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产业论文

2024-06-30

贸易产业论文(精选12篇)

贸易产业论文 篇1

1 引言

产业内贸易是国际经济学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产业内贸易是指各国间同类商品的进出口活动。产业内贸易根据其成因的不同, 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质量相似但特征、属性不同的同类商品间的贸易, 被称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 简称HIIT) ;另一类是质量不同的同类商品间的贸易, 被称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简称VIIT) 。Krugman (1979) 与Lancaster (1980) 在解释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方面作了开创性的贡献。虽然他们的模型中各自对需求的假设不同, 但是他们的模型都表明了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

随着东亚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联系的加深, 东亚产业内贸易正日益受到关注。而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和逐步融入东亚经济中, 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的产业内贸易尤其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产业内贸易类型方面, 中国与其他东亚经济体究竟是怎样的格局?对这一问题的准确把握, 将有助于我们分析判断中国在东亚生产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 从而为中国制定与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当前制造业产品已成为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的主体, 且与产业内贸易存在密切联系, 本文因此拟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密切程度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本文的东亚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国家和地区、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共9个。

2 测度方法与数据说明

对于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判断, Greenaway、Hine和Milner (1994) 、Fontagné 和 Freudenberg (1997) 和Azhar与Elliott (2004) 分别提出不同的测算方法, 而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是Greenaway、Hine和Milner (1994) 提出的GHM法, 即undefined, 其中UVX表示出口商品单价, UVM表示进口商品单价。l表示某产业, i表示某商品, k表示贸易伙伴国。α是离散因子 (Dispersion percentile) , 是用百分率表示的“门槛”, 一般将α取值为15%或25%。如果undefined, 则该商品属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记为HIIT;如果undefined或undefined, 则该商品贸易类型属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其中, 当undefined时, 该商品是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记为VIITH, 如果undefined, 则该商品属于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记为VIITL。考虑到贸易中的运费和保险费, 本文取α值为25%。

这里对制造业的划分标准以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3次修订标准 (SITC Rev.3) 为基准, 根据该标准, SITC 5、6、7、8大类产品为制造业产品。具体而言, SITC5大类产品为化学成品及有关商品;SITC6大类产品为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如皮革及其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等;SITC7大类产品为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8大类产品为杂项制品, 如卫生、水运、钟表等。其中第5大类和7大类多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商品, 第6和8大类多为劳动密集型商品。为对产业内贸易类型作更精确的分析, 本文使用SITC四分位数据进行计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是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经贸合作最为密切时期, 本文因此选择1992~2003年贸易数据进行考察, 数据均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 (UN COMTRADE) 。

3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的总体分布

表1显示了按1992~2003年均值计算的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不同类型所占比重。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 1992~2003年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80%以上, 而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10%~20%之间。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在决定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发现,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 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1992~2003年间, 中国与东亚区域内发达经济体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整体产业内贸易比重分别为64.39%、58.77%、50.48%、51.78和65.16%。值得关注的是, 中国与东盟新兴经济体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也分别达到53.64%、57.47%、64.94%和52.25%。这说明日本→亚洲四小→东盟新兴经济体→中国这种质量阶梯形差异在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中国对新加坡、菲律宾和日本出口的低质量商品比重是最高的。此外, 还可发现,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要高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1992~2003年间, 中国出口到东亚的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产品比重基本在20%~30%之间, 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仅在10%~20%之间。因此, 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4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表2分别计算了1992~1997年和1998~2003年两个时期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类型所占比重的均值。可以看到, 1998年以后, 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呈上升态势, 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却呈下降态势。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4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4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类型的跨行业分布

表3计算了1992~2003年间中国与东亚9个经济体SITC 5、6、7、8大类商品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分布情况。

行业比较可以发现,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分布与总体分布是基本一致的, 即SITC5、6、7、8大类商品都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另外, 在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 SITC7 大类产品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比重是最高的, 1992~2003年间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均值至少在65%以上, 而中国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都超过了70%, 其中, 中国与日本的比重最高, 为77.42%。一般认为SITC7大类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类别。这说明, 尽管近年来, 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 但中国始终处于低质量、低附加值生产阶段。而且可以发现, 即使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SITC6和SITC8大类产品中, 中国对9个东亚经济体也是以出口低质量产品为主。相比较而言, 在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制造业4个大类产品组中, SITC5大类产品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是最低的, 基本在50%以下, 而中国对东亚个别经济体甚至以出口高质量产品为主。SITC5大类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这说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在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资料来源:根据COMTRADE数据库四分位数据计算整理。

5 基本结论

本文用1992~2003年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基本类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 1992~2003年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基本在80%以上, 而中国与东亚经济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则在10%~20%之间。这说明要素禀赋差异是影响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2)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 而进口的商品则以高质量产品为主。这不仅表现在中国与东亚发达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中, 而且表现在与东盟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内贸易中。 实证研究还表明, 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都呈上升态势, 而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却呈下降态势。这说明尽管中国制造业在逐渐崛起, 但劳动力成本优势依然是中国制成品占领东亚市场的主要原因,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3) 通过跨行业比较可以发现, 在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低质量产业内贸易类型中, SITC7 大类产品 (机械与运输设备) 的比重是最高的, 一般认为SITC7大类产品属于高科技产品类别, 这说明尽管近年来, 中国出口的高科技产品比重上升, 但中国始终处于低质量、低附加值生产阶段。即使是在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SITC6和SITC8大类产品中, 中国对9个东亚经济体也是以出口低质量产品为主。相比较而言, 在中国与9个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制造业4个大类产品组中, SITC5大类产品 (化学产品) 的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是最低的, 而中国对东亚个别经济体甚至以出口高质量产品为主。SITC5大类产品以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 这说明中国与东亚经济体产业内贸易中, 在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是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

摘要:利用1992~2003年SITC四分位贸易数据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类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 从总体上看, 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是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的, 比重基本在80%以上。中国与东亚经济体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呈现出以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体, 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次之,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最低的格局。中国出口的商品基本以低质量产品为主, 而进口的商品则以高质量产品为主, 中国制造业竞争力亟待提高。

关键词:中国,东亚经济体,制造业,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参考文献

[1]王云飞.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5 (10) .

[2]Ando, M. (2005) , “Fragmentation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 East Asia”, th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R], 79th Annual Conference, Vancouver, Canada on June30, 2004.

[3]Azhar, A.K.Mand Elliott, R, J.R (2004) , “On the Measure-ment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A Geomet-ric Exposition”.Contributed Session:European Trade Study Group6th Annual Conference[R], ETSG2004, 9-11September.

[4]Falvey, R.E. (1981) :“Commercial Policy and Intra-Industry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J], Vol11, pp.495-511.

贸易产业论文 篇2

罗尚泽

摘 要:近些年,甘肃省中药材种植与初加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在利用比较优势战略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以甘肃省中药材贸易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国际贸易和战略管理的相关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SWOT分析法和五种竞争力分析法,对甘肃省中药材贸易环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营造高效有序的甘肃中药材贸易环境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中药材贸易环境SWOT贸易环境分析

一、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中药材种植概况。甘肃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原产地和主产地,具有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种植面积大等优势。截至2007年底,有2540种中药材品种资源,常年人工栽培的品种有350余种,大宗地道药材有30多种,地道药材品种已初步形成规模优势。

(二)中药材加工概况。甘肃省拥有一定数量的初具规模的中药材加工企业,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特色的专利产品。

(三)中药材市场交易状况。甘肃大型的中药材市场主要有国家定点的兰州黄河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陇西县文峰镇中药材批发交易市场和首阳镇中药材大型集散市场。

二、甘肃中药材贸易环境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对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威胁和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对备选的战略方案作出系统的评价,最终在增长型战略、混合型战略、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中选出最佳的竞争战略的方法。

(一)甘肃中药材贸易环境的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基础上的资源优势。甘肃中药材资源整体表现为覆盖区域广、资源种类多,种植产量大、特色优势明显,为四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

2.甘肃省中药材产品品牌优势。甘肃省拥有一定规模的药品生产企业达到60余家。其中兰州佛慈是中国中药产业的鼻祖和奠基者,其产品在英国、东南亚影响广泛。

3.甘肃省拥有以地产药材为主要原料加工的中药产品的显著优势。第一,当归系列产品。当归是甘肃省地道药材。当归丸等产品生产历史悠久,疗效确切,是甘肃中药名牌产品。第二,黄(红)芪系列产品。黄(红)芪为甘肃省地道药材。经过深加工的贞芪扶正颗粒,被省政府授予“陇货精品”称号。第三,甘草系列产品。甘草素有“众药之王”的尊称。我省作为药品生产并形成规模的主要产品为复方甘草片,发挥了较好的规模效益。第四,大黄系列产品。大黄是我省五大宗地道药材之一。中药制剂牛黄解毒片、三黄片均以大黄为主药。

(二)甘肃省中药材贸易环境的劣势分析

1.生产加工不规范影响中药材质量。甘肃省中药材主产区药材栽培品种混乱,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使名牌产品不能发挥应有的优势;药农在栽培中药材时不能科学地施用化肥和农药,由于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严重影响了中药材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稳定,为出口创汇埋下了隐患。

2.市场宣传力度不够。甘肃省中药企业呈现出营销水平低,且以传统自营自销方式为支撑,缺乏联盟合作的意识。

3.企业自身积累不足。中药生产企业必须实行认证,技术改造后企业负担沉重、利率上升、能源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企业负担,导致甘肃省中药企业出口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困境,企业自身积累也出现严重不足。

(三)甘肃省中药材产业贸易环境的机会分析

1.世界新需求。近年来,国际“回归自然”热不断升温,中药被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好,对中药材的需求增加,为我省中药材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入世后各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和人为限制将被取消。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中药企业凭借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价格优势可以平等地进入各国市场,这为甘肃中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中药文化不断为更多的国家所接受。由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推动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药纳入了药品管理体系或承认了中医的合法地位。

(四)甘肃省中药材贸易环境的威胁分析

1.竞争对手的威胁。日本、韩国是除中国之外使用中药材最早、最普遍的国家,而且研发水平比较先进。

2.信息引导滞后。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指导和调控,生产盲目性较大。

3.东西文化差异导致中药材处于困难境地。我国出口的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身份是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并未以药品身份被承认。由此导致中药材的国际认知与需求处境困难。

4.不良事件对甘肃中药材及产品出口造成的威胁。被西方舆论大肆宣扬为所谓中药“马兜铃酸肾病”事件,使中药材形象受损。

5.技术贸易壁垒限制严重。发达国家不断通过用药安全和保护等措施,加强了中药材监管,制定并提高各种技术要求。

(五)甘肃省中药材产业贸易环境的战略选择

在以上甘肃中药材及产品出口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基础上,进而得出扩大甘肃中药材及产品出口的战略选择。

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环境复杂且多变,任何一个企业都力图在稳定的基础上寻求新发展,针对甘肃中药材产业所面对的内部约束和外部限制,单一战略选择无法满足其发展壮大的需要。因此,应选择混合型战略,在巩固原有的中药市场占有率的前提下,进一步以创新产品冲击国际中药市场的空白。

三、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一)利用现代技术加工产品的力度不够。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主要以原药材与初级加工品种的商品形式供应市场,缺乏集约经营规模。

(二)市场化程度较低。甘肃省医药工业状况总体表现为多、小、散、弱。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弱、技术改造能力弱。

(三)市场开发资金不足。甘肃制药企业多数为中小型企业,改造资金靠自筹或贷款十分有限,多年来主要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

(四)中药材生产品牌化运作力度不足。甘肃中药材资源优势与经济弱势的强烈反差,集中反映在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开拓能力、营销组织形式、市场培育建设等方面的落后性。

(五)政府扶持力度相对欠缺。甘肃在中药材经营管理方面工作较为分散,由于缺乏全省协调性的中药产业发展领导组织,对于中药现代化、产业化这项战略工程,缺乏实施与落实机制。

(六)国外中药材产品市场绿色壁垒高筑。1.卫生检验和检疫制度;2.国际环境保护公约;3.绿色环境标志;4.绿色包装与标签绿色包装。

四、加快营造高效有序的甘肃中药材贸易环境

(一)加快建设中药材生产、加工体系,转变生产方式。结合国家实施的中药材、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工作规定,对中药材按照最佳适宜种植区进行合理规划;切实加强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扶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中药材专业合作组织。

(二)促进市场集群化发展。巩固扩大甘肃中药材种植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中药材市场建设,努力建成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中药材交易中心。

(三)发挥区域特色,树立品牌,不断完善市场营销机制。不断扩大当地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走好“品牌兴业”的路子。

(四)全力拓展出口渠道,增加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日本、韩国、东南亚市场拓展潜力巨大,是我省可以依托的基础市场;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大洋洲)逐渐承认中医与西医同等的合法地位,将有助于我省的出口;中药材在非洲地区也是备受关注,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五)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大优化种质、合理引种、科学化管理与采收、规范化加工与炮制等手段的实施力度,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针对绿色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形式,制定出系统化的综合应对策略。甘肃中药材种植要切实保证自己产品的质量,确保中药材生产的安全、有效和稳定。

参考文献

[1]陈霜华.国际贸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

[2]蔡文浩,王思文,赵霞.甘肃贸易环境的评价与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和DEA模型[J].开发研究,2007(04).

[3]唐海燕.国际贸易环境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23.

[4]肖兴志,张.产业经济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9.

[5]赵仁军,廖朝林.中药材市场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06(4).[6]赵喜卓.紧盯国际市场活化优势资源拓展增效空间——加快甘肃省定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思考[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8(1).

[7]王正军.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家族化经营的实证研究——基于甘肃省中药材市场的调查研究[J].经济学研究,2006(6).

[8]蔺海明.甘肃省中药材生产现状与产业化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3(1).

[9]辛辰.甘肃中药材的分布特点与蕴藏量[J].西部论丛,2005(5).[10]李兆丽.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2007

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篇3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因素研究

产业内贸易是基于规模经济与需求偏好相似以及产品差异性国际贸易理论,也被称为“重叠贸易”或者“双边贸易”,它是某一特定产品类别的贸易现象,也是指同一国同时进口并出口同一类别的产品。一般而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越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某一产业产品的竞争力越强,其产业内贸易水平就越高,而产业内贸易本身也可以增加社会福利,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1. 国家规模

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国的经济水平。GDP是一个国家市场规模的近似指标,GDP越高,规模经济效应越大。两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接近、市场规模越大越接近,那么兩国的资源禀赋、需求结构越相似、规模经济的效应越明显。

例如,费斯特纳(Forstner)和赫尔姆特( Helmut)选取47个国家的90个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GDP绝对差额的负数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表明国家规模的差异与产业内贸易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并且产业内贸易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2. 人均国民收入

在产业内贸易的理论中,林德(Linder,S.B.)、库莱姆和兰德伯格等西方学者早就阐述了人均收入水平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重要影响。相同的收入水平和均匀的收入分配容易导致相同或相似的需求与消费偏好,从而为产业内贸易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市场条件。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的人群对商品的需求具有简单化和标准化的特点。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消费者的需求会表现出对异质产品旺盛的需求,从而推动以产品差异化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微观上看,收入分配的非均衡性使得人们面对预算约束有着不同的反应,将促进垂直差异产品的相互流动。从宏观上看,两个国家中人均收入越高,人均收入差别越小,则产业内贸易比重就越大,所以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普遍要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

3. 一体化程度

经济一体化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最早分析产业内贸易开始,区域经济一体化就与其联系在一起。然而由于不能很好地说明消费偏好多样化,产品差异,以及规模经济诸现象,把市场的不完全置于关税同盟理论是十分困难的。

从自由化产生贸易扩大效应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一体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生产可以在最小有效规模(MES)下进行,一体化的根本优势在于生产者能够在区域范围内延长他们的生产线,规模经济在成员国间更有可能实现。而且,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在区域内各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使得跨国公司的作用得到加强,产业内分工与交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区域一体化往往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组成,成员国消费偏好的分布和强烈程度对产业内贸易也有潜在的影响。因此区域一体化水平越高,产业内贸易的规模越大。例如,2002年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制定削减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减少自由贸易障碍,极大的促进了双方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从自由化产生贸易扩大效应这个意义上讲,经济一体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生产可以在最小有效规模(MES)下进行,一体化的根本优势在于生产者能够在区域范围内延长他们的生产线,规模经济在成员国间更有可能实现。

生产要素尤其是资本要素在区域内各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使得跨国公司的作用得到加强,产业内分工与交换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区域一体化往往在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组成,成员国消费偏好的分布和强烈程度对产业内贸易也有潜在的影响。因此区域一体化水平越高,产业内贸易的规模越大。

4. 产品差异

产品差异是和产品的偏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产品差异能够满足不同程度的偏好,从而成为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同一产业内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同一产业内产品越是趋同,产业内贸易水平就越低。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出现差异化,导致其消费行为也随之改变。买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产品越来越挑剔,不同的消费产品也越来越体现了消费者的品味和个性,这也是当前消费的总趋向。产品任何细节上的变化,可能都会引起消费者的变化,使其获得不同的消费效果,从而由一种产品而演变出来的差异产品可以形成各自的消费群体。面对稀缺的资源,人类的需求总是无止境的,当一个国家不能满足其国内的多样化的需求时,就需要从国外进口,同时,也会将本国在相同或相似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到别的国家,从总体上看,满足了

5.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新理论的重要前提,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要素禀赋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而对于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当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后,交换和分工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新的理论来解释,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改变生产成本仍然可以导致比较优势的发生,从供给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有着重要的影响。

6. 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相对价格差异,而且只能来源于各国间的要素禀赋差异。新贸易理论提出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少数企业在某一产品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垄断优势,可以在最小有效规模下进行生产,通过差异产品生产,提高市场进入壁垒,获得市场垄断地位,改变由单一要素禀赋决定的国际间比较优势和分工格局。

不完全竞争市场进一步可以细分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对于市场结构对产业内贸易影响的研究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垄断程度越高的市场结构,行业企业数越少,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从而减小了产业内贸易的总体规模;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垄断程度高,企业数虽然减少,但是剩下的企业规模经济变大,而且在产品差异一定的情况下,需要进出口的差异产品越多,产业内贸易必然增加。因此,市场结构与产业内贸易之间存在正的或者负的相关性

7.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也就可能成为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一方面,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内贸易可能存在替代关系,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跨国投资,在国外建立子公司以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占据当地市场份额,而不再从本国出口产品到国外;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可能建立专门生产某种特殊产品的子公司,这种特殊种类的产品可能被运输回国,以满足本国国内的需求,从而增加产业内贸易的份额。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作纵向投资,一般在母国设立总部和关键性的生产环节,从事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而海外子公司从事产业链中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这种纵向分工是典型的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方式。往往母国和东道国存在要素禀赋,母国会利用东道国的比较优势输出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以后再输回母公司。由于加工产品和中间产品视为同组产品,产业内贸易计量的结果表现为该类贸易规模的扩大。水平一体化直接投资也称作横向投资,以生产为导向的国际直接投资,倾向于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国家建立内部市场,进行差别产品交易。这种水平一体化的产业内投资,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把产业链各个阶段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效的把厂商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分析 篇4

对产业内贸易的经验分析中存在大量不同的度量方法,其中,Grubel-Lloyd指数在解释贸易模式与比较优势方面更为恰当,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产业内贸易度量指标,也是本文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计算,得以清晰地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表1是以1996年为基期,以美国统计局网站公布的SITC2位数为样本数据,计算得出的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Bj。

通过上表的Bj值,即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体不高,只在0.17~0.20之间变动,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96年~1998年为第一阶段,G-L指数基本上平缓,在0.17上下浮动,其变动幅度不大。

1998年~2001年为第二阶段,G-L处于增长阶段,从1998年的0.166上升至2001年的0.2006。在此阶段,中美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有增强的趋势,达到了13年中的第二大值0.2005,但仍然远小于0.5。

加入WTO后的2001年~2005年为第三阶段,G-L持续下降,回落到0.18左右的水平。在此阶段,中美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持续减弱。

2005年~2008年为第四阶段,G-L曲线又开始呈上升趋势,从0.18上升至12年来的最高点,达到了0.2093。

由此看来,中美产业内贸易程度从总体上说比较低,说明两国的贸易还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即两国的贸易结构呈现高度的互补性。原因是因为中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中美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曾呈下降趋势,在此阶段中美的产业间贸易发展大于产业内贸易发展。在2005年以后,中美的产业内贸易有所回升,并在2008年达到了12年间的最高水平,反映出我国部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二、中美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析

由于中美制成品贸易额占中美双边贸易总量的90%左右,所以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产业内贸易变化趋势。在68个SITC2位数行业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0个制成品部门来反映中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行业数据来看,在产业内贸易指数变化较大的行业中,指数下降的行业明显多于上升的行业,并且指数下降的行业集中于那些近年来技术成熟加快的行业。根据各行业2008年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高低和变化趋势,这20个行业分可为7组。2008年中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明显集中于5个行业,其贸易额占当年中美贸易总额的5.76%。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专业科学仪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在不断增长,尤其以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得最快,从1996年的33%猛增至2008年的98.18%,在12年间增长了65.13%,可以推断出中国该类产业的竞争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有机化学和有色金属制造业虽然在2000年以前产业内贸易水平一直呈增长态势,一度高达99%和96%,但在2000年以后出现了明显回落的表现,截止到2008年,这两个行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相对于2000年分别下降了27.9%和23.3%,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增强。

三、中美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初步分析

两国间的产业内贸易,在反映两国产业分工和贸易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片面性,其主要原因在于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因此,分析两国间产业内贸易时,必须结合贸易类型进行分析。相应地,产业内贸易可以分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HIIT)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VIIT)。

据孔瑞分析,中美产业内贸易中在28个行业存在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只占13.4%,181行业存在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86.4%。这种格局尚无明显变化。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大多数产品仍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少、需求弹性小的低档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或者是半加工品和初级加工品,许多还是来料加工或装配制成品,而向美国进口的则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加工程度深、需求弹性大的高档次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加之近些年来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主导着中美贸易。

四、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有了较大的发展,中美产业内贸易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且产业内贸易发展尚不占主导位置,两国仍然以比较优势进行贸易。所以,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依然是发展中国对美国贸易的重要战略。

摘要:本文以Grubel-Lloyd指数分析法对中美1996年~2008年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此期间中美产业贸易有所提高,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是中美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产业内贸易比重反映着一国产业竞争力,因此,强化我国产业竞争优势以进一步发展中美贸易。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化,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莫莎黄锐: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下的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26

[2]沈国兵: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J].管理世界,2007,(2):5~16

[3]孔瑞:从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看中美经济的依存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2006,(9):41~47

[4]林琳: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6,(1):33~39

[5]平新乔:产业内贸易理论与中美贸易关系[J].国际经济评论,2005(.9-10):12~14

贸易产业论文 篇5

来源:商务部网站

服务中贸易是产业进步的标志,是服务产业国际化的体现。当今社会,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服务业中的某些产业既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同时又是其它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命脉。

自上个世纪中后期至今,全球服务贸易总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尽管其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此后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使得服务贸易的增长暂时受阻,但国际服务贸易的规模继续扩大。2004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增长16%,达2.1万亿美元。

直到90年代中后期,服务贸易对于广大的中国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中国服务贸易已经在国人日益增强的竞争意识中得到发展,尤其是“十五”期间服务贸易的发展,成为未来中国服务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正值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中国服务业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时期,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一、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总量规模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服务业却一向落后。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徘徊在33%左右,不仅远低于世界平均64%的水平,而且低于低收入国家45%的水平,目前金融、会计等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仅占中国服务业的不到30%。因而决定了中国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由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数较小,近年来总量增长较快,从1995年的443.53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而且,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呈现扩大趋势,2004年达到108亿美元。

二、中国在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是服务贸易的赢家。在WTO历年的统计中,全球服务贸易领先的国家和地区一向以发达国家为主。发达国家在金融、电信、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贸易领域体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随着中国服务贸易的不断增长,其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稳步上升。

2004年,世界主要商业服务出口者中,中国排名第9位,服务贸易出口达到589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8%;在进口者排名中,中国位居第8位,服务贸易进口达到697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3%。

三、中国服务贸易的产业结构

中国服务贸易的产业分布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业集中度较高,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主

要分布于传统服务业,如旅游和运输;二是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发展迅速;三是金融服务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进口增长迅速。

旅游服务是中国出口第一大服务部门,2004年创汇达257亿美元。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地国家。

运输服务增长迅速,出口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口增长迅猛,2004年进口为245亿美元,逆差125亿美元,不仅是中国进口第一大服务部门,也是服务贸易中的最大逆差项目。

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取向

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按照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中共十五大以来,中国政府明确提出继续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支持服务贸易出口,努力减少服务贸易逆差。

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中,中国政府承诺全方位、有步骤地开放服务业市场。在列入服务贸易开放减让表的33项内容中,包括一般商品的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和物流配送在内的商业分销服务,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以及教育服务等领域的开放度较大;电信,售后服务,视听服务中的电影院建设和经营,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开放的领域;银行、保险、证券等领域行业也进一步放宽了限制。在这些分地域开放的领域,如金融、保险、电信增值等,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和内陆中心城市都列入了开放名单,广州和上海成为第一批开放的城市之一;在不分地域开放的领域,如运输、文教等领域,对外资的市场准入程度也大大提高,将逐步实现全面开放。根据中国政府在议定书中的承诺,中国将在加入后1至6年内逐步开放服务业市场。

为了积极参与区域和次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推动中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的进程,中国政府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框架协议》,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签订了CEPA,正在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协商双边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在这些诸边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服务贸易自由化成为重要内容,尤其是在CEPA中,服务贸易的地位更加突出。此外,中国与韩国、日本还就信息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等服务贸易达成专项协议,为早日实现10+3奠定了基础。

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央政府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服务贸易,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

五、当前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尽管自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将服务贸易发展平衡作为施政的一个目标提出,而且在理论研究层面对相关专题进行了探讨,但是,迄今尚没有制定一个全面、完整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目标和手段都不明确。

从促进政策来看,近年来,中国政府开始注重服务业的发展,并相继出台了一些鼓励服务业吸纳社会就业、允许外商在一些服务业投资的政策,但是对服务贸易出口制定的促进政策极少,便利化和优惠性政策措施不系统,缺乏杠杆手段,影响了政府政策的导向性作用的发挥,甚至制约了服务贸易的出口。

从服务贸易的主体来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不明确,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较弱。究其原因:一是多数企业思想保守,不肯背井离乡,尚没有意识到国际化经营的现实意义;二是有的企业开始到境外投资,但是没有在统一的经营战略控制下实现跨国经营。这就导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后劲堪忧。

六、对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一些思考

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国际大都市发展的经验证明,在服务贸易领域,以新兴服务产业和技术含量高的服务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可以形成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增长。因此,建议中国相关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贸易的促进和保护政策,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1)制定产业政策,重点发展制约性强的产业和高端业务。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结构,突出发展制约性强的产业,为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发展服务。在产业布局上,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分类指导,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正确处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促进服务贸易出口,把发展出口导向性服务贸易、推进服务贸易出口作为重中之重,以争取早日实现按BOP统计的贸易收支平衡。

(3)鼓励技术和制度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异军突起。深化产业开发的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弥补产业链条的弱项,强化服务贸易核心产业的优势。

(4)按照市场化原则,培育和发展新的服务贸易出口主体,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的体制优势,打造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贸易的研究 篇6

[关键词] 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G-L指数

近年来,美对华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规模都呈增长态势,但是进口规模增长远远高于出口规模增长。美对华高技术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势必造成美对华高技术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这是否说明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赶上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的美国呢?本文擬运用综合的产业内贸易指标体系衡量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业内贸易,提出使用单一指标无法说明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业内贸易真实水平,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中美高技术产品双边贸易分工发展趋势作出测量。

一、模型的建立、分析方法及数据来源

1.G-L指数

Grubel and Loyd (1975) 在《Intra - Industry Trade :th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Differ2entiated Products》中, 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考察了已有产业内贸易指标, 并创建了著名的G- L 指数, 即其中,表示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

2.G-L修正指数

继而学者们开始对G-L指数进行修正, 最著名的修正是Grubel and Loyd 的修正。G-L指数的修正是在其总贸易中减去贸易不平衡的部分, 即

二、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表1 2002年~2005年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趋势

资料来源:www.census.gov/foreign-trade/statistics/product/atp

表2 2002年~2005年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跨国比较

注:比较的是修正过的G-L指数

表3 2002年~2005年中美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跨产业比较

注:比较的是未修正过的G-L指数

表4 2002年~2005年中国高科技产品(ATP)贸易情况(亿美元)

注:资料来源于U.S. Census Bureau

通过对上述图表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虽然在与美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总额上中国超过日本、加拿大、墨西哥,但是在双边产业内贸易指数上,这三个国家都超过中国,这说明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并不高,属于垂直型国际分工。通过表4的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额,指数和指数都呈增加趋势。但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指数和指数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这说明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正向产业间分工发展,并非向产业内贸易方向发展。

三、总结与思考

虽然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不低,但是真实水平不高。我国信息与通讯和电子产品对美国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转口贸易和生产转移,不能反映我国高技术产业实际水平。中美高技术产业内贸易受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的影响,并没有反映中美双方真是技术实力。比如柔性制造对华出口的顺差占美国该产品的贸易总顺差的比例在不断下降,由2002年的24.02%下降到2005年的13.35%,这表明美国在有意减少在这些产品的对华出口。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在高技术产品贸易上不仅对华实行出口控制,并且在一些产品上的控制还在加强。

参考文献:

[1]杜莉: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6年第8期

[2]杨正位: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不完全信息博弈[J].国际金融,2005年第14期

[3]沈国兵:美国出口管制与中美贸易平衡问题[J].国际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3期

[4]黄益平宋立刚:《应用数量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p220-236

贸易产业论文 篇7

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产业发展和贸易模式的概念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 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以份额表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 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过程, 又包括产业总体, 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化过程。而进化过程既包括某一产业中企业数量、产品或者服务产量等数量上的变化, 也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更替和产业主导位置等质量上的变化, 而且主要以结构变化为核心, 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发展方向。因此, 产业发展包括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 包括绝对的增长和相对的增长。

贸易模式一般指的是正在作层面上的业务流程设想, 也称为贸易发展战略。国际上通常将贸易战略分为外向型战略和外向型战略, 内向型战略又被称为进口替代战略, 外向型战略又被称为出口导向战略。建国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逐渐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

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定义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 决定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而每种贸易模式下又有与之相对应的商品结构。总之, 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下图:

上图展示的是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由图示,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 (1) (2) (3) 三层关系, 下面, 我们分别对其关系进行阐释。

首先, 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的关系来说, 商品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而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推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 产业水平决定了贸易水平。

其次, 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关系来说, 贸易模式决定商品结构, 什么样的贸易模式下, 就有什么样的商品结构与之相对应。分工模式决定贸易模式, 贸易模式对促进分工的深化具有推动作用。

最后, 从产业和对外贸易模式的关系来说, 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选择主要受产业特征和利益取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它对商品结构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以临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 既可以打破国内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又可以强化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主要对策

1. 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因此, 要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应该继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因而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对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速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从而努力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 促进工业制成品的升级换代

从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上, 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直以来, 我国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对很多工业企业来说, 技术水平低、资源使用率差等都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问题, 这使得我国工业制成品的等级还比较低, 主要依靠从外国进口。因此, 我国应该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的步伐, 减少工业制成品的进口, 增加企业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和优质原料, 自主研发新产品, 促使工业制成品的升级换代, 进而加快工业制成品的结构调整。

3. 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口多, 劳动力充足, 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主要是一些低技术构成的产品 (或者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 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而比较劣势的产品主要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 我国应该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 并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层次, 将我国产品不断推向国际市场, 尽可能多的占据市场份额。

4. 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因此, 国家应充分发挥其职能, 为我国进出口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体做法主要有: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 消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 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加快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深化税法改革, 对于产品进出口的关税问题, 要合理调整税率, 鼓励优势产品的出口, 限制奢侈品的进口;对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国家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洪艳.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 2010.

贸易产业论文 篇8

基于新古典主义理论框架下的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 所以产业间的贸易是企业最好的选择。早期的国际投资理论常常处于与贸易相对隔离的状态。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产业内贸易的空前发展, 使得人们反思国际投资与贸易的相互关系。正是由于市场的不完全与垄断优势的存在, 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扩张的一种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贸易造成了影响, 其中既有替代关系也有互补关系, 因而是彼此交叉融合的。耿强, 吴春燕 (2004) 研究了东亚地区的情况, 认为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 而跨越国界设立跨国公司或进出口贸易的成本低于某个值, 就会发生垂直产业内贸易, 所以跨国公司的FDI将促进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王洪庆 (2006) 认为FDI对垂直产业内贸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而对水平产业内贸易的作用则不明显。喻志军, 姜万军 (2009) 认为一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 其贸易竞争力就越强。因为产业内国际分工是产业间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 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工效率及资源利用效率高于产业间国际分工。因此, 产业内贸易是比产业间贸易水平更高、竞争力更强的一种贸易方式。另外, 一国贸易越开放, 就越有利于FDI的引入, FDI的引入将很好地促进一国贸易的发展, 提升该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FDI与贸易开放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 贸易开放的水平也离不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正因为上述变量间存在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关系, 并对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模式有着重要影响, 所以大量文献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文也将做一点有益的探讨。

2 数据与指标的选取

2.1 产业内贸易指数 (IIT)

国际上通用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的指标是H.G.Grubel 和 P.J.Lloyd (1975) 提出的G—L公式。Grubel和 Lloyd认为:所谓产业内贸易就是指“贸易总额减去产业间贸易之后的余额”。此方法一般是根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SITC) 来进行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GLi=[1-|Xi-Mi|/ (Xi+Mi) ]×100

式中:i为个别产业, Xi 和Mi表示产品的出口和进口, 指标的取值范围是0~100。

2.2 贸易开放度

反映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概念有贸易开放度、进口渗透率、出口率等。贸易开放度 (Trade Openness) 是一个衡量一国某年进出口贸易金额在该国当年GDP总额中占多大比重的概念, 其表达公式是:TOj= (Xj+Mj) /GDPj, j指的是j国。

2.3 数据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 其中FDI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调整得到, IIT指数是按SITC分类标准, 经G—L公式计算得到。

2.4 数据平稳性检验

注: (C, T, K) 中分别代表截距项、趋势项和模型的滞后阶数。K根据SIC信息准则选择。*, **和 ***分别代表在10%, 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 FDI取对数形式。

显然, 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 IIT指数为I (2) 过程, lnFDI为I (1) 过程, 贸易开放度TO为I (0) 过程, 所以变量间的关系不是协整的。另外, 还存在样本容量小、数据不平稳和不满足正态性假定等问题。如果采用协整框架下的Granger检验, 结果会变得不可靠。

3 产业内贸易、外资利用与贸易开放的因果关系——基于Bootstrap方法

3.1 基于Bootstrap方法的Granger检验及其原理

Bootstrap方法主要是通过残差重抽样进行, 根据Efron (1979) 的研究, 回归模型的这种方法完全依赖样本, 无须对总体分布进行假定, 因而是一类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非参统计方法。即使数据非平稳, 缺乏协整关系, 该方法也可得到较为可靠的结论。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原理是分别对约束式和非约束式进行回归, 得到残差信息, 然后利用F统计量进行检验。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对约束式:undefined进行回归, 将残差零均值化, 得到新的残差集 (ε1*, ε2*, …, εn*) 。再利用回归式的预测值, 加上对 (ε1*, ε2*, …, εn*) 进行Bootstrap重抽样得到的残差, 构造出新的解释变量的值:Yundefined。然后对:undefined进行回归, 得到一次F统计量的值。如此反复进行B次, 可得F统计量的经验分布。最后, 根据计算机仿真生成的经验分布, 可得F统计量的Bootstrap临界值。再利用F统计量来完成变量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3.2 R语言下的Bootstrap仿真。限于篇幅, 这里只给出主要的两个函数

(1) F统计量:granger.f<-function (y, x, m, k) {

r<-lm.lag (y, x, m, 0) ;u<-lm.lag (y, x, m, k) ;n=length (resid (u) ) ;

RESS=sum (resid (r) ^2)

UESS=sum (resid (u) ^2)

f= ( (RESS-UESS) /k) / (UESS/ (n-m-k-1) ) }

(2) Bootstrap重抽样函数:bootstrap.g.f<-function (y, x, m, k) { r<-lm.lag (y, x, m, 0) ;ye<-coef (r) [1]+ylag[, 2: (m+1) ]%*% (as.matrix (coef (r) [2: (m+1) ]) ) re<- (resid (r) -mean (resid (r) ) )

rb<-sample (re, length (re) , replace=T, prob=NULL) # Bootstrap 重抽样

yb=ye+rb

f<-granger.f (yb, x, m, k) } # 进行 Granger

检验

3.3 Bootstrap仿真结果

注:*, **, *** 分别代表在10%, 5%, 1% 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m, k) 为滞后期。

上表显示了Bootstrap方法下的Granger检验结果。在10%的水平上, 外资利用 (FDI) 是导致产业内贸易水平提升的原因, 但产业内贸易并不必然导致FDI;同时, FDI的增加将导致贸易开放度提高, 但反过来贸易开放度提高不一定会对FDI造成影响;另外,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将导致贸易更加开放, 但贸易更加开放的原因不一定是产业内贸易。这些结论与较多文献的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 我们发现Bootstrap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较, 可在较为宽松的条件下得到更进一步的结论, 结果也较为可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在对总体分布已知, 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下, 基于传统渐近理论的经典计量分析就会较Bootstrap方法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1]刘源.基于Bootstrap方法的FDI与GDP因果关系的检验[J].中国市场, 2011 (26) .

中日电子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篇9

产业内贸易理论在学术界的概念一直比较模糊,主要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一经提出,即刻成为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前沿理论之一。但是,由于形成时间比较短,该理论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种种观点有的相互补充,有的却互相矛盾,因此,产业内贸易理论不像传统理论那样系统,却以其创新的思维方式成为国内外学者专家研究的热门课题。

小岛清(1964)在研究了主要发达国家之间贸易之后,提出发达国家之间迅速增长的贸易为产业内贸易,并用数据验证了其假设。KyoJiFukao等三人进一步研究了东亚地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通过与欧盟贸易模式的对比,提出FDI是东亚地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推动力。

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上做出了很多尝试。傅均文,李梁从中日产业内贸易比较明显的HS85商品入手,分析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提出中日间的国际分工,正从过去的垂直分工走向某种程度的水平分工。王恬通过比较中国与日美韩三国间电子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析中国在该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和竞争力水平,指出中国在该类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加工贸易带动的产业内贸易。

2 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况

我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经济贸易不断发展,从下表中可以看出,1999年起,日本对我国HS90商品的出口除了2007年较大回落外,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而与此相对,进口数额虽然在2009年有所回落外,也基本处于增长状态。总体来看,日本对我国的出口还远大于进口,因为HS90商品属资本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说明了日本对我国在HS90上具有非常明显的出口优势。同时,进口的逐年增加,也说明我国在HS90商品上的国际竞争力正在逐步加强。

其具体的增长率如表1所示:

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日本MOF数据计算得来)。

3 中日HS90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

通常情况下,我们用产业内贸易指数来衡量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变化:

得出的GL指数在0到1之间,GL指数越倾向于1,产业内贸易程度越高,反之,GL指数越倾向于0,产业内贸易程度越低。一般的,如果GL指数大于0.5,则认为该产业存在产业内贸易。

通过对2009年中日HS90商品的进出口额进行分析,归纳了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的前10类的GL指数,结果如图2:

可以看出,中日在HS90商品上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相当高,前十类商品都存在产业内贸易,9014(仪表仪器),9033(自动驾驶),9005(天文仪器)类商品中GL指数更是达到了0.9以上。各产品与2002年相比,也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尤其是9005,9019(医疗器具),9027(检测仪)类商品从产业间贸易,发展到了产业内贸易。这充分说明了中日在HS90产品上的分工进一部发展的结果。

选取中日HS90章商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前十位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日韩在这十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比可以看出:在HS90章商品中,日韩产业内贸易程度远低于中日,甚至不少产品(如9014,9005等)只存在产业间贸易而不存在产业内贸易。这充分说明了中日在HS90章商品中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不仅进出口额得到增长,而且产业内贸易水平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通过计算,中日90章商品整体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65。但是,通过进一步分析90章33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看出,尽管在9014类商品上已经达到了0.96的高水平,但是在9008等商品上,产业内贸易指数非常低,只存在产业间贸易。尤其是9021类商品进出口都占有一定比重,产业内贸易指数却只有0.25。这就说明了90章商品中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即产业内贸易水平很高的商品与产业内贸易水平极低的商品贸易同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看接下来对产业内贸易发展促进因素的分析。

4 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促进因素分析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很多,不同学者专家在不同时期对其做了很多探讨,概括来看,积极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经济、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等因素;相应地,消极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差异、两国贸易不平衡、地理距离等因素。本节主要讨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HS90商品产业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

日本对华投资的70%以上投向制造业,对制造业的投资中,电机行业企业对华投资最多,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相比,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结合得更紧,对推动贸易发展的作用更大。因此,日本的直接投资被称为是一种“顺贸易的直接投资”,与贸易形成了一种“扩大的循环机制”。

5 结语

中国HS90章商品经过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不少类商品中产业内贸易程度进一步加深,说明了中日之间的分工更为水平化,不仅在90章商品中如此,在其它类商品中水平化分工趋势也会更加明显。虽然,受到08年世界经济危机以及日本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近2年有所下降,但是,只要日本还会扩大对华投资,中日双边经济关系稳定发展,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程度将会进一步加深,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发挥在那,改善收入分配。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并没有讨论中日产业内贸易的类型,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傅均文, 李梁.从中日电机电器产业内贸易看两国分工的趋势[J].世界经济研究, 2003.

[2]喻志军.产业内贸易研究:兼论中国的贸易优势重构[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9.

浙江机电产业对外贸易战略研究 篇10

关键词:浙江,机电产业,外贸战略

一、浙江机电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经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发展迅速。而作为浙江工业经济和外贸出口支柱产业的机电产业, 为浙江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2001年开始, 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长期以来, 我国所受到的各国各种不平等待遇逐渐被取消, 由于频临大海, 港口便利,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规模迅速增加, 2001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额为725904万美元, 加入WTO后的第三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额就翻了一翻, 达到1431975万美元, 到2008年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额已经达到6804800万美元, 从加入世贸起八年里增加了9.37倍。2008年浙江出口产品中, 机电产品出口额排名第一, 占总出口值得44%。2008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总值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近一成。从2002年开始, 机电产业开始代替纺织服装产业, 成为浙江出口的中坚力量。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2009

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由表1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

1. 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

表中数据显示, 2008年浙江机电产品出口总额达到6804800万美元, 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第一年出口总值的9倍多。说明浙江的机电产品在国际市场上, 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图1显示了2001年以来,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增长历程。

2. 机电产品占出口产品总值的比重上升迅速。

2002年机电产品在当年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32%, 2006年这一比重已经超过40%, 达到42%, 2008年机电产品在总出口中所占比重达到44%, 照此趋势, 机电产品不久将会占据浙江出口市场半壁江山。

3. 私营企业机电产品出口额迅速飙升, 机电产品出口市场已成为私企天下。

2002年, 浙江私营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值为367536万美元, 占浙江当年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40%, 到2008年浙江私营企业的出口总值已达到6738201万美元, 占据当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99.2%的份额。这种情况与浙江经济的特色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 凭借个体私营经济的超强活力, 以纺织服装为先导产业的浙江经济迅速腾飞。到2001年, 民营经济已经积蓄了足够的资本, 正好伴随产业转型升级, 加上国际市场机电产品需求旺盛, 于是浙江的民营经济便凭借自身灵活优势, 迅速的进军机电产品出口市场, 并在短短七年内, 成为浙江机电产品出口的绝对主力。

4. 进出口关系趋于合理。

2002年, 机电产品进口值为506430万美元, 占当年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52%, 2003年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56%, 大进大出, 说明浙江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只是国际品牌的加工厂而已, 并没有从事有技术含量的生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企业届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在党和政府以及企业各方努力下, 从2004年开始, 进口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便逐渐降低, 到2008年已经降为22%。这说明, 浙江出口的机电产品中, 原材料越来越多的开始从本省或本国采购, 延长了产业链条, 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从中获得的更多的利益。

二、浙江机电产业外贸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 虽然浙江的机电产业出口生产体系已经较为完善, 且在研发、加工制造等方面基础扎实, 但浙江的机电产品生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 并且产品设计和品牌营销等方面, 在存在短板, 所以, 当2008年起圈全球的金融危机肆虐时, 浙江机电产品的外贸出口会出现大幅的下降。具体而言, 浙江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存在如下问题:

1. 技术落后。

由于浙江经济发展起步晚, 经济基础较为薄弱,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 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力量, 但是, 浙江多生产的机电产品多是以小五金为进出, 生产工艺较为简单, 容易仿制, 与国外计算机辅助设计、成套机电产品相比, 浙江的机电产品明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人才缺乏。

浙江机电产品在生产上技术落后, 在国际销售上, 依赖贸易商, 处处受人制约, 从根本上讲就是缺乏拥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这种现象的产生, 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 首先, 由于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多为小企业, 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多数企业老板以赚取短期利益为目标, 却放持久经营和国际化运作的能力和魄力, 由于企业领导者国际化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经验缺乏, 导致企业国际销售只能依靠贸易商。其次, 机电产品本身是一种新型的制造业, 这种产业是光学、机械学、计算机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 产品的生产需要有相当知识和技术, 需要将多学科技术融会贯通, 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教育培训, 相关的经验也需要长期的积累, 因此就导致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人才的匮乏。再次, 面对国外企业激烈的竞争压力时, 由于浙江机电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晚, 缺乏拥有丰富经验的国际化人才, 而且浙江机电生产企业资本积累不足, 不能为机电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 所以导致我们的人才引进工作困难重重。

3. 产业集中度低, 抗风险能力差。

表1数据表明,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中, 有99%都是个体私营企业, 个体私营企业由于体制灵活, 规模较小, 在经营中有一定的优势。但是, 个体私营企业往往会被眼前利益所迷惑, 忽视自主创新, 热衷于仿冒, 以次充好。虽然这种企业并非多数, 但其行为必然会损害国际市场对浙江产品的印象。

另外, 虽然浙江机电产品出口企业数目众多, 但是成规模的企业并不多见, 以2007年一季度出口数据为例, 当期出口值在1亿美元以上的仅有18家, 合计出口值占同期浙江机电产品出口总值的40%, 而出口值不足100万美元却多达800余家, 由此不难看出中小企业在机电产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之大。由于小企业在资源控制、资金链、风险抵抗和国际销售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控制力, 所以当面临不确定因素时, 小企业往往会成为牺牲品。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 浙江机电产品出口迅速下降, 众多企业倒闭, 就是因为机电产业的生产企业过度分散造成的。

4. 处于价值链低端, 利润微薄。

自加入WTO以来, 浙江的机电产品进口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降低, 这只能说明从采购方面来说, 浙江或中国有越来越多的机电产品配件生产商出现, 并且配件生产商所提供的产品品质与国际水平越来越接近, 其中, 国外机电生产集群总体的向中国转移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我们应该看到, 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 所生产的产品多半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或者是对已有的零部件进行组装然后再出口, 我们所依靠的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因为处于价值链增值的最小环节, 所获得的是全球价值链上价值增值最少利润, 导致一旦国际市场有风吹草动, 浙江的小企业都会如临大敌。

5. 对政策依赖性过强。

当初发展机电产业, 是因为国家领导层面看到未来机电产业所蕴含的巨大利益, 所以国家通过大量的优惠政策激励企业进入机电产品的生产, 由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的怀抱中长大, 导致浙江的机电产品在成本控制、生产规模、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产局差距。因此, 以后要重视对机电产品的积极性的激励, 鼓励企业发展自力更生的能力, 减少国家对此类企业的保护和扶持。

三、浙江机电产业对外贸易的PEST分析

P E S T分析, 是指一般宏观分析, 包括政治和法律因素 (Political factors) 、经济因素 (Economical factors) 、社会和文化因素 (Social factors) 和技术因素 (Technological factors) 。PEST分析的主要目的主要是判断某一企业或产业所处的宏观环节是否有利于该产业的发展。本文将运用PEST的分析范式对浙江省机电产业对外贸易的各方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

政治因素主要是政治局面的稳定, 经济社会秩序良好, 企业的生产不会受到动乱的影响;而法律因素主要是国内外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对企业生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一些政治因素对企业的行为有直接影响, 而法律法规会间接的影响企业的活动。政治法律因素的特点是:不可测性、直接性、不可逆转性。

首先,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水平大幅迅速提升, 而且党和国家领导人正确的处理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问题。由于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明显, 使得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最大限度内被较少, 现在和将来我国的社会局面都是向好的。

其次, 机电产业是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的产业, 国家层面希望加快机电产业的发展, 提高机电产业的发展水平。由于我国政府对经济的控制能力较强, 国家意志转换为现实的能力也较强。因此在大政方针上, 国际还是会支持机电产业的发展的。

再次,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以私营经济为支撑的浙江机电产业必能有大的作为。

2. 经济因素分析。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 浙江的经济基础已经相当稳固, 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机电产业在多年的发展下, 进步快速, 但问题繁多。国家九部委与2009年联合制定了机电产业新的促进政策, 新制定的机电产业政策将重点放在产品的出口上, 具体特征表现在:一方面, 注重整个产业的发展, 包括:当机电产品技术改造贷款时, 由国家负担一部分的利息, 如果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需要资金支持时, 国家会提供相应的扶持。另一方面, 重视对机电产品上游企业有产品设计和技术研发企业的扶持。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 商务部采取六大措施扭转机电产品出口下降趋势。一是调整和完善政策, 努力保持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定增长;二是加快出口基地建设, 推动出口结构调整;三是优化进R结构, 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进口;四是继续调整加工贸易政策, 稳定出口增长, 推动转型升级;五是做好出口管制, 扩大高技术贸易, 维护国家安全;六是深化产业联系机制建设, 强化对企业的服务。

3. 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国际市场主要消费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都有较大幅度提升, 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革命的变革, 便捷的交通和通讯就是这场变革的基础。这就为汽车、手机、飞机、摄像机等机电产品的销售奠定了基础, 从而, 机电产品的销售也会有这个社会的保障。

4. 技术因素分析。

由于发展起步晚, 导致浙江机电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与国际同行相比依然落后, 但这也同时说明浙江的机电产业在国际市场上会有更大的作为。伴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联系的一步步紧密, 浙江的机电产业必然会在国内技术革新的大环境中分的一杯羹。

上世纪末以来, 从发达国际开始, 整个社会对开始了对环境的关注, 这就使得生产企业不得不将注意力保持在环保、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增长上, 具有后发优势的浙江, 应当抓住这个国际潮流, 创造创新, 开发出环境和社会友好型产品。

四、基于SWOT分析的浙江机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SWOT分析是将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势与劣势, 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同时考虑并列表加以对照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分析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清晰的把握全局, 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 把握环境所提供的机会, 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 通过SWOT分析, 企业可以明确自己在某一个市场上的处境, 通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选择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最好战略。SWOT分析的四个要素包括:优势 (Strengths) 指能给企业带来的重要竞争优势的积极因素或独特能力。劣势 (Weaknesses) 是限制企业发展且有待改正的消极方面。机会 (Opportunities) 是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有利于企业的时机。威胁 (Threats) 是随着企业外部环境改变而产生的不利于企业的时机。虽然SWOT分析通常会以某个企业为对象, 但是作为一种战略分析方法, 其分析对象并不局限于企业层面, 因此本文将其应用于浙江机电产业发展战略分析。

1. 浙江机电产业发展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 浙江机电产品生产厂商已经积累的大量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的市场经验。在加工制造环节, 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这就保证了浙江机电产品生产商在机电产品加工制造方面强劲的竞争力。

2. 浙江机电产业发展劣势。

一方面, 由于发展起步晚, 缺乏专业知识, 使得浙江的机电产品生产商只能生产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或者仅限于简单的产品组装。技术的缺乏使得浙江生产商难以为市场提供具有差异性的产品。另一方面, 由于浙江机电产品生产商多数是规模较小的私营企业, 为了获得短期高额利润, 他们往往不惜以次充好、冒充他人品牌。这样便造成消费者对浙江机电产品整个行业的不良印象。

3. 浙江机电产业发展的机会。

一方面, 国际新兴市场的出现为浙江机电产品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金砖四国”中的俄罗斯、巴西和印度都是机电产品的需求大国。以汽车产品出口为例, 2008年, 中国汽车产量突破950万辆, 前十一个月, 全国出口汽车及零部件288.7亿美元, 增长24%, 而同期机电产品出口增幅为13.6%。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国际大力鼓励汽车的出口, 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可以以此为契机, 加强与汽车生厂商的合作。另一方面, 随着中国与一些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 浙江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壁垒进一步清楚。近年来中国与新西兰、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等过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和多变贸易协定, 这些国家的进口关税大幅下降, 极大地有利于浙江企业的国际化。

4. 浙江机电产业面临的威胁。

一方面, 随着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巴西、印度、马来西亚等) , 国际机电产品生产必然会向这些国家转移。另一方面, 金融危机以来, 欧美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 纷纷采取措施, 或明或暗的限制进口、保护本国生产企业。如阿根廷、美国、俄罗斯先后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发动机等产品做出反倾销或者反补贴裁定;欧盟则通过效能法规, 要求灯具制造过程中应融入生态化设计理念。

五、浙江机电产业外贸发展战略选择

所谓战略, 泛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谋划, 战略具有全局性、宏观性和长远性。浙江机电产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 就需要从战略谋划。具体策略如下:

1. 加快技术革新, 增强竞争力。

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向机电一体化发展方向。根据客户需求, 提供合适的技术产品, 避免成为国外厂商的“加工厂”。重点在于提高软件产品的研发合应用能力, 软件和机电产品硬件之间的协调配套。研发具有前瞻性的技术, 避免步人后尘, 所谓“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研发具有前瞻性的超人技术, 保持自由技术在同业中的领先地位。重视计算机技术与机电设备的融合, 开发出与自动化设备相配套的仪器仪表等配套设备。

2. 瞄准高价值, 向价值链高层迈进。

当前浙江的机电产品出口商多集中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在产品设计、研发和品牌以及销售渠道方面, 浙江的生产企业则罕有涉足。为了改变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受制于人的现状, 浙江企业应当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爬升。另外, 如果企业有能力开创全新的价值链条, 从源头控制该价值链, 控制价值增值最高的环节, 将永远不会受制于人。

3. 实施人才战略, 助力长久发展。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拥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销售和管理人才, 对于浙江机电产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为了拥有一支富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需要加大培养投入, 政府和行业协会出头到国外招聘富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以及营销人才。对于培养出的人才还要通过各方努力留住。

4. 加强贸易规则学习, 克服技术壁垒。

首先, 是要充分学习世贸组织所制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只有深入了解国际贸易的规则, 在面对国外市场违法的壁垒和限制时, 方可拿出国际法为自己辩护, 维护合法权益。其次, 就是要从政府到企业层面都要重视研发, 提高技术研发投入, 增强浙江机电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 从而增强应对国际市场贸易壁垒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志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机电产业的影响及对[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11.

[2]刘祥斌, 牟志华.浅析当前我国国内机电市场趋势[J].学术论丛, 2009, 18.

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篇11

关键词:中俄;产业内贸易;农产品G-L指数;Bruelhart指数

中图分类号: F752.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8-101-3

1 中俄农产品贸易背景与现状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支持到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同时,中俄进入“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新阶段”,中俄两国农业正式建立了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农业合作分委员会,俄罗斯针对制裁国家实施了农产品贸易反制裁战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得到了俄罗斯高层领导人的认同,以上背景为中俄农业合作带来了新机遇。[1]

近年来,俄罗斯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合作伙伴。2013年,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第15大农产品贸易合作国,俄罗斯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国排第8位,进口排第14位。中俄农产品进口额、出口额及进出口总额在2005年到2014年呈上升趋势(如图1-1),中俄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18.68亿美元增长到2014的38.90亿美元,占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的2.0%。

图1-1 中俄农产品贸易(2005-2014)

2 农产品分类标准

由于研究目的、方法的不同,世界贸易组织(WTO)、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ATED)及世界各国的统计机构对于农产品的界定范围都有不同的分类。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的分类统计,中国也于1992年 1月1日起按该制度进行关税税则分类。[2]

因此,本文将农产品统计范围界定在联合国统计署(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提供的数据库(UN Comtrade)《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HS),海关编码为HS01~HS24。其具体分类如下(表2-1):

3 产业内贸易理论

3.1 静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G-L指数

G-L指数是目前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核算产业内贸易的指标,G-L指数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GLi=1-

其中,GLi为两国特定产业 i 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为两国间该产业的出口贸易额,Mi为两国间该产业的进口贸易额,GLi的取值在 0 ~ 1 之间,GL 指数越接近于1,说明两国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反之说明两国产业间贸易水平越低。

3.2 动态产业内贸易水平分析——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

Bruelhart邊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动态角度核算一定时间跨度内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其公式可以表示为:

Bi=

其中,Bi表示第i类农产品一定时间跨度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ΔXi表示两个时期间第i类农产品的出口额的变化量,ΔMi表示两个时期间第i类农产品的进口额的变化量。Bi的取值范围是0≤Bi≤1,Bi越接近1表示该类农产品贸易的增量主要由产业内贸易引起,越接近0表示该类农产品贸易的增量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3]

4 中国与俄罗斯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分析

4.1 中俄农产品G-L指数分析

中俄农产品G-L指数结果如表4-1。

由表4-1可以得知:HS01、HS02、HS03、HS05、HS10、HS11、HS12、HS14、HS15、HS22、HS23和HS24的G-L值在部分年份超过0.5,具有一定的产业内贸易特征,其中HS03的G-L值先增后降,于2007年达到峰值0.99;HS04、HS06、HS07、HS08、HS09、HS13、HS16、HS17、HS18、HS19、HS20和HS21的G-L值在2005-2014年都小于0.5,属于产业间贸易,其中HS09的G-L值一直等于0,为完全产业间贸易。中俄农产品贸易平均的G-L值在2005-2013年整体呈上升趋势,于2013年达到峰值0.24,又于2014年下降到0.15。

总之,除章节的农产品贸易在部分年份中具有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大部分章节的农产品贸易具有出较强的产业间特征,中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

4.2 中俄农产品Bruelhart指数分析

中俄农产品Bru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结果如表4-2。

由表4-2可知HS08的Bruelhart指数多数年份大于0.5,说明其贸易增量变化主要由产业内贸易引起的;HS01、HS06、HS07、HS11、HS12、HS14、HS15、HS16、HS17、HS18、HS20、HS21和HS24的Bruelhart指数值大多数为0,说明这些章节农产品贸易变化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HS02、HS05、HS09和HS13的Bruelhart指数值大在2005-2014年都为0,表明这些章农产品的贸易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完全产业间贸易;HS16、HS22和HS23这些章节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较大,表现出技术水平及竞争力的潜在变化。

5 建议

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同为世界大国,同为发展中国家,两国不仅互为邻邦,而且在贸易上也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同作为农业大国,因此农产品贸易在两国贸易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不断加强、发展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不但能提高中俄的合作,而且能够促进贸易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对发展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中俄农产品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共存,并且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品种结构单一。因此,应优先提升产业内贸易水平低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以点带面,全面促进与提升中俄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

两国毗邻的地理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俄两国农产品种植、生产的互补性,所以应当促进两国互补产品的贸易程度。例如,俄罗斯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蔬菜和水果的产量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尤其是在春冬两季水果供应严重不足,而中国又是世界最大的蔬菜和水果生产国,并且品质较高;又如,俄罗斯花卉产量、水平都相对我国的花卉较低;再如,俄罗斯具有丰富的耕地、林地和海洋资源,但劳动力相对缺乏而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裕。因此,我国应当充分利用与俄罗斯的4300多公里的边界线促进两国间互补农产品的贸易。另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两国开展贸易的便利性。

此外,也应正确认识欧美制裁对中俄双边贸易造成的影响。一方面,俄罗斯在与西方国家交恶的情形下,不断加强与东方各国的联系,以此来对抗西方的压力。就农产品贸易而言,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三大水果进口国、欧洲最大水果与蔬菜进口国,俄罗斯对果蔬的需求将向东方寻求供应。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国际支付能力下降。近日,俄罗斯表示西方制裁对俄经济影响最严重的时刻已经过去,俄罗斯需要偿还的外债逐渐减少,从俄罗斯外流的资本规模将缩小,而且根据俄财政部的预测,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在今年年中停止下滑;不过,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新一轮下跌可能影响俄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到今年年底前俄经济都可能维持零增长。

参 考 文 献

[1] 于敏.中俄农业合作新机遇及对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5.

[2] 韩灵梅.基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的农业贸易策略探究——以2002-2012年贸易数据为例.2014.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对策研究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加工贸易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在利用外资、推动国内配套产业发展以及促进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16.7亿美元, 增长到2012年的13439.5亿美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加工贸易涉及了大部分产业, 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成为贸易大国并开始向贸易强国转变, 加工贸易的各种弊端日益凸显, 其发展之初便给中国带来了高能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等系列问题, 时至今日, 我国加工贸易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底端, 尚未改变以贴牌为主的格局, 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另一方面, 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逐步加快, 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成本优势削弱了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力,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外部需求下降更是给我国加工贸易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保持加工贸易规模稳定增长的同时, 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符合当前经济要求, 研究分析有效的产业升级对策也就有了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和升级对策进行了研究。一些学者论述了加工贸易的地位作用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赵玉敏 (2012) 分析了加工贸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认为加工贸易能够产生创新经济的要素, 合理的政策引导促使加工贸易升级转型。潘悦 (2002) 肯定了加工贸易对于高新技术在我国多个产业中的运用所起的重要作用。部分学者则从定性的角度详细分析加工贸易的升级现状, 并讨论了多种对策建议。汤碧等 (2012) 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研究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采用了多个指标描述我国加工贸易的变化趋势。还有学者实证分析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于瀚等 (2008) 归纳分析了多个影响加工贸易升级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预测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

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针对其转型升级的研究在国内已比较丰富, 但论述方法和视角不尽相同, 综合各方面研究的整合分析并不多。因此, 本文从加工贸易升级现状出发, 尝试整合多名学者的研究成果, 论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对策。

3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与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加工贸易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国家政策支持, 从20世纪90年代起获得了飞速发展, 促进了高新技术在产品中的运用, 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同时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促使我国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当然, 尽管加工贸易发展迅速, 其整体发展现状是落后的, 水平是低下的, 结构也是不平衡的, 尚存在许多问题。

(1) 加工贸易途径不断优化, 主要行业增值率逐步提升, 但总体上仍然长期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 企业严重缺乏核心技术与品牌。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外贸企业缺乏资金和技术, 国家外汇储备也是极度匮乏, “三来一补”便成为了当时加工贸易的主要途径。通过多年发展壮大, 加工贸易为我国赚取了巨额的外汇, 解决了企业的资金问题, 为我国经济增长找到了突破口。此后随着加工贸易范围规模不断优化扩大, 进料加工与此后的外资加工贸易逐渐成为了加工贸易新的主要途径。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的资本和技术含量逐步提高, 途径不断优化, 行业增值率在缓慢提升。通过对比近几年相关数据可以发现, 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增值率略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 大多数行业年增值率均缓慢增加, 说明加工贸易的发展带动了行业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增加了产业盈利能力, 利用外资的质量与效益在改善, 从事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营销能力在提高。

然而, 我国当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加工贸易比重的不断上升却没有实现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中间投资产品的国内生产替代。加工贸易整体竞争优势仍基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技术、成熟技术工序上, 加工制造多为低技术环节, 产品附加值较低, 在世界产业链条中仅仅赚取少量的加工费。尽管较改革开放之初已有了巨大进步, 绝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微笑曲线”的底端, 90%以上严重缺乏核心技术与品牌, 难以实现向价值链两端升级转型。同时近年来一些地区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减弱, 这也极大影响了我国加工贸易本土化的持续性发展, 因此完全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底端加工贸易是无法实现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发展的。

(2) 加工贸易产品多样化,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促使我国制造能力显著加强, 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国内加工链条短。

起初劳动密集型产品几乎是加工贸易的全部内容, 产品附加值极低, 国内配套能力不高, 相关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产品逐步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阶段, 大量信息技术产品成为我国加工贸易新的补充, EXPY指数增幅明显。至此, 我国出口产品种类繁多, 精细化程度增大, 国内配套能力有所提升, 相关产业发展壮大, 整体制造能力显著加强, 产品实现全方位发展。加工贸易的长足发展对于我国产业竞争力有正向作用, 2003年以来相关产业关联度逐年增强, 本土加工贸易企业正在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

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现有加工贸易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依旧不足, 产品档次低, 技术含量差, 高附加值、高新技术、高创汇的加工贸易项目较少。加工增值环节也主要停留在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阶段, 零部件和原材料仍是大量依赖进口, 尤其是真正体现技术水平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更是严重依赖进口, 因而料件本地采购率低, 国内产业链条短, 难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体系。这种状态一直限制着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的发挥, 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总体上仍处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工序。

(3) 加工贸易主体调整明显, 引进外资成效突出, 但本土企业成长不足, 缺乏行业控制和影响力, 实际效益大量流失。

我国以改革开放政策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外资, 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从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1990年以前我国出口增加额绝大部分来自非外资企业, 此后外资企业对出口增加额的贡献大幅上升, 成为了加工贸易的主体。目前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占据了加工贸易进出口份额的85%左右, 替代本土企业成为我国出口的主导力量。

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主体有利也有弊。发达国家发展加工贸易都以本国企业为主, 但在我国, 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比较脆弱, 本土企业在技术、品牌、国际营销渠道等重要方面均无控制权, 因而原本发展加工贸易所可能带来的示范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技术管理溢出效应被大幅度抑制, 当地经济通过加工贸易逐步发展壮大的进程不能显现。加工贸易的多数利益和加工贸易发展进程的主动权, 包括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其战略和目标影响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向, 本土企业往往只是其在华的加工厂, 致使实际效益大量流失。

(4) 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巨幅增长, 市场涵盖世界主要经济体, 但对国外市场依赖严重, 国内市场发展缓慢。

1978年, 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只有206.4亿美元, 而2012年便达到了38667.6亿美元, 规模增长接近两百倍, 其中加工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很多行业和产品国际竞争能力, 促进我国成为了制造业大国。我国加工贸易主要是从亚洲地区进口加工贸易所需的初级产品或中间产品, 对欧美等西方国家出口制成品, 进出口市场涵盖了世界主要经济体, 进口来源地主要集中在日本、我国台湾和韩国, 出口则主要集中在美国、我国香港和欧洲。

尽管我国加工贸易近些年来进出口市场日趋多元化, 但总体来说过度集中于我国香港和美日欧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造成对相关市场过度依赖, 虽然我国加工贸易不再是单纯的外生动力驱动型的发展方式, 但是长期的贸易出口加上以外资为主的贸易主体, 使我国加工贸易服务于国外市场, 造成了加工贸易产业的内部需求缺口, 严重忽视了国内市场的地位与消费能力。加工贸易产业与国内市场脱节, 产品市场发展缓慢, 这会威胁我国加工贸易稳定可持续发展。

(5) 有关政策推动加工贸易健康稳定升级转型, 但存在“出口退税”政策扭曲, 部分规定已不适时宜, 阻碍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 加工贸易的弊端日益受到关注, 转型升级也提上了日程。2006年, 我国开始了经济增长模式以及外贸增长模式的大调整, 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和对加工贸易实施保护与限制并举的新加工贸易政策, 推动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 近几年加工贸易比重逐年下降, 从最高时期的53.4%下降到2012年的34.8%, 与此同时贸易增幅依旧, 除去金融危机下2009年的负增长, 从2006年至今加工贸易平均每年进出口额增长幅度达到了17%, 比重下降而增幅依旧, 说明加工贸易的国内成分在逐步提升, 行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也有了初步成效。

不过, 在加工贸易领域,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依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例如现行税制下来料加工企业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企业生产成本较高, 以致国内相关配套服务供应商没有积极性。同时一些出口企业为了回避国内采购成本的增加以及保税, 便由一般贸易转向加工贸易, 原来的国内采购部分随之变成了进口免税原料, 这不仅缩短了国内产业增值链条, 无法促进本土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 与政策要求背道而驰, 还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 造成政策低效率。更有企业对外实施低价出口, 利用出口退税额抹平产品差价, 使税收补贴成为了企业的利润源泉。另外, 在加工贸易领域普遍存在企业成本外部化, 企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社会承担巨大的环境、资源损失, 严重影响了产业的实际收益。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加工贸易升级的核心便是技术创新, 实现技术创新的关键便在于自主品牌建设。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应围绕自主品牌建设, 引导加工贸易战略转型, 注重提升我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因此, 本文建议:

第一, 加强加工贸易品牌建设, 鼓励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企业要大力发展核心技术, 设立研发中心, 增加企业研发投入, 为加工贸易科研开发成果商业化生产创造基础。对此, 一方面需要国家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 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 设立具有标志性的国家级研发中心, 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持政策, 为本土企业研发投入必要的人才与资金补助。

第二, 延长国内加工贸易产业链条, 积极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企业既可以向产业链上游发展, 提高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能力, 也可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 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配送业务, 还可以向产业链配套拓展, 进入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制造业。因此, 政府应研究制定有关政策, 鼓励国内企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产业, 鼓励通过国际合作以及产学研联合, 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积极为已经开展加工贸易的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 替代部分加工贸易进口的中间投入品, 从而有效延长国内加工贸易产业链条, 推动产业增值率进一步提高。

第三, 调整利用外资的方式, 大力支持本土企业。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提高其适应市场的能力;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加工贸易, 赋予本土企业平等的竞争机会;给予所有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平等的国民待遇, 营造有利于本土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为本土企业提供有关技术服务、市场开发、信息咨询、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支持, 力争培育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在吸引外资方面, 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资金, 而是要尽可能吸引跨国企业把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环节转移至我国, 实现相关高新技术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

第四, 稳步推进产业升级步伐, 调整不合理政策。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短期时间内必然会造成部分利益受损, 但从长远发展看来升级是必由之路, 必须稳步推进。此外, 针对以出口退税为主的政策不合理之处, 应当及时取消部分产业的出口退税政策, 适度降低出口退税税率总水平, 遏制骗取出口退税的乱象, 利用市场淘汰落后企业, 减少加工贸易企业数量, 从而通过少数企业垄断竞争形成规模经济, 提高行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同时引入“绿色贸易”概念, 严格规范企业污染治理, 并将环境成本纳入产品出口成本, 减少外部化。

参考文献

[1]赵玉敏.加工贸易是否导致中国陷入低端制造业陷阱研究[J].国际贸易, 2012, (10) :18-21.

[2]汤碧, 陈莉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12, (10) :44-55.

[3]李薇.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现状及对策研究[J].跨国经营, 2008, (1) :53-55.

[4]贺强, 周罡.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J].国际经贸, 2010, (3) :14-16.

[5]潘悦.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加速升级换代——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6) :27-36.

上一篇:工程文件下一篇:温湿度变化规律