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系统

2024-05-23

居民消费系统(精选12篇)

居民消费系统 篇1

0 引言

幸福是什么?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在《经济学》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给出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该公式说明, 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 与欲望成反比。效用一定, 欲望越小, 或欲望一定, 效用越大, 人们感到越幸福。因此,幸福取决于效用与欲望的相对大小,获取幸福的途径有两条:增加效用或减少欲望。经济学利用实证数据分析收入对幸福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Easterlin)在1974年发表的《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伊斯特林悖论”,即经济增长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收入与快乐之间关联度较高,但是当收入超过一定水平后,这种相关性就会弱化甚至消失。除此之外,经济学还试图研究其他影响幸福的因素,如结婚与否、是否是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等。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注重提升人民幸福感受。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么,从消费角度来看,什么样的消费才是幸福的消费?立足于幸福的消费初衷,居民消费时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家电为例,从幸福的视角分析安徽省居民的消费情况,以期更深入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完善居民消费模式,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

1 实证分析

1.1 研究对象及过程

1.1.1 调查对象

在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区随机抽取了479户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并对典型个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完成有效问卷343份、访谈记录15份。本次调查中,男性占总样本的56.3%,女性占43.7%。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26人,占7.6%;20至30岁的有111人,占32.4%,所占比重最大;30至40岁的有62人,占18.1%;40至50岁的有92人,占26.8%;50岁以上的有52人,占15.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的占17.6%,初中及高中的占49.4%,大专及其以上占33.3%。家庭人口为有3~6人占到85%以上;家庭年收入为10000元以下的占总样本12.4%,10, 000至50, 000元的占71.2%,50, 000至80, 000元的占9.4%,80, 000元以上的占7.0%。

1.1.2 调查过程

根据幸福经济学理论和居民消费理论设计了“安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家庭信息、消费现状、消费心理及消费预测等多个方面。经过培训,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调查团队深入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选取343名居民进行实证调查。调查过程中,对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当场发放问卷由居民自己填答并及时回收,对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由调查人员逐一口述每个项目及选项,被试做出口头选择后,再由调查人员帮助填写答案,最后利用SPSS11.0对34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研究结果

1.2.1 幸福消费理念分析

根据幸福方程式,当效用和欲望的比例达到最优时,个人幸福感达到最大。对众多居民来说,适度消费是适当、合理的消费, 其消费数量和质量通常能达到个人欲望和实际购买力的平衡,消费行为带来的效用和个人被满足的欲望形成的比例在此平衡上容易达到最优。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适度消费能给居民带来最大化的效用,即最大化的幸福感。在对消费理念的调查中,选择适度消费、保守消费、超前消费的被试分别占78.1%、19.3%、2.6%。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偏好受传统理念和客观经济水平的影响,无法接受超前消费,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反对滞后消费。居民在长期的消费实践中形成了适度消费的偏好,认为其最符合自己家庭消费的实际,也最能满足自身消费欲望,达到了客观实际情况下的最大效用。

1.2.2 幸福消费动机分析

1) 内部诱导因素分析

(1)物质基础动机

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来说,相同消费所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因而消费产生的幸福感也会不同。以购买促销产品为例,居民对待促销产品的态度不一。图1所示,居民对促销产品需求量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较大,高收入和低收入的较小,其中高收入的需求量最小,基本无需求。一般而言,促销产品能使居民在收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实现效用最大化,获得较强幸福感,因此中等收入水平的居民愿意购买促销产品,且需求量较大。而对于低收入的居民来说,促销产品不一定是必需品,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可能无力购买;对高收入的居民来说,购买促销产品所带来的幸福感边际递减,这部分居民对产品的外观、档次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为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可能会放弃对促销产品的购买。

(2)情感需要动机

消费行为由居民的物质基础动机和情感需要动机共同促成。居民的情感需要因人而异,产品能否满足差异化的个人情感需要,是影响居民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如图2所示,在购置家电的幸福感来源的问题上,认为幸福感来源于使用需要满足的居民占67.8%,家电质量、服务好的占16.7%,和谐家庭氛围的占13.7%,获得同事友人赞扬羡慕的占1.8%。数据表明,只有满足居民差异化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其产生最满意的幸福感。

(3)特殊需要动机

居民消费过程中除了考虑物质基础与情感需要外,有时还追求某些特殊的需要。攀比和炫耀消费动机作为较为常见的特殊需要动机,通常是为了保持相较于外界的优越感。对少部分居民而言,能满足其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会使他们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

攀比和炫耀心理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图3所示,选择较小和非常小的分别占34.7%和20.7%,而选择非常大和较大的仅占2.9%和11.7%。这说明绝大多数居民是理性人,宁愿退而求其次也不愿消费超出自己能力承受范围的产品。但对于少部分居民来说,奢侈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异化为一种地位象征。由于职业需要、工作环境影响或其他原因,他们认为必须消费一部分高端或奢侈品来维护自己的外在形象,对他们来说消费奢侈品会产生更大效用,别人的赞誉比实用品更能带来幸福感。

2)外部刺激因素分析

(1)产品本身的影响

消费行为决策主要根据产品自身的特征。家电等耐用品具有单位价值高、购买频率低、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居民消费时会衡量产品能否最大化满足自身需求。表1数据显示,居民消费受价格、品牌、质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选择价格、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影响大的居民所占比例都超过50%,其中认为质量影响大的占85.9%,而广告和促销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这说明了居民最看重产品的质量,其次品牌、售后服务、价格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是受产品整体影响的结果,不局限于产品的某一特征,综合满意才能最大限度的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2)相关群体分析

人们通常会根据心理距离远近将周围的群体从影响最大到最小依次分类,然后选取影响最大群体的意见,结合与自己相似或期望达到的人为参照点去评估一个结果。表2数据显示,在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群体中,家人占73.6%,亲戚占8.7%,朋友、同事、同学分别占7.8%、3.6%、1.5%,另外有钱人、明星、专家等相关群体共占2.1%。可见人们消费时通常参照与自己心理距离最近的家人亲友的意见,结合与自己相似或接近的群体习惯做出决策,此类消费评估的结果多为积极的幸福体验,有利于消费幸福感的增加。

(3)优惠政策影响

当居民产生消费欲望时,如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作为外部刺激,居民通常容易迅速做出消费决定并因此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目前国家为刺激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实施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研究发现虽然这些政策会影响消费,但是居民普遍认为其具体实施效果一般。在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态度上,34.2%的居民认为影响一般,49.7%的居民认为影响较小;在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态度上,31.2%的居民认为影响一般,51.0%的居民认为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居民希望政策能给自己的消费带来优惠,从而获得额外的幸福附加值。但实际上政策带来的满足度较低,政府需要更贴近实际地为居民考虑,从多方面权衡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切实满足居民的消费欲望。

1.2.3 追求幸福消费的顾虑

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当幸福消费的目标不能最大限度满足自身欲望时,居民通常会退而求其次来规避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居民产生顾虑,从而在消费过程中限制或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幸福感。表2数据说明,居民在购买家电产品中的确存在一些顾虑因素,而最为主要的是家电产品的自身问题,其比例占总比重的38.9%。担心市场价格降低和家电政策变化为第二和第三大影响因素。同时调查也发现仍有部分居民存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顾虑。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居民消除这些顾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

2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34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及相应建议:

2.1 适度消费为主,适当鼓励超前消费。

适度消费是中国目前的主流消费理念,它倡导过一种理性的、合宜的物质生活,人们在这种消费方式下能获得欲望的满足与消费的平衡。但由于经济危机影响,中国需要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适当鼓励超前消费,制定相应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使中国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2.2 消费需求多样,多层次开发产品才能满足居民幸福消费的不同需要。

幸福感受内部诱导因素与外部刺激因素的影响。由于物质基础、情感需要、相关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居民对幸福消费的目标定位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有针对居民不同需要开发不同层次的产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2.3 政府应改善客观消费环境,深入贯彻并适时调整优惠政策,增加居民消费的幸福附加值。

社会保障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大环境问题会遏制居民消费欲望,影响居民的幸福程度,政府应采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对产品的监督等措施,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从而造福于民。对于优惠于民的政策要贴近实际、适时调整,以适应人们时刻变化的需要。

摘要: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给人一种幸福美满的感受。本研究在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选取343名居民进行实证调查, 从幸福度视角研究居民的消费行为, 分析居民的消费理念、消费动机以及消费顾虑等内容,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幸福,居民,消费行为,家电

参考文献

[1]郜燕群.经济学视角下“幸福方程式”的理解[J].市场论坛, 2010 (3) :88-89.

[2]顾明毅.论幸福对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法则的修正[J].经济问题, 2009 (9) :20-23.

[3]王国聘, 郭兆红.构建面向节约型社会的消费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3) :9-12.

[4]邹陆林.和谐社会构建之消费伦理[J].企业家天地, 2010 (2) :153-155.

[5]苗元江.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J].社会阅览, 2004 (4) :20-23.

[6]张映芹, 魏鹏.幸福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探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3) :183-188.

[7]陈景秋, 唐宁玉, 王方华, C.K.Hsee.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的阐释[J].心理科学进展, 2010:1081-1085.

[8]王芳, 陈福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6) :575-576.

[9]陈都.简论幸福消费[J].科技信息, 2008:57-58.

[10]左学金.幸福和幸福经济学[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3) :8-12.

[11]苗元江, 王青华.大学生社会幸福感调查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4) :76-81.

居民消费系统 篇2

黄州区酒消费调查分析

1.饮酒频率。由表1可见,偶尔喝的人数占主体(近七成),经常喝的人数占不到两成。而每天喝占约一成,表明嗜酒如命、酒瘾大等问题在黄州酒类消费群体中小范围内存在,需引起注意。

2.饮酒原因。绝大部分消费者(六成)把饮酒作为一种社交及公关手段,可见酒在社交场合必不可少。其次,以饮酒为乐的占近两成,生活习惯和以保健为目的共占近两成。以饮酒来排忧解闷的人属极少数,但也就应引起重视,见图1。

3.饮酒的场合与地点。黄州区居民酒消费场合主要是聚会和节日,各占五成和三成,可见酒在喜庆、聚会等场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成消费者喜欢天天饮酒,其余人在心情不好时或其他场合饮酒,见图2。由图3可见,主要的酒消费场所是中低档餐饮场所和家里,其次是高档宾馆饭店和娱乐场所。在单位饮酒仅占很小一部分。分析原因,黄州经济相对落后,居民月收入大部分在1000~2000元上下,在家里或中低档餐馆消费比较适宜,而在高档宾馆饭店消费比较高,因此,大部分人会选择家里和餐饮场饮酒消费;另外娱乐场所,虽不适合大型招待、喜庆等活动,但对于小型聚会、节日等,娱乐场所消费也是不错的选择。

4.消费者购酒地点。由图4可见,消费者购酒地点主要为超市和商场,而传统销售场所杂货店、酒店烟酒专卖店、酒店也占据一定的比例。

5.酒消费水平。由图5可知,每周酒花费在30元以下的占据半数,花费在31~100元间的占据三分之一,其余人每周酒花费在100元以上;由此

可见,绝大部分居民主要消费中低价位水平的酒类产品。

6.消费者喜爱的酒种及品牌。由图6可见,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喜欢喝啤酒,半数受访者喜欢喝白酒,喜爱果酒、配制酒的人数各占一成左右,而喜爱黄酒的则只占1%。由此可见,白酒和啤酒是黄州区居民喜爱的主要酒种。分析原因,此现象与黄州当地经济水平有一定联系,黄州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相对比较落后,而白酒和啤酒价位一般较低,与黄州居民消费能力吻合。另一方面,湖北省白酒和啤酒行业本地企业发展迅速,这也促使白酒和啤酒处于主导地位。葡萄酒属于中高档产品,所以仅受到一小部分消费者的青睐。由于黄州居民在酒的保健功能上有一定认知,所以配制酒也受到一小部分人的欢迎。由图

7、图

8、图9可见,黄州区市场上白酒、啤酒消费情况有着共同的特点:第一,竞争激烈,多个厂家共存和竞争;第二,主要以本省品牌为主,如白云边、枝江大曲、行吟阁、金龙泉等。由于湖北本地气候条件限制,本土鲜有葡萄酒产出,所以葡萄酒消费则主要是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如长城、张裕、王朝等。

7.影响居民选购及消费的因素。在可能影响黄州区居民选购消费酒的众多因素中,质量是居民考虑的首要因素,见图10.这说明一款酒只有质量过硬才能赢利市场。其次是价格、品牌与偏爱。广告因素影响较小。

8.居民酒消费满意度调查。半数居民对酒的口味和质量满意,表明经过治理整顿,制售假冒伪劣酒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超过八成居民对价格满意度较差,说明黄州地区居民收入不高,而名优酒普遍价格偏高,严重影响了普通居民向往品味好酒的愿望。超过九成居民对包装、售后服务及其他方面不满意,说明酒的过度包装已引起普通消费者不满,售后服

务工作也有待加强。

总结

通过对黄州区酒类消费情况调查,得到如下结论:1.绝大多数黄州区居民把酒看作社交工具,仅两成居民以饮酒为乐。偶尔喝酒的居民占主体,说明绝在大多数居民已认识到大量饮酒有害健康。2.主要购酒地点为商场、超市。主要在聚会和节日饮酒,并且饮酒地点以中低档餐饮场所及家里为主。每周消费酒30元以下居民占据一半以上,产品档次主要为中低档产品。3.主要消费酒种为啤酒和白酒,且以本省生产的知名品牌为主。4.质量、价格、品牌、偏爱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居民对酒的口味和质量较满意,而对价格、包装、售后服务等满意度较差。

居民消费的因素探究 篇3

[关键词] 消费心理 收入 物价 储蓄

一、中国消费市场扫描

近来,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消费的前提与收入有关,从经济循环的角度看,收入对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巨大,如果收入没有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同步增长关系,那么投资与消费的“双拉动”作用将大打折扣。

消费支出方面,食品、衣着消费增长平稳;医疗保健和居住正成为新的消费亮点,居民支出迅速增长;交通和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增长较快。与以前相比较,中国城市居民近几年用于食品和日常家庭用品方面的支出在全部支出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娱乐旅游方面的支出比重则有显著提升。经过了多年收入增长的城市家庭,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支出取向转向追求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旅游,这是一个新的趋势。

二、影响居民消费的各方面因素分析

1.收入水平决定居民消费

如今生活宽裕的高收入居民,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倾向也出现明显变化,投资意识日益高涨。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居民,在消费时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教育、文化、通信、保健、住宅等成为消费热点,追求时尚化与个性化日趋明显。高收入家庭的投资是社会民间投资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除了满足物质生活需求外,旅游消费成了“假日消费”热点,外出游览名胜古迹,出境领略异国风情,成为高收入居民假日消费的重要内容。

中等收入群体占到城镇家庭总数的60%以上,收入占到居民收入总数的50%多,是我国消费的主体部分,他们的消费行为对我国整体消费状况的影响是最大的,对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启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启动的成败。这一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表现为对未来收入与支出不良预期的影响,消费者的即期消费变得缩手缩脚。造成居民消费行为谨慎的原因,一是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增加缺乏信心。二是居民对未来因相关改革引起的预期支出增加比较担心。

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低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为2500元~5000元,其消费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影响这一层次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且增加缓慢,所以增加其收入是最有效的启动手段。由于收入水平越低,消费倾向就越高,所以增加低收入水平居民的收入将对促进整体消费带来较大效用。

2.物价水平决定居民消费

目前物价上涨的幅度在4%左右,属于温和的物价上涨。由于我国城镇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并不乐观,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过于狭窄,因此,消费需求不会出现大幅上扬。但是,由于投资的过快发展会引起各种资源价格水平的提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在消费品市场上整体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条件下,价格上升的幅度不会过高,成本的上升只会压缩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从目前的经济形势看,我国并不存在严重通货膨胀的威胁,而且温和的物价上涨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3.储蓄心理

利率是调节经济、稳定金融的重要经济杠杆。调整利息变动。利息的降低可以有效刺激消费需求,在改革后的今天,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为什么利率仍不能对稳定金融、发展经济起到应有的作用呢?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利率政策主要是通过直接改变银行存贷款利率水平,以影响社会资金的供求。从储蓄利率看,储蓄的多少受物价变动、收入变动、消费倾向、储蓄结构的影响,利率的高低影响甚微。从投资利率看,投资变动主要受资金预期利润率和利率两个因素的影响,当预期利润率不变时,利率上升,则投资减少;利率下跌,则投资增加。

4.随宏观经济增长,居民预期对消费的影响

虽然国家调整了居民收入政策,使居民的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完全改变居民的收入预期。目前影响居民收入预期的主要因素是过大的下岗失业压力。温家宝在报告中说,今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2004年,中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超过预期目标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另外,据各地统计,目前集体企业还有下岗职工240多万人。此外,目前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改革和将要进行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涉及到更大范围的下岗分流问题。据统计,地方政府机构现有正式员工500多万,预计将减缩一半,加上非正式员工,即将有近300万人需另谋出路;涉及到1000多万职工的事业单位改革,也将分流出大批的人员。这两部分下岗分流人员,将产生巨大的下岗失业冲击,使目前本已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最终将影响消费的增长,抑制物价的上升。今年中央财政安排109亿元资金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比上年增加26亿元。

而影响居民支出预期的主要原因是各项改革对居民未来支出预期影响很大,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目前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医疗、养老、失业保险、教育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导致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的上升,因此居民不得不被动地储蓄存款,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居民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压抑物价的上升。

5.经济发展平稳度

2004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同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保证各项重点支出。鉴于目前投资规模已经很大、社会资金增加较多,有必要也有条件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以往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践是有缺憾的。政府投资的单兵突进未能如所预期的那样带来民间消费需求的真正活跃,又为此付出了国债规模急剧膨胀和经济增长形成了对财政支出扩张的严重依赖的成本。这启示我们,即便要继续着眼于拉动需求,也要对积极财政政策的既有模式做出调整。即使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要退出了,也要有个渐退的安排。

转型后的财政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让中国经济发展摆脱对国债的过度依赖。有专家指出,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和向公共财政转型,以降低税负为主要内容的税制改革,应成为下一步刺激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三、结论

由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来自于不同的价值观、风俗习惯、消费偏好,不同层面的消费者的消费动机是完全不同的。消费动机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对产品的需求,这就相应要求消费市场结构进行优化,使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第一,调整消费倾向和消费方式。在消费观念上要消除陈旧的消费观念,树立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观念,包括在节假日前后及在人们各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前后,提倡应有的消费,不宜约束人们的应有消费,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消费方式从消费资金来源上,可以划分为收入性消费和信贷性消费,但现在我国面临的是以新三件为特征的消费升级,即以私人住房、私人小轿车、私人现代通讯设施为特征的消费升级,购买新三件所需要的货币数额比较大,人们往往不可能仅靠现有收入而实现,必须要借助借贷手段来实现,因而必须推动信贷消费的发展,提高信贷消费在消费中比重,否则,消费需求就不可能增加和提高。

第二,调整价格的变化趋向。价格变化直接影响消费的变化。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价格下降则消费增长,价格上升则消费下降,因而刺激消费需求应该降价,但我国在这方面似乎有着不同的趋向,人们往往是买高不买低,价格下降则消费减少,价格上升则消费增加。总之,应该根据刺激消费需求的要求,适当调高价格。

第三,调整利率变动。利率的调整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信号和手段,较之单纯的行政控制,具有更好的宣示性、普适性和公平性。近两年,我国利率有所回升,调高银行利息率不仅有利于调整实际利率水平,保持正常的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同时有利于从货币供给源头上控制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进一步发展,控制某些部门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蔓延。同时调高利率还有利于在存在通货膨胀压力的情况下保护一般居民利益不受或少受影响。

参考文献:

[1]钱小安:通货紧缩论,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0

[2]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上、下)

[3]崔丽娟:心理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

[4]高培勇:财政政策:在两难抉择中走向次优

居民消费系统 篇4

一、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情况概述

1978年以来,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83.93元, 较1978年增长20.49倍。

与全国相比,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从绝对值看, 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2683.93元, 低于全国976.77元;从增长速度看。1978~2008年, 新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年均增长10.59%, 低于全国同期增速1.6个百分点。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 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发生了较大变化, 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

一是食品支出比重下降, 膳食质量提高;二是衣着消费成衣化、时装化趋势明显;三是居住支出增加, 住房质量提高;四是家庭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五是服务性消费比重有所增加。

2.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镇, 且存在地区差距。

一是与全疆平均水平相比, 农村居民消费增速缓慢。1978~2008年, 新疆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72%, 比全疆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低3.95个百分点。由于消费增速缓慢, 新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量差距日益扩大。1978年, 新疆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65亿元, 占全疆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4.08%;2008年, 新疆县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47.60亿元, 仅占全疆的14.39%, 比1978年下降29.69个百分点。二是各地区间的农村消费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昌吉州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4569.15元, 和田地区则为1455.60元, 两者之比为3.14∶1, 而1990年两者之比仅为1.68:1。

二、影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1. 农民增收的有效空间不足。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 如消费习惯、预期等, 但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最直接、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本文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消费函数理论, 建立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C与其人均纯收入Y之间关系的模型为:

根据1980-2008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 得出原模型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结果是:

方程中解释变量的系数说明, 在1980-2008年时段内, 新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变动1%, 人均消费支出就相应正向变动0.574%。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农民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农民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574。这个数值说明要拉动新疆农村消费市场, 最主要的手段必然是千方百计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但受以下两方面因素限制, 新疆农村居民的增收空间有限。

(1) 非农产业对新疆增收贡献率偏低。2008年, 在新疆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 农牧业收入占67.88%、工资性收入占12.07%;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总收入中, 农牧业收入占38.32%、工资性收入占38.94%。由此可见, 目前农牧业收入仍然是新疆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2008年, 新疆城镇化率为39.64%, 同期全国为45.68%。由于城镇发展整体化水平不高, 导致城市辐射能力不足, 城镇带动能力有限, 严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在“打工经济”已成为各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的情况下, 2008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仅为422.82元, 比全国平均水平少1430.91元, 相当于浙江 (4587.44元) 的9.22%, 江苏 (3895.5元) 的10.85%, 广东 (3684.47元) 的11.48%, 山东 (2263.46元) 的18.68%, 重庆 (1764.64元) 的23.96%, 河南 (1499.93元) 的28.19%。

2. 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缓慢。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离不开具体的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的完善程度的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 限制着消费数量的增加, 阻碍着消费质量的提高。

目前, 新疆农村消费市场中, 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供给结构不合理。生产和销售企业对农村市场缺乏深入的调查了解, 严重缺乏为农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 没有对农村这个大市场引起足够重视, 工业品开发长期以城市市场为中心, 多数商品的品种、功能、价格不能适应农民的消费需求, 缺乏刺激农民消费热情的动力;商业硬件落后。目前农村市场硬件方面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设施简陋、配套不全等问题, 有的只好以路为市、以棚为市。一些商品的购买需要进县城, 既麻烦又增加购买成本,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在软件上, 郊区农村一些消费性产业尚未兴起, 专业特色市场或批发市场相对缺乏, 中介机构和组织不完善, 中介人才缺乏。消费软、硬环境不佳, 也影响消费愿望的实现;经营主体不适应。一些城市郊区原有国有和集体的商业、供销、物资等农村销售网络明显萎缩, 不能发挥主渠道作用。个体工商户虽然活跃, 但在运输、经营、仓储设施等方面局限性较大。

3. 农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 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影响, 长期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在公共财政的分配体制上, 重点关注城市和市民, 忽视农村和农民, 造成城乡社会资源占有差距扩大。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 新疆农村社会发展情况良好, 但整体发展情况仍相对滞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对新疆农村全面小康18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 新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度为7.8%,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20.4个百分点, 比东部发达省区总体水平低39.8个百分点, 比中部低16.8个百分点, 在全国仅排名第26名。总体来看, 新疆农村全面小康的进程比全国滞后近5年左右。至2008年, 全疆仍有近20%的村没有通自来水;10%的村没有通电话;2%的村没有通电;1%的村没有通汽车。

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 直接制约着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新疆农村居民收入。

实证分析表明收入和消费支出是高度的正相关关系, 居民收入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增长是决定消费者拥有较大购买力的先决条件, 是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大的直接动力。因此, 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必要条件。增加新疆居民收入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 增加政府财政支农力度, 完善财政支农体系。新疆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 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支持。应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 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同时, 针对新疆农业生产风险较大的情况, 继续完善农业生产补贴体系, 逐步扩大农业补贴范围,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并建立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税收制度。

(2) 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一方面, 国家应通过农产品补贴政策, 引导农户改变农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的状况, 努力实现农产品品种多元化, 并努力增加科技含量, 提高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 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地区比较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是造成农产品销售难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没有特色也就没有优势。因此, 在调整结构中, 应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 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建设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从而在整体上增强新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拓宽农村居民非农产业的收入来源。新疆农村居民非农产品收入来源较为单一, 主要为农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在这方面, 政府应大力支持农民家庭发展非农产业, 逐渐增大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

在这方面, 应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促进非农转移, 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实行“订单”培训, 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输送新型劳动者;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服务岗位的方式, 进一步拓展援助性就业岗位;完善农村就业制度, 为农民创造平等竞争的劳动就业机会。对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各类企业, 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及财政奖励。

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继续开拓农村市场。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对农村市场的开拓;三是重视发挥城市市场对农村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努力形成城乡消费品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3. 继续完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消费。

应严厉打击各种消费欺诈行为,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规范市场行为, 并制定尽量细化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具可操作性, 为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提供法律保证。在此基础上, 应积极引导城乡居民树立消费新理念:第一, 应大力对合理消费观念的宣传, 改变传统消费观念, 使人们树立“生产是为了消费, 消费才能促进生产”的消费观念;第二, 加强对各类商品使用功能知识的教育, 让消费者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消费品知识, 从而增加消费需求;第三, 要积极推广信用消费等现代消费方式, 通过消费实践来引导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

4. 强化信贷消费, 配套信贷消费法律法规。

首先, 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积极鼓励开展信贷消费, 同时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 加快信用立法,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规范和鼓励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发展。其次, 政府及金融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由于农村的环境、生活条件、经济状况等与城镇居民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需要建立具有农村特点的信用体系, 逐步扩大住房消费信贷规模, 增加品种, 拓宽消费信贷领域, 确定合理的消费信贷利率, 使更多的农民能接受信贷消费方式。

5. 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经济预期与经济安全是制约人们现期消费的重要因素, 要改善经济预期, 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增强农民的安全感, 从而降低其预防性储蓄, 激发农民的即期消费欲望。为此, 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比例, 减轻农村居民生病就医的经济负担。二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使农村居民老有所养, 解决后顾之忧。三是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使扶贫规范化和制度化。而在制度设计上应考虑在自我保障的基础上逐步增加社会统筹的比例, 使得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 并设计向贫困人口倾斜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刘旺霞.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经理人, 2006 (8)

[2].陈旭红, 袁志远.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实证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1)

居民消费系统 篇5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研发背景:

有效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改善卫生服务公平性和转变农村牧区卫生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农村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在全国推行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实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更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中之重。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试点工作的通知》。

2009年我公司研制的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最新标准执行开发,(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国家卫生数据字典与元数据管理系统(试行)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的通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的通知》最新版本研制)严格按照国家制定出台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开展。产品特点:

本产品系我公司自主研发,现全国应用该产品的地区涉及安徽(全省所有地市)、青海省(海西州试点)、河南省(周口、项城市作为试点)、黑龙江等省区,现正在全国各省区全面推广应用之中。

 系统数据科学、规范,严格遵循国家卫生部相关标准;

 软件功能丰富、设计实用,着眼于区域信息化一体化充分考虑我国 农村卫生特色;

 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实现动态医疗服务信息的自动追加补充;  操作界面友好、人性化档案摘要,方便医疗服务工作者检索查看;  可融合性强,与各相关系统无缝衔接,便于保存患者医疗记录;  可扩展性强,软件升级、维护起来更方便、更快捷。

功能模块:

该系统有系统首页及基础信息、健康档案、体检管理、重点人群管理、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等八大模块组成。

系统首页、登陆:查看相关新闻公告信息、系统登陆、用户修改密码; 系统基础信息设置:单位信息、村级地区、用户管理等基础信息维护管理;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编辑和删除)家庭档案信息、个人基础信息管理; 健康体检管理:建立健康档案及老年人、重点疾病患者等的健康检查; 重点人群管理: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检查记录、访视、随访等卫生服务记录; 其他医疗卫生服务:就接诊信息及双向转诊等进行操作、记录;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活动记录等;

系统报表:对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体检记录、遗传病史、个人既往史分布、人口年龄结构分布和0-36周儿童生长发育曲线进行图表统计与分析; 门户网站管理、论坛:对本地区内的行业最新动态及公告、对新闻信息进行 管理,对最新动态、帖子信息、相关投诉信息进行管理。

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比较研究 篇6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消费 比较研究

一、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

1.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较大但绝对额较低

1992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30元,比全国城镇居民低498元,以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全国、安徽、湖南则分别为1.33、1.18和1.34;2005年,江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620元,除安徽略低于江西外,全国和湖南的均高于江西。以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则2005年全国、安徽和湖南分别为1.22:0.98:1.10;从江西在全国人均收入的排位情况看,1992年江西在全国30个省市中位居倒数第;到2005年,江西处于第20位,并且高于安徽;从收入增幅看,1992年到2005年,江西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7%,全国年均增长13.9%,安徽和湖南分别是12.8%和12.5%。

2.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偏低

1992年江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全国城镇居民的1671元低416元,与全国、安徽和湖南的消费支出比为1:1.33:1.21:1.32,与1992年相应的收入之比大体上相一致,但是从在全国的位次看,1992 年江西城镇居民收入位居倒数第二,而消费支出居倒数第一;2005年江西的消费支出是6109元,与全国、安徽和湖南消费支出之比是1:1.18:1.04:1.23,与1992年相比,消费支出相对上升。

3.江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偏低

江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从1992年的0.820下降到2005年的0.709,下降趋势十分明显;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1992年是0.825,2005年下降到0.756。整体上看,从1992年到2005年,江西、全国、安徽和湖南平均消费倾向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并且全国、安徽和湖南各年的平均消费倾向基本上都高于江西的。

通过比较可知,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这不仅表现在收入水平低,而且表现在收入比江西低的安徽省其消费支出也比江西的高。

二、江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研究

1.江西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水平最低,而恩格尔系数却低于安徽

1992年江西、全国、安徽和湖南的食品消费支出额分别是723元、883元、873元和835元,江西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额明显低于全国、安徽和湖南,到2005年江西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额为2494元,依然最少;从恩格尔系数看,1992年江西、全国、安徽和湖南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56.5%、52.9%、57.5%、50.5%,2005年江西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0.8%,全国、安徽和湖南则分别下降到36.7%、43.7%、35.8%。从恩格尔系数整体变化趋势看,随着收入的提高,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且江西的恩格尔系数一直低于全国和湖南而高于安徽。

不同省市恩格尔系数变化比较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江西恩格尔系数明显高于湖南和全国城镇居民,说明江西消费结构还不合理;二是江西恩格尔系数稍低于安徽城镇居民,这是否就意味着江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比安徽合理,消费水平比安徽高?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食品消费支出额以及食品消费结构等各方面来考察。从食品支出额看,安徽一直高于江西;从食品消费结构看,1992年到2005年间安徽在肉禽及制品、蛋类、水产品、和奶及奶制品的人均消费支出均一直高于江西;同时,从近几年外出就餐消费额来看,安徽比江西的也要高。可见,虽然江西恩格尔系数稍低于安徽城镇居民,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江西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要稍逊于安徽城镇居民。

2.江西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支出较高,但增长后劲不足

1992年江西居住消费支出额虽然低于全国、安徽和湖南,但居住消费比重却高于全国(5.96%)、安徽(5.47%)和湖南(6.22%)。到2005年居住消费额比同期全国和湖南的808元和771元要低,但却高于安徽590元。从2005年居住消费比重看,全国、安徽和湖南依次是10.2%、9.3%和10.3%,均比江西的10.6%要低。这说明江西城镇居民虽然衣着朴素,但居住却相对大方。

3.江西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一直落后于其他省市

全国、安徽和湖南的服务消费支出和江西一样,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呈现稳步增加趋势。1992年全国、安徽和湖南的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依次是13.8%、12.3%和14.9%,而江西则为13.5%,比全国和湖南低,稍高于安徽;到2005年江西的服务消费支出增加到1699元,远低于全国和湖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而略高于安徽(1584元)。从服务消费比重看,2005年全国、安徽和湖南分别为33.9%、24.9%和33.9%,江西为27.8%,依然是低于全国和湖南而高于安徽。

从江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江西虽然和其他省市一样,由以“吃穿”为主的温饱型转向以“吃住用行”为主的小康型,但是江西居民无论是从消费支出额来看,还是从消费结构内部层次来看,都低于以上相应的省市,说明江西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讨论和建议

1.采取适当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知道江西城镇居民消费总体水平之所以偏低,主要原因是其收入偏低。目前,江西城镇居民收入不仅总体偏低,而且收入增长速度缓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居民收入增长的步伐。因此,必须采取以下适当措施,增加城镇居民收入:一是加快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国民收入。这就要求江西各级政府应重新认识江西的资源禀赋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职工工资;二是进一步提高就业率。各级政府要想方设法增加投资,增加工作岗位,创造就业机会。要达到此目的,政府就应该扩大吸引外资规模和增强吸引外资的能力,同时还要运用优惠政策引导启动民间投资。

2.转变居民消费观念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收入比江西低的安徽省其消费支出也比江西的高。可见,影响消费的不仅仅是收入因素,还有居民消费观念等其他的原因。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江西城镇居民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贫穷时期的“量入为出、勤俭持家”以及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万事不求人”的消费观念,这使得居民更加注重远期消费而忽视现期消费。这种消费观念不符合现代消费潮流,不仅降低了居民生活质量,而且还阻碍了江西经济的增长。因此,必须转变居民落后的消费观念,培养科学合理的可持续消费观,这就有必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宣传适度的科学消费观,让广大居民认识到适度消费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而且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使他们明白,自己在消费的同时,也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二是大力引导居民文明消费,反对不健康、不文明、不正当的消费。

3.完善消费信贷改革

江西城镇居民消费倾向偏低,不仅受到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还受到消费环境如消费信贷的影响。目前,我国消费信贷改革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品种少,信贷形式单一,消费信贷还只是在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品种上,而在旅游和教育文化娱乐方面还没有真正普及;二是消费者资产和诚信制度还没有建立,使得银行面临消费信贷违约风险,不得不进行“惜贷”;三是消费信贷手续繁杂,即所谓的“一门多步”,这不仅耗费消费者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從消费者内心深处挫伤了贷款消费的积极性;四是进行信贷消费的消费者范围窄,选择信贷消费的大多是中等收入户,而很少有低收入居民。由此可见,必须完善消费信贷改革,促进居民消费信贷的发展:首先,江西应在《个人消费信贷指导原则》的基础上,借鉴消费信贷业务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和实施适合本省省情的法律法规;其次,拓宽消费信贷范围,不仅要满足中等收入户的信贷需求,而且还要适当刺激和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信贷需求,同时还要大力发展教育信贷和旅游信贷,使住房、教育和旅游消费尽快“热”起来;第三,要加强对消费者诚信教育,为消费者个人建立资产和诚信档案,降低银行信贷的违约风险;第四,要大力简化消费信贷的手续,必要时要作到上门服务,真正为信贷消费者着想,让消费者满意。

参考文献:

[1]徐伍达:西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西藏研究,2006.02

[2]近十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J].管理科学,2003.4

[3]娆勇董利: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分析[J].统计研究,2003.4

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评析 篇7

据江苏省统计局网站2011年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 江苏农民消费支出2010年人均达6543元, 比2001年翻了一番多, 年均增幅1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能说明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2010年, 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乡村地区实现1516.79亿元, 比2000年增长了85.2%, 反映最近10a来乡村地区的消费需求呈增长趋势。

2 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003年, 农民收入始终低速增长。1997年至2002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6年只增加549.5元, 每年平均增长不到4%。尽管2003年以后, 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加, 但仍然十分有限, 只有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农村居民消费才能同步增长。

3 收入分配差距对农民消费的影响

目前, 农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远低于城市。江苏省统计局2011年12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 按收入5等份分组计算的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的差距由2000年的5.4:1变为2010年的6.7:1, 绝对差距从2000年的6452元变为2010年的16983元, 扩大了2.6倍。这个结果表明, 农村居民中只有一部分人的消费可望得到扩大。

4 消费结构逐渐转型

消费结构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变化状况以及内在过程合理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所指的消费结构就是衣食住行和文教、医疗等几大类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目前, 农民的教育消费太高, 以高等教育为例, 教育改革前, 全国高校年人均学费仅为200元, 1997年教育改革后, 学费从1998年的1000余元攀升至目前的5000元左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 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 但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年增长率超过20%。教育费用的昂贵, 是农民进行现期消费的“后顾之忧”。

5 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 当消费者面临收入的不确定性越大的时候, 他更多的是依据当期收入来进行消费。而且, 未来的风险越大, 他越会进行更多的预防性储蓄。当前, 虽然农民收入有所增加, 但出于谨慎动机, 用于预防意外事件的货币量也随之增加。例如, 农村中“看病难”“养老难”仍是目前农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不久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实地调查显示, 52%的人头痛感冒就自己买药吃, 有近20%的人是自我治疗或者硬挺着等病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使得农民有钱也不敢大胆增加现期消费。

6 农村消费环境较差

主要表现在:

6.1 乡村道路建设问题突出

尤其是山区农村, 农民有特产运不出, 工业品也难以进入, 形成一道较难逾越的鸿沟。

6.2 我国当前电视广播

通讯设施虽然发展很快, 但在农村尤其是广大偏僻山区仍然是盲区, 限制了广播电视及手机等产品的消费。

6.3 因缺乏对消费品质量的有效监督

大量劣质产品拥入农村市场, 农民深受其害, 消费积极性严重受挫。

7 消费水平总体偏低

从总趋势上看, 江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但农民消费水平总体仍然偏低。2001~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使用额中, 居民消费从3027.67亿元增加到10942.82亿元, 年均实际递增12.4%。其中:农村居民消费从1373.31亿元增加到2676.41亿元, 年均仅递增5%;而城镇居民消费从1654.36亿元增加到8266.41亿元, 年均递增16.7%。由此可见, 在江苏近10a的经济发展中, 来自农民消费的贡献非常小。

8 消费心理因素对农民消费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 农民的消费行为还受到传统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 如平时省吃俭用, 到节假日过度消费, 重视人情消费、非科学消费, 消费方式讲究从众与求同, 造成实际改善生活的支出受到挤占, 使得农民消费增长乏力。

9 财政与金融市场的支持力度对农民消费需求的影响

近几年, 国家财政、金融在支持农村消费上做了很多工作, 但相对于对城市消费的支持, 还是很小的。就金融信贷来说, 一来因农民金融信贷观念相对落后, 在生产生活消费时, 如自有资金不足, 大多数选择向亲戚朋友等个人借款, 甚至向不法高利贷者借贷。其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太愿意向回报率较低、风险相对较大的农村或农民贷款。另外, 宏观经济环境、就业机会等因素同样会对农村消费产生作用, 或将成为制约消费需求的阻力。

参考文献

海南黎族居民消费透视 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消费,福利

福利:经济科学的归宿。这是从人本角度出发得到的结论。这是因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选择, 无论其GDP有多大, 如果国民福利水平提高不大, 那么其社会意义和实践意义都不大。自中共十六大 (2002年11月) 提出国民经济到202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后,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 按2002年当时的数据看:城镇居民年收入为800美元, 农村为300美元。若将时间倒退到2000年, 以国际上通行的增长指标 (城镇居民年均收入增长10%, 农村居民年收入增长5%) 为统计口径, 那么, 800 (1+10%) 20=4080美元300 (1+5%) 20=800美元, 再加权 (9亿农民, 4亿城镇居民) , 计算出平均数4080×4/13+800×9/13≈1810美元。按通则, 2020年, 我国若进入小康社会, 需达到经济较发达国家的下限水平 (人均3000美元) 。1810美元的水平距离3000美元距离很大。因此, 要实现其预期目标, 任重道远。这就是我国的现实。我国是多民族国家, 民族地区 (新疆、内蒙古、广西、宁夏、西藏五区和云南、贵州、青海三省) 的自然条件差、生产力低下。截至2005年, 五区三省的GDP仅17 333亿元 (目前, 辽宁一个省的GDP超万亿) , 贫困和落后的面貌没有改变;财政收入总和仅1368亿元;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仅8897元 (远不如上海、山东省市的农民) ;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879.7万人 (以上数据来自国家民委) 。反贫困是五区三省的急需, 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小康目标的急需。这就是研究该课题的初衷, 出于工作的方便, 选择了海南黎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一、海南省城镇居民消费和黎族地区居民消费概览

利用上表中所列的数据, 根据斯通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其中:Pi为价格;Qi为需求量;r和b为参数;ri为消费者对第i中商品的基本需求量;bi为边际预份额,

从以上2004年—2006年消费支出表中估计出ai, bi的值, 结果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 取三个较低收入组 (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 的每人食品平均支出作为食品的基本需求支出的估计量;2004年—2006年的p1r1将分别为1888.87, 1947.55, 2013.21。将各年食品需求代入piri=ai+bi (pkrk-ak) /bk中 (K=1) 得到piri=ai+bi (p1r1-a1) /b1, 利用该式将每年的各项基本需求支出piri计算出来, 即得上表中的其余各项支出, 相加后得出人均基本需求支出额。

二、黎族地区居民消费状况

课题组对五指山黎族自治地区和三亚市黎族村落进行了走访与调查。由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核算和统计口径、手段的相对落后, 数据相对残缺。据政府官方统计:五指山市人口11万, 近70%为黎族。2005年人均消费额为3535元人民币, 2006年人均消费额是3801元人民币, 这两年全国人均消费为7345元和8257元, 而海南省人均消费为5687元和6577元。显然黎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是全国水平的48%和46%, 是海南全省水平的62%和57%。从以下数据中亦可以看出黎族居民消费水平仍有很大距离 (数据来源:五指山市统计局) :适龄儿童入学率99.8%, 以2007年统计看:小学毕业生1917人, 到初中入学率下降2.2个百分点, 而高中当年招生1336人, 但毕业生仅963人, 如果教育发展平稳的话, 这说明了中途辍学373人。辍学原因表明提前就业和消费不足以及伴有社会不稳定因素;2006年来全市低保户4602户, 12 002人占全市人口近10%, 发放低保金625万元, 月人均仅43元人民币 (6250000÷12002人÷12月) 足见黎族地区整体经济实力的不足和居民消费水平低下。以2003年为例, 黑龙江、广东、天津等省市通过民政部门发放的社保资金人均为180元、290元、450元左右。黎族地区居民并没实现家家有电话, 全市11万人, 电话用户仅17 050户, 百人人均15部, 这更是消费不足的佐证。

2008年10月, 调查组走访了黎族红花村, 这个村在三亚市郊, 是个比较富裕的村落。通过走访了中等以上收入的家庭李某, 65岁, 他与12个子女中的三个儿子住在一起, 年收入3—4万元, 主要来自槟榔等经济作物。这比起走访过的五指山市水满乡 (黎族村) 的贫困户 (有一家12口人, 仅一个屋, 室内一张床, 一口锅;另有一户居民哥兄弟, 两哥各有家室, 但住在一个屋, 中间用布帘遮挡) , 就有着天壤之别了。像保亭、陵水等自治县的消费水平与五指山比起来, 还要差一些, 在此就不叙述了。

三、黎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 消费结构分析

首先, 食品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支出现反复。从2004年的0.2743到2005年的0.300到2006年0.2269。从恩格尔系数的角度看, 总体来看2004年46.9、2005年47.6、2006年43.5。但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恩格尔系数相差太过悬殊, 以2006年为例, 分别为61.12%和27.61%, 相差30个百分点。城镇最低收入户还没解决温饱问题, 而最高收入户的生活水平按照恩格尔系数的评价标准早已达到了最富裕型。第二, 衣着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随收入增加缓慢下降。其占总支出比重也不大, 这与海南省的气候环境有一定关系。第三, 交通通信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波动较大。主要是由于最高收入户的交通通信消费变化较大, 其他收入组居民的交通通信消费呈缓慢上升趋势。第四, 娱乐教育文化和居住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呈下降趋势, 可见海南省的教育娱乐文化和居住消费不足。第五, 家庭设备用品边际预算倾向呈上升趋势, 主要也是由于最高收入户的消费支出增长的较多, 而其他收入组增长缓慢。最后, 医疗保健和杂项消费的边际预算倾向出现波动, 是由于各个收入组表现出的变动趋势不同, 收入低组出现了下降趋势, 而收入高的组出现上涨趋势。

(二) 政策建议

1.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居民后顾之优。

对于涉及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改革, 如养老、医疗、失业、住房、教育改革等, 应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提高改革的透明度。通过稳定就业, 提高基本工资标准等措施, 提高居民对永久性收入的预期。

2. 转变消费观念, 调整消费结构。

例如, 培育中高收入阶层的新消费理念, 提倡时尚消费, 大力发展知识消费、生态消费、保健消费等等。

3. 拓展消费信贷潜力, 加快消费信贷步伐。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不同方式的消费信贷, 除了住房、汽车消费信贷外, 还要发展一些新品种的消费信贷, 如车房组合贷款、住房装修贷款、教育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等。

4. 消除或减轻传统文化和消费观念的影响。

黎族整体消费水平较差, 他们与较发达的深圳相比相去甚远 (深圳居民2001年底的人均消费支出为17027元, 2006年底, 海南黎族居民只是深圳居民的22%, 即3801/17027) 。如果以城镇居民年收入10%增长, 农村居民5%增长 (这是国际上通用的经验数) , 那么, 平均增长7.5%, 这个差距需20年才能赶上深圳本世纪初的水平。因此, 解决黎族居民消费问题, 经济增长与摒弃传统和本族文化的消极因素同等重要。

参考文献

[1]易丹辉, 尹德光.居民消费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海南统计局.海南省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3]海南统计局.海南省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篇9

一、安徽城镇居民消费总量分析

收入是居民消费因素中最强硬的制约因子, 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的开展。1990年~2006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 354.60元增加到9, 771.05元, 增长了6.2倍, 年均增长13.1%, 表现出了较快的增长态势,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 510.2元增长到2006年的1, 1759.45元, 年均增长13.7%。同时由图1可以看出, 两者绝对额在“十五”期间逐步扩大, 但2006年两者差距有所减小, 这主要是因为安徽近两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 (图1)

安徽城镇居民每人年均消费性支出由1990年的1, 182.12元, 上升到2006年的7, 294.73元, 年均增长12.05%, 低于同期全国12.73%的年均增长速度。尽管安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性支出绝对额增长较快, 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与西部地区相比,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199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 388.70元, 人均消费性支出1, 156.42元, 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 996.08元, 人均消费性支出6, 433.58元, 分别年均增长13.32%和13.04%, 同期安徽年均分别增长13.0%和11.9%, 这导致了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还高于西部省份,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 就开始低于西部地区水平。只是由于近两年安徽发展较快, 使得2006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西部地区, 但人均消费性支出仍低于西部地区, 2006年西部地区人均消费性支出7, 504.39元。由此可见, 尽管安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绝对额有所提高, 但相对于西部地区并没有优势。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 这一差距就显得更大。

二、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体来说,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 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不断增加, 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以及服务支出所占比重逐年减少, 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支出所占比重逐年增加, 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渐趋合理, 但是在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增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表1)

(一) 食品消费。

安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 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如果仅按恩格尔系数这一标准, 安徽城镇居民自1998年便已步入了小康, 但同全国同期恩格尔系数相比, 比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如果按照我国1995年制定的城市小康水平12个标准来衡量, 只有恩格尔系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实际收入等少数几个指标合格, 其他的都未达标, 如2006年安徽城镇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支出比重为11.92%, 明显低于16%的标准水平, 因此安徽城镇居民还未实现小康生活。与东部地区省份相比差距较大, 如2006年安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38%, 同期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6%。不仅如此, 也高于西部地区36.9%的水平。由此可见, 安徽的恩格尔系数处于较高的水平, 安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还处于较落后位置。

(%)

(二) 衣着消费。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表明, 随着衣着消费的发展, 衣着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会相应地呈现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 支出比重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第二个阶段, 支出比重会保持相对的稳定;第三个阶段, 由于其他发展和享受数据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提高, 衣着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安徽城镇居民衣着消费总额一直呈上升态势, 但衣着消费支出的比重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并伴有一定的波动, 可见其衣着消费处于第二阶段。

从衣着消费的内部结构可以看出, 随着安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人们对衣着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 自己做衣服越来越少, 成衣消费发展迅速, 这一点可以从衣着加工费的逐年递减可以看出, 表明人们的消费质量在提高。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1995年安徽的衣着支出比重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到了2004年已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安徽为11.17%, 全国平均水平为9.56%, 同时也高于西部地区的10.81%。2006年更是如此, 全国平均水平为10.36%, 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为8.9%。从趋势来看, 全国平均水平及东、西部地区衣着支出比重呈稳步下降趋势, 安徽衣着支出比重下降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东、西部地区, 安徽城镇居民衣着支出比重偏高。

(三) 家庭设备用品消费。

我国家庭设备用品消费大致也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主要特点是非耐用消费品的增长快于耐用消费品的增长。第二阶段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主要特点为耐用消费品的增长快于非耐用消费品的增长。第三阶段为20世纪九十年代之后, 主要特点是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在整个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趋于下降, 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有明显增长。安徽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从2001年后才进入第三个阶段。主要特点是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在整个生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 文教娱乐用品消费有明显增长。安徽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在2001年以前一直呈上升态势, 在2001年后则呈逐步下降趋势, 其中耐用消费品保持与之相同的变化趋势。主要耐用消费品消费渐趋饱和, 自2001年以来,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家庭耐用消费品增长速度减缓, 在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下, 新的耐用消费品消费热点处于酝酿和形成过程中。

(四) 居住消费。

安徽城镇居民居住支出的收入弹性较低, 变动的原因不是来自于收入的增加, 而是来自于住房体制市场化改革。1998年全国城镇正式取消福利型实物分房体制, 住房消费体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安徽城镇居民居住支出1995年~2006年年均增长11.36%, 同期全国增长11.11%。居住支出比重增长也较快, 到2004年就已接近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居住消费的内部比重来看, 住房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 而其中水、电、燃料等支出比重则下降。安徽城镇居民住房条件也明显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逐年增长, 2005年安徽人均住房面积为19.9 m2, 比2004年增加0.6 m2, 但低于全国平均26.1m2的水平。从趋势上看, 随着住房、房租的市场化改革和私人购房比重的上升, 城镇居民居住支出比重会进一步上升。

(五) 劳务消费。

这里以劳务消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作为衡量劳务消费的指标。医疗保健支出与交通通讯支出均增长较快, 1995年~2006年年均增长分别分22.07%和15.11%, 所占消费支出总额比重也上升到2006年的6.05%和10.81%。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医疗保健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02%, 交通通讯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8.15%;西部地区医疗保健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1.65%, 交通通讯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7.14%。可见, 安徽医疗保健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及西部地区, 但是其人均支出绝对额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这主要是由于早期安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较低, 医疗保健支出绝对额较低的缘故。高速增长的趋势说明, 城镇居民越来越重视健康服务, 反映了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 但也应看到安徽医疗保健支出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交通通讯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及西部地区, 2006年人均支出的绝对额为788.25元, 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处于中部地区的平均水平, 反映了安徽交通通讯消费的滞后。

(六) 文化教育娱乐消费。

目前, 安徽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的比重偏低。由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自1990年以来, 安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 而文教娱乐支出的比重却在12%左右上下波动, 略有下降趋势。从文教娱乐支出的内部结构看, 教育及文化娱乐服务项支出均有所下降, 而文化娱乐耐用消费品的比重上升较快, 从而限制了其他两项支出的增长。2004年这种情况有所好转, 文化娱乐耐用消费品支出比重下降, 其他两项支出比重有所上升。1990年以来, 全国城镇居民的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 到了2006年支出比重达到了13.83%, 远高于安徽11.92%的水平。西部地区自1995年开始该项支出的比重就大于安徽, 到2006年达到了13.61%。由此可以看出,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较安徽更注重在文教娱乐方面的投入, 这也是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比安徽提高得快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该项支出的内部构成看, 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文化娱乐用品、教育及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文教娱乐消费支出额的比重分别为25.79%、50.87%、23.34%, 江苏分别为27.57%、49.19%、23.24%, 安徽则分别为23.09%、62.48%、14.43%, 且教育支出比重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这说明, 安徽城镇居民对教育较其他两项更为重视, 但由于受收入水平的影响, 使得教育支出比重占全部消费性支出总额的比重还处于较低水平。

三、问题及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 总体上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渐趋合理, 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

(一) 存在的问题。

1、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这主要表现在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及绝对额和消费性支出的增长速度及绝对额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也低于西部平均水平。2、食品和衣着支出比重仍然偏大, 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吃、穿支出比重大反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3、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增长缓慢。4、劳务消费及文教娱方面的支出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受制于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居民消费观念影响, 反映出安徽城镇居民消费观念落后。

(二) 对策建议。

由上述问题可以看出, 对于安徽城镇居民消费问题, 总量和结构上的问题同时存在。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的。而收入的高低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 并最终决定着居民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同时, 除收入水平外, 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消费结构, 如消费习惯、环境、心理预期等, 因而政府应出台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提高居民消费积极性并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向更加健康、合理的方向演进, 以期全面提高安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鉴于此,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发展经济, 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收入增长缓慢制约消费增长, 而实现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途径便是大力发展经济, 并对失业问题、经济效益问题等给予足够重视, 努力消除或减弱各种制约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提高居民收入;扶持下岗职工及其他低收入者, 确保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对个体经济、中小私营经济实行适度优惠政策。

2、促进居民消费。

培育良好的消费环境, 规范消费市场, 维护消费秩序, 确保居民消费安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消费信贷,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住房改革方案, 全面实行货币分房, 鼓励住房信贷, 刺激居民住房消费需求。

3、引导居民消费。

政府应积极引导居民对房地产、耐用消费品、教育产业的消费, 加大劳务消费的比重。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 而且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就业, 增加有效需求。

4、调整产业结构, 满足消费结构升级。

扩大居民消费问题观点综述 篇10

关键词:居民消费需求,居民收入,收入分配,消费率

如何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问题一直是居民消费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而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 消费支出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现阶段经济的发展依旧不是以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为主, 而是以大规模的投资为主要手段。我们的任务依旧是搞好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保证城乡居民的收入稳步提升, 加大对农村居民收入补贴的扶持力度, 进而才能优化消费结构, 拉动消费需求的增长。

对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 国外学术界有两种主要不同的理论观点:一种是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 强调现期消费主要取决于现期收入, 随着可支配收入增加, 消费也增加。这种消费理论主要强调的是用收入来解释消费, 也叫绝对收入假说。他指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 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人, 消费者的主要经济行为是储蓄和消费, 而且消费将随着收入的增减而增减, 但消费的变化幅度小于收入的变化幅度, 再则,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率为负值, 即随着收入的增加, 用于消费的指出占收入的比重减小, 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他指出的是消费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是一种非比例关系。另一种是面向未来的消费函数, 强调消费对一生总财富的依赖, 以及储蓄在稳定消费中的作用——莫迪利阿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为退休后的生活而储蓄的重要性;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强调储蓄在稳定高收入年份和低收入年份之间消费的作用, 他强调的是持久性收入影响消费支出, 而暂时性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是通过对持久收入的影响而发生的, 它的变动只会引起消费的波动, 消费时持久性收入的稳定函数, 而且消费的边际倾向没有递减。因此, 消费不完全取决于现期收入。但是, 经济学家大量经验观察说明, 消费更多依赖于现期收入, 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当居民收入下降或担心失业时, 他可能会推迟或削减耐用品购买, 现期消费就减少;二是当居民收入下降时, 消费信贷会受到配额限制, 他就不得不削减现期消费。简要的说, 一种强调现期消费主要取决于现期收入。事实表明, 两种因素同时对消费起着作用。

基于上述理论, 我们不难得出影响消费或者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依旧是城乡居民的收入高低。现将国内主要学术观点总结如下:

(1) 消费需求不足与可支配收入及收入分配格局有关。有学者认为, 制约居民消费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收入问题, 即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减少, 制约居民的即时消费。虞杭认为,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是导致社会整体收入差距扩大进而导致消费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除收入及收入差距影响消费外, 梁东黎认为, 1997年以后至今,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正是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增幅过快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减缓, 才导致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2) 消费不足与工资的市场定价有关。刘帆、魏军认为, 总消费需求不足的微观机制是工资的市场定价。我国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的需求垄断, 使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格水平上, 甚至低于劳动力价格, 从而导致社会总消费需求不足。李广平认为, 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真实含义是“消费函数不是单纯的收入, 而是实际工资水平及所决定的储蓄率、投资率才是决定消费需求的基本因素”, 由此, 我国当前消费率下降及消费需求不足, 归根结底是实际工资水平下降及导致的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结果。

(3) 制约居民消费的瓶颈在于农村消费不足。曾国安、胡晶晶认为, 农村居民消费在全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居民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源于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下降。杨永忠认为,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关键是农村消费需求不足。

(4)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在于消费品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严先溥认为, 消费品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造成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费品市场的结构性供求矛盾表现在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两方面。当前我国居民生存型消费需求已基本得到满足并正向享受、发展型消费需求升级过渡, 但产品结构、消费政策、消费环境和消费观念等却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变化的需求, 致使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困难重重。加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导致消费市场出现城乡居民消费断层现象, 也阻碍城乡居民消费顺利升级。因此, 内需不足主要是供给与需求结构的不衔接制约了需求潜力的有效释放, 影响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经济总量逐年增长, 而与此同时, 各种社会保障措施却并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根据凯恩斯的理论, 面对保障缺失的情形, 为了应付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 居民存在着谨慎性动机的储蓄行为, 即为了维持未来的消费水准, 保证未来的生活水平而减少现在的消费进行储蓄。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到位是居民不消费的一个主要理由。不过, 说到底, 最直接的影响到居民消费的还是收入。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多次提高职工工资, 然而, 相对于物价和通胀的增长, 工资的增长水平有限, 职工整体收入水平不高依然是普遍的现象。2007年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由于劳动者的工资长期以来处在非常低的水平, 老百姓主要靠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也是正常的, 但我们又不能全让政府大包大揽。”2008年曾有报道说中国职工工资预期增长9%, 而同年四月份的统计表明CPI同比上涨。《中国经济信息》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提供的两组数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 截至目前, 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已经超过20万亿, 其中活期存款近40%, 定期存款接近60%。”“资料显示, 目前我国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 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医疗保险, 而培养一个孩子上到大学需要19.1万元。”前一组数据说明我国居民储蓄的庞大, 从中似乎可以看到巨大的消费潜力。另一组数据则说明了居民储蓄而不消费的原因。2009年4月中金在线转引自腾讯网的一篇文章表明:“政府统计的职工工资, 不到三分一能到百姓手里。”文中转引新京报的一段文字:“北京市统计局宣布, 2008年, 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4715元, 折合每月3726元, 比起2007年的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39867元, 增长12%。不少市民纷纷怀疑这一数字“虚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写的2007年企业蓝皮书《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 (2007) ——盈利能力与竞争力》也指出, 1990至2005年, 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下降了12%。由此看出, 我们在收入调配的政策上下的力度也不够。

消费要想扩大, 一是要让大家手头有钱, 二是要让大家有钱之后还敢花。中低收入人群充满消费愿望, 但收入较低, 扩大消费最扎实的还是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此外, 人们对未来住房、教育、医疗等支出的预期在普遍加大, 也制约了消费。

如何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问题, 国内学术界代表性的观点有: (1) 适度降低投资率, 提高消费率。有学者认为, 只有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 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 不是最终需求, 难以发挥导向作用和拉动作用。消费率偏低、投资率长期过高会造成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因此, 应适度降低投资率, 提高消费率, 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和拉动作用。

(2) 投资和消费双启动, 但把消费放在首位。祁京梅认为, 支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内需的扩大, 而扩大内需需要投资和消费双拉动。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市场、有需求行业的产品发展和融资的政策措施始终是围绕着最终需求, 不仅促进了经济和投资的增长, 而且极大拓展和挖掘了消费需求的增长空间。因此, 要保持投资和消费的持续、协调发展,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促进消费,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3)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增强全社会的消费能力。只有提高城乡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才能提高居民边际消费支出水平。李广平 (2008) 认为, 扩大总需求, 要从工资的市场定价机制入手, 实行政府指导下的工资市场定价, 制定工资增长指导线。只有逐渐提高实际工资水平, 提升劳动力成本, 才能真正解决改革与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包括消费问题。也有学者认为, 应从解决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人手, 解决消费率下降问题。建议应参照国际标准, 将政府财政收入 (和支出) 的增长速度限制在经济增长速度附近, 民主和科学地优化中央和地方财政预决算, 尤其是财政支出的预决算。

(4) 优化供给结构, 增加有效供给, 满足居民消费需要。卢嘉瑞等认为, 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长和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速的趋势, 昭示着新一轮消费高峰的来临。

(5)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建立严格的投资约束机制。有学者认为, 要刺激消费, 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一是加快促进各类投资主体平等竞争的制度建设, 扩大非国有企业和个人等国内民间投资的准人领域。二是健全政府投资管理体制, 合理界定政府的投资范围, 在合理控制投资规模的同时, 正确引导投资方向, 把资金引导到社会和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三是规范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的投资行为, 强化投资的约束机制。

(6)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和税收体制。黄微分 (2007) 认为, 提高消费率, 首先要从完善行政管理体制人手, 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 逐步理顺中央和地方在财税、金融、投资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分工和职责, 从体制上消除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饥渴症。其次要对地方干部强化考核内容, 从机制上消除地方政府只重视生产领域不重视消费领域的行为方式。最后还要改革现行的税收制度, 实行促进生产与促进消费并重的税收制度, 以此调动地方政府关注消费、促进消费的积极性。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 2009年中国着力扩大居民消费,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450亿元, 补贴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农机具购置, 减半征收小排量汽车购置税, 减免住房交易相关税收, 支持自住性住房消费。

目前已出台的措施包括: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对农民的补贴, 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众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以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用财政补助的办法支持彩电、冰箱等家电“下乡”;投资2800亿进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以减少住房困难群体进行消费的后顾之忧等。所有这些措施, 连同投资转化来的消费, 将会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消费能力, 提高中高收入阶层的消费意愿, 由此,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有所提高。

从这个思路来看, 我国政府正一方面采取提高城乡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办法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大规模兴建保障性安居工程,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减轻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双管齐下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非常明显。庞大的国内市场, 特别是农村较为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 为我国消费增长乃至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广阔空间。我国当前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双加速”进程, 这使得我国消费市场和经济增长的潜力十分巨大, 而且,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未来还将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 提高居民收入、改善消费预期和消费环境, 为居民扩大消费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周发明.张潜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07, (5) .

[2]安毅.张青扩大居民消费的总体思路与政策建议[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 (8) .

[3]张海燕拓展居民消费市场的实证分析[J].消费经济, 2006, (6) .

[4]邬德政.刘鸿渊.曾艳琳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J].经济体制改革, 2007, (1) .

[5]农村消费问题课题组关于农村消费的现状及政策建议[J].财贸经济, 2007, (2) .

湖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篇11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因素,本文就反映居民消费结构的众多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对2005-2008年湖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结果显示2008年湖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综合排名最高,而2006年最低。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一、导论

消费、投资、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近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却在逐步走低,居民消费的增长低于经济的增长,而其中农村居民的消费又显得更低。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于增加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居民消费结构更是有必要。

消费结构(consumption structure)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消费结构分析是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如食品、衣着、居住等。变量太多,无疑会增加分析问题的难度与复杂性,而且在许多实际问题中,多个变量之间是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怎样用较少的新变量代替原来较多的变量,而且使这些较少的新变量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较多的变量所反映的信息,而主成分分析方法就是综合处理这种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二、主成分分析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将原来众多具有相关性的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能把各变量之间互相关联的复杂关系进行简化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指标(比如 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 个指标作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 (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 越大,表示 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 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 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来 个指标的信息,再考虑选取 即选第二个线性组合,为了有效地反映原来信息, 已有的信息就不需要再出现在 中,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要求 ,则称 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可以构造出第三、第四,……,第m个主成分。其数学模型为:

其中 , ( )为X的协方差阵Σ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是原始变量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存在指标的量纲不同,所以在计算之前须先消除量纲的影响,而将原始数据标准化。 , , 为相关系数矩阵, , 是相应的特征值和单位特征向量, 。

三、进行主成分分析主要步骤

①根据研究问题选取指标与数据;

②进行指标数据标准化(SPSS软件Factor过程自动执行);

③确定主成分个数 。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个主成分。因为特征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示主成分影响力度大小的指标,如果特征值小于1,说明该主成分的解释力度还不如直接引入一个原变量的平均解释力度大,因此一般可以用特征值大于 1 作为纳入标准;

④确定主成分 表达式,即计算主成分载荷;

⑤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进行评价与研究。

四、对湖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

数据来自《湖北统计年鉴2009》,这里取的数据2005-2008年是每种消费支出的占比, 食品, 衣着, 居住, 医疗, 家庭设备, 交通, 文教娱乐, 其他,运用SPSS16.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为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的前 个主成分,由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可知: ,即提取两个主成分,由主成分载荷矩陣可知,居住,家庭设备,交通,文教娱乐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一主成分 (这里定义为精神消费)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食品,衣着,医疗,其他在第二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说明第二主成分 (这里定义为物质消费)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可见提取两个主成分就可以基本反映全部指标的信息。因此决定用两个新变量来代替原来的八个变量,这两个新变量分别为 精神消费和 物质消费。用主成分载荷矩阵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相对应的特征值开平方根便得到两个主成分中每个指标所对应的系数,在SPSS中运行得到两个特征向量分别为:

={0.316,0.178,-0.477,0.020,-0.466,0.468,0.451,0.041};

={-0.402,0.503,-0.007,0.505,0.055,0.082,-0.026,0.565}

根据主成分综合模型即可计算综合主成分值,并对其按综合主成分值进行排序,即可对各年进行综合评价比较。

五、结论

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研究 篇12

一、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分析

纵观2002年以来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 我们发现, 他呈现了以下特点:

(一) 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偏低

1、文化消费系数1呈上升态势, 但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偏低。

数据显示, 2002年以来, 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系数呈直线上升态势, 由2002年的13.2%, 上升为2003年的14.6%, 2005年的16.3%, 2006年的17.8%和2007年的19%。虽然文化消费系数在不断上升, 但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仍然偏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当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应达20%;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应达23%。2002年, 南京人均GDP已达2760美元, 但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系数仅为13.2%;2003年, 人均GDP已达3300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仅为14.6%, 远低于国际上23%的水平;2007年, 人均GDP已达6157美元, 文化消费系数仅为19%, 尚不到国际上人均GDP1600美元时的水平;2008年, 受金融危机影响, 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系数下降为16.9%。这也验证了“当消费因收入落差而被抑制的时候, 最先从消费者账单上消失的往往是高弹性的文化消费”的理论。

2、文化消费支出增速高于消费性支出增速和可支配收入幅速, 在副省级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2002年以来, 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发展势头迅猛, 文化消费支出增幅除2004年低于可支配收入增幅和消费支出增幅外, 其余年份均高于两者。如2003年, 南京的文化消费支出幅度为16.5%, 分别比两者高了5.2和11个百分点;2005年, 分别比两者高了16.4和17.5个百分点;2006年, 分别比两者高了6.7和9.4个百分点;2007年, 分别比两者高了2.1和8.7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 绝大多数副省级城市则呈现了文化消费支出增幅低于两者的状态, 部分城市的文化消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如2007年青岛的文化消费支出增速为-4.5%、西安为-12%、杭州为-16%。

(二) 文化消费内部结构不协调

1、家庭教育经费支出在文化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过大。

统计数据显示, 为应对日益增强的知识需求和社会竞争压力, 家庭文教娱乐支出中很大比例的经费被投入到了教育行列。如2007年副省级城市城镇家庭居民教育经费支出占文教娱乐支出比重平均值为42.1%;南京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文娱乐支出比相对较低, 但也高达33.8%。研究还发现, 目前家庭教育已从单一性转向多元性, 家庭教育投入已经从子女扩大到所有成员, 从某一种教育形式转向多样性的组合教育投资模式。2007年, 南京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消费支出中成人教育费支出60元, 比2002年增长了1.27倍, 5年来年平均增长17.8%2, 但与183.2元的择校费等跨代教育费用支出相比, 成人自身的教育经费还是相对为小。

2、文化消费层次较低, 形式单调。

有研究表明, 虽然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在日常生活开支中占据了重要部分, 但目前基本上还处在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除上网、旅游属于新兴热点文化消费项目外, 电视、报纸这类传统媒体形式仍是市民最主要的文化消费产品, 逛公园、打麻将等传统的休闲消遣性文化娱乐活动仍是居民文化消费的主要内容, 这些活动的消费范围和环境局限性大, 消费层次偏低。而且, 在享受型文化消费中, 娱乐消费不断升温, 出现了大众消费文化的低俗化现象, 而高雅文化、传统艺术等高层次的精神消费内容却鲜有问津。

(三) 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足挤压了群众的其他文化消费

居民的文化消费还包含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虽然近年来南京在公共文化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 但总体看来, 南京的公共文化投入不足, 挤压了群众的文化消费。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例, 据测算, 2007年南京平均34.3万人才拥有一个图书馆, 平均41.1万人才拥有一个文化馆。这一发展型的文化教育设施不仅远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图书馆与人口比例为1:300的标准, 也与老百姓需求差距较大。但城市的舞厅、歌厅、卡拉OK厅、夜总会的发展速度则远超过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历史。

总之, 目前南京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呈现了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比例偏低, 文化消费内部结构不合理, 政府对公共文化投入不足等特点, 这不是南京的特例, 而是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一个普遍真实写照。

二、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原因探析

文化消费是一种个性消费, 是一种生活方式, 他既受制于消费习惯等消费主体自身的行为因素, 也受制于对未来收入与支出不确定性等外部环境因素;既受制于收入水平等自身的经济因素, 也受制于政府对公共文化投入等外部政策因素;既受制于文化修养等自身的素质因素, 也受制于文化产品价格等外部市场因素, 具体而言:

首先, 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文化消费数量和质量的首要因素。居民的收入水平, 特别是可支配收入水平, 决定了文化消费能力的大小。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21世纪以来, 南京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其收入主要来自薪金, 如2007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69.6%是工资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仅占1.8%。而目前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国家、企业收入比重在上升, 居民的收入比重在下降, 数据显示, 1997~2007年, 我国GDP增长234%, 财政收入增长490%, 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仅增长167%。3这种分配关系, 显然不利于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 这是文化市场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消费的重要原因。

其次, 传统消费习惯是抑制即期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以满足生存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提倡节俭、量入为出”传统消费习惯和“注重下一代、敷衍自身的”跨代型消费文化, 使人们的文化消费被禁锢, 形成了“注重物质消费、轻视文化消费”, “注重存款、不敢轻易超前消费”的特性。另一方面, 政府包办文化事业的文化消费习惯限制了居民主动进行文化消费的意愿。这使文化消费被作为一种“软需求”而长期受到冷落。

第三, 过高的文化产品价格是影响文化需求的重要要素。有研究表明, 过高的价格使文化产品脱离了群众的真正需求, 抑制了文化消费。《人们日报》和《人民论坛》杂志于2008年进行的“中国居民文化消费倾向千人问卷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61.4%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大, 文化消费过于昂贵”是阻碍自身“进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5

第四, 文化产品供求结构性矛盾是影响居民文化消费需求释放的重要因子。在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既定的情况下, 文化消费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供给。从目前文化产品供给方面情况看, 一方面, 文化产品市场主体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和期待之间存在严重脱节;另一方面, 较低水平的公共文化投入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过少, 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如2007年, 南京文化事业投入2.34亿元, 仅占财政收入的0.37%, 低于一般国家文化事业费占其全部支出1%以上水平的惯例。

第五, 对未来不确定性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原因。我国目前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特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原来由国家统包的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 逐步改革为由国家与个人共同负担;与此同时, 体制改革、机制转换等结构调整中的岗位变动、失业等不利因素导致居民收入预期越来越不确定, 使得群众对未来预期缺乏信心, 促使居民谨慎消费, 消费倾向降低, 6文化消费等非基本生活所需的消费被压缩。如南京的平均消费倾向由2004年的72.0%、下降为2005年的71.4%、2006年的69.8%、2007年的65.4%和2008年的65.5%。

三、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文化消费是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历史趋势和必然选择。笔者以为, 要提升南京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 深化分配体制改革, 提高居民现期收入水平, 增强即期文化消费能力。

在当前内需不足、国家要刺激消费需求的背景下, 利益分配机制应注重国民收入分配向劳动者倾斜, 使劳动-收入-消费分配功能增强, 切实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重点提升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逐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 使之成为文化消费的中间力量。

(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稳定预期收入, 增加即期文化消费信心。

如各级政府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及时研究建立与消费价格指数相关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降低人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提高住房、教育、养老、医疗、保险等改革措施的透明度, 加大宣传力度, 增加居民对未来的信心, 增加当前商品劳动的购买数额。

(三) 引导培育不同文化消费群体, 培养居民成熟的文化消费习惯, 形成多元文化消费结构。

首先, 教育、引导居民文化消费意识, 培育文化消费群体。如借鉴英国、香港模式, 电视台、电台应争取每天抽出30~90秒钟的时间进行免费文化消费公益广告宣传;把文化消费教育纳入普通国民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 全面推动全民文化消费教育。其次, 采取区分重点消费群体的方式, 实行多元化的文化消费模式。如针对高收入支持的“先导型”消费群, 实行高档次的精品消费模式和个性化消费模式;针对中等收入支持的“升级型”消费群和低收入支持的“培育型”消费群, 实行大众消费和精品消费的协调发展模式。

(四) 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优化文化消费环境, 使文化成果共享于民。

首先, 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 提高政府财力在公共文化方面的投入。如明确规定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得低于2.5%, 以实现对教育的基本保证。其次, 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投资体制, 优化公共文化财力投入结构。如通过立法、税收等调节手段, 促使各类社会资本和生产要素向公共文化领域流动,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公益文化发展新格局;设立公共文化建设基金, 培育一些介于政府与民众的文化公益组织。

(五) 改善文化消费市场环境, 繁荣文化市场, 解决供求矛盾。

首先,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文化消费开“绿灯”, 为消费者创造一个更加经济的消费市场。其次, 系统制定与协调文化消费政策, 完善文化消费市场环境。如建立健全文化消费舆论监督和经济监管的法律体系, 制裁低劣的文化产品和消费行为的出现,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网.消费热点变化对南京消费品市场影响分析.

[2]刘国光.被排挤的居民消费需求[J].经济展望, 2009, (6) :138.

[3]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河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与相关发展对策[J].中州学刊, 2006, (4) :117.

[4]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组.河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与相关发展对策[J].中州学刊, 2006, (4) :117.

[5]孙墨笛, 杨暄.逾六成受访者认为文化消费昂贵[N].人民日报, 2009-08-31.

[6]张晓明, 胡惠林, 章建刚.走进“十一五”:发展文化产业的新综合与新视野.中国社科院网.

上一篇:个别化指导下一篇:功能性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