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

2024-05-09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精选10篇)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 篇1

摘要:信息消费正在成为现代社会最具前景、最有潜力的消费形式。通过对安徽省部分农村的调研,分析了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和完善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信息能力,安徽省

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讯及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的新型消费方式———信息消费。信息消费是指在生产、生活中,消费主体以信息为基础而进行的对信息化产品、信息服务、信息化过程的消费行为。狭义的信息消费是以净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广义的信息消费还包括信息含量相当大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信息消费是对信息服务与信息产品(软硬件)的消费以及消费的信息化。就基本含义而言,凡是为获取信息所进行的消费均属于信息消费的范畴。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消费主体之间社会性特征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群体在信息消费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广泛运用愈加凸显,并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利益关系造成了直接影响,形成了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和信息分化,导致新的社会不平等,造成社会结构的严重失衡,并且可能引发不同信息主体间社会关系的冲突,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良性运行构成严重的威胁。由于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的71%;加上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基础设施等环境条件与城镇有所不同,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状况也有着不同于城镇居民的特点。因此,对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

1.1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比重不断提高,信息消费群体也逐渐扩大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和生活的改善,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升级,逐渐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尤其是以信息消费为代表的新型消费成为时尚,更成为当代社会消费的热点之一。手机、电视等信息产品成为近年来最大的消费热点。据抽样调查,2000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月通讯支出仅为4.87元,占消费支出4.42%,而2007年人均月通讯支出增加到21.52元,比2002年增加4.42倍,占消费支出9.38%。2000年底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电视机107.94台,其中彩色电视机为36.4%;而到2007年底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电视机117.03台,其中彩色电视机占82.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话拥有率从2005年的72.84台,上升到2007年底每百户80.77台,增加11.8%。

1.2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目前,随着信息消费资料的不断丰富,以及消费领域的拓展,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黑白电视到家庭影院,从专线电话到移动通信,从电报、信件到电子邮件等,这些都促进了信息消费方式的变化。同时,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信息消费的资料,而且带来了消费行为的方便和快捷。人们的消费方式从单一消费方式逐渐转向多元化和个性化。例如网上书店、网上教学、电子邮箱的出现等,都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资源。

1.3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载体不断升级

如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农村居民消费的载体主要是广播,形式单一,难以有效的为信息消费提供服务。90年代中期,随着电视的普及,农村信息传播载体逐渐被电视所取代。而到了90年代末期,不仅电视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固定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也开始步入寻常百姓家庭,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更加便捷。随着科技的进步,作为高新技术的电脑也开始走进农民的家庭,网络消费这个新生名词也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了解,它作为一项最新的消费方式,正逐步走向千家万户。

2 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消费总体水平较低,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总量持续高增长,2007年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量的比重达19.66%,但与其他省份同类指标值相比,安徽省农村信息消费水平依然很低。据统计,2007年经济发达的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的居民信息消费支出额分别是3 236.23元、3 319.64元、3 325.78元,而安徽省居民信息消费只有541.46元。

2.2 信息消费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性

在现实的消费世界里,生产者所拥有的信息,消费者不可能全部知道;而消费者的喜好,生产者也无法尽数皆知。这样,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就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在普通物质消费中,供应方处于严格的信息优势,而消费者则处于完全的信息劣势,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着信息消费的公正性。

2.3 信息消费过程中污染严重,低层次信息消费占主导地位

在大量享受信息消费带来的众多好处的同时,信息污染也给人们增添了许多烦恼和麻烦,甚至让消费者无所适从。大量的垃圾邮件妨碍了正常信息的接收,手机有害短信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黄色信息污染了人们的灵魂,虚假信息和无用信息浪费了人们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在进行信息消费的人群中,相当一部份人在做一些无聊的、低俗的信息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3 优化和完善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对策和建议

3.1 完善信息消费立法,加强信息市场的监管力度

在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其他一些省市,信息消费的立法都比较完善,信息市场的监管力度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证。但是安徽省在这些方面仍有所欠缺。发展信息产业,扩大信息消费,必须依靠法律强有力的保护。因此,必须加快信息消费立法的步伐,加强对信息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安徽省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信息消费涉及的信息产品、技术、电子商务、安全、隐私保护、资金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防止信息消费市场的垄断行为。且有关部门对非法暴力、恶性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严格执法。从而营造出公平、公正、合理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促进居民信息消费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安徽省的信息消费与国内、国际信息消费接轨。

3.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

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应用的基础,而农村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将导致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状况得到改善。要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一方面,要求农村应充分利用毗邻城镇的地理优势,加快建立它们与城镇互动的信息网络,加强两者之间各种信息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推进当地基础信息网络的发展,从而切实改善农村与城镇之间信息交流与互动的基础条件,通过城镇信息化的辐射和带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这样,伴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以及农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能力也不断地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农村居民消息消费水平。

3.3 扩大信息消费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素质

信息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是一种高科技的产物,它对消费者的信息素质要求很高。目前,安徽省信息消费者的素质相对较低,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知识能力较差,这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消费的进步发展。因此,必须提高消费者的素质。信息素质包括2项基本内容:一是信息意识,即人对信息的敏感程度;二是信息能力,即人们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吸收并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信息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政府、教育机构等在农村开办免费的信息知识培训班,对当地居民进行网络知识教育和计算机技术培训,提高他们信息检索、信息辨别及信息利用等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信息消费的法律意识和伦理道德观,从而改变他们的观念,提高知识的认识水平,增强人们信息消费的愿望和能力,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作为第一消费力的作用,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国华.江西省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07-108.

[2]吴薇,宋立瑛.对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的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5):46-48.

[3]朱焱.我国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J].财贸研究,2002(3):35-37.

[4]林艳华.信息消费与信息环境[J].理论探讨,2002(8):30-31.

[5]尹世杰.消费力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6]蔡东伟.我国信息消费现状分析[J].黑河学刊,2008(4):30-31.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 篇2

摘 要 国内外对于农民消费支出问题研究有很多,本文主要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他们研究成果的理论借鉴为农民消费支出问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本文通过对辽宁地区农民收入调查结果,基于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对农民消费支出问题做一个探讨,把不同收入类型的农民对应不同的需求层次。

关键词 农民 消费支出 需求层次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称作“基本需求层次理论”,由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本研究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农村居民不同收入层次,对辽宁省部分农民的收入消费支出情况做了入户调查,并设计了入户调查问卷。在问卷设计中,在农户抽样上考虑尽可能覆盖全面不同收入的农户。本研究在辽宁省共调查300个农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90份,问卷有效率为96.7%。通过对300户农户的调查中把家庭收入分为3万元以下、3-5万元、5-10万元、10萬元以上四个部分,不同收入的农户对消费支出的理解不同,需求层次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生理需求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对以下事物的需求:呼吸,水,食物等,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安全需求是人类要求对以下事物的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等。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现在社会中大多数农民在这两个层次的需求都得到满足,吃的饱穿得暖,生活和谐是人们最基础的生存条件。在调查过程中,不同收入的农民对这两个层次的需求差异表现不明显。社交需求包括友情、交情等,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在调查中发现家庭收入四个部分对这个层次需求程度不同,家庭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社交活动相对频繁,而家庭收入3万元以下的农户相对社交活动较少,这些社交活动中涉及的消费支出包括休闲娱乐、人情往来等。总体而言,不同家庭收入农户在这三个层次的需求中表现出的消费支出差异不是很明显,因为现阶段农村居民的消费领域仍较为狭窄,这三个层次的消费需求都是生活最基本的消费支出方面,所以为了做进一步研究,我们要继续分析其它两个需求层次。

尊重需求包括有能力、有信心的个人尊重,也包括有地位,有自信,收到别人的尊重。在调查结果中显示。家庭收入越多的农户在尊重需求方面表现的越明显,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户在分配消费支出时帮助其他农户一起致富,或者购买私家车,修建更好的房屋,担任领导干部等,这类农户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当然,收入相对较少的其它三类农户更多的消费支出表现在购买食品,家庭设备,储蓄等,其中家庭收入在5-10万元的农户倾向于追求更多的尊重,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四个部分不同家庭收入的农户中,表现差异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例如收入多的农户会创办自己的企业,带动其它三个部分农户共同发展,各自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农村居民中这个观点同样适用。

不同家庭收入的农村居民在消费支出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层次需求,为了引导农村居民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我们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农村居民对层次需求的理解。

首先,通过政府公益性培训,引导农村居民更新消费观念,加深农村居民对需求层次的理解,让农村居民不但得到尊重需求,更要达到自我实现。

其次,企业研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让农村居民获得更多可以支配的现金收入,在消费支出过程中慢慢的从低层次的需求向高层次的需求迈进。

最后,通过家政教育,提高农村居民自身素质,让农村居民从内心深处了解层次需求是前进的动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经济时代,只有逐步的实现不同层次的需求,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需求,获得自身高的价值。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 篇3

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整体水平不高, 特别是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因此对影响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 对提高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 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与农业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 农业又不发达的大国。长期以来,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国家经济全面发展和壮大的障碍。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农业现代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研究课题。而信息化又是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 是推动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信息化, 能够有效改善落后农村地区的投资环境,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全面提高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2 影响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行为的因素

2.1 影响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行为的主体因素

2.1.1 信息消费者的职业和经济收入。

信息消费者的职业及工作任务与其信息爱好密切相关, 是决定他们信息需求类型的最根本因素。职业不同、承担的任务不同, 对信息的需求自然也不相同。根据恩格尔定律,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 家庭收入中 (或总支出中) 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 家庭收入中 (或总支出中) 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由于农村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不高, 农村居民用于信息消费等了非食物支出所占的比例就偏低。

2.1.2 信息消费者的所受的教育及知识水平。

用户的职业与工作任务相同的情况下, 所受的教育及知识水平不同, 结果将仍然出现对信息需求的明显差异。由于信息消费是一种知识型和智力型消费, 知识层次越高, 获取信息的能力则越强, 信息消费的能力也越强。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程度整体不高, 所以信息消费能力与城镇居民有一定差距。

2.1.3 信息消费者的信息能力。

信息消费者的信息能力, 就是在纷繁无序的信息中筛选、甄别出其所需要的信息, 并能熟练应用有关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认知能力, 信息获取、组织及利用能力等。农村居民整体素质较低, 对一些虚假信息鉴别能力差,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不高, 从而导致农村居民信息能力不高, 信息消费水平就比较低。

2.2 影响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行为的客体因素

2.2.1 生产成本。

信息消费品是信息消费者消费的终极产品, 包括一切信息产品和服务, 信息消费品同样存在生产成本。信息消费品的生产成本直接影响了信息消费品的最终价格, 从而影响了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状况。这体现了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 也是有效实现信息消费增长的内在需求。

2.2.2 市场导向和市场需求。

由于信息商品的特殊性和信息商品交易的特殊性, 信息市场呈现出特有的形式与规律性。其主要特征表现在:第一, 市场形态隐蔽性。信息商品的实质是知识和信息, 信息具有共享性, 同一信息商品在市场上可同时为多个消费者所得, 其使用价值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 交易形式往往不是简单的货物的交换, 而是信息传递。第二, 交易渠道的多元性。信息市场主要经营知识和信息, 借助信息网络, 交易不受时空限制, 并可根据不同消费者、不同信息商品或不同的市场环境, 灵活地采取多种交易方式。以上特征对农村居民来说, 这种信息市场比物质市场更为复杂, 增加了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难度。

2.2.3 市场价格。

信息市场价格水平对信息消费的影响与市场化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的。信息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与信息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成反比。在信息市场总体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各种类型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价格水平就显著地影响着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者的信息消费质与量, 因为各种类型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功能通常都可以相互替代, 但在满足消费者信息需求方面的效用则不完全相同, 这样也会导致信息消费者的信息消费质与量的变化。

2.3 影响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行为的环境因素

2.3.1 信息资源—信息产品或服务。

在信息消费中, 消费的是人们创造的所有信息。信息产品或服务是信息消费的基础, 没有信息产品或服务, 信息消费就无从谈起。这包括维持和满足农村居民正常生活、农业生产需要的一般信息和在创造活动中运用的信息, 如劳务信息、农产品供销信息和农业信息等。

2.3.2 信息搜集发布机构—企业。

信息消费实质上是信息化的消费主体通过对信息化产品的消费而不断信息化的过程。在信息产业链中, 负责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发布的企业起重要作用。作为农村居民来说, 他们有信息消费需求, 这就需要企业及时把相关信息传递给农村居民。

2.3.3 信息连接渠道—信息中介机构。

起信息连接渠道作用的信息中介是联系信息产品和服务主客体的纽带, 在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近年来, 我国信息服务机构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一批信息服务机构与国家政府分离, 走向市场, 实现了结构重组和产业结构优化, 增强了信息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信息中介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外出务工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

2.3.4 信息接收终端设备—政府。

政府对公共投资, 信息政策, 信息标准以及国家信息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直接影响我国农村信息消费的状况。国家政策法律法规从宏观上调控国家信息消费产业发展, 虽然不会直接规定用户信息消费的具体过程, 但是它可以通过对信息商品生产和交易规则的调控, 间接地影响社会流通的信息商品的结构, 影响用户进行信息消费的选择。

3 结语

综上所述,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除了受到消费者自身的经济水平、职业、学历、信息能力、信息价值观、信息偏好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外, 信息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市场导向、市场价格等客观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 外部因素通过内部结构性因素起作用, 客观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消费行为中主体消费者的信息消费意识。

另外, 在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相同的条件下, 信息消费的环境的不同也使信息消费呈现不同的状态。市场环境中信息量的多少, 信息中介机构的发育情况、信息消费政策的完善程度, 也都是制约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重要因素。

摘要: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整体水平落后。从构成信息消费三个结构要素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的因素。

关键词:信息消费,农业信息化,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沈小玲.影响信息消费的主体因素分析.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5) .

[2]李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社会科学论坛, 2001 (7) .

[3]陈莉.企业信息消费需求的多角度分析.情报杂志, 2005 (10) .

[4]胡琪君.信息消费力的制约因素和指标体系分析.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7 (2) .

[5]汪国华.江西省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9) .

[6]沙勇忠, 刘焕成.信息环境演化对信息消费的影响.情报科学, 2001 (12) .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比较研究 篇4

关键词:中部地区 农村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34-03

一、引言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具有持续性作用。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中,消费需求的增长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更加有效。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初期一般最终消费率在87%左右,而居民消费率一般在73%左右。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为47.4%,农村居民消费率更低,仅占最终消费的16.54%,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农村居民消费率更低。在当前中部崛起战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研究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中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问题已经作出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消费理论。比如凯恩斯(Keynes,1936)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弗里德曼(M.Friedman)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另外还有预防性储蓄理论、流动性约束假说等等消费理论。西方的消费理论从收入、收入分配、资产、消费者嗜好的变化、人口数量及结构等方面研究了消费的影响因素,但是其中涉及最多的还是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所以笔者也以收入作为最基本的因素来分析消费问题。

国内关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研究有:朱红恒(2009)通过对1978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认为边际消费倾向呈现“U”型变化特征。刘飞(2010)采用1978年—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人均数据,使用分段回归的方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呈“倒U”型,如此等等。关于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则不是很多,主要是以某个中部省份来研究,而对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比较研究则较少。因此,笔者将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分析,找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数据来源与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一)数据来源

笔者采用1992年—2008年中部地区的面板数据,选取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cp)和人均纯收入(ip)为经济变量,以1985年为基期使用农村消费价格指数消除价格影响。这里所指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和山西等六个省份。

(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1.面板单位根检验。宏观经济变量有可能是非平稳的,对于非平稳变量进行估计就会出现虚假回归的问题,因此,应该在模型估计之前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笔者采用LLC检验等六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数据。cp和ip的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显然,检验结果显示了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由于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以考察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面板协整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2的两种方法检验,说明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与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和中部地区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该面板数据可以进行面板模型回归分析。

四、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选择与分析

常见的面板数据静态模型主要有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等。下面分别以这三种模型来估计,从中选择最优模型估计方法。

1.混合效应模型。如果面板数据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截面之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可以把面板数据混合在一起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而得到混合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it=β1+■βkxkit+uit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及收入的面板数据估计结果如下:

cp^it=44.54+0.71ip^it

(2.0) (22.8) R2=0.84,RRSS=471244

2.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1)模型估计。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对于不同的纵剖面时间序列只有截距项不同的面板模型。如果从时间和个体上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影响均是相同的,而且除模型的解释变量之外,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其他所有确定性变量的影响只是随个体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时,面板数据应设定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it=β1+■βkxkit+uit

估计结果如下:

cp^it=66.82-6.38D1+4.43D2-62.35D3-56.21D4+5.87D5+114.65

D6+0.673696IPit

(5.44) (39.39)

R2=0.96,URSS=121588.5

其中虚拟变量D的定义是:

其中i取1代表安徽,取2代表江西,取3代表山西,取4代表河南,取5代表湖北,取6代表湖南。以下分析中D的含义和取值与此一致,不再解释。

(2)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在应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消费问题时,必须基于Hendry的“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思想,采用无约束模型和有约束模型的回归残差平方和之比构造F统计量,以检验设定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合理性。

F检验的零假设:

H0:α1=α2=…=αn-1=0

设RRSS是有约束模型即混合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URSS是无约束模型即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则在零假设下:

F1=■~F(N-1,N(T-1)-K+1)

因此,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如果拒绝了零假设,则将模型设定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合理的。从表3可以看出,混合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相比,设定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理。

3.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1)模型估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中包含了许多虚拟变量,减少了模型估计的自由度,同时,固定效应模型的随机误差项难以满足模型的基本假设,易于导致参数的非有效估计,为弥补固定效应模型的不足,Maddala将混合数据回归的随机误差项分解为截面随机误差分量、时间随机误差分量和个体时间随机误差分量三部分,其一般形式为:

yit=β1+■β1Xkit+ui+vt+wit

其中u表示截面随机误差分量,v表示时间随机误差分量,w表示个体时间随机误差分量。如果模型中只存在截面随机误差分量u,而不存在时间随机误差分量v,则称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如果二者同时存在,则称为个体时间随机效应模型。

笔者讨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Cp^it=66.20-6.17D1+4.28D2-60.64D3-54.69D4+5.67D5+111.56

D6+0.674596IPit

(2.60) (39.46)

R2=0.94,URSS=140775.9

(2)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设定检验。

对于面板数据模型:yit=β1+■βkxkit+uit+vt+wit,令εit=ui+vt+wit,Maddala和Mundlak分别指出,如果不能满足回归假设E<εit|Xit>=0,则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系数的GLS估计量β^GLS是有偏的和非一致的。但是,正交性并不影响固定模型系数的组内估计量β^w的性质,所以可以通过检验模型误差项与解释变量的正交性来解决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设定问题。Hausman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GLS估计量β^GLS、固定效应模型的组内估计量β^w和组间估计量β^b之间的差值,即q^=β^GLS-β^w、q^2=β^GLS-β^b和q^3=β^GLS-β^b,构造统计量

mi=q^'ivi-1q^i;vi=var(q^i) (i=1,2,3)

检验假设:

H0:E<εit|Xit>=0

H1:E<εit|Xit>≠0

在零假设H0下,统计量mi渐近服从K个自由度的X2分布。如果不能拒绝零假设,模型应设定为随机效应模型,否则应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H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95%的概率下模型应设定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3)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分析。从上文(1)中的个体随机效应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74596,而不同省份农村居民的自发性消费支出差异较大,湖南省为177.76,湖北省为71.87,江西省为70.48,安徽省为60.03,河南省为11.51,山西省为5.56;自发性消费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相差30多倍,差距较大;而且河南省、山西省与其他省份相比,农村居民自发性消费明显偏低。

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也有着显著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六省份的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2年至1998年之间呈下降趋势,1999年以后呈缓慢上升态势,而且湖南省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始终高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山西省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在2005年之前基本上低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而2005年之后则有明显提升,(下转第37页)(上接第35页)并超过了河南省和江西省。

五、结论及建议

对中部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发现,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均存在单位根,为了避免虚假回归,进而进行了面板协整检验,通过检验发现中部地区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此对中部地区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的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发现设定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是适合的。由面板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可知,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接近,大致为0.67,而中部六省农村居民的自发性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湖南农村居民的自发性消费最高,山西省农村居民的自发性消费最低,同时中部六省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关系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顺利实现,而作为中部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中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增加消费对于我国当前扩大内需、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是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应针对中部地区六省份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制定差别性政策,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中部地区不同省份也应根据农村居民自身的消费特征制定适应性的消费政策,比如在自发性消费支出较低的省份采取措施影响和改善居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提高自发性消费支出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大勇.我国四大区域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7)

2.刘大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区域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

3.刘大勇.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4.朱红恒.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收入门槛效应[J].宏观经济研究,2009(10)

5.刘飞,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及其变化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0(13)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2011各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2011

7.王为农,杨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制约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9)

8.白仲林.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2)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 篇5

湖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5%, 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消费群体。因此, 对湖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进行研究, 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可行的措施, 有利于湖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2011年, 湖南省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6567元, 比上年增长16.8%;其中, 工资性收入首次位列第一, 达3241元, 增长22%, 占纯收入的比重为49.3%, 为历年最高;其次是人均家庭经营收入, 达2725元, 增长10.6%;人均转移性收入为489元, 增长21.9%;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12元, 增长10.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79元, 比上年增长20.2%。其中,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居住支出增幅均在30%以上, 分别增长35.6%、35.1%和34.8%, 衣着类、交通和通信、其他商品和服务、食品支出、文教娱乐支出增幅势头强劲, 分别增长24.1%、22.6%、14.9%、12.2%和9.7%。2011年全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幅比农民人均纯收入高3.4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率由2010年的76.7%提高到2011年的78.9%。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197.16元增长至6567元, 增长了约1.99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42.94元增长至5179元, 增长了约1.67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略低于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2011年湖南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2%, 与2000年的54.33%相比, 下降了9个多百分比。根据国际上公认的当恩格尔系数在0.4~0.5之间时, 居民生活消费处于小康水平的观点, 说明湖南省农村居民已迈入小康水平。

从消费结构看, 食品消费占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近一半比重, 其次所占消费支出比重大小分别为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服务、家庭设备、衣着及其他。资料 (表1) 显示, 湖南省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衣着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说明湖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二、实证研究

1、模型选择。

本文研究农村居民消费问题, 就需要先找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在短期中, 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 即消费取决于收入, 同时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将增加, 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 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是递减的, 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本文根据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设, 设立农村居民消费模型:Ct=α+βyt+μt。其中Ct为被解释变量, 表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 这里用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 (元) 表示。yt为解释变量, 表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 (元) 。μt为随机误差项, 表示影响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其他变量和随机因素, α、β为待估计参数, 其中α为自发消费, β为边际消费倾向, α>0, 1>β>0。

2、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Ct) 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yt) 两项统计指标, 选取人均变量而非总量是为了更好的排除人口总量及其结构的影响。数据对应时间为21世纪以来, 即2000~2011年数据。数据来源于2000~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湖南省对应年统计公报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数据均采用绝对值。各年消费与收入数据如表2所示:

3、模型估计。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该模型进行分析, 得相关系数r=回归方程:Ct=459.14+0.71928*Yt。该表达式表明, 湖南省农村居民的自发消费为459.14元, 当人均纯收入增长100元时, 人均消费增长约72元。

4、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首先提出假设:

其次确定检验统计量:

再次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 5, 根据α=0.0 5和自由度f 1=1、f 2=n-2=1 0查F分布表得临界值F 0.0 5 (1, 1 0) =4.9 6。由于F=1 2 6 3.2 4>F0.05 (1, 10) =4.96, 则拒绝原假设H0, 接受备择假设, 回归系数不为0, 表明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F检验通过, 回归方程的回归效果显著。

三、改善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思考

以上模型证明了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要提高湖南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为湖南GDP的快速平稳增长提供动力, 就必须围绕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行策略思考。

1、科技兴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发展农业, 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事实上, 湖南省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5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 也与国家要求的“十二五”时期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的目标有一定差距。所以, 应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2012年2月湖南在省会长沙启动了湖南省科技兴农富民行动。省农科院牵头, 全省48家单位和组织发起, 成立了湖南农业科技兴农富民专家服务团, 开始推动科技兴农。

2、政府实施惠农政策。

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自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我国对农业发展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表现得比较积极。如树立起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农业各种补贴、养殖等各种扶植政策、农户信贷支持政策、以及各种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中, 逐步体现出好的效果, 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对于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民来说, 生产出来的产品怎么卖出去是一大难题。曾经出现过多地产品滞销让农民减收的情况, 因此, 加强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相当重要。应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建设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推进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鼓励供销社、邮政物流、粮食流通、大型商贸企业参与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物流体系的建设经营。推动农业生产者与农资批发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企业的对接, 开展直供直销。同时,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优势, 合理组织生产, 实现农产品适销对路。

当然, 农民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因此, 在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同时, 也应该进行其他影响因素对应策略的采取, 实现农村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比如, 引导和鼓励农村居民消费, 这也是各地政府正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策略, 效果也很好。另外, 针对农村家庭子女教育支出比重较小的事实, 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农村子女接受教育, 为新农村的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士杰, 王裕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的消费经济问题研究》[M].南昌: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

[2]湖南省农业厅科技政策服务中心网站http://zc.k8008.com/policy/hn/shengnongyeting.html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第5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

[4]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0年~2011年) Http://www.hntj.gov.cn/tjgb/hntjgb/.

[5]陈俊璇, 黄婧, 闫翠芬.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2.04.

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问题浅析 篇6

一、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一) 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

居民消费能力是指居民对所需消费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 是消费需求的前提和基础, 居民消费能力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状况和一定条件下的物价水平。近年来, 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 2010年人均纯收入6990元, 比上年增长14.2%, 是增幅最大的一年。其中, 人均工资性收入2958元, 比上年增长18.5%;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457元, 比上年增长10.5%;人均财产性纯收入238元, 比上年增长21.5%;人均转移性纯收入337元, 比上年增长13.6%。2010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5, 同上年相比, 上升了3.4个百分点。

(二)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 山东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到4807元, 是2005年的1.8倍, 年均增速为12.0%。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正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换代。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 2010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 较2005年降低6.9个百分点;医衣住行支出明显增加, 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5年的39.8%提升至2010年的48.6%;服务性消费成为消费新亮点。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和生活消费支出仍占据主导地位。随着2007年山东省家电下乡试点的开始, 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也出现大幅度增长, 2010年山东省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112.6台、65.7台和77.9台, 分别比上年增长了5.6%、40.8%和19.98%。

(三) 城乡消费差距有所缩小

“十一五”期间, 山东省加大“三农”建设力度, 深化农村改革, 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城乡差距有所缩小。从收入来看, 2010年山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946元和6990元, 比2005年增加9201元和3059元, 比“十五”时期年均增速快1.1和4.1个百分点, 两者之比由2009年的2.91降为2.85。从消费支出来看, 2010年山东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达到13118元和4807元, 均是2005年的1.8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1%和32.8%, 较2005年分别降低1.6和6.9个百分点, 农村恩格尔系数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城市。从家庭耐用消费品占有量来看, 2010年山东省城乡居民百户拥有冰箱、电脑、空调、汽车分别达到102.3台、77.2台、100.3台、19.9辆和65.7台、16.7台、17.7台、5.4辆, “十一五”时期年均分别增长2.4%、11.1%、6.2%、34.8%和18.1%、48.8%、34.5%、38.2%, 农村居民的家庭耐用消费品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居民。

(四) 消费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为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2011年山东财政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大农业投入。增加财政强农惠农支出, 共安排资金218.97亿元, 比上年增加了43.27亿元, 增长了24.63%。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长效机制, 落实农作物和家畜良种补贴政策, 启动花生良种补贴试点。同时加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投入, 继续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 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二是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落实参保农民基础养老金发放和缴费补贴政策, 完善农村五保财政供养机制。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扩大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试点范围, 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 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给予合理补助。三是搞活农村流通, 开拓农村市场。2011年山东财政实施了农村流通服务领域五大工程, 加强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 完善了农村流通体系。并积极筹措资金, 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 开展家电下乡市场整治专项活动, 规范销售网点和中标经销商的市场行为, 促进家电下乡市场健康发展。实行“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的办法, 支持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 对各地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给予奖补。

二、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制约因素分析

(一)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购买力的增长速度, 而直接决定购买力高低的就是收入水平。就目前来看, 山东省农村消费品市场没有足够的购买力作支撑。一方面,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缺乏稳定性。山东省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渠道是家庭经营———产业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 2010年家庭经营———产业纯收入和工资收入分别占纯收入的37.3%和42.3%。这两条主要收入渠道的增收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这也影响到农村居民消费预期。加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 农村劳动力技能和素质的提升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务工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大多数务工农民的工作很难谈得上有真正的稳定性, 务工群体的弱势现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改善, 农村居民工资收入增长仍然存在不稳定性。另一方面, 农村居民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近年来, 山东省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在逐步缩小, 但两者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2010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946元和6990元, 比2005年增加9201元和3059元, 年均增长13.2%和12.2%,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的2.85倍;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为337元, 不足城镇居民的十分之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 也导致了短期内农村居民消费难以达到城镇居民的水平, 农村消费市场的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挖掘。

(二) 城乡公共服务建设失衡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山东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但是城乡公共服务失衡的状况仍较为突出, 这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欲望, 不利于即期消费的增长。一是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存在差距。我国原农村义务教育体制规定, 县、乡政府承担主要支出负责, 但由于农村地区财力普遍薄弱, 教育经费投入长期处于严重不足的状况。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以来, 虽然每年全省的财政资金投入均有大幅度增长, 但与城市相比,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重明显偏小。二是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任务艰巨。近年来, 山东省财政卫生支出增长较快, 但由于补偿机制不健全, 财政补助占医疗机构总支出的比重偏低, 而县乡受财力限制, 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普遍低于卫生部规定的8%的要求。在总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队伍资源过多向城市倾斜。同时全省的医疗救助缺乏统一性, 绝大部分地区城市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分开设立实施, 在保障标准、起付线、封顶线和病重范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城乡二元分割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较低。近年来, 山东省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从整体上来看, 农村保障水平同城市相比差距较大, 保障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出来, 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仍较低, 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互济性及保障能力还较弱。

(三) 农村信贷市场发育不完善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山东省已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尚不能满足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限制了农村居民的长期消费水平, 也抑制了农村地区的短期消费倾向。一方面, 现有金融服务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竞争有限, 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村乡镇, 除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外基本没有其他金融机构网点。而且服务效率和质量不高, 支农功能的发挥不尽完善, 农民和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另一方面, 农村居民能享受的金融服务局限于储蓄, 缺乏灵活多样的资金融通途径和获取资金的来源。虽然农村小额贷款对解决农村居民资金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其主要是针对生产投资, 而以消费为主的信贷政策在农村则是少之又少。而且在贷款的具体程序上, 还存在贷款主体资格审查严格、手续繁琐、资金有限、期限较短等一系列问题。欠发达的金融服务体系和落后的消费信贷意识, 使广大农村居民难以实现基于生命周期假说的消费增长。

(四) 农村消费环境相对落后

从农村消费环境的角度看, 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消费的扩大。一方面, 市场环境差, 影响农村购买力的实现。当前山东省农村市场总体规模不够大, 商品流通体系不完善, 农村商业网点少, 布局不合理, 经营品种单一, 而且活跃于农村市场的主要是小规模的个体工商业户, 分散经营且实力不强。农村售后服务体系也不健全, 一些耐用消费品维修困难。因此, 农村居民购买大件商品和价值相对较高的商品, 一般都会选择到城市购买, 这主要是基于在城市购买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以及对当地商家的不信任, 这使得本来就不够充足的农村购买力大量流入城市。另一方面,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影响了农村居民购买积极性。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家庭消费正向小康型消费结构过渡, 耐用消费品日渐成为消费热点。然而, 农村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程度, 是以基础设施完备程度为前提的。长期以来用于农村的支出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 而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相对不足, 部分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制约着市场容量的扩大。此外, 滞后的农村基础设施也限制了建材、家具、服装等其他消费品市场在农村的发展。

三、进一步挖掘农村市场消费潜力的几点建议

山东省作为农业人口大省, 农村市场空间广阔,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将对全省经济增长形成持久、巨大的带动作用。但由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及农村固有的规律, 决定了农村市场消费潜力的释放并非一蹴而就, 要经过多方努力, 多管齐下, 才能使其逐见成效。

(一) 切实落实惠农政策,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农村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直接因素, 其消费结构和各种需求都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只有增加收入, 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购买能力。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财政要加大农业科技开发研究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投入力度, 并通过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鼓励民间资本投向农业,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 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 培育一批农业主导产业和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通过省级财政安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资金、外向型农业发展资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等形式, 大力扶持一批农业规模大、消化农产品和劳动力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鼓励城市二三产业下乡和农民进城“双向流动”。把推进城市二三产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和农民进城作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措施, 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城市企业参与旧村改造和发展农村服务业、乡村旅游业等, 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村建设的现代化。

(二) 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农村居民消费保障机制

社会保障体系是居民生存和发展的“保护伞”, 完善的保障制度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欲望, 刺激居民的即期消费。山东各级财政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 及时调整政策的着力点, 把加大投入和完善机制结合起来, 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实现财政资金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倾斜, 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水平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 逐步提高当地农村最低生活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使更多农村生活困难群众能享受低保。特别是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 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 确定较高的合适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以确保当地生活较困难的农村居民能够较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 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加快农村金融制度改革, 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开拓农村市场, 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重大举措。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 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同时, 应当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正规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探索实行土地使用权抵押担保、农户联保、政府担保等多种贷款方式, 完善农村贷款担保体系, 建立以财政为依托的涉农资金担保服务中心, 鼓励社会资金组成民间担保公司。对于农村居民创业贷款, 金融机构要在信贷政策上适当倾斜, 提供政策允许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城乡之间、产需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 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加强农村市场管理, 从经济上、法律上严格打击各种制假售假行为, 切实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 特别是引导和鼓励知名大中型商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络, 为农村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水、电、路、通讯等设施的建设, 尤其是加大电网改造力度, 鼓励农村居民对家电的消费, 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和大型农机具进入农村创造条件。同时要建立市场信息网络, 通过在乡村一级建立市场信息网络或通过广播电视, 使农民了解市场信息, 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 搞活农产品流通, 改善农民经营效益, 更好地指导农民生产和消费。

参考文献

[1]范金, 伞锋等.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分析和政策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2]张书云.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研究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3]徐振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报告 (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4]范陈玉, 李旭.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展趋向研究 (J) .商业研究, 2010 (2) .

[5]侯小伏.山东省扩大内需提升消费的社会支持条件 (J) .山东社会科学, 2010 (11) .

[6]文晓巍.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与农村流通体系的完善 (J) .学术研究, 2011 (8) .

[7]巍凤娟.我国农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J) .企业经济, 2011 (8) .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 篇7

一、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情况概述

1978年以来,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83.93元, 较1978年增长20.49倍。

与全国相比,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从绝对值看, 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83.93元, 低于全国976.77元;从增长速度看。1978~2008年,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10.59%, 低于全国同期增速1.6个百分点。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 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发生了较大变化, 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食品支出比重下降, 膳食质量提高;二是衣着消费成衣化、时装化趋势明显;三是居住支出增加, 住房质量提高;四是家庭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五是服务性消费比重有所增加。

2.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镇, 且存在地区差距。

一是与全疆平均水平相比, 农村居民消费增速缓慢。1978~2008年, 新疆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72%, 比全疆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低3.95个百分点。由于消费增速缓慢, 新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量差距日益扩大。1978年, 新疆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65亿元, 占全疆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08%;2008年, 新疆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7.60亿元, 仅占全疆的14.39%, 比1978年下降29.69个百分点。二是各地区间的农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昌吉州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569.15元, 和田地区则为1455.60元, 两者之比为3.14∶1, 而1990年两者之比仅为1.68:1。

二、影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1. 农民增收的有效空间不足。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 如消费习惯、预期等, 但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本文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理论, 建立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C与其人均纯收入Y之间关系的模型为:

根据1980-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 得出原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结果是:

方程中解释变量的系数说明, 在1980-2008年时段内,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动1%, 人均消费支出就相应正向变动0.574%。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民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农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574。这个数值说明要拉动新疆农村消费市场, 最主要的手段必然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但受以下两方面因素限制, 新疆农村居民的增收空间有限。

(1) 非农产业对新疆增收贡献率偏低。2008年, 在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 农牧业收入占67.88%、工资性收入占12.07%;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 农牧业收入占38.32%、工资性收入占38.94%。由此可见, 目前农牧业收入仍然是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2008年, 新疆城镇化率为39.64%, 同期全国为45.68%。由于城镇发展整体化水平不高, 导致城市辐射能力不足, 城镇带动能力有限, 严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在“打工经济”已成为各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的情况下, 2008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仅为422.82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430.91元, 相当于浙江 (4587.44元) 的9.22%, 江苏 (3895.5元) 的10.85%, 广东 (3684.47元) 的11.48%, 山东 (2263.46元) 的18.68%, 重庆 (1764.64元) 的23.96%, 河南 (1499.93元) 的28.19%。

2. 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离不开具体的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的完善程度的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 限制着消费数量的增加, 阻碍着消费质量的提高。

目前, 新疆农村消费市场中, 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供给结构不合理。生产和销售企业对农村市场缺乏深入的调查了解, 严重缺乏为农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 没有对农村这个大市场引起足够重视, 工业品开发长期以城市市场为中心, 多数商品的品种、功能、价格不能适应农民的消费需求, 缺乏刺激农民消费热情的动力;商业硬件落后。目前农村市场硬件方面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设施简陋、配套不全等问题, 有的只好以路为市、以棚为市。一些商品的购买需要进县城, 既麻烦又增加购买成本,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在软件上, 郊区农村一些消费性产业尚未兴起, 专业特色市场或批发市场相对缺乏, 中介机构和组织不完善, 中介人才缺乏。消费软、硬环境不佳, 也影响消费愿望的实现;经营主体不适应。一些城市郊区原有国有和集体的商业、供销、物资等农村销售网络明显萎缩, 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个体工商户虽然活跃, 但在运输、经营、仓储设施等方面局限性较大。

3. 农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影响, 长期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在公共财政的分配体制上, 重点关注城市和市民, 忽视农村和农民, 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 新疆农村社会发展情况良好, 但整体发展情况仍相对滞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对新疆农村全面小康18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 新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度为7.8%,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0.4个百分点, 比东部发达省区总体水平低39.8个百分点, 比中部低16.8个百分点, 在全国仅排名第26名。总体来看, 新疆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比全国滞后近5年左右。至2008年, 全疆仍有近20%的村没有通自来水;10%的村没有通电话;2%的村没有通电;1%的村没有通汽车。

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 直接制约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新疆农村居民收入。

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和消费支出是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居民收入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增长是决定消费者拥有较大购买力的先决条件, 是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大的直接动力。因此, 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必要条件。增加新疆居民收入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增加政府财政支农力度, 完善财政支农体系。新疆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 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同时, 针对新疆农业生产风险较大的情况, 继续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 逐步扩大农业补贴范围,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并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

(2)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一方面, 国家应通过农产品补贴政策, 引导农户改变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的状况, 努力实现农产品品种多元化, 并努力增加科技含量, 提高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 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地区比较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是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没有特色也就没有优势。因此, 在调整结构中, 应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 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建设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从而在整体上增强新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拓宽农村居民非农产业的收入来源。新疆农村居民非农产品收入来源较为单一, 主要为农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在这方面, 政府应大力支持农民家庭发展非农产业, 逐渐增大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在这方面, 应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非农转移, 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实行“订单”培训, 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输送新型劳动者;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岗位的方式, 进一步拓展援助性就业岗位;完善农村就业制度, 为农民创造平等竞争的劳动就业机会。对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各类企业, 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及财政奖励。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开拓农村市场。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三是重视发挥城市市场对农村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努力形成城乡消费品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3. 继续完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消费。

应严厉打击各种消费欺诈行为,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规范市场行为, 并制定尽量细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具可操作性, 为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提供法律保证。在此基础上, 应积极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消费新理念:第一, 应大力对合理消费观念的宣传, 改变传统消费观念, 使人们树立“生产是为了消费, 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消费观念;第二, 加强对各类商品使用功能知识的教育, 让消费者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消费品知识, 从而增加消费需求;第三, 要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通过消费实践来引导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4. 强化信贷消费, 配套信贷消费法律法规。

首先, 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鼓励开展信贷消费, 同时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 加快信用立法,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和鼓励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其次, 政府及金融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由于农村的环境、生活条件、经济状况等与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需要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信用体系, 逐步扩大住房消费信贷规模, 增加品种, 拓宽消费信贷领域, 确定合理的消费信贷利率, 使更多的农民能接受信贷消费方式。

5. 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经济预期与经济安全是制约人们现期消费的重要因素, 要改善经济预期, 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增强农民的安全感, 从而降低其预防性储蓄, 激发农民的即期消费欲望。为此, 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比例, 减轻农村居民生病就医的经济负担。二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使农村居民老有所养, 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使扶贫规范化和制度化。而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在自我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 使得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并设计向贫困人口倾斜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刘旺霞.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经理人, 2006 (8)

[2].陈旭红, 袁志远.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实证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1)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 篇8

在当前经济下行期,要拉动经济增长,当务之急是提高居民消费力。相比较于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缓慢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乐观。苏北是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远远落后与苏南、苏中区域。所以,以苏北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于推动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二、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课题小组采用查阅文献及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苏北农村消费结构现状。课题小组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对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以及盐城等五大苏北区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55份,收回问卷285份,回收率为80%,剔除无效问卷45份,有效问卷为240份,能满足研究需要。

(一)人口统计特征

表1 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有效样本中,(1)性别分布。男性102位,占样本总体的42.5%,女性138位,占样本总体的57.5%,女性比例略高于男生,这符合农村地区男性外出打工而女性居家的现状。(2)年龄分布。18~30岁的样本占40.8%,31~40岁的样本占32.9%,41~50岁及50岁以上的样本占了26.3%。这与本研究调研对象的选择有关,主要是考虑便于问卷的填写。(3)学历分布。小学或以下比例为3.4%,初、高中比例为46.6%,专科或本科比例为41.7%,硕士研究生为8.3%,这与之前的年龄分布选择基本吻合,也表明现在农村居民对于子女教育水平的重视。(4)职业分布。公务员或国家企业员工比例为26.6%,私企或个体经营户比例为49.6%,教师比例为10.5%,务农、学生能其他职业为13.3%。私企或个体经营户比例为所调查人群的一半,与农村的职业现状基本吻合。(5)家庭月收入情况。从群体收入比例来看,1 000~3 000元占比为25.4%、3 000~5 000元占比为43.7%、5 000~8 000元占比为16.7%、8 000元以上为14.2%。从收入来看,目前农村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 000~5 000元,但是两级分化趋势明显,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6)家庭成员数量分布。3人或3人以下比例为35.8%,4人为40%,4人以上为24.2%。由于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40岁之前,因此家庭人口也较为符合。综上所述,研究样本涉及到各类人口统计特征群体的消费者,反映了样本群体的多元化。同时,在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变量的不同水平上又有所侧重,这与选择的被调研对象有关,需要有一定知识又了解家庭消费收支的群体。

(二)消费情况分析

1. 消费结构支出比例。

通过查阅江苏省统计年鉴(见表2),苏北农村居民2014年的消费支出比率分别为:食品消费占比为32.56%位居第一,其他依次分别为居住18.04%、文教娱乐15.21%、交通通信11.48%、衣着7.96%、医疗保健6.73%、家庭设备6.28%及其他1.74%。与2010年对比发现,而食品比重大幅度下降,交通通讯的比例逐渐提升,居住波动上升,交通通信、文教娱乐所占比重表明苏北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表2 苏北农村居民2014年各类消费支出比率

(单位:%)

2. 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结构,就消费增长较快的项目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尽管城市之间有所差异,目前增长较快的是教育支出和住房新建改建支出。增收后的农民首先想到钱用于建房、装修住房,而教育支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农村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总体来看,住房教育支出过大,消费结构仍有待调整(见下页图1)。

3. 储蓄现状分析。

在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储蓄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的减少。调查显示,农村居民保持着良好的储蓄习惯,储蓄比例以30%~60%居多。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储蓄,从下页图2分析来看,购买新房、子女教育、子女婚姻是当前加强储蓄的主要原因,这与前面消费增长较快的支出项目也是吻合的。

4. 影响消费的因素。

了解农村居民在购物时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刺激消费的政策制定。调查显示,五大区域基本是质量第一、价格第二、实用第三和品牌第四。以上分析表明,农村居民在购物方面,不再一味地追求廉价,而是更关心产品质量。尽管品牌并不是农民居民的消费首要考虑要素,但是随着收入的逐渐提高,对品牌的需求会日益加强。

图1 苏北农村居民增长较快的支出项目

图2 苏北农村居民储蓄原因

图3 影响消费的因素

5.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消费支出,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调查显示,苏北农村居民依旧坚持“量入而出”“省吃俭用”的消费观念,超额消费的倾向不显著。但是有些地方的农村居民在消费过程中还表现出一定的攀比心理,缺乏计划性和合理性,在添置大量耐用消费品时并非根据家庭的实际需要,而是一种从众消费,满足了虚荣心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见下页图4)。

6. 其他方面。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由于交通的便利,现在农村居民不局限在乡镇购物,去城里购物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购物在农村市场中也较为流行,且比例越来越大。随着网络购买的兴起,网络支付方式也越来越流行,虽然现金仍然是支付的主要方式,但是银行卡和网络支付使用势头上升迅速。

图4

三、优化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消费品质量

过去由于收入有限,农民多数入不敷出,购物先看价格,再看商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逐渐提升,因此食品、衣着、家用设备等供给方面,应加大产品品种数量,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应注重产品品质,提供优质廉价的产品;同时加大品牌产品的销售力度,满足农村居民对家用产品在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的多元需求。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高储蓄必然会抑制消费的增长,而降低储蓄的唯一办法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因此,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及养老担忧;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制度,减轻农村居民的教育负担。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三)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

通过对苏北农村居民新的消费需求的满足,提高其消费水平,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如针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及通讯消费热点,鼓励本省的车辆行业、手机等通讯设备的发展,做到农村交通设备多样化,手机通讯便利化。

(四)倡导科学的消费观念

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村家庭消费依然应该遵循“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应避免超前消费和从众消费。超前消费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而从众消费更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添置。在产品的消费方面,应鼓励农村居民多增加一些文化、娱乐消费,不能一味沉溺于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

(五)增加农村商业网点

针对农村居民日益旺盛的需求,增加农村商业网点,为居民提供更多购物的渠道,方便居民购买,才能进一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消费需要。针对结算方式的转变,在农村商业网点也应该增加银行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满足农民快捷支付方式的需求。

摘要: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了解到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储蓄现状、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理念等,并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农村消费品质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倡导科学的消费观念、增加农村商业网点等方面,提出优化苏北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苏北农村,消费结构,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可远,欧向军.苏北经济发展的阶段、问题与对策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2014,(3).

[2]张荣.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12).

[3]刘姝媛.农民生活消费问题的社会学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6.

[4]孟凡美.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5]李玉玲.值得探讨的家庭消费观念与结构[J].市场研究,2009,(9).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篇9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ELES模型

进入21世纪,河北省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令人可喜的进步,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消费规模小,消费空间狭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阻碍了农村消费结构的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了严重制约。

一、河北省农村消费结构模型分析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消费环境不断改善,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尤其是在交通、医疗、教育等消费项目上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我用以下所述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一)模型概述

我国通常是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来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其具体模型:

(1)

式中vi表示第i类商品的消费支出, pi和xi分别表示第i类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 βi表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总需求支出, y表示收入水平, 表示满足最低消费支出的剩余收入,这部分收入以固定的比例βi用于各种商品和服务之间。

(二)实证分析

在我们所生存的经济社会中,居民的消费问题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自然因素,二是社会因素。本文利用2005-2011年河北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数据,借助于Eviews软件,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求得各类商品和服务的基本消费需求和参数。

2005-2011年这7年来河北省农村居民对各类消费品所谓消费需求的统计规律。在一定时期内,人均纯收入与各项消费品的消费支出密切相关,各相关系数均大于0.9。边际消费倾向大致相当,回归计算结果为0.6196,支持了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和永久性收入假说;同时,这一数据说明经济社会的消费增长快于收入增长,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仍处在较低水平。

从边际消费倾向来看,在各种消费品的消费力度上,食品消费居于第一位,居住消费第二位,交通运输第三位。该数据表明,当前河北省农村居民仍然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生存性消费为主,消费结构偏低,然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通讯项目的消费已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的新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趋势正在从基本生活消费转向享受型消费,这也暗示着河北省农村消费市场有很大的潜在空间。

二、改善河北省农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现如今,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竭尽全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结构,使农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最关键的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以下是针对改善河北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提高消费水平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根据河北省农村具体经济状况实施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体系,保障农业的产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当地环境优势,打造以绿色品牌为标志的食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大力通过推动城镇化进程,落实补贴政策,继续实施”阳光工程”,与此同时,在农村居民“就地就业”的基础上,农村居民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技能培训。

(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为了进一步推进河北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经济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发展动力来调整和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有很大改变。面对这样的经济大环境,就要适时的做出产品和产业调整,才会推进居民消费发展。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之所以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因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能否发展,消费市场能否扩大的桥梁,是连接农村居民和消费品市场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得保护好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的资源受到不必要的污染;发展农村道路建设,使连接农村和市场的道路畅通;提高电视信号质量和覆盖面积,有利于农村居民直接或间接的了解最新消费动态等等。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首先,要把合理消费和节约联系起来,合理消费是在满足自己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条件下进行适度消费,而节约就是不浪费,二者有共同之处,并不能完全区别对待;另外,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科学消费,正确认识提前消费。这种消费模式并不是无知消费,而是为自己为社会争取更多消费空间和资金,大多数农村居民认为提前消费涉及信贷方面的内容就是不太安全的行为,其实恰恰相反,有了这种模式做保证,人们会更加小心的进行消费行为。

(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坚持社会化的大方向,注重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使各级政府对社会保障经费的投入与国民收入水平、经济发展趋势、物价增减幅度、人民生活水平联系起来,以确保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使得社会各界更加的关注农村社保,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务必做到将筹集到的物资用到实处,造福于民,确保社会互助的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郑必清,王启云.走向21世纪的中国消费结构[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136~140.

[2]卢嘉瑞.中国农民消费结构研究[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312~314.

[3]尹世杰.中国消费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342~345.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 篇10

关键词:消费结构,农村居民,消费特征

从支出的角度来看,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然而, 多年来, 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迅速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相继陷入衰退, 大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出口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 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增加投资和拉动消费的保增长目标, 把扩大内需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考虑。但是, 由于城乡分割发展的二元经济所形成的城乡居民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 使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 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启而不动”, 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选择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消费结构, 得出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开启农村消费市场的措施。在进行实证分析时, 本文选取河南省的数据作为样本。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 乡村人口众多, 启动其消费水平成为河南省成功拉动内需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2009年底, 河南省总人口规模达到9 967万, 其中, 乡村人口高达6 609万, 所占比重高达62.3%。但从其消费规模来看, 2009年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仅为2 106.9亿元, 所占比重仅为33.72%,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为3.4 (农村居民=1) , 农村居民消费低下问题十分严重。根据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时间序列年度数据可知:除了1995—1997年之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在3.0之下之外, 1990—2009年的其他年份, 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均在3.0之上, 并且在2000年之后, 二者的差距呈现上升的趋势, 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

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看, 总收入水平较低, 特别是工资性收入过低, 是引起农村居民消费低下的主要原因。2000年,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 726元, 其中, 来自于家庭经营收入的就有2 134元, 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仅有474元, 所占比重仅为17.4%;2009年, 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6 414元, 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只有1 622元, 所占比重仅提高到25.3%, 年均增幅不到1%。

为了进一步揭示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模型所用数据来自于《河南统计年鉴2010年》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时间区间为1980—2009年共计三十年的跨度。根据回归系数选择滞后阶数, 可以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资料来源:《河南统计年鉴2010年》。

回归方程中, Yt和Yt-1分别代表农村居民家庭当期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滞后一期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Xt代表农村居民家庭当期人均纯收入。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 表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消费支出具有显著影响, 且消费支出受到上期消费水平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居民收入较低。近年来, 中国三农问题凸显, 其中, 农民增收困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特征

在考察消费总体水平的基础上, 为了全面把握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特点, 仍需进一步分析其消费结构。2000—2009年, 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如下特点:

(一) 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2000—2009年, 河南省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人均支出由654元上升到1 220元, 绝对数呈现上升态势, 但从结构来看, 食品消费所占比重逐渐下降, 由2000年的49.71%下降到2009年的36.02%。恩格尔系数的逐渐下降, 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 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更加注重营养, 膳食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从食品消费结构来看, 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2000年的257.63公斤下降到2009年的194.44公斤, 而蛋类及蛋制品和奶和奶制品人均消费量则分别由2000年的9.73公斤、0.14公斤上升到2009年的10.57公斤、2.15公斤。在食品消费结构中, 肉禽及制品人均消费量出现了下降, 由2000年的12.35公斤下降到2009年的9.84公斤,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2000年以后, 肉禽及制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引起了其消费量下降, 作为其替代品, 蛋类及蛋制品消费量出现了增加。

(二) 居住消费持续上升

2000—2009年, 河南省农村居民居住消费人均支出由206元上升到876元, 成为仅次于食品消费的农村居民第二大类消费支出, 其所占比重快速上升, 由2000年的15.66%上升到2009年的25.85%。造成居住消费持续上升的原因在于购房和建房支出快速上涨,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农村居民的日常消费产生挤压和抑制效应, 成为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 也会影响到国家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政策的实际效果。

单位:元

注:表中圆括号内数字代表该项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单位为%。

(三) 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稍微增加

从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的绝对数值来看,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逐渐增加, 但从比例上看, 这两项支出的比重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其比重仍大致保持在12%~13%水平之间。从家庭耐用消费品来看, 2000—2009年, 河南省农村居民百户洗衣机拥有量由24.52台增加到79.45台, 电冰箱拥有量由6.90台增加到34.43台, 空调器拥有量由0.60台增加到15.05台, 彩色电视机拥有量由38.21台增加到103.76台。由此可见, 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继续升级, 家庭主要耐用品拥有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家庭主要耐用品价格的持续走低, 家庭主要耐用品已由奢侈品成为农村居民的必需品;二是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实施, 使农村居民消费耐用消费品的能力得以提升。

(四) 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快速增加

无论是绝对数还是比重, 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均出现了快速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居民对交通和通讯的需求增加, 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快速增加。2000—2009年, 河南省农村居民百户自行车拥有量由151.95辆下降到132.33辆, 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用汽车拥有量由2005年的0.33辆增加到2009年的1.33辆, 摩托车拥有量由14.57辆增加到51.95辆, 移动电话拥有量由1.38部增加到126.24部。另外, 随着近年来农村医疗保险的逐渐普及, 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迅速增加, 其绝对支出金额由2000年的64元增加到2009年的243元, 比重也由4.83%增加到7.17%。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09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为875.52元, 比农村居民多出600多元。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渐深入, 这种巨大的差距有望得到改善。

(五) 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随着农村居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 精神文化需求应逐渐提高。但从河南省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的绝对金额来看, 由133元增加234元, 增加绝对金额有限;从比重来看, 则由10.11%下降到6.91%, 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 物质生活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 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造成比重下降的一个可能原因是, 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使农村居民教育支出下降, 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结合数据分析可知:2000—2006年, 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由133元增加到199元, 增加66元, 年均增加11元;2006—2009年, 由199元增加到234元, 增加35元, 年均增加11.7元;二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由此可见, 教育支出下降并不能解释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重的下降。

三、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

消费结构的演变特征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表现为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食品膳食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消费品继续升级, 家庭主要耐用品拥有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快速增加, 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持续上升, 成为仅次于食品消费的第二大类消费支出, 这会对农村居民的日常消费产生挤压和抑制效应;物质生活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 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论, 本文提出如下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近年来, 农村居民增收困难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城乡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严重影响到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从长期来看, 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根本决定力量在于收入水平, 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才能真正拉动农村居民消费。要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首先需要政府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 调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0年》资料:1994年以后, 河南省劳动者报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1.06%下降到2007年的41.08%, 最近两年, 其比重虽有所上升, 但仍低于50%。其次,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过剩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需要转移到劳动生产率更高的第二、三产业。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土地城市化”, “村民变市民”, 那样做不仅不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还会严重损害农村居民利益。真正的城镇化应该是“产业城镇化”, 把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就业的产业放在城镇化优先考虑的位置。另外, 还需要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扶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农业曾为工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现在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 城乡协调发展的阶段, 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转移。

(二)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 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 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 使得广大农村居民并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城镇居民的发展成果。需要逐步放开城市门槛, 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待遇, 用公民代替城乡居民。警惕“摊大饼”式的发展, 把“城乡一体化”变成“城乡一样化”。城乡一体化应该统筹城乡发展, 更根据区域相对比较优势原则, 实现产业的聚集和发展, 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 调整居住成本

近年来, 城市房价快速上涨, 农村建房支出也在大幅度增加, 大大加剧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针对高房价,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频繁出台, 但效果并不明显, 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投机性住房需求。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 需要切实保护农村居民利益, 警惕针对农村居民的“圈地运动”再次抬头, 增加农村居民居住成本。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降低农村居民的居住成本, 才能降低居住消费支出对日常消费的挤压和抑制效应, 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四) 加快新农村建设

中国近年来的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其中, 乡村空心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所谓乡村空心化, 就是产业空、年龄人空、住房空、干部空, “四大皆空”造成一些乡村的凋敝和衰落。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 其受教育程度较高, 对物质和享受的要求也高。但在城镇化进程中, 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镇居民的意愿并不强烈, 仍把乡村作为自己的归宿地。在这种情况下, 加快新农村建设, 实现人口和产业的聚集, 才会逐渐改善乡村空心化问题;同时, 新农村建设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 也有利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变市民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不仅只关注物质文明建设, 还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丰富新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 (2010) [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刘孟晖, 彭飞.河南省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3) .

上一篇:建筑可视化下一篇:造船精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