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收入

2024-10-28|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农村居民收入(精选12篇)

农村居民收入 篇1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当前,天津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其动力在哪里,途径有哪些,值得研究和探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天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到2010年,天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01元,比1983年的412元,增长27.6倍。过去近3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动力主要源于五大改革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村居民增收提供了制度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到1983年,天津全面推行和完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长期被桎梏的农村生产力得到彻底解放,农业生产率得到迅猛提升。199年全市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产量分别比1983年增长70.2%109.4%、104.9%、66.0%和163.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制度红利,对1984-1990年、1991-2000年和2001-2010年3个阶段的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7.4%、6.5%和4.1%,见表1。

(二)农产品价格改革是农村居民增收的有力推手

1984年开始,我国启动农产品收购价格改革,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对主要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多次上调了定购价格。与1984年相比,1990年全市农产品综合平均价格累计上涨了82.5%,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1.0%。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价格改革继续迈出了新步伐。到90年代末期,绝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实现了由市场定价,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了保护价格收购政策。1991-2000年农产品价格提升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7.9%。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市场机制形成。2000-201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仅达到10.3%。

(三)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居民增收的重大引擎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天津进入工业化起步阶段,农村工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从根本上转变了改革开放前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格局,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迅速拓宽。到1990年,非农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1.1%;农民人均从本地企业得到了劳动报酬收入比1983年增长了3倍,人均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增长了1.5倍,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了9倍。1984-1990年,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6.1%。90年代,天津顺利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596.3亿元,占当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4%;农村居民人均从本地企业得到劳动报酬收入比1990年增长5.1倍,人均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纯收入增长4.1倍。1991-2000年,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9%。新世纪头10年,天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2010年,全市农村工业产值达到1357.7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4.1%,农村居民人均从本地企业得到劳动报酬收入比2000年增长1.3倍,工业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仍达30.1%。

(四)农村城镇化为农村居民增收打造新空间

进入新世纪以来,天津市示范小城镇建设领先全国,数十万农民搬进新市镇,农村居民收入在新的空间里增长、提升、拓展。2010年,城镇化拉动农村居民人均获得土地征用补偿金收入、养老金收入、社会保障金收入、房屋租金收入等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2000年增长了4.5倍;城镇化带动人均家庭经营服务业收入增长了2.7倍,人均外出从业获得工资性收入增长了7.2倍。2001-2010年,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7%,超过了同期工业化的贡献水平。

(五)支农惠农政策为农村居民增收提供新支持

新世纪以来,天津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政策,使广大农民受益。2010年,市财政共向农民直接发放各种农业补贴4.8亿元。2001-2010年,支农惠农政策体系对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4%。

从表1可见,各阶段各项改革动力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合计贡献率均在90%左右。这表明,过去的近30年天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村改革开放政策及其红利的持续释放。

对实现天津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测算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收入倍增计划。按照收入倍增的要求,我们对天津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进行了测算。如果不考虑物价因素,要实现名义上的收入倍增目标,2011-2020年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长要在7.2%以上;如果要消除物价增长对收入的影响,实现居民实际收入的翻番,我们在2001-2010年天津市消费价格指数年均增长1.9%的基础上,假定2011-2020年的物价年均增长2.3%,通过价格缩减倒推可得2011-2020年天津农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长需达到9.7%以上。

从表1可以看出,在前三个阶段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产品价格改革红利、农村工业化等改革红利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已经大幅衰减。按照这样的衰减速度测算,2011-202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红利将基本消失,农产品价格改革红利将衰减至4%以下,农村工业化的红利也将衰减至15%左右,城镇化改革红利也将衰减至30%左右。这几项改革红利的合计贡献率将衰减为49%,加上10%左右的自然增长贡献率,2011-2020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仅能维持在2001-2010的年均增速(10.4%)的59%左右,即年均增长6.1%左右。今后如果没有新的改革措施出台,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能达到21334元,比2010年的11801元增加9533元,比名义收入倍增目标少2268元,比实际收入倍增目标少8450元。要继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必须通过实施新的改革举措创造新的改革红利。

加快改革进程促进天津农村居民增收

在新的形势和挑战面前,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向改革要增收动力,向经济结构升级要助力,向社会转型要潜力。

(一)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向耕地流转要收入

2015年,天津市土地流转比例仅为40%,与66.1%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不相适应。调查显示,土地流转率偏低主要原因之一是担心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受损。因此,要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确保耕地流转工作有章可循;加紧推动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提高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建设,建立区县、乡镇、村三级一体的统一管理与服务平台,及时为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提供价格指导、转让信息等服务;加大政策宣传和法律援助力度,建立土地流转的仲裁机构,及时解决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纠纷。

(二)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规模化经营要收入

以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对增强农业经济发展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经过问卷及走访调查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以及人工成本过高、技术人才缺乏及农产品价格不稳。因此,必须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补贴,简化信贷手续,支持经营主体以相关农产品或宅基地使用权、农住房等资产为抵押进行贷款,加快农民合作金融的试点和推广步伐,健全农业农村保险,丰富保险品种,增加保险额度,扩大覆盖范围;二是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参股投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建设,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独特优势,引领村民农户发展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实现集体增收;三是加快人才引进,鼓励愿意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等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向小城镇建设要收入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有效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也是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前提。调查显示,天津市90%以上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选择在本市地域内的城镇和园区从业。可见,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力是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一是准确定位,根据产业优势和资源特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小城镇,避免千篇一律,形成“名镇效应”,提升小城镇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坚持把小城镇建设和园区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三是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就业中介机构的发展,为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提供方便快捷的市场信息;四是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竞争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就业。

(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同城同待遇,向社会转型要收入

长期以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心是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农村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一是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教育投资,加快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化的进程,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二是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使农村从业人员能享受城镇从业人员同等的医疗、养老、公积金等社会保障制度;三是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取消农业户口后,应尽快统一城乡低保、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标准,提高保障水平,使更多的低收入农村居民纳入到社会救助体系中来。

(五)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向经济转型升级要收入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如何在稳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是当前工业化的发展方向。提升农村工业实力要做到:一是充分利用区位和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区县特色产业,构建配套产业链,形成一批龙头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二是大力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制造业质量,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出一批竞争力强、高效率、低耗能的企业;三是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机遇,加强政府间协作,破除市场壁垒,通过基于产业链的新布局来实现跨区域的协同发展;四是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支持,促进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装大,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新兴产业,提升民营经济活力。

农村居民收入 篇2

自从镇政府提出“农民增加收入一个主要途径是调整 农业 产业结构”以来,乡党委、政府 带领燕郊村民紧紧围绕 粮食 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抓调整,突出本地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大棚农业。在种植小麦,玉米的基础上,建设大棚生产基地,种植绿色生态食品,凭借燕郊是北京郊区的良好区位,大棚种植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相比前几年来看,2008年农业的比较收益大幅提高提高,农民的人均收入由2500上升到3200。

农民增加收入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是外出务工收入据2007年 统计,全乡总劳力8206人,其中长年外出务工 劳动 力2966人,约占总人口20.4%。从调查情况来看,外出务工劳动力按每年最低纯收入2400元来算,全乡仅外出务工一项可带回资金712万元,人均498元。

在燕郊人民取得骄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普遍弱势。

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但仍然过重,据调查,农民的收入主要支出于农业生产、医疗 费、学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仍然要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比例;另外是医疗费用支出,农民一旦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劳动力生病后,致使该家庭劳动力缺乏,常常很快就会返贫。

【范文网】

另外,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虽然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农民的素质有所提高,但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生产 经营 管 理 技能、文化 科学素质和观念意识等方面,既影响了农业的生产,也影响了劳动力的移,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只能做苦力和劳动密度高的行业,未能以劳动力产生劳动价值,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优势不能显现。

农民经营生产方式粗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规模经营还只是少数;二是 科技 含量低,农户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预防等技术,新种一种家作物要花上三年五年的时间去培育;三是管理粗放,缺少精细耕种的田间管理以及精确的经济核算,造成了生产资料的极大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

农村居民收入 篇3

【关键词】农村居民纯收入 各省差距 spss分析 财政调节

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要实现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增收,既是关乎农民能否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前提,也是我国内需能否真正扩大、经济发展的动力能否持续的大问题。

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与地区差异

(一)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总体水平

1990~2013年间,依据主要年份1990年、1995年、2000年、2012年、2013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总体情况,如表1可知:

一是无论低收入地区还是高收入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均在不断提高,从1990到2103年间,增长幅度均在10倍左右。全国均值从747.487元/人提高到9539.426元/人,增长约11.76倍,说明整体情况向好。国家的财政支农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民增收,蛋糕越做越大。

二是极大极小差距由1476.3元/人剧增到14487.2元/人,而且逐年增长,说明农村居民纯收入差距在不断增加,收入不平等现象一直在恶化,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增收的同时,没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

三是标准差由299.6869元/人增长到3659.5863元/人,说明不止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与最高地区差距在拉大,所有省份之间的都在逐年拉大,收入不平等现象普遍存在,不是偶然现象,政府以收入平等为代价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质量不高。

(二)地区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聚类分析

本文运用spss软件进行运行,以2013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数据为基础分析,结果如(图1)。

对应的5类聚类表格如下: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各省之间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很大,北京上海最高,为第一类,广东单独为第二类,天津、浙江、江苏为第三类,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为第四类,其余为第五类。从图1可知,第五类诸多对象又可以进行进一步细分:辽宁、山东、福建为一类,其余省份次之,为最末类。

二、各省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环境与区位差异

对于大部分省份来说,家庭经营性收入为农村居民主要收入来源,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受自然环境和区位因素影响巨大。我国三大区域的自然环境存在着明显差异。东部地区气候条件良好,农作物一年成熟两季或三季,农产品产量高;中部地区自然条件次之,地形多为丘陵,降水量不均衡,旱错灾害较多,农作物产量较低;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多为高原和丘陵地形,降水量少,常年干旱,沙漠化和石漠化严重,农作物产量低。从区位因素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天然的港口,经济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城镇化水平低比较,交通不便,吸引投资能力有限,农村居民提就业机会偏少。

(二)人口素质不平衡

有专家测算,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每增长1%,能够促进农民收入增长0.265%。据《光明日报》的统计,我国东部地区100人中,平均拥有科技人员18人,西部地区仅为2人;东部农村乡镇干部学历为大专毕业及其以上毕业者占其总数的64%,而西部仅为20%;东部人均受教育时间达10年零9个月,而西部仅有3年零6个月,这说明西部农村教育和东部之间教育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目前,211、985高效也大多分布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江苏,这些恰恰是聚类结果中排在最前面的省份。

(三)公共服务不均等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根据2013统计年鉴,国家用于各地农林水事务的人均财政支出,北京、上海和西部省份最靠前,河南、河北、广西最次,北京为人均10262.72759元,河南为1190.650851,差距近9倍。公共财政各项支出直接导致了各地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的巨大差别,进一步拉大的各地的发展条件。

三、农村居民收入的财政调节对策

(一)实现农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政府用财政支出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包括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科教文卫、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各方面,进而创造市场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便利环境。我国目前各省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不均等,直接导致各省农村经济财力支持不平衡。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效率损失,政府应在着力在科技兴农、教育培训、网络通讯增长支出,确保各省在这些关键服务方面得到均等对待。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素质,如果效果卓著,甚至会使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优化财政转移支付

现阶段转移支付制度由于缺少合理的事前论证、事中监督、事后评价,并没有起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素质较低、监督机制薄弱、人情网络复杂,这一问题尤其突出。因此,应该严格支农转移支付的预算约束,健全民主制度、上访制度及评估标准。做到事前有商有量,事中全村监督,事后群众评价。这样既提高了农民的政治素质,也保证了财政转移支付效果。

(三)规范财政补贴

目前的财政补贴目的性不强,类型多样,一方面显得混乱,另一方面又没有覆盖到所有应该覆盖的农村居民。以后应该加强财政补贴与政策的联系,把补贴主要运用在科技兴农、粮食产量、耕地保护、生态环保、信息网络等方面,制定专门法律,并根据实施效果的不同细化补贴细则,进行激励约束。

参考文献

[1]瑪尔孜娅.新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

[2]李颖.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3]魏同洋,靳乐山,赵勇.区域经济与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比较分析——基于2000~2008年面板数据[J],新疆农垦经济,2011(01).

农村居民收入 篇4

强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的使命和目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结束后,习近平同志在率领新一届中央领导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就是强国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曾经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也是人类史上历史最为悠久、最为耀眼的明珠。然而,近代以后,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与扩张,昔日辉煌骄傲的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掠夺下,沦落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主权完整遭到践踏和破坏,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梦福成为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深切渴望与孜孜不倦不变的追求。新中国的建立中华儿女翻身解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建日益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以及制度保障。新一届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伟大民族复兴,实现国家富强的强烈诉求,正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河南要有自己的担当。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特别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原更加出彩。这些彰显河南在实现民族复兴梦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河南既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大省,又是农村人口比重大的人口大省,能不能以及如何实现农民收入的倍增,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能否实现。2012年在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中,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与国家收入倍增计划相呼应,提出中原经济区收入倍增计划目标,“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元”。

2 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重要性

2.1 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提高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政府制定了大量的辅助政策。这些政策的作用在不同阶段国民经济增长中其作用不容小觑,部分农民也因此收入出现了一些增长。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三农”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三农”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农民收入问题,只有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的实现才能从根本上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农村不发展,农民不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农村的落后不仅表明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协调,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幸福感。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又占大多数,工业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实力明显落后于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倍增既影响大,又困难多。《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特别强调指出“农村仍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解决农村问题,目标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突出任务是促进劳动力转移和人口集中,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

2.3 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奋斗目标。同享发展成果,实现由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共同富裕的战略转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但是,长时期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没有根本性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地拉大的趋势仍在不断地发展。目前,地区间、城乡间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农民收入水平低现象非常突出,不仅影响到农民生活幸福感,甚至产生了新的社会隐患,所有这一切最终必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体现公平正义,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牢固的群众基础。

2.4 适应老龄化社会需要,推动农村养老事业

按照联合国指标衡量,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以上时,标志着该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早在2000年已符合联合国定义的老龄化社会标准,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老龄人口增速快,进入老龄化社会仅用18年时间,2014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5.5%。受农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农村养老问题更显突出。近几年农村赡养纠纷不断增长,因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导致老人生活窘迫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存在道德伦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自认为供养能力不足也是重要的因素。实现农民收入倍增,显著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可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推动养老事业,真正使老有所养。

2.5 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2015年以来,产能过剩,部分产品库存严重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产能过剩,纵然有结构性矛盾因素,然而由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导致消费动力不足仍然是部分产品的过剩的重要因素。目前过剩的、库存产品相对于城镇居民群体而言,农村居民则存在更大的消费愿望,因此各级政府把部分产品的“去库存”寄希望于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消费规模与水平,既有供给方面的原因,和供给产品结构、质量等关系密切,但根本上取决于消费者消费能力的大小。因此,随着农村生活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生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自然会产生愈加的强烈愿望,只有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倍增,提高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动力,才能使巨大的潜在刚性消费需要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要,对于拉动经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3 影响我国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不利因素

3.1 农业产业效益低下

3.1.1 传统粮食经济增收潜力有限。

河南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承担着全国人民基本生活安全保障重要使命,粮食经济也是多年来河南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然而,一方面,粮食这种特殊的产品,其产量在当今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已经接近高位,增产空间很小。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078亿斤,已经实现连续6年增产,2015年河南粮食总产量再次实现6连增,到达1213.42亿斤。但是每年增产幅度也仅仅1%左右。更何况河南农业基础建设落后,抗灾害能力不高,中低产量耕地占近50%,受多种因素影响,粮食经济增收潜力有限。另一方面,农业经济比较效益低。农产品由于其价格水平及单位农户经营的总体规模决定,以粮食经济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要实现收入倍增更是难上加难。

3.1.2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

我国农村居民农业生产不注重产品更新,更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一方面,导致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出现供给错位,影响农产品价格。另一方面,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出现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幅回落时,带动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落。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指出“目前,国际大豆、玉米、小麦、大米价格分别比国内价格每吨低1175元、923元、626元和1143元。这虽然有利于我国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但也给国内市场带来一定冲击”。足以说明我国的农产品在价格竞争力远低于国际农产品。这对于以农产品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河南农村居民来说,实现收入倍增压力明显增强。

3.1.3 农业经济规模效益低。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体制转换激发农业活力,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少,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农业生产中的成本都有所增涨,规模效益一直不高。加上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其他国家相比,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农业技术的研究、农产品的加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管理都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村家庭收入的持续增长,河南更为严重。

3.2 农民非农转移就业机会少、待遇低

3.2.1 农村居民非农业就业机会少。

相比较而言,非农产业就业岗位收入明显高于农业产业就业,因此,非农业收入已经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在调研中发现,近几年非农产业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以上。但是,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升级性调整,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等原来农村劳动力主要集聚行业日趋衰落,加上农村居民自身的知识、技能短缺制约,部分农民自卑、压抑、排斥等不良心理的存在,部分农村劳动力难以适应产业升级要求,又受到我国工业化水平及城市化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业转移空间在一定时期内呈减少趋势。目前农村居民非农产业就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着就业岗位少,尤其是在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遭遇的不良国际经济形势引发国内一些地区企业面临倒闭等危机,这也是影响其收入倍增的重要因素之一。

3.2.2 农村劳动力工作环境也相对恶劣、待遇较低且不稳定状态。

由于目前存在着劳动力相对结构性过剩,农村劳动力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呈不对等态势,农村劳动力处于弱势地位,有业可就的农村劳动力往往被动地接受较低的收入条件,不仅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覆盖,同工同酬几乎是所有农民工永远实现不了的奢望,农民收入倍增更加困难。

3.3 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农村资源价值未得到有效开发

3.3.1 农村居民抗风险能力不高。

从农村居民所依赖的农业收益看,种植业、养殖业收入是传统粮食产品之外的重要收入来源,甚至已经成为超越传统农产品收入成为主要的收入渠道。但是,种植业与养殖业受气候、疫情等因素影响,风险性很高。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的不健全,经营农户保险意识不强,保障制度保障有限,且保障水平低,无法保障农民的权益。分散农户抗风险能力低。往往影响经营农户的积极性和收益。在调研的55户农户情况看,其中曾经从事养殖业的养殖户有三分之一农户,因几次反反复复疫病的影响,损失较大而放弃;有曾经从事果树种植的5户,2户因市场遭受波动将果树砍伐。

3.3.2 农村居民财产性价值未得到有充分实现。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农民有土地管理权、土地和房地产使用权,具有资本所有权和其他产权的积累。但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和实施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农村土地开发利用和价值的发展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同时,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的流转现象也受到了损害;农村工业化水平严重滞后,农民资金投资性利用空间有限,租金、利息利润等资产性收益很少。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农民收入倍增的实现。

系统地分析增收制约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保障,克服增收短板,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就一定能成为现实。

摘要:河南农村居民收入倍增不仅关系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推动农村养老事业、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农业产业效益低下、农民非农转移就业机会少、待遇低、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农村资源价值未得到有效开发等因素的存在,直接制约着河南农村居民收入倍增。

关键词:农民,收入倍增,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郭继文.中国梦研究综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01).

[2]李河水.把握“中国梦”教育的核心观点[J].长治学院学报,2013(08).

[3]贾爱贵.用“中国梦”引领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文教资料,2014(07).

暑期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调查报告 篇5

学院:东方科技学院班级:08级经济一班 姓名: 谢雅琪学号:200841924108 调查报告题目: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

衡阳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暑期调查报告

对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的调查报告

东方科技学院08级经济一班谢雅琪 200841924108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点提出,政府对农村的投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直接给了农村居民增收打了一针兴奋剂,而农村建设的迅猛发展,对改善和调整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农村居民购买力,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农村建设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很快便遇到了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就此,本人对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进入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根据近年衡阳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情况,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分析。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调查对象:衡阳农村居民。

一般情况:以国家官方调查分布结果为主。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文献法调查。对衡阳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信息进行广泛的信息文献收集。

四、调查时间:2010年07月23日――――2010年08月15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地域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数据。

六、调查结果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以下各表:

表一:2008年湖南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

表二:2009年湖南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表三:2010年湖南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现金收入

表四:2009年衡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支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衡阳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居省内中上等水平,并且逐年增加.而还有各地农村居民收入与支出差距不大。而其中有具体以下几个特点

(一)粮食生产形势较好。今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44.05万亩,比去年增长6.0%,其中:早稻种植面积342.07万亩,比去年增长7.4%,中稻种植面积27.38万亩,比去年大幅减少,“双改单”得到了有效遏制,晚稻种植面积373.17万亩,比去年增长8.4%。全市七个县共创建高产示范片15个,示范面积16.7万亩,示范水平高,长势好;全市2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有2.4万户,比去年增长20%。由于种植面积增加,早稻生长期内全市天气条件较好,所以早稻已经实现了增产,达到了134.2万吨,比去年增产11.60万吨。虽然晚稻生长的中后期遭遇干旱,单产有可能下降,但由于播种面积增长比较多,所以总产量应该能够实现增加,由此预计全年粮食可以实现增产,全市将迎来连续第六个粮食丰收年。

(二)经济作物增长较快。今年夏收油菜186.35万亩,总产量17.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23.75万亩、2.33万吨,同比增长14.6%和15.62%;棉花种植面积17.5万亩,比上年增加3.5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2.4万亩,比上年增加1.52万亩,同比增长13.9%;药材种植面积4.15万亩,同比增长3%;瓜果类播种面积24.65万亩,同比增长2.9%;预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49.27万亩,比上年增加20.3万亩。

(三)养殖业发展保持平稳。生猪是衡阳市养殖业的主要产品,虽然到今年上半年为止,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况,一度进入黄色区域(价格中度下跌),粮猪比价在5.5:1-5:1,达到二级响应,降到盈亏平衡点以下,养殖户基本处于亏损状况,生猪生产面临挑战。但是由于衡阳市生猪生产基础较好,上半年累计出栏肉猪还是实现了增长,达到了493.18万头,同比增长7.13%;进入三季度,生猪价格出现了止跌回升走势,目前活大猪销售价格已经从最低每公斤9元上升到14元左右,实现了扭亏为盈,给前期一度低迷的生猪生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前三季度出栏生猪将达到了692.63万头,增长5.6%。其他产品的生

产也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其中:牛出栏7.65万头,羊出栏36.77只,同比分别增长7.14%、6.18%;家禽出笼6596.72万羽,蛋蛋产量13.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82%、4.77%;水产品产量17.25万吨,同比增长6.52%。

(四)农村经济总量保持增长,增速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149.58亿元,增长5.5%,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其中:农业增加值77.51亿元,增长5.2%;林业增加值3.55亿元,增长8.2%;牧业增加值53.35亿元,增长5.6%;渔业增加值13.1亿元,增长6.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07,增长9.9%。

(五)农民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较去年有所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455元,同比增长12.9%,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2183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增幅比去年同期降低了6.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197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增幅比去年同期降底了3.1个百分点,与上半年基本齐平。农民现金收入及其构成增幅与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相比的增减变化反映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但是情况有所好转;家庭经营收入增幅比去年同期放缓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下跌引起的。

当前的问题:

(一)农产品价格低位徘徊,影响农民收入。今年以来,主要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大部分农产品价格较去年同期下跌,早稻收购价格每百斤比去年低2-4元,猪肉价格比去年下跌了19%,羊肉价格比去年下跌了7.4%,禽蛋价格比去年下跌了18.4%。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一直在高价位运行,少部分还在上涨,导致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二)旱情肆虐,严重影响农业生产。衡阳市自7月5日雨季结束以来,降水持续偏少,9月份以来,部分地区滴雨未下,旱情持续已超过70天,特别是9、10月蒸发量达255.2毫米,居历史之最。目前,一些小水库已停止放水,小河、小溪断流达60%。旱情已危及农村饮水,影响秋冬种作物。全市除常宁市属中等干旱外,其他县市区都进入了严重干旱。据气象部门预测,10月份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旱情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旱情影响双季晚稻产量和冬种的正常开展。据农业部门统计,截止10月9日,衡阳全市农作物受灾总面积231.67万亩,成灾110.81万亩,绝收16.7万亩,直接损失达2亿元。

七、调查体会

对此,本人认为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扶助措施如:

(一)、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和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外出务工,能否得到准确的就业信息,尽快找到就业机会,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湖南省农民外出务工通过政府组织的只占1.6%,通过中介机构介绍的占3.5%,亲朋好友介绍的占51.8%,盲目外出寻找就业机会的仍占30%多。在技能培训方面,目前湖南省外出劳动力中,还有60%的农民工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因此,要更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大政府及中介机构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的能力,扩大对农民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规模和投入。同时让农民工与城镇下岗劳动者一样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和培训补贴政策,整合资源,加强力度,以促进湖南省农村劳务经济规模的稳步增长。

(二)、加快推进和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目前,湖南省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全省农民工参加工伤、养老等保险的人数比例还偏低,改变这一状况的关键之一是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执法力度,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使社会保障覆盖到绝大多数农民工。

(三)、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农民工在现阶段仍是社会弱势群体,其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犯。目前,无论在外省和省内,湖南省农民工被拖欠工资、工伤得不到

救治和补偿、工资偏低等权益受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工会在农民工维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力度,完善劳动纠纷审议处理机制和有关司法程序,加强对农民工维权的舆论监督。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在本县本乡就地转移就业。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将有效增加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的数量,缓解向大城市转移就业的诸多压力。县域内的转移就业又能产生多种消费需求,进一步拉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就业增加促进经济更快发展的良性循环。

农村居民收入 篇6

随着攀枝花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的是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2012年在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消费的八大方面全部呈增长态势,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其他方面分别增长26.1%、25.5%、75.8%、27.6%、9.7%、17.2%、8.8%、16.7%。

农村居民开始渴望开阔视野,重视参观、旅游等休闲娱乐活动。人均文化体育娱乐服务消费支出72元,增长56.01%,其中人均旅游支出51元,增长93.2%。

2012年攀枝花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8728元,增加1101元,增长14.4%。生产性和非生产性二大类四大项收入全面增长(见图),收入总额排位全省第三,比成都市少2573元,比德阳市少22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2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1元。

工资性收入:拉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个百分点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攀枝花市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推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助器,在收入中增收地位日益突现。人均工资性收入2397元,增长13.9%,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26.6%,拉动纯收入增长4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收入1720元,增长21.9%。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工资的上涨,另一方面则是近年来攀枝花市的工业企业和厂矿在逐步壮大,方便了农村居民季节性时差务工。同时大规模的早市蔬菜、时令水果的套袋、采摘、装箱也增加了很多的务工机会。

经营性收入:增长15.0%

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特色优势农业的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推进以及农产价格大幅提高,推动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5640元,比上年增加733元,增长15.0%,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6%,拉动纯收入增长9.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纯收入是家庭经营性纯收入的经济支柱,人均纯收入为4873元,增加679元,增长16.2%。由于油料、蔬菜、水果、核桃、烟叶、野生菌类等产品量价齐升,拉动农村居民收入增加。

财产性收入:增长8.4%

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攀枝花市对农村加快培育专业理财方面比较重视,积极组织专门的队伍深入农村开展知识宣传,引导农村居民科学理财,使农村居民理财观念也不断发生转变,投资理财的需求日益增加。人均财产性纯收入成为增长亮点,为144元,增长8.4%。

转移性收入:达到546元

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对农村、农民、农业的各种补贴、扶持政策逐步落实,使人均转移性纯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达到546元,增长13.0%。

(供稿:攀枝花统计局)

浙江农村居民收入的灰色预测分析 篇7

农村居民收入按不同的来源可进行多种分类,根据我国统计局的分类,目前我国农民纯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工资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收入及财产收入。而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又可根据农户从事经营活动的类型分为从事家庭农业生产活动的收入与从事家庭非农业生产活动的收入。浙江农村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领头羊,城镇化水平较高,乡镇企业发达,农户在各种经济中的就业结构、就业机会及收入水平和全国大多数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必然也体现在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上。笔者运用灰色预测方法对2011-2014年期间农村居民各类人均收入与人均纯收入的关系进行预测,进一步分析浙江省农民收入水平的未来发展态势,为制定农村各项经济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一、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各类收入的灰色预测

(一)灰色系统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理论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对于两个系统之间的因素,其随时间或不同对象而变化的关联性大小的量度,称为关联度。在系统发展过程中,若两个因素变化的趋势具有一致性,即同步变化程度较高,即可谓二者关联程度较高;反之,则较低。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历程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按不同的来源可进行多种分类,本文将工资收入与从事家庭非农业生产活动的收入并为一类,记作非农劳动收入,家庭经营收入中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的部分记作农业劳动收入,则农民纯收入由转移收入及财产收入、非农劳动收入和农业劳动收入三部分构成。灰色关联分析可以从动态角度分析各种不同来源的收入与纯收入之间的相关性,判断不同来源收入在纯收入中所处的地位和重要性。

(二)灰色预测的步骤

灰色预测模型GM(1,1)的建模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 作累加生成数列

设X(0)(1),X(0)(2),X(0)(3),……,X(0)(N)是所要预测指标的原始数据。一般而言,{X(0)(K)}k=1N是一个不平稳随机数列,无法用回归预测法对其进行预测。如果对{X(0)(K)}k=1N作一次累加生成处理,即得到一个新的数列,新数列与原始数列相比,其随机性程度大大弱化,平稳性大大增强。

2. 确定数据矩阵

3. 求参数列

参数向量可以通过如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

4确定GM(1,1)模型

新数列的变化趋势可以由如下的微分方程来表示:

将上式离散化,得Δ(1)(x(1)(k+1))+az(1)(x(k+1))=u

其中Δ(1)(x(1)(k+1))为x(1)在(k+1)时刻的累减生成序列,在(k+1)时刻的背景值。

解得方程有解为

还原到原始数据得:

上式即为GM(1,1)模型的时间响应函数,是GM(1,1)模型灰色预测的具体计算公式。

5. GM(1,1)模型的精度检验

模型选定之后,必须对它进行精度的检验,只有通过检验的模型,才能用来进行预测。本文选用最常见的相对误差检验法。

(三)灰色预测的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各类收入数据拟合的灰色预测模型如表1所示。在利用表1中模型预测之前,还需要检验模型的精度。模型的相对误差检验值显示人均纯收入和非农劳动收入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均不足1%,灰色预测精度极高。农业劳动收入、转移收入和财产收入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也不足3%,精度也较好。四个模型的精度均符合标准,这些模型可以用于预测分析。根据模型预测出浙江省农村居民2011-2014年人均纯收入与各类收入见表2。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几年的预测值进行发展趋势关联分析,求出其发展趋势关联度数值见表3。

(单位:元)

2011-2014年浙江省农村居民各类人均收入与人均纯收入的关联度预测值显示,未来几年中浙江省农村居民纯收入仍然主要取决于非农劳动收入。农业劳动收入的关联度值超过了转移收入及财产收入的关联度值,但是两者非常接近。

二、浙江农村居民增收的对策和建议

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的结果显示,未来几年中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将快速增长,但其结构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非农劳动收入始终是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分析中入手,积极应对,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收入及家庭二、三产业经营收入,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快速增长。

(一)提高农民向城市的转移速度,保证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是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从长期看,农民收入增长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的快慢。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一定要想办法解决当前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增速减缓趋势,要想办法提高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稳定性,创造条件使农民工能稳定留居城市,并最终完成人口迁移过程。一方面,要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速推进城市化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最根本最有效的办法是扩大农民的非农就业。为此,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规划有步骤地进一步发展一批卫星城市和小城镇,以此带动农村工业布局的相对集中,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步发展。以现有集镇为基础,聚集一批同行业或经济技术联系较为密切企业,建设农村工业小区,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这一点目前浙江省做得比较成功,金融危机爆发使相当一部分农村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促使企业要加速转型升级,对部分企业可以通过资产转让、兼并等手段逐步加以调整。

(三)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大生产经营的转变

浙江土地资源比较稀缺,因此农业要围绕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同时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凭借产、供、销一体化,协同作业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制度提高经营效益,节省交易费用,创造出高于非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增量。

影响和制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因素较多,根据上述灰色预测的结果,我们认为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和产业格局的调整相联系,把促进非农就业和加速城镇化步伐相联系,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解决增加浙江农民收入问题。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控制系统(第二版)[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313-315

[2]李子奈.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经济学家,2000(4)

天门市农村居民收入变化分析 篇8

2005—2009年,天门市农村经济取得了稳步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呈持续、缓慢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变化趋势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从2005—2009年,天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4 828元、5 082元、6 000元、6 910元和7 553元,呈持续增长,累计增长达2 725元。增幅分别为11%、5%、18%、15%、9%,平均增幅约为12%。2005年、2006年农民人均总收入增长较为缓慢,特别是2006年,增长率下降到一位数。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增长幅度达到18%和15%,增长速度较快,但到2009年增速又下降到一位数。农民总收入虽有增长,但增长速度较为不稳定。

2005—2009年,天门市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通过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农业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逐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主导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稳步增长,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转移步伐得到加快,政府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从事第二、三产业工作。各级政府及相关机构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使得农民负担大幅降低,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逐步改善。2009年,天门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双低油菜标准化示范,粮食总产62万吨,增长8.96%;棉花总产4.72万吨,增长9.77%;油料总产11.2万吨,增长19.15%。各项惠农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发放补贴资金1.2亿元,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二)农民收入结构不断变化

农民收入主要是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组成,其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天门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占总收入比重很大。

1. 工资性收入是推动天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制定以及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企事业单位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了调整,劳动力价格水平有所提高,推动了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劳动力的转移,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天门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005年的799元,增长到2009年的1 967元,五年共增长1 168元,涨幅达到146%。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17%上升到2009年的26%(见表1)。

资料来源:天门市统计局《天门统计年鉴》(2005—2009)。

2. 工资性收入中,外出从业所得收入所占比重最多,平均比重超过70%(见表2)。

政府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并为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工作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良好的环境。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打工。2005—2007年,外出从业所得收入占工资性收入比重稳步增加,2007年达到75%,但由于2008年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外出农民工回流,2008年、2009年所占比重有所降低,但外出从业所得收入涨幅仍然很大,分别是20%、13%。

3. 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最大,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最主要来源。

2005—2009年,天门市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有所增长,但增长幅度较为缓慢,由2006年的0.69%,上升到2009年的7.8%。

家庭经营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收入。2005—2009年,第一产业收入由3 630元增长到4 743元,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94.6%下降到92%;第二产业收入由78元增长到328元,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2%上升到6.4%;第三产业收入由128元减少到84元,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3.4%下降到1.6%。

由此可见,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最大,且收入稳定增加。由于国家对农业的各项政策的扶持以及农业税的减免,农业补贴的发放,调动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由2005年的29.12亿,上升到2009年的47.96亿。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平均比重一直保持在90%以上。

同时,在第一产业收入中,天门市农民还是以传统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收入、牧业收入的增加,有效带动了天门市农民第一产业收入的增加(见表3)。除林业收入外,其他收入都有所增长。林业收入在2008年之后开始下降,2009年人均林业收入仅有4元。随着农产品的物价水平不断上升,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和销售农产品的积极性,农民收入也随之增加。期间,天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通过实施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5万亩。特色农业加快发展,花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4万亩以上;杨树产业启动了“绿色长廊”建设,实施了“林水结合”工程,大力发展杨树产业;新建万头养猪场,新增标准化“150”养猪模式农户;罗非鱼养殖发展到1 600亩以上。

4. 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很小。

第二产业收入由2005年的78元,上升到2009年的328元,五年总共增长仅有250元,虽然2006年的增幅达到123.01%,但2009年增幅仅为10.17%,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2%增长到6.4%。2005—2009年,第三产业收入不增反减,由2005年的128元,减少到2009年的84元,其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也从3.4%下降到1.6%。虽然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促进作用略显乏力,对总收入的贡献率极小,但仍然是农村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影响收入持续增长分析

1.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低。虽然近年来,天门市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总体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农产品物价上涨,虽然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由于国家对棉花、粮食收购体制进行了改革,并严格控制农产品价格上涨,加之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农民纯收入有限。同比2005年,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14.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143.8%。由于生活消费产品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同时涨价,给农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农民收入相对增长缓慢。2009年,农民人均总收入达到了7 552.46元,但全年人均纯收入仅为5 325.93元,差距较为明显。

2.产业结构单一。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总收入的最重要的部分。在天门市,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比重达到了92%以上,然而,第一产业中传统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类传统农业,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附加值极低,他们并不能保证农村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然而第二、三产业这些能给农民带来收入增长的产业,由于本地工业、第三产业规模小,农民对其重视度较低,在当地发展趋势极其缓慢。2009年,第二、三产业收入分别仅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6.4%和1.6%。天门市农村产业结构不均衡,有待优化。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大。首先,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文化和技术水平较低,即使是外出务工,也只能从事技术含量和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工作,收入水平仍然很低。2009年,天门市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仅为1 410元。其次,由于天门市本地非农产业发展缓慢,能提供的工作岗位有限,且本地工业收入极低,吸收劳动力效果差,并不能完全转移剩余劳动力。

4.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制约农业经济发展。虽然天门市在不断改进农业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仍然很薄弱。2009年,天门市主要的水利工程有引汉灌区、彭麻泵站、大观桥水库、绿水堰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但由于原有设备老化、损坏严重,新建水利设施也不能完全解决水土流失、中低产田改造、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金融机构也由于各种限制,对于农业的投入也极其有限。

5.农村劳动力水品偏低,阻碍农民增收。首先,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偏低。2009年乡村幼儿入园率为98.6%,比起城镇幼儿100%的入园率,仍有一段距离。虽然2008年教育资源结构和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小学学龄人口在校人数为79 022人,普通中学学生在校人数为109 681人,但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仍然很低,他们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低,对发展现代农业,并没有许多帮助,因此增加农业收入难度大。其次,一部分农村居民思想较为禁锢,观念陈旧。他们一直保持着小农经济的思想,同时又贪图安逸、享乐,爱好打麻将、打扑克,乐于不劳而获。这样的思想状况,必然难以增加农民收入。

三、增加农民收入对策

为了有效促进天门市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应采取以下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首先是调整农业结构,扩大优质稻、优质棉、优质油菜等传统农业板块基地规模。其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棉花及棉副产品、畜禽、果蔬、杨树等四大农林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2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还要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着力培育棉花、油料、果蔬、杨树、畜禽、水产六大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绿色农业。

2.大力招商引资,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大力吸收各项资本的投资,进行招商引资。千方百计争取国家投资,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强项目策划,同时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其次,加快将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从而加快非农产业的发展。

3.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一是加强农民创业培训和指导。乡政府可以组织农民集中学习,并聘请专业教授指导农民创业。二是落实鼓励农民创业的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大力营造农民返乡创业的良好环境。降低准入门槛,放宽出资限额,降低创业成本。促进“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重点完成各项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继续实施沉湖流域治理工程,完成彭麻泵站跟新改造、引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清水垱、十堰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维修改造50个小型泵站,解决1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给农民提供充足卫生的水源,提高防灾抗旱能力。同时对土地进行整理和开发,改造10条农村公路桥梁,改善电网结构。二是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继续整合涉农项目,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

5.加强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对农民文化水平和农业技术的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活动,尽快的提高其文化水平以及生产技术。其次,政府要在引进和推广外来先进技术中起积极作用,同时出资聘请专业教师和农业各领域专家,推进教育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最后,加强完善义务教育体制,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让每个农村的孩子有书读,读好书,提高其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慧.论农村工业化与区域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1).

[2]田秋生.增加农民收入的几条建议[J].民进信息,2004,(35).

[3]中国农村贫富分化的成因分析[EB/OL].爱农网,2004-01-07.

[4]张晓山.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何建洪.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09,(20).

[6]习江平.中国农村居民收入趋同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9,(5).

农村居民收入 篇9

一、我国农村居民水平的发展现状分析

1、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现状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 从1978年到2005年农村家庭居民人均纯收入成功突破3000元, 一直到2012年增长到7000多元, 真正实现农村家庭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中, 家庭经营收入占据主要地位, 另外还有每人工资的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 都在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中占据一定比例, 但是农业收入占大约一半多的比例, 属于最大比重地位。这就说明, 我国的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农业的收入。因此, 我国农村居民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是对于农村农民的生产能力的提高。

2、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制约因素

现阶段, 由于许多的因素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主要有:不断增长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滞后的农村科技水平以及农村有效劳动力的缺乏等, 首先, 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应的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也不断上涨, 价格上涨较快的有:农药、化肥、种子以及机械等, 这些都是农业生产中用到的主要生产资料, 它们价格的上涨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性费用的支出, 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力范围, 更使得许多农民不再愿意从事生产活动, 所以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也相应减少, 直接影响了农村农民收入水平;其次, 农业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 即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 不断的依靠科技成果的转化, 发展更高效、更优质的农业生产, 使得农产品增加能够有效地供给, 从提高市场竞争力水平上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

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途径

1、调整农村居民产业结构, 注意生产的导向作用

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 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目的, 在现阶段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充分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的前提, 首先, 大力的建设农产品的市场, 在市场上不仅销售农产品, 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对农业生产更加有效的信息, 不断地引导农民对于市场上供应与需求变化的掌握情况, 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及调整生产上的技术水平, 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提高农民收入;其次, 做好信息的服务工作, 这是政府部门的主要工作,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及时的将农业信息的发布、收集、分析工作做好, 是农民有效进行效率生产的重要途径。总之, 要调整农业产业的结构, 对于农业市场的导向要极其重视, 由于农副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 再加上价格的滞后效应, 容易出现生产产品的过剩现象, 使得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因此, 政府部门要积极的发挥自身引导以及信息沟通的功能, 为农民在农业生产上提供第一手资料。

2、不断实现城镇化, 创新现代农业地产权制度

在城镇现代化的今天, 城镇设施建设发展的资金来源是各政府部门关心的问题, 很显然的沿用传统的单纯依靠银行借贷、企业筹资的老办法, 很难解决新时期出现的资金问题, 必须在融资的道路上不断的有所突破, 把城镇本身作为资产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导向手段, 通过城镇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得方法, 使得大城镇不断地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加快农村的城镇化现象。首先, 增加农民收入, 应该跳出依靠政府补贴、减轻负担的方式, 转向主要依靠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不断地正价就业岗位, 减少农民失业现象, 提高农业劳动的生产率,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问题。因为大城镇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是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途径, 正所谓农民没有出路, 国家不会富强;城镇不成长, 经济就无法繁荣发展, 最根本的就是解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问题。总之, 大城镇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周边小城镇, 同时带动农村发展, 真正的实现城镇体系, 发挥群体发展效应, 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提高农民农业生产能力, 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

农民生产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于现代化经济条件下科技水平的学习程度以及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上, 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贡献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农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很低, 必须压不断的创新, 让科技成果尽快的从产业化向现实化转变, 完善和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农业教育研发团队, 实现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另外就是不断地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 加强科技团队的知识力量, 努力在农村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水平、创新力强、农业结构化合理的科技研发团队。

三、总结

在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更加坚定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 继续深入落实各项惠民政策。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发挥产业导向作用,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土地产权制度处理, 切实为农民利益着想,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参考文献

[1]蔡海燕, 杜晓东, 赵丽宏等.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现状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 (3) :108-110.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10

薛宇峰采用总体收入不平等指数作为基尼系数的补充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各省(区、市)间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和地区差异[1]。他认为,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日益严重,农村总体收入不平等指数在各省(市、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杨娜曼曾使用1989年~2011年最新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考察了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构成的演变,估计了各个解释变量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发现农村基尼系数自2006年以来已经突破了0.5,收入差距悬殊;非农收入差距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教育年限、政治资本是影响农村收入差距最大的两个因素[2]。

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本文采用时间序列经济模型分析1995年~2012年的年度数据。本文的原始数据资料来自于江苏省1993年~2013年统计局提供的统计年鉴,其中一些指标是经过整理加工得到的。主要对两个问题进行探讨。首先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均产值的增长进行分析,并进行稳定性检验和协整分析,得出误差修正模型。其次笔者将全国粮食总产量和第一产业人均产值进行协整分析,并得出两者间的关系,以得到粮食生产对第一产业的贡献度。

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检验

2.1 数据稳定性检验

经检验数据均二阶平稳,其中y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单位为元),x1为第一产业人均产值(单位为元),x2为第二产业人均产值(单位为元),x3为第三产业人均产值(单位为元)。ln(y)为被解释变量,其它变量为解释变量。

2.2 协整分析

通过数据回归,ln(x2)没有线性显著,因而被舍去,其对应的模型对应的残差值et,其et=resid。经检验,et通过检验因而得出log(y)=3.389158+0.753503ln(x1)+0.13362ln(x3)。

2.3 误差修正模型

2.4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同各产业人均产值在长期和短期的分析

较长的时间中它们间的关系式为ln(y)=3.389158+0.753503l n(x1)+0.13362l n(x 3),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为:d log(y)t=0.416616*dlog(y)t-1+0.549935*dln(x)t。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主要和第一产业人均产值有关,第一产业人均产值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弹性达75.35%,此外,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第三产业也有紧密联系,而第二产业在本次回归分析中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可能由于我国近年工业人均增加值较为缓慢,表现为先缓增,后快速发展有关。从短期来看,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最为突出的仍旧是第一产业的增长。因而笔者继续就第一产业人均增值和我国粮食总量进行研究。

3 第一产业人均产值与粮食总产量的研究

3.1 平稳性检验及协整检验

建立新的解释变量(x)和被解释变量(y),x为粮食总产量,单位为千万吨;y为第一产业人均产值,单位为元。经检验x与y均为二阶平稳数列,并通过协整检验。对数据进行回归得:y=-810.2767+19.89299x,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对其进一步修正后,短期内有:dy=15.78733+4.505870*dx

3.2 长短期模型分析

长期内y=-810.2767+19.89299x,短期内dy=15.78733+4.505870*dx。从长期来看,每增加19.8929千万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增加19.89299元,农业粮食生产做为第一产业贡献最大的,其对推动第一产业人均产值的增长力度并不大;而在短期每增加一千万吨的粮食生产,第一产业人均产值仅增加4.50587元,而目前我国粮食总产量仅在50~60千万吨左右徘徊,即粮食的生产为第一产业人均产值在短期内做出大概为230元的贡献。因而,按照近年粮食生产产量增长趋势的发展,短期内第一产业人均产值不能得到快速提高。

4 结合两个模型进行分析

从上文得到的数据关系进行总体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如表2所示。

为区分两个模型间解释变量与被解变量的对应值,表2中y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x1为第一产业人均产值(元),x3为第三产业人均产值(元),r为粮食生产总量(千万吨)。从式1,可知伴随经济发展,第一产业依旧较第二、第三产业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影响更大,第一产业人均产值每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0.7535%。而第三产业人均产值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0.1362%。短期内,依据式2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和前一期的收入增长值及同期的第一产业人均增长值有关,因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具有一定的惯性,且短期内的收入增长依然和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有着密切联系。而我国近年来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增长缓慢,故而在短期内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有很大的难度。式3针对第一产业人均产值和我国粮食总产量进行分析,可知我国粮食每增加1千万吨,第一产业人均产值增加19.89229元,虽然系数较大,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我国近年来粮食增长速度放慢,总产量在60千万吨左右徘徊。式4表明短期内,我国粮食产量每增长1千万吨,第一产业人均产值仅增加4.505870元,故而短期内仅从大力发展农业还不能让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得到快速提高。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全国农村居民于2015年初达到6.265亿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进一步提高对实现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作用。民生问题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仍有待提高。从模型上看,在我国过去发展的历程中,农村居民人均和第一产业的关系密切,但由于资源有限,我国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人均产值的增长必然是缓慢的。因而,仅从提高粮食产量方面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困难的,我国农业将面临转型,我国农村居民需要拓宽就业面及抓住更多的机遇才能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在这一过程中,阻碍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使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面受限。农民在受教育程度、科技素质、思想观念及对农业政策的关注力度不够,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一大障碍。

(2)农业结构调整缓慢,带来的经济增长较小。

(3)新常态下GDP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形势更为严峻,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

(4)就业信息的传播渠道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信息不对称。

(5)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落后,不利于生产。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虽然我国城镇化率在稳步提高,但近10年我国仍将有很大数量的农村居民。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提高面临着各种阻碍因素,为克服这些问题带领农民奔小康,就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

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先进的培植技术。第二,加强乡镇教育的发展建设,全面提高乡镇居民的知识教育水平。第三,拓宽就业信息传播渠道,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第四,提高对农业的转移支付,提高农民的福利。第五,推进乡村的民主进程建设,让高素质人才担任村干部。

参考文献

[1]薛宇峰.中国农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J].财经研究,2015,5(2).

[2]杨娜曼.基于灰色理论的湖南粮食生产发展因素影响力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2(32).

[3]方文婷.1978-2006中国农村收入情况浅析[J].中国科技新产品,2009(7).

[4]周维明.基于要素的农村收入差距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4).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初探 篇11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统计资料表明,在此政策下,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都享受到了经济的实惠,特别是居民个人享受到更大的实惠。但国民收入分配中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因素,特别是城乡居民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在收入分配上仍存在着较大差异,收入分配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

一、居民收入分配中突出的问题

(一)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根据城乡住户调查和人口调查数据,2005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2423亿元,比1978年增长48.4倍,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收入年均增长9.2%,基本上与同期的经济增长同步。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上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下降。2005年与1978年相比,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35.7%上升到70.3%,上升了34.6个百分点;同期,农民收入的比重则由64.3%下降到29.7%,下降了34.6个百分比。如果考虑到城乡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异,城乡居民的真实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到5~6倍。

(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由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1985年为1.19∶1∶1.07(以中部地区为1),2000年扩大为1.49∶1∶1.06,到2005年这一比例变为1.43∶1∶0.96。东部与中部、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额由1985年的71元和44元分别扩大到2005年的3792元和4180元。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后五位是新疆、青海、甘肃、宁夏、海南, 最高前五位的是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天津, 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上海是收入最低的新疆的2133倍。收入最高省份的地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而收入最低的省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据国家统计局计算,1981—2000 年,省际间的基尼系数由0.06上升到0.16。①

(三)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20003年全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4040元,19个行业门类中,收入的最高行业其平均工资是收入最低行业的4.63倍。垄断性行业与非垄断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明显。证券、航空和电信业职工的平均工资为42582元、33377元、30481元,而同期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为12496元、11478元和11083元。如果考虑到工资外收入,行业间收入差距则更为明显。而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显示,按行业分最高工资与行业最低工资之比在1995年之后持续扩大,从2.23一直扩大到2.99。

(四) 城乡弱势人群生活艰难

以家庭人均年收入627元为标准,20002年全国贫困人口为2820万人。若以869元为标准,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5825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2%。刚刚越过温饱线的农村人口,他们抵御自然灾害和其他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因自然灾害或生病而导致贫困的可能性比较大。城乡贫困人口的生活依旧困难。

二、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的原因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全面不断扩大趋势的原因众多,主要由: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差异;市场机制的作用;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社会等级秩序格局的存在;收入分配调控部完善;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城乡体制改革步平等;宏观调控体系的不健全;社会各阶层对社会资源掌握选择权的不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客观规律和官员寻租腐败等等。基于对众多影响因素的考虑,本文仅从以下方面探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一)城乡居民的不平等机遇

我国农村人口量达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量小决定了难于采取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技术,因为在生产力还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农业方面采取高度机械化技术会造成大量农民事业,从而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然而,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使得农业劳动力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投入相比价格低廉,这也是农民城乡水平扩大的一大因素。其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发展部平衡,包括社会基础性资源分配不平衡。当然,这离不开存在已久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长期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阻碍着城乡之间物质、信息、生产要素等的合理流动,降低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效率并导致了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城乡二元结构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农业成产效率低下、农民转移困难、城乡就业差别、歧视农民政策、机会不平等、城乡居民福利和负担的差异等等。

(二)政策倾斜和行业垄断

我国大部分垄断行业是因行政限制市场准入而造成的垄断,过多的行政性垄断导致资源占有和收入分配的不均。这些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监管机制不健全,而且国家对这些行业没有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垄断收益流失在这些行业,为其大量增加职工收入、随意增加津贴项目、擅自提高福利标准提供了条件。同时,垄断造成了不同行业职工收入的长期性差异, 尤其是供水、供电、供气和电信等行业长期处于独家垄断地位。这些行业凭借垄断地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这些垄断利益又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最终全部或部分变成了这些单位、企业工作人员的个人收入。

(三)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20 世纪80 年代初实行的东部地区优先发展战略,为利用东部地区的经济优势加快全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优先开发东部沿海地区,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方面,给予了东部地区较多的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优惠政策,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远超过内地,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远高于内地居民,而东部收入的资本化又使得他们能够吸引人才和其它资源, 造成“马太效应”, 加剧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同时,现行的财政政策存在着不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因素。目前的金融体制和服务方式,也使金融资源较多的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四)收入分配秩序的混乱也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又一重要原因

市场机制不健全,初次分配中大量存在非规范收入。除垄断因素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收入分配不公平之外,国有单位以市场为基础的工资形成机制尚未健全,工资外收入较为普遍,不少的地区的津贴、补贴已超过基本工资。还有一些人利用各种方式侵蚀国家资产和民众利益,牟取不正当收入。另外,由于家庭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税务部门对居民收入、财产情况的信息有限,个人所得税偷逃现象时有发生。税收制度对高收入的调节作用有限。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快速扩大,社会反响巨大不容忽视。其负面影响主要有:过大的利益反差会引起一部分的心理失衡,危及社会的群众基础。一格人对收入的满足感不仅来自于他的绝对收入还取决于与其他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绝对收入水平均有所增加,但收入差距同时也迅速全面扩大并且超过了人们习惯于平均分配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满情绪普遍而强烈。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来说便为人心的稳定。当收入差距过大,富人和穷人不再对等尊重,财富和道义不能融合,那么社会稳定又从何谈起呢?在经济体制转型期,各方面利益关系变动较大,各种社会矛盾较突出,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普通大众对政府和党的不信任,从而助长某些不稳定因素的发展。基于收入差距扩大负面影响的考虑,本文接下来提出一些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三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收入分配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问题的解决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不断深化居民收入分配机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市场参与机会均等,分配秩序规范有序,各分配主体按照要素贡献水平、资源稀缺程度和社会调节因素取得合法收入的收入分配机制。在收入分配调整政策中,要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切实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地位,城乡、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相对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措施具体有:

(一) 进一步调整农业和农村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支出中农业和农村支出比重,逐步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纳入各级财政的重点支持范围。加大对农业科技、农村基础教育和文化、卫生等的投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2.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消除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性做法,取消各种乱收费现象。依法惩治蓄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清除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体制障碍,在入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创造平等机会,使得进城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加强农村土地转为城镇用地管理,完善征地补偿政策,规范分配行为,切实保障农民的正当权益。研究制定农民承包地使用权交易政策和实施办法,使相关收益成为农民迁移的原始积累或生活保障。

(二)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行之有效的实现共同富裕之路。中等收入者比重越多,从整体上来说,我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就越快,从而使我国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地达到小康乃至富裕生活水平,大大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要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比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积极开辟和拓宽工资外渠道,在明确居民要素产权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完善居民获得工资外收入的运行机制,为居民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交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像上海等地,向居民开放原有国有经济独家垄断而又该开放的投资领域,优化投资环境,强化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维护广大投资者的权益、加强个人理财师的培养,加速居民投资的致富速度;大大发展经济,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三) 调整地区发展战屡,逐步扭转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1.尽快调整和完善地区发展政策。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大地区间公共财力差异的调节力度。适时调整改革开放之初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东部倾斜政策,制定更加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给予欠发达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消除人口迁移的体制性障碍,鼓励落后地区的人员进入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就业和地区。

2.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振兴。国家建设基金继续向西部倾斜,支持发展优势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加快西部地区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的进度。建立生态建设,完善退耕还林和草原生态治理政策。建议发行长期建设国债,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家重大装备、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适当向老工业基地倾斜。适当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建立和完善老工业企业的退出保障机制。

3继续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扶持力度。可以考虑建立欠发达地区发展基金,用于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政府投资中适当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对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医疗救助。

(四) 重视保障教育,提升贫困群体的就业能力

能否就业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竞争激烈就业机会不均等的市场经济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增长速度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就业机会的获得。而就业机会的取得又几乎取决于个人能力的高低,最主要是取决于其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可以用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当然还有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一般来说,贫困群体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缺乏劳动技能,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劣势,收入水平难以保障其子女的教育和医疗。基于此,要缩小居民收入 差距,政府除了采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扩大就业机会之外,重要的是做好保障教育工作,加大对贫困群体健康、教育、技能等方面的投资,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避免弱势群体子女上学难的现象。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地弱势群体举办技能培训班,建立教育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教育机制,提升贫困群体及其子女的就业能力。

(五) 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1.继续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要继续深化电力、铁路、民航机电信等基础产业及金融、保险、公共事业等垄断行业改革,扩大市场准入,允许民间资本参与竞争,减少或消除由于行政性垄断带来不合理的超额利润。

2.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对于社会公益性单位按非营利机构管理,纳入社团系列,允许民间资本或团体参与,实行与其性质相对应的工资制度;开发经营性单位纳入企业系列,进一步推向市场,分别比照垄断行业或一般竞争性国有企业的工资制度执行。

四、结束语

邓小平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根据库兹涅茨倒U理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初期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相应扩大,当居民收入水平达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差距达到最大,之后随着人均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收入分配差距又逐渐缩小。因此,经济增长不仅能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也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国民生产总值的“蛋糕”的同时,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同时,进一步采取政治、法律和道德等有力措施,消除社会阶层上升障碍,均衡社会资源流向,使人们都能平等享受社会资源,消除社会危机因素,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永恒的动力。

注释:

①刘扬当前我国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J ]1税务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扬.纪宏.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孔泾源.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理论与政策[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3]姜奕波.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初探[J].经济纵横,2004,6(174).

[4]刘扬.对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J].2002,9.

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演化模型 篇12

关键词: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统计数据,遗传算法,经济演化模型,经济预测

一、引言

利用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历史统计数据(《中国统计年鉴》),借助计量经济学工具和遗传算法进行回归分析,找出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演化规律的形式的某些方面,建立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演化的一个计算机仿真模型,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本文是这一工作的一部分。

二、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和经济演化模型

据文献,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随着改革开放的普及和深入而高速增长。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和遗传算法,我们对1 9 7 8年~2 0 0 6年的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1. 先进行数据截取:1978年至2006年的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演化数据作为模型创建样本;用以预测2 0 0 8年~2030年的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主要指标取值。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 然后对主要经济指标系例数据作出散点图(图1中的圆圈表示)。

3. 据数据散点图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函数形式的设定:由于给定结构的经济系统常态增长具有最大可能值(经济系统的最大负荷)和对负荷的一定的占据速率(经济增长速率),所以回归函数有可能具有如下的形式:

首先确定各参数的粗略估计值。L是曲线最大极限值即经济系统的负荷,b与逻辑斯蒂曲线的增长速率正相关即与经济系统对其负荷的本征侵占速率正相关,a近似与曲线的缩小因子即经济系统内在的交易费用等耗散因素的作用强度正相关。据这三个参数的意义其估计值可近似由统计数据的演化态势进行估计。我们取为:L=20000, a=40, b=0.15。

在此基础上,借助遗传算法,对统计数据回归函数的参数进行优化估计,得出精确的统计数据回归函数完备表达式。最后得出的优化参数值是:L=1 8 2 0 8, a=3 3, b=0.1 2 4 7 3,残差值为4889327。

于是,我们得到农村居民纯收入演化的数学模型(单位:元):

作为比较,我们得到湖北省农村居民纯收入演化模型:

4.据回归曲线进行主要经济指标在未来20年~30年 (取2008年至2 0 3 0年作为预测区间) 的取值预测 (图1中的加号表示) 。

5. 据回归曲线进行经济系统演化态势分析:回归曲线的相变点 (回归曲线的拐点即经济增长相变点) 位于z=L/2=9104元附近;饱和值约为1 8 2 0 8元;由仿真曲线可以看出,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加速增长期目前正越过其相变点;仿真曲线显示,未来2 0年仍然是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的高速增长期(一直延伸到2 0 3 0年以后);接近极限点的时间(约2030年),就是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结构的变革期开始的时间;经过结构调整,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将开始新一轮逻辑斯蒂演化。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上海农村居民纯收入总体态势目前处于越过相变点的高速增长时期,并且还将持续高速增长2 0年,开始渐渐接近其饱和值。认清这一基本态势,从各个方面规划和协调上海农村政策和农业政策,促进上海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高速增长,应该是未来2 0年上海农村政策和农业政策的基调。

四、结论

农村居民纯收入系统是一个稳健的、沿逻辑斯蒂路径运行良好的、功能强大的复杂自适应演化系统,农村居民纯收入值将在不发生世界大战或或严重自然灾害的条件下,持续高速增长2 0年,到2030年开始渐渐接近其饱和值18208元,进入经济和农村居民纯收入结构调整期。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副词翻译下一篇:政府网站建设与管理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