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2024-09-16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精选9篇)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1

网络连接为王

在当今社会, 网络连接与我们呼吸的空气、行走的道路和消费的电力同等重要, 不可或缺。一旦实现网络连通, 如果不得不削减开支, 互联网是消费者最不愿意放弃的一项消费。网络连接不仅仅对于保持朋友联络非常重要, 更是一种获得收入的渠道。

2010年, 爱立信与理特管理顾问公司 (Arthur D.Little) 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认为, 宽带普及率每增长10%, 可带动GDP增长1%;而每增加1000个新的宽带连接, 可创造大约80个新的工作岗位。

人人都可以成为服务提供商

消费者每天走在大街上, 随时随地不厌其烦地登录互联网, 他们正创造着对新服务的巨大需求。而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新的社会氛围, 在这里, 如果提供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企业希望继续保持与客户的关系, 就必须面对成为移动服务提供商的挑战。不仅如此, 许多服务非常具体, 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特别复杂。这为众多微型企业和消费者自己提供服务与应用打开了商业上可行的发展机遇。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成为移动服务提供商。

社交媒体重新定义新闻报道

社交网络成为伴随网络聊天和发帖来推动图片、视频和音乐消费的真正媒体中心。严肃的新闻报道正在被重新定义。我们不久前针对日本3.11地震和海啸带来的后果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社交媒体数量迅速增长并成为人们广泛获取信息的可靠来源。社交媒体以病毒扩散般的速度迅速传播, 在电视报道不够深入和电话无法接通时, 社交媒体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在其他新闻来源的可靠性难以赢得信任或无法做出清楚解释时, 社交媒体还可以提供必要的解释说明。

手机在人们日常的本地移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美国著名思想家丹尼斯·维特利 (Denis Waitley) 曾说过一句话, “先是我们形成习惯, 然后是习惯改变我们。”———我们的研究也证实, 在上下班、购物和做家务事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主要内容。这或许就是消费者对与他们身边地点和事情直接相关的移动服务表现出浓厚兴趣的原因所在。最近一次调查中, 有58%的智能手机用户表示他们希望手机可以当交通卡来用;70%的用户希望将积分卡储存在他们的手机上;更是有76%的用户希望手机能作为条形码扫描器来用, 方便他们进行价格比较。

透明比隐私重要

只要在互联网上分享个人信息的实际优点超过缺点, 人们就会继续这样做。也许只有当周围的人因此受到伤害时, 人们才会改变这一行为方式。就像Play Station Network遭受了严重的黑客攻击, 但人们仍然我行我素, 感觉不到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

人们正逐渐习惯于过一种或多或少透明的生活。人们当然也希望企业活动变得透明。这对于那些提供服务具有显著优点而且不会辜负消费者信任的企业将会是极大的机遇。

云让一切变得容易

电信运营商和ICT提供商提供的云服务将继续增长。但是, 消费者日常谈论的都是“在线服务”或是类似概念, 并没有太多地提及“云”。他们将云视为共享所有信息和媒体的平台。调查表明, 消费者拥有多种可以使用或是生成媒体的设备, 让这些设备轻松连接到互联网正在定义何谓“简单易用”。因此我们看到, 在美国的数码照相机用户中, 有49%希望直接将照相机与互联网相连, 从而能够直接上传照片。随着宽带速度提升并突破网络瓶颈, 云技术将能够进一步提高易用性, 回答消费者提出的“怎样才能轻松将照片上传到网络相册”的问题。

出于类似的原因, 36%的消费者希望他们的i Pod或MP3播放器能连接网络直接下载音乐, 此外30%的便携游戏设备玩家希望能够访问在线游戏商店选购自己喜欢的游戏。

女性推动智能手机广泛普及

我们在2011年对美国和英国智能手机用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使用Vo IP网络语音电话和视频电话等较低普及率服务的男性多于女性, 而且他们也更喜欢下载新应用。

另一方面, 有明显更多的女性使用语音通话、短信和Facebook等较高普及率的服务。71%的女性智能手机用户在手机上登录社交网络, 男性用户这样做的比例仅有64%;59%的女性用户会经常进行状态更新, 而仅有51%的男性用户这样做。同时, 在手机上使用彩信、电子邮件和浏览互联网的男性与女性数量基本持平。

女性们热衷于将各种通信渠道统一到一个设备上, 这也推动着智能手机在大众市场的普及。

让购物更方便

柏林、纽约、巴黎和上海的智能电话用户在接受我们调查时, 有67%的用户表示他们希望用智能手机支付小额费用, 有66%的用户对移动银行感兴趣。但是, 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移动支付问题。在智能手机用户与我们谈及他们的购物习惯时, 他们都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 直接掏钱包支付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必须将移动支付纳入到日常购物习惯中, 包括获取相关产品信息、食谱、营养建议等。关于应如何提供综合服务, 69%的消费者希望提供室内导航, 因为在大型购物商城很容易迷失方向。

一切皆连接

城市化不仅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消费者也在转向城市的移动生活:许多以前只在家中进行的活动现在开始出现在街头, 至少那些需要互联网连接的消费活动是如此。

移动宽带用户数量正在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长。在移动宽带的推动下, 智能手机用户消费的数据量也在猛增。2009年四季度, 移动数据流量首次超越语音通话流量, 在2011年一季度更是达到语音通话流量的两倍。

2011年, 智能电话数据流量将翻三番。到2016年, 在占地球陆地总面积不到1%的土地上生活的智能手机用户将可以产生大约60%的移动数据流量。消费者希望在他们所处的城市环境中能够从身边的地方和事物连接互联网, 随着家中、车上、检票口、自动售卖机、收银机等越来越多地与互联网连接, 这些正在成为现实。

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 消费者更希望一切尽在掌握

在经济动荡和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 消费者努力加强消费管理。在像日本3.11地震那样破坏性的灾难一个接一个发生之时, 我们看到消费者对水电供应等公用设施服务重新产生了兴趣。在东京, 地铁站的电子显示器上不再只是提供天气预报信息了, 已开始显示电力供应信息。而德国等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电力供应方面的新挑战, 印度的许多消费者已经对电力短缺习以为常。

同样, 人们可支配性收入的变化也推动着消费者管理所消费服务的要求, 全面了解和管理消费情况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好处。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2

(一)中国未来茶叶消费趋势

1.已形成饮茶风气的地区和饮茶的人群,饮茶习惯不变,茶叶的消费档次一定会越来越高;

2.已养成饮茶习惯的人群,将会依据自身的健康需求,选择不同品种的茶叶,不会再受到所在文化圈和根深蒂固习惯的制约;

3.新兴的饮茶人群不是因为收入和年龄增长的因素,而是因为其它社会性饮料所不具有的天然和保健养生功效,吸引他们加入饮茶行列的是有机农业产品和工业产品对人类健康上的理念分别;

4.饮茶习惯将走向更为广泛的社会化,这是21世纪一个很大的变化,人们给饮茶赋予了更多的社会符号,因此很多人在需要场合中消费茶叶,回到家里未必有那么的讲究,即茶叶消费的时尚化;

5.茶叶消费走入工业品领域,茶叶牙膏、茶叶枕头、茶叶手纸,即更多的与茶叶有关的终端消费品将层出不穷;

6.茶叶包装将更加环保,包装技术要求更高,而包装材料的健康要求和便于携带,将是未来包装的一个基本趋势,而大包装将最终被淘汰,人们将更习惯即买即饮的新鲜茶叶;

7.茶叶的保健功能将得到大力开发,茶叶对健康直接作用,可能会出现茶叶医药,也许会有重大科技突破;

8.保健功效显著及代表明显社会阶层符号的茶叶,将作为高端,乃至顶级奢侈品流通于礼品市场,入侵传统的高档烟酒、保健品礼品。

(二)未来中国茶企的十大盈利模式

1.客户开发模式

2.产品金字塔模式

3.市场(中介)模式

4.速度模式

5.利润中心模式

6.价值链定位模式

7.标准化(专业化)模式

8.品牌模式

9.独特产品模式

10.资源转化模式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3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消费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本文以“九五”、“十五”时期浙江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数据为依据,利用统计和计量模型量化分析消费结构内部各项支出的比例关系,研究消费结构发展变动规律,从而提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信息。这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居民台理消费.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乃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2005年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总体分析

以《浙江统计年鉴》(2005、2006)有关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为依据,对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做一总体分析。

(一)人均纯收入

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9.25%,高收入户人均纯收人为低收入户的7.73倍。

(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与2004年相比,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增长了11.94%,高收入户的生活消费支出为低收入户的3.38倍。

从以上数据得出,2005年浙江农民收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农村不同收入户收入差距甚大,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低收入户人不敷出.须依仗社会和政府的救济、援助。

二、浙江省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支出变动趋势分析

(一)浙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的变化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6)的相关数据,整理得到浙江农村居民1996年至2005年各类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

从表的数据看,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浙江农村居民2005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12.65%。表明食品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提出衡量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因此,浙江农村居民在这十年中生活水平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以满足吃穿为主的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2.医疗保健类消费支出额逐年增加,其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1996年的比重为4.21%,2005午为7.65%。3.交通和通讯类消费支出额增加较多,其比重增长迅速。1996年的比重为3.76%,2005午为11.38%。4.文教娱乐类消费支出额不断增加,其比重呈上升的趋势。1996年的比重为7.73%,2005年为13.3I%。

(二)浙江农村居民基本消费需求基础上的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在研究消费需求时.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p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缩写为ELES)来建立居民消费模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表示为:

利用横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可以方便地求得αi、βi、的估计值。该模型在横向上可以进行基本消费支出比较分析,在纵向上可以描述各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本文利用SPSS统计软件,以浙江农村居民不同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自变量,分别以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为变量,根据1997年至2006年《浙江统计年鉴》按收入分组的消费支出数据作回归分析,计算1996年至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各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

从表中得出,在过去的十年中,从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动趋势看,食品类、衣善类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三)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动趋势分析

需求收入弹性足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反映消费需求对收入变化的灵敏度。计算公式为:根据表的数据,计算各项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结果见表。

从表得出,在浙江农村居民各项生活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中,食品的收入弹性始终最低,这是由食品的消费特点所决定的。居住、交通和通讯多数年份中的收入弹性大干等于1,说明农民对商晶和服务的需求增长率高于收入增长率。主要是因为农民的这些消费属于一次性集中支出,往往在短期内超过家庭收入。

三、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看到十年来浙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1.农村居民生活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型向追求生活质量提高型转变。1996年浙江农村居民用于屹、穿、住的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74.81%,2005年下降到60.63%。2.由实物性消赞为主向实物性和服务性消费并重转变。浙江农村居民实物性消费(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支出的比再呈下降趋势,服务性消费(文教娱乐、医疗保健、通讯、旅游等方面)支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3.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火,消费支出呈现多层次。浙江省东部沿海各市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高,消费层次比较高;而西部山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层次比较低。

(二)顺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政府应采取的政策举措

根据上文对浙江农村居民近十年来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分析,我们认为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顺应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发展趋势,政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原来的农村市场进货渠道杂乱、假冒伪劣商品多,农民深恶痛绝,对现代流通方式下乡进村热切期待。借浙江省目前正在着手实施的“千镇连锁超市”工程这一平台,求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同时也要提高农民自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改善农村消费的社会环境。2.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文体娱乐业,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从2005年浙江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构成看,文化用品及娱乐服务已成为农民吃住之外,最大的消费支山,这方面的消费需求还将在今后持续升温。因此,地方政府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引导和支持企业投资农村文体娱乐业,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覆盖面,打消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目前,浙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覆盖面较低,农民在养老、医疗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不确定心理。因此,政府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政府对低收入农民的救济等,同时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惠及更多的农村居民,打消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三)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企业应把握好的消费趋势和热点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也呈逐年递增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 消费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以粮食为主食的支出比重大幅下降, 副食支出比重显著上升, 肉、家禽、蛋类等人均消费量增速快, 居民的食品消费向营养型转化。娱乐服务业特别是健身业都在兴起。

1.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 收入的增加,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在满足传统消费的基础上, 消费领域不断拓宽。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以往有大幅提高, 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食品消费支出比重 (恩格尔系数) 大幅下降, 从“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 追求精神生活和耐用物品享受已成趋势, 用于交通和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人均支出不断提高。

1.3 农村科学消费观念不断增强

农民消费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民从过去一味追逐低价质次产品, 逐步变成了价格、质量、品牌并重。在冬季农闲时间打破了以往大办婚丧嫁娶、吃喝赌等恶习, 有了钱, 他们注重改善居住条件、交通工具, 还有许多农户买了健康保险。这说明农民生活改善后, 就会将手中的钱投入到健康、子女教育、交通通讯等方面, 走上了科学消费的道路。

2 制约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2.1 农民收入低下, 限制了其购买力

虽然近几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但相比较之下,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更快, 10a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7.2%, 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仅12.6%。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间的差距较大, 并有扩大趋势, 从1998年的1:2.56上升到2008年的1:3.09。

2.2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消费环境不好

近年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虽有改善, 但整体水平较差, 普遍存在供水困难、交通不畅、电视信号覆盖率低等问题, 从客观上增加了农民的消费成本, 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同时, 居住分散、信息不灵、售后服务跟不上等, 从而使相关的消费不能得到有效启动。

2.3 商品的适应性差, 安全状况欠佳, 使农民不敢在农村市场上花钱

由于农村流通网络的主体主要是小规模的个体经营者, 且分散度大, 市场监管难以奏效, 农民对商品识真辨假能力相对较弱, 因而大量假冒伪劣商品投向农村。

2.4 农村居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或启动不明显

我国近10a (1998~2008年) 农村 (县及县以下) 消费品零售额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步, 逐年递增。尽管如此, 农村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却呈逐年递减趋势, 由1998年的55.3%下降至2009年的45.1%。这主要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滞后, 影响农民的消费预期。

3 开拓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的对策与思路

3.1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农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加大现有农村低保政策的落实, 扩大低保面, 提高低保水平, 让更多的穷人享受政策的实惠;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的补贴, 提高对农业补助水平, 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加大对非贫困地区的穷人扶贫开发支持和帮助, 加大投资力度, 增加就业机会, 增加收入, 拉动消费。

3.2 各地要将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消费结构变化结合起来

在进行城镇建设规划时, 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活特点和经济承受能力, 开发有利于农民生活、生产的小城镇, 使其成为拉动农村居民消费市场的增长点, 拓宽农村居民消费渠道。

3.3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夯实农村居民消费基础

大力增加农民农业收入, 关键是提高单产和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当前, 急需改良品种, 推广先进技术, 增加投入, 提高农民农业收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4 鼓励和支持农民外出打工, 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要改善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环境,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要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力度;要通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3.5 加强农民消费教育, 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消费能力

消费教育要以中小学教育为基础, 以成人教育为重点;要把消费教育和保护农村居民消费者权益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要引导农村居民文明消费、理性消费, 改变传统的消费陋习, 减少并最终消除那些愚昧落后、腐朽庸俗的消费, 提高消费质量和水平。

摘要:多年来, 受收入水平的限制,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发展相对缓慢, 农民消费还存在巨大潜力。要扩大内需, 不仅从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消费价格角度来考虑, 更要解决如何使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提高农民总体购买力, 推动农村居民消费不断扩大。本文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影响消费等几大因素入手分析, 进而探讨促进消费的多种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市场

参考文献

[1]杨金磊.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与中国消费需求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2.

[2]刘湖, 等.优化我国农村消费环境的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 2006.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5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总体演变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近40年, 从绝对量上来看,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绝大多数年份里是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的, 但不是直线上升, 其增长速度时快时慢, 呈现出阶段式波动上升特点。如果以增长速度作为分段标准, 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 这是农村居民消费第一个高速增长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 使得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水涨船高”, 有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基础, 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在这个阶段也增速突出。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6.1元, 1984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73.8元, 6年间增长了2.36倍, 每年的增速都在10%以上, 1980年更是高达20.59%, 是这一阶段增长最快的一年。在这一阶段,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由1978年的2.68倍逐步减小到2.04倍。同时, 农村居民消费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除食物消费支出外, 其他商品支出快速增长,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0.68快速下降到1985年的0.59, 下降了9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由绝对贫困状态提高到温饱水平, 这是一种质变。

第二阶段:1985-1993年, 这是农村居民消费第一个低速增长时期。这一阶段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明显回落。1985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17.4元, 199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769.7元, 8年间增长了2.43倍, 平均每年的增速是12.26%, 上一阶段为15.42%, 1990年的增速仅为6.0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这一阶段农村居民实际消费水平更低。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开始超过农村居民, 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不断扩大,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由1985年的2.12倍逐步拉大到2.74倍。同时, 农村居民消费质量也没有明显改善,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85年是0.58, 1990年更是提高到0.59,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停留在温饱水平。

第三阶段:1994-1996年, 这是农村居民消费第二个高速增长时期。1994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16.8元, 1996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572.1元, 两年间增长了1.55倍, 每年的名义增速都超过了20%, 平均每年的增速是26.98%, 1994年的增速更是高达32.10%, 为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增长也很快, 但是略低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速, 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1994年是2.80倍, 1995年是2.70倍, 1996年2.49倍。同时, 农村居民消费质量也没有明显变化,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与上一阶段基本持平, 1994年和1995年都是0.59, 1996年下降到0.56,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停留在温饱水平。

第四阶段:1997-2003年, 这是农村居民消费第二个低速增长时期。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617.2元, 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943.3元, 6年间增长了1.20倍, 每年的增速都不到6%, 平均每年的增速仅为3.12%, 1998年的增速不升反降, 低至-1.66%, 为历史最低水平。1999年情况也没有好转,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继续下跌, 环比增速为-0.99%。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也不快, 6年里增长了1.56倍, 但平均每年的增速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 为7.56%, 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因此拉大,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1997年是2.59倍增至2003年是3.35倍。但是,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却发生了明显变化,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0.55降至2003年的0.46, 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由温饱状态提高到小康水平。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 这是农村居民消费第三个高速增长时期。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84.7元, 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6625.5元, 9年间增长了3.03倍, 基本上每年的增速都超过10% (2009年为9.09%, 2010年为9.72%) , 平均每年的增速为13.09%, 2011年高达19.15%, 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速。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慢于农村居民, 平均每年的环比增速为10.73%, 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因此明显降低,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2004年是3.29倍, 2013年是2.72倍, 为1998年以来最低值。同时,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4年的0.47降至2012年的0.39, 首次低于0.40,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由小康状态提高到富裕水平。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额渐年上升, 但这种上升是低水平的、不稳定的增长, 不稳定从 (图1) 可以清晰看出;低水平体现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上。如 (表1) 所示, 1984年, 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为2.04, 2013年这个比值不仅没下降, 反而上升了。所以, 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下降的, 如何提升, 这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可以从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在其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农村居民增加的消费支出与增加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公式可以写为: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详见57页。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详见58页。

其中, APC代表的是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 MPC代表的是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C代表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金额, Y代表的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ΔC代表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金额, ΔY代表的是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加金额。

表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 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基本符合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倾向变化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 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都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稳中有降, 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明显。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来看, 1978年为0.87, 1984年为0.77;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1979年为0.69, 1984年为0.56。但从城镇居民消费来看, 变化不大, 1978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91, 1984年为0.86;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1979年为0.61, 1984年也为0.61。这一阶段, 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村居民, 其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 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1984年的355.3元, 6年间提高了2.66倍, 年均增长率为17.73%,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提高到1984年的652.1元, 6年间仅仅提高了1.90倍, 年均增长率为11.43%。人均纯收入的快速提高使得农村居民在满足其基本生存消费支出外, 可以拿出更多收入用于储蓄。同时也要看到, 这一阶段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高速增长具有特殊性, 主要是农村主权、价格等经营体制根本性改革所致, 因而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阶段:1985-1993年,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没有明显趋势性变化。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来看, 1985年为0.80, 1993年为0.84, 未降反涨;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1985年为1.03, 1993年为0.80, 似乎是下降了很多, 但要看到这一阶段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波动很大, 且其值远远高于上一阶段。但从城镇居民消费来看, 下降明显, 1985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91, 1993年为0.82;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1985年为1.31, 1993年仅为0.80。这一阶段, 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城镇居民, 其人均可支配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 从1985年的739.1元提高到1993年的2577.4元, 8年间提高了3.49倍, 年均增长率为16.61%, 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97.6元提高到1993年的921.6元, 8年间仅仅提高了2.32倍, 年均增长率为11.26%。

第三阶段:1994-1996年,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略有下降, 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明显。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来看, 1994年为0.83, 1996年为0.82;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1994年为0.83, 1996年为0.75。从城镇居民消费来看, 基本与农村居民变化趋势相同, 1994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82, 1996年为0.81;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1985年为0.81, 1993年仅为0.69。这一阶段, 相对来说, 农村居民受益较大, 其人均纯收入提高相对较多, 从1994年的1221.0元提高到1996年的1926.1元, 两年里提高了1.58倍, 年均增长率为27.93%,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4年的3496.2元提高到1996年的4838.9元, 两年里提高了1.38倍, 年均增长率也高达23.71%。这种提高, 更多的是名义收入的提高, 即物价的快速上涨是这一阶段收入和消费支出提高的主要原因。这一阶段, 政府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同时, 消费物价指数CPI也快速提高, 农民消费能力没有实质性提升, 导致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只是略有下降, 不具有可持续性。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详见57页。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详见58页。

第四阶段:1997-2003年,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稳定不变, 边际消费倾向波动异常。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来看, 1997年为0.77, 2003年为0.74, 中间几年基本稳定在0.74;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1997年为0.28, 2003年为0.74, 中间几年波动剧烈, 1998年为-0.37, 1999年为-0.27, 2000年高达2.15。从城镇居民消费来看, 尽管略有波动, 但下降趋势明显。1997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81, 2003年为0.77;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1997年为0.83, 2003年仅为0.63。这一阶段, 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低速增长期, 1998年和1999年甚至出现消费支出的负增长, 1998年比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减少了26.9元, 1999年比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减少了12.9元, 致使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报复性增加了92.7元, 高于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1元的增加值, 使我国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出现了历史上都罕见的2.15这个值。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2090.1元提高到2003年的2622.2元, 6年间提高了1.25倍, 年均增长率为4.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尽管也增速放缓, 但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从1997年的5160.3元提高到2003年的8472.2元, 6年间提高了1.64倍, 年均增长率为8.35%。

第五阶段:2004年至今, 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平稳下降。从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来看, 2005年为0.79, 2013年为0.74;从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2005年为1.16, 2013年为0.73。从城镇居民消费来看, 基本与农村居民变化趋势相同, 2004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0.76, 2013年为0.67;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来看, 2004年为0.71, 2013年也仅为0.56。这一阶段, 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都从改革中受益很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4年的2936.4元提高到2013年的8895.9元, 9年里提高了3.03倍, 年均增长率为13.03%, 这是自1985年以来的第二轮高增长时期, 其增长率之高, 持续时间之长, 远远超过1978-1984年这个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史上梦幻般的黄金时期,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真正的黄金时期。同时,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基本同步增长, 从2004年的9421.6元提高到2013年的26955.1元, 9年里提高了2.86倍, 年均增长率也高达12.29%。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的结论。1979年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84、0.69, 2013年为0.74、0.73, 消费倾向下降有限;1979年我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分别为0.86、0.61, 2013年为0.67、0.56, 消费倾向下降更明显。

研究结论

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总体演变和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化进行研究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是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影响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强调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幸福, 作为我国一半人口的农村居民其幸福感最直接的体现是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二是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影响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现阶段, 依靠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来实现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可作为长效机制, 但短期效果将十分有限, 而通过城镇化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 对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的短期效果却会立竿见影。

三是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决定着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实现程度。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的主要引擎是投资, 内需不足一直是中国经济的“短板”。内需不足主要是由于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不足。我们知道, 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高于城镇居民, 所以,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对通过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影响着我国政治局面的稳定。古人反复强调:“农民富天下富, 农民安天下安”。要想稳定社会大局, 必须要千方百计地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

五是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目前, 农村居民的小康是中国全面小康实现的关键, 农村居民实现了小康, 中国也就意味着实现了小康。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指标是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指标。中国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有效提升可谓是重中之重。

摘要: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是指农村居民对所需消费品和劳务的货币支付能力, 也可以说是对物品花费钱币的能力。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前, 先要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摸清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演变历程, 才能从中找出提升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孙连铮, 韩淑梅.论农村消费成本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经济纵横, 2011, (7) .

[2] .王静.农村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财经问题研究, 2012, (3) .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6

凯恩斯主义指出, 总需求不足是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由此从理论上推论出只要将总需求提高到与总供给相等的水平就能恢复经济均衡则是有问题的, 因为经济均衡不仅取决于供给与需求在总量上的相等, 更取决于在结构上的一致。因此研究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 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机理

居民消费结构是指消费储蓄结构和消费支出结构的统一。按照国际经验, 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 将触发国内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2003年, 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 国内居民的财富积累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 居民消费将出现显著的结构性升级换代, 伴随着消费结构性升级, 消费支出也将大幅增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导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一方面, 随着经济的发展, 居民收入必定会不断增加。消费函数理论表明, 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 居民收入是消费需求的基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源于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而居民收入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由于居民收入变动方向和居民消费变动方向的一致性, 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必然导致消费总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导致社会总供给及其结构不断升级, 为消费需求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一般地, 社会总供给可分为基本性消费品、享受性消费品和发展性消费品。在生产力发展初级阶段, 社会总供给以基本性消费品为主, 与此相应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基本的、必需的消费品占较大的比重, 此时消费结构是低级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各种享受性和发展性产品不断增多, 产品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在社会总供给结构中, 享受性和发展性产品的比重不断提高, 实现了结构升级, 与此相应的居民消费结构中享受性和发展性消费品的比重逐步上升, 此时消费结构也会逐步升级 (表) 。据世界银行对40多个国家的消费发展状况调查表明, 由日常消费进入住、行等重大消费升级, 一般发生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上。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 住房消费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当人均G D P达到3000美元时, 将进入汽车消费快速增长期。我国目前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 且有三分之一的省市人均GDP超过1500美元, 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大城市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这为消费水平从万元级向十万元级或几十万元级升级提供了积累和准备, 可以说消费结构升级在我国已初见端倪。

二、我国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

与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1000美元时消费结构比较, 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具有如下特点:

1. 我国生活型消费比国际水平偏高。

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 在城镇居民中, 只有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等60%的居民家庭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41%以下的国际平均水平, 全国76%的人口恩格尔系数没有达到应有水平。

2. 农村居民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过高。

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为11%, 基本和主要国家不相上下, 农村居民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高达16%, 大大高于平均水平, 尤其是农村高收入组别居民2003年的恩格尔系数为38%, 基本相当于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GDP1000美元的消费水平, 但其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高达19%, 和主要发达国家人均GDP20000美元左右时的居住类消费支出比重不相上下, 与其实际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严重不相匹配, 这对农村居民的其它类别消费具有严重的“挤出”效应, 不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

3. 其他发展享受型消费不足。

我国居民家具、家庭设备消费支出比重不足: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家具、家庭设备及服务类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6%和4%, 都大大低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 说明我国家电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尤其在农村市场, 彩电、冰箱、洗衣机等日常家用电器的普及水平还有待提高。

4. 教育和医疗消费偏高。

我国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支出比重达14%, 其中城乡居民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到50%, 而一般国家这类比重为20%。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地区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为主, 我国也应该采取措施逐步减轻居民教育负担, 为扩大其它消费创造条件。

三、我国消费结构变动的趋势预测

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 (表) , 使得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入了加快升级阶段, 新的消费热点开始启动。未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活动将进一步活跃, 消费率将继续提高, 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居民消费结构进入升级换代的剧变期。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 消费结构升级加快, 每一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消费热点不断切换。在现阶段, 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300美元, 因此, 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将由前一阶段的平面扩张缓变期进入升级换代的剧变期, 导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加快。

2. 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的温饱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的现代消费转变。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3000美元时, 居民消费由温饱消费向现代消费转变。纵观近几年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消费的内容是吃好、穿好、住好和玩好, 其中最突出的是恩格尔系数将进一步下降, 非恩格尔系数如医疗、保险、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发展型甚至享受型消费系数呈上升趋势, 消费结构将出现良性变动。

3.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是城镇先行, 城乡互动, 城市经济发展对农村消费结构升级将具有较大影响力。

多年来由于企业产品的升级换代重城市、轻农村, 导致企业产品结构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相适应, 加上城乡的二元结构, 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使得城乡消费结构差别很大。因此,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体现出城乡差别的层次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就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而言, 以城镇中等收入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为启动点是最佳选择。占我国城镇人口60%~70%的城镇中等收入家庭约2.5亿人, 基本构成我国城镇的具有代表性的主流消费群体, 这个群体的消费正处于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讲究消费数量向讲究消费质量转变的转型期, 他们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主力军。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则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型的转变, 正逐步向小康型转变。

4. 不同档次消费品的替代转化将加快。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 某些高档用品、中档用品、低档用品是可以替代和转化的。原来属于高收入阶层消费的产品可以普及到大众或中等收入阶层消费层面, 原来属于大众或中等收入阶层消费层面的产品也可以普及到低收入阶层消费层面。这种转化正是消费结构升级的显著标志,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三大类产品群的替代与转化对消费结构升级与扩大内需有较大影响。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出现由生活必需品消费向住行等高档用品消费升级的趋势, 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以消费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根据发达国家经验, 一旦一个国家居民进入到以住行为主要消费阶段, 其消费结构升级所拉动整体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是持久强大的, 它将带来较长时期的经济景气与繁荣。这是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 支撑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对我国而言, 要保证经济的稳定、持续、快速增长, 一方面要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要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单纯的收入高, 不能代表进入富裕社会;只有把高收入变成现实的消费, 才是富裕;一部分人富裕, 不是富裕, 只有全社会收入分配合理, 达到一定的均等化程度, 才是富裕。我国要实现从小康社会步入富裕社会的宏伟目标, 必须不断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这是全面进入富裕社会的路径选择, 也是全面进入富裕社会的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振明:经济转型与居民消费结构演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2]陈启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理论研究[J].市场营销导刊, 2005 (2)

[3]李泓欣: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 2003 (5)

[4]黄桂林: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制约因素及其策略研究[J].科技与管理, 2005 (5)

[5]陈富琼: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发展历程及趋势[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4 (4)

[6]严先溥:消费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J].中国统计, 2004 (2)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7

在凯恩斯理论中,增加政府开支对国民收入的增加有着乘数效应影响,而这个乘数效应影响是通过居民的消费来实现的。乘数效应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具体说,当政府投入增加,会促进就业,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扩大的作用;当政府投入减少,会减少就业,对国民收入有加倍收缩的作用。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政策促使居民增加消费倾向。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的最终驱动力是居民的有效需求,而如果不以现有的消费倾向为基础,无论我们在投资方面有多么大的提高,都无法实质性地改善就业与经济发展。[1]因此,经济决策者应该双管齐下,在促进投资的同时也推动居民消费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消费支出的上升和政府开支的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高度发达的东亚经济体,如亚洲四小龙(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香港),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增长率和快速工业化。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消费水平是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决定因素。这是因为,即使我们假设世界贸易是没有任何阻碍的自由贸易,但是,中国劳动力数量巨大,而世界市场的容量有限,如果只依靠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市场对中国商品的消费能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中国继续沿用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一方面,为了确保出口优势,中国工人的收入增长将受到遏制,收入分配将更加不平等;另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失业率上升。即使工业化国家不实行保护主义政策,这些经济体的制造业也将被大量涌入的廉价中国商品所彻底破坏。

相反,如果一个经济体更多地以消费为中心,较少依赖出口,资本和资源的配置会更有效率,就业将得到促进,经济增长的利益将更加公平地分配。反过来,良好的就业和一个相对公平的收入分配会增加国内消费。由私人消费主导的经济发展是健康的发展方式。

二、中国私人消费概况

1. 消费不平衡。

中国的购买力非常明显地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的主要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十个大城市的消费者数量占总人口的4%,但他们却拥有22.6%的购买力。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已得到公认,但事实上,大部分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向沿海地区,内地人口增加收入的速度很缓慢。收入不平等是购买力差别悬殊的重要原因。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很少的一部分中国人口受益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的份额。中国整个人口的三分之二生活在农村,过着很少有退休金和失业救济金等社会保障的生活。[2]缺乏社会保障,农村广大人口的消费总额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这是因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家庭更容易减少消费,节省更多比例的收入。这一趋势如果得不到遏止,将阻碍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支出不合理。

总体来看,中国家庭平均储蓄了其可支配收入的25%,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比例,约为美国和日本家庭储蓄率的六倍、三倍,比整个亚洲的平均水平还要高出15个百分点(参见德万奈尔,罗兰,Woetzel2009年)。[3]事实上,中国人倾向于低私人消费和低私人投资。工业化发达国家是大规模“中国制造”商品的主要投资者和主要消费者。因此,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中国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收入不均。

根据古典凯恩斯理论,一个公平的收入分配对于改善私人消费有积极的作用,更确切地说,组成生产总值的利润的适度下降和工人工资的上涨会使一个经济体的有效需求大幅度上升。这是因为,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打工仔”的消费倾向要远远高于那些以财产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有钱人的消费倾向。从长远来看,工资收入几乎全部用于消费;然而,财产性收入的大部分却并没有用于消费,而只是增加了个人财富。有钱人的储蓄往往用于投机炒作,或者用于“投资”非生产性商品,例如土地、古董、历史性建筑和黄金等。此外,富人的相当一部分储蓄会进入金融系统用于套利,或者干脆被囤积。这意味着,少数人手里的巨额财富被以货币或准货币的形式囤积起来从而离开了经济循环。这部分财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一个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意味着更多的工资性收入和适度减少的财产性收入,这样一来,社会的总体需求将会扩大。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取决于政府支出、收入分配和投资活动这三个方面。[4]中国经济要转型发展,实现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收入分配不均是最主要的一个障碍。

4. 消费占GDP比重低。

2007年,中国私人消费总量为8900亿美元,是世界第五大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然而,相对于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力仍然落后得很远。2008年,中国消费占GDP的比率是36%,只有美国的一半,欧洲和日本的三分之二。与同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金砖四国的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相比,中国的国内私人消费比率仍然是最低水平。[5]通常情况下,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投资和净出口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自1990年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在投资和净出口占GDP份额上升的同时,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6]虽然出现消费率下降是发展中经济体的共同特征,但这一下降速度远远高于历史上任何发展中经济体。在美国,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私人消费也一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日本和韩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快速工业化时期消费也保持在GDP的50%以上(参见德万奈尔,罗兰,Woetzel2009年)。[7]

三、中国私人消费率不高的原因

缺乏社会保障是中国消费者低消费和高储蓄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作为一个常识,经济学家相信,为了给自己一生中的各种支出提供保障,这样的人口必须把他们收入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储蓄。如果他们预计自己的收入在退休之后将大幅减少,他们必须在今天多储蓄,以保持他们未来的生活水平。此外,为了要承担自己的某些特殊开支,比如医疗保健,消费者也不得不依赖储蓄。今天在中国的高储蓄率可以被视为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期望的不安全感的上涨。生活在没有足够的医疗和退休保障的社会里,人们必须依靠储蓄来确保自己的未来。

为了量化中国高储蓄率的原因,麦肯锡公司的消费者中心在2005年随机调查了6000位中国消费者。结果表明对于卫生保健费用的担心是中国高私人储蓄率的最大驱动力(50%受访者的意见),为退休而储蓄是第二大原因(43%受访者),第三大动力是购买房地产(36%受访者)。文化因素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30%的受访者把节约作为一种美德;而27%的人回答是为了给孩子将来的生活留下一笔财产。[8]

麦肯锡公司的调查结果与凯恩斯曾经概括的储蓄原因是非常吻合的。凯恩斯于1936年在他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八个储蓄的主要动机:一是要建立一个应对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的储备。二是为个人或家人预期的而目前尚不存在的需求而储蓄,例如,养老、教育或家属健康的维护等。三是期待得到利息和货币增值,也就是说,与今天较小的消费相比,在以后的日子里会享受到一个更大的实际消费。四是要享受一个逐步增加的开支,这是因为人们本能地期待生活标准逐步提高,而不是相反的方向,即使一部分人达到这一目标的能力可能会逐步减少。五是需要独立自主地生活和做自己向往的事情,尽管对这样生活和行为的意义有清晰的认识。六是为了确保进行投资或商业项目行动的资金。七是为了给后代留下一笔财产。八是为满足纯粹的吝啬欲,即使节约开支已经不合理了但仍然坚持这样做。[9]

值得高兴的是,政府现在已开始投资建设社会保障网络。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即使社会保障网络得到显着改善,覆盖绝大多数人群,但是要想改变中国老百姓爱存钱这一根深蒂固的行为,还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很有可能要花费一代人的时间才能使改善的社会保障网络取得中国老百姓的高度信任,并因此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中国消费者的节俭习惯也产生于社会结构特点。中国的社会结构限制了消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中国家庭的收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6%,而这个比例在美国超过70%[10]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有企业开始改革,大幅降低为员工提供的社会福利。从同时期开始,居民储蓄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11]因此,在养老、子女教育和医疗方面的不稳定性可能是消费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但是,关于这一因素影响的重要性,至今仍然没有权威性的分析。

然而,近年来,情况已开始改变。随着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迁移到城市地区。2005年城市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约43%,而1985年只有23%。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平在迅速上升,导致规模庞大、快速增长的城市中产阶级渐渐成为一支主要的消费大军。目前,中国政府在快速发展的消费金融市场的支持下,致力于刺激民间消费支出,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12]中国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此外,外资银行已经自2006年开始加入中国的金融系统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3]在金融系统的支持下,中国消费者把他们的收入中更多的份额用于消费是完全可能的。在中国历史上,人们花费很多收入的一个重要用途是购买房地产。因此,消费信贷的广泛使用使消费者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顺利购买房地产,从而减少储蓄的必要性。

还有一个我们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是,中国的家庭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低估。因此,中国消费率很难精确计算。戈林在解释为什么统计数据所显示的贫困国家员工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比富裕国家低时,认为主要有两个显著的影响因素:首先,技术落后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产量低,这会减慢大量农民农业性收入增加的速度,但是他们的非农业性收入却被忽略了;其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很大一部分是自谋职业者,而他们的非工资报酬不容易被正确地估算出来。因此,用现有的评估工具进行测算,结果是劳动收入被严重地低估(参见Gollin,2002年,第462-466页)。这两个因素在中国也是真实存在的。中国农业技术还不够发达,许多农民仍然在用传统的工具进行生产。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大量的农民从农业转到制造业,尽管如此,他们仍然被“定义”为农民。与过去相比,中国的个体经营者和自主创业者越来越多了。2006年城市自谋职业者是1990年的5倍,而2006年农村自谋职业者是1990年的1.5倍。[14]如果没有一个细致入微的覆盖全国各个行业的专业性调查,我们不可能精确地估算出农民工和个体户的收入到底为消费和经济增长做出多少贡献。因此,可以想象的是,家庭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可能不像统计数据所表明的那么低。

四、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

消费金融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中国消费者利用信贷市场进行消费的机会非常有限,他们仍然习惯于向亲戚朋友借钱,而不是向银行贷款。大型商品的购买,如汽车,通常以现金支付。尽管中国银行业的规模非常巨大,但是消费贷款在2006年只占未偿还贷款总额的13%。[15]中国银行的主要客户仍然是大企业。传统上,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的不足迫使中国家庭积累储蓄,以购买耐用消费品。如果耐用消费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可以通过发展消费品信用贷款来满足的话,储蓄率(尤其对年轻的家庭)将会下降。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增加、出生率下降和家庭人数减少,中国的消费发生了革命性的重大变化。1998年7月的住房福利分配政策终止,所有的房地产都变成了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个人消费信贷政策。在2002年推出了消费者购买汽车的信贷。[16]信贷消费正在改变着今天的中国,同时消费金融的出现也让中国的经济决策者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的消费金融自1997年以来一直迅速增长,其后的几年中消费贷款的未偿还总额每年增加250%,[17]而且还将保持快速增长。住房按揭贷款仍将是占主导地位的消费金融产品。同收入分配非常相似的是,目前中国消费金融的区域分布也非常不均衡。消费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的沿海地区。这抑制了由农民消费所产生的有效需求的增加,并严重妨碍了经济发展。

1999年年底,未偿还的消费贷款有0.14万亿元人民币,而2007年年底则达到3.28万亿元人民币,平均年增长率48%。随着家庭收入上升,消费贷款成为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要的资产服务。在2007年年底未偿还的消费贷款占中国银行人民币贷款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2.5%,而在1999年只有1.5%。[18]今天中国消费者的主要贷款机构是商业银行和一些汽车金融公司。按揭贷款仍然占消费信贷的主导地位,而汽车贷款、助学金贷款和购买大型耐用品贷款已经在近年来迅速增长。为了促进家庭信贷市场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已推出了一系列信贷政策。用于促进消费金融发展的支持和监管措施的基本框架已经初见规模。

今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都可以对中国购房者提供抵押贷款。然而,四个主要的国有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仍然占主导地位,占银行按揭贷款总额的约68%。所有商业银行提供住房贷款总额的79.4%,而当地住房公积金中心仅提供11.9%。[19]因此,商业银行的购房贷款已成为为住房制度改革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非常重要的是,它也成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今天,购房贷款利率在中国是非常灵活的。央行多次调整购房贷款利率,以缓解房地产市场过热带来的紧张。同时,中国对于购房贷款非常审慎,长期保持着很高的购房贷款利率,并且一再提高首付款的门槛。

通常,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如果没有消费信贷领域,货币政策必须依赖于相对狭窄和间接的利率渠道影响消费。消费信贷行业的发展和扩大,增加了货币政策对有效消费需求和总产出的影响效果。消费信贷行业也提高了利率调整的效率。引入消费信贷行业之后,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短期行为,并随后刺激消费品总需求和总产出。此外,消费信贷行业的存在为央行调控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如调整利率)提供更大的空间。当所有的私人消费者都以现金购买商品的时候,央行只能够通过信贷渠道影响企业的借贷。而消费信贷的发展则大大提高了政府调节经济的效率,使同时通过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有效地调控经济成为可能。消费信贷意味着更多的货币投入,商业信贷行业必须雇用更多的劳动力,以处理消费信贷的相关工作。因此,消费信贷的兴起同时增加消费和生产,也促进了就业。一个良好的消费信贷市场使中央银行可以有效地实施货币政策以稳定经济波动。

为了控制消费信贷和商业信用,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在监管的同时鼓励消费信贷行业发展。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当中国人民银行注入资金以刺激总需求上升时,它可能面临的问题是,贷款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投资总需求的显著增加。可见投资需求的不稳定性远远超过消费需求的不稳定性。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帮助缓解这种忧虑,因为消费需求可以补偿投资需求,并且比投资需求更稳定。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预期,换句话说,如果在经济低迷的时候可以得到贷款却得不到订单,那么投资者是不会投资的,不管利率多么低。虽然货币政策通过消费信贷直接影响消费需求,中国在本国消费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进程中也必须十分谨慎地制定监管措施。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再次向我们展示了金融市场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这对中国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前车之鉴。

由中国银行监管机构在2009年发布的新法规使地方银行、外资银行等以消费贷款公司的形式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初期,这样的金融公司只能向小客户提供分期贷款,之后,就可能会加入无抵押消费贷款行业并且迅速扩展规模。信用卡的进一步开放使外资银行以人民币为基础的透支服务渐渐成为可能。这些银行现在已经在发展自身能力以便为更广阔的市场服务。为了保障贷款和借款的责任与义务,政府必须加强对信用机构的管理。监管机构和贷款人必须共同努力,以改善风险管理,尤其是提高防范信用卡诈骗的能力,政府必须更及时地察觉国家和地方的信贷泡沫,以减少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也就是说,中国应该一方面大力发展金融贷款业务,促进国内的私人消费,带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管,防止因金融贷款的过度发展带来的金融危机。

五、消费趋势预测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了中国未来15年消费率增长的三个方案:一是没有任何新的行动来提高消费,中国的消费将上升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9%,即超过目前的水平三个百分点。但是中国仍然严重依赖出口和投资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是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则消费将上升到国内生产总值的近45%。这个水平仍远低于其他几大主要经济体的消费水平。三是如果中国领导人成功地重新平衡投资,提高个人收入,私人消费将达到或超过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0%。[20]这将使中国的消费率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经济也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事实上,最理想的第三个方案正是中国当前追求的目标,但实现它并非易事。中国政府必须通过鼓励私人消费、改善就业环境和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率与效率等一系列变革,使中国经济真正进入一个健康的状态,即由国内消费拉动发展的经济。经济转型的另一大衍生的优势是,中国消费市场的大发展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明显改善,而随之而来的世界市场的扩大又必将提高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就业状况,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城市中产阶级消费的上升,中国终将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中国的整体消费市场在2006年约相当于意大利的规模,使得中国成为一个中等规模的市场。当然,中国人口是意大利的22倍,而中国人均消费不到意大利人均水平的5%。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到2015年,人均收入增长和中国的巨大人口将使中国在总体消费水平上超过德国,到2025年成为世界第三大消费经济体,仅次于日本和美国。[21]然而,到那时中国人均消费仍然会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8

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消费结构可以按实际支出各个方面分为吃、穿、住、用、行等具体形式,也可以按消费内容分为实物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还可以按支出形式划分为自给型消费和商品性消费,还有人按需求层次划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等。消费结构反映了消费内容、水平及质量。

近年来,我国城镇和农村乡居民消费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两者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一直存在差异。本文截取1994~2005年数据进行比较,并分析了两者消费结构的变化及趋势。

1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

总体而言,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在这些年中有较明显变化。在绝对数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加,各项消费支出都有所增长,其中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及居住四大项增长异常迅速,衣着、设备用品及杂项服务方面虽有所增长,但幅度较小。在相对数上,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分配在这一阶段也有较大的改变,消费结构中各项支出所占的比重有明显变化。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呈现如下特点:

(1)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总量不断上升,比重平稳下降。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2005年食品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 914.00元,比1994年增长了100.05%。衣着消费则比1994年同期增长105%。而食品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由1994年的49.91%下降为2005年的36.69%,同时衣着消费也由13.68%下降为10.07%。这表明,城镇居民食品、衣着消费支出在绝对数不断上升的同时,相对比重平稳下降,城镇居民正从以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阶段正在发生变化。

(2)交通通讯及居住方面的支出持续增长,支出比重日益增大。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下调,移动电话及私人汽车已成为我国近年来新的消费热点。数据显示,2005年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996.7元,比1994年增长649.62%。住房的商品化改革,使人们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也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人均用于居住的消费支出808.70元,比1994年的193元,增长319.17%。

(3)医疗保健及文教娱乐消费比重也有较大幅度上升。医疗制度改革导致了人们用于医疗支出增加,在绝对支出额和相对支出比重上升的同时,远期消费也随之增长。在医疗保健方面,由1994年的82.9元,猛增至600.9元,增长6.24倍。文教娱乐业也是近年来增长较大的一项,2005年城镇居民支出额人均1 097.5元,比1994年的251.0元增长337.45%。

(4)家庭设备用品支出总量上保持平稳,比重呈现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中后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的支出主要以更新换代为主,除2000~2001年经历了一个高峰之后,其余各年份基本上都是平稳发展,中低档的消费品对城镇居民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文教娱乐及居住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食品则由1995年的近1/2下降到2003年的近1/3;此外,其他各项支出所占比重也有不同程度下降。

总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的消费结构转变,由雷同、单一的消费结构向多层次、多样化转变。

2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特点

根据农村居民吃、穿、住、用等方面消费支出的变化进行研究,1994~2005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呈以下趋势。

(1)食品支出。1994年我国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为598.47元,2005年1162元,11年间增长近一倍,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随收入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

(2)衣着支出。1994年我国农村居民衣着支出为70.32元,2005年增加到了149元,增幅不是很大。但其中1996年左右,衣着消费占的比重很大,以后又逐年减少。可见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衣着支出比重会呈下降趋势。

(3)居住支出。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370元,比1994年的人均居住支出142.3元有大幅提高。人均居住面积和房屋质量提高的同时,居住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农村居民住房有卫生设施的户数,有空调的户数比重均有所提高,家庭室内装饰、装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居民购买力迅速增加,生活消费支出中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增加。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各种用品支出为111元,1994年为55.46元,不但农村居民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日趋丰富,各种耐用物品也快速进入农村居民家庭。

(5)医疗保健支出。1994~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一直稳定增长,其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由1994年的3.2%,上升到2005年的7.86%,医疗保健支出的持续增加,体现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6)交通通讯支出。农村居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持续稳定增长,其比重由1994年的2.2%,增加到2005年的11.46%;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交通费用支出245元,是1994年的10倍多。交通和通讯用品消费支出增加必将给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影响,并可能通过拓展农村居民收入方式和收入来源,形成收入和交通通讯事业支出增长相互促进。

(7)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994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娱消费支出人均75.11元,2005年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达到296元,占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13.84%。这一方面体现了农村居民对文化素质、科技水平进步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充分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由于受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农村居民教育支出大幅度增加。

3 城乡消费支出结构的比较分析

图1为1994~2005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情况,图2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趋势。根据图1、图2,可以发现:一是1994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存在差异。1994年以来,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恩格尔系数从0.499,下降到0.377。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变化则显得缓慢。二是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差异明显,且呈现扩大趋势。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包括实际消费支出、食品支出、实际食品支出等在内,数量上均呈现很大的差异,表现为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且这种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三是城乡居民的的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的幅度存在差异。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慢于城市居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城市经济增长快于农村,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低于城市居民。

4 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展趋势的预测

基于对1994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综合考虑影响消费结构多种因素,参考国外发展情况,预计我国城乡消费结构可能会有以下走势:

(1)消费结构升级不可逆转。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尤其是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必然有一个升级过程。消费结构升级是居民消费发展的一个飞跃。消费结构的升级有两种表现形式:原有的消费项目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和新的层次更高的消费项目的加入。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已处于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居民的消费将从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向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转变,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与享受型消费转变,各地城乡居民将先后走出温饱型消费与小康型消费阶段,逐渐步入富裕型消费阶段。

(2)消费结构将继续轻型化。所谓消费结构的继续轻型化,是指消费形态及结构将会出现服务消费占比重逐步加大的变化趋势。消费形态结构是指由实物消费和劳务消费组成的消费结构。其变化的一般规律是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实物消费比重逐步减少而服务消费比重逐步增加。我国1994年以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演化历史完全与此吻合。可以预计,消费结构轻型化趋势将延续,我国将步入服务型消费社会。

(3)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将延续较长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是历史长期形成的,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差异的主要原因。当然,城乡消费方式差异也会直接影响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考虑到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城市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将仍然存在,同时,消费方式差异也将长期存在,与此相应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必将延续较长时期。

参考文献

①陈享光、谢富胜:《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5):18-21。

②刘黎清、肖佳印:《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3):83-85。

③李志刚:《浙江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分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6):60-63。

④余明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10):343-347。

⑤刘润芳:《ELES模型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5(2):29-30。

⑥余紫杨、胡涛:《江西省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实证分析》[J];《2005(2):98-100。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9

“十二五”期间, 消费跻身为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之首, 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牵引力。 然而, 国内经济增长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 消费需求不足已经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显示, 2000年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24.8%, 到2011年这一贡献率已经达到54.2%。 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则呈逐步下降态势, 从2000年51.6%下降到2009年的35%左右, 居民私人消费比重也从1992年的48.3%下降到2009年的37.4%。 按照全球平均消费率61.5%的标准衡量, 中国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

因此, 本文对我国31个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以便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

二、模型构建及分析

本文以我国31个地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为研究对象, 建立面板数据模型。 在模型中, 解释变量为可支配收入或者纯收入, 由于消费惯性的存在, 前期消费对本期消费存在滞后效应, 因此, 本文另一个解释变量为前期消费量。 被解释变量有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等, 分别标记为y0, y1…y7。 {Y|Y=y0, …y7}表示各类消费支出, 如Y=y1时, ybeijing2009就表示2009年北京居民食品消费支出。

分别建立上述3种类型的面板数据模型, 并对它们进行Hausman和似然比检验, 再综合分析各种模型的拟合优度, 参数以及模型显著性。 可发现, 个体、时点双固定模型优于其他模型, 更重要的是该模型认为时间因子反映的是回归模型随时间变化而呈现出的固定差异, 即时间因子则刻画了消费结构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下面对Eviews软件得出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

总体上看, 我国居民前期消费支出的系数都为正, 表明本期消费与前期消费正相关。

1、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分析

时间因子意味着消费结构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由表1可见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1) 人均消费支出的时间因子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的时间因子呈现出正负交替并且十分稳定的现象, 说明在消费支出不断增加的同时, 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基本达到了饱和。

注:*、**、未标注分别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0.01下显著以及在0.05下不显著。

(2) 衣着、居住和医疗保健三类消费的时间因子呈缓慢波动上升态势, 且均在2007年转为正值, 意味着城镇居民渐渐对衣着、居住、医疗保健等加大了重视程度。

(3) 食品消费时间因子以较大的增长幅度波动上升, 与2007年相比, 2008年大幅度增长。 自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 不仅影响着人民的生活消费, 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而且影响社会的稳定。 导致了城镇居民极其重视食品的安全性与营养结构。

(4) 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的时间因子一路下降并从2006、2007年开始转为负值, 并保持下降趋势, 可能由于我国31个省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发展区域差异较大, 消费结构差异显著, 以至于这两类消费呈现出不受到重视的现象。 总的来说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 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的威胁, 对食品的重视大大增加, 但对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重视程度有所减低, 有可能是衣着、居住等的加大。

2、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分析

由表1也可看出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1) 交通和通讯经历了 “ 负值徘徊—保持正值—回归负值”的过程, 表现了居民“不重视—重视—不重视”的循环。

(2) 人均消费支出、食品和居住这三类总体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 人均消费支出大幅上升, 并在2005年转为正值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说明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在进一步扩大。 食品和居住需求作为基本的生理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 农村居民在改善饮食结构和居住条件上表现出了较大的愿望。 而其他几类消费大体稳定, 变化幅度在[-50,50]区间内。

(3)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居住消费。 居住支出的时间因子2006年转为正值并不断增加, 直到2010年有所回落, 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的消费。 在2006年和2009年人均消费支出下降, 食品消费也大幅下降至负值的同时, 居住消费却持续有力地维持上升趋势, 更说明农村居民对良好的居住条件有很大期望, 也可能是过高的房产价格和偏低的收入压抑了居民的其他需求。

(4)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一直保持缓慢增大的趋势并在2005年变成正值, 表明居民逐渐重视这两类消费, 随着大众家电的普及, 人们开始追求消费档次的提升, 居民在消费中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和消费的合理性。

(5) 衣着消费自2005年由负转正, 并基本保持正值, 农村居民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资料后, 开始追求衣着的品质以及数量;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经过21世纪初在0附近的徘徊期, 在2007年开始缓慢上升, 近几年也逐渐受到重视。 总的来说, 这几类消费比重的提高, 意味着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已有所升级, 但还未进入持续高速增长的轨道。 交通和通讯的消费仍然不足, 尤其目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 对交通与通讯重视程度关乎居民能否掌握外界信息促进自身发展及农村经济增长。

三、结论及讨论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时间上对我国31个地区城乡居民分别进行量化比较, 可以直观地看出我国城乡消费结构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从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可以看出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最大的。 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得出结论, 消费结构的变化呈现逐渐优化的趋势。 城市居民在消费支出不断增加的同时,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消费基本达到了饱和, 并加大了食品、居住、医疗保健三类消费, 但交通和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则在家庭设备等消费比重上有所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均优化了消费结构。

摘要:根据1999—2010年我国31个地区城乡消费结构数据, 运用面板数据模型, 建立个体、时点双固定模型来研究城乡消费结构在时间上的差异, 模型中的时间因子反映了时间差异, 即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得出结论:城市居民加大了食品、居住、医疗保健三类消费;农村居民则在家庭休闲、医保、衣着等消费上比重有所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均优化了消费结构, 但仍有优化空间。

关键词:消费结构,空间差异,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

参考文献

[1]林白鹏.中国消费结构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7:500-564.

[2]尹世杰.中国消费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498-512.

[3]王选选, 杭斌.文化程度差异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统计研究, 1999, 16 (s) :230-232.

[4]孙凤, 易丹辉.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统计研究, 2000, 17 (5) :9-15.

上一篇:电子政务行政管理下一篇:控制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