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贸易发展分析

2024-11-05

化工贸易发展分析(共12篇)

化工贸易发展分析 篇1

随着经济的回暖, 化工行业也在逐渐走出低谷。化工物流在化工行业复苏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回顾2011年我国化工物流业发展情况, 主要呈现出三方面特征。首先, 大型石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其次, 化工物流服务模式呈现出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的特点;三是合同物流被引入化工品航运物流领域。

从去年化工物流企业的经营情况来看, 中化国际 (控股) 股份有限公司、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保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重点化工物流业经营状况有喜有忧。展望2012年我国化物流业的发展, 预计将呈现几个方面的趋势。

监管体系逐步完善

2012年, 我国危化品监管体系将得到逐步完善。2011年,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先后下发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连同已经实施的《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和即将颁布实施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我国逐渐形成了对危化品“两重点一重大”加强监管的工作思路。

“两重点一重大”即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监管的危化品、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国家安监总局指出, 近年来, 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危化品安全监管的措施, 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呈现稳定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 由于危化品企业80%以上是小企业, 大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 从业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 因而危化品事故还时有发生, 形势依然严峻。因此, 迫切需要国家对危化品安全监管加强指导, 突出重点, 完善体系。

引进物联网及RFID技术

同时, 物联网及RFID技术将融入化工物流领域。物联网技术在化工物流领域可以有广泛的应用。在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方面, 把感应器应用到设备、油气管道中, 可以感知危险环境中工作人员、设备机器、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态信息等;在化工品运输方面, 物联网可以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进行监控, 利用RFID技术跟踪危化品的运输和流向, 可以追踪危化品的基本信息, 实现全程严密追踪和监管, 为危化品物流提供安全保障。同时, 物联网与环保设备的融合可以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源的实时监控。

将RFID与北斗导航技术相结合是未来危化品物流发展的新方向, 它将实现对安全事故的主动干预和智能控制。RFID与北斗卫星技术的结合, 把危化品的运输纳入了全程安全监控之内, 将大大降低危化品车辆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 将实现对安全事故的预防, 对预警车辆的有效控制以及事故发生后实时、自动实施应急预案。

液体化工品运量增长

预计未来二三年内, 在石化产业大力发展的带动下, 液化品贸易将呈较快的增长趋势, 液化品总运量将有较大增长。随着跨国企业大型化工项目投产, 区域内产业链拉长, 原有初级液化品的长距离运输将会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液化品运输的突增, 尤其是华东区域内运输。因此, 我国液体化工品短驳水路运输将呈增长趋势。由于液化品种类繁多, 不同品种的产需不一, 总体上, 液化品的内贸水路调运成网状分布, 在华东区域、华北至华东、华北至华南、华南至华东、华东至华南和华南区域等6条流向上都有不同品种的液化品运输。

此外, 2012年, 我国液体化工码头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交织发展。江苏沿江港口在液体化工品运输物流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从港口分布上看, 苏州港、南京港、江阴港单港吞吐量接近或超过l000万t, 分居前3位, 合计占沿江总量的78%。从液体化工码头分布结构看, 企业自备码头和商贸码头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宝贵的岸线资源使用效率, 在沿江港可供开发资源越来越稀缺的状况下, 预计未来沿江港液体化工码头设施发展将呈现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交织发展趋势。

因此,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短驳运输将成为内贸运输中的又一增长亮点。

化工贸易发展分析 篇2

[论文关键词]中欧经贸合作;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世界舞台上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全面发展同欧盟及其成员国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中欧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盟自2004年起跃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稳居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欧盟还是中国吸收外资最重要的来源地之一和技术引进第一大来源地,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领域与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现状

1.中欧双边贸易关系稳定发展

在中欧合作的诸多领域中,经贸关系是最具活力、收获最多的领域之一。进入2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欧双边贸易在原先基数较大的基础上又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大约每3年就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着。如今,“中国制造”在欧洲市场上已随处可见。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4-2007年中国对欧盟年均进出口额增长率在27%以上,欧盟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欧进出口总额达到35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出口2451.9亿美元,增长29.2%;进口1109.6亿美元,增长22.4%,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占比上升至16.4%,占到中国总出口额的近1/5。2008年中欧双方的贸易额更是一举达到了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6.5个百分点。

中欧直接投资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作为中国第4大投资伙伴,欧盟对华投资的项目数自1986年以来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截至2008年4月底,欧盟累计在华投资项目27139个,实际投资额585亿美元。欧盟对华投资项目平均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且多投资于生产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欧盟一大批优秀企业尤其是大的跨国公司已大举进入中国,空中客车飞机、大众汽车、壳牌石油、联合利华日用品、西门子电器、诺基亚通信等等众多欧盟跨国企业巨头已在中国的相关领域中占据了显着地位,并先后成为了在华投资成功的典范。

在中国对欧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方面,近年来,伴随着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大力实施,以华为、中兴、海尔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优秀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到欧盟国家投资创业。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在欧盟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十分有限,远远低于欧盟国家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对欧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累计投资存量为14亿美元。双方合作尚存在巨大潜力和空间。

二、中欧经贸关系的突出特点

1.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

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

异较大的产业结构以及稳定与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良好去处。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按实际投入计算,欧盟是对华第二大投资者,另外,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供应者0。

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

从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近10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对世界的同一指标。与此相反的是,同期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长率普遍低于中国与世界的这一指标;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从中欧双方在彼此市场所占份额看,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约占欧盟出口总额的7%左右,这同样说明了欧盟市场对中国的重要程度高于中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程度;从中欧经贸关系的地理分布考察,尽管作为区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国际组织,欧盟成员国在对外贸易政策的开放性方面比较一致,但是中欧贸易的地理分布至今仍主要集中在欧盟的少数成员国身上,特别是主要集中于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和意大利等5个国家。与这5国的贸易额在中欧双边贸易总额中已超过了70%。其中,德国又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30%左右,大大高于其他国家所占份额。与此同时,中国对欧盟的贸易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

三、当前中欧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不容忽视

在中欧贸易关系几十年的历史上,据中方统计,直到1996年欧盟还保持着对中国的顺差(0.42亿美元)。自1997年起才由先前欧盟对中国的贸易顺差转为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从2002年起,中方对欧盟的逆差规模开始呈加速上升的态势。据中国海关统计,到2005年中方对欧盟贸易顺差为701亿美元,占双边贸易总额的32,26%,顺差同比增长89%。2006—2007年,中欧贸易顺差更是急剧上升,分别约为805亿美元和1014亿美元。对中欧贸易不平衡问题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中国轻纺等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欧盟在华投资企业加工贸易、欧盟因对华军售禁令限制对华两用产品与技术出口等。

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

欧盟是最早发起对中国反倾销的地区,就当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而言,自1979年开始对华反倾销调查以来,到2007年4月,欧盟共对华发起139个贸易救济案件调查,其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均大大超过往年水平。在对中国产品调查的案件中,欧盟官员的核查比以往更为严厉,在关键的给予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盟方面更是大幅度倒退,拒绝承认的理由几近蛮横无理。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依据该组织相关法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积极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包括欧盟国家在内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不公平贸易做法同样以反倾销的方式予以积极的反击。

有关“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分歧仍然存在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深层原因无外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就经济利益而言,欧盟方面始终坚持认为,中欧之间巨额的贸易失衡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奉行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所致。中国未能完全信守“人世”承诺,尤其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不力、对某些国内产业提供保护和扶持、市场开放程度严重不足等方面。特别是随着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欧盟此举意在以此作为与中国贸易谈判时的一个要价手段,以便获得中国方面更多的让步。因此,可以说,欧盟采取拖延战术、不让中国顺利的通过市场经济国家的门槛本质是由其内在经济利益所决定。当然,经济利益并非唯一的因素,政治、意识形态、文

化等非经济要素同样严重影响着欧盟的态度。这些显然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层面。由此可以认为,中国与欧盟关于“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之争的本质不过是欧盟想借助于打中国“非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牌局,达到确保其内部经济与政治利益最大化之目的罢了。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欧盟的许多说法是不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中国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对欧盟没有任何歧视性的政策和做法,而欧盟“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做法使中国企业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中国与欧盟从2003年开始就明确提出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个真正的、对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可能建立在不平等和歧视的基础上。

四、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与欧盟,一个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双边经贸往来在这样一个特殊背景下将如何发展,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影响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双方经济力量的发展和相互需求的增长,二是中欧双方的政治与政策支撑。而中欧双边经贸合作关系恰恰得到了这两个因素的强大支持,因此可以预见,双方未来的发展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

首先,经济利益和相互需求的增长是今后中欧关系保持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双方关系的中心支柱。从根本上讲,国与国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任何双边关系没有明确、实在的共同利益作为支撑都是不牢靠和难以维持长久的。中欧关系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中欧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互利共赢,也为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极强的产品互补性是促进双边经贸往来的基础。从贸易结构看,中国向欧盟出口主要有服装、纺织品、鞋、箱包、玩具、照明装置、五金工具、家具等等。欧盟输往中国主要有机电产品、汽车、飞机及零配件、光学照相器材、船舶等,互补性极强。中国与欧盟前5位贸易伙伴国间的贸易量占中欧贸易的70%,贸易互补性使双方内部市场形成巨大吸引力。另一方面,欧盟在华投资带来了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研发项目,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直接贡献。在双边技术合作中,欧盟赢得了中国市场份额和高额的技术转让费,中国则获得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技术,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引导下,中国企业加大了对欧盟投资力度,也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欧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目的地。

由此可见,中欧双方的经贸合作带来的利益是相互的、长期的、共赢的。

其次,政治与政策支撑是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中欧双边高层领导人会晤近年来十分频繁。中欧新的双边政治对话机制建立于1994年,1997年恢复了1996年中断的****x~-i~。从1998年至今,中欧会晤已经举行了10次。2008年末,由于法国总统萨科奇执意会见了****喇嘛,遭到中方的强烈反对,致使中欧峰会被取消,中国一度与法国乃至欧洲的关系降至冰点。在这个关键时期,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于2009年1月30日访问了欧盟总部,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欧关系出现波折的背景下,中国官方称此访为“信心之旅”。中欧领导人在会谈中均表示从全球和战略高度重视中欧关系,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加强中欧合作,求同存异,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期间,中国与欧盟还发表了《中欧联合声明》。声明中称,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关系已超越双边范畴,具有日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双方一致认为,进一步加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尤为必要,也是双方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另一方面,中欧密切的经贸合作具有完善的制度支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大幅调整政策,中欧政治关系迅速发展,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在制度方面,1995年7月,欧洲出台《中欧关系长期政策》,确定了同中国全面发展政治、经济和贸易关系的长远战略,明确表示与中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实现双方共同目标;1998年3月,欧盟公布《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文件,把欧中经贸关系置于同欧美、欧日同等重要的水平上;2003年10月欧盟发表了《中欧关系的共同利益与挑战:走向成熟的伙伴关系》,阐述了对

华政策和行动的指导方针及近期发展框架,并建议将欧中领导人会晤机制提高到最高级别;2006年10月欧盟提出《欧盟与中国:更紧密的伙伴、承担更多责任》,指出进一步挖掘与中国伙伴关系的潜力,提出未来发展对华关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相对应,中国也在为发展良好的中欧经贸关系作出自己的政策努力。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制订做欧盟政策文件。文件明确表示,加强与不断发展中欧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致力于构筑中欧长期稳定的全面伙伴关系。由此可见,中欧双方在政治和政策上的积极成果给中欧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互不构成威胁。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以及个别欧洲领导人缺乏对中国的全面了解,致使中欧在某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和分歧是正常的。只要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妥善处理,分歧不会成为中欧发展互信互利关系的障碍。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将不可避免地给中欧双边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欧盟的需求将急剧减少,出口市场萎缩,将严重影响双方的进出口贸易。欧盟委员会预计,2009年全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速将骤降至0.2%和0.1%,经济几乎陷于停滞。欧盟和欧元区的失业率继2008年初降至7%左右的历史低位后,2009年将升至7.8%和8.4%,2010年还会进一步走高,失业率上扬将不可避免地抑制消费。目前,受欧洲经济形势恶化引起的外需大幅减弱影响,我国对欧盟出口已经呈现放缓迹象,2008年前11个月对欧盟出口额为2706.81亿美元,同比增长21.8%,但比2007年同期29.8%的增速大幅回落8个百分点。另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将悄然抬头,中欧双边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当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欧洲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加上中欧关系出现波折,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躁动,针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进入新一轮高发期。

五、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中欧经贸合作的几点建议

首先,进一步扩大中国对欧盟的影响力。应增加对欧盟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深受金融危机煎熬的欧盟对我国倚重加深的情况下,我国应适当作出回应,使欧盟成为我国积极争取的对象,积极与其“打交道”,同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中提高我国的知情权、发言权和规则制订权,借此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其次,正确处理中欧之间出现的波折与摩擦。双方应抓住2009年1月******总理欧洲“信心之旅”使中欧关系重新走上正轨的这一有利时机,全方位深化双边经贸合作;我们应以战略伙伴精神理性处理贸易与投资摩擦和分歧,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情绪化,以包容和开放的心态看待和处理双边经贸关系。我们也期待着欧盟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大局出发,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为高科技产品与技术方面开展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中国也应积极优化中欧贸易结构,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扩大自欧盟的进口,缓解贸易不平衡状况。

最后,为双方企业创造长期、稳定、可预见的环境。双方应加快完善1985年中欧经贸协定和《中欧伙伴合作协定》谈判进程,使之成为加快中欧经贸互利共赢合作强有力的法律基础。目前,中欧贸易、投资、技术合作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前景仍然广阔。为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应努力创建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建议双方应尽快共同研究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双向投资、技术与货币、金融合作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中欧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之所以对中欧关系的前景深具信心,就是因为在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中,中欧的共同利益在扩大,在全球事务中的共同责任在增加,双方合作基础在巩固,合作交流在加强,这正是中欧关系阔步走向美好明天的强

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的比较分析 篇3

摘要: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国际间的服务贸易,加速了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产业结构

一.中印服务贸易的现状比较

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出口的4.6%,排名第4,进口占世界服务进口的5.5%,排名第3,而印度服务贸易出口占世界服务进口的3.4%,排名第12,进口占世界服务进口的3.3%,排名第7。中印两国已经成为了服务贸易中的新生力量。

⒈服务贸易额比较

从服务贸易总额来看,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分别为1702.5亿美元和1921.7亿美元,印度分别为1232.8亿美元和1161.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服务贸易的72.4%和60.4%,中国服务贸易在总量上领先于印度。

从服务贸易差额来看,中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贸易逆差情况,2001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为61.1亿美元,2010年扩大到219.2亿美元,服务贸易情况持续恶化。2001年印度服务贸易逆差为29.9亿美元,2010年则处于顺差状态。印度服务贸易的收支状况要优于中国。

从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来看,由2001年到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9.9%,而印度服务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为23.2%,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率为20.0%,印度为24.8%。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国,服务贸易总额增长速度比中国同期高出3.3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比中国同期高出4.8个百分点。

从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来看,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仅占11.5%,低于世界服务贸易平均水平。而印度服务贸易进出口占对外贸易总额的29.7%。

2.服务贸易结构比较

将中国和印度的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服务贸易以旅游业和运输业这些传统的服务行业为主,属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贸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而印度的服务贸易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已经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出口结构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变,并且有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

二.中印服务贸易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通过对中印贸易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印服务贸易总额都在逐步增长,在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在逐步增加,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增长进一步证明了中印服务贸易有光明的发展前途。而比较中印两国的服务贸易,中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发展速度慢于印度,但是印度的服务贸易总额落后于中国,在服务贸易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说明两国在服务贸易方面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中印服务贸易的发展有很大的可能性,更上世界的脚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通过对中印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研究,中国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制约中国对外贸易持续有效地发展,中国服务贸易转型已成为现实需要。

⒈ 加强政府对服务贸易的支持保护

政府应放宽服务业市场的准入,加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对人力资本及科技方面的投入,加大对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为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创造良好的环境。

2.优化服务贸易出口结构

要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技术、知识、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培育竞争优势。同时有重点地选择一些行业大力发展具有现实和潜在比较优势的服务出口项目,不断提高服务出口项目的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服务出口项目向资本、技术、资本密集型项目转变。

3.渠道培養服务贸易人才

现代服务业最需要的是具有专业知识和高技术服务水平的高层次服务人员。目前我国缺乏这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如熟悉服务贸易的研究人员、会计师、审计师、律师等。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服务业人才,在通过优惠政策保护国内服务业人力资源的保护的同时,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

4.完善服务贸易立法

政府应加强对GATT、GATS、WTO等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规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

5.扩大服务贸易市场,吸引外商投资

要结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有步骤地将利用外资从生产领域扩大到第三产业,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同时要适当加快对国外第三产业的投资,通过设立服务行业的海外机构,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的渠道。(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2004(8)

[2]夏晴.论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3(9)

贸易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发展分析 篇4

关键词:加工贸易,要素禀赋,产业内贸易,新疆

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5103.8亿美元, 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52.7%。从1996年到2006年加工贸易已连续十一年占据我国对外贸易半壁江山, 成为我国外贸的主力军, 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十分缓慢, 与广东、深圳、福建等地相比严重滞后, 新疆加工贸易额偏低, 多年来, 加工贸易占新疆进出口总额不到1 0%, 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此, 新疆应抓住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 积极培育发展以新疆为基地, 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的加工工业。

一、加工贸易的分类

加工贸易是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 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 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 加工成成品后再运到境外销售, 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加工费的贸易方式。国际上一般将加工贸易分为进料加工、来料加工、装配业务和协作生产四种方式, 其中来料加工和装配业务又称对外加工装配, 包括两个贸易进程, 一是进口原料, 二是产品出口。但这两个过程中原料运进和成品运出均未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它们不是两笔交易, 是同一笔贸易的两个方面。对外加工装配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劳务贸易, 加工方只能赚取加工费。由于这种贸易方式风险小, 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裕的优势, 目前在我国开展得比较广泛, 但创汇率较低。而进料加工中, 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是两笔不同的交易, 原料供应者和成品购买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种贸易方式比对外加工装配风险大, 但创汇率高, 是我国加工贸易未来发展的方向。协作生产是指一方提供部分配件或主要部件, 而由另一方利用本国生产的其他配件组装成一件产品出口。商标可用加工方的也可用对方的, 由双方协商确定。所供配件的价款可在货款中扣除。协作生产的产品一般规定由对方销售全部或一部分, 也可规定由第三方销售。

二、贸易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发展

1、要素禀赋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发展。根据要素禀赋理论, 如果贸易双方在要素禀赋方面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会造成双方在生产不同的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每个国家出口自己丰富要素的产品 (成本较低) , 两国通过产品的贸易交换实现收益。在一般贸易中商品的流动是单方向, 通过不同商品的交换体现要素禀赋理论, 而加工贸易中是一个商品的往返流动, 是通过一个商品的不同加工环节体现要素禀赋的, 同样符合要素禀赋理论实质。新疆可以充分利用新疆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 支持沿海内地企业积极参与新疆出口加工区建设, 发展面向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的进料非对口的加工贸易和利用新疆境内石油化工的优势加工能力, 借助中亚及周边国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矿产资源, 培育发展以新疆为基地的“两头在外”的来料加工, 利用纺织、轻工、机电等产业已有的成熟技术和丰富经验, 积极鼓励企业到周边国家特别是中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新疆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业资源、石油等行业的技术优势等为新疆发展各类加工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新疆加工贸易, 新疆的加工贸易发展将成为未来新疆外贸发展的重点。

2、产业转移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业发展的梯度转移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 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战略不同, 各国家或区域间在产业结构方面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因技术水平高低而形成不同的产业梯度。随着国家或本区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的需要, 产业呈现出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的规律。产业梯度转移, 可分为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在我国“梯度转移”表现为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的升级优化, 某些劳动密集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低成本产业逐渐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东西部产业转移为新疆提供了参与国内制造业生产分工的机遇。新疆应充分利用沿边沿桥开放的地缘、口岸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 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资本、产业、技术、管理和人才聚集新疆, 鼓励和支持东部有实力的大企业与新疆企业合作, 发展国内层次的加工贸易即异地加工贸易, 产品既可以从新疆运回东部, 也可以在新疆本地消费, 另外与之毗邻的八个国家共近10多亿人口的辐射市场更是潜力巨大。这是一种两地优势互补、以实现成本最低化的合作模式。因此, 新疆今后在发展国内异地加工贸易方面,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跨国公司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下, 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战略的不断实施, 跨国公司利用世界各国优势资源, 通过产品生产环节在国际间的调整, 将产品通过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子公司各个阶段上分工生产, 一件产品整个生产过程要在多个国家进行流动才能完成, 跨国公司在国际间的内部贸易越来越具有加工贸易特征。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的扩展, 我国东部劳动成本提高, 新疆应积极地吸引国外的企业来疆投资建厂, 发展加工贸易, 融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条中,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另外, 应鼓励新疆优势企业走出去投资办厂,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等八国毗邻, 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具有一定优势, 尤其是周边国家在石油化工、轻工机电、日用消费品以及农产品方面比较薄弱, 而新疆在石油加工、纺织、机械制造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比较优势, 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新疆有实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境外投资办厂, 通过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带动国内设备、原材料、零配件的出口, 增强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因此, 新疆既可以利用跨国公司理论发展进料加工、来料加工等内向型加工贸易, 也可以发展外向型的境外加工贸易。

4、产业内贸易理论与新疆加工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是指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 产业内产品在贸易伙伴之间同时发生输入和输出的活动。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与垂直两种类型, 垂直产业内贸易是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 贸易表现为产品差异性特点。水平产业内贸易是同一种产品在生产流程之间的分工, 表现为产品制造上下加工环节的贸易, 由此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一种重要形式。生产环节分工的产业内贸易主要基于贸易双方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差异, 新疆在资金、石油加工、纺织、机电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而中亚及周边国家在石油、矿产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 双方具有发展加工贸易的良好条件, 新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和周边国家发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境外加工、协作生产等各种类型的加工贸易, 促进新疆外贸的快速发展。

三、结论

本文从四方面分析了新疆发展加工贸易的合理性, 从总体来看, 新疆的加工贸易与全国特别是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 差距很大。但新疆由于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东部产业战略转移等良好的发展条件, 新疆与周边国家发展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境外加工等各类加工贸易具有很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昱:发达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冷思考[J].浙江经济, 2004 (7) .

[2]欧阳薇、郭向明:产业区域转移与江西中部崛起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 (6) .

[3]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4]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我国区域服务业贸易发展特征分析 篇5

我国南方市场的服务业贸易是我国服务贸易的基础,对其进行分析也有助于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我国南方省市服务业贸易发展主要有如下特征:

第一,成为推动我国南方各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改革开放使我国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也为我国南方省市服务业总规模的迅速扩张提供了条件,使经济效益不断稳步提高。南方各省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年都在大幅增长,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南方市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进入21世纪,我国南方省市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即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迅速提升,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被优化,成为我国南方市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第三,服务业内部的不断变化,促进了部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国际传统的服务业主要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等行业,这些行业近年来增长处于稳定期,但是所占的比重却相对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一些新兴服务行业的产生和不断发展,诸如房地产、计算机服务、信息等的迅速发展,而且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高较快。

第四,南方的服务业逐渐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一个新渠道。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南方服务业市场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渠道,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上升中。

第五,各种专业市场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我国南方各乡镇企业处在迅速的兴起和发展中,这也在客观上推进了农业化向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同时拉动了各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专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繁荣又在促进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从侧面推动了小城镇的经济建设。

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目前,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日趋明显。很多国家已经将服务贸易作为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国际上服务贸易迅猛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在1970年时,国际服务贸易额仅为1000亿美元,进入20世纪80代后,全球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据统计报告显示,从1980年到,全球服务贸易规模已经从3600亿美元扩大到21000亿美元,而且各国的进出口都出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2)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率提高较多

据国际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1979年世界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为24%,而此时的世界国务贸易仅为21%,此时的服务贸易已经超过了货物贸易的增长。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更是高于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从1990年到的短短十年中,国际服务贸易的年增长率已经超过了同期的货物贸易年增长率。目前,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依然领先于货物贸易。

(3)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变化

国际服务贸易的结构目前正在发生变化,国际服务贸易交易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扩大,服务的品种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单一的模式,就服务业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而言,也在不断的提高。从前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是运输和劳务输出,如今,随着全球化经的发展,金融、保险、运输、信息处理与传递、旅游、设计与咨询、租赁、航空服务等早已经已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

(4)地区分布差异使国际服务贸易发生较大改变

目前,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服务贸易的地区分布不同而造成的。发达国家已占到全球服务进出口总额的75%以上。如:美国、英国、德国,这三个国家就已经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30%,由于发展中国家自己的经济比较落后,发展速度不快等特点,目前还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另外,在经济改革和不断开放发展的前提下,服务贸易还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对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并还在朝着自由化的方向发展。

三、我国南方服务业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1)我国南方服务贸易发展受到服务业水平低的制约

一般情况下,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服务业的比重就越高。一个国家的服务业体现着该国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同时标志着该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所以,其所占比重的大小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美国的经济学专家曾经对现代化国家的标准提出过10项内容,其中一条就是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GNP中的比重应在45%以上。最近几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大大提高了我国南方市场服务贸易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跨境交易,另一方面通过商业形式存在而进行的服务输出也在大量增加。但是,我国的整体服务业水平还较低,受这个制约因素的影响,我国南方服务贸易在技术、管理、品牌的创建等方面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还很难进行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扩展。

(2)我国具有相对优势的服务贸易领域限制较多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方面比较占优势,我国南方市场更是如此,如:旅游,建筑、运输等。另外,我国南方市场也是劳动力的净输出方。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服务贸易的准入条件较高,比较复杂,不仅具有较高的隐蔽性,而且还和各国政府的管制有关,例如:行政管理、行业标准、资格认证、监管措施、服务文化差异等,这些都会给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造成障碍。所以,我国服务贸易得企业很难通过上述形式进入到发达国家提供劳动密集型服务。另外,很多国家在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对有政府背景的国家服务贸易企业提出额外的限制条件,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南方服务贸易企业发展的因素。

(3)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脱节制约着南方服务贸易的发展

从实际而言,造成我国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脱节的原因有很多,这其中有国内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规范化问题,但是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的货物贸易占比到一半以上。所以,由于货物加工贸易和服务业之间的关联度很低,也就连带着限制着我国的服务贸易受到影响。

四、我国南方服务业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低,结构不合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南方各省市并不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了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国家整体贸易经济的发展的现状。世界银行曾经做出统计,发达国家的服务业贸易占该国家GDP的比重较高,一般都在6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在50%左右,但是我国的只是接近35%,连美国的一半都不到,我国的服务贸易水平只是相当于那些一般低收入国家的水平。目前,我国南方各省市的服务业贸易主要都集中在旅游、劳务输出、远洋运输等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但是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全球服务贸易中较大的行业,例如金融、保险、咨询、电信等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这根本就不能够适应其他产业的不断发展的需要。

(2)行业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水平总体低下

我国的总体货物贸易在世界的排名远远高于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的排名。另外,我国南方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低下,贸易逆差也在逐年增大,且南方服务贸易业内部的行业结构不合理,新兴的行业较少。目前,我国南方服务贸易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这些比较传统的领域,但是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还非常低。

(3)地区发展不均衡,导致我国南方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我国是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很多相关行业组成了服务业这一产业群,国际服务贸易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所以,国际社会就要求每个国家要对其国内的服务业进行整体的协调和管理。由于我国服务业的管理和协调主要是由商务部负责的,所以就存在诸如中央和地方服务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的偏差,于是很容易使服务业在管理方面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我国的江苏省,由于地区经济差异较大、政策不同等原因,使得服务业发展很不平衡。

五、我国南方服务业贸易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优化服务贸易的结构

对于我国南方各省的那些原有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潜在优势的服务出口项目,应继续大力发展。但是,还要不断调整和提高服务出口项目,如:各省要重点发展国际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国际旅游业、国际运输、国际金融与保险业、国际广告业等行业,以此来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具有较大需求潜力的项目,如:房地产业、教育培训、物业管理、文化体育等行业进行快速发展,形成各省市新的经济特点。

(2)增强南方服务贸易的竞争力

对我国南方各省市而言,旅游、建筑、计算机、运输和信息服务等服务贸易是处于比较有利的优势地位的,而且具有较大的国际市场潜力和竞争力。例如:据国家旅游局的估算,到,我国入境旅游人数间达到2.1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将达到580亿美元。因此,面对这个大环境、新形式,我国南方各省市一定要充分发挥好服务部门的优势。但是,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南方省市由于自身的原因,上述服务部门的整体层次并不高,所以不能长期依赖这些部门来支撑服务贸易的发展。各省市要通过提高对外的开放水平,打破服务业中的集中垄断模式,加快对服务人才的培养,如可以在金融保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设计咨询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创建新的竞争优势,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

(3)加快南方各省市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

对于我国南方各省市而言,要加大教育产业的各项投资,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各种服务贸易培训机构,通过学习,加快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各省市还要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自身潜能,但是还要保证在利用外资过程中防止服务贸易人才的流失。

(4)促进各地区服务业平衡发展

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各省市的发展水平是紧密相连的,发展服务贸易的重要途径是努力提升城市化水平。所以,各省市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统筹协调,认真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各地特色,扬长避短,为服务业整体推进创造条件。

总体而言,我国服务贸易有较大的发展。南方省市作为我国服务贸易的一部分,需根据各省市自身的特征逐步扩大服务贸易的领域,提高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为我国的外贸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性要素优化路径―基于修正的“钻石模型”视角[J].商业时代,(13)

2.郑晓芳.江苏省扩大内需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探讨[J].商业时代,(29)

3.黄胜强.国际服务贸易多边规则利弊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杨圣明.服务贸易:中国与世界[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

5.赵景峰,陈策.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分析.世界经济,(8)

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篇6

【关键词】金融发展;资源配置;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影响方式

金融和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对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发展理论支持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金融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确实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并在经济贸易的方方面面中都有较多体现。然而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需要贸易融资完成出口订单,如果没有了金融体系的支撑,国际贸易的规模必定受到对应法制约,从而相应地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一、金融与国际贸易发展在国内的现实背景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变化变得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资本流动的全球化促进金融发展,金融逐渐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样,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增长龙头之一也无疑是受益于金融发展的支持。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已经逐步走入正轨,并且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贸易竞争,由传统的比较优势贸易竞争力的提升,资源和环境约束驱动的经济增长条件下的贸易结构转换,对外经济贸易行业不仅对本身有着极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也对金融部门支持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体经济中,应该合理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发展中财务分析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

(一)国际贸易—金融发展—制度优势

完善金融体系本身而言就是一种贸易层次上的优势,这种优势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往往只存在于静态的技术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或者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差异。事实上除了上面的优势,完善的金融体系将形成比较优势,从而影响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例如,一方面,在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信用体系,其比较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比较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处于比较劣势。由于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经常和高偿付能力和较高的声誉相互联系,而我国在经济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方面略显劣势,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利率从国际金融市场筹集资金,所以在制成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二)金融发展—技术创新—国际贸易

技术进步不仅是与科学的研究现状和技术本身相关,还可以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息息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需要经济、金融、法律和其他系统作为保证,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体系无疑成为最重要的。从金融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种资本筹集和使用增值的财务流程。研究表明,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向技术创新提供所需要的大规模投入融资,资本市场通过为技术创新投资者提供长效性的激励功能、分散风险和共享机会,进入技术创新行为的长期化、稳定化和持续化。经研究表明,良好的金融体系可以提供技术创新需要的大规模投资融资,而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它主要为投资者提供长期激励技术创新的功能,分散风险以及提供公共分享的机会,从而使技术创新进入长期变化、稳定、技术创新行为的步骤。体现金融发展促进技术进步的最直接反映就是生产率的提高,而这里的生产率就自然包括大量从事对外贸易的企业生产率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促进对外贸易,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金融发展—资源配置—国际贸易

金融发展最为重要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动员储蓄,而动员储蓄的功能就是可以创建更多的金融工具,这些工具为居民带来了多元化证券的机会,同时分散资金也会重新汇聚到一起,从而使资金的再分配,所以在企业投资规模效率更高。外贸企业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是一个优秀的资源重新配置方法。如果投入更多的资本到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如果资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起到作用,自然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变化和更新。目前,我们国家通过科学和技术实施振兴战略贸易,但也通过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财政拨款和政策贷款以及其他金融手段来进行支持和帮助,使其能够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

(四)金融发展—分散风险—国际贸易

经济行为是追求最大收益和最小风险的主要目标。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作为一种经济行为,由于贸易周期很长,如信贷、交换、价格、商务、交通和政治风险,所以分散或消除这些风险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作用。由于独特的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借助相应的手段和方式,以避免风险,通过保险等方式来转移进出口业务、外汇风险、价格风险和风险的交通工具;通过出口信贷和信贷担保方式来规避信贷风险,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来冲价格下降,由此可以促进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的发展以及其他金融发展良好的国家的国际贸易的发展。

(五)金融发展—汇率调整—国际贸易

汇率的变化对于影响一个国家以及影响一个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的作用力很大。如果汇率和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没有改变,实际汇率的货币升值,贸易商品价格竞争力降低,贸易出口下降;相反,如果货币贬值将增加货物贸易的竞争力,有利于出口这个国家的产品。汇率调整与否与当局相关的金融政策密切联系,不同的金融政策的指导下的汇率制度是不一样的。在金融抑制政策的指导下,对于汇率作为货币的价格,政府监管往往是高估了。随着深化的金融发展程度、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汇率在贸易过程中变得更有弹性,更接近于均衡汇率,这改变汇率制度是国际贸易收支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国内外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研究状况

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专家学者对国际贸易相应的变化有了新的认识和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成果发现,如果一个国家信贷限制相对较低,那么国家将使用外部融资产业。与此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的信贷市场限制较高,那么这个国家将面对更高的外部融资成本。因而这个国家面临信贷配给问题,并因此将专业化于不需要外部融资的产业。所以尽管在国外,尽管国外在金融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上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中国经济状况的研究却相当较少。

总体来讲,我国的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长期均衡。中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并且双向影响。由于金融发展促进国际贸易积极发展,因此中国才能改进我国的资源配置,改变稀缺资本的利用效率并使之提高,从而使得金融发展的积极影响发挥出来,尤其是对于国际贸易正面的积极影响。

四、结束语

从中国近几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中国经济社会正在经历着新的变革时期。而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经济市场,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开放中国市场,不断涌入国外资本,以至于今天的中国的金融和国际贸易才能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才能更好地促进金融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通过我们合理的研究调查以及先进的研究手段,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国家的所有有利条件。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经济政策的调整还需要充分准备。通过对金融发展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拥有五大功能,这五大功能就包括动员储蓄、风险分散、监督与控制、便利商品与劳务交换和配置资源。在促进资本的积累的同时也要降低金融成本,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更大的作用。

然而,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我们也不能只看到积极的一面,在乐观的同时也要注意存在的潜在风险,正如文中所说的那样,金融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国际贸易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但是与此同时也会把潜在的危机带入我国。尤其是在近几年我国对于欧美国家纺织品服装的大量出口,在招致欧美国家的反倾销抵制的同时,由于恶性竞争导致巨大的影响,致使我国纺织品服装在国际上的价格下降,导致了国际贸易条件恶化。因此我国应当考虑对贸易结构的分析,同时对于这样的贸易结构进行改善,以此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乐观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军,汪浩瀚.我国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区域差异——基于跨省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和广义矩估计[J].国际贸易问题,2008,(4).

[2]沈能,刘凤朝.金融因素对我国地区国际贸易发展差异的影响[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7).

化工贸易发展分析 篇7

一、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平衡状况

(一) 从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总额及进出口差额来看

1.对外贸易逆差阶段 (1998-2002年)

从1987~2007年的21年间, 只有1998~2002年连续5年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为逆差 (见表1) , 并且最大的逆差只有3.74亿美元 (2002年) , 最小逆差仅为0.84亿美元 (2000年) , 这5年间, 最大贸易逆差只占进出口总额13.3% (1999年) , 最小仅占2.8% (2000年) , 平均每年逆差仅有2.2亿美元。因此, 这一阶段黑龙江省存在的小额外贸逆差并不影响对外贸易平衡问题。这与我国对外贸易逆差出现的时间不同, 黑龙江省的贸易逆差出现在1998~2002年, 而我国则在1994年开始未曾出现过对外贸易的逆差。

2.对外贸易顺差阶段

在1987~2007年期间, 除1998~2002年5年外贸为逆差外, 其他年份均为顺差阶段。然而同为顺差阶段, 也有不同之处。

(1) 小额贸易顺差阶段 (1987~1997年及2003年、2004年)

这一阶段里, 尽管黑龙江省外贸顺差额浮动较为稳定 (基本保持在6亿~7亿美元左右, 见表1) , 但在最初的几年里, 黑龙江省的外贸顺差所占的比重还是相当大的。例如, 1987年, 黑龙江省进出口总额为9.62亿美元, 而顺差则达到6.62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81.5%;1990年, 顺差为6.81亿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62.6%;1993年顺差为7.15亿美元, 仍占出口总额的38.0%。而随着黑龙江省进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 进出口总额的不断增加, 顺差所占比重也随之相对下降:1997年顺差占出口总额的21.0%, 而2003顺差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则下降到14.6%。在1987~1997年、2003年及2004年这13个年份中, 1995年的顺差为7.62亿美元, 占的比重最大, 为当年出口总额的36.3%。而1996年、1997年以及2003年、2004年的贸易顺差各占其当年出口额的比重较小, 属于顺差的合理范围, 其中的1996年, 顺差仅为1.06亿美元, 当年的对外贸易基本平衡。

(2) 巨额贸易顺差阶段 (2005-2007年)

自2005年以来, 随着黑龙江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快速增长, 顺差也随之剧增, 2005年的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40.9% (见表1) , 而顺差则同比增长349.7%, 2007年顺差比上年增长80.3%, 达到72.39亿美元。在这一阶段, 黑龙江省外贸顺差以平均每年162%的速度增长, 增长幅度是极为迅速的。

(二) 从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方式构成来看

多年来, 一般贸易一直是黑龙江省最主要且重要的贸易方式 (见表2) , 所占比重均在40%以上, 一般贸易的顺差也从2004年的1.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41.5亿美元, 在3年内顺差急剧扩大。而黑龙江省贸易方式构成与我国对外贸易方式构成的主要不同是, 我国的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 占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 而黑龙江省的边境小额贸易额占总贸易额比重较大, 其地位仅次于一般贸易, 而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则在一般贸易和边境贸易比重之后, 相比于我国加工贸易整体上的巨大顺差, 黑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边境小额贸易的进出口差额则由2004年的逆差0.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顺差16.3亿美元, 4年间其顺差增长的速度也是惊人的。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统计资料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统计资料

(三) 从黑龙江省对外贸易顺差市场来看

黑龙江省的外贸顺差从国别来看主要源自俄罗斯, 2007年全年顺差为72.39亿美元, 仅对俄贸易顺差就占到77.5% (见表3) 。尽管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是黑龙江省的主要贸易伙伴, 但全省对其贸易顺差并不明显。2007年黑龙江省对美国出口3.97亿美元, 进口3.82亿美元, 顺差仅为0.15亿美元, 占顺差总额的2%, 次于苏丹, 排在第11位。就逆差来源地来看, 中东地区的逆差比重最大, 这也是因为黑龙江省对该地区能源尤其是石油等燃料的大量进口而出口相对较少造成的。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统计资料

二、黑龙江省对外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

轻纺类产品顺差仍是构成黑龙江省巨大外贸顺差的主要项目。2007年全省外贸顺差为72.39亿美元, 而服装、纺织品及箱包类产品出口额就达到72.53亿美元, 这主要还是由于国际制造业加速向我国转移, 而由此转移到省内相当一部分的贸易差额造成的。

(二) 重工业基地优势

2007年黑龙江省机电产品的顺差为11亿美元, 约占全省外贸顺差的15.2%。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 较早拥有良好的重工机械设备, 熟练的重工业技术工作人员, 重工业一直在省内及全国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而重工产品大量出口成为外贸顺差的主要构成。

(三) 农副产品生长环境优势

自1987年以来, 黑龙江省的农副产品、机电产品及轻工业产品的出口构成了黑龙江省出口的三大类产品。由于黑龙江省占有耕地的面积较大, 土壤肥沃, 品种质量优良, 四季气候分明, 拥有良好的种植环境优势, 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使农副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黑龙江省外贸顺差, 诸如大豆, 玉米、猪肉、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远销海内外, 2007年农副产品的外贸顺差为10.4亿美元, 占全省外贸顺差总额的14.4%。

(四) 边境贸易优势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边境与俄罗斯接壤, 在中俄边境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对俄边境贸易中占据地缘优势, 对俄边境贸易顺差不断增加也直接影响着黑龙江省外贸顺差的增加 (见表4) 。自2003年以来, 黑龙江省对俄外贸顺差占全省外贸顺差的比重都是很大的, 其中2003年对俄顺差3.21亿美元, 而当年全省外贸顺差只有4.20亿美元, 这表明对俄贸易顺差不仅会带来全省外贸顺差的急剧增加, 更弥补了其他贸易中所产生的逆差;相反, 自1998~2002年, 黑龙江省外贸处于逆差时期, 其间每年对俄贸易逆差都大于当年全省外贸逆差, 由此可见, 无论对俄边境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 都直接地、较大程度地影响着黑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以及总差额, 边境贸易在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开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商务厅对外贸易统计资料注:1993-1995年黑龙江省当年外贸为顺差, 而对俄贸易为逆差

(五) 国际市场的强大需求

从黑龙江省进出口商品结构来看, 进口商品多为能源、原材料及技术设备, 而出口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服装鞋帽、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和机电产品。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 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强劲, 并且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 这就造成黑龙江省不断向国际市场供应大量物美价廉的低附加值产品。在这种国际市场强大需求的背景下, 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黑龙江省外贸顺差的不断增加。

三、对策措施

(一)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在继续保持服装、农副产品出口增势的基础上, 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加大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扶持力度, 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保持出口的合理增长;依托黑龙江省产业优势,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扩大对外投资, 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 通过利益互补, 缓解贸易摩擦,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二) 积极扩大商品进口, 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要实现外贸进出口平衡增长, 关键是促进口, 因此, 在扩大黑龙江省商品出口的同时, 增加对俄原油、电力、木材、钢材、化肥等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的进口比重, 扩大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 制定全省鼓励进口的相关政策, 对进口商品予以扶持, 组织企业赴欧美等国家的进口采购, 支持企业扩大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 承接服务业离岸外包,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促进全省贸易平衡发展。

(三) 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提高出口商品质量

加强对省内品牌企业的扶持力度, 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培植黑龙江省品牌产品, 以提升黑龙江省出口产品的档次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全省出口企业开展自主创新, 增强其研发能力, 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自主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商品的出口, 以提高全省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要积极开展黑龙江省出口产品的品牌评定, 积极鼓励并支持黑龙江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采用国际标准认证。加快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提高出口企业非价格竞争力, 要积极整顿和规范外贸经营秩序, 正确引导黑龙江省外贸企业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和质量。

(四) 改革展会模式, 增加展会功能

充分利用黑龙江省每年举办的哈洽会和各地市及口岸小型展会, 增加进口展位, 形成国内国外双向采购的发展模式, 发挥哈洽会的进口促进功能, 提高哈洽会的国际影响力, 支持企业“走出去”到境外办展会, 增强展会的辐射功能, 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五)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鼓励居民境外消费

围绕发展开放型经济, 积极推进内外贸协调发展, 重点扩大消费, 拉动内需, 不断提高居民消费层次和消费水平, 鼓励黑龙江省居民境外旅游, 尤其宣传、组织或鼓励到黑龙江省相邻或相近的俄罗斯、韩国、日本、蒙古和朝鲜等国的边境游、周边游等活动, 促进黑龙江省居民境外消费, 扩大服务贸易的进口。

四、黑龙江省外贸顺差的未来走势

从近几年黑龙江省的外贸顺差情况来看, 进出口总额不断增加, 外贸顺差也逐年递增, 但随着我国对外贸顺差不断增长的制约, 进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进出口差距有所缩小, 也必然会对黑龙江省的外贸顺差带来相应的影响, 外贸顺差会在稳步增长的同时, 放慢增长速度。人民币自汇改后的不断升值, 其抑制出口、扩大进口的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 也必然会在未来减缓黑龙江省外贸顺差的增速, 使黑龙江省外贸顺差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存在着各种长期影响外贸顺差的因素, 因此在短期内, 黑龙江省外贸顺差仍将持续增加。根据近5年黑龙江省外贸进出口的增长速度以及外贸顺差的平均增长速度预测, 在未来几年内, 外贸顺差仍会保持增长趋势, 但增长速度会有所放缓。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商务厅.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报告[R] (2005-2006) , (2006-2007) .

[2]张旭宏, 庞锦.我国贸易顺差未来走势分析[J].国际贸易, 2007 (12) .

[3]徐婧.我国贸易顺差变动的规模和结构分析[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2007 (12) .

化工贸易发展分析 篇8

东盟是囊括东南亚众多人口的国际组织, 近来已成为周边大国争相合作的伙伴。2002年11月4日, 中国和东盟10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该协议中, 中国和东盟同意于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战略由此展开。2005年7月, 中国—东盟货物贸易降税计划启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2010年1月1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标志着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联系上升到新的历史水平, 推进了中国与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加速了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 必将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合作增添新的动力, 对促进世界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也将发挥积极作用。因此研究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的发展和增长潜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以东盟区域内主要国家为样本。

2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的发展情况分析

2.1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 中国与东盟区域主要国家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在1993年, 双方的相互贸易额仅为106.46亿美元, 其中中国对东盟主要国家出口46.73亿美元!从东盟主要国家进口59.91亿美元。1993年双方的相互贸易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6%占东盟主要国家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84%。2001年以上数字已分别增长为7.4%和5.45。到2008年, 中国对东盟十国出口总额为11431676百万美元, 占中国总出口8.01%, 东盟十国向中国出口11700291百万美元。

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迅速, 而两个国家或者地区之间贸易发展的程度可以用贸易结合度来度量。所谓的贸易结合度是指某一时期本国 (a国) 对贸易伙伴国 (b国) 的出口额比上本国出口总额与贸易伙伴国进口额比上世界总进口额的比。贸易结合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1]

[1]式中:TCDab:a国b国的贸易结合度;Xab:本国对伙伴国总出口额;Xa:本国总出口额Mb:伙伴国总进口额;Mw:世界总进口额。如果, TCD<1表示:贸易结合度低;TCD=1表示:贸易水平平均;TCD>1表示:贸易结合度高。经计算得出中国与东盟十国总体, 以及中国和东盟主要国家 (Asean4+1: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4国) 之间1996-2008年的贸易结合度 (见表1、图1) 。由表1可以看出:

(1) 1996至2008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 (Asean4+1) 之间的贸易结合度由较低的贸易结合度0.9335增长至1.4879, 增长了59.05%。中国与东盟10国之间贸易结合度由1.0777增长至1.5786, 增长了46.48%。可见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紧密程度在不断提高, 呈现上升势头。

(2) 除1996年以外, 中国无论与东盟10国还是东盟主要国家 (Asean4+1) 的贸易结合度均大于1, 说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之间的依赖程度超过非Asean4+1的东盟国家。

(3) 2004-2006年之间出现的下滑可能原因是我国和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部分替代了贸易之间的往来。

就总体而言, 中国与东盟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加深, 日益紧密, 且地区间的交往呈现多层次的特性, 例如各地区之间直接投资的发展。

数据来源:Asean yearbook (1998-2008) 东盟秘书处网站www.aseansec.org.

世界及中国的贸易数据来源:

(1) 中国统计年鉴 (1997-2009) ;

(2) 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 (1997-2008) ;

(3) 世界贸易组织数据库www.comtrade.un.org;

(4) 世界经济统计年鉴 (2003-2009) 。

数据来源:同表1。

2.2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的源泉——经常市场份额模型

中国与东盟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往来不断深化。查看了许多研究双边贸易中, 两个国家或地区间贸易增长的文献后发现, 大多数学者将贸易增长的主要原因归结为: (1) 伙伴国的进口需求大。 (2) 本国商品出口竞争力优势的提升。故由此利用贸易经常份额模型来分析中国和东盟地区双边贸易的增长源泉。经常市场份额模型:

x=m+s (1+m) [2]

[2]式中:x表示出口增长率;m表示市场扩大效应; (1+m) 表示竞争力提升效应;进一步分解为:x=m+s+sm, s表示市场份额的增长, sm表示相互作用效应。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的x, m, s是一段时期内的变化比率而非绝对值, 即: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其中, X表示:本国对伙伴国的出口额;S表示:本国对伙伴国出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比重;M表示:伙伴国的进口总额。

通过对1996-2008年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得到表2:中国对东盟出口贸易增长的源泉分析结果;表3:东盟对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源泉分析结果。表中数据表明:

(1) 1996-2008年, 中国对东盟的主要国家的出口贸易总体年均增长率22.95%, 市场份额扩大效应为7.5%, 竞争力扩大效应为15.43%, 市场份增长率为14.63%, 相互作用效应为0.80%。

(2) 1996-2008年, 东盟的主要国家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总体年均增长率18.86%, 市场份额扩大效应为19.75%, 竞争力扩大效应为-0.89%, 市场份额增长率为-0.48%, 相互作用效应为-0.41%。

由此可以看出, 中国和东盟之间双边贸易的增长的来源存在以下特性:

(1) 中国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增长既有市场扩大效应也有竞争力效应, 但竞争力效应明显高于市场扩大效应, 这表明中国对东盟市场的竞争力效应较高, 出口的增长主要由竞争力效应推动。此外, 市场扩大效应不由中国决定, 更多取决于东盟自身, 例如收入增长情况,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以及互补品和替代品价格的变化等等。而竞争力效应则能够更多的由中国控制, 例如, 生产技术水平, 国内需求情况, 出口鼓励措施等等。对中国来说, 东盟仍然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 且中国对东盟的出口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中国对东盟直接对外投资的深化对产品和服务的贸易带来部分冲击, 中国在与东盟合作方式上也在不断做出新的调整。

(2) 东盟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也相当快速略低于中国。然而, 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是东盟出口增长的源泉完全来自于中国市场的扩大效应, 而其竞争力效应为负。这点表明, 中国对东盟的开放程度较高, 但东盟的竞争力不高。可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对东盟主要国家的贸易增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东盟国家应对提升自身出口进行进一步定位, 在出口竞争力方面做出提升是东盟国家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新增长点, 且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仅依靠中国的市场扩大已不足以极大提高东盟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水平。

(3) 中国和东盟之间贸易物质基础扎实可持续性高, 各地区的市场不断扩大, 且出口竞争提升仍然具有较大空间, 这对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3中国—东盟区域贸易的增长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

1992年, Asean10东盟自由贸易区组建。2002年, 中国与东盟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部分将首先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AFTA) 出口增长的影响。然后, 通过模型分析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增长潜力。这个模型与以往用研究中国—东盟贸易问题的贸易引力模型的不同点在于:在同时引入两个制度的虚拟变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CAFTA) 和大湄公河次经济合作区域情况下将样本量扩大, 扩至1996-2008年。

数据来源:同表1。

数据来源:同表1。

3.1贸易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 (gravity model) 是物理学中一个定律, 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 与距离成反比。该定律被经济学家Tinbergen (1962) 和Poyhonen (1963) 引用到国际贸易领域, 用以对世界贸易流向和贸易流量规模问题进行研究, 说明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距离对两国双边贸易的关系。随后LIImemann (1966) 增加了人口变量以反映规模经济的作用。后来Aitken (1973) 、Bersgtrand (1985) 和Thursby (1987) 等人引进了区域贸易优惠安排的这一虚拟变量, 进一步将引力模型应用来估算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贸易的影响。因此, 引力模型的基本方程可以表述如下:

Xij=a0Ya1ijYa2ijDa3ijAa4ij[3]

[3]中, Xij:i国对j国的出口额;Yi:i国的GDP;Yj:j国的GDP;Dij: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 (首都的直线距离) ;Aij:促进或阻碍两国之间贸易流动的因素。将原模型转化为对数线性形式得到:

LnXij=a0+a1LnYi+a2LnYj+a3LnDij+a7LnAij+Uij[4]

[4]中, Uij:随机误差项。

3.2本文中模型的构建及数据的选择

随着, 国内外学者对双边贸易关系中的引力模型的研究, 对解释变量进行了扩展, 加入了人口因素, 因为人口数量大的过大往往有较大的进口倾向, 对国际市场上商品的需求量大。因而这里选择将模型扩展为:

LnXij=a0+a1LnGDPi+a2LnGDPj+a3LnPOPi+a4LnPOPj+a5LnDISTij+a7LnPij+Uij [5]

[5]中, Xij:i国对j国的出口额;GDPi与GDPj:i国与j国民生产总值;POPi与POPj:i国与j国的总人口;DIST:i国与j国的地理距离;Pij:制度变量, 代表区域贸易优惠安排的虚拟变量, 当i国与j国是同区域成员时Pij:1否则Pij:0;Uij:标准正态分布的模型误差项 (EUij=0) 。

LnXij=a0+a1LnGDPi+a2LnGDPj+a3LnPOPi+a4LnPOPj+a5LnDISTij+a6LnCAFTAij+a7LnGMSij+Uij [6]

[6]中加入制度变量, CAFTA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1年及以后为1, 2001年以前为0;GMS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1992年建立包括:中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参加记为1;其余国家记为0。

数据来源:i表示中国, j表示东盟。Xij表示中国向东盟国家的出口数量。中国向东盟出口的数据, 东盟的GDP数据来自:《Asean yearbook 2003-2008》。中国GDP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和东盟的人口数据来自:《世界经济统计年鉴2009》。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距离, 使用北京和东盟国家首都之间的直线距离, 数据来自:http://www.hjqing.com/find/jingwei/。

3.3实证检验

经设定的方程以及收集并整理好的1040组面板数据, 运用STATA10.0软件, 进行计量检验, 使用随机效应回归得出如下结果。

3.4回归结果分析

通过观察回归结果发现: (1) 模型的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比较高达到95%左右。从每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可以看出, 中国和东盟的经济总量 (GDPi, GDPj) 对中国向东盟出口的产生了正的效应, 且中国的经济总量影响比东盟的大, 经济总量越大贸易额度越高。不过结合之前经常能市场份额模型中中国对东盟贸易出口增长源泉的分析结果来看, 中国的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但是仅仅依靠经济总量的扩大已经不再能更加快速提高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应从国内的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和国内的出口贸易的结构的合理化作为新的突破口。

(2) 引力模型结果显示:中国的人口因素, 对中国向东盟出口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而东盟的人口因素则有正的影响。中国做为一个人口大国, 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 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向东盟市场出口的竞争力不高, 但是从经常份额模型来看, 中国产品出口东盟产品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果在改变, 由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3) 距离对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影响为负, 说明距离越远, 出口的额度就越小。究其原因, 距离远贸易的成本高, 阻碍大。

(4) 制度因素CAFTA回归结果说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01年的建立对中国向东盟的出口有积极影响。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会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获益。国与国之间的互利互惠, 贸易摩擦减少。制度因素GMS回归结果表明, 1992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经济合作区域并没有对中国的贸易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是消极影响。原因可能是, GMS组织的成立收益更多的是湄公河流经的国家 (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 , 这些国家对中国出口额增多, 而中国呈现出对这些国家出口额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

4本文主要结论

(1) 从中国—东盟的贸易结合度 (图1) 看出,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结合程度呈现小幅波动并上升的趋势。这个增长趋势表明, 中国应继续加深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2) 中国和东盟主要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出口增长的物质内涵不同, 我们国家应当更多的从产品的竞争力方面入手提高出口贸易水平, 从竞争力效应的15.43%结果看出, 我国产品因为具有竞争力优势带来的巨大增长潜力。因此, 应该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调结构。让出口的产品竞争力继续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出口地区的市场扩大来提高我国出口额。

(3) 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对组织中的成员有积极的影响。但从引力模型的结果可知, CAFTA建立对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影响还较小, 成长的空间很大。自贸区的建立会在政策的制定上给各个成员国提供一个很好的贸易增长平台, 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是关键。

(4) 中国的巨大人口并未给中国带来向东盟出口的好处, 而产生消极的影响。不过, 从经济增长模型都可以看出, 人口众多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无疑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引力模型的结果给我们提个醒, 人口的红利期会长久吗?仅依靠劳动力的资源丰富就一定能一直在产品出口贸易中所向披靡吗?答案是否定的!东盟的国家同样具有劳动力优势, 但其出口的产品竞争力很低为-0.89%, 这是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贸易的突破口。反观东盟国家, 他们对我国的出口主要靠, 我国市场不断开放, 几乎完全依靠市场扩大效应, 这是一个契机。

摘要: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往来密切, 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贸易的依赖程度, 贸易增长的物质源泉, 以及贸易的增长潜力。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标分析贸易的依赖程度。通过经常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增长的物质源泉, 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盟贸易区的增长状况。最后得出中国应当抓住与东盟区域贸易深化发展的契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契机, 努力提升对东盟出口的产品的竞争力, 实现出口方式转变。

关键词:中国—东盟贸易,贸易结合度,经常市场份额模型,贸易引力模型

参考文献

[1]Tinbergen J.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Suggestion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M].New York: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 1962.

[2]Bergstrand J.The Generalized Gravity Equati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the Factor Proportions Theory in International Trad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Statistics, 1989, 71:143-153.

[3]陈建军, 肖晨明.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 2004, (08) .

贸易发展与环境问题分析 篇9

随着近200个公约缔约方完成《巴黎协定》的签署, 环境保护和减排问题正成为全球的共识 (张文松, 2016;张永香, 2015) 。国外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有Jayadevappa、Sumedha (1995) 、Attanasio (2012) 等学者, 其中多数西方经济学家从宏观经济增长视角研究碳排放问题, 如Nwaobi (2002) , 部分经济学家则从排放税对微观企业生产影响的视角研究环境污染问题, 还有少数西方经济学家从金融市场排放权交易视角研究环境问题 (Gronwald, 2011) 。国内学者有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研究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 如仇方道、顾云海 (2007) 等;亦有部分学者模仿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增速与碳排放问题 (黄晓勇, 2015) ;还有一些学者从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环境经济问题, 如陆如泉、戚永颖 (2016) 等。本文拟从贸易发展的视角研究我国环境污染问题 (余北迪, 2015) 。

二、贸易发展与环境问题Granger分析

(一) 模型的建立。为验证我国在发展贸易过程中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引发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加剧的基本假设, 本文选择碳排放总量作为衡量环境污染指标的代理变量, 建立格兰杰模型如下:

模型 (1) 和 (2) 中EXPt表示我国在t期出口贸易总额 (统计单位为亿元) , ENEt表示我国在t期碳排放总量。α、β、λ和为回归方程中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假定ε1t、ε2t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当α (ii=1, 2, …s, 其中s为滞后阶数) 在整体上显著不为零时, 那么我们判定出口贸易总额是碳排放总量的格兰杰原因;当λ (ii=1, 2, …s, 其中s为滞后阶数) 在选定的显著水平下不为零时, 那么我们判定碳排放总量是出口贸易总额的格兰杰原因。

数据来源:通过Eviews计算得到 (其中, △ENE、△EXP分别指ENE和EXP一阶差分)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1986-2015) 中的原始数据计算得到

数据来源:通过Eviews计算得到

(二) 数据的处理。我们选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 其中不同类别能源消费统一换算为万吨标准煤, 我国出口贸易总额采用单位亿元。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不同类别能源消费的碳排转换系数可知, 煤炭类能源的碳排转换系数为0.702, 天然气的碳排转换系数为0.389, 石油的碳排转换系数为0.478。在使用EVIEWS对1985~2014年历年出口贸易总额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格兰杰检验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检验分析, 如果变量在水平的形式上不平稳, 那么我们必须对变量进行一阶差分使其平稳。平稳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知, ENEt在10%的水平下不平稳, EXPt在1%的水平下不平稳;△ENEt在10%的水平下平稳;△EXPt在1%的水平下平稳。由此我们对原始模型 (1) 和 (2) 进行差分后再进行分析如下:

我们对以上差分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同时在表2中给出本文所使用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 (表2)

(三) Grange Test分析。根据上文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我们使用EVIEWS对1985~2014年历年出口贸易总额和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格兰杰因果分析, 得到滞后期数从1期到4期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根据表3的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 我们判定:当滞后期数为1期到4期, 在1%的显著水平拒绝△ENE不是△EXP的原因;当滞后期数为1期时, 在5%的显著水平拒绝△EXP不是△ENE的原因;当滞后期数为2期时, 在10%的显著水平拒绝△EXP不是△ENE的原因;当滞后期数为3期和4期时, 在10%的显著水平不拒绝△EXP不是△ENE的原因。因此, 根据1985~2014年碳排放总量与出口总额因果关系分析, 我们认为当滞后期数小于3期时, △ENE与△EXP存在统计学上显著的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三、结语

在环境污染成本没有被严格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情形下, 出口厂商高能耗生产模式会直接导致总产出与能源消耗总量正相关, 从而导致出口贸易总额与碳排放总量正相关。根据本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当滞后期数小于3期时, 1985~2014年碳排放总量与出口总额存在统计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当滞后期数为3期和4期时, 碳排放总量与出口总额存在统计显著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张文松.全球环境合作:气候变化的双层博弈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6.1.

[2]张永香.巴黎气候大会浅析[J].世界环境, 2015.6.

中非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篇10

从1956年埃及率先与中国建交以来,一大批非洲国家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开启了中国与非洲国家政治、经贸合作的新纪元。在政治友好的基础上,双方贸易往来也日渐频繁和深入,受到历届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非贸易往来,从最初中国单方面向非洲提供发展援助,到更多的强调开展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和更平等的贸易往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即使在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新形势下,这一合作也保持了稳定增长。2000年10月创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将新形势下中非伙伴关系推上了全面、快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

开展中非合作有助于双方经济发展的优势互补,起到明显的“双赢”效果。一方面,非洲素有“世界资源宝库”之美誉,黄金、天然钻石、铝矾土、铂、钯等的储量世界第一,铬、铜、钴、二氧化钛等的储量也相当丰富。另一方面,非洲还是个拥有8亿多人口的大市场。丰富的资源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中国的海外资源获取和商品销售来说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对非洲国家而言,中国不仅能够提供与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商品、技术和管理,而且长期以来一直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中国日益增长的对非投资对于资金严重匮乏的非洲国家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可以说,中非贸易已成为双方经济和利益的重要依托。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对中非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大多局限于中非关系和中非贸易两方面。但随着中非贸易的发展,中非问题和中非贸易必将受到更多、更全面的关注。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数据分析,从总体贸易水平和进出口结构对中非贸易进行分析,并找出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同时也揭示了中非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中非贸易往来

非洲大陆是仅次于亚洲的世界第二大洲,共包括了56个国家和地区,由于政治、经济、地缘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和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十分鲜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资源丰富的少数国家占据着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大部分。中国与非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也呈现出贸易水平不均衡,进出口结构单一的双重特征。

1. 总体贸易水平。

2008年,中非贸易额已达到1064.8亿美元,同比增长45.1%,其中中国对非出口504.8亿美元,从非进口560.0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36.3%和54%。亚洲作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非洲第三大出口地区、仅次于欧洲的非洲第二大出口地区,是非洲的重要进出口区域。而其中,中国对非洲的进出口额都占到了亚洲与非洲进出口总额的40%以上,远远高于日本等其它亚洲国家。因此,中国已经成为非洲在亚洲,甚至在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贸易伙伴。

从贸易差额来看,自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正常贸易关系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处于顺差地位。自1991年中国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以来,中国对非洲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顺差额也逐年增大,从1991年的5.6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5.8亿美元。由于非洲进口迅速增加,我国对非贸易从2004年由顺差转为逆差,2004年至2006年连续出现了18.3亿美元、23.8亿美元、20.8亿美元的逆差。2008年的中非贸易逆差高达51.6亿美元。从总体来看,中国对非洲大多数国家一直保持顺差地位,而逆差主要来自一些资源大国。2008年,中国与非洲贸易顺差的国家有44个,其中,埃及53.8亿美元、尼日利亚62.5亿美元;但这一年安哥拉与中国的贸易逆差高达194.5亿美元,其次为刚果布31.2亿美元。

这些巨大的顺逆差与中非贸易结构有着很大的联系。出口方面,中国对非出口中传统的纺织品、制造原材料、五金产品等附加值较低的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渐加大,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这就使中非贸易中的顺差逐年加大。但进口方面一直以初级产品为主,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导矿、金属等天然能源和矿产占据了非洲出口的大半壁江山,也直接造成了中国与非洲某些资源大国的巨大贸易逆差。

2. 中国从非洲进口。

非洲大陆资源丰富,以农业和矿产业为主导产业,而制造业基础薄弱,总体来说与中国的产业结构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尤其是资源方面的互补性。从中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来看,一直都是以原油、铜铁矿、贵金属等初级产品为主。1998年,中国从非洲进口14.8亿美元。其中,初级产品进口8.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8%。进口前5位的商品均为初级产品,即原油、原木、铁矿砂及其精矿、钻石、锰矿砂及其精矿等,合计金额为7.5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51.1%。其中原油进口最多,占全部进口额的19.4%。入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对这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额逐年攀升。从2001年到2003年中国从非洲进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所占比例最低,2004年以后我国从非洲农产品进口增速放缓,成为进口比例最小的产品类型。但相比能源与矿产类产品,在统计年内,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例从未超过30%。能源与矿产类产品不仅在中国从非洲进口产品结构中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还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08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能源及矿产类产品价值高达494.9亿美元,占总商品进口额的89%,较上一年增长58%,远高于10年前的进口水平。进口额排在前5位的商品大类分别为:能源(395.1亿美元)、矿产(75.8亿美元)、有色金属(24.0亿美元)、原木(15.1亿美元)、半成品(9.6亿美元)。

这里的能源包括了原油、天然气和煤等,其中原油所占比例尤为突出。近年来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全球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仅次于中东的世界第二大产油区,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大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非洲。原油一直是非洲国家的主要出口品,出口额始终占到非洲国家总出口的2/3左右,而中国对能源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可以说原油已是中非贸易中最关键的商品。中国自非洲原油进口量的增加不仅带动了中非贸易的快速增长,也影响了中非贸易产品结构,也是中国与安哥拉等国家贸易逆差逐年加大的直接动因。根据《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对中国部分进口商品主要来源国家(地区)的统计,中国2000年至2004年间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中安哥拉、刚果(布)、赤道几内亚、尼日利亚和苏丹始终名列其中。2003年安哥拉向中国出口石油突破千万吨,2004年达16207542吨,位居中国进口原油来源国的第3位,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阿曼。上述非洲5国向中国出口的石油总量占到这一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4。

3. 中国对非出口。

相比中国自非洲进口一直以原油、原木、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为主,中国向非洲出口的产品以工业制成品和半成品为主,能源及矿产、农产品所占比例极小。分析2001年至2008年中国对非出口产品结构可以看出,工业制成品和半成品在中国对非贸易总额所占的比例一直高于90%,且逐年攀升。而在这些工业品中,产品结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发生变化,由中非贸易初期的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为主,向附加值、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机械设备方向转变,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非洲出口也取得了较大发展。通过对2001年至2008年间中国对非出口机械和运输装备与纺织服装品的变化进行分析可知,它们的出口额都逐年攀升,从2001年起机械和运输装备的出来额已经超过了纺织服装品,尤其是2005年以后这两类商品的出口额差距越来越大,而这种差距主要来自机械和运输装备快速的出口增长。2008年,中国对非洲出口机械和运输装备达210.7亿美元,为出口纺织服装品金额的2倍多。

4. 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

与中国贸易量较大的非洲国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它们与中国的的贸易主要体现为顺差,如安哥拉、南非等石油和矿产大国;另一类则是在非洲大陆相对富裕,具有一定进口需求和能力的国家,它们与中国的贸易主要体现为逆差,如尼日利亚。本文对2003年至2008年中国与非洲56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进行了统计,并按进出口贸易总额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我们发现中国与安哥拉、南非、苏丹、尼日利亚、埃及、阿尔及利亚、刚果(布)、利比亚、摩洛哥、赤道几内亚、贝宁这11个国家统计年内的贸易总额占到了整个中非贸易总额的80%,再加上加纳、加蓬、多哥、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刚果(金)、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与中国贸易额最大的20个国家占据了中非贸易总额的90%以上(见图1)。从统计中明显可以看出中国与非洲国家间贸易的不平衡,本文将占据中非贸易总额的90%以上的前20个国家定义为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

资料来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网(http://www.资料来源: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网(http://www.stats.gov.cn/)数据整理

三、中非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1998年至2008年间中非以及中国、非洲和世界的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进行了统计,从年增长率来看,虽然各年的贸易增长率有较大的波动,但从图2可以看出,这十年间,中非商品贸易的增长速率不仅远远超过世界同期水平,而且总体上也超过了中国和非洲同期的商品贸易增长水平,只在2001和2002两年略低与中国对外商品贸易增长水平。2003年以后,中非贸易都保持着40%上下的增长水平。但从占双方商品贸易总额的比例来看(见图3),中非商品贸易额占中国和非洲的对外商品贸易总额比例仍处在很低的水平,但基本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2003年以后增长尤为迅速。到2008年,中非商品贸易总额占中国商品贸易总额的4.2%,而占非洲商品贸易总额的比例一跃突破了10%。这两组分析反映了中非贸易巨大的发展潜力。中非贸易虽然占双方的贸易比重还较低,但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而且其增长水平远远超出世界贸易的增长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和非洲的贸易增长水平。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贸易组织(http://www.wto.org/)国际贸易统计(2009)整理

资料来源:根据世界贸易组织(http://www.wto.org/)国际贸易统计(2009)估算

从文章第三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中非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存在进出口结构单一,对南非、安哥拉等少数国家依赖度太高等问题。从进出口集中度来看,2003年到2008年中国对非洲出口前10位的国家的出口集中度始终保持在70%以上,有缓和下降的趋势;而对非洲进口前10位的国家的进口集中度一直在90%上下,即过去几年里,中国对非洲国家的进口集中度要高于出口集中度。且进口集中度在2004年到2007年之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在2007年达到91.1%,在2008年有所下降。而中国自非洲进口额最大的安哥拉、南非、刚果(布)、利比亚、赤道几内亚等国家都是石油资源大国。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增加,对非洲的石油依赖程度还可能进一步上升。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也是进口的主要产品。另外,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中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在非洲市场上的质量和价格竞争力也将逐步提高。

四、总结

本文对中非贸易往来和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对非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从2004年由顺差转为逆差,而这些逆差主要源于中国对非洲一些资源大国的进口增加。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与非洲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很大的互补性。中国自非洲进口的产品以能源、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为主,而对非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相比美国、法国、英国等在非洲具有历史影响、语言优势或资金、技术优势的国家来说,中非贸易总额占双方的贸易总额比重都较小,且存在进出口结构单一,对南非、安哥拉等少数国家依赖度太高等问题。本文还通过对2003年至2008年的中非贸易进行统计,并按进出口贸易总额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占据中非贸易总额的90%以上的前20个国家定义为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密切的非洲国家,作为后续中非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

参考文献

[1]罗建波.非洲一体化与中非关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96-296.

[2]宋志勇.中非经贸合作大有潜力[J].中国金融,2007,(2):71-73.

[3]Jenkins.R,Edward.C.The economic impacts of China andIndia on sub-Saharan Africa:Trends and prospects[J].Journalof Asian Economics,2006,(17):207-221.

[4]Ravallion.M.Are There Lessons for Africa from China’sSuccess Against Poverty[J].World Development,2009,37,(2):303-304.

[5]于培伟.中非贸易前途无量——中非贸易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6,(96):2-7.

[6]宋志勇.试析中非贸易摩擦[J].西亚非洲,2006,(8):40-45.

碳一化工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篇11

关键词 碳一化工;合成产品;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Q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200-01

1 基于一个碳原子化合物化学工业概述

以含一个碳原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化工生产,是早在乙酸生产中提出的,简言之为“碳一化学”,即从合成气生产甲醇,通过铑络合物的催化体系进而反应生产乙酸。广义上看就是以一个碳原子化合物为生产原料的化工生产,如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HCN、甲醇等所参与的化学反应,都可以被定义为碳一化学。到了上个世纪的末期,日本催化学会的碳一化学委员会将碳一化工定义两个部分,即制造一氧化碳、氢或者合成气的技术和利用一氧化碳以及合成气制造化学品两个部分。近些年碳一化工体系被不断拓展,包括了合成气生产,即天然气、煤层气、煤炭、重质油等转化而获得;还有甲烷为原料合成碳数为两个或者多个的化合物的化学和工艺。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以含一个碳原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工业生产。

2 碳一化合物的主要产品以及生产工艺分析

2.1 甲醇羰化工艺

在20世纪70年代,碳一化工得到了各国的重视,目前采用甲醇羰化合成乙酸的工艺生产的乙酸站世界乙酸产量的六成以上。与采用钴催化剂不同的是,采用了铑催化剂的副反应很少,几乎不会因为冲入氢气而生成乙醛、乙醇等,获得的甲醇到乙酸的回收率可近似百分之百,而一氧化碳计量的乙酸收率也在90%以上。其反应的机理是通过催化剂碘甲烷在一价铑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一氧化碳进行插入反应,从而生成乙酰碘,然后从乙酰碘与水或者甲醇发生反应生成乙酸或者甲酸甲酯,同时完成碘到碘甲烷的还原。

随着技术拓展,在20世纪80年代还开发了低水乙酸工艺,成为了甲醛羰基化生成工艺的新工艺核心,其内容就是在铑催化剂中添加高浓度的碘化锂,提高催化剂的相对稳定,加入碘化锂与碘甲烷后,使得水的质量得到了调整,降低了10个百分点,同时保持了高效反应过程,达到了以甲醇计乙酸选择性近似百分百,以一氧化碳计乙酸选择性高于97%的效果。通话在工艺创新中,为了降低铑的使用量,钴催化剂已经进入到人们研究的范围内,但是最有希望替代铑的则是镍系催化工艺,通过添加助剂,如:PR3、NR3、SnI4和碱及过渡金属等,已经可以获得与铑催化剂相似的效果。

2.2 乙二醇的生产

此类生产集中在从草酸酯生产乙二醇的工艺上,其主要是指利用一氧化碳和醇类首先合成草酸二酯,然后在催化加氢生产乙二醇。这个工艺最早有美国公司提出,采用的是PdCl2-CuCl2作为催化剂的液相,合成草酸酯,反应温度为25℃,压力在7MPa。这种由醇类与一氧化碳直接反应的方法收率很低,同时含有氯的催化剂会腐蚀设备,限制了其应用。

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推出了草酸酯加氢生产乙二醇的专利技术,其中采用了铜-铬催化剂在3 MPa的压力下,乙二醇的收率可以达到97%以上。同时还有美国公司申请了类似的专利技术,即草酸酯气相加氢生产乙二醇的技术,其采用的是Cu/SiO2作为催化剂在氢气压力1 MPa-10 MPa与180℃-240℃的高速气相条件下,乙二醇的收率为95%。

2.3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

碳一化工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利用甲醇和一氧化碳为基础合成碳酸二甲酯,在英国某公司就利用气态、液态、固态的三相反应首先实现了甲醇的氧化羰基化生产了碳酸二甲酯,其中配合的是氯化亚铜作为生产催化剂,设置的反应温度在100℃-120℃之间,反应的压力则为2 MPa-3 MPa,按照此种方法的甲醇计碳酸二甲酯的转化率为三成左右,这个方式的回收率相对较高,但是缺点还是有氯元素的参与,造成和对设备的严重腐蚀,此外,一些国外的公司也相继研发了此种羰基合成的技术。而另一方面,其他公司利用对亚铜羰基络合物的分离压力进行了细致的测试与动力研究,进而提出了低水浓度下的氧化还原工艺,进一步推动了此类生产的发展。

3 碳一化工的发展趋势

随着能源危机的愈演愈烈,加之环保与资源压力,碳一化工的研究已经集中到了基本化工产品上,如乙烯、甲醇、二甲醚、碳酸二甲酯等等。研究的途径已经逐步分化为两个途径,直接转化与间接转化。

目前工业化的合成气生产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能耗高和氢碳比例失衡等,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对甲烷部分氧化生产合成气、二氧化碳重整生产合成气进行了拓展,并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在碳一化工生产中欧能个合成乙烯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品开发方向,在世界范围内曾经集中开展了甲烷氧化偶联生产乙烯的工艺研究,但是获得的乙烯收率较低,不能达到工业化标准。催化剂与反应器的改进和反应、分离配套工艺的探索、新反应技术的研究也没有获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转为其他方向,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一氧化碳加氢、甲醇转化、二甲醚脱水等几个方向上,并在开发适应催化剂的研究上取得了进展。

在碳一化工合成甲醇上,研究主要针对了合成气转化催化、二氧化碳加氢、甲酸甲酯氢解、甲烷部分氧化等方面。对于二氧化碳加氢的反应,应为采用了相对价格低的氢成为了决定其应用的主要因素。同时寻找低温适应性好且火花效果高的催化剂也成为了研究的焦点。曾经有国内的学者研究采用纳米技术生产的碳管作为催化载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对于甲烷部分氧化的关键问题研究,因为其收益率始终不高,因此研究集中在突破现有收率的方向上。

在合成乙酸的生产中,研究的方向集中在甲醇羰基的反应与合成其直接转化合成乙酸、甲烷+一氧化碳等方面。这一类反应涉及了多个原子经济反应,如甲烷和二氧化碳、甲醇羰基化都是百分百的原子经济反应,所有反应都是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在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十分重要。

4 结束语

因为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价格上升速度快,开发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碳一化工就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开发手段,尤其是对于国家资源安全与产业结构转变等方面都十分重要,进而实现煤气、电能、化工一体化模式,并以此推动未来能源开发的新技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碳一化工的研究与拓展都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目前,我国乙二醇的生产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到但是和实际的消费预测相比还有一定的空间,从草酸酯到乙二醇的碳一化工生产技术正在进行拓展性研究;乙酸生产的能力也是如此,还没有满足国内的基本消费需求,其羰基化技术的单套生产能力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提高;而碳酸二甲酯生产则被誉为新世纪的有机化工的重要基础,其研究已经得到了拓展。另外,选择相对价格较低的金属催化剂替代原有昂贵的铑金属完成乙酸合成,从草酸酯或者甲醛生产乙二醇、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等技术的研发也是将来碳一化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与研究

重点。

参考文献

[1]洪定一.发展碳一化学 开发替代能源[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4,S1.

[2]周正明.我国碳一化学中长期科技战略发展规划建议[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01.

[3]孙启坡,苗园.碳一化学的开发与应用[J].化工时刊,2004,04.

[4]刘延伟.碳一化工产品发展展望—Ⅱ.二甲醚、合成油、乙烯和丙烯(续完)[J].化工技术经济,2005,10.

中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分析 篇12

1 国际贸易物流的内涵及特征

1.1 国际贸易物流的内涵

要掌握国际贸易物流是什么, 应该先了解物流是什么。根据百科定义, 物流的英文名称是logistics, 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的过程。那么, 国际贸易物流是什么?由物流定义推广可知, 国际贸易物流也是一种实体流程过程, 但实体流转发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物流不但利于企业扩大市场获得更多利润而且利于充分利用和优化全球资源, 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国际贸易物流内涵可知, 国际贸易物流涉及全球较多的国家, 这就意味着它会受到文化、习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法律制度的影响。因此, 国际贸易物流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遇到较为复杂的难题。

1.2 国际贸易物流的特征

由上文国际贸易物流的内涵可知, 其与国内物流相比, 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1.2.1 国际贸易物流具有“三先进”的特色

国际贸易物流涉及范围广, 区域大, 因此国际贸易物流企业、要想提升国际物流能力、提高国际物流效率、使得国际物流功能更加强大, 必须具备管理理念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的特色。具备这三个特色才能真正地推动国际物流的发展。

1.2.2 国际物流具有信息化程度高的特色

众所周知, 国际物流要想正常运转必须有较好的信息系统支持, 虽然建立国际信息系统具有较高的难度, 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而且会因为不同的政策和发展水平而受到制约。

1.2.3 国际物流具有标准化作业程度高的特色

国际化物流的运转范围是全球性的, 但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物流作业是不一致的, 这样的现状阻碍了物流运转, 降低了物流运转效率。因此为了保证国际物流运转效率, 建立统一的国际物流标准是必需的。据本文调研资料发现, 目前许多欧美国家正在逐步建立标准化的国际物流, 表现为国际统一条形码技术、国际统一集装箱尺寸等。

2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

国际物流是跟随国际贸易逐渐发展起来的, 那么国际贸易的发展将会影响国际物流的发展, 同时国际物流的发展也会为国际贸易创造良好条件。可见, 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是密不可分的。

2.1 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的基础

国际物流是实体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流动, 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理解为特殊的国际贸易。

2.1.1 国际贸易促进了国际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物流存在的前提是国际贸易的存在, 因此可以说国际贸易的产生促使了国际物流的产生。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 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国际物流更加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这样的高要求促使国际物流企业必须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 进而获得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发展。国际贸易要想顺利进行必须得有国际物流的存在。假设没有国际物流, 那么全球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则不可能存在, 因此要想发展国际贸易, 必须发展国际物流。如果国际物流技术先进、设备先进、信息化程度高, 使得国际物流效率高, 成本低, 那么企业为了获得利润也会积极发展国际贸易, 从这一层面上来说, 国际物流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1.2 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逐渐提升, 人们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社会经济环境下, 一方面, 国际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且贸易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贸易产品种类由初级原料逐渐向精密加工产品转变。另一方面,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对物流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从上文可以看出, 国际贸易的发展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保障

在国际贸易中, 国际物流量的上升可以通过货物的转移来实现, 这也可以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货物转移过程需要货运运输、仓储、装卸和信息传输等环节给予支持。因此在现代国际物流业中, 高科技、高技术手段的运用逐渐增多, 这也使得国际物流信息更加准确和迅速, 更加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现代国际物流正在向一体化、系列化发展。国际物流一体化和系列化, 使得全球企业之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并且一体化的物流模式会缩短物流周期使得物流效率提升。现代国际物流作业标准化程度较高。高标准的物流作业使得货物配送较为及时, 且货物在配送过程中被损坏等一些异常情况的风险降低。据调研, 现代跨国企业之间的销售和购买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由此可以看出, 一体化和标准作业程度高的国际物流为国际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上文可以看出, 国际物流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较为关键的因素, 国际物流水平的提高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3 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 中国的国际物流发展水平低于欧美发达国家, 国际物流能力也比较薄弱, 国际物流的发展也存在若干问题,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3.1 中国国际物流企业不够成熟

中国国际物流由于起步较晚, 技术相对落后, 这使得中国国际物流企业如中国远洋、中国海洋等企业均落后于国际大型物流企业。

3.2 中国国际物流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中国物流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 一是物流企业的服务意识淡薄, 服务水平较低。二是缺乏高素质的现代国际物流管理人才。在中国国际物流企业, 物流高级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紧缺, 这导致了中国国际物流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3.3 中国国际物流缺少发展政策支持

在欧美国家, 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速度较快, 这样的发展速度和各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在中国, 国际物流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 这导致国内很多物流企业进行不正当竞争。在中国, 政府对国际物流企业在政策体系方面的引导也存在诸多问题, 如缺少国际物流行业规范, 部分地方政府仍然存在较多限制政策等。由此可知, 国际物流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3.4 中国国际物流在国际合作中存在问题

众所周知, 国际物流主要是为国际贸易服务, 主要发生在两个甚至更多的国家之间, 因此国际物流的良好发展需要国际合作的支持。在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日益增多, 对外交流也取得了成功, 这些都为国际物流奠定了基础。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国际合作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中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这主要表现为:首先, 中国的国际贸易和物流行业开放程度有待提高, 如航运、铁路等交通方式仍然是政府掌控, 且部分政府仍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这对国际物流的发展构成了障碍。其次, 中国在国际组织中话语权不足。这就说明中国国际贸易行业不能为中国国际贸易企业提供必需的支持。

4 如何有效推进中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

4.1 完善国际物流网络

国际物流对于企业运输和营运要求较高, 小规模企业不可能承担国际物流职责, 因此中国国际物流企业必须扩展规模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国际物流企业要在全世界重点区域建立完善的物流网络, 为国际物流发展奠定基础。

4.2 增强服务意识, 提升服务水平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客户对国际物流企业的要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服务, 而是仓储、配送、货代等的综合服务。因此中国国际物流企业要转变观念, 增强服务意识, 提升服务水平, 进而向现代国际物流企业转变。

4.3 中国政府加强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应从两方面对国际物流予以支持, 一是国际物流运输枢纽的建设, 为物流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加强国家立法,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行业规范, 为中国贸易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4.4 加强对外交流, 推进国际合作

中国政府可以通过外交与世界更多的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增强话语权, 以便为中国国际贸易物流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5 结语

国际贸易促进国际物流发展而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顺利发展的保障。本文从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内涵和特征出发, 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措施, 希望对中国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企业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戎挺.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贸, 2012 (15) .

[2]陆名录.物流产业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J].民营科技, 2014 (11) .

上一篇:培养观察能力下一篇:空间演变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