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论文

2024-07-23

贸易顺差论文(共10篇)

贸易顺差论文 篇1

紧随人民币“破7”的脚步,中国第一季度贸易数字再度描绘出中国出口形势的显著变化。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累计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6%,净减少50.2亿美元。

出口增幅的持续放缓导致了这一现象。而学界认为,第一季度的贸易表现可能预示着中国全年贸易顺差增速都将在低位运行。

在人民币加速升值、制造成本上升以及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走软的影响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在被重新审视。据海关统计,2008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5 70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6%,其中出口3 059亿美元,增长21.4%,但是,低于去年同期6.4个百分点。

对此,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表示,美国、日本及欧盟经济的放缓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及其出口产生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在2008年余下的时间中,中国出口增长将继续放缓也成为经济学家的普遍判断。

中国出口下滑意味着中国政府可能面临经济过热和经济放缓的双重风险。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决策者对于这一现象似乎尚未表现出担忧。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近日对2008年中国的贸易形势表示了谨慎乐观,他预计,2008年中国出口增速将由10%下调到7.3%,进口增速由10%上调至10.9%,出口将进一步放缓。现今的贸易形势也可以鼓励企业进入那些附加值更高的领域,实现产业转型。

中国加工贸易顺差探析 篇2

[关键词] 加工贸易 单位根 协整

一、引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商品进出口连续5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巨额顺差的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103.84 亿美元,进口额为3214.96亿美元,顺差达到了1888.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6%。2006年加工贸易顺差额占全部对外贸易顺差额的106.43%,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由加工贸易顺差问题所引起,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首要来源。

本文主要分析加工贸易顺差状况,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要素转移迅速增加,特别是国际经济中产业内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和大量产生的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对国际间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并且加工贸易顺差为对外贸易顺差的最主要部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加工贸易分析清楚了,整个对外贸易的情况也就更容易理解了。第二,是由加工贸易的特點决定的,加工贸易的特点在于“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加工贸易是由“进口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口产成品”三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成为加工贸易。因此加工贸易只是在中国加工生产,其两端都是外币主要由美元计价,这样就规避了汇率波动的影响。第三,外资在加工贸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虽然自1995年开始,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有所下滑,但比重基本维持在80%左右。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将其生长过程外包出来,我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拿到了国外厂商的外包,通过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获得价值链最低端的那么一丁点收益,同时,还要背负巨额贸易顺差的“恶名”。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问题都有论述。张薇,陈仲常(2005)指出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一方面来源于不断涌入国内的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则源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从比较优势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对于我国商品贸易顺差的贡献。但是,文章同时指出这种仅仅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来促进贸易的手法是不利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的。张曙光(2005)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长短期压力的同时测度了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函数和进出口函数及其汇率弹性,估算了不同幅度汇率升值的成本,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和出口贸易减少的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GDP 和就业人数减少的规模。文中发现汇率升值对进出口额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三个季度后下降了一半以上,七个季度以后近于消失。这从一定程度上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从汇率的角度上分析了贸易顺差的成因。

陈继勇、刘威(2006)指出我国贸易顺差激增源于以下几点:首先,投资需求的减少和消费的有效不足抑制了进口;其次,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得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迅速,间接扩大了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从而贸易顺差“虚增”;最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外出口对我国贸易顺差的迅速提高也产生了做用。胡吉嵘(2007)指出我国的顺差产生的原因除了别国转嫁和消费品进口偏少之外,还源于我国对于一些产业先期的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的效益。汽车、钢铁等产业初步完成了进口替代的过程,使得我们国家对这些产品的进口大幅度减少。同时,国内市场对于先期发展的一些产业产能已经趋于饱和,使得这些产品不得不出口,从而扩大了顺差。此外,文中还指出我国丰富的劳动力储备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也加速了国外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促进了出口的快速发展。

上述论文着重分析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原因,主要表现在理论逻辑阐述方面,很少有实证检验,而且专门分析加工贸易顺差的论文极少。本文重点对产生加工贸易顺差一些原因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产生加工贸易的因素,以期为中国解决贸易失衡提供一些思路。

三、中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劳动力成本、交易成本和跨国公司投资作为实证分析的变量,研究它们对加工贸易顺差额的影响。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选择从1981年到2006年的时间序列。由于早期的加工贸易为逆差,如果选择加工贸易净出口作为因变量,该变量就不能对数化,于是很难消除误差项的自相关现象。为了能够对模型中的变量对数化,本文采用加工贸易出口额作为因变量,分析它与劳动力成本、交易成本和跨国公司投资的关系,得出影响加工贸易顺差的效应。加工贸易出口(PTE)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劳动力成本选取制造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wage)加以度量,交易成本选取公路里程(road)加以表示,跨国公司投资以外商直接投资(FDI)签订利用外资协议金额代表,这三列数据均来自中金网数据库。本文运用EViews3.1进行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对各变量及其差分变量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在给定的检验类型(c,t,k)下,lnPTE、lnPTI、lnroad是二阶单整I(2)序列,lnwage、lnFDI为一阶单整I(1)序列。由于lnroad为二阶单整,和lnPTE同阶单整,所以lnPTE与lnroad、lnwage、lnFDI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同理lnPTI与lnroad、lnwage、lnFDI之间也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这样。下面就对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作进一步的检验。

表1 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检验类型(c,t,k)分别表示ADF检验中是否会有常数项、时间趋势项以及滞后阶数为k,*表示1%显著水平

2.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2)表明,lnPTE与lnroad、lnwage、lnFD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方程为

这表明在长期lnPTE和lnroad之间正相关,lnPTE和lnwage之间负相关,lnPTE和lnFDI之间正相关。协正方程的系数说明,公里里程每增加1%,会促进加工贸易出口增加4.2989%;工资每增加1%,加工贸易出口减少8.8378%;FDI的引入每增加1%,加工贸易出口增加5.3876%。三个因素都对加工贸易有显著影响。

表2 Johansen协整性检验结果

3.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方程式(1)的残差项ECM,建立下列误差修正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首先需要选择每一个变量的滞后长度,本文使用Hendry的从一般到个别的建模方法。一开始,每个变量滞后2期,然后,删除那些不显著的滞后期,获得最终的简洁形式模型(2)。误差修正项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在误差修正模型(1)中,差分项反映的是短期波动的影响。加工贸易出口额的短期变化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前期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变化对本期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变化有的影响,即:加工贸易出口有一种惯性,本期的出口额会促进下期的出口;另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项系数表明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当变量偏离长期平衡时,0.96%的偏离均衡部分会在一年之内得以修正。

(1)

四、政策建议

1.区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

开展加工贸易是现阶段与外资合作,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外商投资的利用,可以减少资源和资金的约束,推动企业与国际接轨,增加出口的各种渠道,将国内生产的产品打人国际市场。而且,随着外资进人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档次、技术含量也在提高,所以,它对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均有促进作用。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更大,而且外商独资的来料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增强。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外销渠道和市场均优于国内企业。未来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主动权将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其发展战略势必影响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方向。从国际生产布局和技术周期来看,电信、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硬件制造都实现标准化生产,逐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我们必须引导外商对我国进行高技术含量的投资,争取使我国尽早介入到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环节,以跟随世界工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使整体加工贸易产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可以减少贸易顺差额,又可以分享更多的贸易附加值。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交易成本

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中国的贸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铁路、公路的发展非常迅速,铁路已经第四次大提速,高速公路的里程已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作为硬件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外资的投入,国家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外资的合理转移。适国际产业的转移,在中国内部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减少加工贸易的数量,增加加工贸易的质量。

3.积极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加快产业链条的延伸

配套产业发展是加工贸易带动当地产业成长、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基础。为此,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和不断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配套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微观主体。最终带动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延伸加工贸易在中国的产业链条。这可以通过改革关税制度,逐步降低制成品关税,减少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税收差异; 改革海关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为深加工结转提供便利条件;完善出门退税政策,缩短退税时间,减少退税环节。今后还要加快培育能为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配套的各类中小企业,逐步实现产品的配套与服务的配套,尽快融人跨国公司的生产链。

贸易顺差论文 篇3

自2004年起, 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据2010年12月统计数据, 中美全年累计进出口总值3853.41亿美元, 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3%。其中, 中国对美出口2833.04亿美元, 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18%;自美国进口1020.37亿美元, 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7.32%;对美贸易顺差1812.67亿美元。长期大规模贸易顺差一方面受到美国谴责, 动用种种贸易保护措施抑制中国出口, 另一方面造成我国大规模外资流入, 形成巨额外汇储备。

中国的出口贸易的特色是加工贸易占有相当比重。2009年我国加工贸易累计进出口9093.2亿美元, 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41.2%。其中出口5869.8亿美元, 占同期中国出口总值的48.85%;进口3223.4亿美元, 占同期中国进口总值的32.05%。中国贸易顺差大部分来自于加工贸易顺差。

加工贸易同样是对美贸易顺差主要来源, 2007年我国对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454.1亿美元, 增长12.9%, 占当年我国对美出口总值的62.5%;进口181.6亿美元, 增长8.1%, 加工贸易项下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272.5亿美元, 相当于2007年中美贸易顺差的77.9%。一边是国外企业对加工能力需求大, 一边是不断受到美国等指责和贸易壁垒, 本来利润不高的中国加工贸易企业的处境日益恶化。

2 中国加工贸易体系与对美贸易顺差分析

中国加工贸易体系与对美贸易顺差有什么关系?我们说加工贸易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美间顺差的持续, 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及在中国的美国制造业生产扩张。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各国相对要素禀赋决定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 趋向于出口相对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 进口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因此, 中美贸易中, 中国将利用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成本较低的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美国将出口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实际上, 中国对美国出口基本符合H-O模型, 但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大多不是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 贡献最大的竟是植物产品和纸制品。美国大量出口非自身比较优势产品, 而进口大量自身有生产优势产品, 造成贸易逆差巨大, 这种看似不合理的情形原因何在?

首先, 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体系使中国出口的最终产品包含很多其他国家的产品附加值。加工贸易方式对劳动力有较大需求, 同时需要土地建造厂房及其他配套设施, 但对自主技术要求很低, 正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详细看美国利用中国加工贸易进行生产的过程:首先从日本、韩国从事研发、设计等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生产活动, 生产并出口关键零部件;再从东盟、台湾等生产并出口零部件系统或模块;最后在中国大陆从事劳动密集型组装并提供少量组件, 在香港从事面向美国等海外市场的营销服务, 而美国成为产品目标市场并最终实现产品价值。境外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结果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陈人可

变了贸易地理流向, 最终产品出口地由日本、韩国转移到中国, 这部分产品造成的对美贸易顺差也随之转移到中国。按现有贸易统计方式, 尽管大多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都是由日、韩、台的跨国集团生产, 最终产品包含很多国家产品附加值, 但以最终价值计算的出口额通常算在中国头上, 造成对中国贸易顺差统计存在“虚高”。

其次, 加工贸易带来的中美贸易顺差是一个“恶性循环”。美国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转移到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中国, 自身保留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生产环节, 严格限制技术流入中国。国际市场上低端、低附加值产品价格上涨远小于高技术产品, 中国加工贸易产业承接了美国相关产业低附加值生产环节, 使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下降, 而美国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含量高的最终产品, 使美国向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上升。相对价格下降使美国企业有利可图, 扩大对加工贸易品的进口。同时, 美国对中国高端产品——中国稀缺的、需要进口的产品——的贸易限制导致中国只能向其他国家寻求, 使中国对美国出现持续贸易顺差。

最后, 加工贸易领域规模经济效应也是维系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因素。国内很多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简单地增加劳动力投入就可扩大产出。此外, 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分布相对集中, 易产生外部规模效应, 节约上下游联系成本, 细化分工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地域上的集中不仅降低了平均成本, 也提高了获取订单的竞争力。规模经济效应使中国加工贸易行业能够维持相对低的生产成本, 即使长期中国劳动力工资上升, 美国企业也很难在生产成本上低于中国, 中国能长期在加工贸易带动下形成对美顺差。

3 中国对美加工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在国际经济结构变化的大环境下, 中国自身劳动力优势、美国制造业向外转移、部分产品具有标准化生产能力, 及美国对华出口限制制约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加工贸易带来的顺差长期存在, 并且在一定时期内还会逐渐增加。但这趋势最终还是会减弱。

第一, 中国工资率将上升, 加工贸易上的优势将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取代。中国工资率上升的原因在于干中学效应带来的生产率上升, 及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开始出现稀缺带来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于是, 加工成本也随之上升。东南亚等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力价格上的优势将逐渐体现。由于劳动力国际流动远小于资本流动, 发达国家会转向新兴国家寻求加工贸易服务。

第二, 中国自身也要谋求出口产业结构升级。大量贸易顺差带来的高额外汇储备是决策者面对的一个难题, 从政策上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扶持将减少。许多加工贸易企业都从事低端产品生产, 让市场竞争淘汰落后企业更符合中国产业结构改良的思路。

第三, 当前国际环境也不利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 一是人民币升值抬高了产品出口价格, 加工成本升高;二是美国经济危机造成

摘要:中美贸易顺差一直是一个经济热点问题。在这种贸易顺差的背后, 中国庞大的加工贸易体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影响中国选择加工贸易方式的因素入手, 分析加工贸易体系与贸易顺差间的关系, 并对这种关系的长期变化做出预测。

关键词:加工贸易,顺差

参考文献

[1]周晓唯, 张璐.中美贸易顺差与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J].经济经纬, 2007, (6) .

[2]路霄.中美贸易顺差的原因与对策[J].国际贸易, 2008, (17) .

[3]李亨.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解析[J].时代贸易, 2008, (6) .

[4]张唯实.中国加工贸易与出口顺差形成机制研究分析[J].社科纵横, 2008, (7) .

[5]赵明.中国加工贸易顺差探析[J].国际贸易, 2007, (3) .

[6]王应贵.美国制造业外包与中美贸易顺差的对应关系[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5) .

中国的贸易顺差能持续吗? 篇4

关键词:贸易顺差;比较优势;贸易壁垒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4-0073-05

Does Chinas trade surplus last?

HOU Jin-liang

(Department of Quantity Economics and technical economy of CASS,Beijing 100732,China)

Abstract:Chinas foreign currency reserve reaches USD16 822 by the end of march 2008,with the year瞣n瞴ear growth of 39.94%. Does Chinas trade surplus last in future after 13 consecutive years of growth which causes the foreign currency reserve to continue growth? The author in this article predicts that Chinas trade surplus can be lasted in the prospective future,which is supported by the factors below:it is sure that Chinas economy has a stable growth rate of 8% or so,the general trade reach or surpass the volumn of the processing trade with the encouragement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Chinas FDI inflow grows continuely with the capabilities of introduction of worldwide industrial shift increased,and the works of the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of Chinas agglomeration of human capitals.

Key words:trade surplus;comparative advantage;trade barriers

一、中国贸易最新进展情况

据海关总署2008年4月11日发布的进出口贸易统计资料,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达到5 703.8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3 059亿美元,同比增长21.4%,低于去年同期6.4个百分点;进口2 644.8亿美元,同比增长28.6%,高出去年同期9.4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净减少50.2亿美元。2007年贸易顺差累计2 622亿美元,冲破了2 000亿美元贸易顺差大关。出口增长了23.5%,出口额达12 180亿美元;进口增长了20.8%,进口额达9 558亿美元。

2007年,我国对美双边贸易额为3 0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美国仅次于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其中,我国对美出口2 3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4%,占当年我国出口总额的19.1%,仅次于欧盟为我国的第二大出口市场;自美进口694亿美元,增长17.2%,占当年我国进口总额的7.3%。2007年我国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 633亿美元,增长13.2%,比上年扩大190.8亿美元。对美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项下,2007年我国对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1 45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占当年我国对美出口总值的62.5%;进口18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加工贸易项下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 272.5亿美元,相当于2007年我国对美总体贸易顺差的77.9%。此外,一般贸易出口80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1%;进口36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一般贸易项下实现贸易顺差441.8亿美元。今年一季度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736.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受美国次贷危机和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的影响,近期我国对美出口步伐明显放缓,进口动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人民银行累积了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2008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16 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9.94%。2008年前3个月呈逐月放缓的迹象,每月增量分别为598、573和350亿美元。贸易顺差增大是近年来导致外汇储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1]

自2007年以来物价上涨与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猛增不无关系[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CPI在2008年元月份和二月份分别为7.1%和8.7%。贸易顺差过大已被列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侯金良:中国的贸易顺差能持续吗?

贸易顺差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影响,必然会引发人们提出许多相关问题,其中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中国的贸易顺差能持续吗?”要全面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对我国贸易顺差发生的历史进行一番回顾,其次要结合相关贸易理论对我国现实经济形势进行分析,最终对我国的经济走势作出预测,进而判断我国贸易顺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二、中国贸易顺差史回顾

改革开放三十年,贸易差额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由弱到强的整体历程。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提供的数据看,贸易差额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详见表1[3]):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贸易差额表现为起伏不定。除1982、1983两年为顺差外,其余八年均为贸易逆差,最高逆差为1985年149亿美元。鼓励出口创汇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贸易差额呈现出时高时低。除1983年为贸易逆差外,其余九年均为顺差。整体趋势为由低到高,最低时为1992年贸易顺差43.5亿美元,最高时为1998年434.7亿美元。

第三阶段是跨入本世纪的八年期间,贸易差额始终为顺差。加入WTO后的五年间我国合计进出口总值超过之前23年的总和,且呈现出飙升的局势。2000年贸易顺差为241.1亿美元,2007年已升为2 622亿美元,后者是前者的近11倍。2007年贸易顺差较2006年增长了48%。2008年一季度累计贸易顺差414.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净减少50.2亿美元。大额贸易顺差依然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贸易大国序列的排位也节节攀升,2004年已升至第三名,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从WTO提供的贸易资料看,我国的进出口增速远远快于其他国家(详情见表2)。

三、支持未来中国贸易顺差持续的理论

对于中国连续13年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理论解释,最为常见的是比较优势理论、人力资本模型理论和贸易壁垒理论。

1.比较优势理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研究员在2007年3月9日发表的《别老拿中国贸易说事》一文就是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贸易顺差问题的典范。文章指出:“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市场巨大,且劳动力素质较高,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是资本雄厚、技术力量强大。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应该是中国向发达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向中国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不对等是当前贸易顺差产生的一大原因。

比较优势是贸易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比较优势规律表明具有最低机会成本生产特定产品的个人应专门从事该种生产。就像个人能从专业化生产和交换中受益一样,国家也能从中获益。要从国际贸易中获益,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机会成本最低的商品,提供机会成本最低的服务。以美国为例,1998年美国进口、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分别占GDP的13%和11%[4]。三分之二的进口包括:(1)工业品。例如从日本、德国进口的汽车,从台湾进口的电子产品;(2)资本品。例如从德国进口的高技术印刷设备。出口品包括:(1)高技术产品,电脑软、硬件,飞机、通讯设备和军事装备;(2)工业材料;(3)农产品,特别是玉米和大豆;(4)娱乐产品,例如电影和音像制品。

到2006年,中美都成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美国商务部2008年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贸易赤字已达623.2亿美元,今年2月份中国贸易对美顺差计183.6亿美元。2007年我国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 633亿美元,增长13.2%,比上年扩大了190.8亿美元。

国际贸易的基础是能反映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又体现为国际专业化生产。国际专业化生产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1)资源禀赋不同。不同的资源禀赋通常可以促进贸易的发展。两项主要资源是劳动力和资本。国家间不仅劳动力和资本的数量不等,而且质量也千差万别。某些国家,例如日本和美国,既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又有丰富的现代化资本。自然资源的分布也不均衡。洪都拉斯有适宜种植香蕉的气候,哥伦比亚、巴西和牙买加非常适宜种植咖啡,沙特石油储量丰富,南非盛产钻石,而我国依靠稳定的政治环境、完善的工业配套能力,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恰当的经济政策,现在已成为世界工业品制造中心。

(2)规模经济。随着产量的提高,如果平均成本下降就会产生经济规模。如果每个国家都从事专业生产,所有国家都可以从贸易中获益。欧洲一体化就反映了规模经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具有天然的规模经济基础。这决定了我国具有国际贸易的长久优势。

(3)口味不同。即使所有国家的资源禀赋相同,生产效率也相同,只要国家间的口味不同,每个国家仍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各国的消费模式不同,如德国人均啤酒消费量两倍于葡萄牙或瑞典,英国人爱饮茶,美国人偏爱咖啡。

2.人力资本模型理论[5]

内生增长理论可以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解释各国贸易发展的差别。其中,Uzawa-Lucas模型(又称人力资本模型)用人力资本的发展变化解释了经济的增长。Uzawa-Lucas模型的具体内容如下:

Y=AKa (U×H) 1-a0≦a≦1

H.=B(1-U)×H-ó×H

其中:Y为总产出,A是常数,K为投入资本,U表示劳动者用于物质部门生产的时间,H代表初始人力资本存量,B代表人力资本积累生产率提高的参数,(1-U)代表用于人力资本积累的时间,ó表示知识的折旧率。

从公式可以看出,只要保证B(1-U)- ó > 0,就说明人力资本可以无限积累,这种积累甚至无须物质资本的投入。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生产率的决定因素是教育体制。人力资本的积累有两种效应:一是内部效应,二是外部效应。个人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个人自身的生产率,这是内部效应。以个人人力资本积累为基础产生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外部效应。宇泽、卢卡斯得出结论:教育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落后国家就是陷入了人力资本缺乏、教育落后的陷阱。我国教育效率低下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未来的贸易顺差维系依赖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离不开人力资本的快速积累,人力资本快速积累要求对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总之,教育改革成败事关未来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

3.贸易壁垒理论

贸易壁垒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国家利用提高关税的办法,对进口的外国产品、服务征收高额关税,削减其竞争力,保持本国产品在竞争上的优势,以阻止、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输入。非关税壁垒是指除进口关税外,一切旨在限制进口的法律上和行政上的各种措施。它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征收国内税、关税配额、外汇限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欧美国家为限制中国经济的发展,禁止向中国出口部分高新科技产品,这也是贸易壁垒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他贸易限制包括:出口补贴、贴息贷款、国产化比率限定和有关卫生、安全、质量及技术标准的要求。

贸易壁垒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在不断变化。可以预见,未来对外贸易过程中产生的摩擦会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解决贸易壁垒问题也关系到我国贸易顺差的可持续性。

四、决定中国未来贸易顺差的主要因素

据IMF2008年4月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短期内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次贷危机已侵蚀到美国经济基本面,导致美国消费不振,就业率下降,美国经济将在2008年陷入轻度衰退,发达经济体增长率将普遍低于上年的增长率,预计2008、2009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将保持为1.3%,但新兴经济体仍能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8、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7%和3.8%。预计2008、2009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6.7%和6.6%,进口贸易量增长率分别为11.8%和10.7%,出口贸易量增长率分别为7.1%和8.7%。

影响2008年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次贷危机深化并扩散;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形势严峻;油价高位徘徊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加大通货膨胀压力;美元进一步贬值,国际金融动荡加剧。2004年以来,虽然各主要经济体实施了紧缩性货币政策,但由于全球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主要国家和地区货币供应量增长加快,全球流动性依然充裕,加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全球房地产、证券、黄金、石油、基本金属等各类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最终都需要流动性的支持。一旦流动性充裕的形势中断,目前居于高位的价格将难以为继,进而对国际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冲击。

从下图世行研究报告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自1820年至2025年的GDP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的变化呈U型。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是底部,所占份额仅为4%,现在约为13%,2025年将升至25%。这预示着中国的贸易顺差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会继续增长。

1820—2025年中国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

(以平价购买力衡量)

资料来源:A.麦迪逊,世界银行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总体良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政府继续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实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保证贸易顺差至关重要。具体说来,决定中国未来贸易顺差的主要因素包括:

(1)据IMF2008年4月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我国2008、2009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3%和9.5 %,尽管低于去年11.4%的增长率,但仍在持续增长。这预示着中国的对外贸易也会有不俗的表现。

(2)我国进出口贸易方式构成随着对加工贸易政策的调整也在逐渐改变,一般贸易比重上升并接近加工贸易。先前以加工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以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出口主体的特有贸易结构,致使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迅猛。一方面,我国良好的工业配套能力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全球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另一方面,由于加工贸易实行保税政策,对于外资投入加工贸易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国家为了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合理保护和利用国内环境资源,通过加征出口关税和降低出口退税等手段继续加大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调整力度,同时采取降低暂定进口关税税率、取消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等方式鼓励进口,使总体出口增速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趋缓,进口增速明显上升;贸易顺差迅速扩大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政策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效。2007年我国贸易顺差总计2 622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出口9 672亿美元,而加工贸易进出口9 861亿美元。中国在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方面均有比较优势。由此可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均为保持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因素。

(3)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持续增长。2007年11月底我国已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3万家,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7 471亿美元,全球500强已有近490家在华投资。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面向国内市场替代了部分进口需求,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自身存在巨大的出口需求。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而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外商投资企业有其自身的贸易网络优势,且其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容易克服各种贸易壁垒。

(4)调整出口退税率。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成本上升,相应出口产品价格也会上升,由于贸易发生的优势并未消失,出口额会进一步提高,最终受损的是进口国的消费者,他们失去了部分消费者剩余。

(5)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我国政府采取了抑制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相应减少了进口需求,从而放大了贸易顺差的影响。

(6)少数西方国家限制对我国出口高新技术及其设备,也致使贸易顺差加大。

(7)国内消费不足[6]。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有后顾之忧,抑制了居民消费,也不利于缩小贸易顺差。

(8)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会显示出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这样会加大中国服务贸易的出口,特别是赢得越来越多IT产业方面国外公司的外包业务,使得贸易顺差具备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9)随着经济的转型,美国国内的加工制造企业已失去了在美国国内的经营优势,纷纷转产或投资海外,使得美国注定要从中国或其他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商品。事实上,2007年我国对美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主要来自加工贸易项下。此外,美元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使得相当一部分贸易顺差表现为美元存款。

未来的突发事件,例如,大规模的战争、严重的自然灾害、由金融危机诱发的整体经济危机、恶性通货膨胀等可能会使中国发生贸易逆差,这种逆差可能是暂时的,最坏的结果也超不过日本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总之,中国未来的贸易顺差具备可持续性,这符合由发展中国家转向中等发达国家过程中的经济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 牟新生.关于当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及其顺差问题的一些思考[EB/OL].新华网.

[2] 商务部综合司.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7春季)[R].

[3] 赵瑾.全球化与经济摩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 William A. Economics[M].McEacher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2000.

[5] 李京文,张国初.现代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理论·模型·应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6] 吕蓁.贸易顺差持续高位运行 专家建议多管齐下降温[N].中国证券报,2007-07-11.

我国贸易顺差问题的实证分析 篇5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我国外贸迅猛发展, 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增加。自1994年以来, 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2009年贸易顺差额和经常项目差额下降, 2010年虽然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 但是与2008年相比贸易顺差仍然有所下降。在欧债务危机影响下, 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 因此我国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二、文献综述

国外对我国贸易顺差的研究较少。Obstfeld (1995) 将汇率因素纳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 分析货币政策通过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Faust (2002) 研究了货币政策变动对汇率的影响;Groenewold (2007) 、Zheng (2006) 研究表明人民币币值调整对中美贸易失衡的作用不大。

国内对贸易顺差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多。卢峰、余永定和覃东海 (2006) 的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贸易顺差与我国对外贸易模式和来华直接投资紧密相关。余芸春 (2007) 认为相对较低的资源价格是形成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 积极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要素市场是解决顺差问题的重要途径。赵文军等 (2008) 认为我国实际资本存量高速增长和居民实际财富缓慢爬升是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于津平 (2009) 则强调, 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和国内投资的过度扩张是我国出现贸易顺差的直接原因。韩琪 (2008) 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FDI与我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联性, 认为每累计增加1美元的FDI所引起的进出口额变化会大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额。和红、林金忠 (2009) 基于SURE和ARDL-ECM模型的分析得出FDI的流入促进了出口, 导致了长期顺差。张碧琼 (2009) 认为我国与美国存在互利的跨期交易, 美国逆差和我国顺差, 表明中美之间存在顺逆差转换关系, 体现了两国的跨期消费模式的互补性。

三、我国贸易顺差发展趋势及产生原因

(一) 发展趋势

1.1982—1990年

改革开放初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 尚未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 贸易量不大, 出口额少, 经常项目差额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 上下浮动范围不大, 收益差额较小, 最大顺差仅为15.8亿美元。

2.1991—2000年

在此阶段, 我国外贸开始高速增长, 除1993年外, 经常项目都是顺差, 贸易量增加, 且呈现持续顺差态势 (除1993年外) , 我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较上一时期有了明显提高, 增长了两倍之多。

3.2001—2010年

加入WTO后,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26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2981亿美元, 增长了13倍;经常项目顺差额逐年增加, 从2005年开始急剧增加, 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出口受到影响, 因此2009年经常项目顺差额增速下降43%, 2010年经常项目顺差较上年有所回升。

(二) 原因

1.外商投资的增加

近年来, 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越来越大, 从产业结构来看, 发达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跨国外包或是直接投资的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低附加值、高污染和高能耗产品的生产环节, 而自身则重点发展增值较高的技术研发和营销环节, 以及以服务业为代表的增值空间较大的第三产业。我国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也吸引了大量外商对华投资。2010年, 我国外资企业达到445242个, 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88.21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的不断增加是我国出口额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

2.内需不足, 产能过剩

2010年我国GDP增速达到10.3%, 但是对消费的贡献率与2007年相比基本持平, 较上年下降10%, 国内市场需求有所减缓, 前期经济高增长所扩大的产能仍在不断释放, 投资对经济的增长作用大于消费的拉动作用。经济增长主要由外需拉动, 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 2010年该指标为9.2%, 较上年提高了48.1%。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9年出口受挫严重, 净出口对GDP的贡献为负。2010年GDP 增长10.3%, 其中净出口拉动GDP 增长0.9个百分点。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过低以及消费率过低, 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 这是我国形成贸易顺差的深层次原因。

3.国际市场对我国低档出口产品的刚性需求

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是原材料、设备和技术进口大国, 而出口多以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国际市场对我国此类出口商品呈刚性需求, 从而对我国的出口商品形成依赖,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不仅没有削弱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依赖, 相反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从而成为我国贸易顺差的又一重要原因。

四、实证分析

(一) 数据选择与模型设定

影响贸易顺差的因素有很多, 这里选取了4个解释变量, 即国内生产总值 (GDP) 、出口竞争力 (SH) 、当年及滞后一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将其它因素划入随机误差项。一个国家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出口和贸易顺差的增加, 因此使用出口份额来表示出口竞争力的指标。外商直接投资是双向影响, 当年外商直接投资以进口形式出现, 流入后表现为强烈的出口倾向, 因此预期当年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呈同方向变化, 而滞后一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则于当年形成出口倾向。数据来源于中经专网和国家统计局。模型设定:

TB=β1SH+β2GDP+β3FDI’+β4FDI’ (-1) +ε

其中:TB表示贸易差额;SH表示出口份额;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FDI’表示当年FDI按照当年的平均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FDI’ (-1) 表示滞后一年的FDI按照当年的平均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 实证结果

经Eviews 分析, 发现自变量存在自相关性, 因此要加入AR项以消除自相关的影响。尽管结果拟合度较好, 但是有两个变量的回归系数t检验不显著, 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结果不可靠。因此要去掉可信度差的FDI’ (-1) , 然后进行估计, 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到, 所有的解释变量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 R2=0.8753, 由于k=3, T=28, DW=1.47, 处于不确定区域, 可能存在自相关也可能不存在自相关, 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

TB= 20900.35SH-2981.50GDP-5077.74FDI’-1.64AR (5) +ε

11.256 -5.397 -2.456 -3.524

R2= 0.8753 DW= 1.47

实证结果表明FDI流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是进口或贸易逆差的解释因素, 它与TB负相关。经济增长率每增加1%, 贸易顺差就会减少29.8亿美元;FDI每增加1%, 贸易顺差就会减少近51亿美元;出口份额的提高是贸易顺差的最重要解释变量, 即出口份额每增加1%, 贸易顺差就增加209亿美元, 我国巨额贸易顺差来源于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优势。

五、结论与启示

1.通过回归分析可知, 要减少贸易顺差, 达到贸易收支平衡, 应适当控制出口份额。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和劳动力成本竞争力。

2.FDI、经济增长率和出口份额都会影响我国的贸易差额, 但是出口对贸易差额的弹性较FDI大, 因此可通过调控出口与FDI规模来维持我国适度的贸易顺差。从FDI与TB的关系来看, 为了减少贸易顺差带来的贸易摩擦及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 应该在适度加大引资力度的同时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项目的外资流入量, 不仅要“引进来”更要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

3.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根源在于出口的产品具有价格优势, 当国际市场价格较高时, 出口增加, 出口大于进口。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顺差问题。扩大内需需要政府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我国贸易顺差的增长趋势虽然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但应在稳定人民币汇率的前提下适度缩小贸易顺差额, 缓解贸易摩擦, 以达到贸易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目前,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比重高达50%, 甚至高于这个水平, 监管制度的不完善给我国的国际收支核算带来严重的泡沫, 一些投资性的金融资本对国内经济造成严重威胁。因此, 应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减少“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和投资水平, 促进内外贸“引进来”和“走出去”均衡合理发展。

摘要:加入WTO后我国的贸易顺差额逐年递增, 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 通过对我国GDP的增长率和FDI、出口份额以及汇率变动的回归分析, 解释了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外商投资的增加;内需不足, 产能过剩;国际市场对我国低档出口产品的刚性需求。提出应适当控制出口份额, 调控出口与FDI, 扩大内需, 要在稳定人民币汇率前提下缩小贸易顺差、缓解贸易摩擦, 以达到贸易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

关键词:贸易顺差,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和红, 林金忠.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影响及机制[J].经济经纬, 2009 (4) .

[2]余永定.中国的双顺差:根源与对策[J].中国金融, 2006 (19) :25-27.

[3]戴翔.中国“出口导向型”模式的可持续性辨析[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8) .

关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思考 篇6

一、巨额顺差引发的问题和忧虑

1、连年巨额贸易顺差折射出的内外经济失衡现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一个健康、合理的整体发展环境。从古典经济学的相关国际分工理论和世界各国对外贸易与其整体经济发展关系上的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巨大的外部经济失衡是难以持续的;作为个体的发展中国家,其国际收支平衡应维持在经常项目的顺差与资本项目的逆差之间,允许适当的总体顺差。但是我国的情况是持久的双顺差,而且在近几年成为跳跃式增长,这在世界各国间独一无二,外部失衡状况凸现。我国对外贸易巨额顺差折射出内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差异、消费与储蓄的不平衡等方面。根据海关统计,2007-2008年我国出口量主要来自于广东、深圳、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约占总出口额76%;而青海、西藏、宁夏、贵州、海南、甘肃等西北地区的出口占总量却微乎其微,仅为0.5%左右。从产业方面上看,与我国货物进出口连年巨额顺差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服务贸易的连年逆差。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到40%,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以上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我们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对薄弱的。而货物贸易顺差又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以及附加值较低的加工产业。出口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反映了我国内部经济不平衡的一个侧面。有数据显示,中国总体经济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但消费支出尚不到GDP的40%,而其他较大经济体的消费支出大多占其GDP的65%左右。储蓄与消费的不平衡反映出内需的不足和投资增长过快的必然性。2001年—2008年间,我国居民存款余额从7万亿上升到20多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约15%;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年均增长却为12%左右。如果将这一时期房地产、股市、收入、通胀等多种实际因素考虑进来,储蓄与消费的失衡问题则会更加显现。高储蓄、低消费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问题之一。

2、巨额贸易顺差并未让我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强国,而且也不能说明我们从中获得相应的实惠

从贸易总额、贸易顺差、外汇储备等数字上反映,我们无可争议地已经步入贸易大国的行列。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已然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实际上,从很多方面看我们距一个贸易强国还相差较远。首先,人均贸易额,世贸组织2004-2006年间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1207美元。这一数字比同期3300美元左右的世界人均贸易额都差距甚远,更无法与德国(26321美元)、美国(10903美元)、日本(10112美元)等真正意义上的贸易强国相比。其次,从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上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甚至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货物贸易又主要集中于外国投资的加工制造行业,基本来自于加工、组装等低增值的低端环节,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及其营销网络。另外,我们的企业规模小,跨国经营能力弱,总体竞争力不强。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与国际品牌集团(Interbrand)共同发布的2008年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百强企业中竟没有一家中国企业。最后,作为一个贸易强国,其货币应该因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而成为具有较高流通性的国际化货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和对外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民币虽然在境外(主要是一些周边国家)的使用逐渐广泛,但总体上说它在全球进出口贸易结算和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还很低。人民币成为国际上自由兑换货币的时机尚无明确迹象。

从经济利益的角度上看,我们这些年在贸易规模和贸易顺差上取得的辉煌数字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的。海关资料表明,我国对外贸易额自2001年以来有五成以上来自于外资加工制造企业。跨国企业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看中的是我们低廉的生产资源和劳动成本、超国民税收优惠待遇、巨大的消费市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我们换取的则是微薄的加工费和生产线上有限的加工“技术”。以汽车行业为例,德国大众在中国合资企业的产量只占全球的14%,但是其利润的80%来自于中国;通用汽车公司每辆车在美国国内盈利145美元,在中国却是2400美元;本田公司广州生产的雅阁牌轿车在中国售价高出日本国内价格六成左右。而我们“以市场换技术”的愿望换来的现实却是这些在中国生产的汽车的研发技术并不属于在中国的合资企业。

如果说资源的付出、市场的敞开、即期财政收入的损失是我们自愿承受而将实惠让于外资企业和贸易伙伴的话,环境利益的代价则是由于我们主观意识滞后和体制不完善而成就别人乘机获得不义之财。2008年5月1日,由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即将正式实施之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有关项目人员挑选了2007年全球100强在中国设立生产型工厂的28家知名跨国公司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中国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的程度,以及这些信息是否容易被公众获取等情况。令人失望的是,其中竟有13家公司没有做任何相应的公开。而这些公司在其他国家对其污染物排放信息却都主动进行公开。这种对待中国的环境和公众健康实行双重标准的现象难道不说明问题。相对于贸易伙伴们在经济上获得的实惠,我们的贸易数字却招引着国际上不友好势力的“中国威胁论”,我们不得不向真正的贸易强国妥协而使人民币升值,我们还要额外承受外部压力而为国际上发生灾难的国家多捐钱、多出力。

二、巨额顺差产生的原因

1、建立外向型经济的国内环境迎合了跨国公司的产业资本转移的趋势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参与国际分工,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而要从发达国家引进,首先得拥有外汇,即可用于支付的发达国家货币(可自由兑换货币)。为了尽快挣到外汇,就要多出口。这注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所处于的劣势地位。它们要为换得发达国家货币的本身还要付出额外代价。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初期曾出台一系列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当时很多出口业务是在亏损情况下进行的,需要通过进口国内急需的物资并在国内市场销售挣得利润后再给予补亏。这种不惜高成本以鼓励出口、赚取外汇的对外贸易延续了很多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国力的增强,对外贸易增长模式也由政策主导转向为市场主导。出口不再以换取外汇为主要目的。事实上我国出口价格指数自1997年以来一直稳中有升。然而,我国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由于历史原因被长期低估,这一价值偏离现象需要一段时间通过体制改革和深化国际接轨来逐渐得以纠正。其间,由此所形成的比较优势便成为我们参与国际分工的有利条件,加之我们对环境代价的主观滞后意识,迎合了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趋势,让我们顺理成章地充当了国际公司跨国外包的主要承接者。世行2007《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和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由于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国内市场的迅速增长等优势,在过去10年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所获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25%,并预计未来几年内这一份额将升至30%。从我国海关统计上看,2003年至2008年出口贸易总额的57%来自于外资企业,其中54%属于加工贸易。应该说,外商直接投资的涌入和跨国公司在华加工贸易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是我国连年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足够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的贸易顺差并非我们自己企业创造的利润,不能被认为完全属于中国;它所带来的外汇储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外部流入资本的负债,最终都将作为这些外国投资所得的利润汇回母国。

2、国内生产过剩却内需不足使得寻求外部市场成为必然;外国企业在华直接投资生产和销售部分取代了进口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两位数加速发展阶段。我们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到投资、出口和消费这“三驾马车”的贡献度上。这一时期,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和引导经济平衡发展,开始了宏观调控,并逐渐加大力度,着重于紧缩政策的同时也强调扩大内需。尽管如此,从统计情况看,投资平均年增长依然是将近26%,出口增长高达30%有余,而消费增长却只有13%。相对于消费的情况,储蓄同期的年均增长差不多是15%,如果不是因为2006年和2007年股市的繁荣吸走了大量储蓄存款,这一数字应该在17%左右。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分析出,快速增长的投资和低价而充沛的劳动力在内需不足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必然导致产能过剩和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幸运的是,在我们内部过剩产能需要外部市场消化的同时,欧、美等市场的需求正处于相对旺盛时期。可是长远来说,内需不能有效放大终将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过度依靠外贸出口和基建投资很难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

从进口的角度上看,2003年以来也有近27%的年均增长。虽然不比出口的年均30%增长速度,其关键在于这些年的进口总额的58%来自于国内的外资企业,而且来料、进料贸易占据40%。这里除了解决投资需要的原料、能源、技术等投资品外,让我们更多联想到的是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的外国品牌,从饮食、服装、家电、日化、五金、装修,到汽车、旅游,甚至教育和培训。外资的涌入不仅仅是利用我们“良好的投资环境”,结合其资本、技术、品牌和管理上的优势,强化其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还看重我们国内市场的发展空间。外资企业在华生产后的部分产品就地销售,取代了我们以往的直接进口。而在我们有限的内需中,从前所熟知的国内产品也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外资产品所替代。进口不能有效放大的另一个原因,当是我们国家致力于发展所需要的高科技产品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对华出口限制。某些西方政权在政治上敌视中国,所以在经济上不情愿让我们走其发展捷径。

三、巨额顺差下的应对措施

1、机械地套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措施、过急地求得短期抑制顺差的效果来改善外部经济失衡只能使内部经济失衡状况更为复杂

对于持高不下的贸易顺差及其引发的流动性等诸多问题,管理层近两年连续出台货币、财政乃至行政管理等政策,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息、调高存款准备金率;默许人民币升值;削减或被取消诸多“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某些甚至还被加征出口关税);终结外资企业超国民优惠税收政策;加强和规范外商投资项目管理,防止外汇资金异常流入;等等。总体上看,自2007年下半年以来,进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而出口增长速度已明显得到控制。2008年较上年进、出口增长分别为18.5%和17.2%,为近几年首次进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出口,顺差增长幅度也明显减小。应该说,管理层的调控努力已渐显成效。然而这后面的代价却不容忽视,如何能够以更合理的政策、更小的成本获得根本的调控效果也需探讨。

结合我国目前经济的实际情况来从理论上分析,前两年的加息政策不但无助于解决由于结构性因素而造成的投资过热,反而使得原本不足的消费更趋萎缩,储蓄增量连创新高。内需得不到扩大,过剩的生产还是要依靠外部市场来解决,这显然无助于顺差的减少。不仅如此,加息产生的内外利差还会诱使境外资金涌入从事投机性套利活动,从而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就业也会因为投资性外来资本被投机性外来资本替代而趋于下降。再从升值的角度上看,2005年7月汇改以来至去年下半年人民币累计升值19%有余。人民币币升值刺激进口的增长,进一步加剧由于过度依赖外部而产生的输入性通胀,使得原本在加息等紧缩政策下处于窘迫状况的企业更不得不面对原材料持续涨价的巨大难题。企业经营困难必然带来就业压力。去年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仅纺织行业倒闭的一万多家企业就导致2000余万工人解聘。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经济贡献率达到60%,提供了近90%的就业机会,创造了50%左右的出口收入和财税收入。然而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又是脆弱的,在这一系列无差别紧缩调控政策下自然处于遭受冲击的前列。我们传统的出口优势行业基本上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升值和紧缩措施带来的成本增加正迫使它们退出国际市场。这几年出口占我国GDP的1/3左右。一旦出口快速下滑而消费尚不能有效扩大,我们的经济持续增长将难以保持。

2、利用顺差优势,依据国情,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幅改善百姓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扩大内需,当是治本、长久的多赢之计

同样是导致劳动成本的提高,与其主动承受升值、升息等措施所带来的诸多伤痛,乃至承担经济快速回落的风险,我们更应该将连年的贸易顺差与财政的快速增长结合起来当作一个积极的机会,较快、较大幅度地提高国民收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百姓从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得到实惠,从而提升百姓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从这个起点入手,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供给并增加就业,即保持经济增长又消除内外失衡,减少对外部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经济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解决我国价格体系扭曲的历史问题,逐步减少我们在融入全球经济过程中自身利益上的损失。诚然,以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并非是一种新思路。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是消费需求不足,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罗斯托和钱纳里进一步强调消费与经济增长是一种动态的阶段性相互推进关系。从1999年开始的“黄金周”到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减顺差,调投资,促消费”,管理层一直将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然而我们的“内需”就像严重亏气的皮球而不能有效弹起。这里面的原因除了传统文化中较为保守的消费观念之外,更主要的应该是中国百姓财富水平太低这一具体而现实的问题。让我们从“内需”政策的两端来解析症结所在:一端是政策的倡导层面,主要是从改变中国百姓的消费观念上入手,拓展渠道,鼓励消费,而在提升其支付能力上不见明显着力,所以刺激消费上涨的效果必定不能持久;另一端是政策的响应层面,顾虑重重的百姓消费群体,既要攒钱防病、养老、教育孩子、买房,又要为不断上涨的物价而担心,在远非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之下,凭借极为有限的收入,捉襟见肘,如何放得开来消费。我们国家财政目前在社会保障上的投入占12%左右,相比之下,欧美国家财政收入的1/3以上用于社会保障。而且我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不多也就是发达国家的1/10。所以要想扩大内需,必须先行解决消费能力这一瓶颈。

社会消费能力的解决,首先要从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入手,着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让处于财富“金字塔”底层和中间部分的人群充分受益于分配环节的公平与公正。显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同时,建立公共财政,大幅增加转移支付,完善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加强教育投入,提升民族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投资环境,扩大就业机会。国家财政收入近两年增幅已经达到30%以上,应该说在财力上具备一定条件来支持分配制度较大幅度的改革。更何况我们尚属发展中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适当的赤字财政在必要的发展阶段上要远强于将收入存入国库。让利于民,让百姓财富殷实、免予后顾之忧,才会置换出社会消费,最终又转化为GDP。其次,在货币政策上,要通过大力支持技术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放宽消费信贷、稳定物价等多个方面助推消费增长。西方经济理论认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此外,物价、金融资产、消费信用、收入预期、社会保障等诸多因素也从不同方面影响着消费。

对当前我国贸易顺差现象的分析 篇7

2007年, 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 贸易规模达到21738.3亿美元, 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 增长48%,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据海关统计2008年1月~9月, 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3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6亿美元, 增长22.3%;进口8930.7亿美元, 增长29%。1月~9月累计贸易顺差为1809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下降2.6%。

1. 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见下图)

(1) 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 (1981年~1989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 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 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47.12亿美元。

(2) 较小贸易顺差阶段 (1990~1996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122.15亿美元的逆差, 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 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 较大贸易顺差阶段 (1997年~2007年)

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 且平均每年顺差均在5 0 0亿美元以上, 1997年~2007年累计顺差达到5415.5亿美元, 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2亿美元, 增长25.7%;进口额9558.2亿美元, 增长20.8%, 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 为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

2. 我国贸易顺差的特点

(1) 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 加工贸易仍是顺差的主体。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6176.5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21%;进口总额为3684.0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4.6%;顺差为2492.5亿美元。而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仅为1099.3亿美元, 约为加工贸易顺差的二分之一。目前, 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已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 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2) 顺差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顺差主要来自民营和外资企业, 国有企业仍为逆差。2004年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后, 大大激发了民营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2007年, 民营企业出口实现贸易顺差1709.9亿美元, 占全国顺差总增量的6 5%。外资企业“高出低进”也十分突出, 实现顺差1361亿美元, 国有企业仍有449.1亿美元逆差。

(3) 中美、中欧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国家和香港地区, 但增量主要来自欧美, 而且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2007年, 我国对美、欧、港的顺差分别达1633.3亿、1342.3亿和1716.2亿美元。三地顺差合计4691.8亿美元, 占我全球贸易中顺差来源地顺差总额的9 0%以上。

(4) 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 服务贸易连年逆差

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扩大, 成为推动贸易顺差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1997年~2006年, 贸易顺差累计5655.5亿美元, 其中, 货物贸易累计顺差额6244.5亿美元, 服务贸易逆差额677.3亿美元。在国际上, 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长期保持顺差,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缓慢。

二、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 我国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 这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 成本较高, 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 成本也相应较低,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 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 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 这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 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 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 “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

三、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

外贸顺差反映了国情, 是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的结果。立足于人多、收入低等基本国情, 发挥自身优势, 主动参与国际分工, 是我国产生外贸顺差的根本原因。我国人力资源“质优价廉”, 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5%、韩国的8%、巴西的1 8%。同时我国还有市场大、配套强、海外华人多等优势, 有利于吸纳国际产业转移, 致使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的一半以上, 并成为顺差的主要来源。

1.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经济恰好已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态势, 因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之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 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 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2005年1月1日, WTO成员国取消了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所有进口配额限制。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成为贸易顺差的最大驱动力量。

2. 贸易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的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我国进出口国别 (地区) 统计, 1994年~2007年间, 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有美国、香港地区和欧盟。其中美国由74.9亿美元激增到1633.3亿美元, 是我国最大的顺差对象国;香港由229.1亿美元增加到1716.2亿美元;欧盟由逆差38.4亿美元751.1亿变为顺差1342.3亿美元。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的贸易却由顺差转变为出现美元的逆差。其中, 对日本的逆差由47.5亿美元增加到318.8亿美元;对韩国的逆差由29.2亿美元增加到476.2亿美元;对台湾地区的逆差由118.5亿美元增加到775.6亿美元;对东盟的逆差由4.5亿美元增加到141.9亿美元。如果考察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方向统计, 我们就会发现, 在中国对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 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贸易顺差出现了相应的缩减。也就是说, 由于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变化, 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 尤其是其末端加工程序, 已经大量转移到中国, 这样也就把它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而我国则从这些经济体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 并因此形成我国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持续产业转移间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 使贸易顺差加速。

根据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 我国贸易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1994年~2007年间, 我国工业制成品顺差由原来的21.1亿美元增加到4436.3亿美元, 与此同时, 初级产品贸易则由32.4亿美元顺差转变为出现1814.3亿美元的逆差。应当注意的是, 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大幅增长, 这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重, 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 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 即“大出”同时伴随着“大进”, 出口增长大量地依赖工业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的进口, 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甚至存在着较大的逆差。我国商品进出口十几年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急剧扩大, 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加工出口产业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 有着直接的关系。

3. 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出口的限制扩大了贸易顺差

按照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 中国主要对海外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较大。但一些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 对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设备施加种种限制。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 某些国家对华出口的管制政策不但没有放松, 反而加强, 这自然会加大双边贸易不平衡。以美国为例, 美国对中国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已是导致中美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尤其是“9·11”事件以来, 美国进一步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 出口许可审批的时间更长, 对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也更多。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 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 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 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美国的出口许可证从递交申请到批准的平均时间一般为3个~12个月, 而日本、德国对向中国高科技出口发放许可证的时间最多为1个月。所以, 如果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要等半年才能获得许可证, 出口机会就会转向德国或日本公司。正由于此, 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比例持续下降。由于美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 近几年美国每年都要丧失对中国出口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机会。

4. FDI推动贸易顺差的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正在释放出来, 导致某些产品出口激增, 远远超出国内市场需要, 因而出口大量增加, 贸易顺差而扩大。据海关统计,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 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 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 目前, 加工贸易是外资企业的主要贸易方式, 2007年外企加工贸易出口6955.2亿元, 同比增长23.4%, 进口5594.1亿美元, 同比增长18.4%, 实现贸易顺差1361.1亿美元, 占全国加工贸易顺差的5 5%, 因此可以看出, 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 依靠自身技术的先进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 大力开展加工贸易, 推动了出口额和进口额的逐年高涨。因此, 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等方式, 大量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 并不能反映出我国在全球市场真实的竞争力, 只在数字上制作了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其实, 我国的很多出口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5. 产业结构的提升导致大量的进口替代

在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中, 大量外资企业来华建立加工组装基地, 客观上将周边地区对美欧的顺差转移到我国。特别是近几年外商对华投资由加工组装环节向上下游延伸, 呈现整个产业链对华转移的趋势, 使我国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运输工具等产业的国内配套能力大大增强, 从而大量替代进口。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也由“大进大出”向“小进大出”转变, 使用国产料件的比重大幅提高, 顺差逐年增加。除集成电路以及电容器、复印机、电容器、汽轮机等产品的零件进口增长较快外, 大部分产业的零件进口都呈低速增长或下降趋势。不少产业零部件生产能力激增后, 转而大量出口。例如, 汽车零件进口额下降8.2%, 出口额却增长了49.2%。中国自己的公司提升产业结构, 相互激烈竞争, 这无疑受助于在华外国公司的技能和技术转让。

外贸顺差反映了原产地统计规则, 顺差多并不等于利益多。顺差或逆差不是利益分配大小的标志, 也不是经济是否健康的标志。我国顺差虽大, 但仍不是贸易强国, 在国际分工中还处在较低端, 获得的比较利益并不高。比如, 我国的顺差集中于加工贸易与外资企业, 如果根据企业的“国籍”或增值的多少来统计顺差, 我国的顺差就会大大减少。因此, 根据原产地规则统计出的我国顺差, 统计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不完全是反映贸易利益分配的恰当指标。

综上所述, 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素禀赋优势推动的结果。所以, 我们既要看到外贸顺差增大的一面, 也要看到国际分工地位低、亟需提高的一面。因此深入分析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 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宏:转轨的贸易流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2]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 2006.5

[3]韩会师: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关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研究 篇8

关键词:对外贸易顺差,现状,原因,利弊,对策

一、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现状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对外贸易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逆差变为顺差。统计显示:1978-1993年中国的贸易基本是逆差 (进口大于出口) , 自1994年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以后, 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变为顺差 (出口大于进口) , 并且顺差额越来越大, 2000年中国贸易顺差为241.1亿美元。加入WTO后,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不断扩大, 2005年更是超过了千亿美元, 从2005年到2008年, 贸易顺差一直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也达到了2981.3亿美元。虽然2011年1-10月累计差额为1240.3亿美元, 较2010年同期减少15.4%, 但对外贸易顺差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大趋势。

具体而言, 中国的对外贸易差额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 贸易顺差在国内各省市的地区分布。改革开放以来, 东部地区借助着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先行优势, 国际贸易发展速度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二, 国外贸易伙伴顺差来源地区分布。虽然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数量不断增加, 超过230个, 但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地区仍然是中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 而中国台湾、韩国、东盟和日本是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第三, 贸易顺差的商品构成。初级产品总体逆差, 工业制成品是顺差的主要来源。而在工业制成品中, 杂项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占主要部分。第四, 贸易顺差经营主体构成。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外贸顺差的主要来源, 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商品是中国主要顺差商品, 尤其是在机电产品方面。第五, 贸易顺差的贸易方式来源分析。加工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11年10月货物出口总值按贸易方式统计, 一般贸易为742.3亿美元, 加工贸易为718.7亿美元, 其他贸易为113.9亿美元, 加工贸易长期占据着中国的半壁江山。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

二、中国长期贸易顺差的原因

面对常年的对中国贸易的巨额赤字, 美国从2005年开始将汇率与贸易逆差挂钩, 认为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干预人民币汇率, 导致人民币对美元低估, 使得中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获得非自然的竞争力。然而, 自2005年7月以来, 中国政府进行了人民币汇率改革, 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价由2005年的8.19上升到2012年1月2日的6.29, 人民币汇率升值了30%左右。但中国的贸易顺差并未因此而减少, 相反却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因此, 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 由于中国贸易特点产生的对外贸易顺差

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 中国以劳动力优势参与产品中间环节的生产, 贸易模式上表现为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越多, 境内创造的“附加值”越多, 创造出来的“顺差”就会越多。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是以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来获得贸易顺差的, 很多重污染的加工产业不断向中国转移, 造成了国内资源的流失和环境的污染, 而且这种贸易方式极易受到外界的冲击, 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 多年来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实行高精技术及其产品的封锁

由于中国急需进口原材料和高新技术产品,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限制中国的发展, 限制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受阻, 也促使中国的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

(三) “奖出限入”的贸易政策

虽然中国外贸方针一直表述为“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 但实际上, 在“十二五”之前, 无论在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层面, 均将扩大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从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 并积极的引进外资, 2011年10月货物进出口按企业性质统计, 国有企业的出口总值为209.3亿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为846.3亿美元, 其他企业为519.3亿美元,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半壁江山。

(四) 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依赖性

随着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份额越来越大, 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强, 这种依赖并没有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而减弱。目前, 中国机电产品、轻工产品和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从短期看, 国际市场采购商在没有找到“中国制造”的替代者之前, 只能从中国采购。

(五) 配额限制取消导致纺织产品出口激增

2005年1月1日, WTO成员国取消了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所有进口配额限制。整个2005年, 中国纺织品出口创汇1150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7, 顺差超过了900亿美元。2011年1-10月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的出口额为2057.8亿美元, 同比增长20%以上。

三、贸易顺差的利弊分析

贸易顺差虽然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但也会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 环境污染

中国的顺差商品主要来自工业制品, 尤其是杂项制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以及矿冶产品, 大多来自污染密集型产业。

(二) 经济结构失衡 (包括地区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

由于顺差的国内来源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加剧了中部、西部地区生产因素被挤占的程度, 加剧了地区之间的失衡。同时, 外向型产业的发展促使生产要素向第二产业集聚, 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之间的失衡逐渐扩大。

(三) 对国际生产的高度依赖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都在60%以上, 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例如受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前三个季度广东倒闭的企业超过了50 000家, 加上大量外资撤离、裁员, 着实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的冲击。

(四) 汇率升值压力

贸易顺差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导致外汇储备不断上升, 高额的外汇储备给中国带来了通货膨胀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 而且导致了货币政策的执行困难, 存款准备金率更是一度上调至21.5%。

(五) 中国与欧美等地的贸易顺差来源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中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欧盟, 受到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 欧美各国普遍存在着经济衰退、失业率增高、财政赤字增加的情况, 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持续增加, 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特保措施调查、美国337调查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也越来越多。据商务部统计, 自加入WTO至2010年底, 中国受到贸易救济调查共692起, 涉及总额约400亿美元。

四、中国贸易顺差的对策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 日本开始对美国保持贸易顺差, 美日贸易纠纷从此不断, 广场协议和日元升值导致了日本20多年的资产泡沫风险和经济衰退。2011年10月11日, 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 将矛头直指人民币汇率, 中国对美的出口产品面临着27.5%惩罚性关税制裁。因此, 如何平衡中国对外 (尤其是对美国) 的贸易差额、改善中国的贸易结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具体而言, 应做到以下几点来消除国际收支顺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 积极扩大内需

合理调整国内收入分配, 在全国范围内较大幅度的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 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同时转变居民的消费观念, 鼓励居民投资和消费, 以内需拉动进口, 大力发展国内市场, 使国民经济从“外需依赖型”转向“内需依赖型”, 促进中国贸易的平衡发展。

(二)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出口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 技术和营销管理方面较为落后, 高耗能产品的大量出口也会加重中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因此应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更多的出口优惠并减少高耗能产品的出口比重, 转变贸易发展方式。

(三) 扩大进口

中国企业进口的产品技术含量比较低, 主要是发达国家淘汰的或即将淘汰的机器设备。目前, 还有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在高新技术及产品方面对中国有严格的限制。所以, 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在这方面谈判的力度, 多进口一些高新技术和产品以促进进口结构的优化, 缓解顺差额上升过快的压力, 平衡进出口。

(四) 完善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政府有必要以“市场主导, 适度出口”的外贸战略代替“奖出限入”的政策, 尽量加快开放国内市场, 同时, 逐渐取消出口创汇为原则的政策, 取消税收优惠、银行贷款优惠等优惠政策, 遏制出口企业以低价方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行为, 以降低由此引起的贸易纠纷与摩擦。

(五) 营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难以避免, 这需要国家妥善处理好摩擦。首先, 要贯彻出口多元化战略, 加大对非洲、新型经济体和资源型国家的进口力度, 同时, 通过加强与贸易伙伴的沟通对话, 营造良好的对外贸易环境, 以保证中国的经济在对外贸易中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林超, 杨明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分析[J].全国商情 (经济理论研究) , 2008 (15) .

[2]张家胜, 祁春节.中国贸易顺差存在的根源与发展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 2007 (8) .

[3]张旭宏, 庞景.中国贸易顺差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 2008 (2) .

中美贸易顺差的解决办法 篇9

关键词:中美;贸易顺差;成因;解决办法

一、中美贸易顺差的成因

(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分工的差异

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相关产业,因而导致了国际分工的差异。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决定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同时,我国巨大的人口资源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依靠我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巨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承接了世界很多国家的组装加工环节,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在中美贸易中,我国对美国出口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日用家居、玩具、电器等为主,这些总价低附加值小的商品成为我国出口顺差最大的部分。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逐步将资本退出一些低端产业,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并将许多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环节转移到我国。

随着中美两国贸易不断增多,中美两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愈加凸显。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其丰富和廉价的劳动力,美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其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源。只有在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下,双方才能达到贸易均衡和互利双赢。因此,国际分工的影响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美国对中国严格的出口管制

美国对于中国贸易的比较优势在于它的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源,但是美国出于政治上的考量,美国对华技术出口实行非常严格的管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体上,美国对于其出口管制政策做了一部分调整,但对于中国的管制政策并没有实质的改变,这严重影响了中美经贸关系,进一步恶化了中美贸易失衡。据美商务部的资料,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出口的比例正在持续下降,不合理的出口管制阻碍了中美正常贸易,这也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中美两国采用的统计标准不一致

中美贸易顺差之所以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是因为国际分工的差异以及美国严格的出口管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两国统计标准的差异。

一方面,中美两国的统计口径不同。我国官方统计机构一般以离岸价计算和记录商品的进口,而美国官方统计机构一般以到岸价(成本、保险加运费)计算和记录商品的进口。根据美国统计口径进行计算的成本比中国统计口径计算的成本高出10%,中美两国统计口径的差异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争论点。

另一方面,两国对转口贸易的处理方法不同。目前,中美双边贸易仍有相当数量要通过香港转口。美国在计算出口时,一般以消费国为记录标准,根据出口商的海关申报记录来确定。这样美国官方统计出口数据时只统计了对我国直接的出口数量,而漏算了美国商品经香港转出口我国的数额,这显然低估了出口我国的贸易额。而美国在计算进口时,则遵守原产地原则,这导致其在统计进口数据时,不仅包括了直接进口的部分,还包括了香港转口的部分。①中美两国之间统计标准的差异也是导致中美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二、中美贸易顺差的解决对策

(一)扩大国内需求,开发国内市场,带动进口增长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不仅有丰富的劳动力,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国内市场。目前,由于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较为保守,整体上来说我国居民储蓄大于投资消费,因此我国国内市场的开发并不充分,还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在全球贸易格局中,我国属于长期贸易顺差的一方,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位列世界第一并在逐年增长。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世界平均消费率也在不断上升,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消费率接近80%,而英美国家的消费率则更高,一般均在80%以上。而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1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率一般会在60%左右,但目前我国的居民消费率还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中国的消费整体偏弱,直接导致国内市场的开发不充分,反过来也导致了中国只能依赖出口和投资。要完善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问题,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扩大内需才是根本。

(二)完善统计标准,与美国协商建立一致的统计制度

由于两国统计标准的差异,中美双方在贸易失衡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为了推动中美双边贸易继续深入发展,妥善解决中美贸易顺差,我们需要完善两国的统计标准,最好是形成一致的统计标准。一方面,我国应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关于原产地规则的制定,并在理解原产地规则的基础上与美国协商建立一致的统计制度。另一方面,服务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且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已经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其对外输出的服务贸易与日俱增。因此,我国可与美国协商将服务贸易纳入中美贸易统计的范畴。

(三)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从过往中国实行的政策来看,中国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长期以来,中国推行的是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这种贸易政策主要是推行以量取胜以及扩大出口额。在当今中国经济和外贸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应调整之前的贸易政策,应采取措施推动进出口均衡发展,并且提高我国对外出口的质量。从当前贸易结构上看,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加工贸易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作用十分有限,但是在计算出口时却占据了很大比重,而且其带来很多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我国学者提出调整当前的对外贸易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其主要政策包括: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②

(四)充分利用WT0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贸易顺差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各国间的贸易摩擦也在增加。从过往的贸易争端的解决机制来看,双边贸易磋商机制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我们应认识到依据WTO多边规则比依靠双边的贸易磋商机制要公平、公正,因为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更讲规则与程序,而双边磋商机制主要依靠政治、实力来解决问题。因此,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妥善处理贸易顺差问题。(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法学院)

注解:

① 路霄,《中美贸易顺差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8年第17期

② 王红艳,朱静雅,孙红日,《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年3月(上旬刊)总第604期

参考文献:

[1]路霄,《中美贸易顺差的成因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8年第17期

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篇10

中美贸易逆差之所以备受关注, 主要原因是:

(1) 美国总体贸易逆差日益扩大。从1997年的200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671亿美元, 在数量比例上已经达到GDP的6%左右。由于中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 贸易逆差增长迅速, 因此, 中美贸易逆差受到美国的格外关注。

(2) 美国进出口方面一个明显的总的发展趋势是出口乏力, 而进口保持强劲增长。2000年美国经济衰退以后, 这个特点变得更加明显。2003年, 美国尽管经历了两年持续下降之后的出口之后, 增速开始缓慢回升, 但是即便如此增长率也只是4.5%。2004年度经济增长率达到4.4%, 出口增长了12.3%, 达1.15万亿美元, 但进口增长更快, 增幅为16.3%, 达1.76万亿美元。在这样的条件下, 中国对美出口保持持续高增长的反差显得尤为突出。

二、对中美贸易巨额顺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1. 中国对美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是中美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

(1) 美国在华投资企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对美出口的增长。

(2) 日益扩大的中美贸易顺差实质上是原来东亚各国和地区对美贸易顺差转移到中国的结果。

2. 对华技术出口限制极大的制约了美国比较优势的发挥。

因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 所以使美国拥有最强的综合经济实力, 同时对美国的进口项目方面具有很明显的影响。美国的优势在于高新技术, 对中国进行新技术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限制不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而在科技推动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则有利于美国贸易赤字的减少。但是, 美国始终对对华高新技术出口采取高度管制的政策, 并且是愈演愈烈。主要原因是美国方面基于所谓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 对对华出口高新技术心存高度警惕。

3. 美国之所以存在大量的贸易逆差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美国的储蓄率偏低。

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经济结构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由于美国近年来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 是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 导致求过于供。根据国民经济恒等式, 总投资于总储蓄的差额要用贸易余额平衡, 这就是贸易逆差和顺差的根源。所以对于美国高消费的结果, 是总储蓄小于总投资, 产生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

三、中美贸易顺差问题的应对策略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由外贸拉动向内需拉动过渡

外贸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 短期内确实可以立竿见影地促进经济的成长, 但是过分依赖外贸会使经济发展比较脆弱, 弊端很大。亚洲金融危机表明, 单纯依赖国际市场和外来投资, 国内消费需求状况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必然加大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一旦国际市场和他国经济出现风吹草动或出口下降, 就有可能引发国内经济发展的波动乃至经济危机。

扩大内需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 实现贸易收支总体平衡。内需不足不仅使国内产能不得不到海外寻求市场, 增加了出口, 而且使国内市场对于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产品表现得比较疲软,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口, 两方面相结合使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扩大, 如果国内消费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快速增加, 就会使中国的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贸易顺差规模就会减少, 自然就会有了缩减中美贸易顺差规模、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宽松的大环境。

2. 建立中美新型贸易格局。

(1) 实施结构互补、利益均沾的全球化发展战略。主要是从战略上处理好我国作为大国全面参与全球化所引起的国际摩擦和利益冲突问题。减少国际摩擦的正面冲突, 致力于实现共赢的局面。

(2) 积极推进相互依存、经济主导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在推进区域贸易组织是, 我国应明确将取消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些歧视性条款为前提, 从而从局部地区率先打破这些不利条款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3. 推行新的对外贸易战略,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从贸易政策看, 中国一直推行的是鼓励出口的保护贸易政策, 在中国经济、外贸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 中国有必要改变这种以量取胜的外贸政策, 重视对外贸易效率的提高, 由外延的向内涵的外贸发展模式转变。应采取措施推动进出口均衡发展,

从贸易结构上看, 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过大, 加工贸易由于两头在外, 其对于国民财富增长的贡献和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都比较有限。但是由于加工贸易中的增加值就是外贸顺差额, 其对外贸顺差规模有着非常显著的增加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加工贸易是增加外汇来源, 解决就业的好方法, 但是随着中国外汇储备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同时加工贸易带来很多环境污染等情况, 此时调整贸易方式、增加一般贸易的比重这一问题对中国而言显得越来越迫切。

主要政策包括:一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 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 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二要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 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促进东、中、西部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三要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

参考文献

[1]张鲁青、王立.五大热点左右中美经贸前景.国际商报, 2005 (1) .

[2]王平.加工贸易发展中的原产地规则问题.财贸经济, 2004 (9) .

[3]尹翔硕.贸易结构更为重要—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及进出口贸易的不平衡与不对称.国际贸易, 2004 (3) .

上一篇:人类思维模式下一篇:设施油桃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