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通用12篇)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篇1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 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的比重不断上升, 而且其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传统的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 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要“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这都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环境。近几年,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取得了规模与结构的突破, 但是要在严峻的形势下取得竞争的优势地位, 还需要长期不断地努力。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 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长期以来, 服务贸易活动始终依附于工业生产领域, 没有形成独自的部门体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尤其是加入WTO以来, 中国对服务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作用, 认识愈加深刻。从政府和社会层面都做出了不懈努力, 营造了浓厚的服务贸易发展氛围:切实履行加入WTO承诺, 有序开放服务贸易领域及行业, 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组建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并举办服务贸易大会, 逐步建立服务贸易法律政策体系和统计、分析体系, 形成了中央和地方互动、各部门间密切配合、企业积极参与的服务贸易促进机制。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更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发展服务贸易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世界范围内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成为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外部力量。可以说, 中国迎来发展服务贸易的历史性机遇。
2. 服务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相关数据表明, 中国服务贸易规模保持着持续扩大的发展态势。1982年,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3.4亿美元, 占当年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0.6%, 而到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 044.5亿美元, 占当年全球比重提高到4.2%。26年间其规模扩大71.1倍, 年均增长18.1%, 且进口和出口额双双跃上世界第五的位次。足以证明, 中国已成为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国家, 不仅为世界经济作出了贡献, 也为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发挥了极大作用。2009年商务部出台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服务贸易工作的指导意见》, 对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了总体目标和具体实施意见。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即将举办, 以旅游及相关行业为主的服务贸易活动将更为活跃, 中国服务贸易有望进入更快的发展通道。
3. 服务贸易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 顺应国际潮流, 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调整与规模扩大同步, 呈显了步伐加快的特征。近年来, 许多现代和新兴服务行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 形成独立的服务贸易行业, 服务贸易结构日趋由劳动密集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据有关资料统计, 1997年中国计算机和信息出口额仅为0.84亿美元, 到2007年则达到43.4亿美元, 增长近51倍, 年均增长48.4%;咨询服务业由3.5亿美元上升到115.8亿美元, 增长32.4倍, 年均增长42%。2009年上半年上述两项出口额合计达到111.3亿美元, 占当期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比重达到了20.4%, 咨询业更是成为服务贸易最大的顺差行业。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2009年商务部在服务贸易工作指导意见中强调要大力促进软件、文化、技术、会计和中医药等行业服务出口, 并拟制定相关促进政策, 预示中国服务贸易结构调整进入新时期。
总之, 中国服务贸易在国家相关政策扶持下已经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贸易总量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份额日益增加, 贸易结构逐渐优化, 但是与世界上服务贸易发达的国家相比, 与中国自身的经济总量相比, 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的竞争环境中, 还有许多工作有待完善, 从而促进服务贸易获得更大的发展。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1. 大力发展服务业, 为服务贸易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是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的竞争实际上是各国服务业之间的竞争, 服务业的发展决定了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构成。大力发展服务是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举措。受诸多因素影响, 中国服务业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自2001—2007年始终处在40%的水平, 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5%~55%的水平。国务院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强调, 把发展服务业上升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国家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发展服务业要坚持改造与创新并举, 既要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现代经营方式和管理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 着力改造旅游、商贸物流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又要大胆探索和创新适合国情和符合国际规则的现代和新兴服务业, 重点发展金融、信息、咨询、法律、会计、教育、文化体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中医药等行业。形成新的产业格局, 从而为服务贸易奠定更为坚实的产业基础。
2.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服务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但任何一种服务贸易活动都是在发生国的法律调整下展开。法律体现国家意志, 发达国家实践表明, 一国的法律完备程度决定着该国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科学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服务贸易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近年来, 中国在经济发展实践中, 相继颁布了《对外贸易法》、《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服务贸易涉及领域广、行业多, 服务种类繁杂, 仅《服务贸易总协定》所列12大类中, 就涉及了160多个小类, 它对适应法律有特定的专业要求。当务之急, 国家应尽快着手研究制定既符合中国国情, 又不违背国际规则和惯例的服务贸易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体系, 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 加大财税、信贷改革力度, 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充分发挥财税、信贷等经济杠杆作用, 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应借鉴国外成熟经验, 立足国情, 研究制定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具体政策。应整合财政扶持资金,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借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 制定适应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 参照货物出口的做法, 出台具体的服务贸易出口退税办法。应适当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信贷规模, 降低信贷门槛, 提高信贷贴息比例。建立服务贸易发展专项基金, 鼓励服务贸易行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强化信用保险机制, 为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信用保险和融资担保。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服务贸易领域知识产权交易, 推动资本市场建设。让财税、信贷等政策向服务贸易领域适度倾斜, 让参与服务贸易的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和便利。
4. 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 为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随着服务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活跃, 服务贸易产业结构不断向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服务贸易尤其现代服务贸易具有了知识经济特征。它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规则, 外语掌握熟练、涉外工作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势在必行。培养专门人才方面, 韩国的做法值得借鉴, 他们设立各服务贸易领域专科学校, 加强“产学研专门人才联合教育”, 以满足服务贸易发展需求。我们应动员全社会力量, 利用多种模式, 加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高校应增设相关学科和专业, 开设服务贸易实务和实用外语课程, 同时应开展双学位教育, 鼓励在校大学生用较短时间尽快掌握两门以上专业知识与技能。国家应建立人才数据库, 搞好人才储备,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贸易人才需求。
5.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高层对话, 为服务贸易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发挥政府外交功能, 积极开展“经济外交”, 更多的参与国际事务磋商与协调。加强对CEPA和CAFTA筹运机制研究, 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 争取更多的话语权。要统筹规划WTO和多边双边关系谈判, 促进发达国家开放更多的服务市场, 推动建立平等、自由的世界贸易体系。有资料介绍, 美国政府把加强外交谈判进行国内立法, 在外交谈判上做足文章, 争取本国利益最大化。在长期外交工作中, 中国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今后仍会把握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动态和趋势, 充分发挥外交优势, 知己知彼, 取长补短, 不断丰富“经济外交”经验, 积极运用外交策略和技巧, 为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文玲.推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R].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08.
[2]林九江.借鉴货物出口促进政策制定服务贸易出口政策[R].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08.
[3]裴长洪.彭磊.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理论的发展[R].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07.
[4]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N].经济日报评论, 2009-03.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篇2
趋势分析
——金融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我国金融业入世十年来发展的现状
中国金融业在中国入世之后,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中资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开拓国际金融市场,中国金融业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加快。2002年12月,中国实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迈出了资本市场融入全球化的第一步。2003年3月10日中国银监会成立,标志着“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格局的最终形成。2003年,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人民币业务,并加快推动国有银行产权改革。2004年2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开展人民币业务,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并必然要面对外
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13日在重庆举行的2005年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经贸论坛上透露,截至9月末,共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69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2家营业性机构。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6600余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左右,外汇贷款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外汇贷款总额的20%左右。2007年,允许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法人机构。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2001年的资不抵债,实现了到2009年的全面上市。自2005年7月21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1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达3.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2000底,中国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仅有1.6万亿元人民币,到2011年8月,中国股票市场流通市值急剧增长到了20万亿元人民币,债券市场市值达到20.48万亿元人民币,股票与债券市场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已经接近100%,在支持企业融资和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金融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我国金融业也面临的严重困境,相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中国金融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了。最近两年,人民币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但是,人民币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地位仍然不相称。中国金融业在创新水平、市场深度、综合竞争力、公司治理、发展环境、监管水平、国际化程度、人才配置、文化建设、理论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中国金融发展存在严重的结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城乡金融发展、东中西部金融发展、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金融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要求、金融监管水平与防范风险需要、金融发展速度与金融人才供应的不平衡,金融发展趋势与金融机构管理水平、体制机制、金融文化建设的不平衡,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及其他参与权的不平衡。从外部经济环境看,目前中国金融发展面临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全球通货膨胀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风险。从内部经济环境看,通货膨胀、经济结构失衡和宏观紧缩政策都对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形成一定的制约。
二、我国金融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实现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基本框架,对于完善金融法制、加强金融监管、深化金融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功能齐全、形式多样,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我国金融业的金融资产质量和业务结构进一步改善。截至2004年末,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累计阶段性处置不良资产6750.6亿元,累计回收现金1370.10亿元,占处置不良资产的20.29%。摸清证券公司底数的工作逐步展开,及时有效地处置了一批高风险公司。保险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效益型、集约型转变。
(二)金融发展格局不协调和风险向银行集中
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间接融资比重偏高,储蓄率和广义货币 M2持续攀升,银行业集中了大量风险。我国广义储蓄率偏高且持续攀升,1985年我国储蓄率为34.3%,1990年上升到38%,2001年进一步上升到40.2%,2003年达到44.6%,在全世界属于最高的。M2/GDP比例居高不下,1985年为60.8%,1993年上升到100%,2003年和2004年为别为187%,186%,远高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和一些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银行业吸收了大量储,蓄存款,且主要依靠发放中长期贷款来释放储蓄增长的压力。2003年银行贷款占企业融资的比例为85%,2004年1季度进一步上升到94%,而股票和债券融资不足5%。企业融资过度依
赖银行贷款,导致全社会的融资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看,过多的货币供给可能冲击物价和资产价格的稳定,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同时也挤压了货币政策的调控空间。我国仍然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银行业占90%以上的金融资源,证券业发展滞后,保险业规模过小。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和分散金融风险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这种金融发展格局,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效率。
(三)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和抗风险能力较弱
我国金融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架构,但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尚未根本确立,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上还普遍存在缺陷。产权主体虚置,所有者监督缺位。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者之间职责不清晰,缺乏明确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股权董事、独立董事、机构投资者、中小股东代表、中介机构以及党团组织等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内部管理比较薄弱,风险防范机制不够落实,信息披露不及时,透明度较低,部分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存在重大隐患和漏洞,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体制问题、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我国金融机构创新能力和防范风险的水平较低,缺乏鼓励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技术水平。
(四)金融企业的外部环境较差和存在道德风险
我国金融运行的法制环境较差,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存在法律空白和法规过时等问题。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约束力不强,执法不严,银行的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一些客户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一些企业利用改制重组等方式逃废银行债务。社会信用意识薄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对企业和个人信用的评价和记录系统,缺乏提高社会信用意识的制度保证。金融道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滋生。在金融改革、不良资产剥离以及金融机构关闭过程中,由于政府支付了改革成本和中央银行出资全额补偿了自然人债务本息,这就可能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金融机构的恶意高风险经营行为,助长了投资者漠视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和风险程度的错误意识,不合理地减轻了金融监管者的尽责压力和对相关责任人的依法惩处。
三、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混业经营
中国金融业长期以来实行分业经营,即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立而治,这虽然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但是,从加入WTO以来外国金融机构的经营来看,她们在世界范围内经营业务几乎都是混业经营。如果不解决这一尴尬境地,中国的金融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不利的环境。因此,突破分业经营的现有格局应成为我国金融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为适应金融业竞争的需要,混业经营可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保险和期货于一体,其优势在于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进行各种有效的投资组合。
(二)制度化、法治化
一方面,为适应入市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将会出台一系列制度安排来规范我国金融业,促使我国金融业及早同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还将会参照国际惯例制定或修改《外资银行法》、《合资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外资财务公司法》、《外资金融机构法》、《刑法》、《行政诉讼法》等相应法规从而形成一套既与国际立法接轨,又符合中国金融业发展实际情况的金融法
律法规体系。最终,使得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将从单一的“政府裁决”逐步转变为由WTO制定的“国际规则裁决”或我国的“法律法规决。
(三)内资国际化
随着大量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国内金融机构要抛弃旧的经营思想,从全球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评估项目和选择投资方向,努力向外资金融机构学习,提高自身竞争力。资金的跨国流动和公司的跨国上市,导致资本流向效率高的市场国家去,这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也会使得中国优质内资在加入世贸之后形成国际化趋势。
(四)市场化
WTO以来,中国将努力逐步建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管理制度,一些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将由市场决定,从而促进了利率等的市场化。中国今年的利率改革中,对利率允许下浮就是金融市场化的第一步。此外,金融政策更加透明化,也有利于市场化的发展。
(五)竞争与合作并存
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后,在诸多方面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首先是人才竞争,其次是优质客户的竞争。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与优质客户群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金融机构的利润也大都来自优质客户。最后是业务竞争。国内的金融机构将逐渐失去原有的政策保护,相反外资金融机构将逐渐享有国民待遇,这将加速了金融市场中的全面竞争趋势。因此,许多交易所已经实施了合并,结盟,改制和上市等改革计划,从而进一步加速了市场化的进程,金融服务业将呈现出持续兼并的趋势。
(六)信息化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适应加入WTO以来金融国际化的需要,金融电子信息化等特征越来越明显。未来中国将建立金融数据通信网,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建立现代化支付清算体系,为全社会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支付结算服务;全面推广综合柜面业务系统、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网上结算等新型金融业务系统和金融信息服务系统;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开发并推广综合金融监管系统;完善金融管理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和办公效率;建立金融计算机安全体系,保障银行业务应用系统安全运行。因此,为了金融电子信息化建设将以业务需求和金融创新为目标,完善金融服务方式,为客户提供辐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超市”服务。
四、我国金融业今后发展的对策一、一个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首先需要的是规范和有序: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思考、研究和解决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改革开放发展道路;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统筹兼顾好各项宏观调控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努力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三是必须始终注重提高金融工作特别是金融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正确处理金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凝聚各方对金融宏观调控和推进改革开放的高度共识;四是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手段,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制约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推动金融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金融行业其次应加强风险管理,通过并购加速国际化进程。在华尔街陷入股指历史低点,人民币升值,美国金融机构流动性短缺,美国政府对于海外并购的限制有所放松的时候,中资金融机构应该利用机会积极进行海外并购,增强自身在内地市场的竞争能力。并完善奖惩措施 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金融产品市场界限的日益模糊,其他金融机构越来越推崇向投行看齐的片面的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权益收益率等量化考核标准,看涨式期权类的奖金激励方式大行其道,使金融业高管层的道德风险大大增加。中国金融机构在制定薪酬机制时,应以加入风险因子调整后的收入为衡量标准。还应发展金融创新,主要指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在保持传统业务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篇3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趋势;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区域、双边以及多边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国际贸易开始成为各国之间进行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推动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呈现出多元化、科技化、规范化与自由化的新特点,这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导向。因此,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对促进国家经济与贸易的双重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必要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进而促进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指的是各国之间在商品、生产要素、服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易活动,它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构成了区域经济贸易,如果站在一国的立场上来解读国际贸易的话,国际贸易就可被认为是对外贸易,从这个角度来讲,国际贸易指的就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经济与贸易实现了全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助力就是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重要手段。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在商品、劳务、生产要素等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顺应了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这也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以及社会化大生产必行的举措。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可以有效改变我国经济模式单一、商品样式少的现状,既符合商品生产发展的趋势,又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视野。另外,我国要参与国际分工就必须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这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持稳定位置、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必行措施。
(二)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发展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准,它甚至还决定着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并且经济实力较强的国家可以在世界上赢得较大的政治影响力。经济作为我国的发展之基、立国之本,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以由传统的单一体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开始越来越依赖于国际分工及现代科技。区域、多边、双边之间的贸易往来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使世界各国紧密联系的同时,完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与贸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作为相辅相成的有机体系,贸易往来的顺畅自然会带来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应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加强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三)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能够激发人们的压力与动力,使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使人们在竞争中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出自身弱点并逐步消除,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与工作水平。强烈的竞争意识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还能带动一国经济的发展,进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必然会引起各国之间在经济贸易方面的竞争,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领稳定地位,企业首先就要努力发展自身实力,打造自主品牌,掌握产业核心科技,带领产业区域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要注重创新能力,大力加强对人才的培养,而人才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又会使企业技术与人力资源得到显著提高,进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众多同类产业中脱颖而出。从这个方面讲,将国际竞争理念运用到企业管理中,能够促使企业各方面的发展,并且对自身发展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形成强上加强的良性循环。企业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进而促进一国经济的增长。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促使经济模式由单一化向着多元化轉变。也就是说,新形势下世界经济是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的,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世界三大经济集团的形成和发展就集中体现了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启动,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该组织强调协商一致与平等自愿,是一个相对自由、松散的经济合作论坛。1993年成立的欧洲联盟最初是由英国等七个西欧发达国家成立的经济共同体,该共同体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合作共赢,并且发展到东欧,成为影响世界的国际性组织,这个组织的成立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合作机制。1994年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北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区。由此可见,世界经济都在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规模上都在不断扩大。正如党十五大报告所言,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带动着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新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确,世界各国的力量正在不断调整、组合与分化。
(一)全球化的国际经济
nlc202309081109
国际贸易与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企业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并由此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一方面,科技的进步使各国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这种相互合作的模式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双赢,而且加深了各国之间的贸易交集;另一方面,国际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及行业竞争,给各国企业带来严重考验的同时,也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各国企业间的相互合作为企业的高效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全球化的国际经济也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多元化的贸易模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为新平台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兴起,多元化贸易时代到来。一方面,互联网这个全球性质的网络组织有着其特定的安全机构,人们必须遵守其规则来进行交易,这样就全面保障了交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贸易发展模式大大减少了企业运营成本,人们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沟通交流,最大化地保障了国际贸易的利润,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新形势下多元化的贸易模式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自由化的贸易制度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着全球价值链为导向的产生,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最大诉求就是贸易制度的自由化。传统贸易制度主要是根据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协议制定的,其中涉及的内容仅仅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制度安排,现已完全不能满足各国经济的发展需求。边境监管、贸易壁垒以及繁文缛节的行政管理严重阻碍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人们迫切需求自由化的贸易制度来改变这一现状。因此,各国之间开始破除贸易壁垒,将全球的生产、服务、商品要素有机整合,增加国际贸易机会,并以此为根据制定切实可行的自由化贸易制度。
(四)科技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是新形势下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科技创新促使人们全面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建立更加健全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体系。总而言之,科技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知识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规划。
(五)高级化的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是促进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增强了企业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各国企业贸易结构纷纷开始向着最优化转型,以期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主导性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近20多年来,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中新兴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相对而言,运输业和旅游业等传统产业所占份额在不断缩减,国际经济与贸易正由低技术产业向着高技术产业、低附加值产业向着高附加值产业优化升级,调整到高级化的贸易结构。
三、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协调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另外,我国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管理机制,保护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合法权益。新形势下我国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对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与引进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今社会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人才竞争力,人力资源也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是企业提升实力、实现技术创新的前提和保障,毫不夸张地说,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运营的成败。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稳固的地位并逐步取得优势,必须重视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建立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相关管理技能的人才队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二)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创新力
企业能否在长期竞争中保持活力、向上的状态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人与工作最佳配合度、保证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它还可以根据员工的日常表现,留住与培养优秀人才,并适当鞭策与排除不合格员工。总而言之,它是企业员工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激勵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带动企业各员工工作能力的提高,进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企业创新力,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有足够的优势并且能够得到长久发展。
(三)提升企业文化,打造品牌战略
企业长久生存与发展的稳固基石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它关系着企业形象的构建、企业品牌化的经营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虽走出国门开始向外展示自身商品,但企业文化建设却相对落后,并且缺乏中国特色的品牌战略。新形势下,品牌化经营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战略措施,因此我国企业应提升自身企业文化,打造品牌战略,进而提升我国企业的自我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获得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另外,品牌的塑造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不仅要求企业要潜心、精心地进行日常经营,保证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还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国际企业竞争中占相对主导的地位。品牌战略决定着企业当前和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效益,而且长期积累的品牌效力还可以反过来促进企业的营销和发展。所以说,提升企业文化、打造品牌战略是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大举措,企业必须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品牌,将品牌化经营战略完善实施。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新形势下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全球化、多元化、自由化、科技化、高级化方向发展,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我国应注重培养与引进高素质人才,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保证企业的运营发展,全面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文化,增强中国企业的品牌效力,从而确保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主导性优势,推动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明磊.浅析国际贸易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营销,2012,(23).
[2]王纪宽.现代国际贸易的新特征[J].世界经济,2013,(8).
[3]樊纲,关志雄,姚之仲.国际贸易结构分析[J].经济研究,2012,(12).
[4]王博.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4,(20).
[5]任佳,何丽萍.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商场现代化,2014,(16).
作者简介:陈坤琳(1993-),女,福建泉州人,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篇4
众所周知, 各国需求偏好、规模收益、商品与要素市场等与福利和贸易相关方面, 历来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要目标, 而国际贸易市场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却未得到关注。例如,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以及李嘉诚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均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向前发展, 但二者仍未关注贸易过程中涉及的环境要素。既往贸易实践证明, 任何一国的贸易活动均受到各类因素影响而无法独立完成, 在国际贸易中任何一国的单方贸易行为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别国的贸易环境。而就现阶段国际贸易形势而言, 我国能够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以及更大的范围参与国际贸易, 深入经济技术合作以及竞争, 而国际分工深化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机遇, 但与国际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之增多, 非关税贸易壁垒越来越多, 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严峻考验。
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在近几年来以一个极高的速度不断增长, 国际分工也有了进一步深化。首先是国际分段式生产成为主流, 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统计数字显示, 全球年售超过10亿美元的300家公司中, 其中零部件制造的51%、总装的47%、合储的46%、客户服务的43%以及产品开发的39%均在国外完成。其次国际服务贸易增速与传统货物贸易增长速度相比毫不逊色, 因此也成为后者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 同时也是全球价值链构成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发达国家在当前依然是国际间货物与服务贸易的主体, 但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并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 同时其所占比重也不断增大, 进而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扩大对外投资, 对于国际贸易市场商品结构产生的影响也随之增强, 并成为国际贸易中一部分最为活跃的力量, 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 世界贸易组织固有协调管理机制也为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助力, 贸易摩擦较以往有所减少, 就此点来看, 国际贸易秩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依然面临严峻的对外贸易考验。
2 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较快, 但进口贸易作用仍未得到充分体现
综合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来看,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一定的问题。历年来, 外国外贸出口额大致保持持续上涨的态势, 但始终无法达到进出口平衡, 因此一直存在贸易顺差问题。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依然依赖于原材料、资源和技术等, 对于国外优势货源想充分地利用, 难以增加出口竞争优势。以2014年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例, 将去年同期不可比因素剔除后, 其7、8、9月份出口平均增速超过了10%, 明显高于2013年全年的平均水平。而进口贸易数据则相对低迷, 2014年月平均进口水平不足1 700亿美元。
2.2 出口贸易结构有一定变化, 但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我国出口贸易形式主要为加工贸易, 显而易见, 加工贸易方式中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使用廉价资源以及劳动力来换取, 甚至以牺牲环境这一恶性后果为代价。同时, 加工贸易方式下国内大部分企业均为定牌生产以及贴牌生产, 严重缺乏自主品牌。因此此种出口方式仅仅能够赚取加工费用, 而品牌所创造的无形资产则为他国所攫取。从国内外贸企业性质不难发现, 其主要均为外资企业出口, 由此说明我国依然缺乏真正具备自主品牌以及先进技术的出口企业, 仍需要借助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推动出口贸易发展, 导致外贸出口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同时也不利于本国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2.3 对外贸易存在较高的依存度, 价格贸易条件指数表现出恶化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 对外贸易始终被称为“三驾马车”之一, 在GDP中进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充分证明了外贸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而就国际贸易发展角度分析而言,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变化也可见一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贸易出口比重大幅提升, 1995年仅为19.4%, 而在2009年这一数字跃至45%, 同时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进口市场表现出高度依赖性。在中国出口贸易中, 欧美市场份额所占比重接近40%, 这一数据充分证实我国对外贸易过于依赖国外市场。与之相对的则是国内市场发展依然落后, 而以欧美市场为主的国外市场波动始终对我国贸易出口产生直接影响。就贸易条件指数 (TOT) 分析来看, 我国虽然在2007年金融危机后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 但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贸易发展模式造成中长期贸易条件困境, 贸易条件指数也表现出恶化趋势。
3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促进措施
3.1 政府与企业应积极进取, 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
就政府角度分析而言, 有关部门应对当前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予以不断完善, 在以国内进出口企业为管理对象的同时, 还应纳入在华的外国跨国公司以及外商投资企业, 针对其贸易行为制订富有针对性的进出口法规, 主要包括进出口额的参照标准以及统计口径等, 以此来对我国对外贸易差额予以评估和衡量, 降低贸易摩擦发生率。与此同时, 还应建立并完善相关预警机制、专门机构以及专业贸易人才, 针对国外贸易壁垒搜集相关资料, 并对国内进出口企业受此发展的影响做出及时评估和反馈, 为我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有效的政策指导, 帮助其做好贸易摩擦的应对工作。
3.2 紧跟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 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出口产品附加值
随着全球产业机构以及资源配置格局的新一轮调整, 我国政府与企业应对全球经济形势走向变化予以充分关注, 紧跟时代步伐, 积极转变外贸发展观念, 深入优化对外贸易出口结构, 以科学的外贸发展观为引导, 对优质进口资源加以充分利用, 推动外贸出口的发展, 充分考虑进出口均衡发展, 合理控制贸易逆顺差, 实现最优化配置国际资源, 最终形成“双赢”的科学贸易发展观。此外, 政府部门还应为出口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 帮助其培养出具备较高核心竞争力的商品, 形成自主品牌, 通过高附加值产品优化出口贸易结构。
3.3 应不断扩大内需, 并对内需和外需之间的关系有正确认识
随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 国际资本新一轮布局随之加速, 新兴经济体复苏进程受到影响。而“外部需求难有明显回升、中国外贸竞争优势转换为青黄不接、贸易摩擦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成为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挑战的突出体现。对此, 我国政府应通过新一轮调控, 努力扩大内需, 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 确保对外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同时还应积极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帮助企业妥善利用国际以及国内资源与市场, 通过政策扶植等方法来应对企业融资困难以及流动性不足的难题。而出口企业也应对自身发展战略予以适时调整, 积极进取、果断出击, 争取利益最大化。
4 结语
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历程来看, 传统依赖于发展加工贸易以及吸收外资的模式已逐步有所转变。一部分国内企业开始在全球价值链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电商平台以及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 我国将会培育出更多、更优秀的跨国公司, 自行打造全球价值链条, 实现国际资源的高效配置, 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深入和发展, 国际贸易壁垒重心逐步转移至技术贸易壁垒, 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在复杂而又纷繁的国际形势下, 国际贸易市场更会受到不同国家的不同对外贸易政策的深远影响。我们应对国际贸易形势有充分了解和认识, 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纪林, 刘国龙.碳关税本质及其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J].学术交流, 2013 (12) :67-71.
[2]郭小影.浅论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应采取的措施[J].中国经贸, 2013 (20) :5.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篇5
机电产品:是指使用机械、电器、电子设备所生产的各类农具机械、电器、电子性能的生产设备和生活用机具。尽管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但根据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对企业的调研显示: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增大、利润下滑。大部分企业认为去年以来导致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过快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并且增长速度均超过企业预期。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企业平均成本上升在10~20%左右。
摘要:中国与越南的经贸关系由来已久,两国是近邻,自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频繁。中国与越南又同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在自贸区建成后,两国之间的往来便更加密切起来。其中,机电产品是较为主要的贸易对象,对于中越机电产品的贸易不容忽视。通过对中越机电产品贸易数据进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对中越机电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总结。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机电产品
一、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贸易的总体情况研究
―,中国与越南在机电产品领域的贸易往来密切,贸易额逐年攀升,贸易规模也在持续扩大。
,中国向越南出口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为6.62亿美元,20,中国向越南出口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为278.53亿美元,是20出口额的42.09倍。在,中国向越南出口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为7.16亿美元,比的8.63亿美元减少了1.48亿美元,中国向越南出口机电产品的出口额降幅为17.11%,20也是中国向越南出口机电产品的出口额唯一负增长的一年。在,中国向越南出口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为42.00亿美元,比的21.97亿美元增加了20.03亿美元,出口额增长率达到91.18%,是近中,中国对越南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率最高的一年。
与此同时,中国自越南进口机电产品的进口额却稳步攀升。从整体来看,2000年,中国自越南进口机电产品的进口额为0.13亿美元,年,中国自越南进口机电产品的进口额为98.67亿美元,进口额扩大了747.57倍。在,中国自越南进口机电产品的进口额为76.38亿美元,比的34.35亿美元增加了42.04亿美元,进口额增长率高达122.39%,是中国自越南进口机电产品的进口额增长率最高的一年。然而在,中国自越南进口机电产品的进口额为82.91亿美元,比的76.38亿美元增加了6.53亿美元,进口额增长率为8.55%,是近15年中,进口额增长率最低的一年。
从双边贸易额的角度来看,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的双边贸易额绝大部分年份均呈现逐年递增的状态,仅年,出现了下降的状态。2002年,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的双边贸易额为7.56亿美元,比20的8.85亿美元减少了1.29亿美元,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的双边贸易额下降了14.55%。从总体来看,2000年,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的双边贸易额为6.75亿美元,到2014年,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的双边贸易额达到377.2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扩大了54.88倍。
根据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贸易情况,还可以看出,2000年至2014年,中国在与越南机电产品的贸易中始终呈现顺差状态,这表示,中国在与越南进行机电产品贸易时,始终处于优势的地位。这样看来,越南不仅与中国的机电产品贸易越来越紧密,更是一个对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极为有利的国家,越南也将会成为中国未来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
二、中国―越南机电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本文采用的公式为:
RCAij=Xij/jXijiXij/ijXij
式中,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iXij表示i国所有产品的出口;iXi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ijXij表示世界总出口额。RCAij>1时,表示i国在j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具有比较劣势;如果一国的.RCAij大于另一国的RCAij时,则表示该国在j产品上相对于另一国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根据计算中国――越南机电产品贸易的RCA指数得出,见下表。在2000年和年中国机电产品贸易的RCA指数分别为0.87和0.94。这两年,中国机电产品贸易RCA指数均小于1,说明这两年中国的机电产品出口具有比较劣势,而自开始,中国机电产品贸易RCA指数均超过了1,这说明,自20起,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开始转为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优势不断增强。但是,越南机电产品贸易的RCA指数却始终小于1,也就是说,越南在机电产品出口方面,始终处于比较劣势状态。这表明,中国相对于越南,在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中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这对于选择越南作为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国家,是极为有利的理论支持。
三、中国―越南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产业内贸易的主要测度指数为G-L指数法,本文采用的计算公式为:
GLj=1-Xj-MjXj+Mj×100
其中,GLj表示一国j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j、Mj分别表示这个国家j产业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并且0≤GLj≤100。那么GLj越接近100则表现为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根据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得出,2000―2014年,中国―越南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出现了上下波动的情况。其中,20,中国―越南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为72.79,是自2000年到2014年间最高的一年,也就是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最为密切的一年。
从整体来看,2000年时,中国―越南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仅为3.91,2001年,中国―越南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也仅为4.82,这两年,中国与越南之间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当低,说明两国之间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极少。但中国与越南之间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一直在不断地增加着,直到2012年,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达到72.79,超过了50,这表明,中越两国之间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超过了产业间贸易。20和2014年,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别为58.24和58.32,虽然两国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有所下降,但依旧大于50,这说明,中国与越南之间机电产品贸易依旧以产业内贸易居多,中国与越南的机电产品的贸易在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
四、结论
中国与越南是近邻,自1991年中越两国的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以来,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便迅速发展起来。中国与越南同是亚太地区经济较为活跃的国家,两国之间又有着互通的口岸,这些都为中越两国之间的经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后,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往来便更为紧密,中越两国的双边贸易额增长迅速,中国也连续9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其中,中越两国机电产品的贸易始终是贸易研究的焦点。
综合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指数和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在与越南进行机电产品的贸易中,始终处于贸易顺差的状态,而且,中国相对越南来讲,在机电产品的出口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这些都可以证明,中国相对越南更具有机电产品的出口优势,而向越南出口机电产品,也是有利于中国机电产品贸易的选择。
再来看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情况,更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来,中国与越南机电产品贸易在逐步由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中国与越南的国情不同,在机电产品的贸易中,所具有的优势各不相同,因此,两国在进行机电产品的贸易时,会扩大自身的优势项,这也为中越两国之间进行机电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综上所述,对于选择中国机电产品贸易的合作伙伴,越南是有利的选择,同时,中越的合作也在不断地推动越南机电产业的进步。加强两国机电产品的贸易,强化两国的贸易分工、合作,对于中越双方都是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梅怡.我国省域对外贸易形势及重点产品进出口情况分析:―2012[J].中国市场,2014(15).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及特点 篇6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分工越来越细,而分工的细化意味着合作与协作的深化。企业间的垂直分工,把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性质、不同生产规模的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促成产品及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地区间的流动;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更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目前,5万多家跨国公司及遍布全球的数10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如今世界上任何一件现代化产品,已很难判断它是哪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不同程度地波及整个世界经济,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明显全球化。与此相对应,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已跨出原来的地理界限,日益显现出全球化的色彩。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促使国际间、区域间频繁交往,国际间、区域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组织迅速发展。目前,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范围越来越大,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体化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近10年,区域经济组织发展很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有利于消除民族、国家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有利于劳动和资本的节约,有利于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市场的目的,促进各成员国及世界经济的增长。
由于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在各地区的相继建立,使自由贸易区内部关税将最终消除,生产要素逐步实现自由流动。因此,在一体化区域内部贸易量将迅速增加,同时将减少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使贸易更多地在区域内部进行。
跨国公司发展迅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发展尤为迅速,并正在不断改变着世界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格局。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约有1.3万家,控制着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已占国际贸易的40%。随着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跨国公司将在更大程度上控制着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技术转让等经济活动。制成品贸易,特别是高技术贸易和资本货物贸易在跨国公司内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大,在发达国家的制成品贸易中,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同一行业内部的双向性国际商品流动发展很快,并成为贸易效益的主要来源。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更为困难。为了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有利于降低研究、试制、生产成本,扩大市场,实现优势互补,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已开始走向无国界化。但是直到近几年,大企业间缔结国际战略联盟的工作才得到迅速发展。跨国公司联盟可以利用自身和他国的不同优势,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共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经济进步和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微电子、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为中心的高新技术、继续加速发展,而且日趋走向实用化、产业化的时代。随着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国际化分工的深化,产品质量性能的不断提高,产品种类、规格的不断变化,产品的生产周期将大为缩短。由于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必将促使各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国际间的相互依赖和渗透进一步加深,从而推动国际商品范围和贸易量的不断扩大。使商品生产的内容、形式以及组织等方面都将发生变革。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和新技术联在一起,使国际商品生产和贸易的原材料密度和粗放程度大为减少,而技术、知识密集度却大大提高。由于社会消费需求向多样化发展,通过商品交换,促进行业内部贸易的发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比重大幅度上升,初级产品和技能低的制品占商品贸易的比重逐步下降。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以及其他专业服务等新型的服务贸易也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出现,在国际贸易中,服务贸易比重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0%,上升到21世纪初的30%以上。
国际贸易方式处在不断变革中
无纸贸易(简称EDI),是利用电子数据交换代替传统的纸面单据进行贸易活动,将标准的经济信息通过通讯网络,在商业伙伴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传输和处理,以实现买卖双方交易的目的。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利用EDI,可以大量减少甚至消除在传统贸易过程中的各种纸面文件和单据,避免数据的重复输入,简化工作程序。这不仅能加快信息的反馈速度,可及时得到大量的商业信息,减少差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便于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可提供更有利于企业的贸易机会和条件。
无纸贸易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到80年代才逐步扩展到国际贸易领域。从1992年开始,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报关都采用EDI;日本结合EDI的应用开发了“战略信息系統(SIS)”,韩国也建立了EDI服务系统。我国政府已成立“中国促进EDI应用协调委员会”,负责推动EDI的应用工作;联合国也提出了应用EDI的贸易服务促进项目2000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正在制定有关EDI应用的国际法,为EDI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使用创造条件。
知识经济作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根本动力,将进一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21世纪,传统的贸易方式将逐步被网络贸易和电子商务所代替。国际贸易的整个过程,都可以通过全球电信网络进行。国际经贸活动进一步向信息化、网络化、无纸化发展。预计今后5至10年,电子商务将以每年翻番的爆炸式速度增长。
国际贸易争端即将增加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国之间、区域之间的贸易摩擦、贸易争端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目前世界各国围绕农产品贸易、反倾销规则、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等问题的争论仍十分激烈。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使国际协调组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活跃,使各国的差异也凸显出来,各国仍需要互相磨合。
各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将层出不穷。目前已经出现了发达国家利用某些技术壁垒、知识产权、劳工条款、环保因素等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抵制的现象,而今后,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可以预见将有新的非关税壁垒出现。但是参加到国际合作中的国家和地区也在不断增加,各个区域合作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国际贸易创新步伐不断前进
创新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就是对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全面的、立体式的创新现象的集中概括。国际贸易创新标明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如果把当代国际贸易创新作一简单的概括,我们就会发现,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包含了国际贸易发展的各个方面。
中俄贸易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7
一、中俄双边贸易产品结构分析
1、中俄双边贸易产品结构多年来都比较稳定。
由于有着鲜明的资源禀赋差异, 双方长期以初级产品、轻工制品与资源性产品进行的贸易形式为主, 极少存在相似产品的双向流动。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UN Comtrade, 以SITC3指标为分类依据。)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方面, 服装、纺织、家电及零部件等中国的传统出口优势项目一直处于出口前列。其中, 第84章的服装及衣着附件一直是中国对俄出口最多的产品;近年来, 第76章、77章的机电产品上升速度很快, 2006年已经分别居于出口的第2位和第6位。俄罗斯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中, 第33章 (石油) 上升很快, 近年这一项的出口额超出全部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其次是木材及各种初级原材料类产品出口比例很大;而第79章 (运输设备) 、第71章 (动力机械) 已经由1994年占出口的第3位、第5位下降到第6位以外。
(数据来源:同上, 以SITC3指标为分类依据。)
2、产业内贸易分析。
本文进一步用产业内贸易指数 (G-L指数) 来分析中俄贸易结构状况。表2是2006年中俄产业内贸易指数。
从中我们发现除第0类、第5类和第6类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超过了0.5, 属于产业内贸易之外, 其他种类的都属于明显的产业间贸易, 而这些产品占总产品的份额非常小, 3类合计为22%左右;而且, 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 按大类计算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要比细类计算的指数偏高。可见中俄贸易中主要形式是产业间贸易, 这种贸易的基础是双方资源禀赋的极大差异。由此发现双方贸易合作层次不高, 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很大。
二、中俄贸易结合度及产品相对优势分析
1、中俄贸易结合度 (TCD) 分析。
一般来说, TCD=1表明两国贸易结合度为平均水平, TCD<1说明贸易联系松散, TCD>1则说明联系紧密。笔者计算的中俄贸易结合度见图1。
中俄贸易结合度历史上基本在1以上, 两国贸易联系较为紧密;在2003年以后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结合度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趋势, 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结合度缓慢上升, 2006年增至接近1.5, 俄罗斯对中国的结合度却下滑跌到1以下;中国对俄的贸易结合度首次超过俄罗斯对中国的结合度。中国近年对俄罗斯的出口增速超过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增速, 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相对全部出口比例增加幅度与中国的进口份额相比缓慢下降, 而中国对俄出口比例与俄罗斯进口比例相比呈增加趋势有关。应该指出的是, 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一事实说明, 俄罗斯作为中国在欧洲的贸易伙伴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 我们应探讨提高俄罗斯贸易层次的对策, 以防止俄罗斯对华贸易结合度进一步下跌给双方贸易带来不利影响。还应注意的是, 中国对俄贸易结合度的提高是缓慢平稳的, 这与对俄贸易初期由于特殊历史条件造成的高结合度不同,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产品出口实力的提高。
2、中俄贸易产品相对竞争优势分析。
中俄贸易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各自具有什么样的相对竞争优势, 本文借助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进行测度。RTA指数是测度贸易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 其中Xik表示I国出口商品k的价值, Xin表示I国出口除k以外的其他商品的价值;Xrk为除I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出口商品k的价值, Xrn为除I国以外其他国家出口所有其他商品的价值;Mik等则表示进口方向。指数为正表明该国该产品具有优势, 数值越大, 优势越强烈, 为负则恰好相反。该指标常与双边综合互补性指数OBCij结合使用。OBCij是评价两国贸易结构互补性抑或是竞争性的综合指标, 公式为:, 其中COV表示协方差, VAR表示方差。OBCij为正, 说明两国贸易结构呈现互补性, 数值越大互补性越强, 而若两国贸易结构为负, 则两国贸易结构呈现竞争性。利用这两个指数, 笔者计算的中俄主要贸易产品的RTA和OBC指数如表3。
(数据来源:同上;分类依据SITC指标, 第四类商品贸易额极少, 在此从略。)
从中可看出, 在食品、饮料, 化学产品,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服装纺织品、鞋类方面, 中国相对世界其他国家都具有优势, 均在1以上;而在中国呈现劣势的原料、矿物燃料方面, 俄罗斯则优势明显, 矿物燃料竟然达到10以上;机械及运输设备类方面, 中国与世界对比虽处于基本持平微弱劣势的地位, RTA指数为-0.01, 但与俄罗斯的-1.27相比依然属于具有很大优势的项目。从这些双方主要贸易产品的竞争优势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 双方的比较优势各自处于不同的区间, 相互呈现极其明显的互补性。从OBC指数来看, 中国与俄罗斯呈互补性, 且互补性较强。
三、分析及结论
1、中俄贸易中快速发展的基础应是双方产品互补性明显。
其中深层原因是中俄双方要素禀赋不同。中国高增长高能耗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能源和原材料, 而俄罗斯作为世界资源最富饶的大国恰恰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出口;中国具有丰富的初级劳动力资源, 而俄罗斯多年来人口都在缓慢减少, 劳动力已经成为其经济增长的一大隐忧;中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产品的出口大国, 俄罗斯常年“重重轻轻”, 轻工及食品产业落后, 需要大量进口;俄罗斯拥有大量优秀的高端技术人才, 其人力资源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 高于欧洲任何国家, 航天、核技术、军事等具备世界一流水平, 而毋庸置疑, 中国在这些领域并不具有优势。同时, 中俄政治关系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这些都是中俄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于这样的经贸大背景的稳定性, 未来中俄经贸的这种发展势头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
2、中国对俄罗斯的贸易结合度平稳上升, 但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缓慢下降。
这提示我们应对俄罗斯这个贸易伙伴给以更多的重视, 也说明中俄贸易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层次。我们应积极探讨在更广阔的领域强化经贸联系, 对进一步优化贸易环境、设立自贸区等进行积极讨论和论证, 在良好而紧密的合作中实现共赢。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俄贸易产品结构, 并对中俄贸易结合度和双方贸易优势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认为中国对俄贸易产品结构趋于优化;中国对俄罗斯贸易结合度呈平稳上升趋势, 但俄罗斯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则趋于下降;双方产品贸易竞争优势各不相同, 互补性趋势越来越强;中俄贸易深入合作潜力极大。
关键词:中俄贸易结构,产业内贸易指数,RTA指数
参考文献
[1]H.G.Grubel and P.J.Lloyd.Intra-Industry Trade: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entiated Prodect[M].New York:John Wilely.1975.
[2]陈建军、肖晨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4 (8) .
海峡两岸贸易结构和发展趋势分析 篇8
1.1 海峡两岸的贸易结构形态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形态
海峡两岸之间贸易的主流商品的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 转口贸易内的主流商品为大陆的土特产和台湾的轻工消费品之间的贸易。90年代后, 台湾厂商加大投资力度, 不断的将工业原材料、半成品、季节设备等运往大陆, 逐步呈现出主导的地位, 反而导致台湾进口消费品的比重在明显的下降。而大陆输往台湾的产品也由土特产转变为农工原料和半成品。简言之, 两岸的贸易结构已经由原来的轻工消费品和土产品之间的交易, 变为生产资料、机械设备等和农工原料之间的交易。
(1) 生产资料是台湾主要出口到大陆的商品。目前来看, 大陆从台湾进口的产品多数为加工层次高的下游的工业产品。以原材料和半成本为主, 包括零部件、塑料制品、化学产品、电机产品等等, 约占75%~85%之间。其次就是资本设备类的产品, 约占比10%左右, 消费品时最少的。在这三类的进口产品中, 生产资料超过了后两者相加比重合计。这个比例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台湾投资商在大陆投资的效应。生产原材料的增销潜能较高, 需求弹性较大, 所呈现的关系为正相关关系, 发展趋势跟随者其集中程度的变化。
(2) 农工原料是大陆主要出口到台湾的商品。大陆对台湾出口的商品从现在来看多数为加工层次较为低下的中上游的工业产品。包括化工原料、矿场、金属、纺织原料的等, 占80%以上比例, 仅次的是烟、酒等消费品, 资本设备最少。但这些产品表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消费类产品的比重低, 项目却集中;农工原料的占比较大, 但是项目也较为分散。近年来, 台资商品返销, 或者转口外销的情况比较频繁, 这对于对台商品潜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海峡两岸贸易结构由间接化向直接化转化
首先, 表现为转口贸易的速度不断增长。由于贸易初期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限制, 大多的贸易方式都是通过转口贸易进行, 来规避风险。因此贸易的起步是以转口贸易为开端的, 货物主要由大陆或者台湾直接运至第三地口岸, 在未经制造程序的情况下, 仅仅只是装卸或者更改包装后停靠后再运至目的地。但在进出第三地时都要办理报关手续, 增加了交易的成本。其次, 多模式混合运输的转运贸易的兴起, 转运贸易是作为转口贸易的一种简化的贸易形式。这种方式不用向第三地海关申报货值, 以联货提单的方式付款, 而在中间海域重新进行整合。再次, 表现为过境贸易的不断扩张, 转运贸易不断的蓬勃发展, 为过境贸易的诞生提供了条件。过境贸易是不需要中介服务的, 从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上更加的经济。在这个方面来看, 更多的商家更愿意选择从事过境贸易的运输, 从而超过了转运贸易。但是过境贸易只是办理了过境的手续, 并没有申报货值, 因此贸易数据不能进行统计。
1.3 两岸贸易的依存度在不断的加大
在综合实力来看, 大陆和台湾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的, 而海峡两岸贸易中所产生的冲击对于台湾而言往往是较大的, 则其依存度也相对较高。台湾对大陆的贸易的依赖主要是体现在对大陆市场的依赖。90年代前, 台湾对大陆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在5%以下, 1991年提高了一倍, 第二年便超过了10%, 到了2001年就超过了20%, 2003年超过了30%, 到了2005年就达到了37.6%, 总量超过了700亿美元, 已经超越了美国, 成为台湾主要的出口市场。并且大陆一直是台湾的贸易顺差的来源地, 两岸的贸易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台湾的国际收支。但是大陆对台湾的供应的依赖还是较大的, 台商的投资更是拉动了大陆台资企业对台湾原材料的供应和需求, 虽然在前些年有出现依存度回落的现象, 但是台湾仍是大陆主要的供应地。另外, 大陆对台贸易市场的依存度也是相对较低的。
2 海峡两岸贸易关系存在的若干的问题及原因
(1) 海峡两岸的开放不对等。特别是目前的台湾当局对于大陆实行的贸易和投资方面的限制, 违反了WTO的规则。在这个方面, 大陆是严格履行逐步开放市场, 可是台湾却在这个方面进行多方的限制。这样海峡两岸对此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贸易方面, 大陆单方面对台湾产品一直实行减、免税, 并且举办了各种各样的两岸的交易会, 鼓励两岸的发展。台湾方面提出了类似“向南政策”、“戒急用忍”或是限制大陆对台的投资等等。
(2) 台湾单方面的限制会导致贸易成本的增加。两岸贸易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都会因此增加, 这样一方面削弱了台湾产品在大陆的竞争力, 对于台湾的经济是不利的。另一方面, 和国际贸易的一般规律不符, 使台湾也错失了良好的发展的机会, 对于台湾经济转型是非常不利的。
(3) 两岸的贸易逆差在不断的持续扩大。贸易不平衡的情况是由于台湾运往大陆的货物远远大于大陆运到台湾的货物。这种失衡的情况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 大陆对于台湾的贸易处于逆差的状态, 并且有在逐日增大的趋势。目前来看, 台湾进口到大陆的产品的质量都相对较好, 可以作为大陆进口市场的替代商品。并且大陆的贸易逆差存在着特殊性, 是两岸的贸易政策相互作用的结果, 也是两岸投资关系发展的必然现象。
3 海峡两岸贸易未来的发展趋势
(1) 引入台商来陆投资, 扩大生产。大陆对台湾存在的贸易逆差一个很主要的因素, 是由于在陆的台资企业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基本是由台湾进口的。因此, 一方面要引入台湾的上游的原材料工业来陆发展, 建立生产线。以便向在陆的台湾的下游企业提供提供原材料或者半成品, 在大陆市场形成一种生产联动的分工体系, 发展“以产代进”的贸易模式。另一个方面, 要积极开发大陆的原材料及其半成品的市场, 来满足台商生产的需求, 加强对其的原材料供应。这样, 才能减少由于在陆台商需求而形成的过渡性的逆差。
(2) 对台出口不断增大。对台的出口贸易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必须充分的发挥大陆对台湾的出口贸易的潜能, 来抵制两岸贸易失衡的局面。 (1) 有系统、有步骤的建立大陆对台的销售贸易的网络系统和行销渠道, 采用一定的政策制度来鼓励大陆的厂商积极的进驻和开拓台湾的市场。 (2) 充分利用外资 (包括台资在内) 积极开发大陆的潜在的资源, 开发和发展原材料的工业, 满足大陆厂商对原材料的自我需求。并且加大对台湾的出口, 为其他商品的陆续出口台湾拓宽了道路。 (3) 采取一些鼓励政策, 促进在陆的台资企业将生产的产品及其半成品返销台湾, 以此来扩大对台湾的出口, 缩小贸易入超的情况, 协调海峡两岸贸易的健康的发展。
(3) 改善贸易机制来增开贸易渠道。建立海峡两岸有效的贸易机制, 完善海峡两岸之间的贸易政策, 促进投资, 整合资源分配, 来使两岸的关系更加稳定健康。 (1) 在对台贸易相关的经贸部门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来优化贸易的服务建设, 加大力度在对台的贸易服务进行管理。在进出口的一些核查、检验上应当简化程序和操作, 提高办事的效率, 建立起一种与国际接轨, 按照国际惯例办事的对台贸易的管理和服务的制度。 (2) 完善法规制度的建设, 尤其是对台湾贸易往来的政策法规, 颁布与涉台的贸易法规相适应、相配套的政策、措施、细则等等, 从原本的优惠政策吸引台商而转向依靠立法制度来促进两岸的经济贸易交流。 (3) 拓宽对台湾的贸易渠道, 深入探讨一些例如“加工出口区”、“经济贸易特区”、“试点口岸”等的可行性。借鉴保税区的发展的经验, 在适当的时机, 开辟方便人员、货物、资金的自由贸易的口岸。
海峡两岸经济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 最为重要的一种就是贸易往来。两岸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共同决定了贸易规模的变化。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 未来海峡两岸的贸易政策障碍也会逐步在减弱, 在遵循国际贸易的基础上, 优化和完善对台的贸易机制, 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易, 活跃两岸的政策互动, 两岸的发展前景将呈现出一片乐观的景象。
参考文献
[1]朱钟棣.对台湾产业资本外移的几点判断[J].特区经济与港澳台经济, 2001, (08) :47~49.
[2]王惠珍, 崔大沪, 欧阳欢子.外商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研究, 2003, (01) :14~19.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篇9
1.1 技术性贸易措施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比较
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技术性贸易壁垒都是指对国际贸易活动产生影响的技术标准规程, 但贸易壁垒强调该措施的产生和设置是以阻碍自由贸易为目的的, 即那些为国际贸易制造了不必要障碍的, 在国家之间形成了不合理歧视的技术实施方式。而技术性贸易措施则是以WTO贸易规则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协议的各项标准、法规及合格评定程序, 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 (Sanitary and Phyto-sanitary Standards, SPS) , 以及信息技术措施、绿色技术措施等其他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显然, 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目的是出于科学、合法地保护国际贸易合理性, 确保贸易活动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开展。然而, 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也使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通过其技术上的优势对产品工艺、规格、安全及环保性能等设置严格甚至苛刻的标准, 以实现保护本国企业不受国际竞争冲击的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一带有非理性含义的名称, 开始成为被人们更加熟知的概念。
1.2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特点
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广泛, 并具有合法化和规避性等特点。首先, TBT、SPS等措施实施以来, 技术性贸易措施已由针对单一产品的工艺标准转变为对一系列产品从研发、设计、生产, 直至销售和处置等全过程的规范和评定体系。美国、欧盟针对水产品、肉类等产品实行HACCP体系, 贸易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分析和评估;而欧盟的WEEE指令则覆盖包括家用电器、小型IT、光伏面板以及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设备等所有电子电气设备。且随着技术性贸易措施涉及的行业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入到TBT的制定和实施之中, 使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覆盖面愈加广泛。其次, 以环保、节能、食品安全、动物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名义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更具合法性和规避性, 也使其他国家更加难于应对。
1.3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表现形式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及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标签要求、检疫制度、信息技术及绿色壁垒等。以其中的技术标准及法规为例, 技术标准是指经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执行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而技术法规是指必须强制执行的有关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欧盟拥有10万个以上的技术标准;日本有8184个工业标准和397个农产品标准;美国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则更多。
2 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贸易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
2.1 消极影响
2.1.1 对全球贸易的冲击
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实施, 显然已经使全球贸易体系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发达国家打着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的旗号, 制定的TBT协议和SPS协议均过于强调强制性的高技术标准, 而没有对这种权利滥用规定相应的限制手段。虽然WTO规定各成员不允许歧视其他成员的同类产品, 但产品检验、检疫, 绿色壁垒等的技术性措施的实施却使这一规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此外, 还有很多技术性贸易壁垒隐藏在国际公约协议中, 借由人们对生态保护、健康生活等良好愿景而促成了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如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及“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也违反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但却成为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的一大主流趋势。
2.1.2 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随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 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呈现出迅速成长的趋势, 而这些保护主义措施又兼具着广泛、合法、隐秘等多重特点, 且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和全球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技术性贸易壁垒更呈现出复杂、尖锐和频发等状态, 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愈加严重。作为一个技术发展相对落后的出口大国, 近年来,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了继汇率之后, 我国出口企业遭遇的最大障碍。受到TBT影响的企业几乎涉及了所有行业, 其中影响最严重的工业品遭遇的壁垒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要求、认证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包装及材料要求以及环保上;农产品则主要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加工厂、仓库注册要求以及食品添加剂上。
2.1.3 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中国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主要可分为三大类。①对象国技术性措施制定合理, 我国技术能力也可以达到, 但由于企业信息不畅和重视程度不够而出现了决策错误。首先, 我国甚少参与国际通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对相关技术性管理措施了解不多且缺乏重视;其次, 我国自身技术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起步较晚, 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化技术法规的规划和发展都相对滞后, 国家标准中有70%以上低于国际标准;此外, 出口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 经营秩序混乱, 缺乏联合应机制对也是其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原因。②对象国技术性措施制定合理, 但我国的技术能力暂时无法达到其标准化水平。产业研发投入低、缺乏品牌效应、创新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含量低等问题都使我国出口产品比之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弱质性。时至今日, 我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仍多是纺织、机电类依靠密集型的劳动产出的低附加值产品, 且普遍存在着质低价廉的问题。③对象国采取了歧视性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合理的技术性措施, 导致我国企业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 既有我国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而引发其他国家保护意识的因素, 同时也是我国出口方向这一客观因素决定的。由于我国对外贸易量的持续增长, 很多国家将本国的贸易逆差和失业率归罪于中国的出口, 针对中国产品制定各种歧视性的壁垒政策, 而美、日、欧盟作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对象, 正是世界绝大多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对各类型商品的技术限制都相当复杂严苛。
2.2 积极影响
由上述原因分析可知, 我国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技术、意识发展的滞后造成的, 因此理性面对技术性措施带来的种种变化, 对我国出口产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从全球贸易的角度来说, 技术性贸易措施可以阻止境外产品对境内产业可能造成的破坏性冲击, 并有利于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能力。此外, 该措施也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 促进贸易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而言, 技术性贸易措施则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和行业的标准化, 有利于改变我国外贸出口的增长方式, 能够促进全社会的节能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并对劣质或重污染产品产生了一定的屏蔽作用。
3 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应对策略
3.1 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 各国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升级。一方面大量新技术新产品的产生推动了标准中技术含量的提高;另一方面, 世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结构的升级, 高科技产品贸易促使各国建立相应的高科技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在全球注重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 碳排放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性措施, 更成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的新趋势。2009年首个碳标签制度正式实行的澳大利亚, 已作出了在未来5年内将5%~10%的连锁超市上架产品贴上碳标签的承诺。英国最大的超市“特易购”也要求所有上架的7万种商品都加注碳标签。
3.2 新形势下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在逐渐逼近的碳标签压力面前, 我国出口企业应提早采取措施, 主动应对。首先, 应重新思考企业自身发展思路, 充分认识自身的减排重点和潜力, 集中力量对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革新, 积极采用低碳技术和设备切实降低碳排放;其次, 要关注低碳足迹认证, 积极推进节能认证或低碳认证, 提高企业及产品的低碳竞争力;此外, 企业还应大力开拓新兴国外市场, 以市场多元化分散发达国家“碳标签”带来的风险。
4 结论
综上所述,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提高而产生的国际性贸易规范措施, 既在限制贸易自由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消极意义, 同时也是我国乃至全球经济面临的一大机遇。出口企业必须把握好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 通过企业整合、产业优化、技术创新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并在积极应用国际技术标准的同时, 逐步完善国内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建设, 从根本上完成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徐嘉铭.全球自由贸易环境下科技标准化作用的双重性研究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河北企业, 2011 (4) .
[2]王漫淳.后危机时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及其应对措施[J].技术与市场, 2011 (2) .
[3]张秀娥, 张波.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2) .
[4]王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9 (6) .
[5]朱星华, 刘彦, 高志前.我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频发趋势策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10) .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篇10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发展策略
1 金融服务贸易的概述
1.1 金融服务贸易的定义
金融服务贸易是指国家与国家或者地区与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关于金融服务产品交易的行为。而这里所指的金融服务产品, 既可以是借助股票、债券等有效金融工具提供的金融服务, 也可以是不借助有形金融工具而提供的诸如投资咨询、财务顾问、证券经纪等单纯的金融服务。
1.2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主要模式
近年来, 金融服务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外在表现形式上其拥有诸多金融衍生品, 然而探求其本质, 国际金融服务其主要发展模式体现在如下四种:
1.2.1 跨境交付
跨境交付指的是提供金融服务的人员, 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化普及基础下, 向国外的非居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跨越国界的远程交易服务。
1.2.2 境外消费
境外消费指的是提供金融服务的人员在其国向本地的非居民提供的一种服务, 比如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对一些到其境内的国外消费者所提供服务。
1.2.3 商业存在
商业存在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把商业机构或者专业机构设立在别国, 在具有法人资格的基础上为当地的消费者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务, 这种形式便于避免跨境支付的束缚, 更好的迎合东道国消费者的偏好, 并且对外国金融和当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也为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2.4 自然人流动
自然人流动是指提供金融服务人员以自然人的形式到其他国家对当地的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形式。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中, 由于境外消费和自然人流动所占的比例较小, 所以主要还是以跨国交付和商业存在形式居多。
2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金融服务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就已经开始了, 但是真正发展是在二战之后, 尤其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国际金融贸易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2.1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额逐年递增的趋势明显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贸易范围的有效扩张, 国际贸易额得到了显著提高, 当然贸易额的增长涵盖了货物贸易额以及服务贸易额的增长, 但是作为国际贸易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贸易更是增长迅速, 其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率也逐年上升, 这也就带动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额的逐年递增。
2.2 金融衍生品经济的快速扩张和交易结构的迅速变化
国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催生了多种诸如股票、债券等有价金融证券以及证券咨询、投资服务、融资顾问等新兴的金融服务形式, 而这些金融衍生品的快速扩张, 直接带动了国际金融服务的增长, 但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世界经济的虚拟化程度, 也改变了国际贸易的交易结构, 提高了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所占比例。
2.3 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化差异逐渐扩大化
鉴于诸多历史原因, 国际金融服务大多集中于发达国家, 诸如四大金融交易中心就分别为日本东京、中国香港、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起点的不同步性直接导致了区域的不平衡性, 并且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平衡性, 使金融服务贸易的区域化差异处于一个恶性循环中, 也就导致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服务贸易的差异逐渐扩大化。
2.4 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日益集中化和集团化
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也推进了金融服务提供者的集中化, 世界各国也都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进行了有效地拓展, 现在金融服务机构主要集中在:银行、证券交易市场、股票交易市场等, 众多中小银行进行合并组建金融集团以发挥其各自优势, 增强其整体竞争力, 进而促进了金融服务贸易发展日益集中化和集团化。
2.5 金融服务贸易日趋自由化和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进程的加快, 一方面推进了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步伐, 另一方面也优化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这也就推动了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进程, 因为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
3 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策略
3.1 促进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结构的转变
就目前全球贸易形势来看, 技术密集型产业已经逐渐占据了指导地位, 以往资源、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经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地位, 在这个大形势下, 金融服务贸易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技术含量较高的金融服务产品的贸易份额, 以加快金融服务贸易技术水平的提升, 促进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机构的转变。
3.2 加强国际金融服务的宣传、推介力度
金融服务不同于一般的货物贸易, 其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和抽象性, 不具备货物实体贸易的外在感官性, 也正因此金融服务贸易相对于实物贸易的产品质量其更要注重于服务产品的品牌形象以及服务机构的诚信度、声誉等方面的建设, 这也就需要加强对金融服务行业、机构、企业等的宣传和推介, 让其具备国际化的品牌效应。
3.3 推进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进程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自由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国际金融服务的自由化, 因为金融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金融服务的快速发展, 也就促进了国际金融业的一体化和自由化, 进而起到带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自由化的目的, 所以发展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也就必须推进国际金融服务的自由化进程。
3.4 增强金融服务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金融服务企业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方向, 认真落实到每一个机构和每个管理者和员工身上, 清楚认识到金融服务企业的信誉、流动性、安全性以及盈利性的重要性, 以增强其整体竞争力, 同时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其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新的金融服务产品, 以赢得市场占有率。
3.5 加强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政策监管和扶持力度
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扶持, 经济是命脉,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放任经济无序化发展, 所以应该加强对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政策监管, 同时加大对行业内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 以确保世界经济的持续、有效、快速发展。这也就要求政府部门应该加快相关策略的研究和制定, 运用国家调控手段对金融服务贸易行业施加影响。
3.6 关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建设
涉及到专业技能的我们都要提及人才的重要性, 金融更是涉及到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 对人才的要求更是需要高标准, 国际型的金融人才可以说甚为金贵, 所以要发展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必然要关注国际性金融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建设, 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委培, 以及直接引入等方式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4 结语
综上而述, 金融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服务贸易是相对于货物实体贸易而言, 其在国际服务贸易以及国际贸易总量中都占有很高的地位, 并且其交易额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如何有效利用其对于世界经济的重要地位, 促进其持续、良性、有序发展极为重要, 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其发展策略, 旨在为我国的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同时为诸多金融服务企业的发展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慧.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视角 (下) , 2010, (04) .
[2]黄满盈, 邓晓虹.金融服务贸易模式、国际竞争力与政策选择[J].改革, 2009, (08) .
[3]吕世平.国际服务贸易竞争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 (06) .
[4]虞罗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J].现代经济 (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 2008, (11) .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篇11
本刊学术委员会专家
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0月20日发表的《世界贸易报告2014》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贸易促进了经济增长,而其中,WTO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揭示了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要的演变,形成四大发展趋势。
第一大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加速。本世纪开元至今,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增长速度比上世纪九十年代提高了三倍,这种快速增长同发展中国家大幅降低关税壁垒紧密相连。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年均收入增长仅为1.5%,现在提升为4.7%,而发达国家仅为0.9%,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在大幅度缩小。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快速工业化和贸易的扩张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对初级产品的需求膨胀刺激了原料价格飙升,使出口资源的发展中国家收入猛增。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没能抓住机遇,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全球经贸的第二大趋势是,全球价值链的形成和扩展。全球价值链的扩张和深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以较低的成本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眼下世界出口总额的一半都和全球价值链有关。南南价值链也已十分流行,已超过南北价值链。发展中国家间的元件相互出口占出口总额已由1988年的6%上升到2013年的25%。
第三大趋势是,前十年农产品和天然资源产品价格暴涨,初级产品出口的重要性提高,给农产品和资源产品出口国带来巨大红利。报告认为,鉴于新兴经济体需求强劲,农产品和资源产品价格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保持强劲增长。这意味着,农业劳动力占人口过半的发展中国家仍可在脱贫努力中发挥关键作用。价格上扬使若干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一些拉美国家的人均GDP大幅增长,使他们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经济繁荣。
第四大趋势是,宏观经济动荡越来越具有全球破坏力。2008-2009年金融危机发端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但其影响却遍及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急剧下降、需求总量萎缩、贸易融资枯竭,把经济冲击传导至发展中国家生产商和贸易商,形成全球性灾难。幸运的是,在这种恶劣环境下,并没有暴发上世纪三十年代那种全面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对此,WTO总干事阿泽维多认为,世界贸易和WTO作出了重大贡献:WTO提供了一个有明确规则的稳定贸易环境;而以规则为基础的体制和监督机制,有效管控了贸易保护主义泛滥;此外,协调一致的行动和宏观经济刺激措施,把世界带回恢复增长的道路。
就我个人来看,主要原因是人们认识到,当今世界已经高度相互依存,回归保护主义是各国都承受不起的共同灾难。
最后,这个报告应该警醒人们,不要忘记WTO已是普世公认的全球贸易谈判的唯一主平台,重启其活力符合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篇12
一、国际排放贸易发展趋势
1. 国际排放贸易信用方式多元化
国际排放贸易在刚开始签订时,设置了五种碳信用额。碳信用额指国际协会通过对于世界各国碳排放量检测后,证明该国家正在减少碳的排放,进而该国家正在履行国际排放贸易的责任。正常情况下碳排放量的检测一直等同于二氧化碳数量的排放,因此二氧化碳排放数量的降低也将获得国际排放贸易的认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中碳元素气体排放数量逐渐增加,二氧化碳已经不能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一衡量标准。因此国际排放贸易在发现一个国家碳交易形成中,碳交易的种类也在逐渐增加,碳信用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2. 国际排放贸易主体范围的扩大
各国在签署国际排放贸易文件中,虽然各国对于温室气体减少排放量的目标已经统一,承担起了各国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国家排放贸易时间是按照一定次序开展,其中英国是国际排放贸易最先开始的国家之一,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排放贸易组织就是欧盟,欧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际排放贸易运行体系。伴随着世界各国逐渐加入到国际排放贸易中,国际排放贸易范围也将逐渐增加,国家与国家之间也逐渐开展跨国性合作,国际贸易主体范围逐渐拓展。
3. 国际排放贸易地域范围的扩展
现阶段,国际排放贸易已经实施具体运行方案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其他国家呈现零散性分布。伴随着《京都议定书》逐渐落实,各国已经逐渐按照国际排放贸易要求开展气体排放要求,国际排放贸易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各国也可以从多种途径参与到国际排放贸易中,因此国际排放贸易地域范围逐渐拓宽。我国作为世界上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国家之一,在贸易中虽然会考虑到我国经济建设,但是处于对于全球气候角度方面分析,我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压力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我国目前虽然不需要根据《京都协定书》履行国际责任,但是我国经济在快速建设中,所排放出的温室气体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世界各国要求像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承担起温室气体减少排放量的呼声逐渐增加。发展中国家如果参与到国际排放贸易中,国际排放贸易将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糗事。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现阶段国际排放贸易履行责任的国家分布十分零散,但是在国家排放贸易发展中,国家相继参与到国际排放贸易中,国际排放贸易市场范围逐渐增加,最终能够形成一个相对于完善的国际排放贸易市场结构。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参与到国际排放贸易中,国际排放贸易便捷度将显著增加。
二、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排放贸易作为新兴的贸易生意,世界各国的投资者纷纷参与到国际排放贸易中,并且将发展国家落在中国,在帮助中国降低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数量的同时,希望能够在国际排放贸易中换取更好的碳额度。
1. 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贸易效应
(1)国外能源密集型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增加对中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签署《京都议定书》主要控制对象就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如果该类厂家在排放温室气体数量超过《京都议定书》中规范的气体数量就需要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数额,这样能源密集型产业经济成本将会显著增加,对于中国等发展国家而言,能源密集型产业作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国家的国际贸易上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控制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的管理部门为能源部门。《京都议定书》在制定中就明确过其将承担起帮助能源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责任,但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必须履行《京都议定书》中对于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的监管,如果能源密集型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超过规定后,需要购买一定数额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但是这种温室气体管理管理方式一定会增加能源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成本。国际市场上伴随着能源密集型产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也会出现能源密集型产品短缺等问题,中国能源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上销售的价位将增加。
(2)国际市场上以产品含碳强度为标准的新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国际排放贸易逐渐拓展中,世界各国已经逐渐参与到国际排放贸易中,积极研发设计节能、低污染的环保性产品,产品中的碳元素含量已经成为国际上对于产品进出口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所出口的产品中碳含量高可能为国际贸易市场带来新型的贸易壁垒,中国产品出口一定会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政府部门在对于经济建设研究后,对于能源密集型产业进行了宏观性调控,希望能够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源密集型产业在经济建设中受到国际排放贸易的约束,生产成本在方案具体落实中也将逐渐增加,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价位也将增加。
2. 国际排放贸易驱动下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溢出效应
发展中国家在缴纳温室气体排放中的资金数量将是发达国家的数倍。发达国家在国际排放贸易中主要通过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少排放履行应该承担的责任。各国在逐渐参与到国际排放贸易中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节能性技术研究速度将显著增加,因为国家都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额,或者是将已经研究成熟的节能技术转交给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之一,子也会参与到国际排放贸易中,承担起对于清洁机制的研究。
三、中国应对国际排放贸易及其发展趋势的对策建议
对于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水平角度分析,《京都协定书》中并没有对于中国应该承担的责任明确划分,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数量。美国没有参与到《京都协定书》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参与到《京都协定书》中,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并不需要承担起温室气体排放责任。伴随着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的逐渐增加,中国应该加强对于清洁项目的研发设计,降低能源使用量,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四、结论
国际排放贸易逐渐落实中,各国已经逐渐开始履行应付的责任,国际经济贸易一定会受到国际排放贸易的影响,国际排放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现阶段中国虽然不需要履行任何的责任与义务的,但是与国家排放贸易相沟通已经成为必然,国家排放贸易对于中国经济建设影响巨大。
参考文献
[1]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5,01:168-182.
[2]闫云凤,赵忠秀.消费碳排放与碳溢出效应:G7、BR IC和其他国家的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14,01:99-107.
[3]林伯强,邹楚沅.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J].中国社会科学,2014,05:81-95+205-206.
[4]吴献金,李妍芳.中日贸易对碳排放转移的影响研究[J].资源科学,2012,02:301-308.
[5]刘巧玲,王奇,刘勇.经济增长、国际贸易与污染排放的关系研究--基于美国和中国SO_2排放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05:170-176.
【中日贸易发展趋势分析】推荐阅读:
中日农产品贸易分析09-21
中日贸易合作展望分析01-27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09-03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研究10-26
中日双边贸易09-17
中日贸易逆差问题08-16
中日农产品贸易10-28
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分析11-29
中日贸易互补性研究01-24
化工贸易发展分析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