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演变特征

2024-11-05

空间演变特征(精选8篇)

空间演变特征 篇1

摘要: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利用统计数据分别测算了2002年、2007年和2012年湖南新型城镇化的综合得分, 使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分类。分析得出其空间演变特征为:1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不高, 市域间总体差异较大, 但呈缩小趋势;2湖南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出现空间变化明显和高值中心扩大, 低值中心不变的特征;3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域有不断向西扩展的趋势, 且东部集中趋势强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变特征,湖南省

1 引言

建国以来, 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同时也存在城镇化水平较低、滞后于工业化[1], 城镇空间无序扩张、结构失衡[2], 城乡发展差距逐渐加大、矛盾日益突出[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4], 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实施具有随意性[5]等问题。因此, 学术界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认为既不能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城市的低密度蔓延、以私人轿车为主导的机动化、以化石燃料为能源基础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模式, 也不能走抑制生产规模的扩张、减少能源消费来保全环境与资源的道路。我国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即“新型工业化推动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6]。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然, 它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 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特征、个性鲜明的、健康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7]。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我国已有十余年, 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提出, 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8]。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主要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内涵[2,9,10,11,12,13,14,15]、理论基础[11,12]、特征[11,14,15,16]、动力[8,17]、推进机制等[10]。 (2) 新型城镇化的实证研究。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8,17]主要是从城市群角度、城市角度、县域角度、单个企业角度的新型城镇化为侧重点[8,17]。

本研究旨在分析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变的特征及其机理, 为“十二五”期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湖南城镇化发展在经历了1977年前的缓慢起步期和1978—1999年的稳定发展期后, 迈入了21世纪的加速发展期。近几年湖南城镇化以年均1.7%的增长速度推进, 但2012年全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5%, 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仅相当于全国的80%, 首位城市人口聚集度仅为2.9%, 城镇地域分布不均匀, 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镇空间网络不发育, 城镇空间结构亟需优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亟需加快推进。

2.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自2002年、2007年、2012年《湖南省统计年鉴》, 2002年、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2012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3 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

3.1 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选择:传统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已由单一指标发展到了综合指标, 因此评价新型城镇化水平也由一系列指标构成。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参照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考虑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可比较性和数据可得性, 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层次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 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了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表1) 。

权重计算:权重系数是各指标相对于新型城镇化水平贡献度的一种度量, 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本文采用美国学者Saaty T L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具体做法是将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采取专家咨询法, 向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区域经济等领域14位专家发放专家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12份, 据此构造目标层以及准则层各准则的判断矩阵, 并使用Excel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 (表1) 。

3.2 测算方法

数据无量纲化:由于获得数据差异较大, 单位不统一, 很难直接进行比较, 因此对这些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消除指标量纲的影响。作者采用美国学者Zadeh L A提出的模糊隶属度函数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正向指标采用半升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 即:αij= (bij-mij) / (Mij-mij) ;负向指标采用半降梯形模糊隶属度函数进行量化, 即:αij= (Mij-bij) / (Mij-mij) 。式中, αij为指标隶属度, 取值范围为 (0, 1) ;bij为指标属性值;i为其所在区域;j表示第i区域的第j个指标;Mij, mij表示不同区域间各指标属性值的最大值、最小值。

测度模型构建: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的模型为:。式中, Si为所研究区域第i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Wij为第j个评价指标的权重;βij为第i市第j项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值。

3.3 测算结果

运用该测度模型计算湖南省2002年、2007年、2012年各地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 (表2) , 然后以湖南省市域行政地理底图为图形数据, 把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与全省平均值之比输入到数据库中作为属性数据, 利用Arc GIS 9.2软件中的Jenks最佳自然断裂法, 将各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与全省平均得分之比从高到低分为四类, 然后比较各年份, 划分四种类型的临界值, 以此作为手动划分的依据, 最后选择手动分级法, 从高到低划分各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得分与全省平均得分之比为四类 (图1—3) , 以此分析湖南省2002—2012年新型城镇化空间水平的变化。

4 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变特征

4.1 总体演变特征

从表1可以得出湖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特征: (1) 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不高、变化不大。从2002—2012年的10年内, 平均水平维持在0.523左右, 总体上提高了3.42%。 (2) 新型城镇化水平市域间总体差异较大, 但呈缩小趋势。由2002年的0.434缩小到2012年的0.323。 (3) 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较快的是衡阳 (36.6%) 、娄底 (34.1%) 、永州 (29.31%) , 降低较多的是郴州 (-19.1%) 、娄底 (-12.06%) 和永州 (-11.81%) 。

4.2 城市变化特征

主要是: (1) 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的是长沙、株洲、湘潭、岳阳和常德, 较低的是湘西州、怀化、邵阳、益阳。 (2) 新型城镇化水平各市总体变化不大, 2002—2012年变化较大的是衡阳、永州和娄底三市, 变化幅度30%左右;变化较小的是长沙、岳阳、邵阳、怀化、益阳、张家界, 变化幅度不超过7%。 (3) 新型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城市是衡阳 (增加0.157) 、娄底 (增加0.164) ;提高最慢的城市郴州 (降低0.097) 、湘潭 (降低0.072) 。

4.3 空间扩展特征

从图1、图2和图3可得出: (1) 新型城镇化高值中心由2002年的1个 (岳长株片) 演变为2012年的两个 (长株娄片和常德片) 。新型城镇化的低值中心一直保持1个 (湘西怀化片) 。 (2) 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域扩大, 且由东向西扩展, 2002年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岳长株, 2012年向西扩展至娄底和常德。 (3) 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向经济基础较好、社会福利较好和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的地区扩展。2012年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区扩展到的娄底经济基础较好, 扩展到的常德社会福利较好和资源环境呈良性循环。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建立湖南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空间演变角度对2002—2012年湖南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展开分析, 得出了以下结论: (1) 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整体不高, 变化不大, 市域间总体差异较大, 但呈缩小趋势。 (2) 湖南各地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出现空间变化明显和高值中心扩大, 低值中心不变的特征。 (3) 湖南市域间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不平衡性明显。高值的市域不断增加, 低值的市域不断减少, 相互之间的差异仍较大。 (4) 湖南新型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域有不断向西扩展的趋势, 且东部集中趋势还在强化。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其内涵极其丰富, 研究的指标体系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评价的尺度进一步缩小是今后将要探讨的方向。

空间演变特征 篇2

利用华南区域65个气象站点1960~的观测数据,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OF)分析了华南夏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是华南夏季降水的两个主要气候变异中心区,华南中部夏季降水具有年代际变化为主的特征,华南西北部夏季降水则具有年际变化为主的特征.华南中部夏季降水的强弱异常变化,与华南上空水汽输送异常而导致该地区垂直积分水汽通量辐合异常密切相关.即华南中部夏季降水强年,该区域上空为明显的水汽通量距平辐合,降水弱年则为水汽通量距平辐散或弱的`水汽通量距平辐合.为华南区域夏季降水的气候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 者:肖伟军 陈炳洪 刘云香 Xiao Wei-jun Chen Bing-hong Liu Yun-xiang 作者单位:肖伟军,Xiao Wei-jun(广州中心气象台,广东,广州,510080;中山大学季风与环境研究中心,大气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陈炳洪,刘云香,Chen Bing-hong,Liu Yun-xiang(广州中心气象台,广东,广州,510080)

空间演变特征 篇3

一、对俄边境口岸城镇基本情况

中俄边境地区很早就开始了民间贸易活动, 20世纪初期两国已开通满洲里、绥芬河、黑河等正式边境口岸。但随着两国关系的变化, 这些口岸经历了开通、关闭、再开通、再关闭的过程。直到20世纪90年代, 中俄边境口岸才真正全面开放。截至2013年底, 中国共批准18个对俄边境一类口岸, 分布在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的10个地级市 (地区、自治州) 17个边境口岸城镇中。[2]

二、对俄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空间形态演变主要特征

1.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

口岸的开通大力推动了对俄边境口岸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 城镇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1989年~2010年, 对俄边境口岸城镇非农人口规模普遍增长了50%以上, 其中黑河市区、满洲里市城区人口增长超过60%, 而绥芬河市更是增长了295% (1) 。相比于人口规模的迅猛增长, 对俄边境口岸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膨胀更加惊人。以主要边境口岸城镇为例, 黑河市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长了1.16倍 (2) , 满洲里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长了1.28倍 (3) , 绥芬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长了3.60倍 (4) 。[3]也就是说, 口岸恢复使用后边境口岸城镇的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在持续增长 (表1) 。

2.空间拓展方向与边境口岸关系密切

在边境口岸城镇规模迅速增长的过程中, 虽然地形、气候、文化等因素对用地空间拓展方向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但与边境口岸相关的功能需求明显更具决定性,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1) 在边境口岸周边拓展空间

一方面, 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 口岸自身所需的用地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 口岸是出入境人流、货流的集中点,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服务、产业等功能向其靠拢。于是在口岸周边发展用地, 成为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的主要特征 (图1~图3) 。满洲里市不但在口岸周边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活动, 并且促使靠近口岸的西部组团 (主城区) 规模迅速扩大, 反超依托煤矿发展起来的东部组团 (扎赉诺尔区) (图4) 。

(2) 沿口岸交通干线拓展空间

由于口岸是人员、货物跨国流动的节点, 连接口岸与城镇、口岸与区域的交通干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支撑着口岸经济的发展, 并且对口岸城镇的土地开发也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口岸开放之后, 几乎所有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用地发展都出现了沿道路由内向外蔓延的现象 (图1~图3) 。

(3) 在经济开发区内拓展空间

开发区是享有国家优惠政策的特殊经济区域。自1992年起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边境口岸城镇批准建立了多个开发区。由于普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 国家在2003年开始清理整顿开发区。[5]依托口岸经济的发展壮大, 边境口岸城镇仍有相当数量的开发区得以保留, 城区空间也在开发区内得到明显拓展 (图2~图4, 表2) 。

3.口岸经济推动结构布局不断演变

城镇形态是社会经济在空间上的投影。口岸的开通推动了边境口岸城镇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必然加速了城镇空间形态的演变, 其主要特征如下。

(1) 老城中心升级改造

边境口岸因贸易、旅游集聚了大量的人员, 极大地促进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黑河市区、满洲里市、绥芬河市都已成为区域性的商业中心城市 (表3) 。在区位价值规律的作用下, 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依然向原有商业中心集中。商业中心的功能和吸引力持续加强, 核心地位不断巩固。黑河市区、满洲里市、绥芬河市等边境口岸城镇的老城商业中心都保持着活力 (图5) 。

(2) 形成口岸功能区

边境口岸是人流、货流、信息流的集聚点。随着口岸流量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强, 部分城镇围绕口岸形成了新的功能区。通常依托客运口岸形成的新区功能比较综合, 以商业贸易、娱乐游憩为主;而依托货运口岸形成的新区主要以工业仓储功能为主。位于大黑河岛上的黑河市客运口岸、位于中心城区西北的满洲里口岸、位于中心城区东北的绥芬河公路口岸都形成了以商贸、物流为主的新功能板块 (图5) 。

(3) 形成公共服务区

边境口岸的开通推动了城镇经济发展, 也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后, 地方政府有能力也有需求建设一些大型公共设施, 如文化设施、科研院校等。通常地方政府以行政中心的迁移来带动这些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 形成集中的公共服务区。巧合的是, 大多数新迁行政中心都选址于边境口岸附近, 于是形成了公共服务区与口岸功能区相呼应的空间格局 (图5) 。

(4) 出现居住空间分异

边境口岸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扩大了居民间的贫富差距。在区位价值规律和政府景观形象树立需求的双重作用下, 城区中心周边的用地往往得到较快的更新和改造。老城更新区外围的发展建设则差异明显, 以前粗犷式扩张留下的地质条件较差的空地、耕地以及易于搬迁的村庄和工厂被迅速开发为新城区;而拆迁难度较大、区位条件稍差的旧有城镇居住区和村庄则被避开, 沦为低收入居住区。黑河市区、满洲里市、绥芬河市等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都存在着大量的棚户区 (图5) 。

(5) 形成工业园区

对俄边境口岸通过进口生产投入品和出口工业制成品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发展, 边境口岸城镇工业仓储用地迅速增加。中心城区边缘分散的工业仓储用地开始集中整合为产业园区。也有部分大型工业企业需要更多的用地和更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然而受到了耕地保护、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 这些工业企业只能安置到距离城区很远的位置, 形成新的工业组团。截止到2010年, 黑河市区形成了“二公河”“五秀山”“爱辉”3个主要工业园区;绥芬河市形成了“北山”“南沟”“铁西”3个主要工业园区;满洲里市形成了“合作区”“进口加工区”“扎赉诺尔”3个主要工业园区 (图5) 。

三、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用地扩张速度过快

目前, 对俄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的土地使用普遍存在着紧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一方面, 口岸推动经济发展, 催生城镇许多新的功能, 尤其是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的实际需求很高 (表4) 。另一方面, 由于监管不严, 近年许多已经获得转让的土地的实际建设强度与规划招标要求强度存在很大差异, 造成本就稀缺的土地的极大浪费 (5) 。

边境口岸城镇的发展因受到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基于边境口岸城镇的特殊性, 其中心城区用地规模的控制应当采用拉大框架、严格控制的方针。一方面, 为满足城镇快速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应对各类边境突发性事件, 应当制定相对宽松的整体用地规模指标。另一方面, 在具体的项目审批、土地拍卖中必须严格控制开发强度, 提高监管力度, 避免浪费土地。

2.空间发展连续性较差

对俄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的3种主要方式, 无不反映出急功近利的土地开发动机, 已经造成新增建设用地零散、城镇空间不连续的结果。“飞地”成为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的主要形式。这些“飞地”的使用性质, 不但有工业仓储用地, 还包括公共设施用地、居住用地。这种分散式的空间发展方式割裂了城市用地间的有机联系, 增加了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成本, 并且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图6) 。

空间拓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制定长远规划, 切忌避重就轻, 因当前实施的难易程度而左右空间扩展策略。首先, 需要根据城镇发展规律、发展趋势规划合理的中心城区空间形态结构, 空间拓展以此为目标和框架进行。其次, 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空间生长边界, 重视建设用地与自然环境的图底关系, 为中心城区空间有序发展奠定基础。再次, 控制和引导中心城区空间开放时序, 既要尽量避免出现城镇建设“飞地”, 也要避免出现“城中村”现象。

3.居住用地发展不均衡

社会空间分异现象是对俄边境口岸城镇居住用地发展面临的严峻考验。目前, 对俄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都有1/4以上的居住用地为棚户区, 在问题比较严重的城镇甚至高于80% (表5) 。近年来, 尽管城镇经济发展迅速, 但棚户区改造却进展缓慢。在城区空间快速拓展的过程中, 棚户区位置正由城区边缘逐渐变为城区内部, 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 对整个城镇社会、经济、建设的不利影响也随之扩大 (图6) 。

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 缓解居住空间分异, 应当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一方面在公共设施、市政设施以及公共项目的建设上要向低收入居住区倾斜;另一方面, 需要调控市场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在低收入居住区的投入。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应当反思以往住宅开发政策, 在住宅用地供给上向棚户区倾斜, 政府主导建设的社会保障用房则选址于高收入居住区。

4.公共设施布局边缘化

对俄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新建大型公共设施通常选址于城区边缘, 甚至外围“飞地”, 远离居民生活区域, 这既与居民使用需求相脱节, 也造成了城区空间结构模糊、发展无序的现象。例如绥芬河市新建公共服务区“北山组团”位于城区东北边缘;满洲里市新建公共服务区位于城区西侧“飞地”;黑河市区新建黑河中学、黑河学院等大型公共设施位于城区东南郊区 (图6) 。

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统筹安排公共设施布局。首先, 公共设施布局要与规划结构相结合, 促进城区空间发展轴线的形成与发育, 引导城区空间有序发展。其次, 公共设施布局要与居住用地相结合, 方便居民生活, 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尤其是将优势教育资源布局在低收入区, 不但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 更可以帮助解决社会空间分异、棚户区、城中村等问题。再次, 公共设施要与城市开放空间相结合, 丰富居民休闲生活, 改善城市景观环境, 提高公共设施的活力与生存能力。

5.开发区建设不合理

首先, 选址不合理。开发区的选址通常由政府计划部门和商务部门主导, 对城区整体空间结构形态方面考虑较少, 往往造成老城区发展与开发区建设之间的矛盾 (6) (图7) 。其次, 功能不合理。由于开发区的用地有限, 而优惠政策又仅针对于企业, 边境口岸城镇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成效几乎将开发区变成功能纯化的工业用地, 缺少居住、商业等必要的配套设施 (图6) 。再次, 使用效率低。目前, 边境口岸城镇开发区土地开发强度普遍较低, 容积率几乎都在0.5以下 (7) , 并且单位工业用地的产值也非常低, 工业发展最好的满洲里市的工业用地单位产值也不足3亿元/km2 (8) (表4) 。

开发区选址与功能定位必须遵照城市规划, 保障城区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的完整性和有机性。首先, 开发区的选址应当以城市规划为依据, 并且按照城市规划方案的用地布局安排开发区项目。其次, 开发区不能等同于工业区定位, 应当具有综合功能, 采用功能混合的方式利用土地, 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保持开发区与城区在功能上的有机联系。最后, 地方政府应当从生态、资源、社会、经济等多方面考虑问题, 制定近期与远期兼顾的招商引资政策, 避免土地等资源的浪费。

四、结语

边境口岸城镇中心城区空间形态的演变具有突发性、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都与边境口岸的开通密切相关。口岸位置、口岸功能以及口岸经济推动了中心城区规模的迅速扩大, 影响了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 改变了城区空间的布局结构。由于以往一般城镇的规划建设经验难以适用, 现有的边境口岸城镇在中心城区空间形态演变的过程中往往缺少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由此出现了用地使用效率低、空间系统性差、功能有机联系少、选址布局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在边境口岸城镇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12]分析中心城区空间形态演变的历史特征和主要问题, 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政策措施是实现城镇空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毅.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9.

[2]中国口岸协会.中国口岸年鉴 (2014) [R].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014.

[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1990) [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

[4]绥芬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绥芬河市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等.关于清理整顿现有各类开发区的具体标准和政策界限的通知 (发改外资[2003]2343号) [EB/OL]. (2003-12-30) [2016-01-16].http://wzs.ndrc.gov.cn/zcfg/200507/t20050715_671023.html.

[6]黑龙江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统计年鉴 (2011) [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7]中国开发区年鉴编委会.中国开发区年鉴 (2011) [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

[8]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 (2011) [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9]呼伦贝尔市统计局.呼伦贝尔市统计年鉴 (2010) [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10]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经济统计年鉴 (1990) [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

[11]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统计年鉴 (1990) [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0.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系统分析 篇4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外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区域中的点,从城市体系的角度进行研究;二是城市内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一个面,从城市形态和功能分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立足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以及城市在城市体系和区域中承担职能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侧重于对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

二、城市空间地域结构演变的动力系统

城市空间结构在自组织力作用下经历集聚-拥挤-分散-新的集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交通及通讯技术的发展,重大投资项目的推动,自然生态因素等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中一直存在有意识的人为干预,即政府加以规划调控及政策引导。通过法律、经济、技术、规划决策及实施等方面的作用,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尽可能符合人类发展愿望和要求,这就是空间的被组织机制。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型和演变正是通过城市空间内部组织过程和空间被组织过程相互交替逐步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组织与被组织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不仅受城市自身要素规模和组织结构的影响,而且受所处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强度的影响,是经济、社会、公共政策和自然生态基础等内外力产生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城市按照复杂巨系统运动规律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的结构图形。

(一)自组织机制中的经济动力

1.自组织力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源动力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存在着自组织过程,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空间中存在着类似于自然界的不同生态位势差。这种生态位势差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可能是由于具体的地理环境、区位条件的差异而造成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在不同场所以不同的方式集聚、扩散,这种聚集和扩散产生磁场和场强,导致生态位势的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的自组织机制实质是对系统平衡与恒定的否定,并能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达到相对稳定有序的结构,以实现空间的发展进化,即“涨落有序”过程。

2.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最主要动力

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所必然带来的经济规模的扩张、人口的集中和生产要素的聚集。由此城市经历土地利用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的外向扩张以及土地利用集约化,极大地改变了城市景观。二是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引起生产要素流向新的战略支撑产业和先到产业,这些产业的聚集区就成为新的要素聚集地。要素聚集地的位移,特别是人口的集中地和资金的投向区位的改变,将对城市要素空间整体布局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同时,城市要素空间布局的优化还能相应地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三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周期性特征。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周期相似,都是一个不稳定的波动性过程,其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时期会起伏变化。一般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螺旋式循环上升”和“高速-低速-再高速-再低速的外向型用地扩展”的运动特点。

3.技术进步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条件

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进行的。技术创新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不仅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展,改造了城市景观;而且使得城市体系中各城市之间的作用通道更加通畅,作用强度逐渐增强。其中,建筑技术创新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聚集效应较高的地区,土地的供给有限,只能依靠现代的建筑技术,拔高其立体空间,也就逐渐形成了目前CBD高楼林立的局面。交通通讯技术的扩展改变着城市扩展的方向,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网上办公、网上购物将成为现实,人们面对面的接触将大大减少,有利于人们向郊区迁移,城市空间形态更加分散化。

4.大型项目建设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偶然性动力

大型工程的建设不仅占据大量的空间,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大型项目建设的完成,引起处于同一产业链条的企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从而产生众多的经济地域综合体,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根据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部门的关系,以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布局为中心,结合区域的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等情况,合力布局综合发展部门而形成的圈层空间结构模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相应地呈现出若干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核心区域。此外,大型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超过城市本身的承载力时,也会改变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或者城市的整体搬迁。

(二)行政因素所引致的催化效用

1.城市规划的引导和预测作用

第一,城市规划应体现城市的整体利益,是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做出合理安排的一种法规调控手段或措施,也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展开。其本质是基于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一定时期内人类追求财富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过程进行空间部署的过程。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政府部门担负的公共职能,正是通过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和土地的分配和使用进行引导、产业活动空间在不同区位的配置,引导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第二,城市规划也是一种科学的预测,是按照城市的性质、规模和条件,确定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城市各要素的布置,为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制定措施服务。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预测,城市规划不仅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而且要体现政府部门发展和管理城市的意图,这就是城市规划在导向过程中出现了偶然性和非连贯性。不同阶段不同政府部门发展的思路不同,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会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背离诸多因子作用下的城市发展规律,空间结构的演变偏离人们的预测,人口集中和要素集聚没有完全依据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进行。其次,发展思路的不同,通过调整大项目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结构、交通网络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空间结构等产生影响,从而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出现不规则的断点和断面,呈现出明显的非连贯性特征。

2.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影响

经济是城市的命脉,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新区开发与建设的首要问题。城市新区是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体现者,其空间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将来的产业布局。可以说,新区的产业一方面要实现城市整体的产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实现城市的空间发展目标,城市新区成为了二者的共同归结点。城市新区的产业功能定位要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之相呼应。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产业布局的演变,它将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由此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

(三)社会因素长期稳定的侵蚀作用

1.居民居住综合体产生的聚集作用

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居民居住综合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着城市景观。以往简单功能分区导致的树形城市结构,其根源在于对城市事实上应当存在的复杂结构难以处理和理解,从而不自觉地通过简单化加以逃避。亚历山大指出:半网络形结构城市比树形结构更合理之处在于更多地考虑了人作为社会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为人不同于机械,不可能总是按部就班,城市生活中无时无刻没有偶然性、随机性的存在。受现代城市功能分区规划思想的影响和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所限,我国各大系统、单位对城市用地的条块分割、封闭管理所造成的城市空间的不连续、不流动,城市空间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较大的则是如今如火如荼的小区建设。小区建设过程中,注重于微观的调整,以消除严格功能分区带来的弊病,形成“大尺度分区、小尺度综合”的居民居住综合体,从而改变着城市空间微观结构。

2.经济社会空间分异产生的社会影响

此外,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运行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日益加强,经济—社会系统“中间状态或阶层(相对)缩减削弱、而强弱富贫等性质对立的两极状态或阶层(相对)扩大增强”的结构演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地理学所关注的是经济—社会极化在不同空间层面的映射—“空间极化”主要体现为经济社会资源在空间不平衡分配、流动组合所带来的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强烈化、差距扩大化,在资源辐合汇流中心往往伴有经济—社会系统极核的形成或强化,这种变革的社会结构正在重建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方面,制造业向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区位转移,尤其是城市边缘地带;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服务业在中心集中导致内城区城市更新速度加快。

(四)自然基础通过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传导动力

1.自然基础的制约性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所依托的城市地质构造条件的差异,导致城市在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对大规模建设的承载能力。结合主体功能区划,适宜规划为重点开发的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适宜优化开发的则需要控制人口和产业集聚规模,不合适开发的则需要避免人口和产业的进一步集中。地质构造不仅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而且一旦地质构造剧烈变化,还将导致城市的衰退或毁灭,从而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或变迁。同时,由于城市大规模开发和建设超过城市地质构造的承载能力,或者过度使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漏斗的出现以及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都会诱导地质构造被动地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作用。

2.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影响

烟台市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篇5

城市空间格局是城市发展的骨架, 是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经济、人文、政策的产物。城市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是衡量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 烟台市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的城市问题。通过对烟台市城市空间格局的研究, 有助于解决城市发展的各项问题, 优化城市整体布局。文章利用GIS和RS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 与城市空间格局分析模型结合起来, 综合研究烟台市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1 工区概况

烟台市位于山东省东部, 地理位置为北纬37°14′~37°40′, 东经121°02′~121°34′。工区总面积达1000余平方公里, 以半岛类型的地貌特征为主, 人类活动强烈, 城市空间分布差异大。

2 基于RS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2.1 信息源

文章以遥感信息为主要信息源, 包括航空遥感信息和航天遥感信息。

航空遥感信息采用的是国家测绘研究所提供的黑白航空像片, 摄影时间为1998年12月10日, 绝对航高6900m, 最大畸变差为-0.005mm, 焦距为214.84mm, 采用1:3.2万的摄影比例尺, 分辨率为0.1m, 基本能满足城市空间格局分析的应用。航天遥感信息采用的是TM数字图像, 图像为多中心投影, 像元分辨率为30m, 能综合分析地面空间格局特征。

2.2 遥感图像处理

2.2.1 数字图像校正

数字图像校正包括卫星图像几何校正、航空像片正射校正、多元信息复合、数字图像增强处理等。

2.2.2 信息融合

信息融合是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在同一坐标系中, 采用一定的算法生成新的信息或图像的过程。

2.3 城市信息的分类提取

根据烟台市的实际情况, 参照常用的城市格局研究分类方法, 对烟台市进行空间类型进行划分:

(1) 旱地, 主要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

(2) 林地, 指天然或人工林地;

(3) 城镇用地, 包括人类居住用地、工矿企业用地等;

(4) 水域, 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体用地。

3 基于GIS的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3.1 数据库构建

遥感图像、航空像片通过预处理, 提取信息后录入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的属性数据包括三类: (1) 系统属性数据; (2) 根据系统生成的属性数据经过计算而得出的数据; (3) 用户属性数据。

3.2 烟台市城市空间格局分析

对比分析烟台市1998年和2008年的城市数据变化, 见表1和图1。

从图1可知, 城镇用地、林地和水域的总面积有所增加, 而旱地面积有所减少, 反映在平均面积上可以看出, 旱地同样减少。从周长数据来看, 城镇用地、林地、旱地的总周长都降低, 而平均周长相对增加。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烟台市的各项用地面积比例向着面积较大的优势方向推进。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烟台市1998年和2008年的城市格局分析, 可以发现该市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 城市绿化空间减少, 生物多样性受损, 生态稳定性降低。

(2) 由于土地被长期闲置, 地表植被被破坏, 城市周围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3) 城市结构单一, 城市结构组分的不断减少, 造成城市的自然单元类型简单, 缺乏空间层次感和生态美学。

(4) 城市通达性也明显降低, 主要表现在生态连通性的降低和视觉通达性受阻。

4 结束语

文章将烟台市的城市空间类型分为城镇用地、林地、旱地和水域, 并根据空间结构原理分析烟台市的空间结构, 并采用数量化方法分析烟台市城市空间格局。基本思路是利用遥感 (RS) 技术获取不同时段的城市单元信息, 并在地理信息系统 (GIS) 方法支持下, 运用各种定量分析模型分析和模拟烟台市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从而提示烟台市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规律, 以及格局的稳定性和动态变化性。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对该市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不仅提取了各种信息数据, 而且对烟台市不同时期的城市空间单元类型分布现状进行了虚拟再现, 提高了实用性和可视性。

参考文献

[1]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修文群, 池天河.城市地理信息系统 (GIS) [M].北京:北京电子出版社, 1999.

[3]吴泉源, 鲍文东, 张祖陆, 等.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烟台市景观空间格局研究[M].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20 (1) :40~43.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发展演变分析 篇6

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欧洲, 其发展的早期是为了将购物者吸引回已经衰败的城市中心, 发展至今, 它已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空间, 是一个城市休闲的象征之一。

休闲空间是伴随着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 由人们的休闲行为和所处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 它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居民休闲意识的增强和休闲方式的改变, 对城市日常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步行街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

(一) 国外城市商业步行街历史溯源。

在古代的欧洲, 城市广场始终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发生地。随着巴洛克时代的到来, 城市产生了无限扩展的道路和沿路的节点, 广场也就变成了城市道路的交汇点, 其宗教权威和城市纪念意义日益独立化;与此同时, 商业机能日渐消退, 交易商贸空间也由广场形态逐渐过渡到街道两边的线形空间, 形成了沿街店铺鳞次栉比的商业街, 这就是西方早期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工业革命后, 西方各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中心。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随之城市人口也急剧膨胀。生产和人口的集聚, 促使城市发展, 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城市成为重要的市场。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的出现, 又大大推进了步行商业空间的发展进程, 这两种新型商业形态迫使传统的小商店在经营上向着商品专业化和服务综合化转移, 逐步形成了在城市干道路口、道路转角处布置大型综合商店, 而街道两旁排列多家专业商店和服务行业的典型商业街区布局。这期间出现的商业建筑型制的演化及商业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发展, 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形态新的发展趋向。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由于城市结构紧凑, 人口居住密度高, 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建为林阴大街, 使商业获得成功, 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伴随着西方国家能源危机的爆发以及旧城中心商业区的衰败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 人们开始模仿早期欧洲步行街的建设, 以此来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以及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于是各国掀起了建设步行街区的高潮, 如德国的慕尼黑、波恩;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都建设了步行街区, 并且也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纯吸引顾客, 到对步行者的关怀, 再到成为社会活动中心三个阶段, 城市发展和街区设计更加注重对于人的关怀和重视, 使人们在空间中享受交流的乐趣, 并真正成为城市和街道的主人。

(二) 我国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

在古代的中国, 街道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生活空间。人们的一切公共生活都在街道上完成。街道的产生则可追溯至周代, 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按《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前朝后市”来组织城市空间形态。春秋时期, 统治阶层开始对商业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管制, 实行“里坊制度”, 只允许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商品交换, 定时聚散。北宋后,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使城市里逐渐形成了临街设店的商业街和院落型商店, 这时的商业场所不再是集中布置在特定的“市坊”内, 而是分布在全城, 与住宅区混杂, 沿街开设各种店铺, 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到了明清时期, 城市中心就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区, 如北京的钟鼓楼、东西牌楼及东安市场等地, 许多当时繁华的商业街甚至延续至今, 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鸦片战争后, 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开始逐步瓦解, 资本主义的初步萌芽, 使得我国的商业环境、服务模式以及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着南京条约签订, 外商在租界区内建立了大量的娱乐设施, 因而吸引了城市大部分的商业贸易活动, 并最终形成了城市新的商业中心;此外, 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街市也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 如上海豫园、苏州观前庙等集游览、购物于一体的庙会式步行街等都是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城市步行空间。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 我国步行商业街的建设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同许多西方国家曾经遇到的问题一样, 城市化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在商业区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 我国也开始对传统的、已有的、旧式商业街区进行改造, 如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区的改造、苏州的观前街步行化改造, 并在新兴的城市中心区域新建一些多层的大型的综合商店和相关服务行业, 形成新的商业街区。

纵观国内和国外各种形式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形成, 体现了如下发展过程:传统商业街坊的步行街———人车交通混杂的商业干道——现代综合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的使用主体是人, 从人的休闲行为出发, 人们只愿意在经过合理设计的休闲空间中进行活动。商业步行街的出现是城市居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必然结果, 它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

三、商业步行街发展演变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 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缩影, 是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它的发展演变扩展了人们的室外活动空间, 使得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纵观国内外商业步行街的发展与演变, 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空间形式的变化, 在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 也促使人们的商业购物行为及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深层次上来说, 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更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迁。

由于不同的人群在社会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也就产生了收入结构上的差异, 进而形成了社会的阶层结构。经济在发展, 这种结构也在一天天变化着, 它直接影响了构成商业步行街空间的人、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和变化, 从而导致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 这些要素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便触发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从社会角度讲, 休闲空间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 它体现了一个城市居民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 他们从居住于其中的人们那里得到他们的特殊性。由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中, 他们逐渐将自己的特性施加给他们的环境, 并尽其所能地改变和调整环境, 使之满足他们的需要并体现他们的价值, 同时人类自身又适应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的人。因此, 存在着一个连续的双向的过程———社会空间辩证法, 即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物化反映, 它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动的历史, 它的内在结构又反映着城市形态的本质。

四、商业步行街的未来

商业步行街是随着城市社会生活的进步、商业活动的高度发展, 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公共空间, 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呈现出诸多的趋势。

(一) 功能的多元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 城市休闲空间的功能也日趋完善。传统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功能是经商,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则把商业与休闲相结合, 注重非营业场所空间的设计, 商业步行街不仅有大量的绿地、水面等休息处, 还配备了一些文体设施, 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商业街区。

(二) 环境的室内化。

露天步行街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制约, 尤其是在气候不好的地区或者季节, 很难实现全天候营业。因此, 室内步行街应运而生。最早的室内商业步行街出现在19世纪的西欧, 如汉堡的西勒姆集市和意大利米兰教会广场商业街。室内商业步行街排除了一切车辆的干扰, 完全成为步行者的天地, 便于其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

(三) 设计的人性化。

步行商业街是人们消费的载体, 一个地区与商业活动的结合度最终决定了它是否具有足够的活力。要形成一定的社会活力首先要有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群作为主体保证, 因此, 一个良好的步行系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在设计上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 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 延长行人驻留时间, 从而也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益。

五、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物化的反映, 它的发展演变给城市带来新的面貌, 体现了对城市历史的尊重, 并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商业功能, 对发挥城市土地的综合价值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 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已不再是单一的购物场所, 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商业文化活动空间, 其发展演变的最终目标是创造高度人性化的城市休闲空间。

摘要: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它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功能, 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步行环境和休闲环境。本文结合旅游心理学、休闲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各学科的知识,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 探寻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演变的深层次原因, 从而探讨如何构建更适宜的人居环境, 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

商品标志演变的时代特征 篇7

由于品牌的数量急剧增长, 从名片到大型广告, 表现手法五花八门、没有统一形象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越来越明显。从国外到国内, 从百年品牌奔驰、可口可乐到苹果, 从联想、海尔到方正, 无时无刻都在演绎着标志的变化与演变,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时代的变迁。

国际上不少著名企业在不同时期对其标志造型进行修整或变动, 一是为了适应新的技术, 如印刷工艺等;二是为了符合不同时期人的审美的规律征;三是为了符合标志设计的全球化、未来数字化的特征。现代标志演变的形态规律及时代特征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 理念的人性化与多元化共存

现代的标志设计越来越体现出设计的多元化与人性化, 包豪斯曾提出设计“要以人为中心”, 先考虑设计的功能性, 才能考虑设计

营者、广告发布者的处罚力度显然不够, 处罚和赔偿力度没有形成相应的威慑力。因此, 必须加大对虚假广告的处罚力度, 增加虚假广告的违法成本。一是将目前的行政处罚规定改为“没收违法所得”, 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二是把虚假广告行为的惩罚性赔偿责任扩大到对所有受害人赔偿。鼓励受害者对虚假广告的主体提起诉讼, 有效地削弱不法经营广告商的经济基础, 从而达到遏制虚假广告的目的。

3.2监督执法部门加大监督和执法的力度, 让虚假广告行为无处藏身

作为监管广告市场的监督执法部门, 工商部门应加大对广告市场的监管力度, 做到监管职能到位, 机构、人员到位。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点多面广的优势, 对虚假广告进行经常性的巡回检查。二是紧紧抓住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广告, 如保健食品、药品、医疗器械、房地产等进行监督检查。三是建立广告监测网络和公示制度。对一些散发在居民区和街头的印刷品广告进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对在广告监测过程中发现媒体发布的典型虚假广告及时向社会曝光, 公示违法的媒体单位、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 并同时责令该媒体主动披露虚假广告的真相, 以免消费者上当受骗。

工商部门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也要加大执法力度, 如果执法不严, 就达不到杀一儆百的示范效应。一是对发布虚假广告的经营者在经济上实行重罚。“尽量提高当事人的违法成本。具体而言, 的艺术性, 这就是所谓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标志设计也是一样的要先考虑它的使用功能性, 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印刷技术、不同材质表现等多元性, 其次还要考虑人性化。人性化体现在适用轻松自由的图形、使用自然形态等等。

标志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思想的多元化、手段的多元化、造型的多元化等等, 设计形式逐渐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我们对标志设计的理解, 无论是设计理念、视觉符号, 还是应用拓展的设计, 都出现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

现代标志设计是涵盖了多种手段、多种形式、多种内涵的综合体, 以往的平面化、一维化、甚至二维化的独立图形标志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品牌竞争的市场需要, 已经无法满足数字化多媒体传播的需求。因此, 现代标志在体现内涵的同时, 追求个性美、注重形式多样以及适应不同效果己逐渐成为未来标志形象的新趋势, 标志设计由此走向了多元化。索尼爱立信的多彩标志根据产品的不同理念造型和人的选择多样性而设计, 极富人情味。

2 战略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统一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现代标志设计也呈现出

在与违法情节相应的罚款责任范围内取其高限;当不同法律都有相关处罚规定时, 则选择处罚较重的法律作为实际执行的依据。”二是坚决将已触犯刑法的经营者移交司法机关。实践中因为《刑法》第222条规定的性质恶劣、后果严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虚假广告责任主体寥寥无几。三是曝光重大虚假广告的典型案例, 以增强震慑力、扩大教育面, 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虚假广告的良好环境。

3.3 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引导消费者健康消费

《消费者树益保护法》第13条规定了消费者的受教育权, 因此, 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应通过散发宣传品、展示虚假商品等形式增强消费者识别虚假广告的能力, 增强预防虚假欺诈广告的意识。消费者也应积极主动地与虚假广告现象作斗争, 做到健康消费, 让虚假广告成为众矢之的, 从而逐渐丧失生存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莫小春.刍议虚假广告泛滥的原因及法律治理路径[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10, (4) .

[2]黄冲, 殷力娜.80.8%公众同指虚假广告[N].中国青年报, 2009-03-12.[3]黎燕燕, 杨妮, 柴进.论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J].法学杂

志, 2003, (6) .

[4]朱一勇, 罗韬.论虚假广告的危害及其防治[J].价格月刊, 2008, (3) .[5]魏岚.对虚假违法广告要“标本兼治”[J].青年记者, 2008, (10) .

“国际化”的特征, 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美特斯·邦威”、“佐丹奴”、“微软”、“海尔”, 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单从它的标志图形上很难辨别出它们出自哪个国家, 但是消费者也不会去深究他的品牌发源地。

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文化体育类别的标志上。从奥运会的标志上看, 从墨西哥奥运会徽的印地安“排线”装饰到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星形”图形的标志再到悉尼奥运的土著人与歌剧院的图形结合、从雅典奥运的地中海“橄榄枝”到北京奥运的“中国印”和“篆书”, 无不体现出主办国特有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设计师在追求民族化上不是纯粹简单沿袭、套用本民族传统的古老视觉元素, 而是运用现代国际化时尚的视觉语言来诠释本民族的特色, 用现代的手法表现一种民族文化, 展示其特有的文化与历史。

3造型要素由繁到简

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的审美趋势也在变化, 企业的规模在逐日扩大, 而作为品牌形象的标志却变得越来越简洁化。由于人们审美趣味的改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识别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单纯、简洁的符号似乎也已经成为设计师的常用手段, 作为品牌的拥有者们, 企业也明白现代社会适合“以少胜多”的设计原则。

著名的3M公司的标志演变就说明了标志设计的造型要素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3M公司历史近百年。1906年, 3M公司的标志设计囊括了公司的全名、地址和一个注有“3M CO”字样的菱形, 标志采用圆环形式表现, 尤为繁琐。直至1961年之前, 虽然标志也经历变革, 但是标志的造型还是拥有较为复杂的诸如椭圆形、衬线和月桂树叶等辅助设计造型元素, 标志一直注重装饰性功能。1977年,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M有对标志进行演变, 这次演变力度较大, 去除所有复杂有多余的装饰性元素, 剩下简单概括的3M两个字母, 形象简化到了极点。

4 设计形态由具象到抽象

标志是一个品牌的象征物, 一个好的标志设计, 在品牌传播运作中会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进而拥有大量的消费者。品牌经营者在适当的时候谨慎地修正原有标志的造型, 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符合时代的审美特征、跟得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壳牌始于1905年, 最初的标志是一个以纯写实手法描绘的扇贝图形, 贝壳上面的线条形象而逼真。1915年以后, 标志进行了部分修整, 把贝壳的颜色由原来的黑白灰变成黄色和红色。为了易于识别, 后来又添上了公司的名称“Shell”, 上面的线条更加精细。1971年, 壳牌的标志进行进一步演化, 将不规则的贝壳变成了规则的半圆型, 把由13条隆起线减少至7根, 并在外轮廓加了一条粗红线, 新的标志最大特点就是可以以任何尺寸出现在任何媒体上, 更为醒目和吸引人。现在来看壳牌的标志与其说是一个贝壳, 还不如说是一个有规律的抽象图案, 已远远没有了贝壳的原形。

5 功能特征由装饰性到识别性

早期的标志设计都是注重自身标志的装饰美, 把标志做的尽可能的突出美的元素, 从许多历史悠久的著名品牌标志的演变中, 可以看到这个特点。这个时期的标志过于展示美感, 而没有考虑到信息的传达, 所以看起来都是繁琐沉重, 难以读懂及识别。在近百年的商业发展中, 标志渐渐地去掉了繁杂的装饰, 转而注重品牌形象的识别意义上。

缝纫机生产商亚当·欧宝于1862年创建了欧宝公司, 最初的标志原形是以欧宝姓名首写字母“A”和“O”变形设计的, 造型复杂, 装饰味道浓厚。到1899年, 欧宝公司开始生产自行车, 受到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影响, 欧宝的新标志更加复杂, 标志中除了有“Opel”字样外还有很多的花边装饰。随后受到新艺术形式的影响给“眼睛”标志又加了一个“圆环”。再后来随着识别性的受重视, 欧宝标志逐渐采用了识别性很强的不同造型的“闪电”标志, 直到1987年, 标志做了彻底的简化, 简化以后, 虽然没有了品牌名称Opel, 但是其“闪电”符号却深入人心, 识别性远超企业名称。

6 表现手法由平面到多维

早期的标志设计, 由于受制版、印刷、制作等技术限制, 对图形的要求是平面化的。随着电脑设计、制版及数码技术在输出制作领域的出现和普及应用, 标志设计在表现手法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数字技术的发展及电脑软件的运用, 使标志设计在表现手法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平台, 不再仅局限于二维平面, 而是更加色彩丰富、手法多样, 一些图片标志、绘画标志、三维立体标志, 甚至采用中国书法、篆刻、水墨的表现手法。标志的形象传播、视觉冲击、个性的体现等都具有了更大的空间和张力。这些手法的运用, 没有数字技术的支持是难以实现的。随着印刷技术的提高、电脑技术的普及、设计软件的盛行、网络生活的大众化, 目前的大部分标志都是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 它的优势在于便于修改、便于成型、降低设计成本等方面。

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证明, 标志的价值取向都趋向统一, 人们在沟通和接受新事物时表现得轻松自如和极富个性, 约束力越来越小。2000年, 德国汉诺威世界博览会的标志采用了多维的表现形式, 标志本身没有固定形象, 它是一个展现时空延伸、流动的韵律、形态和色彩的不断变化、无固定结构的图形标志, 最多可以形成456种不同样式的形态, 是动态标志的典范。可以说是变量标志的经典之作。由此可见, 标志设计演变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个轮回, 每次的演变不是原地踏步式的, 而是每次都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

摘要:一个品牌的标志形象设计确定以后, 会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宣传之中。不同时期, 作为品牌形象识别的标志设计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一个品牌的形象设计也代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程度、社会的变革、人的生存状况、审美高低及文化水平, 较全面地透露出时代的痕迹。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商品经济繁荣, 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产业得到了发展, 作为品牌识别的标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 企业或产品要抓住这种变化来完善自己的形象, 符合不同时代人的审美要求及变化。

关键词:品牌整合传播,现代标志设计,标志演变,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赵亚辉.基于传统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D].湖南大学, 2004.

[2]吴军伟.论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 2001, (4) .

[3]白东蕊.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J].山西科技, 2007, (1) .

[4]陈思.关系视角下的品牌传播内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6.

空间演变特征 篇8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空间演变,影响因素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

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认识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 根据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 国内学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是城市地域内各种空间的组合状态;另一类观点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应该也包括城市与周围地区空间关系的城市外部空间结构。持第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城市与周围地区之间空间关系应属于区域空间结构的范畴, 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则应是城市体系结构。而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随着城市地域的不断扩展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范围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建成区内部, 而是包括了相当大的面积的郊区, 并且这些郊区已不再单纯是城市中心职能向外扩散的接受器, 有的已经成长为拥有各种城市职能、并与城市中心相对独立的郊区中心。

范瑛 (2001) 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主要指城市中各物质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移动中的特点, 它是城市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1]他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是建立在特定经济活动基础上的, 担任特定经济功能的城市功能区空间分化, 城市不仅存在内部功能分区, 而且具有外部的地域结构, 不同等级的城镇构成相互联系的城市网络, 即城市体系。从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认为, 范瑛同意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周围相当大的郊区,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城市建成区。

柴彦威 (2000) 、陈昌海 (2004) 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 包括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空间结构、人口空间分布、就业空间分布、交通流动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动空间结构等。

江曼琦 (2001) 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 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自然条件和工程技术及建筑空间的综合反映, 也是城市结构图谱中的基础结构。”[2]

赵伟 (2005) 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实质上就是研究城市空间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学说, 它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3]

何海兵 (2005) 认为, “城市空间结构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来探索城市形态相互作用网络在理性的组织原理下的表达方式, 也就是说, 在城市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的描述。城市空间结构作为城市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 从其表征上看, 它是城市各物质组成要素平面和立体形式、风格、布局等有形的表现, 是多种建筑形态的空间组合布局;从其实质内涵而言, 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是城市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具体反映。”[4]

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是人类活动与城市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 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 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 它反映了城市资源要素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程度。由于具体数据不可获得,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郊区是比较宽泛的城市空间, 包括相当大范围的郊区以及市辖县。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

城市空间结构变动性较大, 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 城市内空间结构的变迁更加迅速。因此在对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上, 人们将视线转移到寻找城市空间结构形成和变动的特性上。通过对特性的理解和测度, 来把握城市的空间结构。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 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有:

1. 城市土地利用成组成团, 形成各种均质区。考察不同时

期和不同城市的空间结构可以发现, 尽管城市内功能区的类型和每一个功能区的均质度不同, 同类型功能区在不同时代、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均质度也各有不同, 但城市内部的各种功能总是呈现出成组成团的特征。

2. 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 构成城市的各级中心。

在我们现实中的城市空间结构中和各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型中, 任何一个城市在成组成团的基础上, 都有一个或数个吸引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点。在聚集点形成一个个密度高能量大的极核。在单中心城市中则之形成一个极核, 在多中心城市中则常常形成多个极核, 而这些极核则根据性能的强弱程度形成等级差别和位置关系。这些极核一般由商业部门、服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组成, 以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3. 围绕各级中心各种职能有规律的排列。

不同的城市尽管城市内部职能不同, 但是有市中心向外, 商贸、制造业和住宅依次有规律的排列。假定城市为单中心城市, 则城市的空间结构可以看成是由数个不同等级和位置的中心组成, 同心圆模式可以看成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 所以本文的前提假定就是样本城市为单中心城市。

4. 内涵调整与外延扩展交互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始终处于变动之中, 这种变动有两种方式, 即市区和城市建成区空间结构调整和城市地域的向外扩展。在这两种方式的作用下, 城市空间逐步由小到大、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由简单向复杂演化。

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

城市空间结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的结构关系, 在较长时期内, 则表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变过程。特别是随着现代城市流动性的增加, 人口资本商品信息, 以及人们的技术创造、选择要求、时尚观念等都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频率越来越快。通过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其演变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1. 长期来看, 城市空间机构的演变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首先分析工业化前、工业化时期以及后工业化时期城市空间结构特征。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城市空间结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社会大发展而演变的。

在前工业化时期, 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受到人为意识的控制, 与城市突出的政治功能相吻合, 城市空间的自发生长居于次要地位。此时城市空间形态受地理条件影响较大, 且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缓慢, 具有明显的封闭性, 彼此间联系较少。

工业化时期城市发展的速度大大加快, 规模也迅速变大, 城市中出现了特定的功能分区 (如, 中心商务区、住宅区、郊区农业区等) 。此时随着城市中社会阶层的分化出现了居住分离的局面, 并且出现了郊区化的趋势。

后工业化时期,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产业的更替, 单中心城市中内部空间结构从传统的圈层式向网络式演变, 并且出现了多中心城市的格局, 此时还出现了大都市带、都市圈的趋势。

2.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随着经济周期的发展而呈现出周期性。

“城市经济的发展存在周期性, 即, 经济复苏阶段、经济

扩张阶段和膨胀失衡阶段。”[2]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变迁:经济复苏阶段以土地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投资活动前提展开, 为经济活动的展开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准备条件;经济扩张阶段是土地利用扩展和公共物品“瓶颈”缓解的阶段, 也是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阶段;在膨胀与失衡阶段, 城市投资需求膨胀与城市供给之间存在的时滞导致城市经济转入萧条阶段;在萧条阶段, 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失去动力, 从而变得缓慢甚至停止。

3. 城市空间由简单、单中心向复杂化、多中心发展的趋势。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解决了交通通讯等问题, 在其上社会结构的分化、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居住的郊区化。随着郊区人口的增多, 制造业也开始向郊区迁移。随之商业、服务业、教育娱乐设施乃至众多公司、金融机构也纷纷在郊区出现, 原来集中于市中心的多种经济活动也日益分散到郊区的各个中心点上, 从而在郊区形成了功能完备的中心区, 导致大城市出现了多中心的格局。

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城市正经历着各种深刻的变革。城市空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通过人口与工业等的郊区化而发生的空间结构转型上, 即由单中心、紧凑型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分散型城市结构的转化。郊区工业园区与居住区的建设、郊区与中心区交通状况的改善等是郊区成为中国城市变化最明显的地区。另一方面, 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和服务业等职能仍然呈向心集聚的态势, 许多大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已初具雏形。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成为中国城市地域中变化最为活跃的两个地带。可以预见, 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随着郊区人口与经济集聚规模的逐步增大, 商业、服务业也会出现郊区化现象, 而城市空间结构将向多中心的功能地域演化[5]。

4.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 城市要经历向心型城市、郊区化、再城市化的螺旋式发展缓慢演进的道路。

城市空间演变最终由集聚力和分散力作用的结果:当集聚力大于分散力时, 向心型城市化救起主导作用;之后由于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病”的出现, 导致了郊区化的趋势。人口以及就业相继迁向郊区;随着郊区人口和就业密度的降低, 以及城市中心的再开发, 市中心的集聚力逐步加大甚至超过郊区, 于是部分人口、就业回迁向市区, 开始再城市化的进程。

四、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从古至今, 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城市空间结构处于不断的演变中, 其影响因素很多,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城市空间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市场化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空间结果表现为: (1) 西欧、北美工业中心地带的许多城市的反工业化, 呈现制造业空洞化; (2) 大城市圈内部制造业和服务业离心化; (3) 一些大城市成为专门的生产、处理信息和知识的世界城市化。

2. 技术因素。

绝对地理距离往往成为人们直接感受的生活空间的制约因素, 城市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在技术的影响下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技术缩短了相对地理距离, 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但也相对削弱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绝对距离的承受力。交通通讯技术及计算机的发展, 大大改变了城市内部的联系方式与紧密程度, 地理学十分重视的距离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促使城市空间形态由紧凑型向松散型演化的趋势逐步显化。发达的通讯技术在减小距离摩擦的同时, 也促进了有必要面对面接触的重要意识决策部门更加向市中心集中。在生产方式上, 以前的大批量生产的福特式向多品种少量定做生产的后福特制转化, 使得制造业的区位选择更加自由化, 往往趋向于城市的郊区或者区域的边缘部, 以追求更加便宜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城市地域中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居住区更是成为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地区。总之, 技术因素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最为明显之处在于城市工业空间和居住空间的整体分散与局部聚集。

3.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家庭结构的变化。现代社会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非传统家庭的比例激增, 而这些而家庭所具有的非传统居住行为要求有非传统住宅和非传统的城市服务的供给; (2) 人口的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家庭主义向消费主义的转变, 双职工家庭增多, 女性就业率不断提高, 生育推迟, 生育率得到有效地控制。城市空间结构受到的人口压力相对减小, 但是家庭活动空间和经济活动空间时间的矛盾增多; (3) 社会的老龄化。据有关研究, 老年者的人均公共支出是儿童的两倍, 并且老年人需要特殊的健康设施、家庭看护与特殊的交通与环境。这些需求对城市地域提出了新的要求, 直接或者间接地形成了新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4) 生活意识的变化。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价值观的变化, 人们逐渐厌倦大都市的喧闹而越来越向往田园生活, 居住的郊区化发展以及今年来西方国家城市中出现的绅士化现象等对城市的居住空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 政策因素。

经济发展政策、区域政策、城市规划以及土地使用与住房分配制度、财政投资等政府政策对城市空间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西方福利国家, 由于税率过高, 财政不足, 勤劳和存款意识的衰退, 出现了“生产率低且傲慢的劳动阶层”, 公共部门负担较大;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政府对公共部门投资费用大量削减, 这些都深刻的影响着城市的景观。西方国家为防止城市中心区衰退而通过地方公共投资建设办公楼、购物中心及住宅等成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推动力。

5. 其他因素。

在以上因素之外, 有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其他因素:行为主义认为居民迁居是内外压力作用的结果 (Robson, 1975) 。内部压力是由于家庭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等对住房产生的新的需求, 外部压力是由于住房本身的变化和居住环境的变化及邻里社区关系的变化所引起的居住社区变动的压力。当内外压力达到迁居的门槛值时, 居民就会迁居。家庭状况和社会经济地位是影响欧美和日本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变的普遍因素, 而民族状况是北美城市所特有的现象, 在西欧和日本城市中并不明显 (森川洋, 1976;上野健一, 1982) 。在印度、加尔各答和埃及开罗的研究中发现了土地利用、宗教和文盲比率等一些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不同的因素 (Herbert and Thomas, 1982) , 而对中国城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种族因素、历史因素、城市规划和住房分配制度等成为地区分化的主要因素 (誉蔚, 1986;徐学强、胡华颖、叶嘉安, 1989;郑静、徐学强、陈浩光, 1995;薛风旋, 1996) 。

在以上因素的影响下, 城市空间演化的动力可以概括为两种:分散力与集聚力。其中分散的因素包括: (1) 远距离通讯技术的增加和高度化; (2) 影响所有经济活动的区位因素的制约性下降和自由配置度的增加; (3) 后方办公等部分白领工作岗位的郊区化; (4) 低密度农村生活环境偏好的增加; (5) 旧式交通方式的混杂和交通费用的增加; (6) 经济活动的国际化。与此对应, 集聚的因素包括:1) 特定经济活动中面对面接触的必要性依然存在;2) 能源费用的上涨和能源供给的不确定性;3) 反技术态度的出现;4) 贫困化城市下层居民的残留;5) 绅士化现象 (部分中产阶级的向内城回迁) ;6) 高度远距离通讯技术对不富裕阶层来说难以利用, 或者十分昂贵 (Knox, 1987) 。

因此, “城市空间结构是由集聚经济所产生的吸引力与集聚不经济所产生的排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分散力和集聚力的相互作用, 再加上经济状况和历史因素的影响, 形成了多样性的城市空间结构, 既包括城市内部空间, 也指城市体系空间。对于一个城市圈来说, 有中心区与郊区之间的集聚与分散的力学变化, 对于一个国家来讲, 有中心地带 (大城市圈) 和边缘地带之间集聚与分散的力学变化。

参考文献

[1]范瑛.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J].天府新论, 2001, (3) .

[2]江曼琦, 等.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89-123.

[3]赵伟.城市经济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4]何海兵.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理论及其演进趋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5, (9) .

上一篇:化工贸易发展分析下一篇:医生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