶持政策,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财政扶持政策,对非遗生产性保护在税收上实行减免或優惠,促进鞍山非遗资源转化为相关的产品和生产力,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营造环境、创设条件和提供服务。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保障传习活动开展

非遗保护实质上是保护传承人活态的技艺传承。技艺的传承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及基础的设施,特别是对于生产性保护来说,基础设施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基础设施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依托。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开展展览、传承等活动,是促进非遗保护特别是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途径。

各級政府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非遗保护的各项投入,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合理布局。非遗每个项目的生存状况、自身特点及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对保护传承的基础设施要求存在差异,对保护利用设施的空间布局也有不同要求。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应建立在对具体项目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非遗生产性保护基础设施,为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手工技艺产品的生产提供必要的生产、展示和传习场所。另外,政府应给予一定政策鼓励,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企业、单位和个人课根据自身条件建设非遗展示馆(室)和传习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生产性保护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设施的管理与使用。基础设施建设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必要载体,非遗的基础设施管理与使用应以项目保护责任单位为主体。

(三)健全传承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非遗传承面临的人才流失、后继乏人等现实问题及非遗自身的传承规律和特点都决定了非遗保护特别是生产性保护一定要建立健全传承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要想取得显著成果,必须健全传承机制,强化传承人队伍建设。要严格把关、慎重对待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认定等工作,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传承人队伍梯队;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四级传承人的管理相关工作,明确传承人的责任与义务,形成“金字塔”式的传承人队伍模式;采取必要措施,培养懂专业、会管理、能运作的高素质专业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经理人、企业家;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民间团体组织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为其传承的技艺、产品经营等创造良好的环境,不断提高全市非遗传承人的素质,使更多的项目传承人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中坚力量,促进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依法保护,尊重知识产权

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非遗依法保护重点热议的问题。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专利权保护、著作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商标权保护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使用非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美术等的保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非遗生产性保护需要在实践中依法保护,加强对非遗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去执行。《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中医药条例》等都应该成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所遵循的重要行政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立法层面上肯定了知识产权制度这种司法制度保护对非遗保护的必要性。

非遗的知识产权除了少数具有明确的权利人外,大多数还不明确,即使是已经确立的传承人,许多也仅仅是某一非遗的代表而已,并不能代表他就是真正的权利人即所有权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我们要客观地认识现阶段出现的产权之争等现象,可以认为这些问题是因非遗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相对不健全而引发的必然现象。相信,随着相关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这些问题也必然会得以解决。

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应努力实现依法保护,探索对具体类别、具体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及加大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为鞍山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良好的制度及社会环境。

(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鞍山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成果。

荆楚地区汉绣的生产性保护及对策 篇7

一.荆楚地区汉绣发展现状

1.20世纪以来汉绣发展低迷的社会历史原因

根据现有资料, 我们了解到20世纪初汉绣在武汉地区发展较好, 在当时曾有将汉绣与苏绣、湘绣并称为江南三大名绣的记载。但是, 抗日战争及“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动荡, 不仅使中国近代刺绣业遭受严重影响, 而且导致汉绣手工业者流散各地, 进而致使汉绣工艺失传。1943年, 汉口绣花街大夹街被毁于战火, 汉绣艺人纷纷改行, 汉绣生产一度中断。“文革”时期, 汉绣成为“破四旧”的对象, 大量的汉绣制品被焚毁, 汉绣的生产和研究工作被迫停止。

改革开放后, 与汉绣产业相关的戏剧用品生产企业面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 传统手工技艺也面临严重危机。汉绣制作周期长, 手动要求高, 且图案内容由绣工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绘制, 独具个人风格特色:这些要求使汉绣工艺难以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几十年来, 尽管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所走过的道路是坎坷曲折, 风雨飘摇的, 许多珍贵的技艺在漫长的历史途程中已经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现在还存活着的, 也因种种原因而呈现出衰微的趋势, 有的甚至处于濒危状态, 传承断档和技艺消失的信息时有所闻。1”与此同时, 汉绣的市场影响与文化品牌形象也在逐渐消失, 汉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汉绣现今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 武汉地区汉绣行业并未形成系统。“汉绣在武汉地区的发展经历坎坷一波三折, 给我们留下许多的启示,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在武汉地区从未有过一个正式的以汉绣命名的工厂或企业 (武汉虽有‘武汉绣花厂’但一直是机绣而不是手工刺绣的企业) , 而始终是依附于戏剧用品厂, 这也印证了1987年《行业志》上所总结的那样‘武汉市戏剧用品厂是武汉保持生产汉绣的唯一厂家’。2”据调查, 武汉地区并未建成或成立正式的以汉绣命名的工厂或企业, 多是传承人独立开设的工作室和作坊, 如任本荣先生的汉绣工作室, 湖北汉绣传承人之一刘小红女士的店铺“红绣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传授模式是家族式的口传心授, 这大大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且大多数工作室和作坊都是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成立的, 个体性强且分布零散, 不利于传承人之间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个体面向的市场也相对狭小, 缺乏流通和销售平台。

第二, 汉绣博物馆等基础设施规划不合理。武汉市汉绣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江堤中路江欣苑社区, 武汉市西南部, 地理位置偏僻, 鲜为人知;远离市中心, 交通不便, 降低了市民的观赏欲, 从而使汉绣博物馆的存在感微弱。此外, 这类相关设施数量较少, 武汉仅有一处汉绣博物馆, 难以达到其集中展示的目的。

第三, 传承人综合素质欠缺, 生活来源不稳定。任本荣先生说:“汉绣的发展速度不太理想, 这主要由汉绣这个作品的性质决定, 这个工作太细致太古老, 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心, 而且对于生产者来说的话, 回报周期长, 年轻人不愿从事这种费时费工的活儿, 或者难以坚持下去。”在采访中我们得知, 汉绣“学徒”普遍学历不高, 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 他们的学习目的多为谋生, 但是汉绣行业供求关系不平衡, 直接影响手工艺人的经济收入。因此, 自愿从事汉绣工艺制作的人越来越少, 使汉绣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第四, 以四大名绣的发展和保护情况反观汉绣本身, 汉绣的发展门路狭窄, 宣传方式单一。从2008年开始, 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 从濒危亟待保护、几位大师传承人苦苦挣扎, 到今天近4万女性实现居家就业, 开辟绣娘织女经济新天地, 创造产值近7亿元, 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惊叹的“中国经验”, 成为2013财富全球论坛热议的话题, 甚至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课堂案例。而汉绣并未走下艺术神坛, 走向平常人家生活, 这不利于汉绣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潮流之下生存。另外, 从苏绣、湘绣、蜀绣来说, 其不仅有以该绣种命名的网站, 如“苏绣网”“湘绣网”、“蜀绣坊”;蜀绣还有以其为素材的原创歌曲《蜀绣》, 并于2015年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蜀绣和苏绣分别邀请著名歌手李宇春和香港演员刘嘉玲作为形象大使。而汉绣在这些方面的宣传并未涉及。

第五, 汉绣作为传统手工艺品, 与现代工艺品相比, 传统工艺耗时多、产量小、价格贵的缺点掩盖了其艺术水平高、文化内涵丰富等诸多优点, 而现代工艺品因其制作流程机械化、周期短、产量高等特点, 发展势头明显盛于传统手工业, 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汉绣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自身相当长的制作周期和过于精工细作的生产方式。

二.荆楚地区汉绣的保护意义

1.汉绣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涂腊梅这样说:“汉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也曾组织过专业的调研小组去往洪湖、荆州、红安等地进行采访, 汉绣的发展历史悠久, 文化沉淀丰厚, 在各地都有自成一脉的支流。”这种多元文化因素并包、小范围内、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汉绣不仅在学术层面上有历史遗存的宝贵资料, 在经济层面还有着市场化需求逐渐加大的特质。

汉绣从改革开放之后有所发展, 在新时代下具有一定的市场, 但由于自身的古老和传统性, 汉绣与新时代的审美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因此汉绣的市场未被完全开发, 但其中潜藏的经济价值是可观的。

2.汉绣文化可与世界文化接轨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 汉绣的价值绝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中的陈列或是少数传承人手中的技艺。汉绣不仅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中生长而成的一朵奇葩, 更是在传统工艺兼蓄并包的基础上, 带有自身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商品。随着世界各地文化交流的频繁, 汉绣越来越受到礼品行业的亲睐。大到政府部门出国访问, 小到市民群众走亲访友, 汉绣以其富丽鲜艳的外表、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 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高雅礼品。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说到:“调整产业结构,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鼓励倡导发展第三产业, 这对所有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来说都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大环境之外, 地域特色和传统技艺又是民俗得以生存的根本, 其根本必须得到良好的保护, 才能让民族的走向世界, 让汉绣与世界接轨, 让世界了解汉绣, 赢得海外尤其是华人华侨的认同, 使其认识到汉绣的美, 并在世界其他角落传扬这门秀美技艺, 汉绣才能获得更多关注和肯定, 甚至迎来新传承者、新创意、新市场。

三.荆楚地区汉绣的生产性保护措施

1.建立汉绣手工艺者交流平台

行业内部加强汉绣手工业凝聚力。加强汉绣手工业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形成汉绣行业内部统一的交流平台。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和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例如汉绣交流论坛、召开定时的交流会、开展汉绣产品的交流展示会等。武汉汉绣行业协会强化自身的纽带作用, 更好地联接各汉绣手工业者, 创造集体意识, 为汉绣发展共谋出路。

2.开展汉绣训练营

汉绣过去主要是“师带徒”、“父传子”的传承方式, 现在则以艺术工作室为主。这种工作室形式是个体小生产模式的, 传承比较完整, 精工细作, 凸显项目产品的个性化, 精品化。但是, 在快节奏的当代, 这类“慢工细活”却不被看好。家族内部传承已经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 汉绣传承制度应更具有开放性, 接纳更多想要投身汉绣行业的人。汉绣大师可将目光投向大学生, 主动与各大高校对接合作, 成立“汉绣培训班”或“汉绣实践教育基地”, 在挖掘和培养汉绣人才的同时, 又能使汉绣在高校内得到推广, 实现双赢。

同时, 建立专门的汉绣训练营, 组织一些资历较老, 技艺精湛的汉绣大师对有意向学习汉绣或有创业需求的绣工进行指导, 并与礼品商、家居用品商和服装生产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形成固定的供应销售模式;指导期间定期举办比赛和交流会, 并设立奖项, 提高绣工的创作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在合作和竞争中推动汉绣发展。

除了增加传承人的数量之外, 还需要培养传承人足够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重要的一点是, 在制作过程中提高手工艺人的劳动效率, 缩短汉绣的制作周期 (这一点或许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或其他途径) , 从而拥有市场, 获取经济效益。同时, 对汉绣文化内涵的深入了解也是手工艺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对于从小对绘画、艺术、刺绣感兴趣的人, 我们要从小对他们进行培养, 不仅仅让他们懂得如何刺绣, 更要让他们深入了解到汉绣的内涵以及各代汉绣人所特有的汉绣精神。”3

3.政府加强引导和管理, 提升汉绣文化品牌形象

A.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措施

对于民间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国家与政府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政府的引导以及鼓励社会积极参与, 将会对汉绣的生产性保护形成一个很大的推动力。

坚持政府对汉绣生产性保护的价值引导、政策引导和舆论引导,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规定, 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 组织开展汉绣生产性保护知识和成果宣传, 利用现有的优惠政策和出台新的优惠政策扶持汉绣生产性的保护, 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营造环境。同时, 政府、公司和传承人三方主体构成利益共同体, 形成相互带动, 共同促进的发展模式, 使汉绣发展成果得以共享。

B.对汉绣进行物质支持, 并完善基础设施

汉绣的生产性保护需要一个完备的系统, 而这个系统的建立和维持又需要政府起主导作用。这个系统包括扶持机制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扶持机制表现在政府对汉绣行业的政策及物质支持方面。扶持传承人, 重视支持汉绣项目并给予物质上的资助;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对汉绣的项目活动及其文化精神进行宣传, 例如开设专门的汉绣频道进行节目推广, 投放有关汉绣与城市品牌形象的宣传片等;同时对馆藏汉绣的博物馆进行扶持, 对和汉绣有关的各种展览活动给予支持、提供平台。同时, 政府需要借鉴以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法, 吸收当代可行性与创新性兼备的保护方法, 以此来完善政策, 并落到实处。

基础设施的完善也需要政府发挥相应职能, 可设立多个汉绣博物馆或作品展览馆, 且选址应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 或与武汉当地风景区结合, 提升关注度。此外, 还需对展览馆内的汉绣精品进行更新和收藏, 使更多优秀的汉绣手工艺品得以妥善保存。

C.提升汉绣文化品牌形象, 拓宽发展模式

政府可将汉绣打造为武汉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 提升汉绣文化品牌形象。在全球化趋势下, 政府应把握发展机遇, 结合汉绣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 还原“绣花街”, 形成集汉绣制作与礼品包装销售于一体的市场流通模式。从而增强汉绣的地域性特征, 在对外文化交流层面为汉绣带来商机。

总而言之, 汉绣的保护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这种具有良好发展大环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 着眼于荆楚地区, 生产性保护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保护方式。

摘要:本文阐述了汉绣的概况, 研究了汉绣的发展现状, 围绕“生产性保护”, 提出汉绣保护传承的相关对策, 以期达到使汉绣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推广, 促进汉绣繁荣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汉绣,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孙燕.区域性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0)

[2]刘德龙.坚守与变通一关于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C].山东省民俗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

生产性保护 篇8

突出“保护”强调“政府职责”

《非遗条例》全文共八章四十七条, 包括总则、调查与保存、代表性项目名录、分类保护与合理利用、传承与传播、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非遗条例》立足上海保护工作实际, 相较上位法 (注:就法的效力位阶而言, 法可分为三类, 即上位法, 下位法和同位法。就法律效力大小而言, 效力大的为上位法, 它之下生效的为下位法) , 在法规名称上重点突出“保护”二字, 并在法规中将此主线贯穿始终。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蔡丰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非遗条例》十分强调政府的责任, 确立了以市和区 (县) 人民政府及其文化行政管理等部门、专业保护机构为主,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目的在于摸清家底,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留存、传承情况和生存状况。对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章作了比较明确、具体的规定, 《非遗条例》对调查主体、保存方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档案、数据库等重点内容予以重申。此外, 《非遗条例》特别提及, “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首提生产性保护, 引入“退出机制”

市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表示, 与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比, 即将实施的《非遗条例》更针对上海本地特色, 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具体。“各省市情况、基础和文化积淀不同, 各有特色。例如, 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更多地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而上海更注重工商文明, 要保护老字号。”

对此, 《非遗条例》首次正式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概念,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结合上海工商业老字号众多的特征, 扶持、引导符合条件的项目开展生产性方式保护, 鼓励和支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 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众生活。

市文广局副局长王小明也指出, 上海的非遗保护更注重活态传承, 但是也担心一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 利用非遗谋取私利, 破坏非遗。“我们希望注重生产性保护, 但也要坚持非遗的原真性。”

对此, 《非遗条例》做了谨慎的规定。其中第二十五条写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 应当以尊重其原真性、文化内涵及自然演变进程为原则, 保持其原有的文化生态和文化风貌, 不得歪曲、贬损、滥用。

同时, 《非遗条例》还独创了“退出机制”, 明确市和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每三年对本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情况进行评估, 并向社会公开评估结果。市或者区、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据评估和限期整改情况, 取消无正当理由未履行义务的代表性传承人或保护单位的资格, 并予以重新认定。

明确分类保护原则, 濒危项目抢救性保护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类广泛、内容丰富, 形态差异较大, 生存状况和传承情况也各有不同, 《非遗条例》确立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类保护的原则, 这也是《非遗条例》的另一大特色。

首先, 对濒临消失、活态传承较为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采取将其内容、表演形式、技艺流程等予以记录、整理, 编印图书, 制作影音资料, 建立档案等方式, 实行抢救性保护。

对受众较为广泛、活态传承基础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通过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后继人才、扶持传习基地等方式, 实行传承性保护。

对具有生产性技艺和社会需求, 能够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通过扶持、引导、规范对项目的合理开发利用, 实行生产性保护。

为推动各级政府和各类单位更好地贯彻落实《非遗条例》, 市文广局将在4月下旬起组织覆盖全市的从业人员培训。全市各区县文化行政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市220家项目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的从业人员将分批分组接受培训, 把握保护理念, 厘清工作分工, 明确“权”“责”“利”。

生产性保护 篇9

1 皖北黑猪的主要生产性能

1.1 生产现状

皖北黑猪是安徽地方优良品种, 属华北型猪种淮猪的一个支系, 在安徽省大多分布在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全市存栏约4.5万头, 其中纯种母猪存栏8 000头, 纯种公猪150头。现有保护区1处, 辖4个乡镇;民营保种场2个, 1个存栏350头, 另1个场存栏1 200头。

1.2 生产性能

作者根据多年畜牧生产工作实践和积累, 搜集、整理了该猪种的有关资料。

1.2.1 外貌特征

皖北黑猪全身被毛黑色, 体型中等, 头较平直, 嘴筒类, 耳大下垂, 额间多纵行皱纹, 皮厚, 毛粗密。

1.2.2 生产性能

成年皖北黑猪公猪平均体重153.7kg、体长141.5cm、胸围128.5cm、体高78.0cm;成年皖北黑猪母猪平均体重135.2kg、体长135.0cm、胸围123.4cm、体高69.8cm。平均初生重1.02kg、日增重422.0g、屠宰率73.3%、瘦肉率45.3%、膘厚3.58cm。性成熟早, 母性好, 繁殖率高, 有效乳头14.7个, 平均产仔数为12.07头, 高的可达20头以上。

2 皖北猪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

2.1 采取的措施

2.1.1 投入专项资金开展

本市一是拿出一定资金, 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寻找、收集种猪源;二是增加保种场经营补贴, 确保各项保种工作正常开展。

2.1.2 设立皖北黑猪保种区

以保种区的形式实施保护, 加强对各皖北黑猪养殖户的管理。区内开展选育工作, 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和宣传, 禁止随便引入新品种进行杂交。

2.1.3 以市场为导向, 大力进行品种的开发和利用

在确保保种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 大力进行地方良种开发利用。2007年, 涡阳县天意和生物养殖有限公司对“皖北黑猪”申报了原产地保护。日前, 安徽涡阳县在国家商标总局成功注册“皖北黑猪”品牌。

2.2 存在问题

2.2.1 保种经费严重缺乏

保种经济效益缓慢, 社会效益却很大, 单纯靠市场经济行为是不行的。目前, 国家只对重要的品种进行资源保护投资, 对地方品种资源保护投入还未有实质进展。资源能存留的地方一般属于偏远地区, 地方经济不够发达, 资源保护能力较弱。

2.2.2 对猪种资源的研究较少

对猪种资源的特性, 如抗病力等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以至对猪种资源的了解大多限于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 从而限制了猪种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深入开展。

2.2.3 保护方法不科学

分子标记测定、肉质测定等少有开展, 评价了解不全面、不系统, 对其特征特性了解不多。有些保种场保护力量薄弱, 有些场用常规养殖办法对待原种保护扩群, 选育技术线路不尽合理, 方法不科学, 家系混乱、血缘不清, 造成资源流失。

2.2.4 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 猪种在利用方面主要是与瘦肉型猪种进行杂交, 获得后代的遗传互补效应和杂种优势。而在利用地方猪种作为育种素材, 培育新的品种和品系方面则严重滞后, 从而限制了地方猪种的利用价值。

3 保护和利用的措施

加强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是培育本市畜牧产业优势, 提高畜牧业生产力, 实现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后应进一步加大保种工作力度。

3.1 加强领导, 广泛宣传

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意义重大, 但短期内主要是社会效益。政府要高度重视皖北黑猪资源保护,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加强宣传, 提高广大养殖户的保种意识。

3.2 制定优惠政策,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要实现地方品种资源保护目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需要投入的多渠道。建议政府加大对皖北黑猪的财政保护投入力度。每年财政上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在黑猪保护上。结合能繁母猪补贴、保险等政策,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上, 形成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3.3 加大管理力度, 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严格种猪生产行政许可审批, 推动良种质量的提高。对种猪销售市场进行监督, 杜绝无证生产、经营和销售假冒伪劣种猪行为, 保障种畜市场的良好秩序。同时, 加强种猪商业调运管理, 防止皖北黑猪品种资源的流失。

3.4 加快品种开发利用步伐, 发挥地方品种资源优势

生产性保护 篇10

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 既要充分挖掘非遗独特的文化内涵, 又要正确认识非遗的“遗产”属性与现代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的隔膜, 坚持审慎决策、积极推进, 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 要转变传统观念。受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以及文化生态变革等多种因素影响, 许多在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非遗项目与时代的节拍不相适应, 出现衰微没落趋势, 甚至走向消亡。在现代环境下复兴非遗, 必须打破历史惯性和传统思维, 以新的视角和理念来认识挖掘非遗潜在的经济价值、开拓文化市场的可行性。其次, 要探索开发方式。针对非遗各门类特点及功能, 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可供开发的大致有三类。一是“主体式开发类”, 主要包括传统技艺, 如我省板城烧、山庄、老白干等制酒酿造, 大明草编、白洋淀苇编等木作编扎, 蔚县剪纸、腾氏布糊画等剪纸画绘, 曲阳石雕、新乐石雕等雕镌塑作, 邢窑、磁州窑等陶冶烧造, 直隶官府菜系、金凤扒鸡等烹饪饮食。这些传统技艺在历史上一直延续着商品化制作生产传统, 酿酒、特色饮食、工艺品等符合现代社会需求, 是可以依托自身特殊工艺和产品品质独自开发的非遗项目。二是“联合式开发类”, 主要包括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杂技、民俗活动等民间艺术, 这类非遗项目除杂技外, 大多已经与现代社会审美情趣、社会节拍不相适应, 基本不具有独自开发的基础, 但是对其进行有机整合可产生合力效应, 如可与旅游联姻, 实现融合式发展。三是“衍生式开发类”, 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传统风俗等, 由于其中蕴藏着大量的故事题材和艺术创作素材, 进行加工改造后可创作出电影、电视、动漫等艺术产品, 像梁祝传说已经有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最后, 要找到有效路径。小作坊做不成大产业、零敲碎打产生不了规模效益。生产规模化、技术专业化、组织集约化等构成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结合我省非遗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相对于上述三类非遗项目, 可采取四种途径推进生产性保护。

一是以某项特殊工艺及产品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纵向开发。这类非遗项目应具备技术考究、可借助工业化标准生产、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等特点, 如老白干等制酒酿造、曲阳石雕、衡水内画等已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应将有代表性、条件成熟的挑选出来, 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打造, 通过培育专业龙头企业, 促进产业精细化分工, 进而形成协调完整的产业链。此外, 在组织营销上应积极引入连锁、物流等管理流通模式, 扩展市场规模。陕西省级项目“秦镇凉皮”已通过成立快餐连锁有限公司、原料统一配送等措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这对我省烹饪饮食类非遗项目开发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二是对某项特殊工艺及产品进行分散制作、集中经营的“公司+基地+农户”式开发。这类非遗项目为技术不太复杂、富有地域色彩的传统手工艺。通过合作公司与非遗产地 (县、村) 签订合同, 建立生产基地, 产品以农户为单位分散制作加工, 公司负责技术改进、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统一采购, 相对规模化、集约化运作, 可有效降低成本、提升品质、扩大销路、互利共赢, 取得规模化效益, 扩大当地就业。

三是以民俗文化提升内涵和吸引力的旅游开发。地域特色文化为魂、旅游为体, 融合发展。可结合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示范地, 对物质遗产和非遗集中地区进行完整保护, 设立民族村镇、特色街区、民俗文化节庆游, 以非遗现场表演、互动体验、民族服饰等特色旅游纪念品,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 获得效益再用于非遗保护事业。另外, 应重视通过开发传统节日旅游的方式, 弘扬传统文化节日, 应对外来洋节对传统节日的冲击。如邢台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 以“情定七夕, 爱浴天河”为主题, 推出情侣漂流、登山比赛、七夕文化陈列馆、万人相亲大会、手工艺品展销会、特色小吃及民间手工纺织品展销、北方民间婚俗表演等丰富多彩的系列项目, 吸引了大量游客, 已经取得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今后应继续在内涵、特色和包装宣传上下功夫, 精心打造成国内北方知名的传统文化旅游品牌。

四是以非遗元素为内涵的现代创意衍生产品开发。这是一个底蕴深厚、充满商机、附加值高、代表现代文化产业潮流的广阔领域。日本、韩国文化产业崛起就是大力挖掘弘扬本土文化的结果, 文化资源贫乏的美国则将其他民族文化加以创新利用, 形成强势文化产品后, 向全球输出传播, 并且还占领了文化原产地国家的市场空间, 牢牢占据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制高点。皮影被公认为动漫的前身, 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凝练, 皮影艺术积累了丰富的成熟题材、别致的人物形象、灵动的表现手法, 通过技术手段改编成动漫影视剧, 将会直接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动漫风格, 大大缩短动漫形象的培育周期, 提高产品附加值, 是动漫产业发展的有效突破口。为促进这方面开发工作, 应尽快对我省民间文学等非遗项目进行全面挖掘整理, 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素材库, 采取自主或授权、委托的形式, 以新体裁、新形式、新产品再现, 在弘扬民俗文化的同时推动艺术创新。

摘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既要注重其市场属性, 又要正视其“遗产”属性, 认真研究哪些非遗项目适合以及怎样实现生产性保护。本文在对我省非遗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三类可以进行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和四种具体实现方式和途径。

生产性保护 篇11

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教教义、社会观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关,是一种抽象的观感。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自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年会被提出,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别,文化景观的保护实践仅有二十余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别,其文化内涵、保护理念与实践工作仍在探索之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8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文化景观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运河和文化线路列为“特殊的遗产类型”,建议以特殊的指導原则帮助上述遗产类型的评估。这表明,文化景观和其他两类遗产与以往的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特殊性,其研究方法、评估体系与保护策略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文化景观的认定与评价就有其独特之处:

1. 在物质上,文化景观涵盖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个领域,但又不同于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在特定背景和具体自然基础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景观形态,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因此我们在审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文化景观后,不难发现它们都兼具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相关特征。但不同的是,文化景观遗产更加强调景观的历史识别性(historical identity)和它保持一种可延续的记忆属性。也就是说,文化景观的价值更多倾向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记忆。不同的文化景观,可能记载了某一地区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和生存形态。

2. 在非物质方面,文化景观更重视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文化形态之间的融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可能与当地居民的活态传统(living tradition)具有直接联系。因此,文化景观的构成通常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大要素,两者不仅精密联系、相互作用,并且非物质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这种非物质的影响往往决定了景观的物质形态。

二、郧西县上津古镇文化景观概况

上津古镇地处鄂西北边陲,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来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上津镇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于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住建部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名录。

1. 物质文化景观遗存

(1)南北交汇的自然景观

上津镇位于秦岭山脉与大巴山脉交汇之处,四周群山环绕,金钱河绕城而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其中以长堤柳岸、嵩山仰面、三山叠翠等“上津八景”最具代表。

长堤柳岸为八景之首,最具上津特色,是上津最能够凸显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长堤柳岸位于上津古城外约300米的金钱河畔,景观主体是长约500米、宽6米的金钱河古堤。古堤是古城昔日防敌、今日防洪一大屏障。堤外河床宽大防止河水侵蚀大堤,故而在堤外河床之上遍植垂柳,久而久之便形成一道柳丝曼舞的独特风景线。如逢春雨纷纷,堤畔柳丝如烟,飘渺朦胧。清代诗人王霖曾赋诗赞美道: “青青堤上柳,飘忽自成春;欲作三眠势,应来九烈神。波平分鸭黛,浪咸起鱼鳞;若向江中渡,风流自有人。”

除了长提柳岸之外,上津镇还有嵩山仰面、伍峪青幔、天桥古洞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与上津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融入了上津人的日常生活,上津人也按照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感受甚至改造这些自然景观。

(2)“南船北马”的漕运商埠城镇人文景观

除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上津古镇还遗留有大量人文景观。其中,因商而起的城镇聚落景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之一。

上津古镇位于金钱河畔,金钱河自北向南巡城而过。因水而聚,是中国古典规划原理中最为重要的选址要求。水利万物,靠近水源,能够解决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等实际需求。另外,堪舆学认为,水为财富的象征,滨水而居能够带来财富。的确,在南船北马的封建时代,水确实能够带来财富。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物流通道,漕运决定了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因此,中国古代城镇大多规划建造于大江大湖之畔。上津古镇也不例外,金钱河为上津古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作为一个因商而兴的古代交通枢纽型城市,上津至今保留有数量丰富、立体多元的商业聚落景观。

①古城墙

早在北魏时期,上津就作为县治所在地得以营造。作为湖北省仅存的县级古城,上津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城墙、城门。

现存上津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正德年至嘉庆三年进行了大规模修造,后又于清顺治七年进行修整。古城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夯土墙包青砖砌成。四方各有一个城门,分别叫做接秦、达楚、通汉、连郧,西南一角还有为方便百姓劳作而开的角门。

②商号、货栈旧址

作为重要的商贸中转城市,上津古城保存多处商号、货栈旧址。这些商业遗存主要分布在古城四街和五街,临街分布。上津古镇现存的商号货栈均为典型的鄂西北合院民居,前店后宿。外墙为生砖砌筑,外抹混合谷壳、桔梗的生土。封火墙较矮,粗壮敦实。上覆黑瓦。

③商业会馆旧址

nlc202309051117

由于发达的商品经济,上津地区商帮云集,这些商帮在上津建立多所商业会馆,规模较大的有武昌馆、山陕馆等。其中现存最完整的是位于古城外西南角的山陕会馆。

(3)中西交织的宗教建筑遗产

①天主教堂

上津古城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位于古城中心位置,毗邻上津县旧址。整体布局为四合院式。主要建筑有门房、礼拜教堂、主教公寓等。

上津镇是鄂西北地区天主教较早进入的乡镇之一。自上津天主教堂开堂以来,共有22位神父坐堂传教。其中,17位外籍神父,外籍神父中多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其中有五人病逝于上津。

在“文革”期间,上津天主教堂受到严重破坏。现存教堂建筑主体为1984年李新富神父筹资按原样重建,呈哥特风格。其中教堂石质大门为清末原物,门框上书“耶稣圣心,上天之门”,门框石质细腻,书法隽秀,可以遥想教堂原貌。

上津天主教堂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其整体布局上。上津天主教堂在修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民众的文化心理,布局上采用鄂西北合院民居形制,呈典型四合院。其中,门房和两侧配房均使用鄂西北民居建造形制,白墙黑瓦。

②佛爷洞

佛爷洞坐落于金钱河西岸,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隋唐时期,由于上津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上津古城一时间商贾云集,成为鄂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宗教活动也日益兴盛。故而在上津古镇周围大兴土木,建筑庙宇,佛爷洞就是其中之一。

佛爷洞为金钱河西岸山崖之上的一处天然岩洞,整个建筑充分利用岩洞,在洞外加以建筑,形成佛爷洞主体结构。历史上,佛爷洞屡毁屡建。建国前,佛爷洞仅存僧舍一间,文革时期,佛爷洞遭受灭顶之灾,所有房舍、佛像全部被毁。现存佛爷洞建筑为2004重建,砖瓦结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城隍殿、土地龛。主要供奉释迦摩尼佛、观音大士、城隍、土地、猪大王,具有民间多神崇拜特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

(1)刺绣工艺

上津古镇传统刺绣工艺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在造型、色彩、工艺还是图案纹样上都高度凝结着上津人不竭的智慧结晶。上津刺绣的图形纹样,风格朴实而寓意深长,配色用线匠心独具,既忠实于自然又富于想象。绣工制作针法多变,精巧高超。传统刺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刺绣的主题和内容大多为鸳鸯、狮、虎、花卉等寄托着劳动人民美好希望的图案。刺绣作品图案没有定式,大都通过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手工制作,而这些作品也有着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共同特征——在用色上尤为大胆和跳脱常理,也不失为是创作者情感的特殊表达方式。刺绣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涵,各种吉祥的纹样是许多普通的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也是刺绣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开发价值。

(2)竹编艺术

上津镇竹编农具整体造型呈口大粗制的特点,主要器形有菜筐、箩筐、竹篮等。菜篮是上津最为常见的竹筐样式,主要呈现上宽下窄的形态,筐口一般呈椭圆的形状,且纵向直径较长,较为粗糙简陋,主要用于蔬菜存放。上津菜篮主要有斜背式和挑担式,因上津地处山地,多水路,为方便行走,大多数竹篮有肩带可斜跨。有的菜篮口沿低,沿边有双耳,用宽粗竹篾十字交叉固定,用麻绳钳制两耳交汇处,用扁担前后挑,既实用又省力。箩筐的容积大,多以竹和藤两种材料混合编织,口型接近正圆,器型的腹部向外鼓,近似于水缸造型。竹篮的竹篮口为椭圆形,有的接近长方形,类似船状,款式主要有手提式。

(3)闹火龙

“闹火龙”是上津古镇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亦是当地居民迎庆新年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正月十二的晚上由镇上居民自发组织舞龙团队,穿梭于古镇的每一条主要干道,火龙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热闹非凡,用烟花对冲火龙,游行结束后火龙基本烧完只剩骨架。上津古镇新年“闹火龙”的传统体现在“闹”字,这是因为上津古镇自古以来因水而生,因码头而兴,有金钱河环绕,新年舞龙意在祈求河神、龙王庇佑,为镇上居民祈福。上津古镇“闹火龙”气势恢宏,舞龙队伍繁复庞大,所耗人工、材料、工艺十分复杂,逐渐由单纯的祈福活动演化成集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物質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需要传播,任何一项文化遗产不只是文化的承载之物,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宣传才能培养和吸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才能将文化市场的消费观念建立起来。更进一步说,只有深入理解文化,培养文化消费观念,使人们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买单,才能使社会走向一个消费文化之路。因此,只有培养人们认识文化、理解文化、延续文化的意识才能让人们学会消费文化,从而化解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说商品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商品的创新设计能够更好地宣传与发扬传统文化。任何一个商品的开发应该基于当地的民俗特色,融入其精神内涵,从而增加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继而对商品进行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这对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上津古镇将商铺作为开发传统文化的载体,上津有着约一里长的明清古街,是连通古城内外的一条古老街道。两旁民居为四合院结构,和谐而温馨。四合院内古色古香,飞檐斗拱,一进数重。然而,这样古色古香的民居却缺少了旅游观光的气息。商铺的开发是以当地土特产招牌吸引观光者,从而重现明清时期的繁华景象,这样既能全面地展现上津以及我国的历史古建筑风貌,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光。依据上津土特产及待挖掘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做出的实地调查,在建筑风格上,对古镇整体外观及展示区,保留其原有风貌,同时将破坏部分进行修缮与复原,展示区和品尝区与整体的古建筑风貌相协调,给人以古朴、自然之感,真实生动地再现明清时期的场景。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也进行优化,店铺内部可以采用手绘的方式装饰具有上津特色的符号或图案,这种物化的形式可以成为当地民俗、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可以成为上津文化的代表。同时,根据上津古镇的特色,将店铺内商品包装设计风格统一,如豆豉、地瓜粉等土特产的包装以仿古防油纸作为材料,环保简洁。以细麻绳简单密封,古朴自然。在设计样式上,以“舌尖上的上津”字样配以地方特色浓郁的食物缩影,将古镇美食与中国传统美食融合,既凸显地方特色,又富有新意。酒的包装设计,以古朴设计风格为主,外部处理为精细的肌理效果,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之美感。香醇的柿子酒、甘蔗酒、苞谷酒,令人陶醉,包装上简单的密封绳与古镇的古朴自然之气质不谋而合。而在酒的销售与储藏容器上选择了陶坛,陶坛的特殊结构能使空气中的氧进入其中,促使酒完全氧化反应,而且,陶坛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去杂增香,使酒的口味更加醇厚。

nlc202309051117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何使上津古镇这朵奇葩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是应着重思考的课题,做好上津古镇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与商业旅游的结合是上津古镇向外推介的重点。在保护上津古镇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游客参与其中,以旅游消费带动文化发展。把上津古城规划定位为以生活居住和文化商业为其主要职能,以传统商业服务和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古镇。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动态性和传承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这样一种以过程和活动为对象的客体可以从静态的保护及活态的传承两个方面进行,从而实现其保护与发展。“静态保护”主要以影像、录音的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科技载体为物化形式,转化为一种可见的和可再生资源,即通过科技产品的形式来表现和再现的过程。此技术是以生活化复原手法,将群众的创作情境与自身情境相融合,身临其境地感受创作中所散发出来的文化底蕴,以达到共鸣效果。可复制性是变相地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本,这样不仅能保持文化的传播功能,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状态。同时,让受众了解和认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信息,形成一种平民化、大众化传播方式,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

例如,通过利用计算机制图、人机交互、多媒体等数字技术手段将上津火龙工艺制作过程真实再现,通过视觉的展现和观众的交互,最终实现了解上津火龙工艺的目的,创造“上津火龙民俗博物馆”文化机构,全面展示火龙历史、制作工艺,并针对火龙灯会的表演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创新,将其引进课堂,通过数字化技术交流互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遗产,达到推广和普及的目的,这为传承“非遗”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是保护传承人。上津古镇的“非遗”是存在于各民族之中的“活”的文化,绝不能脱离项目和传承人这个传承主体而独立存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的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要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四项主要计划之一的“活着的人类财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极高造诣的一类人)”目的是鼓励各成员国给予他们官方承认,创造有利于“非遗”传承工作的环境,积极改善传承主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与记忆传承后人,使得后继有人。建立“上津非遗传习所”等文化教育机构,这样可以给上津人民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同时也为鄂西北地区建设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为“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打造一个社会实验基地,树立借鉴文化遗产资源改造环境、脱贫致富的样板。设立地方民俗传承中心、地方戏曲表演教育传承中心和地方乡土文化教育中心等文化机构,可以突出上津古城在全国历史人文版图上的特色,将上津古城打造成为一个出秦入楚的“休闲旅游古驿站”。

五、结论

文化景观类文化遗产作为近年新型遗产类型,已被广泛认知。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使其在保护工作上也具有与一般文化遗产不同的特点,其特殊性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上则更为突出。概括而言,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工作,应做到如下三点:

1. 尊重自然,整体协调。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对文化遗产开展全面保护工作。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在全面保护其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前提下,突出其景观特色,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适度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展示,土特产品开发。

2. 元素继承和产业设计。生产性保护的特点在于将生产寓于保护当中,以活态保护替代静态留存。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活态利用过程中,应对当地文化遗产进行甄选、提炼,概括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元素,并将其与现代设计产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生产链条。

3. 概念推广、綜合利用。在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中,应结合具体的规划和发展定位,综合利用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做到“因地制宜,扎根乡土,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的乡土文化景观遗产发展模式。以自然景观为表现,乡土文化为内涵,发展成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区,体现遗产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益民、张昕:《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3] 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4]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5] 《郧西县志》。

电石生产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 篇12

1电石项目的污染源

1.1电石生产工艺原理

电石生产原料主要为石灰和碳素材料,具体工艺是在1800~2200℃的高温条件下,电阻热发生反应,制成碳化钙。以下是工艺发生的反应式:

等到生成电石之后,按照时间进行出炉。出炉过程中,炉眼中流出处于熔融状态的电石,继而电石经由炉嘴流入电石锅,进行冷却,最终进行脱模、破碎、贮存等等一系列工序。

1.2电石生产的污染源

废水:在生产电石过程中,电炉的一些部位需要大量水进行冷却,这个时候,水都是在管路中密闭循环,不易造成污染[1]。

固废:在进行电石冶炼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炉渣,固体废物是以灰尘或者氧化钙为主,可作为建筑材料出售。

废弃:在进行电石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污染物主要含有粉尘、CO等,还有就是无组织进行废气排放。

所以,在电石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最主要是废气。必须综合利用密闭式电石生产设备,在正常的运作过程中,禁止直排炉气,禁止点火炬;必须严格禁止含有粉尘的炉气排放,再生气也要进行除尘,按照标准进行排放,不可产生二次污染。

2电石产业项目废气治理情况

2.1电石产业项目废气治理方案

(1)粉尘颗粒非常细小,质量很轻,同时过程产生量过大,不能使用一般的涤纶针刺毡布袋,无法做到有效收尘,清灰的难度也较高。可以选用玻璃丝纤维材质的布袋和新型不锈钢金属材质的布袋。(2)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其中有部分煤焦油,温度不足100℃的情况下,会发生黏糊,最终沾粘在布袋上,导致布袋无法正常过滤,致使除尘器不能正常除尘。当温度处于200℃以上时,煤焦油会发生气化,将不会出现黏糊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布袋材质必须是玻璃丝纤维布袋,使用新型不锈钢金属滤袋也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3)在进行加料、煅烧或者出炉的时候,其烟气的温度发生很大变化,加料过程中,其温度不足200℃,煅烧时,温度会处于400℃以上,温度如果过高会影响布袋或者风机的运行,所以要进行实时降温。现阶段,冷却装置大致有两种:热交换器和混野风。如果矿热炉其变压容量高于6000 k VA,那么,需要采用U型管冷却器;如果该矿热炉型号较小,变压容量不高于6000 k VA,可以选用混野风进行降温。(4)关于烟气中CO成分,其含量过高且易燃,所以必须防止发生静电,将钢丝纤维加在涤纶针刺毡材质的布袋里面,可以很好地将静电排出。

2.2国内密闭电石炉烟气治理现状

在我国,基本已经淘汰了开放式的电石炉,半密闭电石矿热炉也正在逐渐淘汰,当前电石生产主流式密闭电石炉。密闭电石炉所涉及的技术及其设备主要是依靠引进,一般情况下,规模较大,生产能力较强,但是对于烟气的净化能力较差,热能的利用效率不佳。密闭电石炉采用的烟气干法净化技术是一大难以攻克的技术难关,主要是体现在烟气温度过高,粉尘过细,CO含量太高,焦油容易析出,且具体的操作中存在危险。

3密闭电石炉炉气除尘技术

3.1干法炉气净化方案

该方案除尘技术工艺是,电石炉烟气高温且含有CO,通过管道进入冷却装置,进而实现降温,降温后的气体在经过袋式除尘器进行除尘,然后进入气柜,进入气柜之后可以将CO气体充分燃烧,所以该净化设施最核心的部位在于袋式除尘器。本项方案技术运行难题是,安全运行降低燃料气温,提高除尘效率和高温燃料气的系统。涉及技术的主要特点是:(1)将炉气原先含有的燃料成分进行完整的保存,气体净化之后经济价值较高[2];(2)袋式除尘器对于炉气的净化作用是可将粉尘进行除尘,效率高达99.9%,粉尘排放量保证在100 mg/Nm3;(3)收尘方便运输可再利用,不产生废液,不造成二次污染;(4)降温系统是将蒸发冷却器与辐射管巧妙的组合,有效实现降温,安全性、可靠性较高,进一步降低了造价。(5)采用的系统为氮气脉冲以及密封,切实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3.2湿法除尘技术方案

在国内,多数厂家在进行炉气净化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是湿法除尘。该除尘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净化的目的,可以有效收集炉气中含有的焦油类似的有机物,经过净化,炉气可以作为燃煤气体满足燃烧。但是这种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弊端,会造成二次污染,会产生含有剧毒物质的水体污染物,所以必须配备水处理设备。此外粉尘中还富含氧化钙,必须实施多次水处理,过程中包含文丘里除尘设备,系统在运行中受到巨大阻力,电量以及水量的消耗均较大。对于炉气中所含的固定炭的热值以及物理显热,无法进行充分利用。该方案中涉及的技术所具有的特点:(1)可以实现很好的净化目的,含尘量可以净化至400mg/Nm3以下,对于一般性的燃煤需求可以满足。(2)系统具有较宽的工况范围,所以不用担心出现焦油黏糊或者温度过高导致滤袋被烧毁。(3)该系统的整体容量相对较大,占用空间较大;(4)相关的设备以及安装所需费用较高,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额电能消耗较高;(5)必须配备复杂的水处理装置,在系统中加设加药设施以及臭氧的供应;(6)系统会产生结垢阻塞的情况,必须进行定时清洗,既要求两套备用系统,其系统的可靠性也大大降低;必须严格的进行操作以及监督,才可以对其进行有效弥补。(7)运行受到很大的阻力,产生的能耗较高。(8)与外界存在较多的触点,必须实施密封。

3.3炉气直燃发电净化方案

高温炉气经由一定的传输,被送进专门的直燃室,在直燃室内部,具有可燃性的气体焦油等可燃性物质与氧气进行融合,进而进行混合燃烧,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烟气,然后将其放置废热的锅炉中,经过热量交换,温度降低,在对其实施烟尘净化,再次借助引风机排出。锅炉运行中所产生的蒸汽,不仅能够并网发电而且还再次为生产所使用。切实控制燃烧进而保障烟气中存在的可燃物可以燃烧充分,有效控制锅炉的受热面以及除尘器中清灰,而这些就是该项技术操作的关键。出炉的烟气经过燃烧,渗入了冷气,导致烟气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对其进行处理的相关装置也需要进一步扩大,所以,投资也需要加大。此方案涉及的技术成熟可靠,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其净化质量较高,烟气含尘浓度可以净化至50mg/Nm3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2)技术成熟,可靠性以及安全性较高[3];(3)气体中所含的焦油会全部燃烧,不会出现焦油黏附锅炉及其特殊部位的情况。(4)系统的适应性很强,不会因为系统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影响。(5)可以充分利用烟气中存在的复杂多样的可燃物,能效相对较高,但是其中CO没有得到充分利用。(6)系统装置容量巨大,占据的空间较大,前期设备购买以及安装的投资较高。(7)在运行过程中,电耗比较适中,可靠性较强,总体的维护维修涉及的费用不高。(8)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不需要在进行复杂水处理设备的建设,剩下的干粉尘运输便捷,是建材绝佳材料。

4结语

虽然现在我国关于全密闭电石炉气净化的发展经历相当漫长的阶段,然而,也积累较为丰富的操作经验。按照其烟尘产生的特征,我们给出了三项具有针对性的净化措施,三项措施急具针对性以及可靠性。电石企业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解决方案,进而推动企业的经济发展,提升环境质量,促进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全面提升[4]。

摘要:本文介绍了电石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污染源,针对污染提出了多项治理措施。希望能为电石生产企业的环境治理,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石产业项目,污染,环保措施

参考文献

[1]许献智.电石渣的综合利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5:85-87+96.

[2]孔瑞.电石炉气的净化和利用[J].河南化工,2010,01:25-29.

[3]于乐虎,刘素梅.密闭电石炉炉气利用及治理系统浅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05:115-118.

上一篇:原油外输下一篇:电力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