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精选8篇)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篇1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消费结构则是居民生活质量最直接的表现。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居民3919.31万,占总人口数的56.8%,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对全省居民的消费情况有着重大影响。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tendlinearependituresystem,eles)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一)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2040.62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4020.87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善。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0,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0.3352),其次是居住(0.2051)。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接着便是考虑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
其他按顺序排列分别为交通通信(0.0582)、医疗保健(0.0475)、家庭设备(0.0463)、衣着(0.0295)、其他(0.0119)、文教娱乐(-0.0306)。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两大类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说明了: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深入到农村,农民对出行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医疗保险、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数,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文教娱乐的支出反而有所下降,反映出省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费投入的忽视,全省整体精神文化层次较低。
(三)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时,需求量变动率与收入变动率的比率。它反映了食品等商品消费支出对收入的敏感程度。
从整体上看,居住支出对收入的敏感性最高,为1.46。其次是家庭设备,为1.12。这说明此两类商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反映出省农民非常关注和热衷于改善家庭生活、居住条件。而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其他类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小于1,说明这几类商品对收入变动的反应不敏感,缺乏弹性,省农民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增长低于其收入的增长。
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
针对目前的消费现状,为合理引导省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其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出如下几项建议:
(一)稳步提高省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是收入,只有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适合省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放开农民消费思路的重要基础。
(三)大力推动“建材下乡”、“家电下乡”。针对全省农村居民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的情况,全面推广“建材下乡”、“家电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引导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建材、家电产品,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进一步提高文教娱乐服务质量。人们对文教娱乐的重视,体现出居民更高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文化素养,是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充分表现。提高文教娱乐服务的质量,引导居民向更高的精神文化层次消费,对于全省消费结构的改善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更新消费观念,提升消费水平。省农村居民吃、穿、住三大基本类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70.7%,即绝大多数农民的消费仅限于一般的生活支出。消费层次和消费观念都比较落后。应大力推广农村信贷政策,简化信贷手续,提高农民对信贷的认识,让农民能够利用信贷享受新的消费形式,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篇2
在当前经济下行期,要拉动经济增长,当务之急是提高居民消费力。相比较于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缓慢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容乐观。苏北是江苏北部地区的简称,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远远落后与苏南、苏中区域。所以,以苏北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优化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于推动江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二、调查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课题小组采用查阅文献及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明确苏北农村消费结构现状。课题小组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对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以及盐城等五大苏北区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355份,收回问卷285份,回收率为80%,剔除无效问卷45份,有效问卷为240份,能满足研究需要。
(一)人口统计特征
表1 人口统计特征分析
有效样本中,(1)性别分布。男性102位,占样本总体的42.5%,女性138位,占样本总体的57.5%,女性比例略高于男生,这符合农村地区男性外出打工而女性居家的现状。(2)年龄分布。18~30岁的样本占40.8%,31~40岁的样本占32.9%,41~50岁及50岁以上的样本占了26.3%。这与本研究调研对象的选择有关,主要是考虑便于问卷的填写。(3)学历分布。小学或以下比例为3.4%,初、高中比例为46.6%,专科或本科比例为41.7%,硕士研究生为8.3%,这与之前的年龄分布选择基本吻合,也表明现在农村居民对于子女教育水平的重视。(4)职业分布。公务员或国家企业员工比例为26.6%,私企或个体经营户比例为49.6%,教师比例为10.5%,务农、学生能其他职业为13.3%。私企或个体经营户比例为所调查人群的一半,与农村的职业现状基本吻合。(5)家庭月收入情况。从群体收入比例来看,1 000~3 000元占比为25.4%、3 000~5 000元占比为43.7%、5 000~8 000元占比为16.7%、8 000元以上为14.2%。从收入来看,目前农村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 000~5 000元,但是两级分化趋势明显,低收入家庭与高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6)家庭成员数量分布。3人或3人以下比例为35.8%,4人为40%,4人以上为24.2%。由于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40岁之前,因此家庭人口也较为符合。综上所述,研究样本涉及到各类人口统计特征群体的消费者,反映了样本群体的多元化。同时,在不同人口统计特征变量的不同水平上又有所侧重,这与选择的被调研对象有关,需要有一定知识又了解家庭消费收支的群体。
(二)消费情况分析
1. 消费结构支出比例。
通过查阅江苏省统计年鉴(见表2),苏北农村居民2014年的消费支出比率分别为:食品消费占比为32.56%位居第一,其他依次分别为居住18.04%、文教娱乐15.21%、交通通信11.48%、衣着7.96%、医疗保健6.73%、家庭设备6.28%及其他1.74%。与2010年对比发现,而食品比重大幅度下降,交通通讯的比例逐渐提升,居住波动上升,交通通信、文教娱乐所占比重表明苏北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
表2 苏北农村居民2014年各类消费支出比率
(单位:%)
2. 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消费结构,就消费增长较快的项目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尽管城市之间有所差异,目前增长较快的是教育支出和住房新建改建支出。增收后的农民首先想到钱用于建房、装修住房,而教育支出的快速增长表明农村家庭对于子女教育的重视。总体来看,住房教育支出过大,消费结构仍有待调整(见下页图1)。
3. 储蓄现状分析。
在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储蓄的增加,必然带来消费的减少。调查显示,农村居民保持着良好的储蓄习惯,储蓄比例以30%~60%居多。之所以保持如此高的储蓄,从下页图2分析来看,购买新房、子女教育、子女婚姻是当前加强储蓄的主要原因,这与前面消费增长较快的支出项目也是吻合的。
4. 影响消费的因素。
了解农村居民在购物时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刺激消费的政策制定。调查显示,五大区域基本是质量第一、价格第二、实用第三和品牌第四。以上分析表明,农村居民在购物方面,不再一味地追求廉价,而是更关心产品质量。尽管品牌并不是农民居民的消费首要考虑要素,但是随着收入的逐渐提高,对品牌的需求会日益加强。
图1 苏北农村居民增长较快的支出项目
图2 苏北农村居民储蓄原因
图3 影响消费的因素
5. 农村居民消费观念。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消费支出,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调查显示,苏北农村居民依旧坚持“量入而出”“省吃俭用”的消费观念,超额消费的倾向不显著。但是有些地方的农村居民在消费过程中还表现出一定的攀比心理,缺乏计划性和合理性,在添置大量耐用消费品时并非根据家庭的实际需要,而是一种从众消费,满足了虚荣心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见下页图4)。
6. 其他方面。
进一步的调查发现,由于交通的便利,现在农村居民不局限在乡镇购物,去城里购物的情形越来越普遍。而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购物在农村市场中也较为流行,且比例越来越大。随着网络购买的兴起,网络支付方式也越来越流行,虽然现金仍然是支付的主要方式,但是银行卡和网络支付使用势头上升迅速。
图4
三、优化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一)提高农村消费品质量
过去由于收入有限,农民多数入不敷出,购物先看价格,再看商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层次逐渐提升,因此食品、衣着、家用设备等供给方面,应加大产品品种数量,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应注重产品品质,提供优质廉价的产品;同时加大品牌产品的销售力度,满足农村居民对家用产品在品种、品质、品牌等方面的多元需求。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高储蓄必然会抑制消费的增长,而降低储蓄的唯一办法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因此,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解决农村居民的医疗及养老担忧;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补贴制度,减轻农村居民的教育负担。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才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
(三)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
通过对苏北农村居民新的消费需求的满足,提高其消费水平,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如针对日益增长的交通及通讯消费热点,鼓励本省的车辆行业、手机等通讯设备的发展,做到农村交通设备多样化,手机通讯便利化。
(四)倡导科学的消费观念
随着收入的增长,农村家庭消费依然应该遵循“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应避免超前消费和从众消费。超前消费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而从众消费更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添置。在产品的消费方面,应鼓励农村居民多增加一些文化、娱乐消费,不能一味沉溺于丰衣足食的物质生活。
(五)增加农村商业网点
针对农村居民日益旺盛的需求,增加农村商业网点,为居民提供更多购物的渠道,方便居民购买,才能进一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消费需要。针对结算方式的转变,在农村商业网点也应该增加银行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满足农民快捷支付方式的需求。
摘要:通过对苏北五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了解到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支出增长较快的项目、储蓄现状、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理念等,并在此基础上,从提高农村消费品质量、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发展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倡导科学的消费观念、增加农村商业网点等方面,提出优化苏北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苏北农村,消费结构,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可远,欧向军.苏北经济发展的阶段、问题与对策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2014,(3).
[2]张荣.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12).
[3]刘姝媛.农民生活消费问题的社会学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6.
[4]孟凡美.江苏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2.
[5]李玉玲.值得探讨的家庭消费观念与结构[J].市场研究,2009,(9).
湖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篇3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众多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2005-2008年湖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结果显示2008年湖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综合排名最高,而2006年最低。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一、导论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却在逐步走低,居民消费的增长低于经济的增长,而其中农村居民的消费又显得更低。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于增加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居民消费结构更是有必要。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消费结构分析是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如食品、衣着、居住等。变量太多,无疑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与复杂性,而且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多个变量之间是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怎样用较少的新变量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而且使这些较少的新变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较多的变量所反映的信息,而主成分分析方法就是综合处理这种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二、主成分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将原来众多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能把各变量之间互相关联的复杂关系进行简化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比如 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 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 (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 越大,表示 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 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 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 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 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 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 ,则称 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m个主成分。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 , ( )为X的协方差阵Σ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须先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 , 为相关系数矩阵, , 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 。
三、进行主成分分析主要步骤
①根据研究问题选取指标与数据;
②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SPSS软件Factor过程自动执行);
③确定主成分个数 。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个主成分。因为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指标,如果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因此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 1 作为纳入标准;
④确定主成分 表达式,即计算主成分载荷;
⑤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进行评价与研究。
四、对湖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
数据来自《湖北统计年鉴2009》,这里取的数据2005-2008年是每种消费支出的占比, 食品, 衣着, 居住, 医疗, 家庭设备, 交通, 文教娱乐, 其他,运用SPSS16.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 个主成分,由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可知: ,即提取两个主成分,由主成分载荷矩陣可知,居住,家庭设备,交通,文教娱乐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 (这里定义为精神消费)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食品,衣着,医疗,其他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 (这里定义为物质消费)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可见提取两个主成分就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因此决定用两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八个变量,这两个新变量分别为 精神消费和 物质消费。用主成分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在SPSS中运行得到两个特征向量分别为:
={0.316,0.178,-0.477,0.020,-0.466,0.468,0.451,0.041};
={-0.402,0.503,-0.007,0.505,0.055,0.082,-0.026,0.565}
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即可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对其按综合主成分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年进行综合评价比较。
五、结论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篇4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改善,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然而,与持续较快增长的城市消费相比,农村消费呈现出低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其增长速度长期低于城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继而导致其在社会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因此,加快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状况,进而探讨了制约农村居民扩大消费的相关因素,并对如何扩大我国农村消费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些借鉴。关键词:农村居民,现状,消费需求,经济发展
一、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必要性
(一)从国际角度上看,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性
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我们知道,消费、投资、进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其中尤以消费为重。就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投资率已达到46﹪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在外贸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年均增长约15﹪,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达到40﹪左右。而在国内需求方面,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却持续下降。数字显示,近5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平均为61.1﹪、59.8﹪、58.2﹪、55.5﹪、53.9﹪。再看国际上该指标的大致情况,世界平均水平为77﹪,也就是说,我国目前的消费率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而在国内居民消费中,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却很低。这样看来,不论是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人就有待提高,而农村居民消费更应该得到重视。
(二)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来看,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城镇居民消费状况相比,无论是在消费总量还是在消费比率上,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相差很大。农村消费市场在消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及监督等方面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在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的现状下,积极发展农村消费市场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一)收入和消费支出同步增长,但总体消费不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变。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很少,1978年只有133.6元/人,相应的消费支出只有116.1元。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步得到了提高和改善。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到6176.9元,年均增长7.2﹪,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到3756元,农民消费支出
与收入基本实现同步增长。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农民占人口的比重为54.3%,而农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5.1%,与城镇居民相比,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在消费总量和层次上均处于滞后状态。
(二)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恩格尔系数(EC)是衡量消费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站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联合国确定的恩格尔系数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是:>0.6,居民生活水平处于绝对贫困状态;0.5<EC≤0.6,居民生活水平处于温饱阶段;0.4<EC≤0.5,居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水平;EC≤0.4,居民生活趋于富裕。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为:1978-1982,EC均在0.6以上;1983-1997,EC均在保持在0.5-0.6;1998-2005,EC数值在0.45-0.5见小幅变化;而自06年至今,EC在0.43上下小幅变动。总体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趋于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各地区建校费差距明显地区差异性明显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地区性差异是由来己久的,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农村居民消费的地区性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生活消费支出,另一个生活消费支出的结构差异。无论是综合消费支出,还是消费结构,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居民来说,都存在着巨大的地区性差异。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中部地区的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各地区农村居民对物价变化的敏感度都很高,尤其是商品市场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指数结构地区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居民消费支出特性,以及多地形、多文化的影响。
三、制约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原因
现在农村居民早已解决温饱问题,正步入小康水平。尽管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但是,就整体而言,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大约落后城市居民10-15年,相对于上世纪90年代省市居民的水平,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依然相对于处于较低的状态,农民消费对GDP的贡献率逐步下降。很显然,在农村居民消费上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收入水平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收入相对较低,抑制消费欲望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经历了一个线逐步缩小在扩大的过程。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的收入一直高于农村居民,05、06、07、08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0493、9771.1元、13786、15781元。高于农村的3255元、3476.34元、3712.73元、3965.19元。农村居民的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的1/3左右。另外,我国农村居
民不仅在收入上与城市居民相差很大,而且其增长速度缓慢,严重制约了其消费能力的提高。据统计,1990年-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幅度年平均为5.0%,同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达到8.2%,比农村居民高出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的收入增长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且呈现出上升趋势。
(二)消费心理的消费习惯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制约
第一、风险意识强,预防性储蓄倾向高。据2002年-2008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计算,居民的储蓄增长率平局每年达到11.5%,我国农村居民的储蓄余额从73762亿元上升到172616元,6年间翻了一番,而同期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率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年均增长6.1。对未来的风险意识前,储蓄倾向高。第二、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占主导地位虽然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但是,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依旧存在于众人的心理。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依旧影响着农民的思想。现如今在农村,人们通过自己活着亲戚朋友的帮助来完成,这样一来,就偏好储蓄,压抑现期的消费支出,这种长期的生活方式,成为阻碍农村消费的重要因素,极大的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落后的消费环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尽管近年来我国财政对龙讯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进,但农村基础设施无论在数量、规模还是在档次含量上与城市相差太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费条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这不仅表现在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体系落后,市场软硬件建设不足和储运加工系统不完善,更表现在生存不能在质量数量命中等方面与市场相适应,产品不能够适销对路。其次,市场监督体系不完善,消费者权益没有保障。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在我国广大农村,市场经济秩序不佳已成为制约农村消费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少农村地区,尤其是交通不便利的贫穷落后地区,由于不少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商品知识少,对假劣商品的识别能力有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强,使假冒伪劣商品,如假酒、假烟、过期变质食品充斥市场,欺诈骗销问题突出,坑农害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屡禁不止。另外,农村地区的售后服务这一环节比较薄弱,使得不少农民对一些产品尤其是大件耐用消费品的消费颇有顾虑,这些也影响了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
(四)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的抑制
不少农村卫生机构在功能、设置、管理、运作、人力和技术等方面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医疗服务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卫生服务对象和卫生服务体系两方面分析。从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村居民看,虽然近几年卫生服务需求量不断提高,但经济支付能力有限,贫困人群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满足。就医患者由于经济困难,未能就诊,住医院
治疗的比例较低。农村人口中多数人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完全靠个人直接付费支付医疗费用,再加上高额的医疗费用,使得许多贫困人群因付不起费用而享受不到必要的治疗。一个家庭背有大量债务,就不能对未来生活和从事生产进行适当投资,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经济收入降低。医疗药品市场管理混乱受客观条件限制,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现有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普遍存在规模小、条件差、布局不够合理,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较为薄弱。部分农村医疗机构存在药品采购管理不规范、购药渠道混乱,药品贮存条件差、质量难以保证,乡村医生用药行为不规范等现象,使得农民承受了重大压力。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制约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现阶段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方案。
(一)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农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一,国家政策支持,促进农产品的销售。目前农民中有大片果园,养殖业等一类的农产品大户,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在农产品消费方面给与大力支持,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例如,市场疲软时,政府可适当帮会组农民拓宽农产品销售门路,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农产品,以防止价格大幅度下跌带来的损害。二,农业机械化的推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农村居民生产效率低下,在于大部分仍然延续的是以往的手工劳作。在现带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下,应当推进农村机械化建设,提高农们的生产效率,同时引入优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这样一来来,其产品在市场上就更有竞争力。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家应采取适当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促进农民征收。
(二)积极引导农民转变消费观念
消费习惯对于人们如何消费,消费什么都起着重要作用。转变消费观念是开拓农村市场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引导农民破除小农意识和过分守财、过度节俭的观念,激发农民通过勤劳致富,提高生活质量,懂得享受生活,拓宽消费领域,追求文明、向上、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引导农民增添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家电等设施,比如,汽车、冰箱、空调、手机等的消费。加大科技、文化、教育、娱乐、旅游等非商品性消费,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档次。
(三)完善农村消费市场,为农民消费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当前的农村市场疲软。要改变目前农村市场存在的商业网点少、品种匾乏、信息不畅、交易成本高的状况,必须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特征和经济要求的新型购销网络体系。
二、我国目前农村消费市场服务水平很低。要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当前应从制定政策、规范准、组织行业协会、取缔非法经营入手,提高服务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优越的服务,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
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证体系方面,应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大力推行农村合作医疗,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的问题,同时也拉动了其消费。其次,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不同地区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的差异,国家可对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标准,在加上地方政府的配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此一部分困难农村的生活保障。
参考文献
[1] 许进杰 制约我国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和对策[D] 湖南师范大学.,2005
[2] 王红娜 我国农村消费问题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3] 鲁艺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
[4] 刘宇虹 重视扩大农村消费需求[J].宏观经济管理,2006 [5] 周宗社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探讨[D].西南大学,2007
[6] 丁凌云 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篇5
利用线性支出系统(LES)对江苏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城镇居民在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随消费总支出的增加,肉禽及制品消费支出增加最多;肉禽及制品、菜类、水产品、粮食四大食品的消费需求占食品需求较大比重;奶及奶制品、瓜果等非主食性的营养型食品的消费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较大,而主食性食品的弹性较小;在食品消费结构上,随着收入增加,居民对营养型食品的`消费需求在增加,而对主食性食品的消费需求在下降.
作 者:孙国锋 刘葆金 高艳春 Sun Guofeng Liu Baojin Gao Yanchun 作者单位:孙国锋,刘葆金,Sun Guofeng,Liu Baojin(南京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南京,210095)
高艳春,Gao Yanchun(吉林特产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吉林市,132109)
太原居民汽车消费的调研报告 篇6
20,太原市民经济在“稳中求进”、适度从紧的总方针指导下取得了稳定的发展并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实现了经济高增长、物价低涨幅的宏观调控预期目标,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涨幅可控制在 1%以内,居民消费物价涨幅控制在3%左右,经济成功地“软着陆”在国民经济适度快速增长的同时,太原的汽车工业也一改过去连续三年低迷徘徊的形势,出现了产销量同步增长的局面。更为可喜的是,汽车工业发生了三大变化:
1.产品发生结构性变化。轿车和客车比重上升,货车比重下降,结构更趋合理,轿车比重已经占汽车产量的30%以上,年增长率在20%以上。
2.企业结构发生变化,生产集 中度提高。有十八家企业年产量在万辆以上,其产量之和占总产量的 91%以上,有六家企业的年产量超过十万辆。
3.消费市场发生 变化。汽车市场公款消费比例不断下降,私人购买逐渐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
一、年太原汽车市场产量结构分析
2010年全国共生产汽车1577898辆,比的1453849辆增长8.53%。其中,产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表1和图1可以看到,10年轿车在全部产量中的比重比提高了4.4个百分点,达到30.4 %。而载货汽车的比重则进一步下降。同时,轿车的增长速度为27%,远远高于整个汽车工业的增长速度。可以说,轿车产销量的增长带动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增长。
二、2010年轿车产量品 牌结构分析
轿车是汽车市场上最活跃的产品,是推动汽车需求增长的首要力量,轿车产销量的大幅增长,支撑了2010年汽车市场的回升,支撑了汽车工业的适度快速增长。
在国产轿车市场上,桑塔纳仍然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量占全国轿车产量的48.03%,夏利次之,占20.15%。与年相比,从产量上看市场份额下降的有上海桑塔纳、夏利、广州标致、切诺基和云雀,而富康和捷达增长较快,2010年增长率分别达到72.74%和189.34%。直接与桑塔纳形成面对面的竞争,奥拓产量的增长使另一个微型轿车品牌云雀相形见绌。 2010年,捷达和夏利15万辆轿车项目都已建成,富康在10年也将具备同样的生产能力,不久的将来,上海桑塔纳要维持雄居半壁江山的局面将越来越困难。
三、2010年社会车辆保有量分析
2009年中国汽车社会保有量为1100.08万辆,以年增长5. 5%测算,则车辆保有量为1160.6万辆。2010年中国完成汽车更新约35万辆,2009年保有量加上2010年产量扣除更新部分,则推算2010年保有量为1222.08万辆,取两者平均值,因此,我们认为2010年社会车辆保有量应在1119万左右
第二部分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一、经销商调查说明
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经销商调查部分共调查样本企业386家,抽样样本具有以下特征:
1.地域分布广——样本采自全国20个大中城市,基本能反映全国市场的情况,。
征——国有汽车经销企业比例仍然最高,达到47.15%,股份制企业的比例已经超过集体企业,说明汽车经销商经济成分组成多样化,经营方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3.经营特征——有74.87%的企业经营轿车,居首位,有 54.15%的企业经营客车,只有47 .15%的企业在经销货车,这说明轿车已经取代货车成为经销商的首宠。调查还发现,41.45 %的企业只经销一类汽车,其余企业都经销二类以上的汽车。
二、2010年太原汽车市场销量分析
本次全国范围汽车市场销量调查,得到的统计销量为529361辆。综合各方面材料,我们认为调查销量占全部销量的比例应该是35%左右,由此推算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汽车销售量1512460辆左右。
1.国产、进口汽车销量分析
根据经销商自报的汽车销量统计,19汽车市场进口汽车调查销量为11545辆,国产汽车调查销量为517816辆。由此推算全年国产汽车销量为148万左右,进口汽车销量为3.3万左右。由于样本企业的特征,进口汽车销量中主要是国家大贸进口等轿车销量,没有包括其他方式进口轿车的销量。
2.国产轿车销量及市场份额分析
根据调查推算,年全国共销售国产轿车429560辆。桑塔纳以49.08%的市场份额继续遥遥领先,在同级轿车中,无论是捷达还是富康在市场占有率上仍难与桑塔纳三分天下。由于种种原因,广州标致的市场份额已经微忽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夏利仍旧是微型轿车中的姣姣者,奥拓增长势头很猛,与云雀的距离也在进一步拉大。中高级轿车方面,调查数据显示红旗轿车的销量已经超过奥迪,这与厂商增加红旗轿车的产量并加强宣传促销攻势有 直接关系。
3.微型汽车市场份额分析
除轿车外,微型汽车是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另一大热点,目前微型汽车市场基本上由松花江、昌河、长安、华利和五菱五大品牌垄断。由于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表8中表示的微型汽车市场销量及份额主要体现微型客车的市场情况。松花江以36.39%的市场占有率列第一位,昌河25?2 3%居第二,长安14.13%为第三,华利、五菱分列四、五位。
4.进口汽车市场份额分析
进口汽车虽然在中国汽车市场中占有的比例不高(本次调查销量比例仅为2.18%),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调查表明,日本汽车仍然是进口汽车市场的主角,其市场份额达到47.27%以上,远远高于其他国家,而从品牌上看,帕萨特却以22.19%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而美国和韩国汽车品牌 名落孙山,多少有点出乎意料,详见表9。
三、促销措施及广告投入分析
1. 市场促销分析
企业要实现产品销售就离不开促销,促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1997年汽车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厂家商家为了争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不断推出新的促销措施:做广告、送赠品、价格优惠、分期付款,以及加强售后服务等等。调查表明,在这些促销措施当中,价格上给优惠和加强售后服务又是经销商最愿意选择的,详见表10。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1997年分期付款业务北京在汽车市场上搞的红红火火,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仅有15.03%的企业推出分期付款来促销,可见其他地方开展的并不多。因此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分期付款售车业务只能在部分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开展,中国尚未具备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分期付款售车业务的条件。
2.广告投入分析
第三部分 结论
一、2010年中国汽车产量为1577898辆,比增长了8.53%。
三年来首次摆脱低迷局面。轿车和微型客车的产销量增长远远高于整个汽车工业的增长速度,是支撑汽车市场适度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
二、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为1512460辆,
其中国产汽车1479488辆,进口汽车(正规手续) 32972 辆。轿车销量429560辆,其中前五位分别是:桑塔纳210828辆,占9.08%、夏利88962辆, 占20.71%、捷达42226辆,占9.83%、奥拓24528辆,占5.71%、富康23754辆,占5.53%。各品牌微型客车市场份额:松花江36.39%、昌河25.23 %、长安14.13%、华利12.61% 、五菱8.40%。日本进口车市场份额达47.27%以上,销售 量超过15586辆(大贸手续)。
三、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价格变化呈现整体平稳下降特征。
桑塔纳、捷达、富康普通型轿车下降幅度(分别为:4.76 %、4.44%、9.03%)明显低于桑塔纳2000型、捷达王和富康1.6L的降价幅度(11.52%、13.78%%、11.59%)。松花江、昌河、长安三大品牌价格下降分别为13.33%、13.10%、10.36%。轻型客车中依维柯价格稳定,金杯下降3.33%。
四、进口汽车市场价格不断下降。
五、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私人购车比例为42.84%,预计这一比例将超过50% 。
个人购车出现三个变化:
1.运营类购买比例下降而家庭自用 型购买比例增加;
2.载货汽车、大中型客车购买比例 下降而轿车和微型客车比例上升;
3.相当部分个人通过分期付款购 买汽车。
六、汽车经销商中,国有企业仍占主导地位,比例为47.15%,集体、股份制、私营、三资企业比例分别为17.10%、20.98%、9.33%和5.44%。
七、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迫使厂家商家在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不断出台优惠措施。本次调查表明经销商愿意采用的措施依次为:价格优惠、加强售后服务和广告促销。
八、分期付款只是在北京等少数城市得到开展。被调查的经销商中,只有15.03%推出分期付款售车业务,说明中国全面开展分期付款售车业务条件尚未成熟。
九、个人购买汽车最关注的是价格和质量。
24.80%的人认为适合私人购买的轿车价格应在5 万元以下,87.85%认为应在10 万元以下。
38.79%通过报纸广告获得相关信息。
30.11%的人通过杂志获得相关信息。
45.20%的人更愿意去专业汽车交易市场选购汽车。
56.65%的人愿意以分期付款方式买车,
34.67%的人愿意一次付清买车款项。
十、国产汽车品牌忠诚度前十名:桑塔纳、奥迪、红旗、富康、捷达、切诺基、高尔夫、奥拓、夏利、松花江 昌河
(并列)。进口汽车品牌忠诚度前十名: 奔驰、宝马、丰田、本田、克莱斯勒、福特、雪铁龙、欧宝、三菱、大众
20汽车市场调研报告
一、市场概述
宝马和奥迪两大品牌联合所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其他品牌受其影响市场关注份额有所减少,奥迪在本月上升较为明显。
厂商关注度方面,一汽奥迪和华晨宝马仍然是争夺冠军的两大热门厂商,但本月一汽奥迪迅速拉开了与华晨宝马的差距,以较为明显的优势取胜。 ?3.0L排量和2.5L排量的中大型车市场关注份额有所回落,本月合计所占市场份额不足五成,宝马5系仍然是最受消费者关注的车系。
?消费者的关注度集中在采用三厢车车体结构和配备了AT(自动变速器)的中大型车身上,在各自的领域均有很高的市场关注份额。
二、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目的及内容
1、了解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现状及汽车市场的消费特点
(1)、通过调研了解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所考虑的因素价格配置颜色等
(2)、了解市场上汽车竞争的对手的实力、市场占有率及售后服务情况明确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
(3)、了解消费者购买汽车时所考虑的宏观环境(经济的发展程度及国家政策)
2、研究汽车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动机及其消费行为的特点
(1)、了解其购买汽车的目的及了解汽车的途径
(2)、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购买能力与收入、教育程度、生活方式以及品牌忠诚度等的关系
3、了解消费者对公司生产汽车的接受程度
(1)、对公司新产品的接受程度
(2)、被访者对汽车方面提出的要求与意见
(二)、调研进行情况
本次汽车的市场调研历时十五天(、5、20——2011、6、5)
此次调查的范围是是开发区、市区商贸城和各个驾校、银行被访者定义为已经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具有固定工作,年龄在25-45之间,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人士,以男士为主,此次调研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为90%,调查进行了严格的审核,负荷等程序,保证了有效性。
(三)、被访者情况
被访者年龄在25-35之间的约占总量的65%,35-45岁之间的占35%
被访者职业以个体工商业和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主,本次调查对象的家庭平均收入相对较高,3000元的占85%,4000元以上的占15%
三.研究报告摘要
(一)消费者消费轿车的基本状况分析
今年轿车市场销售异常火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轿车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轿车销售市场呈现出六大特点:
①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逐渐弱化。
②年轻人成为购车的新生力量。
③热销车型需要预订。
④国产车仍占据消费主导地位。
⑤经济型轿车占市场份额最大。
⑥轿车进入家庭已经成为趋势。
3.不同级别销售统计
4.价格选择
(二)轿车的消费特征
1.消费者购买轿车的原因
2.消费者购买轿车的目的
3.消费者购买时考虑因素
①来自轿车本身的影响因素
② 来自制造商的影响因素
③来自销售商的影响因素
④来自潜在顾客的影响因素
⑤来自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
⑥来自相关产品的影响因素
4.媒体选择偏好
(三)现今轿车的购买趋势
趋势一:80后将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力量
80后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力量
结婚购车将成为80后的汽车消费新特征
造型个性化、色彩靓丽的汽车将受到80后的追捧
趋势二:根据中国市场特点设计产品的时代已经开始
任何产品(过时、淘汰车型)都可以成功的时代已经结束
新产品(从自身资源出发直接引进新车型)就可以成功的时代也近尾声 ? 以中国消费者需求为核心针对性设计或改造产品的时代已经开始
趋势三:MPV、旅行车及三厢车掀背设计将得到青睐
两厢车已经完全为中国消费者所接受,接下来MPV、旅行车及三厢车掀背设计逐渐将开始为大家所青睐
趋势四:中国消费者特点决定车身大型化
车身大型化将继续成为在B级车市场的发展趋势;而C级车市场大型化车身不仅带来竞争力,还带来额外溢价
趋势五:运动、时尚将成为主流设计元素
以B级车为代表,诸多车型中外观造型中加入了大量运动元素,但并非要定位为运动风格产品
趋势六:设计细节越发为消费者所重视.....
产品同质化以及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共同促使设计细节越来越被重视
趋势七:中国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展现
个性化设计更多需要契合消费者的个性化心理需求,所以个性化设计并不完全等于独特外型
趋势八:油价飙升将推动混合动力车中率先市场化......
41.8%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考虑购买混合动力汽车
只有4.5%表示不会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
四.研究基本结论
消费者消费轿车的基本状况分析
1.今年我国汽车市场形势简析
在过去的6个月里,我国轿车市场的销售出现前所未有的喜人形势,整个车市销售高潮迭起,销售记录一再被刷新,国产经济型轿车的热销拉动了车市的火爆。车商乐了,老百姓也乐了!
2.今年轿车销售火爆
年初,业内人士预测:今年一季度仍是车市的高峰,二季度则由往年的低谷变成温热期,三季度的车市开始变淡,四季度的车市则受关税和销售商价格的影响。进入三季度后,持币待购现象必将重演。
业内人士的预测只在第一季度应验了。去年下半年,很多消费者都对中国加入WTO之后汽车降价抱有很大期望,持币待购的现象非常普遍。年初,夏利的大幅度降价带动各种车型全线降价,而且大多数轿车制造商都推出了新车型,再加上春节等传统节日等因素,一时间,京城的各大车市“热”起来,消费者年前所积蓄的购买力一下子释放出来。
北方汽车交易市场一月份第二周的销量比第一周增长60%,第三周仍保持增长,在春节前掀起一个热卖潮。素有“中国车市晴雨表”之称的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简称“亚市”),今年一季度的交易量达到13000辆,交易额达20亿元,同比增长了30%左右。亚市商务信息中心的郭咏部长介绍说,据北京市工商局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市轿车的交易量约10万辆,而在车管部门登记的车辆达12万辆。
进入第二季度,四月份全国汽车的月产销量比上月增长一成以上,记录再次刷新。全国轿车当月的销售量达9.61万辆,比上月增长15.53%,同比增长38.11%。亚市四月份的销售量达5250台,比去年同期的3705台多出1545台,创历史同期新高。
五月份的销售有所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五一”之前,许多家庭就实现购车计划,长假期间更多的人将注意力转移到旅行上。其次,一些品牌轿车的资源不充足,出现让购车人排队等待的情况。最后,相当一批消费者对今年上市的新车持观望态度。六月份销售开始回升,全国销售轿车9.47万辆,比上月增长6.49%,同比增长一半以上。
第二季度,亚市的销售量达14000辆,销售额达19亿元。第二季度的销售业绩基本上与第一季度持平,并没有像前面所预测的那样。
七月份的销售也没有像往年一样明显减少。七月份以来,亚市每周的销售量仍维持在1000台,远远高于往年同期的六七百台
销售呈现六大特点
今年上半年,火爆的车市呈现出六大特点。亚市商务信息中心的郭咏部长根据市场的销售情况以及亚市的一次消费者调查做了如下分析:
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逐渐弱化。亚市五月份的消费情况调查显示:消费者的心态已从观望转变为积极购买。虽然被调查者表明购车的只占18.7%,大部分人还在咨询价格和看车。但表示在近期购车的人数比例高达48%,其中,有77%的消费者表示会在年底购买。这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已发生根本变化,持币待购的消费心理已大大弱化。
年轻人成为购车的新生力量。今年以来,私人轿车消费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众多的消费者中年轻人越来越多。
调查发现,年轻人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轿车私人消费主体。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消费意识超前,有较强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能力。在接受调查的276名消费者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59%,有26.5%的受访者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
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篇7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 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 刺激消费需求、优化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首选措施, 更是当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要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 一方面, 应启动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应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 因而, 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 扩大内需的当务之急应是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因而, 关注农村居民消费, 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并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 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简称新疆) 地处中国西北边陲, 亚欧大陆腹地, 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 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其经济的发展对边疆的稳定和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要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消费的增长, 因而研究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消费领域的一系列问题, 可以提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信息, 对于调整产业结构, 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 对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费问题是现代西方消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凯恩斯从心理因素入手提出了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及“流动性偏好”三大心理规律, 建立了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理论, 为消费结构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自凯恩斯之后, 出现了诸多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学者, 尤以佛里德曼 (1976) 、莫迪利安尼 (1985) 、杜森贝里、霍尔 (1978) 等人为代表。1976年佛里德曼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 认为收入分为瞬时收入和持久收入, 消费分为瞬时消费和持久消费, 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会直接影响到居民当前的消费支出, 即居民当前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我国对消费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1963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初教授在其所发表《关于消费问题的探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消费结构的概念。1983年尹世杰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 作为我国消费结构理论研究的磈端, 系统地研究了消费结构问题;今年来消费结构研究方法更是趋于新颖化。董永茂 (2005) 采用ELES模型, 利用1998、2003年浙江省农村家庭消费开支调查资料, 对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杭斌、申春兰 (2005)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来证明潜在的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农户的预防性储蓄有着密切关系;郭爱君、武国荣 (2008) 通过建立AIDS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 并且对“九五”和“十五”两个时期的中国农村居民七大类商品消费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对数模型、二次移动平均模型 (DMAM) 、综列数据模型等均为目前消费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对于消费结构的研究, 国外侧重于方法的研究和创新, 而国内研究则侧重于居民消费结构所涉及的具体方面, 如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居民消费结构的预测等多方面的定性分析, 以及应用数量方法对于居民消费结构的定量分析等。尽管在国内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已有很多理论成果, 但是大部分是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 关于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三、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和变动趋势分析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近年来新疆农村居民各个方面的消费情况, 以下通过对新疆农村居民的吃、穿、住、用等方面人均消费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比重的变化图来研究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 食品支出
新疆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从2000年的618.2元上升到2011年的1589.5元, 11年的时间新疆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增长了2.57倍。恩格尔定律指出, 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 将随收入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然而由下图可以看出2000~2011年,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比重明显下降。从2000年22%左右下降至2011年的15%以下, 说明新疆农村居民并正向更好生活阶段迈进。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从恩格尔系数变化所得到的结论。
(二) 衣着支出
近十年以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欣赏品味在不断提高, 新疆农村居民在穿着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 农村居民已不仅仅满足于“穿”的本身, 也更加注重于质量和款式等方面的提高。相关数据表明2000年新疆农村居民用于衣着方面支出为114.26元, 到2011年增加到了372.1元, 是2000年的3.25倍, 而2000~2011年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幅为2.57倍, 低于衣着支出的增加幅度。可见,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人民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 衣着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5年这一下降趋势并不明显, 甚至有些年间偶尔有上升趋势, 但近十年间新疆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这说明新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也正是恩格尔定律的一次运用。
(三) 居住支出
住房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场所, 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中, 农村住房消费变化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其总的特点是农村居民住宅面积逐渐扩大, 住房质量逐年提高, 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的人均居住支出1025.3元, 相比于2000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70.9元, 增长了6倍;从下图可以看出, 2000年以来新疆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6.06%上升到2011年的9.11%。反映出这一时期新疆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长, 改善住房条件成为他们的迫切愿望, 建房的积极性提升明显。
(四)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支出
近十年来新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一直持续快速增长, 其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增加, 由2000年的2.61%上升到2005年的3.35%, 医疗保健支出的持续增加体现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 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 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四、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特征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 下面特从农民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元)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 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 农村居民消费规模不断增长
2000~2012年, 新疆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由159.97亿元增加到675.6亿元, 增长了4.22倍, 年均递增12.75%。
(二)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
2000~2012年, 新疆居民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元) 由1236.45元增加到5301.3元, 增长了4.29倍, 年均递增12.9%。其中农村居民家庭居住支出 (元/人) 由170.9元增加到1025.3元, 增长了6倍, 年均增长16.1%。
(三)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增加。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50%下降到2012年的36.1%, 下降了13.9个百分点。虽然农村居民消费较低, 但消费结构已逐步由低层向高层发展, 生存消费比重下降, 享受和发展消费所占比重上升。
五、新疆农村居民整体消费结构现状和变动趋势的分析
从下表可以看出, 1995~2005年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货币化程度在逐年提高, 其中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 (元/人) 、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 (元/人)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 (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 (元) 四类消费几乎完全是货币化消费几乎完全是货币化消费。自给性消费程度最高的是食品消费, 由2000年50%的自给自足下降到2011年的36.14%;居住类消费货币性程度从2000年的13.82%上升到2011年的23.312%。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 (元/人) 从2000年的5.96%上升到2011年的8.57%, 表明新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六、结论与建议
新疆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的比重较多, 促进新疆经济增长首先做好农村消费问题工作, 农村居民存在有欲望但不能消费的现象。
我们知道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但是目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目前状态一下子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刺激消费需求不可能, 首先靠投资的力量, 南北疆调整投资投入量, 促进经济发展, 缩小经济差异, 调整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平衡, 保证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然后, 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引起居民消费的增长, 消灭有消费欲望但没能力消费的问题, 只有消费增长才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再次经济稳定发展, 可以缩小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差距, 平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才能同步发展。最后政府对农村的投入量主要为调整农村居民居住类支出和医疗保险类支出, 所以为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调整农村居民文教类, 居住类, 和医疗保险类支出, 文教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消费增长相对缓慢, 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不足。在增加收入刺激的消费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调整消费结构, 保持外需的基础上扩大内需, 增加对农村的投入量,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正确调整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缩小城镇和农村, 南疆和北疆居民消费差距, 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逐步从以食品为主向多元化的消费支出结构转变, 农村居民开始重视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服务类项目的支出。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 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内地, 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及文教、娱乐配套设施的欠缺, 新疆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在此方面的消费比例还很小, 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对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在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和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完善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因此, 进一步加强农村相关文教、娱乐设施的建设将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合理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策
参考文献
[1]高鸿严.《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2]高敏雪, 李静萍, 许健.《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3]龚曙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0年.
[4]于秀林, 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年.
[5]高敏雪, 李静萍.《经济社会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6]何烧群, 金勇进.《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
[7]何烧群, 刘文锓.《应用回归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8]达莫大尔N.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
[9]杨永忠.《消费不足与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
[10]蒋萍.《社会统计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年.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篇8
【报告名称】: 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情况调查
【关 键 字】: 农村,居民,消费
【报告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88.47元,比上年增加344.27元,增长11.3%。食品消费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0%,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河南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消费方式从量的变化向质的提高转变。农民除了吃、穿、住等基本的消费,则把更多的钱投向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等服务享受型消费,消费需求结构逐渐趋于优化。
一、食品消费合理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220.36元,比上年增加54.55元,增长4.7%。在食品消费中,人均用于主食消费支出356.56元,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蔬菜及制品消费支出人均121.33元,增长10.4%,肉、禽、蛋、奶和水产品支出人均233.60元,增长1.4%;烟、酒117.91元,增长14.4%,茶叶、饮料支出人均16.71元,增长32.9%。从具体消费的数量上看,人均消费粮食194.44公斤,比上年下降20.8%;人均消费肉禽类9.84公斤,增长17.5%,奶和奶制品2.15公斤,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蛋类和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分别为10.57公斤和1.5公斤,分别增长1.6%公斤和3.1%。农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赖以生存的主食消费不断下降,而多营养的副食消费则全面上升,饮食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在外饮食184.68元,比上年增长1.0%,在外饮食消费支出已占到整个食品消费支出的5.5%。
二、衣着消费成衣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25.64元,比上年增加15.89元,增长7.6%。在消费支出大幅增加的同时,消费更加趋向于成衣化,全年购买服装、鞋的支出增幅较大,人均分别为157.95元、52.22元,增长6.6%、11.7%,此项支出已占到整个衣着消费支出的93.1%。
三、居住条件舒适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3.53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84平方米,增长5.8%。在住房面积增加的情况下,房屋室内配套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完善。2009年河南省百户农户中,26.5%用上了自来水,27.1%使用清洁能源燃料,13.6%已装上了空调,另外用于购买家具、机电设备、室内装饰品均呈快速增长态势。2009年河南省农民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
人均875.83元,比上年增长22.9%,购置家庭生活设备及用品的支出人均203.81元,比上年增长20.2%。
四、交通通迅现代化
受农民收入水平较快增长和通讯工具价格继续下跌的双重影响,农民交通通讯现代化程度明显提高。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末河南省农民每百户拥有摩托车52台,增加3台,消耗燃料支出人均18元,增长18.4%;年末农民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26部,比上年末增加12部,增幅高达11.4%。2009年河南省农民人均交通与通讯支出310.11元,比上年增长
6.6%。其支出额已成为农民生活消费中仅次于居住支出的第二大支出项目。
五、大件耐用消费品普及化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完成了从实用型向享受型的转变。2009年末大件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一些高档的家电等在农村逐渐增加。2009年末,河南省农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和彩色电视机分别为35台、15台、4台和104台,分别增长28.2%、33.5%、15.2%和4.5%。家用电脑、私人轿车也开始以较快的速度进入农民家庭,2009年末的每百户拥有量分别达到4台和2辆。农民中高档耐用消费品的增加,给家庭带来了浓厚的现代化生活气息。
六、消费领域多元化
随着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聚集,一些家政服务、房产中介居民服务等行业也越来越受到农村居民的青睐,2009年农民用于家政服务的支出比上年增长103.4%。文化娱乐、身体保健、美容美发等一些城市化服务性消费呈较快增长势头。农村消费要求进一步趋旺,消费领域呈现多元化。
2009年,河南省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也应该看到,仍有一部分低收入农户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还处在相对低的水平。据抽样调查资料,按农民人均纯收入五等分分组,2009年20%低收入农户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275.80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67.2%。其中食品支出人均979.07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80.2%;衣着支出164.12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72.7%;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30.40元,为河南省平均水平的55.7%。年人均消费的肉、水产品、蛋分别为8.38公斤、1.23公斤、6.27公斤,分别为河南省水平的85.2%、82.0%、59.3%。这部分农户生活的恩格尔系数为43.0%,比河南省农户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所拥有的电视机、冰箱、空调等大件耐用消费品也明显低于河南省农户平均水平。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08-22
农村居民消费率07-14
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问题05-09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09-27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现状的调查报告08-01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10-17
对乡镇农村居民收入情况调查报告08-21
农村居民如何城镇居民05-28
农村居民11-07
西部农村居民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