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

2024-11-07

农村居民(精选12篇)

农村居民 篇1

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当前实施“扩内需, 保增长”政策的重要内容。深入了解农村居民消费状况, 对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一、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情况概述

1978年以来,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83.93元, 较1978年增长20.49倍。

与全国相比,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从绝对值看, 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83.93元, 低于全国976.77元;从增长速度看。1978~2008年,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10.59%, 低于全国同期增速1.6个百分点。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 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发生了较大变化, 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食品支出比重下降, 膳食质量提高;二是衣着消费成衣化、时装化趋势明显;三是居住支出增加, 住房质量提高;四是家庭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五是服务性消费比重有所增加。

2.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镇, 且存在地区差距。

一是与全疆平均水平相比, 农村居民消费增速缓慢。1978~2008年, 新疆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72%, 比全疆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低3.95个百分点。由于消费增速缓慢, 新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量差距日益扩大。1978年, 新疆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65亿元, 占全疆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08%;2008年, 新疆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7.60亿元, 仅占全疆的14.39%, 比1978年下降29.69个百分点。二是各地区间的农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昌吉州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569.15元, 和田地区则为1455.60元, 两者之比为3.14∶1, 而1990年两者之比仅为1.68:1。

二、影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1. 农民增收的有效空间不足。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 如消费习惯、预期等, 但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本文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理论, 建立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C与其人均纯收入Y之间关系的模型为:

根据1980-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 得出原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结果是:

方程中解释变量的系数说明, 在1980-2008年时段内,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动1%, 人均消费支出就相应正向变动0.574%。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民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农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574。这个数值说明要拉动新疆农村消费市场, 最主要的手段必然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但受以下两方面因素限制, 新疆农村居民的增收空间有限。

(1) 非农产业对新疆增收贡献率偏低。2008年, 在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 农牧业收入占67.88%、工资性收入占12.07%;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 农牧业收入占38.32%、工资性收入占38.94%。由此可见, 目前农牧业收入仍然是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2008年, 新疆城镇化率为39.64%, 同期全国为45.68%。由于城镇发展整体化水平不高, 导致城市辐射能力不足, 城镇带动能力有限, 严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在“打工经济”已成为各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的情况下, 2008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仅为422.82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430.91元, 相当于浙江 (4587.44元) 的9.22%, 江苏 (3895.5元) 的10.85%, 广东 (3684.47元) 的11.48%, 山东 (2263.46元) 的18.68%, 重庆 (1764.64元) 的23.96%, 河南 (1499.93元) 的28.19%。

2. 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离不开具体的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的完善程度的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 限制着消费数量的增加, 阻碍着消费质量的提高。

目前, 新疆农村消费市场中, 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供给结构不合理。生产和销售企业对农村市场缺乏深入的调查了解, 严重缺乏为农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 没有对农村这个大市场引起足够重视, 工业品开发长期以城市市场为中心, 多数商品的品种、功能、价格不能适应农民的消费需求, 缺乏刺激农民消费热情的动力;商业硬件落后。目前农村市场硬件方面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设施简陋、配套不全等问题, 有的只好以路为市、以棚为市。一些商品的购买需要进县城, 既麻烦又增加购买成本,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在软件上, 郊区农村一些消费性产业尚未兴起, 专业特色市场或批发市场相对缺乏, 中介机构和组织不完善, 中介人才缺乏。消费软、硬环境不佳, 也影响消费愿望的实现;经营主体不适应。一些城市郊区原有国有和集体的商业、供销、物资等农村销售网络明显萎缩, 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个体工商户虽然活跃, 但在运输、经营、仓储设施等方面局限性较大。

3. 农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影响, 长期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在公共财政的分配体制上, 重点关注城市和市民, 忽视农村和农民, 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 新疆农村社会发展情况良好, 但整体发展情况仍相对滞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对新疆农村全面小康18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 新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度为7.8%,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0.4个百分点, 比东部发达省区总体水平低39.8个百分点, 比中部低16.8个百分点, 在全国仅排名第26名。总体来看, 新疆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比全国滞后近5年左右。至2008年, 全疆仍有近20%的村没有通自来水;10%的村没有通电话;2%的村没有通电;1%的村没有通汽车。

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 直接制约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新疆农村居民收入。

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和消费支出是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居民收入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增长是决定消费者拥有较大购买力的先决条件, 是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大的直接动力。因此, 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必要条件。增加新疆居民收入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增加政府财政支农力度, 完善财政支农体系。新疆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 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同时, 针对新疆农业生产风险较大的情况, 继续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 逐步扩大农业补贴范围,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并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

(2)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一方面, 国家应通过农产品补贴政策, 引导农户改变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的状况, 努力实现农产品品种多元化, 并努力增加科技含量, 提高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 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地区比较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是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没有特色也就没有优势。因此, 在调整结构中, 应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 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建设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从而在整体上增强新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拓宽农村居民非农产业的收入来源。新疆农村居民非农产品收入来源较为单一, 主要为农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在这方面, 政府应大力支持农民家庭发展非农产业, 逐渐增大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在这方面, 应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非农转移, 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实行“订单”培训, 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输送新型劳动者;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岗位的方式, 进一步拓展援助性就业岗位;完善农村就业制度, 为农民创造平等竞争的劳动就业机会。对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各类企业, 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及财政奖励。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开拓农村市场。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三是重视发挥城市市场对农村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努力形成城乡消费品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3. 继续完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消费。

应严厉打击各种消费欺诈行为,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规范市场行为, 并制定尽量细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具可操作性, 为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提供法律保证。在此基础上, 应积极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消费新理念:第一, 应大力对合理消费观念的宣传, 改变传统消费观念, 使人们树立“生产是为了消费, 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消费观念;第二, 加强对各类商品使用功能知识的教育, 让消费者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消费品知识, 从而增加消费需求;第三, 要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通过消费实践来引导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4. 强化信贷消费, 配套信贷消费法律法规。

首先, 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鼓励开展信贷消费, 同时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 加快信用立法,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和鼓励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其次, 政府及金融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由于农村的环境、生活条件、经济状况等与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需要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信用体系, 逐步扩大住房消费信贷规模, 增加品种, 拓宽消费信贷领域, 确定合理的消费信贷利率, 使更多的农民能接受信贷消费方式。

5. 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经济预期与经济安全是制约人们现期消费的重要因素, 要改善经济预期, 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增强农民的安全感, 从而降低其预防性储蓄, 激发农民的即期消费欲望。为此, 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比例, 减轻农村居民生病就医的经济负担。二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使农村居民老有所养, 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使扶贫规范化和制度化。而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在自我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 使得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并设计向贫困人口倾斜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刘旺霞.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经理人, 2006 (8)

[2].陈旭红, 袁志远.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实证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1)

[3].徐肖冰.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对策[J].黑龙江金融, 2009 (2)

农村居民 篇2

调查时间:2011/07/20——2011/7/25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对于农村居民收入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整个调查在乌珠花嘎查广泛进行,在农民提供准确数据的情况下完成了本次调查。并在其中选择了三户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所提供调查获得数据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处理。因此调查具备广泛性和准确性。在此,作出此份报告以说明乌珠花嘎查农民收入/支出情况的基本状况。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数据

调查结果:人均纯1520元。

调查结果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展,标志国家对农业方面愈加的重视,可以这么说:农业是经济、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去我的老家做了一些关于农村现在的收入研究。

对于出出生于农村,一直生活于农村的我说,农村的情况我是非常的清楚。农民的收入影响着我的学费和生活费,它就是我一切费用的来源,也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经济来源。农民是一个大的群体,占我国人口的,也是政府关注的一个集体,近几年国家政府针对农村的现实情况出台了很多的政策。比如:减免税收、退耕还林、低保、贫困家庭资助等经济补助,今年新增加了孩子多、身体不好、年岁大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补助等。从而对家庭的经济负担减轻了一小部分,那么大部分的收入的来源是什么呢?

A.工资性收入

1.农村居民中有少数人是在村委会、乡村教师上班的,他们会有固定的工资收入。

2.外乎打工的人数在在农村是越来越多了。他们每个人每月所得到的报酬是不一样,会在1000——4000不等。有的家庭外出打工的人数不一样,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两个人,有的是全家出去打工的。

B.家庭经营收入

一.农业收入。

1.农民在耕地上生产农产品,就是他们收入的一部分。像是种大豆、玉米、五谷杂粮、土豆等。因为地主要是以旱地为主,水浇地也并不能种水稻。玉米成为了主要播种物。

2.养殖家禽家畜等。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每家每户都有一定数量的家禽家畜。有鸡、鸭、猪、牛、羊、马、驴等。家家户户的养殖情况不一,还会有养殖专业户。他们会看自己家庭情况出售家禽家畜。

3.家里有 有农业先进的机器,如播种机、收割机、割草机等。他们会通过帮别人工作而得到相应的工资。

二.建筑业收入。像我们村,有许多的泥瓦匠,铁木匠,他们一般是在长期为别人修房子和装修房子,他们的收入一般较为稳定,而且收入还不错,就我们这里来说,一个有手艺的人,每天的收入不等有壹佰元整的还有一百五十元整的,因每个人的工作而定。一个月的收入1000——1500不等(当然是要每天都有事情做),如里按每年6个月的满工计算的话,他们一年的收入6000——15000元。

三.运输业收入。在村里有几户人家是有面包车的,他们会做一些拉客的生意,他们会随时的出客,他们的工资会不是固定,范围是在每月500——1500不等。

四.批零贸易饮食业收入。在我们这儿的主要是商店。商店每月平均收入(纯收入)大约是2000左右。每个月的收入是不同的。最低的时候是1000元左右,最高的时候 会到达10000元左右。

五.社会服务业。有理发店,维修家电。理发店的每月平均收入是500元,维修家电的每月平均收入是600。

六.文教卫生业收入。有个人诊所。他们每月的平均收入是1500元。

七. 工业收入。包括出售工业产品收入和工业加工费收入。C.财产性收入。会有外出打工家庭把地部分或全部租出去。他们每年的租金是

D.转移性收入。亲友曾从收入,如果家里有特别的事情的花才会产生的,如孩子考上大学,家里有老人做

寿,在新年,家里有年岁小的孩子,过本命年的等。救济金,贫困家庭的补助金,低保等。E.其他来源收入。如银行借款或个人借款,婚丧嫁娶礼金等。

虽说收入来源很多,但是纯收入并不多。每月的收入会在2500元,在物价上涨的现在,从这里减除生活费等各类型的费用的后,在农民手中所剩余无几。对于如何改善这种情况有一下几点建议。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我村农民就业问题严峻,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且,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推广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程度必然会进一步增加,相应的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岗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为并没有多余的工作岗位而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会经过很长的时间来得以解决。

农民素质偏低,与农业现代化不相适应。再农民素质方面,我主要调查了以下四点:一是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我村接受教育的书评在小学程度占56.3%,初中教育的占32.6%,受高中教育的占8.%。二是农民的科技素质。我村农民的科技素质可以说是零,农业主要是靠经验的以维持,接受过农业先进科技的不到1%。三是思想观念。我村农民思想保守,严重的缺乏进取精神,只要求可以温饱。四是农民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78.6%的农民仅靠听说获取农业政策信息。从这四方面可以看出,我村的整体素质并不高。

生产力低下,农业机械化和先进生产技术推广缓慢,且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无力面对市场竞争。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将大批劳动力禁锢在农业上,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村官选举问题重重,村委服务不到位。村干部成了美差,有人为了当上村干部,花巨额送礼,有点甚至打来了“选票价格战”,花费大量的钱坐上村长的座位,但是没有太大的作为。在引导种植结构、引导推进产业化经营、引导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引导加快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并没有做出贡献。还有在农村项目竞争上不能做到很好,所以失去慢慢改善村子情况的机会。

在养家畜方面没有专业的知识都是在依靠先前的经验。所以在养畜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收获。

在有如此众多的不足之处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善它呢?

现下最为严重的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村委可以积极的申请项目,如果在申请到项目之后,做好的话会有一定的收入来改善生活。或者村里组织性的进行农业方面或养畜方面的知识,虽说先前会花费一定的金钱,但是之后会有明显的成绩。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文化知识对于农民对于先进物的认识了解会变得深刻。思想素质方面都会产生变化,对接收新鲜的事物比较容易。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解决农民农业产品的销售问题;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研究 篇3

一、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近况

1.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所取得的进展

随着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实施以及电信部门各项刺激消费的新举措的实施,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农村居民逐渐意识到信息交流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安徽农村居民电视机、电话拥有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据调查,2008年末,安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98.7台,比2001年增长了3.8%。

与此同时,农村居民购买通信工具比例大幅增长,手机迅速普及。移动电话方便、灵活,吸引了大量农村居民,购买量迅速增加。据抽样调查,2007年全省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87.3部,比2006年增长了13.8%,移动通信成为信息消费的重要部分。

2.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安徽农村信息消费虽然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就整体而言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获取渠道单一

调查显示,看电视以及亲朋间的交流是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且电视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最多的媒介。31.6%的农村居民平均每天收看2~3小时的电视节目,只有不到5%的人订阅报纸、杂志。此外调查还显示,农村居民电脑拥有率仅为3.4%,电脑作为现今社会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在农村仍属于稀有物品,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信息消费支出相对较小

调查显示,居民中平均每月用于信息消费的费用在50元以下的占72.1%,信息消费支出在50~100元的占18.2%;而在信息消费支出中,移动电话费用的支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当地居民的移动电话费用支出是其信息消费支出的重点;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在10%以下的占7.1%,10%~20%之间的占78.3%, 20%以上占14.6%,信息消费支出在居民消费活动中的所占比例不高。

(三)信息消费结构不合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拥有的信息产品也随之更新换代。一些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数字化信息产品如CD机、VCD机、DVD机等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在本次调查中,农村居民信息产品拥有率较高的是彩电、VCD机、DVD机等价位适中且多以家庭购买为主的产品,其拥有比例分别为92.1%,70.7%,63.2%,居民对录音机、录像机、MP4等产品的拥有率比例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前两者是作为早期的视听设备已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后者则作为现今时尚的个人数字化视听产品,价格比较昂贵,超出农村居民所能承受的消费能力。

(四)信息识别能力较低

判断信息真伪要求消费者具有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这受信息消费者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等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说,具有相关的信息消费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信息识别能力较强的人从事的信息消费活动较多。调查显示,表示“不能识别信息真伪”和“不清楚能否识别信息真伪”的人占61.4%。大多数信息消费者因为自身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的限制,信息识别能力不强,这妨碍了他们进行更多、更高层次的信息消费活动。

二、影响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因素分析

1.居民收入水平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可支配收入是决定信息消费的主要因素。据有关资料显示:2007年安徽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3556.27元,江苏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561.3元,后者为前者的1.85倍。同期安徽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的支出为718.5元,江苏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支出为1450.3元,后者是前者的2.02倍。其中安徽、江苏两省信息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2%和22.1%。由此可见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安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重要外因。

2.信息产业本身对居民信息消费的影响

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内容提供服务业等。在我国,这一范围基本上等同于电子工业、邮电通信业和信息咨询业。信息产业的发展必将促进居民信息消费的增长。而目前安徽省信息产业虽发展较快,但农村信息产业基础薄弱、整体规模较小,信息基础设施贫乏,信息政策和法律不完善,致使信息产业本身成为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障碍。因此加快安徽省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务之急。

3.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由于农村居民所受文化教育程度的不同,他们在主要信息渠道的获取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在信息获取时会更多的选择网络和报纸、杂志,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会则更多地依赖于电视以及与亲朋相互间的交流,获得的信息也较为贫乏和滞后。

三、提高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途径和建议

1.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乡域经济

收入是制约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最主要因素,要提高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就必须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安徽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安徽人口总数的80.91%,因此提高农村信息消费水平也必将促进全省的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则需要加大政策上的引导。

近年来,安徽农村发展虽有小成,但现代农业发展仍需进一步加快,农业综合生产力仍不高,故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仍是重中之重。同时应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并鼓励自主创新,广开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乡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地转移;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增强农村居民消费意识,更新消费理念

增强农村居民消费意识,要让人们意识到,获取信息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虽然现实社会中有很多免费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但它们多数是无效的,真正的有效信息是不会免费的。因此,人们在进行信息消费时,不能只选择那些免费的,也不能只选择价格便宜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了获得有效性高的信息消费,需要有一定的支付。前已述及,文化程度的高低影响了居民的信息消费素质,所以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加大文化教育力度,提升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提高信息消费素质。

3.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必要因素,因此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刻不容缓。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成本。并同时扩大信息产品的供给,加快信息产业结构的更新和升级。增加产业投入,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引导信息消费的快速稳定发展.

4.完善信息消费法律,维护信息消费权益

法律作为维护公民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在发展中更是不可或缺。在发展农村信息产业的同时,应努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隐私保护和对信息生产部门技术安全和标准立法,以保护信息开发和提供者的权益,保证网络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不受侵权,保护信息开发和提供者的权益。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消费正越来越成为消费的热点。提高信息消费质量,推动信息消费健康发展对拉动安徽省内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和现实的作用。

农村居民 篇4

在当前经济下行期,要拉动经济增长,当务之急是提高居民消费力。相比较于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缓慢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乐观。苏北是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远远落后与苏南、苏中区域。所以,以苏北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于推动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二、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课题小组采用查阅文献及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苏北农村消费结构现状。课题小组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对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以及盐城等五大苏北区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55份,收回问卷285份,回收率为80%,剔除无效问卷45份,有效问卷为240份,能满足研究需要。

(一)人口统计特征

表1 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有效样本中,(1)性别分布。男性102位,占样本总体的42.5%,女性138位,占样本总体的57.5%,女性比例略高于男生,这符合农村地区男性外出打工而女性居家的现状。(2)年龄分布。18~30岁的样本占40.8%,31~40岁的样本占32.9%,41~50岁及50岁以上的样本占了26.3%。这与本研究调研对象的选择有关,主要是考虑便于问卷的填写。(3)学历分布。小学或以下比例为3.4%,初、高中比例为46.6%,专科或本科比例为41.7%,硕士研究生为8.3%,这与之前的年龄分布选择基本吻合,也表明现在农村居民对于子女教育水平的重视。(4)职业分布。公务员或国家企业员工比例为26.6%,私企或个体经营户比例为49.6%,教师比例为10.5%,务农、学生能其他职业为13.3%。私企或个体经营户比例为所调查人群的一半,与农村的职业现状基本吻合。(5)家庭月收入情况。从群体收入比例来看,1 000~3 000元占比为25.4%、3 000~5 000元占比为43.7%、5 000~8 000元占比为16.7%、8 000元以上为14.2%。从收入来看,目前农村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 000~5 000元,但是两级分化趋势明显,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6)家庭成员数量分布。3人或3人以下比例为35.8%,4人为40%,4人以上为24.2%。由于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40岁之前,因此家庭人口也较为符合。综上所述,研究样本涉及到各类人口统计特征群体的消费者,反映了样本群体的多元化。同时,在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变量的不同水平上又有所侧重,这与选择的被调研对象有关,需要有一定知识又了解家庭消费收支的群体。

(二)消费情况分析

1. 消费结构支出比例。

通过查阅江苏省统计年鉴(见表2),苏北农村居民2014年的消费支出比率分别为:食品消费占比为32.56%位居第一,其他依次分别为居住18.04%、文教娱乐15.21%、交通通信11.48%、衣着7.96%、医疗保健6.73%、家庭设备6.28%及其他1.74%。与2010年对比发现,而食品比重大幅度下降,交通通讯的比例逐渐提升,居住波动上升,交通通信、文教娱乐所占比重表明苏北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表2 苏北农村居民2014年各类消费支出比率

(单位:%)

2. 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结构,就消费增长较快的项目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尽管城市之间有所差异,目前增长较快的是教育支出和住房新建改建支出。增收后的农民首先想到钱用于建房、装修住房,而教育支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农村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总体来看,住房教育支出过大,消费结构仍有待调整(见下页图1)。

3. 储蓄现状分析。

在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储蓄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的减少。调查显示,农村居民保持着良好的储蓄习惯,储蓄比例以30%~60%居多。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储蓄,从下页图2分析来看,购买新房、子女教育、子女婚姻是当前加强储蓄的主要原因,这与前面消费增长较快的支出项目也是吻合的。

4. 影响消费的因素。

了解农村居民在购物时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刺激消费的政策制定。调查显示,五大区域基本是质量第一、价格第二、实用第三和品牌第四。以上分析表明,农村居民在购物方面,不再一味地追求廉价,而是更关心产品质量。尽管品牌并不是农民居民的消费首要考虑要素,但是随着收入的逐渐提高,对品牌的需求会日益加强。

图1 苏北农村居民增长较快的支出项目

图2 苏北农村居民储蓄原因

图3 影响消费的因素

5.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消费支出,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调查显示,苏北农村居民依旧坚持“量入而出”“省吃俭用”的消费观念,超额消费的倾向不显著。但是有些地方的农村居民在消费过程中还表现出一定的攀比心理,缺乏计划性和合理性,在添置大量耐用消费品时并非根据家庭的实际需要,而是一种从众消费,满足了虚荣心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见下页图4)。

6. 其他方面。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由于交通的便利,现在农村居民不局限在乡镇购物,去城里购物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购物在农村市场中也较为流行,且比例越来越大。随着网络购买的兴起,网络支付方式也越来越流行,虽然现金仍然是支付的主要方式,但是银行卡和网络支付使用势头上升迅速。

图4

三、优化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消费品质量

过去由于收入有限,农民多数入不敷出,购物先看价格,再看商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逐渐提升,因此食品、衣着、家用设备等供给方面,应加大产品品种数量,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应注重产品品质,提供优质廉价的产品;同时加大品牌产品的销售力度,满足农村居民对家用产品在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的多元需求。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高储蓄必然会抑制消费的增长,而降低储蓄的唯一办法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因此,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及养老担忧;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制度,减轻农村居民的教育负担。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三)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

通过对苏北农村居民新的消费需求的满足,提高其消费水平,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如针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及通讯消费热点,鼓励本省的车辆行业、手机等通讯设备的发展,做到农村交通设备多样化,手机通讯便利化。

(四)倡导科学的消费观念

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村家庭消费依然应该遵循“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应避免超前消费和从众消费。超前消费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而从众消费更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添置。在产品的消费方面,应鼓励农村居民多增加一些文化、娱乐消费,不能一味沉溺于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

(五)增加农村商业网点

针对农村居民日益旺盛的需求,增加农村商业网点,为居民提供更多购物的渠道,方便居民购买,才能进一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消费需要。针对结算方式的转变,在农村商业网点也应该增加银行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满足农民快捷支付方式的需求。

摘要: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了解到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储蓄现状、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理念等,并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农村消费品质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倡导科学的消费观念、增加农村商业网点等方面,提出优化苏北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苏北农村,消费结构,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可远,欧向军.苏北经济发展的阶段、问题与对策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2014,(3).

[2]张荣.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12).

[3]刘姝媛.农民生活消费问题的社会学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6.

[4]孟凡美.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5]李玉玲.值得探讨的家庭消费观念与结构[J].市场研究,2009,(9).

农村居民 篇5

——以安徽省当涂县为例

来源:《社会保障研究》作者:蔡清清 叶婷婷 安建增 夏春摘 要: 对安徽省当涂县 202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当地的实施情况和农村居民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对养老金管理方式基本认可,参保率很高;农村居民参保后的生活有一定程度改善;基层组织对该政策的实施还算顺畅,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关键词: 养老保险,农村,社会保障

根据覆盖范围、保障水平和基金模式,国外养老保险的模式大致分为社会保险模式、福利保险型模式和储蓄保险型模式。社会保险型也称为投资互助型,此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以美、德、日、韩等国家为代表,它属于当前世界上农村社会化养老的主流模式。这种模式将养老金与个人收入及缴费年限联系起来,属于养老保险制度中的缴费确定型。在强调个人责任的同时,也强调政府的责任,政府和个人分别负担养老金一定比例,在缴费期满后,满足一定年龄的农村居民可以领取相应的养老金。福利保险型模式以英国、瑞典等国家为代表,强调普遍性原则,全体农村居民享受到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政府在这种制度中承担了养老保障的主要责任,养老金的来源主要是通过财政税收的方式,对处于劳动年限的群体征税,采用现收现付的方式支付当期的养老保险金开支。储蓄保险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也叫强制储蓄型模式,世界上只有少数亚洲、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居民实行这一模式,实施比较成功的国家是新加坡与智利。此模式强调以家庭为中心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其保险基金来源于雇主和雇员按照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所缴的保险费、独立劳动者或自雇者按照个人收入的一定比例所缴的保险费,但政府承担了最低养老金和养老金投资最低回报率补贴。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开展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学界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有研究者指出政府担负着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兑现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责任等外部环境等重要职责;研究者提出分群体特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也有学者认为农

村养老保险应从法律制度方面进行探索。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并建立起一套基于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科学实施,国家决定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当涂县就是其中之一。本研究以当涂县为例,从参保范围、养老金筹集等层面剖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状况,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参保的实际情况,以及在领取养老保险金后其对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情况,发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调查过程

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界于南京与芜湖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全县总面积 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 64.65万,辖 11镇 3乡,属于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在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状况,结合文献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初稿,问卷初稿根据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后,进行了小规模的初测,根据初测的反馈意见修改后,获得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状况调查的正式问卷。2010年 7月,经过培训后,调查人员从当涂县随机选出 30多个行政村,从这些村里再选取典型的农村居民进行调查。获得有效调查问卷 202份,使用 SPSS11.0对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调查对象

有效样本中,男性占 44.55%,女性占 55.45%;年龄在 60周岁以下的占 60.89%; 60周岁以上的占 39.11%;未受任何教育的占 49%,小学的占 23.76%,初中的占 20.79%,高中(中专 /技校)的占 5.45%,大学及其以上占 1.00%。

三、调查结果

(一)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针对农村居民的参保现状本研究从农村居民的参保率、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和农村居民参保后的生活改善状况进行探讨。

1.农村居民的参保率

据调查显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达到了近96%,说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符合广大农村居民利益。但仍有 3.52%的被调查者没有参保,对此,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一部分人给予关注,调查研究其不愿意参保的原因,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被更多的农村居民认同。

2.农村居民对政策的满意度

如表 1所示,52.85%的被调查者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表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确实是继农村取消农业税、建立农业直补、新农合之后又一个重大的惠农举措。但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仍有 38.31%的被调查者态度是不满意,8.96%的被调查者的态度是无所谓,所以政府还应该在农村养老保险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使这项政策被老百姓充分接受、认同,符合更多农村居民的根本利益。

32.32%的被调查者不满意的原因是他们不能准确知道未来能领多少钱,21.95%的被调查者认为这项政策不能保证他们年老后的基本生活,25.00%的被调查者认为集体补贴太少,可见村民不满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确定此项政策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对此,政府应给予保障并适当的增加补贴,消除村民的不满意因素,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

3.农村居民参保后的生活改善状况

如表 2示,有 74.87%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能切实能给他们带来实惠,对其生活有改善,同时也有 25.13%被调查者认为此政策对改善其生活的意义不大,主要是因为养老金发放金额少,程序繁琐等原因。对此,政府部门应加大养老金发放额,优化工作流程,让那些年老的、行动不便的农村居民可以方便地领到养老保险金,使此项惠农政策切实保障村民的生活,成为村民的心头好。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管理现状

本研究主要从养老金的筹集、发放方面探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以来的养老金管理状况。

1.养老金的筹集

如表 3数据表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来源主要是个人缴纳,占到 81.36%,其次政府和村里筹集资金的比例各占 9.09%和 5.00%,公益组织等其他途径所筹集的资金所占比例很少,只占 4.54%。可见,主要以个人筹资为主的养老金筹集方式,使农村居民的负担加重,应该在养老金筹集方式上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实现筹集方式多样化,减轻农村居民负担。

2.养老金的发放

调查显示,92.9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办理养老保险卡来领取养老保险金,现金领取的占 4.52%,同时接受现金和养老保险卡的被调查者只占

2.51%,应使养老金发放方式多样化,符合各个年龄段、阶层的群众的需求。为了保证科学性和实证性,我们还对农村居民对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如表 4所示,32.24%的被调查者对养老金的发放不满意,一方面是金额少,另一方面是条件繁琐、不方便等。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相关问题研究对策,增加农村居民的满意度。(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组织实施现状

执行力度是决定了一项政策实施效率的高低,同时也是政策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主要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执行和制度保障情况两方面了解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组织实施。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情况

领导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和村委会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执行力度对此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如表 5所示,约 58.08%的被调查者对村委会的执行情况表示满意,表明村委会在养老保险金的缴纳、管理、发放等方面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利益,以人为本。然而仍有 41.9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一般或者很差,这也就反映了村委会在实际工作中还确实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其工作。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保障情况

调查显示,只有 15.00%的被调查者知晓村里有相关的政策保证新农保的实施,而将近85.00%的被调查者对本村有无相关政策并不了解。这说明了试点区并没有实施有效的政策来保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从侧面反映了政府的相关工作有待改善。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情况,政策的执行效果调查如表 6,59.77%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效果,这也就说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时,如果有相关制度的保障,效果能被多数人认可,说明应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以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顺利实施。

四、结论及建议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当涂县农村实施状况较好,大部分农村居民都积极参保,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满意度高,但也有少部分农村居民没有参保,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养老金补贴少、对生活改善情况不明显,也有部分农村居民对该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一些顾虑。政府应提高养老金补贴额,增加政策的稳定性,消除农村居民的不满意因素,创造良好的条件以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

养老金管理方面,大部分的被调查者对养老金发放方式满意,也有部分农村居民对其不满意认为养老金筹集和发放方式单

一、不方便等,因此应加强对养老金筹集和领取方式的管理,优化养老金的筹集和领取方式,提高农村居民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制度和领导保障,从农村居民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满意度和了解情况可以看出,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方式应尽可能的多样化,以便于民众及时了解新的情况,政府应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来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实施,同时加强领导的为民服务、办事的精神。基层村委会在执行此政策时多从农村居民的角度考虑,使此政策深入人心。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比较研究 篇6

关键词:中部地区 农村居民消费 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034-03

一、引言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具有持续性作用。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复苏中,消费需求的增长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更加有效。钱纳里认为,在工业化初期一般最终消费率在87%左右,而居民消费率一般在73%左右。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为47.4%,农村居民消费率更低,仅占最终消费的16.54%,我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农村居民消费率更低。在当前中部崛起战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研究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对于扩大内需、促进我国中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问题已经作出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消费理论。比如凯恩斯(Keynes,1936)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杜森贝利(J.S.Duesenberry)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弗里德曼(M.Friedman)的持久收入消费理论,另外还有预防性储蓄理论、流动性约束假说等等消费理论。西方的消费理论从收入、收入分配、资产、消费者嗜好的变化、人口数量及结构等方面研究了消费的影响因素,但是其中涉及最多的还是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所以笔者也以收入作为最基本的因素来分析消费问题。

国内关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研究有:朱红恒(2009)通过对1978年—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认为边际消费倾向呈现“U”型变化特征。刘飞(2010)采用1978年—2005年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人均数据,使用分段回归的方法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呈“倒U”型,如此等等。关于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则不是很多,主要是以某个中部省份来研究,而对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比较研究则较少。因此,笔者将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的分析,找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差异的关键因素,提出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数据来源与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一)数据来源

笔者采用1992年—2008年中部地区的面板数据,选取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cp)和人均纯收入(ip)为经济变量,以1985年为基期使用农村消费价格指数消除价格影响。这里所指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和山西等六个省份。

(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1.面板单位根检验。宏观经济变量有可能是非平稳的,对于非平稳变量进行估计就会出现虚假回归的问题,因此,应该在模型估计之前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笔者采用LLC检验等六种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来检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数据。cp和ip的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显然,检验结果显示了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由于面板数据存在单位根,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以考察变量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面板协整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表2的两种方法检验,说明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与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和中部地区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该面板数据可以进行面板模型回归分析。

四、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方法选择与分析

常见的面板数据静态模型主要有混合估计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等。下面分别以这三种模型来估计,从中选择最优模型估计方法。

1.混合效应模型。如果面板数据不同个体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截面之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就可以把面板数据混合在一起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而得到混合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it=β1+■βkxkit+uit

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及收入的面板数据估计结果如下:

cp^it=44.54+0.71ip^it

(2.0) (22.8) R2=0.84,RRSS=471244

2.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1)模型估计。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对于不同的纵剖面时间序列只有截距项不同的面板模型。如果从时间和个体上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边际影响均是相同的,而且除模型的解释变量之外,影响被解释变量的其他所有确定性变量的影响只是随个体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时,面板数据应设定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it=β1+■βkxkit+uit

估计结果如下:

cp^it=66.82-6.38D1+4.43D2-62.35D3-56.21D4+5.87D5+114.65

D6+0.673696IPit

(5.44) (39.39)

R2=0.96,URSS=121588.5

其中虚拟变量D的定义是:

其中i取1代表安徽,取2代表江西,取3代表山西,取4代表河南,取5代表湖北,取6代表湖南。以下分析中D的含义和取值与此一致,不再解释。

(2)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在应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消费问题时,必须基于Hendry的“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思想,采用无约束模型和有约束模型的回归残差平方和之比构造F统计量,以检验设定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合理性。

F检验的零假设:

H0:α1=α2=…=αn-1=0

设RRSS是有约束模型即混合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URSS是无约束模型即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则在零假设下:

F1=■~F(N-1,N(T-1)-K+1)

因此,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如果拒绝了零假设,则将模型设定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是合理的。从表3可以看出,混合模型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相比,设定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理。

3.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1)模型估计。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中包含了许多虚拟变量,减少了模型估计的自由度,同时,固定效应模型的随机误差项难以满足模型的基本假设,易于导致参数的非有效估计,为弥补固定效应模型的不足,Maddala将混合数据回归的随机误差项分解为截面随机误差分量、时间随机误差分量和个体时间随机误差分量三部分,其一般形式为:

yit=β1+■β1Xkit+ui+vt+wit

其中u表示截面随机误差分量,v表示时间随机误差分量,w表示个体时间随机误差分量。如果模型中只存在截面随机误差分量u,而不存在时间随机误差分量v,则称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如果二者同时存在,则称为个体时间随机效应模型。

笔者讨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Cp^it=66.20-6.17D1+4.28D2-60.64D3-54.69D4+5.67D5+111.56

D6+0.674596IPit

(2.60) (39.46)

R2=0.94,URSS=140775.9

(2)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设定检验。

对于面板数据模型:yit=β1+■βkxkit+uit+vt+wit,令εit=ui+vt+wit,Maddala和Mundlak分别指出,如果不能满足回归假设E<εit|Xit>=0,则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系数的GLS估计量β^GLS是有偏的和非一致的。但是,正交性并不影响固定模型系数的组内估计量β^w的性质,所以可以通过检验模型误差项与解释变量的正交性来解决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设定问题。Hausman基于随机效应模型的GLS估计量β^GLS、固定效应模型的组内估计量β^w和组间估计量β^b之间的差值,即q^=β^GLS-β^w、q^2=β^GLS-β^b和q^3=β^GLS-β^b,构造统计量

mi=q^'ivi-1q^i;vi=var(q^i) (i=1,2,3)

检验假设:

H0:E<εit|Xit>=0

H1:E<εit|Xit>≠0

在零假设H0下,统计量mi渐近服从K个自由度的X2分布。如果不能拒绝零假设,模型应设定为随机效应模型,否则应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H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95%的概率下模型应设定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3)随机效应模型估计结果分析。从上文(1)中的个体随机效应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674596,而不同省份农村居民的自发性消费支出差异较大,湖南省为177.76,湖北省为71.87,江西省为70.48,安徽省为60.03,河南省为11.51,山西省为5.56;自发性消费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相差30多倍,差距较大;而且河南省、山西省与其他省份相比,农村居民自发性消费明显偏低。

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也有着显著特征。从图1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六省份的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2年至1998年之间呈下降趋势,1999年以后呈缓慢上升态势,而且湖南省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始终高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山西省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在2005年之前基本上低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而2005年之后则有明显提升,(下转第37页)(上接第35页)并超过了河南省和江西省。

五、结论及建议

对中部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的面板单位根检验发现,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均存在单位根,为了避免虚假回归,进而进行了面板协整检验,通过检验发现中部地区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此对中部地区人均消费和人均纯收入的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分析,发现设定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是适合的。由面板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结果可知,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接近,大致为0.67,而中部六省农村居民的自发性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湖南农村居民的自发性消费最高,山西省农村居民的自发性消费最低,同时中部六省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关系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顺利实现,而作为中部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中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乃至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增加消费对于我国当前扩大内需、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是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应针对中部地区六省份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制定差别性政策,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同时,中部地区不同省份也应根据农村居民自身的消费特征制定适应性的消费政策,比如在自发性消费支出较低的省份采取措施影响和改善居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提高自发性消费支出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大勇.我国四大区域城乡居民消费倾向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7)

2.刘大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区域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9)

3.刘大勇.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4.朱红恒.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收入门槛效应[J].宏观经济研究,2009(10)

5.刘飞,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及其变化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0(13)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3~2011各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2011

7.王为农,杨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制约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9)

8.白仲林.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2)

农村居民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1. 新农村建设呼吁均等化公共服务。

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对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作用。建设新农村,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成果, 除了解决农民收入、农村社会生产力水平滞后等系列问题, 还应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不足等现实问题。政府在农村提供公共服务不足, 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基本养老保障的供给。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2. 行政体制改革为农民公共服务参与提供了保障。

20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公共行政改革已经进行近30年。尽管各国改革的模式不尽相同, 但一个共同之处都是把提高政府管理质量和效能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一再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明确强调:“各级政府要全面履行职能, 在继续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 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从这些转变与表述中, 可以感受到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管理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挥的重要影响。政府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 从控制者角色转变为服务者角色, 即促进公益达成和公益实现者角色、尊重公民, 保障公民参与角色、公共事物和公共议程安排者和仲裁角色。行政理念的确立, 政府角色转变宏观上保障了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3. 新型农民的诞生推动了农民公共服务参与。

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并非没有, 而且有大量发展的趋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提供的权威数据表明, 由于经济衰退, 全国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 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农村居民"返乡潮"事件, 从社会学上来看, 这是一次大的社会流动。有人认为, 这次流动有助于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缓解城市就业和其他社会矛盾;农民返乡从事农业生产, 可以增加中国粮食储备, 增强中国在粮食方面抵御风险的能力。然而, 也有人认为, 这次流动是被动的, 会造成失业和农村生活困厄, 因此给社会秩序带来冲击。 (1) 不论是积极看待还是消极看待这一社会现象, 农村居民本身在这次流动中发生了许多变化。农民工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生活, 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发达城市受到洗礼, 使他们具备一定意义上新型农民的特征。他们有的掌握了技术, 有的学到了管理经验, 有的受到了先进文化的熏陶。这些变化, 带来法律意识、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的明显增强, 对民主观、权利观的日渐觉醒, 因此, 他们回到农村, 会同“留守”的发家致富能人、文化人一起对农村基层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提出挑战, 也必将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发展机遇。

二、农村居民公共服务参与现状

1. 村委会的“缺位”。

村委会是农村的一个基层组织, 也是农村居民参与村务公共事务的一个平台。根据199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转发〈全国村级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和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以下简称《村组法》) 第三条规定, 村委会是一个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这个群众组织是为村民公共服务, 也可以说它应该是村民利益表达的渠道和平台。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这个组织的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2008年7月19日, 云南省孟连县发生暴力冲突事件, 公安机关在对该县公信乡、勐马镇部分农村地区开展社会治安整治过程中, 依法对勐马镇5名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时, 遭到500多名胶农用长刀、钢管、棍棒等工具围攻殴打。冲突中, 41名民警、3名干部和17名胶农在冲突中受伤, 2名胶农死亡。 (2)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 这些村民没有通过村委会这一组织来解决他们关注的利益, 村委会在这个事件上是处于失语状态。

农村居民为什么没有选择村委会这一组织呢?根据学者任艳妮、吕翔在陕西省某县的调查发现:“……有重大村务都由村民群众直接参与决策, 56%的村民认为选举过程不能程序规范、畅通渠道、发动群众, 60%的村民从未被邀请参加村里的重大问题决策。” (3) 甚至农民被问到“如果选举委员会无故不让你参加选举时, 你将怎么办”时, 回答“无所谓”或“求之不得”的达30%。 (4) 这些数字表明, 农村居民对村委会认同度不高。

2. 参与意识低下的假象。

在农村公共事务管理中, 农村居民参与意识表现较低。有学者认为, 村民不参加公共事务管理是参与意识不强的表征。笔者认为, 村民不参与并不说明不想参与, 不想参与并不就说明参与意识不强。为什么如此一说呢?村民不参与公共事务只是结果, 造成这一结果有多种原因。我们不能只归结到参与意识不强。尤其是返乡的农民工, 他们在观念变化、视野开阔、经济上取得一定地位后, 他们对农村公共事务会有更大的热情。我们在某镇调查得到“40.57%的村民认为自身具有强烈的公共服务意识, 意识一般的占54.45%, 仅4.98%的村民对公共服务意识表示可有可无”中可以得到说明。 (5)

当前农村居民不愿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宗族控制的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其二, 村委会干部与村民争利;其三, 当前的政治文化和制度缺陷。 (6) 要么是村委会功能弱化直至无权力;要么是村委会自行其是, 完全摆脱掉农民群众的制约, 这两种情况造成农村居民在心理上不认同村委会是一个他们表达意见和利益诉求的组织。

三、保障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措施

保障农村居民参与公共服务, 既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也是政府民本价值的实践。如何通过“无断层”的村治模式, 来正确引导与培养农民公共服务意识, 通过疏导性的沟通合作机制、畅通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搭建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平台, 真正确立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重构村委会的职能。

首先, 村委会应该回归到群众组织性质上来。村委会应从为政府服务的角色向为人民服务的角色转变。因为它是人民群众选出来的, 它应依赖自己的选民, 是选民的“代言人”。其次, 村委会组织与政府应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让村委会组织能忠实为村民服务, 真诚地代表村民的利益, 让村民在内心上认同村委会组织。只有这样, 农村居民才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当中, 村民才会通过村委会组织来表达自己利益意愿和利益诉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1998年11月4颁布的《村组法》需要做出修订。其一, 确立村委会为村民利益诉求表达的平台。根据《村组法》第五条第二款的规定, 村委员肩负着保护村民的合法财产和利益的责任。但在该法中没有相应规定如何保护村民的合法利益, 村委会可以通过什么渠道来保护。当村委会通过组织的形式, 表达了村民利益诉求之后, 哪个部门应做出回应, 应当在多少个工作之日内做出回应。如果没有部门回应, 它是否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披露引起上一级政府或者全社会关注。

其二, 确立村民委员为代表村民合法利益的法律主体地位。村民委员是否能代表村民成为在法律诉讼中原告地位, 在《村组法》的规定中没有确立。在当前农村改革时期, 利益呈现多元局面。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 个体经营较为独立、村民间联络淡化。当村民面临侵害时, 他们很难以形成共同的抵制力量来保卫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涉及多数村民他们会选择非常态的方式或者其他极端的方式来对抗, 如果被人利用还可能对抗政府和社会。笔者认为, 如果村民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如果凭借个人的力量无法得到法律的救济, 经村民提出申请, 村委会通过召开全体村民会议表决;如果通过, 村委组织可以代表村民成为原告的主体资格。

其三, 应当增加“临时村委会”内容。《村组法》的第十六条规定赋予了村民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权利, 提出罢免的主体的要求。但在实践中操作性不强, 村民遇到村民委员会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不能很好地代表自己的利益, 他们很难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因为, 本村1/5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必须提出罢免的理由, 如果村民委员认为理由不能成立, 村民还有什么办法呢?该条文中还规定, 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召开村民会议, 投票表决罢免要求。如果村委员不召开村民会议, 村民又该怎么办呢?仅仅制定权利是不够的, 必须制定相应的保证权利能够实现的程序。因此, 《村组法》应该增加如果经村民三次提出罢免要求, 村委会不召开全体村民会议, 村民有权解散村民委员会, 成立临时村民委员会的权利的相关内容。

2. 农村居民公共服务参与意识的培养。

公共服务参与意识不是先天产生的, 它的强化, 需要培养和引导。我们在仪陇县某镇调查发现, “认为政府对农民公共服务意识培养重视、比较重视占30.6%, 不够重视占44.84%, 认为不重视和说不清楚的分别占17.44%、7.12%。”这说明政府在农民公共服务参与意识的培养、引导上任重道远。实现农村居民公共服务参与意识的培养, 笔者认为应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其一, 加强对各级干部尤其是乡村干部进行公共服务的教育培训, 强化他们的公共服务职能、意识和能力, 实现对农民公共服务参与意识的支持与引导, 满足广大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

其二, 加强农民的公民素质培养。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科学素质的同时, 应加强民主意识, 公民身份意识, 公共服务参与及管理的教育, 主动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公共事务的参与能力, 使他们敢于参加村民自治机构的竞争和竞选, 敢于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让他们知道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有那些救济渠道和救济途径, 如何利用这些渠道和途径。

其三, 建立合理的公共服务参与运行机制。如何使公共服务所涉及的各方通过平等参与公平协商, 实现良性互动和谐发展, 这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 实现政务公开, 依法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并在很多地区推行的农村社区建设、村民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得以实践。

3. 制度的完善。

参与意识、民主观念在很多地区, 并非不强。村民不是不想表达自己的意见, 而是无机会、无渠道。造成问题的是制度缺陷。从人性上来讲, 每一个人都有表达的愿望, 否则人类就不会出现文字、艺术等文化。问题是, 如果人经常性表达自己的想法, 却得不到关注, 或者知道自己表达了和没有表达没有区别, 还会选择表达吗?另外一个问题是表达的成本问题。这个问题与村委会作为村民利益表达的组织有很大的关系。当村委会组织表达村民利益不是基层政府所期望的, 或者让基层政府“不高兴”, 整个村民和村委组织的正当利益是否会受到影响, 这些都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另外, 村委组织是否保证了村里的公共事务都由村民参与到了, 如果村委组织剥夺村民的参与权, 或者说, 村委组织的决定违背了大多数的村民的意识, 村民有否权利解散村委组织, 重建村委组织, 通过什么渠道来救济自己的权利。笔者认为, 一套适应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转变要求、城乡统筹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标准体系可保障农民公共服务参与的权利, 政策实施者的理论政策学习制度可提高农民公共服务参与的主导性, 定期不不定期的农民专项培训制度可提高农民参与公共服务的自觉性, 推进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理财为主要手段的民主监督制度可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完善与落实农村公共服务的经费保障制度可保障参与的平等性, 公共政策决策的问责制可保障农民公共服务参与的实效性。

从管理性政府到服务性政府的管理转变过程中, 政府原有的一些职能推向社会组织时, 农村居民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是否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事务中, 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从管理性政府到服务性政府的管理转变过程, 也必将影响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进程。

摘要:以“农为本”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随着“三农”问题的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实践中发现, 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对破解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村民是否能够有效地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体系中, 既涉及到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服务性政府的转变, 也涉及乡村基层民主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居民,公共服务,参与机制

参考文献

[1].童大焕.返乡潮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E/B]http://view.news.qq.com/a/20081112/000016.htm.

[2].2008年群体性事件敲响警钟民主化解过激情绪, [E/B].http://news.QQ.com, 2009/01/04.

[3].任艳, 吕翔.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 [E/B]http://www.studa.net/nongcun/090114/10141683.html.

[4].刘伟等.浅析经济因素对村级民主建设的影响[, J].中国农村观察, 1999 (4)

[5].本次课题组.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公共服务参与意识的调查问卷[Z].2008.2

[6].刘伟.农村社区政治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从农民组织化的角度看, [E/B]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608

[7].王振耀等.中国村民自治前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8].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J].江苏社会科学, 2002 (2)

[9].晓莉.论农民政治参与制度的建构前提, [J].求是, 2005 (6)

农村居民 篇8

省统计局日前公布的资料显示,2011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97.48元,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71.73元。城乡居民收入的对比,缩小到2.87:1,实现自2003年以来首次降到3以内的目标。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

调查数据显示,受务工工资水平提高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双轮驱动”,今年一季度,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58.6元,同比增长1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11.2%;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10.9元,同比增长1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7%。

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今年首季,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42.7元,同比增长16.9%,拉动现金收入增长9.0个百分点,贡献率56.2%。统计专家分析,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广东省再次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和部分企业招工难推高工资水平。

同时,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还受益广东“双转移”战略的深入推进。随着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珠三角地区部分制造业逐步转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使得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的机会大增。据测算,一季度外出农民工月均工资达到1924.9元,较上年同期提高15.3%;本地非农务工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本乡地域内务工收入增长18.3%。

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981.9元,同比增长19.2%,拉动现金收入增长5.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5.3%。其中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和出售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增长18.3%。

城镇居民收入一季度比增14.4%

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4.86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5820.97元,同比增长12.2%,增幅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

受2011年广东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再次提高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等政策促进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带来的翘尾影响以及个税起征点调高,个体、私营经济从业者人数增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一季度,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9725.61元,同比增长14.5%。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 篇9

1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认为, 消费是由收入唯一决定的, 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将增加, 但消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收入的增长, 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在短期中, 消费可分为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两部分。自发消费指不取决于收入的消费, 而引致消费是指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消费。用 代表自发消费, 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函数为:C=α+βY (α>0, 0<β<1) 。

2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设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杜森贝里 ( James S.Duesenberry) 认为,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受自身收入的影响, 也受周围人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周围人的消费水平比较高, 即使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较低, 他也会企图接近周围人的消费水平, 这种现象就称为消费的“示范性”。另一方面, 他也认为,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水平不仅受当前收入的影响, 也受自己历史上曾经实现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如果历史上曾经达到较高的消费水平, 即使当前的收入水平较低, 消费者也会企图接近历史上曾经达到的消费水平, 这种现象就称为消费的“不可逆性”。本文中讨论消费的“不可逆性”, 由于不可逆性的存在, 当前的消费倾向不仅与收入有关, 而且与曾经达到的消费水平, 即曾经所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有关。一般情况下, 收入具有随时间递增的趋势, 所以可以用前一期的收入代替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用 0表示当前的边际消费倾向, 用 1表示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对当前消费的影响, 消费函数是:Ct=α0Yt+α1Yt-1 (t=1, 2, …, T) 。

3 模型的构建和检验

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首先构建回归模型, 以我国农村居民1985-2007年间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数据,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OSL) 进行回归, 分别估计出我国农村居民绝对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的参数值。然后利用Eviews软件的相关功能对绝对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的参数进行经济意义检验、统计学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 验证消费函数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数据拟合的程度, 寻找适合的消费函数模型以验证和发展消费理论, 并对结果提出建议。

3.2 模型的建立

按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回归模型为:

SCt=α+βYt+ut (t=1, 2, …, T, α>0, 0<β<1)

其中:SCt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Yt为居民人均年收入, ut为随机误差项, α为人均年基本自发消费需求, β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按照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 建立农村居民消费回归模型为:

SCt=α0Yt+α1Yt-1+ut (t=1, 2, …, T, 0<α0<1, 0<α1<1) 。

其中:α0表示当前的边际消费倾向, α1表示曾经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对当前消费的影响。

本文利用Eviews软件, 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OSL方法估计的结果如下:

(1) 绝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估计结果:

SCt=54.498+0.747Yt

(2.14) (60.593)

R2=0.9943 F=3671.510 D.W.=0.468

(2) 相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估计结果:

SCt=54.536+1.171Yt-0.468Yt-1

(3.191) (15.605) (-5.715)

R2=0.998 F=4256.779 D.W.=1.643

3.3 模型的检验

(1) 绝对收入假设的消费函数模型的检验。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 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943,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的非常好。从截距项和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 均大于5%显著性水平下自由度为n-2=21的临界值2.08;并且从斜率项的值看, 0<0.747<1, 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设。此消费函数模型通过了经济意义检验和统计学检验, 下面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

本文采用White检验来检验异方差性。White检验是建立辅助回归模型的方式来判断异方差性。如表1所示:Obs*R-squared=10.700, 表明不存在异方差。

对样本容量为23、一个解释变量的模型、5%显著水平, 查D.W.统计表可知, dl=1.26, du=1.44, 模型中D.W.< dl显然消费模型中有自相关。这一点也可以从残差图中看出, 残差图如下图:

在残差图中, 残差的变动有系统模式, 连续为正和连续为负, 表明残差项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下面运用广义差分法进行自相关的处理:

采用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估计 :

在Eviews软件下, 1阶广义差分的估计结果为:

SCt=24.320+0.768Yt+0.804AR (1)

(0.267) (24.520) (5.732)

R2=0.997 F=3774.598 D.W.=1.395

在5%的显著水平下, dl

在EVIEWS软件下, 2阶广义差分的估计结果为:

SCt=62.845+0.743Yt+1.121AR (1) -0.491AR (2)

(1.259) (33.019) (5.121) (-2.042)

R2=0.998 F=2534.350 D.W.=2.116

在5%的显著水平下, du

(2) 相对收入假设的消费模型的检验。

从回归估计的结果看, 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R2=0.998, 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的非常好。但是α0=1.171>1, α1=-0.468<0, 模型的两个参数估计量经济意义都不合理。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中, 出现参数估计值的经济意义明显不合理的情况, 样本数据存在严重共线性的可能性较大。下面利用简单相关系数法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利用Eviews软件, 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

从此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 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 证实确实存在严重共线性。所以相对收入假设消费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不能应用。

4 结语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知,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可以用来描述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目前我国农民的消费仍然由收入决定, 所以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

农民的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纯收入与转移性和财产收入构成。农民已经属于“半工半农”型农民, 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而作为农民收入中最稳定最直接的收入来源——农业收入比重在下降。这就要求加快建立农民剩余劳动转移的保障制度, 建立农民工的培训制度, 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层次。继续保障农民最稳定的农业收入, 重点解决农业生产方式的有效提升, 实现农业产业链向工业方向的延伸, 同时要充分发挥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 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一方面, 按照城乡一体化目标, 加快建立起与城镇相同养老、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摘要:在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1985-2007年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统计数据, 用绝对收入假设和相对收入假设消费函数模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数据进行拟合, 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 并对所得的分析结果做了经济意义的解释, 以验证和发展消费行为理论, 得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才可以用来描述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我国农民的消费仍然由收入决定, 所以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

关键词:消费函数,农村居民,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武.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 2007, (6) .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使用指南[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住房使居民致富,农村可以复制 篇10

据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 2011年末, 城镇居民人数69 079万人, 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32.7平方米, 城镇居民住房总面积为226亿平方米, 城镇商品房平均价格4 993元/平方米, 城镇居民住房商品房的价值为113万亿元, 人均财富价值为16.3万元。

以上表明, 城镇居民手中最大的财富就是存量住房。城镇居民收入与GDP相比是下降的, 所以完全靠居民收入购买住房, 是不可能的, 那么, 居民住房的财富是怎样来的呢?看一下图1, 人们就会一目了然。

对图1的说明:

图1A:20世纪90年代初, 根据国务院全国住房制度改革会议的精神, 以及国务院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 全国大中小城市全面进行了住房私有化的改革, 城市居民无论是公有住房, 还是私有住房, 全部转入商品化住房, 其占用的划拨建设用地, 全部无偿地转化为商业用地。

正是这一项最重要的改革, 使城市居民具有了住房的土地原始资本, 成为赖以生存和致富的源泉。

图1B:住房私有化为住房商品化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 私有化住房的价值, 在房改之后就开始显露其增值的作用, 而事实上增值的资本并非房屋本身, 而是房屋所占用的土地。增值是有价资本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而在房改之前, 多数城市居民是没有资本的无产者, 那么从A到B的过程, 就是城市居民从无产者, 到获得其占有土地资本增值的开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自然生存本能需要居住条件的改善, 经济发展也需要建设符合时代的城市建筑。居民想更新住房, 手中有可以更新的原始资本, 土地的增值效应, 恰恰在这个阶段爆发性地显现出来。问题的关键, 不是几个居民手中有这个原始资本, 凡是有住房的全体居民都有这个原始资本, 这就形成一种集合效应。都有需求, 都有资本, 只要国家和社会投入, 级差地租就会产生, 房价上涨, 资本就升值, 居民不花钱, 靠资本升值, 就可以旧房面积, 换新房面积, 消费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这种消费需求直接拉动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 无论政府、投资方和居民等, 各方都获得预期收益, 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图1C: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目标。在政府总体政策和规划推动下, 农民大批向城市集聚。在政府启动资金引导下, 城市软硬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国内外开发商和各种配套资金集中投入, 大中小城市的居民用房进入了拆迁时代。居民不需要任何资金投入, 就可以将旧房子换成新房子, 从平房搬进高楼大厦, 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而政府、开发商和各种资金, 在投资获得利润的同时, 也为居民建设了更优质的生活设施和商业环境。从B到C的过程是, 政府作为宏观的调控者, 通过政策和启动资金的投入, 引导社会资金集中起来, 全部投入到居民住房占用的土地上, 投入到有消费需求和有原始资本的人手中, 很快就会显现出巨大威力的过程。无论是政府、开发商、投资人、居民, 即消费者居民、开发建设者政府和投资人, 买卖双方, 各方都有比较确定的预期收益, 形成一个完整的利益链条, 掀起城市大面积动迁、改造的高潮, 成为推动城市化主要动力。而房价的最终接收者是居民, 如果居民靠无偿获得的原始资本, 换上高价的高楼大厦新住房, 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居民, 这就是社会制度创造的资本增值返还的优越性, 产生的集合效应, 至今得不到认可。

图1D:拆迁改造本身产生巨大的经济拉动效应, 在这个过程中, 政府获得了土地出让金和税收等方面的收益, 又将其中大部分重新投入到城市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如:交通、通信、人文、医疗、环保、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大规模建设。每当一项高铁、地铁、公园、医院、学校等, 创新科技成果和提高等级配套服务的增加, 不仅让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同时这些投资产生的社会产品平均利润, 也在不停地转移到住房占用的土地上, 无声无息地再一次推动土地的增值, 房价的增高, 或者说社会投资的平均利润一部分, 合理转移到住房占用的土地上。另外, 其中一部分居民并没有回迁, 而是获得了拆迁款, 这笔拆迁款足以让居民异地购买新住房。当然有住房的居民通过拆迁款, 转移出现金, 转化成自己的收入和做其他支出。因此, 住房的日常消费和通过住房转化出来的资金, 始终没有纳入居民的收入和消费的统计之中, 中国居民消费, 始终低于GDP的增长, 也在情理之中。

图1E:当大中小城市都经历过第一次住房的拆迁改造之后, 在D过程中描述的土地增值效应依然会不断地积蓄资本的力量, 当土地增值到达新的高度, 下一次无偿的拆迁改造也就会来临, 并形成B到E整体再循环过程, 而居民只要在循环中, 牢牢掌握着土地这个原始资本即可不断获得增值。

住房使城市居民致富, 是否是公平分配呢?

房改的过程中, 每一个城市居民获得的私有住房面积以及地段不尽相同, 这与当时居民工作单位、职务和收入条件等有关, 这也就造成后期获得的土地增值会有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 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或多或少的一份土地资本, 也就是相对平均的公平分配。

关于土地的性质以及价值问题。

很多城市居民会很看重“土地使用年限”这个词汇, 没得到“永久使用权”这个承诺总是不踏实。但从A角度来看, 国家将国有的土地无偿地分配给城市居民占有、使用、买卖和盈利, 而国家作为无偿供应者, 要求保留一定的控制权是完全合理的。从B角度来看, 每一个卖出住房的居民心里都很清楚, 买的人付出高额房款的原因, 并不是房屋本身而是房屋所占有的那块土地。从新开盘的楼房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个现象, 因为购房款中很大一部分是开发商土地的购入成本。从C角度来看, 卖房人从买房人获得的高额购房款, 肯定是没有使用年限的, 国家无偿供应的土地变现之后, 由居民个人占有和支配, 并不需要受到国家的控制, 这笔资金的性质与国外“永久使用权”土地买卖后的资金并没有任何差异。而这种住房的土地占有方式, 恰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一种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

关于推进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图中所描述的城市土地配给和增值过程, 可以在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得以复制, 数亿农民占有宅基地的拆迁改造, 所蕴含的经济力量有多少?

据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 2011年末, 农村人数为65 656万人, 农民人平均住房面积36.2平方米, 总面积为238亿平方米, 住房平均价格654.68元/平方米, 总价值16万亿元, 人均财富价值2.4万元。如果经过10年, 像城市一样的宅基地换楼房的动迁改造, 暂时按城市商品房的平均价格计算, 农民住房财富的价值就会增加到238亿平方米×4 993元/平方米等于119万亿元, 人均达到18万元的财富价值。每年有11.9万亿元的经济增量。未来十年推进城镇化目标实现的话, 仅此一项, 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有可靠保证的。同时, 会使人口的合理分布、城乡二元化、地区经济不平衡、房价过高、人口就业、农民和居民的贫富之差等问题, 会迎刃而解。

摘要:根据国家统计资料表明, 城镇居民收入与GDP增长相比, 多年来一直呈现下降状态, 2012年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 2011年末城镇居民人数69 079万人, 城镇居民平均住房面积32.7平方米, 城镇居民住房总面积为226亿平方米, 城镇商品房平均价格4 993元/平方米, 城镇居民住房商品房的价值为113万亿元, 人均财富价值为16.3万元。以上表明城镇居民手中最大的财富就是存量住房, 城镇居民收入与GDP相比是下降的, 所以完全靠居民收入购买住房, 是不可能的, 那么居民住房的财富是怎样来的呢那么城镇居民致富又在哪里就是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了。

农村居民 篇11

[关键词]健康档案;农村居民;信息化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程的加快,构建全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步伐也逐步全面展开。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电子健康档案投入比较晚。同时,我国各个地区发展程度差异较大,大城市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情况明显较好较快。但是,经济、文化甚至公共服务较为落后的农村始终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和完善展现出强烈的需要。

1、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意义

农村较之于城市,消息来源和医疗卫生设备较为闭塞和落后。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后,农村居民在乡卫生所或者镇卫生院就诊的过程中,对于就诊者的过往病史通过联网之后的数据查询就医护人员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该就诊者的健康资料。若就诊者常在乡卫生所看病就诊,因病情需要或者其他原因去到外地就诊,通过在乡卫生所建立起的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更快捷地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就诊者更人性化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同时,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逐步统一建立全国居民健康档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农村居民的健康医疗提供了更细致的关怀和保障。随着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与发展,農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还凸显了在科研、法律、教学及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

2、构建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投入不足

一方面,是政府对农村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资金投入不够,建设如此庞大的电子健康档案软、硬件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农村往往比较偏远僻静,相对于热闹的城市,人流量和物资来源都不够充足。农村的卫生所和卫生院里的医生、护士和设备配套不够到位。

2.2标准未统一

从2003年起,我国制定了《医院信息系统基本数据标准》。[1]在此基础上医学信息标准的确立产生了一定的进展,但仍没有下定论。同时,在医疗信息化的大潮下,国内外一些软件硬件的开发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医院应用的推广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各医院使用的软件、硬件接口和软件的平台不尽相同。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全国范围内的医疗资源甚至于全世界的医疗资源和前沿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产生重重的困难。

2.3缺少严格的档案监察管理

在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时,有时候接受检查的人数过多会形成一些问题的疏漏和错误。将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作为一项任务简单而机械的完成,大大降低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利用率。此外,在此后的居民身体检查由于缺少严格的监督,农村居民与医护人员的互动性弱,农村居民的健康信息不能较快地更新完善。大大降低了电子健康档案的功能和作用。

2.4村医村民配合不够积极

由于农村的医护人员在看诊流程中受到习惯和传统的影响,不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对于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践不够积极。大多农村居民不习惯大病小病看诊都将自己的病情和病史记录到医疗网络当中,感觉自己的隐私被公之于众。导致医护人员不能及时记录患者病情,更新个人健康档案。

3、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构建对策

3.1政府大力支持

当前,我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仍处在起步阶段,管理方面的工作涉及得不深,政府对于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投入不足。政府应重视资金、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力资源在农村地区的投入,对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加快农村地区卫生医疗信息网络的构建。在建立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时,政府可以提供给农村居民免费的体检服务,大力宣传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实用性,提高农村居民和农村医护人员对电子健康档案的认知,让农村居民认识到使用电子健康档案对他们是有益的。由于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录入和更新程序中大部分都需要进行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应当帮助农村地区建设一支年轻的医护人员队伍,引入一部分高学历的年轻医护人员,引导农村地区的居民形成看病就诊时主动关注电子健康档案的新观念。

3.2确立起统一的标准

当前各医院所采用的标准并不一致,并且无论硬件接口还是软件平台上都不尽相同,而国际上通用的HL7标准并没有广泛运用于我国的各大医院,这些不统一给电子健康档案的资料信息的交流分享带来巨大的困难。笔者认为应当尽快统一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标准,确立DICOM标准在我国医院信息数据交换中的广泛应用。在技术基础方面,使用SOA体系结构,应用中按照输入、分析处理、输出的流程处理数据的流程,并引入数据仓库的新型管理技术,通过数据仓库能访问其他各种数据库,综合各项数据得出最后决策。[2]在电子健康档案的系统模块设计方面,可以从医院知识库、居民健康查询和交流互动模块三个模块入手设计。医院方面的知识库主要负责储存各种疾病的症状信息,居民的健康查询模块通过输入个人需查询的内容的关键字查找到结果或相似的结果。交流互动模块主要是承担起农村居民和农村医护人员对于医疗健康方面的问题的提出和回复的活动。

3.3定期督促,不定期查访

农村医护人员除了在看诊过程中作好记录外,还需要县、乡镇、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将资料上传到数据库,保存完好的看诊资料,实现资料更新的固定性、准确性和安全性。这些后续工作更为重要,需要县一级加强监督指导,定期地对农村电子健康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考察,并对工作人员进行数据库、软件等计算机知识的相关培训。不定期地对农村居民进行随机访问,检查乡镇的卫生所有没有按照标准和要求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有没有及时对居民的电子健康资料进行更新。通过县一级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给予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工作人员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邓俊华,苏一丹.浅析基于去计算的国家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构建[J].大众科技.2010,(11):23-25.

[2]高璐璐,俞守义.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及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应用[J].医学信息学杂.2011,(4):18-21.

[3]李成艾.社区医学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卫生软科学[J],2002,(3):46-47.

南京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篇12

一、南京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

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理论, 可知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对消费者而言, 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其实际的可支配收入, 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消费性支出也会增加, 但消费的增长会低于收入的增长, 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1997年以来, 随着南京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不断增加,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2006年南京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是1997年的1.96倍。本文在分析南京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化时选取了南京1997~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性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 (表1) 。

根据表1,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得到南京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与人均年纯收入的拟合图。二者基本呈线性关系。经相关分析, 可得其相关系数高达0.945 (见表2) , 说明农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与年生活消费支出两个指标高度相关。

通常, 绝对收入假说消费函数模型为:C=a+b Y+u (a>0, 0

求得总消费函数为:

C=-768.720+0.832Y, R2=0.893 F统计量:66.635 (-1.538) (8.163)

本消费函数中a>0, 这是因为从1997年到2002年这6年间, 农民的消费支出不稳定。有的年份当收入增加时, 消费支出不升反降, 如1998、2000年。有的年份收入有较大幅度上升, 但消费支出只有小幅度上升, 如2001、2002年。消费函数的t值通过检验, R2=0.893证明方程的拟合度高, 方程具有代表性,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b>0, 说明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与年纯收入呈正比例关系。

南京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项目分为食品、衣着、居住、设备用品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服务、其他商品服务等八个项目 (所有数据均来自历年南京市统计年鉴, 并以最新出版的年鉴数据为准, 因版面所限, 数据表格省略) 。以农村居民的年纯收入为自变量, 以食品、衣着、居住、等为因变量进行回归, 各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以及t检验值的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 反映食品、居住支出、其他商品服务与收入关系中的基本需求a为正数, 而反映衣着、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与收入关系中的基本需求a为负数。这说明南京农村居民在取得收入后, 一般先满足食品、居住支出、其他商品服务需求, 随着收入增加, 在衣着、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娱乐方面的支出增加。从相关系数看, 只有其他商品服务相关性较低, 为0.560, 其他七项消费支出与人均年纯收入的相关性都很强, 相关系数高于0.79。从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来看, 与相关性分析一致, 除了其他商品服务这一项为0.314, 其他方程的判定系数均大于0.63, 这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各类消费支出具有较强的线性关系, 且所有方程均通过t检验。从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 为0.242, 其次是文教娱乐服务 (0.184) , 交通通讯 (0.151) , 居住支出 (0.089) , 设备用品服务 (0.057) , 医疗保健 (0.052) , 衣着支出 (0.048) , 其他商品服务 (0.009) 。这说明南京农村居民在收入增加时, 投入最多的首先是食品、其次是文教娱乐、交通通讯, 这三类项目边际消费倾向均大于0.15。这也可以看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用于娱乐教育文化、交通、医疗、居住的消费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二、南京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一) 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具体反映在以几个方面:

1、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南京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97年的53.02%下降到2006年的38.61%, 下降了14.41个百分点, 达到近几年的最低点。代表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的下降, 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经历由追求数量到注重消费质量的转变。

2、南京农村居民衣着、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支出比例分别呈下降态势。衣着支出比重从1997年的7.88%下降到2006年的6.66%。恩格斯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而衣着支出、其他商品属于生存需要层次, 生存性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 体现出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升级、消费层次明显提高。

3、南京农村居民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不断上升, 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与食品、衣着份额下降相对应的是, 农村居民用于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及服务在消费支出的比重都不断上升。南京农村居民的这三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97年的17.62%上升到2006年的32.68%。其中, 医疗保健支出比重从1997年的3.13%上升到2006年的4.93%, 交通通讯上升的幅度最大, 从1997年的3.73%上升到2006年的11.29%, 上升了7.39个百分点, 说明农民对出行方面要求的提高。文教娱乐及服务从1997年的10.76%提高到2006年的16.46%, 增加了5.7个百分点, 上升幅度位居第二位, 近次于交通通讯。这说明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农村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费用也随之提高。

(二) 南京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 南京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虽然有较大改善, 但是, 升级相对缓慢。南京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虽然不断下降, 但同期, 不但一直高于上海农民、也高于南京城镇居民 (如表4) , 这说明南京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但落后于上海农民, 也落后于南京城镇居民。南京农村生存性消费支出比重仍然过大, 发展型消费比重过小。如2006年食品、衣着支出比重总额达45.26%, 将近占支出比重的1/2。同时, 从1997年到2006年, 农村居民衣着支出比重虽然下降, 但仅下降了1.22个百分点。2006年, 农村居住支出比重是次于食品、文教娱乐及服务的第三大类支出, 但上升幅度很小, 十年间只上升了0.3个百分点;医疗保健支出、文教娱乐及服务比重分别上升了1.8、5.7个百分点, 上升的比重不多。而用于家庭设备用品与杂项商品和服务的份额变化不大。

三、优化南京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 为正确引导南京市农村居民消费, 实现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稳步提高南京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是收入, 只有不断扩大农民收入, 才能提高农民消费需求, 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自1997年以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 但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则上升缓慢, 由1997年的12.9%提高到2006年的13.2%, 只提高了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为工资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 家庭经营中人均农业收入在农村居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 1995年、2000年和2005年这一比重分别是44.65%、29.7%和15.1%。当前, 虽然农产品价格上涨,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民增收, 但农资价格也高位运行, 农产品成本增大, 对农民增收的反作用影响依然明显。所以,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要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稳定农产品价格, 限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为农业稳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保障创造有利条件;其次, 努力增加农村居民的非农收入。工资性收入是实现“非农化收入”较快增长的“稳压器”, 所以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近转移到各类乡镇企业, 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

2、提高南京农村居民在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方面的比重, 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当前, 农村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 文化娱乐方面的设施更是缺少, 这些都不利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改善南京农村通讯设施等现代化通讯条件, 提高农村居民在交通通讯等方面的消费;发展娱乐服务基础设施, 丰富农村居民的消费内容, 满足享乐型需求;总之, 新建各种高质量的基础设施来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使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化。

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农村居民支出预期, 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目前南京农村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农民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较多。要逐步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目前农民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基础上, 增加对农户的养老补助, 逐步建立起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财政应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 重视农村医疗设施建设, 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提高农民医疗保健支出;建立农村社会最低保障制度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低保标准, 使其切实发挥作用;建立社会福利救助制度, 让遭受意外变故的家庭能够得到及时救助和扶持。

4、更新消费观念, 提高消费水平。2006年南京市农村居民吃、穿、住三大基本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仍高达58.98%, 即绝大多数农民的消费仅限于一般的生活支出。这说明农民沿袭多年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 决定了其消费水平就是维持基本生存消费, 逐步地发展享受消费。同时, 农村信用社改革相对滞后, 小额贷款手续复杂、申请困难, 长期得不到突破, 导致大部分农民不敢借贷消费, 消费层次不高。要大力宣传新的消费观念, 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对发展消费信贷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 继续探求适合南京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的方式, 简化申贷手续, 向农户和农村企业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实现从无债消费转为适度负债消费, 并逐步进入消费信用化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统计年鉴[R].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8-2007.

[2]上海市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R].上海: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3][美]多恩布什.费希尔.斯塔兹著, 范家骧等译.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南京市统计局.南京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EB/OL) (2007-08-07) http://www.njtj.gov.cn/_siteId/4/pageId/63/columnId/3457/articleId/70145/DisplayInfo.aspy

上一篇:异构数据报文下一篇:精细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