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公共支出股工作总结(共8篇)
财政局公共支出股工作总结 篇1
财政局公共支出股工作总结
今年,我们股室的工作主要是12部门决算报表汇编、13年预算编制、惠民工程、教科文等县直单位资金管理等方面。虽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和进展,但是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要继续完善。
一、今年工作总结
(一)12年部门决算编制工作
今年1月底到2月底,按照局领导部署我们股室进行决算报表的编制和汇编,由于我们股室的联系单位有84个之多,因此我们抽了大量的人力、时间来进行这项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而高质量的完成了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
(二)预算审核工作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深化财政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公共财政理念,突出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预算管理,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加强部门收支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快构建“预算编制科学化、预算执行规范化、财政监管绩效化”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按照上述原则,在预算审核工作上,我们认真把关,并和预算单位进行会商,共同谋划新的一年的工作,将资金落实到实处,资金效益最大化。
(二)惠民工程完成情况
1、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今年我县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是小学585元/生/年、初中785元/生/年,全年共拨付生均公用经费11546.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贫困寄宿生春季享受人数增至4504人,共拨付资金281.5万元,秋季增至4743人,共拨付资金296.4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今年共拨付免费教科书和新华字典资金2109.94万元。
2、今年教育资助:今年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共发放6766人次,发放资金507.45万元,校内资助按5%提取171.1万元已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中职国家助学金按动态序时进度发至12月份(今年元月份预计发放8.6万元),13年共发放金额67.065万元;中职免学费共76.965已全部拨付到学校;秋季扩大了免学费资助面,对三年按在校生的100%免学费资金拨付到学校。各校校内资助均按5%以上提取发放。
3、校舍维修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五统一”管理模式,实行项目招标制、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理制。一是统一规划、立项。项目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等相结合,确保实施后可发挥其最大效益。二是统一勘察、设计。通过招标委托具有资质的勘察、设计部门进行项目的勘察和图纸设计,严格按照当地抗震设防标准设计,施工图纸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三是统一招标、监理。对所有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或询价采购等方式,没有三级以上资质证书的建筑企业不准参加投标。要求各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提供的图纸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招标确定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督。四是统一资金管理。由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管理,规范运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工程资金拨付实行报账制。工程项目每次付款均由施工单位按照进度及时填写XX县教育专项资金拨款申请书,经项目学校、中心学校、监理单位等单位签字盖章,教育局审核、财政局复核,最后由财政部门直接将工程款及时拨付施工企业。同时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资金拨付到哪,就跟踪监督到哪,有效地避免了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五是统一验收、审计。项目办、设计、监理、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对竣工的项目进行统一验收,并跟踪审计。确保改造一所,合格验收一所,安全使用一所,杜绝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
4、农村文化建设:该资金用于我县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为我县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的坚实的保障。该项目的实施为丰富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平台。今年我县共有346个村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共拨付资金346万元。
5、计生奖扶:计生奖扶资金的使用,给了符合受助的家庭最根本最实际的帮助,可以作出一定的表率作用,从而促进了计生工作的有利实施。今年共拨付计生奖扶资金224.85万元,计生长效节育奖励资金241万元。
6、营养改善计划:XX县作为全国680个、全省12个“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之一,本学期,实施学校464所,其中21所学校过渡到食堂供餐,受益学生1.1万名;其余学校采取企业供餐模式,受益学生约11万。今年全县营养膳食补助资金近7100万元,食堂(伙房)从业人员工资570万元。营养膳食资金专款专用,并比照校安工程,设置学校把关、中心校初审、教育局核审、财政局终审四个关口,经过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严格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字盖章,实行报账制拨付资金。同时,县教育局XX县财政局联合制定《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规定》,严格要求各试点学校做好营养餐食品出入库台账登记,落实营养餐食品出入库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营养餐出入库等信息,严格学校食堂报账制度。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
1、工作因循守旧,没有开拓精神。
2、在实际工作中忙于琐事事务,没能好好总结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细节处做的不够好,文件不能及时归档、信息也不能及时上传。
去年,预算股在局领导的正确的领导下,在各业务股室的支持、配合下,不断加强基础工作管理,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切实发挥自身职能,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今年工作任务
(一)加强基础管理,推进各项工作
1、强化理论学习,提升业务水平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年初财政系统培训会议精神,将会议上部署的任务落实到预算各项工作中去。二是不断加强预算业务学习,强化理论研究,提高业务水平及工作质量。三是积极参加财政系统组织的各类学习,互相交流经验,提升工作热情及工作能力。
2、落实规章制度,严格工作纪律一是把财政系统各项制度做为工作的准绳,按制度要求做好职责工作,同时,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并把各项制度落到实践工作中去,更好的开展好各项工作。二是加强印章管理,严格审批程序。每笔财政资金的支出都进行严格审核、严格程序,确保资金支出安全。
3、细化业务流程,明确工作责任按照局廉政建设要求,将预算股各岗位业务流程进行细化,并把细化流程和防范操作风险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明确各环节工作的分工及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严谨、科学、有序的开展。
4、做好预算执行分析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一是按月进行财政收支预算执行分析,及时上报《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等。二是加强与税务部门的业务沟通和协调,密切关注财政收入态势,认真研究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努力把握财政收入的走势,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以科学化、精细化为目标,做好部门预算工作
1、下达全县各单位今年部门预算指标及2011年决算批复工作根据人大批准的预算草案,下达各单位今年预算指标,确保今年预算单位资金的使用,及时将2011年决算批复下达到预算单位。
2、完善部门预算执行制度随着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预算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内容逐渐增多,难度加大。为了预算执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起草了民主理财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预算审批和执行程序。
3、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一是抓好部门预算编制,借助部门预算编制软件,严格预算执行,切实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二是继续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方案,规范项目支出申报审核程序,对项目的申报、审核、排序等,按照资金用途进行科学分类,项目支出预算必需有相关文件依据和资金测算依据,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部门预算资料。三是进一步明确科学合理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预算内外统筹安排,同时严格按照部门预算的要求,尽量细化预算支出项目,明确支出类型和支付方式,努力体现公共财政的职能,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努力保证建设、教育、支农等必不可少的最基本性的政策性支出,及涉及全局性的必需支出,确保财政资金有效的使用。
(三)完成2011年总决算及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编审工作一是按照2011年财政决算编审要求,坚持“真实、准确、及时、全面”的方针,《财政总决算》工作与《总决算分析报告》于今年2月份汇编完毕,圆满地完成了2011年各项财政决算工作任务。二是认真细致地做好2011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编审工作,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编审工作在财政决算完成后开展,预算股做了合理的布置,在各股室的密切配合下,于2月份汇编完毕。在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编审工作中,我们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及时”的八字方针,耐心细致地指导各单位人员信息录入,加强对基层财务人员录入信息的审核,提高编审质量,做到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各单位人员变动、工资和经费供给情况;保证编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为我县争取上级部门拨付县乡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资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四)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今年以来,我县着眼规范管理和增强资金使用效益,扎实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一是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专户管理。对原分散在各支出股室管理的各类财政资金专户,按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清理、撤销或合并,实行统一管理,并建立了审批、记账、拨款与反馈一体化的监督、制衡机制,切实规范了管理,有效保障了资金安全。二是切实做好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工作。财政内部预算、社保等有关股室密切配合,积极协调各有关金融机构,扎实有效地推进了社保资金保值增值工作,收到了规范管理与提升效益双重功效。三是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机制,做到了预算约束、收支脱钩、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协税护税等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四是深入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考评。进一步完善考评机制,把政府财政资金花多少、用到什么地方与产生怎样的效益结合起来。五是稳步推进公务卡改革。从下半年开始,首先在县财政局、教育局、卫生局等6个预算单位进行试点。目前正在总结完善,明年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六是有序推进了“营改增”试点改革。财政、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调研和测算、移交税源信息、搭建征管平台、衔接税款入库等,各项试点准备工作得到了扎实、有力、有序地推进,顺利实现了10月1日如期实施试点工作。
(五)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工作为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牵头联系有关县直单位,协调乡财股,完成地方政府性债务软件报表填制及政府债务说明工作。
(六)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完成预算指标的追加、项目及科目调剂工作,预算指标执行系统内上级专项、各专户指标的录入、调整及指标审核等日常工作。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确保明年工作计划落到实处明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预算股将紧跟我县发展步伐,按照局党组提出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及目标;进一步严格工作制度、程序及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质量及方式,将预算管理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今年,我们股室的工作主要是12部门决算报表汇编、13年预算编制、惠民工程、教科文等县直单位资金管理等方面。虽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进步和进展,但是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要继续完善。
一、今年工作总结
(一)12年部门决算编制工作
今年1月底到2月底,按照局领导部署我们股室进行决算报表的编制和汇编,由于我们股室的联系单位有84个之多,因此我们抽了大量的人力、时间来进行这项工作,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前而高质量的完成了决算报表的编制工作。
(二)预算审核工作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深化财政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公共财政理念,突出以人为本,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预算管理,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加强部门收支管理,推进依法理财,加快构建“预算编制科学化、预算执行规范化、财政监管绩效化”的公共财政制度体系及运行机制。按照上述原则,在预算审核工作上,我们认真把关,并和预算单位进行会商,共同谋划新的一年的工作,将资金落实到实处,资金效益最大化。
(二)惠民工程完成情况
1、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工作:今年我县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是小学585元/生/年、初中785元/生/年,全年共拨付生均公用经费11546.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保障了学校的正常运转。贫困寄宿生春季享受人数增至4504人,共拨付资金281.5万元,秋季增至4743人,共拨付资金296.4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今年共拨付免费教科书和新华字典资金2109.94万元。
2、今年教育资助:今年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共发放6766人次,发放资金507.45万元,校内资助按5%提取171.1万元已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中职国家助学金按动态序时进度发至12月份(今年元月份预计发放8.6万元),13年共发放金额67.065万元;中职免学费共76.965已全部拨付到学校;秋季扩大了免学费资助面,对三年按在校生的100%免学费资金拨付到学校。各校校内资助均按5%以上提取发放。
3、校舍维修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五统一”管理模式,实行项目招标制、合同管理制、项目监理制。一是统一规划、立项。项目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等相结合,确保实施后可发挥其最大效益。二是统一勘察、设计。通过招标委托具有资质的勘察、设计部门进行项目的勘察和图纸设计,严格按照当地抗震设防标准设计,施工图纸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三是统一招标、监理。对所有项目实行公开招标或询价采购等方式,没有三级以上资质证书的建筑企业不准参加投标。要求各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提供的图纸施工。为确保工程质量,招标确定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监督。四是统一资金管理。由财政部门对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管理,规范运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工程资金拨付实行报账制。工程项目每次付款均由施工单位按照进度及时填写XX县教育专项资金拨款申请书,经项目学校、中心学校、监理单位等单位签字盖章,教育局审核、财政局复核,最后由财政部门直接将工程款及时拨付施工企业。同时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资金拨付到哪,就跟踪监督到哪,有效地避免了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现象的发生。五是统一验收、审计。项目办、设计、监理、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对竣工的项目进行统一验收,并跟踪审计。确保改造一所,合格验收一所,安全使用一所,杜绝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
4、农村文化建设:该资金用于我县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为我县的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的坚实的保障。该项目的实施为丰富我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平台。今年我县共有346个村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共拨付资金346万元。
5、计生奖扶:计生奖扶资金的使用,给了符合受助的家庭最根本最实际的帮助,可以作出一定的表率作用,从而促进了计生工作的有利实施。今年共拨付计生奖扶资金224.85万元,计生长效节育奖励资金241万元。
6、营养改善计划:XX县作为全国680个、全省12个“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之一,本学期,实施学校464所,其中21所学校过渡到食堂供餐,受益学生1.1万名;其余学校采取企业供餐模式,受益学生约11万。今年全县营养膳食补助资金近7100万元,食堂(伙房)从业人员工资570万元。营养膳食资金专款专用,并比照校安工程,设置学校把关、中心校初审、教育局核审、财政局终审四个关口,经过不同部门不同人员的严格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字盖章,实行报账制拨付资金。同时,县教育局XX县财政局联合制定《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规定》,严格要求各试点学校做好营养餐食品出入库台账登记,落实营养餐食品出入库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营养餐出入库等信息,严格学校食堂报账制度。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
1、工作因循守旧,没有开拓精神。
2、在实际工作中忙于琐事事务,没能好好总结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细节处做的不够好,文件不能及时归档、信息也不能及时上传。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财政干部紧紧抓住棚户区改造和大美固镇建设契机,克服经济增长放缓和改革减税等不利因素,千方百计组织收入,砥砺奋进,创新突破,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4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支保持较快增长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2014年全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1亿元(预计,下同),较去年同期增收19882万元,增长22%。其中税收收入8.3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5.5%,超过省下达不低于70%的目标要求。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10.365亿元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分征管部门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40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收11993万元,增长42.8%;地税部门完成50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收9127万元,增长22.3%;财政部门完成20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收1238万元。
(二)财政支出情况。全年财政支出完成2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支2.2亿元,增长9%。其中,财政民生支出22.55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5.1%,实现市政府下达不低于85%的目标任务要求。
(三)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情况。2014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350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支1927万元,增长5.8%。
(四)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201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17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2亿元。基金支出16.2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北城区、改造xx区和开发建设南城区。
(五)税收收入增长迅猛,收入结构明显优化。1-12月份,全县税收收入完成8.3亿元,增收15107万元,同比增长22%,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75.5%,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升,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六)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支出。
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要求,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和“三公”经费支出,2014年1—12月份,全县三公经费支出1950万元,比上年减少803万元,同比下降29%。
(七)多方筹措资金,保障重点工程。2014年我县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财政投入25.4亿元。县财政部门通过加大清收土地出让金,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融资力度,对部门经费严格按预算压缩等措施,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支持经济发展上。重点保障了xx区棚户区改造及安置房建设、连城镇征地拆迁及安置房建设、城关镇征地补偿、杨庙乡征地补偿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保证了县城棚户区改造、南城区建设、城市东出口、城西公园二期建设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二、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一)民生工程资金保障有力。
2014年我县共实施53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7668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补助资金54580万元,市补助资金100万元,县配套资金14380万元,其他资金7620万元。截止12月底,各级补助资金及配套资金全部到位。
(二)民生工程项目全面完成
至12月底,我县实施的省市民生工程全部完成目标任务。其中: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完成104人;11个乡镇文化站、一个文化馆、一个图书馆、一个博物馆全部免费开放;2个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完成6.4万人;就业促进工程提供公益性岗位392个,占任务的11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6.7万人,占任务的103%;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免费婚检完成9464例,占任务的133%;贫困残疾人救助与康复超额完成;6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全部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廉租房277套全部完工,棚户区改造已完成4216户,完工率383%;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危桥加固改造工程、政策性农业保险、五保供养累计供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补助、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敬老院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美好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奖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立“一户多残”家庭生活补助机制、老龄补贴和贫困大学生救助等工程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财政局公共支出股工作总结 篇2
1.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是随着公共财政体系和公共支出管理理论的产生而产生, 并伴随着公共支出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绩效管理的萌芽在古代就出现了, 但具有现实意义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是在20世纪40年代产生的, 并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
财政支出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对象。目前, 理论界对于绩效评价对象有不同的表述, 常见的有“财政支出”、“公共支出”、“政府支出”等。其实, 在市场经济国家, 财政支出、公共支出和政府支出三种表述的内涵是一致的, 都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职能, 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活动, 是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管理者为弥补市场失灵而采取的一种经济行为。从我国国情看, “财政支出”与西方国家“政府支出”及“公共支出”的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别, 我国财政支出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公共财政支出, 而且还包括对盈利性和竞争性产业与企业的投资与补贴等内容。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象应侧重于公共支出领域。
绩效是效益、效率和效果的统称, 包括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从经济学和行为学的角度看, 只有效益、效率和效果有机结合的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才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 效益应当是衡量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客观标准。在财政支出领域中, 效益、效率和效果以及其他术语经常在不同的场合使用, 但其本质内涵并无实质性差别, 他们都从资源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角度描述资源配置所处状态。但对于衡量财政支出结果, 效益、效率和效果都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任何一个名词都不能准确、全面反映公共资源的配置状况。“绩效”的内涵更加广泛, “绩效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与数量、机构所做的贡献与质量, 包含了节约、效率和效益”。运用“绩效”概念衡量财政支出行为, 不单纯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 主要包括财政支出成本、支出效率、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前景等内涵。
评价是为达到一定目的, 运用特定的指标、标准和方法, 对事物发展结果所处的状态或水平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其特征一是评价依据具有合理性;二是评价标准具有客观公正性;三是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四是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综合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 采用特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 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 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 (包括经济绩效、政治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 进行的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
2.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认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人类拥有的财产规模不断膨胀, 致使财产所有者无法直接经营和管理所掌握的财富和资源, 由此必然导致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财产所有权与财产经营管理权的分离, 又客观上导致了财产委托者对财产受托者进行经济监督的需要。由于委托人和受托人在财产经营管理上存在着法律、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诸方面的分离性, 使得委托人往往不能直接控制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和会计报告质量, 因此, 必须借助于一个独立的第三者来实现这种控制, 这就直接导致了绩效评价的产生。
财政是政府的受托理财机构, 代表政府履行为公众理财的职责。为确保财政配置资源的绩效得以实现, 客观上需要财政对政府掌握的公共性资源进行分配, 使财政具有充分调度政府公共资源的权利, 在此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结构,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私人财产不同, 公共资源具有三种特征:一是产权的公共性, 即公共资源难以有效地在个体之间进行分割, 其产权难以界定或界定成本极高, 需要政府代行产权进行配置, 这是公共资源的本质属性;二是取得的强制性。公共资源的取得凭借的是政府的政治权威或公共产权, 以直接行政命令或强制征收取得公共资源, 并不直接体现为市场中的商品等价交换;三是间接的有偿性。为体现公共资源产权的公共性, 在公共资源的取得与使用上部分体现着“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特性。
绩效评价对于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具有两个作用, 首先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其次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最终结果。在实践中, 后者对于委托人来说更为重要, 它是委托人了解责任履行状况的基本依据。政府作为纳税人的代言人, 代表纳税人筹集财政资金, 并分配财政资金, 有责任对其支出管理进行绩效评价, 以评判其支出管理过程是否符合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原则, 是否达到最大支出效益。这种受托经济责任理论构成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3.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从政府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总结出“3E”原则, 即经济性 (Economy) 、效率性 (Efficieney) 和有效性 (Effectiveness) 。
经济性是指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资源。经济性是西方各国开展公共支出绩效工作的主要初始动力之一, 主要目的是解决公共支出活动中资金严重浪费和资金分配苦乐不均等问题, 以便在各个公共部门和公共项目中建立更为有效的支出决策机制和支出优先排序机制。经济性原则虽然始终作为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原则之一, 但随着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 单纯的经济性原则在评价中的地位和影响逐渐被效率性和有效性原则所取代。
效率性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包括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 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率性是西方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公共支出在项目决策机制、项目实施进度比较、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得等方面要求的具体体现。效率性原则在世界各国公共部门绩效考核与公共支出评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公共部门绩效考核工作中, 效率性原则被作为建立高效率政府的主要追求目标之一。
有效性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考虑有效性原则, 是因为一些项目运行可能具有经济性和效率性, 但却不是有效的。如卫生部门发放医疗手册, 手册印刷是经济的, 发放过程也是高效的, 但却没有达到国家降低疾病的预定目标。有效性原则是西方各国公共支出评价从经济性到有效性的转变, 是实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加强对宏观调控效果管理的重要体现。当公共支出所追求的目标已不再是单一的经济性时, 其效果、效能的最大化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3E”在绩效评价过程中, 针对评价对象、评价目的不同各有侧重, 三要素之间互相区别, 又互相联系, 构成绩效评价的标准体系, 并成为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财政资金运行过程中, 资金使用单位因对支出绩效的模糊认识, 或忽视最终目标、效果而单纯追求支出的经济节约;或不顾效果单纯追求效率而造成浪费;或追求所谓“效果”而不顾资源情况, 最终影响综合效果等。因此, 对财政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 不能片面地、孤立地分析某一个要素, 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要素进行综合考察、分析, 并将三个要素进行量化, 先确定具体标准, 把计算出的算术比或实际值, 与一定的标准或预期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 从而实现综合评价的目的。
二、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和实践分析
近10多年来, 我国在财政支出管理领域进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收支两条线等财政四项改革, 这些变革深刻地触动了传统的财政支出管理思想与模式。
1990年, 为加强文教行政财务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制定了《文教行政财务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教师工资兑现、定员定额管理、专项经费管理、收入管理、教育费附加管理、中小学校舍建设、勤工俭学和财务监督八个方面。1998年, 财政部对原《办法》进行修订, 一是明确了考核目的、对象和级次;二是制定了考核指标体系, 分为综合考核指标 (12项) 、单项考核指标 (47项) 两大类, 单项考核指标又分经济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三是规定采用百分制量化, 结合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差额分析法进行分析计算。这个时期的绩效评价主要以业务考评和财务考评为主, 是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萌芽阶段。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初步建立, 财政支出效益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成为财政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2001年, 湖北省财政厅根据财政部的统一部署, 率先在恩施州选择“财政支农”、“基础教育”等5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2002年3月, 财政部派员到恩施州对试点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调研, 认为恩施州通过试点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评价工作组织体系和较为合理的评价工作流程, 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取得的实证经验, 为今后全面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2002年7月, 财政部在内蒙呼伦贝尔市举办全国首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国内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财政部门的专家学者就公共财政绩效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和广泛交流。恩施州在会上介绍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基本作法。此后, 内蒙、辽宁、湖南、江苏、河南、河北等省市先后组团到恩施州实地考察观摩。
2003年, 财政部颁布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和《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2004年6月, 财政部预算司在青岛召开绩效预算国际研讨会, 提出部门预算深化改革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 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财政资金有效性。2005年5月, 财政部印发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同年10月, 湖北省财政厅出台《省级部门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 对省级部门预算中28个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2003年以来, 全国先后有湖北、湖南、河南、广东、辽宁、北京、江苏、浙江、河北、内蒙、广西、福建等省市开展绩效评价试点, 这个时期的绩效评价工作的重点转到以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为主, 评价对象和范围进一步延伸和扩大。
三、建立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
1.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
首先, 要加快公共财政绩效管理法制化建设步伐, 在《预算法》、《审计法》、《会计法》和其他相关法律中增加绩效管理条款, 通过强化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的法律地位, 加强公共财政绩效管理约束力。其次, 各级人大对政府财政收支预决算的审查要从合规、合理、合法性审查向绩效结果审查转移。第三, 要研究制定《公共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准则》、《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置及标准》、《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制度和办法。第四, 要建立财政、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审计、监督机构、社会中介机构在绩效评价管理中的工作制度与规则, 科学界定业务分工和职责。第五, 大力推进政府预算会计制度改革, 实行权责发生制的预算会计制度, 真实、完整、全面地反映政府绩效, 为实施公共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见图1) 。
2. 科学制定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的内涵。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是评价工作的载体, 是政府衡量财政资源配置、结构优化、支出效率的一种工具, 是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 它以数量的形式提供有关财政支出运行特征及其目标完成情况的信息, 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测和综合评判, 是反映和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财政支出是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标准来参与社会资源配置, 社会共同需要的多样性决定了公共支出内容的复杂性, 也决定了绩效管理必须建立一个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2) 评价指标的主要内容。
经济绩效方面。反映财政支出经济效益的指标通常包括总量指标和结构指标。总量指标是绝对指标, 反映财政资金在某个部门或项目上投入的总体规模, 如某年科技支出总数。结构指标是相对指标, 反映财政支出的结构状况,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某项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二是该项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在政府绩效体系中, 经济绩效是政府绩效的根本内涵和外在表现。
社会绩效方面。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在实际运用中更多使用的是定性指标, 它反映财政支出比较集中在某个方面产生的社会影响, 根据支出的不同性质具有不同的社会影响。如教育支出对全民素质的提高、社会风气好转的影响, 医疗卫生投入对提高全民医疗保健水平、满足基本医疗需要的影响, 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投入对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影响等。社会效益还包括对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生态环境绩效方面。财政支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自然景观的影响, 如政府投资兴建旅游景点、公园等;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如某项公共支出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净化或污染程度等;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如砍伐树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野生动植物以及其他生态平衡的影响等。由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许多方面难以用精确的指标量化, 只能运用统计数据尽可能量化指标, 同时结合定性指标进行评价。
政治绩效方面。政治绩效主要体现在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改进, 通过制度创新改进决策机制和决策成本, 实现公平与效率原则。包括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机构效率、政府职能及决策水平、人民群众对政府满意度等;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全社会收入分配及就业的影响, 对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影响, 科技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程度, 对自然资源的节约和开发利用等;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对国防的影响, 对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对人口、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等。
(3)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与选取应结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并充分考虑财政支出项目或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单位的具体目标等综合因素, 建立指标设置与选取的动态机制, 指标的设置到选取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 注意指标兼容性问题, 把握好共性与个性指标的衔接。从评价工作看, 指标设置越细, 评价结果越趋于合理, 但受各种因素制约, 有些数据无法取得, 有些受时间限制无法完成, 所以设置选取指标还要考虑可操作性 (见图2) 。
3. 探索制定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标准体系
目前, 无论是国内的湖北恩施试点模式, 还是国际的世界银行、澳大利亚、英国模式, 多以行业标准、计划标准、历史标准或经验标准作为绩效评价的对比标准。从理论上讲, 这些标准都可以作为衡量和评判的基准, 但在具体操作上, 应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的不同来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
(1) 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以一定行业许多群体的相关指标数据为样本,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和制定出的该行业评价标准。采用行业标准便于对各类支出项目的绩效水平进行历史的、横向的比较分析, 通过评价总结出一定时期内同类支出项目应达到的效率或有效水平, 为加强支出管理提供科学标准。行业标准自身的客观性和易取得性, 通常有广泛的使用场所。在我国, 一般由国家和地方公布的行业水平作为行业标准 (见表1) 。应该指出, 行业标准需要强大的数据信息库作支持才能得到充分应用。
(2) 计划标准。又称“目标”或“预算标准”, 是指事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定额等预定数据作为绩效评价的标准。计划标准的作用是通过将实际完成值与预定数进行对比, 发现差异并达到评价目的 (见表2) 。
计划标准适用于部门和项目支出评价。由于计划标准往往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其制定要求相应较高, 如果制定得科学合理, 则具有较好的激励效果。反之, 标准不是过高, 就是过低。计划标准过高, 出现鞭打快牛或者完不成现象, 容易挫伤积极性;计划标准低了, 又起不到激励作用。计划标准具有不确定性, 随着支出行为所处阶段不同, 其计划标准也有所不同。
(3) 历史标准。历史标准是以本地区、本部门或同类部门单位、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 运用一定的统计学方法计算出的各类指标的平均历史水平。历史标准是该地区、部门、单位或项目过去形成或存在的某个数据, 如上年实际数据、上年同期数据、历史最好水平等。
运用历史标准的基本假设是现行评价对象所处的环境与历史标准所涉及的那段时间的环境大体一样。如果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或者持续不稳定, 则不适宜采用历史标准进行评价。实际运用时也要对历史标准进行及时地修订和完善, 尤其要注意剔除价格变动、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和核算方法改变所导致的不可比因素, 以保证历史标准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4) 经验标准。经验标准是根据长期的财政经济活动发展规律和管理实践, 由财政管理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 在经过严密分析研究后得出的有关指标标准或惯例。如国际上衡量一个国家财政赤字规模是否适度, 通常采用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或称“赤字率”, 一般公认的赤字率不超过3%。
经验标准具有较强的公允性和权威性, 在绩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 但这些经验标准可能只适合于某个国家, 或者情况相近的某些国家。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 不是所有的指标都有经验标准可供使用, 经验标准的适用范围比较局限。经验标准适用于缺乏同业比较资料, 尤其是缺乏待业标准的绩效评价。即便两种标准同时可供使用, 当行业标准不如经验标准权威性高时, 为保证评价结果得到评价对象和社会公众的认可, 应当选择经验标准而非行业标准。
4. 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组织体系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组织体系包括评价实施主体和评价客体。评价实施主体由评价组织管理机构和评价实施机构构成。组织管理机构是指财政部门内设的专司机构, 也包括地方政府成立的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等;评价实施机构包括评价工作组、专家咨询组和中介机构。评价客体主要包括评价对象和范围、评价目标和评价工作流程等 (见图3) 。
绩效评价组织管理机构主要职责包括, 研究绩效评价体系, 制定绩效评价制度和办法, 建立评价指标库和数据库, 选聘专家咨询组专家, 组建评价工作队伍并开展培训, 审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指导协调各部门绩效评价工作, 审核确认绩效评价报告, 研究拓展绩效评价结果应用领域、应用方法, 发布评价信息, 促进绩效评价工作为预算管理服务。
绩效评价实施机构的主要任务是, 制定评价工作方案, 设计基础数据表和调查问卷, 选取评价指标, 分配指标权重, 测算标准值, 确定评价方法, 建立评价模型, 收集审核基础数据和资料, 组织实施评价, 撰写评价报告, 建立评价档案等。
评价工作组一般由财政和监督机构、被评价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评价人员应具有较丰富的财政经济管理、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熟悉绩效评价业务, 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 坚持原则, 秉公办事。
专家咨询组成员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政府综合管理部门和有关经济、法律、技术等方面的专家中选聘。专家咨询人员应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 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熟悉财务监督管理, 掌握被评价对象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 具备经济、法律和行业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 有较高综合判断能力, 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关专业的执业 (技术) 资格及10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
中介机构是独立的绩效评价机构, 接受绩效评价组织管理机构的委托, 按照统一要求进行绩效评价。主要职责包括, 依照委托单位的要求, 按照规定的评价指标、评价目标, 对评价对象的各项基础数据进行核实, 对绩效管理进行诊断, 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撰写绩效评价报告。从发展看, 由于社会中介机构的独立性质以及社会各方面对中介机构的认可程度, 一部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可以委托中介机构实施。
5. 探索和拓宽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探索利用绩效评价结果推进财政绩效管理工作, 对有效发挥绩效评价结果在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财政监管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绩效评价结果在公共支出管理中的运用是多层次的, 应贯穿于支出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通过评价结果了解财政资金在效率领域和公平领域中的配置结构是否合理, 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支出规模是否适当, 总结财政支出实践中带有规律性的经验和教训, 进一步改进工作, 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通过评价结果准确把握财政政策效应, 为制定科学的财政支出政策提供客观依据。通过评价结果了解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状况, 分析诊断单位内部管理问题, 促进单位树立绩效意识、成本意识和责任意识。
结合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分析, 绩效评价结果主要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提交给人大常委会作为加强预算管理, 改善监督管理手段, 优化支出结构的参考依据;提交人事或组织部门作为考核单位领导人的参考依据, 增强干部任免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有利于消除干部任免中的暗箱操作带来的腐败行为;提交到有关项目管理部门作为确定项目立项的参考依据;反馈给评价对象提供加强管理的参考意见, 促使引入成本核算机制, 重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建立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有选择的对评价结果进行定期新闻发布, 向社会公众公开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状况,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 篇3
一、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公共财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体现着执政能力建设的成效。
1.公共财政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通过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把公平、公开、规范的原则贯彻到财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缩小收入差距、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保障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公共财政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公共财政所履行的收入和资源配置职能是以政府与市场活动边界的准确界定为前提的分配。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或解决不好的,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事项,公共财政原则上必须介入。因此,公共财政主要致力于解决资源过度开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在解决市场失灵的同时防止行政失效。公共财政所追求的是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3.公共财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
首先,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是财政部门的职责所在;其次,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公共财政直接参与的重要内容;最后,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以及完善司法体制机制,需要公共财政发挥保障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公共财政而建立起的制度性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
“十五”期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按照国家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总体目标,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努力解决财政支出保障上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加速了公共财政的建设进程。
(一)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进展
1.财政支出有进有退,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在向公共财政目标逐步转变的改革实践中,各级财政往往面临“越位”一时退下、“缺位”难以及时补充到位的境况。“十五”期间,黑龙江省财政在财力有限的条件,努力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支出较好地体现了“优化结构、有保有压”原则,优先保证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和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并加大了对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一是通过转移支付,解决县乡普遍存在的拖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和工资标准不统一等突出问题。到2001年底,全省兑现县(市)历年欠发的机关事业 单位职工工资6.5亿元;2003年解决了县乡工资标准不统一、发放不同步问题:2004年和2005年,省财政专门安排转移支付资金,帮助县(市)兑现了省政府以前年度出台的8项津贴和补贴。
二是“十五”期间社会保障支出年均递增24.8%,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了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任务,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费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农业、教育、科技支出年均增幅分别为25.4%、17%和14.9%,均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幅,较好地支持了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
2.完善县(市)乡财政管理体制,加大省对县(市)转移支付力度
通过加强县级财源建设,有效地增强了县(市)财政能力,遏制或扭转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上差距加大的势头,为全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省级财政充分调配各种财力资源,逐年加大对下转移支付力度,一般性转移支付额由2000年的9.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2.5亿元,加大了对财力薄弱的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和力度,资金更多地用于扶持社会发展领域中的薄弱环节,加大对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生活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救助以及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通过实行“转移支付资金由省核拨到县”、“乡财乡用县监管”和“村财民理乡代管”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完善了省以下财政体制和资金管理办法,提高了县级财政及县以下基层组织行政职能的财力保障程度,有效改进了基层财政、财务状况。
3.财政支出结构逐步优化,公共财政特征日益明显
从2000年至2005年的支出结构变化中可以看到,黑龙江省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走向优化。体现公共支出的教育、社会保障支出得到优先发展,支出比重分别由“九五”末期的12.83%和12.69%上升到“十五”末期的13.53%和 13.94%;公检法司支出也稳步增长,支出比重由“九五”末期的5.75%稳步提升到“十五”末期的6.06%。与此同时,政策性补贴支出比重由“九五”末期的11.63%下降到“十五”末期的5.53%,企业流动资金的供给已退出财政保障范畴。
在向公共财政目标逐步转变的改革实践中,各级财政往往面临“越位”一时退不下、“缺位”难以及时补充到位的境况,黑龙江省的财政支出结构目前也存在着这类问题。为此,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核心是解决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并存的顽症,突出公共财政特征,着力建立起一个支出合理增长、内部结构有保有压、能够有效地规范支出行为和管理方式、全面适应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支出结构框架。
l.优化公共投资支出结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经济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美国学者马斯格雷夫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支出状况进行大量的比较研究之后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由于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直接影响私人部门生产性投资的效益,从而间接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而这类基础设施的投资往往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小,又具有较大的外部性,私人部门不愿投资或没有能力投资,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克服可能出现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据这一理论,黑龙江省公共支出结构具体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第一,积极探索公有制多样化的实现形式,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财政要逐步取消对竞争领域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停止弥补国有企业资本金的作法,慎用企业贷款贴息和担保方式,不再干预微观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造,解决企业的流动资金和资本金不足问题。第二,要继续在能源、邮政通讯、交通运输和农业等方面增加投资,提高基础产业的供给水平。对供水、排污、煤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可以增加投资加快发展,同时其政策性亏损由财政弥补,以保证居民的福利。另外,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政府可投资发展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力争达到国际水平。第三,财政要保障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包括:(1)增加对道路、桥梁、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2)在发展商品市场的同时,保障对低收入者提供廉租住房投资。(3)逐步扩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支出,如重视生态保护,加大对治理河流、空气污染工程和国土整治、 城市绿化的投入等。
2.支持公共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
社会公共服务涉及面很宽,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共支出结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支出。
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保障公共服务支出方面,黑龙江省近期可从以下方面落实具体工作。
一是在教育方面,“十五”期间黑龙江省比较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但从教育发展的需求来看,教育投入还明显不足,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今后黑龙江省还应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支出,支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特别是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的推进力度;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探索将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纳入“两免一补”范围;支持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提供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支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二是在科技方面,黑龙江省财政科技支出比重在“十五”期间有一定的回落,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从2000年的0.71%下降到2005年的0.43%。近期在科技投入方面,要巩固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改革成果,探索公益类科研院所转制改革,调整科技支出结构,启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整合科技资源,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支持科技发展,加快科技创新,将科研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
三是在文化方面,建立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支持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文化事业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推进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支持以重点体育场馆设施为龙头、群众健身设施为基础的体育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和网络,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四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政府组织,企业运作,市场融资,财政扶持”的方式,重点支持城市、农村和矿山环境保护、污染源综合治理等项工作,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加快生态省的建设。
五是在医疗卫生方面,急需加大对城市、农村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要推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支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建立覆盖全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支持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和医疗卫生改革,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3.优化政府运行成本,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挥政府应有功能,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为此,要保障政府正常运行的开支。从总体来看,黑龙江省的行政管理支出偏高,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失控,规模庞大,占公共支出比重不尽合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编制,提高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严格控制行政管理支出增长,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及财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政府的行政开支进行规范:第一,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对政府的职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重新界定,将政府职能及管理方式要从分指标、分项目、分资金等逐步转移到法制建设、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上来,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问题。要根据职能设置政府机构、确定政府编制,撤销按产业设置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革政府机构上下对口的格局,形成精简高效的政府行政体系第二,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实行机构编制的立法,增人增机构必须依据法律规定、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改变机构编制管理的无序状态。第三,严格控制经费开支。一切开支都要按照财务制度和批准的预算办理;一切开支都要置于严格的财务、审计监督之下;对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都要依法进行惩处。
在规范行政开支的同时,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各项工资、津贴项目和标准,规范和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逐步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地区间差距。
4.改革财政支农机制,增加农村财政投入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解决“三农”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黑龙江省对农业方面的支出横向比较不算低,但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投入显得相对较低。特别是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用于这方面的支出应该要高于其他省份:从纵向比较来看,黑龙江省在“十五”期间用于农林水气象支出呈快速下降的趋势,林水气象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2000年、2001年、2002年的7%,直线下降到2005年的4.02%。今后要加大这方面的支出比重,同时按农业支出的性质来调整农业支出的内部结构。
5.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支出
社会保障需要纳入国家和地方财政政策规划统筹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失业保险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随着老龄人口和失业群体的扩大,社会保障的资金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无疑将对财政收支运行和分配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财政运行中不难发现,社会保障支出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财政运行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和国际经验。目前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及国家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应从以下两方面优化社会保障支出:第一,适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社会保障不应局限于国有单位,还应包括非国有单位。在继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要适时扩大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范围,彻底打破城乡、所有制和劳动者身份界限,使社会保障覆盖到全体社会公民。同时,坚持社会保险资金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原则。社会福利救济不仅要注意对低收入者的生活救济,还要重视对贫困户的医疗救济,确保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低收入者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要制定并实施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完善并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不断完善并积极支持就业和再就业的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岗位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落实,足额安排各项财政补助资金,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做好促进再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的衔接,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村敬老院、城市福利院维修改造的投入,支持城乡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加大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全省防病治病水平,为全省人民提供可靠的医疗卫生保障。第二,要重点对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进行生活资助。财政分配属于二次分配,二次分配应注重公平。为此,就要从财政分配入手,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保证社会公平。
财政局公共支出股工作总结 篇4
公共支出范围是由财政的内涵决定的外延边界问题,公共财政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社会资源配置活动。以“公共财政”为导向,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原则来进行财政职能的调整,已在财经界达成共识。在这种大原则下,应当收缩财政的生产建设支出,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主要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促进公平分配、维护宏观经济和社会的稳定。
1 界定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基本原则
(1)弥补市场失效原则。公共财政是指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或经济行为,它的逻辑起点是假设完全竞争的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其理论意义在于明确提出了划分政府计划与市场各自的活动领域,从理论上阐明了计划与市场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只要是市场机制能够正常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就不应介入。但是,市场缺陷的存在需要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公平收入分配和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公共财政的活动领域应严格限制在市场失效的范围内,即根据市场失效原则确定政府的事权范围。
(2)比较效率原则。公共支出的市场失效原则表明公共财政的活动范围应局限于市场失效的范围之内。但是“市场有效”与“市场失效”的界限十分模糊。拿准公共产品来说,准公共产品是介于纯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广阔地带。准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受一个国家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这就存在一个比较效率问题。比较效率原则是指,当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提供时,应该比较二者的效率,采取效率高的供给方式。因此,应该以此来界定公共支出范围,以保证社会资源在整个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配置的高效率。
(3)制度约束原则。不同国家的公共支出范围受各自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支出的范围。如财政应退出对经营性领域的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这是财政公共支出范围的必然调整。但是,由于市场调节本身的长期性,政府也有必要进行部分风险产业的投资,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技术进步的步伐。这就要求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调整要在基本原则的大方向下,按照实际情况适时地、阶段性地进行调整。
(4)相对发展原则。市场失效与政府职能的具体内容是历史的而非绝对的。随着技术的突破、管理体制与市场条件的变化,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界限会发生漂移。公共支出的范围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支出的目标将逐步由提供社会基础设施转向提供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按照上述原则,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主要可以界定为两大类:一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支出,如满足社会对国防安全、社会秩序、行政管理、外交事务等方面的`需要,满足社会对社会公益事业如社会基础性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社会保障等的需要;二是矫正市场偏差的支出,如调节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的支出,调节地区之间、产业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宏观效率与公平兼顾的支出等。
2 公共财政支出总量的提高
财政支出总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财政的支出职能来决定的。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实行“统收统支”制度,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是比较高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从1978年以来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虽然后比重略有回升,但总体发展趋势显然违背了公共支出增长的“瓦格纳法则”,而且与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向相反。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GDP的增长,各经济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无论在绝对规模上还是在相对比率上都呈现出不断膨胀的趋势。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财政支出比率平均在12%左右,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比率比经济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普通水平也低10~20个百分点;从实际需要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改革攻坚和经济转轨时期,过小的财政支出总量必然限制财政职能的有效发挥,财政支出规模的下降与经济发展的支出增长极不相称。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自1980年特别是1990年以来,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几乎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趋势极不合理。从1986~10余年间,我国人均GDP的年均名义增长率在18%左右,这种高速的增长必然要求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提高与之相适应。可实际情况是我国的财政支出比率却年年下降,同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慢于GDP 的增长速度。因此,随着中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应该进一步提高,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仅是加强财政宏观调控和支持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政治、社会稳定的需要。在财政支出结构中,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都是很高的,一直比较平稳地保持在80%左右的水平。因此,对这三类支出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支出急剧下降,由1978年的64.1%降到了的38.4%,而科教文卫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分别增加了1.1倍和2.3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财政职能的变化,即财政从过度介入的经济建设性事务中逐步退出,进而转向提供更高比例的社会服务性和维持性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应该在公共财政支出总量增长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顺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
3.1 从横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1)继续保持和适度提高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加深,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投资比重出现了日益扩大态势,这既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各国财政发展的大趋势。目前在我国资本市场发育水平不高,市场化筹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能源、交通和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不足,必然促进“瓶颈”制约和结构失调的加剧。国有经济在宏观总量中始终占有主导地位,政府负有更多的调控经济的职责,由此决定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财政应该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从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看,政府还要对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促进地区间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等战略性任务负责。因此,财政对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不但不能降低,还应根据政府财力适当的有所提高,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行政管理支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机构日渐庞大,财政供养人口太多,财政负担沉重。因此,在今后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必须推进行政改革,合理控制行政管理支出,提高行政效率。压缩行政管理支出,关键在于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核定人员的编制和各项行政开支的标准。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国家行政管理支出的数额,另一方面在不断提高行政人员待遇的同时,保证行政机构有必要的财力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进一步提高教育与科学研究支出的比重,调整支出结构优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财政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大幅度提高,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
比重在逐年上升,从我国目前财政收支占GDP比重偏小和科教事业的长远发展看,对其投入应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并注意按照公共财政理论的要求调整其内部结构。对于基础教育、基础科研、高新技术、计划生育和公共防疫等具有明显公共性的服务,财政要确保其基本经费的投入;对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广播电视等高层次教育和图书馆等准公共性服务,则由财政经费和使用者收费两种方式按照效率原则共同解决;对于纯粹的私人服务和经营性单位,如应用科研、中介服务等机构则应逐步将其推向市场,使其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实体。
(4)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根据WTO农业协议,将不同的国内支持措施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引起贸易扭曲的“绿箱”政策,一类是引起贸易扭曲的“黄箱”政策。目前我国财政支农中的各项支出基本上属于“绿箱”政策范围,但与WTO农业协议相比,总体的支出范围和力度还不够。因此,今后财政支农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按照WTO规则的要求,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现实矛盾,着力强化政府的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3.2 纵向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通过对财政支出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调整和规范财政职能的意义上讲,地方财政支出对财政支出总量、结构以及职能的调整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从地方财政支出的调整入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调整财政职能、推进公共财政改革的根本性途径。
财政局公共支出股工作总结 篇5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我国的财政透明度不断增加。但需要提出的是,目前的政府预算报告是不完整的。这是因为,诸如出口退税等直接冲减收入的税式支出并未被纳入财政支出管理范畴。不加预算控制的税式支出不仅对税基造成侵蚀,而且给预算法带来缺漏。因此,应将税式支出与直接的财政支出一起列入政府预算法案之中。
税式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就具体形式而言,其中不仅包括出口退税,还包括税收豁免、税收抵免、纳税扣除、延期纳税、盈亏相抵、优惠税率、加速折旧等多种形式。因此,税式支出实质上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转移性支出的范畴。
税式支出和直接的公共支出都是公共支出的具体形式,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体现在:
1.资金的性质相同。直接支出和税式支出被安排出去之后,既不要求受益者偿还,也不要求受益者像向银行贷款那样需支付利息,都是一种无偿使用的政府财政资金。
2.目的相同。无论直接支出,还是税式支出,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政府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
3.实施效果相同。直接支出和税式支出都是对政府资金的使用,实施的结果都是使受益人的财力增加、国家财力减少。
4.结果相同。对于财政收支平衡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直接支出以“增支”的方式、税式支出以“减收”的方式影响财政平衡,但二者的指向都是使财政向着失衡的方向发展。
当然,作为公共支出的不同形式,税式支出和直接公共支出之间更多的还是表现出差异性。与直接支出相比,税式支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税式支出在调节经济的效果上更具有时效性。税式支出一经实施,即在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时直接从应纳税款中自动兑现,兑现的税款又直接进入企业的资金周转,省略了纳税人直接支付税款和政府再按预算审核拨付资金这一程序,缩短了资金在政府手中滞留的时间,减少了调节经济的时滞。而且,如果安排得当,这种程序上的简化还有利于节约行政管理费用。
2.税式支出具有间接性。税式支出是在税制实施过程中实现的一种税前支出或坐支,在政府收入实现之前就已经发生了,不具有直接支出那样的先收再支和按照预算由国库账户进行划拨的支出控制程序。税式支出的这种间接性,使得它在没有编制税式支出预算之前,无需经过立法机关的同意,而是利用税收制度的特殊条款达到税收与支出之间直通车的目的。
3.税式支出具有隐蔽性。如果说直接预算支出中的财政补贴是“明给”的话,税式支出则属于一定意义上的“暗予”。因此,税式支出表现出很强的隐蔽性,很容易为政府所偏爱,从而导致税式支出过多、过滥,与公共预算难以进行必要的协调,因此被喻为政府的“隐蔽性预算”或“看不见的预算”。这实际上也是传统的税收优惠以及税收优惠管理模式的主要弊端,同时也是需要对其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正因为如此,才有必要将其纳入公共支出预算,并加以公开化和透明化。
据统计,2002年我国税式支出总额达到2159.52亿元,占当年全部税收的12.7%。1998年~2002年间,税式支出年均增长29.6%,超过税收增速12.7个百分点。
财政局财政监督股的工作总结 篇6
1、成立检查小组,进行查前公示。一是以监督股牵头,与被查单位有关的支出股室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支出股室股长参加的任检查组长,支出股室股长未参加的由监督股长任组长。二是制定《XX县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查前公示》,在财政局一楼大厅公开栏进行公示。
2、做好查前准备,强调人员分工。一是查前3天下发检查通知书,了解被查单位基本情况、资产负债及财务收支情况,查找与被查单位有关制度和法律规定。二是制定检查工作方案,强调人员分工,根据检查组成员特长分工具体检查内容,需要完成的具体时间。
3、交叉检查复核,组长汇总报告。一是检查工作结束后,各检查组成员之间的`检查工作记录相互交叉复核,并形成汇总材料报检查组长。二是检查组长根据汇总材料撰写检查工作情况报告,交分管领导审核后,向被检查单位征求意见,最后将征求的意见、检查报告报局领导审定作出处理决定。
二、检查重点内容
根据[闽财监(20xx)35号]通知要求,今年会计检查的重点内容如下:
1、教育行业。重点关注学校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收费以及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剖析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招生和就学情况。
2、医疗行业。重点检查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财政资金使用等情况,剖析药品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和利润构成,揭示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反映医药改革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3、公共交通行业。重点检查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情况,并在关注成本费用和利润构成、职工薪酬分配、票价形成机制、固定资产购置等内容的同时,关注财政的投入、使用情况。
4、科技、环保专项资金。重点关注科技、环保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以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检查发现违规问题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探讨 篇7
财政支出是公共部门提供公用品的成本, 在社会资源既定前提下, 这些资源要在公用品和私用品之间进行适当分割。当公用品的最优数量确定之后, 财政支出规模随之确定。但是, 由于公用品分为纯公用品和准公用品, 财政支出的规模也就随之不同, 公用品的最优数量不仅依赖于众多的经济因素, 还取决于公民的偏好, 同时也取决于政治制度, 为此经济理论界形成了许多财政支出规模的决定理论。
1. 边际效用理论。
财政支出的边际效用理论把社会中的个人在消费公用品中获得的“边际效用”, 与这些人向公共部门付税 (以为公用品融资) 的“边际负效用”联系起来。假定公用品的边际效用 (MUpg) 等同于社会边际效用 (MSU) , 纳税的边际负效用 (MDt) 等同于因纳税而放弃的私人边际效用 (MPU)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及公用品和私用品的最优供给发生MUpg=MDt (亦即MSU=MPU) 的点上。据此, 部门间最优资源配置的前提条件是配置给每一部门的经济物品的边际效用相等。
2. 萨缪尔森模型。
萨缪尔森对财政支出理论的阐述同时考虑了配置问题和分配问题, 从而发展了支出理论的一般均衡分析。萨缪尔森的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在社会成员的效用函数、社会福利函数和生产可能函数已知的前提下, 寻求符合帕累托最优和社会福利最大化双重目标的资源配置与产品分配方案。
3. 布朗—杰克逊理论。
以上两种理论都是纯公用产品的最优配置规模, 而在经济体系中, 既具有公用品属性又具有私用品属性的物品数不胜数。例如, 教育、社会保障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但他们同时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 政府要向当地提供这种准公用品。但是, 与提供纯公用品付出的成本不同, 提供准公用品不用全额支付成本, 因此, 提供准公用品的财政支出要少于提供纯公用品的财政支出。诸如教育, 医疗等事业不能完全向私人收费, 也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拨款。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对准公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随之膨胀。
4. 公共选择理论。
财政支出理论主要以资源配置效率来分析公用品的供给, 然而, 在现代民主社会中, 政治程序也是公用品供给的一个决定因素。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在公共部门中, 资源配置的决策是一种集体选择:个人投票选出代表, 由代表体现全体选民的意见或偏好, 当政治家决定政府支出水平并做出表决时, 最终形成了财政支出规模。可是, 政治家代表的意见并不是整齐划一的, 因为选民的意见不可能完全一致, 有些人希望政府多支出一些, 而有些人则赞成少支出些。政治家们就要在公民的偏好正确地表露出来的情况下, 综合选民的意见, 做出正确的支出决策。
二、西方国家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要模式
西方国家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存在着两种模式, 即“内部型”绩效评价模式和“外向型”绩效评价模式。
1.“内部型”绩效评价模式。
内部型绩效评价模式是指绩效评价范围、评价主体限于政府部门内部, 绩效评价工作作为政府各部门日常管理工作的一种绩效评价模式。该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澳大利亚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部门事业发展目标绩效指标。部门事业发展目标反映了部门计划为社会带来的最终利益, 其绩效指标主要是评价事业发展目标有效性的指标。二是部门产出绩效指标。主要反映政府各部门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价格。部门产出指标主要包括: (1) 联邦专款绩效指标。联邦专款指政府部门使用的用于事业发展或专门用途的专款, 此类专款占联邦财政支出的80%左右, 类似于我国的项目预算支出等专项资金。这类绩效指标用于说明联邦专款的分配使用情况, 包括专款使用对实现战略目标的贡献以及专款分配的政策等。 (2) 部门基本支出绩效指标。部门基本支出是指用于部门自身运转的经费, 类似于我国的基本支出预算。
2.“外向型”的绩效评价模式。
外向型的绩效评价模式是指绩效评价范围广泛、评价主体多元化, 绩效评价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管理工作的一种绩效评价模式。该模式以英国为代表。英国的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公共部门的自我评价。各公共部门对年初设定目标与其实现情况的对比性分析评价。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内部总结和审计、财政等部门审核与评价以及国会审查使用, 是公共支出部门绩效评价最普遍的方式和主要工作基础; (2) 审计部门的绩效审核。重点一般放在一些使用大量公共资金的部门和领域, 主要内容包括:检查各部门提交的自我评价报告并做出客观评价:向国会提供独立的评价信息和保证;指出被审计单位在使用公共资金过程中的失误和总结应吸取的教训; (3) 财政部门的综合绩效评估。为了更好的配合年度预算审核和下一年度的预算分配。为此, 财政部门要求各部门在编制预算时, 要给出相应的预算说明, 表明该项预算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在编制决算时, 也要求各部门对每项开支所达到的目标与年初目标进行比较。
三、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 且缺乏系统性研究, 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仍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改革的客观需要。总的来看, 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对重要性认识不足。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 财政支出不讲效益现象较为普遍, 基本上没有采用或不习惯采用客观和可行的方法去考核财政支出效益状况, 约束并规范财政支出行为。近年来试行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并没有引起各方应有的重视。各级财政部门并没有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作为财政支出管理的有效手段, 预算安排上和财务管理中没有强调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 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没有得到利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还停留在财政统计评价部门的试点和探索上。
2. 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
一方面, 目前各有关部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是通过若干固定的财务、技术和工程管理指标进行全过程评价, 侧重于技术和工程及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评价, 而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不足。另一方面, 各部门评价指标设置呈平面化和单一性特征, 缺乏一套建立在严密数据分析基础上的科学、统一、完整的指标体系, 还不能满足从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不同支出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立体评价的要求。
3. 评价内容不完整。
比如, 评价对象仅局限于项目本身, 而忽视项目内外因素的综合分析。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仅涉及项目过程审核和投资与回报的评价, 而且包括各种宏观因素的评价, 如投资的社会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自然环境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以及投资行为对行业、社会及整个经济运行的影响等。但目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恰恰不包括这些内容, 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能达到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的目的。
四、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1. 建立专门的绩效评价机构。
为了改变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零碎, 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的状况, 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真正形成对计划、决策、管理的监督和制约, 应在财政部门建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 对全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同时, 在各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绩效评价机构, 按照全国统一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有关要求组织做好本部门、所属单位以及财政支出项目的具体评价工作。鉴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财政支出管理的监督作用, 必须赋予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以必要的职责, 如在信息查询、资料获取、独立调查取证以及行政处罚建议等方面给予一些特定的权力。该机构的主要职责: (1) 财政资金分配格局的评价; (2) 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益的评价; (3) 财政支出范围调整的绩效评价; (4)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建立。
2. 科学制定绩效评价指标。
目前在国内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 比较常用的指标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 “3E”原则。“3E”原则是指经济性 (Economy、效率性 (Efficiency) 和有效性 (Effectiveness) 。“3E”原则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的绩效评价过程中, 通常都是以“3E”指标为关键性的思考主轴。在经济性指标内考虑“成本”与“资源”;在效率性指标内, 考虑“资源”与“产出”;在有效性指标内考虑“产出”与“结果”。 (2) 投入-产出。西方国家在评价公共部门或公共项目绩效时常用投入-产出法进行分析, 在实际操作中简便易行, 值得借鉴。其评价内容通常包括:投入指标 (Input}、产出指标 (Output) 、结果指标 (Outcome) 、效率指标 (Output./Input) 、效能指标 (Outcome/Input}、质量指标 (Quality) 等。 (3) 世行项目后评价。世界银行对支出项目评价不设固定指标, 评价指标的设置是视不同项目而采用不同指标, 但一般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投入性指标、行为性指标、产出性指标、成效性指标、影响性指标等。
3. 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首先要加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制化建设步伐, 在《预算法》、《审计法》等法律中增加绩效评价的要求, 加强对财政支出管理的约束力, 强化进行支出绩效评价手段, 为今后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奠定必要的法律基础;其次, 各级人大对政府财政收支预决算的审查也要从合规、合理、合法性审查向绩效结果审查重心转移;第三, 要在全社会宣传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 使财政支出绩效概念深入人心, 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公众关心财政支出绩效和参与、支持绩效评价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祝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简述[J].经济体制改革, 2007 (3)
陕西省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演变研究 篇8
关键词:陕西省;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81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62-04
1998年我国提出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十余年来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日益为人们所关注。1998--2008年间,陕西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按照国家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总体目标,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努力解决财政支出保障上的“缺位”和“越位”问题,加速了公共财政的建设进程。但同时,传统的财政支出体制并未得到彻底改观,财政支出中的政府“越位”与“缺位”现象依然大量存在。
一、1998--2008年陕西省公共财政支出规模
1998--2008年问,陕西省财政实力不断壮大,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中重点和薄弱环节的改善和加强,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10年间,陕西省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1998年166.2亿元增长到2008年1435.6亿元,增加了1269.4亿元,增长8.6倍;同期陕西省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24.O%,高于同期陕西省GDP增长率;财政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上升,由1998年的12.0%提高到2008年的21.0%,见图1。
二、1998--2008年陕西省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演变趋势
1998年以来,陕西省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仍然存在不尽合理之处。由于与以往年份相比,2007年我国财政收支科目实施了较大改革,特别是财政支出项目口径变化很大,与往年数据不可比,因此本文对已发生变化的指标的对比分析截止于2006年,未发生变化的指标的对比分析截止于2008年。
(一)行政管理费支出趋势平稳且居高不下
参照我国当前的预算科目,结合省级财政的特点,行政管理费支出广义包括行政管理、公检法司、武装警察部分和外交外事等四类支出,狭义只包括行政管理费,下面在分析陕西省行政管理支出时主要指后者。
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1998--2006年,陕西省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水平有了较大增长,同期的行政管理支出规模也出现了迅速增长的局面,支出趋势平稳且居高不下,由1998年的21.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8.5亿元,见表1,增长了3.7倍,年均增长16.7%,但是比财政支出年均增幅低出3.2个百分点,说明财政支出增长的大部分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期间行政管理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见图2,由1998年的1.5%上升到2003年的2.1%,随后开始下降,但是,2006年又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公共财政政策时期,陕西省各级政府机构的工作效率整体上有所提高,但是在行政管理费支出方面努力程度还不够。另一方面,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渐下降,但仍然很大,均高于全国地方行政管理费支出占全国地方总支出的比重,图2。且长期居高不下。这说明公共财政分配格局仍需要进一步进行合理化调整。
(二)科教文卫支出增长趋势不明显
1998年到2008年期间,陕西省科教文卫支出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支出总量上升迅速,由42.3亿元上升到392.3亿元,表2。增长了9.3倍。科教文卫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3.1%增加到8.0%,但其间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的波动趋势,图3。同期陕西省科教文卫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几乎没有增加,2008年仅比1998年高出2.O%,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可以看出,陕西省在科教文卫支出方面做了主动性调整,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是仍显投入较少,支出比重偏低。例如,陕西省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与西部省份相比,2008年这一比重仍比重庆低出0.29个百分点,比宁夏低出0.13个百分点,比新疆低出0.1个百分点,与东部排名前列的部分发达省市(北京5.31%、上海4.42%、浙江3.93%)相比更是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此外,科教文卫支出总体增长趋势不明显。2003年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3.2%,至2006年这一比重仍比2003年低出0.94个百分点,直到2007年才再次超过2003年的水平,增幅仅为2.4%。
(三)社会福利和保障支出比重趋于上升但仍显不足
社会福利和保障是现代社会实现公平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1998--2006年间,陕西省财政福利支出的绝对数额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从6.5亿元迅速增加到95.6亿元,增加了14.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46.1%,比同期财政支出的年均增长率高出23.7个百分点,但是增幅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从1999年的96.9%下降到2006年的-0.01%,表3。同期陕西省财政福利和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998年的3.9%上升至2006年的11.6%,其中2005年高达15.0%,但很快于2006年出现下降趋势,图4。财政福利和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98年的O.5%上升到2006年的2.1%,增加了1.6个百分点,期间虽然有所波动,但是无碍其稳定上升的趋势。
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项目口径发生变化,不再进行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的项目统计,而使用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项目。2007年到2008年间,陕西省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从159.0亿元增加到245.6,亿元,增长了54.5.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5.1%上升到17.1%。
尽管陕西省社会保障支出有一定的增长,但结合现实,这样的水平仍显不足。1998年到2008年,陕西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图5,尽管自2006年以来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居于较高水平,城市面临大批下岗职工、贫困家庭以及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同时,在农村尚有部分贫困地区和处于温饱线上下的劳动群众。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过于狭窄。在城乡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尚未达到公共财政和市场经济发展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
(四)农业财政支出水平偏低
由于陕西省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数据不全,本文具体使用的数据如下:1998--2002年,农业财政支出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三项之和;2003~2006年,农业财政支出为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三项之和;2007--2008年,农业财政支出为农林水事务项目。由于统计口径的调整,难免数据局部跳跃性较大。
从表4可以看出,1998--2002年,陕西农业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量持续稳定增加,由1998年的17.1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40.2亿元,增长了2.4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0.6%,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差由负转正;同期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先减小后增大,1998年最高达到10.3%,以后几年开始减小,1999年达到历史最低点8.7%。而后开始稳步增加,图6。
由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发布,从2003年到2008年,陕西省农业财政支出绝对数量增长5.0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3.4%,但是总体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其中,2004年最高达157.0%,2005年最低,出现17.1%负增长率。同期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波动性上升,先上升后下降,其中2004年达到最高峰14.5%,自2004-年以后开始下降,并稳定在9.7%-9.9%之间。
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8年,尽管陕西省农业财政支出绝对数量大幅增加,但是增长趋势不稳定,而且支出水平仍然偏低,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的上升趋势具有较大波动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基层政府的事权大于财权,财政保障能力有限,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讲,农业投资见效慢、收益少,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偏向于竞争性领域的投资。
此外,当前陕西省支农投入在结构上也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一是政府财政农业支出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部分过高,挤占了生产建设性支出。二是在财政农业建设性资金中,用于社会性的大中型水利建设比重较大,而农民可以直接收益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水利、林业生态等社会效益显著、受益对象不仅局限于农业,其投入一直统计在农业投入中,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政府农业投入的规模。
从表5可以看出,1998--2006年间,陕西省基本建设支出的总量持续增加,增长了4.9倍,年均增长率为32.4%,较同期财政支出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0个百分点。同期基本建设支出在GDP和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图7。这与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出台和其后积极财政政策逐步淡出的背景相伴而生,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陕西省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省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自主增长能力较差,财政建设性支出中的绝大部分属于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有所作为的领域,建设性支出所占比重的下降有其不合理的部分,主要是由于政府的职能范围界定不清,参与的竞争性、盈利性项目过多,挤占了应投入到基础建设支出的一部分财政资金,导致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不足。
三、陕西省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
(一)调整公共投资支出
陕西省经济相对落后,基础产业,特别是中小城镇基础产业薄弱,今后要增加公共投资支出规模,尤其是加强对基础产业的投资。对公共投资支出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从一般盈利性项目的生产领域退出。陕西省应逐步取消对竞争领域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通过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造,解决其流动资金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投资力度,创造和改善陕西省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盈利性投资服务,吸引外商来陕西省投资办厂。
2.政府进行必要的生产性项目投资。一是投资于与改善陕西投资环境有密切关系的本地区的生产性项目,如水利灌溉和农业设施项目,跨地区的供电、电力、煤炭等能源项目,铁路、公路建设等等。但是,对供水、排污、煤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必须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逐步放开经营,提高效率,二是投资于为陕西人民提供基本生产资料的一些低盈利、市场波动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或对这些行业和企业进行生产补贴,如为建立蔬菜、肉、奶、蛋及其他食品基地而进行的投资。此外,还应加大对风险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力度。
(二)合理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
陕西省应进一步精简机构,控制行政编制。同时进行结构调整:第一,大力精简不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机构,如直接管理经济的机构等,以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第二,合并、调整原有的间接管理经济的政府机构,裁减冗员,以提高这些机构的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运行效率;第三,行政管理支出向维持经济秩序的工商、税务、公安、安全等部门倾斜。
(三)调整社会保障支出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适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足额安排各项财政补助资金,建立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和管理服务社会化目标;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和逐步建立,探索义工积累制养老模式,加大对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的投人,积极开展农村低保试点工作,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构建以弱势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社会保障网络;削减政府对城市居民的福利性补贴,重点保证对低收入者的生活资助。
(四)增加公共社会开支
陕西省应从以下几方面调整和保证公共服务与公共事业发展支出:
1.加大医疗卫生投资力度,优化医疗卫生支出结构。重点是加大农村医疗设施投入及专业医护人员的配备,建立覆盖全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2.优化社会文教支出。第一,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通过国家开发银行软贷款、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和争取国家支持等方式,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的推进力度;支持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支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第二,巩固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的改革成果。探索公益类科研院所的转制改革,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基础科学研究经费应全部由财政负担。应用型科学研究经费财政不应负担或酌情负担;第三,建立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3.增加其他社会支出。如城市居民生活保障方面,政府可增加对居民取暖、用电和自来水等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城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可采取“政府组织、企业运作、市场融资、财政扶持”的方式,重点支持市、地区、县的环境保护、污染源综合治理等项目工作,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从树海,财政支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3-16l.
[2]陈红亚,窦筱欣,2008年陕西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分析[EB/OL],陕西省科技统计2009,(04):http://www,sninfo ors/kjtj/lmnr/viewdetai-la,asp?info_id=213.
【财政局公共支出股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公共财政支出绩效审计论文06-16
财政局预算股的工作总结08-13
财政局国库股岗位设置10-03
财政支出改革05-17
医疗财政支出05-19
财政项目支出07-23
财政支出质量08-05
财政支出偏好08-16
财政支出管理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